禁毒社工工作总结(精选9篇)
禁毒社工工作总结 篇1
禁毒社工工作思路
近年来,南湾街道内在册的吸毒人员人数每个月都在递增,且吸毒人员的年龄也是越来越小,所吸毒品种类也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南湾街道内的禁毒工作变得迫在眉睫,党和国家对于龙岗区内的禁毒工作特别重视,并开始在南湾街道每个社区内设置禁毒社工,借此改善街道内的严峻形势。
南湾街道区域内大致情况:
南湾街道辖区面积25.0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9.17万,其中户籍人口2.4万,非户籍常住人口9.5万,流动人口17.27万。下辖12个社区,包括沙湾、南龙、宝岭、康乐4个纯居委社区,以及上李朗、下李朗、南岭村、丹竹头、沙塘布、吉厦、厦村、樟树布8个“村改居”社区。有规模的工业企业106家,有雅兰床褥、联创科技、金积嘉电子、兄弟高科技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辖区内由于人口主要组成部分是流动人口,因此在南湾街道内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而且在企业打工的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容易被感染成为吸毒对象。因此南湾街道内禁毒工作的开展难度比较大,对于街道内的禁毒社工要求比较高,需要一支高素质、强实力、专业化的禁毒社工队伍。
禁毒社工的含义:
“社工”,顾名思义,是“社会工作”的缩写,由英文“Social Work”直接翻译而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以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不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因此对社会工作内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
联合国于1960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中指出,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使其更好的相互适应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社会工作的解释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学科。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以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的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为职业的专门工作者;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社会调节机制。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正式颁布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从而使我国“社工”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禁毒社工”就是在政府禁毒部门的主导下,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禁毒工作领域,由具有一定禁毒和社会工作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对工作对象提供生活关心、戒毒康复帮教、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服务和行为督促的一种工作过程,使他们彻底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禁毒社工在禁毒工作中的作用:
自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后,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我们就拿吸毒人员来说,这类人往往有三种身份。第一种身份是违法者。法律规定吸毒是违法行为,只要吸毒,就会受到法律的处罚。第二种身份是受害者和害人者。在吸毒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对毒品的无知和好奇,被诱骗吸毒,他们是受害者;而成为吸毒者后,一些人为筹集毒资又引诱他人吸毒,最终成为害人者。第三种身份是病人。因为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病人。吸毒成瘾后,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受到影响,机体吸收功能下降,各种疾病缠身,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短10至15年,吸毒过量还会导致意外死亡。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意味着一个家庭从幸福坠落至痛苦深渊。纵有万贯家财,也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吸毒者耗尽。吸毒者心态扭曲,丧失人格和理智,当毒瘾发作时,行为完全失控,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所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许多家庭因实在不堪重负,最后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自己不幸染上毒瘾的骨肉亲人。人间悲剧,莫过于此!
假如能拯救一个吸毒成瘾者,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社会也就减少了一个不安定因素,多了一份和谐和稳定。现在整个社会已经形成良好的禁毒工作氛围,社工可以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但这种工作,仅仅靠一般的投入是做不好的,必须要全身心去投入。
禁毒社工队伍的建设在于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提高禁毒知识知晓率,加强吸毒人员的后续监管帮教工作,强化群众禁毒意识,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作为禁毒社工的大概工作思路:
一、认真学习相关的精神的法律法规。
作为一名专业的禁毒社工,我们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社工技巧和知识之外,还需要学习《禁毒法》、《戒毒条例》及《吸毒检测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并领会精髓并运用到实践中。学习总社印发的工作制度和规章制度,做到人人入眼、入脑、入心。在社工队伍内部也需要互相学习并交流身边的成功案例和好的经验做法。
二、抓保障,与街道和社区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作为一名专业的禁毒社工,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辖区内的吸毒人员,辖区内其他居民以及吸毒人员家属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除了日常跟这些服务对象进行服务以外,更需要与街道和社区进行工作合作,将禁毒资源共享,互相为对方服务,使辖区内禁毒工作更为快速、有效的开展。
三、抓宣传,促进宣传形式多样化、宣传覆盖面普及化。
宣传发动时深化“无毒社区”创建动力所在,坚持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宣传的主载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力宣传《禁毒法》,使《禁毒法》深入到千家万户。希望通过和各社区联合行动悬挂横幅,粘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极大地宣传《禁毒法》,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毒品的危害和禁毒有关知识,让群众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方法多样、宣传到位,平时每月到社区进行宣传,希望通过总社及上级部门印发相关东西,分发到各社区人民群众手中,让群众更多的了解、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有力的遏制了毒品的蔓延。在社区,可邀请市禁毒办相关同志讲解禁毒知识,可邀请相关人员学校、工厂以及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现身说法。
四、抓帮教,促进帮教工作规范化、人性化。
对吸毒人员进行社会化帮教。帮教小组始终坚持因人而异,因情试教,努力形成创建工作的特色,综合实际,使我们具体实行“讲三尽,强三基”。
1、对无业和蛇毒不深的帮教对象,采用“感化式”的帮教。从思想上帮助他们矫正心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悉心关怀,做到“以情感人”。
2、对思想波动较大的帮教对象,采用动态式的帮教。经常上门走访教育,鼓励其树立戒毒信心,做到“以法育人”。
3、对正在戒毒所戒毒和劳教戒毒的吸毒人员,采用“超前式”的帮教,教育他们洗心革面,早日回归社会,做到“以案教人”。
禁毒社工队伍建设与发展
禁毒社工工作的难点在于他们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特殊弱势群体,他们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外,还因吸食毒品身心不健康而受到社会的歧视。如果他们不能有效地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无法体验到基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以及生活与生存的境况恶劣,就会使大多数回归社会的吸毒人员处在复吸或隐性复吸与失控状态之中。因此,他们非常需要政府的关心和渴望社会的接纳。如何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整合社会资源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回归社会,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是社工的神圣职责。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毒品问题,面对当前社工制度、社工体系还不够完善的客观不利因素,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承担起怎样一份社会责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践探索。
1、社工只有掌握禁毒知识,具有专业的社工理念和技能,才可以帮助吸戒毒人员克服“心瘾”。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一刻也不放松自己的学习和知识的充实,要加强上岗素质培训。可重点学习《社会工作者》、《社会心理学》、《教育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禁毒社会工作》等相关书籍和相关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获得更高级的《社会工作师证书》,从而逐步掌握挽救涉毒人员的金钥匙,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吸戒毒人员纠正对毒品的不良认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守法意识。
2、社工需要专业的技能,这有益于帮助吸毒人员进行戒断。最好能够能够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于吸毒人员而言,由于他们在生理上对毒品的依赖是容易戒断的,而心理上的依赖将是非常顽固的,是不容易戒掉的。如果我们的社工都具有专门的心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的话,就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医学的原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教,这是其他的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也可以说,让有心理学、医学知识的人员去帮助这些吸毒的特殊人员,是我们社会进步、工作思路开拓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平安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更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吸毒者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家庭也常常是有问题家庭,他们心理不成熟,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或生活习惯。他们不能正确、适当、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意志、思想、技能等。因此,家庭成员的态度会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禁毒社会工作者要正确运用专业技巧帮助戒毒人员亲属对毒品成瘾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到吸毒成瘾的严重性、顽固性、反复性;充分认识到控制和治愈这种疾病的长期性;充分认识到寻求专业机构帮助,进行预防复吸系统治疗的必要性。
总结
禁毒社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禁毒社工不仅担负禁毒政策和毒品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任务,且要负责一定量的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帮助吸毒人员脱离毒瘾,过正常人的生活。
1、体现政府对吸毒人员的关心。禁毒社工作为政府关爱吸毒人员的桥梁与纽带,通过与吸毒人员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和服务,使生活窘迫的吸毒人员走出生活困境,帮助解决了生活低保,提供就业安置、心里咨询等服务。
2、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监控管理。在社区戒毒(康复)对象服务实施过程中,坚持因人而异、因情施策,根据每人的家庭状况、毒瘾程度,施于不同的帮教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管理,才能有效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帮教工作,才能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
3、广泛宣传禁毒知识,提高知晓率。利用“六进”的禁毒宣传模式,普及毒品预防知识,使禁毒宣传教育延伸到各个角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禁毒斗争,使人们群众增强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禁毒社工工作总结 篇2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及应用领域
增强社会功能是个案工作的综合性目标。个案工作目标可以包括终极目标、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
(一) 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 趋向自我实现
决定一个人社会功能水平的两方面因素即个人应付能力和个人、社会需求 (人生任务) 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水涨船高”的关系。就是要培养案主通过自发和有创造性的劳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 其中包括成熟健康的人格和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二) 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 选择适当生活
例如, 一位痛失配偶的案主, 整天躲在悲伤情感的体验里不能自拔, 正常的生活没有了, 人生失去了目标, 失去了平衡。面对这样的案主, 工作者不仅要帮助疏导悲伤情怀, 还要帮助案主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不仅要帮助案主恢复正常的生活, 还应该帮助案主调整自己, 适应配偶不在的生活状态, 以便选择和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根据案主意愿, 或安排好单身生活, 或帮助其建立新的婚姻关系。
(三) 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 排除情绪困扰
个案工作通常帮助案主解决的具体问题分三类:帮助案主疏解情绪困扰;帮助申请经济援助;帮助案主做具体的事情, 如帮助介绍一份工作、申请一所学校、疏通某种关系等。这就要求个案工作者不仅要有尊重、平等的理念、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技巧, 还应了解广泛的信息, 特别是要熟悉各种福利政策和相关信息。
二、个案工作的应用领域
在个案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行业个案工作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随着社会需要的增加, 个案工作服务在传统服务机构的基础上, 走进了学校、医院、监狱等其他专业场所, 服务于儿童、老人、家庭等待定人群, 出现了行业个案工作。
(一) 学校个案工作
学校个案工作是指, 在学校设置专业人员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及学校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困难或问题而提供的个别化服务。服务对象基本是处于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学生, 因此, 要求个案工作者对处于青少年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对学生开展个案工作, 还须注意与学校其他的专业机制进行很好的协调和配合。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 既是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服务者, 也是青少年权益的维护者。
(二) 医疗个案工作
医疗个案工作是指, 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的以病人及家属为服务对象的个案工作。可以通过个别的方式为病人及家属解决由生理问题导致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经济问题, 提供包括资金、物资和人力方面的援助。医疗个案工作者职责包括:协助医务人员了解与病人的发病、诊治、康复等有关的社会、经济、情绪等信息及社会的阻力和助力;帮助病人与医生之间更好地相互了解与合作;帮助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应尽的责任;帮助病人需求支持资源;帮助病人及家属解决情绪困扰等。
(三) 矫治个案工作
矫治个案工作是指, 司法机构中开展的为犯罪青少年、服刑犯人、刑满释放人员、吸毒卖淫者提供个案工作。这些人员因反社会行为、触犯法律而受到法律制裁,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个案工作者的配合, 帮助他们以正确的心理态度接受改造, 并且以积极心态重返社会,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 家庭个案工作
家庭个案工作是指, 对处于失衡状态中的家庭提供帮助, 使其解除困难、恢复平衡的个案工作。对象是整个家庭, 包括每一个家庭成员, 其关注的问题包括家庭的经济困难、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紧张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的障碍等。通过个案工作方法, 为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心理与情绪上的辅导, 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帮助寻求支持资源等。
除了上述个案工作应用领域, 个案工作在军队、农村、企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另外还有针对特定人群个案工作, 例如, 儿童个案工作、老人个案工作、残疾人个案工作等。在中国内地, 个案工作还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 工、青、妇组织早有个别工作的传统, 只是刚刚开始将专业社会工作的手法融入其中。由此可见, 个案工作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或空间发挥着作用。
三、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为实现个案工作目标, 与案主的沟通尤为重要,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就是沟通, 在个案工作中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 从而对案主产生正确的影响, 确保对案主提供的有益帮助。
(一) 沟通的原则
1、树立尊重理念
尊重在人际沟通中非常重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 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被人尊重, 会令人产生价值感和自信心, 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尊重既是人性的基本需要理念, 也是人应该培养的一种品格。
2、培养同感能力
“同感”强调主体应动用自己心理的情感区域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当一个人知道有人不仅了解自己为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且还明白自己内心的感受, 心中便会生出对对方感激、信任和友好之情。对个案工作沟通而言, 作为一个专业的助人者, 工作者不仅要及时、准确地向案主表达自己对他的感受, 更重要的还要告诉案主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 从而帮助案主能够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和了解自己及所面对的问题。
(二) 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一种符号互动, 沟通双方运用传播符号的能力和艺术是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关键。把话说得悦耳、准确、恰当、巧妙, 同时运用身体符号, 包括人们在传递信息时的眼神、表情、身体姿势、动作等。身体符号具有无伪装性特点, 人可以话不由衷, 但强装笑脸总要露出破绽。人们可以通过恰当的身体符号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接纳和关心, 更可以通过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身体符号来解读其内心世界。
(三) 会谈的技巧
1、支持性技巧
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 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 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第一, 表达专注:工作者面向案主、愿意和案主在一起的心理态度。专注品质, 反映着工作者知觉能力的敏感程度, 优秀的个案工作者都会注重培养知觉专注能力。专注技巧既表现为通过生理上的专注行为来表达心理上的专注, 也表现为心理上的专注带动生理上的专注, 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第二, 主动倾听: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鼓励案主多说话, 自己多倾听。工作者倾听时要注意分辨案主叙述中的经验部分、行为部分和情感部分。除此, 工作者还需要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
第三, 同理心: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 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内容。
第四, 鼓励支持: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工作者通过专注与倾听, 发现案主沉默、逃避目光接触、避免直接对话、吞吞吐吐等情形, 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
2、引领性技巧
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的技巧。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作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地表达和探讨, 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 协助案主作较深入的自我探索直至更深的自我觉知, 以推动会谈进程。主要包括:澄清、对焦、摘要、面质等几种技巧。
3、影响性技巧
禁毒社工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机制
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学校社会工作机制的介入为开展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一、辅导员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相通性
1角色的重合性。教育部第2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扮演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学校社会工作者们也始终秉承着“助人自助”的原则,扮演着助人者、支持者、沟通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与辅导员的角色和定位有着高度的重合性。
2对象的相似性。辅导员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全体学生,包括不同阶段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专科生。而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指处于教育体系内的所有学生,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的范围不仅涵盖了高等学校、特殊学校,也包括了小学、中学等不同的学习阶段。因此,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是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一部分,两者的服务对象有较高的相似性。
3价值的关联性。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目标也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由单一的事务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由传统的说教模式向引导沟通转变。由此可见,学校社会工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等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4功能的统一性。基于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原则,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需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方向。而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也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指导、心理关怀、就业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从本质上看,这两者的功能目标恰好是不谋而合的。
二、辅导员工作的社工化介入机制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分为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机结合在不同层面上给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帮助和服务。
1个案工作的介入。“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个案工作在高校的发展和运用中,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尤其指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学生,其目的在于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个案工作中,由于出发点与对问题解决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许多个案工作模式,辅导员可运用个案工作机制来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2学校小组工作的介入。学校小组工作是指在学校生活中,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协调好、发展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促进各个要素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活动加快自身社会化的一种专业的工作方式。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常常会运用一些技巧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以达到最终目的。辅导员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可扮演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巧妙借助学校小组工作机制解决一些群体性的常见问题,如针对入库贫困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等。
3社區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在环境中”。这个观点认为人和环境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要求我们去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在学生工作中也应从学生及其所处的环境人手。高校辅导员可依据社区工作介入机制,将学生置于高校这个大环境中,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性较强、有思想内容、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推进辅导员工作社工化的有效路径
1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将以辅导员为主力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与社会工作模式相结合,要求高校在相关政策规章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打破原有的行政性和管理性的思想理念,将更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及方法考虑其中,使社工化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同样,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也要在资源和实际工作中支持和保证社工化机制的介入,使两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2完善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在相关理念指导下,应及时补充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涵养。具体而言,就是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要熟悉和了解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工作,以保证学生事务的妥善处理。
禁毒社工工作总结 篇4
上学期社工系青年社工协会工作计划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新收获。 在这个崭新的学期中,本协会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会员管理 针对上个学期协会会员过于混乱的现象,本学期会员管理在以下方面要加强管理。 1、 划分部门,职责分明。 协会共设有文娱部、外联部等部门,在新学期协会会员动员大会上要有针对性和科学合理的对他们进行部门的安排和职责的明确。以加强管理和展开工作。 2、 志愿服务,加强培训。 上个学期,由于大1的会员缺少培训和志愿服务经验,导致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诸如时间观念不强,志愿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新学期,要科学详细有计划的对全体协会会员展开志愿服务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明确各个会员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网点加强对会员的教育与管理”。 二、活动开展 志愿服务活动贵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参与和实践,在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和计划; 1、 协会成熟的志愿服务网点 已有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比较容易开展,但是在活动中也有需要作出改变和提高的地方。比如如何提高整个活动的新意和延续性。有的志愿服务点由于种种的原因,导致我们和义工点负责人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要改变这种不好的势头,就要加大力气,进行整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主动联系义工点的负责人,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 制作和分发调查问卷,对象分别是志愿服务对象、志愿者及相关的参与者; (3) 针对各个义工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方面的.经验和意见建议对整个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改善和提高; (4) 协会理事会成员不定期的对协会各个志愿服务网点进行调查和提出建设意见。 2、 新开辟的志愿服务点 由于新开辟的志愿服务点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技术支持。所以在这个项目上就要由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和带头进行建设。主要目标和建设重点如下: (1) 志愿服务的对象是何种弱势群体或者特殊人群,要考虑到协会性质和协会会员的能力问题; (2) 志愿服务种类是何种类型的,活动进行的时间、地点等; (3) 活动的安全性、可行性、持续性; (4) 活动费用问题。 3、 临时性活动 对于临时性的一些活动。比如义卖报纸、高校交流会等活动,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计划和总结。同时,保障协会会员的权益和人身安全。 三、协会发展 1、 对于协会的发展,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协会一直都致力于发展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校内,这是协会的一个空白的地方,所以在校内的话,在协会的计划和工作中可以尝试往校内发展。 2、 青协十年,风风雨雨。在十年的时间里,有那么多的故事值得述说,有那么多的笑脸值得回忆。回味过去,全新起航。在青协成立十年之际,特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包括:高校交流会、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征文、大型庆典。 四、具体时间表 序号 活动名称 时间 地点 参与者 特别说明: 1、时间表仅为已定事项的说明和安排。 2、各活动具体策划和相关事宜未在此作说明。 3、庆典活动为计划之中的工作,但若条件不允,即放弃。 4、换届工作需保证绝对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5、临时性的活动不包含在此时间表格里。 6、校内的活动开辟需具体再探讨和与相关的部门取得联系。 1 协会新学期动员大会 3月16下午4点 13栋 全体大1、大2会员 2 义工点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3月19、20、21日―6月底 三福、一福、湖橡等 各义工点带队人及志愿者 3 协会会员培训 3月23日―5月底 4栋 协会大1会员 4 青协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4月19日―24日 学院 全体志愿者及相关人员 5 协会换届 6月底 4栋 大1会员 社会工作系团总支学社联 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 202月
社工个人工作总结 篇5
一、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工作思路
xx是响誉国内外的商贸之都,经济发展迅猛,xx女企业家也是发展迅速、遍布各行各业的巨大群体,她们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xx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广泛团结和凝聚女企业家力量,引导女企业家不断自我提升,坚持自主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使命。今年我镇成立全区第一个镇级女企业家协会。成为xxxx女企业家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分享成功的家,更是xxxx女企业家与国内外团体交流、学习、发展、合作的高层次平台。
协会成立的首个活动是与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爱行天下系列活动之一“大爱xxxx,情系玉树”援助活动,为青海玉树高寒地区的困难儿童共筹集价值近25万的物资。另协会的公益种子基金,更是在各方的鼎力支持下,筹措了50.38万元,为协会以后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作保证。同时,在xxxx镇妇女联合会指导下,xxxx女企业家协会承接妇联“同一蓝天下”xxxx镇特困母亲结对扶助的政府项目,借助xxxx女企业家协会的发展平台,发动各界热心人士加入扶贫帮扶的行列中去为我镇仍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家庭提供物质、精神各层面的帮助。
二、深入解决农村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引导东村股份合作经济社依法依规补选理事会缺额职位。8月初,东村股份合作经济社召开股东代表会议,通报原理事长因被判刑,根据章程作出自动免除其职务的决定。8月中,在原理事长的发动下,通过股东代表表决,罢免了副理事长和1名理事。为了维护东村股份合作经济社的社情稳定,镇社会工作局积极介入、引导东村股份合作经济社制定补选程序及选举方案,促使其按程序依章选举理事会缺额职位,避免了不和谐的事件发生。
2、引导道教村村民、股民依法依章进行罢免程序。道教村部分村民、股东动议罢免村委会及股份社理事会,为了保证道教村村民能够依法依章进行罢免动议,平息社会矛盾,镇社会工作局积极向道教村村民解释说明罢免、选举相关程序,协助道教股份合作经济社完成罢免理事长的投票等工作,引导相关人员以合法的手段争取群众的利益,避免了越级上访的行为。
三、加强日常管理,落实各项任务
今年全镇农业种养面积24500亩,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鱼塘面积15850亩,基地面积8650亩。农业总收入42995万元,其中塘鱼产量18450吨,塘鱼收入31272万元,禽畜收入7510万元,生猪总头25860头,上市25081头,三鸟总养148.95万只,上市142万只,种植业收入269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收入1518万元。
1、稳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探索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精品农业,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是今年我镇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南村、杨滘园区基塘和河涌整治已基本成型,预计12月份全部完工,明年初完成招租,并投入使用。
2、继续开展设施农业项目应用和试验。一是加快干式环保养猪技术项目实施。继去年劳村何志波猪场通过干式环保养猪技术项目验收后,改造效果明显体现,今年岳步何志成猪场落实设备安装、场地改造、废物处理等关键技术,已通过区项目验收,更有效地解决传统养猪的污染环境问题,对全镇生猪养殖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是推进大棚无害化种植。今年xxxx供销集团新鲜公司在葛岸村教德森树基地和新隆养殖基地建成两个共30多亩的保温大棚,应用了有机肥培土,改良土壤性能,采用“大棚+物理防治”的现代种植手段,推广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三是继续开展工厂化养鱼项目试验。葛岸村岑伟强建造400多平方米的工厂式鱼池,利用水体制冷控温技术和净化过滤技术,养殖娃娃鱼2500多尾,繁育鱼苗1200多尾。目前各类鱼种养成顺利,成活率高,试养的效果和效益比较显著。
3、切实抓好动物防疫防控。为探索社会化防控,推进社会化管理,在水藤片防控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以定向招租方式继续开展荷岳片区、沙滘片区和劳村片区的试点工作,涉及村居16个,总防控面积为21760亩,落实防控人员12名,并签订承租合同,明确了责任和义务。据统计全镇共投放灭蚁药物共1314.8公斤,镇村两级共出动巡查扑杀人员1965多人次,投入费用23.5万元。调查复合总面积8.9万亩,防控面积14869亩,处理复发新发蚁穴总数3.2万穴。
社工工作个人总结 篇6
一、通过集中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推进青少年事务,服务青少年发展。
2月27日,团、丰泽团区委、市青少年事务中心联合在丰泽新村举办首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进社区活动,吸引了上百民居民前来咨询。工作站分别派出拥有社会工作、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经验及专业知识的30多名社会工作者为现场咨询者达疑解惑,大家纷纷就如何正确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如何培育青少年成长成才向专家团咨询。3月22日,团联合泉州电视台《新闻广角》栏目携手进丰泽社区,当天活动主要由青少年兴趣爱好和素质培养专家咨询、青少年健康成长专家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咨询、社区少年儿童才艺展示、社区小卫士在行动、希望工程〃青少年应急救助、志愿泉州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等7大子活动组成。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释疑解难、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测试游戏、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困惑家长及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惑,让孩子从“心”步入健康、快乐、智慧、和谐之路。
二、完善机制,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为了明确思路,
总结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专业水平,规范管理制度。第一季度共召开工作会议3个:1月,共青团泉州宣传部召集事务中心专职社工以及社工站工作人员在工作站召开工作专题会议,总结去年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分配每人的工作职责,为社工工作开展提供专题辅导,为工作站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2月和3月都由团委宣传部陈涌副部长召开会议,了解工作站开展活动的准备情况,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季度工作安排
一、成立“篮球协会”:工作站前的社区篮球场是爱好运动的青年聚集所,他们因为爱好自发组成固定或自由小队进行篮球比赛,工作站社区文化活动团准备组建“篮球协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篮球友谊赛、组织观看“NBA季赛”等活动有效凝聚更多篮球青年;
二、在社区发放12355青少年事务热线宣传材料,宣传介绍社工站的工作。
浅谈福利院中社工的价值 篇7
以呼和浩特市社会福利院为例, 目前有院民83人, 专职的社会工作者10人。在福利院中生活的大多数是社会上的三无人员, 他们大多数都是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 少数一些是盲人、聋哑人。我们常见的自闭症、脑瘫、癫痫病人在这里很平常。其中有很多在刚送来福利院时是有家人的, 可“久病床前无孝子”, 亲情在经历了无数的折磨后渐渐磨褪了, 许多家属也是因为无法承受身心的煎熬才选择将其送到福利院。只有少数的家属会每隔一两个月过来看望他们, 送一些食物、衣物, 但来探望院民的次数和频率在慢慢减少。
其实这些我们正常人都可以理解, 学习了6年的专业社工, 现在面对智障、精神残疾的院民, 我们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实在觉得是力不从心。看到他们会不由地产生同情, 但是与他们相处起来, 又会发现他们像是极其顽劣的小孩, 不停的折腾, 听不懂好与坏。当我看到网络上说某某福利院中职工怒斥院民, 甚至打骂院民的现象时, 我也和每一个人一样都觉得不可思议, 气愤。但是当自己从事这个工作开始, 渐渐可以体会到工作人员的艰辛。面对非亲非故的别人眼中的“傻子”, 照顾着他们的吃和穿。有时他们犯起病来还会打人, 忍受这些也真是不容易。
本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精神, 我们应当为我们的服务群体谋取福利, 应当站在他们的立场上, 体会他们的切实需求, 尽可能地为他们整合资源, 使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可是当你面对一个智力残疾的群体时, 言语无法沟通, 我们又该怎样去实际操作呢?
现在福利院的公寓楼里住着3个正常老人, 都已经是七旬老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子女, 但因种种个人原因和家庭矛盾, 所以他们选择在福利院中生活。相对而言, 我们与老人相处比较轻松, 可以与他们聊天, 多多沟通, 了解他们的需求, 尽可能关爱老人。例如其中一个74岁的张奶奶, 在福利院已经生活了11年, 只是很偶尔地看到她的女儿来看她。老人身体还算硬朗, 过年时领到福利院发的新衣服时, 不停地说着太好了, 真好。听着这些, 会觉得很心酸, 与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同龄, 他们在这里实在很孤单。老人平日里很爱和人聊天, 所以我们尽可能地与老人多说话, 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 体会老人一辈子的感悟。这些作为社会工作者很容易做到, 也很容易实现自己作为社工的价值。
其他的院民分别按照性别分住在男班和女班。刚开始会觉得很震撼, 原来有这么多无依无靠的人生活在这里。所以作为社工更先入为主地将他们列为自己的重点服务对象, 期望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但实际经验告诉我, 在福利院里想要充分实现社工的价值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社会工作者在这样的境遇中, 怎样来实现最初的价值?当我们的专业方法对这些服务对象完全行不通时, 我们该怎样改变呢?
在没有社工这一专职岗位的时候, 一直以来是由护理员在照顾院民, 而目前我们社工和护理员所做的工作是一样的, 就是为院民们的基本生活服务, 保证他们不会饿肚子, 不会受冻。但是渐渐地, 我们应该有所改变, 做一些社会工作者的专职工作。对于智力残疾的院民也可以实现相对化的服务。例如有些院民在不犯病的时候, 是可以进行简单沟通的, 动物都可以通过试验得到一些条件反射, 更不要说人了。既然赋予了生命, 社工就该发现他们的价值所在, 应该理解, 他们做出的不合理的事情并非自身可以控制, 而且在日常工作中, 应当比护理员多一些专业技术和情感在里面。就像现在我们的一个院民, 他总是想逃跑。而护理员的责任是将他锁起来, 不要丢。但是社会工作者就应当深入地了解这个对象的身心需求。这个院民来到福利院已经五年了, 因为脑瘫后遗症, 所以智力有问题, 平时话很少, 只是吃饭、睡觉。如果突然想起什么或者受到什么刺激就会想要逃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他进行简单交流, 发现他爱看《圣经》, 尽管不知道他是否能看懂, 但是在他看书时会笑, 会自言自语。像这样的细节如果联系起来, 这个院民就是急需社工帮助和关爱的对象, 相信通过和他慢慢的接触, 可以让他有很大的改变。
禁毒法视角下的社区戒毒工作研究 篇8
关键词禁毒法;社区禁毒;建议
中图分类号D916.8文献标识码A
2007年12月29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禁毒法》确立了我国新的戒毒制度,改革完善了中国戒毒工作体制,由原来的主要靠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为主,改变成有社区戒毒、有强制隔离戒毒、有社区康复和场所康复,还有其他的像自愿戒毒、美沙酮维持治疗等等多种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社区戒毒作为一种全新的戒毒措施提出,是充分吸收近年来各地在戒毒工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并加以固定。
社区戒毒彻底改变了以往实行的“凡吸毒必强戒”的禁毒措施,更加体现了执法上的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基于执行过程中碰到的实际情况,对些许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社区戒毒基础性地位的质疑
长期以来,鉴于公安部门的强制戒毒、司法部门的劳教戒毒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定势,很多政法部门同志认为,理所当然延续下来二者整合而成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是戒毒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确实以往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毒品的需求,降低毒品消费的非法支出,降低发案率,减少与吸毒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教育、挽救了部分吸毒人员,也对吸毒者的警示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黄永等很多学者认为:“与社会隔离的戒毒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地阻止吸毒成瘾人员接触毒品,在短期内消除生理依赖,但不利于戒毒人员巩固戒毒效果,顺利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禁毒法》视野下的社区戒毒工作,应准确把握好这个定位。各种戒毒措施不是之前“各自为战”的形势,而是相互配合,各有所侧重。社区戒毒工作作为措施之一,若为一般的戒毒流程:先社区戒毒、次强制隔离戒毒、再社区康复,它属于“龙头”引领的基础地位。从禁毒法看,社区戒毒是整个戒毒体系的基石,尤其是第三十八条强制隔离性戒毒的四个基本条件都是以社区戒毒为前提的,第一款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社区戒毒在重构戒毒体系后的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
二、措施设置的先天不足
社区戒毒与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措施衔接上的暇疵。《禁毒法》第三十六条确立的自愿医疗戒毒是对戒毒形式的重要补充,但关于自愿医疗戒毒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衔接规定,《禁毒法》却只字未提。《禁毒法》这一疏漏,极有可能使自愿医疗戒毒成为吸毒者逃避带有强制性戒毒措施的“避风港”。另外,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因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实施强制隔离戒毒。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要求对第一次发现吸毒成瘾的就一定先要其社区戒毒,然后才强制隔离戒毒,而是倾向于对第一次发现吸毒成瘾人员,先使用社区戒毒这一方式,但是对于成瘾严重的吸毒人员,必须完全切断其与毒品接触的非法渠道,否则通过社区戒毒很难取得预期的戒毒效果的,即可以不经过社区戒毒而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那么怎样判断成瘾严重,怎样判断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标准如何确定,由谁评估,中间有较大的主观性,同时也给予公安机关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依据《禁毒法》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怀孕的妇女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以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虽然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但应当依法接受社区戒毒。即由公安机关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与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定的有关基层组织签订期限为3年的社区戒毒协议,作为社区戒毒的特殊对象,落实有针对性的戒毒措施。试问,这部分吸毒人员如果成瘾较重,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毒,有什么教育处罚措施。同样,有严重疾病也无法收治进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什么戒毒措施呢,显然也只能社区戒毒,再有吸毒行为时也无法进行教育惩治。这部分特殊人群利用法律对他们的“保护”,进行吸毒等违法行为,社会负面影响很大。那么基于提高戒毒实效的目的对于这两种特殊情形的吸毒人员是否无法实现。社区戒毒在这两种特殊情形的条款规定,处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和立法惯例要求,雷同于以往《强制戒毒办法》中有关限期戒毒的规定,但也留下了法律缝隙。
社区戒毒措施是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戒毒,戒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帮教和戒毒人员自身戒毒的决心和自觉性。社区戒毒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在《禁毒法》三十五条第一款中规定: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社区戒毒协议成为约束戒毒人员在接受社区戒毒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但目前社区戒毒协议书并没有规范样本。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只有在其严重违反协议或者又吸毒情况下,报告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两方面综合起来,仅仅通过一纸社区戒毒协议,加上批评、教育和转化为强制隔离戒毒的威慑,对于吸毒成瘾者究竟发挥多大约束力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如此,社区戒毒也被尖锐地批评为“纸上谈兵”。
《禁毒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是哪一级公安机关有权行使社区戒毒,是派出所还是其上一级公安机关?可惜的是,我国《禁毒法》对社区戒毒的法律程序没有作出太多规定,也没有规定在社区戒毒中如何进行法律监督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公安部门实际上同时也是对社区戒毒决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缺乏应有的制约和监督的办案制度日后必将直接导致社区戒毒审批的随意性,为行政权力的扩张和滥用大开方便之门。
三、执行中的薄弱环节
《禁毒法》贯彻实施以来,各地掀起学习宣传的高潮。执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试以上海市为例做一简要论述:
一是对社区戒毒工作的认识偏差。少数地区和部门领导对社区戒毒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不深,部分禁毒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打击惩罚为主的思想。另外确实由于基层禁毒工作力量薄弱,工作措施落实难度增大,实际操作中对社区戒毒采取从严把握,从严控制的原则。6月1日至9月21日,社区戒毒仅66例,而9月一个月强制隔离戒毒1000余例。
二是戒毒工作力量薄弱。在区县层面上,以2008年3月统计的数字看,全市19个区县、224个街道乡镇共有禁毒工作人员398人,其中专职从事禁毒工作的人员115名,全市还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配备500余名禁毒社会工作者。目前上海禁毒形势非常严峻,现有吸毒人员达3.5万,15个区县吸毒人数超过千人。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发现吸毒人员5000人、新滋生吸毒人员近千人。但基层禁毒工作力量未随着毒情形势的发展得到合理的加强。《禁毒法》实施以后,市委政法部门从退居二线的政法干警中选调近100名干部作为街镇禁毒专职干部,各街镇也都成立了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基层戒毒工作力量得到加强,但对于严峻禁毒形势,数量急剧攀升的戒毒人员来说,仍然总量不足,且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执法过程不规范。虽然结合《禁毒法》和实际情况,上海制定了暂行办法,确定了社区戒毒的适用范围、决定执行和脱毒治疗和期限计算。但在执行过程中,对吸毒成瘾标准、疾病的严重程度、家庭监护条件标准等,理解上的不相同导致采取决定的戒毒措施也不一样。少部分戒毒决定书开具时缺项、错填,送达时间的迟缓,戒毒协议书的填写,帮教工作人员的确定等都还有待规范。
四是跟踪帮教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过去由于缺少法律依据,承担社会监控、帮教的工作力量不落实,成为长期困扰戒毒工作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明确规定由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监督落实社区戒毒措施,还规定各相关部门都要职责分工参与社区戒毒的管理,提供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职能部门不积极履责,动辄伸手要人要钱,社区帮教网络不健全。还受人力、财力的局限,戒毒人员的抵触、不配合,社会动员和帮教的专业化程度、干预体制的不健全等等相关因素,帮教仍有很多不落实的地方。社会对戒毒人员的容忍、接纳程度的不断提高,也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禁毒法律和政策的宣传。
五是戒毒经费的短缺。目前,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戒毒工作的投入,但依然难以满足戒毒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经费保障是年初预算的,当时《禁毒法》还未正式实施,社区戒毒过程中必要的戒治措施、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就业援助等问题因受场所设施欠缺、经费匮乏,而难以正常开展。
四、建议
与其他重大法典的制定不同,禁毒法的出台并没有经过长期和扎实的学理论证。在正式提出禁毒法立法设想到启动立法程序之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基本上都没有对这部法律作深入探讨。《禁毒法》将社区戒毒作为一项重要的戒毒手段,但具体的规定却不多,专门规定仅有三条,而且较为笼统、原则。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禁毒法》进行补充,更一步加强其操作性:
1明确成瘾标准。在社区戒毒的规定中多次提到吸毒成瘾严重的字样,作为可排除社区戒毒的前提条件之一,那么何为成瘾严重,应有具体的表述。已往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后面的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并且具有操作性。这里提供上海的具体操作标准,以供参考。吸食、注射鸦片、杜冷丁或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对有证据证明其吸毒,且查获时经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的检验部门尿样毒品检测为阳性的,认定为成瘾。吸食、注射“摇头丸”、冰毒或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对有证据证明其吸毒,且一年以内第二次以上,或者三年以内累计第三次以上被查获,经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的检验部门尿样毒品检测为阳性的,认定为成瘾。
2明确社区戒毒的适用要件。注重特殊对象的治疗处理,关注与自愿戒毒措施和强制戒毒相关措施的衔接。笔者认为,适用条件为:吸毒成瘾被初次查获或者从未经过强制性戒除毒瘾,并有稳定生活来源和具备家庭监护条件的;年龄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70周岁以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因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自愿戒毒人员在戒毒治疗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因病需在外救治的;其他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
3规定适用程序。第一,决定执行。社区戒毒由公安派出所或同级公安禁毒部门提请,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3日内审查决定。决定社区戒毒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具《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送达社区戒毒本人,同时在3日内通知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社区戒毒家属,承办单位并负责移交被责令社区戒毒人员。社区戒毒人员变更社区戒毒地点的,由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在7个工作日内移送或移交给接受地公安机关,由接受地公安机关按照社区戒毒程序通知社区戒毒工作部门。社区戒毒工作部门与被责令社区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明确告知其义务、权利和法律责任,并落实有关社区戒毒措施。第二,决定解除。被责令社区戒毒人员执行期限届满前十五日,执行地公安派出所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其戒毒康复、实际表现、社会功能恢复等综合评估情况,提出决定解除建议,经执行地的人民检察院和区县禁毒办审批后,予以批准解除。第三,被责令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因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被依法予以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其责令社区戒毒决定自行中止。第四,期限计算。根据《禁毒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责令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自被责令社区戒毒人员与执行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签订社区戒毒协议之日起计算。
4完善社区戒毒工作机构,健全社区戒毒帮教网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人员。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社区专职禁毒工作人员牵头,吸收社区医务人员、负责社区管理的公安派出所人民警察、社保人员、戒毒人员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参加。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机构在毒瘾治疗和回归社会帮教服务应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为戒毒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替代治疗、戒毒康复和心理矫正等服务。
2009年社工工作总结 篇9
由于社工岗位的调整,六月,我从深圳市残联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转到了罗湖区残联,来到了我的第二个工作岗位——罗湖区南湖街道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中心。虽然与之前的工作领域一样,都是残障领域,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要重新适应、重新熟悉。
转眼间,2009年就已离我们而去了,迎来了崭新的2010年,而我也在南湖职康中心工作七个月之久了。在岁末年初之际,本人对09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与新岗位的融合,业务的熟悉。
初到新岗位,对岗位业务不熟悉,所以前两个月处于了解和熟悉阶段,如了解职康的管理与业务、潜在的服务对象情况、熟悉和找准自己特定条件下的社工角色。
2、专业工作的开展。
(1)为残障人士建立基本档案:给辖区的残障人士建立个别化服务档案,从中可发掘残疾人的服务需求以及寻找潜在服务对象。已超额完成了合同指标的数量。
(2)为残障人士提供个案服务:通过建立的个别化档案,筛选出需要个案服务的案主,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开展了多个个案,有情绪疏导、人际交往技能提升以及人际关系调解等方面。
(3)为残障人士开展小组工作:如开展娱乐性小组活动,丰富残疾朋友的业余娱乐生活;开展人际关系小组活动,提高残疾朋友与人相处的能力,加强残疾朋友群体的凝聚力;开展兴趣学习小组,让残疾朋友学习到了简单英语和社交礼仪知识等。
(4)为残障人士及其家属开展社区活动:针对残疾朋友的不同需求,依托所在社区资源,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爱眼日宣传活动,增强了残疾朋友的护眼知识,最重要的是唤醒了他们爱眼的意识;组织残疾朋友外出游玩,参观园博园、博物馆、东湖公园等,并组织休闲娱乐活动,减轻残疾朋友的心理压力等。在国际残疾人日开展了主题为“爱在进行时”的残疾人与家属的亲情互动活动。在职康周活动中,罗湖残联六位社工组织并成功举办了五个大型的活动,还组织了大型的职康会员庆圣诞活动,赢得了残疾朋友及其家属的欢迎。
(5)家访工作:在辖区有很多比较重度的残疾朋友不能出家门,所以需要我们把服务送上家门。通过家访,也能加强与残疾朋友家属的联系,了解到残疾朋友更多的需求。
(6)为残障人士及照顾者提供辅导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初到岗位,在熟悉与适应阶段花了比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在与服务对象的认识与接触上。
建议:熟悉与适应是一个必须的阶段,但可以寻找一些更快捷的方式,比如与服务对象的熟悉,可以通过专职委员来更快地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
2、举办家属与照顾者活动中,常因家属上班没时间或残疾朋友的父母年纪大不便出门等原因而不能很成功的举办这类活动。
建议:活动尽量在周末或节日放假时举办,便于因工作而无法参加的家属。
3、在职康中心,因工作人员少,所以社工做的行政性事务较多,减少了做专业工作的时间。
【禁毒社工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关于招聘禁毒专职社工的方案08-25
个案工作方法社工06-10
社工交流培训总结12-04
社工-小组工作模式总结11-25
个案工作社工案主剧本07-24
社工社区工作策划书08-16
社工131工作总结报告07-18
社工督导制定工作计划12-17
社区沟通工作与社工介入11-02
社工服务室社工守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