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精选6篇)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篇1
2017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发布时间:2018-02-07 来源:原材料工业司
2017年,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地条钢”得以全面取缔,企业效益显著好转,行业运行稳中趋好。但“地条钢”死灰复燃的风险依旧存在,新增产能的苗头逐步显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压力日渐突出,行业仍面临诸多困难。2018年,钢铁行业仍要坚定不移去产能,严防新增产能,着力推动钢铁行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规范经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2017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全面取缔“地条钢”。2017年是钢铁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全年共化解粗钢产能5000万吨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面出清,从根本上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效改善了市场环境,显著规范了进出口秩序,钢材质量明显提升,行业效益大幅增长。
(二)统计内粗钢产量创新高。随着“地条钢”产能退出,统计内合规产能开始快速释放,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8.32亿吨,同比增长5.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考虑到大量“地条钢”产量未纳入统计范围之内,2017年实际粗钢产量不会高于2016年水平。
(三)钢材出口显著下降。2017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7543万吨,同比下降30.5%;累计进口钢材1330万吨,同比增长0.6%。出口价格明显提高,全年钢材出口金额3700亿元,同比增长3.1%;钢材平均出口价格4905元/吨,同比增长48.4%。
(四)钢材价格上涨较快。受钢铁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地条钢”全面取缔、采暖季错峰生产和市场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2017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12月底,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21.8点,比年初上升22.3点,涨幅22.4%,其中长材价格指数由年初97.6点升至129.0点,涨幅32.2%;板材价格指数由年初104.6点升至117.4点,涨幅12.2%。细分品种中,国内螺纹钢价格年初为3268元/吨,最高涨至5000元/吨以上,年底回落至4447元/吨,同比增长36.1%。
(五)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17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74万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34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89亿元,同比增长177.8%。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
二、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防范新增产能压力增大。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部分停产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企业主动退出意愿减弱,去产能任务越发艰巨。在高利润的驱动下,近期部分地区和企业又有了新上钢铁冶炼项目的冲动,存在打政策擦边球的倾向,产能反弹压力增大。严防新增产能将成为2018年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压力攀升。2017年,“地条钢”产能在重拳打击下得以全面取缔,但随着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地条钢”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增加。近期,黑龙江、吉林等省已发生几起“地条钢”死灰复燃案例,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称部际联席会议)针对案件查处情况向各地印发了通报。“地条钢”死灰复燃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短流程炼钢发展亟需理顺政策。集中取缔“地条钢”后,虽然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加大了废钢利用量,但仍出现废钢阶段性供应过剩的情况,废钢出口增幅较大,2017年累计出口废钢220.3万吨,而2016年仅出口1000吨左右。为适应钢铁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推动解决短流程炼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钢铁行业的“长短流程”合理布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政策亟待理顺推进。
(四)钢铁企业环保压力不断增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钢铁行业错峰限停产,各地政府和钢铁企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区域内钢铁企业产生深远影响。从当前看,采暖季限产50%的政策对改善大气环境效果明显。从长远看,环保政策的不断升级将倒逼钢铁企业实施环保技改,有利于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倒逼京津冀等环境敏感地区钢铁产能向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转移,有利于钢铁行业布局优化。
三、2018年工作考虑
(一)精准施策,坚定不移去产能。抓好重点地区去产能,指导地方以处置“僵尸企业”、去除低效产能为重点,力争2018年提前完成“十三五”钢铁去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严控新增产能,指导各地对严控新增产能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把产能置换关,严禁以任何名义新增钢铁产能。
(二)多措并举,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建立健全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长效机制,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对“地条钢”高发的重点省(区、市),部际联席会议将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督查。发挥负面警示作用,对涉嫌违法制售“地条钢”的行为,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三)加强研究,合理引导电炉炼钢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现有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企业。对不同地区新建电炉项目在产能置换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小型电炉企业联合重组和接收过剩地区转移产能,发展先进水平的电炉企业。推动相关政策修订,为短流程电炉炼钢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四)规范经营,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开展钢铁、焦化、铁合金行业规范企业动态调整工作,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结合钢铁去产能、产能置换、采暖季错峰生产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对地方工作的指导,避免钢材价格大幅波动,努力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五)积极谋划,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标准引领,探索钢铁产品分级、分类管理,着力提升钢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推进向中高端迈进。建立健全上下游合作机制,加快钢铁新材料产业化应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以试点示范为抓手,探索可复制经验和做法,加大行业推广力度。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篇2
一、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一) 粗钢产量快速增长势头放缓, 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2010年全国产粗钢62 665万吨, 比上年增加5 300万吨, 增长9.3%, 产能利用率82%。从全年钢铁运行走势看, 前5个月粗钢月度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6月后增速明显放缓, 产+量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 8、9、10三个月产量同比出现负增长。全年粗钢平均日产水平171.7万吨, 4月达到年内最高的184.7万吨, 相当年产粗钢6.7亿吨, 9月降至最低点159.8万吨, 相当年产粗钢5.8亿吨, 比最高的4月下降了近14%, 呈明显回落态势。2010年粗钢表观消费59 935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6.1%。
分企业看,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86.2%, 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年产钢1000万吨的企业集团达到13家。
从钢材品种看, 主要用于制造业的板带材产量同比增长18.9%, 高出以建筑用途为主的长材增幅8个百分点, 代表工业化进程的板带材产品比重明显增加。
(二) 钢材价格震荡幅度缩小, 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综合看全年钢材价格, 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价格走势显示出震荡频繁, 振幅收窄的态势。国内钢材价格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以及钢材的供求变化历经几次小幅震荡, 年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最低108.7点, 年末攀升至全年最高的128.3点, 全年钢材价格指数上涨了21.1点, 但仍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高价位低20%左右。其中长材 (包括线材、螺纹、圆钢、型钢) 比年初上涨了23.1%, 板材 (包括热轧板卷、冷轧板卷、镀锌板、中厚板) 上涨了13.8%。2010年, 钢材价格虽经几次上下波动, 但最高与最低的综合价格指数仅相差19.6点, 是近几年震荡幅度最小的一年, 总体看, 属市场的正常波动。
(三) 钢材出口增幅较大, 但势头得到抑制
金融危机后我国钢材出口大幅萎缩, 2009年出口比上年下降了近6成。2010年钢材出口有较大恢复, 全年出口钢材4 256万吨, 同比增长73.1%。6月份出口钢材达到年内最高的562万吨, 之后, 受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需求放缓和出口调控政策的影响, 我国钢材出口逐月回落, 8月后, 月度出口量维持在300万吨左右的水平, 钢材出口累计增长幅度也由最高152%逐步收窄到年末的73.1%。同期, 我国进口钢材1 643万吨, 同比下降6.9%。进出口相抵, 全年净出口钢材2 613万吨, 比上年增长2.76倍, 但比2008年下降40%左右。同时, 受进口矿价格涨幅过高和国内矿增幅较大影响, 全年进口铁矿石6.2亿吨, 同比下降1.4%,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由上年的69%下降到63%左右。
(四) 节能减排取得进展, 单位耗能和排放量继续下降
2010年, 钢铁行业通过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 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三季度末, 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由一季度上升0.67%转为下降4.88%。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4.6千克标煤, 同比下降2.21%, 二氧化硫排放66.7万吨, 下降8.79%, COD排放3万吨, 下降11.43%。
(五) 淘汰落后稳步推进, 兼并重组有序进行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一年, 国家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 各地统一思想, 狠抓贯彻落实。年初国家下达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各地积极落实到企业, 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钢铁行业全年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 524万吨、炼钢能力876万吨, “十一五”累计完成淘汰落后炼铁、炼钢产能预定目标的117%和126%。
企业兼并重组也取得了新进展, 鞍钢与攀钢实现联合重组, 本钢兼并了北台钢铁, 首钢兼并了通钢, 天津四家钢铁企业联合成立了天津渤海钢铁有限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对省内12家民营钢铁企业进行重组等。通过联合重组, 产业集中度有较大提高,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比重48.6%, 比2009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二、2010年钢铁行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行业运行成本大幅度增加
2010年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复苏, 主要粗钢生产国产量的强劲恢复, 对原料的需求大幅度增长, 致使国际大宗原料市场价格一路走高, 也带动国内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从1月平均90美元/吨攀升至年末的145美元/吨, 上涨61%, 全年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128美元/吨, 比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 为此, 钢铁企业全年进口铁矿石成本上涨了大约1 960亿元人民币。同期, 国内大于40 mm冶金焦价格上涨了12.8%, 废钢价格上涨了20%。由此, 2010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了30.7%。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涨, 严重侵蚀了钢铁企业利润。
(二) 企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
由于近几年大宗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而钢材价格的上涨要低于原料价格的上涨, 导致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从重点大中型企业利润情况看, 2007年以来销售收入利润率逐年下降, 2007至2009年分别为7.26%, 3.23%, 2.46%。2010年小幅回升至2.91%, 仍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特别是2010年5月以来, 受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上涨,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 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盈利水平逐月下降。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 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左右, 宝钢一家利润约占26%左右, 而大多属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行业盈利水平总体不容乐观。
(三) 利用国际市场消化产能的空间缩小
金融危机前, 我国粗钢净出口一度高达全年产量的11.2%, 对我国钢铁行业出现的过剩产能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2009年这一比例降到0.5%, 2010年恢复到4.4%。但我国国情决定钢铁产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国家不鼓励大幅度出口, 2010年调整了钢铁产品出口政策, 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使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难度增加, 空间缩小, 钢铁产能基本上要由国内市场消化。出口减少无疑体现了国家利益, 但对钢铁行业来说则加重了国内市场压力。
三、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 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做好2011年经济工作, 有许多有利条件, 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依然要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展望2011年, 世界经济复苏仍缓慢, 将在稳定中寻求经济增长;国内经济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刚性需求依然强盛。主要用钢行业如建筑、机械、交通、家电、造船等下游制造产业仍呈发展态势, 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 为钢铁行业和钢铁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钢材消费强度下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更由于大宗原燃料仍呈上涨趋势, 钢铁生产成本将继续加大, 在新的一年中, 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一) 钢铁生产和消费保持增长态势, 但增速放缓
2011年, 预计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3亿吨, 同比增长5%左右;粗钢产量为6.6亿吨左右, 同比增长5%左右。在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政策导向下, 2011年我国粗钢净出口量预计与2010年持平。
(二) 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 钢铁行业效益不会明显改观
2011年, 铁矿石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我国进口铁矿石大致维持在6亿吨左右。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水平预计在成本的支撑下比上年有所提高。在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与钢材价格持续波动的双重作用下, 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仍将低于工业领域的平均水平。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篇3
一、2014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钢铁生产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71160万吨、82270万吨和1125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0.9%和4.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7、6.6和6.9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日产粗钢225.4万吨。从分季度日产水平情况看,上半年呈增加态势,下半年呈减少趋势,其中1季度日产粗钢223.4万吨,2季度229.2万吨,3季度222.6万吨。四季度216.2万吨。
2、钢材出口大幅增长,进口相对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加3145万吨,增长50.5%;进口钢材1443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长2.5%;进口铁矿石9.33亿吨,同比增加1.13亿吨,增长13.8%。
从分季度情况看,钢材出口呈逐季增加态势,其中:1季度1833万吨,2季度2268万吨,3季度2434万吨,4季度2844万吨;钢材进口前3季度连续环比增长,第4季度回落。其中1季度358万吨,2季度365万吨,3季度375万吨,四季度343万吨。
3、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
据钢铁协会统计,2014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29219亿元,同比下降5.15%;实现销售收入35882亿元,同比下降2.84%;实现利税1091亿元,同比增长12.1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40.36%。其中钢铁主业实现利润扭亏为盈;投资收益194亿元,同比增长0.19%;营业外收支净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3.77%。钢铁企业效益有所好转,一是得益于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二是钢铁企业加强内部挖潜,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等取得成效;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从分季度情况看,1季度亏损23.29亿元,2季度实现利润103.27亿元,3季度118.03亿元,4季度111.62亿元。12月末,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是银行借款增长态势得到抑制,全年银行借款同比仅增长0.28%。
4、钢材社会库存大幅下降,企业库存有所上升
受钢价持续下跌影响,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去年前两个月,全国主要市场五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快速上升,至2月末升至全年峰值2086万吨,比年初上升735万吨,升幅为54.42%;自3月末至12月末,钢材社会库存连续10个月下降。至12月末比年初下降28.73%;比2月末峰值下降1123万吨,降幅为53.84%。
从企业库存情况看,虽然也是下降趋势,但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下旬会员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324万吨,环比下降45万吨,降幅为3.2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3万吨,升幅为5.00%。
5、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下降态势
2014年,国家严控钢铁产能过剩建设项目取得一定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479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69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4789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上年加大3.8个百分点。反映国家严控新增产能取得成效。
6、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波动下行
2014年,国民经济承受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及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市场总体上呈现为供大于求态势,钢材价格持续下跌。2014年1—12月,除了在4月份小幅反弹外,全年其他各月均呈下降走势。12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09点,同比下降16.05点,降幅为16.19%。
从全年情况看,2014年CSPI平均指数为91.32点,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41点,降幅为11.11%。
(二)钢铁企业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1、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
面对钢材需求增长趋缓的新常态,许多钢铁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从重视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逆市增长。鞍钢鲅鱼圈分公司、首钢京唐公司充分发挥沿海综合优势,充分利用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的时机,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挖潜增效,全年生产经营实现盈利;河北钢铁集团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开展全方位的产线对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坚持绿色发展,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化水平;华菱集团、兴澄特钢等企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升的绿色制造转变。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建设,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加强资金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面对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钢铁企业普遍加强了资金管理,尤其是面对铁矿石、煤炭市场的变化,企业大幅压缩了原燃材料库存,存货占用明显下降。12月末,会员企业存货占用下降342亿元,降幅为5.83%。同时,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减少银行借款、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企业负债水平。如沙钢把压降财务费用作为系统增效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多渠道运作资金,大幅降低贷款总量;马钢坚持以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原则,有效实现了现金流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安阳钢铁加强物流与库存管理,坚持“低库存”运行,大幅缩短库存周期,整体库存资金占用呈逐月下降趋势。
3、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钢材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加强了成本管理和系统优化工作。如武钢、太钢等企业坚持成本一体化和市场化推进成本管理,由过去的“干了算”转变为“算了干”,严控低利产品,取消无利产品;柳钢等一批企业对矿石走势进行准确预判,整个生产过程中坚持低库存,准确灵活的决策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为生产经营创效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北钢铁集团从依法依规清理清退外雇、外委、外包项目和采购环节中间商入手,大幅度削减企业基本生产要素之外的附加成本,还原钢铁主业的先进性和成本竞争力。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为提高产品盈利水平,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投入,努力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太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大汽车用钢、核电用钢、高铁用钢、发电用钢等新产品开发力度,取得较好效果。如宝钢的BW300TP新型耐磨钢、鞍钢核电用钢和S450EW、S450AW等新型耐候钢、武钢无取向硅钢、首钢成功开发HC550/980DP高强钢、太钢生产的最薄0.02毫米的精密带钢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不锈钢精密带钢产品的空白。
5、变压力为动力,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
新环保法、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环保压力。但钢铁企业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以烧结脱硫、能源管控中心等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推广应用,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势头得到遏制。2014年,会员钢铁企业用水总量同比下降0.56%,吨钢耗新水下降0.49%,外排废水总量下降5.00%,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5.98%,烟粉尘排放下降9.06%。
(三)行业运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铁需求增长缓慢
2014年,钢铁产量虽保持增长,但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及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增幅下降导致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比上年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据钢铁协会测算,2014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即使考虑社会库存下降,实际消费增长也十分微弱。
2、钢材出口以价换量,出口结构需要优化
2014年全国钢材出口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既有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价格相对较高的拉动,也与国内市场压力较大有关。2014年,全国出口钢材平均价格为755美元/吨,同比下降11.5%;而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1241美元/吨,同比提高了2.5%。进出口钢材平均价差扩大,既有品种结构变化的因素,也与出口钢材竞相压价有关。
3、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尽管国家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钢铁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资金紧张、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钢贸企业的信贷规模,企业普遍反映资金方面的压力较大。有些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使一些中小企业贷款受到大额抽贷、压贷,到期贷款续贷非常困难;由于资金紧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极大的困难,有的停产,有的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另一方面,企业贷款利率难以得到基准利率,大部分要上浮10%以上,有些中小企业要上浮20%以上。据钢铁协会统计,2014年,在银行借款基本不增的情况下,会员钢铁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共计938.33亿元,同比增加160.13亿元,增幅为20.58%,而去年同期为下降1.57%。
4、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走低
受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影响,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速放缓。尽管钢铁产量增速明显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日产水平,致使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加上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无序竞争激烈,造成钢材价格持续走低。2014年,CSPI全年平均价格指数降至91.32点,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钢材平均结算价格为3074元/吨,同比每吨下跌358元,降幅为10.43%。由于企业间的激烈的价格竞争,铁矿石、煤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原料成本优势并没有完全体现在盈利水平上。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尽管比上年有所改善,但盈利水平在整个工业行业中仍是最低的。
5、化解产能进展缓慢,环保压力加大
钢铁企业属于连续生产的资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就业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虽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但市场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难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受内部机制、社会负担重的影响,难以做到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致使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等工作都遇到许多问题,进展较为缓慢。同时,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企业普遍感到环保压力加大。不仅环保投入要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也要大幅上升,企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二、2015年行业发展形势判断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进入2015年,受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以及国民经济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提质、增效和升级”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还会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按照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5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即使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是较快增长。在外需增长缓慢、内需总体平稳情况下,投资对“稳增长”仍起关键作用。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8%,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需求,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二)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转型升级将加快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长期以来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明显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特点,在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这种发展模式给钢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今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已难有回旋的空间,企业将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的新阶段。新常态下,下游用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钢铁行业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挖掘下游用户的隐性、潜在需求,在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新要求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已有工艺装备、技术、人才潜力,挖掘下游行业提高安全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对钢铁提出的新需求,通过与用户建立“产学研用检”战略合作,为用户创造新价值来开拓新市场,企业由被动的数量拉动转变为主动的供给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钢铁生产向钢铁制造服务的转变。
(三)钢材价格难以提高,出口高增长势头会有所回落
受产能过剩影响,再加上钢铁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15年钢材价格缺乏大幅提高的基础,预计仍将维持目前低位波动走势。同时,随着钢材出口量的增多,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也明显增多。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韩、俄及东盟等发起多起双反案件。受国家调整含硼钢退税政策影响,预计2015年钢材出口量难有大的增幅,钢材出口价格恐怕也是下降态势。
(四)成本呈上升趋势,企业提高效益难度加大
2014年,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给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空间。目前煤炭、铁矿石、焦炭等价格基本接近底部,2015年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减少。同时,随着今年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企业环保成本将普遍上升;企业人工成本也是增加态势。在钢材价格持续低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难度较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切实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意见》,进一步下达实施细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一是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税收征管和严格环保执法,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二是通过标准提高、政策支持,在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扩大高强度钢筋、钢结构等高等级钢材消费,推动消费升级;三是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钢铁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二)严格贯彻落实环保法,对企业环保投入给予政策支持
新《环境保护法》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很多钢铁企业为达到新环保法的要求,须加大环保投入,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更新换代环保节能的生产工艺设备、空气检测设备以及空气净化系统,这将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严格执法,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的同时,对钢铁企业的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在企业环保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上给与相关政策优惠。如尽快调整和完善2008年国家公布的所得税政策支持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目录》,研究对钢铁企业自发电给予脱硫脱硝补贴;对钢企利用余压、余热发电免交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等。
(三)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目前钢铁企业集中反映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实行严格的信贷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建议国家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经营信誉好、符合规范条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产品有市场的钢铁企业应在信贷上继续给予支持,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在国发14号文的要求下,制定钢铁产业重组具体操作方案,并制定钢铁产能退出政策、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鼓励钢铁企业集团式重组与专业化重组参股合作、鼓励以专业性投融资机构参与相结合;利用倒逼机制,促进落后企业加入到兼并重组中来;总结指导有关省市推进地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使产品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企业组成区域性优势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五)减轻国内矿山税费负担,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
国内矿山整体成本高于进口矿成本。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国产矿价格也被拉低,导致很多国内矿山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70%,威胁产业安全,不利于钢铁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目前我国矿山企业负担过重,税费占比20%—30%,增加了国产矿开采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降低国内矿山资源税费负担,扶持国内矿山健康发展。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篇4
4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884万吨,同比增长2.1%,增速同比减缓4.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增长5.4%,减缓2.7个百分点。焦炭产量下降3.2%,去年同期为增长4.9%。铁合金产量增长8%,减缓4.2个百分点。钢材出口754万吨,比上月增加78万吨;进口130万吨,比上月增加5万吨。焦炭出口47万吨,比上月减少18万吨。
1-4月,全国粗钢产量27186万吨,同比增长2.7%,增速同比减缓5.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5359万吨,增长5.9%,减缓4.6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5255万吨,下降1.1%,去年同期为增长7.9%。铁合金产量1224万吨,增长9.2%,减缓10.5个百分点。钢材出口2587万吨,增长29.5%;进口490万吨,增长9%。铁矿砂进口30534万吨,增长20.7%。焦炭出口241万吨,增长3.3倍。
钢材价格略有回升。4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95.75,比上月回升0.3点,同比下降10.5点。6.5mm高线、20mm中板平均价格分别为3389元/吨和3528元/吨,比上月回升76元/吨和39元/吨,同比下降8.1%和8.8%; 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为4259元/吨,比上月下降55元/吨,同比下降10.5%。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篇5
一、当前钢铁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从国内生产情况看,1~2月,钢、铁、材产量分别为5009万、4632万、51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34%、28.78%和25.37%。从钢材产品结构看,板材产量为2015万吨,同比增长27.10%,高于钢材平均增幅7.7个百分点;钢筋、盘条等建筑钢材产量为1790万吨,同比增长10.29%,低于钢材平均增长幅度9.11个百分点。从钢材产品价格走势看,年初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综合指数为125.21点,2月末达到132.08点,同比上涨了19.35个百分点,与年初相比上涨了6.87个百分点。其中,Φ6.5mm普通线材价格指数104.82点,同比下降13.45点,比年初上涨4.21点,平均价格3609元/吨;Φ12mm钢筋价格指104.39点,同比下降13.35点,比年初上涨3.35点,平均价格3717元/吨;6mm中厚板价格指145.19点,同比上涨14.36点,同比上涨19.52点,比年初上涨6.46点,平均价格5172元/吨;0.5mm冷轧薄板价格指数141.54点,同比上涨24.13点,比年初上涨9.38点,平均价格7435元/吨。
从进出口情况看,1~2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298万吨,同比增长205.3%;出口钢坯140万吨,同比增长7倍多。但是与上年11、12两个出口高速增长的月份比较,钢材出口减少110万吨,同比下降27%;钢坯出口减少114万吨,同比下降45%。1~2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351万吨,同比下降46.9%;进口钢坯26万吨,同比下降74.6%。钢材、钢坯进口基本维持去年后几个月的水平。1~2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3902万吨,同比增长23.7%。
二、今年钢铁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
今年钢铁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最大变数就是进口铁矿石涨价幅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日本新日铁与巴西CVRD铁矿石供应商率先就2005铁矿石涨价达成一致,其涨幅为71.5%;而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一致,中国的钢铁企业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结果。对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的中国钢铁企业将产生巨大的成本压力,钢铁企业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惟有消化成本和转移成本。
首先,钢厂自行消化上涨成本,今年仅进口矿石涨价一项将影响钢材成本10%以上。从消化涨价能力上看,目前钢材市场板材的利润空间大于长材,而生产板材的企业一般又为大型钢铁企业,有的还自有矿山,因此消化、承受涨价能力大于长材生产企业,不过这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会因成本上升而下降;而众多长材生产企业则会因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而因成本上涨幅度大于钢材价格的上涨而陷于因境。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 篇6
第一章 2017年世界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年世界安全淋浴器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安全淋浴器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安全淋浴器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2017年全球安全淋浴器市场分析
一、2017年全球安全淋浴器需求分析
二、2017年全球安全淋浴器产销分析
三、2017年中外安全淋浴器市场对比
第二章 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现状
一、安全淋浴器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三、安全淋浴器市场消费层次分析
四、我国安全淋浴器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 2012-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运行分析
一、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产销运行分析
二、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三、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四、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五、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利润增速预测 第四节 对中国安全淋浴器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安全淋浴器市场特点
二、安全淋浴器市场分析
三、安全淋浴器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安全淋浴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安全淋浴器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三章 2017年中国安全淋浴器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2017年中国安全淋浴器市场动态分析
一、安全淋浴器行业新动态
二、安全淋浴器主要品牌动态
三、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者需求新动态
第二节 2017年中国安全淋浴器市场运营格局分析
一、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影响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2017年中国安全淋浴器市场价格分析
一、热销品牌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四章 安全淋浴器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一、2015年安全淋浴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6年安全淋浴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二节 2017年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绩效分析
一、2017年行业供应能力
二、2017年行业规模情况
三、2017年行业盈利能力
四、2017年行业经营发展能力
五、2017年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章 中国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第一节 安全淋浴器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一、安全淋浴器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
二、安全淋浴器行业的需求情况分析
三、2017年安全淋浴器品牌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第二节 安全淋浴器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一、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特点
二、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分析
三、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四、安全淋浴器行业消费的市场变化
五、安全淋浴器市场的消费方向
第三节 安全淋浴器行业产品的品牌市场调查
一、消费者对行业品牌认知度宏观调查
二、消费者对行业产品的品牌偏好调查
三、消费者对行业品牌的首要认知渠道
四、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品牌调查
五、安全淋浴器行业品牌忠诚度调查
六、安全淋浴器行业品牌市场占有率调查
七、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调研 第六章 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市场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7年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市场宏观分析
一、主要观点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整体市场关注度
第二节 2017年中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市场微观分析
一、产品关注度调查
二、不同价位关注度
第七章 安全淋浴器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安全淋浴器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安全淋浴器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安全淋浴器行业的意义 第八章 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第二节 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集中度
二、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程度
三、2017年安全淋浴器企业与品牌数量
四、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2012-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2-2017年国内外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2-2017年我国安全淋浴器市场竞争分析
第九章 安全淋浴器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安全淋浴器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7年安全淋浴器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2017年安全淋浴器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安全淋浴器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四、潜力安全淋浴器竞争策略选择 第二节 安全淋浴器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8-2023年我国安全淋浴器市场竞争趋势
二、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 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第四节 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第十章 重点安全淋浴器企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略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六节 f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七节 g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八节 h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九节 i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十节 j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7年经营状况
四、2018-2023年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前景与机遇分析
一、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前景
二、我国安全淋浴器发展机遇分析
三、2018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的发展机遇分析
第二节 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市场趋势分析
一、2017年安全淋浴器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7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市场发展空间
四、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产业政策趋向
五、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技术革新趋势
六、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价格走势分析
七、2018-2023年国际环境对安全淋浴器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安全淋浴器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广阔
二、竞争格局变化
三、高科技应用带来新生机
第二节 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品牌格局趋势
二、渠道分布趋势
三、消费趋势分析 第三节 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对我国安全淋浴器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安全淋浴器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安全淋浴器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安全淋浴器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安全淋浴器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十三章 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未来安全淋浴器需求与消费预测
一、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产品消费预测
二、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二节 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供给预测
二、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产量预测
三、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需求预测
四、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供需平衡预测
五、2018-2023年中国安全淋浴器产品价格预测
第三节 影响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8-2023年影响安全淋浴器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18-2023年影响安全淋浴器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18-2023年影响安全淋浴器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18-2023年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18-2023年我国安全淋浴器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四节 安全淋浴器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技术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2018-2023年安全淋浴器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投资建议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8年工作考虑】推荐阅读:
关于规范钢铁行业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的通知09-23
钢铁行业战略分析08-26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分析11-09
中国钢铁行业回顾报告07-27
钢铁行业研究分析报告05-14
产能置换 化解钢铁行业危机10-19
我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战略思考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