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村简介

2024-06-23

张二村简介(精选11篇)

张二村简介 篇1

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简介

张家官庄二村是整个张家官庄自然村的1/4,位于夏庄镇最西北部,高密市城北工业园区。全村共238户,851人,土地面积328亩,人均占有0.38亩。现有党员32人,村两委成员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纯收入230万元,村级公共积累和资产4000余万元。

多年来,该村始终坚持抓队伍(党员队伍)强班子(两委班子)带群众的工作方针。坚持稳固基础农业、强化工业立村,推动三产富民战略。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城市理念建设农村,以现代理念教育农民。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选择发展模式,更新发展理念。先后招商引资落户大中型企业13家,推动培育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130多家,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动、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格局。全村90%以上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富民。

在解决了有钱办事和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自2006年始,连续4年累计投资约6200万元,初步建成了便民超市、文体休闲广场、诊所药店、电教图书、幼儿教育、成人学校、治安服务等于一体的“官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中公共设施建筑、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配套2000余万元,面积达3.8万平方,旧村改造居民公寓楼6万平方,新建园林池塘景点两处,官庄中学的建设正在建设之中,初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全村五保老人由政府供养,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600元以上补助,2岁半以上儿童进入社区幼儿园托管。全村呈现出党风正、民风淳的和谐局面。

该村先后荣获高密市、潍坊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山东省村庄建设示范村、绿化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省卫生村、成人教育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模范村居、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新农村建设大见成效。

张二村简介 篇2

作品噌多次参展获奖并发表于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机构及韩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知名人士收藏。代表作品有:油画《人物肖像》、水彩《茶马古道》系列、国画《芦苇之恋》系列、书法《佛》、诗歌《生命》等。

2007年美术作品《风雪大别山》入选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书画展,并在军事博物馆展出,美术作品《希望》捐赠沂蒙山等地区、被授予“爱心大使”荣誉称号;书法作品《道》捐赠全国高校音乐大联盟系列公益活动,获“爱心捐赠纪念杯”等。

名医张锡纯简介 篇3

本刊已多次刊发名医张锡纯治病救人的医案,为使读者了解这位名医,现对其做如下简介。

张锡纯,字寿甫,1860年生,1933年卒,是我国近现代名医,祖籍山东诸城,幼年即随父学习六经诗文及医学,曾教读乡里,后因科举不第而转攻医学。张锡纯为人治病不仅笃尽其责,而且诊病用方切近实际,医术独到,常在群医束手无策之时独辟蹊径,力挽沉疴,远近咸服其胆识。辛亥革命之后,他从戎武汉,为军医正。1918年,他应约到沈阳创立达中医院,为我国成立的第一家中医医院。直奉战争时,他回到故乡沧县行医,临证救难,常能起死回生,因而医名日噪。其时张锡纯与江苏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被医界誉为“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被誉为“名医三张”。他主张中西医应互取所长,补己之短,为我国早期主张中西医汇通派人物之一。1928年以后,他迁居天津,建国医培训学校,设馆课徒,培养中医后备人才。当时中医界的众多有识之士,如隆昌周禹锡、如皋陈爱棠、李慰农、通县高樵、祁阳王攻酲、深县张方舆、辽宁仲晓秋、天津孙玉泉、李宝和等皆列张锡纯门下,后皆为中医界之栋梁。

锡纯先生转攻医学之后,远自神农黄帝、汉唐,近至明清医家典籍,靡不深究博览,采撷精华,独探奥蕴,卓然自成一家。在辨证论治,选药组方上更能别出机杼,不落恒蹊,而采取众人之长者,也能折中至当。对临证所创得心应手疗效卓著之方则详加记述,阐明方义,附有治验之案,积久而成篇,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的医名曾与年俱进,迨至壮年,名声远播,国内诸多医学杂志及报刊争聘其为特约撰稿人,并以刊登其医论为殊荣。很多年以后,有关部门做了一项调查,让当代的中医名家每个人列出十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结果70%的人在第一的位置上填上了张锡纯的名字或是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宗禹简介 篇4

张宗禹,生卒年不详,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人,别号“小阎王”,清末捻军首领。

张宗禹约生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出身地主家庭。自幼闭门读书,成长后不赴科举考试,绝意仕途,却“暗中联络贫苦,潜蓄实力”(王大球:《张宗禹传路》,《史学工作通汛》1957年3期第13页。)。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级阶矛盾激化,促使他走上抗清斗争的道路,成为捻军的著名将领。

1853年(咸丰三年),在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影响下,规模巨大的捻军起义爆发了。张宗禹毅然参加其战斗行列,隶于他族叔、著名首领张乐行麾下。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雉河集会盟,确立黄、白,黑、红、蓝五旗军制,张乐行被推为盟主,兼领黄旗,张宗禹遂领镶黄旗。他以治军严整,临阵果断,“强忍敢战”,为部众所拥戴。

1856年,清兵一再袭占雉河集,张宗禹跟随张乐行率部撤离家乡南走。次年3月,同太平军在霍丘、六安交界处会师。1860年2月,他同李大喜等率马步队3万多人,挺进萧县境内,佯攻砀山,转而东趋徐州,经邳州南下,占领桃源(今泗阳南),直逼重镇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其时,河道总督庚长、漕运总督联英等正连日演戏,置酒高会,昼夜不辍,疏于防备。张宗禹等乘势进击,于2月22日,攻克该地,获得大量财物,凯旋返回推北。

1862年(同治元年)春,捻军大举入豫,张宗禹率部进攻周家口和商水等地,接著围攻洛阳,占领宜阳,杀知县谢仁溥,又占永宁(今洛宁),越过熊耳山。5月,攻陕西雒南,同入陕的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西北太平军会合,出孝义(今柞水),进逼省城西安。这时传来了安徽庐州(今合肥)危急的消息,他们立即东返,至河南,得知庐州已失,遂赴湖北,因受到清军的阻截,西北太平军重往陕西,张宗禹则率部经河南光山回到安徽毫州。

1863年春,由于清朝钦差大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领兵与安徽巡抚李续宜南北夹击蒙、亳地区,捻军腹背受敌,处境艰危。为了分散敌人兵力,联合河南捻军一道抗清,张宗禹奉张乐行之命,率部突围,从颍州(治今阜阳)入豫南,会合陈大喜所部捻军,辗转至湖北麻城、蕲水等地。随后,陈大喜部返回河南,张宗禹则疾驰安徽,过宿松、太湖、潜山抵桐城,在孔城镇与忠王李秀成所部太平军会合,进攻六安。不久,李秀成部回救苏州,张宗禹部由盱眙转至天长,折返皖北。

当时,皖北局势大变,雉河集失陷,张乐行殉难。可是,张宗禹并不气馁,奋力搏战。6月,夺回雉河集。清朝官吏施展阴谋,派遣叛徒杨瑞英前来诈降,妄图乘机进行谋害。张宗禹识破敌人的毒计,断然处决于这个曾经参与捕杀张乐行的无耻败类,为死难的捻军将士报仇雪恨;并且夺取了敌人的粮台,打击其嚣张气焰。

同年9月,张宗禹闻僧军将再次南来,率部复往河南,经陈州,许州、汝州和南阳府境,打算西入陕西,与西北太平军会合。这一计划因屡为清兵所困,未能如愿。1864年春,西北太平”军出陕入豫,回救天京,张宗禹即率部冲出敌围,于4月28日,在内乡西坪、赤眉之南与之会师,同入湖北。5月26日,在德安寿山大败清兵,进至黄陂,黄州、麻城,7月4日占领罗田。因妥清军阻遏,无法东进。

7月19日,天京陷落,形势急转直下。张宗禹同赖文光、陈大喜、任化邦等带领部队再上河南。9月初,在罗山败僧格林沁部,击毙都统舒通额、副将巴扬阿等,歼敌数千人。随后,他们重返湖北,于10月初会同陈得才部在蕲水大破副都统富森保部,杀总兵石清吉和副将江南星等,并进围提督成大吉部。因敌援兵赶来,遂转战入皖。11月,陈得才等西北太平军在霍山黑石渡镇大败,损失惨重,各路首领或俘或降,陈得才自杀。在此紧急时刻,张宗禹机智地率部避走豫、鄂边界。12月上旬,于湖北襄阳伺赖文光等太平军和任化邦等捻军会合,进入河南邓州境内。

张宗禹及其他捻军将士目睹形势险恶,深感合则可存,分则必亡,因此坚决表示,愿与太平军紧密合作,“誓同生死,万苦不辞”(《赖文光自述》,《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2册,第863页。),并推赖文光为首领,逐步整编部队,决定“易步为骑”,增加骑兵,减少步队,采用快速灵活的流动战术。他们还沿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历法、封号和印信。张宗禹曾被封为梁王,他同将士们一道,决心为复兴太平天国事业而奋斗。

12月12日,他们在邓州唐坡同僧格林沁部展开大战。临战之前,任化邦(所部蓝旗)对张宗禹说:“黄旗挫衄之余,恐难当大敌,愿以蓝旗冲锋,黄旗接队,可乎?”张宗禹斩钉截铁地答道:“不能冲锋,焉能接队,今日吾不与胡虏俱生矣!”(王大球:《张宗禹传略》,《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3期,第14页;参见黄佩兰等:《涡阳县志》,《捻军》资料丛刊第2册,第105页。)他激励将士,一战破敌。

1865年1月29日,他们于鲁山再败僧军,毙护军统领恒龄,副都统舒伦保等,后在鄢陵附近痛击敌人马队,又运用盘旋打圈的流动战术,走西平,新蔡、信阳等地,战于确山,进攻扶沟,抵雎州,由考城趋山东,于宁阳打败山东按察使丁宝桢、总兵范正坦所部清兵,威逼省城济南。为拖垮僧军,复反辔向南,入江苏邳州等地,旋又重回山东,经宁阳、汶上,过运河,抵曹州菏泽县北的葭密寨、郝胡同、高楼寨(即高庄集)。5月18日,尾随捻军的僧军追到时,张宗禹与赖文光等指挥部队,引敌进入伏击地域,发炮轰击,四面合围,阵毙僧格林沁及内阁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额尔经厄等,消灭其所部7000多人(一说万余人),大获全胜。

高楼寨之战后,张宗禹“拟即督师北上,直捣虏巢”(王大球:《张宗禹传略》,《史学工作通讯》),其他将领则主张或先取济南,或渡过黄河由豫入陕,大家“争言不决”。这时,清廷已命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钦差大臣,节制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并令直隶总督刘长佑领兵扼守大名,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带洋枪队驻防景州,加强警戒。张宗禹获悉京师有备,不易攻克,便率部从山东转向河南,于6月重回皖北,赖文光等接著赶来,一起包围雉河集。可是,这一带已与往昔不同,清朝政府改雉河集为涡阳县,强化其统治。他们久攻雉河集未下,遂于7月25日撤围,分两路复往河南。自此之后,张宗禹与赖文光等两部捻军或分或合,流动作战,打击敌人,使曾国藩的重点设防计划遭到破产。

曾国藩又提出“聚兵防河”的计划,即西以沙河和贾鲁河、南以淮河为防线,北从朱仙镇至开封与黄河南岸挖濠设防,企图将捻军围制于鄂、豫、皖交界的多山地区,加以消灭。9月中旬,张宗禹部在禹州、许州一带与赖文光部相会,发觉敌人的河防诡计,并得知北面朱仙镇至开封附近的堤墙尚未筑完,立即出发,经尉氏、中牟北上,进行突击。9月24日夜,直冲开封南面芦花冈堤墙,击溃河南巡抚李鹤年所部豫军,经陈留往山东。曾国藩苦心经营的沙河、贾鲁河防线又告崩溃。

张宗禹和赖文光两部分别进至山东曹县,金乡与菏泽、巨野等地后,10月上旬,猛攻运河堤墙不破,随即重返河南。由于捻军长期遭到清军围追堵截,斗争形势日趋严峻,赖文光、张宗禹等深感“独立难支,孤军难立”,于是决定由张宗禹率领所部前往陕西,联合回民起义军,“以为犄角之势”(《赖文光自述》)。然而分军之后,赖文光所率东捻军与张宗禹所率西捻军彼迫各自孤军作战,形势更加不利。

10月21日,张宗禹率领部队约6万人(一作3万多人)自中牟同赖文光等东捻军分手,迅速西进,绕道陕西商州,于11月9日抵华阴,旋入华州境,在白泉铺和三峡店战胜清兵,又败提督刘厚基部于渭南赤水镇,使其退回渭南。11月25日,在华州敷水河东设伏,击败总兵萧德扬等部湘军,毙伤敌七、八百人。复乘胜西上灞桥,直逼西安,迫使湘军回救。这时西捻军又东南走蓝田,佯趋商州、雒南,引敌尾追,然后北走渭南,回师西安,把精锐部队埋伏在灞桥附近十里坡的左右村堡。1867年1月23日,会办军务刘蓉所部湘军1.4万多人赶到灞桥。捻军以少数部队同敌接仗,佯败退走十里坡;湘军跟踵急进,抢上十里坡,诱敌部队立即反攻,两旁伏兵齐起,团团围住敌人,展开搏斗,恰风雪骤至,湘军所用枪炮被雪沾湿,无法施放,很快就被击败,3000多人被歼,记名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青等丧命,数千人缴械投降,“全陕震动”。

十里坡战役后,西捻军乘胜进围西安,2月10日,于城西鱼(雨)化寨杀了编修张锡嵘等。不久,因敌援已到,便撤离西安,沿渭河南岸西行,抵达鄘县齐家寨。3月下旬,渡河至益店,同自凤翔东来的回民起义军取得联系。两军会合后,拟定了联合作战计划,由捻军攻同州(今大荔)、朝邑,回民起义军攻西安。两支部队一起从三原、富平、蒲城向同州、朝邑一带进发。5月6日,同总兵刘松山部激战于同州东北许庄附近,杀死副将胡理明等多人。接著,西进普集镇(今武功),再攻西安。湘军刘松山等部前来援救,西捻军受挫,撤围东下灞桥、临潼,折往鄠县(今户县)、盩厔(今周至),复转战三原、富平、蒲城等地,“往来梭织,如入无人”(贺瑞麟:《清麓文集》第7卷第21页。)之境。西捻军在渭河南北与回民起义军“时离时合”,共同打击清军。

10月,清朝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策划在泾水、洛水之间扑灭西捻军。张宗禹见敌人日渐逼近,便领军自蒲城至白水,突破敌人的包围,北进中部(今黄陵)、洛川、鄘州(今富县)、甘泉,一部进占安塞,主力活动于宜川、延长之间。11月又向北发展,占领延川,进向清涧,配合回民起义军攻占了绥德。

这时,张宗禹接到东捻军的告急书信,决定立刻自陕北驰援。原准备取道潼关。有位老翁说:“不可。官军聚山左,河北必虚,吾引兵出彰飞彰德,今河南安阳)、怀(怀庆,今河南沁阳),逾大名(今河北大名),犯畿辅,官军必回军宿卫,则东围不战自解矣!”(张瑞墀:《两淮戡乱记》,《捻军》资料丛刊第1册,第303页。)于是决定取道山西,直趋直隶。12月17日在宜川履冰渡过黄河,攻下山西吉州,后分三路,自河津、乡宁、蒲县东进,经曲沃至垣曲。1868年1月初,绕王屋山,抵河南北部,随即穿越济源、怀庆等地,“飙疾如风”,向直隶南部进军,逼省城保定,抵易州、前锋进入房山,直达宛平县卢沟桥,“京畿大骇”。

清朝政府宣布京师戒严,并从各方面调兵来援。西捻军挺身南走安肃(今徐水)、高阳,于2月8日占祁州(今安国),毙知州胡源,继克饶阳、献县,转战深州、晋州等地。3月16日夜,因为戒备不严,在饶阳东北遭受清兵袭击,损失较大。不过,他们吸引清兵縻集直隶的目的已达,便南下谋求同东捻军会合,殊不知东捻军已经败灭。

张宗禹率军在晋州、藁城间跨过滹沱河,3月下旬,进入河南临漳,又越漳河至滑县、卫辉;(今汲县)、新乡,西趋清化镇(今博爱)。这时,钦差大臣李鸿章派淮军赶到豫北,企图将西捻军逼过卫河西面,困于太行山麓。张宗禹发现敌人据险扼守,恐被围困,就折而向东。4月初,西捻军在封丘大败提督刘松山等部,斩提督周盈瑞,重伤总兵郭宝昌。12日,于滑县杀死记名提督陈振邦,副将刘正同等,从而为挺进运河东岸扫清道路。

4月17日,西捻军在当地人民的引导下,从山东东昌(今聊城)城南李海务渡口过运河,抵山东、直隶边界地区,随即沿运河东岸北趋,4月下旬,经德州,沧州,逼攻天津。清政府再次宣布京师戒严,并勾结英国、法国侵略者加强天津防务。西捻军无法前进,且得悉东捻军已败,遂取道盐山重返山东,5月上旬,到了海丰(今无棣),阳信、武定(今惠民)等地。张宗禹“见余粮栖亩,则大喜,谓千里连营,事权不一,秋高马健,一呼可涉也”(黄佩兰等:《涡阳县志》、《捻军》资料丛刊第2册,第107页。)。他过高估计敌人的内部矛盾,产生轻敌思想,未能马上突破李鸿章拟定的东从海上封锁,西以运河、南以黄河,北以减河为防线的围困计划,终于吃了大亏,造成严重后果。

西捻军于5月中旬北往沧州,攻减河河墙不破,即回盐山,南下运河之东的平原、禹城、博平、茌平等地,抢渡运河也未成,接著又先后北上南折,来回抢渡多次,都未达目的。李鸿章却提出以运河为外圈、马颊河为内圈防线,紧缩包围,并大搞其“招抚”诡计,地主豪绅实行坚壁清野,强迫村民搬入堡寨,使西捻军的食宿发生困难,天气又持续阴雨,河水陡涨,道路泥泞,行动更为不便,处境愈来愈艰难。

7月上中旬,西捻军接连在山东临邑、海丰、直隶吴桥与山东德州杨丁庄遭受阻击,损失不少。下旬,他们于山东沙河丧失三四千人,张宗禹负伤,旋又在济阳东北受到围攻,阵亡和被俘约六、七千人,更加势孤力单。张宗禹率领将士继续苦战,8月初,于德州高家渡、老君堂一带谋渡运河没有成功。15日,从东昌李海务渡口再次抢渡,复告失利,便退往茌平广平镇。次日,在向东北方向转移途中,被清兵截击,数千将士或战死或被俘,张宗禹带18骑冲出重围,来到徒骇河边,“穿秫凫水,不知所终”(黄佩兰等:《涡阳县志》,《捻军》资料丛刊第2册第108页。)(一说后来避走沧州孔家庄——今属黄骅县;一说投河死难)。他的部队在此覆没,标帜著捻军起义的最后失败。

张启明个人简介 篇5

张启明,1981年出生于重庆一个小山村,也许是小时候的贫穷让他创造了一个又

一个的奇迹。

2004年4月带着梦想来到上海,经过交三百元劳务中介费到一家名营企

业车间里打工。通过不断的学习,在两年时间里,由一个车间的学

徒工,一步步做到了副总经理,统领五百人的运营团队。

2006年,至上海正欧涂料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统管公司业务发展工作,他,高瞻远瞩,品牌至上的科学理念,由年销售不足两千万的公司

一跃突破亿元大关!

2007年,与上海正欧涂料有限公司联合创立上海正欧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建筑涂料,外墙保温,环氧地坪等房地产配套工程,提出

以网络营销建立品牌的先进理念,先后成为上海火车站,世博工程,城投公司商品配套等重点项目的指定材料供应商

2010年投资进入酒水行业创立上海雄九贸易有限公司,在零经验的情况

下,酒水行业的人才一个都不用的特殊用人方法,用一种全新的模

式开拓国内第一家B2B模式的大胆构思

2012年开始实现一零年设下的伟大构思,成立上海九口袋实业有限公

司,并创立九口袋品牌,并分成九口袋商城与九口袋网络两个部份,用九口袋网络运营九口袋商城的双模式同时运营,在九口袋商络的运营下同年6月22号,九口袋商城正式上线,九口袋线下实体连锁

店十佘家同时开业,以O2O模式正式进入电子商务。至12年底,仅

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九口袋公司的营业额就从0达到了5千万元,并

在北京钓鱼台荣获了第四届中国电子商务十大牛商,是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的一次成功的突破。同时,九口袋网络一直致力于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营销工具苦苦专研,先后打造@九口袋商城,@张启明

V,@神评大师,等一系例微博大号,不足一年时间@张启明V 的微

博的粉丝就达到了20万人,排名新浪微博财经名人榜前十名,成功

塑造名副其实的新浪名博,微博经常新浪热门微博排行榜,贴子流

量在一天中最高达上千万,并通过系统的营销策划让九口袋品牌一

跃上升,家喻户知,为2013九口袋商城线下招商加盟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在新媒体营销炙手可热的情况下,上海九口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

长张启明又将亲自带领九口袋网络,把一年多的微营销系统,传播至万家企业!

他就是80后创业者,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的实践者,受益者,青年才

美德少年张艺菁事迹简介 篇6

张艺菁,女,2003年7月出生,是渠县中学初2015级四班班长。她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是生活在祖国强大的怀抱下,要做一名祖国的好花朵。多年来,她在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十分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担任班里的学生干部,直至今日都是老师离不开的好助手,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她倍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喜爱,在班级这个小集体里她倍感光荣和责任重大。

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目前班里的贫困学生她总能以一颗博大而向善的心给予不限的援助,特别是现在班里的刘俊华同学,父亲多年前病逝,母亲外出已近八年没有联系,他在家就与早已失去劳动力的婆婆相依为命,生活上仅靠亲戚朋友的帮助维持简单的生活,张艺菁看到这一情况记在心里,更是急在眼里,于是在之后的时间里,她总是省吃俭用把多余的钱余下来全部捐给了刘俊华,2015下学期,她还在班里为刘俊华倡议捐款达16次之多,硬是让刘俊华一学期下来没用家里一分钱,她还多次找到承包学校伙食团的老板,请求其能让刘俊华同学每周免费吃两次肉,由于她的诚意与无数次请求,学校伙食团老板最终决定每周都会为刘俊华同学免费提供两次肉菜的供应,且学校小卖部也在张艺菁的倡议下为刘俊华同学提供了一学期的免费学习用品供应。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真可谓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执着的向善之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她还喜欢看电视,特别是看那些爱心人士是如何如何的帮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她总能学着这些行善之人,在班里她曾多次组织同学、玩伴到街道去帮助那些空巢老人,到家里去陪他们聊天,帮助他们打扫房间,还在本班开展了数次关爱身边的人、帮助空巢老人洗一次脚;端一次洗脸水、洗脚水活动。她的一言一行不断得影响着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学校开展的让校园“亮起来、美起来、竟起来”的活动中,他总是第一个做好表率,带领同学将学校周围的垃圾是清理得一干二净,在学校周边的环境治理中做到了学校都没想到的效果,并在后面的保洁中她总喜欢站在人流中不厌其 烦的维持保洁工作,耐心细致的劝导同学们在上、放学路上要树立爱护卫生人人有责的高尚意识。

班上有一个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男同学,他不仅学习不认真,经常不做作业,成绩不理想,还不讲卫生,随地吐痰,衣服脏兮兮的,还经常迟到,经常欺负同学。同学们大多不愿与他同桌。张艺菁同学主动要求和他同桌,每当他犯毛病时,张艺菁同学就耐心开导,没想到,没过多久该同学的毛病还真改掉不少,学习有了进步、也不经常迟到,还讲究卫生了。老师同学们都觉得奇怪。后来张艺菁同学倒出了一句让大家都佩服的话:“我一直把同桌当作好伙伴,只有同桌把我当成他的朋友后,我讲的话他才听得进去。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他当然听话了,自然有进步了”。没想到,张艺菁同学小小的心灵里不仅装满真、善、美,而且充满智慧。

在班上,有个女同学叫代海英,父亲身患残疾,代海英就是她的爷爷从路边捡回来的孩子,但成绩十分优秀,表现也不错。原本家庭经济就异常困难,全家就靠爷爷挣钱和国家的低保生活,不料代海英的爷爷去年因病去世,家庭无异于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雪上加霜。代海英同学原本性格就很内向,沉默寡言,不自信。遭遇爷爷病故之后,更是沉默了,看不到她和同学说话、玩耍,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老师、同学想尽办法劝她,可效果并不明显。这时候,张艺菁同学主动找到班主任老师田道全,商量帮助代海英同学的办法。张艺菁还找到各科任老师,请求科任老师的关心帮助代海英她,帮她打饭,和她交谈,耐心的开导她。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张艺菁同学都竭尽全力帮助代海英同学,想尽一切办法让她走出痛苦,重新融入到集体中来。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代海英同学终于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痛苦,笑容重新映在了她的脸上,大家又看到了一个阳光、开朗、有说有笑的代海英。代海英的父亲到校参加家长会时,特别找到张艺菁同学的家长,感激地说:“你生了个好女儿,要没有她的帮助,我女儿不知道会咋样„„”

她不仅在学校中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在社会中,她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带头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她家左邻右舍住着几位老爷爷、老奶奶,老人们的子女常年在外,有些老人的生活起居十分不便,张艺菁看在眼里,于是常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帮老人摘菜、打扫房间、洗晒衣 2 物。老人们家里的琐碎活,她力所能及的都帮忙干,还定期为他们家拖地板,擦洗窗户,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和悉心谈心下,老人们的生活过得十分惬意。老人们逢人便夸自己有个“乖孙女”。她就是这样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替他人做事,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当

她自从当上班长那天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一份重任。她亲自管着教室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有一天早上到校后看见有3各同学在教室外等着,很内疚。第二天又提前十几分钟到校,从此,同学们再也没有在教室外边等过。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她总是积极响应,热心组织、动员、鼓励同学勇于参加,大胆表现,并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多项荣誉,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扬,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张艺菁同学所做的一切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当老师夸奖她时,她总会说:“我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近一年来,她助人为乐的事迹不胜枚举,得到了学校老师、同学的交口称赞。她先后被班级评为“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团员”、“美德少年”、“雷锋式好少年”等。面对荣誉,她总是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这是我应该做的。帮助别人也是快乐自己„„”

张二村简介 篇7

张鸿声,男,河南开封人,1963年11月生。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博士后,省部级优秀专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省部级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

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主持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主持《北京文学的旅游创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2007-2010年),承担国家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守望与重塑:当代历史文学创作的实践、体制与历史观》,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持省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格局》、《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未来河南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承担厅级项目近十项。出版《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1997年初版,2009年再版)、《中国新文学中的文化精神》、《文学中的上海想像》等个人学术专著4部,主编并合著《北京文学地图》、《河南文学史(当代卷)》、《西方自然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名城》、《老开封》等5部,合作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等教材4部(3部在台湾),主编《河南老城市》、《新人文》、《语言文学前沿》等丛书3种。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另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复印或转载。获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获省文学艺术大奖一等奖,省部级社科二等奖.三等奖、青年奖多项,以及厅级奖多项。科研事迹在《文艺报》“学科带头人报道”、“理论与争鸣”两栏目和《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知名中青年学者介绍”上作专文介绍。

科研成果

一、论著与教材(近年来)

1、《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初版,2009年再版;

2、《中国新文学的文化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文学中的上海想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

4、《河南老城市·老开封》(文化史著作,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河南文学史(当代卷)》(主编、合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

6、《经典河南•名城》(合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

7、主编《新人文:语言与文学研究》丛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009年;

8、《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主编文化史著作《河南老城市》丛书五种:《河南老城市 老开封》,《河南老城市 老安阳》《河南老城市 老南阳》,《河南老城市 老洛阳》,《河南老 城市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北京文学地图》(主编,合著),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

1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2、《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第二辑,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2011年。

专注考研辅导一对一第一品牌

13、《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和历史观问题研究》(合著,编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二、论文(近年来)

1、《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文艺报》2004.10.24;

2、《时间状态与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

3、《奥尼尔与曹禺悲剧观念比较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6;

4、《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文学评论》2005.4,《新华文摘》2005.10摘要;

6、《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5.12全文转载;

7、《文化的缺失-当代城市小说论略》,《理论与创作》2005.4

8、《时态呈现与历史观的表达》,《福建论坛》2006.4

9、《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文艺报》2004.10.24

10、《现代文学史叙述中的记忆与遗忘》,《文艺报》2004.12.28

11、《在理想光芒的照耀下》,《文艺报》2005.1.27

12、《大运河与刘绍棠》,《文艺报》2005.4.14

13、《文学不能缺少道德感》,《文艺报》2006.7.28

14、《启蒙的坚执与变异》,《江汉论坛》2006.6

15、《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与上海城市身份叙述》,《上海文化》2006.5,《人大复印资料 文化研究》2007.1全文转载

16、《批判<我们夫妇之间>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5.3

17、《茅盾小说的乡土想象》,《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5

18、《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他》,《首都师大学报》2006.6

19、《女性生存的新与旧之间》,《华文文学》2005.5 20、《早期海派的空间想象》,《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一卷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1、《“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1,《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7年4月26日转摘;

22、《“新上海”城市形象的国家意义》,《上海文化》2007.1

23、《茅盾的上海想象》,《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24、《中原文化与河南当代文学》,《光明日报》2007.4.5

25、《1950-1970年代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叙述》,《上海师大学报》2007.2,《新华文摘》2007年12期转载;

26、《一种新的艺术与文化现象》,《艺术》杂志2007.2

27、《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2007.4;《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11期全文转载;

28、《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文艺争鸣》2007年10期;

29、《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想象》,《学术论坛》2007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5期全文转载;

30、《现代与乡土》,《光明日报》2007年9月16日;

专注考研辅导一对一第一品牌

31、《大众文艺与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7年11月5日;

32、《文化传播的民族性与民族使命》,《文艺报》2007年9月15日;

33、《中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河南文学》,《中原论剑-第二届华文文学论坛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34、《道家文化与豫东道情戏》,《文艺争鸣》2008年3期;

35、《晚清文学的上海叙述》,《学术论坛》2009年1期;

36、《海派文学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1期;

37、《红楼梦的连环图画作品》,《红楼梦学刊》2008年3期;

38、《周氏兄弟的戏剧观与戏剧家齐如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6期;

39、《文学中的底层叙事》,《光明日报》年月日;

40、《赛金花故事的性别想像》,《上海文化》2008年4期;

41、《新文学初期上海城市现代性表达中的日本因素》,《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期;

42、《论<上海的早晨>》,《文艺争鸣》2009年4期。

43、《城市的公共性想像与日常性的消失》,《学术月刊》2009年3期。

44、《城市性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建立――老舍话剧中的“新北京”》,《福建论坛》2009年6期;

45、《新感觉派小说人物的符码特征》,《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4期;

46、《城市空间与“革命史”的政治意义――“十七年”影、剧中的外滩与南京路》,《当代电影》2009年6期;

47、《世俗的现代性——论柏杨创作的品格》,《华文文学》2009年2期;

48、《文学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扬子江评论》2009年5期;

49、《工业题材与国家工业化的想象——对“十七年”与“文革”上海文学的一种考察》,《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 50、《一本书与一个红色报人的一生》,《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11日;

51、《红色经典与宏大叙事》,《光明日报》2009年12月5日;

52、《十七年与文革时期文学中上海的城市空间叙述》,《文学评论》2010年2期;

53、《乡土写作的可能性》,《光明日报》2010年7月1日;

54、《女性生存的新与旧之间》,《美华文学》2010年春季号;

55、《学科的整体性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南师大学报》2010年三期;

56、《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文艺报》2010年7月7日;

57、《对待文学经典应有的态度》,《文艺报》2010年4月14日;

58、<从启蒙到革命:创造社和左翼对于城市现代性的不同选择>,韩国Th Journal Of Humanities 2007.8

59、《公共领域、绅商社会与国家性》,《东亚汉学回顾与展望》(日本长崎中国学会会刊)2010年7月;

60、《永远的中轴线与消失的城垣—现代文人笔下的北京(上)》,《扬子江评论》2010年5期。

61、《先飞与执着-我的城市文学研究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7日。

专注考研辅导一对一第一品牌

62、《永远的中轴线与消失的城垣—现代文人笔下的北京(下)》,《扬子江评论》2010年6期。63、《城市人民公社与文学中的女性独立主题-以茹志鹃大跃进时代小说为例》,《南方文坛》2011年3期;

64、《当代山寨文化解读》,《艺术百家》2011年2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3期转载;

65、《关于杂志编辑理念之争-以<新潮>与<东方杂志>为例》,《中国出版》2011年4期下,《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4期全文转载;

66、《十七年与文革城市文学中的工业伦理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3期;

67、《何其芳藏红楼梦版本考证批语辑录》,《红楼梦学刊》2011年3期; 68、《近代上海城市形象的讨论与传布》,《现代传播》2011年4期;

69、《城市资产阶级文化遗存的人格化表现》,《城市文化评论》2011年6月; 70、《何其芳藏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6期;

三、承担项目(近年来)

1、《北京文学的旅游创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动漫等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的子课题项目,2007-2010年;

2、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上海十七年文学研究》,2008;

3、第42批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十七年中国城市文学研究》;2007;

4、《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07BZW04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10;

5、《守望与重塑:当代历史文学实践、体制与历史观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2006;

6、《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03-2005;

张二村简介 篇8

张笛,女,生于1980年3月,于2005年9月参加工作,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一名乡村教师。

该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驻地教师,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教师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踏实和坚持中,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各个学校领导、社会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她的最高理想。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她深刻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态度和创业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她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 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自己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始终以党性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了一名又红又专的共产党员。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她的永恒追求。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总是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前沿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坚持“教室变学堂、教师变导演、学生变演员”,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怕走弯路决不走老路,通过新理念的尝试,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提高学生素质新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所教班班风正,学风浓,所教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同时担任了学校领导全天值班的管理,不管冬天多冷夏天多热,她每周都坚持夜间巡查,从不懈怠,很多时候都是在晚上零时后才休息。关心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始终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学生的苦乐为自身苦乐,时刻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在夜间护送生病的学生到医院救治,为孩子们好好学习营造出和谐宁静的学习“大后方”,有力地协助带队老师和素质教育基地的领导搞好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敢为人先,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言传身教来潜移默化学生,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依然闪耀发光。

张二村简介 篇9

他将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比如,国民经济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任务,那么这些对于相关学术研究就会有选题的指导意义和启发。”张维说,“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实践驱动是重要的发展因素,研究的实践相关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明白学术研究背后的社会意义。”课堂教学联系社会实际,无形中让学生增强了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也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

课堂上,他深入浅出地将中国金融发展之路娓娓道来;与学生在一起,他席地而坐,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述理想信念的意义。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情感都倾注到了学生的培养和学术研究工作中。学部领导接待日、本科生午餐会、学生成人礼、学生党支部活动与社团活动等各种场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心,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东欢坨二村抢险救灾事迹材料 篇10

2012年7月以来,我市普降大雨,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全市各单位、乡镇、街道纷纷发布紧急防汛通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我镇东欢坨二村为压煤搬迁村,加之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受灾情况较为严重,防汛形势紧迫。在村书记、主任的组织带领下,村两委、片长及全体党员纷纷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东欢坨二村为韩城镇压煤搬迁村,村两委共有6名成员,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为高瑞山,村委会主任为李振国,全村共有人口1380人,党员49人。

自接到镇政府下发的防汛紧急通知后,村委会立即通过广播,将暴雨预警通知到各家各户,并安排村两委成员、片长和党员代表分成若干小组,挨家挨户走访,对本村的危房进行摸底排查,及时采取了必要的加固措施。同时各小分队将防灾减灾知识在全村各户中进行宣讲,真正将防汛工作落实到实处。

7月29日凌晨1时起,暴雨如期而至,至凌晨3时,东欢坨二村村内道路积存了大量雨水,不少群众家的地窖塌陷,同时有三处房屋倒塌,情势十分紧急。

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片长及全体党员,果断决策,缜密部署,1将人员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村街排水,维修地窖,一组则负责抢救、疏散群众,一组负责在村委会大队进行灾民安置。高瑞山、李振国同志亲自带领两委成员及党员,奔赴抢救受灾群众第一线。

夜色浓重,暴雨倾盆,但这些都不能阻挡东欢坨二村村两委班子抢救受灾群众、保护群众遇难物资的脚步。村主任李振国带领一部分人员首先来到夏明兴老夫妇家中,两位老人都已经是80岁高龄,正蜷缩在炕上唯一一处不足一平方米的角落,瑟瑟发抖。当老人们看到村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危房,似看到救星一般,转悲为喜。李振国等几名同志,立即将两位老人背出危房,转移至村委会大队,进行妥善安置。

一次又一次,抢救小组成员将受灾群众、物资转移至村委会大队后,又急匆匆的冲进雨幕中。在这个紧要关头,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早一分钟多一秒钟,群众的生命财产就可能获救。所以,村两委成员脚步的速度就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速度,没有人敢放松懈怠。村两委成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奋战在抢险救灾最前线。

在抢救受灾群众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负责村街排水的村两委成员及党员连夜找来挖沟机、铲车,将村内主要道路的积水尽快排空。一部分人员赶到地窖塌陷的村民家

中,及时用沙子将地窖填平,排除了安全隐患。不少群众看到村两委成员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深受感动,也纷纷自发的加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来。

经过8个小时的奋战,险情终于得到控制,倒塌房屋得到了初步修缮,受灾群众在大队得到了妥善安置,村街积水全部排空,村内其他危房得到了进一步加固,避免损失扩大化,全村累计避免经济损失数十万元。全体村干部、党员都是彻夜未眠,许多党员累得连湿透的衣服都没有换,饭都没吃一口,带着浑身的疲惫,靠着墙根就睡着了。虽然险情得到了控制,但是两委干部丝毫不敢松懈,他们稍作调整,就带领广大党员再次挨家串户,对险情再次进行深入的摸排。直到晚11时,此次抢险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村两委成员及全体党员随时待命,准备再次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整整一天一夜,村两委及全体党员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劳累,始终坚守在救灾工作第一线。

张二村简介 篇11

凤凰二村社区睦邻中心于2013年12月12日正式揭牌运营,中心运营半年以来,整合社区资源和力量,结合社区本土特色和需求,以个案、小组、大型社区活动、讲座、咨询、家访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公益性服务,中心及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服务对象及社区居民的认可,但是服务的受惠面有限,原因如下:

1、睦邻中心周边社区的居民对睦邻中心缺乏认知。在前期社区宣传及需求调查中,90%的社区居民认为睦邻中心只是凤凰二村社区居委会下的一个服务中心,对于睦邻中心开展的服务报以试探性的态度去参加。

2、居民对自己本社区的归属感较强。社区居委会在党员会议、居民会议上推动睦邻中心时,居民建议在本社区也开展类似二村居委会运营的睦邻中心,对凤凰二村社区睦邻中心开展的服务存在排斥性心理。

为了进一步扩大睦邻中心的服务惠及面,增强社区居民对睦邻中心的认同感,拟把睦邻中心服务范围的“凤凰二村社区、莫愁新寓社区、教工新村社区、凤凰街社区”—统称“凤凰社区”。现申请将“鼓楼区凤凰二村社区睦邻中心”更名为“鼓楼区凤凰社区睦邻中心”。以上申请妥否,请批示!

上一篇:自主合作课堂模式初探下一篇:第七周晨会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