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课后训练题

2024-10-01

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课后训练题(精选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课后训练题 篇1

一年级下册数学关于时间的课后训练题

1.时针从4走到5,走了时;分针从4走到5,走了()分;秒针从4走到5,走了()秒。

2.当钟面上3根针都重合时是()时。

3.从早上6时到上午10时,经过了()时。

4.现在是7时55分,再过5分是(:)。

5.火车从长春到北京大约需要10()。

6.小红写一页大字大约需要5()。

7.汽车1()行驶80千米。

8.李红深呼吸一次用5()

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课后训练题 篇2

1. 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敢说、多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就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敢说、多说。从说图中的意思、说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到提什么样的问题、列什么样的算式、怎样去计算, 都让学生一步一步去说。说对了表扬鼓励, 说错了也不批评指责。一个班上总有些爱说、敢说、思维敏捷的学生, 当教师提问的话音刚一落, 他们的小手就举了起来, 争着、抢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般情况下, 当敢说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 我就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不敢发言的学生;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 就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不敢发言的学生, 并给予鼓励, 以此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 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他会觉得非常开心, 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2. 严格要求, 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窄, 识字不多、词汇缺乏, 抽象思维能力弱, 语言不丰富、不完整, 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准确表述。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这一弱点, 从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开始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比多少”时, 我在黑板上画了4个桃子、4个苹果、6个梨后问学生:“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能用完整的话回答。”略加思考后, 很多学生的小手举了起来, 其中一名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了4个桃子、4个苹果、6个梨, 桃子和苹果同样多, 梨比桃子多, 梨也比苹果多, 桃子比梨少, 苹果也比梨少。”学生表现得很积极, 兴趣很浓, 教学效果良好,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3. 在计算中结合算式意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语言训练

一年级教材, 加减法算式多, 正确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9加几”的例题时, 我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9加几”的实际意义, 还让学生说出“9加几”的具体算法。例如, “9+4=13”, 看大数分小数 (看9分4) , 因为9和1凑成10, 所以把4分成1和3, 9和1凑成10, 再加3等于13。让多个学生说, 变换算式说。学生学会了9加几的具体算法, 再让学生思考8加几、7加几、6加几、5加几的算法, 学生很快就算出得数来了, 算出得数再让学生说计算方法。这样反复训练, 既巩固了算理, 又加强了思维能力, 强化了语言能力的表达。

4. 灵活引导说解题思路, 提高思维能力

现行的教材都是以图文并茂呈现教学内容的, 学生既要看懂图意, 又要结合教材所给的文字来理解题意。一般情况下, 我都是先引导学生看图, 说说图意, 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所给的文字, 分析已知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一步一步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说完整。遇到缺条件、少问题的题型, 让学生自己去补条件、提问题, 并且根据所补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遇到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相同问题的题型, 就让学生说方法, 能说几种是几种。例如, 一年级下册第72~73页《买衣服》一课, 学生提的问题是:“买一条围巾可以怎么付钱?” (一条围巾31元) 我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付钱, 例如, 付3张10元1张1元, 付6张5元1张1元, 付31张1元, 付5张5元3张2元, 付2张10元5张2元1张1元, 等等。

一年级儿童数学读题习惯的养成 篇3

关键词:独立;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习惯;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95-01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儿童在做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遇到判断题、文字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的题目时却由于对题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没有正确阅读、完整阅读,而造成许多错误,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尤为明显。一年级是儿童接触数学的开始年级,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必能为今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一定基础。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培养一年级儿童数学读题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导儿童养成独立读题的习惯:

一年级儿童由于其识字量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所以阅读能力往往不够。他们在做数学题时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阅读题目的习惯。在平常作业的批改中经常发现,前一次做过的一类题目要求“在图下面画”,下一次再做类似的题型,只不过题目要求变成了“在图下面画○”,许多儿童做题时还是按照以前遇到过的要求做题:先把例题中的“○”涂成“”,然后做题。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题目要求,也就根本谈不上按要求正确完成习题了。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儿童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例如在儿童学完拼音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儿童在题目上注上拼音,然后再独立读题,并要求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多种感官参与。在读题时还可以让儿童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更有助于儿童理解题义。读题之后还不能正确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儿童养成在做题之前要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并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 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理解的读题习惯: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美国加利福尼亚一所中学的教研人员Fuentes根据他十年的数学经验认为,要让儿童的数学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就必须学会理解这种数学文本。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儿童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如这样一道填空题:100个一是( )个十。有些儿童只看到括号为止,把题目理解为100个一是( ),然后就不加思考地在括号里填上100。由于题目没有读完整,儿童理解起来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教给儿童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儿童养成完整地读题,再理解题意,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要多读几遍,最后将答案填写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儿童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一年级儿童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儿童正确理解阅读习惯时,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阅读、比较、理解”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经常出一些题组的对比练习,如:①7-3=、7+3=;②6+4=、6-4=;让儿童先计算出得数,再观察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儿童计算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每组题目的数字都是相同的,但运算符号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也不同。这时请他们来做做小老师,提醒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一些什么,他们自然而然就说出“计算时先要看清楚计算的符号再进行计算”,这样的结论儿童能记得特别牢。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儿童自己体会到做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儿童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

三、 帮助儿童学会把握关键词:

一年级儿童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不能抓住其中关键的字词,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及错误。在讲解时,教师先请儿童读题,然后自己把认为比较关键的词语找出来画出来,这样一画,有些画错的儿童马上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能自己改正。实践中证明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读题所带来的错误。

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课后训练题 篇4

【北师大版】|【20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卷(北师大版)】

【苏教版】|【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下册)】

【青岛版】|【2016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复习题(青岛版)】

【西师版】|【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训练题(西师版)】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仔细填空(6+3+6+1+4+1+3+4+1+1+1+2=33分)

1.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个一千是一万。100个十组成的数是()。由8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读作()。

2.帮小动物找邻居。

3.在○里填上>、<或=。

千百十个

879379381025989625736

410241843796379552085000+200+8

4.估一估。

大约200粒大约()粒大约()粒

5.用3、5、0、6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只读一个0的`数是(),一个0都不读的数是()。

6.一个五位数减少1是四位数,这个数是()。

7.□里最大填几。

□326<64893□06<379352□6<5249

8.按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874459990916251460

()<()<()<()<()<()

300630603600600360306300

()>()>()>()>()>()

9.小朋友,你上学期大约用了()枝铅笔,估一估我们班这学期大约要用()枝铅笔。

四、画一画。在计数器上画表示下列各数。(3分)

403030044300

五、连一连,涂一涂。(5+8=13分)

1.连线找朋友。

2.把大于5000的荷花涂成红色,小于5000的荷花涂成黄色。

六、数学审判庭。(对的打√,错的打х)(5分)

1.五千零八十写作500080。()

2.最小的四位数只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

3.四位数一定小于一万。()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5.由5、0、0、8组成的四位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最大的数是8005。()

七、活用知识解决问题。(3+6+3+6=18分)

1.要运走24吨煤,多少次才能运完?

答:()次才能运完。

2.二年级①班举办书画展览共需要60张画。

①还差多少张?②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准备多少张?

答:还差()张。答: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准备()张。

3.母鸡有多少只?

答:母鸡有()只。

4.

6元/千克4元/千克

①小红带了多少钱?②如果用这些钱买苹果,能买多少千克?

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课后训练题 篇5

认识图形(二)

【例1】数一数,缺了()块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补全和有序计数的方法来数出缺了几块砖。解答时,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这样第一层缺了2块、第二层缺了3块、第三层缺了3块、最下面一层缺了2块,这样一共缺了2+3+3+2=10(块)。

解答:10

【例2】数一数,(1)下图有()个三角形。

(2)

()个正方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有序思考和分类计数的方法来判断图形的个数。

(1)图中,基本的三角形有2个,有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有1个,这样一共有2+1=3(个)三角形。

(2)图中四个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中间有1个正方形,这样一共有5个正方形。

解答:(1)3

(2)5

【例3】下图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数长方形的个数,解答时可以用分类有序计数的方法来计数。

基本长方形有4个:;两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4个:2个+2个;4个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1个:;这样一共有4+4+1=9(个)长方形。

解答:9个长方形

【例4】填一填。

(1)至少()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还可以拼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尝试法、分析法和排除法来解答图形的拼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拼组,发现图形间的变化和规律。

(1)正方形有4条边,所以至少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就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用2个或3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长方形,只有至少4个小正方形时,才能拼成大正方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解答:(1)4

(2)三角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例1】一排队伍一共有13人,聪聪左边有9人,聪聪右边有几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答排队人数问题。解答时可以使用“图示法”来理解题意(如下图)并分析,但是要注意不要忘记用总数减去聪聪左边的人数后,还要减去1。

13人

9人

?人

解答:13-9-1=3(人)

答:聪聪右边有3人。

【例2】把5、6、7、8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推理法和排除法分析和解答算式填数问题。解答时,先观察算式中一个加号一个减号,也就是说先求和再求差,最后结果还必须是4个数中的一个数。经过分析、推理和排除,最后可以确定6+7-5=8符合条件。

解答:

【例3】在下面的O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图中间的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填数,使得填出的数的和是指定的15。解答此类问题时,先从已知两个数的边开始填起,如:最下面的边圆圈中填:15-3-8=4,这样左面的边填15-2-4=9;然后从最右边填起,15-1-8=6,上面的边填15-6-2=7。

解答:

【例4】15个同学排成一排,按“一、二、一、”报数,报“二”的同学全部退出,现在队里还剩()个同学。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由“有序”思考的方法来解答报数问题。按“一、二、一、”报数,第一个人报一,第二人报二,第三人报一,第四人接着报一,第五人报二,第六人报一,这样报下去,报“二”的同学有第二个,第五个,第八个,第十一个,第十四个共5个人。所以退出5个。

解答:

15-5=10

【例5】从下面的5个数中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填入□中,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发现已知数之间的规律来填数。解答时,先观察给出的已知数之间的规律,14-7=7、18-9=9,所以□-8=8,满足上述条件的数只有16。

解答:16

【例6】看图列算式。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看图列式的能力,初步建立集合思想的意识。左图用总数17去掉右边外面的9个,得到左边篮子里8个;右图用总数14枝减去右边外面的9枝就得到右边盒子里还有5枝。

解答:17-9=8,14-9=5

【例7】我会画。

(1)画☆比□多3个。

(2)画△比○少4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一一对应方法上下对齐画图形。画图时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借助画图帮助理解“比多比少”。

解答:略。

【例8】按要求填数。

15-9=()

(1)想加算减:

想:

9加()等于15,15减9等于()。

(2)破十法:

先用10-9=()

再用()+()=()。

(3)连续减:9可以分成()和(),先用15-()=()再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想加算减”、“

破十法”、“连续减”

(1)想加算减:

想:

9加(6)等于15,15减9等于(6)。

(2)破十法:

先用10-9=(1)

再用(1)+(5)=(6)。

(3)连续减:9可以分成(5)和(4),先用15-(5)=(10)再用(10)-(4)=(6)。

解答:6

第三单元

分类整理

【例1】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上。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解答:第①小题:小花

第②小题:蛋糕

第③小题:西瓜

【例2】分一分,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个数

(1)

和一共多少个?

□○□﹦□(个)

(2)比

多几个?

□○□﹦□(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统计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数据个数时,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计数,然后再根据统计的结果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答:6

(1)5+4=9

(2)6-2=4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例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6>4□

(2)30<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学的分类思考的方法来填数。解答时,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因为十位上的数(1)和(2)都相同,所以再比较个位上的数,这样(1)中比6小的数有5、4、3、2、1和0;(2)中比0大的数有1、2、3、4、5、6、7、8、9。

解答:(1)5

0

(2)1

【例2】用6个●表示出不同的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用6个●表示出不同的数。解答时可以采用“固定十位法”或“固定个位法”来分析和思考。比如,确定十位上的数分别是6、5、4、3、2、1、0时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解答: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0

0

【例3】想一想,写一写。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各数位上的数字进行比较,找出符合条件的数,从而有条理,有顺序的整理,进一步培养数感。写数时,可以采取“有序思考”、“排除法”等方法。比如,写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2的两位数时,可以先从十位上1开始分析,然后依次是2、3、4、5、6、7,到8时采取排除法,因为8+2=10,10是两位数,不符合条件。

解答:

【例4】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数感,把握数是的相对大小关系。填数时,要建立直线对数有序排列的数学模型,发现数轴上的规律,要根据已知数之间的规律来填写未知的数。

解答:

(1)45

(55)

(65)

(75)

(80)

(90)

(95)

(2)70

(76)

(78)

82)

(84)

(88)

(90)

【例5】用下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按要求填一填。

(1)组成的整十数有()。

(2)组成的整十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有顺序思考的方法和枚举列举法组数。组数时要把组成的两位数都列举出来,学会不重不漏的思考方法。

(1)组成整十数时,要考虑个位上的数字是0,这样十位上的数字可以是3、7、6,这样组成的数就有30、70、60。

(2)在组成的数中再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解答:(1)30

(2)30

【例6】5个盒子能装下这些菠萝吗?在合适的□里画“√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分一分的“单位”不是整十数,需要动手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而直接圈的方法与利用数的组成方法比较,不需要知道总数,反而简单直观,从而学会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

解答:不能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例1】换一换。

(1)1张可以换()张,还可以换()张或()

张。

(2)1张可以换()张和()张。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解答时可以考虑数学的抓“不变量”方法进行转化。

(1)100里面有10个10,2个50和5个20,所以1张可以换(10)张,还可以换(2)张或(5)张。

(2)50可以分解为20+20+10,所以,1张可以换(2)张和(1)张。

解答:(1)10

(2)2

【例2】比大小。

18角○2元

50分○4角

50分○4元

解析:本题通过人民币单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熟练人民币不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解答时,先统一单位,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比较大小,最后一小题先把“50分”换算成“5角”,再和“4元”进行比较。

解答:<

【例3】有一些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妈妈需要100元钱,可以怎么拿?你有几种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答10元、20元和50元的人民币怎样组成100元。解答时,可以从取一种纸币、两种纸币、三种纸币的,通过列表的方法来分析和思考。

10元

20元

50元

和为100元

解答:2张50元;1张50元,2张20元,1张10元;1张50元,1张20元,3张10元;5张20元;1张20元,8张10元;2张20元,6张10元;3张20元,4张10元;4张20元,2张10元;10张10元;5张10元,1张50元

共10种方法。

【例4】猜一猜(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

62元

72元

82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法”和采用“逆推法”来解答买书包付款问题。

买书包付出4张,找回的钱比10元少,解答时,通过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之间的关系,确定书包的价钱。

解答:72元。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用10、20、30、40、50、60填空使得数相等。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组法把给出的一些数按要求写成和相等的算式。分组时,一般是把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后两头的数一组,中间的数一组,然后采取分析、调整和排除法让分组后的数的和相等。

解答:(10)+(60)=(20)+(50)=(30)+(40)

【例2】亮亮套中了3个圈,共得了51分,他可能套中了哪三个圈?用算式表示出来。如果两个圈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以采取“估算”和的范围的方法来确定一组数中三个数或两个数的和是给出的指定数。估算时,可以采取尝试调整,看哪三个数或哪两个数的和接近50,然后再计算。

解答:31+17+3=51

31+20=51

34+17=51

【例3】想一想,△、□、○里应填的数是多少?(6分)

□+○=16

○-△=3

△+4=1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法、逆推法来解答算式谜问题。解答时,先从含有一个符号的算式△+4=10开始分析,得出△=6,这样算式○-△=3变为○-6=3,得出○=9,于是□+○=16变为□+9=16,所以□=7。

解答:□=

(7)

△=(6)

○=(9)

【例4】比一比

算一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对一位数与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比,让学生体会对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强化对算理的理解。

解答:(1)5

50;

(2)7

70;

(3)5

【例5】有30个人要租船。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数学眼光进行观察图里、对话中、标注中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整理并解决问题。解答时要读懂题意,分析信息间的关系,结合所求不同的问题,从多角度分析,能选择有效信息,用自己理解的策略解答。

解答:

1.8+8+8+8=32(人),32>30,够用。

2.4+4+4+4+4+4+4=28(人),28<30,不够用。

第七单元

找规律

【例1】我会填数。

(1)

(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现规律并解答填数问题。解答时,先观察和分析已知数,从中发现和归纳总结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再填出未知的数。

(1)观察和会发现:上面的数是下面三个已知的数和,所以第2个和第4个花瓣处分别填写3+4+2=9和5+6+4=15。

(2)观察发现,中间的数是三个角上数的和即6=1+2+3、9=2+4+3,所以第三个三角中间的数填写3+5+4=12;第四个算式填写15-6-4=5.解答:(1)9

(2)12

【例2】接着画并填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观察法、归纳法概括和总结已知图形之间的规律,然后再利用此规律接着往下画图形。

第1个图形的边长是1,共有一个正方形,第2个图形的边长是2,共有4个正方形,第3个图形的边长是3,共有9个正方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4个图形的边长应是4,共有16个正方形;第5个图形的边长应是5,共有25个正方形。

解答:

(16)

(25)

【例3】袋鼠跳圈。

(1)袋鼠每次跳()个圈,它们是()。

(2)袋鼠一共跳()次才能跳完所有的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袋鼠的跳跃圈数并利用此规律解答问题。(1)从图中看出袋鼠每次跳3个圈,这三个圈是;(2)从图中读出袋鼠一共跳跃5次才能跳完所有的圈。

解答:(1)3

(2)5

【例4】接着画。

(1)

()

()

(2)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画出图形并填数。解答时,先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然后再看图形的个数(边数)变化,从而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然后再依据此规律画出图形并填数。

解答:

(1)

(2)

【例5】猜一猜,盒子里放了几颗珠子,各是什么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并利用猜想法和验证法确定盒子里珠子的颜色。左面珠子的排列是1黑2白、1黑3白、1黑4白、1黑5白的规律来排列,所以盒子里应是3颗黑珠子;右面珠子的排列顺序规律是:黑珠子2、3、4、5、6排列,白珠子2、4、6、8、10的顺序排列,所以盒子里有4颗白珠子。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吃什么下一篇:领导婚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