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致富典型

2024-10-07

农民致富典型(通用15篇)

农民致富典型 篇1

农民致富典型材料

走进汇川区高坪镇的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红的花,绿的草,参差的树和修剪成形的乔木在近百亩的土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20余名技术人员和职工在苗圃里穿梭忙碌。近几年来,林园业主张成以其独特的经商理念与才干,在高坪镇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在农民技术学校的帮助下,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强大武器,以市场为导向,成功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村科技示范户。

张成出生在高坪镇镇新黔村,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满腔热血的他回到家乡,他利用打工挣的钱建立了一个苗圃基地,凭着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准备大展宏图,造就一番事业。没想到几个月下来,苗圃基地满目沧桑,一片狼藉。这时候,村委会和农民技术学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总结经验,并得出结论:园林的搭配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建议他到农民技术学校参加培训。有了党委、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张成创办苗圃基地的信心更加坚定。从此以后,张成按时参加农民技术学校组织的培训,认真听课,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对不明白的知识点虚心请教或请培训教师上网查询,逐渐得积累种植技术。

终于,张成的苗圃基地有起色了。林木搭配合理,花卉分布均匀,再加上科学的管理,苗圃的花卉、林木成活率达98%以上,他把苗圃管理得红红火火。他还根据市场的需求种植经济作物,不断地扩大销路,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到2008年,张成个人资产接近百万元,全家在遵义买房落户,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园林老板。

张成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不断的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然后制定了中长期建设规划,充分做到了科学规划决策,避免盲目上马。随后,他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协调下,与周边30余户农户签订了田土租用、共同开发的协议,完善了苗圃基地的开发形式与体制。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新黔村苗圃基地的美好明天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农民致富典型 篇2

2007年12月11日, 地市级党报《牡丹江日报》在二版头题位置, 首先报道了78万亩耕地流转致富林口农民的情况。

2007年12月20日, 省、市两级电视台联合采写的《黑龙江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专题片也以林口农民“走一家富两家”为切入点, 在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第二条位置播出,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2007年12月23日, 笔者补充相关资料后, 《黑龙江日报》在二版头题位置, 转发了《林口78万亩耕地流转规模经营,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三成》的动态新闻。

林口这个偏远山区, 且经济发展相对偏后的县, 笔者是如何把这个老典型重新挖掘整理、推向全国的呢?

用求新求变的思维关注职能部门的“功劳簿”

从2002年7月被确定为黑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试点县, 到2007年11月接受省政府“阳光培训工程”专项考核, 林口县累计向域外转移农村劳动力8.3万人, 农民当年务工总收入为7.8亿元。假如按照政府免费培训、农民掌握技能、做好中介维权、务工收入猛增的这条线索进行报道, 稿件也可以见报。考虑到林口县是全省农民外出务工增收的老典型, 笔者希望另辟蹊径, 仔细观看十几页厚的汇报材料, 一句“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由原来不足4亩提高到8.05亩”令笔者茅塞顿开:农业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缩减, 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只“拦路虎”, 不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改变传统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 全国范围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都无从谈起;而要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 建设现代农业, 又必须提高种地农民对生产资料———首先是人均耕地的占有量, 提高经营收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想到这里, 笔者很快在县统计局、县农委查询出林口县耕地总面积171万亩、当年78万亩农田使用权流转两个关键数字, 明确了采访报道的方向。

深入最基层寻找蕴藏的生动鲜活的经济亮点

单看农民人均纯收入, 林口县在连续5年位居黑龙江省13个地市之首的牡丹江市并不突出。该县有200多个村屯, 经济类型多种多样, 应该选取哪个村屯作为先进典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采访报道呢?

与县农委负责人交谈后, 笔者最终把采访区域锁定在自己比较熟悉的龙爪镇植场村。

植场村位于县城西南方向30公里处, 部分村民多年来结伴赴韩国打工, 种地、务工、畜牧养殖成了拉动群众增收的“三驾马车”, 经济结构在北方农村比较有代表性。得知这几年从种植业累计转移劳动力900多人、160户农民举家进城 (占全村468户农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 记者先后找到徐风春、邱忠海、许新强等种田大户了解情况, 初步设想, 是把该村1万多亩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家庭小农场”蓬勃涌现作为本篇稿件的亮点。

耕种面积的扩大, 通常会给农民们带来较多的经济收益。但2007年植场村在四分之三的劳动者告别传统种植业之后, 全村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丰产增收纪录, 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在我国农业生产依然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双重考验的情况下, 确保广大农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原动力”又在哪里呢?笔者带着疑问阅读了党的十七大报告, 从政策理论方面找到了指导中国农业出路的答案:“……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事实上, 十七大报告在中国农村的广袤土地到处都能找到最生动的注解:去年春天植场村农民筹资百万元建起农机合作社、从春种到秋收打破农户家庭界限80%耕地实现机械化作业、跨出省界国门外出务工赚钱、靠山吃山用股份制经营模式集体养殖1万多只肉羊出售, 这一个个“新生事物”构成了2007年植场村农民增收的生动亮点, 也带给新闻记者许多感慨和启示。

打破地域局限的定势拓展新闻视野

植场村农民实现多元化增收, 在当今中国农村经济巨变的时代背景下考察, 恰似阳光下一滴闪烁着点点微光的海水。从林口县情况看, 值得正面书写的内容很多:1.8万名农民举家搬迁变为“城里人”、大批劳动力转移导致全县46%耕地流转、建成114处劳务输出基地拉动家乡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等新闻事实, 不可谓不重要, 限于篇幅都一笔带过。

变通农民致富的 篇3

而且,在青田和温州籍的移民中,开店搞批发做生意当老板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省份的华人,按一个东北朋友的话戏说:“现如今,在这个地盘,奇了怪了,咱北方的工人阶级差不多都是在给南方的贫下中农打工!”此外,不少华人协会中那些头头脑脑操着一口旁人难以听懂的“方言”,还让人误以为回到了当年村里开生产队,乡亲们正在热闹地召开宗族大会呢。

不久前,笔者无意中还看到中央四台播送的华人新闻中,一条有关青田的新闻令人十分惊诧。报道说,仅2006年这一年中,移居海外的20多万青田华侨向这个偏僻的山区老家汇入了美金10多亿元,青田县中国银行的一位副行长自豪地说,这相当于每天给青田汇入300万的美金。做梦都难以想象,青田,这个中国地图上一时找不到标志的小县城居然是全国外汇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更有趣的是,记得曾经去过一家中国饭店吃饭,那里一位做跑堂的老外居然一口青田话说得比普通话还流畅。

为何浙江的农民和移民可以成功?不用说,除了勤俭勤劳这两大基因,团结互助精神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比如乡亲们之间创业时的互相借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是没有什么生产资料,靠一点地靠出卖苦力来活命的弱势群体。记得一位浙江省的领导还曾说过:“一些浙江的农民,连火车都没有坐过,如今都乘上空客飞到了世界各地做生意去了,一些连电饭煲都不会用的山村农妇,一下飞机都去开中国饭店了”。是的,从大批华侨移民赤手空拳拖家带口大胆闯荡世界捞世界的足迹中,可以明显看到当代中国农民创业的综合轨迹。

为了抗争自己的贫穷命运,他们首先迅速摒弃了“等靠要”的心态。回顾中国沿海省份的农民发家史,就可以看到在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很快添饱了肚子,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接着发起了农村工业化运动。他们虽然没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但吃苦耐劳精神始终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君不见,中国农民是从手工业和饲养业干起,不断蚕食城市产业的。从当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那时起,中国农民开始摆脱了经济的压迫和束缚,拥有了相对自由的经济权力,结果工业化运动如虎添翼,企业迅速扩张,一个个农村变成了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城市,从手工工厂发展到现代化工厂,并把廉价产品推向全世界,建立跨国企业,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基地,比如那个声名远播全球的义乌商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以说,中国农民用廉价和智慧征服大陆市场和世界市场的过程完全是出人意料的,不单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连农民们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么强大。廉价产品几乎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廉价产品的大量出口,使西方经济学的鼓吹者们不知所措,以至于美国欧洲这些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如白痴一般,傻傻地看着本国制造业绝地逃亡,贸易逆差飞速扩大,却没有什么政策措施可以对付这种突如其来的冲击。

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力量,中国农民有生以来第一次向世界发起的进攻。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第一次遭受到中国农民经济的狙击。这不但是一件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快事,也是世界改朝换代的前夜。

真的,中国传统智慧的最大特点是变通。变通就是在条件约束下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有限为无限,变短暂为持续,变小成为大成。变通就是思维不受任何模式约束,不为规则制约而放弃,不因教条禁忌而不为,在迅速致富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一切资源,甚至使用“拿来主义”。

据说,中国古代智慧的最高成就莫过于《周易》,而《周易》几乎就是关于变通的哲学。中国历史上变通的例子不胜枚举,优秀的历史名人都是变通高手。今天,改革开放是变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变通,“重返非洲,挺进南美”也是变通。用高压锅做土汽车的部件是变通,进口散件组装汽车冒充国产也是变通。通过任用亲属和奖励手段而不使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现高效率,甚至大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也是大陆农村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变通办法。

说实话,运用无数脑筋想出各种变通办法来压低成本,是当代中国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秘诀。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到处造房子,造汽车,造市场,造机场,造大船,按照模仿、超量、创新的路子,当今中国农民的财富故事层出不穷,连华人新移民在海外也大搞批发市场,从东欧到南欧北欧比比皆是。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教授或西方MBA传授的结果,而是农民们固有的传统智慧升华的现代版而已。

记得当年笔者在大陆采访过像鲁冠球这样的农民企业家,他们中的有许多见解至今看来也是颇具眼光的。比如,他们早就认为,即使美国或者欧洲关起门来不进口中国的廉价产品,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仍然是敞开的,他们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会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大循环向上攀升。只要这个循环不被战争等因素破坏而中止,中国的一般制造业就可以不断扩张,中国可以挑战西方工业巨人的拳头产品就会越来越多,国内的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轻,内需也就会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吸纳能力就越来越强,中国经济及周边一体化区域经济体最终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经济体。

事实上,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智慧并不只存在教授学者和政治领袖们的大脑中。中华民族的智慧也不能简单地用教育水平、大学生研究生比例来衡量。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只能反映一个民族部分人群的智慧水平或创新水平,而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中国农民拥有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的传统智慧。

大批的中国农民把这种现代生产方式低成本和高效率的配置发挥到了极致,使扩大生产规模或调整产品品种花样非常容易和迅速,从而可以大批量生产出世界最便宜的产品。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中国农民靠劳动密集型和低成本制造的办法赢得了市场的喝彩,这无疑给中国解决资源不足、人口过多、就业压力等问题创造了最有效的途径。

当然,话说回来,农民有其固有的弱点,比如脾气大、说话像吵架、不守纪律、好胜心强、喜欢扎堆、不太与其他种族融合、小打小闹、法制观念薄弱、死要面子,不愿意认错等等都是老外眼里的中国人比较糟糕的形象。此外,农民喜欢明君清官,但并不太关心政治,即使他们受益于政治。事实上,历史上农民的悲剧大多是不关心政治的结果。

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今中国成功的企业家们,不管他们原来的身份是什么,其实,翻开他们的成功史,都能发现他们明显具有和中国传统农民一样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灵活变通的智慧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即使是MBA出身的企业家或者以掌握先进技术为标榜的海归专家,如今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必须经历再回炉的过程,适应或重新学习中国农民发家致富的三大法宝。

穷则思变变则通,和气生财财无限。

记得,一位青田华侨老板说过:“我不相信顾客是上帝这样的话,我只是把每一个客人都当作是自己的娘舅,生意就自然兴旺起来了。”

可以说,农民生意作大了,华人他乡致富站稳了,就是实力的地盘,谁也不敢小视他们。

说农民没有创新能力也好,指责华人窝里斗也罢,真的,从目前海外数千万华侨的活跃身影和中国农民致富的创造力中,笔者断言,中国的和平崛起离不开中国农民,而中国的崛起就是中国农民的崛起,在中国,谁要是辜负了拥戴他的农民弟兄,历史的教训是深刻也是无情的……

农村致富能人典型材料 篇4

——记×村“五带头”共产党员 ××

××,现年40岁,家住新墩镇×村八社,一家4口,8亩地。1993年开始种蔬菜,至今已有17年历程,是我村的致富能人,也是一名科技示范户。

1990年以前,那时蔬菜种植还没有大规模兴起,他本人的地除种植小麦、玉米之外,也零星种点蔬菜,不过都是以自用为主,农闲时间跟别人进城搞点副业,挣点工钱贴补家用。但是进城务工不仅辛苦,活不稳定,收入低,有时碰到扯皮拉筋的事,就白忙乎一场。渐渐地,他开始明白“搞点副业做衣穿,卖点粮食换油盐”的这条路永远不能让自家富起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于是他开始开始考虑利用自己的责任田地,重新谋一条致富路。

我们×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老百姓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经验,尤其是韭菜种植时间长,经验丰富,但都是小打小闹,满足于自给自足,即便是上市场买,也是小批量的,没有形成规模。于是一开始他就选择了扩大种植面积,主攻韭菜种植,1993年他建起了2座韭菜大棚,韭菜上市时,由于市场蔬菜品种少,韭菜作为很少的几种绿色蔬菜,价格十分可观,连续几年,他的2棚韭菜每 棚都能买到1000元以上,一棚韭菜的收入可以达到2亩小麦和玉米的收入,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依靠蔬菜种植发家致富的决心和愿望。

近几年来,随着韭菜种植的深入,经常跑市场,看行情,他发现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仅对菜的季节性要求高,而且对蔬菜的品种要求也越来越高,菜市场的蔬菜容量和蔬菜品种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和选择。为此,他想,既然1亩菜可以买到2亩粮食的价钱,为啥不把其余的地留下一点口粮田外,都种了蔬菜。想好了的事,说干就干,1997年开春,他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揣摩,发现本地辣子基本上上市时间为每年的8月份以后,在这之前外地调运的辣子价格不但居高不下,而且供不应求,他想如果把我们种植的辣子上市时间提前,不就可以和外地辣子买一样的价格,价格上去了,亩均收入更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如果辣子种植成功,那么可以夏秋两季卖辣子,冬春两季卖韭菜,一年四季都有菜卖,365天也就不愁没有事情可做。为了抓住这一商机,他先后找会种辣椒的同志请教,卖了辣椒籽种,在自家的地里育了2分地的辣子苗,3月底建了两个拱棚,占地月1.1亩,结果到5月上旬辣椒就开始上市,十分畅销,一个季度,2棚辣椒收入仅6000多元,并且辣椒收获后又可以种菠菜、豌豆等其他蔬菜和农作物,这使他信心大增,从此我认准了种植蔬菜这一条路,并且专攻辣 椒和韭菜,近十年来从未间断过,规模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收入一年比一年稳步增长,目前已发展蔬菜大棚面积5亩,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篇5

**现年32岁,儿子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此病花费极大,近年来仅儿子看病就花去医药费60多万元,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了,从此,家庭重担更是全部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上。

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镇政府在入户调查中决定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畜牧局局长南金旺对其进行帮扶,南局长接到帮扶通知后,与镇村干部一起上户了解**家庭情况,令他们感到棘手的是**不但没有脱贫信心,更没有致富意识,这让入户的干部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激发**的内生动力,激发其脱贫致富的信心。

南局长与镇村干部,明确分工,发挥自身优势。镇村干部上户与**谈心,告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为其讲解身边的致富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其重拾生活信心,树立致富意识;列举产业发展清单,结合**自身意愿,最终确定发展养殖业。南局长承诺为其争取资金1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决定要努力向上,积极致富。

**将那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牢牢地记在心里,时刻以此鼓励自己。在村里承包了30亩土地用于建设养殖基地,目前建成鸡舍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羊舍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养鸡多只,养羊110只。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一方面购买相关书籍刻苦自学,向书本请教,向县畜牧局专家请教,每天按时观察养殖鸡和羊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在南局长的帮助下,多次走出去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先进养殖户交流养殖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养殖经验,提高养殖技术。

为了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南局长与镇村干部动用自身全部力量为**联系销售渠道,截止底出售土鸡2000只,羊30只,纯收入达到7万元。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篇6

由于早年家境贫寒,年轻时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终因家庭负担重,继承父业开始种地,但因耕地只有3.2亩,位置偏,产量低,全家7口人生活非常困难,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谭观源同志能具有刻苦、勤劳的风格,但很长时间他都不知道如何创业,通过乡农民技术学校的种植新四季梨与黄桃种植培训班的培训后,他看准了发展种植这条致富之路。在镇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下决心依靠科技种植,20**年,他投入2万多元种植了20余亩新四季梨,黄桃,经过3年的努力,现年纯收入近五万元,20**年,通过网络查寻,由乡农校派出谭观源、罗清顺等人到云南考察,发现黄桃适宜在仙坪种植,考察回来后,便在仙坪村开展种植了50亩的黄桃试验,现已初见成效,年纯收入达4万元。谭观源同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谭观源用自己的热血和辛勤汗水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奏响了一曲动人的致富之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十多户农民大力发展种植业,他也从一位贫穷的普通农民人一跃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自从谭观源认准了种植这条路,就开始埋头苦干。他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搞好种植管理,晚上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同时他四处拜师学艺,订阅了10多种植技术书,并通过报纸、杂志、上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最新的资讯。每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他必到场向农技员咨询科技信息,较全面掌握了种植黄桃的科技知识。就这样,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勤于服务,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谭观源同志并未就此满足,因为他有自己的创业理念“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他将学到知识结合自己经验,摸索出一套简便易学的技术,在田边,在村委会、在家里举办培训班向其他村民传授科技知识、种植各种常见病防治技术,向村民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爱国爱党观念,教育村民加强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靠自己的双手,科学种田,科学种植,依靠科技致富。通过他对群众正确引导,仙坪村现在从老人到刚毕业学生几乎人人都具有依靠科技致富的理想,带动了群众积极发展生产的自觉性。并带头做示范,短时间内就突破了种植难题,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谭观源同志已成了仙坪村农民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都愿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毫不保留地教会别人。龙启周总是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兴,每个人活着的意义各有不同,谋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谋生手段,都应当尽力为国家、为民族、为贫困群众做一点有益的实事,这就是我干事业的基本思路”。

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也直接促使村民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优秀共产党员、双强村干部、致富能手纷纷涌现。当你步入仙坪村时,会发现村里处处充满生机,群众人人洋溢笑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绿树成荫,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农业生产生机盎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蓬勃向上,社会生活井然有序,谭观源同志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自己在科学种植上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成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把自己的知识、技术、财富奉献给了仙坪村父老乡亲,他的所作所为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在老百姓们的心中,他是一位品德很高尚人,在他的带领下仙坪村将走向更加富。

“项目型农民”致富快 篇7

做“项目型农民”, 首先要具备一双“慧眼”。一个热门项目, 他人已纷纷上马, 你再去步别人后尘, 试想成功几率能有多大?做“项目型农民”最可贵的是寻找市场“稀缺点”, 而它往往蕴含在他人忽略的细节处。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河口村袁箭峰意外发现, 该村谁也不愿承包的2560亩岗坡地富含硒元素, 便果断上马“硒蜜桃”项目, 他的“硒蜜桃”吸引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订货, 每盒15只桃子的小包装, 价格高达130多元。

要成为“项目型农民”, 除了爱动脑之外, 还要善于钻研技术。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掌握了技术要点, 才能在生产中游刃有余。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支持力度。以江苏省为例, “阳光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一系列强农惠农项目相继实施, 专家驻村驻点开展技术培训, 咱农民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机会来充实自己, 不要觉得这些培训无用, 到了培训现场聊天、睡大觉。其次, 要多从报刊、书籍、网络上汲取知识, 加强学习交流, 做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农民。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 当你开辟一个新兴产业成功后, 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组建合作社、创办产业园等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民成为“项目型农民”。项目上规模后才可能形成集团优势, 拥有市场话语权。农民秦伟根在自家蟹塘里创造的“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被农业部在全国推广。一个“项目型农民”创造的枝术能闻名全国, 得益于它带动了一个产业, 使之成为江苏省金坛市亮丽的名片。

扬起农民致富的风帆 篇8

该社自成立之日起,就制定了完善的章程,规范了管理,建立了财务、分配、监督等13项管理制度以及各岗位职责,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下设财务、生产技术、供销综合办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规范合作社的社务管理、民主决策、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等运行机制,合作社的管理日趋规范,聚力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该社始终坚持把成员的利益和增收放在第一位,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采取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办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按照合作社法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保底收购价、风险保障基金等利益联合机制和二次返利等分配制度,提高了成员加入合作社和投资入股的积极性。

该社在生产计划、供应农资、技术标准、产品认证、指导服务、加工销售上实行“六个统一”,其中集中统一采购和提供农资服务,为成员年节约成本8.7万元;实行统一技术种管服务,为成员年节本增效13.2万元;实行统一品牌经营服务,为成员年增收15.4万元。同时,安排106名富余农村劳动力进入合作社生产基地和加工公司务工,年劳务收入94万元,并带动运输和包装等相关服务产业年收入55万元。

针对肥东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和闲置土地逐渐增多的实际情况,该社采取成员土地入股的办法,规模化整合核心蔬菜种植示范区,每667平方米(1亩)土地折价1.5万元,固定享受每667平方米每年不低于500元的收益,盈余返利不低于420元。该社已在肥东县陈集镇流转土地35公顷,土地入股成员140个,占总社员数的40.6%,农户既是合作社社员,又是农业产业工人。如今,以土地入股且在合作社务工的近100个成员年均收入1万余元,获得了稳定的“租金、股金、薪金”收入。为解决成员生产资金困难,合作社团体成员徽之皇食品集团发起成立了“安徽昊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家成立的农业担保公司,服务涉农企业和种植大户,以低息、零担保费为成员提供反担保,从而实现信贷扶持成员致富。截至目前,已为成员担保贷款60万元,共45户。惠农利农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成员入社和入股的积极性。目前,成员数和入股资金分别是建社初期的17.25倍和500倍。

该社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根本,建立了质量安全监管和控制体系,一方面组织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方面聘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目前已制定并发布了雪里蕻种植、病虫害防治、加工三项合肥市地方标准。其萝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该社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合作社提能力、增活力的第一要务,依托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并拓宽网站功能,建立了集信息采集上报、产品宣传销售、市场行情分析、社务电子管理、成员短信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运用和管理系统。这个网络平台既是管理社务的新平台,也是连接市场的新通途。信息化建设和网站的发展现已成为合作社拓展业务、增加社员收益的新方式。(安徽 王兵)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篇9

——福兴乡同仁村王允

王允,男,现年26岁,黑龙江省鹤岗市福兴满族乡同仁村村民。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福兴满族乡福兴中学就初中,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在绥滨县电视广播大学继续学习,2010年9月至今任福兴乡同仁村水稻专业合作社团支部书记。

王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自小就跟随父母到农田里劳作。干农活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却无形中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格。2005年10月,王允选择离开家乡去山东青岛打工,年轻的他梦想着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当时他在那里做过服务员、司机、工艺品销售员等工作,辛苦打拼了一年多,却仅能维持个温饱,这让他感觉到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最初的梦想其实是那么远不可及。即便如此辛苦,他还是为了那所谓的自尊心不愿意回到家乡,觉得自己没能混出个模样给父母脸上增光,直到2007年3月,父亲身体越来越差,家里农活全靠母亲一人支撑,在父母再三的央求下,他终于决定回家。虽然一年多的打工生涯没有让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这将是他终生的财富。

回家后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必须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但这却让他倍感压力。虽然他对种地并不陌生,但也不十分精通,他按照父辈们的传统模式进行水稻种植,可产量很低,辛勤耕耘的收入仅够家中的部分开支,这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但干农活和外出打工的这些经历,注定让他成为一个不服输的人。

2009年,同村有一户村民的10垧旱田要转包,当他看到那片地水源充足,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决定签订租地合同,期限3年,通过贷款一次性交付地租18万元。到了生产时季,他将这10垧旱田及自家原有5垧地都改成了水田,由于第一次种植水稻经验不足、设备投入较大、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致使这一年收入微薄,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他积极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向当地种植大户取经,向乡种植中心人员请教。

2010年,在乡种植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对照过去,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很快就掌握了一套科学种田新技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应用水稻鉢盘育苗培育壮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当年垧产达到16000斤,较上年增产2000斤,增幅15%,年收入15万元。通过不断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上实践,他的种植经验越来越丰富,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科技种植能手。王允富了,但他不忘乡亲父老,主动将自己所掌握的栽培技术传授给周围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同仁村大部分青年思想得到了转变,积极进行科学种田,王允是当之无愧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2011年同仁村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他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并光荣的当选了同仁村水稻种植合作社团支部书记一职。当选后,王允为做好青年工作,王军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则,以诚待人,树正气形象。一是注重思想建设讲学习。他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此,他坚持从《团章》和最基本的团务知识学起,学习邓小平理论及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青年工作业务知识,为做好共青团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爱岗敬业讲奉献。他按照“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密切同青年群众的联系,注重听青年声、知青年情、懂青年心、办青年事,竭诚为青年服务。为改变村里年轻人原有的赌博、酗酒等一些不良习惯,他挨门逐户去做工作。给他们宣传党的政策,人生的价值与哲理,科学种田新技术,并组织本村的青年到周边村镇参观,学习他们的先进种植经验与致富门路。他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了本村的一批热血青年。在他的引导和带动下,本村一时掀起了一股学科学的热潮。同时,王允始终把团支部组织阵地建设做为团工作的基础,紧紧抓住提高团员素质、发挥团员作用建设这个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对团支部的各项软硬件进行更新整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团支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村团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针对青年思想教育不够的问题,组织制定了支部学习制度,组织合作社的团员青年以集中学、分散学、个别辅导的形式共同学习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理论知识,使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团支部结合农民科技致富需求,举办水稻科技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达62人,青年农民增产增收,致富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他的大力宣传,村民们对“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模式有了深刻认识,在内心深处种下了“抱团取暖、攥拳发展”的种子。自从他进入专业合作社以来,先后已发动15户青年团员种植户开发水田,在这15户中他选出3户作为典型,进行实地入户传授科技种田经验,使他们快速掌握科技种植技术,通过典型户的带动,许多传统种植观念的农户也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并实现了增产增收。村民刘胜本人有残疾,父亲体弱多病,还有两个孩子,生活极其贫困,他曾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王军主动找到他,问题明情况,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号召合作社中的青年团员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帮物,在春耕生产时边忙自家的活,边带领大家干他家的活,还主动义务出车为他买籽种、化肥,使这个十七年没有用过化肥的农户种上高产田,老父亲看了电视,妻子养了肥猪,儿子上了大学,家庭当年就脱了贫。王允充分发挥了一个团支书在农村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新农村致富的女能人典型材料 篇10

一提起顷田村老屋组刘xx,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其家庭是社会公认的科技致富、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百里挑一众人夸。

刘xx,女,39岁,初中文化,全家4口人,家住xx镇xx村老屋组,镇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2000年10月被xx镇

党委、xx镇人民政府评为“科技示范户”,2004、2005连续两年被xx镇党委授予“美德在农家”光荣称号。

一、依靠科技,做致富女能人

十年前,她所在的家乡xx村与其它的乡村没什么两样,因“打工潮”而“失血”的乡村一片沉寂,留守村庄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生计,1995年之前,她与丈夫一道在广州、深圳、惠洲等地打工,打工期间只能养家糊口。通过在外面的闯荡,她开始思索为什么家乡与外界的差距那么大了,外地那么富有,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和改变家乡。九五年在她的劝说下,她和丈夫毅然回到了家乡,并用打工积攒的部分资金花了将近二年时间建好自己的小家园。机遇随着九七年而到来,当时村办林场、猪场合同到期,无人承包,因为前任承包者都在做亏本的生意。她挺身而出,主动找到村委会,经过商讨,与村委会签订了合同,并一定三十年不变。搞好林场和猪场资金的投入是关键,当时家中剩余资金只有7000元,到外借钱很难。她说服丈夫作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举措,将新砌的房子作价两万元卖给别人,并到信用社贷款贰万伍千作为启动资金,购买了100头小猪,但当年因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原因,投资一败涂地,并且亏损了叁万余元。当时家庭的经济和外债的压力一度使她和丈夫心灰意冷。可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她决心再吃三年苦,放弃猪场,一门心思搞经济林。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她又借了几千元钱,购买了密桔、沙甜柚、水晶贡梨等优质果树苗一千株,与丈夫一道起早摸黑,在农忙时,再请临时工。她把汗水,智慧和创业激情全倾泻在这百亩创业基地上,养鸡、优良水果套种样样齐全。苦尽甘来,2001梨树开始挂果,又香又甜的贡梨为她带来了初步的收益,使她看到了希望。第二年以后,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02年,她又向村、组租荒山60亩开发成片水果林地,去年已经开始挂果。通过艰苦的创业,她不仅掌握了果苗嫁接、防虫防害、果木栽培等技术,而且形成了百亩的集梨子、板栗、桃子、李子、葡萄告等为一体的水果开发基地,每年收入可达到捌万元以上。这些成绩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肯定,镇党委、政府多次授予我荣誉称号,并作为典型在全镇范围加以推介。

二、助人为乐,真实真意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她是发家致富了,家庭经济宽裕了。但她心里想的是“如何让乡邻都富起来”,为此,她积极、主动地做周边的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改变观念,发展种、养殖业,摆脱那种纯“稻谷加稻草”的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同时,她与丈夫一道无私地向前来学习请教的村民讲解梨子、板栗、李子等种植技术,共无偿传授技术五十人次以上。她家老屋组原来因为各种原因一直不通马路,严重影响了老屋组的经济发展,这也一直是她的心头之痛。今年正月初九,她力排众议,说服丈夫从家里拿出贰仟多元现金,带领组民,用半个月的时间终于畅通了1公里通组公路。公路修通后,组民们热心集资2000元钱作为工资付给她,都她婉言谢绝。5月份,她又自筹资金1.2万元新开通了至近尾洲镇沿途村1.5公里的马路,即解决了双合村途丘组村民“出行难”的交通问题,又方便了自己的水果运输。

三、家庭和睦、教子有方

立体经营开启农民“致富门” 篇11

为期2个月的大泽山葡萄节刚开幕,采摘园里游人如织,葡萄棚下的农家宴更是火爆异常。家住团石子村的徐芳东此次是来“考察”的。“搭起葡萄棚,环境倒是有了,可吃的鸡鸭鱼肉还和城里饭馆的一样。如果我办起农家宴,客人来了可不能没山鸡吃,看来我还得多养一些。”徐芳东说。

林下养鸡出了名

2001年,徐芳东承包了村北三百亩荒山栽种果树,并在林下放养了2000只山鸡。如今,老徐的山鸡早已名声在外。

在通向果园的山路上,记者看到一个人从鸡舍里拎出三只山鸡来。老徐说,这是他前年认识的外地朋友,今天是特地过来抓山鸡的。难怪徐芳东养的山鸡供不应求,原来都被人从果园里买走了。

果园里的草丛间,羽毛金黄的山鸡在悠闲地觅食。据徐芳东的爱人介绍,这些山鸡是今年春天放养的,吃的是昆虫、草籽,喝的是大泽山的泉水,从来不喂成品饲料,仅补喂一些玉米粒。山里环境好,山鸡也用不着打针吃药。来买山鸡的人,大都是葡萄节期间来观光过的游客。

“现在山鸡卖到12元/斤,山鸡蛋10元/斤。养山鸡不仅让我赚了钱,而且引来了大批客源,他们常来采摘水果,品尝山鸡,为我开办农家宴打下了基础。”徐芳东说。

荒山种果发了家

尽管散养的山鸡很俏销,但徐芳东的 “主业”还是种果树。记者看到,虽然时近中秋,黄澄澄的伏阳梨仍旧挂满枝头。据老徐介绍,今春大樱桃一斤卖到12元,仅此一项,让他收入了十万元。入伏后,梨开始采摘上市,第一批收了3万多斤,地头价2.7元/斤。第二批梨又收了2万多斤,现在留在树上的是晚花的一批。

谁能想得到,2006年之前,这片果树因为干旱很少结果。2006年徐芳东投资30万元,在大泽山水库边建了泵房,铺了2000多米的主管道,并在地头安装了分支管道和开关。有了水的滋润,果树焕发了生机,年年硕果累累。周边的果农也因此解除了干旱之苦。徐芳东说:“各户的葡萄园面积小,不值得或无力建泵房铺管道,只能靠天吃饭。现在用我的水浇地,亩产翻了一番。该投入的地方必须投,但如果没有规模,投入和产出就不成比例。”

科技型农民致富快 篇12

但也要看到, 大多数农民朋友至今仍然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上, 凭着“田把式”、老经验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 其结果往往是力没少出、汗没少流、劲没少费, 却因为产品的品位差、产量低, 收入甚微, 难以脱贫致富, 还有的因为赶不上市场行情, 到头来虽然增产却不增收。无数事实证明, 科学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法宝, 更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在科技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今天, 大力培育科技型农民显得尤为重要,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广大农民朋友要想增收致富, 不仅要深入了解有关惠农、兴农的政策法规, 搜集市场信息以及致富“金点子”, 而且更要学习农村种植和养殖的各种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 针对自身实际, 捕捉致富项目, 坚持以科技促发展、增效益, 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农民的致富之路 篇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生产要素的引进和经营管理的作用,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迈过农业产业化这个坎,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正是出于以上的考虑,并结合县情,长治襄垣县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可见其意义重大。

襄垣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59万亩,宜林荒山80万亩,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襄垣县的蔬菜大棚发展的如火如荼。为此,襄垣县切实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借鉴全国各地种植的成功实践,结合襄垣人们的种植习惯及当地地形地貌特征,当前襄垣县实施“农业产业化”要重点抓好设施蔬菜、规模养殖、干果经济林这三大板块,这是襄垣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如果集中精力把这三大农业板块搞好,也就有了规律,有了规模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了效益。

从实际效益来看,据长治百姓网编辑考察今年大棚青椒的价格不错,基本保持在一块钱以上,老百姓的收入很好,目前有的已经拉秧,准备再种白菜、西葫芦,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据考察,今年一个大棚可收入一万多元。如果一个普通的农户一家种两架大棚,收入就是两万多元,再加上玉米的收入,可民说一个普通的农户可望收入三、四万元,这就是蔬菜大棚所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凡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民产品规模养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并且要注重管理。

农民致富典型 篇14

肇源县大兴乡联结村党支部书记 李景森

联结村地处肇源县北42公里,全村共4个自然屯,715户,2496人,耕地10313亩,林肇公路、安民路贯穿全村。近年来,我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发展高效农业,走出来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联结村先后被评为“大庆市小康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等,我本人也被市委评为“大庆市十佳村党支部书记”。

创新思路 当好农民致富的“铺路人”

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联结村作为大庆——肇源——新肇“黄金三角”的中心村,区位优势却得不到发挥?为什么农民还守着传统农业不放手?我们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做点什么?这个问题,也是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理应解决的问题。我想,要发展村级经济,引领群众致富,首先要为乡亲们找到致富方向,铺好致富之路。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大庆市八井子乡在“西干线”交通要道附近种植大棚提子,并获得了成功。这让我意识到,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已很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才是根本的出路。我也由此下定决心,要引领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 新突破。虽然有了发展村级经济的方向和目标,但我知道,靠我一个人意识的转变是不够的,这条路子能不能走下去,关键还要看村两委会一班人的思想能不能转变,全村群众的思想能不能转变。

为统一村班子人员的思想,我连续召开了3次两委会成员会议,专门讨论发展大棚提子的问题。但当时我也不能将发展大棚提子的成本、利润和前景讲得很具体,少数村干部还是持怀疑态度。特别是个别离任的老干部,不仅不支持,还持反对意见。最难做的还是群众的思想工作,尽管我们在村里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工作,但就在我们流转土地时,遇到了阻力,大部分群众还是不愿让出自家的田地。还有很多群众当着我们村干部的面说风凉话。有的说什么“种提子,要倒大霉”,还有的说,到时候恐怕吃不到“甜果”,吃的是“苦果”。

针对群众思想观念难转变,土地流转阻力大的问题,在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召开了一次全体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和全体议事代表会议,在会上,我代表村干部郑重承诺:由我们村干部带头干,亏了,群众的土地租金一分不少。赚了,全村一起干。这个承诺让群众吃了定心丸,土地流转的阻力终于化解。以此为标志,发展大棚生产,走高效农业的路子总算铺了下来。

大胆创业 当好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2010年下半年,我们全体村干部到大同区八井子棚室基地进行了一次参观学习,回来后,村两委会决定,要求每一位村干部,都要带头发展大棚,在我们的带领下,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骤然高升。这一年秋,我们首先建起了8栋高标准欧式看护房。

大棚项目刚上马时,部分村干部考虑到成本问题,建议建竹架大棚,但我坚决反对,因为竹架大棚虽然比较便宜,但抗风雪能力不强,使用寿命短,这样反而会增加风险。最后,我们形成一致意见,建钢架大棚。但钢架大棚成本高,资金问题难解决。我多次到乡找相关领导,争取支持,最后在乡财政的支持下,建起了钢架大棚。

今年初,我和几名村干部开始引进种苗,开始了大棚提子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技术问题。当时,我购买了一些大棚提子生产方面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但一些实际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焦急万分,专程到八一农垦大学请来专家,找到原因,去除病灶。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自己得掌握技术,遇到问题四处找人不是个办法。乡党委和政府看出了我们的难处,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在东北农业大学召来了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解决了我们技术盲的难题。

看这绿油油的提子苗,我非常激动,但随即又带来了销售的问题。我们没有稳定的销路,也没有固定的客户,采摘 的提子只能四处叫卖。这样销售方式的销量是很有限的。我们仍坚持四处推销,联络客商。就这样,我们逐步接触到了新玛特超市和庆客隆超市两家大型企业,并已经初步形成意向协议,解决了提子的销售问题。

全力服务,当好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在群众发展大棚提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作为这个村的领头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责无旁贷。高效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难点在于土地流转,为更好地处理这个难点,在我的组织下,我村于2010年成立了联结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流转难的问题。

电力照亮农民致富路 篇15

线路接通了, 土地租金翻一番

笔者一行驱车来到柳堡镇建设村。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面, 笔者走进了蔬菜园。只见棚内蔬菜均用布严实地覆盖着, 笔者便轻轻掀开一角。原来, 里面长的全是辣椒, 一棵棵青翠欲滴, 长势良好。

“这块土地是村里今年从刘桥、建设两个生产组农民手中流转出来的, 占地面积280亩。”在得知笔者的来意后, 建设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魏沂开门见山道, “如果租给农民种粮, 每亩年租金400元, 租给种植户种植辣椒后年租金1 000元, 每亩多租600元, 我村70户村民从中受益, 多亏了电网改造帮了大忙啊!”

建设村原有50 kVA配电变压器1台, 1家粮食加工厂、1座排灌站和130余户居民用电。2012年柳堡供电所对建设村电网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新增200kVA配电变压器1台, 新架10 V线路0.35 km, 改造400 V线路2.36 km, 并沿蔬菜园内“十”字路方向新架设400 V线路0.45 km, 确保农民生产、生活用电。

“电网改造后, 不仅土地租金翻了一番, 还帮助不少村民就近就业。”魏沂说, “蔬菜园忙时五六十人, 平时一二十人, 都是村里50多岁以上人员, 每人每天工资35元, 一年下来每人也能挣上1万元左右。”

电压稳定了, 空置学校变工厂

从蔬菜园出来, 笔者一行乘车不到20 min路程, 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路来到了下一个走访点——位于联丰村部的盛鑫玻璃工艺品厂。

路上, 清一色的青砖瓦房, 中间夹杂着些许楼房, 错落有致。一基基电杆沿水泥路一字排开, 新架设的电线和配电变压器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到处呈现出一片舒适、安逸的农村新气象。

走进盛鑫玻璃工艺品厂, 该厂负责人戚启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以前, 我是从事木材加工的。2008年, 看到别人从事玻璃工艺品加工很赚钱, 我就转了行。当时, 联丰小学校教室闲置在这里已经快2年了, 我花了1万元的年租金租下了十来间空置的教室。”笔者刚一落座, 戚启明便打开话闸。

联丰村部所在地原有1台50 kVA配电变压器, 2011年7月, 柳堡供电所将配电变压器更换为200kVA的配电变压器, 新建与改造400 V线路2.18 km, 全部将导线截面积为35 mm2的更换为150 mm2。

“厂里目前有工人15名, 都是附近的一些村民, 生产的玻璃工艺品都是外贸出口产品。烤漆、雕刻、清洗、烘烤等工序样样都离不开电。”戚启明说, “以前电压低, 一到夏季用电高峰期, 厂里就会出现机器启动不了的情况, 自从电网改造后, 现在用电一切正常。”

说完, 戚启明还带我们到生产场所参观了一番。笔者发现厂区里有工人在清洗玻璃工艺品, 有工人在对玻璃工艺品半成品进行喷漆, 另外也有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电脑雕刻一体机进行玻璃工艺品新产品的雕刻研制, 一旁还有数台电脑雕刻一体机, 烘烤箱、喷漆箱等设备也是一应俱全。

电力充足了, 鸡场用电有保障

从联丰村部的盛鑫玻璃工艺品厂出来, 我们又驱车来到芦村养鸡场。

“这两年电网改造后, 鸡场用电情况怎么样?”在鸡场养殖户张元举家里, 笔者开门见山问道。

“我带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说着, 张元举便带着笔者来到另一间小屋里。“你看, 这台饲料混合机是我2010年买的。”顺着张元举的手指, 笔者发现原来这是鸡饲料加工间, 里面堆满麸皮、豆粕、玉米等鸡饲料原料, 还有1台7.5 kW的多功能饲料混合机和1台3kW的粉碎机。

从1994年开始, 土生土长的张元举便和本村的其他5位村民在这里开始创办了养鸡场。从事养鸡18年来, 张元举对电的感受颇深。

鸡场用电主要是育雏间保温和成品鸡舍夏季降温。温度太低影响雏鸡成活率, 温度太高影响蛋鸡产蛋率。“小鸡待在育雏间内要50天的时间, 温度必须保持在30℃以上。以前, 我们用炭炉进行加热, 但烧炭炉很麻烦, 烧不好, 不仅温度达不到要求, 而且还会造成小鸡中毒死亡, 风险大, 费神费力。现在好了, 轻轻一推刀开关, 大功率取暖设备派上了用场, 炭炉基本上不用了。”张元举指着1台4 kW的散热器说。

柳堡供电所针对鸡场用电的实际问题, 对鸡场所在台区进行了升级改造, 新增1台400 kVA配电变压器, 新建和改造10 kV, 400 V线路1.32 km, 为鸡场用电提供了可靠保障。

上一篇:上学期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江苏春节运输领导小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