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

2024-07-20

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通用13篇)

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相互合作的快乐。

2、 学习用动作和对唱的方式表现歌曲的雄壮、有力。

3、根据歌曲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并根据歌词情境,尝试为歌曲配上衬词。

活动准备:

1、大图谱一张、音乐磁带《加油干》

活动过程:

1、 欣赏音乐《加油干》。

(1)初步欣赏音乐《加油干》。提问: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并说说感受。

(2)结合大图谱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尝试在《加油干》的重音处配上语音节奏。提问: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需要我们使很大的劲?用劲的时候又会说些什么?

2、 学唱歌曲《加油干》

(1)教师范唱歌曲《加油干》。提问:歌曲里是怎样为大家加油的.?

(2)幼儿结合图谱学唱歌曲。

3、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力度。

(1)鼓励幼儿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快慢节奏。

(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拍手的节奏。提问:音乐慢的地方,我们拍手的速度怎样?音乐快的地方呢?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动作。第5、6、7小节的动作用拍腿、拍肩和拍头的动作来表示。

(4)幼儿边听音乐边练习身体动作。

4、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提问:除了可以用动作加油以外,还可以用什么加油?(口号:嗬嗨)

(2)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

5、活动小结。

活动延伸:

用乐器演奏音乐《加油干》

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 篇2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 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 给孩子。在平日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音乐活动中的教师的回应与其他学科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音乐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也有其独特的技巧与魅力。

二、案例描述

在这次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音乐教学活动展示中,我在制订好中班音乐课“悄悄话”教案后,对活动进行了三次试教,在第一次试教中,我面对幼儿的回答,回应总是很单一,重复幼儿的回答来回应他们; 对于活动中出现的幼儿回答也是蜻蜓 点水般,用“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 “你想得真好”等评价来回应; 对幼儿的一些突发问题或回答不能作出相应的回应,而是一律用不同程度的肯定给予回应。虽然最后幼儿也学会了歌曲,达到了活动所预设的目标,但帮我磨课的老师都觉得虽然活动的环节清晰流畅,却总给人一种赶流程背教案的感觉,与孩子的互动也显得刻意死板。

三、分析及反思

通过这一次试教,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师的回应对整个活动的影响,教师对孩子的有挖掘价值的回答进行“追问”,会使孩子的答案变得亮丽清晰、有层次感,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积极化;对于活动中幼儿无法一次回答的问题,如果通过一些解释性的小问题来提供帮助,进行一定的补充,就能让幼儿更加顺利地寻找答案,跟上老师的步伐。

1. 用回应帮助孩子梳理

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必须体现本学科的特质,引发幼儿多途径的表现,尝试运用一定的策略去梳理孩子的策略,让孩子有所获。例如: 在活动“悄悄话”根据节奏型创编动作的环节中,一个孩子在表现节奏动作时,围绕着“头部”,她所运用的动作有拍头、摇头、点头。于是我进行了及时的回应,重新插放音乐让这个孩子表现,并请全体幼儿观察,在孩子们讨论后,我运用了语言激励的策略表 扬了这名 幼儿,并提出:“这三个动作中有没有哪个动作不合适,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动作来表现呢?”这样的回应方式是对孩子的策略的一种肯定与梳理,并让幼儿自己找出不适当的动作,也为其他孩子提供了大胆表现的机会。

2. 用回应 ( 追问) 挖掘幼儿潜在思考与经验

孩子们好奇好问,其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倾听者,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猜一猜孩子在想什么,看一看孩子表达了什么。对幼儿有价值的想法及时地捕捉,追随孩子的思维,挖掘孩子的潜在思考与经验,进行适当的追问,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经验。例如: 在“悄悄话”活动中,我在示范演唱后,为了让孩子们说出这首歌具有有说有唱的特点,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究竟好在哪里呢?”幼儿: “老师的声音好听。”

我的思考与做法: 此时,我已经很明白孩子要表达的是他觉得我唱歌的声音非常好,但是如果我直接用语言来回应孩子,如:“你是说我声音好,对吗?”孩子一定都会点头同意,这样的回应就不能挖掘孩子潜在的思考过程,而且显然孩子的回答也离我想要寻求的答案还很遥远,所以我认为应该在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后,再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于是我采用了引导、质疑与追问的策略来再现孩子思考的过程。

3. 用回应给予孩子新的提升

在每一个活动中,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大目标,只有具备强烈的目标意识的教师才会将目标融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并出现有效的回应,最终成功驾驭整个活动。

例如: 在“悄悄话”活动中最后一个提升环节,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师: “这首歌你们都学会了吗?”

全体幼儿: “学会了! ”

师: “那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好听吗?”

幼儿: “好听! ”“不是很好听! ”

师: “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把这首歌唱得更好听呢? 可以怎么唱呢?”

全体幼儿: “可以……”

师: “你们真棒,都想让自己变成最好的,那我请两个好朋友 ( 大小喇叭) 来帮助你们! ”

我的思考: 当幼儿有了控制音量这个意识后,我又采用了以点带面的策略,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孩子们的互动与思考: “这首歌里哪些地方可以用小喇叭,哪些地方要用大喇叭呢?”于是孩子们在回答的过程中,不但对《悄悄话》这首歌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控制音量大小可以使得同一首歌曲产生不同效果的经验。

中班音乐活动:牛奶三明治 篇3

1.在“卖食品”的情境游戏中反复倾听,熟悉歌词,学习“吆喝”的形式演唱。

2.尝试创编各种食物的名称用来替换歌词,发展幼儿想象力。

3.体验与老师、同伴一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推车一辆,牛奶等食品的7张图片,一些空白的纸头和一支黑笔。

活动过程:

一、角色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以卖食品售货员的角色推车入场。

1.边“吆喝”边喊“卖好吃的东西喽”,引起幼儿兴趣。

师:“请小朋友们猜猜,我卖的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2.教师出示食品图片,给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们猜出了这么多,那你们看看我到底卖什么好吃的东西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一一出示食品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食品是什么?并把图片按顺序贴在推车的前排,给幼儿观看。

(评析:教师以售货员的角色引入课题,幼儿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猜食品的环节是回顾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创编打下基础。在幼儿猜测以后依次出示歌词图片,初步熟悉歌词。)

二、买卖游戏感受歌曲,学习演唱歌曲

1.通过买卖游戏,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边推车边唱歌卖食品给幼儿,在一遍一遍的 “卖食品”游戏情境中让幼儿反复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牛奶三明治,汽水冰淇淋,馒头烧饼,豆——浆——,谁想买我的食品?”

幼儿回答后把相应的图片拿下来给他,唱一次是卖两到三张图片,然后教师继续唱卖游戏,直到食品图片全部卖完为止。

(评析:这个环节其实是教师的范唱部分,但是教师用唱卖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听了好几遍的歌曲,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通过进货游戏,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1)对歌词图片顺序重新排列。

师:“我的食品卖完了,请孩子们帮我来进货,请你们在送货的时候按我歌里的要求把食品图片的顺序排好。

(教师边唱边请幼儿上来送卡片,按照顺序排好。)

(2)检查图片的顺序,进一步巩固歌词的顺序。

师:“孩子们,刚才的送货员送的顺序对不对呢?我们来检查一下。”

(请幼儿跟随老师边唱边检查幼儿排列的顺序是不是跟歌里唱的一样,不对的就重新排列后贴上小货架)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让孩子在听的基础上送货排序图片,在这样的送货游戏中,让幼儿重点感知歌词的顺序,如果幼儿排的歌词顺序不对,通过师幼共同的检查,让孩子们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重新排序,加深了他们对歌词的学习。

3.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看图第一次练习唱歌。

师:“你们想来做售货员卖食品吗?那要学会唱卖东西的歌”。

幼儿看图片跟着老师演唱一遍。

(2)根据要求幼儿第二次练习唱歌。

师:“我们小售货员,要唱的怎么样就可以让别人听清你卖的是什么食品了?”

(慢一点,声音响亮清楚点)

(3)教师点出幼儿唱的不太好的难点地方,再次练习演唱。

师:“我们售货员,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来买我们的食品,最后两个字,豆——浆,要拖长,吆喝起来,大家就都来买了哦”。

(教师引导的时候可以用手作吆喝状,左边一次,右边一次,让幼儿控制好二拍的节奏。)

评析:幼儿学唱的环节,难度层层递进,在每次的幼儿演唱时,教师都会提出不同的新要求,让幼儿每次都有新的挑战,跟着要求不断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4.通过反复游戏,帮助幼儿巩固歌曲。

(1)游戏:小小售货员。

请几名幼儿来小货架前做小售货员,其他幼儿坐着做售货员来演唱歌曲,老师来做顾客买食品,小售货员演唱完歌曲后,顾客很快拿走个别图片,然后游戏继续,最后请幼儿说说哪几样食品卖完了?并且用歌唱来检查答案。

(2)进货游戏,创编歌词。

师:“货架上的食品都卖了很多了,我们再去进点新的东西来卖卖吧,你们想卖点什么新食品呢?”

(请幼儿说出想卖的新食品,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即兴画出简单的食品图片,补充进空白的图片里,请幼儿再来进行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评析:通过让幼儿来当售货员,进行买卖食品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就巩固了歌曲的演唱,然后教师又提出进新的食品来卖,加深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孩子们在玩中进行了歌词的创编,设计非常巧妙,幼儿的兴趣一直非常高。

三、结束

请幼儿帮老师一起推着车子,边唱边离开活动室,去区角中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篇4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1

活动目标:

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

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

(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

(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

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

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知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

2、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意识。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摘果子》音乐;实物玉米和棉花桃;用卡纸制作的花生、玉米、梨、苹果树、小鸟、云和落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鼓励幼儿说一说家里收获的果实有哪些。出示实物玉米和棉花桃,帮幼儿了解玉米和棉花的基本用途。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果实还有花生和梨,由玉米、花生和梨的颜色引出落叶和苹果树,跟幼儿一起感知秋天。

1、在了解梨的时候,随机进行卫生习惯教育。

2、在欣赏苹果树的硕果累累时,随机进行点数练习。

二、表达喜悦之情

通过欣赏苹果树的硕果累累,跟幼儿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

1、喜悦——笑眯眯的、找果子、跑过去摘(踵趾步练习)

2、摘果子——一只手拿篮子、一只手摘果子(包括上面、下面和前面)。

3、摘得果子装满篮子,要拿给人们看一看。

4、随音乐把动作连接起来,注意动作一定要跟上音乐的节拍。

5、让幼儿排成两队或三队随音乐做练习,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

6、让有围成圆圈随音乐做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三、设计情境、巩固练习、培养爱心

有一位农民伯伯,果园的果子都熟透了,他一个人摘不完,我们大家一起去帮忙好吗?(把幼儿分成三个组,随音乐再做一遍)

四、稳定幼儿情绪,培养美感

果子摘完了,农民伯伯说我们大家真棒,都是有爱心的孩子。

再次展示黑板上的苹果树,引导幼儿利用小鸟和云把这幅画打扮得更漂亮。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棵苹果树,或者用卡纸制作一颗苹果树,并做摘果子的游戏。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3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目标,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首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大胆表现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歌曲。特别是在歌曲创编表演的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已有的经验,满足幼儿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而,我设计了此活动,即以歌唱为主的活动和以歌表演为主的活动,以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变化的能力,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3,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难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2、录音机;磁性黑板一块3、幻灯片、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教师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师: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呢?三、学习儿歌(给幼儿播放歌曲,听一听)师:“这首儿歌好不好听呀?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那先跟着我读一遍吧。。好,都学会了吧。我们现在来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请幼儿进行集体郎诵

个别朗诵、男女分组朗诵,最后老师弹琴,你们按节奏来演唱好吗?真好听,小朋友们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亲亲热热把手牵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4

一.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BR》《P》《/P》“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齐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能够怎样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能够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能够用些什么颜色?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这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此刻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5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感知、想象、感受并有个性的表现及创造。大班孩子对音乐节奏有了一定的基础,喜欢欣赏各种形式的乐曲,并能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敲敲打打,乐在其中。而《森林狂想曲》这首曲子节奏欢快、明显,乐曲以动物音乐为主题,将生动有趣的动物与音乐、节奏有机地结合,深受幼儿的喜爱,所以我把它作为打击乐活动的素材,设计了音乐活动“森林音乐会”。旨在通过认识节目单、多次彩排到正式演出等音乐会的情节,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欣赏、表演、演奏的过程中理解音乐作品,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会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2.学会看指挥进行乐器的演奏,并能尝试用不同乐器进行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交换乐器,体验与同伴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看指挥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难点: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时,能基本掌握好自己的节奏。

活动准备:

音乐《森林狂想曲》选段,图谱,打击乐器(圆舞板、铃鼓、三角铁)。

经验准备:有使用各种乐器的经验,会看一些简单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玩,想去吗?”(播放音乐前奏部分)咦,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鼓励幼儿讲述)噢,今天森林里要举行音乐会,小动物它们都来参加这个音乐会了,我们来听听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师幼共同欣赏一遍音乐)

(2)分析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你们猜了那么多,那么到底哪些动物来参加音乐会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节目单吧!”

①第一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青蛙,它为我们带来的是唱歌的节目,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谁能看着图来拍出它的节奏。师指图引导幼儿拍出小青蛙唱歌的节奏。

②第二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鸭子,它为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节目呢?(跳舞)我们一起来试试小鸭子跳舞的节奏。

③第三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要表演什么?(开屏)你们能不能学学孔雀是怎么开屏的?前面一部分我们做孔雀开屏的动作,小羽毛这我们做拍手的动作,一起来试试。

④根据图谱,连贯的拍打三种节奏。

(3)初次尝试听音乐完整的拍打节奏。

师:接下来有一个新任务,演出就要开始了,演员们要先进行彩排。这次的彩排任务是:听着音乐,看指挥,拍拍手,开屏的地方我们就做开屏的动作。

①幼儿第一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并发现结尾部分节奏的不同。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音乐结束部分有什么不同?(有青蛙的叫声)那代表音乐结束了,看老师指挥的手势,我们再来试一试,把结束的音乐表示准确,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做好。

②幼儿第二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要求幼儿把结束部分拍准。

2.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为了让今天的演出更加的精彩,老师今天带来了小乐器,看看有什么?(出示乐器)

(1)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乐器,初次尝试用乐器演奏。

(2)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师:“‘森林音乐会’的序幕拉开了,现在我宣布‘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

幼儿看指挥,听音乐,运用乐器进行完整合奏。

(3)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3.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 篇5

班级:中一班 教师:张顺娣

时间:2018.9.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能在教师与伴奏的帮助下完成演唱。

2.引导幼儿体验并尝试表现升入中班后的光荣感。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升班教育,激发作为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2.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1.复习部分:建议复习律动《小手拍拍》。2.新授歌曲《我们是中班小朋友》。

(1)介绍歌曲。教师:新的一学年开始了,我们升入了中班,成为光荣的中班小朋友,心里非常自豪。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歌《我们是中班小朋友》。(2)教师范唱,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教师: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唱这首新歌。告诉老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师再次完整范唱,并运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提示歌词。出示课件后,教师边指图边问:歌里到底唱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再仔细听一次,这次要边看图边听。

(4)结合课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按图序学歌词。

教师:这首歌的第一句唱了什么?第二句呢?我们一起来念一遍……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家有了哪些进步?变得怎么样了?

(5)幼儿学唱歌曲。教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跟老师轻轻地唱。(6)幼儿较难掌握和易忽视的句子要单独练习。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 篇6

1、感受ab段缓慢与欢快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两种情绪。

2、尝试进行即兴的动作创编,体验创造的快乐。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蝴蝶图片、幼儿已了解毛毛虫和蝴蝶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蝴蝶蝴蝶真美丽》入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蝴蝶妈妈带小蝴蝶一起去花园玩吧!

二、出示毛毛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毛毛虫故事。

森林里要举办一次昆虫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参加,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它太丑了,毛毛虫很伤心,他的好朋友告诉他不要泄气,并为毛毛虫精心打扮,采了好多花带在毛毛虫的头上身上,还为毛毛虫的每个脚都做了彩色的鞋,打扮后让他到河边去照镜子,所有看到毛毛虫的小动物都哈哈大笑:“哈哈!这是谁呀?真难看,这要是去参加选美大赛,非得笑死人了,哈哈哈!”毛毛虫伤心极了,他只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任何人!

二、欣赏音乐进行创编毛毛虫动作。

1、幼儿欣赏A段音乐。

2、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毛毛虫的动作。

3、幼儿跟音乐学做毛毛虫。

三、情景蝴蝶破茧而出,引入蝴蝶和B段音乐。

1、师:咦,毛毛虫怎么变样了呢?原来这啊、毛毛虫是一只蝴蝶来的。它变得那么漂亮,最后去参加选美大赛,当然会获得冠军啦,小蝴蝶真高兴。

2、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创编蝴蝶的动作。

四、表演《毛毛虫和蝴蝶》。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 篇7

一、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

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要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边唱边跳是学龄前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歌曲《布丁扭扭舞》选自于巧虎系列动画,不但形象生动可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也欢快有趣。另外布丁舞动的情景与歌词能给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比较适合有一定表现能力的中班幼儿。设计与组织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启发、交流和表达,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对我园课题研究中音乐活动的开展方式和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二、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策略

再好的“原材料”没有巧妙的呈现与引导策略也是于事无补的,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策略来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1. 利用变化的图谱激发幼儿的兴趣,辅助幼儿的练唱与动作的创编。

传统的图谱形式对提示幼儿歌词内容十分有效,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也利用图谱推进整个活动的开展。活动一开始就利用体现歌词内容的直观图谱帮助幼儿复习歌词并形象记录幼儿创编的歌词。在动作创编的环节,图谱摇身一变,在部分形象保留的同时出现了提示动作的各类线条符号,给幼儿形象提示的同时又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图谱的变化也让整个活动充满了变化,让幼儿在变化中积极参与、感受与表现,让整个活动热闹起来。

2. 利用有趣的游戏与变化的肢体语言调动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创编与表现。

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用多说,其实简单方便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让

幼儿爱上音乐演、爱上模仿练习、爱上创造表现……因为人的身体、头、四肢都能变化出各种动作,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可表现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各类音乐教材中的角色,都离不开人的各种体态动作,就连各种动植物的出现也都具有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本首歌曲中的布丁也不例外,因此,我可以利用各种体态与动作变化来表现布丁的摇摆、晃动等动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从心理发展角度看,他们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而肢体语言就具备了这些特点。运用肢体语言让幼儿边学习、边动作,消除幼儿呆坐听讲的烦恼,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3. 创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普通意义上的理解是:首先要轻松、愉悦。因此,不管是幼儿还是老师,郁闷的环境都是不可取的。试想如果连老师都没有激情,又怎能奢望幼儿投入呢?所以活动组织中我争做和幼儿互商互助、协调行动的民主作风型教师。同时也鼓励幼儿有独立的见解,有创造精神,这是新《大纲》“以儿童为中心式”的教育精神。在我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为:让幼儿提出和展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让幼儿提出和展示不同于他人的方法与观点。

三、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兼顾

有兼顾的意思是要尽可能地激发全体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部分幼儿的兴趣。为了做到有兼顾,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 练习巩固法。

活动一开始,我组织幼儿在歌词图谱的引导、提示下进行已掌握歌曲部分的练习,提出演唱要求、巩固歌曲的记忆的同时也通过部分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练唱的兴趣,为下面律动的开展打好歌唱的基础。

在律动的创编与练习中,我通过集体练习与游戏活动的组织来进行巩固练习,让幼儿在一次次的音乐感受、表现中表演歌曲,体验快乐。让全体幼儿在积极尝试参与活动时循序渐进无压力,保持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 分层教学法。

幼儿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幼儿的分层教学,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面向个别幼儿。如对于表现力强的幼儿给予示范展示机会的同时,也给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以提示与带动,这样的带动有教师的示范带动,也有同伴间的互动带动。如对于音乐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幼儿,我注重兴趣的激发与维持,力争用自己的情绪、夸张动作与鼓励性语言带动他们爱上音乐活动,愿意参与其中。而对于积极性高的幼儿则重在动作等的创造性激发,又如幼儿各大智能发展能力不一,我在活动中除了给幼儿展示自己较好智能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以外,还设计了让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的内容与互动环节,让每个幼儿的多种智能都有所提高。

3. 示范演示法

幼儿喜爱音乐,情不自禁地会受音乐感染与带动,但是幼儿由于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动作表现力的不够,从而很难系统有序且准确地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这个时候,教师和同伴间的示范就比较关键。所以活动中我多次运用示范演示法,在动作创编的过程中利用幼儿间的相互示范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完整感受与创编后,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教师示范演示,不仅为幼儿提供了适当的休息时间,还为幼儿展示了完整、个性的表现形式,为幼儿自行完整地练习具有示范作用。

4. 游戏体验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大的兴趣”,所以我在活动的开展中加入了很多游戏的元素。在动作创编的过程中通过布丁带大家玩转圈的游戏来带动幼儿探索单人转、两人转和多人转的多种方法。同时,在最后练习巩固与给幼儿表演展示的环节中我创设了“吃布丁”的情境,让幼儿在生动游戏活动的积极参与中大胆表现与自然练习巩固。整个活动让幼儿“学”在游戏中,“练”在游戏中,在愉快轻松的游戏环境中感受歌曲并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实现教学目标。

四、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能力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想象着如果其他骨干教师来组织会是何效果。其实在同样的音乐内容选材与教学方法、策略设计的基础上,不同教师组织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与幼儿反应,这说明在前面提及的三点因素的基础上还有教师能力的影响。教师能力包括表现力、洞察力、随机应变力等,夸张到位的动作表达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敏锐的洞察力能较好地了解幼儿兴趣、情绪的动向,有方向性地做好激发与调动工作;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及时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幼儿解决各类突发问题,很好地激发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日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得注重个人全方位能力的提高。

中班音乐活动的方案 篇8

中班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执教反思

今天组织了一节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课前我经过仔细的读教案和思考,对活动进行一定的修改,并在目标上将重点定位在学习歌曲与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演唱上。《夏天的雷雨》是一首易学易唱的谜语歌曲,歌曲活泼。首先,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了活动,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接着又让幼儿倾听歌曲里的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以此来让幼儿完整的倾听歌曲,进入下面的学唱环节。在学唱环节中,我又出示了“问”和“答”图片符号,让孩子们和我一问一答的演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增强了。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再拿出自己的目标想,预定的目标的定位是不是能在一节课中全部达成?孩子们的学习难度又在哪里?歌唱活动往往容易在第一课时中出现幼儿演唱不熟练的情况,这个活动孩子们对部分歌词的掌握也是如此。所以我反思了本次活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以此督促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避免同类失误的发生。

避免错误一:思虑过多,失去重心。

在对活动的目标重点把握上,我感觉自己还是顾虑还是多了。一方面要想让孩子们学会演唱,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深入演唱,还要让幼儿创编动作,这样就容易造成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一节课的节奏也容易就打乱,我教得吃力,孩子们学得也累。所以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突出重点,剔除一些不重要的东西,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分多教时进行,特别是到了大班以后,一些活动都要考虑分课时进行,这样就能让幼儿学的更加自主和有效。

避免错误二:按部就班,失少灵活。

中班音乐活动:小脚 篇9

1、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谱,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能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2、引导幼儿学习用轻快的声音和欢乐的情绪演唱。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一张。

2、歌曲:《小脚》,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认识了鼻子的本领。那今天我们来认识谁的本领呢?(引导幼儿看图谱)那小脚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动作,如:小脚踏踏:幼儿边说边做)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脚的本领,引出图谱并结合歌词理解。

(1)今天小脚要带我们到好多地方,找它的好朋友一起玩呢?小脚踏踏,看,小脚找到了谁,小花正在睡觉呢,于是小脚就把小花。。(叫醒)小脚和花儿高兴得唱起了歌“哩。。”(老师弹琴)

(2)刚才小朋友说小脚还会跳呢。小脚跳跳,多象谁啊?小脚听小鸟唱着欢乐的歌,小鸟是怎样叫的?“叽。。”

(3)小脚踏踏,又找到了谁?(看图谱)树儿在向我们。(动作提示:点头)这时树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沙。。)

(4)小脚会跳跳,又会蹦蹦,小脚蹦蹦,噌的一下,跳过了什么?小朋友们得意地唱起了歌“啦。。” 3.教师完整地朗诵歌词。

(1)师: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地听听小脚是怎么去找朋友的?(2)现在小脚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找好朋友。(幼儿初步看着图谱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师:小脚找到这么多朋友,心里很。于是它就唱起了欢乐的歌,听。。教师清唱歌曲。并利用图谱让幼儿初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提问:小朋友刚才有没发现,老师在唱这首歌曲时,什么地方唱得比较响,什么地方唱得比较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图谱,你发现了什么? 5.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谱,跟随教师学唱歌曲。(1)引导幼儿注意唱出强弱弱的三拍子节奏。(两遍)(2)让幼儿欣赏录音机里的演唱。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唱这首歌?他们唱得怎样?他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注意声音的响和轻。(3)幼儿跟随录音机里演唱。(两遍)

6.幼儿随着音乐脱离图谱用欢乐的情绪边做动作边演唱。师:现在我们让小脚带着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吧!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篇10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一:中班音乐《小乌龟上山坡》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小乌龟上山坡》活动反思

《小乌龟上山坡》这首歌曲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易懂,讲述了小乌龟不怕疲劳、坚持到底爬上山坡的故事。在这个活动里我制定了两条目标,第一是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力度演唱歌曲。第二是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坚持到底的意志行为。

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法。通过图示,一方面能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另一方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保持对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唱歌曲,大部分幼儿能看着图谱跟着琴唱歌。在最后的游戏环节,我引导孩子们亲身去扮演小乌龟,体验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孩子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情境中。但孩子们虽然爬得很累,明白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却没有将小乌龟坚持到底的这种意志品质迁移到自己身上。

在活动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对于音乐活动,需要教师有较好的音乐素质。教师必须要对歌曲吃透,从范唱开始,就要表现得优美,使幼儿喜欢听、愿意学。在学唱歌曲时,不论教师的回应、清唱、一举一动都应该与歌曲相符,是课前精心设计和熟记的。这样,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节奏感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歌曲。那么,我在这方面做得是欠佳、不到位的。

评课时,众老师给的意见对我有所启发。其中,俞老师提到:音乐活动注重欣赏,首先要让孩子有美的感觉,他们喜欢了才愿意学。俞老师将我的两次音乐活动做了对比,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欣赏不足。孩子们都没怎么听歌曲,就已经要求孩子学了,这是有违孩子学习特点的。

我反思后认为,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二:中班音乐活动及反思>>(884字)

中班音乐活动:鞋匠舞(上官英)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能随音乐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并自由结伴表演。

3.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已看过鞋匠修鞋

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集体和个别结合

二、学习歌曲

1.回忆鞋匠的工作。

鞋匠是怎样修鞋子的?(针线缝、敲钉子等,同时幼儿学一学动作)

2.教师清唱歌曲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能有节奏地说出歌词,并作相应的动作。)

幼儿完整地跟唱

3.引导幼儿巩固演唱(我们一起来做鞋匠,做一双什么鞋?)

幼儿唱完后问一问,你的鞋子怎么样?

三、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1.幼儿看图谱,提问:做鞋匠先要干什么?

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

2.幼儿找到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跳《鞋匠舞》

教师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鞋子?

反思:我是在早晨临时决定请中班年级组教音乐的老师来听课的。课的基本结构我也思考了一下:为了在一个教时内完成歌唱和韵律这两个活动,我制作了一个图谱,帮助孩子来感受节奏,记忆歌词,学做动作。但是“鞋匠”的形象孩子们不熟悉,也不知道鞋子制作的方法及过程。上网找图片也没有,而且光看图片,孩子们也感受不到“鞋匠”在做鞋时用的力度,以及“鞋匠”的快乐,如果和录像就好了。最后,我决定带孩子去看修鞋匠的工作。在修鞋摊上,在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孩子们看到了修鞋的工具(榔头、剪刀、针线、鞋钉等)和修鞋的工程,感受到了修鞋师傅修鞋时用的力度,我想这对孩子学习歌曲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整个活动是按照我的思路进行下来的,很多孩子很投入,而且学得也很快。但我很累:一个活动放开来后,要使孩子们加快安静下来,我要讲很多遍。这是一个习惯和常规问题。同时,在语言的引导和组织上还有所欠缺。

音乐活动就是要让孩子感受音乐,音乐的元素要重一些,可今天的活动太过形式化了,为了尽快完成下一个目标,对于歌曲的把握,我自己感觉孩子们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如:如何欢快地演唱这首歌,表现“鞋匠”的心情,如何引导孩子在“拉拉拉拉叮叮叮”时表现“鞋匠”在用力等。把本活动改成两个课时,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三:中班音乐《办家家》活动反思 >>(370字)

本次活动是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与以往活动不同的是,它是说、唱互动。

这首歌小朋友很喜欢,并且很快就学会了。

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谈谈自己喜欢的游戏,从而引出“办家家”这个话题,然后让幼儿想想、说说他们玩办家家时的游戏。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还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哼唱,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方法,这既将歌曲形象的融入了游戏,也是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准备。

这首歌曲中间的说唱部分,是最令幼儿兴奋的部分,孩子们用歌声唱出了当“爸爸妈妈”的喜悦之情,也用动作表现了歌曲中的说唱部分(炒菜的姿势)。在学唱歌曲时,幼儿的兴趣非常高,还能自发地做一些相应的动作,学的非常的投入,整个活动气氛比较活跃。

活动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在炒菜这一环节,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炒菜的姿势,这样更能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氛围,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四:中班音乐:好朋友 活动反思>>(603字)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充分的听音乐,充分的感受,这样给歌曲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过感受音乐,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心情,这是个进步,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这一点我利用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决,在歌唱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诉孩子,和我拉过勾勾的人都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这样一来,激励了其他没有被我拉过勾勾的孩子,大家是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会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会歌的同时,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在活动中遇到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我会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归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当中,我深入孩子中间和他们拉勾勾的时候没有想到要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拉了几下,如果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则能够渗透到音乐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11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2.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跳音的唱法。

3.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附点音符和跳音的正确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PPT、棉桃等小图片一套、歌曲的音乐、事先对棉桃等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发声练习(尝试一口气唱完一句不换气,为下面的歌曲做铺垫)

2.边打节奏边练习发声(X·X X| X·X X|X X|X -|)

3.这个叫附点节奏,我们再来听另外一种附点节奏,听听它跟刚才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X·XX|X X X X|)

二.学唱歌曲

1.引出主题师:秋天到了,好多农作物都成熟了,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没开的棉桃图片)这叫棉桃,因为它没开的时候就像桃子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棉桃!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名称叫做《秋天多么美》,听一听里面的棉桃是怎么样的?

2.理解、学唱歌曲

(1).熟悉、理解歌曲(老师清唱第一段)师: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棉桃姐姐是什么样的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可以把描述棉套的几句话唱一唱)歌曲里面重复在唱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来来来”是在叫大家都来发现秋天的美)

(2).熟悉歌曲节奏师:刚刚我们拍了两个节奏,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拍的吗?请一个小朋友来把第一个节奏来拍一拍(然后全体小朋友一起拍,教师可以边拍节奏,边唱,第二个节奏同上)师:现在,我们按着这个节奏,来一起把歌词念一遍。

(3).学唱歌曲(出示图谱PPT)教师清唱,幼儿跟唱两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拍手跟唱)学唱跳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张图谱,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个叫跳音,要求我们唱这一句的时候,要用跳跃的声音来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跟着钢琴学唱两边(第一遍要求把跳音唱出来,第二遍要求怀着秋天多美好的感情来唱)

三.歌曲延伸

师: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是在讲谁?(播放整首歌曲,要求第一段可以跟着唱,第二段、第三段要认真听)师:第二段和第三段讲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出示图片稻花和高粱)关于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12

1.熟悉歌曲旋律,在学习踵趾小跑步的基础上,尝试歌表演。

2.在郊游的情境中,体验和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分享讨论——感受郊游真开心

你知道什么是郊游?你和谁去郊游过?心情怎么样?

二、感受体验——熟悉音乐,学习舞步

1.完整欣赏歌曲

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看到了哪些景色?

2.教师进行歌表演

你看见了哪些动作?(重点练习踵趾小跑步)

单个动作可在中间的空地方练习,连起来后幼儿可一个个排好队,在教室里绕圈练习。

3.幼儿学跳(重点练习踵趾小跑步)

单个动作可在中间的空地方练习,连起来后幼儿可一个个排好队,在教室里绕圈练习。

三、合作表演——尝试两人合作表演

1.这个舞蹈还可以两人一起跳呢(观看视频)

两个人跳和一个人跳有什么不同?(脚的方向、有高低变化)

2.幼儿尝试两两合作表演

幼儿两两合作练习,注意脚是不是打架。高低变化时怎样才能跟上音乐?

中班音乐活动:买菜 篇13

中班小朋友刚刚学习了《买菜》这首歌,目前都能完整地唱下来并根据歌词表演,趁着幼儿对蔬菜有着

浓厚的兴趣,我们结合本周主题“认识蔬菜”来对这首歌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幼儿巩固认识蔬菜、颜色

、形状等知识,并熟练这首歌,从中体会到改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蔬菜、颜色、形状等知识。

2、尝试改编歌词,并从中体会改编的乐趣。

3、在歌唱中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改编歌词并演唱。

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一个菜场,准备各种各样的蔬菜卡片。

2、准备几个小篮子或者小盒子。

3、歌曲《买菜》的词曲挂图(要大一点)。

4、歌曲的韵律。

5、小厨师帽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

1、随音乐《买菜》买菜的旋律进入活动室,幼儿发现活动室变样了。

师:我们的活动室变成什么样了?

幼:菜市场、超市买菜的地方等

师:每天都是谁给我们做饭啊?

幼:厨师伯伯、妈妈、奶奶等

师:想不想变得很能干,给爸爸妈妈做好吃的菜呢?

幼:愿意

师:今天你们都变成了小厨师,所以今天你们要自己买菜,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幼:好!

师:那小朋友们就跟着老师去买菜好不好!(每人发一个小厨师帽和小盒子。

二、挑选蔬菜 认识蔬菜

1、音乐停止,幼儿开始在“菜场”挑选自己喜爱的菜的卡片,这是老师要适时的提醒幼儿不能挑食和

偏食。

2、幼儿挑选完毕,将小盒子集中在一起,向幼儿提问为什么要买这些菜。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挑选的菜的卡片,结合歌曲《买菜》中“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

“水里游”等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自己买的菜。比如辣椒红通通、南瓜大又圆、黄瓜细又长、鸭子嘎嘎叫

、大虾弯弯腰等等。

三、老师示范 自己改编

1、根据韵律复习歌曲《买菜》,从中找出小朋友和奶奶去买了些什么菜。

2、提示幼儿可以把歌曲中的菜换成自己刚刚买的菜

3、出示挂图,老师示范,比如把“鸡蛋圆溜溜呀”换成“洋葱圆溜溜呀”等,再引导幼儿自己改编歌

词,老师把幼儿所换的菜的卡片贴在挂图上,让幼儿能清楚自己换了什么,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更换。

4、当菜名全部换完之后,老师带领幼儿根据韵律唱一唱这首改编的歌,让幼儿感受改编的乐趣。

5、引导幼儿根据自己买的菜来改编歌词并唱出来,对唱的比较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6、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是不是买了好多好多菜,那现在让我们做一回小厨师好不好!

四、活动延伸

游戏《过家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基本按照初步设想完成,师幼配合较好,幼儿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对后面的延伸活动能

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节课因为条件限制,没办法带到真正的菜场实践和观察,所以幼儿对蔬菜

的形状色彩特点等认知不够,因班级幼儿太少,发言不积极,会在以后的活动实践中多用实物来教学,

上一篇:家庭理财规划五部曲下一篇:对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