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人的近义词

2024-11-11

诱人的近义词(共9篇)

诱人的近义词 篇1

迷人、迷惑、魅惑 、诱惑、引诱

诱人造句

1、餐桌上有烤鸭,有烧鸡,有红烧鱼太诱人了!

2、美丽的事物总是很诱人。

3、妈妈给我买了苹果柿子和香蕉,好吃诱人。

4、香喷喷的面包太诱人了,令我垂涎欲滴。

5、秋天到了,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诱人的苹果。

6、秋天到了,黄澄澄的柿子熟了,就像挂在树枝间的一个个小灯笼,真诱人呀!

7、这个金钱利益太诱人了,我不得不考虑三思。

8、花园里娇艳的花朵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断吸引着游人。

9、虽然零食很诱人,但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少吃。

10、玫瑰固然诱人,但却藏着一份危险。

11、妈妈做的饭菜充满诱人的味道。

12、甜美的苹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13、这道菜的香味为十分诱人,让人一闻就流口水。

14、秋天到了,果树上缀满了诱人的红苹果。

15、爸爸提出的条件太诱人了,我不得不答应下来。

16、这个苹果红的诱人,好想咬一口。

17、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

18、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景色很诱人。

19、望着那诱人的鸡腿,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20、锅里滚烫的.八宝粥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21、香甜诱人的大红枣在紫红色的粥汤里上下翻滚。

22、面对眼前诱人的金钱,我问他:“你是选择金钱名利呢,还是选择正直与诚信?”。

23、春风送来了诱人的花香。

24、大千世界里,充满着各种诱人的陷阱。

25、大千世界裡,充满着各种诱人的陷阱。

26、面对着春节前诱人的巨大商机,许多商家招架不住了。

27、在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的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

诱人的近义词 篇2

大熊山飞禽走兽出没山岗谷穴, 已发现的野生物有249种, 像金钱豹、红腹锦鸡、林麝等珍稀野生动物就有27种。众多的鸟类、爬行类动物, 栖息穿梭于茂密森林中, 构成一派鸟语花香的优美景象。

巍巍熊山, 群峰莽莽, 有千米以上的高峰40余座。主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九龙池四周有九座小峰峦, 九股清泉分别从九座峰峦上流进池里, 涌砂喷珠, 咕咚声清雅悦耳, 池水深绿如兰, 清凉彻骨。九座山峰经千年风雨沧桑, 得山川之灵气, 孕天地之精髓, 而成中华之美景。

大熊山是一部流动的乐章, 山腰小溪上百, 潺潺流水在千沟万壑间自由奔流。溪流中, 时而飞瀑崩泻, 珠雾飞扬, 时而深潭横断, 水平如镜。田家垸瀑布落差80米, 流水从山中飞泻而下, 水花四溅, 白练悬空, 如玉带飘拂在万绿丛中, 堪称天下第一绝, 令人不能不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上古迹甚多, 相传有古寺48座, 现尚存遗址8处。位于金顶山上的熊山古寺, 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寺旁有重达几吨的唐代古钟, 寺内有三仙贞、圣帝、释迦等神像。历代神灵显应, 香火长盛不衰。在寺后的山坡上, 有多处墓葬群, 十三主持心彻禅师之墓, 碑刻“心修万古佳城塔, 细绘千秋古冢图”。工艺精致, 极具考古观赏价值。五华峰寺海拔700米, 寺门石柱对联云:“五岳归来, 此地别开净界;峰峦罗列, 是山当有名仙。”蚩尤屋场, 位于大熊山脚下, 是东方九黎首领蚩尤的出生地。大熊山中还存有三块经历千年风雨侵蚀的残缺古碑, 上面记载着“轩辕黄帝登熊山”的游记史略, 足可见大熊山历史悠久, 古老神奇。

诱人的粽子 篇3

端午节吃粽子已成国人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赛会可以不看,斗百草之戏可以不参加,雄黄酒可以不喝,但粽子不可不吃。当吃着那可口的粽子之时,我们可曾想过端午节缘何吃粽子,粽子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或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的,北方有的地方也用黄米做粽子。现今所说的粽子,可能起自魏晋时代,时人周处撰写的《风土说》中讲道:“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又以菰叶裹粽黍米煮之,状似尖角,古民古名角黍。”东汉以前,人们在端午节虽也吃类似的食品,但那实际上是用竹筒盛糯米煮成的糯米饭而已。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食,唐都长安有专营粽子的店铺,且制作技艺也相当高,人们开始把各种果仁包在粽子里食用。到了宋代,就有用艾叶浸米裹包的“艾香粽子”。艾叶,类似菱茭白叶,是古时包粽子的材料。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讲的就是”艾香粽子”。时至今日,朝鲜、日本等地仍用菰叶包粽子。

用芦叶包粽子,是在明弘治年间才出现的,这才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芦叶不但光滑不粘米粒,而且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味。当时,粽馅的内容也品种繁多,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核桃仁等,因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各异。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上三百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说明了用肉作粽馅。这种粽子仍留传至今。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目前粽子的品种已越来越丰富。仅从用料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米粽子,陕西人叫“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的粽子,即依不同地区的习俗,个人的爱好,分别包有豆沙、枣泥、芝麻、松仁、核桃仁等馅心;三是夹果粽子,一般用枣、粟、柿、银杏等分别与糯米包裹而成。

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也有多种说法,一是人们用粽子投喂水中的鱼鳖,以免它们吃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还有一种传说,粽子是屈原的姐姐为了祭奠屈原而做的。无论哪种说法,端午节早已同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人物屈原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明屈原在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粽子就这样与端午节合同为一家,成了该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而深受世人青睐。

诱人的果园作文 篇4

我外婆家的不远处有一座果园,那儿的水果真诱人!

走过一段水泥路,水泥路旁载满了大树,这些大树很茂盛,绿色的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让人感觉到一丝清凉。

不久,便到了那诱人的果园,

小学生作文大全

水果的香气不得不让我马上冲进去摘水果吃!我最喜欢喜欢吃得就是小番茄和草莓。那番茄是黄的,皮很光滑。如果在上面加点水,太阳光照在上面小番茄的皮上像有什么东西在眨眼似的,一闪一闪。越看它就越想把它吃掉,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草莓呢,不用说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草莓有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反正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的很酸、有的很甜、有的还没成熟。我最喜欢吃又酸又甜的草莓。

诱人的家乡作文 篇5

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花千姿百态:有的弯着腰与荷叶交换眼神;有的紧缩这脑袋,羞涩得不敢露出真面目;有的则是大大方方,献出自己红扑扑的脸蛋儿让人观赏。几只蜻蜓时不时停在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上,仿佛倾吐着荷花的美丽,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喝汤时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荷塘里几乎看不见池水,绿油油的像一顶顶绿伞,聚拢在一起,好像是荷花的仆人,陪衬在千金小姐的.身边。这荷叶与我之前在别的地方看见的荷叶大不相同,那种绿特别吸引我,这种绿是一种浓郁的绿:挨挨挤挤的荷叶几乎成了墨绿色,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及其吸引人的眼球。这种绿是一种完整、“硕大”的绿:在别处看到的荷叶大多都是残缺的,很少有完完整整的一片,左一个洞,右一个缺,荷叶的形状也较小。这里的荷叶绿得完整,连细密的茎都是相互呼应的。荷叶不仅完整,而且非常大,一片能占整个池塘的十分之一,层层叠叠的,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厚哩!

在这里,最吸引我的还不是荷花、荷叶的外貌,而是那清凉的清香。

一阵风吹过,蝴蝶在风中跳起了婀娜的华尔兹,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所有的动物都背着迷人的香味儿所吸引。的确,这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仙境,让我的心情感到无比得舒畅!

我喜欢粉嘟嘟的荷花,我喜欢绿油油的荷叶,我还喜欢荷池里的香气。我完全被这有人的荷塘给陶醉了,征服了……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 篇6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

站在这里,眺望远处,我心潮澎湃。站在这里,看着人们的笑脸,我心情愉悦。因为今天,我深深地感到自豪和骄傲、幸福与快乐。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我已深深地爱上我的家乡。”

忆往昔峥嵘岁月,寂静的村庄,荒凉的大地,黄土般的饮水,泥泞的土路,喊一声家乡啊,情如泉水泪如雨下,喜看今朝,望家乡风貌,红日高悬满天霞,人人脸上乐开花。看,一个个蔬菜大棚从天而降,人们不再外出打工,只需要开拓自己家的土地,就种出了各种家乡的特产。一棵棵树苗种满山坡,一条条水泥路伸向千家万户。各家各户都有了清泉般的自来水,不再到千里之外搜索水源。当你站在高山上俯瞰家乡的美景,你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勤劳与智慧的村民不断地在勾画着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因为我不是作家,所以我没有更多的语言去描绘家乡的美丽,也没有更生动的词汇去歌颂家乡的迷人,我只能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回报养育了我的家乡。我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繁华、富饶。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2

我家南面有一个人工水库。它的面积很大,依地势而建,更像一个天然湖。虽然它没有西湖的婀娜多姿,没有大海的雄伟壮观,但是它恬静的美很令我着迷。

清晨,“小湖”被一层雾气笼罩着,薄雾像一层面纱,轻柔漂渺。“小湖”显得宁静而神秘。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若隐若现。“小湖”在山的怀抱里熟睡,周围的一切都静悄悄的,好像不忍心打搅小湖的好梦。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我渐渐看清了“小湖”的真面目。它被高起的梯田隔成不规则的形状,看起来大致像件“连衣裙”。远处“湖”边的一排排杨树非常茂盛,笔直的像一队卫士,守护着“小湖”。

太阳越升越高,天色也越来越亮,我看见湖面上有一只小船从远处驶来。水被搅动了,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小湖”醒了,水面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不知从哪儿飞出了一群小燕子,它们在“湖”面上盘旋玩耍。有的从这边的柳树上飞到那边的稻田上;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有的一眨眼飞到树叶丛中,再也寻不到它……

近处,几棵柳树非常茂盛,翠绿的枝叶好像把水都染绿了,一群群蝌蚪在绿影里游来游去,水中的小鱼被叫醒了,不时吐着泡泡来凑热闹。

“小湖”动起来了!它像跳舞的小姑娘抖动起的连衣裙,尽显它的婀娜多姿。

美丽的小湖,我爱你。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3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的巴东县,它是一座美丽的小山城,它风景美如画,像仙境一般。

春姑娘来了,她的魔法棒,只要轻轻一挥,就把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五颜六色。远看,山上的桃花一朵朵地挤在树梢,像在比美,又好像在说悄悄话呢!近看,桃花的花瓣很小,它们这一丛,那一簇,可美了,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微风吹过,桃花那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当然,仅仅只有桃花,乡下的油菜花也很美。当你看见那金黄色的油菜花时,也会停下脚步,来观赏一阵子,还会有很多游客拿着手机拍照做为纪念;蜜蜂和蝴蝶也来凑热闹,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为蝴蝶唱歌了……那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地像金色的海洋,让家乡看起来美极了!

夏天,小塘里的荷叶又大又圆,像一个个大绿盘,荷花是粉红色的花瓣,虽然有的花也是粉红色,但荷花和它们不同,那粉红色的花瓣给它增添了几分美丽!小青蛙们把荷叶当成了自己的舞台,唱着动听的歌儿,有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说到夏天,是一个很炎热的季节,那西瓜可是夏天解热的好办法。它躲在叶子下,也在乘凉了!

秋天到了,果实都成熟了,树枝上挂满了苹果,苹果都害羞得脸红了。像灯笼似的橙子也成熟了,酸甜可口,美味极了!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样,微风拂过,银杏树的叶子都飘落下来!枫树的叶子像燃烧的火焰,火红火红的。

啊,家乡的风景真是美如画,我爱家乡的风景!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4

沿盐连高速射阳段进出口,向东十公里,或者顺机场路进入射阳市区的门户时,首先映入你的眼帘的是座硕大无比的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圆球——后羿射日坛,这一远古神话传说也许就是“射阳”的来历吧!

我爱你,美丽的射阳,这里城区高楼林立,乡村沃野千里。

美不美,家乡水。这里河流沟渠纵横交错:运粮河、运棉河、射阳河、黄沙河、利民河、新洋河,淡水资源极为丰富,六大水系贯通东西,浇灌着万顷良田。滩涂湿地,有国家珍禽保护的丹顶鹤在翩翩起舞;射阳海港,万吨码头雄起,国家级渔港,海上捕涝,内河养殖,鱼虾等水产品极为丰富。

我爱你,富饶的射阳,你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使晶莹剔透的射阳大米,誉满大江南北,成为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特供;洋马菊花,香飘千里万家,形成了国内有特色的产供销系列产业链。

海上运输,四通八达,陆路交通,更为便捷。

临海高速,盐连高速连接南北;城乡水泥路、柏油路密如蛛网。铁路构建的蓝图,正在胸有强国梦勤劳智慧射阳人的描绘中,因为人们明白“要致富,先修路。”

我爱你,资源丰富的射阳,海洋资源、淡水资源、滩涂资源枚不胜举,火力发电,生物发电,尤其是风力发电给富饶的射阳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美丽的鹤乡,欢迎您来观光;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欢迎您来开发!

美丽的家乡,我爱你!智慧的射阳人,正用勤劳的双手装点着这一璀璨的黄海明珠,全国文明城市——射阳!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5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像玉带似的河流,它哺育着我们沙澧儿女,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沙河。

沙河的周围有两排河堤,像威武的军队,时刻保卫着母亲河,生怕它受到一点伤害。河堤上有一排排整齐的柳树,初春来临之际,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美丽极了;地上长出绿茸茸的小草,草里夹着美丽的迎春花,像一块美丽的地毯铺在水边。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出万射金光,像是在给沙河穿上金色的纱衣。在河面上,升起一层薄薄的雾,又像是给它穿上了白纱裙。渔民们早早的架起小船,开始了一天的劳动;热爱晨泳的人们也不甘示弱,纷纷跳入水中,开始了晨泳活动;河堤上还有一些人们,他们有的挥舞着宝剑,有的在打太极拳,还有一些老奶奶在跳舞呢!

中午,太阳越升越高,沙河静静的听着人们在这里钓鱼、游泳、玩耍……。

傍晚,彩虹桥亮起了五彩缤纷的七色霓虹灯,灯光照在河面上,沙河河面顿时亮堂起来了!用一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光彩夺目了。啊!傍晚的沙河太美了!

家乡的母亲河,哺育着我们,我爱家乡的母亲河!更爱我的家乡!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6

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叫陆丰文明城市,那里空气很清新,天空是如此的湛蓝,花儿是如此的清香,那里的人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保护这个美丽的城市。

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居住着许许多多的人,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然而,却有一部分人乱扔垃圾,造成了城市的污染。

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小朋友在吃东西,他的身旁走来一个人,那个人把刚喝完的饮料瓶随手一扔,空瓶子在地上旋转;另一个小朋友看见了,他走过来,把那个还在地上打转的饮料瓶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一幕,被我看到了,我走过去说:“你真是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啊。”

还有一次,我看到这样的一个情景:一些游客在野外游玩,他们边走边看便夸风景区美丽的花儿,突然,有个姑娘跑过去摘下一朵朵鲜花,还有一个调皮的孩子还洁白的墙上乱涂乱画,吃午饭的时候,他们把吃完包装纸随手扔在草地上……这可是很不文明的行为啊。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可爱的小伙伴们,我们可要保护好我们的城市啊,因为文明行为就像一阵风,只有你文明,我文明,这阵风才能吹遍大江南北!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7

我爱我的家乡——景宁。其实,那并不是我真正的家乡,而是外婆的家,因为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在那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所以,我对景宁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外婆家旁边那片郁郁葱葱的小竹林。

林中的竹子有的粗,又的细,但是每一棵都傲然挺立。竹叶密密层层,青翠碧绿,整片竹林都被绿色笼罩着。每到春天,大大小小的竹笋就以顽强生命力从泥土中钻出来,在春雨的滋润下,一夜之间就能长高许多。外婆说,希望我也能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棵坚强挺拔的大竹子。

那时候,我和外婆总会到竹林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那里简直是我的游乐场。记得有一次,我和外婆在竹林里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但是,就在这欢声笑语中,突然,外婆被一根掉在地上的竹枝绊倒了,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流了许多血。可是,外婆还是很坚强地站了起来,笑眯眯地拉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因为她曾经跟我说过,希望我也能像竹子一样坚强勇敢,我知道,她在给我做好榜样呢!

我爱家乡美丽的竹林,在我心里,那是一片充满爱和欢乐的天堂。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8

中国,这个令人自豪的名字。伟大的她繁荣昌盛,一天比一天强大。同时,我就像待哺的婴儿,在慈祥的母亲怀抱里茁壮成长。

这村路,不是华北平原宽广笔直的阳关大道,也不是崇山峻岭间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路面是砖砌的,路径是曲折的,路景是变幻无穷的。路,有的贴着湖边,有的折进麦田。橘树密生的枝条和常年不凋的嫩叶,头碰头,手挽手,搭成一条绵延无尽的林荫道。任何城市的街道,任何城市的公园,都得不到这么长这么曲折又这么令人百走不厌的林荫道。

现在,一切都变了。以前的平房大多都变成了高楼大厦。人口增加太快了,许多外出的人开着豪华轿车,衣锦还乡。以前,农家的砖瓦房如今剩下不多了,家家户户都盖上了两三层的楼房,还装修的豪华气派。

回想20年前,有些人还吃不饱,如今要啥有啥。我还听老家的叔叔说:“以前这里人多地少,村里能开荒的都开来种花生、黄豆等旱地作物。如今,大家响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乐。以前农家的菜盘子是见不着肉的,一日三餐吃咸菜萝卜,如今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肉。衣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年一套了,现在衣服多得很。旧的还没烂,新的又买了。”

家乡,我爱你!这里,不仅有我童年的脚印,少年的欢乐,更有我对未来的憧憬。家乡,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要学好本领,将来用我的双手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9

我爱四季美丽的家乡,更爱那美丽的景色!

春天的家乡生机勃勃!你仔细听,“叮咚叮咚”那冰封了一冬的小河,开始了快乐的吟唱。你细心看,小草睁开了惺忪的`睡眼,眨了眨那明亮的小眼睛,伸了伸弯曲的懒腰。你抬头瞧,那干枯无力的树枝在春雨的滋润下变得十分饱满,郁郁葱葱的。冬眠的青蛙也从梦中醒来,走出潮湿的洞穴,它迎着从东方升起的第一缕阳光,连蹦带跳,高兴得喊道:“冬天过去了,美丽的春天来了!” 在春风的召唤下,霎时间,万物都从甜蜜的美梦中陆续苏醒了。

夏天的家乡骄阳似火!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 地站在那里。小鸟也不知躲藏多了什么地方,只有树上的知了在不知疲倦的高声欢唱。

秋天的家乡硕果累累!到处一派丰收的景像,金灿灿的稻子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微风吹过,漾起了金色的浪花。走进一看,稻穗向我微笑,好像在唱丰收的歌“秋天天气凉爽了,农民伯伯快收割”,又像在对农民伯伯说:“您辛苦了。”

冬天的家乡白雪皑皑!你瞧!一颗颗小小的雪粒,像撒下的白砂糖一样,在空中飘舞着,它们并不着急落地,好象舍不得离开天空似的。慢慢的,小雪花变大变厚了,白雪落在亭子上,像一块奶油蛋糕;白雪落在大树上,像一颗颗雪白的小帽子;白雪落在地上,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如此美丽的家乡,让我怎么能够不爱你呢?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0

我的家乡在东营市利津县,在县城的中心广场,有一处音乐喷泉,它一年四季都是绚丽多姿的。

光彩夺目的春天到了,绿茸茸的小草夹着红色的,紫色的野花,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摇动着它那婀娜的身姿,那又细又长的辫子随风摆动,真是漂亮极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响起优美的音乐,喷出五颜六色的水花,忽高忽低,形成错落有致的水柱。小朋友们围着喷泉载歌载舞,快乐极了!

炎热的夏天到了,这时喷泉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不知疲倦的升腾着五彩缤纷的水龙,像是一组组跳动着的音符,吸引了一群群纳凉的人们。

凉爽的秋天来了,这是个丰收的季节,利津大地到处都是金黄色,喷泉又伴着金秋的喜讯,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寒冷的冬天到了,喷泉喷出的水结冰了,真像是一座座生动的冰雕。有的像春笋,有的像秋菊,有的像是溶洞里的怪石,美丽极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这美丽的喷泉。我盼望家乡在喷泉的装点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1

我爱家乡,更爱那哺育着千千万万漯河人的沙河。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过那儿,从那时起,我对那个五彩的童话世界——沙河就有了一层美好印象。

家乡漯河,最亮的一道色彩便是沙河了吧。每天清晨,渔民们就出现在沙河上,放网,收网,撑船。每天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时,再船上,清纯少女吹起萧萧长笛,悠扬的笛声是人心旷神怡。

春天,沙河尤为美丽。她用五彩斑斓的小花点缀自己,用绿油油的小草打扮自己。春姑娘偶尔赐她以神圣的雾之披衣,在人们面前,炫耀着高贵,透露出神秘,摆弄着美丽。

夏天,沙河尤为茂密。她打出无数把绿色小伞,供人们乘凉,歇息。夏弟弟赐她以碧荷粉花,衬托着清凉和秀气,带给大地。沙河还无私的让人到她怀抱里避暑,她把欢笑留给自己,则让人带去清凉与痛快。

秋天,沙河丰收在望。秋姐姐赐她以成熟的果实和农民的笑脸,让他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享受着快乐与得意。看哪!树叶金灿灿的,犹如一只只蝴蝶飘零落下,好似一张高贵的芬黄地毯,迎接扑向她的游人。

冬天,沙河充满欢声笑语。冬妹妹赐她以活泼的孩子,让他们在这大雪纷飞的季节里,欢快地打雪仗,堆雪人,在他们脸上,闪耀着流光溢彩。

我爱你!漯河!我爱你!家乡的沙河!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2

暖风习习,花香缕缕,啊,醉人的春意。暖风拂面,轻轻,轻轻卷着乡情,燕语呢喃,亲亲,亲亲带着乡音。这暖风,这燕语,撩拨着我的心。闯入我梦境的,是家乡那串串的思忆。

清晨是一天的开始,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当太阳缓缓升起,辛勤的村民已在公鸡催促下哼着小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放眼望去,一片迷人的景色映入眼帘,一棵棵树笔直的站着,一座座山脉蜿蜒起伏。田地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插秧,那一刻他们仿佛变成了伟大的画家。

农家菜园的景色更让我大开眼界: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金黄的南瓜,翠绿的黄瓜,就像在开会似的,构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皓月微风,夜是醉人的。可数灿烂的星斗,亦可趁对方不留神匆匆攀上高树,玩捉迷藏的游戏,直到有人耐不住,大声喊:“快出来吧,我认输。”

明月留给夜晚的是美丽的梦幻,小河流给远方的是无私的奉献,春天留给秋季的是丰收的喜悦,而童年留给我的则是多彩的记忆。在柔柔的的春风里、幽幽的蓝天下,我遥望着远空的一只风筝,在寻觅,在思索。该像春风一样给明天的叶子添一丝色彩,该如朝霞一般给来日的夕阳增一份记忆……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3

我的家乡在古庄王村,那里有很多诱人的地方,下面我带你们去看一看。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里面有快活的鱼儿游来游去,在冬天河里的水结成了冰,里面的鱼儿不见了,小河成了滑冰场,小朋友们都穿着大棉袄在上面你推我打笑成了一片。多么快乐啊。

你到我家乡的小山坡上,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花,有一种花很让人惊讶,满山遍野的野菊花远远看上去野菊花并没什么特别,密密的花瓣中间夹着个大盘子。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在繁茂的绿叶中,时隐时现的花朵好像在和你做迷藏。

阳春二月,垂柳憋了劲,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不几天就从低重的墨绿的枝条鼓出点点黄嫩的叶芽。又细又长的柳丝垂下来,轻轻的掠着,小河的水面。春风吹来了,远远望去那垂柳上好像挂着千万串嫩绿的珠子,飘来飘去,这时我喜欢到垂柳下玩。折一截柳枝,轻轻的拧一拧,把里面又白又滑的杆抽出扔掉,再用小刀稍加修理,便做成了柳笛。

啊,多么美丽、诱人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4

我的家乡在温州平阳,平阳是一座美丽的小城。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这里的山是那么的高,这里的水是那第的清。

离县城不远是西湾海边。海边是一片金色的沙滩。沙滩上的沙子细细的,软软的,脚踩上去舒服极了。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一颗珍珠,有的像一枚钉子,还有的像一朵绽开的小花,美丽极了!

小城的大街很美,街道又长又宽,两旁绿树成阴,有桂花树`榕树`桉树等。一棵棵大树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树叶密不可分,既可以遮风,又可以挡雨。秋天到了,桂花树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淘醉。街上还有各种招牌的店铺,超市,饭店,服装店等等。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有绿绿的草坪和美丽的花坛。绿树底下有石凳,每当炎热的夏天来了,石凳上就坐满了人。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光彩夺目的音乐喷泉了。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伴着动听的音乐纷纷去观赏美妙无比的音乐喷泉。喷泉像流星从天而降,时而像花炮升上天空,时而像无数蝴蝶在跳舞,时而像天女在散花,四周彩灯射着,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花晚的平阳城,多么明亮,多第辉煌!

哦,平阳,我美丽的家乡,我爱你!

我爱美丽、诱人的家乡15

家乡阳山的瀑布,景色十分优美,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中。

一天早上,我和朋友去那儿游玩。我家乡的瀑布前面有一座小石桥,小石桥上有围栏,围栏边雕刻了一些图画,上面雕刻了几条龙,有的龙活生生的,好像在水中游来游去;有的龙在水面上喷水;还有的龙像在岸边上欣赏着美景,那龙头上还喷着火球呢!这些图画雕刻得美丽、精致,栩栩如生,真叫人喜爱!

我在石桥上看瀑布,只那瀑布帘帘飞瀑飞奔着、欢笑着,落到小河里。瀑布后面有一座小山,那一座小山真像一只骆驼在走,那瀑布又像是千万个勇猛的战士迅速地从山上冲下来,很有气势。

瀑布下面的那一条小河也很受我们欢迎:看,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河下的小石子;有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人在捡石子,或许是拿来当作什么纪念品或是艺术品吧?河里还有的村民们在洗衣服,构成了一片幸福、祥和的图景。

中午,正是太阳最猛裂的时候,阳光照射着瀑布,那瀑布好像染上金色一样;太阳就快落山了,那瀑布映着天边的云霞,流光溢彩,更是美丽!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篇7

那时,我是一个中学生,同时从一位苏州的老学者戴姜福先生读书,学习“经史辞章”范围的东西,作古典诗文的基本训练。因为生活困难,等不得逐步升学,1933年由我祖父辈的老世交傅增湘先生拿着我的作业去介绍给陈垣先生,当然意在给我找一点谋生的机会。傅老先生回来告诉我说:“援庵说你写作俱佳。他的印象不错,可以去见他。无论能否得到工作安排,你总要勤向陈先生请教。学到做学问的门径,这比得到一个职业还重要,一生受用不尽的。”我谨记着这个嘱咐,去见陈先生。初见他眉棱眼角肃穆威严,未免有些害怕。但他开口说:“我的叔父陈简墀和你祖父是同年翰林,我们还是世交呢!”其实陈先生早就参加资产阶级革命,对于封建的科举关系焉能那样讲求?但从我听了这句话,我和先生之间,像先拆了一堵生疏的墙壁。此后随着漫长的岁月,每次见面,都给我换去旧思想,灌注新营养。在今天如果说予小子对文化教育事业有一滴贡献,那就是这位老园丁辛勤灌溉时的汗珠。

怎样教书

我见了陈老师之后不久,老师推荐我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一班“国文”。在交派我工作时,详细问我教过学生没有,多大年龄的,教什么,怎么教。我把教过家馆的情形述说了,老师在点点头之后,说了几条“注意事项”。过了两年,便有人认为我不够中学教员的资格,把我解聘。老师便派我在大学教一年级的“国文”。老师一贯的教学理论,多少年从来未间断地对我提醒。今天回想,记忆犹新,现在综合写在这里。老师说:

(一) 教一班中学生与在私塾屋里教几个小孩不同,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 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三) 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 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下场?你还年轻,但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五) 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

(六) 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七) 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包括作文中的问题,记下以备比较。

(八) 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九) 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学生打呵欠,或者在抄别人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得多么用力也是白费。不但作文课要在学生坐位行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板书的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有不会写的或写错了的字,在他们坐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觉兴趣,不怕来问了。

这些“上课须知”,老师不止一次地向我反复说明,唯恐听不明,记不住。

老师又在楼道里挂了许多玻璃框子,里边随时装入一些各班学生的优秀作业。要求有顶批,有总批,有加圈的地方,有加点的地方,都是为了标志出优点所在。这固然是为了学生观摩的大检阅、大比赛,后来我才明白也是教师教学效果、批改水平的大检阅。

我知道老师并没搞过什么教学法、教育心理学,但他这些原则和方法,实在符合许多教育理论,这是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辛勤总结得出来的。

对后学的诱导

陈老师对后学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对学生用种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堂下对后学无论是否自己教过的人,也都抱有一团热情去加以诱导。当然也有正面出题目、指范围、定期限、提要求的时候,但这是一般师长、前辈所常有的、共有的,不待详谈。这里要谈的是陈老师一些自身表率和“谈言微中”的诱导情况。

陈老师对各班“国文”课一向不但是亲自过问,每年还自己教一班课。各班的课本是统一的,选哪些作品,哪篇是为何而选,哪篇中讲什么要点,通过这篇要使学生受到哪方面的教育,都经过仔细考虑,并向任课的人加以说明。学年末全校的一年级“国文”课总是会考,由陈老师自己出题,统一评定分数。现在我才明白,这不但是学生的会考,也是教师们的会考。

我们这些教“国文”的教员,当然绝大多数是陈老师的学生或后辈,他经常要我们去见他。如果时间隔久了不去,他遇到就问:“你忙什么呢?怎么好久没见?”见面后并不考查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等等,总是在闲谈中抓住一两小问题进行指点,指点的往往是因小见大。我们每见老师总有新鲜的收获,或发现自己的不足。

我很不用功,看书少,笔懒,发现不了问题,老师在谈话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尽关史学方面的,总是细致地指出,这个问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探索,有什么题目可作,但不硬出题目,而是引导人发生兴趣。有时评论一篇作品或评论某一种书,说它有什么好处,但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常说“我们今天来作,会比它要好”,说到这里就止住。好处在哪里,不足处在哪里,怎样作就比它好?如果我们不问,并不往下说。

我就错过了许多次往下请教的机会。因为绝大多数是我没读过的书,或者没有兴趣的问题。假如听了之后随时请教,或回去赶紧补读,下次接着上次的问题尾巴再请教,岂不收获更多?当然我也不是没有继续请教过,最可悔恨的是请教过的比放过去的少得多!

陈老师的客厅、书房以及住室内,总挂些名人字画,最多的是清代学者的字,有时也挂些古代学者字迹的拓片。客厅案头或沙发前的桌上,总有些字画卷册或书籍,这常是宾主谈话的资料,也是对后学的教材。他曾用30元买了一开章学诚的手札,在30年代买清代学者手札墨迹,这是很高的价钱了。但章学诚的字,写得非常拙劣,老师把它挂在那里,既备一家学者的笔迹,又常当做劣书的例子来警告我们。我们去了,老师常指着某件字画问:“这个人你知道吗?”如果知道,并且还说得出一些有关的问题,老师必大为高兴,连带地引出关于这位学者和他的学问、著述种种评价和介绍。如果不知道,则又指引一点头绪后就不往下多说,例如说:“他是一个史学家。”就完了。我们因自愧没趣,或者想知道个究竟,只好去查有关这个人的资料。明白了一些,下次再向老师表现一番,老师必很高兴。但又常在我的棱缝中再点一下,如果还知道,必大笑点头,我也像考了个满分,感觉自傲。如果词穷了,也必再告诉一点头绪,容回去再查。

老师最喜欢收学者的草稿,细细寻绎他们的修改过程。客厅桌上常摆着这类东西。当见我们看得发生兴趣时,便提出问题说:“你说他为什么改那个字?”

老师常把自己研究的问题向我们说,什么问题,怎么研究起的。在我们的疑问中,如果有老师还没有想到的,必高兴地肯定我们的提问,然后再进一步地发挥给我们听。老师常说,一篇论文或专著,作完了不要忙着发表。好比刚蒸出的馒头,须要把热气放完了,才能去吃;蒸得透不透,熟不熟,才能知道。还常说,作品要给三类人看:一是水平高于自己的人,二是和自己平行的人,三是不如自己的人。因为这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反映,以便修改。所以老师的著作稿,我们也常以第三类读者的关系,而得到先睹。我们提出的意见或问题,当然并非全无启发性的,但也有些是很可笑的。一次稿中引了两句诗,一位先生看了,误以为是长短两句散文,说稿上的断句有误。老师因而告诉我们要注意学诗,不可闹笑柄。但又郑重嘱咐我们,不要向那位先生说,并说将由自己劝他学诗。我们同从老师受业的人很多,但许多并非同校、同班,以下只好借用“同门”这个旧词。那么那位先生也可称为“同门”的。

老师常常驳斥我们说“不是”,“不对”,听着不免扫兴。但这种驳斥都是有代价的,当驳斥之后,必然使我们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对”。后来我们又常恐怕听不到这样的驳斥。

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片丹诚

历史证明,中国几千年来各地方的各民族从矛盾到交融,最后团结成为一体,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它的灿烂文化。陈老师曾从一部分历史时期来论证这个问题,即是他精心而且得意的著作之一《元西域人华化考》。

在抗战时期,老师身处沦陷区中,和革命抗敌的后方完全隔绝,手无寸铁的老学者,发奋以教导学生为职志。环境日渐恶劣,生活日渐艰难,老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先生著书、教书越发勤奋。学校经费不足,《辅仁学志》将要停刊,几位老先生相约在《学志》上发表文章,不收稿费。这时期他们发表的文章比收稿费时还要多。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来敌人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文化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

一次,我拿一卷友人收藏找我题跋的纳兰成德手札卷去给老师看,说起成德的汉文化修养之高,我说:“您作《元西域人华化考》举了若干人,如果我作‘清东域人华化考’,成容若应该列在前茅。”老师指着我的题跋说:“后边是启元伯。”相对大笑。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更是各兄弟民族团结融合的重要纽带,也是陈老师学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个中心。

竭泽而渔地搜集材料

老师研究某一个问题,特别是作历史考证,最重视占有材料。所谓占有材料,并不是指专门挖掘什么新奇的材料,更不是主张找人所未见的什么珍秘材料,而是说要了解这一问题各个方面有关的材料,尽量搜集,加以考查。在人所共见的平凡书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自己常说,在准备材料阶段,要“竭泽而渔”,意思即是要不漏掉每一条材料。至于用几条,怎么用,那是第二步的事。

问题来了,材料到哪里找?这是我最苦恼的事。而老师常常指出范围,上哪方面去查。我曾向老师问起:“您能知道哪里有哪方面的材料,好比能知道某处陆地下面有伏流,刨开三尺,居然跳出鱼来,这是怎么回事?”后来逐渐知道老师有深广的知识面,不管多么大部头的书,他总要逐一过目。好比对于地理、地质、水道、动物等等调查档案都曾过目的人,哪里有伏流,哪里有鱼,总会掌握线索的。

他曾藏有三部佛教的《大藏经》和一部道教的《道藏经》,曾说笑话:“唐三藏不稀奇,我有四藏。”这些“大块文章”老师都曾阅览过吗?我脑中时常泛出这种疑问。一次老师在古物陈列所发现了一部嘉兴地方刻的《大藏经》,立刻知道里边有哪些种是别处没有的,并且有什么用处。即带着人去抄出许多本,摘录若干条。怎么比较而知哪些种是别处没有的呢?当然熟悉目录是首要的,但仅仅查目录,怎能知道哪些有什么用处呢?我这才“考证”出老师藏的“四藏”并不是陈列品,而是都曾一一过目,心中有数的。

老师还极注意工具书,20年代时《丛书子目索引》一类的书还没出版,老师带了一班学生,编了一套各种丛书的索引,这些册清稿,一直在自己书案旁边书架上,后来虽有出版的,自己还是习惯查这份稿本。

另外还有其他书籍,本身并非工具书,但由于善于利用,而收到工具书的效果。例如一次有人拿来一副王引之写的对联,是集唐人诗句。一句知道作者,一句不知道。老师走到藏书的房间,不久出来,说了作者是谁。大家都很惊奇问怎么知道的,原来有一种小本子的书,叫《诗句题解汇编》,是把唐宋著名诗人的名作每句按韵分编,查者按某句末字所属的韵部去查即知。科举考试除了考八股文外,还考“试帖诗”。这种诗绝大多数是以一句古代诗为题,应考者要知道这句的作者和全诗的内容,然后才好着笔,这种小册子即是当时的“夹带”,也就是今天所谓“小抄”的。现在试帖诗没有人再作了,而这种“小抄”到了陈老师手中,却成了查古人诗句的索引。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其余不难类推。

胸中先有鱼类分布的地图,同时烂绳破布又都可拿来做网,何患不能竭泽而渔呢?

一指的批评和一字的考证

老师在谈话时,时常风趣地用手向人一指。这无言的一指,有时是肯定的,有时是否定的。使被指者自己领会,得出结论。一位“同门”满脸连鬓胡须,又常懒得刮,老师曾明白告诉他,不刮属于不礼貌。并且上课也要整齐严肃,“不修边幅”去上课,给学生的印象不好,但这位“同门”还常常忘了刮。当忘刮胡子见到老师时,老师总是看看他的脸,用手一指,他便跼蹐不安。有一次我们一同去见老师,快到门前了,忽然发觉没有刮胡子,便跑到附近一位“同门”的家中借刀具来刮。附近的这位“同门”的父亲,也是我们的一位师长,看见后说:“你真成了子贡。”大家以为是说他算大师的门徒。这位老先生又说:“入马厩而修容!”这个故事是这样:子贡去到一个贵人家,因为容貌不整洁,被守门人拦住,不许入门,子贡临时钻进门外的马棚“修容”。大家听了后一句无不大笑。这次这位“同门”才免于一指。

一次作司铎书院海棠诗,我用了“西府”一词,另一位“同门”说:“恭王府当时称西府呀?”老师笑着用手一指,然后说:“西府海棠啊!”这位“同门”说:“我想远了。”又谈到当时的美术系主任溥伒先生,他在清代的封爵是“贝子”。我说:“他是孛堇。”老师点点头。这位“同门”又说:“什么孛堇?”老师不禁一愣,“哎”了一声,用手一指,没再说什么。我赶紧接着说:“就是贝子,《金史》作孛堇。”这位“同门”研究史学,偶然忘了金源官职。老师这无言的一指,不啻开了一次“必读书目”。

老师读书,从来不放过一个字,作历史考证,有时一个很大的问题,都从一个字上突破、解决。以下举三个例:

北京图书馆影印一册于敏中的信札,都是从热河行宫寄给北京的陆锡熊的。陆锡熊那时正在编辑《四库全书》,于的信札是指示编书问题的。全册各信札绝大部分只写日子,既少有月份、更没有年份。里边一札偶然记了大雨,老师即从于所在地区和下雨的情况勾稽得知是某年某月,因而解决了这批信札大部分写寄的时间,而为《四库全书》编辑经过和进程得到许多旁证资料。这是从一个“雨”字解决的。

又在考顺治是否真曾出家的问题时,在蒋良骐编的《东华录》中看到顺治卒后若干日内,称灵柩为“梓宫”,从某日以后称灵柩为“宝宫”,再印证其他资料,证明“梓宫”是指木制的棺材,“宝宫”是指“宝瓶”,即是骨灰坛。于是证明顺治是用火葬的。清代《实录》屡经删削修改,蒋良骐在乾隆时所摘录的底本,还是没太删削的本子,还存留“宝宫”的字样。《实录》是官修的书,可见早期并没讳言火葬。这是从一个“宝”字解决的。

又当撰写纪念吴渔山的文章时,搜集了许多吴氏的书画影印本。老师对于画法的鉴定,未曾作专门研究,时常叫我去看。我虽曾学画,但那时鉴定能力还很幼稚,老师依然是垂询参考的。一次看到一册,画的水平不坏,题“仿李营邱”,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说:“这册是假的!”

我赶紧问什么原因,老师详谈:孔子的名字,历代都不避讳,到了清代雍正四年,才下令避讳“丘”字,凡写“丘”字时,都加“邑”旁作“邱”,在这年以前,并没有把“孔丘”“营丘”写成“孔邱”“营邱”的。吴渔山卒于雍正以前,怎能预先避讳?我真奇怪,老师对历史事件连年份都记得这样清,提出这样快!在这问题上,当然和作《史讳举例》曾下的功夫有关,更重要的是亲手剪裁分类编订过那部《柱下备忘录》。所以清代史事,不难如数家珍,唾手而得。伪画的马脚,立刻揭露。这是从一个“邱”字解决的。

这类情况还多,凭此三例,也可以概见其余。

严格的文风和精密的逻辑

陈老师对于文风的要求,一向是极端严格的。字句的精简,逻辑的周密,从来一丝不苟。旧文风,散文多半是学“桐城派”,兼学些半骈半散的“公牍文”。遇到陈老师,却常被问得一无是处。怎样问?例如用些漂亮的语调,古奥的词藻时,老师总问;“这些怎么讲?”那些语调和词藻当然不易明确翻成现在语言,答不出时,老师便说:“那你为什么用它?”一次我用了“旧年”二字,是从唐人诗“江春人旧年”套用来的。老师问:“旧年指什么?是旧历年,是去年,还是以往哪年?”我不能具体说,就被改了。老师说:“桐城派作文章如果肯定一个人,必要否定一个人来作陪衬。语气总要摇曳多姿,其实里边有许多没用的话。”30年代流行一种论文题目,像“某某作家及其作品”,老师见到我辈如果写出这类题目,必要把那个“其”字删去,宁可使念着不太顺嘴,也绝不容许多费一个字。

唐代刘知幾作的《史通》,里边有一篇《点烦》,是举出前代文中啰唆的例子,把他所认为应删去的字用“点”标在旁边。流传的《史通》刻本,字旁的点都被刻版者省略,后世读者便无法看出刘知幾要删去哪些字。刘氏的原则是删去没用的字,而语义毫无损伤、改变。并只往下删,绝不增加任何一字。这种精神,是陈老师最为赞成的。屡次把《点烦》篇中的例文印出来,让学生自己学着去删。结果常把有用的字删去,而留下的却是废字废话。老师的秘书都怕起草文件,常常为了一两字的推敲,能经历许多时间。

老师对于行文,最不喜“见下文”。说,先后次序,不可颠倒。前边没有说明,令读者等待看后边,那么前边说的话根据何在?又很不喜在自己文中加注释。说,正文原来就是说明问题的,为什么不在正文中即把问题说清楚?既有正文,再补以注释,就说明正文没说全或没说清。除了特定的规格、特定的条件必须用小注的形式外,应该锻炼在正文中就把应说的都说清。所以老师的著作中除《元典章校补》是随着《元典章》的体例有小注;《元秘史译音用字考》在木版刻成后又发现应加的内容,不得已刓改版面,出现一段双行小字外,一般文中连加括弧的插话都不肯用,更不用说那些“注一”“注二”的小注。但看那些一字一板的考据文章中,并没有使人觉得缺什么该交代的材料出处,因为已都消化在正文中了。另外,也不喜用删节号。认为引文不会抄全篇,当然都是删节的。不衔接的引文,应该分开引用。引诗如果仅三句有用,那不成联的单句必然另引,绝不使它成为瘸腿诗。

用比喻来说老师的考证文风,既像古代“老吏断狱”的爰书,又像现代科学发明的报告。

无价的奖金和宝贵的墨迹

辅仁大学有一位教授,在抗战胜利后出任北平市的某一局长,从辅仁的教师中找他的帮手,想让我去管一个科室。我去向陈老师请教,老师问:“你母亲愿意不愿意?”我说:“我母亲自己不懂得,教我请示老师。”又问:“你自己觉得怎样?”我说:“我‘少无宦情’。”老师哈哈大笑说:“既然你无宦情,我可以告诉你:学校送给你的是聘书,你是教师,是宾客;衙门发给你的是委任状,你是属员,是官吏。”我明白了,立刻告辞回来,用花笺纸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那位教授对我的重视,又婉言辞谢了他的委派。拿着这封信去请老师过目。老师看了没有别的话,只说:“值三十元。”这“三十元”到了我的耳朵里,就不是银圆,而是金圆了。

1963年,我有一篇发表过的旧论文,由于读者反映较好,修改补充后,将由出版单位作专书出版,去请陈老师题签。老师非常高兴,问我:“你曾有专书出版过吗?”我说:“这是第一本。”又问了这册的一些方面后,忽然问我:“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我说:“五十一岁。”老师即历数戴东原只五十三,全谢山五十岁,然后说:“你好好努力啊!”我突然听到这几句上言不搭下语而又比拟不恰的话,立刻懵住了,稍微一想,几乎掉下泪来。老人这时竟像一个小孩,看到自己浇过水的一棵小草,结了籽粒,便喊人来看,说要结桃李了。现在又过了十七年,我学无寸进,辜负了老师夸张性的鼓励。

陈老师对于做文史教育工作的后学,要求常常既广且严。他常说做文史工作必须懂诗文,懂金石,否则怎能广泛运用各方面的史料。又说做一个学者必须能懂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做一个教育工作者,常识更须广博。还常说,字写不好,学问再大,也不免减色。一个教师板书写得难看,学生先看不起。

老师写信都用花笺纸,一笔似米芾又似董其昌的小行书,永远那么匀称,绝不潦草。看来每下笔时,都是提防着人家收藏装裱。藏书上的眉批和学生作业上的批语字迹是一样的。黑板上的字,也是那样。板书每行四五字,绝不写到黑板下框处,怕后边坐的学生看不见。写哪些字,好像都曾计划过的,但我却不敢问:“您的板书还打草稿吗?”后来无意中谈到“备课”问题,老师说:“备课不但要准备教什么,还要思考怎样教。哪些话写黑板,哪些话不用写。易懂的写了是浪费,不易懂的不写则学生不明白。”啊!原来黑板写什么,怎样写,老师确是都经过考虑的。

老师在名人字画上写题跋,看去潇洒自然,毫不矜持费力,原来也一一精打细算,行款位置,都要恰当合适。给人写扇面,好写自己作的小条笔记,我就求写过两次,都写的小考证。写到最后,不多不少,加上年月款识,印章,真是天衣无缝。后来得知是先数好扇骨的行格,再算好文词的字数,哪行长,哪行短。看去一气呵成,谁知曾费如此匠心呢?

我在1964、1965年间,起草了一本小册子,带着稿子去请老师题签。这时老师已经病了,禁不得劳累。见我这一叠稿子,非看不可。但我知道他老人家如看完那几万字,身体必然支持不住,只好托词说还须修改,改后再拿来,先只留下书名。我心里知道老师以后恐连这样书签也不易多写了,但又难于先给自己订出题目,请老师预写。于是想出“启功丛稿”四字,准备将来作为“大题”,分别用在各篇名下。就说还有一本杂文,也求题签。老师这时已不太能多谈话,我就到旁的房间去坐。不多时间,秘书同志举着一叠墨笔写的小书签来了,我真喜出望外,怎能这样快呢?原来老师凡见到学生有一点点“成绩”,都是异常兴奋的。最痛心的是这个小册,从那年起,整整修改了十年,才得出版,而他老人家已不及见了!

现在我把回忆老师教导的千百分之一写出来,如果能对今后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也算我报了师恩的千百分之一!我现在也将近七十岁了,记忆力锐减,但“学问门径”“受用无穷”“不对”“不是”“教师”“官吏”“三十元”“五十岁”种种声音,却永远鲜明地在我的耳边。

老师逝世时,是1971年,那时还祸害横行,纵有千言万语,谁又敢见诸文字?当时私撰了一副挽联,曾向朋友述说,都劝我不要写出。现在补写在这里,以当“回向”吧!

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

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诱人的醇香 篇8

滋补参须木瓜花生露

用料

木瓜 200克

参须 1根

花生 50克

白糖 1茶匙

特色:

口感滋润而香浓,带着参须的淡淡苦香,是秋天滋润补气的绝好饮品。

做法:

1先将木瓜切开,去掉里面的瓤,再削去外皮,切成大块备用。买来的花生,去掉外壳和花生皮,留下花生仁备用。

2将参须上面粘连的杂质擦洗干净,将木瓜、花生、参须、白糖和适量的清水(注意水量不可以超过豆浆机最高水位)依次放入豆浆机中,用果蔬豆浆功能将其搅打制浆完毕,略加过滤即可饮用。

Tips

参须虽然滋补,但也容易让人上火,如果你体质属于易上火型或者已经上火,就要减少或者不放参须了。

脆皮香酥鸭腿

鸭皮酥脆,鸭肉醇香

南瓜绿豆米浆

细腻香郁,口感顺滑

香芋百合芡实煲

香味浓郁,层次丰富

虾酱茄条

虾鲜茄美,最是下饭

南瓜绿豆米浆 简单

用料:

南瓜 150克

绿豆 20克

大米 25克

白糖 1茶匙

做法:

1将大米和绿豆分别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提前浸泡充分备用(绿豆最好提前一晚浸泡)。

2将南瓜用刮皮器刮去外皮,掏去南瓜子,然后清洗干净,切成大块备用。

3将绿豆、大米、南瓜、白糖和约500毫升的清水(注意加入的水量不可超过豆浆机的最高水位线)放入豆浆机中,制浆完成即可。

Tips

其实这是米浆和豆浆的结合,本身味道就不错,加入南瓜汁以后,更加增添了浓郁顺滑的口感。

脆皮香酥鸭腿 中等

用料:

鸭腿 2个

海盐 1茶匙

花椒 10克

鸡粉 1/2茶匙

五香粉 20克

料酒 1汤匙

葱姜蒜粉 1/2茶匙

油 适量

做法:

1将鸭腿洗净,用铁签在表面扎几个小孔,然后用料酒腌制片刻。

2将花椒碾碎,与海盐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翻炒至变成淡咖啡色后盛出。

3将炒好的椒盐抹在鸭腿上,再撒入鸡粉、五香粉、葱姜蒜粉腌制两个小时。然后将鸭腿上锅蒸半个小时,盛出后将上面的花椒等辅料刮下来。锅中倒油,烧至七成热,将蒸好的鸭腿放入,小火煎至表面金黄酥脆即可。

Tips

海盐可在大型超市买到,这种盐没有添加剂,甚至连抗凝结剂也没有,这样的盐,味道最为纯正。

虾酱茄条 简单

用料:

长茄子 400克

虾酱 1汤匙

香葱粒 20克

油 适量

做法:

1将长茄子洗净、去蒂,一剖为二后切成长条(切好的茄子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会氧化而发黑,浸泡在淡盐水中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2锅中放入油,烧热,将切好的茄条放入热油中炸透后盛出、沥油。

3锅中留底油,烧热,重新放入茄条、虾酱,大火翻炒均匀入味后,撒入香葱粒即可。

Tips

虾酱有颗粒很粗的,也有很细腻的,这里更推荐使用细腻的虾酱,味道更易于控制,不会出现腥臭的异味。

香芋百合芡实煲 简单

用料:

芋头 250克

虾皮 5克

胡萝卜 120克

芡实 10克

干百合 10克

高汤 适量

三花淡奶(或淡奶油) 2汤匙

水淀粉 适量

油、盐 各适量

做法:

1芡实洗净,用热水浸泡半小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小火再煮10分钟。干百合泡开、洗净后放入锅中。芋头去皮,切小块。

2胡萝卜洗净后切小块,与芋头块一起放入烧热的平底锅中,加入油,中火煎至金黄色,盛出放入锅中。

3锅中加入高汤煮沸,转小火,加入三花淡奶搅匀,等到食材软糯后放入盐、水淀粉调匀,撒入虾皮即可。

Tips

小班教案诱人的早餐 篇9

走到三楼,小班的孩子在平台上做操,正准备回教室。轻轻地牵一个孩子的手,没想到小家伙两手一抱,说了一句让大家都忍俊不禁的话:“我不是你的老师,不要拉我!”小班的孩子真是可爱极了!虽然遭到了“拒绝”,心里却是快乐无比。

开始上课了,孩子们在老师清晰、准确的引导下自然地认识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教师从“介绍、认识早餐;示范做早餐;幼儿自己制作早餐”这样三个大环节展开教学,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的亮点有:

1、教师回应幼儿的能力很强。

Z老师能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应答,比如老师问:“今天早上你吃了什么早餐?”,有个孩子说:“我吃了馒头。”又有孩子说:“我吃了包子”,于是老师马上说:“哦,你吃的是包子呀,跟馒头不一样,里面有馅的是不是?”这样的应答,很自然,同时也让孩子了解了馒头和包子的区别,非常好。

2、教师在讲解、示范时,语言和动作同时呈现,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也便于孩子理解和掌握。

在孩子自己制作“早餐”时,没有一个孩子把早餐贴到盘子外面去,孩子的作品几乎每一张都很整洁。我想,这要归功于老师的讲解示范。教师在示范时,一边用语言提示:“要把早餐贴在盘子里面”,一边用动作摆放来提示:“这样对不对?”这样两种方式结合的示范,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孩子在自己的操作中有了很好的表现。

@_@我是分割线@_@

3、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课堂的有效性较高。

小班的孩子来园才一个多月,但是都能积极主动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认真听讲,并且大部分孩子都能口齿清楚地回答问题,都能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是很不容易的。一直记得自己带小班时,上美术课,很多孩子都会叫:“老师,我不会画!”还有的孩子无论怎么说也不肯动手画。今天,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们一个个都很能干,完成作品的质量也很高。所以,从内心佩服现在的老师和孩子。

对这次活动的建议:

1、这是一次科学活动,主要目标是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所以建议老师准备好这三种图形的图片。在幼儿认识早餐,出示规范的图形,让孩子学说图形的名称,还可以问问:“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联系幼儿生活,帮助孩子掌握图形的特征。

上一篇: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下一篇:短文拐弯处的回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