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共10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1
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的编排设计是这样的:出示主题图,先出示两群羊,每群10只,使学生看出有20只羊,继而又来了8群羊,请学生估计是多少只羊。这一部分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的20大的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继而在例1中设计了三位小朋友数不同物体的情境(100颗花生,100根小棒,100个小立方体),一方面说明了提供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数数方法,十分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的十个十个数的方法。总之教材要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30页—33页例
1、例
2、例3 教学目标:
1、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了解到100以内数的顺序。
2、能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会数100以内的各数,弄清数的组成。
2、认识计数器单位“一”和“十”。教学方法:
演示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幸运星,学生准备豆子、小棒、橡皮筋。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展示100颗幸运星,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为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过度: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你们知道草原上有什么动物吗?(学生畅言)
2、课件显示主题图 ①加深理解20是多少。师:(课件显示)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草原上来了多少只羊呢?学生回答。
②感知100是多少。
课件显示:草原上又来了许多羊。
小精灵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 学生汇报。
3、用你的方法数出草原上的小羊们,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同学们估计的数量挺准的,老师还准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计数量。你们用手抓一把准备好的豆子,估计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豆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们估计的数量告诉同桌。
放下豆子,数一数有多少粒。学生汇报你是怎么数的?
课件展示小精灵十个十个数的数法,学生对这种数法予以评价。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人选择你喜欢的一种东西,数一数,正好数出100。学生汇报:怎样数出100的? 师:你数出的100里面有几个十? 引导学生观察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出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板书:10个十是100
3、练习:教科书第36页第2题 学生独立数数,说说怎么数的。
4、教学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①小组合作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数(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师:39根小棒,再添一根就是多少根?要清楚地看出有42根小棒,可以怎样做?
②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接着从42数到51。③练习: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100以内的数,其余边拍手边接着往下数。
5、两位数的组成(教学例3)出示课件:35根小棒
师: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同桌互说,再汇报。
学生闭上眼睛想43里面有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
三、巩固加深印象
1、练习七第2题 课件出示“百球图”
先整体观察再估一估有多少个球? 再引导学生数数(全班交流数的方法)
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计的数对比。
2、完成第3题。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五个数来。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三十五里面有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 10个十是一百
四十三里面有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离开了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枯燥甚至失去教学意义。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幸运星、豆子、小棒、橡皮筋等)。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希望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不同的人数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学生,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三是进行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就本节课而言,教学中既轻松地训练了数数,同时数数的方法得到了指导,这种指导有来自于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智慧。看似没多少内容可讲的数数教学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使学生的数数能力和策略得到了发展和提升。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2
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内容:P94总复习第1、2、3题,P97练习十九第1、2、3、5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数位,知道数位在计数中的重要地位。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
掌握数位,知道数位在计数中的重要地位,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略)
二、复习指导
(一)复习数位:
1、出示计数器,让生分别指出个位、十位、百位。
2、师:个位、十位、百位上一颗算珠分别表示多少?
3、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1题。
4、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二)复习数的组成:
1、师出示一个数:86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位上数表示多少?
2、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2题。
3、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三)复习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1、先让学生回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生答,师板书: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较大;十位上的相同,个位数大的那个数较大。
2、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3题。
3、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九第1题,左边的题要引导学生先找一找每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再按规律填数。右边的题是对94连续分解,用这种分解形式,强化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
2、练习十九第2题,要关注题中是连续小括号,其用意是要求把上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因此学生要先对数进行大小比较,首先一位数比两位数小,然后比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经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比较,就能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练习十九第3题,既涉及学生对“多一些”“少一些”的理解,还涉及可能性方面的知识。学生要从“宁宁可能有多少元”中,理解宁宁可能有28元,但比一定就是28元,还有26、27、29元这些可能,明明的钱也是如此。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多一些”和“少一些”只能估计到一个范围中的数,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估算做准备。
4、练习十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复习内容:总复习第4、5题,P97练习十九第4、6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复习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的计算方法。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略)
二、复习指导
1、师:100以内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生答后,师小结:100数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2、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4题,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5题,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九第4题,要求学生口算,还要用最短时间算出结果,也就是要有速度方面的要求。除了第4题的练习外,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加强口算方面的练习,如用口算卡进行视算、听算等,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但参与口算的数不宜太大,要限制在本册口算范围内。
2、练习十九第6题,要求学生选择用竖式计算。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教学时要关注“为什么要选择竖式计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口算有困难)。学生独立完成后,选几道题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还要选一些错误的计算来分析,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复习内容:练习十九第7、8、9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略)
二、练习指导:
1、练习十九第7题,一般情况下是先算出结果,再和另一个数比大小,但有些题要灵活处理,比如27+16与63比较,可以这样想:把27放大为30,,1放大为20,两个数的和才50,都比63小,所以27+16肯定比63小。也就是说,既要学生掌握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方法,还要注意解题的灵活性。
2、练习十九第8题,要抓住卖出电视机与运来电视机的台数的这个关系,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按计算方法正确地算出结果。
3、练习十九第9题,与第8题相似,不同的是数据用表格呈现的,而且呈现的数据比较多,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复习认识钟表、人民币
复习内容:总复习第6、7、8、9题,练习十九第10、11、12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表、人民币,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复习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钟表、人民币,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略)
二、复习指导
(一)复习认识钟表:
1、师出示钟面:让学生分别指出时针、分针。
2、师拨出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等,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3、师随意说出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分别拨出。
4、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6、7题。(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二)复习人民币
1、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
2、师:1元=()角1角=()分
3、指导学生完成:4元3角=()27分=()角()分
(人民币换算与加减法知识的综合,指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来完成换算)
4、学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8、9题。(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九第10题,只提供情境,要求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随意提,也可以附加一些条件让学生提问题。比如要求学生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或者“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这样的难度要大一些。(但都要把问题控制在本册书能计算的范围内)
2、练习十九第11题,都是用78元买东西,因此都要用到“78元-用去的钱=剩下的钱”的数量关系。不同的是“用去的钱”在变化,因此学生可以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用去的钱越多,剩下的钱就越少。
3、练习十九第12题,学生首先要观察第一幅图的“样子”,通过对“样子”的观察,发现要先看钟面写出时间,再用一般计时的方式把这个时间写出来。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复习位置、认识图形
复习内容:总复习第10、11题,练习十九第13、14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位置,能正确分辨上下、左右、前后。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复习重难点:
能正确分辨上下、左右、前后,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略)
二、复习指导
(一)复习位置:
1、让学生说一说: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2、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10题。(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二)认识图形
1、师出示P30练习六第4题连线,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的?
2、学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11题。(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九第13题,先要求学生指出前后左右几个相对位置,然后再按题中的要求画出小朋友行走的路线。
2、练习十九第14题,先让学生找一找题中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要特别注意右图中两个小长方形组成了一个大长方形。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复习分类与整理
复习内容:总复习第12题,练习十九第15、16题及思考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
2、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略)
二、复习指导
1、师:我们应当如何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在分类整理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2、生独立完成总复习第12题。(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九第15题,先要求学生关注“按颜色分”和“按形状分”的不同分类标准,再关注有几种颜色和几种形状,然后再按要求分类。分类后可要求要求学生谈体会。
2、练习十九第16题,分类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分类方法。在扑克牌分类时,花色既可以按单因素的标准分,如把黑桃、红桃、梅花和方块分别放置到一起;又可以按双因素的标准分,如把黑桃中有图案的放到一起,没有图案的放到一起。该题主要按单因素的标准分,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尝试双因素的分类标准,但这可不做要求。
3、练习十九思考题,只要过长方形对角线相交的中心点的直线,就能平分这个长方形,这里只要求学生直观地分出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就可以了,不要作过高要求。(最好的办法是对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3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数学一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
2、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知道百与十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
学具: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教具:每组一个计数器。教学过程:
1、第一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这道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①认识图中的物体吗?估一估,各图中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估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②数一数,说一说各图中有几个十几个一。③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把途中的数拨出来。
2、我说你数。提供了一种游戏式的练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①师生合作。教师先讲清规则:从规定的数开始数,可以顺数,可以倒数,也可以5个5个的数······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1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②小组合作
3、数一数,填一填。主要考察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独立填写。说一说:
2个十和3个一组成多少? 3个十和6个一组成多少?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读一读。第5题:估一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第6题:猜数游戏:
教师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有一名学生做示范,然后,同桌两人进行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数的策略,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么学的?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19---20页。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一是通过让学生数出30根小棒后提出“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0根”的问题啊,让学生体验3个十就是30,进而明白10个十就是100的道理。二是通过“摆一摆”来填空。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知道10个十十一百,并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几个十和几个一)。
2、能10个10个地数出100以内的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合理精神。教学难点:
建立十位数位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具准备: 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导入:
师:我手中拿着一把小棒,大家猜猜看,老师的手里面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猜一猜。
师:到底谁猜的对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数一数。学生上台数小棒。
(学生可能是一根一根的数教师加以引导让孩子5个个数或者10个10个数。)
二、探究新知
1、建立十位数位的概念。
师:通过数,知道了这里有30根小棒,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30根小棒呢?同学们可以拿出小棒来,摆一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是怎么摆的。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指导。
看到学生基本都摆完后,师问:你们是怎么摆的?
生:先把小棒10根10根小棒捆成一捆,那这一捆小棒就是几根?表示什么? 生:一捆小棒就是10根,表示1个十。
师:说的好。那我们10根捆成一捆,一共捆成几捆?(3捆)那就是几个十?(3个十)师:说的对!3个十就是30.如果再加1捆呢? 生:是4个十,是40.师:6个十是多少呢?8个十是多少呢? 生:是6个十,是60.8个十是80.2、10个十是一百。
师:一捆师10根10捆是多少根呢?我们一起拿出来10捆来数一数。教师带领学生数:10根、20根、30根......90根、100根。师:说明10个十是多少? 生:10个十是100.师:100里面有几个十? 生:100里面有10个十。
4、几个
十、几个一。
师:整捆是10根,一捆就表示1个十;那一根表示什么? 生:1个一。师:2根?7根呢? 生:2个
一、3个
一、7个一。教师摆出4捆、2根。
师:这里有几个
十、几个一? 生:4个十,2个一。
师:4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生:42.教师再拿出6捆5根。
师:这里有几个
十、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生:6个
十、5个一。合起来是65.教师还可以请个别学生来摆一摆,其他同学说说有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巩固加深数的组成。
教师说数字学生摆小棒,并说说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师:52.学生摆小棒,并反馈:由5个十,2个一组成。师小结:一个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对口令游戏。
1、师生对口令。
师:比一比,谁的口令对得好。3个十和5个一师多少? 生:35.2、学生相互对口令。
(教师注意参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四、针对性练习
1、数一数,再填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填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总结
六、1、从摆小棒中,我们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几捆小棒就是几个十,几根小棒就是几个一。
七、2、任意出一个两位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八、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组成
3个十是30
10个十是100 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5
本节内容出自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由张店区一名年轻的骨干老师出示。在进行知识探索时,教师把学生分为8人一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了1000根小棒,橡皮筋若干根。进行了如下操作:
师:你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兴趣高涨)
生1:300根。
生2:我猜大概有900多根。
生3:太少了,应该有3000根。
生4:不对,有1000根。
师:那我们数一数吧!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太多了,小组同学一起数吧!
生2:最好分好工。
生3:一人数一堆。
师(兴奋地)说:同学们想的办法太好了!
老师这里还有三个要求:
1.小组同学商量好了再行动。
2.小组长要给每个同学分好工,小组每个同学都要出力。
3.数得结果要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
(10分钟后)
小组开始汇报结果
小组1:我们一起一根一根数的,最后再把数的数加起来。
小组2:我们小组是20根一小捆,5小捆捆一大捆。所以我们是6个人负责数,2个人捆,也是1000根。
小组3:我们小组是50根一小捆,2小捆捆一大捆。
小组4:我们小组是这样做得,4个同学数,4个同学捆,10根一小捆,10小捆捆一大捆,一共是10大捆,1000根。这样看起来也让人很明白。
根据小组4的回答,很自然的引出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案例反思:
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这一片断中从老师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润物无声的倡导着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着合作的重要性,实现学习互补、思维互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案和反思 篇6
松山五小
丁梅2011-4-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例1~例3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在感知计数单位“一”、“十”、“百”。
2、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数学思考: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与态度:
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与合作、估数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数感,数数过程中,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皮筋10条,小棒100根、投影。教学过程:
1、复习: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0到20各数,谁能很快地数出来。
2、老师这有一大捆小棒,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自由汇报。
3、看来要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根,我们还要认真地数一数。听清要求:会数的同学一起数,不会数的同学或遇到不会数的地方的同学要仔细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数的。(实物投影)
4、老师也让你们每人带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数一下,是不是100根。学生自由数。
5、用一根一根数的方法来检查是不是100根,请你点评一下这方法好不好。如果不好,请你想一个既快又好的办法。学生自由汇报。
6、能不能试着用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办法来数一下有多少根。记住,一定要用皮筋缠好。师检查。
7、一根一根地数,10个一是几,那十根十根地数,10个十是几?
8、如果让你十个十个地数,你能从10数到100吗?100-10呢?
9、谁能很快地拿出三十五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如果一根一根的继续往下数,你能数到四十二吗?试一下。
10、请同学们考试这样一个问题,刚才是三个十,现在怎么变成四个十了呢,这一捆是哪来的?进一步理解几十几接下来是几十。
11、既然是这样,你知道四十几接着数是几十了吗?
12、四十八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接着往下数吗?数到一百
13、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能数到100了,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20以内的数比起来可多得多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示课题。
14、其实生活中用到数数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里遇到过?自由汇报。打开书,百羊图,估计一下大根有多少只,用最适合的办法来数一下到底有多少只。汇报。
15、如果这堂课的最好表现是100分的话,你觉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说说理由
16、其实同学们都很棒,都可以用100分来表示的。那你知道如果一根一根地数,100里有几个一吗,要是十根十根地数,100里面有几个十呢?
17、我们学会了数数,就要用到它,同学们仔细地数一数,从你迈步开始算起,到班级你共走了多少步。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一幅主题图(百羊图)和4个紧密相关的学习材料:①是从1开始任意数;②是通过数具体实物来认识100里面有10个十;③是从某一个自然数开始有序地数数;④是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教材中还通过两个练习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意图十分明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数来认识100里面有10个十,掌握数的组成,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1、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估一估练习本的数量和小羊的只数之后再数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估数,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和对应的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做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重视设置教学情景。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同时让学生在数物品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法,不但找到了认识到十个十个数数的快捷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这是计数的精巧。
3、对练习的设计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巩固了这节课掌握的知识点。练习的设计向学生提供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数字接龙、抢100、捉迷藏、对口令等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也注重了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渗透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各个层面的学生关注不够
在这节课上对差生的辅导没有完全做到位,时间上没把握好,还需更进一步努力。
2、教学评价方式略显单一
教师的关键是语言上指导,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对于指令性语言,我把握的还可以.对于激励性语言,评价性语言,我还欠缺点,激励学生,评价学生还不够些,一年级学生需要这样语言,所以在以后的上课中应该多掺插些。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3、大部份学生能够认真听老师的要求,按要求去做,但也有部分学生倾听要求还做得不够,今后好要继续注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4、课件中,前一个幻灯片与后一个幻灯片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也还学要丰富些,更求实效性,少些花哨。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7
创设情境领悟数感
记得有位家长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你们前些天教的都是100以内的数,现在马上跳跃到万以内的数,这中间有多少数呀!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10000为何物,1000是多少,他只知道10000比1000大。但具体事物给他,让他估计,或让他比划比划,他根本不会。从家长的一番话中,我深深地感触到,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以及读、写数的方法,却忽视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生对数的感觉非常迟钝,大数的概念基本没有,在学生眼中只有死的数字,而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感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且也把它付诸于日常教学中。最近我有幸听到著名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的一节课--《100以内数的认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有多少人认识100,请举手。
全班小朋友齐刷刷地举手。
师:既然你们大家都知道,那现在请你们猜一猜桌子上的小棒有几根?
生:100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今天学100吗?
师:既然你们猜100,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就请同桌合作数一数。
学生数后发现小棒实际的根数比100多。
……
师:现在请猜一猜这盒铅笔大概几支?
生:100支。
生:99支。
生:50支。
学生猜了很多数。
师:怎么办呢?
生:数一数。
学生齐数。
师:只有数过、验证过才知道正确的数,是吗?
感触一:
数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大数感的建立,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建立它的表象就尤为困难。在这一片断中,教师通过猜想--操作--验证三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100”,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先猜,再动手验证的方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片断二: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抱着100根铅笔的小朋友,你看他抱得怎么样?
生:比较吃力。
生:快抱不住了。
师:现在你拿一下桌子上的100根小棒,感觉怎么样?
生:很容易拿。
师:这是为什么?
生:……
师:因为铅笔的体积大,小棒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不一样,所以一个抱不动,一个拿得动。
(师出示100粒米)师:这是什么?
生:米。
师:猜猜有多少?
生:40。
生:60。
生:10。
生:……
师:告诉你们这儿有100粒米。
生齐:哇!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少。
然后请一个学生掂一掂这100粒米。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如果现在老师请你到办公室拿两样东西:100张纸和100本书。请你用动作来表示一下怎样拿这两样东西,好吗?
全班齐表演。然后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指着上台表演的学生问)这是拿100张纸的还是拿100本书的?
生:拿书的。
生:拿纸的。
师:(转向表演的学生问)你是拿什么的?
生:拿100张纸。
师:老师这儿就有100张纸,看一下,怎么拿。
师再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这是拿什么的?
生:拿书的。
师:100本书为什么这样拿?
生:因为比较重,所以要用两只手。
感触二:
丁老师这一环节的设计,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其实她对数感的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物体的大小、形状不一样时,即使数量相同,它们的质量与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理解了数字本身,同时也对数的实际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反思:
《标准》对数的概念的建立在第一、二学段提出的具体目标有: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片断一这一环节,教师在讲课时首先出示一捆小棒,让学生猜一猜,然后让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觉原先的猜测不准确,这捆小棒其实是100根多。可以看出,教师将数感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实物的感知上,注重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通过学生自己错误的猜测从而促进学生数的概念的建立。同时,这里教师也渗透着只有自己动手数一数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测的准确性,教育学生不管什么事情只有自己动手才能验证猜测准确性。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考。在片断二这一环节,教师通过100根铅笔、100根小棒、100粒米、100张纸、100本书等,将数“100”与不同物体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感受到此“100”与彼“100”的不一样,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可感知的材料,从而使学生明确地建立数字“100”的概念,其中教师让学生表演拿100张纸和100本书的动作,使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深刻感悟“100”,而此时教师已将数概念的建立从视觉、触觉扩展到空间范围。
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调动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对估计或猜测的合理性用数量之间的大小干系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的训练无疑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的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学生数感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与反思(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
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100的物品。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教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生1:我们认识过0到20这些数。
教师:谁能从0数到20?
生2:0、1、2、3……20(拍着手。)
教师:谁能接着往后数?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3:21、22、23……30
生4:31、32、33……50
生5:51、52、53……70
教师示意-起数。(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七十多到一百,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教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用到数数呀?例如(略)。
那么你猜猜今天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啊?
生6:30位。
生7:28位。
生8:32位。
教师:还有和他们猜的不一样的吗?
生9:31位。
……
教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
教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生10:30位。
生11:32位。
生12:29位。
生13:31位。
教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32位同学。)
教师:今天有32位同学来上课,32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地那么好,可是数人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物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数数活动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寒假就要到了,我准备了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的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个小组有4样奖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
生1:我们组有铅笔、橡皮、糖果、幸运星。
教师:请每位同学选一样奖品。
(学生选了自己喜欢的奖品,放在面前。)
教师:听清要求,请你很快得数出10个奖品。
(学生从袋子里边拿边数,数出了10个奖品,放在面前。)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啊,就这么多。
教师:请你再数出10个。
(学生从袋子里又数出了10个,放在桌上。)
教师:现在是多少了?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20个。
教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教师:请你把奖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2:有80个。
(教师引导生2把话说完整。)
生2:我的糖大约有80块。
生3:我的铅笔大约有200枝。
生4:我的星星大约有70颗。
生5:我的橡皮大约有90块。
……
教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能数那么多奖品非常兴奋,非常认真地数着……陆续有学生数完了。)
教师:谁来说说你数了多少?
(学生抢着举手回答,都想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6:我数的铅笔是98枝。
生7:我数的星星是100颗。
生8:我数的橡皮是89块。
生9:我数的糖是100块。
……
教师:小朋友数了那么多奖品,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愿意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教师:我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数的是89块橡皮,你来数数好吗?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8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理念: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接下去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较大小的基础。本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星星为载体,通过 “数星星”、“摆星星”、“找星星” “看星星”、等有效的数学活动,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得到和谐地统一起来,并力求体现数学课堂的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综合性。
1、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每个教师都深有体会的,但是合作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合作的时机和情境,并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本堂课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各小组数星星的活动,因为数星星的方法是多样的,所以这里有必要安排小组合作,而且在这里小组成员间还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如果不注意方法,合作得不好,就会出现错误。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如在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的,虽然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但对方法不作统一、硬性的规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慌学生的数感。学习目标
1、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100里面有10个十,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学习准备:准备几瓶星星,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星星;一套课件。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小星星,小朋友肯定很喜欢它。猜一猜哪一瓶星星的颗数最少?哪一瓶星星最多吗?
学生猜:(4号最少,2号最多)板书(4)少(2)多 大家估计得是否正确,每只瓶子里的星星到底有几颗呢?想知道,怎么办?(数一数)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数星星,板书(数星星)。
二、探究新知
1、数数
(1)小组分工合作数星星:每一小组一瓶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数星星时要注意什么,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要先研究一下。
(2)学生分小组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数星星。(3)汇报、交流、纠错、巩固。
1、汇报数的结果;
2、对刚才的估计进行验证;
3、汇报数的方法:数数方法的多样化;
4、验证1~8号数数结果的对错,并进行适当的反馈、巩固;
5、数数:全班数,一个一个地数,从35数到42,两个两个地数从20数到42。同桌对数,一个同学先从56数到63,另一个同学再从63数到72。倒数„„
(4)比较11和12瓶星星的多少,然后通过数数进行验证(5颗5颗地数和10颗10颗地数)
2、数的组成
出示:两堆星星(各为24颗)
(1)两堆星星一样多,你能一眼看出是几颗吗?(24颗)(2)为什么右边一堆的星星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右边十个一堆十个一堆摆放整齐)
(3)引导学习数的组成: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板书)
三、游戏:说出你最喜欢的数字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和它的组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什么理由都可以)老师也说出老师喜欢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四、游戏:猜数字(应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的知识)
五、数字游戏:准备一个大箱子,里面放很多的谜语(十位是几、个位是几)
六、巩固与发展 方块游戏(百格方块图)
(1)能用很快的速度数出有几个方块?(100个,有10行,每行10个,板书:100=10个十)
(2)能一眼看出方块里出现了几颗星星?(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
(3)现在方块里有多少颗星星了?(83是由8个十和3个一组成)
(4)如果这样一颗一颗数下去,第98颗星星在哪个方块上?你是怎么想的?(注意数数、想法策略多样化)规律:横着看: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竖着看:每一竖行的十位数都是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
七、小结、引申
今天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是数星星的孩子,(课件出示星星两个字由一百个星星组成)你们知道这两个字是由几颗星星组成的吗?留到课后进行讨论。
八、数数来听课的学生,看看比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9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感受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教师:例10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写数:
( ) ( ) ( )
2、在 里填上“>”、“<”或“=”。
78 73 33 41 50 80
二、探索新知:
1、课件演示例10的购物活动:售货员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图中男孩)母子。先给30瓶,再给2瓶。学生根据此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只要合理均可。
2、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多少瓶”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3、解答求一共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0+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30和2合起来,而计算30+2的结果,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4、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32―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中去掉2,而计算32―2的结果,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的3个十,就是30。
5、2+30= ,学生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结果。
三、练习:完成做一做。
1、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摆小棒,再写算式。
2、第2题:
小组完成:4人,一人扮熊妈妈,三人扮小熊。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篇10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的联系和差异。
2、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及方法;
2、使学生充分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选方案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1、谈话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游戏开始:课件展示游戏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
2、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及序数。
课件展示:有10只篮子装苹果,让学生自己任意选一只。
3、走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4、过桥:选择你喜欢的一
个数填写数的组成。
(9)(8)
63
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今天我们到数学乐园里去采红苹果……
2、通过问答让学生体会到要先给篮子编号,才能说清楚要哪一只。
3、正确评价多种途径。
4、师小朋友拎着篮子到小河边,河上的桥只剩一半,只有让两块石头上的数相加得()才能搭好桥走过去。
1、选篮子,记录在纸上。
2、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3、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4、自主选择一个数说组成。同桌互说,评价。 *引入:说说这段时间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
*4、过桥:选择一个喜欢的数说组成;写出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二、活动探究
情境:到达数学乐园,在墙壁的加法表格中寻找金钥匙,打开大门。
1、出示书上的NO。3先研究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
2、反馈集体交流:课件闪动学生的发现,增强直观效果。跳出红苹果以示鼓励。
1、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2、巡视,参与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
在书本上做记号,比比哪组发现得多。
小组展示发现结果。
1、把学生写的算式填入图表中,同NO.3;
2、小组为单位找规律
3、出示表中的45题减法,以小组为单位比赛。
4、校对
三、自主建构
3、减法算式的表格不完整,找到规律填写。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填。
4、口算比赛:看表中的算式很快说出得数。课件点击,放大算式。
5、在表上补充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
3、抓反馈,重语言的组织。
4、正确评价,引导。
在练习纸上填写减法。
学生可以仿照书上的表格抄写,但仍要发现规律才能说出为什么。 5、给这些算式分类。
6、填入表中交流、发现规律
7、在表中补充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
四、巩固拓展
6、找到钥匙,进入乐园:显示动物们在乐园里游玩,任选一副图说出求的是什么,算式是。就摘到红苹果。书P80第2、3题。
7、联系游戏情景,来到苹果树前,把得数等于你篮子上的苹果摘回家。练习十三NO.5和聪明题
五、活动总结:
课件配合
课件设计:直线型+交互型,配音乐。
1、篮子
2、迷宫
3、小桥
4、数学乐园的墙壁:(交互型)加法、减法算式的表格
5、进门:场景图片:熊猫、小猴、鸽子…..苹果树
6、结束
流程图:
12345678910
桥8
5
墙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0-08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丰收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08-13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08-01
100以内数的认识07-24
2023春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1-13
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案设计06-03
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