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2024-05-22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精选10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1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多数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内大多数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课前主动预习,上课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发言,成绩较好。但有个别学生非常贪玩,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还有个别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薄弱,成绩较差。因此,整个班级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复习过程中要多注重学困生的复习情况,一帮一,督促其复习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课堂作业由于我们分层次布置,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的、较高质量的完成。但有极个别学生,作业不认真,书写潦草,不按时上交。在复习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学生阅读方面的情况。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老师不要求,平时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不能很好的独立阅读课文,遇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不思考,不讨论,考试时,这方面的内容,失分最多。这方面要在复习中加强。

4、写作方面的情况。多数学生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布置一篇习作,都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习作篇幅较短小,内容不够具体。这一问题也是复习的重难点。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考查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基本能力掌握的程度,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语基部分

要求:全员参与,自主复习,个别强化。

依据教材和试卷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面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大概分为以下几项:

①看拼音写词语。②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③填字组词。④一字组多词。

⑤换偏旁组词、添偏旁组词。⑥照样子写词语、选择近义词填空。⑦写出带有数字或意思相反相近的词语。⑧扩句、缩句、变化句型、修改病句

我根据学生在复习中的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进行强化练习单项验收,这样能做到发现知识的漏洞及时弥补

(二)阅读部分 练中有导 导中有练

一、背诵和默写

1、要求背诵的部分必须人人过关。

2、把背诵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

3、默写不可忽视的,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可以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的默写比赛,学生也感兴趣。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不动笔墨不读书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随时用笔圈点勾画出来。在读不懂的地方随时用笔作个记号,待通篇读完后再认真思考或向别人请教。

2、勤查字典、词典

课外阅读时一般没有老师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很可能会遇到许多生字词语,我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3、记笔记或写阅读心得

在读书过程中,把书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读完书后,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发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而且还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4、勤于思考,积极讨论

读完一篇文章要回过头来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让别的同学也读一读那篇文章,然后共同讨论。发挥大家的力量,可较好地解决疑问。

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我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解题方法上。做每一道题时,我都帮助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回答问题的训练,我训练学生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关键。要理解文章,从文章中去找答案,养成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做题方法。

三、阅读本册教材,进行归类练习

我要求学生熟读教材并分组进行归类:

1、内容要点归类:可以编成填空题进行练习。

2、人物特点归类:可以编成连线题进行练习。

3、写作方法归类: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练习。

(三)习作部分

1、日记方面:

A、写好日记:我让学生从四个一练习写日记

(1)一事一议(练习写事的,把过程写清楚)

(2)一景一描(练习写景的,抓住景物特点)

(3)一人一写(练习写人的,要让人活起来)

(4)一感一想(练习想象的,想象事实结合)

B、坚持日记交流:

每天三至五个人进行日记交流,交流日记的方法是自己读、自己评、同学评、老师导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2、作文 A、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事

(1)围绕一个意思去写,要把步骤交待清楚。

(2)可以运用“先、然后、接下来、最后”等关联词语。

(3)还可以抓细节、抓动作使文章更生动。B、按方位的变化写景

(1)我们看到的景物不是静止不动的一个画面,没有一个单纯的景物,我们要注意方位的变化要交待清楚。

(2)写各处的景物要抓住特点。(3)注意详略得当。C、动静结合写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静态描写,还要有动态的衬托,这样形象才生动。(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数量词。(3)运用合理的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充实。D、抓住特点写动物

(1)描写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2)描写动物的外形要按顺序。(3)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

3、看图作文

(1)正确理解把握图意:明白图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根据图画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2)加入合理的想象

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都是静止的画面,如何让画面活起来,使图中的内容还原于生活呢?就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我们的头脑中要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就是途中的主人公。想象在这种特定环境中所想、所言、所闻、所感。这样的文章就会生动。

综合复习

及时补漏 , 自助复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把前边的单项复习进行综合检测,可以是单元检测,可以是整体检测,主要是做一些综合练习卷子、做一些综合试卷。

三、复习方法和措施

复习方法:总结规律、教给方法、集体练习、个别辅导、集体评讲、分类复习、分类检查。

复习措施

1、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端正复习的态度。

2、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做好督促教育工作。

3、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4、发挥班骨干的作用,做好复习的督促检查工作。

5、认真备课,加强练习,讲求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篇2

棠外附小三年级语文组

一、复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教学复习目标为: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30个字,会写22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复习要点

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220字和要求会认的23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天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三、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四、时间安排

1月2日——6日:分单元复习

1月7日——15日:归类复习

1月16日——20日:综合复习

五、复习方法、步骤

(一)单元复习

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小镇的早晨》是总分总结构等。

(二)归类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如:shi yan 这组音节,可以写出“实验”和“试验”,关键要读准声调,辨清词语。

2、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500个,其中3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如:“矛”和“予”、“拢”和“扰”等字仅一撇之差,很容易写错;还有很多同音字,如:侧、测、厕,桐、铜,淘、陶等,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如:降、调、给、扇等。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本册有很多四字词语,如:引人注目、一本正经、千呼万唤、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等,可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要找出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些句子自己写出一些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天的雨》等课文中都有优美的比喻句,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数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阅读理解

阅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在单元复习时已讲过,现针对课外阅读进行复习。阅读分析在课改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分,因此对这部分要重点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短文。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这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认真思考的态度; 另外,还要锻炼学生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短文的内容,并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习作练笔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三)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3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

1、地处祖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地形上看,它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地势西高东低。富饶的成都平原就在四川省的中央。盆地是四川地形的显著特征。

2、四川有稀世珍宝大熊猫、乐山大佛、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都江堰;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是四川人的杰出代表。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活着大熊猫;银杏树是成都市树。

3、黄土高坡是信天游的故乡。

4、海南的阳光、沙滩、椰树构成了美丽的热带风光。

5、耗牛是藏族人民常用的驼负工具。

二、家乡的故事

1、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最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年表的内容既可以是实物图,也可以是文字。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被命名为中山市。

6、街道离不开水;水给土地带来了绿色;工业生产要消耗大量的水)

三、家乡,我为你骄傲

1、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华佗一样的著名医药学家,还有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对推动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编写的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是瓷器生产大国,各朝各代都有精美的陶瓷制品,它们作为中国人民的“形象大使”走遍世界。许多外国人就是通过陶瓷器认识中国的。

7、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山西应县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佛宫寺释迦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历经千年,西安出土的唐三彩依然色彩迷人,马踏飞燕是西汉时期的杰作,现在被作为我国的旅游标志;讲述古蜀国的故事-——三星堆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4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根据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们掌握了运用运算律计算的基本题型,但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显得稍微欠缺一些,特别是一些特殊题型,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计算,而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也容易发生混淆。

教学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复习单

1、谈话:昨天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回家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运算律》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复习单。

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了这部分知识,谁愿意上来和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整理复习成果呢?

2、同学展示。(随机补充,简要说说各个运算律的含义。)

(预设)主要展示内容:四则运算法则;

加法交换率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率和结合律;

乘法分配率。

补充:减法的性质

(板书:名称+字母表达式)

[说明:让学生自己整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便于学生加深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同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

3、梳理回顾学习过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还掌握了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先观察算式特点,发现规律,做出大胆猜测,然后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最后得出结论。

观察猜测举例验证

这四步过程是帮助我们探索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就能用于数学学习了。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用于竖式的验算;在解决问题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获得多种解题策略;同时遇到25×36这样是计算,我们更多了一种途径,选择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运用这些运算律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简便,还能获得更多的解题策略。

二、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

1、提问:你觉得哪个运算律的知识学习起来最难?为什么?(了解学生运算律知识学习中的薄弱点,估计学生的薄弱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二是对于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分。)

2、解疑答惑,举例比较,启发思考。

(1)出示题组:125×(80×8) 125×(80+8)

(2)谈话: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在做这两题时容易出错。你猜猜那些做错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呢?

(3)这两题你会做吗?请在题单上独立完成。

(4)学生展示讲解做题方法。(展台)

(预设:从符号观察125×(80×8)用乘法结合律,算640个125是多少;125×(80+8)用乘法分配律,表示计算88个125是多少。)

3、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专项练习。

(1)自主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各种题型。(要求所用数字要尽量便于简便计算。)

(2)汇报展示,学生口答。

(预设以下题型)

77×37+23×37 156×37-56×3725×(40+4) 25×(40-4)99×37+37 101×37-37102×3598×35

三、综合训练。

1、观察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填到括号里,并写出第一步运算。

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④乘法结合律;

⑤乘法分配律;⑥减法的性质。

101×46-46()517-(65+417)()

==

25×44()

=

2、解决问题

(1)星星水果店运进32箱苹果和48箱梨,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梨少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2)学校为同学们增添课间体育用品,谭老师买来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算一算,每块羽毛球拍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提问: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吗?

五、课后延伸,挑战自我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3×32+33×32+33×32

1+2+3+4+5+95+96+97+98+99

板书设计:

运算律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相信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对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教学内容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知道家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感情。教科书采用了较多的照片和图画,目的在于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4、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5、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6、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四、教学措施

1、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充分利用班队课,谈话课进行教育,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

3、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图的比赛。

4、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等形式进行交流。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教时 1 复习上学期重点知识 2 2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 3-4 从地图上看家乡 4 5 国庆放假

6-7 展览室里故事多 4 8-9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4 10-12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径、舱”等11个生字;会写“芒、驰”等6个生字;理解“奔赴、径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大致过程以及课文说明的航天知识。

3、通过讨论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所说的话,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相关知识

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迈出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成为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活动的第一人。他的月球之行,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此,他曾说过一句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教材助读

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画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课文,查阅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心翼翼:

心弛神往:

径直:奔赴:

缘故:嶙峋:

预习自测

一、教材链接

(完成《配套练习》→温故知新→1、2题。)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径()络()芒()缘()

轻()路()茫()缓()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心()神()

巨石()()训练()()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的词语。

探究点二航天员登月过程中,哪些事使你最感兴趣?

探究点三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当堂检测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素(sùsuò)径(jìngjìn)

悬(xuánxián)舱(cāngcān)

减(jiǎnjiǎng)络(luògé)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教材链接→《配套练习》→温故知新→第3题)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教材链接→《配套练习》→温故知新→第4题)

巩固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zhíliánluòyuángùfēnxī

()()()()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教材链接→《配套练习》→含英咀华→第5题)

课外拓展

1、完成《配套练习》→追根究底→第6题

2、“神州七号”的成功升天让每个中华儿女激动面骄傲,你的内心也一定有不少感慨吧。把你最想对英雄航天员说的话写下来吧。

我的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7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尊严”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囚歌》写叶挺将军在敌人暗无天日的监狱中终日忍受着敌人的残酷迫害,但是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晏子使楚》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为了他的尊严》记叙的是老妇人启发乞丐的尊严,促使读鄙弃改成了一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这几篇文章描写的人物背景不同,性格各异,但都很有尊严。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学会28个生字,会运用生字进行组词、写话,在平日交流中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囚歌》能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叶挺将军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伟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了解《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并能进行复述,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正气。

重点难点

能够把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中与尊严有关的故事和事情,进行所想、所感,然后整理写下来。

教学策略

能够继续积累学习中的词语和名言警句,进行运用。阅读《嗟来之食》,并结合此文章展开辩论,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中提高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囚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囚歌》,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毒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检查生字

1、形近字组词。

囚(囚犯)

棺(棺木)

敝(敝帚自珍)

因(因为)

官(官司)

敞(宽敞)

2、辨析多音字。

热血

3、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1)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2)永生: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不磨灭。

(3)人:坚定的革命者。

(4)狗: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

(5)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6)活棺材:监牢。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三、初读诗歌,了解背景、诗题

1、了解作者生平。

(1)师:《囚歌》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呢?(叶挺)

谁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

(2)指名回答。

(30教师简介作者。

《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

叶挺是广东惠阳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

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飞机失事遇难。

2、解题。

(1)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诗歌读一遍,想一想,课题中的 “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2)指名回答。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3、师: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里还能写下这么激昂的诗篇,到底作者是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朗读《囚歌》

1、指名朗读诗歌

2、师:朗读着首诗歌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相信大家在理解诗歌内容之后肯定会明白的。

二、讲读第一节

1、生自由读一读第一节。

师:想一想,叶挺同志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请把它们划出来。

2、师: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3、师:读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指国民党反动派在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

4、师:当我们明白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朗读这一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们试着读一读。然后,四人小交流。

5、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一个声音……给你自由!”这句是敌人对革命者的诈骗,“自由”不过是一种诱饵,朗读时要表现出敌人的阴险狡猾。

“自由”二字要读得虚伪、轻浮、声音拖长些。)

6、师:大家都读知道要用读出反动派阴险狡猾的语调,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对叛徒的厌恶和痛恨的思想感情。)

7、师:让我们怀着这种语气把第一小节读一读。

过渡:

这一节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

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作者选择哪一条路呢?第二节诗告诉了我们。

三、讲读第二节诗

1、指名读第二节诗。

2、思考: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出怎样的回答?

3、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革命者是决不会向敌人屈膝投降当叛徒的。

4、师:这节诗中也有一个“自由”,它跟第一节诗中有什么不同?

5、指名回答。

(第一节诗:所谓的自由;第二节诗:真正的自由。)

6、师: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怎样读?

(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读要坚定、有力、高昂)

7、指名读,全班评析,学生再读。

过渡:

为什么叶挺同志有这么强烈的决心,是什么支持着他为革命事业而献身?诗歌中哪里告诉我们?(第三节诗)

四、讲读第三节诗

1、全班齐读第三节。

2、师: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3、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1)“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2)“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4、师: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决不会向敌人屈服,因为他心中充满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所以,诗人决定怎么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5、师;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的壮志豪情?

(“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

6、指名读,全班评析,学生再读。

五、指导朗读

1、确定停顿处。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全班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背诵《囚歌》。

3、完成《伴你成长》。

4、预习《晏子使楚》

2《晏子使楚》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题

1、师: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晏子使楚》。

3、师:谁来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4、指名回答。

(晏子原名“晏婴”,“子”是古代对男人的一种尊称。使:出使。)

二、扫清生字。

1、开火车组词。

2、由生提问比较难写或要注意的生字。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

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生自读课文。

3、指名回答。

4、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3个)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晏子到了楚国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样的侮辱?用复述的形式把它介绍给你的组员。

5、四人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大声读出来?

(2)指名回答。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从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你认为横线上可以写些什么?

A、在这之前,楚王(不断地侮辱晏子)。

B、后来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

C、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4、师: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

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1)师:该怎样读这句话(瞅、冷笑)。

(2)指名读,全班读。

(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解释。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过渡:

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还真多!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四、学习晏子反击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

2、指名回答。

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的结果如何呢?

4、生: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狗国。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5、师: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从这次的回答中,我们又进一步体会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把这种侮辱还给了楚王,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番话的确巧妙。

6、小结

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现在请大家利用这种方法学懂之后的二次反击,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

7、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8、全班交流完成习题。

A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

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请大家思考,课后的第二个问题。它说的故事是文中的哪个部分?

10、指名回答。(第五自然段)

五、分析人物

1、师: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指名回答。

A、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

B、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C、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

六、课外扩展——聪明人的题目:

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座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为了他的尊严》。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赔不是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陪着看

3《为了他的尊严》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为了他的尊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尊严有什么关系。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师: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 ?

2、指名回答。(妇人——乞)

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然后说给四人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4、生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5、师: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6、开火车生字接力组词。

7、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8、指名回答。

9、初读质疑。

(1)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文章的上圈圈点点。你们做到了吗?请大家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学生朗读质疑。

(3)全班交流。

10、师: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到这,课后请大家思考课后的两个思考题。

第二课时

一、复述回顾

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为了他的尊严》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谁愿意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2、指名回答。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师: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师:谁来读读课文中对乞丐的描写?

(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

师:这句话要用来说明什么?

(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师: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指名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

师: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6)师: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感激)为什么感激?

(7)师: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他感激是什么?

(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

3、师: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结果会怎样?

(他不仅仅是没有挣到20元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4、师: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师: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5、师:若干年后,成为董事长的乞丐又回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位妇人家里,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师生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妇人的美好品质。

三、感情升华

1、师: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多,你们想说点什么?

2、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尊严改变了乞丐的命运,也是尊严使我们感到了妇

人是高大而可敬的,尊严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让我们珍惜尊严吧!

3、师:结合自己说一说你对“尊严”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短文《嗟来之食》,围绕着尊严这个主题,谈谈你对文中主人公的认识。

2、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

3、完成《伴你成长》。

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 乞丐(得到自尊)

搬砖挣钱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摘录笔记

1、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积累新词、好句。

2、提醒学生自学生字,在积累的同时理解诗意。

3、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因果关系句子。

A、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

B、先说明理由,后表态度。

4、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因果关系的句子。

5、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二、读一读

1、学生自读古诗句。

2、学生自学诗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组交流诗句含义。

4、全班交流体会。

A、人要顺应天时,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B、有了财富,不能放纵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贫穷的人,不能欺辱,面对威

武的武力也不去没有原则的屈就,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尊严”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

2、讨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思考:“嗟来之食”的的含义。

3、学生复述课文。

4、讨论交流:展开辩论——那个人该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二、辩论会

1、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那个人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反方:那个人该吃黔敖的东西

2、正反方自由组合讨论。

3、全班交流。展开辩论。

4、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尊严)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学生开始习作。

6、修改习作。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8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

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扫一室”与“扫天下”》

第一课时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 薛 喧 蜘 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

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

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

四、总结课文,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位洞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只扫

↑(告诫)从小事做起

薛勤 不扫 更 不能扫

2《井底之蛙》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3《“三颗纽扣”的房子》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意大利童话:三颗钮扣的房子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课文较长,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课文大意,再有重点的读课文。

2、认读生字:

钮扣 出租 搁置 锤子 刨子

锯 门槛 膝盖 拒绝 仆人 嘭嘭

寡妇 喇叭 娶亲 笑眯眯

开火车读生词。

3、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4、三颗钮扣都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5、它的小木屋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

6、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品读国王的话,体会问题不在于房子,而在于心。

三、小结:

想一想,老国王为什么摘下自己的王冠?

木匠用它博大纯朴的爱心容纳了自己身边的人,它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

想一想,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注意:“槛”“囔”的读音。

二、表演

请同学把自己组编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木匠的房子为什么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作业:

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

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交流摘录笔记

1、读一读自己从课文中摘抄下来的好词佳句

2、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还收集到了哪些课外词句,比较难以理解的要为同学们加以讲解。

3、读例句考虑冬冬提出的问题: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的下全世界的人。

考虑:前半句说“小”后半句说 “大”,用可连接,“可”还能换成什么词?

你能不能再说几句这样的话?

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进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从小事做起

班级交流,并进行板书

根据同学的交流,在自己的摘录本上进行补充。

三、读开卷有益

自己读文章,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9

1贫穷——富裕 2聪明——愚笨

3寒冷——炎热 4否认——确认

5允许——反对 6特殊——普通

7虚弱——强壮 8隐瞒——公开

9渺小——庞大 10慷慨——吝啬

11威胁——安全 12聚集——分散

13积极——消极 14浓黑——雪白

15减少——增加

16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17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18名落孙山——金榜题名

19水泄不通——畅通无阻

20当机立断——犹豫不决

21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22尽人皆知——无人知晓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10

第一组 风起云涌 潮涨潮落 奇花异木 高山深谷

第一课·观潮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风号浪吼 横贯满面 浩浩荡荡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汹涌澎湃 齐头并进

满面很平静 蒙蒙的薄雾 人群沸腾

横卧:横向躺着。造句:一棵大树横卧在河面上。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见。造句:夜晚的天空,有许多星星若隐若现。笼罩: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场嘈杂喧闹。

浩浩荡荡:指水势大。

山崩地裂: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声音很大。霎时:极短时间。近义词:刹那。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天地。形容水势很大。

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郁郁苍苍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皑皑白雪 神来之笔 奇异景观 人迹罕至

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可以称作,称得上。

造句:王老师心系学生、爱岗敬业,堪称教师中的楷模。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一争高下:争高论低,论上下。

郁郁苍苍:草木苍翠茂盛。造句:大兴安岭的原始林林郁郁苍苍。神秘莫测:非常神秘,让人难以推测。形容神秘到了极点。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奇异:奇怪。造句:海底是一个奇异的世界。

第三课·鸟的天堂 应接不暇 一支乐曲 三支桨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近义词:连续。

规律:指有一定的节奏、节拍。造句:汉字的书写是有一定规律的。

茂盛:形容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造句:河两岸的水草长得特别茂盛。

不可计数(shǔ):指无法计算它的数目。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静寂:寂静。反义词:喧闹。

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物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造句:清清的湖水中,鱼儿在游动,我注意地看着,眼睛真是应接不暇了。

第四课·火烧云

笑盈盈 红彤彤 金灿灿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近义词:镇定。反义词:慌张。恍恍惚惚:模糊不清,看不真切。近义词:模模糊糊;反义词:清清楚楚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灿烂 竹竿

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白茫茫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满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读读记记:颤动 霎时 反差 花卉 涨潮 榕树 镇静 梨黄 紫檀色 百合色 葡萄灰 茄子柴 金灿灿 笑盈盈 人声鼎沸 山朋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日积月累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第二组: 丰富多彩 美不胜收 千丝万缕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引人注意:引起别人的注意。引字开头的词语:引人入胜、引人深思、引人注目 舒服近义词:舒适;反义词:难受

均匀:颁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近义词:平均 弯曲近义词:曲折;反义词:笔直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记。逐渐近义词:渐渐;反义词:突然 牢固近义词:坚固;反义词:薄弱 休想:别想。

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词语复习

随遇而安 弯弯曲曲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近义词:遮掩。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慎重:谨慎认真。挖掘近义词:发掘 柔弱:软弱。反义词:刚强 惊奇:觉得很奇怪。近义词:惊异 搜索:仔细寻找。近义词:搜查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简朴:简单朴素。反义词:奢华

第八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宁静:安静 反义词:喧闹 豪放近义词:豪爽

静谧:安静的意思。造句:山村的夜晚非常静谧。坐卧不安: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十分担心、焦虑的样子。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吻合:安全符合。

偶然:不经常、偶尔的。反义词:必然 端详:仔细地看。

枉费心机:白白地耗费心思。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震动:(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造句:达尔文发表的“生物进化论”学生,震动了整个生物界。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蛟龙 慎重

宁静

静谧

豪放

无聊 偶然

崭新

漂移

轻易

资料

证据

鼓舞 考证

起源

召开

假说

震动 坐卧水安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现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造句:小明胸有成竹地对老师说:“这次越野长跑比赛,我一定能取得年级组第一名。”

写作之前,要认真地进行选村和构思,做到胸有成竹。

日积月累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第三组

第九课·世人的花园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狂风大作 瑟瑟发抖 纷纷逃窜 一缕阳光 明媚的阳光

喜欢:年迈的爷爷喜欢在静静的河边钓鱼。近义词:喜爱;反义词:厌恶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造句:节日里,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允许:许可近义词:许可;反义词:禁止 喧闹:喧哗热闹近义词:喧哗;反义词:寂静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多形容阳光。添近义词:增;反义词:减

训斥:训诫和斥责。近义词:斥责;反义词:表扬 凋谢近义词:枯萎;反义词:茂盛 叱责:大声地斥责。比斥责的语气强烈。凝视:聚精会神地看。任性近义词:任意;反义词:约束 冷酷近义词:冷淡;反义词:热情 温暖近义词:温和;反义词:寒冷

第十课·幸福是什么 清澈的泉水静静地流着。

彼此:你我,双方。近义词:互相。造句:同学们彼此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枯枝败叶:干枯的树枝,掉落的叶子。

清理:彻底整理或处理。近义词:整理。造句:大扫除时,老师带领我们清理学校的垃圾。宽阔近义词:广阔;反义词:狭窄。造句:我们学校重新翻新了操场,显得很宽阔。

清澈:清而透明。近义词:明澈;反义词:混浊 激动近义词:冲动 反义词:平静 造句:看完这部影片,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诧异:觉得奇怪。近义词:惊异。造句:我感到很诧异,从来没有听说他有一个在外国的表妹。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近义词:复原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造句:母亲在教师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三十年,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谦虚:虚心。近义词:虚心 反义词:骄傲

第十一课·去年的树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词语复习

朋友近义词:好友 反义词:敌人 寒冷近义词:酷寒 反义词:炎热 造句:为了应付寒冷的冬天,松鼠早早地就收集食物储存起来。融化:冰、雪等变成水。近义词:消融 反义词:凝固 伐木:采伐林木。

第十二课·小木偶的故事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龇牙咧嘴 蹦蹦跳跳 嘟嘟囔囔

神奇:非常奇妙。近义词:神秘;反义词:平凡。亲热:亲密而热情。近义词:亲切;反义词:冷淡。灵活:敏捷,不呆板。近义词:灵巧;反义词:呆板。拽住:抓住。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近义词:严重;反义词:轻微。造句:这两天我的牙疼得厉害,看来得上医院了。可怜巴巴:形容可怜的样子。造句:小姑娘又黄又瘦,可怜巴巴的样子,让我看了很心疼。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洋溢

允许

围墙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剩下

伐木 告示牌

火辣辣

煤油灯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读读记记:脸颊 彼此

铁锹

树杈

诧异

麦子 义务

木匠

木偶

表情

愣住

拽住

温柔 撒谎

魔杖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日积月累

雨中垢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桨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第四组

第十三课·白鹅 左顾右盼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空空如也 左顾右盼近义词:东张西望 高傲近义词:傲慢;反义词:谦卑 造句:我们不能做个高傲的人。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近义词:浪费;反义词:俭朴。造句:我们应该反对奢侈,提倡节约。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反义词:粗心大意

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不胜,承担不了;不能忍受。

架子: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造句:那位局长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很好相处。

第十四课·白公鹅 仔细掂量 车辙凌乱 层层涟漪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耀武扬威 偷偷摸摸 从从容容 不紧不慢

上一篇:[转]做销售不得不看的20部电影下一篇:零食店项目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