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共9篇)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 篇1
导语:本书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正义论》读后感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正义论》读后感1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构建合法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广泛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中,自古至今,历久常新,成为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的根本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着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年),从公平正义入手,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他的学说,对西方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从而形成了当今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大繁荣局面,以致人们将《正义论》的出版视为“罗尔斯时代”或“罗尔斯轴心时代”的开始的标志。笔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观,其视野虽然限于一种“国内社会”,但是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回顾和探讨他关于公平与正义、平等与效率等一系列观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先行制度作出合理的反思,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应该说,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还是挺清楚的,而且论证也特别的仔细而清晰,从演绎的和经验的两条路证明了正义的两个原则,成为能替代功利主义的新的伦理观。罗尔斯走的是一条契约论的路线,继承而又超越了传统的霍布斯、洛克的思想,并借鉴的吸收了康德的某些思想。他试图恢复社会的正义,坚持公平正义的理想,这样一种坚持而崇高的理想我是十分钦佩的,而且我觉得这是当下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了这样的原则,那么社会也就会治理的更好了。可是,当前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人们的思想都太过于功利了,人们把人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从而更加注重发展一些工具性的东西,赚钱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技术型工具型的社会,我深深的感到悲哀和无助。我总在想,这样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到底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还是历史的必然呢?
罗尔斯的回答必然是社会体制的问题,因为正义的原则还没有被人们普遍的意识到接受并贯彻:平等自由并没有放在第一位,并且人们往往同意牺牲平等自由而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国家打着和谐的旗号去肆意的践踏人民的自由权,机会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敞开,往往富裕的有权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富二代”“官二代”的现象,并不是具有相同才能的人就能获得同等的地位,另外社会的发展也并没有把最少受惠者的利益的提高放在重要地位,农民,农民工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并不安居乐业,他们对于自己所受到的损失和不公平待遇往往表示极其的不满和愤慨,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看到,在中国,正义原则的任何一条原则都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一个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中国能建立起来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还有多远呢?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而我也要为着中国的民主自由平等而不懈努力奋斗!
《正义论》读后感2在读完这本我自以为很难读懂的书后,才发现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么的难懂,相反,我读懂了一些东西,一些我觉得很有用的东西——
在《正义论》的阅读中,我感触很深,想知道什么是正义,就要知道为什么需要正义。罗尔斯借鉴了启蒙者卢梭的“确信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而平等的,他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公正的、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正义的理想国”,读后感《读后感》。罗尔斯提出,正义的定义首先需要三个前提,其实这也和卢梭定义社会契约的前提有点类似,那就是:理性的人、原始状态和无知之幕。这自然也是一种纯粹假设的状态,但也是得到真正正义必须的状态。
那么,反省我们中国的现状,又有什么感想呢?我突然想到了这一方面。我们中国现实中的道德社会是什恶魔样的呢?。例如,范跑跑事件中,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指责范的人几乎全部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混沦吞枣的道德观念。很多都是仅仅在心领意会的共同道德认识基础上做出。责任义务,权利自由,善恶公私等握在一块。指责起来头头是道,但永远缺乏社会根据和理论根据。没有一定清晰的逻辑,如果叫他解释,不可能解释清楚的。那么他只有通过二条途径来反击。1,就是通过中国民众的传统道德观念,孝道和性善论来进行,即在把人同动物的区别中,而不是人同人的区别中进行认识,所以我觉得读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于我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理论也很有意义。
所以在读完这本书后,虽然对于它的内容还不是了解得很深,但是我还是看到了正义的一种力量,一种反省,一种启示,还是很有意义的!
《正义论》读后感3罗尔斯的理论,也可以说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里政治事务日益世俗化的现实———政治过程逐步摆脱了宗教、道德、精神信仰等等的支配,开始寻求建立自身的目标与规范。多元社会要求政府严格按照公正规则与程序办事。
除了程序和规则外,对于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之争,政府必须严守中立。也因为这个缘故,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都保持沉默,不表立场,或者讲没有立场。
可以这么说,政治自由主义的目标,就是以最低限度的道德观念,来界定政府的角色,使自由主义的社会,能够包容多种不同的价值理想和多样化的生活形态。罗尔斯的正义论就是想达到这个目标。除了两个基本点———基本自由权利不可剥夺、社会经济不平等必须照顾底层人民利益———之外,他的正义原则力图与各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保持最大限度的相容性。正是这一点,给了它自由主义的特色。
不过,这并不是说,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就是价值观中立的。正如罗尔斯所说,虽然逻辑出发点是价值观中立,由此所推导出的结果却往往不是价值观中立的。正义原则的一大功能,就是规范和限制可以被允许的价值观的内容。任何行为,若是违反自由、平等、理性人基于公平立场所选择的原则,都是一个该谴责的错误行为。相应地,要靠这类行为才能得到满足的价值观,也必须受到限制。这就是他的正义优先性原则:个人的特殊价值观,不得违背正义原则的要求,否则便没有合法地位。
从《正义论》的观点来看,机会均等是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它区别于功利主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强调国家要实现正义,即某种程度上公平、公正、公益的实现。而机会均等规则是保障个体自致性的发展起点和过程的平等的基本准则。当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的教育、就业和保障存在相当严重的机会不均等,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我国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罗尔斯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他的公平的正义理论中,表现出一种试图达到全面、综合和平衡的倾向,从而使他的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上的伸缩余地和回旋空间,以致具有相当不同倾向的理论家以致行动者都能从他的著作中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思想材料或至少批评的对象。他的正义论既可以满足那些仍缅怀和执着于构造某种一般正义理论的人的思辨兴趣,又可以为那些焦灼地面对社会现实中的严重不正义而绞尽脑汁的人提供某些理论根据或启发;既可以通过强调他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平等主义倾向、尤其是最关怀最不利者的差别原则来使美国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左派获得某种支持,又可以说通过强调设计社会基本结构要考虑到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人们也不难从中得到某些辩护和建议。当然,前一种倾向是更突出的。但无论如何,他是试图为他所处的美国民主社会提供一个合适的、能最广泛地为人接受的道德基础;他试图发掘这一社会的活力,建立这一社会的良性循环;他直率地承认,他的正义论要通过一种反复比较、互相修正,达到与这一社会所流行的、人们深思熟虑和推重的正义判断接近一致的状态,并且把这种“反思的平衡”作为证明他的正义论的一种方式。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 篇2
他认为:第一个原则要比第二个原则有优势, 并且是绝对的优势, 第二个原则在公平平等上要优越于等差原则。对于罗尔斯的这两个原则, 在我看来, 有其存在的一定局限性, 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罗尔斯本人向所有人公开职务和地位的平等性, 他只会允许给受惠者获得最少的人带来利益的补偿的不平等分配, 在他看来任何人和集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 否则便无法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我们从这样的安排来看, 他对最少受惠者的利益有一定的考虑, 也就是说他承认了要关心下层人民的生活, 让他们尽可能多的获得利益,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对社会不平等的承认前提下, 来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 这是一种以形式上的平等来代替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本身就具有理想主义的局限。
第二、罗尔斯在强调最少受惠者利益的同时, 忽视了中产阶级的最根本的利益, 我们虽然不能忽视底层人民的生活, 但不能将底层人民利益取得看成是整个社会各个阶层获得幸福的前提, 也就是社会实现稳定的一种必要条件。纵观历史以及现实下的社会稳定, 仍然是实现中产阶级的人数的不断壮大, 使得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橄榄型, 才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第三、罗尔斯所说的机会平等在现实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类生存的机会不平等在我们出身之时就已经被确定了, 虽然也有人能够通过自身的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同样也有人可以凭借祖上的阴德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资源, 从而要比一般人少花费更多的精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且这种出身的也就是先天的不平等, 一直延续着我们短暂人生全部。
第四、从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 就其本质而言, 体现了他对平等、自由的一种兼顾, 但从理论上说平等与自由两个本身就存在悖论。比如说经济领域, 提倡人人都有平等的自由权, 那么这种平等的自由权却可能导致一种财富分配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同样如果把自由的权利也加以彻底地贯彻, 那么, 处于较低阶层的人们可能也有权通过各种手段乃至暴力来抗议自己的不幸状况。这里就存在两难境地, 伟大的罗尔斯也没有为我们给出答案。
当然, 在当时罗尔斯生存的年代, 他能看到社会上不平等的存在, 并且寄希望于一种制度的建设来实现社会的公平, 这在当时乃至现今都是十分前卫的, 他的许多理论观点,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
当今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使得我国现今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也产生了很多尖锐的矛盾, 特别是贫富差距的不断加深, 更加重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 这也值得我们去思量我国的制度建设。以下是我通过罗尔斯《正义论》的观点对我国的制度安排上的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 通过对自由与平等的观点来思考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问题。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 但是自由与平等又是相互矛盾的, 这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之中, 这是所有的国家都力图平衡的一对矛盾。我国正在进行着意义深刻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 公民意识正在社会上觉醒, 从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就证明了我国的公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民社会正在不断形成。同时, 随着经济生活市场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不断深入向前发展, 个人和社会的矛盾也随之以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建立一个公民可以广泛参与的民主与法治的社会, 成为我国当今的主要发展方向, 确立好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建立合理的政府管理制度。按照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阐述的, 这样的国家设计不是专制的政府, 也不是自由放任的政府, 而是有条件的政府干预, 才能建立政府与个人关系的较为合理的模式, 也才能为我们提供解决个人自由与社会平等、发展民主与加强法治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 通过对正义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罗尔斯所指的公平, 不是指公民个人的地位、财富的结果状态, 而是指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社会提供的种种机会。这种机会的平等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制度安排, 政府应该保证每个人机会均等, 让每个人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自由择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权利, 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 种种的收入上的不平等大都来自不同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此, 对于公平与效率是否能够兼顾问题, 我个人理解是公平与效率从根本上说是不矛盾的, 公平是效率的基础, 效率寓于公平之中, 只有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才可以使得人们的积极性被提高, 每个人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感觉到自己的回报与付出成正比, 才有继续努力、创造财富的意愿,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效率最大化, 我这里所说的说相对的公平, 而并不是绝对的公平, 绝对的公平会使我们回归到“一大二公”的年代, 事实证明, 绝对的平等所带来的是所有人的贫穷。
最后, 罗尔斯的正义论, 对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分配社会财富, 缩小社会差距, 保护贫困社会的基本利益, 有很深的借鉴意义。由于我国历史和体制传统的不平衡;市场竞争形成的收入差距, 特别是初次分配领域的差距。政府再分配手段的不力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 使得我国现今的社会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阶层, 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引发了社会上很多人民的不满, 特别是仇富心理的膨胀, 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这就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背离了, 而且还会阻碍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 为了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的收入, 缩短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更好的保障社会群体中的贫困人群的基本权利, 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维护好社会群体中各方利益的必要手段, 而这就是罗尔斯差别原则的关键之所在。以此同时,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要求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多种政策与手段来调节人们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分配上的公平与正义。诸如: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多种办学方式的结合、发放各类助学金与奖学金以及教育贷款等手段, 保障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再如:政府通过各种对贫困家庭、重病人员、失业者采取特别补助的福利政策, 使社会弱势群体能得到更多的国家帮助, 以此来保障每一个公民能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对正义原则的深刻阐释, 是罗尔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精髓;也是贯穿罗尔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罗尔斯认为, 在全社会坚持正义论原则能让社会中的每个人自由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同时还能照顾到社会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能在最大限度上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现象, 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样就能将个人与社会有机的统一起来, 实现自由、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愿景。反观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确实能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与研究罗尔斯的正义论原则, 善于用其理论合理方面帮助中国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罗尔斯的理论本身也表明, 他所研究的正义的出发点是要化解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经济物质和阶级矛盾, 以维护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这是我们在利用借鉴正义论原则时所必须清楚的。
摘要: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阐述了他的两个原则, 就其这两个原则, 有着他的合理性, 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针对我国分配领域已存在的分配秩序混乱、收入明显有差距、造成的两级分化等突出问题, 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保障他们的权益受到保护。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分配正义原则对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平,机会平等,正义论
参考文献
[1]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程世礼等.《评罗尔斯正义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程世礼等.《评罗尔斯正义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3]邱少明.《何谓正义原则: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邱少明.《何谓正义原则: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许雷.《中国社会主义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2008.[4]许雷.《中国社会主义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2008.
简析罗尔斯《正义论》 篇3
【关键词】罗尔斯;正义;内涵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
(一)原初状态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要是在以原初状态无知之幕为前提下的正义理论,因而他的正义理论有一个巨大的前提,那就是原初状态。然而何为原初状态,罗尔斯认为当一群人存在着利益的共同点,需要达成某种协议的境况下,并切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不合作,每个人的利益都不能得到提升或者是获利。在这种状态下,达成某种约定,以使得整体的利益得到满足。而这种需要达成协议的状态就是原初状态。
然而,他的这种理论其实在建立在契约论的基础之上的,对契约论是一种继承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真的存在着这种原初状态么,然而这个只是罗尔斯一种强大思维逻辑。
(二)无知之幕
在原初状态之下,罗尔斯提出了一个无知之幕,可以说这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何为无知之幕呢,就是指所有人在制定协议和规则之前,都在把自己的身份、名利、财富等等都掩盖在幕布之下。进而以更好的得出利于整体群体的利益。然而笔者认为,罗尔斯的提出的无知之幕的目的无非就是旨在“公正”。让所有人撇下因个人背景而带来的“偏见”,以得出利于整个群体的一种协议。
总之,笔者认为罗尔斯正义的前提就是在原初状态无知之幕之下的正义,正义论也在其下实行。所以,笔者认为罗尔斯旨在提供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只要在这个前提下是正义的,那么其下进行的正义原则也是正义的。
二、正义在正义原则之下实现
罗尔斯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平等权利,即和所有人的同样自由相并存在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将安排得:(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加上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对所有人开放”。
(一)首先看一下第一个正义原则,其实其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广泛的平等自由的权利。旨在人人平等。在现代的大多数的国家中的宪法中就有平等自由权这一条。罗尔斯提出广泛平等自由的原则,旨在建立一种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所以说,这个平等自由权利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基本平等自由体系的建立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基本的保障,使得平等自由这种原则成为一种广泛的处事原则。这就保障了社会的基本的公平正义。所以,毋庸置疑,第一个正义原则是第二个正义原则的前提。
(二)其次在看一下第二个正义原则。第二个正义原则其实又衍生出了两个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
差别原则主要是指在自由平等的大体系下,由于社会的某种原因,人民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必然存在着不平等。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下,就需要“差别对待”。主要是“偏向”于“最小受惠者”,因而,在这种原则下,也就保障了社会中收入分配相对比较少的人员。这就更加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的稳定。所以,笔者认为,从一定的角度来说,罗尔斯的正义是“偏向”于“最小受惠者的”的正义。而这也是跟功利主义最不同的一点。功利主义也是建立在契约论上的,其主要是在于整体獲得一个最大的收益便是正义的。就此而言,罗尔斯的正义笔者认为也相对更加的人性化。
而机会平等主要是指在一些公职和社会职务必是公开的,对一些资历相同或者经验相同的人来说是公开的和公平的。以保证拥有同等资历和经验的人拥有同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为在这一方面也更加强调了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所以,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主要是在第一个正义原则下,而对现实中一些问题的修正。进而使得整个正义体系也更加的完整。因而笔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主要在其两个正义原则中实现的。其后续正义的实现也都是围绕这两个正义原则来阐述的。
三、小结
无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和逻辑是多么的强大和完善,但是终归是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原初状态,而且无知之幕也是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原点。所以说其正义论毕竟还是有现实的局限性。但是正义论的提出也在一定的观点和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比如说“无知之幕”。
并且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的提出实质上也是在提出了一种如何实现正义的方法和途径。第一个正义原则是主要说的简历一种广泛的平等自由的体系暂且可以不说,但是第二个正义原则的体现了罗尔斯正义的特点――最少受惠者的正义。所以这也给现实了一些借鉴意义的,比如我们在当今社会,可以完善福利体系,保障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以提升社会正义的程度。也可以通过完善分配制度使得人均收入趋于一种“橄榄球”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收入和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的平等和公平。以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当然,这只是思路上的借鉴。因为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路上毕竟是“虚幻”的。
参考文献
[1]郑欣.浅析罗尔斯正义论[J].法制与社会,2008(06).
[2]张向东.罗尔斯正义观析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7(01).
[3]梁景山.公平的效率——罗尔斯的《正义论》[J].法制与社会,2007(02).
[4]马庆.罗尔斯正义论:契约论与反思平衡[J].湖北社会科学,2007(05).
作者介绍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信任问题初探 篇4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信任问题初探
《正义论》是罗尔斯建构他的正义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在这本书中,罗尔斯首次论及了信任问题.信任问题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任问题的提出对于解决两个正义原则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 者:朱琳 ZHU Lin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天津,300193刊 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2(7)分类号:B82-06关键词:罗尔斯 正义 信任
正义论读后感 篇5
一种极端的思想乃是精神的疾患,绝对论是思想的悲剧,一旦进入社会体系,政治体系,就成为人类的悲剧。
我们不能只保留一种方式,一种姿式,一种形式,我们必须是丰富的,多元的,而丰富和多元乃是一种宽容,一种智性,也是一种从容。
不要消灭某种存在的东西,不要苛责地对待某种你还不理解的东西,让它存在,给它空间,于是它就安静了,否则那巨大的反弹力将使我们受灾。相安则无事也。每一种事物、思想、观念都有它存在的根据。
急什么,让一切接受天择。
我赞成阿多诺的识见:“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构成了人道主义的核心。现代社会生活已经堕落为单纯的消费,个人不过是工业社会机器的一部分,在这种普遍的异化中讨论生活的真正意义已经变得异常困难。自我已不再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了。
西奥多・阿多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著作《启蒙辨证法》《否定的辨证法》等。阿多诺的思想不仅深刻,拨开了现在社会的表皮,而且别具一格,别开生面,这正是哲学家、思想家的迷人之处。所以,我们可以说,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体系,当它真的进入事物的本质,确实是美丽的。我们干燥的躯体,乃至灵魂,真的需要它的滋润。
所以,在静处,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阅读阿多诺也是快乐和幸福的,甚至是一种深度的快乐和幸福,他的思想观点令人深味。你看:他认为孤独是在一个完全异化的社会中显示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唯一标志。不可侵犯的孤独是唯一的显示团结的方式。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孤独,现代的工业社会往往使我们抑制不住地孤独。孤独如雾,从潮湿的社会内部直逼我们的心灵,我们真的躲不开,绕不去。而且最是苦难的状态乃是当孤独长时间盘踞在我们头上时,我们的行为,表现更多的是不被社会所接受,而且被歧视,这更加剧了一个人的孤独感,这就危险了。
所以对待孤独,对待一种另类的行为和思想,我们,不,更确切地说社会应予以宽容,这个社会才真格的是智性的,伟大的,正所谓不可侵犯的孤独是唯一显示团结的方式,孤独时人共有的痛苦,向幸福迈出的任何一小步都会使其痛苦加剧。阿多诺还认为,“在强大的集体主义的总体性与脆弱的个人生活之间,不存在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唯一负责的人生道路是自觉地抵制个体生存受意识形态的利用,在私生活上以节制和诚实的方式生活。”他说,“这不是出于好的教养,而是出于自己在地狱中仍然呼吸的羞愧” 。
阿多诺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践行者,他没法不孤独,因为他被思想利用了,仿佛病痛着身,所以他选择流亡,不见国家,流亡不止。
工业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一方面人的梦想初蕾纷纷绽成现实的缤纷的花簇,使人美好的愿望得以舒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古老的充满芬芳的气息的人性、道德,人格等枯萎凋残,使更多的人陷入迷茫和迷惑,而人类又要生存,而且要幸福、美好地生存,这就有一个思想和精神如何突围,走出沼泽地的问题。除了要加速改善社会制度、体制,剔除工业化社会的杂质,使其纯净,舒缓而悠扬,再就是个人的精神家园的寻找与创造了。阿多诺认为:人类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补偿来消除绝望,拯救心灵,拯救现实。他认为只有现代艺术能完成这一使命。而所谓的现代艺术,也是一种精神,灵魂,思维和思想的突围,是全面的出新和创新,以解救人类疲惫的意识和感观,给人以全新的心灵一振,眼前一亮,传统消失的无踪无影。
其实,也这是人类和人性的.本质。我们必须到一个新的高地,灵魂的高原以舒展生命。我们精神的生命体需要新的营养。这是对的,但作为一个思想家,未来主义者也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沉潜于现代社会,充满好奇和兴趣。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体制和政治有着它迷人的一面,我们理应去参与,配合,支持,而不应抵制和反抗,更不能逃避。一个思想家,哲学家理应以张开的双臂去迎接和进入新的时代,这是明智的,也是理性的,不仅阳光而且清新,而不是阴郁的孤独者,让思想潮湿和霉变。在我看来,阿多诺的精神和思想,哲学体系也有许多错位和纠缠不清,他的心灵深处对工业社会充满了抵拒的力量,是排它的,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提出彻底的辩证法是非同一性的,它怀疑一切同一性,但他理论和思想的姿势是同一性的。
许多理论家思想家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即使它的理论是干净的,有条理的,但其存在的实际和他本人的行为却是否定的,所以我很喜欢那句话:“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我们越想说明白一件事,往往就越混乱,说不明白,而且理论追究的越深,离现实就越远。我们需要理论,思想,但我们不能被理论和思想遮蔽。比如阿多诺揭露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压抑人,造成人性分裂,人格丧失的全面异化的社会,人类变成非人。现代社会是野蛮的,显然这有一点悲观和绝对化的意味,似乎我们的人类正在走向深渊,不可救药了。其实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拯救,人性,随着文明与进步,社会的发展,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必然更显其灿烂的一面。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成就其文明,也拯救人性,如果物质极度匮乏,人们都处于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阶段,难道文明的光芒,道德的色彩还能灿烂和辉煌吗?我不相信。要知道衣食足才知礼仪啊,而阿多诺提出的只有现代艺术才能拯救人性,拯救现实,这更有点矫情和夸大其词。艺术是精神的产品,艺术不是一切,艺术绝不会达到独领世界风骚,主宰世界的功力。至于阿多诺对现代艺术的表现,本质,特色,我倒有一点赞同和相信,他把否定性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现代艺术就是反艺术等识见,倒是摸到了现代艺术的边际。你听,阿多诺说:“一件术品离现实生活愈远,它的审美品位也就愈高。”他的这些理论,观点,或者主张,是走在现代艺术理论的刀尖上,有一点惊险,他的“艺术可以打破追求完美性和整体性的幻想,用不完美性,不和谐性,零碎性和破碎性的外观实现否定现实的本性”,我倒有一点赞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确是那么一回事。可能,这种观点来自他的捕捉和持久的观察和思考,也可能他对现代艺术推波助澜了,也使一些异端的艺术家因找到理论的注脚而理直气壮了,甚至愈来愈自信,愈张扬,因而也就走的愈远了。但这不会使我们,使传统的艺术惊悚和不安。
我们的躯体和灵魂受传统艺术的浸润时间太久了,对现代艺术形式有一点反应和不适,但是,这没有办法,我们枯燥的心灵,呆板的思维真的需要一种刺激,让深陷其中的心灵得到营救。但真的它不是一切,也许对艺术是一切,但艺术不是一切。
无论怎么样,我还是喜欢阿多诺,不是因为他正确,而是因为他深邃,深邃往往使我着迷,但我还是清醒的。
论医疗正义 篇6
权保障为核心的医疗正义王国。关于医疗正义的研究,其范围就如同正义概念系不确定的且多样的,本文在尝试理
解医疗正义概念的基础上,枚举了中国医疗正义所面临的难题,并以此作为研究范围之界定。
【关键词】医疗正义;医疗资源;
医疗危险行为;知情同意
【中图分类号】d924.3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2—0134一o6
medical justice.wang yue.medical law e ofpeking university mescal science center, 100083,prc
【abstract】as a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it must be a just country.take the human rishts safeguard as the top
value of constitution law。th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must be the kingdom of medical iustiee centering on medicine
human risht~safeguard.regarding to the researches ofthe medical justiee,the scope is uncertain and various as the in·
definite iustice. this article tries to set out the dificulties that chinese medical iustiee may face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medical iustiee and put research on these dificulties.
【key words】medical justice,medical resource,dangerous action in medicine,informed consent
一、医疗正义的概念
正义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的价值
理想。“正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对于什么是正义,至今仍莫衷一是。博登
海默说,“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 protean
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解开隐藏其
表面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① 或许
正因为如此,正义才以其迷人的魅力令古今中外无
数的思想家为之痴迷,直到今天,它仍然吸引着众多
思想家去试图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乌尔比安、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虽各有不同,但都有“给
每个人以其所应得”的基本内涵。西塞罗也曾把正义
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取
向”②。可见,正义是一个标志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的最高范畴,其基本内涵就是给予每个人应得的东
西。③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在人类
历史上,思想家们设计出许多正义社会的理想模式。
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近代莫尔的《乌托
邦》,从古代中国的大同社会,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理想的正义
社会的追寻。④
不同的学术领域关于正义概念及内涵的诠释,其观察面向似均有差异。在法学领域上,或许得将正
义理解为法的最高价值。⑤不过,就正义的种类、功
能及其内涵的诠释。法学者问仍然欠缺一致的见解。
⑥ 而医疗秩序既然作为法秩序的一种,也应遵循医
疗正义,以落实医疗人权的保障。就医疗领域而言,所谓正义感是一种医疗道德情感。具体表现为医务
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敢于主持公道。对于人类的生命
[作者简介]王岳(1975一),男,汉,医学学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医药卫
生法学、医药卫生政策学。e—mail:wangyues@sina.eom
① 博登海默.法理学一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② aristotle,thepolities,baltimore:1972,booki,chapter2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 篇7
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内部不平等的扩大, 是21世纪伊始世界面临的仅次于生态问题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残疾人问题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 通过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价值补偿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所谓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价值补偿, 就是通过信息技术进步来弥补生理、智力、人体结构存在的缺陷的残疾人使之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通过信息平台的搭建、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资源获取机制的建立给残疾人带来了福音, 有助于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性, 使残疾人更乐于参加社会生活;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帮助有助于实现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也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这一群体的误解, 他们更愿以一种主人翁态度去参与社会生活。
2 罗尔斯正义论
2.1 罗尔斯正义论的概述
罗尔斯是美国的伦理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心研究学术, 在哈佛大学从教期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正义论》。
作为政治哲学的《正义论》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前, 西方政治哲学都在繁荣的发展, 从古代的柏拉图到近代的霍布斯、黑格尔、马克思, 他们都为政治哲学的发展做着贡献, 但到了20世纪,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意识形态逐渐取代了政治哲学, 人们更见注重实践, 而忽略了理论的研究。
罗尔斯在1971年发表了《正义论》, 使得政治哲学焕发了生机, 并不断发展起来。正义论不但是20世纪政治哲学的代表, 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性作用。
正义在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正义, 离开了正义, 就无所谓社会了。一个法律, 无论它多么有条理, 只要它缺乏正义性, 就应加以调整或废除;一个设想, 无论它多么有建设性, 只要它缺乏真实性, 就应加以拒绝或改变。正义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他们需要社会的正义维护他们的利益。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于正义的社会大环境下, 要增强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
如今,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学习、娱乐等方便, 也为残疾人的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希望, 可以说, 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一个社会, 当它不仅被设计得旨在推进它的成员的利益, 而且也有效地受着一种公开的正义观管理时, 它就是良好的社会。可以说, 社会在发展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也服务于社会各种群体, 推进社会各成员利益的同时, 也受着公开正义观的审视。
罗尔斯正义论的精华在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 把合乎每个人的利益转变成社会弱小者最大的利益。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惠及全社会人的同时, 也恩泽了残疾人这一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因为自身的缺陷, 对外界了解的不多,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社会, 也可以查阅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这是他们融入社会的一种捷径。而健全人了解社会, 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着一种途径, 他们可以通过看报、看书、听课了解社会, 也可以通过与人交流和到外地旅游去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残疾人也可以通过远程特殊教育学习知识, 远程特殊教育把教材内容输进了网络里, 配备的教师按着教材讲解, 学生遇到难题可以通过视频与教师沟通, 教师在网上为残疾人学生解答疑惑。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社会每个人的利益, 但是它为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利益。
2.2 罗尔斯正义论两个原则
罗尔斯正义论的原则有两个, 即平等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这两个原则对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价值补偿问题具有指导的作用。
2.2.1 平等性原则
第一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一原则即平等性原则, 第一原则主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公民平等的享有基本的自由, 大体上说, 公民的基本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财产自由等等。将平等性原则引申, 每个公民也平等的享有因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科技成果的权利, 那么将平等原则运用到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价值补偿上, 也是能说的通的。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方便了每一个人, 平等原则主要表现在任何人在使用信息技术成果上都有同样的机会, 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享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权利, 这样的平等是出发点的平等, 对于社会的每一人机会都是开放的, 残疾人可以像健全人一样, 平等的进行网络资源的搜索, 进行网络聊天, 也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设备获得宝贵的信息。2008年5月12日, 四川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 在地震前, 许多残疾人通过电视、手机和收音机获得了宝贵的信息, 为他们提前做好自救工作提供了方便。
2.2.2 差异性原则
第二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第二原则即差异性原则, 第二原则主要说明的是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虽然有差距, 并允许人与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的不平等, 但是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必须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具有领导性地位与职务是开放的, 所有人都能进入, 来调整社会地位与经济水平的不平等。差异性原则适用于信息技术对残疾人价值补偿问题的研究, 因为差异性原则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合理的利益。
残疾人因先天缺陷, 受教育就业面临着困难, 他们缺乏劳动能力, 与健全人的经济水平必然存在着差距, 而且, 大多数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 得需要家人的照料, 那么残疾人家庭的与健全人家庭的经济水平相比也存在着差距。因此, 残疾人全体与社会主流群体经济水平上存在着不平等, 而且在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赖于社会给予帮助。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虽然使残疾人和健全人拥有了平等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权利, 但是在信息技术使用与获利程度上, 两者存在着不平等, 按照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异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方便残疾人, 合乎这一群体的利益。但信息技术传播与信息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广上考虑的是健全人的需要, 健全人是消费领域的主流群体, 更具有购买力, 研发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为了使自己研发出来的信息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残疾人因为经济水平差, 购买力低, 而且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市场相对于社会主流群体市场是很小的。而且因为残疾人的对信息产品的特殊需要高, 研发人员和研发厂商在为残疾人设计信息产品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既费精力有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那么, 研发人员和厂商就不愿对残疾人信息产品的设计研发付出更多的精力。
根据正义论差异性原则, 虽然健全人和残疾人在享受信息技术成果上存在着不平等, 但这种不平等要合乎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倡导信息技术的发展要考虑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 信息传播过程中考虑残疾人的利益, 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 要考虑残疾人的缺陷和他们对产品的特殊需要, 以方便残疾人使用信息技术产品。
摘要:当今社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也迅猛发展。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需要社会给予更大的关注,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残疾人带来了福音, 不仅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残疾人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查阅, 可以足不出户进行远程特殊教育, 这都对残疾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罗尔斯正义论的两个原则研究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价值补偿问题, 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 篇8
关键词:罗尔斯;战争正义思想;价值基础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2—0026—02
康德说过,“如果正义荡然无存,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将不再有价值可言”[1],罗尔斯对此也深信不疑。终其一生,他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生活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是可改善的——人们无论以个体还是集体的方式能否过上一种值得过的生活。是否可能设想一种社会秩序,以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总体上生活得更有价值?即“现实乌托邦何以可能?”通过构建这样一种现实的乌托邦,罗尔斯力图表明至少在可能性上,人类有价值的集体生活是有意义的,善的世界是能够实现的。万民正义体系即是罗尔斯构建“现实乌托邦”的伦理诉求,而康德所代表的和平主义伦理传统,正是这一体系的价值基础。
一、对和平主义伦理传统的价值追寻
“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 [2],康德和罗尔斯都在生命暮年表达了对建立人类普遍正义与和平的期待和信念。1993 年,罗尔斯以“万民法”为题在牛津大学讲座上发表演讲,讨论自由主义理论从国内领域扩展到国际社会的可能性;随后,他于 1999 年出版《万民法》一书,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万民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原则,从而实现了从道德领域进入政治领域,由国内政治领域进入国际政治领域的理论构想。罗尔斯坦率地说:“我的基本观念,遵循了康德在《永久和平论》(1795)中的概述,以及他foedus pacificum (和平联盟)的观念。” [3]
“和平”作为事物的有序状态,是现世中最值得追求,最可贵的善[4]。人们对和平的追求与反思从未停歇。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认为,世界由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组成,他们有各自的和平,上帝之城追求的是永久与最高的和平。近代欧洲的阶级取代过程中充斥着惨烈的斗争和战争暴力。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和平之神的抱怨》中表达了对战争罪恶的谴责,认为最不义的和平胜过最正义的战争。《战争与和平法》的作者格老秀斯经历了残酷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他认为战争只是通往和平的手段,希望通过法律来限制甚至消除战争。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在《永恒和平方案》中提出在欧洲建立一个牢固的持久联邦,要所有联邦的国家相互依存,从而实现长久的和平。面对欧洲的动荡和战争,卢梭设想成立一个巨大的“世上之城”,在城中国家和民族作为个体存在,通过联邦式的结合,禁止一切战争。康德在卢梭的影响下,对永久和平的实现进行了哲学设计:“建立一个普遍和持久的和平,不只是纯粹理性范围内法权理论的一部分,而且是理性的整个最高目标。” [5] 并在《永久和平论》一文中勾划出了一个由民主国家到自由的国际联盟最终达至世界公民状态的整体图式,这正是罗尔斯展开对普遍正义下和平思考的基点。
万俊人指出:“以正义求和平,既是康德和罗尔斯的思想主题和哲学理想,也是从康德时代到罗尔斯时代——亦即从‘启蒙时代’到‘全球化时代’——人类始终不灭的实践主题和社会政治理想。”[6] 康德致力于理想理论的普遍適用,认为人类的永久和平应当且必须是建立在人类普遍正义基础上的和平。罗尔斯延续了对这一正义基础的价值关切,将永久和平如何可能的问题逻辑地转换成了人类普遍正义如何可能的问题,在罗尔斯战争正义思想中进而成为战争正义何以可能的问题。
二、战争正义的实现可能
康德认为,战争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各个民族作为国家也正如个人一样,可以断定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即不靠外部的法律)也是由于彼此共处而互相侵犯的。” [7] 由于利益的冲突而激化矛盾,便爆发了战争。要达成和平,就需要妥善照顾各方利益的实际权益。罗尔斯也同意各项基本善的满足是持久和平的基础,他引述阿隆的话说:“唯有满足是普遍性的,换言之唯有为所有社会所拥有,出于满足的和平才会持久;否则,将复归旨在追求强势的竞争,并最终破坏和平。” [3]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自尊等基本善未能满足的和平只是权宜之计,仅仅是一种暂时的力量均衡。
行动正义是目的正义的本质要求。在战争行动的道德制约上,康德在《永久和平论》的先决条款中要求:“任何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作战时,均不得容许在未来和平中将使双方的相互信任成为不可能的那类敌对行动。” [7] 具体而言,包括不得实施暗杀、投毒、破坏降约以及在交战国中教唆叛国投敌等等手段。康德用寓言的口吻警告人们:“只会造成双方以及一切权利随之同时一起毁灭的一场绝灭性战争,就只是在整个人类物种的巨大坟场上才能发现永久和平。因此,这样的一场战争以及使用导致这种战争的手段,就绝对是不能容许的。” [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罗尔斯看来,采用过激战争方式的参战方是邪恶的,是不能接受的,它们使和平成为一种奢望,注定要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并激起正义社会奋起反抗的坚强决心。
和平联盟的理念是康德和平思想的重要概念,也引起了罗尔斯的热烈回应。早在《永久和平论》发表数年前,康德就从自然历史的目的论提出过实现世界公民权利的永久和平联盟的构想——“脱离野蛮人的没有法律的状态而走向各民族的联盟”[8] 通过建立国际联盟维护与保障加盟国家的自由。这与签订和平条约不同,“后者仅仅企图结束一场战争,而前者却要永远结束一切战争。” [7] 黑格尔曾说,“康德的这种观念以各国一致同意为条件,而这种同意是以道德的、宗教的或其他理由和考虑为依据的,总之,始终是以享有主权的特殊意志为依据,从而仍然带有偶然性的。”[2] 罗尔斯对康德的乐观持保留态度,“康德的foedus pacificum(和平联盟)假设能否满足,有赖于一系列宪政体制的条件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实现此类体制及其佐证要素的理想。” [3] 依罗尔斯之见,即便建立大一统的世界政府也无法真正规避战争,实现正义的和平。“这里我依照康德《永久和平论》(1795)中的观点,认为世界政府——我指的是一个统一的政治体制,由中央政府正式行使合法权力——要么是全球性的专制统治,要么是统治着一个脆弱的帝国。” [3] 较之康德关注于人类永久和平的理想及其深厚的人类道德基础,罗尔斯更关注作为和平基础的人类社会正义和建立这种正义秩序的政治伦理条件。罗尔斯认同康德国家主权的观念,只是试图用人民替换国家,对国家主权做出一定的限制 [9]。他继承并发挥了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试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为多元世界提供一种政治自由主义的世界正义观念。
三、正义和平的实现路径
针对和平主义的局限,罗尔斯指出:“我们不需要一种无条件的和平主义,而是需要在某些环境中有鉴别地、有良心地拒绝参与战争。” [10] 在继承的基础上,罗尔斯战争正义思想对《永久和平论》的理想色彩进行了扬弃。“在任何条件下都拒绝参与所有的的战争是一种天真的必然具有褊狭色彩的观点。” [9] 和平不等于安全,丧失原则去求取和平在罗尔斯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当其受到一国的苛酷压力,促使其接受压制性的和解条款,而此一条款乃属不合理之极,任何具有自尊且肯定自己文化之自由的自由人民,都绝不会合理接受之。” [3] 和平主义本身合乎正义原则,但和平主义者拒绝正义的自卫战争就是不正义的了,这是罗尔斯的道义立场。
经过对和平主义价值理念的审视思考,罗尔斯认为,“靠宣称战争既无理性又浪费惊人,并不能寻求到和平,虽然它也的确如此;然而通过为人民准备一条发展其基本结构的道路——此一结构支持着合理正义或合宜的体制,并能够确立合理的万民法——这样的和平才能实现。” [3] 在他看来,由万民法规范的普遍正义才是永久和平的真正保障,才能实现康德所说的“脱离野蛮人的没有法律的状态”,扬弃和平主义的万民正义才是“现实乌托邦”得以实现的理论路径。
参考文献:
[1]John Rawls.The Law of People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128.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4-348.
[3][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M].张晓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131.
[4]顾智明,丁雪枫.西方军事伦理文化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8.
[5]古留加.康德传[M].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47.
[6]万俊人.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4,(5):13.
[7][德]康德.永久和平论[G]//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1-113.
[8][德]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G]//历史理性判断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1.
[9]艾四林.康德和平思想的当代意义——哈贝马斯、罗尔斯对康德和平思想的改造[J].复旦学报,2004,(4):75.
[1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82.
《正义论》读书笔记 篇9
在我们所在的社会里,要如何建立一种公平的制度呢。我自己也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发觉,自己的想法肯定时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上想的。要是资本家,或许他就会想如何尽力剥削工人们剩余劳动力。而如果让工人选择自己心中的社会公平制度,或许又是另外一种境况了吧。因此,我觉得如何建立构造这样一个社会制度,真的让人伤透了脑筋。然而,罗尔斯提出了“无知之幕”这样一个概念。开始我是不大理解这个概念的。后来上课听老师提到过,就有点了解了。罗尔斯认为,我们都应该处于无知之幕之后来构造我们的制度。原因是功利的原则与平等的社会合作观念冲突了。人们应该在原始的状态中选择。
对于原始状态,译者前言中介绍到的要点有:选择对象(包括两个正义原则、古典目的论观点、直觉主义观念、利己主义观念、混合观念)、正意的客观环境、各方的主观动机和理性、知识的限制、对原则的形式限制、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论证、其他选择对象的被排除。其中我对知识的限制这一要点很感兴趣。罗尔斯假设各方处在一种无知之幕之后进行选择,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地位、阶级出身、天赋和气质,以及他们善的观念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他们所处的世代和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和文明水平;他们只知道他们所处的社会是处在正义的环境之中,只知道有关人类社会的一般事实、政治和经济理论原社会组织基础和人们的心理学法则。
换言之,一切会引起人们陷入争纷不已的特殊信息都被排除,无知之幕的假设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全体一致的契约。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罗尔斯的紧密思维,想到用无知之幕来达到这一达成契约的绝妙方法。让我想起分蛋糕的公平方法,就是一个人切蛋糕另一个人选蛋糕的方法。因为分的人要想到选的人想法,所以他必须用最公平的方法分蛋糕。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阿。这只是我的一个小感受。前言中写到罗尔斯认为,“无知之幕+互相冷淡”的假设胜过“仁爱+知识”的假设,它简洁、清楚、合理,而且是一种弱的条件,后者则太强要求太高。原始状态的假设要尽可能少而弱市罗尔斯原始状态解释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一种简化的手段。
是的,大多数人在为公平制度假设条件是,常常是出于美好的意愿,本能的假设所有的人们都是充满善意的,所有的人都是高素质的知识分子。但是显然,这种假设的确强人所难了,条件太过于苛刻。这样的话,要实现公平的契约关系便是难上加难了吧。相反,如果,从相反的思路出发,无知之幕+相互冷淡,这样情况便是大不想同了,这样就可以较为轻松的避开可以引起纷争与争吵的因素,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在穿过无知之幕后,自己会处在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或许会使会是有钱人,或许会使乞丐,或许是残疾人,因为无知,说一必须为自己假设一个最坏的情况,按照这个情况去建立契约,以防出现不利于自己的社会制度,这样,我们就可以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制定出一套最为公平的制度了吧。
刚开始不理解无知之幕的时候,的确让我很困惑为什么要这样假设,但了解以后,真的让我为这位哲学大师所惊叹,凡他人思维而行,推出一种如此精妙的假设。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推荐阅读:
杨通进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06-05
罗尔德达尔《女巫》的读后感500字07-03
罗尔斯顿社会学09-21
尼尔斯骑鹅读后感11-29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200字07-0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四年级10-29
高中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作文11-22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500字左右09-21
约翰·福尔斯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