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养护收费标准

2024-07-30

绿化养护收费标准(共8篇)

绿化养护收费标准 篇1

绿化养护收费标准:

1、承包养护(范围:病虫防治、修剪定型、水肥管理、草坪修剪、除杂草)

①5000平方米内 0.6元/平方米/月

②5000-10000平方米 0.5元/平方米/月

③10000-20000平方米 0.4元/平方米/月

④20000平方米以上 0.3元/平方米/月

2、临时草坪修剪

①1000-5000平方米 0.5元/平方米/次

②5000-10000平方米 0.4元/平方米/次

③10000平方米以上 0.3元/平方米/次

绿化养护收费标准 篇2

关键词:虎岗高速,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1 虎岗高速绿化情况

虎岗高速公路位于东莞市东西部, 主线长约57km, 是东莞市规划的“六纵四横”干线公路中东西方向 (横向) 的一条高速公路, 分为中央分隔带、沿线两边路肩及边坡、管理中心及各收费站房、互通区四大绿化区域, 种有大红花、红绒球、黄花夹竹桃、黄榕球、龙柏、桉树、马占相思等树种。

2 分级管养

2.1 主线养护

主线绿化景观包括中央分隔带、两边路肩、护坡草坪。其中, 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的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有遮光防眩、引导视线、美化环境、降低噪音、隔离车道、降低硬性防护成本的作用, 配合两边路肩、护坡的绿化景观, 形成一道绿色长廊, 体现着高速公路的安全、舒适、和谐自然的美感, 因此, 主线的绿化养护显得格外重要。

2.1.1 主线的养护标准。

主线中央分隔带绿篱为大红花、红绒球、黄花夹竹桃、黄榕球、龙柏等树种, 路肩主要树种为桉树、马占相思。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 保持树形整齐美观, 枝繁叶茂, 无明显缺株少株。中央分隔带绿篱生长旺盛、整齐, 树木花草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 无药害现象, 背景林的花木不能遮挡路牌, 生长高度遮挡路牌的花木必须及时修枝, 使行车司机清晰可见, 伸出护栏的枝条应及时修剪, 以免危及行车安全。

2.1.2 灌溉。

在雨水充足的月份可以不浇水, 雨水偏少的月份如秋冬季, 需两天安排1次水车喷淋, 而在高温的夏季, 水分蒸发快, 则视情况加强灌溉。

2.1.3 修剪。

中央分隔带绿篱应根据苗木的生长季节进行修剪整形, 一般在每年3~4月、9~10月各修剪1次;修剪高度为1.4m, 成水平状。加外, 伸出护栏外的枝条需及时修剪, 树上的枯枝要及时清除, 死树应及时更换。

2.1.4 施肥。

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施放, 以有机肥为主, 一般在每年11~12月进行, 有利于伤根愈合、诱发新根, 提高抗寒能力, 还可提高地温, 减少根部冻伤。对于已成型的中央隔离带绿篱, 若生长状况良好, 可不施或减少施肥。另外, 可结合灌溉喷施一些微肥和抗菌素, 提高树木的抗菌性及养分的利用率。乔木每年不少于2次, 2~3月和9~10月重点进行施肥, 复合肥和基肥结合, 每次不少于1~2kg/株, 对角埋施。新种、补种、生长势弱树木可适时适量多施。

2.1.5 除杂草。

应保持无较大杂草生长、杂草生长高于20cm或生长伸出护栏边, 必须及时清理, 无薇甘菊等杂藤攀援树木及护网。

2.1.6 病虫害防治。

大红花和红绒球常见虫害有蚧虫、蚜虫害, 多群集于叶背、花梗基部、嫩枝等处, 提前用2.5%功乳油3000倍液防治, 严重时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龙柏常见害虫是柏树红蜘蛛, 用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 或34%杀螨利果乳剂2000倍液防治。

2.1.7 补植。

因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缺损的树木花草, 应该尽快补种回与原有规格相当的品种。

2.1.8 保洁。

修剪后的枯枝干叶、杂草等, 在修剪当天及时清理运走, 并及时清除灌木丛上的修剪枝。

2.2 管理中心及各收费站房的园林式绿化养护

2.2.1 灌木和地被苗 (花卉) 的养护目标及标准。

管理中心绿地的灌木、绿篱和地被苗近百多个品种, 其养护要求技术性强, 必须达到以下的标准:

修剪:必须随时注意苗木长势, 科学地控制肥、水, 做到该促则促, 该控则控, 并按照不同种类、不同的地形环境和不同的设计要求精心修剪和造型, 做到天然与人为巧妙结合, 营造独特的景观效果。绿篱的修剪高度严格控制在80cm;观花植物不能剪掉花芽, 并及时清理残花。灌木、地被苗应藤本植物生长旺盛, 开花适时, 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 及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 覆盖率不低于90%。

补植。在人为、天气、机械、病虫的影响下, 都会造成苗木的死亡缺株, 要经常查苗补苗, 其全苗率达100%以上。及时清理死苗, 及时补植回原来的品种, 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正常衰老死亡的连片苗木, 要大面积补种或改种, 应选择与原品种相同苗木补种。

防病害:长期不懈地清除杂草和消灭病虫害, 及时清除枯枝, 使各类苗木在优良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各类苗木的病虫为害率减低到5%以下。

2.2.2 乔木的养护标准。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 不同的品种对乔木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以达到不同的养护目标。乔木必须长势旺盛, 枝叶健壮, 无枯枝残叶, 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主侧枝分布匀称和数量适宜, 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

灌溉。成长的乔木抗旱能力较强, 可以在天气相当干旱才给予灌溉。旱季一般乔木2~3天淋水1次;新补植乔木, 淋好定根水后, 1周内每天淋水1次;单丛灌木、成片花卉、绿篱一般1~2天淋水1次, 补植后1周内每天淋水1次, 施肥和补植需加强淋水。

施肥。乔灌木每年不少于2次, 2~3月和9~10月进行重点施肥, 基肥和复合肥结合, 每次2~3kg/株, 对角埋施;成片花卉每月撒施复合肥1次, 每次0.15kg/m2;绿篱每年撒施复合肥不少于2次, 每次0.15kg/m2;草地、地被每年不少于4次, 每次施尿素0.1kg/m2。其中, 根外追肥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浓度一般不宜大于1.5‰除根外追肥外, 肥料不得触及目的植物的叶片。

2.3 各互通绿化景区养护

2.3.1 养护标准。

乔木树冠完整、美观, 生长旺盛, 开花结果正常, 修剪科学合理, 无死株、缺株。花灌木生长旺盛, 株型完整、丰满, 开花适时, 花繁叶茂, 花后修剪合理、及时。木本地被植物生长旺盛, 覆盖率达到99%以上, 无杂草, 无死株、缺株。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 草坪的绿色期不少于280天, 覆盖率99%以上, 无明显过高杂草。各互通立交出入口匝道边的绿化景观不能有薇甘菊缠绕花木及遮盖草皮, 立交匝道两边的绿化景区必须及时清理杂草。

灌溉。旱季乔木一般3~5天淋水1次;新补植乔木, 淋好定根水后, 1周内每天淋水1次, 施肥和补植需加强淋水;草地、地被一般每天淋水1次。雨季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节。施肥。乔、灌木每年不少于2次, 2~3月和9~10月重点进行施肥, 复合肥和基肥结合, 每次2~3kg/株, 对角埋施, 新种、补种、生长势弱树木可适时适量多施。

修剪。自然形乔木每年不少于1次。主要修剪内膛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扭伤枝及枯枝烂头等。及时清理死树、枯枝一周内补回原来的花木品种, 定期清理薇甘菊等有害植物、不能让薇甘菊缠绕花木及遮盖草皮。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 被害植株不超过5%, 被害叶片不超过叶片总量的3%。被害植物得到有效治理。

3 应急抢险管理

3.1 做好台风侵袭前的准备及台风过后的修复

广东地区每年从5~10月是台风多发时期, 应密切注意省市气象部门的台风天气预告, 迅速做好台风过境前的乔木、灌木的搭架加固工作, 防止或减少苗木的倒塌与折断;在台风过境后, 必须派人加强巡察, 迅速检查苗木损伤程度, 如有苗木倾斜或倒伏, 及时做出扶正或补种。并要及时排除大雨后的积水使苗木迅速恢复生长。

3.2 人为破坏

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范围内, 对于人为破坏绿化景观的行为, 发现时必须要及时制止, 平时要注意宣传保护绿化的重要性。

4 其它养护要求

防治白蚁。定期对绿化区内白蚁、红火蚁等虫害的查治工作, 并注意做好治理后的跟踪检查工作, 保护绿化成果。

5 安全施工

在高速公路快车道上施工危险性高, 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设置反光警示牌及其他警示标志。

6 结束语

高速公路绿化管理模式正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欣赏品位的不断提升, 公路绿化景观养护标准日趋完美, 如何达到路景协调、和谐优美、安全畅通, 是绿化管理者今后共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新疆绿地养护标准现状 篇3

关键词 新疆;绿地;养护;标准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1 新疆自然环境概述与绿地资源现状

新疆自然景观优美,山脉与盆地相间、盆地与高山环抱,有“三山夹二盆”的喻称。新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海洋气流难以到达,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年日照时间可达2 500~3 500 h,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0 mm左右,气候十分干燥。

新疆土壤偏碱性,以风沙土、棕漠土、棕钙土等土壤类型为主,具体而言:黑钙土主要分布于1 800~2 000 m的低山丘陵地区,即天山北坡地区;栗钙土主要分布于1 500~1 800 m的低山丘陵地区;灰漠土为北疆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北疆沿天山一带;棕漠土为南疆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和田、阿克苏、库尔勒和吐鲁番等地;另外,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封闭的地形条件下,新疆还形成了大量的盐碱土。

新疆作为干旱缺水地域,在城镇发展及绿地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及特有的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民族景观,重视自然“绿脉”体系对城市生态布局的引领作用。同时,由于新疆绿化条件十分艰巨,绿地经济成本高,导致保存原有绿地的成本显著低于新建、扩建绿地的投资成本。由此可见,新疆绿地的可连续和谐发展,必须杜绝短期经济利益驱动,重视自然生态客观规律。

2 新疆绿地养护标准现状

2.1 标准与水平不明确

目前,新疆境内的公共绿地主要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仅有结合绿地规划水平的质量分级制度,但关于绿地投资与养护经费的考量因素有所欠缺,如人工费、肥料费、农药费、水费、工具耗材费及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等。另外,由于绿地养护经费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出现管理混乱、管理盲区等现象,造成养护水平不均等,未能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模式,导致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

2.2 质量与能力有欠缺

目前,新疆与大多地区类似,主要采取财政拨款、有关事业单位执行的养护模式,其劣势在于不能适应人工、化肥、农药等养护成本的变化;而市场养护企业的养护费用较高,且养护质量却与养护投入不成正比,同时,企业的工作经验较为缺乏,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作宗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偷工减料的实际情况,造成养护质量无法保证,进一步出现养护缺位的现象。

2.3 管理与规范不系统

由于养护单位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直接引起绿地养护工作技术落后、设施不完善,进一步造成资金使用率低、养护费用支出巨大。一方面,绿地建设存在规划不完善、急于开工现象,未能充分考虑新疆的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新建绿地生长条件恶劣,即使建设成功,但养护成本却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未能合理安排水、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源,造成资金的浪费,管理较为粗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 加强绿地养护工作的必要性

必须意识到,绿地工作不同于其他市政工作,绿地的建成只意味着植物成活,绿地养护则可体现绿地的实际要求,因此,加强绿地养护工作的必要性为:首先,新疆自然条件和环境因素较差,绿地养护工作除要满足植物的一般生长过程外,还需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对出现损伤、衰老和死亡的植物及时栽植和更新。其次,新疆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绿地养护工作意义重大,科学的养护工作有助于绿地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能够有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再次,绿地在新疆发挥着重要的环境保护和改善作用,具有美化城市的功效,因此,必须积极做好养护工作,彻底摒弃“重施工、轻养护”的状况。

目前,新疆自治区尚无统一的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各个城镇为了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加强绿地工作,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参考其他城市的基础上,纷纷制定了针对区域特殊条件的绿地养护标准及参考指标,有效推动了绿地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4 结语

作为新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及养护工作关系重大,而面对绿地作业改革与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亟需解决绿地养护标准与水平、绿地养护质量与能力、绿地养护管理与规范等大量问题。因此,保护绿地资源并合理开发、养护城市绿地,顺应新疆绿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化养护工作标准 篇4

绿化养护工工作标准

1、执行上下班签到制度,上班时间7:00~12:00,14:30~17:30。

2、上班后首先责任区巡视一遍,确定今日工作的主次。责任区主要问题是什么?次要问

题是什么?今天工作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3、绿化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分,工作程序要求如下:

第一、绿化带中生活垃圾(瓶子、胶袋等),最不能容忍,必须首先清除。

第二、绿化带缺苗,土地裸露,不能容忍,必须首先清除。绿化工必须主动及时补苗,确保自己责任区不缺苗,土地不裸露。

第三、绿化带缺水、少肥、生虫,不能容忍,必须及时浇水、施肥、治虫。确保自己责任区苗木、大树、草皮生长旺盛。

第四、绿化带杂草及时拔除。

第五、绿化带树叶及时清除。

第六、修剪工注意要点:

 修剪时要通知养护工,并密切配合,及时清走垃圾。

 及时清除树木上枯枝。

 在确保绿篱等生机勃勃的情况下,开展修枝工作。

 确保树木等不影响供电、交通等,及时修剪。

4、浇水:凡是缺墒的绿化带,就要及时浇水。一周内至少要浇水一次。

5、施肥:复合肥是底肥,主要用于增加土地肥力,不改变土壤性质,小苗适合用复合肥。

尿素:主要用于苗木长青长绿。施肥后必须立即浇水,每浇水三次至少施肥一次。叶子黄、草皮黄,是缺肥的症状,要及时施肥。

6、治虫:熟知每种农药用途及用法;及时治虫,两个月至少普遍性治虫一次。发现白蚁

危害,及时报告,由专业公司治理。

①乐果主要治蚜虫、螨螟虫、叶蝉、飞虱、小象、鳞翘目等虫。

②敌敌畏:主治蚜虫、造桥虫、食叶虫、小叶卷娥、粘虫等多种卫生害虫。

③甲氨磷:主治螟虫、飞虱蓟马、粘虫、地下害虫等。

④复南丹:杀地下蚯蚓。

⑤多菌灵;主治炭疽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黑星病、疮痂病、青霉病、疡病、纹枯病、稻瘟病、全蚀病等。

7、松土:大雨过后要及时松土一次;一个月要至少松土一次,避免土壤板结;树头下面、小苗下面(如红背桂、毛杜鹃)等都要及时松土。

8、除杂草、杂物:保证绿化带无明显杂草;保证绿化带无明显杂物。

9、确保自己责任区无缺株,无枯株,植物花卉生长旺盛。植物上无枯枝杂物,土壤疏松

无板结,绿地无裸露。小的修枝、剪枝自己独立完成。

9、修枝剪枝:绿篱每个月至少修剪一次;草皮每三个月至少剪草一次;花卉及时修剪;

大树每年修剪一次,枯树、新枝、重叠枝、底枝密枝等修掉;大树每三年大修一次。⒑凡是上级领导及绿化主管检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治理,不及时整治的,批评教育,严重的扣罚奖金。

维修绿化中心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篇5

备 案 号:J11274-2008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262-2008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Standard for management of road greening in city and town

(报批稿)

2008—09— 28 发布 2008—12— 01实施

山 西 省 建 设 厅 发 布

前 言

为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确保绿地养管质量,按照山西省建设厅《2006山西省市政公用事业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计划》(晋建标函字[2006]448号文)的要求,在本省各大城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和其他省、市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城市园林绿化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养护管理质量等级、植物养护技术。

本标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太原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和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负责具体解释工作。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寄交太原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和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地址:太原市金刚堰路20号,邮编:030009;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西留路12号,邮编:03004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太原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

参编单位:太原市园林科研所 太原市康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市滨河公园

主要起草人:冀丽君、王书宏、郭 轶、陈陆琴、王儒谦、冯晋萍、刘东红、曹建庭、匡东学、张 毅、陈万兴、王玉梅、方岩、康伟、智庆元

目 次总 则 3 2 术 语 4 3 一般规定 6 4 养护管理质量等级 7 4.1 一级养护管理 7 4.2 二级养护管理 8 4.3 三级养护管理 8 5 植物养护技术 10 5.1 乔木养护 10 5.2 灌木养护 11 5.3 藤本植物养护 12 5.4 宿根及草本花卉养护 13 5.5 草坪养护 13 5.6 地被植物养护 15 5.7 古树名木养护 15 5.8 水生植物养护 17 本标准用词说明 18 条文说明 19 1 总 则

1.0.1 为提高城市绿化养护技术,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各地市道路绿化、街头绿地和风景林带的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其他绿地可参照执行。

1.0.3 在养护管理中必须遵循生态园林和生物安全原则。防治病虫害时,应充分利用天敌和生物药剂及使用低毒、高效、环保、低残留、无公害农药。

1.0.4 养护管理应遵循国家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基本要求,充分节约水源、能源和其他资源。

1.0.5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 语

2.0.1 行道树

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2.0.2 乔木

主干明显而直立,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

2.0.3 灌木

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或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

2.0.4 地被植物

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2.0.5 藤本植物

依靠缠绕或攀附他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0.6 宿根花卉

植物地下部宿存越冬,次年继续萌芽开花,并可持续多年的草本花卉。

2.0.7 草坪

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2.0.8 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2.0.9 主干 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表面与分枝点之间,上承树冠、下接根系的部分。

2.0.10 主枝

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2.0.11 树冠

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2.0.12 绿篱

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

2.0.13 修剪

对苗木枝干和根系进行疏剪或短截。

2.0.14 整形修剪

采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过程。

2.0.15 短截

在枝条上选留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

2.0.16 剪口

枝条被剪截后留下的断面。

2.0.17 摘心

摘掉当年新生顶梢的措施。

2.0.18 中耕

指用人工或机械松动土壤表层的过程。

2.0.19 杂草

目的作物以外的,妨碍和干扰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各种植物类群。

2.0.20 施肥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施用肥料的措施。

2.0.21 基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基底的有机肥料。

2.0.22 追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后,为弥补植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料。

2.0.23 浇灌

为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措施。

2.0.24 越冬水

指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浇灌。

2.0.25 解冻水

指在土壤化冻后对植物进行的浇灌。

2.0.26 病虫害防治

对各种植物病害、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一般规定

3.0.1 等级划分原则

根据道路绿化地点的重要程度及植物的种类将养护管理分为一级养护、二级养护和三级养护3种等级。重要观光地点、地段的绿化(含其中的草坪、灌木、花卉、乔木和设施)、造型植物及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划为一级养护;偏远地方、地段的绿化养护划为三级养护;介于一级养护和三级养护之间的划为二级养护。根据各地市园林绿化水平,等级养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0.2 各类绿地、树木、草坪、花卉养护管理均应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根据植物生长状况、植物建群规律和景观要求,调整种植结构,使植物配置关系合理,趋于自然。符合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和景观要求。符合山西省园林绿化的立地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养护管理质量等级

4.1 一级养护管理

4.1.1 园林植物养护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生长超过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新建绿地各种植物2a内达到正常形态。园林树木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无枯枝死杈,过冬前新梢木质化;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学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株形丰满,花后修剪及时合理。绿篱、色块等修剪及时,枝叶茂密,整齐一致,整型树木造型美观。行道树无缺株,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m之间,不能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落叶树新梢生长健壮,叶片大小、颜色正常,无黄叶、焦叶、卷叶,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5%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3a以上,结果枝条在10%以下。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色彩艳丽,无残缺,无残花败叶。草坪及地被植物适时修剪整齐,覆盖率99 %以上,无杂草。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的目的草种纯度达99%,草坪高度控制在80mm以下,生长茂盛,颜色正常,不枯黄。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70d,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40d。病虫害控制及时,危害率不得超过2%,无明显害虫的活卵、活虫及病状。在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0.01m2的活虫数不得超过1头,较细枝条上平均长每300mm不得超过2头,叶片上无虫粪、虫网,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2 %。

4.1.2 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90%。开花的攀缘植物应适时开花,且花繁色艳。

4.1.3 绿地整洁,水面干净,绿地内无死树、杂树、枯死枝、杂物、砖石瓦块和塑料袋等废弃物,随产随清。

4.1.4 绿地完整,无明显的人为损坏,绿地、草坪内无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 m范围内无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4.1.5 道路绿化养护产生的树枝、落叶、草屑等绿化生物垃圾必须集中处理,进行生物降解,堆肥循环使用。

4.1.6 古树名木生长优良,枝繁叶茂;管养科学,抚育精心。

4.2 二级养护管理

4.2.1 园林植物养护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生长达到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新建绿地各种植物3a内达到正常形态。园林树木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正常,花后修剪及时。绿篱、色块枝叶正常,整齐一致。行道树缺株不得超过1%,不能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落叶树新梢生长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屎、虫网的叶片不得超过5%,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2a以上,结果枝条不超过20%。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适时开花,无残缺。草坪及地被植物适时修剪整齐,覆盖率95%以上,除缀花草坪外,杂草率不得超过5%,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的目的草种纯度达95%,高度控制在100mm以下;生长和颜色正常,不枯黄。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40d,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10d。病虫害控制及时,危害率不得超过5%,园林树木的主干、主枝上平均每0.01m2的活虫数不得超过2头,较细枝条上平均长每300mm不得超过5头,叶上无虫粪,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

4.2.2 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8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4.2.3 绿地内整洁,无死树、杂树、枯死枝等,水面杂物应日产日清,做到保洁及时。

4.2.4 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m范围内无堆物、堆料、搭棚设摊、圈栏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4.2.5 道路绿化养护产生的树枝、落叶、草屑等绿化生物垃圾能够部分收集处理,堆肥循环使用。

4.3 三级养护管理

4.3.1 园林植物养护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生长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4a内达到正常形态。园林树木树冠基本正常,修剪及时,无明显枯枝死杈。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行道树缺株不得超过3%。落叶树新梢生长基本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正常条件下,有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屎、虫网叶片的株数不得超过10%,正常叶片保存率在85%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1a以上,结果枝条不超过50%。花坛、花带轮廓基本清晰,整齐美观,无残缺。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0%以上,除缀花草坪外,杂草率不得超过10%,根据情况控制高度,使绿地呈现自然的景观效果,杜绝抽穗现象发生;生长和颜色正常。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10d,暖季型草不得少于180d。病虫害控制比较及时,危害率不得超过8%,在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0.01m2的活虫数不得超过3头,较细枝条上平均长每300 mm不得超过8头,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8%。

4.3.2 垂直绿化能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7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4.3.3 绿地内整洁,无死树、杂树、枯死枝等,无明显杂物,无白色污染;绿地内水面杂物能日产日清,做到保洁及时。

4.3.4 绿地完整,无明显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 m范围内无明显的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4.3.5 道路绿化养护产生的树枝、落叶、草屑等绿化生物垃圾能够及时清理。植物养护技术

5.1 乔木养护

5.1.1 浇灌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乔木的种类、季节和立地条件进行适时适量的浇水。干旱季节宜多灌,雨季少灌或不灌;发芽生长期可多灌;休眠期前适当控制水量。浇水应浇透,浇水前应进行围堰,防止水外流。浇水围堰应规整,密实不透水。围堰直径视栽植树木的胸径冠幅大小而定。必须在日化夜冻时浇越冬水,春季适时浇解冻水。应及时排除树穴内的积水,对不耐水湿的乔木应在12h内排除积水。浇灌设施应完好,如发生滴、漏等现象,应及时补救。

5.1.2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乔木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和立地土壤理化状况的不同,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应由树木的种类和生长势而定;种植3a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宜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肥料应先打穴或开沟,再进行施肥。环施应在树冠正投影线外缘,深度和宽度一般为300~400 mm,沟(穴)施应避免伤根,施肥后应回填土、踏实、浇足水,找平,不得使所施肥料裸露。除施用叶面肥外,树木施肥不得触及叶片,施肥后应及时浇水。

5.1.3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 乔木整形效果应符合树木生物学特性,并与周围环境协调。行道树修剪应保持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匀称和数量适宜,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宜控制在10~17m范围内,且不得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指示牌。单位附属绿地内种植的乔木,当枝叶影响城市公共道路或物业管理的,应及时修剪。修剪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小伤口,剪口要平,剪口处应涂抹保护剂,不得留有树桩。荫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及干枯叶应及时剪除。

5.1.4 中耕除草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适时中耕,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保持绿地整洁,减少病虫滋生,保水保肥。松土以不影响根系和不损伤树皮为限,深度宜为50~90 mm。对树干周围的野生植物、藤蔓植物应遵循生物共生原则,合理控制,达到整齐美观的要求。

5.1.5 补植、改植应符合以下要求: 及时清理死树,补植的时间应按照城市绿化栽植工程的计划完成,并根据不同树木移栽的最佳时间确定。补植的树木应与栽植地段原树木的品种及规格保持一致。新补植的树木应按照树木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浇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100%。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景观不协调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5.1.6 防风、防寒及防意外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风障应在迎风面搭设,其高度应超过株高,搭设必须牢固。在秋季做好排水,停止施肥及控制灌水,促使枝干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不耐寒的树木要用防寒材料包扎主干或包裹树冠防寒;如遇到下雪天气应及时清除树枝、树杈上的积雪,无积雪压弯、压伤、压折枝条现象。遇雷电风雨、人畜危害而使树木歪斜或倒树断枝,应立即处理并疏通道路。

5.2 灌木养护

5.2.1 浇灌应符合以下要求: 春季干旱季节,必须浇解冻水;夏季雨季注意排涝,积水处不得超过12h。应根据灌木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适量浇水。浇水应浇透,浇水前应进行围堰,防止水外流。

5.2.2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灌木品种需要、开花特性、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选择施用有机肥,春秋季适时施肥。施肥时宜采用埋施或水施等方法进行,肥料不应裸露;应避免肥料触及叶片,施完后应及时浇水。根据灌木的种类、用途不同,酌情施肥;色块灌木和绿篱每年追肥至少1次。

5.2.3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 常绿灌木除特殊造型外,应及时剪除徒长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萌蘖枝、病虫枝及枯死枝。观花灌木应掌握花芽发育规律,对当年新梢上开花的花灌木应于早春萌发前修剪,短截上年的已花枝条,促使新枝萌发。对当年形成花芽,次年早春开花的花灌木,应在开花后适度修剪,对着花率低的花灌木,应保持培养老枝,剪去过密新枝。造型灌木(含色块灌木)的修剪,按规定的形状和高度修剪,做到形状轮廓线条清晰、表面平整圆滑。灌木过高影响景观效果时应进行强度修剪,宜在休眠期修剪;修剪后剪口或锯口应平整光滑,不得劈裂、不留短桩,剪口应涂抹保护剂。绿篱修剪应做到上小下大,篱顶、二侧篱壁三面光;还应严格按安全操作技术要求进行,并及时清理剪除的枝条、落叶。

5.2.4 中耕松土时不得伤及植株根系,保证土壤的通风透气性。清除的杂草应随时清运。

5.2.5 补植、改植应符合以下要求: 枯死的灌木应及时连根挖除,并选规格相近、品种相同的新苗木补植。在树木生长期内移植时,应在不影响植物株形的情况下修剪部分枝条和叶片。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应及时进行改植。

5.2.6 防风、防寒设施应坚固、美观、整洁,无撕裂翻卷现象。

5.3 藤本植物养护

5.3.1 浇灌应符合本标准第5.1.1条的规定。

5.3.2 施肥应符合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

5.3.3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藤本植物的修剪应以促进分枝为主,并剪除徒长枝和下垂枝。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应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删老弱藤蔓。每年常规修剪1次,每隔2~3年应理藤1次,理顺分布方向,使叶蔓分布均匀、厚度相等,并应依不同类型及生长状况及时牵引。

5.3.4 中耕除草应符合本标准第5.1.4条的规定。

5.3.5 雨季应做好排水,秋季停止施肥、灌水,冬季及时清除藤蔓、棚架上的积雪。

5.4 宿根及草本花卉养护

5.4.1 浇灌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根据宿根及草本花卉种类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以及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在春季开花的草花必须及时浇水,宿根花卉必须浇解冻水。土壤封冻前剪除地上部分后浇越冬水。

5.4.2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植物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应施有机肥。栽种时应施足基肥,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1~2次,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无机肥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在生长期间应进行追肥或叶面施肥。肥料的施用应适量、均匀。

5.4.3 修剪及分栽应符合以下要求: 草本花卉需摘心的品种应及时摘心;草本花卉开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生长季节应及时清理枯黄叶片。对根蘖成丛的宿根花卉,过密时应重新分栽。对宜倒伏的宿根花卉应适时修剪,及时清理倒伏叶片。进入休眠状态后,应及时清理地上部枯枝、残叶。

5.4.4 及时中耕除草,不得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卉萌芽期应保护新生嫩芽,并及时剪除多余萌蘖。

5.4.5 补植应符合以下要求: 及时清理死苗,并在两周内补植与原来种类及规格接近的植株。补植应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

5.4.6 对不耐寒的宿根草本花卉应采取覆土、覆膜等不同防寒措施,确保安全越冬。

5.5 草坪养护

5.5.1 浇灌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冷季型草坪植物的生长应加强浇水,保证水分充足。新栽草坪除雨季外,每周宜浇1~2次透水,并渗入地下100~150 mm。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应稍大于该草种规格的蒸腾量。炎热夏季浇水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避开中午暴晒时间。在入冬前日化夜冻时浇足越冬水,春季解冻后浇透解冻水。病害易发期不宜在傍晚浇水,宜在上午没有露水时浇水。浇水应避免对草坪的冲刷,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5.5.2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宜在春季进行,生长期施追肥每年2~3次,剪草1周内进行。用量根据草地生长需要而定,干施时加1~2倍干细土混合均匀撒施,应避免叶面潮湿时撒施。撒肥后必须及时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避免肥分被冲走。

5.5.3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 适时修剪,达到均匀整齐,每次修剪量不应超过茎叶组织纵向总高度的1/3。修剪高度应按照品种本身的特性、草坪草生长的立地条件及生长季节的气候条件和草坪草自身的状态修剪。修剪前应对草坪上的砖石、树枝等杂物进行清理。夏季以早晚进行修剪为宜,立秋后应在杂草结籽前修剪,修剪应按合理程序进行,遇到有病害的草坪应进行隔离修剪,剪下的草屑应集中处理并及时对草坪进行病害防治。同一草坪不应多次在同一行列、同一方向修剪。剪草应平整,边角无遗漏。草屑应及时清理。

5.5.4 中耕除草应符合以下要求:及时消除非种植的杂草。除杂草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草坪品种和杂草多少而定,遵循除早、除小、除了原则。草坪只要有杂草,在早春杂草发芽出土时和立秋杂草籽成熟前,均应及时排除干净。人工排除杂草应连根挖出,集中处理,若杂草集中量多,可连根挖除,再补栽所需草种。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应在杂草幼苗期及时施药,严格掌握药剂浓度和单位面积施药量,大面积草坪施药时应分小区逐区喷洒,避免重复和遗漏。施药应选择晴天、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施药应选择在下风方向,严禁喷施在树木、花卉上。雨季喷施,宜在12h之内不下雨即可抓紧进行。除草剂保管、施用应注意安全。使用纯草种和混合草种,其草种纯度达95%~98%时,可通过剪草控制杂草生长。

5.5.5 更新复壮应符合以下要求: 补栽应挖除枯黄、死亡草根,将地整平再补栽同种草坪品种。草坪生长一定年限后(一般情况2年)已衰败,应采用断根、施肥等方法进行更新、复壮。应通过疏草、打孔等措施增加土壤的通风透气性,及时清理枯草层。用补播、补栽、定期封闭、覆盖裸露斑块等措施,对草坪更新复壮。

5.6 地被植物养护

5.6.1 浇灌应符合以下要求: 地被植物除出现连续干旱无雨天气外,一般不需要人工浇水。浇水应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一般情况下,每年应检查1~2次,栽植地的土壤必须保持良好的排水。及时浇越冬水和解冻水。

5.6.2 施肥应符合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

5.6.3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般低矮类型品种不需要经常修剪。观花地被植物,少数带残花或者花茎高的,须在开花后适当压低,或者结合种子采收,适当修剪。藤本植物做地被,适时修剪,严禁爬到灌木上。5.6.4 地被植物在未覆盖前期,每年应及时中耕除草1~2次。

5.6.5 更新复壮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出现过早衰老成片的地被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表土进行刺孔,使根部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加强施肥浇水。对一些观花类的多年生地被,应每隔5a左右进行一次分根翻种。翻种时应将衰老的植株及病株去除,选取健壮植株重新栽种。

5.7 古树名木养护

5.7.1 树体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设立保护围栏,禁止人畜进入。不得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堆放杂物、排放废气、倾倒污染物。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5m内不准埋设地下管线及新建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严禁在古树名木上乱划乱刻或晾晒衣物。在游人多或土壤密实的地方,应采取松土或换土措施。树穴外围不能采用硬铺装,铺装材料应采用透气砖或空心混凝土砌块。高大的古树名木应安装避雷针。对新发现的古树名木,应上报相关单位或主管部门。

5.7.2 浇水与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每年必须浇足越冬水和解冻水。干旱的年份,春、夏两季应补水。无铺装情况下,浇水面积应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冬季可将自然降雪堆在树下,严禁用含盐雪、融雪盐水侵浸树根。古树名木生境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高时,必须设渗水井或铺设盲管等有效的排水设施,及时排除根部积水。

5.7.3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测定土壤和枝叶的养分含量,对缺少养分的古树名木应针对性地施肥。施肥时可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侧挖开放射沟施肥,或在树冠投影下的根系分布区内用穴施法施肥,宜施腐熟透的有机肥。

5.7.4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修剪应履行报批手续,申报修剪。修剪以去除枯死枝、促进树势生长为原则,严禁对树冠进行大幅度修剪。修剪应避开树木伤流盛期,修剪后应对剪口及时进行消毒和防腐处理。

5.7.5 支撑加固及修补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凡树体不稳或树体倾斜的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支撑的办法,支撑可以用木料、钢材或砌筑假山石等方法,支撑物应与环境相协调。支撑部位必须垫衬耐腐蚀性缓冲物,严禁损伤树皮。树洞及树身的伤痕应及时修补。不致影响树体稳定的树洞可以不填充,保持原貌,必须将树洞内腐烂木质部刮掉,用消毒剂消毒,在树洞底端设排水管,及时排水。影响树体稳定的树洞应进行堵洞修复。修补树洞必须先刮除洞内腐烂木质并用消毒剂消毒、晾干,用具有耐久性、韧性、弹性、对活树无害的材料填充空洞,空洞大的应加支撑物,填补后的表面颜色、形状应与树皮外观相近。宜采用国内同类古树名木修补成功方法进行。

5.7.6 复壮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古树名木复壮应由具有相应技术资质的单位施工。复壮应采用复壮沟技术。复壮沟应符合下列规定:挖复壮沟前应先确定古树根系分布区,并找到吸收根。在吸收根外侧挖复壮沟,复壮沟宜深800~1000 mm,宽800~1000 mm,长度和形状应根据地形、地势以及树木生长状况而定,填埋物为复壮基质及树枝。复壮沟应与通气管和渗水井相连,以利透气排水。

5.7.7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防治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方法,积极保护和利用鸟类、昆虫等天敌防治虫害。药物防治应以无公害、低毒农药为主,在给树体喷药时应预先进行药效性质试验。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新发现的病虫害应做好调查、研究和控制,防止病虫对古树名木造成危害。

5.8 水生植物养护

5.8.1 观花的沿岸或挺水植物,每年至少应施肥1次。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应用可分解的纸做袋装肥或用泥做成团施入泥中。

5.8.2 水生植物在幼苗期生长缓慢,从栽植起到植株生长的全过程,必须经常清除杂草。

5.8.3 在水生植物群落营造前期,应加强人工维护,去除该群落中生长的其他品种的水生植物。

5.8.4 水面上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应小于水面积的30%,漂浮植物或浮水植物应进行围合,固定其位置和范围。因繁殖而密度过大时,应剔除部分老植株。

5.8.5 老化及生长不良的水生植物应及时更换或更新种植,并应在其休眠或生长相对停滞时进行。

5.8.6 水生植物应调节水位,掌握由浅入深,再由深到浅的原则。栽种时,保持50~100mm的水位,随着立叶或浮叶的生长,可根据植物的需要量提高水位。

5.8.7 部分水生植物抗风、抗寒能力差,冬天应进室内或灌深水防冻。

5.8.8 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病虫害情况。

本标准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DB

条 文 说 明

2007 太 原

目 次总 则 21 3 一般规定 22 4 养护管理质量等级 23 5 植物养护技术 24 5.1 乔木养护 24 5.2 灌木养护 25 5.3 藤本植物养护 25 5.4 宿根及草本花卉养护 25 5.5 草坪养护 26 5.6 地被植物养护 27 5.7 古树名木养护 27 5.8 水生植物养护 28 1 总 则

1.0.1 养护工作是完成绿化栽植的继续,是巩固绿化成果的主要技术手段。“三分栽、七分管”,为保证树木栽植后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正常生长,必须树立养重于栽的原则,加强养护管理工作的力度。从绿地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迫切需要制订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对道路绿化养护进行等级要求,可以更好地保证园林植物健壮生长。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在于总结各地道路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建立符合我省城市建设特点的养护等级标准,以规范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1.0.2 ~1.0.4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绿化、街头绿地和风景林带,根据绿地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条件,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养护管理,始终贯彻节约原则。病虫害防治采取以生物、生化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向无农药污染的绿色园林城市发展,以达到既能有效、安全、经济地控制住病、虫等的危害,保护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绿化美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又能维护和促进园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达到为城市人民创造清洁优美环境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应严格执行有关植物检疫的法规和制度,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病原菌及虫害带入本地区;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预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做到准确、及时、有效;应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手段,尽量少用化学防治,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避免杀死和影响天敌或有益生物的栖息、繁衍;有必要采用化学防治时,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以及对有益生物影响小的高效、低毒农药;对于同一种害虫,应避免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在开放性的绿地中喷药,应选择人流较少的时段进行,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毒性大、易残留的农药,如666粉、3911、1605等。

1.0.5 各个城市在进行道路绿化养护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与养护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规定。一般规定

3.0.1~3.0.2 为了管理好现有的道路绿地,在不具备全面进行精细管理条件时,根据主次干道,区域位置,实行分级管理。对于重要地点的园林绿化属于一级养护管理,偏僻地方属于三级养护管理,其余属于二级养护管理。在对各类绿地及园林植物进行养护管理时要遵循自然规律,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环境、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养护管理,同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保持节约的理念,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养护管理质量等级

4.1~4.3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是保证绿化质量和绿化效果的基础。养护管理是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技术规范,包括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明确各个阶段养护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各项养护管理工作操作的技术标准。通过精心、科学的养护管理,使栽植植物成活、生长,并尽早地发挥绿化设计要求的绿化美化功效。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是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四季不断地进行,其主要内容有:施肥、浇水与排水、修剪、中耕除草、自然灾害防治、树体的保护和修补等。这些管理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树种、物候期和特定要求适时进行。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园林绿化分类分级养护管理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各类各级绿地、树木养护管理质量等级。植物养护技术

5.1 乔木养护

5.1.1~5.1.2 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树龄适当浇水,并在每年的春秋重点施肥2~3次。浇水要以既保持土壤湿润,又不可过湿,更不能积水为原则。一般初栽苗要浇透水,入冬之前要浇透水,其他则可因地因树酌情浇水。适时适量施肥不仅能促使开花结果,也能使树木枝繁叶茂。

5.1.3 园林树木修剪是保持树木观赏效果,决定当年或第二年开花结果质量高低的技术措施。通过修剪,促使植株体内养分、水分、激素等生长所需物质进行合理分配。修剪可以合理及时地改造或保持树冠造型,调整树冠枝条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观赏要求、生产目的来确定具体的修剪时间。

生长旺季要对生长过长的徒长枝进行短截,促使剪口下面的腋芽萌发出更多的新枝充实树冠内膛。要因树、因品种、因时修剪。每株树的个体发育、长势强弱有差别,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具体的修剪方法和时间都要区别对待。树木在夏季正处于旺盛生长期,修剪免不了要剪掉许多新梢和叶片。如果土壤条件差,管理又跟不上,在树体贮藏养分少的情况下,修剪对树的生长就是一种抑制。反之,如果土壤水肥条件好,夏季修剪能够有效促发副梢,扩大树冠,扩展叶面积,提高树木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冬季修剪的工作量,并能提前进入开花结果期,缩短园林树木的培育周期。

5.1.4~5.1.5 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通透,可改善地力和提高土温,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释放,促进根系的吸收利用。中耕消灭杂草,杜绝杂草与植物争夺养分与水分,减少病虫害滋生。对与环境景观不协调的树木进行改植是为了美化,使效果明显。

5.1.6 园林植物防寒冻要区别对待:一是边缘树种,要提前进入防寒冻,防寒物要严密厚实; 二是风口树种,凡栽植地点没有遮挡屏蔽物的风口的高树木; 三是新植树种(一般3年内新移植的各类树木),根系尚未健全,抗逆性弱,要注意防寒冻。

防寒冻的措施要因树制宜,可简可繁,“简”可采取高干刷涂白剂。冬季刷白高度不应低于1500mm,要严密瓷实,尤其是树枝缝,树杈,洞孔,不可漏掉。防寒冻还可采取缠草绳,包裹塑膜,搭盖风障等,已稳定生长多年的普通树木可在浇完“冻水”后在树干基部堆土保护根颈。

5.2 灌木养护

5.2.1~5.2.2 根据气候特点、树木习性、栽植年限、立地条件等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浇水施肥,促进树木正常生长。

5.2.3 灌木修剪使枝叶繁茂,分布匀称。花灌木修剪,有利于促进短枝和花芽形成。修剪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进行。对一些春季和夏初开花的花灌木应在花谢后及时进行短截,一方面可以防止结果或形成徒长枝消耗养分,另一方面通过短截促发副梢,使副梢在7月花芽分化期形成花芽,为来年开花作准备。对夏季开花的灌木应在开花后期立即进行修剪,随时剪除残花,防止结果消耗营养,促使早发副梢,早形成顶花芽,早开花、多开花,缩短开花间隔。

5.2.4~5.2.6 适当的中耕除草有助于土壤通风透气,使植物茁壮生长。及时的补植、改植增加效果,对不耐寒的灌木进行防寒保护。

5.3 藤本植物养护

5.3.1~5.3.2 浇灌、施肥的目的是保证树木生长需要,但应根据实际情况酌量施肥浇水。

5.3.3 藤本植物修剪促进分枝,加速覆盖和攀缠的功能;对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删老弱的藤蔓,让正常枝条快速生长,达到好的效果。

5.3.4 ~5.3.5 中耕除草是为了让土壤通风透气。

5.4 宿根及草本花卉养护

5.4.1~5.4.2 根据植物品种、生长情况、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施肥,喜湿的品种在生长期保持充分的水分供给,同时进行追肥或叶面施肥,有助于生长健壮。

5.4.3 适时修剪防止宿根花卉倒伏,对有二次开花习性的花卉修剪有助于开花。对不具观果价值的品种修剪残枝、残花、残果。

5.4.4~5.4.5 经常除杂草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除杂草松土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

5.4.6 不耐寒性花卉不能在有霜季节中露地生长发育,当土壤温度低于5℃时即可能冻死,因此在早春或露地栽植时,必须考虑到低温的问题,要采取一定升温措施或延期栽种;半耐寒性花卉在冬季适当防寒即能越冬,比如采取覆土、加风障或移入室内等办法即可以解决越冬问题;耐寒性花卉当低温到来之前地上部分即枯死,地下部分贮藏了大量营养之后处于休眠状态,第二年春天又可以萌芽生长。

5.5 草坪养护

5.5.1 要使冷季型草坪质量好,在旱季也能苗壮美观,必须适时浇水。这对砂质土壤中生长的草坪尤其重要。每次浇水要浇透,以深达下层土壤为宜,一般以100 mm为准。过少仅使表土湿润,致使根系只扩展在表土层,这样必须常浇水,否则草坪易受干旱,且一经干旱受损,不易复原。充分浇水则根系发达,根系可伸入下层土壤吸收水分,可减少浇水次数,一般每周浇水1~2次。黏土每周一次即可,沙土持水力差,可3~4天浇一次。喷灌应在傍晚进行,以减少水分蒸发;若水源困难,铺设草坪前要深耕,使土壤细碎、松软,以利草根伸入下土层吸水,减少浇水次数。

5.5.2 保持草坪叶色美观,生长繁茂,必须给予足够的肥料,否则生长不良,导致茎叶黄而硬化,有损美观。草坪可施有机及无机两种肥料,有机肥以堆肥及厩肥较为常用,通常于早春及秋季施用。施用化学肥料以春、秋两季为好,为了避免浇水费工,一般在雨后施用效果最佳。

5.5.3 修剪的目的在于保持草坪整齐、美观及充分发挥草坪的功能,适度修剪可促进草坪密度的提高,利于日光进入草坪基层,抑制杂草,使草坪健康生长。修剪的基本原则即修剪的1/3原则,不能伤害根颈,否则会因地上茎叶生长与地下根系生长不平衡而影响草坪草的正常生长。修剪高度因草种不同而异,修剪频率根据草的生长速度而定。修剪的次数与修剪的高度是两个相关的因素,修剪时的高度要求越低,修剪次数就越多,草坪草的叶片密度与覆盖度也随修剪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5.5.4 及时清除枯草层,疏松土壤,以免草坪草生长得快,形成的枯草层厚,影响水分的渗透和草坪的透气性,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微生物极易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病虫害发生。除草坪中的杂草,防止杂草和草坪草争夺阳光、水分及养料,影响草坪的观赏价值。防、除杂草的最根本方法是合理的水肥管理,促进目的草的生长势,增强与杂草的竞争能力,并通过多次修剪,抑制杂草的发生。一旦发生杂草侵害,除用人工“挑除”外,还可用化学除草剂杀死杂草、封闭土壤,抑制杂草的萌发或杀死刚萌芽的杂草。除草剂的使用比较复杂,效果好坏随很多因素而变,使用不当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使用前应慎重作试验和作准备,使用的浓度、工具应专人负责。

5.5.5 草坪草虽属多年生,但它的生命期限比较短,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尽量延长草坪的生命年限。更新复壮是保证草坪持久不衰的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可采取多种方法。带状更新法:对具有匍匐茎分节生根的草,长到一定年限后,草根密集老化,蔓延能力退化,可每隔500mm挖走500mm宽的土,增施泥炭土或堆肥泥土,重新垫平空条土地,过一两年就可长满,然后再挖走留下的500mm,这样循环往复就可全面更新一次。断根更新法:定期在建成的草坪上,用打孔机将草坪地面扎出许多洞孔。孔的深度约100mm,洞孔内施入肥料,促进新根生长。另外,也可用齿长为三四厘米的钉筒滚压,也能起到疏松土壤、切断老根的作用,然后在草坪上撒施肥土,促其萌发新芽,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针对一些枯草层较厚、土壤板结、草坪草稀密不均、生长期较长的地块,可采取旋耕断根栽培措施。补植草皮:对于轻微的枯秃或局部杂草侵占,将杂草除掉后及时进行补植。移植草皮前要修剪,补植后要踩实,使草皮与土壤结合紧密。一次更新法:如草坪退化枯秃达80%以上,可用拖拉机翻后重栽。栽种后加强养护管理,翻种的草坪很快会复壮起来。5.6 地被植物养护

5.6.1~5.6.2 地被植物浇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在建植时施好基肥,之后根据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追肥。

5.6.3~5.6.5 地被植物的修剪及更新复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清除有碍观瞻和影响地被植物生长的杂草,利于地被植物迅速覆盖地面。

5.7 古树名木养护

5.7.1 古树有着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龄,由于各种原因,易于衰老。首先,古树名木大多生长在风景名胜区,游人众多,地面被大量反复践踏,土壤板结,导致密实度高,通透气性能降低,树木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人们在公园古树林中乱倒各种污水或增设临时厕所等,造成土壤的含盐量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对古树的生长非常不利。其次,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树池较小,造成土壤透气性差,也会影响树木根系的生长。由于古木高耸且电荷量大,易遭雷电袭击,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树体进行保护。

5.7.2 春季、夏季干旱季节浇水防旱,雨季注意排水,秋季、冬季浇水防冻,浇水后应松土,一方面保墒,同时也增加通透性。

5.7.3 古树名木长时间在同一地点生长,土壤肥力会下降,可在测定土壤和枝叶元素含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施肥。土壤里如缺微量元素,可针对性增施微量元素。施肥方法可采用穴施、环状沟施、放射性沟施和叶面喷施。

5.7.4 对古树名木修剪,应由有关技术人员制定修剪方案,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修剪应以保持原有树形为原则,必要时适当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促进更新复壮,剪除过大的粗枝应采取分段截枝法。

5.7.5 古树由于年代久远,主干或有中空,主枝常有腐烂、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因而需要支撑加固。此外,大风会吹折枝干或撕裂大枝,严重时刻拦腰折断,因此,在多风季节应提前进行支撑加固,风后撤除。对古树名木树体上有疤痕或孔洞的地方要及时填充修补,防止进水。

5.7.6 古树复壮挖复壮沟根据地形而定,有的是直沟,有的是半圆形或“U”字形。复壮基质宜采用松、栎的自然落叶,再加少量N、P、Fe、Zn等元素配制而成,这种基质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可以促进古树根系生长。埋入各种树木枝条,增加透气性。在复壮沟中设置通气管和地下渗水井,保证古树根系分布层不被水淹没。通过设置复壮沟、通气管、渗水井等地下环境改善措施,为古树根系生长创造优良的地下环境,有利于古树的复壮。

5.7.7 古树衰老,容易招虫致病,加速死亡,要及时防治。

5.8 水生植物养护

5.8.1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可用浸泡腐熟后的人粪、鸡粪、饼类肥进行追肥。

5.8.2 ~5.8.5 适当去除一些水生植物,避免其对该植物群落产生的种间竞争,破坏群落的稳定。利用水生植物美化、净化水体时,在保持一定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前提下,要加强后期管理工作,及时将枯老的植物残体移出水体,防止由于植物残体大量堆积、腐烂而导致污染。

5.8.6 水生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的水位也有所不同,调节水位以增加种苗的繁殖数量。

园林绿化三级养护质量标准 篇6

3.1 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基本完善,植物配置基本合理,裸露土地不明显。

3.2 园林植物

3.2.1 生长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4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3.2.2 园林树木树冠基本正常,修剪及时,无明显枯枝死叉。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行道树缺株率不超过1%,绿地内无死树。

3.2.3 落叶树新梢生长基本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正常条件下,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粪、虫网叶片的株数不得超过10%,正常叶片保存率在85%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1年以上,结果枝条不超过50 %。

3.2.4 花坛、花带轮廓基本清晰、整齐美观,无残缺。

3.2.5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0%以上。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不得超过5%。

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4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160天。

3.2.6 病虫害控制比较及时。园林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3%;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3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8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5%。虫食叶片每株不得超过8%。

3.3 垂直绿化能根据不同植物的攀援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视攀援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70%。开花的攀援植物能适时开花。

3.4 绿地基本整洁,无明显杂挂物。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能日产日清,能做到保洁及时。

3.5 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牌示等园林设施基本完整,能进行维护。

绿化养护收费标准 篇7

1 路面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根据路面损坏检测数据并结合现场勘查, 各条高速公路因道路所处的环境、运营年限、交通组成、交通量大小、路面结构及材料等差异, 各条道路的病害严重程度不同, 主导性病害也不尽相同。下面以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害进行病害分析。

通过对路面病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导损坏形式为修补损坏、网裂 (伴随沉陷、唧浆) 、横纵裂缝、车辙等, 其他病害数量较少, 程度也较轻。下文将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和详细检测结果, 对所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各种主导损坏类型进行综合分析, 以此来判断路面损坏的成因和层位, 为后续研究养护标准和养护对策提供依据。

1.1 修补损坏

路面连续修补或修补不良是调查路段最严重的病害类型之一, 在石太高速表现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修补块数量众多, 而且有很多地方是连续修补 (即俗称的“补中补”, 是指修补后的路面在补块内部或补块衔接处又产生病害的一种修补损坏类型) 。经调查, 修补不良病害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补块龟裂、补块唧浆、补块坑槽、补块沉陷等。通过钻芯取样发现:补块龟裂主要是由于层间粘结不好, 面层与基层脱开, 导致面层承受较大行车荷载而破碎;补块唧浆是由于修补材料空隙率过大且新旧沥青混合料衔接处密封不良, 水进入路面结构后不容易排除, 在重载车辆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不断冲刷基层, 形成灰浆, 导致补块唧浆;补块坑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合料级配的原因, 下层沥青混合料致密而上层透水性好, 水在上层向下渗透比较困难, 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 动水压力逐渐使上面层沥青从集料表面剥离, 碎石被甩出, 导致补块坑槽;补块沉陷主要是由于基层与沥青面层脱开, 面层修补材料强度不足, 下面层材料破碎导致。修补不良损坏的类型多种多样, 综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修补材料的空隙率过大、新旧材料衔接不良以及层间粘结不良。路面局部修补因面积较小, 且补块与原路面存在材料、结构等差异, 压实及修补后的整体性能都受一定限制, 极易因压实不足,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形成网裂、沉陷等病害。此外, 路面修补处较大空隙率给水分的进入提供了便利条件。水进入路面后, 滞留在修补块与下层的交界面上, 在高速行车的泵吸作用下, 产生较大的动压力使基层产生冲刷进一步形成唧浆。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 整个修补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 并反射到面层。如此恶性循环加速了网裂、沉陷等病害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和路容美观。综合考虑经济、适用、耐久等原则, 可以采用“坏到哪处理到哪, 先挖补病害再罩面处理”的养护方案。

1.2 网裂沉陷

龟裂是指在高速公路路面局部区域范围内, 产生的类似龟纹状的裂缝;龟裂的产生往往还伴随着沉陷和唧浆现象。一般情况下, 龟裂是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在重复荷载的不断作用下的疲劳破坏, 是路面结构强度不足的体现。相互交错的裂缝是其在初期阶段表现形式, 而后发展成为锐角多边形裂块。

1.3 路面车辙

路面车辙是由车辆荷载反复碾压而形成, 车辙的实质是沥青路面在与时间有关的荷载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竖直方向永久变形的积累, 其表现形式是在车辆轮迹处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根据形成原因, 国内外一般将路面车辙划分为4种类型:结构型车辙;流动型车辙;压密型车辙;磨耗型车辙。

在车辙较严重部位钻芯取样, 发现上、下面层厚度基本不变, 车辙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面层, 属于比较典型的流动型车辙。车辙产生的原因较多, 外因包括交通荷载、路面线形、气候条件等;内因包括材料性能、级配类型、沥青用量和沥青性质等。对路面进行钻芯取样分析和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后发现:

材料性能:部分面层结构的粗集料的压碎值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有些粗集料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痕, 且含有较多针片状集料;小于0.075 mm的细集料含量偏多;沥青用量:通过车辙部位芯样抽提试验发现, 部分面层油石比显著偏大;沥青性质: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普遍采用AH-90道路石油沥青, 该类沥青针入度偏大, 沥青粘度较低, 在高温条件下容易产生车辙变形;交通荷载:据调查, 河北省高速公路上超载车辆较为普遍, 对路面的影响较大;气候条件:近两年的夏天河北省持续高温, 夏季中午路表温度最高超过60℃, 有时路表大于60℃的时间持续3 h~4 h, 高温下产生车辙也是必然的。通过分析认为, 高速公路发生车辙变形的外因是重载、超载车重复作用和渠化交通, 内因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塑性变形能力差, 在车辆荷载的碾压下产生横向剪切流动变形。通过在车辙位置钻芯取样证明, 中、上面层抗剪强度不足是引发重度车辙变形的主要原因, 但在重度车辙路段下面层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而且单一发生车辙病害的路段, 基层结构强度往往并不存在问题。因此, 对沥青面层的治理是解决车辙问题的重点。具体而言, 对于轻度或中度的路面车辙病害 (车辙深度不大于15 mm) , 挖补两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多条高速公路的车辙钻芯表明, 变形主要来自于中面层, 而仅对表面层进行处理是不彻底的;对于深度大于15 mm的重度车辙病害, 钻芯统计数据表明, 车辙变形主要来自于中下面层, 此时应挖除全部沥青层, 重新铺筑, 如此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上述处理方法在河北省京秦、石安、保津、京沪等高速公路的车辙病害处治中都曾采用过,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4 路面抗滑

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是由良好的微观构造、宏观构造和防止滑溜性污染3个要素构成的。目前随着交通量的增加, 高速公路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 加剧了轮胎对路面的磨耗, 露出表面碎石的沥青膜被车轮磨去, 外露的碎石逐渐被磨光, 摩擦系数逐渐降低, 致使路表光滑路面抗滑能力不足。同时, 沥青表面层被进一步压实, 其表面的外露碎石相互间被压得更为致密, 宏观构造深度显著减小。由前期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数据分析可知, 多数路段横向力系数偏低, 这些路段中大都是路面破损状况指数及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较好。在方案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微表处理来改善路面抗滑性能;而对于石太高速抗滑性能不足路段因路面技术状况指数较差可以通过其他方案一并处治。

2 养护标准的研究

2.1 各项指标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交通运输部现行的JTJ 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与JTJ 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中对路面养护质量标准提出了建议值, 如表1, 表2所示。

上述养护质量标准是根据专家调查结果和我国各省市当时的路面技术状况分布情况、道路等级和养护资金确定的。

2.2 养护标准建议值

根据新的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路面各项指标处于优良状态时其数值应在80分以上, 因此路面性能指标中对服务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如PCI, RQI等的养护标准应设置为80左右, 同时考虑到高等级公路交通量较大, 对服务水平要求也较高, 宜采用更高的标准。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对公路技术状况和路网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因此对不同的指标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养护标准, 以解决主要矛盾为首要原则。在路面的5项性能指标中, PCI和RQI是对路网服务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 应采用较高的标准, 其他指标如PSSI, RDI和SRI则可以采用稍低的标准。在确定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标准时, 主要考虑了以下一些因素:1) 现有公路技术状况水平。从全国来看河北省是高速公路较为发达的省份, 在历次的公路大检查中都名列前茅, 目前的路网技术状况也处在较高的水平 (PQI平均值为92.8) , 因此需要采用较高的养护标准, 继续保持较好的路网技术水平;2) 交通量水平。由于河北省地处交通要道, 经济较为发达, 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较全国平均水平大, 因此应采用较高的养护标准, 以维持路网较高的服务水平;3) 养护目标和水平。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公路大检查, 养护标准的设置应能保证路面大中修养护后技术状况达到预定的目标;4) 路网发达省市的平均路况水平和采用的养护标准。山东省高速公路采用的PCI和RQI养护标准为90~92;浙江、北京等地区高等级公路采用的PCI和RQI养护标准为85;天津高速公路采用的PCI和RQI养护标准为85。河北省高速公路在研究标准时应该有所借鉴;5) 路面各项指标对于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6) 对于结构性养护需求, 应采用结构强度指标PSSI和车辙指数RDI;结构强度PSSI养护标准70分以下要进行路段的结构性养护, 即大修补强设计;7) 一般认为当车辙深度达到20 mm, 即车辙指数RDI<60分, 路面整体结构破坏, 应采取改建设计, 以恢复或提高其结构完好程度;8) 现行规范PCI在70分以下或RQI在80以下进行路段的功能性养护, 即中修罩面;而河北省的标准显然更高 (主要集中在80分~90分) ;9) 车辙专项养护治理中, 统计数据较为离散, 这与规范中未能明确界定车辙的严重程度有关, 直接影响了车辙专项养护对策措施的研究, 另外与相关的研究和其他国家对车辙的养护标准相比, 河北省高速公路对车辙的养护情况更偏于行车安全 (主要集中在80分~90分) ;10) 抗滑性专项养护治理中, 统计数据同样较为离散, 与规范对抗滑性的要求相比, 河北省高速公路对抗滑性的养护情况更偏于行车安全 (主要集中在80分~90分) 。

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确定各指标养护标准的建议范围, 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 在进行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分析时, 拟设定两个层级的养护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即:1) 低标准;2) 高标准。将养护标准划分层级的目的, 旨在分析不同养护标准产生的养护需求 (养护里程、投资规模) 差别, 为进一步研究合理的养护对策和中长期养护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摘要:从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研究了现代化高速公路养护标准, 根据对河北省高速公路技术状况的统一检测、评价结果, 归纳整理了路面主要病害表现形式, 对病害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依据现有规范及路况水平, 提出了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的地区性养护标准。

关键词:技术状况,路面,病害现状,养护标准

参考文献

[1]张雁.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对策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2]Lars Forssblad, Erik Sturesson.Study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potholerepair[J].Dynapac Research, 1982 (5) :23-24.

[3]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Pavement Preservation:A Road map for the Future (FHWA-SA-99-015) [R].Washington, DC:U.5.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1999.

[4]Foundation for Pavement Preservation (FP2) .Pave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 Guidelines[R].Falls Chureh, A:Foundation for Pavement Preservation, 2001.

[5]FHWA.Materials and Proeedures for Rapid Repair of PartialDepth Spalls in Concrete Pavements-Manual of Praetiee (FHWA-RD-99-152) [R].1999.

[6]DOT FHWA, Materials and Procedures for Repair of Potholes in Asphalt-Surfaced Pavements Manual of Practice (FHWA-RD-99-168) [R].USA, 1999.

[7]FHWA.Materials and Procedures for Repair of Joint Seals in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s-Manual of Practice (FHWA-RD-99-146) [R].USA, 1999.

绿化养护收费标准 篇8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占列养里程的95%以上,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标准化预防性养护是提高我县公路养护路况现状的主要方法。这是由保康山区公路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决定的,事实证明,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符合保康山区的公路发展实际,受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近年来,保康山区省积极探索水泥凝土路面的养护方式,加大科研和成果推进应用力度,强化预防性养护,推行精细化管理,干线公路路况稳中有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收到社会认可和同行赞誉。

保康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养护工作的经验和成绩,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路况较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只做到了清扫路面和清理边沟,没有对路面进行各种接缝的周期性养护,出现病害也未及时处置,持续了一至两年后,路况急剧下降 ,部分路段路面陆续出现了裂缝、脱空、短版等病害。由此,我们认识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不能有“一劳永逸”的错误观念,建立预防性养护机制才能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寿命,保证路面质量。由此探索出一套适合保康山区省公路实际情况的养护措施,至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护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逐步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养护的良性阶段。

重视预防性养护,必须抓好接缝养护和及时处置病害两大项工作。接缝养护要做到每年组织一次国省干线公路周期性清灌缝,并且由组建专业化班组负责施工;公路局每年全面定期检查两次,即夏天、冬天各一次:夏天主要检查接缝内是否有影响板块自由伸缩的石子、填缝材料是否溢出路面等,冬天主要检查填缝材料是否确实、接缝内有无异物等;班站一线养护人员日常养护过程中发现接缝出现问题及时养护、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如裂缝、断板、错台、板底脱空等。针对不同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修复方法,如对路面裂缝,采取注浆修补、带条钯锭缝补、整板块更换等措施;对于路面错台,采取机械抹平、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平顺填补等措施;对于唧泥和板底脱空,采取板底钻孔压浆治理等措施。

在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标准化预防性养护。

1、全面开展病害处治

在路面病害处置阶段,保康公路局将社会关注度高、自然灾害频发、群众反映强烈的路段作为优先整治重点,在前阶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路面病害处置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了突破,确保了在这一阶段完成所有路面病害的处治。同时抽调技术员到各养管站蹲点指导养护生产工作,各养管站将任务进行了分解,对小型堆积物及边沟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整修,蹲点的技术员严把质量关,确保了路肩整洁,线型顺适美观,边沟畅通无杂物。

2、探索新工艺完善预防养护体系

在预防性养护工作中,保康公路局坚持重视细微环节,落实养护作业计划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详细调查路面、路基、桥涵构造物病害,以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为重点,认真落实“九个及时”,即:及时处治翻浆或沉陷、及时修补坑槽、及时封灌裂缝、及时修复构造物、及时维修校正标志牌等沿线设施、及时清理边沟、及时疏通涵洞、及时处治桥涵病害、及时清扫路面。为了加强预防性养护的施工工艺水平,降低养护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保康公路局针对辖区道路特点,进行了乳化沥青薄层封面施工的试验,对沥青路面的轻微裂缝和网裂进行了处治。同时在油路修补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做到了三个坚决: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碎石稳定土拌合不合格坚决不用,铺筑厚度超过25厘米坚决不压;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基层处治质量,油路达到了零返修,彻底杜绝了前修后补、前补后坏的现象。

3、认真实施路基修复

保康公路局加强了标线、标志、防撞墙、防撞墩、波形护栏、里程碑、百米桩、道口标柱等沿线设施的维护,要求基层班站对全线的波形护栏损坏2日内修复,标志牌7日内修复,标线损坏3日内补划,桥梁栏杆损坏15日内修复,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修复防排水设施。同时抽调人力和机械,集中力量对逐个养管站缺损的安保设施进行了修复和刷新,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优质高效的完成了施工任务。

4、全力恢复路容路貌

保康公路局以日常保洁常态化为重点,全面开展了路容路貌恢复工作。日常保洁采用以机械清扫路面为主,人工清扫为辅的方式展开。第一时间清理事故现场垃圾残留物,清理防滑砂,及时捡拾路面垃圾、抛撒物,清扫路侧废弃物;彻底对边坡、急流槽、排水沟里面的垃圾进行清理和疏通;对沿线弃土堆挂线整修成几何形状,不影响行车视线;渡槽台身正面及侧面、挡墙、防撞墙、防护墩上面画的广告用水泥浆进行了持续覆盖;彻底清理了公路控制红线内的非公路标志牌,及时维修了变形的公路标志牌;对波形护栏、桥栏杆、示警柱、防护墩、防撞墙等设施进行了清洗。同时,严格执行标准化养护的各项技术要求,注重精细化养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了路容路貌整修和路域环境治理等工作。及时恢复保持路容路貌,更换里程碑、更换百米桩、清理边沟、更换波形护栏、补栽砼护墩、处治路面病害等工作所辖路段实现了“路面病害全处治、油路修补零返修、防排设施无破损、安全隐患齐治理、安全标志无缺失、安全生产不违规”的目标,使公路沿线设施规范齐全统一、行车安全大幅提高,推动了公路养护精细化、规范化养护进程。

5、优化路面结构

据相关大学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抗弯拉强度由4.5MPa提高到5.0MPa,使用寿命可延长20%以上,工程造价仅增加10%;路面面层厚度每增加1厘米,使用寿命可延长10%以上,工程造价仅增加5%。 因此在路面厚度上严格执行统一技术标准,并在工程中严格实施,从这些年实际使用情况看,技术指标的规定要求对于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起了很强大的作用。

6、强制施工设备要求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平整度,对于采用常规机械施工的单位,硬性要求配备强制式搅拌机、三磙轴、排振、三仓以上的自动剂量料斗、灌缝机械等设备,提升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

7、专业化班组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清灌缝具有一定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要求,施工队伍要相对固定。因此,我们要求清灌缝工作要由专业化班组负责,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情况下每个公路分局成立一个清灌缝班组,抽调一线养护职工组成,填缝材料有市局统一购买,清灌缝班组负责实施本县管辖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周期性清灌缝工作。

8、规范修补工艺

对于局部板块破损严重的路面,一般采用挖出旧破损路面板后重新浇注水泥混凝土的方法。为避免挖出破损面板是对领板的扰动破坏,采用切割机沿路面接缝进行切割,将破损面板与相邻面板分离后再挖除,避免对邻板板边、板角的损坏,产生新的路面板边坑槽、缺角等病害,从而提高了路面修复的平整度和质量。注重专题科研,开展实用性公路科研项目;加强政策引导,奖优罚劣;召开培训会、宣贯会;实施检查 、考核、抓落实的规范化管理……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应用,保康山区省公路养护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养护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养护工作的良好习惯也随之形成。

目前,通过实施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养护,保康山区省国省干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状况保持在良好状态。根据2010年至2013年路况检测结果情况来看,保康山区省干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PQI值稳定在90~92左右,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上一篇:考研政治80分复习经验与体会总结下一篇:大学生智能焦点小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