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在这里涌动

2024-08-17

爱心在这里涌动(精选5篇)

爱心在这里涌动 篇1

爱心,在这里涌动

——赵庄小学为白血病学生捐款报道

他,是铜山区茅村镇任庄小学三年级(1)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本应该在明亮的教室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可是,无情的病魔残忍地改变了他美好的生活,可恶的白血病侵害了他的身体,击碎了他的梦想,粉碎了他的生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得知任庄小学三年级年级(1)班姚家宝同学突发白血病,需要接受多次化疗,,急需巨额医疗费用这个消息时,学校统一部署, 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心捐款行动在校园内迅速展开起来,全校师生热烈响应。

2013年11月29日下午茅村镇赵庄小学全体师生在操场举行了“向姚家宝同学献爱心”的募捐仪式,在凛冽的寒风中传递着温情。通过这次爱心捐款活动,体现了赵庄小学全体师生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募捐现场,学生们排着队,陆续地将满怀爱心和祝福的信封投进捐款箱,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每一分钱都满载着孩子和家长对姚家宝的祝福与祈祷,希望尽微薄之力给他带来希望,鼓励他与病魔斗争,享受生命的馈赠。全校师生二百四十人募得善款3310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爱心可以照亮整个世界,我们的爱心可以温暖姚家宝一家疲倦的心灵,帮助姚家宝一家度过难关。愿我们的点滴付出凝聚成爱心的彩虹,让黯淡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灿烂的生机!衷心祝愿姚家宝同

学早日康复!早日回到他所深爱的老师同学之中!

赵校长带头奉献出爱心

伸出我们的手 用爱温暖姚家宝

募捐活动现场

学生们将满怀爱心和祝福的信封投进捐款箱

爱心在这里涌动 篇2

当日清晨7时49分许,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突发7.1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达33千米。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16日早8时, 玉树地震死亡人数为791人, 比15日上升31人;失踪294人, 受伤11486人, 其中重伤1176人。

噩耗不期而至, 大自然再一次以自己的淫威来考验人类的耐受力。然而, 大灾面前有大爱, 社会各界闻悉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后, 在对地震灾害中的死难同胞表示沉痛哀悼的同时, 纷纷慷慨解囊, 捐款捐物, 把自己对手足同胞的爱与支持一起送到了抗灾一线。

镜头一:中学生说话句句凝真爱

4月16日上午,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似乎比往常安静一些。是的, 是安静一些——玉树地震的消息让这里的孩子们感到太意外了——因为昨天还是风和日丽, 阳光明媚的玉树, 如今却因一场地震把这著名的“歌舞之乡”推向了黑暗的角落, 让她变成了废墟和荒原。

正在校园里上课的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孩子们惊住了, 坐不住了, 他们多么希望受灾的同龄伙伴还能够像平常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 畅想美好的未来。于是, 全校学子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向灾区捐款, 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尽自己绵薄之力鼓励灾区同胞挺住。该校一名学生在捐款现场动情地说:“我们的眼里充满泪水, 我们的心里充盈悲痛, 灾区同胞的生死离别触动着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心灵可以超越一切时间阻隔, 宛如当场, 感同身受。何不让我们携起手来, 让温度互相传递, 将最大的悲悯化为心中最美好的祝愿, 为灾区同胞祈福。”

5元、10元、30元、100元……捐款现场, 随着尚带体温的善款数量一点点增多, 一份份爱心也在迅速凝聚, 学子们的双眼含泪同时, 似乎也看到了一条波浪滚滚的爱心之河正流向玉树灾区。

当日, 同样的场景在西宁市第四中学复现。师生们在捐出爱心善款的同时, 心中都有一个信念, 那就是——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战胜灾魔, 重建家园。

镜头二:大学生鞠躬替同胞致谢

“血浓于水, 手与心相连。大难当前, 风雨同舟, 同胞遇难, 八方支援。”这是写在青海师范大学一块募捐宣传牌上的话语, 寥寥数字, 感人至深。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 青海师范大学广大师生立即投身到抗灾救援的大潮中, 并通过学院内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组织, 在校园内、学生宿舍里展开了爱心募捐活动。

当天中午, 记者在青海师范大学校园里见到生物地理学院大一学生胡永花时, 她正在和同学抱着募捐箱耐心收集一份份来自学子心灵深处的爱, 每收到一份捐款, 她便和同学向捐款人深鞠一躬, 表达自己对行善者的感谢和对灾区同胞的祈愿。胡永花说:“我们的募捐活动自15日下午就开始了, 校园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 捐款很踊跃。玉树同胞遇到大难了, 我们真心希望他们能振作起来, 能坚持下去。”正在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就读的玉树籍学生存文巴德看着校友们踊跃捐款给自己的家乡, 深有感触地说:“家乡遇难了, 但我相信在这么多好心的同学和社会人士的关心、帮助下, 玉树人民一定会挺住, 一定会战胜眼前困难, 重建家园, 将来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镜头三:职校生热情鼓掌激士气

天地有大灾, 人间有大爱。

玉树震灾不仅牵动了全省各大中学师生的神经, 也让正在职业学校学技术的中职学生揪着心。4月16日, 中国水电四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全体师生齐聚操场, 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情系灾区, 奉献爱心”、“全体师生与灾区人民在一起”捐款献爱心活动。活动现场, 当看到广大教师身先士卒、慷慨解囊时, 站在操场上准备排队捐款的全体学生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热烈而持续的掌声既是对人间大爱的赞美, 也是对灾区人民勇敢面对灾魔的莫大鼓励。在这股无言大爱的支持下, 该校师生在短短30分钟里共捐款40456.9元。该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徐国安说:“虽然我有家在青海互助县, 但互助和玉树都属于青海。同在青海住, 就是一家人。玉树的兄弟姐妹受灾了, 我们每个人捐出自己的一点零花钱, 积少成多, 或许就能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镜头四:花甲老人携妻捐款受尊敬

爱心如一阵清新温和的春风, 轻轻抚慰着人们的创伤, 令人倍感温馨、舒适。但在采访过程中更令记者肃然起敬的是, 曾在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41年之久的退休老教师赵廷海、曾在藏区工作过多年, 后调任西宁市第四中学任教直至退休的宋德育老人捐款献爱心的善举。

据了解, 赵廷海老人已年过花甲, 当他听到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的消息后, 情绪激动不已。为帮助灾区群众尽早摆脱灾难阴影, 16日, 他携老伴前来捐款, 并表示随后还将到老伴儿的原工作单位捐款, 只希望灾区人民能够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

无独有偶。原西宁市第四中学退休老教师宋德育因曾在藏区工作过多年, 对藏区人民感情颇深, 地震的消息也让他感到震惊不已。于是他怀着对灾区群众的牵挂和祈愿前来捐款, 献上一份无私之爱。

爱心在这里涌动 篇3

“党和国家这么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帮助国家,钱不多,这是我对灾区群众的一点心意。”家住河南省台前县后方乡东王坊村的奖扶老人王帮宽满含热泪说。

王帮宽老人老伴去世早,独生女又不在身边,身患脑血栓的他行走不便,但他硬是拄着拐杖挪到了捐款点,用他那颤抖的手向捐款箱中投入了10元钱,并向过往群众讲解四川汶川县地震的情况及国家目前的困难,号召全村群众积极为灾区捐款。王帮宽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打动了全村的人,也使得东王坊村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使河南省共青示范村——东王坊村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为灾区募集到善款3340余元。截至目前,全乡通过各种方式共为灾区募集善款6万余元,并已通过县红十字会转到了灾区。 (孟凡华)

镜头二:信用社门前捐款忙

5月31日上午,在河南省商水县姚集乡信用社门前不少群众在排成两队,一队是到信用社领取粮食直补款的,一队是领到直补款后排队为地震灾区捐款的,他们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强迫,完全是自愿的,只是信用社门前放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桌子上放了一只捐款箱子和一桶矿泉水。排队的群众渴了可随便到桌前倒杯矿泉水喝。一旁登记捐款的乡党委副书记范华和乡计生协会长朱全良却忙个不停。

“我捐300元。”一名30岁左右的育龄妇女把钱投到捐款箱。朱全良会长忙问:“请问你是哪村的育龄妇女?叫什么名字?”

“我是陈庄行政村的计生协会会员,独生子女户,名叫王慧。”

“请问你家今年领取多少粮食直补款?领款前想到为地震灾区捐款了吗”有人问王慧。

“这阶段,我每天晚上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每次看到地震灾区令人痛心的画面,我就情不自禁地掉眼泪,我想不能亲自到灾区救灾,就为灾区人民捐点款吧。可村里没有组织捐款活动。正好今天来领取粮食直补款,乡党委和计生协在这里设立了流动捐款箱,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家今年共领取300元粮食直补款,我就把它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乔连军范华赵光)

镜头三:百岁老人献爱心

5月25日,郑州市高新区李万街道大北张村人口学校里,由村两委和村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向四川灾区献爱心活动正在进行。突然,排队捐款的人群主动让出了一条通道,原来该村“百岁”的计生协会老会员王延立在家人的搀扶下来了。他走到捐款箱前,拿出1000元人民币投入到捐款箱中,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王延立老人出生于1908年,今年刚好百岁整。前些年一直任村计划生育协会名誉会长,他识文断字,德高望重,村民中的大小事情都爱找他商量。他生活俭朴,有时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穿的衣服都是儿孙们穿过的。家里生活条件也不错,但是他从来不多花一分钱,还时常把路边的饮料瓶捡回家积攒起来去卖,为此家里的人没少说过他。

爱心在这里起航600字优秀作文 篇4

22日下午2点30分,海口晚报的小记者们在海南大学南门集合,为了一个素不相识,但患了白血病的哥哥,举行一场爱心义卖活动。

吴老师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义卖的诀窍和地点后,一声令下,义卖活动正式开始。我们就像加满了油的小汽车一样,四散而去,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活动当中。

可是,第一次推销,我就遇到了挫折。当我鼓起勇气跑到两位奶奶面前说:“奶奶,我是海口晚报的一名小记者,在为一个生了病的哥哥做义卖……”话还没有说完,其中的一位奶奶看了我一眼,对另一位比较感兴趣的奶奶说:“别看了,走吧!”,我心里顿时充满了难过!

妈妈发现了我的小情绪,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儿子,别难过,别灰心,有些人可能会很冷漠,可是就更突显出了善良的可贵。有很多善良的人在等待着你呢!你要知道,你多一分努力,就会为哥哥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大家也会通过你了解哥哥的痛苦,而去帮助哥哥”。妈妈这些话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我又勇敢的走向了另一个叔叔,虽然他也拒绝了我,但我并没有灰心,因为我的心里牢固的刻着妈妈的一句话,只要我多努力一些,多卖一份钱,哥哥就会多一滴血液!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果然,我的.坚持很快就得到了认可。有三位姐姐很认真的倾听了活动的缘由,慷慨地购买了三只驼鸟毛圆珠笔,而且还大赞了我的善举。看着姐姐们真挚的目光,听着温暖的话语,我牢牢地攥住了手中的第一笔爱心款,浑身像充满了电一样,充满了力量。

我东奔西跑,推销着袋子中的笔,差一点就把自己喝的饮料卖出去。我知道,我的力量远远不够,挣到的钱对哥哥昂贵的手术费来讲,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但是,我要通过自己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哥哥的事,让更多的人来帮助哥哥,人多,力量就大,小溪也会汇成大海的!所以,我要更努力,一起帮哥哥挽留住生命!

笔一支一支地卖出去了,一份份爱心在我的手中汇集。三个小时就在我的奔走中悄悄地过去了。活动结束了,袋子中的笔所剩无几,仔细地数了手中的钱,我竟然赚了209.5元,捧着手中厚厚的一叠钱,虽然很累,但心里却暖暖的,因为,在我的手上,捧着的是一份爱心!

有种暖流在涌动美文 篇5

大年三十,天气晴朗,阳光高照,外面所有的店铺门面,一一关闭,只有这个办公室,还在异常的繁忙景象中,学校里寂静无声,除了几个值班工作人员外,很难看到像前几天那样,闲散的身影

昨天晚上和谭姐从超市回来,看到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红灯,校园门口,五光十色的彩灯闪闪照人,城市似乎在这个春节都换上了新装,每个人都显得喜气洋洋

早晨楼下的保安也很异常的看着我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打算回家,我说晚上的车,看着保安亲切的笑容,感觉很温暖,其它的保安都回家了,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坚守岗位,只能眼看着楼上楼下的人,快乐的身影从他身旁经过,了这些,什么都没有,想想,我们也很幸福,虽然回家很晚,但至少也能回去和父母团圆一下

姐姐打来电话说,让我在车上不要睡着了,免得忘记下车,在她们眼里,我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粗心大意的,让她们担心,家里的人,都和我通电话了,好久没有和妈妈通过话,一年的时候,甚是感觉有些思念,家人都渴盼着我能早日平安到家,这个时候,我是最后一个回去的人,也许我就是她们最大的心愿了

现在是上午11点过7分,清早上班,接到了两个很意外的.电话,一个是武汉大学的一位朋友,一位是报社的一位朋友,特别是报社的那位朋友,可以说是太意外了,以前在北京,有时候看到,就会打打招呼,随便聊聊,来到重庆后,我很少上qq,一般只用tom,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告诉过他我的手机号码,看到有个陌生人打来电话,因为忙,就未接,然后过了一会儿,回拔过去,他说出了他的名字,“我是报社的,叫xx”我当时差点说不出话了,并且,还关切的问我,现在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开心的聊了一些时间,就挂了,说回去之后再联系

不多时,第二个陌生电话又来了,因为是新年,不同于平时,这次,我接了,对方很亲切的声音,祝我新年快乐,一时间,感觉也很突然,他问我,是不是在车上,路上安全不,人多不多?我说,我在坚守岗位,晚上才能走呢,希望你们全家都能过上愉快的新年

上一篇:电子商务专业网站运营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地税所长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