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精选7篇)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光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危害和防治。
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及其危害和防治。【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器材】
三棱镜、温度计、紫外线验钞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叫做光的色散? 2.夜视仪的原理是什么? 3.验钞机的原理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一)红外线
在红光之外的地方能使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这里有能量辐射,不过肉眼看不见,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做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红外线的辐射越强。物体的温度升高,红外线的辐射增强 物体吸收红外线的辐射后,温度升高。利用它可以对物体加热。例如:街边的烤山芋、电烘箱烤面包、电恒温箱孵小鸡、冬天烤火、用电暖器取暖、红外夜视仪、红外照相机、红外摄像机、人造地球卫星红外遥感(哪个地方发洪水、森林火灾、庄稼的收成、军事基地)、红外遥控——电视遥控器
(二)紫外线
在紫外线的外端,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使底片感光
紫外线的益与害。益:①紫外线与钙吸收、②紫外线灭菌、③紫外线防伪、④紫外线探测石油储藏量。害: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能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臭氧层阻碍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起到地球生物保护伞的作用
【教学后记】
物质中存在的不均匀团块使进入物质的光偏离入射方向而向四面八方散开,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开的光,就是散射光。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篇2
原来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隐性知识”在左右着学习效果。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及其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称为显性知识。未能被表述的, 而在具体操作时又确实拥有的知识, 称之为隐性知识。可见, 显性知识就是那些被公开讲授的知识, 是能够以一定符号, 如:语言、公式、图表等加以完整表述的。而隐性知识是难以言述的, 是常被称为“诀窍”的技能、技巧。正是这股看不见的力量, 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差异。
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 必须重视隐性知识的特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正确利用。
特性之一:隐性知识的不可替代性。从隐性知识的功能来看, 它具有不可替代性。隐性知识支配着人的认识活动, 为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 构成了实践行为的必要基础, 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心理学认为, 孩子要掌握一种技能一般有两条途径:其一, 获取外显的规则性知识, 然后不断内化这些规则, 在个体中形成适合本体的新规则, 也就是隐性知识, 继而再指导个体实践。很明显, 在这个环节中, 隐性知识连接着认识和实践, 缺少它, 任何外来知识都不可能转化成个体自觉行为;其二, 个体也可以通过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累积, 形成本体的新认识后指导实践, 此过程不需要外界的知识传授, 直接以不断增长的隐性知识指导实践, 达到“不教而成”的效果。在此过程中, 隐性知识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作文教学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经验丰富, 阅读积累深厚的孩子, 文章就精彩, 而且可以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讲。相反, 那些平常不读书, 不热爱生活的孩子, 即便老师讲述再多的写作知识, 好像对其也起不了作用, 写出的文章还是不尽人意。其实两类孩子作文水平的差距就是隐性知识的差异所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第二类孩子一味加强传授写作知识却不能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原因。不能总怪自己是对“牛”弹琴, 而应该认识到是我们不对症, 乱下药。
特性之二:隐性知识的影响力大。隐性知识影响着显性知识以及其他知识体系的获得和建立。所有外来的知识均需要个体理解后才能被消化、吸收, 而理解的能力又有高低之分。这里说到的能力, 就是隐性知识可观察的表征之一。由此看来, 隐性知识对于显性知识的获得起到辅助、导向或是干扰、阻碍的作用。当隐性知识与认识、实践相协调时, 显性知识就容易被理解;反之, 显性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就显得困难, 更谈不上指导实践。
这样的例子在作文教学中比比皆是。教师向孩子讲授写作中的观察知识, 告知孩子观察要调动多感官共同参与。孩子理解这一显性知识的程度是不同的:经常参与实践的孩子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他在遇到观察对象时, 很自然地会去闻一闻, 尝一尝, 摸一摸, 听一听, 真正获得并且运用了这一知识;而“温室花朵”们接触社会, 参与生活的机会很少, 相关的隐性知识缺乏。遇到观察对象时, 甚至连用眼睛看也显得被动。此时这些知识对其而言, 仅仅是多了一条需要背诵记忆的条目而已。记得住却用不上, 充其量只能应试。当他们遇到实际观察对象时, 方式仍旧单一, 所获甚贫乏。
特性之三:隐性知识的内生性。隐性知识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充实, 这就是它的内生性。要促进它的内生有两条途径:第一, 随着个体的经验值递增而递增。隐性知识会随着每个孩子对社会、生活、知识、自我、他人的认识累积而不断发展。第二, 通过与他人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整合后形成新的属于自身的隐性知识。看来, 隐性知识就像一个活跃的化学元素, 只要适当“催化”, 它就容易发生“质变”。同时它也喜欢主动和别的“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在作文教学中, 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应该为我所用。叶老说过, 写作无非是三件事:广泛阅读, 参与生活, 勤于练笔。其实这三件事都是在累积个体的经验值, 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自我内生。同时, “近朱者赤”也变得容易理解。当教师或学习同伴的语文综合素质较高时, 就容易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隐性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转化。同样,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方式方法的运用, 情景的创设, 肢体语言的展示, 情感的交流等多种因素, 也影响着孩子隐性知识暨写作水平的提高。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既需要提供生动鲜活的直观刺激, 也需要经历静心沉稳的行文过程和不断反思的修改阶段。不论哪一步, 都需要将隐性知识予以巧妙转化, 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服务。具体说, 可以在作文教学的三个阶段做以下几种尝试:
一、注重“前作文”指导, 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
隐性知识通过隐喻、类比、概念等方式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称为“外化”。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也是知识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的过程。正如石中英教授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所指出, 教师应该认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 认识到其对教学实践的价值, 并且努力促使其显性化。而现实是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容易“犯急”。往往命题刚刚布置完毕就期待孩子侃侃而谈, “下笔如有神”。殊不知写作前的酝酿是多么重要。孩子在“紧迫”的形势下, 写作仅仅成了要应付的一种作业罢了, 当然不能“我手写我心”。如何避免呢?很简单, 重视“前作文”指导, 在孩子动笔写作之前, 充分开发和利用孩子的隐性知识, 通过指引促使其显性化。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渠道促进这种转化。其一, 通过对话激活思维。当命题宣布后, 应广泛地进行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平等、民主、充分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 其实就是孩子将所沉淀的知识、经验、思想、技能等进行内省的过程, 它能有效地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不容易察觉的隐性知识上, 激活思维, 促进顺利构思成文。其二, 通过创设情景诱发回忆。孩子的隐性知识体系有较大的情景依赖性和隐蔽性。那些熟悉的、感性的场景容易唤醒他们的隐性知识。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诸如语言描述、课件展示、舞台表演、生活模拟等多渠道创设和命题相关的情景, 促进顺利外化。其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燃情激趣。各种实践对孩子的刺激很大, 能在瞬间燃起他们参与习作的热情, 提高写作积极性。待到孩子全情投入, 沉迷专注之时, 隐性知识的外化就更加容易。这也就是那些操作演练、动手实践、参观访问、游戏竞赛类习作受孩子欢迎的原因。其四, 通过示范树立信心。很多隐性知识的习得, 都是采取师传徒受的形式进行。许多手工作坊的徒弟们紧随师傅左右, 亲眼观察, 用心体察后方能掌握其中奥秘——技巧。同样, 作文前教师或亲自下水, 或准备适合的范文, 或当堂依题创作都是很有价值的。这些行为与文字皆为孩子模仿的最佳素材。有了它们的辅助, 写作难度降低了, 写作信心也增强了, 而信心的树立又是隐性知识外化所需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在写作过程中, 营造和确保良好的环境, 以促进写作知识的内化
写作前, 我们设法让孩子的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 而进入写作阶段, 我们又需要让孩子将刚刚获得的显性知识实现隐性转化, 这一过程称为内化。这是一个将显性知识融合个体的经验, 以思维模式和技术诀窍共享等形式内化为隐性知识的心理转化过程。我们不妨简单表述为“理解”。理解了才能运用, 才能对实践有指导意义。
写作就是孩子将先前获得的知识、感受、方法等经过理解 (内化) 后运用到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 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予以保障。很多孩子的习作是在家中完成, 教师无法监督, 于是, 作文过程就有许多猫腻:有的一边玩一边写, 凑满字数就停笔;有的找父母帮忙, 陪着写;有的直接抄写他人文章。这样的写作过程是病态的, 写成的文章没有可读性。可怜我们的许多教师还精批细改, 怒其不争, 满腔热情打了水漂。
为确保知识的顺利内化, 我们主张习作应在校内, 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可以选择两节连上的语文课作为专门的习作课, 要求孩子下课之前上交文章。一旦开始写作, 要求其做到不问生字, 不参考他人作文, 不向教师求助, 专注于自己的文章中, 直至修改完毕收笔为止。这么做很科学, 首先, 课内写作, 教师可以全程监督, 所写之作皆为孩子真实水平体现, 能让教师掌握真实的学情;其次,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再次, 在写作过程中拒绝孩子询问等形式的求助, “逼”得孩子在教师指导时, 就做到认真倾听, 用心参与, 直至弄懂。这样一来, 内化的过程就伴随着接受知识的同时开始, 提高了内化的效率;最后, 养成一气呵成的良好习惯, 有助于孩子今后继续进行文字类的创作活动。
三、在习作评改中, 注意巩固新的隐性知识, 使其和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合
孩子在习作前和习作中这两个阶段, 知识体系通过从外化到内化, 走了一个来回, 此时, 特别需要经历消化、吸收的过程, 让这些新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合。这是任何知识体系建立都必须经历的巩固、完善阶段。在完整的习作教学过程中, 习作后的评改阶段就担负着融合新旧隐性知识, 整体提升知识水平的任务, 应该受到特别关注。
评改, 是习作不可或缺的最终环节, 但是这一环节经常被我们忽略。许多孩子的习作上交后, 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评改发回, 孩子早已经失去了等待的热情和神秘感, 甚至忘记了自己文章中的细节。此类评改, 形同虚设;有些评改被一些形式主义所取代。教师使用“恒久不变”的标语式的评语, 像加工流水线上的机器一般, 不带情感地“冷批改”, 这类批改, 不但不能提升习作品质, 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习作完成后的喜悦感, 不如不改;第三类最常见, 教师虽“精批细改”但不得法, 完全忽略了儿童语言和思维的特色, 以成人的观点生硬地修正童言稚语。孩子的习作在他们那里永远得不到赏识, 反而越写越差, 越写越不爱写。此类评改, 误人子弟。
有利于隐性知识巩固的评改应该注重以下三点。从时间上说, 改得要及时, 以保持新鲜感;从内容上说, 要有针对性。一次评改仅适用于一个孩子的一篇作文。并非要求教师的评语写得多么有艺术性, 字数多么丰富, 只需做好“一提一顿”两方面工作。提, 提出本次习作的最大亮点以激励孩子;顿, 指出下次习作时最需要注意的一方面, 以促进步;从过程上说, 还需要注意指导孩子看评语和谈感受, 这一点是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的。要让孩子看懂评语, 教师要注意书写工整, 要采用儿童能接受的语言来阐述观点。孩子看后, 教师可以多听听孩子谈自己对评改的意见。如果没有时间逐一倾听, 可以让孩子简单写出感受后再次上交, 以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实, 看评语, 写感受, 这两个行为就是为了促进个体主动反思, 通过思想的交锋、碰撞, 达到相互融合的目的。
看不见的光 篇3
《看不见的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法国,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为了逃离当矿工的命运,学习他所热爱的科学知识而考进噩梦般的纳粹军校,成为了一名德国士兵的男孩沃纳,以及由于巴黎沦陷,与父亲逃到了其伯祖父所在的圣马洛,在战争中挣扎求生的法国盲女玛丽劳尔,小说讲述了二人截然不同却又互有交集的人生经历。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不知在哪一刻就明白了书名的含义,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光”指的大抵就是像沃纳和玛丽劳尔这样在黑暗的战争中依然怀抱着希望,努力活下来的平凡人。本期节选了小编觉得写得最美的一部分,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唯一一次的交集……
He is a ghost. He is from some other world. He is Papa, Madame Manec, Etinenne; he is everyone who has left her finally coming back. Through the panel he calls, “I am not killing you. I am hearing you. On radio. Is why I come.” He pauses, 1)fumbling to translate. “ The song, light of the moon?” She almost smiles.
Marie-Laure slides to open the wardrobe. Werner takes her hand and helps her out. Her feet find the floor of her grandfather’s room.
“ Mes souliers,” she says.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find my shoes.”
The girl sits very still in the corner and wraps her coat around her knees. The way she tucks her ankles up against her bottom. The way her fingers 2)flutter through the space around her. Each a thing he hopes never to forget.
Guns boom to the east; the 3)citadel being bombarded again, the citadel bombarding back.
Exhaustion breaks over him. In French he says, “There will be a—a Waffenruhe. Stopping in the fighting. At noon. So people can get out of the city. I can get you out.”
“And you know this is true?”
“No,” he says. “I do not know it is true.” Quiet now. He examines his trousers, his dusty coat. The uniform makes him an 4)accomplice in everything this girl hates. “There is water,” he says, and crosses to the other sixth-floor room and does not look at von Rumpel’s body in her bed and 5)retrieves the second bucket. Her whole head disappears inside its mouth, and her sticklike arms hug its sides as she 6)gulps.
He says, “You are very brave.”
She lowers the bucket. “What is your name?”
He tells her. She says, “When I lost my sight. Werner, people said I was brave. When my father left, people said I was brave. But it is not bravery; I have no choice. I wake up and live my life. Don’t you do the same?”
He says. “Not in years. But today. Today maybe I did.”
Her glasses are gone, and her 7)pupils look like they are full of milk, but strangely they do not unnerve him. He remembers a phrase of 8)Frau Elena’s: belle laide. Beautiful ugly.
nlc202309032339
“What day is it?”
He looks around. Scorched curtains and 9)soot fanned across the ceiling and cardboard peeling off the window and the very first pale light of predawn leaking through. “I don’t know. It’s morning.”
A 10)shell screams over the house. He thinks: I only want to sit here with her for a thousand hours. But the shell 11)detonates somewhere and the house creaks and Werner says, “There was a man who used that transmitter you have. Who broadcast lessons about science. When I was a boy. I used to listen to them with my sister.”
“That was the voice of my grandfather. You heard him?”
“Many times. We loved them.”
The window glows. The slow sandy light of dawn 12)permeates the room. Everything transient and aching; everything tentative. To be here, in this room, high in this house, out of the cellar, with her: it is like medicine.
“I could eat bacon,” she says.“What?”
“I could eat a whole pig.”
He smiles. “I could eat a whole cow.”
“The woman who used to live here, the housekeeper, she made the most wonderful 13)omelets in this world.”
“When I was little,” he says, “we used to pick berries by the 14)Ruhr. My sister and me. We’d find berries as big as our thumbs.”
The girl crawls into the wardrobe and climbs a ladder and comes back down cluthing a 15)dented tin can. “Can you see what this is?”
“There’s no label.”
“I didn’t think there was.”
“Is it food?”
“Let’s open it and find out.”
With one stroke from the brick, he 16)punctures the can with the tip of the knife. Immediately he can smell it: the perfume is so sweet, so outrageously sweet, that he nearly faints.
The girl leans forward; the freckles seem to bloom across her cheeks as she 17)inhales. “ We will share,” she says. “For what you did.”
He hammers the knife in a second time, saws away at the metal, and bends up the lid.“Careful,” he says, and passes it to her. She dips in two fingers, and digs up a wet, soft, slippery thing. Then he does the same. That first peach 18)slithers down his throat like a 19)rapture. A sunrise in his mouth.
They eat. They drink the syrup. They run their fingers around the inside of the can.
What wonders in this house! She shows him the transmitter in the attic: its double battery, its old-fashioned electrophone, the hand-machined antenna that can be raised and lowered along the chimney by an 20)ingenious system of levers.
nlc202309032339
Even a phonograph record that she says contains her grandfather’s voice, lessons in science for children. And the books! The lower floors are blanketed with them—21)Becquerel, 22)Lavoisier, Fischer—a lifetime of reading.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spend ten years in this tall narrow house, shuttered from the world, studying its secrets and reading its volumes and looking at this girl.
“Do you think,” he asks, “that 23)Captain Nemo survived the whirlpool?”
Marie-Laure sits on the fifth-floor landing in her oversize coat as though waiting for a train. “No,” she says. “Yes. I don’t know. I suppose that is the point, no? To make us wonder?” She cocks her head. “He was a madman. And yet I didn’t want him to die.”
In the corner of her great-uncle’s study, amid a 24)tumult of books, he finds a copy of Birds of America. A reprint, not nearly as large as the one he saw in 25)Frederick’s living room, but dazzling nonetheless: four hundred and thirty-five 26)engravings. He carries it out to the landing. “Has your uncle shown you this?”
“What is it?”
“Birds. Bird after bird after bird.”
Outside, shells fly back and forth. “We must get lower in the house,” she says. But for a moment they do not move.
California Partridge.
Common Gannet.
Frigate Pelican.
Werner can still see Frederick kneeling at his window, nose to the glass. Little gray bird hopping about in the boughs. Doesn’t look like much, does it?
“Could I keep a page from this?”
“Why not. We will leave soon, no? When it is safe?
“At noon.”
“How will we know it is time?”
“When they stop shooting.”
Airplanes come. Dozens and dozens of them. Werner shivers uncontrollably. Marie-Laure leads him to the first floor, where ash and soot lie a half inch deep over everything, and he pushes capsized furniture out of the way and hauls open the cellar door and they climb down. Somewhere above, thirty bombers let fly their payloads and Werner and Marie-Laure feel the bedrock shake, hear the detonations across the river.
Could he, by some miracle, keep this going? Could they hide here until the war ends? Until the armies finish marching back and forth above their heads, until all they have to do is push open the door and shift some stones aside and the house has become a ruin beside the sea? Until he can hold her fingers in his palms and lead her out into sunshine? He would walk anywhere to make it happen, bear anything; in a year or three years or ten, France and Germany would not mean what they meant now; they could leave the house and walk to a tourists’ restaurant and order a simple meal together and eat in silence, the comfortable kind of silence lovers are supposed to share.
nlc202309032339
他是一个幽灵。他来自另一个世界。他是爸爸,玛妮可夫人,艾蒂安;他是所有那些离开了她,最后又终于回来的人。他透过门板叫道:“我不是来杀你的。我听到了你说的话,在广播上。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他停了下来,磕磕绊绊地翻译着。“那首歌,《月光》?”她几乎要露出微笑。
玛丽劳尔推开衣橱。沃纳拉着她的手,扶着她走出来。她站在了她爷爷房间的地板上。
“我的鞋子,”她说道。“我找不到我的鞋子。”
女孩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把外套裹着膝盖。她用脚踝抵着臀部的样子、她用手指摸索着周围的样子,他希望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画面。
炮火击向东边;大本营又受到了轰击,大本营炮轰反击。
他感到筋疲力尽。他用法语说道:“会——会停火的。在中午的时候。那时,人们就可以逃出这个城市。我可以带你出去。”
“你确定这是真的吗?”
“不,”他说道。“我不确定。” 现在周围安静了下来。他检查了裤子和布满灰尘的外套。这套制服让他成为了这个女孩所憎恨的一切的帮凶。“这里有水,”他说道,并穿过六楼的另一间房取回了另一桶水,他没有看向她床上万伦坡的尸体。她把整个头都埋进水桶里,她用骨瘦如柴的手臂抱着水桶的边沿,大口地喝着水。
他说:“你很勇敢。”
她把水桶放了下来。“你叫什么名字?”
他告诉了她。她说:“沃纳,当我失明时,大家都说我很勇敢。当我爸爸离开时,大家都说我很勇敢。但这并不是勇敢。我别无选择。我只是一觉醒来,然后继续我的生活。难道你不是这样做的吗?”
他说。“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但今天,今天我也许会这样做。”
她的眼镜弄丢了,双瞳像是装满了牛奶一般,但奇怪的是,这并没有使他感到害怕。他想起了艾琳娜夫人说过的一句:belle laide——美丽的丑陋。
“今天是星期几?”
他向四周望去。烧焦的窗帘,吹到天花板上的烟灰,窗户上剥落的纸板,黎明前第一丝微弱的光亮照了进来。“我不知道,现在是早上。”
一颗炮弹从房子上轰鸣而过。他想:我只想和她一直坐在这里。但那颗炮弹炸到了某个地方,房子吱吱作响。沃纳说:“有位先生曾用你的发射机广播关于科学的课程。小时候,我曾经和妹妹一起听过这些课程。
“那是我爷爷的声音。你听过他说话?”
“很多次。我们喜欢这些课程。”
窗户发出光芒。黎明时分,柔和的淡黄色光芒撒满整个房间。一切转瞬即逝;一切令人痛苦;一切前途未卜。在这里,这间房里,这间屋子的高处,地窖外面,和她一起:这就像是药效一般。
“我可以吃下培根,”她说。
“什么?”
“我可以吃下整头猪。”
他微笑道:“我可以吃下整头牛。”
“以前住在这里的女士,这里的女管家,能做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煎蛋卷。”
“我小时候,”他说,“我们曾经在鲁尔河边摘浆果。妹妹和我。我们能找到像拇指那么大的浆果。
女孩爬进了衣橱,爬上一架梯子,回来时手里拿着凹陷的罐头。“你能看到这是什么吗?”
“上面没有标签。”
“我想本来就没有。”
“这是食物吗?”
“让我们打开来看看。”
他用砖头敲了一下,然后用刀尖划开。他立马就闻到了一股香甜的芬芳,馥郁的香气让他几乎昏倒。
女孩向前倾身,她吸了一口气,脸颊上的雀斑似乎要绽放开来。“我们一起分享,”她说道。“鉴于你所做的。”
他再次把刀敲进罐内,锯开金属,把盖子撬开。“小心,”他说道,并把罐头递给她。她把两根手指伸了进去,夹出一块湿润、柔软、粘滑的东西。然后他也这么做了。第一块桃子欢喜地冲进他的喉咙。他嘴里升起了日出。
他们吃着桃子,喝着糖浆,把手指伸进罐头里刮来刮去。
这间屋子多奇妙啊!她带他去看阁楼里的发射机:两个电池,老式的受送话器,通过精妙的控制杆装置可沿着烟囱上升及下降的手动机械天线。
她说的一张留声机唱片甚至记录着她爷爷的声音,给孩子听的科学课堂。还有那些书!楼下的几层楼都装满了书——贝克勒尔的、拉瓦锡的、费舍尔的——能读一生的书。在这座高耸狭窄的房子里住上十年,与世隔绝,探寻这座房子的秘密,阅读这里的书本,看着这个女孩,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你觉得,”他问道,“尼摩船长能从漩涡中生还吗?”
玛丽劳尔裹着大衣坐在五楼的楼梯平台上,仿佛在等待火车。“不能,”她说。“能。我不知道。我想这就是意义所在,不是吗?勾起我们的好奇心?” 她抬起头。“他是个疯子。但就算这样我也不想他死。”
在她伯祖父的书房的角落里,他在一堆混乱的书中找到一本《美国鸟类》。这是一本重印本,没有他在弗雷德里克的客厅看到过的那本大,但却一样地光彩夺目:435页的雕版图。他把这本书拿到了楼梯平台上。“你伯祖父给你看过这个吗?”
“这是什么?”
“鸟。全是鸟。”
屋外,炮弹飞来飞去。“我们必须往楼下走,”她说道。但好一会儿,他们谁也没有动。
加利福尼亚鹌鹑。
普通塘鹅。
军舰鸟。
沃纳依然能想起弗雷德里克跪在窗子上,鼻子抵着玻璃的样子。灰色的小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很像,不是吗?
“我可以拿走一页吗?”
“可以。我们很快就要离开了,不是吗?什么时候会安全?”
“中午的时候。”
“我们怎么知道时间?”
“他们停火的时候。”
飞机过来了。几十架又几十架地飞过来。沃纳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玛丽劳尔把他带到一楼,那里所有的东西都积了半英寸厚的烟灰。他把倒在路上的家具推开,拉开地窖的门。然后他们爬了下去。上空某处,三十架轰炸机投下炮弹。沃纳和玛丽劳尔感到地基在震动,听到河的那边响起了接二连三的爆炸声。
会不会有任何奇迹出现,让他可以这样继续下去?他们可不可以一直藏在这里直到战争结束?直到军队不再在他们头顶上走来走去,直到他们只需推开门,搬开石头,而房子已经变成海边的废墟?直到他可以牵着她的手,把她带到阳光下?为了实现这一切,他愿意走到任何地方,忍受任何痛苦;哪怕花上一年、三年、十年的时间,等到法国和德国不再是如今的模样;他们可以离开房子,散步到观光餐馆,点一份简单的食物,静静地一起吃,享受着爱人间那种舒服的沉默。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读后感 篇4
战争离我们很远,我们从历史书本上透过只字片语了解战争的残酷,我们在网页图片上体会战争的冲击感,但那些拼凑起来的感觉是模糊的,是遥远的。我曾以为我一辈子也不会体会到所谓的战争冷酷人性温暖,直到我翻开了它,一本连包装都带着盲文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故事讲述的是1940年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法国,你不必担忧因为缺乏历史知识而阅读艰难,因为只要你愿意再多读一点点,你会发现你无需借助任何搜索引擎,你就在故事里,你就在那个时间段里,在战争与人性中周转挣扎。
女主人公玛丽洛尔,出生于法国巴黎,幼年失明,和父亲相依为命。她借助父亲为她打造的城市模型,用手指走完了所有的路,努力地像每一个正常的女孩子一样生活;男主人公维尔纳,和妹妹在矿区的孤儿院相依为命。为了摆脱下井的命运,维尔纳用尽自己的方法与智慧,凭借着精湛的无线电技术,进入纳粹精英学校。一个在和父亲过着安逸的日子,一个在集中营艰难存活,两个不同国度的人,随着战争爆发,埋下了命运碰撞的导火索。
五百零一页,每一页都烙着战争的残酷痕迹。我满心欢喜地等待主人公的见面,我想两个绝顶优秀的人一定能逃出生天。但现实,或者说是安东尼构建的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玛丽洛尔抱着仅剩的罐头,躲避着纳粹的搜索与追击――守卫她父亲留下的钻石;维尔纳在坍塌的地下室中苟延残喘,一点点扒开废墟走向存活。在维尔纳身处黑暗的地下室,他用仅剩的两节电池打开了收音机,企图搜索到救援的信号。结果让他失望了,却也没有让他失望。玛丽洛尔的《月光》,悠扬地从收音机里传来,那份清澈单纯给了维尔纳生的希望,这就是战争时代,人们渴求的就是一份最简单的温暖,最简单的关怀。他不带任何吝啬地播放着收音机,每一段旋律都给他信念,给他活下去的希望。最后:相遇,维尔纳带着他的“月光”,把她带到可以得到美国士兵救援的地方。
“你为什么不和我一起走?”“没有我在你身边,你会更安全。”这是真的,玛丽洛尔举着白白的`枕套,得到了安全;维尔纳在送走玛丽洛尔的一英里外,被抓获入狱。痛苦再次来临,高烧、疼痛,维尔纳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地狱,可纵然地狱黑暗,他始终记得他有他的天使:玛丽洛尔一定会活着的。在信念的支撑下,烧退了、疼痛轻了,一切仿佛向着最好的方向前进。但安东尼再次骗了我。在一个晚上,维尔纳从营房走出来,一步步走向三个月前他自己的部队埋下的地雷区。安东尼是这样讲的:“他消失在喷涌的泥土里。”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安东尼接着写了两段追忆和后续,但我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这里。玛丽洛尔是维尔纳的天使,这毋庸置疑,她用最简单纯粹的情感拯救了这个走错路的少年,她就是白月光。但我更肯定的是,维尔纳是这个战争时代的天使,他曾手染鲜血,他用无线电侦破了多少间谍,为纳粹铺好了多少的路,但他停步了。杀死冯・伦佩尔的是他,保护玛丽洛尔的是他,选择自我救赎的是他。他选择死亡,是整本书人性的升华,我曾埋怨这样残忍的结局,明明可以活下来的人却硬生生换得这样惨烈的下场。现在我懂了,维尔纳的一切选择,都是因为心底存留的善良与美好,用生命去忏悔,他难道不该是天使吗?
《看不见的空气》教学反思 篇5
观摩了这节课,我感觉耳目一新。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
本节课让我感受到:
(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是尤为重要。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疑问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骤然提高。有了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都表现得激情洋溢。做的学生开心,在后面观摩的.老师也开心。
(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功能进行实验探究。课堂上学生4人小组合作用塑料袋抓空气之后,老师鼓励学生利用眼睛看一看、敲一敲、听一听、闻一闻的方法来研究空气,并且每个小组学生都有一张记录表学生还要动手写一写。学生在活动中不但动手做一做,更要动脑想一想记录实验结论,这样不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更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开发。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式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重要举措。
(3)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在整节课中,教师都适时运用及时评价的方法或是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小学生都喜欢争强好胜,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小组得到的奖励最多,所以有了这一评价,学生的表现更加积极。
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的方法也是我们科学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好的课堂评价方法能促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综观本次课以探究为核心,体现了科学学科本质,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先组织学生观察玩魔术,又组织班上学生进行游戏,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会安然无恙?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欲望极高,等学生弄清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后,在学习《看不见的空气》的科学探究中既快又好地达成了预设目标。
如在《看不见的空气》一课的探究活动中,我设计了“根据经验,探讨初步探究方案——组织交流,制定研究空气是否能占有空间——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评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教学流程,使学生所学知识能派上用场,处处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中学会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篇6
22、看不见的爱(第二课时)年 级: 四年级第二学期 执 教: 六师二附小 胡佳蓓 教学目标:
1、从母亲“递石子”的简单动作和“安详地微笑”的神情中,感受浓浓的母爱。
2、理解母亲的语言,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感悟“看不见的爱”的含义,并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3、知道文本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显人物的特点。
4、运用课文对话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理解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感受浓浓的母爱,感悟“看不见的爱”的含义。
2、运用课文对话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看不见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小男孩打弹弓的情景。
1、媒体出示:描写男孩打弹弓的句子(学生个别逐句朗读)
2、说话练习: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男孩。
3、师:就是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盲孩子,他有着常人都为之赞叹的坚强、乐观、执着和努力,他的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的母亲。
二、从母亲的动作、神态中体会母亲的爱
1、媒体出示: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两个小节。
2、读,个别读或女生读。
3、讨论相同之处:
(1)动作(体会母亲坚持不懈,动作轻柔)(2)神态(体会母亲慈祥、恬静、从容、乐观)
(3)创设情境朗读(师“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半小时„„)(4)用“始终„„始终„„始终„„”练习说话 师:那种神情中写满了一个母亲的“爱”,怪不得文中第二节中写道,“我从那妇女的眼神中一眼就可以知道她就是——那孩子的母亲。
课文读到这儿,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母亲对好孩子的爱了。那么你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母亲的爱的呢?(人物动作、神态)板书
那么母亲的这份看不见的爱还在哪儿呢?
三、从语言中体会母亲的爱(4-12节)板书:语言
1、引导对话(师旁白,姓“母亲”,男生“我”)关注对话形式
2、师:从“我怔住了”,到“我沉默了”这两组对话中,请找出的母亲语言(生交流)
3、品读对话,品悟母亲的特点
预设:第一句:自信、乐观、坚强、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句:表达母亲心声: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有着健康快乐的生活(乐观、坚强)
第三句:知道坚持不懈地做,总会成功
(自信、坚持、“平静”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耐心)
4、展开想象说话,此时此刻,母亲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颗颗石,子,而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看不见的爱),坚强、自信、乐观、坚持、努力
5、朗读4-12节(鼓励、自信、坚强)语气配乐
四、学习课文对话形式,训练语言描写
师:是呀,这个小男孩就这么从傍晚一直打到夜幕笼罩打了很久很久„„
1、出示要求:请想像一下瓶子碎裂后母亲俩会怎么说
2、出示课文对话形式
3、提示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特点
(1)母亲:平静、慈祥、乐观、坚强、自信、鼓励、肯定
男孩:孩子天性、开心、自信、坚强、憧憬、乐观(2)对话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3)提示语可以适当加入人物的神态或动词指导
4、学习练习
5、交流评讲
五、总结板书
看不见的战争 篇7
《荷花淀》这篇小说, 长时期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相信每个人都对它的开头留有印象:
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在这里, “女人”这个词本来是一个集合性的名词, 但被用作特定的指代:水生的女人。她无名无姓, 甚至面目不清。她在这个开头里, 仅仅是等待。
重读这篇故事时, 我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为什么她是“女人”?而不是有名有姓的“王玉梅”、“李晓娟”之类的名字?是因为她不需要名字呢?还是她作为一个指称对象, 在故事的后面, 还需要得到虚化?在故事里, “女人”这个词一共出现二十三次。其中十七次指代“水生的女人”, 六次是泛指“女人们”。这篇故事, 从一开始, 就对“女人”的从属地位, 做了明确的交代———她们不仅是无名无姓, 从属于自己的丈夫, 而且, 她们的思想还落后于自己的丈夫。丈夫们偷偷参加了队伍, 怕女人们拖后腿, 干脆全都留在镇上, 共推水生一个人回村里做思想工作。女人们都知道了, 她们默认了这个事实。但是,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 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 商量着要去找丈夫们见一见他们。在小说里, 这也是她们思想落后, 拖战士们后腿的证据之一。本来, 丈夫们参加队伍, 就必须通情达理、甚至兴高采烈地送他们上战场的。但是, 这些女人们顾及自己的“私情”, 脑子里还保留着落后的“家庭”观念, 每个人各自想念自己的丈夫, 有想送衣服的, 也有“有句要紧的话和他说说的”, 都不是“觉悟”很高的行为。
作家在这里保留了一个伏笔, 为这些青年妇女们日后能够抛弃私人的、家庭的情感打基础。这样, 小说里一开始的那个貌似“花前月下”的温馨小院, 就变成了一个必需被批判的描写。既然战争中, 人们必需抛弃家庭的观念, 而且, 侵略者和他们发动的战争也是实实在在包围着他们村庄的, 那么, 这种气氛就不合适了。
根据故事的背景交代, 读者可以得知, 这个村子属于白洋淀地区, 在日本兵和伪军扫荡范围之内, 说不定什么时候, 他们会突然闯进来烧杀抢夺, 无恶不作。革命的老百姓, 在反围剿反扫荡的斗争中, 早就积累着丰富的经验, 他们会时刻警惕着, 而不会像故事里的女人这样, 敞开着院门, 还似乎漫不经心, 那么恬静地编织着苇席, 专心致志得似乎都“物我两忘”了, 以致“苇眉子在她的怀里跳跃”。这种情形, 只有环境极其美好, 社会极其安全, 内心极其平静时, 人们才会有的感受。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里, 安安静静的田园生活, 乡村劳动, 炊烟四起, 鸡鸣狗叫, 孩童追逐, 老丈闲聊。这些是和平时期普通老百姓平静生活的日常景象。但是, “女人”所处的白洋淀山村, 确是一个周围有敌人凶恶环伺, 随时都有可能前来袭击的危险环境。在这种环境中, 如此安静, 如此专心地编着苇席, 确实在气氛上, 有些诡异。
从前的革命战争片的记忆, 让我一看到这种月夜, 安静, 女人等待的场景, 就会产生紧张感。我们小时候一遍遍地观看《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革命电影, 脑子里保留了太多鬼子们趁着安静的夜晚悄悄摸上来的记忆了……虽然我们明明知道, 最后他们总会陷入我队伍的埋伏中, 而落下可耻的下场, 但是, 他们进村时, 我们还是心里砰砰乱跳……
《荷花淀》里却相反, 这个院门大敞的女人, 似乎是无忧无虑地等待着自己的男人下地劳作回家, 因此, 场面气氛温馨……这种气氛, 令人联想到了是传统小说里的“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的意境, 是“花前月下暂相逢”的美好向往。这跟我在革命电影和其他小说里感受到的紧张气氛完全不同。要不是后面轻轻地提到“队伍”、“鬼子”等词汇, 我会错以为这是一篇爱情故事, 而不是描写战争的小说。
然而, 这的的确确是写战争的。
我对这篇小说到底是写战争还是写爱情, 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如果写战争, 这样开头, 到底真实不真实?
我解不开这个疑问。如果是战争中的状态, 故事的开头, 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夏天的一个深夜, 月亮高悬, 没有风, 连虫子也已经沉睡了。一个女人坐在院子里, 一边织着苇席, 一边留心地注意着虚掩的院门。……突然, 一个人影闯进来了, 女人猛地站起来, 她的心砰跳……
然而, 这仅仅是我戏拟的另一种开头。有经验的读者, 还会反驳我, 说孙犁的文笔就是以优美而著称的, “荷花淀派”就是写这些美好事物的。但是, 到底是山水田园诗是恬静的、美好的, 还是战争是恬静的、美好的?
战争是什么样子的?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 我无法对此深入探讨, 也不想给出一个明显的答案。
《荷花淀》这篇故事不是不知道战争的本质:在临别时, 水生郑重地嘱托自己的女人,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 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这里面, 年轻夫妻的谈话, 触及到战争的残酷本质:死亡。
水生这位参加队伍的积极分子, 临走了, 还不忘让自己的女人跟敌人和汉奸“拼命”。可见, 当时的村庄气氛和背景, 都极其不适宜进行诗情画意的描摹。这种描写, 给我带来了一种极其矛盾的理解:要么这个村庄是山水田园诗里和平的世界, 要么作者认为战争是美好的。这是一种极其不协调的气氛, 然而, 在这个故事里, 这种不能解开的矛盾, 却得到了专业和普通读者的交口称赞。
一九八五年夏天, 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时, 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刚刚落成, 于八月十五日开馆。军队作家在北京开了一个会, 会上, 有老作家忧心说, 苏联卫国战争只有四年, 却出现了那么多的大作品, 我们抗战八年, 却没有出现。老作家经历过战争, 却写不动了。年轻作家却没有经历过战争。
当时的年轻作家莫言站起来, 说:“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他的发言, 在当时被认为是狂妄。
中语文教学第二年底, 莫言就根据自己家乡旁边发生一个真实的孙家口伏击战的故事, 创作了中篇小说《红高粱》, 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的《人民文学》第三期上, 其中粗砺、残酷、血腥的描写, 一反过去革命小说里的平和与诗意, 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真实的孙家口伏击战, 由国民党游击队曹克明等实施, 发生于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五日, 经过艰苦残酷而牺牲重大的作战, 游击队击毙了日军三十多名, 其中包括日军中岗弥高中将。曹克明的游击队也牺牲惨重, 胞弟曹正德, 族弟曹焕德、曹平德都壮烈捐躯。这部小说第二年被导演张艺谋改变成同名电影, 由姜文和巩俐主演。电影里的红色基调, 粗野生存和惨烈的伏击画面, 同样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对战争的理解,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 改革开放, 思想激荡之下, 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战争的本质, 是残酷的。死亡, 也是残酷的, 而不是一种赞美诗般轻佻的迷醉。
俄罗斯的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历时都很短, 但是产生了布尔加科夫的《白卫军》、巴别尔的《骑兵军》、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等享誉世界的巨著, 在这些作品里, 作家的立场或有不同, 但是他们对战争的认识, 基本上都是残酷的、非人性的。个人的生命, 在战争中, 无意义地牺牲。庄稼被焚烧, 房屋遭轰炸, 百姓流离失所。天才作家巴别尔的《骑兵军》里, 百姓遭到几乎是无聊的屠杀, 父子兄弟骨肉相残, 家庭惨遭分崩离析, 这些作家几乎是本着人类基本良知和本能而得到的认识, 使得这部作品集《骑兵军》产生了不朽的价值。有良知的伟大作家巴别尔, 也在壮年时期, 遭到了斯大林主义的清洗, 英年早逝。
对于一部不朽的作品来说, 人性是最为基本的因素。
莫言的《红高粱》, 通过惨烈的战斗场面, 把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深入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深处。
相反, 孙犁的《荷花淀》里, 我读到的是一场游戏般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般模糊而近乎不真实的战争。在这场伏击中, 男人们埋伏在荷叶下, 敌人的火轮高速追过来, 而敌人, 也是面目不清的, 小说里仅仅出现过这么一句: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 你看那衣裳!”
“衣裳”是鬼子的唯一印记。到底是什么衣裳?什么火轮?敌人有多少, 装备怎么样?这些, 全都被隐去, 让位于水墨画的荷花淀景色。战士们的伏击也跟电玩游戏差不多:
枪声清脆, 三五排枪过后, 他们投出了手榴弹, 冲出了荷花淀。
在《荷花淀》里, 战事就这么简单。战争的极大简略, 听命于作家的小说美学:觉悟、伏击、荷花淀。这些外在的景物, 要比对战争本质的思考更加重要。在战争中投注强烈的审美精神, 这种哲学思考的背景到底是什么?也许, 有种超越战争, 比战争更加重要的正确思想, 才是小说所需要关注和强调的。而战争本质的思考, 反而变成了次要的因素。因此, 我们在小说里看不到真正的战争场面的描写, 是因为这小说并不思考战争, 而是思考思想正确性。在这里, 水生女人们经过伏击时的遭受鄙视, 回到村里后, 也自己成立了组织:
冬天, 打冰夹鱼的时候, 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 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 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 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作家要强调的正是这种“女人”由普通家庭村妇, 经过战斗的洗练, 提高了觉悟, 成长为女战士的过程。当“女人”不再是原来的女人, 女人扔掉了自己的性别特征, 通过变形而成为跟男人一样的中性的士兵时, 小说里就不再称她们为“女人”, 而是获得了身份的认同, 被称为“水生嫂”, 到了最后, 成了他者, “她们”这个相对中性的词, 取代了阴性的、带着传统文明中柔弱取向的“女人”。因此, 与其说《荷花淀》是描写白洋淀的抗日战争, 还不如说是描写一种思想的抽象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阅读, 才会明白, 《荷花淀》作为红色经典中发表时间仅次于《小二黑结婚》的代表性作品, 共同的特点, 都是在《讲话》之后重新理解和再度定位的中国抗日战争的产物。在这种重新定位中, 普通村民, 乃至家庭村妇的觉醒, 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根本保证。而这个思想的最伟大根源, 可以一直追溯到《讲话》中。
中国红色经典作品的作家们这种通过文学作品来努力接续传递“超级正确性”的写作出发点, 跟前段文字提到的俄罗斯伟大作家对战争的思考确实有本质的不同。在那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里, 他们听从于人性的召唤, 听从于文艺真实的召唤, 在他们的作品里, 真实的、残酷的战争, 高于斯大林主义的片面正确性。
2. 从荷花小说中离家出走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和之二《芦花荡》, 于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五日和八月三十一日, 分别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上。这两篇小说里, 一少一老, 水生和老头子两位超人式的抗日英雄形象, 一直是革命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
第一节我分析了《荷花淀》里的核心诉求。对普通民众的觉悟升华的期待, 在《芦花荡》里, 推进到了六十岁的“老头子”身上。在故事里, “老头子”负责为“芦花荡”根据地里的同志们运送枪械食品等各种物质, 他和他的小船, 是在敌人警戒线上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境的超人。跟他这个六十岁的“老头子”相比, 拥有强大的武器装备、用现代化军事理论组建起来的日本军队, 曾在太平洋战争初期, 以旋风般恐怖的力量重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击溃英国军队, 占领了太平洋西部以致南太平洋, 打通了印度洋的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地区, 其军事训练的强度和作战能力的凶悍, 令与之为敌的英军无法抵抗, 也让强大的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付出了数倍于欧洲和北非战场的巨大伤亡, 这么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在《芦花荡》里, 变成了像韩少功中篇小说《爸爸爸》里的“丙崽”一样的白痴, 任由“老头子”设陷阱, 诱捕, 然后拿着竹竿敲打他们的脑袋玩。
这个故事发表时, 日本在中国大陆被消耗了大量的军力, 其太平洋力量也已经被麦克阿瑟将军的跳岛进攻消灭了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并且, 在美国两枚毁灭性巨大的原子弹的威慑下,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在五月份发表《荷花淀》时, 日本还没有无条件投降的迹象, 那时水生们还要放四五排枪, 扔一排手榴弹;到了《芦花荡》, “老头子”消灭其白痴一样的日本兵, 简直就像现在电脑玩吞食鱼游戏一样方便。这种故事在根据地里, 确实显得让人长劲, 也鼓舞人心。
《荷花淀》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发表之后, 不久就被其他解放区报纸转载。一九四七年, 周而复在香港编纂“北方文丛”, 选入了孙犁的六篇作品, 结集名为《荷花淀》。
从未在正式场合表扬过根据地作家的毛泽东, “曾称赞孙犁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作家” (转引自樊星主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出版的《永远的红色经典》第二节) 。
毛泽东的评价, 对这部作品的流传和地位评定, 无疑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毛泽东评价过的现代作家, 都成了“巨匠”。鲁迅是“硬骨头”, 朱自清是“不吃救济粮”, 都在“民族性”的基础上被阐发出强大的道德感召力———而道德感召力和政治正确性, 从此之后就成为评判一部文学作品优劣的根本性标准。
毛泽东一九四二年五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 “红色经典”的奠基作品第一部是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革命小说、赵树理创作于一九四三年五月的《小二黑结婚》, 在大陆各个统编的文学史教程里, 这部作品都被称为是“赵树理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 与新的时代, 新的群众相结合, 创作成就卓著的人民作家”。这些是大陆通行的评价模式, 同样也暗示着《小二黑结婚》是《讲话》播种、孕育和催生政治小说, 具备了充分的政治正确性。
孙犁的《荷花淀》紧随其后, 受到了高度的赞扬。在政治正确性的前提下, 孙犁的作品加入了抒情性的笔法, 提升了文艺创作趣味, 在以农民作为写作对象的前提下, 骨子里包装着知识分子审美———《荷花淀》开头对月色、院落、苇席、女人的静态描摹, 中间对荷花淀风物的景物写意, 都弥漫着山水田园诗的传统文化趣味。《讲话》后的典型文学作品, 大多有这种奇特的、二体合一的现象———小二黑和水生虽然是农民, 读者却很难看到他们的具体劳动场面, 小说里也缺乏对乡村具体风物和生活细节的生动描写———小说描述到这些人物的居所时, 读者们会发现, 大都干净得如同飘在云端上一样纤尘不染。这些《讲话》后小说, 一边声称要改造知识分子, 让他们的脚踝上“沾上牛粪”, 一边却不自觉地在农村的生活里, 悄悄地加进知识分子的情调。我曾认真研究过很多《讲话》后作品, 包括后来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三里湾》等有定评的红色经典篇目, 非常惊讶地发现, 这些作品里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牛粪”。除了《暴风骤雨》偶有相对生动的劳动场面外, 其他作品, 乡民们和同志们几乎都不劳动, 天天忙于开会和斗争了。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那个富农顾涌当时在桑干河旁吃苦耐劳地劳动了三十多年, 两头摸黑地努力干活, 一分一厘地辛辛苦苦地积攒, 才攒出来一百多亩地的家产。没有想到, 土改队一来, 他却成了落后分子了。农民所信奉的辛苦劳动的传统价值观, 全部遭到了抛弃和替换, 新的价值标尺变成了进步和落后。有地即落后, 无土则先进, 是顾涌所无法理解的新世界观。顾涌是真正的劳动者, 真正每天脚踝上都沾着牛粪的善良的农民, 但是他却在新的世界观里, 变成了落后分子, 变成了被团结的、思想还没有能够改变过来的对象。
这种价值尺度的变化, 才是真正的翻天覆地。进步和落后这两种思想的对比, 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家庭、父母、儿女的关系, 全都被打乱了。世界上只有“进步/革命”的关系和”落后/反动”的关系这两种, 即便是家里有三姑六姨、堂兄表妹一大堆, 也只需一刀切成“进步/落后”两大部分。人们根据这种割裂, 来选择自己的同志。而在革命青年的眼中, 他们的亲生父母常常是落后分子, 因此, 跟自己的血亲“划清界限”这种人伦颠倒的人间惨剧, 就变成了一种混乱世界的鬼魅怪象。
回过头来再看《小二黑结婚》和《荷花淀》,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原来, “进步/落后”的选择模式, 在这里就已经强烈地出现了:《荷花淀》里, 水生副排长们胜利伏击之后, 对自己的女人非常“鄙视”: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原来, 她们关心和想念自己的丈夫, 冒着被敌人和汉奸捉去的巨大风险给这些男人们送去包裹, 却因为这种私人的、家庭的观念, 违背了“进步”要求的规范, 因此, 她们就被正确性的一方遗弃了: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 丢给了他们, 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 箭一样飞去了。
在这里, “战士们”跑得飞快, 比追击敌人或者战略撤退时还要快, 仿佛自己家里来的这些女人, 这些落后分子, 会给他们带来晦气似的, 必需立即逃开, 跟她们隔离, 否则很有可能被染上“落后”的病毒。
跟《荷花淀》里的战士们鄙视自己的女人一样, 《小二黑结婚》里的小二黑和他的对象小芹, 则把鄙视的目光, 投向自己的亲生父母。
“小二黑”是思想进步的民兵队长, 简直进步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他的父亲“小诸葛”和他未来丈母娘“三仙姑”, 他都不认, 他认的只是“进步”。这也是“未来新世界”的“新人”典型形象之一。
小二黑的脑子里, 有一个更高的正确性从云端深处召唤他, 使他听命于这种超越性的力量。这样, 小二黑的“进步”性就不仅表现在对革命的热情上, 还体现在跟他的封建思想顽固的父亲“小诸葛”的斗争上。这部小说的最了不起之处在于, 小二黑不仅斗争了父亲, 还斗争了丈母娘。在他的“新人”社会伦理中, 父亲和丈母娘都是次要的因素, 而听从至高“正确性”召唤的“进步”要求和“进步”举动, 才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力量。在根据地, 这种力量体现在组织的支持上, 也体现在“新人”的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畅想的强力预支上———即便是“小诸葛”和“三仙姑”顽固到底, 把他们赶出家门, 他们也无所畏惧, 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家庭在召唤他们, 接纳他们, 施惠他们。
小二黑这个故事本有原型。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 山西左权县发生了一起命案:某村民兵队长岳冬至和村妇女主任智英贤自由恋爱, 因为他们双方都曾有娃娃亲, 遭到人们的歧视。这天晚上, 他被四个村干部叫出来“教训”身亡, 留下了一桩离奇的惨案。 (详见《中国新闻周刊》二零零八年第四十七期) 。赵树理调查了此事, 赋予一个“反封建”的内核, 一个月后就把它写成了大团圆结局的《小二黑结婚》———这时, 距离《讲话》诞生恰好一周年。
“水生”这个人物形象的形成, 则是孙犁听冀中根据地的同志讲故事得来的灵感。在《关于<荷花淀>的创作》里, 孙犁说起了缘由:“……从冀中平原来的同志, 曾向我讲了两个战斗故事:一个是关于地道的, 一个是关于水淀的。前者, 我写成了《第一个洞》, 后者就是《荷花淀》。”
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孙犁的《荷花淀》的故事都是听来的。从创作的角度看, 这都是别人的故事, “他者”的材料。这些材料, 这些人物, 这些东西, 从写作之前开始寻找材料时, 就有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性主题。
从创作出发点来说, “他者”的故事总是陌生的、具有某些先入为主的主题性外壳, 但很难有活灵活现的生活细节和日常情态。
调查和道听途说得来的故事, 如果没有真正地跟自己的内心和记忆产生共鸣, 这种他者的排异性质, 对小说就会具有伤害性的破坏。
作家总是对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忆深刻, 故事在故乡的土地上展开, 总是更加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 带有自传性的作品以及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描写、表达对象的, 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中国古代的《红楼梦》、现代鲁迅的“鲁镇”、萧红的“呼兰河”、沈从文的“边城”, 当代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美国的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福克纳的“约克纳塔帕法县”,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这个名单可以一直开列下去。这些作品, 以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为作品人物的活动世界。人们对自己少年儿童时代的记忆, 总是难以磨灭, 对那时自己身边出现的人们, 对花草树木, 猪马牛羊, 都在自己的记忆里, 贮得满满的。打开这个童年记忆的宝藏, 是一名作家成为好作家的主要秘密之一。好作家发掘了童年生活的宝藏, 反过来, 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的巨大表现魔力, 复活了这个世界, 使之变成了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没有脱胎于绍兴的“鲁镇”作为背景, 鲁迅的全部作品将会褪色大半。
跟鲁迅有着紧密关系的女作家萧红, 其最重要的、至今影响深远的作品, 也都是写她的家乡世事和情态, 写历史在这些土地上的变迁, 写自己熟悉的人物的悲欢离合。
孙犁在《读萧红作品记》里说:“萧红最好的作品, 取材于童年的生活印象, 在这些作品里, 不断写到鸡犬牛羊, 蚊蝇蝴蝶, 草堆柴垛, 以加深对当地生活的渲染。”
孙犁在《鲁迅的小说》里, 再次表明了他的这种认识, “……鲁迅的小说里表现的, 主要是关于故乡农村的丰富知识。这种知识, 在鲁迅幼年的时期就开始积累了。幼年的感受, 故乡的印象, 对于一个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正像母亲的语言对于婴儿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家一同成熟着, 可以影响他毕生的作品。”
在《荷花淀》里, 孙犁也调用了自己熟悉的白洋淀周边的景物和生活情态的一些零碎的记忆。孙犁在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 曾在白洋淀附近当过一年多的乡村教师, 对这里的乡土风物也有些熟知。但这是他成年之后的生活世界, 而且还为时短暂, 他所观察到的乡村生活, 只能是零碎的、表面的。如果在这篇小说里, 孙犁是在描写自己记忆中的世界, 而不是局限于渲染进步抨击落后这种套路, 也许他的灵感之源会喷涌而出, 源源不绝。而《荷花淀》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 欲言又止, 不能爽快。
在《荷花淀》里, 孙犁笔下的这些人物并没有多少具体的日常生活, 也缺乏对日常生活情态的细腻描摹。
孙犁是一名有天赋的作家, 但是他的天赋不能像泉水那样喷涌, 因为他不得不像同时代的大多数前辈和同辈的作家一样, 在自己的脑袋里四处筑坝来阻拦这四溢的水流, 并且要把童年记忆、情感记忆里的那些过于日常、过于琐屑的细节磨灭, 以便自己的作品符合更高的准则和要求。
作为对比的是, 萧红在香港沦陷期间, 抱病创作出令人惊羡的《呼兰河传》。她在那个困顿的世界中, 却能拥有一个自由的思想天地和表达空间, 可以毫不控制地为小镇马路中的一个水坑而洋洒写上好几千字, 也可以为几根丝瓜而不厌其烦地描写自己的后院, 从而极大丰沛地为读者呈现出了那个时期的东北呼兰河家乡的情感真挚, 细腻感人的生活面貌。
孙犁的初衷, 显然也不是要呈现白洋淀的生活情态, 而是要以白洋淀为人物活动的布景, 来写一个普通民众在组织的领导下, 在新思想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新人”的故事。因此, 他的小说里, 景物的描述是他者的、间离的、客体的、静态的、朦胧的。
小说的一开头, 月亮、院子、苇席, 都是不明朗的意象, 而是静态的写意。通常把这个朦胧的开头看作是诗意的, 是“诗意小说”的流派“荷花淀派”的开始。这些景物, 包括后来的荷花, 跟小说的人物内心没有相互交流的关系, 而仅仅是点染环境, 犹如传统水墨中的稀疏的墨点。这些景物跟故事的核心结构没有太大的关系, “伏击”的故事, 既可以发生在白洋淀, 也可以发生在太行山, 彼此之间相互置换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水生也可能是生活在左权县的一名进步的民兵队长, 在这样一个夜晚匆匆回家跟自己的“女人”告别。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里描述到的这些景物和它们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气氛, 外在于小说人物, 无论作家多么有天赋, 语言运用多么优美, 这种外在的、营造出来的气氛, 却是不真实的。阅读《呼兰河传》时, 读者会发现, 做粉条的那一家只能在呼兰河镇这样的生活世态下才活灵活现, 他爬上屋顶摘蘑菇时, 把一只破鞋掉在煮粉条的大锅里, 也只能是在呼兰河镇才会发生的细节。鲁迅笔下的人物, 迅哥儿、双喜、阿发们, 摇着船去看“社戏”, 返途中, 上岸去摘豆等的细节, 也只能发生在水乡的绍兴, 发生在“鲁镇”的环境里。
《荷花淀》却不需要这些具体而微的情态——或许有读者会用水生和女人的对话、以及四个女人的简洁对话来反驳———因为在这篇小说里, 环境和风物, 都只能为水生们的战斗故事服务, 为女人们误打误撞进入了战场, 并由此产生了自己也要亲自参加战斗的“进步”、“升华”的思想服务。这些风物, 仅仅是摆设, 就像酒馆里集尘的屏风, 只有象征意义, 而不像鲁迅的《社戏》、萧红的《呼兰河传》那样, 紧密地跟人物的情感和生活融为一体, 不可分离。
孙犁运用在冀中生活的经验和记忆, 后来还写了《芦苇荡》和《风云初记》等作品, 构成了他的早期的红色系列作品。经历过“文革”之后的孙犁, 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 开始了写作的第二时期———像大多数同辈作家一样, 中间的二十年是空白时期———这个时期的孙犁, 经过长期沉默的阅读, 具有了反思和超越的精神——他的《书衣文录》里收录的图书篇目, 提到的外国作家寥寥无几, 只有泰戈尔和库普林等———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在一些敏锐的作家眼中, 孙犁后期的作品, 具有更加鲜明的个人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孙犁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 在七十岁前后, 连续做了好几篇关于童年记忆的文章, 收在《乡里旧闻》集里。他的散文里也谈到看戏, 谈到自己第一次读《红楼梦》, 谈到故乡的滹沱河。可惜的是, 这些珍藏着的记忆, 未能更早地进入他的小说里去, 只能零碎地、散乱地出现。
孙犁的创作力, 在他年近七十岁时, 忽然因为精神上的相对自由, 而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除了写童年、忆旧等散文之外, 他的《耕堂读书记》等, 都留下了很有价值的个人思考的痕迹。并且, 孙犁在那个时期, 还热心地奖掖新进, 对那时候的年轻作家铁凝、贾平凹、莫言等人的作品都做过评论, 拳拳之心, 老而弥坚。
前后对比, 令人唏嘘。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看不见05-16
爱你,假装看不见散文01-08
看不见的爱练习题05-28
泪水,你送的看不见的作文05-31
一双看不见的眼睛作文450字07-15
中学生励志故事 看不见的进步07-17
看不见的客人观后感600字10-19
小熊不见了教学反思01-02
一句话经典语录:有些伤害,虽看不见08-29
跳过看不见的地雷的面试技巧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