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2024-11-03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精选11篇)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篇1

太原东山李家楼煤业有限公司 井下采掘工作面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为了切实做好煤矿井下粉尘防治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一、综采工作面粉尘防治标准

1、煤层注水

综采队严格按照《1201工作面煤层注水方案》进行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通风部负责监督管理。

2、水质过滤器

在采煤工作面主要运输巷及转载系统等防尘用水地点的管路设臵矿用自冲洗式水质过滤器(ZCL-1全自动自冲洗式水质过滤器),共5台。自冲洗式水质过滤器由高压闸阀、压力表与过滤器体装配组成。在接入煤层注水箱、采煤机入口管路分别安装1台Z4LH-ZCLH-2型水质过滤器,共4台。过滤器直接安装在井下供水管路中,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3、采煤机喷雾降尘

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臵,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如果内喷雾装臵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综采队利用检修班对采煤机内外喷雾装臵进行检修。

为了减少移动液压支架时产生粉尘,在每架液压支架上安设2个喷嘴,在移架时自动喷雾降尘。

4、风流净化水幕的设臵

1201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轨道顺槽30m内设臵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第一道距工作面15m处,当回采至第一道风流净化水幕3m的位臵时,由综采队将第一道水幕移至第二道水幕后15m处,依次交替进行。风流净化水幕设臵标准:

⑴水幕与巷道顶板轮廓一致,距顶板(顶梁)为100mm,每道水幕距巷道顶板的距离应统一,安装位臵应避开巷道高冒区或调整喷嘴方向达到覆盖全断面的要求。

⑵每道水幕喷嘴不少于5个,喷嘴间距500—600mm,两侧喷嘴距巷帮不大于0.5m。

⑶喷嘴必须逆着风流方向安装,与巷道顶板风流方向呈75~80°夹角,雾化效果好,雾流随风飘逸距离在5m以上。

⑷为适应巷道的宽度变化,水幕做成多节时连接必须采用管箍或三通(三通连接喷嘴),不得采用软连接。

⑸在胶带运输机巷,水幕阀门必须安装在人行道侧,方便人员操作,阀门灵敏可靠,各连接处不漏水。

⑹净化水幕开启后,水雾必须能够封闭巷道全断面、阀门灵敏可靠、喷雾飘逸距离不小于5m。

2、各转载点喷雾的喷头与煤流方向呈45°夹角,对准转载落煤处,喷雾要求覆盖整个产尘点。

全断面捕尘网的的设臵

在回采工作面轨道顺槽设臵第一道风流净化水幕下风侧约200mm处安设一道全断面捕尘网,捕尘网采用30mm×3mm角铁构成骨架,角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为便于行车、行人,捕尘网留有一扇门,骨架及门扇上每隔150mm钻直径8mm的孔,用于固定窗纱。

3、破碎机、转载机除尘

破碎机设有整体密闭防尘罩,密闭罩坚固耐用,密封性能好,便于操作和维修,防尘罩内部设有喷雾降尘装臵。

各转载点在转载机上方设臵喷雾降尘装臵。

4、粉尘传感器的设臵

在工作面回风顺槽距端头10~15m范围内设臵粉尘传感器,在回风顺槽与采区回风巷相接处以里10~15m范围内设臵粉尘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垂直悬挂,距顶板≯300mm,距巷道壁≮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5、采煤队必须对所辖采煤工作面及其外50m内的进回风巷每班进行冲洗一次;距工作面50~l00m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2天冲洗一次,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洗或清扫,要有记录。

二、掘进工作面粉尘防治措施

1、综掘工作面配备了一台KCS-225ZZ型湿式除尘风机,功率18.5kW,该风机总粉尘除尘效率≱99%,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85%,能有效的使含尘空气就地净化,与综掘机实现联动。

2、综掘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臵,内喷雾装臵的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装臵的水压不得小于1.5MPa。掘进机掘进时,高压喷雾的雾流覆盖整个掘进机截割头,高压喷雾除尘系统与掘进机设臵联锁装臵。

3、在掘进工作面设三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在距迎头30m处设臵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第三道在距掘进工作面回风口20m处。在掘进工作面第一道净化水幕下风侧约20mm处安设一道全断面捕尘网。

捕尘网和风流净化水幕设臵规格同回采工作面捕尘网。

第一道风流净化水幕10m时,施工队要将第二道风流净化水幕移到第一道位臵,依此交替进行。

4、炮掘工作面要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炮时,工作面水幕必须开启,必须对工作面30米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洗。放炮后必须对工作面30米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装煤(岩)堆洒水。装煤(岩)时边装边洒水或喷雾。

5、喷射混凝土作业,相应的防护措施及设施如下: ①.沙石混合料颗粒粒径不得超过15mm,并在下井前洒水预湿; ②.混凝土喷射机选用ZP-Ⅳ型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组,喷射工艺采用湿喷工艺;

③.设计在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设臵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

④.喷射机下风侧布臵一台KCS-225ZZ型湿式除尘风机,功率37kW,该风机总粉尘除尘效率≱99%;

⑤.采用低风压近距离喷射工艺,输料管长度≰50m、工作风压0.12~0.15MPa、喷射距离0.4~0.8m。

6、粉尘传感器的设臵

设计在距掘进工作面10~15m范围内设臵粉尘传感器,传感器垂直悬挂,距顶板≯300mm,距巷道壁≮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7、距掘进工作面50~l00m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距掘进工作面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2天冲洗一次,要有记录。

三、其他防尘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控制巷道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2、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行冲洗。

3.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的用具主要为防尘口罩,要求所有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四、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1、按标准安装防尘设施,通风部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严格按照“三定五落实”的原则进行整改,对没有进行整改以及整改不彻底的要进行处罚。

2、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员每班要填写防尘设施检查表,并要求当班队长签字确认。

3、公司瓦斯员在每班作业前要求采掘机司机先开水,后开机,在确保完好的前提下进行采煤作业。

4、通风部加强粉尘防治现场管理。

5、施工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粉尘的防治工作。

6、通风部定期进行粉尘的测定工作。

五、粉尘防治管理考核办法

1、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严格按照李煤通字<2014>86号(开掘工作面“一通三防”管理规定)文件有关粉尘防治的规定执行。

2、综采工作面转载点、防尘水幕以及捕尘网使用、维护不到位的,给予罚款100元。

3、综采工作面防尘管理牌板吊挂不到位的,给予给予罚款100元。

4、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内外喷雾不能正常使用的,给予罚款200元。

5、综采工作面没有进行煤层注水的,给予罚款500元。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煤矿,井下粉尘,防治技术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 粉尘的生成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就使井下作业人员接触粉尘的几率越来越高, 职工长期在充满粉尘的空间作业, 容易患尘肺病, 因此说井下粉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职工的人体健康。粉尘达到一定浓度还会引发爆炸, 这就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不仅会损坏矿井设备, 还能造成人员伤亡。本文重要论述煤矿井下粉尘的防治技术, 来降低粉尘的浓度, 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1 煤矿粉尘的产生和分类

1.1 煤矿粉尘的产生

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矿物质的微粒。一般分为煤尘和岩尘两种。煤尘是指粒径小于1mm的煤炭颗粒, 煤尘颗粒含有较多的固定碳为主的可燃物质。岩尘是指粒径小于5μm的岩石颗粒。当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时, 称为硅尘。在煤矿开拓、掘进、采煤、运输等各个生产环节中, 随着岩体和煤体的破坏、碎裂, 便产生大量的粉尘。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粉尘数量最多, 约占全部粉尘的80%;其次, 运输系统的各装载点, 煤 (岩) 进一步遭到破坏, 也会产生相当数量的粉尘。此外, 矿山压力和地质构造作用也会产生粉尘, 但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

1.2 煤矿粉尘的分类

煤矿粉尘除按其成分可分为岩尘、煤尘等多种无机粉尘外, 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1) 按矿尘粒径划分a.粗尘。粉尘粒径大于40μm, 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颗粒, 在空气中极易沉降。b.细尘。粒径为10μm~40μm, 肉眼可见, 在静止空气中作加速沉降。c.微尘。粒径为0.25μm~10μm,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在静止空气中作等速沉降。d.超微尘。粉径为0.25μm, 要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 在空气中作扩散运动状。2) 按矿尘存在状态划分:a.浮游粉尘。悬浮于矿井内空气中的粉尘, 简称浮尘。b.沉积粉尘。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粉尘, 简称落尘。浮尘和落尘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互相转化。浮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与尘粒的大小、重量、形式等有关, 还与空气的湿度、风速等大气参数有关。3) 按矿尘粒径组成范围划分:a.全尘 (总粉尘) 。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对于煤尘, 常指粒径为1mm以下的尘数。b.呼吸性粉尘。主要指粒径在5μm以下的微细尘粒, 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 导致肺病, 对人体危害甚大。

2 粉尘的危害

1) 对人体的危害。煤矿井下职工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吸入大量粉尘后, 会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当职工的皮肤沾染粉尘时会阻塞毛孔, 还可能引起皮肤病或发炎;粉尘还能刺激眼睛引起角膜炎, 造成视力减退;职工长期接触粉尘, 肺部会因吸入大量粉尘患上尘肺病。另外, 当井下作业地点粉尘浓度过高时, 影响作业人员的视线, 使之不能及时发现井下存在的隐患, 导致机械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2) 爆炸危害。粉尘中的煤尘, 具有可燃性, 当空气中煤尘的浓度达到30~40g/m3时, 遇到外界火源, 很容易引起火灾;而还有些煤尘能够发生爆炸, 造成矿井毁坏和人员伤亡, 给矿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污染环境。粉尘不仅污染作业环境, 还能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 从而影响劳动效率和职工的操作安全。

3 粉尘防治技术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检查管理制度和专门的组织机构, 抓好防尘劳动保护工作。首先, 对已经建立的通风除尘系统要加强维修和管理, 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定期检测井下工作面空气中的含尘浓度。加强对长期接触粉尘人员的定期体检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职工的防尘教育, 在采掘过程中, 要采取喷水降尘的湿式作业。

3.2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

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成为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粉尘生成源, 也是粉尘危害最严重的地方, 可采取以下防尘措施。1) 改进采掘机械的运行参数。适当改变采掘机械的运行参数, 可以降低采掘作业时的产尘浓度。试验证明, 将采煤机的滚筒转速由50r/min降到39r/min时, 粉尘生成量降低30%。当采煤机的滚筒转速与牵引转速适当匹配时, 也可降低粉尘生成量, 如EDW-170L型采煤机牵引速度为2m/min时, 产尘量最小的转速为50r/min;牵引速度提高到4m/min时, 产尘量最小的转速为120r/min。对破碎机、装载机等机械运行, 也应考虑产尘量最低。2) 采煤机喷雾消尘。采煤机割煤处是综采工作面最大的尘源, 因此, 对此处煤尘的控制是搞好粉尘防治的关键。目前滚筒采煤机的除尘措施仍采用外喷雾和滚筒内喷雾。实践证明, 在采煤机滚筒附近安装水力引射器, 向割煤处进行外喷雾, 可使煤尘降低50%左右。而且还能解决滚筒附近的局部瓦斯积聚问题。3) 在掘进机上安装除尘风机, 在综放工作面的移架、放煤过程中, 支架之间增设洒水喷雾装置, 以达到喷雾降尘效果。4) 采用水炮泥。水炮泥是用盛水的塑料袋代替或部分代替炮泥充填于炮眼内, 爆破时水袋破裂, 在高温高压爆炸的作用下, 大部分水被气化, 然后重新凝结成极细的雾滴并与同时产生的粉尘相接触, 形成雾滴的凝结核或被雾滴所湿润而起到降尘作用。若在水炮泥中添加湿润剂, 粘结剂等物质, 可大大提高降尘效果。5) 采用个人防护装置。实践表明, 要消除每个生产环节的粉尘是十分困难的, 在某些产尘量大的地方更难做到。在这种场合, 应使用个人防护装置:如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司机、开缺口及支架工等, 应带高效、低阻、轻便的防尘口罩。

3.3 通风排尘和净化风流

用通风的方式将矿尘稀释并排出, 是降低井下矿尘浓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 要加强掘进通风管理工作, 减少漏风, 提高风筒出口风量, 合理控制风速。当风速过低时, 粗粒矿尘将与空气分离下沉, 不被排出。据试验观测, 当巷道中风速达到0.15m/s时, 5μm以下的矿尘能够悬浮并与空气均匀混合而随风流排出。《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15m/s, 这完全可以满足最低排尘风速的要求。提高排尘风速, 粒径稍大的尘粒也能悬浮并排出, 同时增强了稀释作用, 矿尘浓度也随之降低。风速再增高时, 将扬起落尘, 使风流中含尘浓度增大, 因此《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最高允许风速为4m/s。在产尘量高, 矿尘比重大, 温度比较高的作业地点, 可适度增大排尘风速。

4 结论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粉尘治理;集中供热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社会共识,治理粉尘污染也是重点环保任务之一。集中供热热源,大都建设在城市市区,煤在装卸、转运、加工等各个环节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更严重的是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对于集中供热热源,粉尘主要为:输煤系统作业场所漂浮的煤尘,生产性粉尘(锅炉运行中产生的、锅炉检修中接触的锅炉尘,干式除尘器运行、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火电厂生产性粉尘73%以上是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因此一定要重视粉尘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做好粉尘防治工作,防止尘肺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

1.输煤系统作业场所漂浮的煤尘治理

1.1工艺防尘

在运煤系统设计中运煤设备应当通过在落煤管上加装锁气器,回流管,全封闭导槽等办法对落煤点和扬尘点进行有效的密封。

1.2喷水抑尘

煤遇到水后能把粉尘粘住不使外扬。

1.3吸尘

在皮带机的导槽处和煤仓间的原煤斗处设置机械除尘装置,以形成倒煤槽和原煤斗内的负压,抑制粉尘飞出。

2.生产性粉尘治理

(1)通过适当增加卫燃带、调整运行参数、采取稳定燃烧等措施,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杜绝锅炉正压燃烧。

(2)干灰综合利用。采用气力输送系统,将各锅炉的干灰输送到主厂房附近的磨细灰厂,优质灰直接用密封大型自卸槽车装运,其余粗灰经磨细再装运,减轻厂区的粉尘污染。

(3)提高除灰系统和制粉系统的检修质量,防止漏灰、漏粉。定期检测粉尘质量浓度,发现超标,要采取措施。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防尘设备的投入率和防尘效率。对现有防尘设备做好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投入,发挥防尘作用。

(4)搞好粉煤灰出干灰系统的技术改造。静电除尘器取干灰系统若有泄漏,均是硅尘,对人体危害很大。要采取措施,将简易取灰逐步改造为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新厂在设计时就应考虑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在投资、设备购置、场地使用等方面为供灰、用灰创造必要的条件,如粗细分装,配备密封性能好的输送贮运系统、运输车辆,筑好灰外运的道路等。

(5)加强脱硫系统的防尘工作随着脱硫工程的上马,应考虑脱硫工程的制粉系统、石膏或废渣处理系统的防尘问题。石灰石粉仓要有除尘器,输送管道阀门要严密无泄漏。如采用湿法球磨磨制石灰石浆液的工艺,可将小于200mm的大块石灰石料直接经过湿磨磨制成石灰石浆液,降低粉尘污染。

3.保护工作人员健康

煤燃烧后产生的粉尘73%以上是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因此一定要重视粉尘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做好粉尘防治工作,防止尘肺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

3.1在作业场所设置粉尘浓度监测测点,及时探测粉尘浓度合格率

3.2尽量在输煤系统管理实现集中自动控制

在燃煤运输控制室安装空调和隔音设备,使工人工作条件得到改善。撤消转运站旁边的值班室,减少工人的接触粉尘时间。

3.3加强对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

提高除灰系统和制粉系统的检修质量,防止漏灰、漏粉。定期检测粉尘质量浓度,发现超标,要采取措施。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防尘设备的投入率和防尘效率。对现有防尘设备做好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投入,发挥防尘作用。

3.4提高作业自动化水平

对粉尘危害大的场所,采用机械手或自动控制,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减少工人与粉尘的接触时间。

3.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工人防尘知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对粉尘危害和防治知识的认识,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电厂要为工人购置合格、高效、实用、方便的防尘个人用品。工人在有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工作时,要按规定正确佩带防尘个人用品,要象带安全帽一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3.6合理安排工作程序

如在锅炉检修时,要在充分做好防尘措施后,才能进入炉膛、管道工作。

3.7做好煤场、灰场的管理工作

搞好干灰堆放场所的喷淋和碾压,已满灰场要及时复土绿化,搞好厂区(包括煤场周围)的绿化,文明生产,减少扬尘。

3.8加强脱硫系统的防尘工作

随着脱硫工程的上马,应考虑脱硫工程的制粉系统、石膏或废渣处理系统的防尘问题。石灰石粉仓要有除尘器,输送管道阀门要严密无泄漏。如采用湿法球磨磨制石灰石浆液的工艺,可将小于200 mm的大块石灰石料直接经过湿磨磨制成石灰石浆液,降低粉尘污染。

4.结语

粉尘防治措施 篇4

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危害主要是尘肺。尘肺类职业病的起因是劳动者长期工作在生产性粉尘浓度较大的场所,吸入的粉尘在体内(肺部)沉淀所致。尘肺类职业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中危害最严重和危害最普遍的尘肺是矽肺和煤工尘肺。尘肺病症状:尘肺病是危害健康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发病率较高,病人痛苦。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

防尘措施是防止生产性粉尘危害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医疗预防措施。我们的综合防沙土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指导意义。

1、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常以达到以下目的作为改革的重点。

(1)减少原料中含矽量,或以不含矽的材料代替。

(2)生产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以减少尘源。为密闭尘源采

取通风除尘措施创造条件。

(3)减轻体力劳动,减少粉尘飞扬。

(4)减少工人与粉的接触。

2、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3、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4、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

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5、护,个人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

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如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隔绝式压风呼吸器、防尘服,使用护肤霜和皮肤清洗液;不在工作场所进食吸烟,注意个人卫生;回家前将工作服换下彻底洗净。吃食物前一定先洗干净手。

6、管,经常性地维修和管理工作。

7、教,加强宣传教育。

粉尘污染与防治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2、对粉尘污染的形成以及危害作基本了解。

树立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明了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准备:

关于粉尘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粉尘污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有关粉尘污染的视频,引起学生讨论。(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对于视频内容的观后感)教师由此导入课题内容。

二、课堂过程

师对于粉尘污染的问题作一个简介(幻灯片展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一项项的科学技术以及成果纷纷亮相,科技正高速发展,然而21世纪的发展早已远不止科技发展,一个日益严重,趋向突出的问题正悄悄的崛起:环境的恶化。[1]

环境的恶化不单单再是传统的泥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还包括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等21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粉尘污染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粉尘污染决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尤其身处粉尘污染的环境会引起多种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粉尘污染对于老人、小孩的影响最大,而且过多的粉尘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对于皮肤健康也会有极大的危害。同学们听后有什么问题想要提问吗?

生1:粉尘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哪些污染可以称之为粉尘污染呢?粉尘污染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

生2:既然粉尘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污染如此严重,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吗?

生3: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防患于未然,避免或者降低粉尘污染对我们身体乃至生活的危害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好,下面就同学们这几个问题,我们作一个深入的探究。我们先来看一下粉尘的分类(幻灯片展示)

粉尘可以根据许多特征进行分类,在大气污染控制中,根据大气中粉尘微粒的大小可分为:

1、飘尘,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微粒,它能较长期地在大气中漂浮,有时也称为浮游粉尘。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10。

2、降尘,系指大气中粒径大于10μm的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3、总悬浮微粒,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微粒。也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英文缩写为TSP。

4、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2012年9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表示,新版空气质量发布平台2012年1月1日上线。2012年10月6日,北京35个PM2.5监测站点试运行数据全部上线发布。然而正是如此危害极大的粉尘污染,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更没有能使人们采取果断、有效的方法手段去遏制粉尘污染的持续蔓延与加重。不要认为粉尘污染的严重性比不上臭氧黑洞、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水质污染等一类的问题,即使臭氧被修复,土地重新肥沃,水变清天更蓝,粉尘污染一样可以使人类以至于动物死于各种各样的疾病更甚至灭绝。使得地球这颗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变成如月球般在死气沉沉的阴森世界,所以人类重新认识粉尘世界,致力于找出一种新的、有效的、便捷的治理方法已经刻不容缓,下面是针对粉尘污染的来源、危害、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有效果的防止一些具体的报告:

在8h内,车间粉尘浓度平均低于1(毫克/立方米)时,对人体无害,浓度在1~3(毫克/立方米)范围内,有一定危害,高于3(毫克/立方米)时,有较大危害,最高允许值为10(毫克/立方米),实际上大多数木工车间、人造石车间达不到这个要求。粉尘不会直接伤人,但对呼吸道和眼睛等器官会造成很大危害。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粉尘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可被有效地阻留在呼吸道上,不进入肺泡,但由于木粉尘中含有木焦油,这种物质由各种酚类和烃类组成,并含有致癌性较强的物质,长此以往,工人会部分的患有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甚至致癌。粒径小于10微米以下的木粉,会直接进入人的肺部组织,沉淀于肺泡中,有可能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甚至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而且这些可吸入物质还会将多种污染物或病菌带入肺部,对人体危害很大。粉尘如果弹入或飞入人的眼睛,会造成伤害,影响正常操作。另外木尘还是最危险的易燃物品之一,易引起火灾。另外,悬浮性粉尘会增加生产设备的非正常磨损,缩短设备的寿命,增加维护成本,从而对企业的产出和经济效益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师:看完了这些内容,相信大家对粉尘的分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解决下一个问题,关于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幻灯片播放)

要从根本上消除粉尘污染,就要走综合治理的路线,从生产设备入手,选用先进合理的机械设备,辅以一定的防尘、除尘措施。但在当前条件下,最有效的措施还是选择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的选择要

[2]考虑操作现场所要求的净化程度和粉尘的性质等方面。对于大型木尘及中型木尘可以现场及时收集,而对于危害最大的各种细型木尘,传统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气力集尘装置或布袋吸尘设备来收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条件安装大型吸尘设备的小厂,可在机床本身附加单机吸尘和集尘装置,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安全起见,操作工人要佩戴防护眼镜及防尘口罩,以保护眼睛和呼吸器官,尤其是在产生细型木尘的机床上操作的工人,应戴大型口罩,防止粉尘侵害。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必须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因此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或者未经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法律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教师小结:

保护地蔬菜病害粉尘法防治技术 篇6

蔬菜生产在黑龙江省快速发展,目前绝大部分蔬菜已经是保护地栽培供应,所以保护地生产在蔬菜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保护地复种指数高、倒茬困难,且环境密闭,湿度较大,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作 者:朱玉芹 朱会杰 李维艳 作者单位:朱玉芹(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萝北,154200)

朱会杰(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裕镇农业站,黑龙江富裕,161200)

李维艳(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龙江,161100)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篇7

【关键词】煤矿掘进;粉尘危害;防治

煤尘危害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一直是煤炭行业防治工作的重点。粉尘给煤矿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方面,粉尘污染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可引起肺部病变,造成尘肺病。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悬浮的煤尘也是造成煤矿煤尘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1.煤矿粉尘及其特性

1.1粉尘的概念

粉尘,也称“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指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大小在100μm以下。

1.2煤矿粉尘的产生及特性

1.2.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能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微粒被称为生产性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称为浮尘,已沉落的粉尘称为积尘,我们检测和防治的重点就是浮尘。从胶体化学的观点来看,含有粉尘的空气是一种气溶胶,悬浮粉尘散布弥漫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共同组成一个分散体系,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粒子。煤炭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碎而产生的煤矿粉尘是生产性粉尘的一种。其中,呼吸性粉尘是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1.2.2生产性粉尘的特性

(1)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类。

煤矿粉尘按其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分为矽尘与煤尘。根据我国“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中规定,作压环境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者称为矽尘,10%以下者称为非矽尘,在煤矿则为混合性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5%的粉尘又称为单纯煤尘。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引起尘肺病的程度越重,病情发展越快,危害也越大。

(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指物质被分散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构成比来表示,前者称粒子分散度,粒径小的颗粒越多,则分散度越高;后者称质量分散度,质量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煤矿作业场所空气中较小颗粒粉尘含量较多时,其分散度越高,由于质量轻,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不易降落,被吸入肺的机会就愈多。同时粉尘的分散度愈高,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理化活性越高,易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引起粉尘的自燃或爆炸。粉尘还可以吸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分散度愈高,吸附的量愈多,对人体危害也愈大。

2.煤矿粉尘的危害

2.1煤矿粉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1尘肺

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各工种工人长期吸入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的总称。粉尘病变严重程度与体内潴留的粉尘数量有关,即存在接触反应关系,还同粉尘的组成成分有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也有差异,从而引起肺部弥漫性纤维化。尘肺病根据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可以认为有3种主要类型:

(1)煤肺。长期在单纯有煤尘的环境下作业的工人,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煤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有典型的煤尘纤维灶和灶周肺气肿,这类肺部病变称为煤肺。煤肺发病工龄多在20a~30a以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轻。

(2)矽肺。长期在煤矿岩石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工人,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SiO2较高的岩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除有组织纤维化外,还有典型的矽结节形成,属矽肺类型。病理上有典型的矽结节改变,发病工龄短,一般为10~15a。矽肺的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较快,危害严重。

(3)煤矽肺。一般煤矿井下工人多数都在有煤尘产生和有岩尘产生的两种作业环境下工作过,他们接触的粉尘既有煤尘也有岩尘。所患的尘肺兼有煤肺和矽肺的病理改变特征,这类尘肺称煤矽肺。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工龄多在5a~20a左右,病情发展较快,危害严重。

2.1.2局部作用

粉尘沉着于皮肤可能堵塞皮脂腺,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疖肿等;进入眼内的粉尘颗粒,可引起结膜炎等。

2.2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是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应过程。煤是复杂的固体化合物,被破碎成煤尘后,其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外界高温热源的作用下,悬浮的煤尘单位时间内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大约300℃~400℃时,就可放出可燃气体。这些气体集聚于尘粒周围,形成气体外壳,当这个外壳内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并吸收一定能量后,连反应过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由于燃烧产物的迅速膨胀而在火焰波波阵面前方形成压缩波,压缩波在不断压缩的介质中传播时,后波可以赶上前波;这些单波叠加的结果,使火焰面前方气体的压缩逐渐增高,因而引起了火焰传播的自动加速;当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以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3.除尘降尘措施

3.1湿式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是井下矿山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一般作业场所的相对湿度达到65%以上就可以大大降低粉尘的浓度。水能湿润粉尘,增加粉尘重力,并将细散的尘粒聚合为较大的尘粒,使浮沉加速沉降,落尘不易飞扬。湿式除尘方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应用与维护费用低,降尘效果明显。缺点是增加工作场所的湿度,恶化工作环境和可能影响煤炭的质量。

3.2个体防护

在实施多项防尘措施以后,仍有小部分的细微粉尘弥漫于空气中,因此加强个体防尘也是综合防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体防尘的主要用具是防尘口罩,现目前广泛应用的有简易口罩和专用防尘口罩。根据各工作作业环境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防尘口罩,并坚持正确使用,特别是采掘司机和锚喷工种的工人不能忽视个体防护的作用。

3.3湿式凿岩

在岩巷掘进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送入孔底,湿润并冲洗炮眼中的粉尘,使其在炮眼中变成浆液排出炮眼。这样能使绝大部分粉尘被控制在炮眼中。采用湿式打眼后,粉尘浓度可由打干眼时的500-1400mg/m3降至4-10mg/m3,降尘率可达90%-98%。因此,湿式凿岩是凿岩工作普遍采用的有效防尘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消除已经产生和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是防治粉尘危害的根本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防尘机制,不仅关系到矿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利益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预防粉尘危害是当下煤矿产业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煤矿井下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防治 篇8

摘要:通过煤矿井下电气火灾的特征,危害性及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如何解决煤矿井下火灾的防治及对策。

关键词:煤矿、电气火灾、预防对策

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气火灾发生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低压电缆着火,矿用变态器着火,架线式电车电弧引燃易燃物着火等电气火灾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井下众多生产设备破坏,并引发其它一系列的矿井事故,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近几年来多次发生的矿井电气火灾事故,给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矿井电气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如何预防提出以下措施和防治。

(一)电气火灾主要特征

1、不易发现。由于漏电与短路通常发生在电器设备内部及电线的交叉接头部位,因此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是当火已形成并发展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时火势已大,矿井井巷众多,电气线路错综复杂,给火灾扑灭带来很大困难。

2、变化性大,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分散,发火的位置很难进行常规性预测,并对起火的时间和概率都很难定量。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随机性给矿井电气火灾的预防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燃烧速度快,电缆着火时,由于短路或过流的电缆温度高,导致火焰沿着电缆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并借助巷道风流及其它助燃物质的影响,使燃烧速度也大大加快,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酿造恶性安全事故,损失更为严重。

(二)电气火灾的危害性

矿井电气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在井下引起“连镇”反映,火焰借助电缆,电气设备,矿井风流,瓦斯和煤尘等引其它事故,其危害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火灾可能烧毁一个设备和破坏现场工作条件,给矿井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2、造成矿井电气设备,生产材料的损失和破坏。

3、火灾会改变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导致井下通风系统紊乱,火烟弥漫井巷,还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4、造成矿井内部环境污染,矿井电缆、电线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大多数为易燃物燃烧时会放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造成整个矿井内部或局部的空气污染,使致灾区或波及区的工作人员受有害毒气而中毒或窒息死亡。

(三)电气火灾的原因

在使用电能时,引起火灾的原由,接触不良产生电弧,火花或发热的高温导电部位,如过载、短路、漏电等多种原因。

1、短路电流引发。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的电流流过而使导体的发热特别快,在几秒钟或更快些,导体就可能燃烧并与连接的绝缘

或木支架和邻近的可燃物品造成火灾,在含有瓦斯或煤尘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相接触,到达爆炸条件,就可能引起爆炸。

2、因过负荷引起,当过负荷不是短路的结果发生,因导体的发热缓慢,由于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设备将达到使自己失去绝缘性能的危险温度,最后就引起电气设备中线路的短路而发火燃烧。

3、因接触不良引起,线路中个别部分接触电阻的增加,是接触不良的结果。井下电缆或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份(接头)做得不好,引发因电流产生火花,火灾是最常见的原因。

4、漏电。漏电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较为普遍。电缆绝缘材料性能不好,绝缘等级不够,电缆已有砸伤未发现容易漏电,电缆两相短接时漏电等,造成引燃周围可燃物形成火灾。

5、静电。在井下静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砂砾或其它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混合物与橡胶管、金属管壁相摩擦,橡胶带在带式输送机卷筒上摩擦等,从而产生电弧火花。静电的电压能达到一定值时极易引起瓦斯爆炸或火灾。

(四)电气火灾的预防及对策

矿井电气火灾仍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认真做好矿井,电气火灾的预防,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电气规定及防火要求:

1、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选用设备必须要有安全标志“MA”字样,电缆选用防阻燃电缆,电缆线路的

连接和敷设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严禁埋压或盘圈成堆。在使用过程中防止过负荷,以避免出现短路而导致失火现象。

2、矿井电气设备要有“三大保护”即过流、漏电、接地等保护措施。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电压释放保护。井下变电所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3、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各种电气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行,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也防止因设备内部的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起火,要定期检查电缆线路的绝缘程度及设备的运行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防止人为造成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机械损伤或造成漏电短路而引起火灾等现象。

二、加强矿井电气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1、建立、健全井下各项规章制度。电气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并挂牌)。建立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建立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等制度,建立电气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职工持证上岗制度等等,使设备的完好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甲级标准,即:完好率90%,维修率5%,事故率1%。用制度来规范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2、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

用电教育,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一条重要措施,是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可靠保证。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电气火灾的处理方法,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使其在思想上对电气火灾事故的高度重视。

3、进行专项整治,消除电气火灾的事故隐患,经常组织井下消防和设备是否齐全,安全职责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其它事故隐患,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排除,有郊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

4、建立矿井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事故模拟演练,并进行电气设备预防试验性事故的演习,确保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具有相应的扑灭,避难、救援等具体防范措施。

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防灭火能力

1、应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目前应用在电气防火的产品主要有防漏电报警系统,防过载报警系统,电缆温度报警系统等,其特点能准确探测到电缆线路的异常状态,通过信息处理提供给维护人员,这样可以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粉尘作业现场管理制度 篇9

2、适用范围

公司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以及粉尘作业防护的管理。

3、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XX

4、职责

4.1安全生产部

4.1.1公司粉尘治理工作的直接负责部门,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督各项目粉尘治理工作的开展;

4.1.2组织制定落实防尘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

4.1.3负责对粉尘治理项目的确定落实;

4.1.4负责对接触粉尘人员的健康监护、监测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4.2机动部

4.2.1负责对工厂容易产生粉尘的生产设备设施和通风、除尘系统进行日常安全监察,防止出现老化、发热、磨损、撞击火花、强烈振动、接触不良、接地不良、漏电、除尘效率下降等现象;

5、粉尘作业安全管理

5.1粉尘作业的管理

5.1.1人员要求

5.1.1.1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5.1.1.2有下列情况的劳动者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a)各种类型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肺部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

c)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

d)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5.1.1.3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5.1.1.4禁止在粉尘作业场所用餐和饮水、吸烟。

5.1.2防护要求

5.1.2.1凡涉及粉尘作业的工作岗位,个体安全防护用品、器具、通风设备应齐备。

5.1.2.2员工进入粉尘作业岗位之前必须佩带公司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具(防尘口罩)和预防性药品。

5.1.2.3在进入粉尘工作岗位作业之前,必须降低粉尘浓度,不应在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5.1.3过程控制要求

5.1.3.1凡涉及粉尘的岗位,安全员必须对该岗位的员工进行安全作业环境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粉尘危害预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5.1.3.2凡进入粉尘作业岗位,作业人员必须按防护要求穿戴适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器具等,作业人员使用的防尘保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防尘设备必须落实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检验和保养。

5.1.3.3如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岗位人员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除尘设施的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转。

5.1.3.4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于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1.3.5员工离开粉尘作业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粉尘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尘吸入体内。

5.1.3.6安全员根据公司车间自身特点制定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危险情况检查。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并对每次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监督限期治理。

5.1.3.7在粉尘作业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有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动火证;

——明火作业开始前,应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应与其他区段分开或隔开;

——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不应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5.1.3.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都应及时清扫,禁止进行吹扫。

5.1.3.9若粉尘岗位起火,应正确选择灭火剂。

5.2健康管理严格依照《尘肺病防治条例》对公司粉尘作业岗位的员工进行健康管理,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对在职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6、培训

6.1粉尘作业安全培训应当作为企业岗位培训内容,纳入培训规划。

6.2对各级管理人员应进行粉尘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和有关劳粉尘作业危害预防知识的培训。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篇10

国家重点工程棉花滩水电站位于福建西部汀江下游与广东交界处,装机600MW,大坝高115m,坝顶长3lorn,是“九五”期间国内三座超百米全碾压砼高坝之一。修筑大坝所需砂石骨料为人工生产。该人工砂石料生产线是一条硬岩全干法人工砂石料生产线,主要设备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瑞典产棒条式给料机、颚式破碎机、旋回破碎机及配套的各型号筛分机、38条皮带输送机,半成品、中转、成品料仓等。该生产线于1998年11月投入试运行,2001年3月完成生产任务。

因是国内水电系统首条全干法生产线,管理、运行人员又多为新手,生产经验不足。为确保生产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砂石料生产线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成因、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选择最佳预防与控制对策,以实现保障安全的目的。

2人身伤害事故的分析

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不可能预先知道。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的轨迹交叉论,事故的发生是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异常接触所致。简单地说,当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交叉时,事故即可能发生。只要设法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即可避免或减少。

2.1归类分析

本生产线占地广阔,设备林立,38条皮带输送机在高空、地面、地下纵横交错。生产线既与交通干线交叉,又与高压输电线交义,人员不仅要在地面作业,还要在空中和地内作业,安全形势复杂,危险因素极多。

要做好系统安全分析,必须熟悉生产过程,了解它的工艺流程、设备性能、操作条件及周围环境。根据生产实际,我们将各种可能的人身伤害事故划分为1)碎石、筛分机械伤人、2)皮带运输机伤害、3)料仓伤害、4)高处坠落、5)触电、6)焊接作业伤害等六个类型进行分析。

2.2事故树绘制

事故树是将可能发生的事故与导致它发生的原因(事件)逐层用逻辑符号联接,直至最基本事件,形成向下“生长”的树形图。

可能发生的事故称“顶上事件”,导致它发生的原因事件称“中间事件”,层层往下分析至不能再细分的终端事件称“基本事件”,此外另有一些事件不必再往下分析或无法往下分析,如正常事件和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等,也属终端事件。

逻辑符号基本有:或门,表示下部事件中任一事件发生,上部事件即发生;与门,表示下部事件同时都发生,才导致上部事件发生;还有条件或门、条件与门、限制门等。

为绘制事故树,必须广泛收集其他工程发生过的事故教训、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分析现实生产线有可能发生的其他事件和原因,然后根据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符号联接起来。图1为砂石料仓伤害事故树。

2.3分析计算

2.3.1最小割集

事故树中所有基本事件中的某些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中的事件都发生时,顶上事件即发生,则称这个集合为事故树的一个割集。如果某个割集中去掉任一个基本事件后剩余的事件集合不再会使顶上事件发生,则称该割集为最小割集。

如果一棵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数多,则表明顶上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多;最小割集容量小,表明容易导致顶上事件发生,容量大则表明较不容易导致顶上事件发生。

2.3.2最小径集

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集合中的事件都不发生,顶上事件不会发生,则称这个集合为一个径集。如果径集中去掉任一个事件后不再成为径集,则这个径集称为最小径集。

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多,理论上表明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多;最小径集的容量小,表明容易做到防止事故发生;反之则不易做到防止事故发生。

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可通过逻辑运算求出。

2.3.3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顺序

由于我国缺乏各种人的行为和物的故障发生概率的资料,固无法进行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原因的定量分析。但根据一定的规则,通过对某一基本事件在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次数和所在割集的容量,可计算出它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将各基本事件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使人们明白哪些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或重要原因,有目的地针对这少数原因采取预防措施,而对较次要的多数因素不采取或暂不采取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4实例

以图1事故树为例,各项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

分析计算结果最小割集有14个,其中13个为双事件集合,说明很容易发生事故;最小径集集16个,但容量都较大,为6事件集合,说明要杜绝事故的发生难度较大,而且这么多最小径集,绝大部分是不可实现的,如不可能停止生产以防止事故发生。

限于篇幅,其他类型的事故分析计算成果从略。

3故事预防

对事故的发生进行科学分析计算的目的在于预防。预防工作主要从物的安全性能方面和人的安全行为方面进行。

3.1领导高度重视

从生产线的设计到设备的选型,领导就提出了严格的安全性能要求。在生产线投产前,砂石厂编制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运行人员进行了岗位技术培训。本文所做的事故分析与预防,也汇编成文,总工审批后发放至砂石厂和下属班组,组织职工学习并张贴,使职工对各类事故发生的机制和具体预防有直观、感性的认识。

3.2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由于经常的教育与学习培训,运行和维修人员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能自觉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严格按规程操作,避免违章行为。过去有不少工程发生过皮带机绞伤人事故,厂部规定不得留长发,女工们都愉快剪去长发;有些工程发生过砂仓掩没人事故,厂部禁止人工扒料,当出现因砂料板结等原因无法送料时,用小型挖掘机扒料等。

3.3增强设备的安全性能

由于选用的机械设备先进,整个生产线的本质安全是很高的,如机械的危险部位都有隔离防护装置;排架、机台的通道都安装牢固的栏杆,道面有防滑措施;设备的操作集中在操作房实行远距离控制,减少人员与机械的直接接触,减少人员进入地弄;完善的接地、接零装置等。同时注意环境因素,如在安装阶段发现跨越筛分场和成品料仓的农村高压线路有破损,及时通知电力部门更换,消除了一重大安全隐患。又如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和运行实际,在石料容易蹦出的部位或可能蹦出、落出的部位,装置挡板等等。

4粉尘,噪声的防治

方案论证及工艺设计阶段已充分考虑防尘,选用的设备有较好的粉尘控制性能,并派人外出参观学习粉尘控制经验。第一次试运行时发现一些部位如破碎机口、筛分机口有较多粉尘溢出,筛分机还产生较大噪声,对此立即进行整治,并利用生产间歇时间和系统改造的机会开展尘控、噪控技改工作。

4.1控制措施

a)喷淋。在粉尘较大的颚式破碎机、旋回破碎石机、圆锥破碎机等部位安装喷水雾装置,大大减少了粉尘的产生。

b)密封加盖。对不允许喷水的部位,如巴马克破碎机、筛分机进出料口,采用帆布、皮带密封加盖措施,将粉尘留于机体内,防止外溢。

c)改用聚胺脂筛网。最大的噪声源是筛分机,为此将金属筛网换为聚胺脂筛网,使噪声大为减少。此外,采用石打石工艺,也减少了噪声的产生。

4.2防护措施

a)闭封的操作房。双层窗,密封性能强的门及空调设施,为运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防尘、隔声工作环境。

b)在粉尘少的上风处搭设值班小屋,供巡查工人必要时避尘用。

c)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职工都配置高性能的防毒防尘口罩、耳塞等,供需近机调节、处理时使用。

由于不遗余力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粉尘和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和噪声降到了较低的水平。

5结束语

井下粉尘防治管理办法 篇11

1目的

为加强煤粉制备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确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水泥分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煤粉制备系统的安全管理。管理要求

3.1分厂每季度定期开展一次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掌握危险岗位的安全生产技术,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3.2 分厂编制含有粉尘爆炸的应急救援预案。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救援预案演练。

3.3 分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并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分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装置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3.4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批准,不应更换或停止使用。

3.5煤粉制备系统工作区应有疏散通道,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应急照明。4检查要求

4.1加强巡检,防止金属物件进入磨盘,产生硬性磨擦火花。经常清理磨机排渣口,特别是在开磨前和停磨后。

4.2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压缩空气系统、除尘器顶部电磁阀动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处理,并做好记录。

4.3经常检查滤袋、管道、器壁接地情况,防止静电火花产生。

4.4为防止结露,在开车前应先进行预热10~30分钟。经常检查系统漏风、漏粉情况,如发现应及时进行密封处理。

4.5检查系统是否有外漏煤粉,是否有明火,输送设备是否有因金属摩擦发热现象以及卸料器工作情况。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尽快处理。

4.6定期检查防爆门、爆破片,确保完好。防爆门面积按设备容积比值计算,一般取0.04m2/m3,但不得小于90cm2。防爆片上应采用薄铁皮,厚度不得大于0.5mm。防爆片上应划有十字形刻痕,有刻痕的一面应朝外安装。防爆门的框架应有一定的强度,并牢固、密封。

4.7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确保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定期检查CO2储气瓶,气体缺少时及时予以补充。5操作程序

5.1煤粉制备系统启动前,应对流程中的关键部位和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并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调试。长时间停用的设备的和维修后投入使用的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单机调试,并经安全生产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投入作业。

5.2系统开机前应先启动排风机,将袋收尘及各管道中可能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全部排出。生产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排风机入口阀门、热风管道阀门、冷风阀门的开度到适当位置,以控制入磨风温不超过250℃,入磨负压800Pa至1200Pa,出磨风温≤50℃。

5.3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布袋除尘、煤粉仓CO监测浓度的变化,如煤磨袋收尘、煤粉仓CO浓度>300ppm,温度≥70℃,说明煤粉可能燃烧,应及时关闭热风管道进口阀门,随后加大冷风阀开度,通知现场岗位人员处理并汇报调度,立即喷入CO2惰性气体气体阻止煤粉燃烧,并打开绞刀外排口将自燃煤粉排出。

5.4系统停车,按开车的反向顺序停止设备运行。应逐渐减少喂煤量,调整冷风、热风阀门开度,及通风机阀门开度,保证参数的动态平衡。停磨后继续拉风20分钟左右,拉空磨盘积煤,再停通风机及收尘系统。5.5除尘系统应在工艺设备启动前开启,作业停止后停机。

5.6预计停车时间在两天以上时,煤粉仓、袋收尘中的煤粉要排空。停车超过十天以上时,原煤仓也要排空。6作业安全

6.1煤粉制备系统严禁各类明火,尽量不进行动火作业。若要进行动火作业必须进行审批,逐项落实安全措施。并遵守以下规定: 6.1.1有安全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动火证。6.1.2明火作业开始前,应清除明火作业场所和设备内部的可燃煤粉,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6.1.3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应与其他区段分开或隔开。应清扫施工现场,6.1.4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不应有煤粉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1.5没有与明火作业等效的保护措施。不应使用旋转磨轮和旋转切盘进行研磨和切割。

6.1.6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6.2需要进设备内部检查时,要打开人孔门排空内部有害气体,切断高压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牌,同时要有人在外进行监护,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后由安全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受限空间作业证,后方可进入作业。

6.3设备检修完毕准备启动前,必须联系当班调度及岗位人员检查后方可启动。6.4设备正常停车,准备启动前必须联系当班岗位人员检查后方可启动。7清洁

7.1对墙体、梁、支架、地面和设备等表面积聚的粉尘应及时清扫,从设备和管道中溢出或堵塞的物料应及时清扫,防止粉尘积聚。

上一篇:年水利工程管理处处长述职报告下一篇:借条的写法及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