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途径的思考

2024-10-10

关于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途径的思考(通用3篇)

关于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途径的思考 篇1

关于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途径的思考

二〇一八年一月

关于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途径的思考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为社会大众所深恶痛绝。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标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反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每年都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目标任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把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央以上率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创新监督执纪方式,深化标本兼治,以中央八项规定为代表,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规范和约束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对净化党的作风、约束党员行为、纯洁党员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强化和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就显得越来越紧迫和必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法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全面依规从严治党,努力创新“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近五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所谓不敢腐,就是通过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腐败成本,形成巨大的震慑作用,使党员、干部对腐败心生戒惧、收敛收手;所谓不

能腐,就是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条件,使党员干部没有腐败的机会;所谓不想腐,就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动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坚守“权力姓公”的底线,消除以权谋私的念头。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一个动态发展的反腐败目标体系。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指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人民群众由衷点赞党中央是人民群众的福星、腐败分子的克星,国际社会对我们党敢于向腐败亮剑的行动表示钦佩。

“不敢腐”突出党纪国法的惩戒功能,通过严格的执纪和执法、司法等活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依法依纪严厉惩处

腐败分子,从而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震慑效果和对全党的警示作用。如果说“不敢腐”是在腐败现象出现后,运用严格的纪律和严厉的法律对腐败行为予以惩处,那么“不能腐”则是通过预先确立的科学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腐败风险点予以防控,从而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如何构建“不能腐”的体制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三转”,激发“不能腐”的体制机制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也对全面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为了落实中央部署,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随之成立。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改革作出明确安排。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党章规定和中央要求,不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三转”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1.聚焦中心任务,回归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通过深化职能的转变,从中央到地方和各个国有企业纪委调整内设机构,在行政编制、领导职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设纪检监察室,新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执纪监督部门数量和人力进一步加强,从9

0%的议事协调机构中退了出来,把更多力量投入到党风廉政建设“主战场”。

2.抓住“两个责任”,形成党委纪委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两个责任”明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并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领导体制和责任主体的认识上升到了新高度。

3.落实“两个为主”,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4.立足全面管用,创新监督执纪方式。今年7月20日,中央纪委通报2017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情况。通报显示,今年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49.2万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27.8万人次,占56.6%;第二种形态占33%;第三种形态占5.7%;第四种形态占4.7%。按照“四种形态”的分类对纪律审查情况进行通报,这是今年以来的新做法。把纪律挺在前面,探索实践“四种形态”,是各级纪委创新监督执纪方式的重要体现。同时,为立

足于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推动党内监督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推进了派驻监督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为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派驻监督的“探头”作用充分彰显。

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从以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上来,进而大大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为纪检监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构建“不能腐”的约束机制 不能腐,就是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条件,使党员干部没有腐败的机会。“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总书记强调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这个笼子要松紧有度,疏而不漏,既要让法定的权力充分行使,又要有效防止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现象。如果权力不进笼子,就让滥权者进笼子。五年来,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丰富发展,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发挥了党规党纪在“不能腐”中的纪律保障作用。

1.制定权力的责任清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作为中央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也应对各个职能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以清单方式进行

列举,包括梳理考核依据、分解考核职权和确定考核责任,然而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各个职能部门不得为之。同时,要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界定清楚权力的边界和范围。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员工满意的服务型企业。要强化权利清单公开,推行各级组织和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公开制度,让权力有所为、有所不为,杜绝权力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2.制定权力的运行程序和运行方式。公布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员工群众来监督权力。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从立规矩开始,首先制定了中央八项规定,随后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发挥了制度治党的重要作用。当前,尤其要着力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健全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制度,更好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制度作用。要规定权力行使的步骤、权限和程序,规定法定手段特别是强制手段的范围和行使要件,坚持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和重大决策员工参与的机制,让权力行使符合正义的要求,也让正义通过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

3.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强化党委承担主体责任和纪委承担监督责任的监督机制,加强权力机构内部的相互监督,让权力始终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用制度的笼子管住权力。反腐倡廉的核心

是制约和监督权力。从这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要强化制约。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就像会计和出纳必须由两个人分别担任一样,明确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不能同时分管相互制约的权力事项,以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三、发挥制度“治标固本”作用,运用“不能腐”的法治思维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的阶段转换,表明制度建设将在未来承受更加严峻的考验和压力。这就需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科学建立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推动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地发展。

1.运用法治思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法治思维与当前反腐败“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工作思路相一致。从法治的角度看,所谓“标”是指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与党纪国法相违背的各种失序行为,而所谓“本”是指造成失序行为的政治社会根源。腐败现象归根到底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所致。根绝腐败的“治本”之策,当然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治理导致腐败的社会经济根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执政氛围。从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的严峻任务和复

杂形势而言,“治本”固然重要,但通过“治标”带动“治本”,为“治本”赢得时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和现实选择。

2.运用法治思维,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作为人类治国理政经验的结晶,既可以运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可以运用于对执政党进行治理。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现代政治也是法治政治。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治国理政方式。通过法治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走向文明的必然路径。执政党作为国家的领导力量和社会的中流砥柱,理应被纳入法治的轨道。法治思维是以法律为依据、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合法性为判断标准的思维方式。

3.运用法治思维,将有力地推进习惯养成和作风强化。从行为入手,通过整治党员领导干部的失序行为,严惩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纠正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扫清业已形成的积弊,将有力地推进习惯养成和作风强化。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党的优良作风向党员领导干部的有序行为转变。

四、用制度建设助推作风建设,探索“不能腐”的制度规范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优良作风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优良作风不仅是党性教育的体现,也是制度规范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制度建设助推党的作风建设,改变党员干

部形象,直击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从国家到社会到民生到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成为作风建设领域的新亮点和新特色,也为探索实现“不能腐”提供了制度规范。

1.强化作风建设,渗透“不能腐”的刚性约束和心理教化。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后续颁布的各项措施和禁令,全方位管住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直指监督对象和监督目标,不模糊,不空谈。党员行为是党员思想观念和所受社会影响的外化表现,也是民众观察执政党的切入点。在绝大多数时候,党员行为与民众利益有着直接关联,民众对党员行为的关注度较之对于党员思想观念、执政宏观环境的关注度更高。突出对党员行为的微观控制和刚性约束,在行为规约的潜移默化中强化作风建设,渗透“不能腐”的刚性约束和心理教化。执政党对党员思想的教化、对社会环境的改造,最终目的也是为防止党员行为的失序。制度建设抓住了“管行为”这个关键,着重对党员行为进行微观控制和刚性约束。十八大以来制定的大多数规定已具体到数字、具体到级别、具体到人,特别是对一些已经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行为,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具体、全面、刚性的制度,有助于对党员的行为进行精细化矫正与规范,将有力地增强制度的效果,进而通过良好的制度效果取信于民。

2.强化行为控制,渗透“不能腐”的示范效应。对党员行为 的控制较之以前长期的思想教化更有利于取得治党的效果。长期坚持的制度和对于制度的长期坚持,有利于行为的习惯化,从而将党的各项纪律和制度内化为党员的习惯和修养,取得与思想教化相同甚至更佳的效果,还能有效避免思想教化的教条化和空洞化。部分党员的失序行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以矫正和规范,体现出党员行为的可控性,从而有利于重塑党员的正面形象,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心。对党员行为的制度化控制,必须立足于制度的长期坚持。总书记用“坚持坚持再坚持”强调制度可持续性的重大意义。同时,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对于普通民众的行为有着较强的示范效应。因此,对党员行为的规范,也有利于对普通民众的行为产生正面导向作用,从而将对党员行为的规范,与消除导致党员行为失序的客观因素结合起来。

五、细化分解党内法规制度,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制度建设离不开建章立制。建立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体现制度建设成果、推进制度实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党章是党的指导思想、主张和行为规范在制度层次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法规的灵魂和统帅。党章在党内法规中的地位,与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相同,在党内具有最高效力。任何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都必须与党章相符,而党内所有的纪律和制度规定,也都必须以党章

为依据,任何行为和制度都不得与党章相抵触。尊崇党章,是建设党内法规体系的第一步,细化分解党章、《条例》操作规范,为反腐治腐知腐提供精准依据。

1.细化分解党内法规制度,形成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治党,要求将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纳入党内法规的轨道,运用党内法规所形成的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党章的统帅作用下,形成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党内生活和党员行为有规可依,是实现全面依规治党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央先后制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要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运用法治思维从严治党的意识正在不断培育。然而,客观而言,党内法规的科学程度和成熟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体现党的政策与策略和党内法规的联系,如何从规范层面体现“不能腐”的制度内涵,这些有关党内法规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仍有待解决。创新“不能腐”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提升党内法规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

2.细化分解党内法规制度,提供精准“不能腐”的政策依据。从党内法规的角度看,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应当更加精细化地设计制度条文和制度细节。依规从严治党管党的核心要义,是通过规范和约束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因此,党内法规应当清晰界定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明确违纪行为的范围和标准,让党员领导干部明晰自己的行为边界。同时,党内法规应当有别于一般的党内政策性文件,而是将原则性的政策话语精准化,将各项纪律和规矩,运用规范化的语言进行表达,运用程序化的方式予以贯彻,使之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为“不能腐”提供更加明确的指针。5年来,诸如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等纪律检查领域的党内法规制度密集制定或修订出台,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不断推动管党治党迈向标本兼治。再者,考虑到社会发展变迁性与党内法规文本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应当通过党内法规实施机制的不断完善,实现党内法规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应当建立党内法规解释机制、党内法规执行裁量基准等机制,及时回应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对于党内法规的疑惑,解决党内法规执行中的疑义,填补党内法规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制度缺陷,推动党内法规在实施过程中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同

样也是依规从严治党的一次飞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不能腐”,不仅将塑造风清气正的执政氛围,纯净社会风气,唤回党的优良作风,为实现“不想腐”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且将为建立“党内法治”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个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正在逐渐成形,将实现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逐步构筑起“不能腐”的制度体系。

关于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途径的思考 篇2

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指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全面客观地梳理、识别和分析公司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统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并根据措施要求建立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 对外, 面对日趋复杂、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监管环境, 构筑稳定、系统、全面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日益重要。对内, 依法治企呼声高涨, 通过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纪检监察、运营监控等协同监督作用, 完善决策、执行、监督闭环管理机制, 实现依法治企与从严治党有机统一, 全面提升企业法治素质和治理能力。

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架

(一) 风险识别

(二) 风险等级

按照风险的等级水平情况, 风险等级越高, 关注人的级别也越高, 基本上5级风险为公司领导层关注的风险类别, 为公司领导层作出决策提供信息支撑。4级及以下风险属于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关注解决的风险。

(三) 风险控制

通过对风险采取回避、控制或分担的应对策略, 分别从以下多个方面实施管控。

第一, 关注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置是否满足法律风险应对需要;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和准确;人、财、物的保障是否到位。第二, 关注公司及国内外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或管理标准, 以用于应对法律风险;如果没有, 是否存在参考或引进的内容。第三, 关注公司是否实施了有效的管理举措;目前的管理措施是否存在改进空间以及如何提升。第四, 关注是否建立监控体系, 自我加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否具备考核机制以及与奖惩机制挂钩;一旦法律风险发生酿成危机后公司是否具备必要的应急机制。第五, 关注是否根据需要开展了对相关方 (客户、员工、政府部门、供应商的) 的宣传;以及是否对员工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宣贯, 以便使其具备必要的认识和理解, 及掌握必要的技能。

三、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应用

A公司是国网公司下属二级公司,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PDCA”的过程, 建立了一套长效的、滚动的、持续更新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第一, 理清公司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事项库, 梳理每一个法律风险事项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第二, 列明每一项法律风险事项相对应的日常工作, 对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排摸, 排查每一项风险事项存在的法律风险点, 对存在风险点进行治理和评估;第三, 根据评估结果对体系进行滚动更新, 循环往复, 建立一个动态、闭环的管理体系, 形成公司法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以2015年为例, A公司对电网规划、电网建设、调度运行、运维检修、营销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科技信息、对外联络、经济法律、后勤保障十二大业务领域157项法律风险事项进行排查, 共排查风险点19项, 共532个。

(一) 法律风险排查情况

(二) 法律风险整治情况

对已存在风险点的19项法律风险事项通过“可能性、影响程度、可控性模型分析”、“分布统计分析”和“德尔菲专家法”等方法进行科学评估, 5级风险 (高风险) 4项, 4级风险 (较高风险) 8项, 3级风险 (中风险) 3项, 2级风险 (低风险) 4项。

(三) 法律风险整治成效

以SY-02为例:未能与绿化环保部门工作协调一致所导致的法律风险 (树线关系) 。

风险现状:“线树矛盾”在电力企业与绿化环保部门工作之中普遍存在。这主要是指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人员在电力施工及维护作业中, 经常遇到需要修剪或砍伐树木的问题,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林木砍伐必须事先办理有关手续。如果树木栽植在先, 而又影响施工作业或危及电网安全需要砍伐的, 还要与林木所有权人进行协商后对其补偿。对于在树木修剪过程中存在的绿化归属权、修剪费用支付等问题公司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

风险应对: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严格执行在先原则, 即指如果树木种植在先、电力设施后建, 优先保证树木所有者的利益, 按照相关部门法律规定办理;如果电力设施建设在先, 树木种植在后, 优先保护电力设施。公司应注意在线树矛盾高发区, 拍照或者录像保存证据。首先要注重手续和程序的办理, 注意程序的合法性;其次, 应确实履行协商和告知义务, 做好告知的有效送达, 实现对危及安全的树木合法砍伐, 保证电力安全生产和社会的公共安全。

工作成效:A公司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正式签署《树木与电力线路安全管理合作协议》, 就今后树木绿化维护管理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管理达成战略合作共识, 标志着在共同推动绿化维护与电力安全运行和谐发展问题上政企的进一步联动合作。

摘要:落实国网公司建设“三全五依”法治企业的总体部署, A公司着力推动实现法律工作模式由救济型向预防型、由参与型向参谋把关型、由事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提升公司法律风险管理能力, 抓好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法律风险,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关于如何建立良好分配机制的思考 篇3

摘 要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世界向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阶段迈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举措必将要求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的企业要想适应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就必须大力地进行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制订符合实际的、适应企业并能充分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本文将针对水贸公司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建立或完善适合企业的分配机制。

关键词 建立 分配 机制

一、建立良好的分配机制的必要性

1.良好的分配机制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和正常发展

企业要在强者如林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并寻求发展,不仅需要有外部优良的客观环境和生存和搏击的发展空间,而且还需要企业自身主观上也要有坚实的发展基石和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基石和生命力反映在企业精神上,就体现为一种勇于创造、敢于开拓的进取之心,一种善于摒旧立新、打破陈规的魄力;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就表现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这种制度应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规范员工的一言一行,乃至全局整体,并均能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其具有法人资格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生产需要的,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核心,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以股份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它产权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清晰的财产所有权分散化为前提的多元化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结构必然形成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为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它要求:(1)在分配形式上,主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并结合按资分配、按经营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等其他多种分配方式。(2)企业享有自主分配权力,企业收入分配的总额和分配行为都由企业自己决定,国家不干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在符合国家有关收入分配的政策和法规,符合政府的宏观调节制度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分配;(3)自我约束机制。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对立统一,要求经营者必须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企业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要适度提高职工工资,激励职工积极性,同时还要建立起能与企业效益好坏和职工绩效相联系的薪酬分配机制。

二、现行分配制度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分配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水贸公司在分配制度改革一直追求不断创新,以理论结合实际来寻求适合企业的分配机制,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贯彻“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改革内容,公司推行的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在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因事设岗,以岗定人,精简高效和群体优化原则以及“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立足企业实际,并经过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使改革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从试行效果来看,在公司员工中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危机意识,做工作也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的良好局面。

2.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水贸公司这次分配制度的改革,虽说贴合企业实际,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行的企业分配机制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这种分配方式重点突出岗位劳动要素的作用,它对一些特征明显的岗位和一般管理岗位是适用的,但未能准确体现一些高层次管理岗位以及那些需技术、需较高学历的岗位劳动特点及薪酬。(2)工资的差异取决于劳动的差别,简单劳动岗位和复杂劳动岗位在所需技能的学习难易程度、岗位创新程度、责任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但这种差别难以精确量化与考核,在工资分配的差别上普遍体现不足,削弱了工资的激励功能。(3)市场工资指导价缺乏一定可比性。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发育完善,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日趋成熟,企业工资水平对人才的流向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如果脱离了市场工资指导价的衡量,就无法在市场中获得优秀人才,同时也无法留住企业现有的优秀人才。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企业分配机制

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分配机制,就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努力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大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有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更好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1.完善工资分配制度

在继续完善现有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岗效工资为主,多种工资分配模式有效补充的工资分配体系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利用灵敏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如:理顺分配关系、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与劳动力市场接轨。

2.建立多种薪酬分配模式

为有效激励各类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在坚持以岗效工资制的同时,根据特殊岗位(经营、技术)职工在劳动中投入的劳动要素的侧重点和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探索建立多种工资收入分配模式。如:年薪制、计件制(绩效挂钩)、销售人员“基薪+佣金”制、福利、津贴等多种灵活的分配方式,使劳有所长、劳有所得。

3.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成为企业建立良好分配机制的必然趋势,其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现行的企业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经营者持股,高级管理人员执股,把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股份等。

4.人本管理、培养人才

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形成一套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机制和环境,吸引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的士气,使每一个员工不是感觉处于被管制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积极的自动运转的被关注的主动状态,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

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分配制度的每次变革,都牵动着每一位员工的心。分配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良好的分配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卓有成效地工作,是达成企业目标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薪酬体制系统也是企业运作的主要功能之一,如果运用不当,也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作为一个经营性、服务性的独立经营的水联贸易企业,从目前企业职工的规模、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等因素来分析,必须立足于现行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以建立更为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分配机制,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的需要。把握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接受市场经济所需面临的挑战,确保企业稳定、高效地发展乃为经营之要务。

参考文献:

[1]朱飞.绩效激励与薪酬激励全程实务操作.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01.

[2]姚凯.企业薪酬系统设计与制定.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04.

上一篇:人员情况摸底调查下一篇:oa与erp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