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通用12篇)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篇1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长恨歌》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优秀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它一直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为人民所传诵。但是,关于它的主题思想却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长恨歌》到底表现了什么?是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还是歌颂了玄宗和杨妃坚贞的爱情?还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这个问题试作一探讨。
一、《长恨歌》的主题是双重的,而且是矛盾的双重主题
《长恨歌》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汉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纸醉金迷,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作了形象描绘,又写了“渔阳鼙鼓”动地而起后,玄宗西逃,杨妃半路惨死马嵬坡的戏剧性转折,写出了一个乐到极处而瞬间破灭的爱情悲剧,写玄宗失去杨妃后的悲悲切切,写他派遣方士四处寻找杨妃的亡魂,终于找到已化作太真仙人的杨妃,然后全力渲染两人之间难以忘怀,无法排遣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他们之间坚贞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以上的描写,一方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逸纵色,荒淫误国进行了十分尖锐的讽喻揭露,另一方面对于既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这场悲剧牺牲者的玄宗和杨妃二人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把这段宫闱艳史美化为真挚爱情的颂歌。
为什么说《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呢?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首诗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到答案。
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
全诗起首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句。“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说“同时采择百余人”,这首诗后面也说了“后宫佳丽三千人”,每次选那么多,后宫美女数千,肯定都是花容月貌,可是却不能满足“汉皇”重色的欲望,仍然“思倾国”,无休止的“求”。这两句活画了一个好色的君王,也暗喻了这种搜求会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多少灾难。
第三句开始作者略去了玄宗看中了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想方设法掠为己有的史实,只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显然是“为尊者讳”。但史实毕竟是史实,当时的人,凡了解这段历史的谁看了这段诗不会哑然失笑呢?接下去,在描写杨妃种种“承欢”“承恩”的“侍宴”“侍夜”的娇艳媚态之时,将昏君沉于美色的形象不断地加以刻画。虽然笔墨淡淡,却入骨三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仙乐风飘处处闻”,“尽日君王看不足”。春宵嫌短,便不早朝,而且是“从此”就不早朝了,杨妃需要承欢侍宴,“无闲暇”而且“夜专夜”,在俪宫之上听不尽的仙乐,这个皇帝早晨不上朝,整天是歌舞酒宴,夜夜专宠贵妃,还有什么时间理朝政?杨妃的姊妹兄弟都封了大官,连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之风都一时为改,象这样的描写不是讽喻是什么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是一首讽喻诗呢?不能,因为虽然这首诗讽喻的味道很浓,份量很重,但毕竟只是在诗的前半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
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则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商羽衣曲”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发生了急剧变化:安史之乱爆发,“汉皇”西逃,出都门后,六军不发,厄运来到杨妃头上。在这里作者描写了“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惨状。“宛转”突出了杨妃死前挣扎的情景,“花钿委地”是个细节描写,“掩面”和“回看”这两个连续动作是突出描写“汉皇”当时复杂的心情。作者从这里开始把对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的批判转为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同情,而且不仅是同情,接下去是长篇大段的对汉皇思念杨妃,派方士寻觅杨妃魂魄和杨妃之魂对方士所谈到的对汉皇的思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作者采用了环境渲染、借景抒情、对比、反衬等各种手法来全力写两人相思之切,之真,之苦,真有催人泪下的功力。在杨妃将钗、钿各分一半给方士带给汉皇时,借她之口重新说起当年两人的誓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将这一爱情主题升华到几乎不能再高的地步时,作者终于按捺不住,亲自登场,万分感叹地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至此“爱情”主题得到了最充沛的表达。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之处,又更有大段的同情和歌颂爱情之处,尽管这两个主题表面似乎是不相容的,但单执讽喻或爱情一端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内容的。
二、《长恨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重矛盾主题?
这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性和作品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矛盾性、复杂性所造成的。
《长恨歌》这首诗作者在主观上是借古事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然而在客观上,它的内容本身又有讽喻、揭露统治者的作用。
所谓“主观上”就是指诗人的创作意图来说的。根据白居易自己进行的诗歌分类,《长恨歌》是列入“感伤诗”类,并未列入“讽喻诗”。他对感伤诗的标准是“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根据白居易的好友陈鸿《长恨歌传》的记载,正是民间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感染了诗人,引起诗人强烈的感慨,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写出《长恨歌》的。
然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呢?仅仅是对李杨坚贞不渝爱情的歌颂吗?要搞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白居易当时的思想。
此诗作于812月,是白居易35岁任周至县令时,这是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刚刚踏上政治道路后不久。白居易的前期思想是比较积极的,有“兼济天下”之志。但他所生活的中唐时期,表面上全国统一,社会暂时安定,实际上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又有外强不断入侵,阶级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尖锐。人民渴望改革现实,怀念盛唐帝国开元、天宝的繁荣盛世。白居易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进步、开明的人的愿望。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观刈麦》这样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写了《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领导了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首先对唐玄宗、杨贵妃、杨国忠等统治者荒淫误国是非常痛心的。
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贪恋酒色,不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盛极而衰。白居易在内心里肯定是痛心和愤恨的,对于玄宗的这些误国之举,他在诗中给予了尖锐的讽喻和批判。
白居易对于杨妃不一定怎么痛恨,但不会有太多好感。因为杨妃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虽然作为一个早年并非出身显贵,境遇也不佳的年轻女子,她也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但是当她一跃而成为贵妃娘娘后,就已经完全变成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杨妃的腐化生活是惊人的,“吃荔枝”就是典型的一例。白居易在诗作《上阳白发人》里就点到杨妃的名字,把上阳人的悲惨命运与杨妃的“遥侧目”直接联系在一起。“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虽然他知道上阳人的悲剧根源是宫女制度(他还不能认识到这是封建制度的罪恶),但这里肯定是有抨击杨妃的成分。
从史实来看,杨妃的罪过也不小,虽然封建帝王荒淫误国不能让她担当主要责任,但她也绝不仅仅是靠“美貌”来误国的。她和安禄山表面是“干娘”和“干儿子”的关系,实际有暧昧的纠葛。杨国忠也仅仅因为是她哥哥,就靠她的裙带关系爬上宰相的高位,
对于杨国忠白居易是痛恨的,在诗作《新丰折臂翁》中他就点了杨国忠的名。
难怪安禄山反叛,玄宗西逃时杨妃自己也说“妾有罪当诛”。而西出都门之后,六军不发,非要杀掉杨氏兄妹。说明人民对他们早已经恨之入骨了!
就白居易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种思想来看,对于这种鱼肉人民,荒淫误国,被人民痛恨的人,他决不会歌颂的。通过分析白居易写作这首诗的思想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讽喻部分的思想根源。
但是,《长恨歌》中为什么又有大段的对玄宗和杨妃之间爱情和生离死别后互相思念的描写,极力地渲染悲凉气氛,看上去寄予了无限深切的同情呢?
从作家的思想来看,他对玄宗和杨妃荒淫误国固然非常痛心,但对于他们悲剧的结局又是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的。
对于唐玄宗这个早年亲手创开元、天宝盛世,晚年又被儿子肃宗监禁,只落得名义“太上皇”的人,白居易肯定在心中是有评价的。人民固然痛恨这个误国之君,但对于开元盛世是怀念的,对于玄宗早年的功劳是清楚的,对他晚年的悲楚境遇是同情的,因此民间才能长久流传他的故事。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无论从选材还是成诗,都可表现出白居易对玄宗既批判又同情,既爱又恨的矛盾复杂的感情。
白居易对杨妃也是有同情的,但这是把她作为抽象的美貌女性遭惨死的同情,是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从根本上讲,白居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对于统治者自己办出的荒堂事情痛心疾首,对于这种行为进行讽喻是符合他当时思想的。然而,也正因他毕竟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替统治阶级说话,对于统治者所造成的悲剧不幸给予更多的同情也是非常自然的,这也就是所说的阶级局限性吧。
至于诗中关于“爱情”的歌颂问题,应该是白居易借此抒发自己理想的爱情,这时他已经不是在写历史上的真实的玄宗和杨妃,而是把他们的形象纯洁、净化为理想的化身,在这个基础上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手法上也采用了浪漫主义,读者之所以能受感染也是被这种爱与死的永恒主题的艺术表现所打动,并不是被真实历史中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所打动。杨妃死时37岁,玄宗已经60多岁。玄宗不过贪恋杨妃的年轻貌美,杨妃也不过是要获得玄宗的专宠以提高和保持自己的身价,姊妹兄弟都跟着沾点光,究竟这两个生活原型之间能产生多么纯洁坚贞的“爱情”很难想象,不过马嵬坡下玄宗为保命而任由杨妃去死却是真的,尽管他是迫于形势所逼,但他毕竟在自家性命和与杨妃的“爱情”之间选择了前者!
在诗的后半部,白居易实际是把玄宗和杨妃的形象抽出来,把这种感情加以净化而抒发感慨的,这里既有世界观的局限性,使他对玄宗和杨妃既批判又同情,又有作者思想上某些因素的强烈影响,由于由于白居易本人亦重女色、好女色,自称在美色面前无能为力,他这种感情很丰富,对于“尤物惑人”之情的体验感受很深,所以对于这种相思之苦格外同情,感同身受。使得他对于玄宗失掉杨妃的痛苦更觉怜悯,能从玄宗的心理出发进行那样传神逼真的渲染,也可算是同病相怜,心有灵犀吧。在他的诗作《李夫人》中,他从汉武帝、穆王到唐玄宗,详细地写到了这种感受。“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写着写着就把自己的感情溶进去了,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情赋予了笔下的人物。写时已不是写他们,读者读时候也不是读他们。这也是白居易的一贯创作风格,在他的《杜陵叟》《上阳白发人》《琵琶行》等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长恨歌>>是白居易借古事抒发自己复杂矛盾的世界观所产生的强烈感情,既有感于玄宗的荒淫误国,又感于李杨自己造成的爱情悲剧如此凄凉,进而将自己对于这种爱情悲剧的认识和感慨都抒发出来。这些表现在诗中就造成这样的客观效果:一方面有明显尖刻对原因的讽喻、揭露,一方面对已造成的这种悲剧的结局又极为同情,进而借这个故事生发开来,歌颂了理想化的爱情并感慨“此恨绵绵无绝期”。
所以,单说这首诗是讽喻诗是不妥的,单说是歌颂爱情的也必定不妥。
所以,《长恨歌》体现出来的,是矛盾的双重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篇2
一、从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人生经历来看
《长恨歌》写于元和元年。在陈鸿的《长恨歌传》里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 如何? ”据陈鸿说,在元和元年十月时,他与好朋友白居易、 王质夫三人一同到仙游寺游玩,无意间谈起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不禁感慨万千,于是王质夫便请白居易作一首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这样《长恨歌》就问世了。由此可见,白居易是因感慨李杨的爱情悲剧,才写下了《长恨歌》。
白居易生于乱世,童年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从小就聪颖过人,学习刻苦,在贞元十六年时便中了进士,之后又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又任左拾遗。在他任官前期,白居易兼济天下,心怀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一心想要辅佐皇上。据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 里提到,白居易任命翰林学士也是由于《长恨歌》。唐宪宗沉迷于美色,而《长恨歌》中对于李杨爱情的描写正投其所好,因此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所成就,所以《长恨歌》讽喻主题的可能性较小些。
此外,白居易年轻时与少女湘灵相恋,后来忍痛分手, 但是他在创作《长恨歌》时并未对湘灵忘怀,并由此来表达自己对湘灵的思念之情以及有情人终不能在一起的遗憾。
二、从作品本身来看
纵观《长恨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 前三十二句为第一个部分,主要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在诗的一开始,作者便用“汉皇重色思倾国”来表明唐玄宗荒淫贪色的本质,也为之后与杨贵妃的痴恋痴情奠定了基础。作者用“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来描写杨贵妃,自古以来君王身边有美人相伴,再加上唐玄宗本就痴情,杨贵妃在他身边也就不为过了,因此作者便不需要借此来讽喻当时的政治与社会。之后作者用华丽的辞藻来描写两人的爱情生活,两人男欢女爱如胶似漆,杨贵妃的专宠, 更是表现了两人的痴情痴爱。作者极大地表现了帝妃之间的爱情,同时也为后文唐玄宗对杨贵妃无尽思念埋下了伏笔。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这四十二句是第二部分,写了混乱爆发,贵妃被杀,唐玄宗归来后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唐玄宗仓皇出逃,马嵬兵变,无奈之下只能处死杨贵妃。“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是唐玄宗的无奈纠结的心情,他答应大臣处死杨贵妃之后,久久不忍离去, 看着地上的鲜血,泪流满面。作者借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一往情深,也表达了一种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之情。“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是写在兵变战乱平息过后,唐玄宗日日想起杨贵妃。看着行宫和芙蓉花,唐玄宗睹物思人,想起昔日两人一起度过的幸福生活,更是想念杨贵妃。唐玄宗用情之深,对杨贵妃并非欢愉之爱,作者借此赞叹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
“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是诗的第三部分,它写的是唐玄宗对杨贵妃过度思念并寻觅她的过程。 “能以精诚致魂魄。”突出了李杨的爱情感动了天下人。唐玄宗让道士去寻杨贵妃,可见其想见相爱之人的心是多么急切。后道士自仙山找到太真,虽含泪感激君王的宠爱与牵挂, 但最终天人两相隔,无法再相伴两侧。“在天愿作比翼鸟”、 “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突出杨贵妃唐玄宗惊天动地的凄美爱情。帝妃之间也可以想常人一样相爱,生死茫茫情爱绵长, 作者感慨的不仅是有情人无法在一起的遗憾,更是对真挚爱情能够绵长的期许。本文虽有因玄宗荒淫不顾朝政而引发祸乱的矛盾,但最终还是表现了李杨的凄美爱情悲剧。
三、从《长恨歌》对后世的影响来看
《长恨歌》中的很多句子都被后世传唱,人们常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歌颂男女之间的爱情, 更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来表达对爱情悲剧的感慨。这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一种肯定,是对 《长恨歌》表达爱情主题的一种肯定。
对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再认识 篇3
从结构和内容上看,《长恨歌》是一首篇幅宏大,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情节曲折的传世之作,生动地描写了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长恨歌》共有一百二十句的长篇歌行体叙事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有三十句,写的是李、杨相爱的经过,充分地渲染了杨妃的天生丽质和玄宗对她的宠爱。第二部分,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夜雨闻铃肠断声”,有二十句,写的是安史之乱暴发,致使明皇入蜀避祸,杨妃马嵬坡惨死。第三部分,从“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有二十四句,写的是安史之乱过后,明皇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别梦难成。第四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綿绵无绝期”,有四十六句,写的是临邛道士作法,上天入地寻找杨贵妃的魂魄,从而引出两人的七夕誓言,生死遗恨。全诗篇幅宏大、结构谨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围绕两人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精心创作的。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诗人对于两人的爱情悲剧的感叹,是对于爱情受政治伦理摧残的伤情。
《长恨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诗人在创作《长恨歌》中选择了爱情悲剧的主题,但即使是在风气较宽的唐代,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传统道德规范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这样的感情问题时,他也不得不进行斟酌。这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早年的恋爱经历。在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位名叫湘灵的女子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门第观念和社会风尚的阻碍,没能结婚。诗人被迫与自己相爱的人分开,乃是迫于世俗礼法和所处环境的无奈。诗人对此惟有痛苦无奈何地接受,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的选择上也常常陷于困境。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由《长恨歌》中的故事来看,其涉及的事件都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回顾当时的历史,在政治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同时,社会风气的开化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所没有的。在中唐时代,人们回顾这段历史还反映着当时人们追求富贵和美色的风流时尚以及怀念盛世的思想潮流。因此,李、杨故事的魅力不可避免的与它包含的政治内容有关。这个故事又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引线。在封建社会中,其权力结构将皇帝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和最高地位,天下兴亡系于皇帝一身,因此,当时人们在总结安史之乱的教训时,李、杨的关系自然就成为议论的中心。然而,在诗人创作《长恨歌》过程中,李、杨故事并没有向失德荒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歌颂忠贞爱情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这说明在这种主题转变中,民间叙事模式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大众心理,起了关键作用。它遵循了美妇题材和爱情题材类作品的一般趋势,满足了人们感情的一般需要。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轻爱情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本诗的认识,便常常混淆起来,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的评价,从而产生了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
《长恨歌》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具有大胆的创新。作者在选择题材时没有选择政治题材,而是选择了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大众心理题材。诗人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
由此可见,诗人的真正意图是描写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并由此表达对不幸爱情的惋叹和同情之意。“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对不幸的爱情的叹息与伤情。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篇4
《长恨歌》是黄自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清唱剧,共十个乐章,选用白居易的诗句作为每个乐章的标题。其中,第四、第七、第九乐章黄自未完成便逝世了,后由其学生林声翕补遗,使之完整。
作品创作于1932年,当时“九一八事变”后,国x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爱国情绪日益高涨。时任国立音专教务主任的黄自和同事韦瀚章感受到了当时当地整个大环境里所鼓起的强烈民族意识,又考虑到音专的教材需要,便着手创作。选取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作为题材,并不是要歌颂凄婉的爱情故事或针对具体的人,而是想指出政治不清明,就会引起民族灾难。剧中第三、五章的两段男声合唱最能表现当时人民的焦躁情绪与抗日救亡的爱国诉求。
对于黄自未能完满的作完整部《长恨歌》,韦先生在原序中提到“也许是《长恨歌》这个命名定得不好,给这一部黄自的唯一清唱剧这样不祥的预兆,使它永远成为长恨。”这十章歌词,把唐与杨的宫闱之事,根据定情、兵变、赐死、长恨这一线索,故事情节设置非常完整。从剧本说,《长恨歌》是词作者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旧剧《长生殿》而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前有文学、戏剧作品的牵制。当时的历史背景复杂,全国抗日救亡思潮高涨,似乎并不需要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人们更多是对国之危亡的担忧、对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政策的不满,这样看来整个剧的创作不宜过多的倾向于对君王爱情故事的描写。鉴于要借古讽今,故事内容、框架也有所调整和侧重。刘雪庵先生曾指出“清唱剧的前几段突出的透露了指日攻下长安,杀尽奸妃贼臣以平民怨的思想。但后面的歌词似乎受了白居易《长恨歌》古诗及洪思眆《长生殿传奇》的影响,逐渐成为皇帝多情佳人薄命的写照,与原来词作者的创作意图有所矛盾。所以后面第四、第七、第九三段歌词黄自先生未曾谱曲,可能与此也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一看黄自所做的七章作品的布局。
第一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重唱+男女二重唱);第三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第五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合唱);第六章:宛转蛾眉马前死(女声独唱);第八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重唱);第十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男声独唱)。
第一章是对剧情基调的.塑造,交代唐、杨故事的起始。“骊宫高处,歌一曲,月府法音,霓裳仙韵;舞一番,羽衣迴雪,红袖翻云”描写唐宫内奢靡的皇族生活,黄自用非常丰满的和声以及密集的三连音拉开了这部剧的大幕,“歌一曲·舞一番”,采用了男高音声部明亮的色彩,暗示主角的出场。采用和声性的乐句与男女声部对答的方式,使开篇非常有气势,符合剧中人物的皇族身份。第二段,转入复调写作手法,“宛似菡萏迎风,杨枝招展”写出了皇宫内乐声萦绕、舞姿翩跹的景象。
第二章是剧情的发展与交代,是男女主角的海誓山盟,爱情二重唱。先由女声三重唱渲染氛围,整个情节陷入甜美的回忆。“风入梧桐叶有声,银汉秋光净。年年天上留嘉会,羡煞双星”在女声静谧的声线下,杨妃的旋律徐徐飘入,与明皇共唱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盟誓。至此,剧情的基调与男女主角已完整交代。
第三章除了作为剧情的发展,还有了一些暗示时事的味道。从剧情看,情节开始出现了转折,暗示局势动荡(边关传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剧情冲突开始累积。“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怎料到边臣反,那管他社稷残”在整个合唱中,多次重复,表现出对君王荒淫无度与对时事之中政府无所作为的愤恨。“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更是对君王昏庸无能的谴责。“兵威驚震哥舒翰,举手破潼关。遥望满城烽火,指日下长安”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专制者的愤怒与推翻无道者的决心。这一章黄自通过声部与力度的变换、主调与复调的结合,使普通的分节歌具有了强烈的戏剧性。
第五章是剧情发展的一个高潮前奏,但从音乐看是整个剧作的高潮部分。描写唐与杨逃难至四川马嵬坡,军士不肯前进,要求处死杨贵妃与杨丞相的情境。乐章的力度从很轻到很响,变化幅度比第三乐章更大,怨愤的情绪累积达到了顶点。这种情绪,与当时30年代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是一致的。全曲使用主调和声,体现了剧中全体军士的不满,同时也是暗喻30年代国难深重,人民万众一心要求抗日的决心。
第六章是杨贵妃的绝命词。唐明皇在局势逼迫下,无奈只能赐死杨贵妃以安抚军心。是整个故事最高潮的部分,主人公的死亡,带来了非常强的戏剧性。对比前一章的气势汹汹,此段显得格外凄冷、阴郁,是男女主人公故事的结局。此处,黄自并没有将笔力过多的放在二人感情的纠缠上。并在最后道出“劝君王,凄凉莫为红颜叹,珍重江山”的忠告,似乎有一些劝告当局当政者的意味。
第八章是女声三重唱。技术上,将中西技法和谐地融为一体。描写蓬莱岛虚无缥缈的仙境,“枉作相思梦,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是对剧中这一对痴男怨女的劝解。
第十章是结束段。以混声合唱与男声独唱,作为剧情的落幕。色彩非常暗淡,整个故事在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追思中结束。从剧情来说,已经非常完整的给整个故事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看,这七章已经把《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塑造完整,没有出现不连贯和脱节现象。而没有创作的《夜雨闻铃肠断声》为混声合唱,是赐死杨妃之后,明皇对时局的感慨和痛失爱妃的忧愁,在情节上并没有实质的发展。此外,另外两篇均为男声朗诵。内容也都是衔接和渲染性的。鉴于当时的写作动机与历史背景,不过多的渲染爱情、突出描写男女主角的做法是合时宜的。在保证情节完整的前提下,做了这样的编排。在七章中,男女主角只出现了三次,说明对爱情主线的弱化。这是30年代初,产生于民族危难时期的清唱剧《长恨歌》。若抛开这个背景,单从剧本来说,加上未完成的三段,也不是不无道理。补遗这一举动,能让这个故事在完整的基础上,衔接更流畅、细节更具体。每一部作品都是历史的,当年的《长恨歌》留下的未完成是当时境遇的产物。今天,我们所做的补遗也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在尊重前人的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参考文献:
[1] 钱仁康.黄自的未完成清唱剧——《长恨歌》[J].音乐爱好者,1980(6).
[2] 刘雪庵.黄自先生的清唱剧《长恨歌》[J].人民音乐,1956(10).
[3] 高虹.清唱剧《长恨歌》的旋律艺术[J].乐府新声,(4).
[4] 周柱铨.清唱剧《长恨歌》主题思想新探[J].人民音乐,1982(9).
[5] 冯芸.中国第一部清唱剧及其作者——为《长恨歌》问世70周年而作[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12).
[6] 徐玲.清唱剧《长恨歌》研究[J].青年文学家,(2).
《长恨歌》(白居易) 篇5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三大诗人,人们尊杜甫为“诗圣”、“诗史”,尊李白为“诗仙”,对白居易称“诗魔”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因此,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二仙。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主要作品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 篇6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特别重视和巧妙运用。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唐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诗人并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和采取写实的手法,而是有实有虚,前三部分大多是 “实”,第四部分全是“虚”。诗人的高明之处即是第四部分的“虚”,诗人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虽然“仙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给读者的艺术感触与欣赏效果却是真实的。
(2)在故事叙述推进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使用,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及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等方法的运用使其具体体现。唐玄宗在逃往西南时,路途遥远而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秋景凄凉,此正是以悲凉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悲哀情思。面对蜀地青山绿水,唐玄宗不是欣赏享受,而是青山绿水在唐玄宗眼中也和自己的心态一样寂寞悲哀,美景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就是融情入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孤苦伶仃而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运用的是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的方法。总之,不管是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还是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不管是从白日到黑夜,还是从春天到秋天,诗人都是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全视角的艺术享受。
白居易《长恨歌》简介 篇7
白居易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这些观点充分反映在《长恨歌》的李杨爱情传奇中。《长恨歌》的第一部分:由‚汉皇重色‛起笔,以李杨爱情为主线,写一代君王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起因。第二部分:描述由‚安史之乱‛引起的‚马嵬事变‛,这是爱情悲剧的高潮。第三部分:唐玄宗失去杨贵妃后的痛苦感受,包括单身入蜀与孤守长安宫殿两个情景。第四部分:在临邛道士的帮助下,玄宗、贵妃重新团圆,这是神话传奇般的结局。《长恨歌》的主题反映在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中。这个主题充分反映了李杨二人悲剧的命运与永恒的爱情。
在《长恨歌》中,杨贵妃一出现就成为悲剧式的主人公,在封建社会的压力之下,‚一朝选入君王侧‛,她被迫入宫,她的命运不能由自已作主。白居易对贵妃寄予了极大的同情,成功地在开篇就塑造了女性的悲剧,还原了历史的原形。白居易一反古代史学家们的‚女人祸水论‛的谬论,如陈鸿《长恨歌传》就直白其写作目的在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而白居易却不这样持有偏见,他将唐玄宗的误国与杨贵妃的得宠分开来谈。李杨爱情在安史之乱的衬托下,引起读者们的同情,杨贵妃的形象与得到读者们的爱怜。《杨太真外传》记述了马嵬事变时,军队哗变,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并包围了驿院。唐玄宗惊慌失措,出门慰问士兵。士兵们不肯离去,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敢回去见杨贵妃,躲进驿站旁的小巷中,久久不肯进院。在众大臣的劝诱下,玄宗 ‚抚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妃泣涕呜咽,语不胜情,乃曰:‘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乞容礼佛。’帝曰:‘愿妃子善地受生。’力士遂以罗巾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马嵬事变生生将爱情的一对分开了, ‚君王掩面救不得‛,李杨的爱情悲剧在此时达到了高潮。
李杨的.爱情虽为一大悲剧,但仍有不少令人回味之处,如二人在歌舞升平时期的恩恩爱爱的细节就很令人感动。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唐玄宗在华清宫召见杨玉环,玉环国色天香,玄宗引为知已,正所谓‚一朝选在君王侧‛。玄宗度玉环为太真,随侍左右。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册为贵妃,待如皇后,宫中呼为娘子,这即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二人之爱已到了难舍难分的境界。《新唐书•杨贵妃传》也记载了李杨形影不离的爱情故事,‚妃以谴还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验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帐、司农酒饩百馀车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赐。力士知帝旨,是夕,请召妃还,下钥安兴坊门驰入。妃见帝,伏地谢,帝释然,抚尉良渥。明日,诸姨上食,乐作,帝骤赐左右不可赀,由是愈见宠。‛这些历史记载正是《长恨歌》的所描述的李杨爱情的真实的写照。李杨的爱情之所以如此持久,与他们都是梨园弟子的知音有关。唐玄宗通晓音律,善击羯鼓,杨贵妃雅善歌舞,而且擅长演奏琵琶、击磬。《长恨歌》中盛赞道:‚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长恨歌最动人的诗句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生殿亦名集灵台,天宝元年(742年)修建,为天子祭祀天神之前斋戒沐浴的地方。关于七夕李杨游华清宫之事,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开元天宝遗事》又云:‚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
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这就是李杨在长生殿对天盟誓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背景,在七夕的美丽夜晚,民间与宫中乞巧,瓜果酒馔花朵摆满了家家户户的庭院,人们要在院子里赏月整个晚上,女人们还要穿针引线,比赛技巧,祈求夫妻团圆合家幸福,唐玄宗与杨贵妃也按民间习俗,在月下祈求世世为夫妻,这样的爱情祈求是很感人的。
长恨歌白居易流传句子 篇8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 篇9
这篇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祖国古典诗歌中抒情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诗篇一开头,对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谴责的,但发展下去,诗人却用自己的感情、想象丰富了这个故事,赋予了这个爱情悲剧以更普遍的意义,使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都对之产生了高度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因此有开元治世;晚年荒淫无道,因此有天宝乱世。诗人面对这种具体现实,对这位天然尊长形成了矛盾而复杂的感情,有时颂美怀念,有时批评斥责,《长恨歌》则兼而有之。这是由诗人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所决定的。在创作中,作者打破了他写讽喻诗所坚持的“其事核而实”、“不为文而作”的规则,在叙事过程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并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6
读白居易长恨歌有感800 篇10
白乐天一生感时伤世,传世之句多有力陈百姓之苦,苛政之弊,如“一吟悲一事”的《秦中吟》,就是这样一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诗人,却将一段宫闱畸恋写得凄切婉转,荡气回肠.由此我想到了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生活.原来他少年时曾与一民女湘灵相知相说,苦于家庭阻力不能结合,这种深深的痛苦寓于《长恨歌》的创作中,正是借咏史感怀自身的际遇.白居易虽然仕途坎坷,郁郁寡欢,甚至借佛道来麻木自己,寻找灵魂上的解脱,痛恨当时的朝政腐败.但我觉得,在这首诗里,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颂,或者说对自己曾经情感的影射.
而另一方面,自古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声色犬马也像是他们的专利.于是一个王朝没落的身影便随着一个女人冤屈的脚步,向着一个终点,慢慢地走着.“红颜祸水”便是一个绝好的理由,让帝王在感慨自己的国度走远之时,给后人一个开脱的借口.女人,只不过是一个悲剧的牺牲品.她们只是用自己的脂粉为了自己的地位利益而去争得一点点宠爱和一个男人的怀抱.而最终却被赐死.这也告诫她们,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别忘记过度的开采带来的后果.
最后的浪漫主义的笔,给我们一点点慰藉,也让我在时间的端口,始终相信真正爱情的美丽.
一直以来,我就崇拜则天皇帝,在她众多的子孙中,唯有李旦的儿子隆基最为出色。这个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的一代明君,作为李家的儿媳,终于将李家的江山还给了她的后辈子孙,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开始了。从此也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李杨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
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慨?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一抔黄土掩风流?马嵬坡上那一别,红颜薄命,帝王之道,情何以堪?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人间悲剧,该是何等的一种心痛!从古至今,撩动了多少文人墨客、边塞将领、帝王将相、大家闺秀内心的伤与痛!虽无磅礴的气势,却着实语出惊人。不愧为千古佳作!华夏雄风在滚滚东去的黄河长江中,酝酿着扯天阔地,包罗万象的诗情画意!《长恨歌》的确已成成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恨,也终究代表了世间凡人的长恨。“天若有情天亦老,”一代君王终不能挽留这段唯美的爱情,岂不是人间的悲剧?
我觉得此诗并不是爱情颂歌,它是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为什么要“长恨”?诗人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
“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
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白居易在诗中要表达的是爱情。《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人皆有之的情潮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长恨歌》倾注着作者感情的描写。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 篇11
玄宗统治王朝,国力鼎盛,万国朝拜。唐王朝的规模可谓空前绝后。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中,玄宗的妃子的数目恐怕难以统计,但是,当遇到了杨玉环之后,玄宗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这种举动,对于拥有无数嫔妃的君王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即使往后唐朝衰退了,皇帝也不是只钟爱一个嫔妃,一直到明朝孝宗时期明孝宗才打破这个记录。可是当时明朝的成就远远比不上此时的唐王朝。一个盛大王朝的君主,在安逸情况下,钟爱唯一一位嫔妃,除了爱,还有什么力量有如此伟大!
安史之乱发生后,在外逃的过程中,唐玄宗始终与杨贵妃不离不弃,作为一国之君,唐玄宗有太多的理由独自逃离,然而事实上纵使逃亡的速度非常慢,唐玄宗也不曾离开杨贵妃。这难道不是一种爱的表现?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唐玄宗沉迷美色。我就不得反问一句,唐玄宗是何许人也?在他的手中,唐朝空前的鼎盛,他会是一位如此昏庸的君主吗?或许又有人反驳:此一时被一时啊,那时候的唐玄宗自然是睿智无比,但现在可就说不定了,俗话说,温柔乡英雄冢。我又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判断力有如此容易下降吗?以唐玄宗的智慧何尝不知道江山与美人何者更加重要。但是唐玄宗没有放弃杨贵妃,因为除了唐玄宗除了是一国之君,同时也是杨贵妃的丈夫,他要尽到作为丈夫的责任。是对杨贵妃的这种责任感,使他在极其危难的时刻始终陪在杨玉环身边。在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如此了解爱的今天,又有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是爱,和爱衍生出的责任!
被逼无奈赐死杨贵妃后,唐玄宗再也没有纳过嫔妃,而是在半囚禁生涯中恪守着与杨贵妃的爱恋。在《长恨歌》中,犹给了唐玄宗以希望,以安慰。可是,事实是唐玄宗一个人独自睹物思人,尝尽相思。在寒冷的偏宫中,儿子想毒害自己,身旁无一亲信,说话都得小心翼翼,在这种凄惨的生活之中,唐玄宗依然保留着对杨贵妃的思念。在现代,离婚之事尚且屡见不鲜,那么在男子当家的封建社会,保留这份爱情的唐玄宗难道不是因为深爱着杨贵妃?也只有爱,才能抚慰心中的伤痛!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篇12
摘要:《长恨歌》与以往描述这段历史的作品不同,它以哀婉的腔调讲诉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著名的爱情故事,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篇开头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似乎就奠定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本文从《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和诗歌笔墨的分配入手,研究诗歌对唐玄宗形象的定位,并结合诗文和历史等的比较,突出玄宗形象的艺术创造的特征,最后对“长恨”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唐玄宗 历史 形象 主题 恨
宜顺论文网?fromId=5176#3 【4】田莉:《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的多义性》,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12; 【5】马雁红:《长恨歌》中渲染手法的运用,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6】王艳芳:被复制的文化消费品—论《长恨歌》的文学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2;
【7】陈小玲:哀艳之中,具有讽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8】周啸天:一篇长恨有风情——谈《长恨歌》,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9】饶龙隼, 钱苇:一部值得推重的专题学术研究著作——读《白居易〈长恨歌〉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
【10】黄德仁:《长恨歌》主题之我见,兰州学刊,1989; 【11】周煦良:《长恨歌》的恨在哪里? 晋阳学刊,1981;
【12】华世欣:一篇长恨有风情——读《长恨歌》管见,固原师专学报,1981; 【13】熊笃:辨析毫芒 探骊得珠——评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4】许浩然:吕向《美人赋》发微,中国韵文学刊,2009; 【15】张文初:说《长恨歌》的“恨”,中国韵文学刊,2004。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推荐阅读: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07-05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08-11
白居易的长恨歌10-15
白居易的长恨歌翻译08-30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李扬爱情08-30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10-20
浅析白居易闲适诗的思想精神10-14
白居易诗歌10-28
首夏 白居易06-12
吊白居易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