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与恢复管理

2024-10-29

备份与恢复管理(通用10篇)

备份与恢复管理 篇1

备份与恢复管理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重要数据备份清单的建立、备份的职责、备份的检查、以及系统受到破坏后的恢复工作,合理防范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定义

灾难恢复,指自然或人为灾害后,重新启用信息系统的数据、硬件及软件设备,恢复正常商业运作的过程。灾难恢复规划是涵盖面更广的业务连续规划的一部分,其核心即对企业或机构的灾难性风险做出评估、防范,特别是对关键性业务数据、流程予以及时记录、备份、保护。

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关键控制点

1. 在与重要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应有相关备份与灾害恢复的技术支持条款。

2.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重要信息备份清单,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司重要信息备份清单,并定期更新。规范和要求

5.1 职责

1.电脑部是公司信息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所有重要信息备份的管理和协调。

2.各部门负责人是确定本部门重要备份数据的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电脑部提供本部门重要数据的备份或最新的备份数据清单。

5.2 备份清单建立和维护

1.各部门人员将需要备份的数据清单填到《部门数据备份清单》中,然后提交到电脑部,并确保每天下班前存放到电脑部指定的网络存储位置。电脑部汇总各部门上报的《部门数据备份清单》,并核对网络上的存储数据,形成《公司数据备份清单》。

2.下列数据应包含在《公司数据备份清单》中: 信息系统(包括:ERP系统、工资系统、考勤系统、安保系统、饭卡系统等);邮

件系统;OA系统;软件系统开发的相关代码和文档;重要网络设备的配置数据和文档;其他重要的数据。

3.备份方式:电脑部负责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保存期限等情况,为各类数据设定适当的备份方式。备份方式有:服务器备份、在线备份、光盘备份。

4.备份频率:凡是采用日备份的,应采用循环覆盖方法,以节约存储设备;但每月要保存一份月末的完整数据。具体规定如下:

5.为了加大数据备份的相对安全电脑部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通过光盘或其他存储设施做永久性备份。不同时期的各备份介质作好相应的编号及相关说明,并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6.数据备份的保存:备份数据应妥善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保存地点应能防火、防盗、防潮。

7.数据备份的检查

电脑部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检查各类备份资料的情况,及时更新或销毁过期的资料,并作好检查记录;对损毁的备份资料,要及时与使用部门联系,共同研究补救措施和方法;对于到达资料保存期限的备份资料,应在得到经营负责人批准后及时销毁。

5.3 灾害恢复计划

1.硬件的灾害恢复:

1)电脑部应保存公司所有计算机、服务器及其辅助设备清单,具体可参见《固定资产编号及台账管理制度》。

2)电脑部应保留所有硬件的供应商目录及详细资料,一旦发生灾害,供应商在接到公司的通知后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设备配备到位。

3)在与信息系统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必须有相关备份与灾害恢复与技术支持条款,并要求供应商出具安全保密承诺书。

4)计算机系统硬件受到破坏,使得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各部门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电脑部,并协助电脑部做好原因调查工作,属于设备供应商问题的,应追究设备供应商的赔偿责任。

5)电脑部及时提出所需设备的采购申请,并将这些设备安装到公司事先指定备用办公地点或依据当时情况指定临时地点,以便尽快恢复正常业务。2.软件的灾害恢复:

公司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所使用的软件及数据备份的保存按数据备份的要求进行,一旦发生系统灾害,负责系统管理的人员通过灾害发生前或其他信息系统所保存的各种备份介质,依据备份标记进行目的性的恢复。

对所有发生的硬件和软件灾害。必须对灾害发生及恢复情况进行

书面记录,对于重大灾害,应立即报告分管副总和总经理。

3.公司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对公司信息系统的相关风险及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实施是否充分、适当进行评估,该项工作由电脑部牵头,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流程图及表单

1-1 部门数据备份清单

1-2 公司数据备份清单 附录

备份与恢复管理 篇2

关键词:数据库,备份,恢复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数据库技术产生于1965年左右,是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数据管理技术中延伸、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在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它涉及到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知识。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QL Server、Access、Sybase、FoxPro等。当用户使用数据库时,要求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是可靠的、正确的,但是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原因(软件、硬件、网络等)或人为的有意无意的破坏(如数据文件被删除、表中数据或某个记录被删除等),都会影响数据库的安全性,造成数据库被损坏或数据丢失,因此,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保证数据库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地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户数据免遭损失,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1 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简介

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主要面向实验室人员,主要对实验的资源、活动以及过程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实验室的规范化、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灌输和强化实验活动的工程化管理观念,提高实验的质量。系统由四个运行分系统平台组成:数据存储与备份中心平台、应用服务器平台、用户终端平台,各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

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采用Unix系统,(图形)工作站,应用服务器可以采用Windows系统,系统管理员用户采用Windows系统和图形用户界面,普通用户采用Windows系统和浏览器方式。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系统,模型方法软件计算运行过程中可能需要的临时数据存储可采用虚拟XML数据库技术,通过专门提供的虚拟XML数据库访问模块进行访问。

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技术分析,本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架构以JavaEE技术体系为主,其功能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用户访问终端采用Windows XP系统平台,支持浏览器IE 6.0以上,支持软件JDK 1.5、Tomcat 6.0、Oracle 10g for Windows;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3操作系统,支持软件JDK 1.5、Tomcat 6.0等;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后台数据库为Oracle 10g for Solaris。

2 Oracle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数据库的备份就是对数据库信息的一种操作系统备份,这些信息可能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文件,包括控制文件、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也可能只是某一部分数据如某个表空间和表。数据库恢复是基于数据库备份的,在数据库正常运行时就应该考虑到数据库可能出现故障,要对数据库及时有效地备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总体来说,Oracle备份与恢复主要有三种方法:脱机备份与恢复、联机备份与恢复、逻辑备份与恢复。

脱机备份与恢复又称冷备份与恢复,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拷贝功能来实现的。在数据库关闭的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所有文件进行复制,一旦数据库出现故障,我们可以用这些拷贝文件覆盖原文件。这种备份可将数据库恢复到它被关闭前的状态。数据库可使用的所有数据文件、所有控制文件、所有联机日志文件及INIT.ORA 文件都被备份下来。在脱机备份与恢复之前,需要确保数据库能够有足够长的时间停留在脱机状态,以便进行完全备份与恢复。

联机备份与恢复也称热备份与恢复,指在数据库处于运行状态下,对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进行备份与恢复,要使用热备份与恢复必须将数据库运行在归档(Archive Log)模式下,当一个数据文件或表空间处于备份与恢复状态时,用户仍然可以访问其他数据,可以实现数据库7×24小时不停机运行。

逻辑备份与恢复是利用Oracle Export 工具将数据库中的模式对象导出到二进制文件中,然后在需要时再利用Oracle Import 工具将二进制文件中的模式对象重新导入到数据库中。逻辑备份可基于全库模式、用户模式或表模式将数据导出,较为灵活。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可以采取该种方式作为辅助备份。

3 信息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

3.1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平台配置

对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技术,一台主机为工作机,另一台主机为备份机,在系统正常情况下,工作机为信息系统提供支持,备份机监视工作机的运行情况,当工作机出现异常,不能支持信息系统运营时,备份机主动接管工作机的工作,继续支持信息的运营,从而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的运行(Non-Stop)。

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应具有快速的数据访问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适合大量的快速的数据交换,配置集群应用服务器处理数据服务、访问服务和安全服务。可扩展配置若干台PC服务器,进行模型和工具软件的运行计算。可扩展配置磁带服务器对以磁带介质存储的数据进行数据调度和数据存取。数据库平台配置结构如图3所示。

3.2 备份与恢复考虑的因素

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很好地避免数据的丢失,这除了需要数据库本身提供高可用性的防故障技术手段之外,还需要数据库用户的积极主动配合,制定行之有效的故障制度。为了保证数据库操作的平稳性和加快恢复的过程。在设计备份与恢复之前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预估存储数据量以及可承受的损失数据量的大小;

2)数据库中需要经常修改的数据的时间和位置,需要装载数据以及修改数据库结构的时间;

3)数据库是否需要7×24小时连续运行,可承受的备份时间长度;

4)在进行数据库恢复操作时,可承受的恢复时间长度;

5)进行备份与恢复时使用的资源、工具、设备和人员等;

6)是否需要闪回技术进行逆向更改。

3.3 备份与恢复的具体措施

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数据库管理员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数据库备份方案,以便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时恢复数据库。

在刚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时,数据库管理员立即对数据库进行了完全备份,将所有数据备份保存在一个独立的磁盘上,与当前数据库系统正在使用的磁盘不同。

3.3.1 脱机备份与恢复

由于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不需要7×24小时连续运行,非工作日数据库的访问量很小,数据库管理员确定脱机备份的时间在每周日2点执行,在Shutdown Immediate的情况下对数据库服务时间影响不是很大,数据库服务器IP为192. 168.0. 2,数据文件存储位置为d:oracleoradatatsglxq,将数据库中所有的参数文件、控制文件、数据文件、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备份放在e:bak的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文件夹下。

脱机备份后,如果数据库由于误操作、硬件故障等受到损坏,可以重新安装Oracle数据库,将备份文件全部复制到原来的位置,重新启动数据库恢复到备份时刻的状态。

3.3.2 联机备份与恢复

在正常工作日情况下,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需要周一至周五每天24 小时运行,在每天保证用户访问的同时,数据库管理员一般在每周五下午进行联机备份,备份命令共有三部分组成:

1)数据文件一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地备份,设置表空间为备份状态,备份表空间的数据文件,恢复表空间为正常状态;

2)备份归档重做日志文件,临时停止归档进程,备份那些在归档日志目录中的文件,重新启动Archive 进程,备份归档的重做日志文件;

3)用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命令来备份控制文件。

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联机备份与恢复的具体措施主要通过第三方软件实现。

3.3.3 逻辑备份与恢复

由于逻辑备份与恢复必须在数据库运行状态下进行,根据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实际特点,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主要以物理备份与恢复为主,逻辑备份与恢复为辅,因此,数据库管理员确定本地从星期一至星期日每天中午1点进行逻辑备份,并且自动异地传输到192.168. 0. 3备份机上,通过Oracle数据库提供的Export和Import实用程序具体执行逻辑备份与恢复操作。

4 结束语

在以数据库为数据管理中心的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库故障而导致业务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系统运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数据库故障的发生以及在数据库发生故障后如何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管理员的首要任务。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实验室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策略,采用多种备份与恢复方式相结合,可以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时最大程度地恢复数据库,减少数据损失,维护数据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是保证实验室正常工作与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亮.Oracle数据库入门与进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谢东.基于Oracle的数据库安全策略[J].现代情报,2006,26(1):119-120,123.

[3]何平,杨树强,贾焰,等.基于Oracle10g的VLDB备份与恢复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6,32(19):79-81.

备份与恢复 篇3

imageX不仅可用来制作Windows安装镜像,还可备份与还原系统,相比Ghost支持增量备份是最大的优势,并且兼容性和稳定性极佳。但是imageX具有一定的学习成本,而基于imageX 开发的GimageX就能以图形化的操作来直观备份恢复系统。

使用GimageX对系统进行备份和还原时,都需要进入Windows PE环境下操作,为了保证GimageX稳定运行,建议使用Windows 7及以上内核的 WinPE,它不仅自带 imageX 文件,并且在进行格式化操作时也不会影响分区对齐。启动 GimageX 后,我们通常只使用“制作映像”和“应用映像”两项功能。

首先,在捕获来源选项中确定需要备份系统的路径,选择系统盘即可,随后确定Wim镜像保存的路径,再输入备份文件的信息和描述,再选择压缩比率并填写显示名称/标志等,最后,再确定备份方式(如图1)。如果你是首次备份则选择新建映像,如果你之前已经有备份过,则选择增量备份,系统即会开始对系统进行备份了,备份速度与文件大小、机器性能、压缩比有关,在默认快速选项下备份速度尚可。

当我们利用GimageX还原时,也需要进入Win PE系统下。其还原操作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如干净彻底地恢复系统,需要用户手动对系统盘进行格式化,再进行恢复工作(imageX不会自动格式化)。在GimageX,我们选择“应用映像”,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Wim 格式的备份文件,并选择恢复到系统盘的路径,随后选择需要恢复的版本,点击“应用”按钮即可开始恢复系统了(如图2)。

备份与恢复管理 篇4

Windows优化大师备份与恢复

Windows优化大师的备份时采用了高压缩率的快速压缩算法,经测试仅仅在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压缩率下即已超过Winzip压缩率,达到了WinRAR的最大压缩率。Windows优化大师用户若选用最大压缩率则可全面超越目前流行压缩软件的压缩率,为用户节省了大量备份的磁盘空间。据测试,WindowsXP的48MB注册表备份文件可以压缩到3MB(Windows98下更可压缩至1MB左右);9MB的动态链接库可以压缩到不到2MB。

进入Windows优化大师的备份与恢复窗口,列表中列出了当前可以恢复的备份,随Windows优化大师的操作界面不同,此处列出的备份可能是:注册表的全部信息、动态链接库备份、ActiveX/COM组件备份、垃圾文件清理备份、驱动备份、软件智能卸载备份、系统文件备份等。每一项备份信息从左到右分别是备份日期、备份文件名称、备份说明、备份文件大小以及备份时用户的操作系统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的备份存放格式Windows优化大师使用了不同图标来表示,如下所示:

黄色磁盘图标表示该备份文件经过Windows优化大师压缩存放,可以用Windows优化大师解压缩恢复;

Windows优化大师备份与恢复

蓝色磁盘图标表示该备份文件Windows优化大师没有进行压缩存放(可能是Windows优化大师压缩失败或待压缩的备份文件太小而没必要压缩),可以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进行恢复;

灰色磁盘图标表示该备份文件已经损坏或与备份文件相关的恢复信息已经损坏,Windows优化大师无法进行恢复,    Windows优化大师备份与恢复

在备份与恢复中,用户还可以对其属性进行设置。目前,Windows优化大师提供的设置选项包括:

1、备份压缩率设置。使用者可以设置Windows优化大师备份时的压缩率为最快压缩率(压缩速度最快,但压缩率较小,因此压缩后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较大);默认压缩率(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的压缩率,速度较快,压缩率较高,压缩后文件占用磁盘空间较小);最大压缩率(压缩速度较慢,压缩率最高,压缩后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最小)。

2、备份路径。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的备份目录为Windows优化大师目录下的Backup子目录。使用者也可以在此处重新定义。

备份与恢复管理 篇5

由于某种原因致使Windows操作系统彻底崩溃,并且无法修复,只好花几个小时重装Windows系统,以及Office等一二十个各种工具软件,还要重新设置一遍系统令其达到最佳状态,这是任何一个玩电脑的人都尝试过的极痛苦事情。但我可以告诉你:从今以后可以变痛苦为痛快,删除已经崩溃的操作系统所在硬盘分区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后,上述全部重新安装工作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你也许会问:真的吗?Let`s go!

一、前提条件

当然,要兑现上述承诺,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安装双Windows操作系统,即Windows 98(以下简称Win98)和Windows (以下简称Win2000),且安装在不同的硬盘分区。有关双Windows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请参见我的前作《双Windows系统的安装、设置和维护》(《电脑报》第4期15版,以下简称《双》),本文是以该文的操作系统安装模式为基础进行阐述的。需要对该文作一点必要补充的是,我谈到安装Win2000时,在“选择文件系统”选项中,选择C盘“保持现有文件系统”,是指保持FAT32文件系统模式,不应该选择NTFS文件系统模式来安装Win2000。

二、建立系统备份

系统的备份方法,是在C盘(即Win2000操作系统)中对D盘的Win98系统文件进行备份;在D盘(即Win98操作系统)中对C盘的Win2000系统文件进行备份。

1.准备工作

1消肿和安装处理。消肿就是对操作系统中一些不必要的,而且储存量大的软件进行卸载或整理,例如大型游戏等。同时,将你最常用的工具如Office、Winamp、查杀毒等软件安装好。其消肿和安装的原则是,既要尽量减少系统文件容量,又不能增加过多的重新设置和安装工作。

2清除无用文件,优化注册表,并将两个操作系统的配置、参数、桌面等分别设置为适合自己使用的最佳状态。

3在相应操作系统的“文件夹选项”中,均设置为“显示所有文件”,以便将隐含文件也一并备份。

4在C、D盘以外的分区中,腾出大约800MB左右的磁盘空间出来作储存备份文件用。具体多少将根据操作系统所在分区文件容量多大而定,可参考下面附表推算。

5将C、D盘,以及储存备份文件的硬盘分区如E盘等进行一次碎片整理。

6为了尽量减少备份文件的容量,我们可以采取压缩备份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在压缩备份的过程中,也会有“导出”启动文件和系统文件的作用。压缩软件很多,但据我的使用经验和习惯,最好使用著名的WinRAR,它支持多文件目录的压缩,速度较快,操作方便,且很可靠。我使用的版本是2.50 beta 5。

2.系统备份

1Win98操作系统的备份:启动电脑,进入C盘的Win2000操作系统中,打开WinRAR,点击右边磁盘驱动器下拉菜单选择D盘,选择除了“Win386.swp”以外的所有文件目录和文件(因为“Win386.swp”是虚拟内存文件,所以没有必要将它一起备份)。点击快捷按钮“Add”打开“Archive name and parameters”,在“Archive”或“Browse”中键入保存路径和备份文件名,例如我将之保存为“E:系统备份Win98d.rar”,

将“Volume size,bytes”设置为“Autodetect”。其它使用默认值即可,按“OK”就开始D盘Win98系统文件的压缩备份了。

2Win2000操作系统的备份:重新启动电脑,进入D盘的Win98操作系统,打开WinRAR,这次我们将待压缩磁盘驱动器选择为C盘,并且选择全部文件目录和文件,设置保存为“E:系统备份Win2000c.rar”,进行C盘Win2000系统文件的压缩备份。

三、系统崩溃后的恢复

1.Win98系统崩溃后的恢复

启动电脑,进入Win2000操作系统中,按下列步骤进行恢复:

1打开“资源管理器”,首先将Win98崩溃前还来不及备份的一些有用文件备份到其它磁盘分区中。

2在“资源管理器”中选D盘,除了“Recycled”即“回收站”外,将其它所有文件目录和文件删除,并清空回收站。我们不能直接对D盘进行Format处理,是因为Windows以及其它一些如“超级保镖”等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会在硬盘的DBR中留下记录,如果我们Format其分区的话,会删除其记录,给操作系统恢复后的使用带来新的问题。我们只能直接手工删除该分区的全部文件目录和文件,这样恢复后仍然可以使用硬盘DBR中原来的信息记录,才能保证做到100%地恢复其操作系统。

3打开WinRAR,在右边驱动器下拉菜单中选择E盘,双击“系统备份Win98d.rar”,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见完整的Win98操作系统备份文件。选择全部文件目录和文件,点击快捷按钮“Extract to”打开“Extract path and options”,在右边窗口中直接选择D盘,然后按“OK”,就开始将其文件目录和文件解压到D盘中。

解压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重启电脑,完好无缺的Win98以及个人配置在欢迎你的光临呢!

2.Win2000系统崩溃后的恢复

如果Win2000系统崩溃,我们启动电脑进入Win98操作系统中,跟着的步骤与“Win98系统崩溃后的恢复”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

1手工删除C盘的所有文件目录和文件。

2将“Win2000c.rar”系统文件解压至C盘。

我的两个操作系统的压缩备份和解压安装数据情况参见附表。

附表:

其中,两个磁盘分区里操作系统文件容量的大小与你在各操作系统中所安装配置的软件不同而有所出入,它的大小又直接关系到压缩和解压所需的时间。

四、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在DOS下进行压缩和解压。由于DOS操作系统对文件名的8.3限制问题,而在Win98和Win2000操作系统里长文件名很多,若在DOS下压缩和解压,会破坏原来的文件名,令系统无法完整恢复。

2.删除C盘文件目录和文件的操作只能够在“资源管理器”中进行,删除后,两个Windows系统的启动文件全部消失,这时候绝对不可以重启电脑,只有将C盘的系统备份文件“Win2000c.rar”全部解压到C盘后,才能重启,否则两个系统均无法恢复启动。

备份与恢复管理 篇6

假设一家大型企业的AD(Active Directory,目录服务)数据库中有上千名用户数据,某一天AD数据库遭到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导致了用户数据的丢失,此时如果逐个恢复数据,那么工作量无疑将是惊人的巨大。

所以,有经验的网管通常 会定期进行AD数据库的备份,当AD数据库出现种种问题时,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AD数据库的数据还原了。当然也有很多网管对这么重要的备份操作并不了解或忽视了。

备份AD数据库

备份AD数据库的操作并不复杂,因为备份操作是通过备份向导来完成的,所以即使是菜鸟级网管也可以轻松上手。

依次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备份”,在打开的“备份或还原向导”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备份或还原”选择对话框。

在选择“备份文件和设置”项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要备份的内容”对话框,选择“让我选择要备份的内容”项并点击“下一步”按钮。在“要备份的项目”对话框中依次展开“桌面→我的电脑”,勾选“System State”项。

在下一步的“备份类型、目标和名称”对话框中根据提示选择好备份文件的存储路径,并设置好备份文件的名称,点击“下一步”按钮。接着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完成”按钮。

此时请中断计算机系统中的其他操作,因为片刻后AD数据库的备份操作就会开始进行了。

还原AD数据库

相对于AD数据库的备份操作,AD数据库的还原操作就显得稍微有些复杂了。因为除了按备份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外,还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才能顺利完成还原,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AD服务正常运行时,是不能够进行AD数据库还原操作的。

所以AD数据库的还原操作应该按以下方式进行:

1.进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

重新启动计算机在进入WindowsServer 2003的初始画面前,按F8键进入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界面。此时可以通过键盘上的上下方向键选择“目录服务还原模式(只用于Windows域控制器)”项。

在回车确认后,使用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户登录系统,此时可以看出系统是处于安全模式的。

2.使用还原向导

在进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后,依次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备份”,在打开的“备份或还原向导”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备份或还原”选择对话框,选择“还原文件和设置”。在“还原项目”对话框中选中备份文件。

在稍后弹出的界面中点击“完成”按钮。稍等片刻,系统将弹出一个警告提示框,点击“确定”按钮,确认数据库的覆盖操作即可开始AD数据库的还原。

在完成还原操作后,点击对话框中的“关闭”按钮就可以结束了。最后将会弹出一个“备份工具”提示框,点击“是”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朋友还原AD数据库时会出现忘记当初设置的还原密码(添加AD服务时设置)的情况,这个时候就无法进入目录还原模式了。

遇到这种情况时请勿慌张,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依次点击“开始→运行”,在弹出的运行栏中输入“Ntdsutil”命令的方法,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进入目录还原模式密码的重设操作。

在设置还原密码成功后,还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重启后即可使用新的还原密码进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了。

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方案设计 篇7

一、威胁数据安全的原因与考虑因素

信息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系统失效,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

1、威胁数据的安全,造成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

(1)硬盘驱动器损坏,由于一个系统或电器的物理损坏导致文件、数据的丢失;

(2)人为错误,人为删除一个文件或格式化一个磁盘(占数据灾难的80%);

(3)黑客的攻击,黑客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计算机系统;

(4)病毒,使计算机系统感染,甚至损坏计算机数据;

(5)自然灾害,火灾、洪水或地震也会无情地毁灭计算机系统;

(6)电源浪涌,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损害计算机驱动器上的文件;

(7)磁干扰,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磁场可以破坏磁碟中的文件。

2、建立完整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必须考虑以下内容

(1)计算机网络数据备份的自动化,以减少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2)使数据备份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3)对介质管理的有效化,防止读写操作的错误;

(4)对数据形成分门别类的介质存储,使数据的保存更细致、科学;

(5)以备份服务器形成备份中心,对各种平台的应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的备份,系统管理员可以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管理、监控、配置备份系统,实现分布处理,集中管理的特点;

(6)维护人员可以容易地恢复损坏的整个文件系统和各类数据;

(7)备份系统还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因素。

二、需求分析

针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现状,为了保障信息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方案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操作系统恢复

实现所有操作系统的容灾与快速恢复。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故障时,能通过快速恢复手段,恢复操作系统与相应的应用程序,使其正常运行,故障恢复要求操作简单、快捷。

2、数据库实时保护

实现ORACLE、SQL、DOMINO等数据库的实时数据保护,数据丢失为0(包括备份和恢复);实现数据库服务器故障情况下的快速恢复,数据恢复要求简单、快捷。

3、关联数据一致性保护

实现PDM系统文件服务器与PDM数据库服务器的实时备份与同步恢复,并能实现PDM文件服务器与PDM数据库任一时间点的同步回滚(到同一时间点,且能保证文件卷与数据库在回滚时间点的一致性),对备份的快照数据可直接加载和使用。

4、异地容灾保护

实现信息系统的异地容灾,通过IP网络实现。将本地备份的数据能以增量方式实时备份到异地且数据完整,并可以恢复任意时间点的异地备份数据到本地。对网络不应产生过大压力,允许夜间进行异地备份,本地与异地之间有一条100M光纤以太链路。

5、ESX虚拟机数据系统保护

由于部分系统是运行在ESX虚拟机上,需要对其中重要的服务器进行数据和系统保护,一旦运行虚拟机的物理服务器出现故障,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

6、系统扩展性

方案具有可扩展性,满足未来信息系统扩展需要。

三、方案设计

1、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信息系统很多,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器数据库系统,ERP系统,OA办公系统,文件服务器及各种应用软件等,担负生产管理和办公业务等极其重要的工作,每天数据增长约为20M。数据的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所以对整个系统的数据做好数据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一直以来,为了保护数据,技术人员采用手动备份方式,利用磁带对数据进行备份存储。这种备份方式只适用于数据量很小的非关键应用领域。随着数据量的增大,系统管理人员很难管理备份介质。同时,当对同一个数据库的容量超过一盘磁带的容量时,手动备份工作就变成了一个极其复杂、效率极低、风险很大的工作了。

随着系统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维护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备份对业务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其自动化程度低,出错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所以现有的备份手段已经不能保证快速、有效的保护数据,并且直接影响到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2、备份系统架构

企业对数据库的安全要求较高,既要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实时备份,又要对数据库数据恢复提出数据高度可用性和数据库服务器故障情况下的快速恢复,因此采用基于相应数据库技术的同步复制以及Snapshot快照技术才能很好地达到要求,因为目标复制和快照数据可以直接加载使用,也可以转向映射,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同时,提升数据库恢复速度。

PDM系统应用具有独特性,即PDM文件服务器存放的数据,必须与PDM数据库服务器存放记录保持完全一致性,否则备份的数据对用户将毫无意义。因此,通过布署“同步复制结合快照”的技术,并在任意时间点数据恢复功能的支持下,完全能实现用户PDM系统一致性恢复的需求。

对于操作系统的保护与快速恢复需求,只需要通过实时复制技术,将操作系统实时备份到基于存储设备的磁盘阵列中即可实现,在操作系统故障时,故障服务器从存储设备中直接引导操作系统,不仅满足用户对操作系统故障情况下快速恢复的需求,也可能通过WMWARE软件,实现用户故障操作系统的异机启动。

对用户异地容灾需求,从技术上直接采用基于IP的网络复制,策略上按用户网络的流量情况制订对应的复制策略,即可满足用户对异地容灾的需求;并且,此技术支持用户未来的扩展,当用户有基于光纤的快速网络时,用户完全能够从异地直接启动操作系统和映射数据到本地服务器,为用户提升更多的应用价值。

综合考察国内、国际市场对信息系统安全产品的各类解决方案,我们认为Net Stor NRS快速恢复与异地复制解决方案最适合企业的需求,通过软硬件的搭配,异地复制功能的配合,用户在不改变现有应用架构的前提下,轻松实现上述数据实时保护与快速灾难恢复功能。

3、方案拓扑结构图

4、方案总体描述

本方案中,本地机房购置两台NRS1000-F设备,异地购置一台NRS1000-S;放在本地的NRS1000-F设备通过FC-SAN/IP-SAN网络与生产服务器系统相连,实时保护生产数据和应用系统,并通过日志和快照记录任意时间点数据变化状态,防止数据逻辑错误。异地NRS1000-S通过IP网络与本地NRS-F相连,在NRS同步软件的控制下,本地和异地NRS数据按策略进行同步备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实现本地和异地的实时备份,只需要调整同步策略即可)。

通过Net Stor NRS管理界面,在NRS1000-F设备上为每个应用服务器创建对应的虚拟硬盘,并指定给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正常工作状态下,应用服务器从本地硬盘引导操作系统,所有数据I/O均在本地的硬盘上执行。在数据I/O的同时,NRS代理软件以及相应数据库的Snapshot Agent会根据设定好的数据复制策略,将应用服务器本地硬盘的数据和系统复制到Net Stor NRS创建的相应的虚拟磁盘中。

如果应用服务器中用于存放应用数据的磁盘出现故障(非系统盘),我们可以通过NRS代理软件或VM管理功能,使用相应的虚拟磁盘顶替应用服务器的故障盘工作;当用户在线更换了故障磁盘后,通过NRS代理软件或VM,我们可以将虚拟磁盘中的数据复制到新更换的物理磁盘中,数据复制完毕后,我们可以将业务数据的I/O转向新更换的物理磁盘,而虚拟磁盘仍作为实时复制备援磁盘。整个过程无需重新启动应用服务器。

如果应用服务器的系统盘出现故障,我们可以选择从NRS设备的虚拟磁盘引导操作系统,业务系统即可恢复正常工作;如果在线更换了应用服务器的系统盘,通过NRS代理软件或VM,我们可以将虚拟磁盘中的数据复制回更新了的系统盘,复制完毕后,重新启动应用服务器,这时我们就可以像正常一样从本地物理磁盘引导操作系统了。整个过程视系统盘数据量而定,但总体的系统停机时间会非常短。

通过NRS代理软件或VM以及相应与设备配套的Snapshot Agent软件,我们可以将系统的数据库、操作系统恢复到任意一次的状态,从而大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FC或i SCSI技术使得数据I/O性能得到大幅的提升,而系统的整体投资却没有上升。在快照与快照时间差(由策略引起)内的数据保护,通过CDP(连续数据保护)技术,解决时间差而带来的数据保护盲点。

对于文件与数据库分离的PDM系统,本方案在按标准的数据库保护、操作系统保护技术进行数据备份的前提下,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中找到正确时间点,而直接将另一台服务器快照恢复到正确状态的技术,从而实现数据库与文件服务器的快速同步恢复。

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不断上线情况下,企业只需为新系统购买相应的Snapshot Agents即可轻松实现,这为企业提供了更高的性价,极大提高系统的应用价值。

5、方案优势

(1)数据保护完整性好

数据从服务器同步到本地NRS的同时,使用了NRS数据库代理的快照以及磁盘日志功能,保证了同步到本地NRS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其次,数据异地保护是通过NRS自身的复制功能来实现,在复制数据的同时,也启用NRS的快照复制功能,有效保证复制到异地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存储合理

在整个数据保护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底层数据块复制方式,数据库数据一直保留了原有数据结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启动数据库,而不需要Restore的过程,为应用系统的快速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3)复制方式灵活

在数据复制过程中,使用的是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相结合的方式,一旦远程连接出现故障,NRS自动缓存更改数据,变同步为异步复制,网络恢复后,存储的更改数据自动复制到异地,并更改复制方式为同步。此数据复制方式,充分利用了宝贵的异地数据传输带宽,并保证了异地数据复制的可靠性。容灾复制采用数据块级增量复制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异地数据复制的数据量,节省了宝贵的异地网络带宽。

(4)操作简单

在方案设计中,所用功能在同一设备下实现,提供单一管理界面,简化管理步骤,提升信息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5)数据恢复快捷

借助于虚拟机软件vmware,可以把多个崩溃的系统恢复到同一台服务器上,为所有系统同时应急启动提供可能;不存在硬件兼容问题,也不需要加载额外的驱动,简化异机恢复步骤;目标数据与操作系统结构完全一致,重启系统不需要恢复过程,减少了系统恢复时间,简化了恢复过程。

(6)数据复制可靠

在此方案中,使用了数据复制增量缓存技术,在任何复杂的网络情况下,都能保证复制的可靠性。

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服务器的应用系统制定Snapshot(快照)策略设定。

四、实施效果

备份与恢复管理 篇8

在使用Windows XP还原系统或使用ghost恢复系统时,在默认的情况下,会丢失从恢复点到现在这一段时间内对Outlook Express进行的所有设置,包括邮件账户、收到的已经保存的电子邮件和已经设置的邮件接收规则、阻止发件人名单等。对于邮件账户来说可能变化不大,但对于邮件规则和阻止发件人名单来说,这段时间内,可能我们又设置了很多,同时也可能又接收了很多有价值的邮件,而此时系统又必须恢复或还原,那么这段时间内的相关工作将不复存在,这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一、 更改已接收邮件的存储位置

Outlook Express默认情况下将已经接收的电子邮件存储在C盘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hebei1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 Identities {01960880-ABB4-4AFD-A274-42E094C687E6}MicrosoftOutlook Express文件夹下(计算机不同文件夹中的hebei1和{01960880-ABB4-4AFD-A274-42E094C687E6}会有所不同),因而系统恢复后,新接收的数据将被覆盖。

我们如果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在其他盘符上,那么系统的恢复将不会覆盖新接收的数据,新接收的邮件仍将存在。

方法是:打开Outlook Express,点击“工具”菜单,单击“选项”,在“选项”窗口中单击“维护”标签,在弹出的窗口,点击“存储文件夹”按钮,弹出“存储位置”窗口。

点击“更改(c)”按钮,选择存储的文件夹或直接在文本框内输入存储文件夹。注意,存储位置应选在系统盘符(通常为C盘)之外的其他盘符上,比如,G:outlook express。注意,此设置最好在系统备份之前进行,这样系统恢复后就不需要进行任何重新设置了。

二、 邮件账户的备份和恢复

邮件账户的数据存放位置在Outlook Express 6.0版本中没有可选位置,其默认存储于C盘上,因而,必须单独备份出来。方法是:打开Outlook Express,点击“工具”菜单,点击“帐户”选项,弹出“internet 账户”窗口,默认显示的是“邮件”标签。

点击“导出”按钮,弹出存储文件对话框,文件名采用原有的默认名字,选择存储位置(比如:G:outlookexpress)保存。按照同样的办法导出其他所有帐户即完成邮件账户的备份。

当系统恢复后,需要将已经备份的邮件账户恢复到Outlook Express中,邮件账户的恢复方法与备份的操作相似:

打开Outlook Express,点击“工具”菜单,点击“帐户”选项,弹出“internet 账户”窗口,默认显示的是“邮件”标签。点击“导入”按钮,弹出“导入internet 帐户”窗口,选择文件夹(比如:G:outlook express)和账户文件名,点击“打开”按钮,此时帐户已经出现在“internet 帐户”窗口中,表明导入成功。按照同样的办法导入其它所有邮件帐户即完成邮件账户的恢复。

三、 邮件规则等的备份和恢复

邮件接收规则和阻止发件人名单的数据存放位置在outlook express 6.0版本中也没有可选位置,其默认存储于C:盘上,同时,该版本也没有邮件规则的导出功能(Outlook XP具有导出功能)。要备份邮件接收规则和阻止发件人名单的数据,需要借助于系统注册表。方法如下:

打开“我的电脑”,单击“C:windowsregedit.exe”(或点击“开始”,再点击“运行”,在“运行”窗口的文本框内输入“regedit.exe”,点击“确定”按钮),对于Windows XP系统下的Outlook Express 6.0来说,其相关设置对应于主项:

HKEY_CURRENT_USERIdentities{B36061B2-246B-4A67-A38C-B46106F729DD}SoftwareMicrosoftOutlook Express,

在Outlook Express主项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上选“导出”选项,出现“导出注册表文件”窗口,选择存放的位置和文件名(如G盘的outlook.reg),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导出。此时导出了outlook express 的所有设置。

上述设置的恢复要在系统恢复之后进行,恢复时,只要双击所备份的注册表文件(如outlook.reg)就可以将近期的设置导入到注册表中。

四、 说明

一键ghost恢复备份 篇9

软件名称:一键GHOST

软件版本:8.2Build050706

运行环境:Windows98/ME/2000/XP

软件大小:5194KB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不过“一键GHOST”的出现解决了菜鸟们的难题。只需要按方向键和回车键,就可以轻松地一键备份/恢复系统(即使是NTFS系统)。它是一款基于GHOST程序下开发的一款中文免费备份软件,有了它的时间将缩短!

●一键自动备份/恢复系统

下载该程序并在Windows下安装,程序安装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双重启动菜单,重启后按提示选择“1KEYGHOST8.2Build050706”即可进入DOS,

接着在出现主菜单选择“一键备份C盘”。如果是恢复系统则选择“一键恢复C盘”。“一键恢复C盘”操作是建立在已经备份过C盘的基础上的。

小提示:由于是一键自动备份/还原,很容易被其他用户误操作,我们可以在BIOS中设置登录密码。

顶多五步!就能让你见到蓝天白云

在弹出窗口中的“确定”项按下回车,程序自动启动将系统C盘备份到“D:c_pan.gho”

小提示:备份前要保证D盘有足够空间并不要更改GHO文件名,否则无法完成一键自动备份/恢复。

●一键手动备份

Linux下备份恢复技术的应用 篇10

备份与恢复系统承担着事前备份与事后恢复的职能。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下,任何一个网络上的信息 系统都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只要有网络存在,就会有来自网络的形形色色的威胁。为了抵御网络的攻击和入侵,虽然我们引入了日趋成熟的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系统等, 们的入侵手段也日益高明,他们总能找到这些系统的安全漏洞及不足进行入侵,因而网络入侵所引起的安全事件呈逐年增加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以保证网络中关键系统的绝对安全,因而就需要采用备份及恢复技术。备份及恢复技术就是使用存储介质和一定的策略,定期将系统业务数据备份下来,以保证数据意外丢失时能尽快恢复,将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它是信息安全学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

Linux下的备份技术

对于备份和恢复来说,Linux提供了诸如tar、cpio、 dump等工具来实现。这样,用户无需花钱购买,便可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相应的备份恢复工具实现备份与恢复的基本功能。

tar工具介绍

tar是一个已移植到 Linux 中的经典 Unix 命令。 tar 是 tape archive(磁带归档)的缩写,最初设计用于将文件打包到磁带上,现在我们大都使用它来实现备份某个分区或者某些重要的文件目录。我们使用 tar 可以打包整个目录树,这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备份。归档文件可以全部还原,或从中展开单独的文件和目录。备份可以保存到基于文件的设备或磁带设备上。文件可以在还原时重定向,以便将它们重新放到一个与最初保存它们的目录(或系统)不同的目录(或系统)。tar是与文件系统无关的,因而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它可以使用在ext2、ext3、jfs、Reiser和其他文件系统上。

使用tar非常类似于使用诸如Windows环境下的Winzip、WinRAR这样的文件实用工具。只需将它指向一个目的(可以是文件或设备),然后指定想要打包的文件,就可以通过标准的压缩类型来动态压缩归档文件,或指定一个自己选择的外部压缩程序。要通过bzip2压缩或解压缩文件,可使用tar -z命令。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该工具进行数据备份的例子:

tar czvf - /root/code > /tmp/code_bak.tgz (将/root/code目录下的所有程序文件打包备份到/tmp/code_bak.tgz)

tar xzvf /tmp/code_bak.tgz /root/code (将备份的目录文件恢复到指定目录)

cpio工具介绍

cpio命令可以从tar或者cpio档案文件中拷入或者拷出文件。cpio命令和tar命令兼容,但是这个命令具备一些tar命令没有的功能,如下所示:

● 支持cpio和tar两种档案文件格式;

● 支持许多老式磁带数据格式;

● 能够通过一个管道(pipe-line)读取文件的文件名。

目前看来,只有很少的Linux软件包是以cpio格式发行的。用户如果对cpio命令的详细情况感兴趣,可以通过“man cpio ”命令阅读它的使用手册。

dump 和 restore介绍

dump可以执行类似tar的功能。然而,dump倾向于考虑文件系统而不是个别的文件。dump检查ext2文件系统上的文件,并确定哪些文件需要备份。这些文件将出于安全保护而被复制到给定的磁盘、磁带或其他存储媒体上。在大多数媒体上,容量是通过一直写入直至返回一个end-of-media标记来确定的。

配合dump的程序是restore,它用于从转储映像还原文件。restore命令执行转储的逆向功能。可以首先还原文件系统的完全备份,而后续的增量备份可以在已还原的完全备份之上覆盖。可以从完全或部分备份中还原单独的文件或者目录树。

dump和restore都能在网络上运行,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进行备份或还原。dump和restore使用磁带驱动器和提供广泛选项的文件设备。然而,两者都仅限用于ext2和ext3文件系统。如果使用的是JFS、Reiser或者其他文件系统,将需要其他的实用工具,比如 tar。 举个例子:

dump 0f /dev/nst0 /(将ext2文件系统备份到第一个SCSI设备)

restore -xf /dev/nst0 /home/code(将备份的SCSI设备中的/home/code目录下的所有数据还原到磁盘)

另外,现在市场上还存在着诸如Tivoli Storage Manager之类的商业化存储备份工具,这些都是可视化的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用户界面来实现备份与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款商业软件,因而并不是免费的,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它所提供的功能与我们上述的Linux自带的备份与恢复工具比较相似,只是更加人性化和友好,使用户从枯燥的命令行方式下摆脱出来,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备份需要花费一定量的物力和财力,如何在备份所取得的收益与备份消耗的资源上做一个权衡是网络安全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支出大于产出也就意味着低效甚至失败。所以在Linux环境中进行数据备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对待,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需要对一些关键的目录进行区分,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备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情况下,以下所列目录是需要备份的,它们在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etc包含所有核心配置文件,这其中包括密码文件、网络配置文件、系统名称、防火墙规则、NFS文件系统配置文件以及其他全局系统项;/var包含系统守护进程(服务)所使用的信息,包括 DNS 配置、DHCP 租期、邮件缓冲文件、HTTP 服务器文件等;/home包含所有用户的默认用户主目录,这包括他们的个人设置、已下载的文件和用户存放在系统中的重要的信息;/root是根(root)用户的主目录;/bin是存放许多系统中常用的诸如ls、ps等命令的重要场所,这些命令在磁盘上均有影响,极容易遭受 的破坏。

相反地,在Linux系统中,如下目录是不应该备份的:/proc永远不需要备份,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文件系统,而是运行内核和环境的虚拟化视图,它包括诸如 /proc/cpuinfo、/proc/meminfo 这样的文件,这个文件是整个运行内存的虚拟视图,一旦系统关机或者重新启动,该目录下的信息便不复存在;/dev包含硬件设备的文件表示,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空白的系统,那就可以备份 /dev,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已安装的Linux系统,那么备份/dev 是没有必要的;另外,一些软链接(也就是指向另外一些磁盘文件的文件)是不需要备份的,因为这些文件当中存储的只是被指向文件的地址,这些软链接文件,用户可以通过使用“ls -l”命令来判定,如下所示,其中linux-2.4即为一个软链接文件,它指向的是linux-2.4.7-10这个目录。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6月 19 linux-2.4 -> linux-2.4.7-10

链 接

备份技术及基本分类

一般说来,建立一套完备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必须具备如下几个必要条件:

● 数据备份的容量都是比较大的,所以针对关键业务系统的数据备份需要实现自动化,以减少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

● 以备份服务器形成备份中心,对各种平台的应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的备份,系统管理员可以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管理、监控、配置备份系统,实现分布处理,集中管理的特点;

● 用户可以比较方便和快捷地恢复损坏的整个文件系统和各类数据;

● 备份系统还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因素。

进行备份工作需要确定数据备份的策略。备份策略指确定需备份的内容、备份时间及备份方式。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备份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完全备份

就是每天对系统进行完全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用户和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并且,由于备份的时间间隔太小而造成的完全备份数目过多,造成硬件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是很不必要的。

2.增量备份

就是每天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存储介质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备份间隔中的数据是无法恢复的,这就需要用户在指定备份间隔时做适当的权衡,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差分备份

上一篇:高中生活的总结下一篇:村基层党建工作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