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与重建技术

2024-05-29

恢复与重建技术(共9篇)

恢复与重建技术 篇1

1 萍乡采矿废弃区概况

萍乡地处赣西, 是湘赣边境的重镇, 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260km, 毗邻长株潭经济圈, 是两个经济发展区相互沟通、发展联系的桥梁和通道, 袁水、禾水系赣江的二级支流, 萍水、草水、栗水是湘江支流, 生态无界, 站在生态建设全局的高度看, 萍乡的生态建设并没有被边缘化, 而是中间化, 意义不仅仅是改善单方面的环境质量, 而是直接影响到两个经济圈的环境质量, 对两省、国家乃至地球的环境质量改善都有贡献[1]。

萍乡自然资源丰富, 历史上就以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铜、石灰石、高岭土、粉石英、瓷土等, 矿产资源丰富, 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t, 铁矿储量6760万t, 优质石灰石67亿t。萍乡以煤立市, 1898年清邮政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办萍乡煤矿, 1908年又创办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股份合资企业———汉冶萍公司, 修筑了株萍 (至安源) 铁路, 萍乡煤矿为该公司重要组成部分, 是江南最早采用西法机器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 1916年就产原煤95万t、焦炭25万t, 被誉为“江南煤都”。经过百多年地下大规模开采, 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日趋困难, 且近四成为劣质煤, 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开采过程中通风、提升运输、抽水等方面消耗成倍增长。伴随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如山。目前, 全市累计堆存量近亿吨, 占用土地面积超过533.3hm2, 萍乡矿区周边受影响的土地面积达4755.8hm2, 破坏林地面积4553.5hm2[2]。目前, 萍乡林业科研团队完成了“长江以南废弃煤矿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课题研究, 并收集保存各类矿山复绿种质资源19份, 还培育出适应性强的矿山复绿树种香樟、泡桐、胡枝子、刺槐、构树、盐肤木、紫穗槐、翅荚木、枸骨、夹竹桃、多花玉兰、栾树、常青藤、商陆、搏落回等共计15个品种。与萍乡矿业联合, 在部分闲置的煤矸石山上试验栽种泡桐、翅荚木、紫穗槐、常青藤等耐瘠薄土壤, 适应性强的树种, 现成活率高, 长势很好, 堆翠叠绿。

2 国内外退化森林恢复案例分析

2.1 国外案例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各类生态系统的退化, 相继引发的环境问题加剧, 国外开始注重对主要采矿废弃地的恢复重建研究[3]。美国是以复耕法为依据, 主要有原料复耕法、固体废弃物规范和填埋、土地复耕过程的技术监控和监督;英国的办法是把环境污染定为犯罪;加拿大采用的是:在采矿前编制出相应的技术数据, 明确存在的环境风险, 在矿山采矿过程中实施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划分标准, 各省采用了保证金制度, 作为复耕的保护治理机制, 在生态技术管理方面立法, 把治理放到事前管理;德国则采用土地复耕法, 复耕以后的土地由企业负责, 拥有土地使用权和处理权, 符合了“谁开采、谁复耕、谁受益”原则[4~6]。

2.2 国内案例分析

我国早在古代的采石活动中就注重生态重建, 如浙江绍兴东湖风景区原先是一处采石场, 从汉代起开始采石, 由于常年累月的开凿, 形成千奇百怪的峭壁和深邃的小塘, 构成了东湖的雏形, 并经长期改造, 形成了山水交融、洞窍盘错的风景旅游胜地。淮北杨庄煤矿已利用地表塌陷形成的湖泊建成了皖北第一座“水上公园”, 保护了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了土地, 还具有丰富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少矿区利用塌陷区建立了养鱼塘、游泳池等, 废物利用的同时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就业问题[7]。我国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但是直到80年代这项工作基本上还是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和低水平的状况。1988年我国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 使我国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其恢复的速度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据统计, 1990~1995年全国累计恢复各类废弃土地约53.3万hm2, 其中1526家大、中型矿山恢复矿区废弃地约为4.67万hm2, 占全国累计矿区废弃地面积的1.62%, 但是对389座乡镇矿区的调查表明, 乡镇小型矿区对土地破坏十分严重, 生态恢复率几乎为零。从总体上看, 我国各类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并不乐观[8]。

3 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技术

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包括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边坡防护 (种草护坡、造林护坡) , 开采建设形成的开采区裸露土地、尾矿库、排土场和塌陷区的恢复林草植被, 以及对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 对树种选择、配置及栽植方式进行布局。

(1) 土地整理与土壤改良。土地整理需要符合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利用方向, 对一些弃渣优先进行综合利用。在采矿废弃恢复前, 对矿山的土壤进行科学采样和理化分析, 测定其土壤中N、P、Ka、Ca、Mg、pH值、有机质含量等。根据测定结果对矿山的土壤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改良措施。土地整理和客土改良需满足植被恢复施工作业的要求, 注意施工中机械作业、材料运输通道和后期人工维护管理的作业道的预留。

(2) 整地方式。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又分为带式整地和点式整地。矿山废弃地的整地常与客土、土壤改良相结合, 尤其与客土作业联系紧密。全面整地尤其是全面客土改良整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大, 便于全面恢复矿区植被。带式整地是长条状整理废弃地, 在带上作为重点客土改良种植区域, 坡面可以采用全面播层客土或者点式客土。带式客土整地是弃渣边坡如煤矸石、铁矿排土场等堆积废弃地重要的整地方式。在山地带状整地时, 带的方向应沿等高线保持水平。破土带的断面可与原坡面平行, 带长根据地形情况而定。点式整地多用于地形较为破碎或坡面较陡, 在需种植的点位进行局部点式整地, 点式整地灵活性大, 整地省工, 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矿区废弃地应用的点式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回”字形漏斗坑、反双坡或波浪状等。

(3) 树种选择和栽植。根据对土壤成分的综合分析, 选择适宜其生长的乔、灌、草、藤本等植物进行矿山植被恢复。治理萍乡地区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目的树种可选用的有香樟、泡桐、胡枝子、刺槐、构树、盐肤木、紫穗槐、翅荚木、枸骨、夹竹桃、多花玉兰、栾树、常青藤、商陆、搏落回等。栽植方式可分为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两种方式, 植苗造林主要是挖穴, 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栽植时间宜选择在雨后阴天, 以12月初至次年3月为宜。栽植时必须做好“栽正、舒根、踩紧、适当深栽”。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痕深2~3cm, 做到“三填两踩一提苗”。播种造林一般要先整地, 坡地较缓时采用穴播或条播, 在操作困难的地段, 可在雨季采用喷播的造林方法。播种量应根据种子质量、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确定。穴播、条播覆土厚度, 一般为种子直径的3~5倍, 土壤粘重的可适当薄些, 沙性土壤可适当厚些。

4 结语

采矿废弃区地类型多样,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废弃煤矿区的植被恢复, 首先必须要健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已经开采的矿山制定强制性制度, 要求进行矿山植被恢复或制定专门的收取矿山植被恢复费政策, 由政府组织恢复。其次针对废弃煤矿区在地形改造、土壤改良、物种筛选、不同植物的配置模式、抚育管理和长期生态系统监测等加强科学研究, 建立一套技术成熟可靠的退化森林恢复和重建技术方法。最后应加大舆论宣传工作, 落实管护责任人, 增强人们对废弃煤矿区植被恢复的关注。

摘要:借鉴国内外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经验, 阐述了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技术, 并总结提出了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的措施。

关键词: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恢复重建

参考文献

[1]王伯民, 张丽, 徐京萍, 等.萍乡生态林业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J], 江西科学, 2010, 28 (4) :568~574.

[2]徐京萍.萍乡采矿废弃区生态植被修复研究[J], 中国农业杂志 (学术版) , 2010 (12) :72~73.

[3]孙书存, 包维楷.恢复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王蓉丽, 方英姿, 徐明.废弃矿山生态复绿技术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 2011, 37 (10) :200~102.

[5]白中科.山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十八年回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4 (4) :313~316.

[6]王蓉丽, 朱宝琦, 李绍龙, 等.浙中地区废弃矿山复绿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9) :72~74.

[7]刘海龙.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J].生态学报, 2004 (2) :323~329.

[8]魏艳, 侯明明, 卿华, 等.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J].矿业工程, 2007 (1) :52~55.

恢复与重建技术 篇2

平庄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摘要:本文在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应用了土壤学、微生物学、采矿学、农林学、环境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排土场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排土场植被特征和植被恢复措施.排土场以保护为主.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主要复垦植被的影响,以及主要复垦植被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平庄矿区露天煤矿人工植被的模式.作 者:李艳秋 刘慧军 高鹏 LI Yan-qiu LIU Hui-jun GAO Peng 作者单位:内蒙古煤炭建设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9期 刊:北方环境 Journal: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22(3)分类号:X22关键词:平庄煤矿 排土场 植被恢复 配置模式

恢复与重建技术 篇3

我国的建筑在解放以前呈现出中西交汇、风格多样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类型、地区分布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经历了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复古风格时期、以国庆工程十大建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时期、集现代设计方法和民族意蕴为一体的广州风格时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建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尽管如此,历史遗留下的古建筑仍是我们的历史遗产。虽然他们的建筑风貌没有现在的时尚、完美,作为传统的建筑文化艺术,对于现在和将来都具有伟大的历史纪念意义。因此,对于过去的具有纪念意义历史古建筑,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都在积极保护和重建,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地研究重建和恢复技术。

1 建筑物恢复与重建的技术需求

我国的古建筑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举世闻名的故宫、天坛、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他们经受了历史的演变,也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如今有些已经到了修缮的阶段,有些需要重建。

所谓建筑物的恢复即是将已被破坏的建筑物恢复以往的面貌,使其保持其原来的风姿。重建则是对于被破坏的建筑物进行重新建设,但不一定保留其原来的风格。无论是恢复和重建都要依据已有的资料科学地建设。否则,就很难达到恢复和重建的效果与目标。因此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原貌资料是今后重建和修缮的主要依据。

建筑物的恢复与重建是建筑领域中一项主要技术和研究课题。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被破坏的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已经永远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数字信息与三维模型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建筑恢复与重建的新局面。

传统的资料都是一些历史照片,只能目视判断古建筑的轮廓、形状,其真正的数据资料如形状大小等不能确定,给修复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使得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不能修复和重建。三维激光技术给建筑物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实践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 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因此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 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物体表面模型。近年来随着其技术的多领域应用,极大地引起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 能够完整并高精度地重建扫描实物数据。该技术可以真正做到直接从实物中进行快速的逆向三维数据采集及模型重构, 无需进行任何实物表面处理, 其激光点云中的每个三维数据都是直接采集目标的真实数据, 使得后期处理的数据完全真实可靠。由于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 其最大特点就是精度高、速度快、逼近原形, 是目前国内外测绘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在建筑设计以及恢复重建方面,它可以深入到任何复杂的现场环境及空间中进行扫描操作,并直接将各种大型的、复杂的、不规则、标准或非标准等实体或实景的三维数据完整的采集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而快速重构出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制图数据,同时,它所采集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还可进行各种后处理工作如:测绘、计量、分析、仿真、模拟、展示、监测、虚拟现实等,它是各种正向工程的对称应用即逆向工程的应用工具。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同于单纯的测绘技术,它主要面向高精度逆向三维建模及重构,众所周知传统测绘技术主要是单点精确测量,但用它做建模工作时就爱莫能助了,因为描述目标结构的完整属性需要大量的测绘点采集,少则几万个,多则几百万以上,这样才能把目标完整的搬到电脑中来,所以,用现代高精度传感技术做辅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就是这类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的技术。

如图1所示就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获取实物的立体数据的过程。首先在实物附近架设三维扫描仪,对目标物进行三维扫描,将扫描的数据点云进行内业处理,建立物体表面模型(DSM), 最后经着色形成高精度的三维实物数据模型。长期保存在数据介质中,供以后建设、设计和恢复重建时参考应用。

3 结论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快速、精确三维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圆满解决了本工程的技术难题,为施工单位争取了时间,尤其对于景区文物类的实体对象,因其是非接触式测量,所以不会对文物构成任何的伤害;此外,对游客的游览参观也几乎没什么影响。在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当中,应该积极大力推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业化体系的运用,加速了大量性建筑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建筑设计领域所引起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势必深刻地影响建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密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当代建筑师、规划师和园林设计师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时也为建筑学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在不触及文物的条件下进行测绘研究,从而减少保护干预中的不必要破坏,提高复原古貌的准确性,在未来古建筑和其他遗址的复原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晏民, 郭明, 王国利, 等.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制作古建筑正射影像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 (4) .

[2]毛方儒, 王磊.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J].宇航计测技术, 2005, (2) .

[3]刘江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恢复与重建技术 篇4

经验与启示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面积广、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震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大多抗震能力较低,震害严重,如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对国内外防灾减灾与震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形成社会团结合作的局面,应当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抗震救灾的几点经验

(一)、坚持以人为本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已经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接受和认同。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成为这次抗震救灾具体政策和具体行为的基本依据,国家领导人和民众对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保护每个人的尊严的认识也形成了高度的一致,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好评。

(二)、救援活动要迅速和高效

救援活动的速度和效率,事关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灾区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就其反应、部署的速度和效率而言,极为迅速和有效。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迅速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当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当晚 22点15 分,根据对灾情的进一步了解, 国务院决定紧急启动Ⅰ级救灾应急响应。灾后72小时内,温家宝总理辗转9次前往灾区7个地方查看灾情,调度指挥,走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数天之内,共计十多万军人、武警、警察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甚至包括徒步前进方式赶到灾区。地震、民政、卫生、工业、交通运输、电网、国土资源、气象、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协同部署,对灾区进行全面援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大规模的部署并进入极为有效的工作状态,可以说是创造了抗击自然灾害的世界纪录。

(三)、重视救灾行动的“科学性”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一改以往习惯使用的“人海战术”, 而特别重视救援行动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抗震救灾任务的科学定位,除反复强调“救人摆在第一位”之外,重点集中在打通运输通道、派出医疗救护队伍、抢运救灾物资三个方面。其二,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卫星及遥感飞机为汶川震区“拍照”;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被广泛用于寻找生存者的行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微型卫星地面站提供通讯保障;直升飞机、军用运输机、民航飞机,远距离大规模投放兵力、运送物资;“野战医疗方舱”第一次以“实战”形式走上第一线,等等。其三,积极预防次生灾害。次生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可能的危害往往也是比较严重的。由于次生灾害发生的延迟性,有时容易使人忽视次生灾害问题。而这次抗震救灾活动特别注重对次生灾害的防范,比如对余震、疫情、水源、核设施、化工厂、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库、水电站、堰塞湖等多方面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防范,将次生灾害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其四,重视善后工作。在对灾区实施紧急救援的同时,政府开始对遇难者亲属提供生活补贴,对灾区的孤、残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并且,政府会同多方面的专家进行必要的社会评估、房屋评估,等等,还对灾后社区重建方案初步进行设计。其五,重视心理干预。灾区特别是重灾区的民众及救援者队伍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目睹了灾难的惨烈状况,其心理往往遭到重创。心理创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利的社会行为。这次的抗震救灾活动就十分重视心理干预问题,大量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工作者进入灾区,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心理治疗活动。

(四)、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对于重大灾难的救援来说,公众能否进行有效的参与,事关救援活动能否最终获得成功。这些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在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之下,中国公众的公益意识大幅度提升。在这次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活动中,作为公共意识空前提升的一次具体表现,我们看到的是全国人民对于灾区人民所进行的一种无私帮助,是一幅足以令全世界为之动容的感人画面。从捐助的类型看,主要是捐款捐物和献血两种类型。公众的捐款总额创共和国历史之最,而且捐款数额每天都在不断地刷新。从代际角度看,不仅中年人、老年人表现出高度的公益情结,就是“80后”的年青一代也有出色的表现。从具体的公众参与方式看,有两种新出现的情形值得重视:一是网民群体的作用开始显现。就总体而言,网民群体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他们不但对鼓舞抗震救灾的士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始显示出来。大量志愿者奔赴抗灾第一线,直接参与救援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确保信息透明

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往往容易出现信息匮乏现象。一旦公众尤其灾区公众对最为关心的自然灾害实际情况以及灾情进一步演化趋势的信息缺乏正常可信的了解渠道,人们就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对相关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引发种种流言和谣言,甚至会进一步引发程度不同的社会恐慌以及社会骚乱现象。对于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基于义务、责任和自信心,国家采取了空前的信息透明的做法。信息的高度透明,对于抗震救灾活动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仅提高了抗震救灾活动的效率,阻止了可能的谣传,增强了公众对于抗震救灾活动的信心和参与意识,普及了各种救灾知识,而且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国家之间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的合作,有助于减少本国人员生命的损失,有助于国家之间救援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本国救援技术和救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国家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增进。能否接受别的国家的救灾援助,实际上也表明了这个国家开放程度如何。这种开放态度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得到了具体体现。中国不但接受了别的国家抗灾物资及资金的援助, 而且接受了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向中国派来的专业救援队,接受了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法国、古巴等国家向中国派遣的医疗队。这些国家的救援队对于抗震救灾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提高社会与社区自救互救能力是重要的震害预防对策 日本全国经过多次地震的教训,对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有了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日本各级政府通过法规、规划和政策,明确规定了市民防灾组织、市民家庭以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具体责任,加强地区、社区和单位的防灾对策和危机管理功能。美国多年来始终重视对公众及在校学生进行地震知识教育,提高地震灾害中自我保护的能力。

(八)、高度重视生命线系统灾后恢复重建

要重视抓紧电力和交通系统的恢复重建。这对其他生命线系统的恢复重建乃至整个重建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各类生命线之间影响度序一般为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燃气系统。对生命线设施破坏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估,并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确定需要修复加固的工程结构和设施。对重要生命线系统需进行网络层次的抗震性能评价,确保生命线系统在网络层次的抗震能力。

(九)、建立完善的抗震救灾体制机制是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一环

从抗震救灾机制上来看,美国设有直接向总统负责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负责联邦政府对地震等巨灾的预防、监测、响应、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涵盖了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集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建立了一个集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济救难组织等单位为一体的指挥、调度体系,遇有地震等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等巨灾损失。美国的主要抗震思路是“防”,并不断完善以工程抗震—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地震监测—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四位一体的防震减灾体系。首先,是加强抗震设防。其次,1992~1995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创新计划,公共基础设施防震减灾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第三是对在校学生加强抗震减灾意识教育。第四是建立国家地震监测系统。

二、抗震救灾的几点启示

(一)、从政治发展看,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战胜各种困难的关键。玉树地震一发生,玉树当地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和驻军部队立即组织群众进行自救和搜救工作,及时汇报灾情。在随后的日子里,各地援救的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扰震救灾第一线,他们不辞辛劳、始终以高度的党性觉悟、使命感和责任感救人民群众手危难之中,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在如此巨大灾害面前,党旗依然高高飘扬,党的领导依然坚强有力,玉树灾区社会秩序依然井然有序,抗震救灾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中国共产觉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关键和根本保障。

(二)、从制度选择看,我国现行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大。在巨大灾难面前,我们不需要理由,灾情就是命令;不需要过多讨论,群众利益无小事;不需要任何犹豫,解民于危难就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全国总动员,所有到组织和个人都自觉投入抗震救灾中去,毫无怨言、不辞辛苦。举国上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最大努力让灾情缓解。这种统一领导、举国体制、中国力量和充满挚爱的奉献精神,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显著特色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一切,充分地说明了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社会动员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折射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优越性!

(三)、从经济发展看,我国长期改革发展为战胜灾难提供了强大保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不断跨越,同时国家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如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捐献捐物数额之巨前所未有,及时缓解灾区群众的痛苦,为战胜各种灾难和严峻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从社会关系看,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是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中国是一个经过长期发展、融台而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血脉相连、紧密往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铸就了多元一体的五千年文明和中华民族大家庭。在玉树抗震救灾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兄弟姐妹,自发组织起来,去拯救震区的灾民。他们虽然语言有别,但心灵相通;虽然风俗各异,但都有一颗颗爱心。玉树的灾难.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灾难,只要各民族同胞紧密团结起来,我们就能凝结成强大力量,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就一定能使我们共同居住的家园建设的又好又快,前景更加美好。危难之时,各民族同胞无不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自豪和尊严!

(五)、从文化视野和公共治理看,人们的慈善爱心强化了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民意识的觉醒又推动了公民社会建设。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数额不断攀升,刷新历史纪录。这说明,慈善爱心本来是一种精神力量,也能转化为巨夫的物质力量和经济因素,不仅推动着抗震救灾工作,而且体现和强化着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众多民间人士和社会组织自觉地投入抗震救灾事业,也表明我国经过长期的改革开放、民主建设和社会发展,公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互助意识正在增强,社会力量不断壮大,选又推动和加快了现代中国的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党和政府等形成了互补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和启示

(一)、要从区域的角度 ,对震区城镇进行布局结构的调整 在规划中特别要重视有关地震资料的收集,做好用地评定工作,正确选择城镇建设用地。汶川地震区正处在龙门山断裂带,这里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汶川大地震好像做了一次“动态心电图”,哪些地方地震烈度大,哪些地方地质情况相对比较稳定,都暴露得很充分,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用鲜血换来的可贵资料。在震后重建时,必须重新考虑其恢复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与唐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不同,我们要用21世纪的视野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就全国来说,也处在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期,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做好这项工作。从区域角度来说,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成都经都江堰、青城山,到九寨沟、黄龙,本来就是一条很热的旅游线路。这次的地震区正好就在这条旅游线路上,所以说,将来开展旅游是很有条件的。从震区来说,这里是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在地,少数民族文化积淀很深,完全有条件开展民族风情旅游。这次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地震巨大的力量,造就了山河的新面貌,甚或可以说它们也是可观的旅游资源。这笔用生命换来的巨大资源,我们要珍惜它。

(三)、要严格按照地震区建筑结构的抗震烈度标准进行建设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常发生大地震,但是他们的人员伤亡相对就没有那么多,救灾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我想主要经验就是集中建设,一方面是放弃一些不宜建设的地方,另一方面,凡是建设的就一定要严格按照地震烈度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今后应该把学校、医院和水电气、交通、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都列入城市生命线工程 ,实行安全第一,提高抗震设计标准,增加抗震设防,加强设计审查,加强施工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只要这样,今后即使再发生地震,也一定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的损失和救灾的难度。公共建筑的抗震特别重要,抗震规范里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三,基础设臵的质量水平必须提高,这是生命线,如电线、煤气、上下水这些管道,现在还有集中供热 ,这些管道必须保证质量,而且维修起来很难。我们完全有条件修好一点,标准高一点。最后还补充一个绿化问题,不能不要绿化。绿化用地一方面是生态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灾害来临时就是救命用地。

(四)、建立相关法律体系是顺利开展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重要保证

各国对建立相关法律体系都十分重视,特别是日本和美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日本与地震相关的法律体系包括基本法和一般法两种,涵盖了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及灾后恢复等领域,将抗震防灾和灾后重建过程全部纳入法制轨道。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对各项法律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在美国地震最活跃的加利福尼亚州,1972年颁布了《活断层法》,对活断层的不同类别作了规定,同时对危险范围内的住房开发计划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五)、多元化资金筹措是灾后重建的基础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充足的资金是恢复重建的基础。从各国经验看,赈灾资金的筹措不外三条渠道,即政府财政渠道,金融信贷渠道和社会捐赠渠道。

1、政府财政投入

从国外经验看,无论是应急救灾还是灾后重建,由于财政资金支付的公共性、及时性和基础性等特征,使政府财政投入成为应对自然灾害最直接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美国联邦政府承担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主要财政责任,日本政府按照《特大灾害特别财政援助相关法》、《公共土木设施灾后修复建设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规定,积极承担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2、发挥保险业的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历史上地震频繁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加州政府曾通过立法,要求经营住房财产险的保险业者同时销售地震保险。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加州州议会于1996年审核通过成立了一个地震保险商业机构—加州地震局,该机构由17家私人保险公司联合出资设立,委托政府代表公众进行管理,管理委员会的11位成员来自政府部门和入资保险企业代表。日本1966年颁布了《地震保险法》,经多次修订逐步完善。阪神地震后两个月,日本保险公司就完成受害投保人的赔偿金额核算与支付工作,共赔偿6万余件,支付赔偿金额约790亿日元,为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3、金融机构承担应有责任

1995年阪神地震后,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政策,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时限等。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7月,日本各金融机构对总额达2750亿日元贷款实行了各类援助政策,有效减少了灾民的损失和压力。震后,有银行贷款的灾区,继续偿还的比例达38%,扩大了银行恢复重建的贷款空间。

4、吸引社会资金

以日本为例,神户市政府在震后建立了重建基金,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恢复重建。重建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基金,主要由政府投入;一类是投资基金主要由社会投资。此外,争取国内民众支持和国际援助也是值得重视的渠道。

(六)、心理干预是灾后重建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极端的恐惧或孤独可以引发精神疾病甚至死亡,有效的心理干预在重大地震灾后救助中非常重要。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经历了1994年洛杉矶地震的儿童,在灾难后的几个月内经常画一些消极形象的图画,比如蛇、鲨鱼、枪等。即便在经过心理治疗之后,儿童依旧表现出希望继续获得支持的需要。日本阪神地震后,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地摧毁了神户和大阪之间的城区。经过10年的努力,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最大问题。日本政府对灾民心理重建的经验表明: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同时,对重点人群,如妇女和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要抓紧。

矿山井筒十字线的恢复与重建 篇5

山东金岭铁矿是历史悠久的矿山, 在侯庄矿和召口矿内设有主井、副井及风井多个井筒。经过勘察, 建井初期所布设的井筒十字线控制点所剩无几, 为保证井上、井下提升坐标系统的严格统一, 满足矿井改扩建和维修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需要利用原来的起算数据重新测出井筒中心, 并重新测设十字中线。

1 工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井筒十字中线在建井时期还是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广场内主要建筑物位置的标定, 井架、天轮、绞车等提升设备的安装与检查都是根据井筒十字中线标定的。目前, 侯庄矿东风井因提升系统需要升级改造, 建井初期所设置的十字线控制点或遭破坏, 或受新建建筑物的影响无法通视, 所保存只有HN03、HS01、HW02、HE03 几个点, 仅存的这几个点也需要监测其可靠性。

1.1 可靠性监测

首先, 将观测方案初步定为导线测量或GNSS平面控制测量;经小组成员讨论发现, 现存的十字线控制点均距离建筑设施较远, 且周围视野比较开阔, 适合采用GNSS控制网来进行已知点精度和可靠性检验, 从而剔除精度低、可靠性差的已知点。GNSS网联测凤凰山 (三等点) 和侯庄南 (四等点) , 利用中海达公司开发的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 最后确定HN03 和HE03 保存完好。在确定两个已知点可靠的情况下, 对联测资料进行重新平差计算, 平差结果为:比例误差系数b=12mm/km, 满足《冶金工程测量规范》GNSS平面控制测量一级网的要求。

1.2 联网观测

根据初步联测成果, 按照十字线的设计方位标定出新设的十字点, 标定出的十字线点应满足《冶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十字中心线铅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0″。

由于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 选点无法尽随人意, 只能根据实地情况布设:有的点设在地面上, 有的设在厂房上, 部分点间高差较大。根据现有的网型确定联测方案:5″级导线;仪器为索佳SET210K全站仪, 其标称精度:测角 ±2″, 测距:2mm+2ppm (有棱镜) ;十字中心线的基点位置标定后, 绘制1:500 基点布置图。

导线观测的技术要求和限差:测角中误差≤ 5″, 观测两个测回, 半测回归零差≤ 12″, 一测回内2C较差≤ 18″,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12″;测距采用对向观测, 各两个测回, 距离采用四次平均值。外业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 选择观测条件有利的时间段进行观测;

(2) 在观测过程中, 确保精密对中、整平, 光学对中器的对中精度优于1mm;

(3) 气泡置平时, 应使仪器位于补偿器的有效补偿范围;

(4) 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较差超限时, 该测回重测。

1.3 刻点与改线

恢复十字线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精密测量工作, 要解算、纠偏和重新刻点, 很难使十字线垂直度一次性达到要求, 需要反复进行。在本次恢复工作中,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对补设网进行观测, 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 根据结果计算、确定其中不满足要求点的偏差及方向, 重新刻点。然后对补设网进行再次联测, 反复进行, 直到全部达到要求为止。

1.4 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

在计算机上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及内业整理, 然后平差计算。导线平差后精度如下:WB=4.6″,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68549, 测角中误差 ±3.2″, 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表明观测方案可行, 数据质量可靠。最后, 通过卷扬机房内和井架上刻留的老十字线方向记号相比较也一致, 表明此次恢复工作圆满完成。

2 加密控制

待刻点全部刻好后, 利用附近的的控制点, 选取场地内适当的点位进行加密控制, 在矿内选取合适的点位 (根据实际图纸资料, 选取2、3 个场地内的点, 以便联测使用) 。由于GNSS控制网所涉及到的点, 在距离上需要满足规范技术要求, 工厂内比较密集的十字点不宜参与其中, 因此用全站仪加密控制网。严格按照四等三角控制网的测量要求, 利用全站仪观测出数据, 内业使用平差软件计算出坐标结果。

3 十字线点的维护

十字线点完全刻好后, 维护工作也相当重要。一是提高大家对测量标志的认识, 自觉进行保护;二是在日常测量活动中, 经常检查十字线点的点位情况, 如若发现个别点距离偏差较大或个别点受到破坏时, 及时根据附近的控制点进行导线测量, 测量出新的点位坐标, 并录入十字线资料中。

4 结束语

此次十字线点的成功恢复, 为我们今后在类似工程上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其中, GNSS技术在十字线测量中的运用, 丰富了我们的测量手段和方法, 也让十字线点的维护工作相对方便。

摘要:井筒十字线对于矿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矿井建成后, 十字中线点经常遭到破坏, 严重影响矿山的生产建设。根据场地情况, 采用GNSS控制和导线测量方法间接测定井筒十字中心点, 通过点位加密控制和加强测量标志的维护, 为矿山各类设施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井筒十字线:GNSS网:导线测量:精度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995-2014冶金工程测量规范[S].2015.

毛竹林雪灾后恢复与重建调查分析 篇6

1 前期受灾情况

誓节镇林地面积1.6万hm2,其中竹林面积4 000 hm2,包括毛竹林3 100 hm2,主要分布在石鼓、七塔、苏村、向胜、东冲、茆林等村。前期对竹林分布的重点村进行了调查,采用小班随机抽样调查法,共调查了20个小班,面积225.4 hm2。在小班内分不同的地形因子、立地因子采用8 m的样圆法,共调查了60个样地,分别记载立竹度、竹龄、倒伏株数、折断株数等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这次雪灾对誓节镇竹林造成了重大损失,竹林平均损伤率达40%,损伤竹中倒伏达80%,毛竹平均保留立竹度1 605株/hm2,其中茆林村南边冲组小洼近0.33 hm2山场现仅存3株毛竹。

2 灾后调查情况

按照2009年同样的调查小班、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现保留的立竹度、生长情况等,具体见表1。

3 采取的补救措施

通过调查发现,现竹林的立竹度、生长情况已恢复至雨雪冰冻灾害前的水平,甚至更好,毛竹立竹度由灾前的2 880株/hm2扩大到灾后的3 090株/hm2,这得益于县林业局在雪灾后推广的各项技术。

3.1 合理采伐、利用、清除前期受灾林木

在2010年6月初新竹展枝放叶之后,进行1次全面林地清理,清除所有枯死或弱势竹株;以连蔸挖掘的方式清除已倒伏的四年生活竹株和折断、劈裂竹株。砍伐的竹竿和断梢及时清理干净,不丢弃于林内。适当保留根鞭相连仍成活的三年生倒伏竹株,尽可能地搭设支架使竹竿不直接接触地面,并适当培土,待当年白露后再一次性清除。同时,实施砍灌,但地表可以适当保留一些矮型杂草。

3.2 林分结构管理与调整

根据分类经营、定向培育之目的,确定地上立竹密度、年龄结构,并在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分年度(2年内)逐步实施竹林结构调整。竹株分布均匀、大小适中,立竹密度笋用林保持在2 250~2 400株/hm2,平均胸径9 cm,龄级结构组成为一、二、三、四、五、六年生竹各占16.7%;笋材两用林2 700~3 000株/hm2,平均胸径9~10 cm,龄级结构组成为一、二、三、四、五、六年生竹各占16.7%;材用林3 000株/hm2以上,平均胸径10 cm左右,且改造成为大小年分明的竹林,龄级结构组成为一、三、五年生竹各占30%,七年生竹占10%,或二、四、六年生竹各占33.3%。各种经营类型竹林均在盛笋期留养壮笋,不留前期笋、末期笋和弱笋、病虫笋。

3.3 推广应用钩梢技术

毛竹钩梢可减少竹冠积雪,增强竹竿支撑强度,不仅是防止毛竹雪压风折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增加竹林产量的有效办法。钩梢,就是用专用钩梢刀将竹梢砍掉。钩梢不仅能有效防止风雪危害,减少风折竹、雪压竹的发生,同时还可改善竹林光照条件,增加竹竿中下部的叶面积指数,去除毛竹的顶端优势,促进鞭芽孕笋,有效促进竹林生长,并有利于养分、水分和干物质的上下输送。钩梢还可使毛竹竹竿保持通直,提高竹材质量。钩梢控制在白露至小雪之间(10—11月)实施,钩梢强度根据毛竹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每株留枝13~15盘为宜。其中,密而高大的竹株可适当多钩,稀而矮小的竹株少钩[1,2]。

钩钩梢梢方方法法简简单单易易行行,,将将钩钩梢梢刀刀固固定定在在99~~1122 mm长长的的竹竹竿竿上上,,把把刀刀口口搁搁在在竹竹梢梢上上,,突突然然用用力力猛猛拉拉,,即即可可钩钩断断毛毛竹竹梢梢部部。。但要保留足够的枝盘数量,否则将直接影响到竹林的生长;勾梢刀一定要很好地固定在竹竿上,以防刀头滑落伤人;还要防止竹梢掉落伤人,陡坡地段要注意站稳,控制好力道,以免用力过猛而摔倒,甚至出现意外。

3.4 应用林地免耕技术

基于生态及可持续经营理念,推广实施土壤的免耕管理,即结合冬笋采收,全面翻挖1次,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除净“三头”(即老竹蔸、树蔸、石块)等完成土壤管理和地下结构调整,尽量避免单纯意义的林地全垦,以降低成本,减少水土流失,实现生态高效培育。

3.5 建立水土保持带

结合除“三头”,沿水平带浅挖一条沟槽,将石块和竹蔸垒成约30 cm宽的防线,并紧靠上方适当培土夯实,形成简易水土保持带,既可防水土流失,又可节省搬运石块的人力、物力。

3.6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促成新竹加速木质化和提高竹竿抗压强度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经营类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推行平衡施肥。6月普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可施入腐熟鸡粪7.5 t/hm2;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9月初适当多施中性类磷肥,如钙镁磷肥等,施用量至少750 kg/hm2,并及时补充钾肥300 kg/hm2,以加速新竹木质化,提高老竹竹竿的抗压强度。严格控制在8—9月追施速效氮肥,以防竹竿水分过多而韧性变差,导致抗逆性减弱。施肥方式可采用竹竿上方打孔穴施,孔穴密度可适当加大,不提倡全垦撒施[3,4,5]。

摘要:2007—2009年广德县遭受严重雪灾,介绍了2009年广德县誓节镇竹林前期受灾情况,以及2013年当地竹林灾后恢复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的竹林灾后补救措施,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毛竹林,雪灾,恢复,灾后调查,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传胜.毛竹冻害后的补救措施[J].安徽林业,2009(5):50-51.

[2]游兴龙.毛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后救灾和管理技术探析[J].科技风,2008(23):52-53.

[3]李晓铁,赵祖辉,周成,等.广西毛竹林规避寒灾措施及灾后恢复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1(9):13-15.

[4]潘百红,刘克旺,曹铁如,等.冰雪灾害对株洲市常绿木本园林植物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8(11):87-90.

恢复与重建技术 篇7

会议听取了地震灾区代表对住房公积金系统受灾情况的汇报, 并围绕建立住房公积金系统互帮互助长效机制、灾后重建中的住房公积金特殊支持政策、应对突发事件的住房公积金风险分散机制和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了讨论。

会议认为, 灾情发生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四川省建设厅等省市及时印发紧急通知, 要求灾区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尽快恢复业务办理, 并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困难, 就方便重灾区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企业单位缓交住房公积金、灾毁房屋贷款处理、尽快办理住房维修加固贷款等做出规定, 对住房公积金系统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灾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奋力自救和互助, 一手抓抗震救灾, 一手抓正常业务开展, 积极克服困难, 坚守工作岗位, 热情为职工服务, 树立了住房公积金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伸出援助之手, 踊跃捐钱捐物, 为重灾区职工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开辟“绿色通道”, 体现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在短短一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次召开全国性会议, 研究住房公积金系统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和对口支援工作, 非常及时和必要, 有利于凝聚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的力量、信心和智慧, 共同战胜困难。

齐骥要求, 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一定要按照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 团结一致, 众志成城,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共同帮助灾区住房公积金系统克服困难, 帮助灾区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支援必备的办公设施, 开展人员培训和科技支持服务, 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灾区职工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同时, 要结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抓紧研究相关政策和措施,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帮助受灾缴存职工重建家园, 为灾后重建、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作用。

成都电信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篇8

汶川地震后第六天,成都电信便成立了由公司领导牵头的灾后通信恢复办公室,确保从现场勘察、资源清理、方案设计、物资供应等各方面推进通信恢复工作。去年5月24日,随着彭州银厂沟中国电信接入点正式开通,成都市所有中断通信的乡镇全部恢复通信。成都电信随即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下设灾后重建办公室,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

根据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工作部署,成都电信立足高起点,科学规划,把网络的安全、网络防灾减灾的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用最新的设备、最新的技术,全面、立体地提高成都地区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又好又快地打造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强大通信网,为灾区全面重建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通信保障和信息服务。

都江堰、彭州等重灾区市政规划建设方案出台后,成都电信在完成灾区三年网络规划的基础上,迅速对各重建项目进行梳理,制订出2009年、2010年具体建设方案。灾区永久性灾民安置点、老城区接入网改造及道路重建迁改等重大工程开始快速推进。

而今,都江堰向峨乡石碑、棋盘等安置点群众都用上了中国电信光纤接入提供的宽带业务,“勤俭人家”、“馨桂园”等安置点群众还可以通过3G网络高速上网。(蒲晓蒂)

本刊讯“红标·成都”大型公益活动于4月启动以来,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作为首批加盟此次活动的爱心企业近日又在都江堰启动红标行动,推出了“红标声讯”、“红标短信”、活动宣传平台等多种参与方式,向灾区同胞献上爱心。

“红标·成都”大型公益活动计划周期为三年, 旨在凝聚全社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筹集灾后重建专项资金,定向援建地震灾区的学校、卫生院和农民新村。市红十字会从自愿加盟的企业 (单位) 中选取有社会责任感和信誉度好的企业作为此次活动加盟企业,选取其优质、畅销、放心的产品 (服务) 作为“红标商品”, 企业捐出“红标商品”盈利的一部分给市红十字会作为灾后重建援建资金, 而市民只需消费“红标商品”就能奉献爱心, 为成都市灾后重建出一份力。

恢复与重建技术 篇9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认为,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农村贫困户住房重建资金困难较大;城镇住房恢复重建进展相对缓慢;灾区金融贷款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除纳入总体规划的五十一个重灾县 (市、区) 外,其他一般受灾地区恢复重建面临困难较多;建材集中使用与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需要对大量灾区群众、干部、师生、伤残人员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抚慰。

上一篇: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下一篇:正手攻球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