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2024-08-26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篇1

幼儿园艺术组教研计划

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促进教师特色教学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教科研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幼儿园教研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常规性活动,与幼儿园保教工作同步相融,在幼儿园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拙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促进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是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保教质量的经常性手段。

一、指导思想:

本期我园艺术组的教研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以《重庆市教委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意见》要求为主要工作目标。在教研活动中遵循“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幼儿园教育质量为本,以教师和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从我园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职能,开展多向互动研究,扎实有效地深入贯彻《纲要》。

坚持把提高保教质量放在第一位,全面贯彻澄江小学教研工作的思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积极地促进幼教事业向前发展。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艺术组的教研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教研整体水平。

本着精干高效,结合实际的原则,制定完整的教研计划,确定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具体的安排,让各位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切实提高教师们的教研水平。与园领导共同商量,努力安排好各位参研的教职工的工作,让参加活动的教职工全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抓好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育“质量就是生命”,教研组根据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一种学习氛围。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艺术组的教研活动中,主持人都引导参研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让教师们从各个层面上了解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师们的理论基础。

3、发挥教研职能,关注我园在实施《纲要》中的具体、真实、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我园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改善。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新的问题会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那么,我园的教师们要切实提高解决各种各样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我组将通过以下活动促进教师在以下几个能力上得到提高:

设计集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我组将引导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领悟其艺术领域的指导精神,精心设计一次艺术领域的集中教育活动。

设计制作说课演示文稿的操作能力。我组将引导教师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知识,并积极进行说课演示文稿的操作练习,将自己所设计的集中教育教学活动制作成一个说课的演示文稿。

说课与开展教育教育活动的能力。在上次制作说课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将推选出的教育教育活动方案进行现场研讨,使参研教师将学-说-做的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们进一步反思与专业成长。

三、本期教研活动安排

活动地点:

分园、中心园、分园;

参加教师:

唐敏

艾小莉

祝丹

唐华

李平

主要内容

1.学习《纲要》艺术领域要求及要点。

2.学习怎么设计艺术领域集中教育活动的理论知识。

3.讨论自己所要设计的艺术领域的内容及目标。

4.设计一次艺术领域的集中教育活动。

1.学习有关说课的文章,了解说课的要点。

2.学习怎样制作说课的演示文稿。

3.根据自己上一次活动所设计的集中教育活动,制作一个说课的演示文稿。

4.推选一个好的说课稿,并作好下一次现场观摩的集中教育活动准备。

1.请上次推选的老师根据说课演示文稿进行说课,各参研老师进行分析及讨论。

2.现场观摩集中教育活动,并进行研讨活动。

3.引导老师对本学期的艺术教研活动进行反思,要点:说课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

教研形式:

学习操作、现场研讨

主持人:

XXX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篇2

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 进一步整合、完善和发展, 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组织机制, 分别成立了15个中心教研组, 并作了在促进校外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建校外艺术教育项目中心教研组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根据校外艺术教育的特点, 建立了以项目为依据设立中心教研组。各项目中心教研组由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或市、区 (县) 校外教育机构领衔, 组长由领衔单位负责人担任, 以确保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副组长由该单位与其他单位中具有较高专业水准, 较强组织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成员由校外教育机构及部分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

为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建立了教研活动专家指导组, 专家指导组成员由曾长期从事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同志担任。

二、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职责定位

(一) 拓展理论视野, 指导教研实践

校外艺术教育教研组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确定教研方向, 建立项目发展方向与校外教育要求有机结合的教研模式, 分析、研究、反馈校外艺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提炼概括经验, 分析反思问题, 促进教研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 研究校外教育规律, 拓展艺术教研内涵

校外教育机构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区域内艺术科技等教育的协调机构, 应积极发挥对学校科技艺术等教育的指导作用。各项目教研组对该艺术项目在本市中小学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并结合教研活动进行认真研究,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形成了《上海市中小学艺术教育项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 也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上海的二期课改强调以人为本, 开发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在教研组活动时, 我们有意识地组织专家及教学骨干设计策划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具有创新意义, 并受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欢迎的艺术教育活动与项目, 组织教研组成员积极研究和开发新课程, 编写具有推广价值的校外艺术教育教材, 使校外艺术教育灵活性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特点更加凸显。

三、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成果初步显现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已初步达到了校外艺术教研组建设的第一轮目标, 教研组的团队研究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推进校外艺术课程建设、建立“三位一体”的专家名师库等方面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 立足教研,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研活动

教研组注重结合形势, 把握教育契机, 在教研活动中策划设计具有时代特征和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活动。2008年上海市学生动漫画大赛, 动漫画教研组策划举办了“六一”动漫画赈灾义卖活动。来自全市19个区县的近千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义卖活动, 义卖作品263件, 共筹得善款22522元, 捐献给了上海汶川赈灾区孤儿助养助学基金会。

红读教研组设计开展的“上海市少年儿童庆六一, 迎奥运朗诵大赛”、“我和福娃读童话, 书香伴我快成长”读书现场交流活动等。群文教研组结合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开展“寻找新变化感受新气象”等主题系列活动;结合“迎世博倒计时”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健康快乐迎世博”现场展示等主题系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检验了教学研究的成果, 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同时教师策划活动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 整合项目资源, 打造校外艺术教育品牌

品牌是生存发展之本, 也是我们校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要强化品牌意识, 创造条件扶植特色项目, 以良好的品牌吸引学生, 以良好品牌确立社会形象。民乐与西乐两个教研组打破项目界限, 联手举办了2009上海市青少年特色乐队展演。这是本市首次举办的民乐西乐多样式学生乐队展演活动。这既为各类学生乐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 同时也是在新形势下对学生社团活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评委和师生都对本次展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希望能定期举办此类展演, 并逐步打造成本市艺术教育的品牌项目,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感受和体验。

(三) 展示各类教研活动成果, 展现校外艺术教师风采

教研组内青年教师约占70%左右, 他们思维敏捷, 视野开阔, 是校外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加快培养校外教育青年教师队伍, 促进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是教研组迫在眉睫的工作。为此, 我们选择戏剧教研组尝试。戏剧教研组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全组人数的83%。教研组本着“研训结合、研中有训、以训促研、以研导训”的工作思路, 深入开展了“校外青年戏剧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活动分为“基本功演示、“说课”两项内容。青年教师积极响应, 参与率达100%。

通过这次比武活动, 不仅使青年教师在压力下、在磨练中提高了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同时, 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在戏剧教学岗位上甚有可为的青年教师。

在戏剧教研组成功开展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的基础上, 我们拟在所有教研组开展“上海市校外艺术教师业务展示评比”, 以此促进和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激励校外艺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进取, 进一步提升艺术教师队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四) 注重艺术教育的调查研究, 为发展艺术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教研组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 并在实践中确定理论的教研方向。譬如, 各教研组对该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调研过程中, 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研究, 随即在各区县校外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两个层面上开展了摸底调查。动漫画教研组的《上海市中小学动漫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深刻分析了动漫画这一受青少年追捧的文化创意产业, 目前由于缺乏较有效的导向以及科学的动漫画教学体系, 导致学生盲目跟风, 单纯临摹日韩作品, 缺失民族特色等问题, 并就动漫画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了动漫文化与民族文化、校园文化相融合, 建立依托专业团体带动学生动漫社团等一系列对策研究与策略构想。

(五) 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建立“三位一体”专家名师库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目前校外艺术教研组已初步建成校内外相结合“三位一体”的专家名师库。即艺术团体和高等艺术院校的专家, 校内外艺术特级教师, 校内外艺术学科带头人。整合校内外优质艺术教育资源, 作为校外艺术教研组乃至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坚指导力量。艺术团体和高等艺术院校的专家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舞蹈表演艺术家凌桂明、著名指挥家曹鹏等;校内外艺术特级教师有:舞蹈特级教师胡蕴琪、民乐特级教师曹建辉、声乐特级教师齐珊云等。校内外艺术学科带头人包括校外艺术教研组负责人和各区县艺术学科骨干教师。专家名师库现已收录专家名师291位, 为优化本市校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产教研融合”;工作室导师制;教学公司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关系着职业教育的成败。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能力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受条件所限,下企业实践较少,实践能力不足;然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生项目实践较少,实践能力自然有局限;而由于学生能力的不足,参加工作的时候,企业就在所难免难于招聘到适合企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导致实践型人才的匮乏。

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基于校企合作,搭建“产教研融合”平台,以企业真实项目驱动,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企业的用人结合起来,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知行合一”的学生,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的构建出一个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在目前现行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数都是浅层次的,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合作,再深一层次就是培训方面的合作。然而,真正深层次合作,应当是校中有企,企中有校,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真正把职业院校办成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产品科研开发基地。

笔者所在学校,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根据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开始建立“艺术设计工作室”;在其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成立了股份制“教学公司”;在课程教学研究中探索“工作室+导师制”“教学公司”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条“课程教学—工作室导师制—教学公司”的“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道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专业设计工作室平台,借助行业顶尖设计师,依托合作企业,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主体,带动学生进行实践研究;以“产教研融合”来实现以产品的开发来带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研究能力很好地融合,希望以这样一种模式做到知行合一,将“产教研融合”。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从课堂到工作室,工作室到“教学公司”,把课堂设在现场,把现场搬进课堂的层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与企业项目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以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制作、质量控制、日常管理等工作,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社会性,符合时代发展方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让学生真正成为“能设计、懂制作、会管理”“用得上、留得住”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

2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学生直接融入企业项目环境中学习的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企业设计项目的制作流程;了解设计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了解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因此,学校在保证专业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它是一种让学生层层递进式参与企业项目的设计、制作、管理,强调和突出实践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于方法、制作技术、与人沟通和交流、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项目驱动,学生融于企业环境中

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先学理论知识,后参加企业项目实践,直接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教学模式,而边教边学、边做边学的方法,也突出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基于真实项目进行学习,在现代企业环境中学习,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到企业真实环境,层层递进,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学生,让学生了解项目设计的工艺流程、职业素养要求、岗位规范,实实在在的感受企业文化,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设计制作水平,在实践中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做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

2.2 校企结合,参与企业管理和教学的全过程

校企合作,共同发展,该模式的重要实施者——企业,应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由企业设计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商讨确定;二是学生在“工作室”进行企业项目模拟实战时,教师和企业设计人员共同指导;三是学生进入“教学公司”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时候,企业负责担任指导教师和设计总监等。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延伸,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源泉,企业的设计师成为学校的教师,学校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制作、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

2.3 学生兼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

学生在学校学习,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兼职员工;在企业学习期间,其身份既是企业的一員,也是学生。学生在校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企业要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企业员工标准要求自己,维护学校和企业形象。同时,学生在“教学公司”学习和进入企业实践,企业要支付报酬给学生。因此,学生是集员工和学生身份于一体的双重身份,要在思想上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要学会如何快速进入状态,被企业所认同、接受,并且时刻以企业设计师来要求和衡量自己。

2.4 教师和企业员工兼有多重身份

学校的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是“工作室”的导师,同时也是“教学公司”的设计师,是企业兼职员工。而企业的员工同时也是学校的兼职教师,是“教学公司”的指导教师、设计总监,也是企业的员工。

2.5 模式的选择性强,对企业和专业要求高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本身要求课堂既要设在学校,也要设在企业;企业要设在学校,学校就是企业,企业就是课堂。因此,该模式对于企业的选择性比较强,需要充分考虑合作企业的规模的大小、软硬件基础条件、在行业中的地位、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支撑等因素。同时,“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也有一定的选择性,比较适用于专业技术含量比较高、实践性较强的设计应用技术专业。

3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规范教学体系,凝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在实施艺术设计专业“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规范教学体系,凝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对本行业的需求上,构建新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把课堂设在工作室、“教学公司”、企业,就充分体现了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然后,通过学生与企业项目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以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的设计制作、质量控制、日常管理等工作,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社会性,符合时代发展方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真正能成为“能设计、懂制作、会管理”、“用得上、留得住”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

3.2 调整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突出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是培养人才的具体体现,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要体现应用性、适用性、实用性,更要突出岗位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调整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突出岗位技能和创新、创意能力培养,是实施“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3.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要实施“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为完成专业技能训练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必须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技术先进。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施“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条件。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中,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选派教师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锻炼教师动手能力,提升实践水平;另一方面,要协调企业,选拔优秀设计师,来校进行课程授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5 开展企业调研,选择合作企业,搭建“产教研融”平台

组织教师对企业进行开展调研,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产教研融”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必须明确学校、企业在合作教育中各自的需求,校企双方只有明确需求、各取所需、互利互惠、合作才能持久。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劳动报酬,能有效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可以给企业提供所需的员工,缩短企业适应期,为企业节省成本。同时,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也能为企业节省成本。通过合作,企业获得学校相应的技术支持,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改善产品质量。

4 结语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运行,需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来保障,所以只有建立在合作共赢、互利互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合作的积极性。

在机制的建立上,学校应以育人为目的,企业应以用人为目的,教师应以教学为目的,学生应以学习為目的,依据互利互惠的原则,构建良好保障机制。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工作室完成项目、在“教学公司”、企业完成项目,都要完全服从学校和企业的相关规定,一切以项目制作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一切以实践为目的,把生产、教学、研究真正结合起来。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标准,为保障教学质量和设计服务做好监督。

实践表明,通过“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贴近生产,学生“能设计、懂制作、会管理”,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教学效果显著,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大大提高。

幼儿园教研心得体会 篇4

小班

篇四: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我园师资处于非常薄弱的状况,因而时常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困惑,反映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缺乏,特别是思想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缺乏实践的总结研讨,往往使教学停止不前或前进步子太慢。本学期,《快乐与发展》教材的颁布,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此本学期根据幼儿园实际存在情况,我园加强了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学习活动,重点加大学习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力度,改变教研学习方式,每两周进行一次《纲要》的学习和研讨,边学边研,从中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其次,采用参与试学习形式,共同理解细读教材,共同备课,使教师了解教材的不同设计,展示个人的不同风采。另外我们还通过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设计方法,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现,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使方案活动设计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观、更形象,也更适应我园师资队伍薄弱的学习环境。这学期,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的内容,在对新教材进行解读实施的基础上,又邀请了教研室的专家进行讲课,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新教材,实施新教材。

二、继续注重实践尝试 逐步适应改革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很大灵活性、选择性、。因此,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而目前在实践新教材中,又有许多困难。(如:内容的选择编排,生成内容组织和实施、教师本身的素质等)因此,一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选择教材的权力,给予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外,重点还是让她们进行实践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另外,加强集体交流,班组交流时间,尝试过程中谁有新的、好的经验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比如:观察记录方法、、个案分析、随笔等,都可以挂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在尝试课程中,不断地去领会《纲要》的精神。通过实践操作体会,本学期教师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能考虑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师的主题教育“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活动以游戏为主,动静交替,活动环节很自然,且整合内容很贴切,活动中充分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孩子探索欲望较高。

三、加强反思学习深化专题研究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采取小组式研讨,使研讨活动更灵活性、操作性。因为,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需要,编制教材内容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教材,在研讨中,每人根据自己的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反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切入口。活动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整合学习,使老师从点点滴滴中树立整合的思想,又从研讨中总结经验,列出问题,然后通过大家一起商讨问题存在情况,寻找资料解决问题。比如:主题活动中,各部分内容整合,生存的整合,活动中运用手段形式的整合,学科之间的整合,一日活动中的各环节整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每次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断地反思学习,总结提炼。改变以往单纯指导为对话研讨。

反思性学习,给教师带来了许多的反思经验,特别是专题研究,更需要去反思、总结。本学期为深化专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幼儿园又根据自己园情,在实践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每班都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全体教师都积极参活动方案设计,使专题研究深化完善,从而更推动教改的发展。

四、利用家长资源 推动保教活动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注重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促进幼儿自身的修养,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指导家长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积累生活经验。如:开展主题活动《小兔子衣服》、《有趣的萝卜》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搜集农村自然资源,一些有代表性的豆类、谷类、蔬菜、水果等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大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操作材料。

北郊小学幼儿园

2013.07 篇五:幼儿园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多去拥抱触摸孩子

2013——2014——(1)

幼儿园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5

幼儿园教研活动心得体会篇1

教师通过研讨、观摩与评析活动使每位教师受益。在“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共同学习与研究的集体,不断地通过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减少了教育盲目性,增强了有效性。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和理解了教材教育思想。

我园骨干教师李娜、邹晓燕两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每次研讨活动中毫不保留自己的教育经验,向年轻教师传授和演示教育技能,帮助年轻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她们自己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她们所带班级的教学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教学工作非常突出,受到园领导和幼儿家长的好评,为年轻教师起到了以点带面,促动其他教师共同成长的表率作用。学期末,组织教师开展以科学活动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检验教师落实专题计划的实施情况,幼儿通过一学期系列的科学教育活动,了解幼儿对科学概念、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每个班级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师们让幼儿学会做科学试验来总结科学概念、自然现象等方面的信息记录表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记录表的教育形式提升幼儿的科学概念,增强幼儿的探究能力。一学期来,教师通过每月沙龙研讨学习活动,我们发现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水平有所提高,我园年轻教师郉丽媛、高爽、于奕、李臻在教学工作上勤勤恳恳、做到不懂就问、虚心向老师教师学习,她们在教学能力上进步很快。

曹娟教师、樊建霞两个教师是我园的老教师,她们从事大班和托班的班主任工作,她认真负责抓好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工作以身作则,不计较个人得失,有较强的奉献精神。曹娟教师在一个教师生病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了生病教师的教学工作,樊建霞教师提高了班级幼儿入园率、降低了幼儿的发病率,她们积极带领组员,出色地完成了班级的学期工作,受到了幼儿家长的好评。

幼儿园教研活动心得体会篇2

前几天参加了幼儿园男教师团队大教研活动,从活动中我从一节课、一个环节、一个表情、一句话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一种深入、一种热情、一种态度,这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李老师的一节《动一动真有趣》真是感慨颇深,男老师的课确实有魅力,在我看来,很欣赏的一点,当然这是题外话,那就是简单又不简单。让我感慨颇深的是教具的准备,其实什么也没准备,但是有一个环节老师说,小白兔跳到对面去,孩子们跳到了之后,老师问了一句,有胡萝卜吗?小朋友们大声说,有!然后就捡起根本就不存在的“胡萝卜”啊唔啊唔吃了起来,关键是孩子们还很开心。这就是老师的智慧与魅力。再就是孩子们的爬的环节,感觉轻松、快乐又温馨,同时洋溢着一种很美的`感受,没有任何表演或展示的痕迹。另外,目标简单清晰,通过模仿动作提高幼儿跑跳爬的运动技能;提高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在刚开始上课的那个脱鞋的环节也令人印象深刻,关于习惯的培养,关于鞋子的摆放,老师的现场处理都可见并非一日之功。再就是通过各种小动物的一种要求,比如小花猫:高抬腿、轻轻放,快与慢练习;小白兔通过直跳、左右跳、上跳等等方式进行练习;而看似一个不起眼的马的动作,不但增添了乐趣而且缓冲了前后激烈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的设计让孩子们避让,制动,马要跑得快一点,让他兴奋很容易,但是抑制很难,孩子现在的状况,动作自控能力很难。同时老师们还交流了心率、运动量等专业的体育知识。

在活动之后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我觉得最深刻的就是丁老师的一个抛砖引玉的问题,那就是这节课看似简单,那么到底是一个高结构的课,还是一个低结构的课,在讨论中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我觉得课的结构高低关键在于对孩子的了解,对孩子兴趣点的了解,所有的课都是建立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上的,有时候课程环节的设置是需要一种教育的直觉,无论多么花哨的教学方法最主要是适合孩子。

关于科学课:这一节课我的收获来自于大家对于科学课的严谨态度。下面是一些受益颇深的句子:放了就活、紧了就死;空间的距离很重要;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凸透镜与放大镜之争;前科学概念阶段,跟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自主探索;和孩子拉近纪律要脸皮厚、蹲下来、心理上、个性;多提思维性的问题;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有很大的收获,期待真正有效的教研能够常常指导我们的工作。

幼儿园教研活动心得体会篇3

为时两周的教研告一段落。在这两周里,我感到收获了很多东西,同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有了更正确的分析,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

首先说我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学习。在这次教研中,我不得不认真地学习了纲要。说实在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只不过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平时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把纲要的学习一推再推,说起来还是拿它不在意。这次教研中,为了更好的去做自己的课,更好地去把握老师们的课,我几乎天天在被子里看纲要。通过这段学习,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五大领域的课程,并且真正把握了每个领域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也对如何科学有效的围绕目标展开活动进行了反复地思考。

其次,说一下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分析。体现在评课能力上。我认为我能够根据纲要设定的大目标来评价一堂课,能够正确把握一堂课的优点,亮点,与不足,但不能从细处,从精处来指导老师做课。甚至有时候有一些茫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多年来把精力放在了文化课,尤其是数学课上。拿出一堂数学课,我对他的目标设定,课程实施,方法是否科学到位,知识点把握的是否精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对五大领域课程觉得力不从心。跟侯老师,裴老师几场听评课下来,心里觉得有了一些感悟,知道从哪里插手了。我想这几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争取在下两周的教研活动中,使自己在五大领域方面的评课能力提高一个层次。

最后,对我自己的课《奇妙的声音》的反思:

1、本课能够按照“最近区”理论进行选材,目标设定符合社会课大目标的要求,符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能力。

2、本课准备充分。

3、本课每个环节的实施能够紧紧围绕所定目标展开。

4、本课能够通过让幼儿体验来获得知识,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符合纲要提出的要求。

5、本课的实施方法上没有备好幼儿,总是拿去年学二班幼儿的能力来要求本班孩子,导致课堂噪乱。致使设计好的问题都没按原设计的来提问。

6、老师心情浮躁,急于成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幼儿,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平等与尊重。

7、结果:课上的一般。希望:能够在客班上一节同样的,重新设计过的课。

【幼儿园教研活动心得体会3篇】相关文章:

1.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2.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3.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4.幼儿园教研活动计划

5.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6.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7.幼儿园教研活动简报

8.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教师教研体会 篇6

本学期,我园开展了教研活动,从中,我学到了许多组织活动的方法及技巧,下面就本学期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幼儿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热情。

教研活动中,突出显示了集体教研的作用。课前所有教师和上课教师一起商量进行集体备课,然后上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情况编写二度教案,再进行上课。课后,所有教师进行评课,指出本节课的得与失。由于是集体备课,每节课的教学效果都非常好。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每次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们小班研究课题即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教研活动,让我意识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我们集体讨论了一些方法策略。让我意识到,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我们做到:

1、幼儿必须要有自我服务的意识,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体验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成就感;

2、我们需要为幼儿准备一系列的适宜小班幼儿的活动,来指导幼儿照顾自己的方法。

3、我们需要为幼儿创设幼儿操作、练习的游戏材料和场景,让幼儿进一步进行练习、巩固。

4、家园合作。我们还需要树立家长的意识,转变他们认为孩子还小的观念,指导家长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要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芽芽一班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7

一、“科学”的选择研究课题是关键

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核心”, 课题是教研工作进行的指针, 一切教学研究工作都围绕着课题开展的, 所以课题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教研课题是一所幼儿园教学研究工作是否科学、有效地前提。选择研究课题的时候要符合以下原则:

1. 符合“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是指课题的选择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 以事实为依据,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幼儿园的课题选择时侧重点该放在对幼儿发展有益的、符合幼儿年龄及身心发育特点的、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研究意义及推广意义的“问题”为课题。

2. 符合“前瞻性”原则。

意大利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 一是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女士在实践中发现幼儿的3-6岁敏感期集中出现的阶段, 即该阶段为教育的最佳阶段, 国内的教育专家则称这个阶段为“教育的黄金关键期”。“3-6岁”阶段会出现“秩序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诸多“敏感期”。在3-6岁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幼儿阶段诸多“敏感期“出现, 所以该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 所以幼儿园课题的选择一定要具有预见性, 发展性、长效性。幼儿园的课题选择“预防”胜于“治疗”。重点研究幼儿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而不是无视幼儿成长规律的做一些无意义的研究, 或只针对眼前发现的问题进行的片面的研究。要看清问题的核心, 要善于合理借鉴、善于抓住主次。因此课题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 将三年幼儿教育看做一个整体, 然后客观的分析、研究这个3-6岁阶段问题的成因, 然后找出整体解决的方案, 而不是只从某一个角度分析某阶段的特殊情况。譬如有的问题是只出现于某特定时期会“不药而愈”就“拿来借鉴”而不应是花大力气“研究”, 如“新入园幼儿焦虑情绪”就是秩序敏感期出现时的主要特征, 很多的幼儿园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 而且过了这个阶段幼儿适应了环境, 焦虑期自然结束。我们就可以直接借鉴成熟的经验处理“入园焦虑问题”。而秩序敏感期的另一特征是“幼儿秩序感在该阶段形成”, 而秩序感的形成对幼儿的影响是终身的。这时候“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秩序感”的问题就是3岁这个特定阶段的研究重点。诸如这样会影响幼儿所有成长阶段的问题才更加值得加以关注。重心选择错误就会顾此失彼, 在小班的“秩序敏感期”出现的阶段将研究重点放在焦虑问题上结果忽略了培养良好的秩序感, 不仅教育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在幼儿中班或大班阶段就不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状态。在小班到中班幼儿“社会规范形成期”连续开展“礼仪习惯”、“卫生习惯”、“专注力”的研究幼儿的某方面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 而且这些习惯直接影响幼儿的小学、中学直至终身。

3. 符合“实效性”“可行性”原则。

由于幼儿园的教研资源的有限。教研应该面向大多数的幼儿。课题选择注重“科学性”、“前瞻性”还要注重“实效性”“可行性”。不是漫无边际的选题, 也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无实际推广意义或无法实施的课题。“实效性”性强的课题是可以选择一些“本园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本园幼儿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在幼儿园阶段能看见成效的”课题。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分析从幼儿角度出发 (1) 要符合本园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 能为“大多数幼儿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课题、有“研究推广价值”的课题。 (2)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符合教师现有能力和水平能力所及的课题”或“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提高可以实现”的课题。整个研究过程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选择在本园教师现有的能力和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可以达到的研究目标。比较适合幼儿发展的、实效性强的课题例如:“幼儿习惯养成”, “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阶段能力培养”这些课题既是教师们能力可及的又是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且会在幼儿实践后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好课题, 会在研究成功有推广意义和价值。这样的课题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提升, 更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同时还能推动幼儿园的发展。所以一个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发展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课题才有真正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完善的教研制度是保障

“制度”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度起到规范、管理、约束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制度保障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幼儿园的工作是繁琐复杂的, 所以我们为了减轻不必要的工作, 完善的制度是教研高效进行的保障。

1. 教研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为组建优秀的教研组提供制度保障, 确保教研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教研组活动制度, 保障教研活动积极有序的进行。

3. 教研组工作制度, 保障教研工作开展的细节保障。

4. 课题管理制度,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保障课题实施的科学性。

三、科学有效地教研工作的指导是前提

虽然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有了好的课题及制度的保障后学校还要对教师研究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1. 开题前理论学习指导。开题前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认真学习, 确保研究工作在坚实的理论支持下顺利进行。

2. 注重对教师们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帮助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思考、确实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在实践中可以定期请专家指导或定期外出学习提高, 借助专家之力点拨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3. 理论提炼指导。定期的学习、集中讨论帮助教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订正的同时提炼一定的研究理论。帮助教师们在实践中提炼、总结。总之学校要注重过程监管, 确保研究方向的正确。

四、扎实的开展教研工作是根本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扎扎实实的开展教研工作才是教学研究的根本, 否则一切工作都是空谈。教研工作的开展要做好几结合:

1. 教研活动的开展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将教研活动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研究工作常态化。

2. 幼儿园教研工作要与一日活动相结合, 将教研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 确保研究工作落实在教师一日工作的每个细节之中。

3. 幼儿园教研工作要与区域活动相结合。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术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在开展美术课外辅导的同时,抓好学校美术校本教研的开发。

一、课外艺术教育与美术校本教研应做到“三个结合”

1.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目前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美术教学设备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充实。在开展课外艺术教育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不断克服客观的困难,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于学校学风、校风和校情发展的各种美术氛围。

2.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

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发展,审美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但自控能力弱。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重视优生培养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和鼓励需努力学生的发展,坚持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做到全体学生美术素质的普及和提高。

3.结合周边的乡土资源进行乡情教育

学校的周边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说“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面对的环境——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无疑是他们创作的素材和源泉。利用这些有利的乡土资源,在课外美术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写生课便是收集、整理美术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平常见到人和事入手,对他们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砖房瓦屋、亭台楼阁、山水路桥、树鸟虫鱼、人物花卉等等进行认真仔细的描绘,教学效果明显。

二、美术校本教研的具体思路

1.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反思

教研活动是搞好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校本教研又是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当今美术教学的发展状况,本校的教学实际内容深入研究扩展,探索最适应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定期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掌握,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美术素养,立足于教育的整体,积极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思路,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做好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写好教学反思和心得。

2.合理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拓宽美术教材内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一点已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把课程的扩展紧密地结合,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意把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且材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比如,在课外美术教学和美术课堂教学中拟定了以《我爱我的家乡》、《家乡风光》、〈家乡风情〉等一系列题材的写生科目。

3.加强直观性教学研究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我们努力寻求一种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我在高、中、低段学生中尝试运用“低段——普及、放开;中段——提高、升华;高段——完善、创新”这样三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段教学。具体讲就是,低段的学生在普及基础的美术知识外,重点放开学生的表现方法,让他们的美术表现思维不受束缚;中段的学生以提高绘画技能为辅,让自我的感情交流方式得到升华;高段学生在培养较为完善的美术绘画技能基础上,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4.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积极尝试艺术综合学科的教学新模式,加强知识的相互联系,把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识,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养成综合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上述校本教研的实践,结合美术课外艺术教学,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合理科学的美术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对学校美术校本教研起到的基础性作用。美术课外教学为美术校本教研更好地进行提供了保证,教学又为教研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只有认真地搞好美术课外艺术教学才能使美术校本教研活动更好地进行,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前行——以常态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行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2):64-66.

幼儿园园本教研心得体会 篇9

园本教研“研什么”?园本教研要研究幼儿的个体差异,原有经验和发展需要、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程;在这一方面沈老师重点推荐了一种三层提问的思维方式——即“你发现了幼儿什么样的特点和差异?”“这说明幼儿在学习中需要什么支持?”“根据幼儿的需要来判断,教师应该怎样做?”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从幼儿的需要来推敲教师的行为。园本教研还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学科领域的核心价值、基本特点和关键经验;研究和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教师的困惑与需要;研究支持教师主动学习的教研过程和有效的教研方式。

在教研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研活动前,在日常实践中观察、了解和倾听教师的问题和困惑,并针对教师的问题策划教研活动。

2、教研活动中,通过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了解和挖掘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教师的原有经验,随时调整教研的方式方法,引导教师通过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教研活动后,进行管理者之间的反思和个人反思。认真分析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分析教研主持人的引导效果,分析教研过程中解决了教师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有哪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试想“老师为什么普遍不愿意让我们进班看活动?”“为什么老师们很不情愿我们的指导?我们的指导与老师的感受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老师,应该关注教师的什么?并以什么角色来与教师互动?”在教研过程中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关注园本教研中的有效互动,与教师形成积极的对话关系。园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和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教研活动中的学习目的不再是通过“直接告诉”让教师获得标准答案,而是利用教师的`原有经验,帮助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建构新的经验,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与能力。所以,在教研活动中要尊重教师——旨在帮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还要支持教师——旨在支持教师学会主动发现和解决自身实践中的问题。最后要成就教师——旨在使每一位教师获得专业成功感和自身的价值感。

在教研活动中业务园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业务园长不仅是一名管理者,更应成为一名领导者(引领者、引导着),要想引领好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园长就要转变管理者的角色,变指导者为支持者。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呢?首先,要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引领,重视教师教育思想的变化和提升。其次,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来引领。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开展教育实践。另外,引领者还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凝聚人、感染人、带动人、启迪人、激励人,在提高幼儿园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然后,引领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判断力和与教师有效互动的能力,并在研究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1、艺术活动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的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的,我们一定要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其进行教育。如:在幼儿饭后散步活动时,我们可以边带领幼儿散步,边让其听优美的音乐,给孩子美好的熏陶。

2、艺术活动应是灵活多样的

幼儿园教研艺术课的心得体会 篇11

一、 园本教研概述

园本教研是一种源于校本教研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将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学实践展开探讨,并且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可将幼教专家作为辅助者。

二、 幼儿园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一) 脱离幼儿园教学实际

虽然目前幼儿教师的原本意识已经逐渐加强,且园本教研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研究与时间严重脱节的现。首先,园本教研已经逐渐成为幼儿园进行等级评比、定级的一项重要评估项目,因此部分幼儿园只是将园本教研作为门面,并未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其次,园本教研已经逐渐成为了考核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晋级的一种手段,并且与教师的薪酬直接挂钩;最后,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严重脱离本园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二) 教研主体地位模糊

园本教研思想中将教师作为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者和受益者,但实际上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地位并未实现,甚至处于被动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园本教研中的管理者过于注重自身行政职权的实施,强调对教研活动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不注重与教研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其专业投入有限。第二,骨干教师往往是园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虽然骨干教师的专业性强,自主性高,但其自身的优越感和骄傲情绪会使普通教师逐渐处于被动地位。

(三) 幼儿教师素质有限

教师是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了科研质量。部分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无法将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价值较高的科研课题,并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受自身能力的影响,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以及研究能力有待增强,并且缺乏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三、 幼儿园实现园本教研的方式

(一) 重塑教研管理者角色 教研管理者是园本教研活动的规划者以及引导者,因此为了确保园本教研活动的可行性以及价值性,应该对教研管理者的角色进行重塑。教研管理者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体的教研活动进行详细规划,明确本园教研中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教师的水平进行综合考量,按照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针对性区别对待。同时还应集中精力创造一个浓烈的教研氛围,指导教师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

(二) 提高教师教研素质水平

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其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因此应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鼓励其不斷挖掘问题并寻找新的突破口,以达到激发教师问题意识的目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用的教研能力,因此幼儿园应该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增强其教研能力,并且帮助教师形成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教研风格。同时教师之间还应该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分享自身的教研经验,共同进步。

(三)加强专业引领

幼儿园教师都是一线教育者,在教研活动中处于劣势,所以在教研过程中加强专业研究者的参与力度是提升本园园本教研活动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强专业引导不仅能让教师在教研中有所感悟,还能帮助教师获得高质量的实践性知识。专家在参与过程中要对教师进行适时鼓励,并且积极指出教师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不断的进行总结提升。

(四) 积极开展园际合作

开展园际合作不仅能将本地区间的各个幼儿园的教育教研资源进行更有效综合,还能帮助各个幼儿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园际间的具有合作性质的交流性教研活动,各个幼儿园针对教育实践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研究,以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典型性。优秀的幼儿园应该合作建立区域性的原本教研制度,并且积极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以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实力较为薄弱的幼儿园应该主动吸取其他幼儿园的经验,不断充实自身教研能力。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园本教研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重塑教研管理者角色、提高教师教研素质水平、加强专业引领、积极开展园际合作等四个途径,希望园本教研能在幼儿园改革的浪潮中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12

一、以反思和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教师真正进入培训主体角色, 是关系到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为此加强园本培训, 是促使青年教师走上了成才的快车道。

(一) 让教师能很好的从经验中去反思、积累、升华。

我们都知道, 反思是对自我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 通过反思, 能挖掘问题的症结。人总是在不断地反思中进步与成长的。因此,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良好的反思习惯。课前要反思, 课中要反思, 课后更要反思。总之, 反思能提高教师素质, 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反思, 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 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二) 把《纲要》和幼儿园实际相结合, 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如:师德演讲、教师一绝、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观摩等, 从根本上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 为了在教育活动中创出自己的特色, 我们每个班级都开展了相应的特色班级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 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 自己从操作中发现问题, 学着解决问题, 通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 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 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 真正符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

二、以主题活动观摩为载体,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是园本教研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我们在艺术欣赏活动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产生了一些疑惑, 首先是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内容, 其次是不能确定欣赏的重难点, 最后是不知道选用何种教学方法最有效。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以观摩教学现场的形式“一课三研”活动即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自身特点, 采取各自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教学, 全组教师在听课后进行比照、交流、分析、总结, 从而帮助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给教师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自主空间, 来帮助教师, 大家共同探讨出最为有效的方法, 是大家从实践的角度获得经验, 从而解决上述的困惑。

三、以各领域教育为切入点, 开辟园本教研主要途径

“园本教研”的内容载体就是幼儿园的各领域教学, 所以我们有必要以各领域教育为切入点, 开辟园本教研主要途径。

(一) 在健康领域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依赖感, 有与班级、同伴相互谦让、友爱、帮助、关心的美好愿望, 体验友好相处的愉悦, 能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

(二) 在语言领域我们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三) 在社会领域,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熏陶是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选择一些美好的社会事物对幼儿进行立美教育, 可以培养幼儿美好的道德情操。

(四) 在科学领域,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 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可持续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

(五) 艺术领域, 通过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幼儿完美的人格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而达到立美教育的目的。

走出幼儿园园本教研误区 篇13

(一) 园本教研目的“功利化”

园本教研应该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但很多教研活动的组织并非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 把园本教学研究作为打造品牌、提高档次、竞争生源、树立幼儿园形象的一条谋略。这样的园本教学研究必然陷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误区, 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二) 园本教研过程“形式化”

很多教研活动为了起到示范和观摩的作用, 盲目扩大声势, 善作表面文章, 使园本教研华而不实。特别是在一些观摩研讨活动中, 把“教学观摩”变成了“教学表演”, 为了使观摩活动达到理想效果, 很多活动环节幼儿反复操练, 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对答如流, 组织的活动幼儿配合默契。在教师看来, 那无非是演一场让别人看的戏, 演完了即可“还我本来面目”, 很少有人思考教师真正提高了什么?孩子真正学会了什么?

(三) 园本教研形式“表面化”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对开展园本教学研究非常必要, 但在有些幼儿园, 少数骨干教师长期充当专业引领者, 而大部分普通教师则丧失了“话语权”, 成了园本教学研究的配角甚至旁观者。久而久之, 园本教研活动成为一种形式, 教师只知道被动地听, 被动地记, 自己没有主动思考的意识, 教研活动过后教师收获甚少。

(四) 园本教研内容“片面化”

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园本教研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研究的内容和研讨的主题“闭门造车”, 就“问题”论“问题”, 没有理论的支持;二是未能从教师的需要入手, 大张旗鼓开展园本教研, 搞理论性的高层次的课题研究, 把形成理念体系视为园本教研的直接目的。园本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基层幼儿园缺乏教学研究主动性而提出的, 其目的是帮助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性”教师转轨, 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这种研究在谋求幼儿园发展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幼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幼教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共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单凭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解决不了的。这种孤立的园本教研很难解决的问题, 需要理论的指导, 需要专家与教师共同的探讨才能集思广益、拓宽视野、解决问题。

二、调整教研思路, 积极构建有效园本教研活动

(一) 创设宽松的园本教研环境

一是园本教学研究必须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园长与教师之间不是园长对教师的指导, 应该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对话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智慧, 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 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以高度的热情投身到园本教研中, 自主树立教研的意识, 掌握教研方法;二是园本教研要消除教师的为难情绪。让教师明确园本教研它所研究的不是高深的理论问题, 而是“教学小现象”, 这种研究也并不需要具有高深的理论功底和复杂的研究过程, 也不一定要形成学术论文和著作, 而是在行动研究中能够对教育、教学有所改进和提高, 以解决幼教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二) 提高教学观摩活动的时效性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形式有很多, 但教学观摩活动是园本教研重要的形式之一。要提高观摩活动的时效性, 就要使观摩活动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真实性。观摩活动作为教学研究载体, 必须具有真实性, 真实地反映师幼互动过程。因为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 它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不同的教和学的问题, 有些问题的出现, 正是我们要探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是观摩者最好的教研资源;二是鲜明的主题性。观摩活动要更好的发挥引领、交流、示范和观摩的作用, 每一次观摩都应有鲜明的主题, 通过对教师的了解和调查关注教师的不同需要和实际困惑, 确立观摩研讨的主题。这些主题的确定应来自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 如: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做到有效提问、怎样提高幼儿的注意力等。

(三) 保证教研活动中专业引领的质量

园本教研需要和倡导专业引领, 专业机构研究人员的介入可以避免教师由于自身水平的制约而导致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不高, 低水平重复的弊端, 但这种专业人员的引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幼儿园骨干教师应成为专业引领的主力军。在园本教研中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更能够激发教师研究的热情。同时幼儿园应为专业引领建章建制, 创造条件, 并丰富专业引领的内涵。作为园本教研主体的普通教师也必须具有研究的自觉意识与自主意识, 主动参与, 积极建构,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本教研的时效性。

(四) 建立科学的园本教研评价机制

上一篇:自信自立自强 励志名言警句摘抄下一篇:感谢父母的书信格式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