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写作文 爱心树(共3篇)
读绘本写作文 爱心树 篇1
读绘本写作文《爱心树》
晋实小:丁娟
教学目标:
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
1.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最难忘的课外书。
2.今天,我们首先一起来读一本书。这本书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图画。这样的书我们称为“绘本”(板书:绘本)。这节作文课咱们一起来读绘本,写作文。(完成板书)
可能有些同学早就阅读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出版于1964年。没关系,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收获。
二、阅读绘本。
静静地听老师读,仔细地看屏幕上的画面。(导读过程中,相机点击关键处,为学生的多维想象铺垫)1.第一处“大树很快乐”。
设疑:大树为什么快乐?(孩子的快乐就是大树的快乐,大树的快乐就在孩子的快乐之中。)
每一处“很快乐”处均作适当停留思考,不设问题。5.第五处“大树很快乐”。
设疑:面对这幅静止的画面,这幅让“大树很快乐”的画面,你快乐吗?你的心中只有快乐吗?(我们不仅仅有淡淡的哀伤,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6.介绍绘本《爱心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插画家谢尔·希尔弗斯坦,书的名字叫《爱心树》。
三、品味绘本。
1.读完这一绘本,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是什么吗?
读完这一绘本,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能告诉老师,此时,你最想表达的感受是什么吗?
(交流后小结:读完一本书,我们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困惑。这就叫阅读后的“回味”。)【板书:回味】
2.在你的生活中,你拥有属于你的“大树”吗?
虽然我们还很小,但是,老师相信,在我们的班级中,一定有同学已经是别人的“一棵树”。你有过做“树”的经历吗?
(交流后小结:读完一本书,我们还要学会由“书中人”想到自己的“身边人”,由“书中事”想到自己的“身边事”。这就是作文时的“联想”。)【板书:联想】
3.有了回味,有了联想,我们就会把一本书读“长”,我们的作文就会有丰富的素材。今天,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学会把书读“厚”,给自己的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
【板书:想象】优秀的作品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绘本更是如此。它的魅力不只在文字,也不只在图画的有限空间内。用心去读,你会发现,在画面的背后,在文字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内容。这就叫“想象”。你会在阅读中去想象吗?
引导想象画面: 于是,孩子坐下了。
“坐下了”。简单的三个字岂能表达此时男孩子的内心世界。此时的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此时的男孩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
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点击出示:他也许在回忆„„)追问:他会回忆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点击出示:他也许在向大树倾诉„„)追问:他会在倾诉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点击出示:他也许„„)【追问,但不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拿起笔来,用一两段话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四、丰厚绘本。
1.练笔,指导,班级交流。
小结。同学们丰富的想象让这棵“爱心树”的形象更加丰满。这就是作家比我们高明的地方。他在作品中给我们留下许多的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是地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我们在作文时候,如果你也能像作家一样给自己的文章设计一两处供人想象的空白,那么你就是作家了。
2.总结、延伸。
在我们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我们及时地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就是给作品“补白”。这是我们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作文的一种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前面阅读中提到的“回味”,去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是读后感。
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阅读中提到的“联想”,去进行文章的移植。例如,今天我们读了《爱心树》,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可以去写自己身边的“大树”,甚至写一次自己做大树的经历。
老师相信,这样边读边写的过程一定会让我们的阅读更加充实,也一定会让我们的作文不再出现选材难、很枯燥的难题。这样的过程一定是“很快乐”。
读《爱心树》绘本有感(范文) 篇2
今天,我们学了一本经典绘本《爱心树》。
它主要讲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男孩和一棵无私奉献的树的故事。看完这本绘本,我热泪盈眶,由此我想到了那棵树就像精心培育我们的父母,而那个小男孩就像我们一样,我们把父母无私的爱和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小时候,我们要喝奶、要穿新衣、要吃好吃的、要上学,长大了就离开家里去求学、去旅行、去工作、去创业,留下年迈而苍老的父母在家里日日夜夜盼望儿女何时能平平安安归来。母亲熬白了头,熬皱了脸、父亲熬昏了眼、熬聋了耳,也没盼到我们回来。假如有一天,我们成功了,荣归故里,我们就有了向父母亲、朋友炫耀的资本。父母也会为我们骄傲和自豪。假如我们失败了、落魄了,父母也不会嫌弃我们,而是像那棵大树一样,把什么都给我们;而我们则会像那个长大的男孩一样无度的向父母索取,直到父母去世为止。
所以趁着父母还在世时,让我们多多陪陪他们,而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来后悔就晚了。
爱《爱心树》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叫《爱心树》的绘本。读了这本书让我心里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有一棵树,她非常爱一个小男孩。小的时候,男孩和树一起快乐的玩耍,树给了男孩一个快乐的童年。男孩渐渐长大,为了让男孩快乐,树不停的给予男孩她的果实、树枝、树干&&
但,男孩为了自己的快乐,离开了树,去了很远的地方,树感到非常孤独。当男孩老去,不能远游时,他还是回到了树的身旁,大树依然用爱来迎接他。
爱心树对男孩的爱是博大的、无私的、宽容的、不求回报的,就像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一样。如果我是那男孩,我不会拿走她的果实、树枝、树干的。我还会在森林旁用砖头盖一所房子,陪伴爱心树,不让她孤独。
《爱心树》读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绘本《爱心树》。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一颗大树非常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向大树要钱、房子、船,小男孩不断向大树索要东西,大树全给他了。
我从中明白了:大树给予了一个小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不求回报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这颗爱心树就像杨老师、胡老师一样,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们却像文中贪得无厌的小男孩一样,不知道用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绘本《爱心树》读后感600字 篇3
一颗甘愿付出的大树,它那博大、无私的爱心让我震撼,大树将自己的树叶、果实、树枝、躯干,乃至生命的全部都奉献出来,无私地给予了男孩,为的是给男孩带来快乐和幸福。大树没有一丝抱怨,每次见到男孩,帮助男孩,这就是它最大的快乐和安慰!
我想,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己的父母就像这棵大树一样,在我们小的时候默默地陪伴我们快乐长大,父母在我们眼里就像太阳一样。等我们长大,不需要有“大树”的陪伴了,可我们并没有感到“大树”老了,很孤独。我们长大了,有了更多的需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依然想起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许他们并不富有,但只要孩子需要,他们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我们的“大树”就是以此为快乐。就像故事中的大树一样,男孩来看它,向它索取东西时,大树高兴得发抖。当男孩再回来的时候,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每每看到这几句话,我都感觉心里很悲凉。父母甘心情愿为我们付出到老,无怨无悔,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回报父母些什么,也从未考虑过父母的心情和感受!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心情。往常那令人心烦的一句句唠叨,其实都包含着深深的爱呀。而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幸福。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读绘本写作文 爱心树】推荐阅读:
绘本爱心树课后反思08-15
《爱心树》续写作文09-09
爱心树06-28
大班优质语言教案《爱心树》06-10
阅读爱心树的个人心得700字07-05
“五心树师德”演讲稿08-30
绘本与作文教学08-13
《绘本聊斋》读后感作文05-15
听绘本课的收获作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