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2024-09-29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共7篇)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1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富裕和谐的古镇,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设施化发展进程,为构建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村庄、新机制和新农民的“六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政府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教育和引导农民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实事求是、循序不渐进的原则。根据村屯实际情况,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

(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建设和局部改造相结合,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民俗型、旅游型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农村。

(四)坚持整章建制、规范操作的原则。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乡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真正做到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

(五)坚持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屯)发展规划,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教育、村屯管理内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任务目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建设与村屯规模、布局高度协调的农村路网体系。实现试点村(欢喜岭、丰林、兴胜村)所在屯和向外通道全部实现硬质化,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环路实现硬质化。其它屯(组)实现道路平整,沙石化。

2、排水建设。试点村全部实现村屯排水明渠或暗排硬质化。非试点村要实现村屯排水通畅,确保路面、路沟无积水。

3、住房建设。试点村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危房和泥草房改造步伐。

4、饮水建设。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

5、栅栏建设。试点村所在地的屯(组)沿路两侧全部实现统一栅栏。其他屯(组)主街要实现榆树墙子全面覆盖。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主街两侧要全部栽植榆树墙子,实现一次成活、成型。

6、场所建设。试点村要修建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室和农民学校(可统一使用)。有条件的村要辟建休闲娱乐广场。

(二)绿化、美化建设。

1、护村林建设。改选试点村100延长米以内护村林带,消除病死林木,形成完整的护村林。

2、风景林。试点村所在地及休闲娱乐广场周围种植风景林。

3、甬道美化。试点村和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所在地住户甬道绿化藤廊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0%。

4、街道绿化。试点村硬质化道路两侧和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主街道两侧要全面实现栽种花草。

5、乡村美化。全镇实现硬质化道路和“村村通”道路两侧栽植护路林,路肩栽种花草(扫帚梅),要求林带、路肩、路沟、美化带不准有杂草,整齐化一,确保真正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努力打造我镇新农村建设靓丽环路风景线。

(三)环境整治

1、设固定垃圾场。试点村内设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各村要实现距村500米外设固定垃圾场,定期清运,做到村中、屯边、路口无垃圾。

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两侧猪圈和厕所,推广清洁能源灶,试点村实现无垃圾、无污泥、无粪便、夫柴草垛。

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试点村设专人管理镇村屯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四)民主管理方面

1、建立民主管理机构。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机构和群众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

2、制定村规定民约。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

3、设立公开栏。完善村务政务财务公开设施中,规范程序,及时公开。

4、开展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加强班子“五好”(班长带头作用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和党员“三强”(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5、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计划。组织农民开展“六学”(学文化知识、政策法律、农业技术、做工技能、民间手艺、经营本领)活动,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促进培训就业一体化。

6、开展文明户创评活动。利用文明户创评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风理事会,制定文明公约,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7、创新农村管理方式。探索农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镇村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新农村建设连续性。

(五)资金投入方面

1、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扩大社会各界捐赠范围,加大部门扶助新农村建设力度。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加强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享受“以奖代补”资金的试点村,按工程项目实际投资额,村级组织和农户投入资金要匹配到位。

3、建立资金预决算制。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程项目预决算制度,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制、招标制、审核制。

(六)发展规划方面

1、制定村屯布局长期规划。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制定村屯长期建设规划。

2、制定产业布局长期规划。制定产业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突出的中期产业发展规划。

3、制定建设项目布局近期规划。规划田、林、路、沟、桥和水、电、花、草以及居住区、工业区、养殖区、休闲娱乐广场、农贸市场的建设布局,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镇政府成立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党群书记为逼组长,以包村班子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办),具体负责全镇新农村建设检查指导和督办。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同时,实行包村领导责任制,包村领导是所包村的主要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长是第一责任人。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的好的思路、好经验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管理,严格考核

一是今年严格目标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工资奖惩,对试点村和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完成绿化、美化达标的挂村三职干部工资和资金行双挂各1000元。对完成任务指标的严格兑现奖惩,同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是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和督办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一段一指导、一段一检查、一段一验收,一项一兑现的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工资奖惩。

中共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委员会

二0一0年四月十三日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2

2.加大招商力度,确保引进通化市星兴实业有限公司和通化汇丰实业有限公司生态园建设;计划增加投资50万元,进一步扩大理石厂生产规模。全力打造理石之乡,抓好理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好理石工业区的规划。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重点开发订单蔬菜、绿色生态蔬菜项目,发展绿色蔬菜水果采摘园1000亩;新建百亩香菇基地、千亩绿化苗木花卉基地和万亩林下参示范观光基地;扩大绿色畜禽养殖规模,在兴安村建立万头生猪基地;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千亩五味子、千亩林下贝母种植,万亩林蛙养殖。

4.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法规完成土地流转工作。2010年计划实现农村土地流转10000亩,做到不截留、挪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不与民争利,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促进农民财产性增收。

5.打造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要求的特色园林乡镇。计划投资50万元,完成全鄉道路绿化补植5000延长米;加强庭院卫生监督,培养群众卫生意识,使全乡农户都达到卫生达标户水平。

6.实行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在全乡7个村设立专职卫生保洁员,并签订用工合同;实行环境卫生村支书负责制度,将环境卫生保洁纳入村干部年底工资考核中去;成立环境卫生检查监督小组,由党委书记带队,定期监督抽查各村卫生情况;利用板报、横幅、广播等形式,宣传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重要性。

7.开展卫生标兵户评比活动,强化群众的卫生意识;开展各种农业技能学习班、文化理论培训班以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设立林下参种植合作社、畜禽养殖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使之形成规模化效应;发挥现有文化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等设施作用,在农闲时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3

2011年上半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县新农村办的精心指导下,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上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年初镇党委、政府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内容。及时调整领导分工,充实了工作力量,各示范村由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分管新农村建设工作,确保建设工作有力进行。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编制、突出重点、协同配套、因地制宜、新显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讲求实效”的编制思路,于2011年4月结合各示范村实际,对全镇2个示范村的2011年工作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编制,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符合实际,为下步具体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大宣传,健全制度

上半年,我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设置新农村宣传栏16块。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镇上下发了《关于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意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引导、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桔园景区街道环境治理整顿准备工作。就示范村相关工作制度、村规民约等制度进行了完善。

三、创新举措,成效突出

工作中,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一抓村貌整洁。共清除垃圾、杂草、淤泥130余吨,清除路障94处,拆除猪牛栏162个,厕所78个,拆除空心房896平方米;改水160余户,改厕池146间,新建猪牛栏49个,建沼气池120口。二抓基础设施建设。村级主干道硬化20公里,整修道路68公里。三抓项目建设。上半年共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1500多万元。四抓主导产业发展。以橘柑产业为主导,大力进行品种改良和“密改稀技术”,提高橘柑作物水平。五抓组织建设。大力强化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经过上半年来的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有目共堵,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还未完全到位;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重点工程进度不够理想;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四是软件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等。这些都有待下半年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解决。下半年,我们将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实情,迎难而进,努力把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4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领会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与基层建设,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工作上,以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为中心,踏实做事,本份做人,严以律己,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本年度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调查摸底,转变工作方式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幸福村委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产业发展情况及村民的意愿及生活现状,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后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幸福村委会共9个自然村小组,换届选举工作是一件政治性极强,程序极严的工作。广泛向村民宣传换届选举的意义、方法及步骤,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支持的积极性。努力做到每一项工作严格执法不变通,执行政策不走样。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三、积极做好“数字乡村”工作

为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做好“政府网页”工作,走进田间地头,村寨园落进行数字、照片采集。近年来,由于在外流动人口较多,有些家户全户外出务工,数字采集工作比较困难,要亲自和本户取得联系,给工作带来很多被动,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明显成绩。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求真务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时刻牢记党员的职责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

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此次驻村指导工作中,使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期望,同时也让我深深为农民的纯朴、善良、实实在在,不做作,不虚荣所感动。通过这次与农户亲密接触使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离社会主义新农村驻村工作人员的要求还很远,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锻炼。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5

敖城镇2010年有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镇新农村建设总体分三个阶段进行:宣传动员、深入实施、全面铺开阶段,现已全面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成立机构,强化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专抓新农村建设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每个新农村试点村有1名副科级领导挂点帮扶,建立了领导责任制,每月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各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组织召开了户主大会,按照民主推荐的原则,选举5—9名组成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做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村班子成员团结有战斗力,能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服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抓具体工作落实,能解决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挂点单位主要为挂点村理清工作思路,搞好村庄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舆论引导,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我镇与挂点单位通力合作和积极谋划,在试点村开设宣传栏,同时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

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另外还利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村小组会议、宣传栏等形式,传达上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的有关精神,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措施等,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做到了家喻户晓。各试点村制定并按时上报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按时上报了月工作情况、典型材料及报表。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利用各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政策引导、帮扶单位为主,组织实施、村为主,筹资投劳、民为主”的原则,在试点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在“五老”中推选一名会长,理事5—9人,理事会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监督各项工作开展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产业富村,规划建村,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1、抓产业生产,构建新农村建设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村收入,只有发展富民产业,才能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支撑。在推进新农

村建设过程中,强力实施产业兴村富民工程。我镇坚持以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要求各试点村要培植一个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品”经济实力。各村根据实际,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经济效益好、劳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有一定的规模的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发展壮大。流坊杨家村以种植花卉苗木、油茶林为主导产业,田心店俚下村以种植芋头为主导产业。

2、抓村庄规划,构筑村庄建设新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新农村规划工作。今年我们按照庐陵文化特色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示范村进行墙面改造,如临江村排俚上,对沿线进行打造“马头墙、黛瓦、灰墙”别有风味,同时还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治、村貌美化”的目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布局村庄用地,确定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系统、给水排水、电力等规划,科学安排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过程式中,我们大力实施“三清三改、五通一汽”工程,严格按照村庄规划,由理事会监督实施,农民自觉拆除土坯房、牛栏、厕所等,共拆除面积达4100平方米。

五、瞄准热点、主攻难点,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

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为此,在对各试点村进行规划过程中,着力实施四大工程的建设。一是道路硬化工程。以虎青公路为依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按照规划完成了各试点村的水泥路的硬化共6公里。各个试点村农户门前屋后基本上完成了路面的硬化。二是“三清三改”工程。针对以前脏、乱、差的状况拿出了措施,有步骤地进行集中整治,积极组织村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农户改水、改厕、改路,并建立了垃圾池,每天将垃圾集中到规定的垃圾池内,并安排专人每周进行清理。各试点村 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改厕工程以户厕为主,95%以上的农户建好了水冲式厕所。三是实施“五通一气”工程。各试点村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农户覆盖率已达100%,电话普及率均达90%以上。沼气池建设方面,达50%以上。四是实施美化、绿化工程。充分发挥我镇流坊村花卉苗木产业优势,加大对各试点村的绿化力度,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六、加强教育,树立新风,积极培育新时期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我镇积极组织举办各试点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次以上,并使大部分农民群众掌握了解1—2门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完备,培训做到有教案、有签到卡。村庄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专门管理人员。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无打架斗殴和违法乱纪行为。各试点村实行移风易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6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镇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创新突破的重要一年。全镇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市《实施意见》精神,围绕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为主攻方向,以深入推进“爱心三大工程”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和会员骨干作用,努力探索生育关怀、群众自治、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经验,不断提高协会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为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镇级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村级及时调整更换协会专职队伍和协会会员。

(二)认真贯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将《规划纲要》列入各类培训、学习、宣传,准确把握新时期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制定适合实际、目标任务明晰、方法措施得当的实施细则。

(三)结合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时搞好村协会换届选举工作。建设好协会专职队伍,要通过培训、外出学习、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执行能力;建设好会员队伍,要吸收有热情、有文化、有能力的群众,经常性地开展服务活动。要根据《协会章程》,健全相关制度,组织有关活动,切实发挥好作用。

(四)继续开展协会发展理论调研活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围绕协会主要工作任务,深入基层搞好调研,积极探索实现计生协会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途径和方法。

二、完善计生利益导向体系,不断深化生育关怀行动

(五)着眼于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及时有效”的原则,突出“计划生育弱势群体”重点目标人群,坚持经济帮扶与精神慰藉相结合,一般帮扶与重点救助相结合,政策扶助与走访慰问相结合,以项目带动的形式,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年内,重点做好对独生子女死亡的空巢家庭、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因工作遭受意外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和手术并发症家庭的帮扶救助。

(六)完善生育关怀“大联合、大扶助”长效机制。继续深化生育关怀“大联合、大扶助”内涵,规范“政府主导、协会牵头、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生育关怀运行机制,在资金利用、项目运作、队伍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七)规范运行“爱心三大工程”。立足生育关怀“大联合、大扶助”平台,积极推行爱心助孕、爱心送子、爱心扶助工程。严格按照《烟台市“爱心三大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信息库建设,坚持精神慰藉制度、信息月报制度、救助公开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确保“爱心三大工程”卓有成效。

(八)切实做好人口关爱基金募捐工作,确保救助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救助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发挥基层协会群体优势,提高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水平

(九)继续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和谐自治工作规范》贯彻落实。完善基层协会工作档案,坚持“八项制度”,推行“四个机制”,进一步推进协会规范化建设。

(十)抓好评估认定工作。结合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万村示范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4月底前,全部完成我镇评估认定工作。推荐选拔精品典型,开展观摩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开展协会规范化建设的经验,确保年终考核评估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十一)抓好企业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协会建会工作。不断扩大100人以上企业的建会率,逐步达到无缝覆盖。

(十二)抓好《村规民约》的修改制定。参照《关于进一步

完善有关移风易俗、利益导向和男女平等村规民约内容的指导意见》,指导基层结合实际,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监督好、落实好村规民约,逐步使法律法规、村规民约成为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抓好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十三)抓好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按照“两委共谋、村民决议、协会承办、家庭落实”的计划生育村民和谐自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协会的组织载体作用,发挥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职能作用,发挥广大会员的骨干作用,在保证村民自治工作质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上下功夫。

四、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树现代婚育观念

(十四)结合庆祝《公开信》发表30周年和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5.29”会员活动日,广泛开展以促进群众生育观念转变为重点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以会员为主的基层文艺宣传队伍的骨干作用,依托“会员之家”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新型生育文化。把强化宣传教育、移风易俗、倡导婚育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与发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健全保障体系、强化村集体经济内部的利益导向等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根本上促

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7

栖凤渡镇位于郴州市苏仙区北面,距郴州市区22公里,107国道贯穿南北,西河横穿东西,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湘郴“鱼米之乡”的美称。全镇辖10个行政村,4个社区,辖区总面积39.79平方公里,人口26786人。栖凤渡社区村是我市首批村改社区工作的试点单位,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部署,在上级的指导下,围绕“以自治管理家园、以整治改善环境、以服务凝聚民心、以文化陶冶情操”的社区建设新思路,积极创新机制,推动了社区建设全面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夯基础,形成社区建设新合力。我们从“加强领导、建全网络、完善制度”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形成社区建设合力。一是强化领导责任。为确保社区村示点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工作责任制。社区也相应成立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借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之机,镇党委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社区村、组两级干部,选优配强了社区村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及中心户长,聘用了一批热心社区事业的老同志、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社区理事会成员,形成了“社区事、社区人管”的格局。二是完善服务设施。2009年以来,市、区、镇三级先后共投入50多万元建成了1000多平方的社区活动场所,设立了图书室、医务室、活动室、民兵之家及“一站式”服务大厅,添置2台电脑及打印速印设备,连通了互联网,实现了 —1—

村务现代信息化管理,为村民提供快捷方便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为使“村改社区”后的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召开村民会议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制度》、《社区共建会议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通过建章立制,划分了职能,明确了权利和义务,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集民力,打造社区建设新面貌。村改社区以来,我们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创建优美社区。近年来,我镇加大了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村通组公路覆盖率达到100%。今年,村民又自发的对村庄、庭院和道路两边进行了绿化,路边植树达10余公里。同时,我镇还完成了大屋图等三个自然组的村庄整治工作,对村庄进行改厕200户,改栏150多户,新建垃圾池5个,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栖凤渡社区村位于西河两旁,是防洪的重点区。为解决水淹户群众安置问题,根据我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去年,我们决定对水淹区的260户居民进行整体搬迁工作,同时将原宅基地进行耕地复垦。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三通一平”工作。这项民生工程既节约了建房用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又赢得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赞同和认可。

(三)促发展,开创社区建设新动力。我们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发展壮大社区村集体经济,不断促进社区村经济发展。一是盘活闲置资产。2010年,镇政府利用栖凤渡社区村闲置的教学楼,引进投资80万元建立了鞋面加工厂,解决了120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壮大了社区村集体经济。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帮助社区村成立—2—

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有效地整合了现有的农业资源,引导群众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社区村已建立了油茶育苗基地达46亩,油茶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发展生猪养殖户达27户,其中万头养猪场2个;种植大户5户。2010年,社区村人均纯收入达8920元,高出全镇平均水平的13个百分点。

(四)重活动,树立社区建设新风尚。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增添社区的文化氛围,镇党委、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一是搭建群众文化平台。党委、政府定期安排“土专家”、“洋教授”到社区村举办科普知识和法制课堂,并主动与区文化局、区科技局等相关单位衔接,积极在社区村开展送“电影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还建立了“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体育等休闲活动场所,让村民到社区村能有所看、有所学、有所闻,提高了村民的自身素质。二是开展社区文艺节目。党委、政府积极鼓励社区村群众在节假日开展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节目,组织群众春节期间 “舞龙灯”、端午节 “赛龙舟”、跳“广场舞”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2010年由社区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参加全市“和美村庄”的文艺汇演,荣获三等奖。三是开展评先评优活动。3月份,社区村还开展以“和美模范家庭”、“婆媳和睦模范家庭”、“科技致富模范家庭”、“文明道德模范家庭”的评比活动,形成了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总结前段工作,我们的农村社区建设初步探索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 —3—

究探讨。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务院参事考察团各位领导的这次考察为动力,按照中央、省、市、区的部署要求,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社区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改社区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形式和内容发生新变化。但对于社区人员配备、组织结构、工作职责却未明确规定,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我镇社区村工作运行机制基本还按原来的村“两委”体制,难以推动社区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经过村改社区试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虽然有较大提高,但相对于上级对农村社区建设要求、相对于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相对于城市社区建设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国家、省、市加大对试点社区村的投入力度,尤其在农村社区医疗卫生、科技信息、就业指导、文化教育、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给予项目倾斜,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三是社区村工作经费缺乏。村改社区后,它的服务功能增多,运行成本较大,而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村级工业和企业相对较少,经济基础薄弱,使工作的开展显得后劲不足。目前社区村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拨付和群众自筹两大块,显然对于社区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这项工作还亟待国家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上一篇:高三励志小说:不染下一篇:煤矿安全宣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