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精选8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篇1
浙江大学知名教授郑强教授演讲摘录
1.我们漠视历史的价值,总以为楼宇越新越好,我们以不断地拆楼建楼来折腾自己。
2.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
3、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但你看看那些开着豪华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教育,中国再富裕也不会强大。
4、读书是为了承担责任。但现在的教育让女人承担了太多责任,让男人逃避了太多责任。
5、中国的篮球不缺乏技术,不缺乏金钱,但他们缺乏责任感,哪怕是对消费者的责任感。为什么中国男子足球队却总是输给别人呢,他们绝对不缺钙,这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的问题在于精神已经残废了。
6、教育应该让中国懂得自尊。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外国人就低头,女生看到外国垃圾一般的男人都想讨好。同志们,在外国人面前我们多么地没有尊严。在留学的日本东京大学的人当中,我是唯一回来的,但日本人反而敬重我,因为我活得有灵魂,活得有骨气。
7、滥用学历:我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我从来是看人不看学历的,学历不等于能力。你们现在的招聘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就是要批判这样做。招聘时也总是看学历。学历是指一个人读书还可以,并不能代表他能够当你的经营人员、开发人员。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博士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三个杰出的人才,当初在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药了。
8、西服、果奶不是民生大计!千岛湖的农夫山泉是好,但水什么地方没有?这就是问题。另外,温州经验好不好?好!但如果我是国家主席,我可不会在全国搞温州经验。温州经验说到底是民族经济全部被国外吃掉。你的资本算什么,温州老板的那点钱与日本老板相比就不算钱,马上会被吃掉,而且技术含量极低。我去了温州好几次,看到的都是家庭工厂,与现代企业能比吗?
9、我们现在想的只是“卖得越多越好”。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人们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民族已经没有这个精神了。高等学校投了几十个亿买研究设备,但这些设备90%都是进口的,没有一样是国产的。买来的时候觉得很了不得,可以哄领导,但是若有哪个学生把仪器弄坏了,就死了,我们国内的企业没有一家敢修仪器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仪器没有一家工厂能够生产,这就是我国现在整个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我们不愿意踏实地来做这些工作,而只是做了很多表面文章,既生产不出材料,也没有先进的制造工艺。
10、清华大学自建校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全实现了她当初的办学宗旨:“成为美利坚
合众国的预备学校”。如果我是中国的纳税人,我怎么能想得通,我国国民花那么多钱投入到这个学校,可它培养的人却都跑到美国去了,为他们服务了。可是你有没有看到美国go-vern-ment为我国哪个大学捐过点钱?你们体现出这么一种胸怀是什么意思呢?
11、为何出国后会更爱国?我恨日本人,我到日本拿的奖学金都被告知不要告诉日本人,怕日本人嫉妒,他们就是要培养汉奸。但是我到日本是越培养越恨,神户大地震时我在日本,我是中国留学生的领导,那时死了许多中国人,其中杭州人最多,就因为日本人先救日本人,根本顾不上救中国人!在日本空港,日本国民的进港通道有8个,而仅给外国人留一个,你得排队,等日本人全部走完了,他再转换牌子,让外国人再进来。
12、什么叫素质?英语、计算机、钢琴都会一点儿能算是素质吗?我住的那层楼的孩子都在弹钢琴,我就听到二楼的一个男孩子在弹《致爱丽丝》时,边弹边哭、边骂他妈妈。爸爸妈妈都是音盲,却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音乐家。这么好的太阳,让孩子坐在屋里,他能受得了吗?这是何必呢?
13、我们浪费太多时间学毫无用处的英语:幼儿园3岁开始学英语,我这个观点不知你们是否赞同,我在学校讲课时,学生们听了觉得我所说的正符合了他们的心意。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
14、关于出国:我认为中国人的民族心理这几年扭曲到什么程度了!我到英国大学见到了十几个中国留学生,他们都向我诉苦:每天只睡4个小时!浙大有很多老教授,夫妻两个连走路都走不动了,孩子却在美国。外国人不理解,认为中国人有病:为什么夫妻不在一起,而是一方在国外、一方和孩子在国内,中国人这是何苦呢?!父母老了,是否需要人服侍?在国外的,是否想念父母呢?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知是为了撑什么面子?!在日本,我只能请他吃一碗面:一天晚上,请了8个教授一个人一碗酱油面,就花了我1000元人民币!所以,我在日本就呆不住,像我这样的人,我现在就不愿出国,去10天可以, 去1个月我就受不了!
15、关于奥数:看看那些小学,中学,高中的奥林匹克竞赛,已经成为老师牟取头上光环的手段,牺牲的是什么,是学生本身,你看很多孩子到了后来,那些得到奥赛金牌的同学,他们到后来有几个在这个领域真正的坚持下来,坚持不了,因为他们的心灵已经疲惫,他们一切的智慧已经被扼杀,这叫什么,这叫摧残式的教育和掠夺式的开发。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篇2
从现代大学发展史来看,尽管大学已经走出了“象牙塔”,但大学的本质始终是探索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怀终极价值、传承人类文明、提升人类精神、守护人类尊严;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依然是追求真理。可以说,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为目的,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并影响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之重大公共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与教育机构。
教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是大学的资深教师。教授以教书育人为本,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之外,还涉及另一重要方面,即培育学生的品德。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说:“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此外,教授是学术创新的典范,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是科学真理的坚定实践者。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永远是由这所大学的教授来代表的,如果一所大学有一批既有大学问、又有崇高道德的教授,这所大学就会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大学。一个道德崇高的教授应该是“仰望星空”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会基于庸俗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一种理想主义。
大学教授“涉黑”传奇 篇3
偶然的际遇:我选择了研究黑恶势力
1994年7月,何铭带着20个本科生到四川武胜县进行社会实践,这次活动的主旨是送法下乡,深入乡村,进行普法宣传。
到了武胜县,何铭见到了当地县政法委书记明亮,在他的办公桌上,一份《广安地区政法委转四川省政法委关于注意当前农村恶势力现象的通知》的文件引起何铭的注意。凭借着职业敏感,何铭打算改变社会实践的主题,他觉得研究农村恶势力更有意义。在何铭的一再要求下,明亮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给他提供了诸多方便。
学生对何铭研究农村黑恶势力的课题充满了兴趣,既刺激又兴奋,大家分头行动。于是,何铭把学生分成4组,分别到看守所、公安局预审科、检察院等地获取材料。
他本人带着3个学生对一个车霸进行了追踪暗访。他们了解到,车霸其实就是一个车老板,他手下有三个车。别人的车在站里必须排队,依次出车。而他采取威胁、打骂等方式争抢客源,强行先出车,许多群众和车主都敢怒而不敢言。
回到旅舍,何铭的心情是沉重的。尔后,其他的同学都带着各种有关黑恶势力的材料回来了。
这是何铭对黑恶势力现象调查进行的初次尝试。回到学校后,何铭根据调查材料,写了他的第一篇“黑”道论文《对农村地方恶势力的初探》。可是,这篇论文并没有引起重视。虽然没有刊物发表他的论文,但他并不灰心,继续他的研究,并开始收集有关黑恶势力的资料。
1995年中国第一打拐案中的一个主犯让何铭深受震动。那位主犯只有23岁,长得非常漂亮,最后被判处死刑。当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问她:“你这么年轻漂亮,面对死刑,你有什么想法?”那女子说:“吃也吃了,玩也玩了,死就死吧!”她对生命的漠然让何铭感到吃惊。
一桩桩血腥的罪恶,一个个受伤家庭悲泣的泪水,这一切反复撞击着何铭的心灵,让他继续把这个课题搞下去。
1996年3月,在妻子的协助下,何铭熬了三个通宵,写成研究黑恶势力的论证报告,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年6月,审批部门同意了何铭的申请,并拨2万元的资助费。这如一支强心剂,给何铭莫大的鼓舞。
要研究这个课题,必须有大量的相关资料,手头上的资料都是从报刊、电视中得来的,为了获得更为鲜活的材料,何铭到处跑政法机关,然而,所到的政法部门都没有他需要的黑恶势力犯罪的材料。
何铭看着自己案头整理得非常细致的材料,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他决定深入第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那就要和那些黑老大接触!”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开始兴奋起来……
走近黑老大:危险而刺激的“黑道经历”
1997年夏,西南某县破获一起长江沿线系列抢劫案。何铭想,“机会来了”。于是,他带着学生到该县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宣传新《刑法》,一方面打算了解这个犯罪团伙的心态。
何铭找到当地的政法委书记,知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抢劫犯罪团伙,一共有七八个人。何铭到看守所见到其中的一个主犯。
主犯显得有些悔恨与无奈,何铭和他进行了对话。何铭问他:“你们搞这种事,怕不怕别人反抗?”主犯回答说:“我们一去就把别人吓倒了。我们也晓得犯抢劫罪判得重,能够不动手就不动手。”
“那你们在作案过程中作了些什么准备?”对方回答说:“如果遇到不懂事的,就只好把他弄翻。”
一个月后,这个头目被判处死刑。何铭以此种方式接触过十多个黑恶势力的主犯,他们走上黑道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犯下了累累恶行。他记录了厚厚的几大本笔录,但他总觉得有些黑老大的话有“水分”,不能完全相信。
要想获得第一手材料,那就只有深入黑恶势力内部,和黑老大“亲密接触”才能得知其内幕。何铭便通过各种办法寻找自己的研究对象。
1998年下半年,何铭和一位高中同学聊天,无意中何铭听说他同学的一位初中同学在“吃血饭”,他立即有见见这位黑道人物的想法。
通过高中同学的引荐,何铭见到这位黑老大。他是专门在药材市场收取保护费的,受甲老板委托到乙老板处收账,然后再受乙老板委托到丙老板处收账。收账的办法很简单,不给就动手,每天在刀光剑影中过日子。
刀疤的父亲是南下干部,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从小养尊处优,长大后又没有什么本事,后来父亲退休后,那种人走茶凉的感觉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他在内蒙当过特种兵,复员后在一家企业工作,企业垮了后就无事可干,大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逐渐走上刀口子上讨生活的道路。
一年后,何铭再次见到刀疤,他显得黯然神伤,原来他的老大位置已经被一位年轻人所取代。这种取代是残酷的,他内心的那种“自尊”受到了强烈的伤害,但他仍然忠于后来的取代者。
新来的老大是个文弱的年轻人,二十几岁,大学本科毕业,刀疤对他也是言听计从,恭恭敬敬的。
何铭后来才知道“换位”经过。年轻人本来是新加入的,但他有头脑,几次旧老大遭遇危机时都在他的指点下得到化解,而内部出了事情,年轻人也能不费力地给予解决。平时,年轻人很善于和帮会骨干沟通,慢慢地,大家都对他有了信任感。于是在一次风波后,他顺理成章成了新老大。
何铭随后见识了年轻新老大的“功夫”。年轻人负责恶势力组织后,开始着手进行改组,并“明确分工”:先成立信息员,打听到哪个老板外面有债权,有多少,同时了解债务人是谁,有无偿还能力。然后派出谈判员,凭借巧舌如簧,让其相信不依靠他们,就算法院判下来也无能为力。
对方同意后,就派人出场。和以往不同的是,不是立即强行逼还,而是和债权方达成协议,让雇主出招聘,然后去应聘成为雇主企业的员工,以债权人单位业务员的身份去讨债。因为新老大认为,这样发生事情也是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接下来是讨债,当然最终凭借的往往还是暴力。
与此同时,新老大还加强内部管理。“他们硬性规定,讨债佣金为债权的百分之多少。如果发现执行员多收钱,那么就进行剁手指等残酷惩罚。”
让何铭多少有些欣慰的是,新任负责人逐步把收入投放到合法的产业中。
接着,何铭在北方某市见到了一位在当地能够“呼风唤雨”的黑老大杜枪。在那个城市里,只要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会露出尊敬的神色。见到他时,何铭看到他一副墨镜,左右两边是两个身强力壮的马仔,眉宇间自有一股威严。
杜枪见到何铭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敢介绍你认识我,我就敢结识你!”何铭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看来他对介绍何铭来的朋友充满了尊敬。何铭小心地与他交流着。
杜枪以前是某学院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工作时,由于种种原因背了两年冤狱,出狱后的他心灰意冷,对社会充满了偏见,不再相信社会,只相信黑社会才能保护他,于是加入黑社会组织。因为他比较有文化,几年过后就坐上了老大的位置。从此,他信奉“有恩报恩,有冤报冤”,还颇受当地人的尊重。
几次见面后,杜枪就与何铭称兄道弟了,杜枪比较欣赏文化人,所以对何铭充满了敬意。何铭从他那里了解到了许多黑社会组织的内幕,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材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
尽管和恶势力的头头脑脑关系融洽,但也有危险。“那一次我差点被乱枪击中。”何铭回忆说,那是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县城。通过朋友介绍,他以法律专家的身份去见当地某恶势力组织的一个头目。头目把何铭领到一家夜总会。一位小姐无意中把茶洒在了头目身上。头目快步上前拉住她,挥手就是一巴掌,随后,他随身带的几个壮汉冲过去,轮起凳子就是一阵毒打。
就在何铭惊魂未定时,夜总会的门忽地被推开,几个彪形大汉冲进来,何铭还没等看清,头目一个虎扑把他按倒在吧台里,只听见乒乒乓乓一阵枪响。不到一分钟,响声消失了,何铭从吧台里探出头来,发现地上躺了四个人,满身是血,冲进来的壮汉已经无影无踪。
通过这些接触,何铭的胆子变大了,到处求熟人给介绍黑道上的人。到了2002年,何铭接触到“老大”级别的人物共十多个。这些“老大”分布于海口、广州、湖北随州、四川、贵州等地。骨干最多达近百人,资产最多者达数千万。社会公开身份分别涉及企业家、县级政协委员、青联委员等。
为黑恶势力画像:深入内幕的惊天之作
何铭研究黑恶势力,与一些黑社会老大成了哥们,别人甚至以为他与黑恶势力有染?这是一件令他哭笑不得的事。
2001年10月初,何铭主编了一本叫《刑法学》的书,召集作者在南山讨论稿件。这时,一位女子跑到南山找到正在开会的何铭:“何老师,你一定要帮帮我!”
原来,别人借了这位女子10万元钱后“人间蒸发”了,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而她丈夫并不知道此事。丈夫近日就要回家,回家如果知道她把钱借出去拿不回来,一定会闹得不可开交。为此,她想找何铭介绍一个黑社会老大,帮她讨回自己的10万元钱。
何铭义正言辞地对她说:“第一,我不是黑道上的人,不能帮你;第二,你不能走这条路,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好律师。”然后,他给那位女子分析了利害关系,终于说服她用法律来解决这件事。后来,何铭给她介绍了一位律师,正大光明地追回了属于她自己的钱。她对何铭充满了感激,后来她说:“要不是听何教授的劝告,我真的会走上违法的道路。”
这样的事发生多了,何铭就会生出许多感慨来,别人说“与黑社会交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陷进去了”!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奈。
一次,何铭到四川某地作刑法讲座,当地检察院检察长对他说:“何老师,你知道这么多黑社会内幕,你怎么不报案啊?”何铭笑答:“中国没有知情不报罪!”话虽然这么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接近黑老大,他是答应了为他保密,而不报案从情理上似乎又说不过去。他希望别人能理解他。
在研究过程中,何铭意识到一个新问题“隐陷性胁迫”,这是指嫌疑人没有使用暴力手段,也没有对受害人进行威胁,但在精神上形成强制,抑制受害人的反抗。何铭分析说,这与以简单的使用暴力打砸抢不同,如今的恶势力往往采用更隐蔽的方式进行敛财,最常见的就是利用“隐陷性胁迫”。
比如,有一家餐馆很出名,黑恶势力上门收保护费,店主不给。对方转身走了。从第二天起,店主每天都会发现有10个左右的“客人”,分成5组坐在桌子旁,一瓶啤酒一盘花生直到打烊。慢慢地,食客也发现这个现象,便再不来就餐,于是生意冷淡下来。最终店主只好无奈地答应对方的无礼要求。
在何铭即将出版的《黑恶势力犯罪研究》一书中,他对黑社会组织犯罪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一是流氓恶势力,二是新刑法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即以暴力威胁或者其它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组织。
在对黑恶势力的量刑方面,何铭主张累犯应采用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的认定标准,不适用缓刑和假释。
何铭认为,目前我国应该完善有关黑社会的立法,制定有关黑社会的专项法律,进一步明确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构成要件。目前有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只有《刑法》第294条对此进行了立法,但这个立法不管是从认定犯罪,还是从量刑的角度上看,都是亟需完善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篇4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门类;有本科专业12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众多学科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
为支持“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结合我校重点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需要,根据《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及管理暂行办法》,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唐敖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热忱欢迎海内外中青年杰出学者应聘。
一、招聘学科
在自然科学领域重点建设的基础学科、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中招聘唐敖庆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二、应聘条件
1.特聘教授应聘条件
(1)热爱中国,遵纪守法,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唐敖庆特聘教授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当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4)胜任主干课程讲授任务;
(5)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6)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8)保证聘期内在我校每年工作9个月以上。
2.讲座教授应聘条件
(1)热爱中国,遵纪守法,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一般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4)保证每年能在我校工作3个月,因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
三、岗位待遇
1.特聘教授校内岗位津贴每年人民币10万元,同时享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讲座教授月薪人民币1.5万元,按实际工作月支付。
2.学校为唐敖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配套科研经费为20-100万元。所在学科将根据本学科建设情况确定本单位配套科研经费额度。
3.学校为特聘教授提供30万元的购房补贴及5万元安家费。讲座教授在校期间学校为其安排临时住所。
4.解决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就学。
四、应聘材料
1.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申报表。
2.“唐敖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候选人附件材料一份(装订成一册)。附件材料包括:
⑴ 附件材料目录(须标注页码);
⑵申报表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⑶ 5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的复印件,以及申报表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⑷申报表中列举的SCI、EI、SSCI、CSSCI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只需提供论文收录及引用检索报告,无需提供详细检索结果或列表);⑸ 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⑹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大学教授英文信 篇5
In my class, Mr. Yang tended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and displayed hi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e often discussed some hot topics like political reform, human righ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he not only showed concern for these issues but also liked challenging the consensus and expressing his own opinion, he knew how to mak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he was able to deduce conclusions logically from what he had already known.
In particular, it came to my notice that he possessed a talent for getting the whole clas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a heated discussion or debate.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his quick absorp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strong self-study ability. For beginners in sociology, I gave them an extensive reading list of 15 books. Although it is not compulsory, with a craving for new knowledge, he read almost all of these reference books and always came up with some brilliant ideas after reading. His devotion and enthusiasm, together with his diligence, enable him to stand out in theclass.
Moreover, because of his intense interest in Sociology, I encourage him to continue to learn more aboutresearch methodology to acquire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n he selected Applied Statist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to study in Business School. One area he could continue to work on is creating more opportunities to apply that knowledge to practice.
I am deeply convinced that Mr. Yang’s determination an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have qualified him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a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in your university.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regarding this recommenda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sincerely
某大学教授工作描述 篇6
所属部门:某某大学某某学院
直接上级: 院长
工作等级:高级
分析日期:20xx年 工作职责:
1、担任教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担任主干课程的讲授工作,组织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
2、承担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授课、答疑、考核(含考试、考查)等教学任务;
3、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带头从事科研工作,完成额定教研、科研工作量,参加各部门组织的学术交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指导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科研和业务训练,参加系部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工作;
5、主持或参加编写、审议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持或参加教学法研究;
6、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好青年教师的表率;
7、根据工作需要,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8、完成室领导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职务:某某大学教授
职务编号:88888
资格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
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教师职业道德评估合格以上。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后,取得副教授资格,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
(二)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后,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后,受聘副教授职务3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篇7
一、教授治校的内涵
1. 什么是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之一, 其形式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以依法办事为首要条件。这个“法”是教授自己制定的。美国大学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宪法”, 即“次要法规”, 可根据情况不时进行修订, 每次修订都需要全系教授投票通过。法规规定了各种重要决策决定方法, 及二级学院院长的职权范围, 各种委员会组成及其职权、投票程序等;其次, 二级学院里除教授以外的所有人员, 都是为教授服务的;再次, 二级学院的重要决策和管理, 由教授组成的各委员会完成, 如执行、人事、研究生、本科生等委员会。
2. 教授治校的基本形式与原则。
现代大学教授治校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教授会代表的学术权力和校长、董事会代表的权力相互制衡, 校长主持行政事务, 教授会主持学术事务, 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大学;二是学校管理以教授会为中心, 教授会主持学术管理并参与校长选举, 校长服从教授会决议, 典型代表是英国古典大学和日本的大学。三是教授会主要作为审议、咨询机构参与学术管理, 典型代表是法国和德国的大学。
二、教授治校机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授治校作为学术管理的传统, 最早源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 那时教师既是管理决策的主体, 同时承担着决策的执行与监督。正是因为教师享有这些真实而至高的权力, 巴黎大学又被称为“教师型大学”。而后创建的剑桥、牛津大学继承了这一传统, 德国柏林大学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哈佛、耶鲁等美国大学则赋予它新的内涵。在我国, 教授治校的历史不长。最早在我国推行教授治校的是北大蔡元培, 他任校长期间, 教授治校得以贯彻并走向完善, 形成了以教授为主的评议会、教授会、行政会三级管理机构, 开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先河。近年来,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尤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东北师范大学, 在二级学院实行了教授委员会决策基础上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 实践“党委领导, 行政负责, 教授治学”管理体制;学院一级设教授委员会, 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及经费支配使用等。浙江大学法学院等也成立二级学院层级的“教授委员会”, 并通过外部资金制衡学院行政权力。而南方科大则是通过特区立法的形式, 搞了一块“去官化”、“去行政化”的教授治校试验田。
三、教授治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教授治校发展现状, 虽然有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教授委员会” (如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教授会” (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以教授为主体的各专业委员会 (如深圳大学人事、财经教授委员会) 等,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大学制度在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但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体制改革遭遇的阻力等因素, 我国高校教授治校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
1. 学术组织成员单一。
主要表现在学术组织成员多数是由担任各级行政部门职务的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主要原因是个别高校教授数量较少, 无行政职务的高水平教授更少。
2.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还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行政主要负责人员与学术组织负责人在身份上交叉重叠, 学术权力虽有建制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要履行审议和咨询职能。造成这一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状况下行使学术权力的时间成本较高, 意见往往难以较快统一等;教授们行使学术权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3. 教授的知识结构局限和精力有限。
教授考虑问题的视野和角度容易受到自己学科专业的局限, 加上没有治校的经验和缺乏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了解, 容易产生偏执、保守、排斥改革;另外, 教授治校中的教授承担“学术”与“行政”双重角色, 使他们在决策中容易处于两难境地。
4. 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
由于学校的投入主体单一, 缺乏社会公众捐资办学、社会团体机构联合共建等多元办学形式, 学校决策机构缺乏没有利益与权利关系的校外人士, 所以造成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有限。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章程建设, 做到教授治校有章可依。
加强章程建设是教授治校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历史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办学章程, 在章程中要明确教授治校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高度遵照章程, 在章程框架内行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章程规定的范畴内分别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 通过章程发挥两个权力的不同作用, 协调两个权力之间的平衡。
2.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做到教授治校有人可用。
香港科技大学之所以在建校短短10年之后, 就能执亚洲大学牛耳,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她在短期内聚集了一大群国际一流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强势的中国留学生资源。还有像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治校能否成功, 关键取决于近五年能不能真正能聘请到20~30个真正国际一流的人才。因此, 高校能否顺利实施教授治校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高端人才。
在吸引人才方面, 首先要注意不仅要引进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才, 也要引进有国外教学、管理和研究经验的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熟悉大学运作、教员招聘、教授评审等富有丰富教学经历的高级人才。
3. 完善学术决策机制, 做到教授治校有权可行。
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教授委员会, 确保在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决策机构, 非领导职务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教授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还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和校外人员。
4. 完善监督机制, 做到教授治校权不滥用。
作为学校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 教授委员会人员的构成、职责范围和程序规范等方面要明确, 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职责范围、议事范围等问题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外部监督机制上, 要想方设法积极邀请没有利益与权利关系的校外人士进入学校决策机构, 把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有机结合起来, 力争在决策的高质量与执行的高效率、民主参与和精英管理之间寻求平衡。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教授治校机制作为研究切入点, 总结梳理了教授治校的内涵, 分析了我国教授治校机制的起源、发展及趋势。最后具体分析了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教授治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教授治校,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N].中国教育报, 2012-11-20.
[2]王祚桥.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N].光明日报, 2012-10-31.
[3]王洪才, 赵琳琳.现代大学制度:缘起、界定与突破[J].江苏高教, 2012, (7) .
[4]王秀丽.从教授治校走向共同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 .
大学教授何以苦乐不均? 篇8
一是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失衡。这一点,我们从教师职称的晋升与考核方面便可管窥一斑。只要当了大学教师,就必然涉及职称的问题。有哪一个大学老师不想当教授?那么,如何才能当上教授?毋庸置疑,在高校现行教师职称晋升与聘任的指挥棒下,教师为此需要用最大精力追逐的是课题、项目、专著、论文这些科研成果。在这一过程里,相当多的课题、项目能够带来大笔经费。有些课题、项目一旦获批,申请者则既能获取数额可观的工资外收入(经费提成或者违规报销),又能使其成为晋升或聘任的强有力“推手”。
可是,项目的申请往往受申请人的所属学科领域、人际关系等诸多复杂因素所左右,不是谁都能拿来大项目的。这造成一部分教师一方面在职称晋升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聘期考核“稳如泰山”,腰包也是“越来越鼓”,另一方面这些“先富起来”的教授们越发不愿意把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相比之下,教师在教学方面所能得到的奖励和津贴,显然与科研所带来的直接、间接收入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学科之间位置的失偏。同在一个学校里的教授,由于所属学科和专业不同,待遇和境遇就有很大差异。在职称晋升与聘期考核上,貌似统一公平、一视同仁,实则有亲有疏、倚轻倚重,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对各学科的政策支撑和经费支持并不相同。如不少高校规定:教师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便可获得奖金(每收录一篇奖励数千元至一两万元不等),于是有的“高产”教师每年可以有数篇甚至十几篇这样的论文,算下来,这项收入可以超过其一年的工资。但三大检索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一般与基础、公共、人文等学科无缘。相比之下,高校科研政策中对基础、公共、人文等学科学术成果的奖励条件却较为苛刻且额度偏小。
三是教授本职与兼职的错位。近年来,高校教授外出兼职的情况日益增多,对此也早有媒体做过报道和披露。应该说,教授适度的社会兼职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不少教授的社会兼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初衷:一些教授对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只是应付了事,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兼职。教授本职与兼职的错位,带来的是本职收入与兼职收入的倒置:兼职收入远远高于其本职工资。
四是权力与学术的联姻。当学术不再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高雅与清苦之事,而是一旦借助某种力量立马就可带来实际利益的时候,权力与学术在某些时刻、某些地方即联姻在了一起:一方面,学术有时候需要借助权力的力量,如前面提到的申请课题、发表论文中走后门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学术有求于之的权力,尤其是某些教授所把持的权力,权力下的潜台词仍是巨大的利益。
笔者认为,大学教授苦乐不均虽问题堪忧,但仍属表象,需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如果教学被继续冷落、基础被继续忽视、兼职被继续放纵、权力被继续滥用,那么,高等教育谈何健康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推荐阅读:
走进上海老校园(四) 上海交通大学11-14
上海交通信息中心06-02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08-03
上海交通大学分类12-11
上海交通大学emba10-2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12-18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09-15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07-25
上海交通职业学院宿舍11-19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