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引荐担保书

2024-09-09

员工引荐担保书(精选6篇)

员工引荐担保书 篇1

新员工引荐担保书

我向贵公司引荐新员工壹名,并愿为其作如下担保。

一、新员工基本信息:

姓名,性別,身份证号码,学历,可胜任岗位。

二、本人确认被引荐人所提供的个人简历材料真实,政治面貌清白,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如有虚假和隐瞒,本人愿承担一切后果。

三、被介绍人在本公司工作期间如有发生经济或法律案件,致使公司利益蒙受损失,本人愿负连带责任。

四、被介绍人在本公司约定工作期内,未经贵公司同意擅自离职、跳槽的,本人愿承担叁仟元赔偿金;因未办理离职移交手续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本人愿负责赔偿。

担保人(签名):

担保人身份证号码:

日期:年月日

热店吧工作组提供

员工引荐担保书 篇2

吴律师:

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刘某入职公司时,公司曾要求其提供“经济担保人”,刘某遂找到其已在公司工作的同乡肖某担保,并与公司签订了担保合同,约定:“担保人(肖某)有责任教育被担保人(刘某)严格履行合同,如发生贪污、盗窃、严重违纪等方面问题,担保人应负连带责任。”三个月前,因担任仓库保管的刘某监守自盗,用车拉走公司价值28万余元的货物后不知所终,公安机关也未能破案,而肖某又拒绝依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公司只好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责令肖某担责。不料,近日法院却裁定驳回了公司的起诉。请问:法院的处理对吗?

读者:谢福兰

谢福兰读者:

法院的处理并无不当。

首先,本案“担保合同”引发的纠纷不属于民事诉讼范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四)项已将“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作为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而本案“担保合同”恰恰不在民事权益争议之列:一方面,本案“担保合同”超出了民事法律关系。《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如果担保人、被担保人、权利人(债权人)之间的行为要受民事法律关系所调整,彼此都必须是“平等主体”。平等主体要求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而刘某与公司之间以及你与公司之间,是一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彼此之间处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的地位,即并不属于“平等主体”。另一方面,本案“担保合同”超出了《担保法》意义上的担保。《担保法》第二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设定担保。”即其针对的是“经济活动”,目的在于保障“债权实现”。而本案“担保合同”指向的是公司的内部管理,并不是“经济活动”,目的也只是保证教育刘某严格履行合同,不发生问题,并不是保障“债权实现”。其次,法院应当驳回公司的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法院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第三款也指出:“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即法院对公司的起诉本不应该受理,即使已经受理也只能裁定驳回。

吴律师

政府采购存在歧视受害供应商有权请求撤销

吴律师:

一家政府主管的国内医院因需要购买一款高频X线摄片机,而提交政府采购中心组织招标采购。因招标文件明确写明必须是“欧美一线品牌”,导致我公司和其它三家单位虽有同样的国产产品或其它国家、地区的产品,且均参加了报名、投标等,但最终却因不属于“欧美一线品牌”而被作废标处置。这种限制性做法不仅具有为他人能够中标量身定做之嫌,而且还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请问:我公司和其它三家单位能否请求撤销?读

者:王丽静

王丽静读者:

你公司和其它三家单位有权请求撤销。

一方面,此类做法违法。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政府采购行为,保护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供应商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机制,《政府采购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二)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的;(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也指出:“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正因为高频X线摄片机既有国产产品,也有其它国家、地区的产品,而医院却限定为“欧美一线品牌”,即排斥了非欧美品牌产品供应商参与竞争,未能平等地给予所有潜在供应商公平竞争的机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决定了该行为与之相违。另一方面,利害关系单位具有投诉权。因为《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中标和成交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首先依法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质疑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的,供应商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其第十八条则已进一步指出:“财政部门经审查,认定采购文件具有明显倾向性或者歧视性等问题,给投诉人或者其他供应商合法权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的,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一)采购活动尚未完成的,责令修改采购文件,并按修改后的采购文件开展采购活动;(二)采购活动已经完成,但尚未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决定采购活动违法,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三)采购活动已经完成,并且已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决定采购活动违法,由被投诉人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吴律师

举报公司偷税漏税能因“吃里扒外”被解聘吗

吴律师:

因我所在的公司长期严重偷税漏税,我作为财务人员基于义愤,也为自己日后不会遭受牵连,而进行了匿名举报并详细列举了相关信息。税务机关查证属实后,下达追缴通知书,公司不得不因此补缴了11万余元应纳税款和滞纳金。近日,公司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是我所为,随即以我“吃里扒外”,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为由,单方决定“清除卧底”,即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且让我“立马卷起铺盖走人”。我在力争未果后,不得不离职。请问:公司的解聘行为是否合法,我能否要求赔偿损失?

读者:崔茹萍

崔茹萍读者:

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你有权向其索要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即劳动者因“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是以重大损害的产生,是由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所造成为前提。而你的举报,虽然使得公司补缴了11万余元应纳税款和滞纳金,但该行为却是正当的:一方面,应缴税款,是公司客观上必需的支出,而非损害;另一方面,《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也就是说,举报税收违法行为,是公民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不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就应当给予鼓励和保障。你如实向税务机关举报并详细列举了相关信息,且经税务机关查证属实,虽有为自己日后考虑的因素,但同样具有合法性,更具有正义性和正当性,自然也就无可厚非。公司因此强行将你解聘,无疑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公司必需向你作出赔偿。

吴律师

离职员工与原“东家”微信对骂并非必然侵权

吴律师:

我是一家公司的老总,李某曾是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李某在职时,虽然与我出现过诸多矛盾,但基于不敢“犯上”,一直忍气吞声。离职后,李某便毫无顾忌且迫不及待地将“苦水”倒出来,时不时通过微信骂我亏待员工、人品存在问题和私生活不检点等。实在忍无可忍时,我也与之对骂过。如今,见李某在时隔半个月后,仍毫无“收手”的迹象,我想以李某侵害名誉权为由,起诉到法院责令其赔礼道歉,赔偿我的名誉损失。但有人提醒我说,李某并没有给我造成名誉损害,我也不能证明自己存在名誉损害,因而其行为并不构成侵权。请问:该说法对吗?

读者:元春玲

元春玲读者:

上述说法并无不当,即李某之举还不构成侵犯名誉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即判断某种行为,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必须考量该行为是否同时具备上述规定的四个要件,如果缺少其中之一,哪怕符合其它要件,也同样不构成名誉侵权。与之对应,本案至少有两点不在四个要件之列,也正因为如此,决定了李某没有侵犯你的名誉权:一方面,从内容上看,李某骂你以及与你之间的对骂,尽管是因为积怨所引发,但很明显只是属于不雅用词。而矛盾双方存在言辞不当乃人之常情,只要没有超出合理限度,便不应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更何况彼此的骂与对骂只限于微信,没有对外公开、宣扬、散布,除非各自另行向他人转达,不会也不可能让第三者知晓微信内容,即从这层面上说,李某没有损害你名誉的主观恶意。另一方面,从结果上看,李某的不当言论未对你造成不良影响。这正如你自己所认可的,李某没有给你造成名誉损害,你也不能证明自己存在名誉损害。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也指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即是说,哪怕你存在名誉损害,如果不能提供证据,也只能承担不利后果。

吴律师

宠物狗在买卖过程中咬伤人该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吴律师:

上周日上午,我和老伴儿在宠物市场看中了一条小型宠物狗,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和卖主张某以4500元成交。但在交款时,因我和老伴儿身上仅带了3800元钱,还少700元,我们就和张某商量,让他随我们到我家去取,到我家步行也就10余分钟。这样,张某就把宠物狗交到我的手里,跟随我们到家取剩余的700元钱。当我牵着宠物狗走到我们居住的小区时,突然出现三名八九岁的小朋友手里拿着竹竿互相呼喊追逐着向我们这个方向奔跑过来,当跑到我身边时,一个小朋友又突然跌倒在宠物狗旁边,宠物狗可能是被惊扰了一下,就叫唤着咬向倒地的小朋友,并将小朋友的大腿根部咬伤。我和张某还有被咬伤孩子的母亲一起到医院做了检查,打了预防狂犬疫苗,共计花了1500余元,都是由我支付的。三天后,被咬伤孩子的母亲又带孩子去做了一次检查,花了350多元,也要求我支付。请问:像我这种情况,宠物狗在买卖过程中咬伤人该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读者:钱进学

钱进学读者:

从你信中所介绍的情况看,这是一起因饲养的动物引起的侵权纠纷,你作为动物的所有人和管理人是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关于“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的规定,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是应当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从你的提问中,似乎你认为你与张某之间关于宠物狗的买卖还没有完成,咬伤人的宠物狗属于谁的还不明确。从你们买卖的具体情况看,你们之间确实没有将这一问题说明确,但是,由于你们和张某之间成立的是一起买卖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当张某将宠物狗交到你的手里,即你接受之时,这个宠物狗从法律上讲就属于你所有了,也就是说你是该宠物狗的管理人,你虽然还差700元的价款没有支付,那只是你们之间的债务问题,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你是宠物狗的主人和管理人的事实。另外,从被咬伤小朋友被咬伤的具体过程来看,也证明不了被咬伤的小朋友和他的家长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因而,由你来承担宠物狗咬伤小朋友的赔偿是责无旁贷的。

吴律师

遭遇欠薪如何才能尽快拿到工钱

吴律师:

我是一家公司的一线女工,每个月的工资本来就不高,公司还经常给我打工资欠条,不足额发放工资,公司说为了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增加效益,这对大家都好。我工作2年多来,被欠了1.8万元工资。最近,我父亲生重病急需花钱,我请求公司补足我的工资,但公司无动于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请问:我如何才能最快讨要到这笔工钱来救急?

读者:沈方萍

沈方萍读者:

你可以到法院起诉并申请先予执行,尽快拿到工钱。

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采取“劳动仲裁前置”的原则,但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据此,你可以持工资欠条直接到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讨要工钱。

你起诉时可同时申请先予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二)追索劳动报酬的;(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由于你诉求的是劳动报酬,而且又具有急需该笔钱给父亲治病的情况紧急,加之你与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对方也有履行能力,决定了你符合先予执行的法定条件。按照规定,法院在受理案件和接收你的先予执行申请后,经审查上述情况属实的,即裁定该公司先行支付你的工钱并交付执行,这样你就能够很快拿到工钱,而无需等到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后。

吴律师

求职者应向用人单位披露哪些信息

吴律师: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找工作,先后参加过四五家企业的招聘面试。招聘登记表须填写的事项或者考官提出的问题,有些是很正常的,而有些让人很为难。如果不填写或不作答,又担心说态度不好。请问:在求职面试中应向用人单位说明哪些个人信息?如果说假话,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读者:任喜政

任喜政读者:

关于求职者在参加面试或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向用人单位披露哪些个人信息,法律只作了概括性规定,即《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可见,求职者有告知义务,用人单位享有知情权。“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信息,主要是指与劳动者任职资格匹配的信息。实践中,求职者应当如实说明的个人信息,也即用人单位知情权的范围,一般包括:求职者的年龄、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主要为是否患有不适宜从事求职岗位的疾病;学历、职业资格、工作技能;工作经历、是否已经存在劳动关系等。至于与招聘职位无直接关系的信息,如婚姻状况、生活经历、与劳动能力无关的生理缺陷等,应属于个人隐私,用人单位不能强求披露。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知情权范围内的信息,如果未如实披露,就可能构成欺诈。一旦构成欺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八十六条的规定,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对于无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造成损害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并非所有的隐瞒真相都构成欺诈。只有对那些与劳动合同相关的关键信息如学历证明、资格证明、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作虚假说明的,才构成欺诈。而对于与劳动合同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理缺陷、婚姻状况、家属情况等,并不构成欺诈,因为这些信息并不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员工担保书(精选) 篇3

编号:

担保人: 身份证号码:

户籍所在地: 移动电话:

现居住地: 固定电话:

工作单位: 电话:

被担保人: 身份证号码:

籍贯:

现住址:

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关系:

第一条:根据担保的相关规定,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经协商一致,签定本书。

第二条:(担保人)________愿意为被担保人______来北京小红马公司工作提供担保。

第三条:担保人应具备如下条件:

1、担保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担保人应当为18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

3、担保人应当拥有担保能力(如有不动产或稳定的收入)

第四条:下列人员如作为担保人,必需符合下列要求:

1、本公司服务满一年以上无违纪和事故发生的普通员工;

2、在本公司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主管级以上人员。

第五条:被担保人有下列情形者,担保人应当负追缴及连带赔偿责任。

1、营私舞弊或其他不法行为,致使小红马公司蒙受损失者;

2、侵吞、挪用公司财物或毁坏公司财物者;

国新人才引荐奖励制度 篇4

为了更好的发挥人才优势,吸纳人才并壮大公司规模,公司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引荐制度,鼓励公司所有员工根据空缺岗位的任职要求向公司推荐优秀人才,同时也可以向公司推荐招聘范围外的优秀人才。

一、目的

1、拓展公司的人才引进渠道,增强各岗位招聘工作的针对性,及时、快速、高效地获得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才,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激发公司全体员工推荐各类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倡导全体员工共同关注公司的业务发展,鼓励全体员工为企业招贤纳士做出贡献。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实习员工、兼职人员。

三、推荐程序

1、获取招聘岗位信息:

1)人力资源部定期(每月)将《招聘岗位列表》(见附件1)通过OA(HR)邮箱发布至每位员工;

2)所有员工可以通过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猎聘网)等不同渠道获取公司职位招聘信息;

2、选取被推荐人选:

推荐您身边相关行业、相关领域的优秀从业人员,可以是您的亲人、朋友、同学、以前的同事或您认为值得信任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3、推荐流程

1)员工通过以上途径了解公司所需人才信息后,如有合适人选推荐,则应填写《人才推荐表》(见附件2),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将此推荐表及被推荐人简历一并发送到人才推荐OA(HR)邮箱,并在邮件标题上注明推荐职位;

2)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对被推荐人的简历进行审核,并通过OA(HR)邮箱向推荐人反馈被推荐人简历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简历将储备至公司人才库;

3)简历通过审核的被推荐人可进入招聘流程,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在7个工作日内向推荐人反馈被推荐人面试流程进展情况,面试结束后,招聘人员通过OA(HR)邮箱向推荐人反馈录用结果;

4)被推荐人录用之后,经过试用期的审核,人力资源部将通过OA(HR)邮箱向所有员工公布成功推荐人才的信息以及奖励明细。

四、奖励办法

1、奖金发放标准

1)公司设立人才推荐奖励制度,若被推荐人顺利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并通过一个月的考核期,其推荐人将获得相应奖励;若被推荐人在考核期间离职或考核期后考核未通过,则其推荐人将不可获得相应奖励。

2)人才推荐奖励依照被推荐人次数给予分别奖励:

2.1)被推荐人才奖励方法:公司每录取一名此类被推荐人,推荐人可获奖励人民币3000元;2.2)多次有效推荐人才的奖励方法:

本累积有效推荐3名人才的员工,除给予推荐奖金以外,亦可获得“小伯乐”奖,■.奖励人民币3000元;

■.本累积有效推荐5名人才的员工,除给予推荐奖金以外,亦可获得“大伯乐”奖,奖励人民币7000元;

■.本累积有效推荐8名人才的员工,除给予推荐奖金以外,亦可获得“超级伯乐”奖,奖励人民币10000元。

3)《人才推荐表》将作为参评推荐人才奖励评估的重要依据,未提供其表格的推荐人不纳入参评范围,不给予奖励。

2、奖金发放方式

被推荐人通过试用期并顺利转正,人力资源部负责奖金的申请与发放,经人力资源部审核后,所获奖金随工资一起发放给推荐人,其中产生的个税由获奖人自己承担,公司代扣代缴。

3、奖金免除

鉴于公司从事专职招聘工作的员工应以招聘为己任,为公司引进优秀人才亦是本职工作,故不享受内部员工推荐奖励。

五、附则

1、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修订、解释。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即生效执行,凡与本制度相矛盾的有关规定,以本制度为准。

人力资源部

担保有限公司员工守则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守则。

第二条 本单位员工必须履行公民义务和各岗位工作职责,切实维护公司的信誉和整体利益,自觉做到思想进步、道德高尚、业务精良、服务规范、纪律严明。

第三条 本守则是公司员工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四条 本守则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 努力学习、提高水平

第五条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识别真伪、区别善恶。

(三)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学习时事、关心国家大事。

第六条 勤奋学习业务知识。

(一)学习担保知识理论,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二)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专业、本岗位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努力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三)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并掌握电脑操作,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努力提高岗位技能。

(四)拓宽知识面,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第七条 积极参加国家认可的学历、学位、专业证书等考试;对单位安排的培训和学习任务要按要求完成。

第八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和政策指导业务实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自觉、虚心、持之以恒地学习。

第三章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第九条 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一)遵守宪法拥护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尊严和稳定。

(三)爱护国家财产和公共财物。

第十条 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一)增强法制观念,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

(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尊严。

(三)依法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四)讲正气,敢于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不正之风做斗争。

第十一条 爱岗敬业。

(一)热爱公司,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维护本公司的利益。

(二)一切言行不得损害本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形象。不得散布对本公司不信任或丧失信心的言论,更不能做和本公司离心离德的事情。

(三)有主人翁责任感,以公司发展为己任,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树立职业荣誉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第十二条 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一)要有职业理想和追求,争先创优,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消沉、不气馁。

(三)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第十三条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不得推卸岗位责任,不得拖延、马虎了事;不得投机取巧,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二)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三)科学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四)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任务。

(五)岗位之间应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不得相互推诿、扯皮。

第十四条 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约、维护社会公德。

第四章 遵章守纪、严格办事程序

第十五条 严格按照隶属关系和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

(一)禁止逆程序操作。

(二)不得省略必要程序。

(三)杜绝随意操作行为。

(四)正常情况下不得越级请示汇报,不得越级办理相关业务。

第十六条 严格遵守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一)遵守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

(二)不擅自离岗、串岗,不得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第十七条 自觉保守公司和客户秘密,如发现泄密应立即向领导汇报。

第十八条 强化安全意识,防范风险。

(一)提高业务技能,增强鉴别能力。

(二)按制度和程序谨慎操作,杜绝隐患。

第五章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第十九条 笃守诚实守信的职业品格。

(一)为人正直,诚实可靠,守信有约。

(二)一视同仁,以诚待客,不言过其实,欺骗客户。

(三)强化服务意识,不侵犯客户利益。

(四)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谈吐礼貌。

第二十条 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

(一)着装整洁得体。

(二)发型大方,不留怪异发型。

(三)修饰得体,女员工宜化工作淡状,男员工要保持面目清洁。

第二十一条 创造并保持幽雅的环境。

(一)室内和桌面应保持整齐有序,不要摆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

(二)各类文件和资料应按顺序分类摆放,便于取阅。

第二十二条 维护环境安全,若发现可能导致任何危险的潜在隐患,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工作时专心致志,保持安静。

第六章平等相处、团结互助

第二十四条 遵循“平等、真诚、宽容、克制、正派”的基本准则,正确待人处事,努力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二十五条 领导要尊重关心下属。

第二十六条 员工要尊敬领导,维护领导的威信。

第二十七条 同事之间要真诚相处,精诚团结。

(一)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把团队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

(二)尊重同事的人格,不背后议论同事的是非。

(三)开展坦诚的交流,平等的对话和友善的沟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

(四)工作中要主动协作,不能相互拆台,当同事遇到困难时要竭诚相助。

(五)谦虚谨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奋斗。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员工要严格要求自己,熟悉并正确理解本守则的内容,经常自省、自律、自立,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自觉行动。

求职请人引荐 是加分还是减分? 篇6

求职请人引荐 是加分还是减分?

。进去后听到有些耳语,认为我是「靠关系」才得到这份工作。

而且我做的好像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觉得主管根本不认同也不重视我的能力。

我自认为本身具有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但当初求职时家人的引荐,对于职场生涯到底是加分还是减分呢?

像案例这种状况最常发生在新鲜人身上,因为新鲜人会认为只要能进入大公司就有机会,可是你要知道,有时大公司是「一入侯门深似海」,你可能只是大公司里的一颗小螺丝钉,职务摆不好,有时反而让你含恨而终。

此外,如果发现职务不如预期,由于当初是受人引荐,碍于人情,也不能说走就走,你说这是谁的错呢?职涯是自己的,公司用错人可以用调动职务来调整,但对你而言就是时间浪费,增加求职的机会成本。当别人找到合适的工作,迅速累积经验。你顶着大公司的光环,能力却没有实际的提升。

做好功课,引荐当然会是加分

如果你有实力,请人引荐没什么不好。和其它求职者比起来,你增加了曝光机会、接触管道。我也承认,知名公司、热门职务的求职者每天上百人,除非你有非常亮眼的各方资历,才能脱颖而出;假设你只是众多优秀人才之一,透过引荐一定有相当程度的帮助。对企业而言重点是人才,透过引荐就像是有人为这个人才背书,无形中也降低了求才的风险。

只是在请人引荐之前,有几件功课必须做到。首先,如果你想请人引荐,一定要先有一个目标,并充分了解该份工作内容,而不是被动的请人引荐,什么职务都好。如果自己没有想清楚,即使请了非常powerful的引荐人,企业想接受这样的好意,却很难提供适当的职缺。如果硬是安插了一个职务,就很容易发生像案例中的情形,求职者会觉得大材小用或是不符期待,对聘雇双方都是伤害,甚至让引荐人也觉得尴尬。

其次,在推荐人选方面,应该要找你自己信任、而且熟悉你的推荐人,而不是一昧的找德高望重或关系良好的人,

如果你想找老师引荐,你应该清楚哪些老师最了解你也最适合推荐你,不一定要是知名教授。有时候父母亲友会主动想要帮忙,父母当然很值得信任,但父母是否了解你的专业背景?是否了解你真正的兴趣?尤其年轻人长年在外求学,有些父母根本不清楚你所学;有时父母的价值观跟不上变化快速的社会,过去父母觉得稳定的金融业金饭碗现在可能早已不同。

成功引荐后的路更长

受人引荐顺利进入企业,如果发现你的工作琐碎,并怀疑这些工作的贡献度、价值性,不要忘记,公司应该不会只有你做这样的事。初入职场的新鲜人,都很希望能立刻贡献战斗力,然而公司培育人才却有一定流程与分工,这些零碎工作都可能是蹲马步的过程。举例来说,亚都丽致饭店总裁严长寿年轻时就曾经帮所有同事分送传真数据。任何人都会觉得分这些传真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工作,是的,这或许无关专业,但也让人看到其它诸如细心、服务的精神与能力。

如果你还不放心,那么可以问问部门前辈,以前做你这个工作的人现在在做什么?或是前辈们是否也曾经走过这一段?都是很好的对照。

即使你事后发现公司真的是因为人情才让你进来,执着于这样的负面情绪也于事无补,你当下要想的是希望从这份工作得到什么?你想让人看见什么?更何况你应该在行动之前就想清楚,找人推荐会有什么负担或压力。

有实力的人不用多久,「靠关系」这种看法自然会不攻自破,然而如果你始终没有展露任何能力,时间再久人家也会记得你的特殊性。

应征,也是一种能力

如果你是新鲜人,第一份工作就请人推荐是有点可惜的,因为你会丧失自己去应征、自我营销的机会。

上一篇:关于志愿服务的广告语下一篇:外公变魔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