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通用8篇)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 篇1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在西方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通知阶级的利益,对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活动。
2.权变原理是根据管理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理论。具体陈述为以下三点:管理要素复杂多变是权变原理的前提;审时度势、相机权变是权变原理的实质;追求实效、实现目标是运用权变原理的目的。
3.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4.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5.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行政职能所确立的是指“管什么”的问题。
6.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机构的统称。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一切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功能的组织机构,它是一切行政机关相互关联的综合体,即整个行政体系。它既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司法等机关中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如总统制国家中的总统及其下属的各级行政机关,内阁制国家中的内阁及其管辖的各级行政部门等。
7.行政方法是指行政组织及其人员在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程序、手段、方法的总称。
8.行政伦理是指公共行政系统以公正和正义为基础的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理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行政伦理包括两大部分,即体质伦理和个体伦理、前者是行政机关整体的伦理约束、导向的机制,后者是行政机关人员,即公务员的伦理理念。
9.行政效率(狭义)一般指的是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与所产生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
10.行政发展是指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以改善生存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简答
1、简述行政管理的构成要素
行政管理的的范围和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其构成要素的特殊性。一般来说,行政管理由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
1)行为要素。从具体内容上看,行政行为要素可分为支配的行为要素和行政的实行手续及其技术的行为要素。
2)人员要素。离了人的要素,就没有行政管理。
3)资金和物材要素。资金和物材是行政管理必须的物质条件,合理地调配和使用既定的资金和物材,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4)组织要素。组织是传递行政信息的载体,没有组织行为,就很难达成组织目标。
5)时空要素。所谓时空要素,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环境条件。任何行政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行政活动所面临的环境条件有极大的差异。
2、简述雷格斯对各国行政模式的划分及特点
雷格斯把行政现象和行政行为与行政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背景等具体联系起来考察,并从行政的经济环境角度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融合型。这是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第二种是衍射型。这是工业社会的行政形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民众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原则;由于社会高度的专业化,因而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和统一。
第三种是棱柱型。这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形态。其特征是,政府的制度、法规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已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征,实际上传统的行政特征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叠存在。
3、简述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行政活动实际形成的结果,行政管理活动又以形成、维持和改变特定的环境为目标,以影响和改造现存环境为任务。因此,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首先,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政治环境的性质;其次,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再次,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文化环境等综合状况;最后,行政管理要适应自然环境的特点。
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当行政管理沿着行政环境发展方向发生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发展就起积极的推进作用;当行政管理沿着与行政环境相反的发展方向发生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的发展就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是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行政管理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
4、简述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1)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对外开放,吸取国外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
2)坚定地把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
3)要根据各地区。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实施行政管理。
4)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从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积极奋斗。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个文明建设同时抓,使它们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6)要坚持行政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实施行政职能。
5、简述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1)精简原则。精简原则的实质在于合理确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包括精简机构、减少层次和精简人员、实行合理定编定员。
2)统一原则。首先要统一领导;其次要统一职能目标;最后要统一机构设置。
3)立法原则。行政组织编制立法的目的,就是要做到设编必须有法定条件、扩编必须由法定程序、超编必须有法律制裁,用法律的形式把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结构比例和人员定额固定下来,使编制管理有法可依。
6、简述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德才兼备是对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治事能力和条件的全面衡量。它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要有立志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强盛和社会主义事业努力献身的精神,又要有知识全面,勇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才干,德才不可偏废。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就是要抵制“任人唯亲”的不正之风,树立社会正气。
2)适才适用原则,适才适用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专长、能力大小以及其他条件,做到大才重用,小才小用,高才高用,低才低用,以使每人尽其才,每才尽其用。在行政人员使用上,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贯彻扬长避短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长处,安排恰当的工作,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而不能求全责备。还应注意人才的梯队结构,做到优势互补,发挥团体才能,即在组织人员的配备上,使各种人员在智力、体力、优势能力等诸方面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3)公平竞争原则,贯穿人事行政的各个环节,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首先是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竞争是双方或多方对同一目标的争夺,竞争是一种实力的较量,竞争双方所关注的是目标本身,而不是竞争对手。竞争不同于冲突,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其次,要创造公开、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条件,既做到公开又做到平等。
4)奖惩分明的原则。奖和惩是实现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奖励分明的原则应注意:有奖有惩,以奖为主。正确处理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及制定出合理的奖励制度,并信守诺言,保持奖酬制度的稳定,正确处理好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奖励要因人而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奖人所需。
5)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法行政是现在行政管理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建立和健全人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是搞好人事行政的根本保证。人事行政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只有依法办事,才能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保证人事行政科学化、规范化。
7、行政手段的优势
1)利于政令统一、避免各行其是。行政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只有建立在一定的权威和服从基础上,才能将行政管理导向预期目标。行政指令方法就比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权威服从基础上,才能将行政管理导向预期目标。行政指令方法就比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权威服从关系,从而使行政管理系统统一在一定目标、意志和行为下,有利于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和完成整体目标。
2)利于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依靠行政方法的强制性约束,能形成一股指向既定目标的实现。依靠行政方法的强制性约束,能形成一股指向既定目标的凝聚力,并能强有力地纠正任何对于既定目标偏离的行为,从而保证既定的社会公共目标的实现。
3)利于特殊问题的及时处理,并可使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或紧迫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特别是类似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911”恐怖事件等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出现后,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管理机构采取果断的措施,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各种危险。
8、行政思想教育手段的不足
思想教育手段是指依靠宣传、说服、沟通、精神鼓励等方式激励人们的积极性,使行政人员和管理对象自觉自愿的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实现行政目标的方法。由于思想觉悟的提升以及人们个体素养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时间,同时,方法的选择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采取思想教育的手段,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较艰巨,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贯彻的不彻底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论述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因素,试述提升我国国家机关行政效率的措施。因素(1)环境因素。①国家政治因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是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大前提②国家经济因素。国家竞争及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水平相适应、行政管理体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效率;③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
(2)人员因素。①行政领导者素质。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的能力越强,素质越高,其管理的幅度也就越大,效率则越高。②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素质。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是具体行政事务的执行者,其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效率观念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③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只有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两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提高行政效率。
(3)组织因素。①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机构的设置、结构、编制和活动原则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②行政职位的设置。行政职位的数量应根据实现机关功能的需要,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经过
法律程序确定下来。③行政管理各环节的协调。行政组织的各部门、行政活动的各环节是否完善,是否尽职,能否很好地协调一致,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总体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4)科学技术因素。①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如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方法,可提高决策水平,更加迅速、准确地选出最佳方案②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技术,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③一般办公设备和其他行政活动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进,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措施(1)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应该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真正体现政府的“掌舵”而非“划桨”的角色定位。为此,一要放权,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行政组织的积极性;二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机构,多余的取消,强化的逐步建设。
(2)从管理主体的角度看,应该全面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素质。首先把思想好、能力强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其次要加强培训工作,使之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3)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应该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一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国家机构组织、编制、工作程序法制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剪冗员;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如岗位责任、考核奖惩、请求报告、公文管理、工作时效等制度,杜绝人浮于事、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现象。
(4)从管理技术的角度看,应该尽快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传真设备等来处理公文、传递和贮存信息,提高办文的速度和质量。
2.行政机关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目前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切行政管理工作必须以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指针;把现代管理科学的各项原理运用于全部行政管理工作;行政管理过程及其各环节的相互关系要符合领导及决策科学的要求;行政工作人员具备知识化与专业化的条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咨询机构和队伍;以行政手段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
具体来看,行政机关管理科学化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行政管理观念的科学化。即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机关管理是整个行政系统良性运行的保障,是联结每个职能部门和行政工作人员的纽带,是行政机关实现其政府管理职能的辅助部门,行政机关管理的每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投入一定的工作热情等。
(2)工作人员素质的现代化。即行政机关管理工作人员应随着当代社会进步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而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
(3)机构设置的合理化。贯彻精简原则,人员编制不可过多,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既要有科学的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协作配合,最终使各个机构层次相互衔接、互为依托,成为运转灵活、上下协调的有机整体。
(4)机关管理的制度化。从工作人员的录用、考核、培训到岗位的设立、职责的划分,以及功过评定,都应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都应受到度的规范。
(5)机关公共关系的协调化。就是要克服庸俗关系影响,抵制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塑造良好的机关公众形象。
(6)管理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即借助办公自动化、办公无纸化,借助于现代管理科学所采用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技术方法,提高机关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 篇2
2.10课《<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要求:背诵十则。
3.11课《春》, 作者: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要求, 背诵全文。
4.15课《古代诗歌四首》
第1首 《观沧海》, 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第2首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第3首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第4首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戏曲家。要求:背诵并默写此四首诗。
5.27课《郭沫若诗两首》, 作者:郭沫若——现代诗人、学者。要求:背诵《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默写。
6.课外古诗词背诵。
要求:背诵并默写10首诗词。
(1) 《龟虽寿》作者,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 《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
(3)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5)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
(6) 《泊秦淮》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7) 《浣溪沙》作者: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9) 《如梦令》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10) 《观书有感》作者: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二、复习题
1.按要求默写填空。
(1) 余常于土墙凹凸, , , 使与台齐。 (《童趣》)
(2) 定神细视, , , , ,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童趣》)
(3) 观之, 兴正浓, , , 盖一癞虾蟆。 (《童趣》)
(4) 《论语》中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 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里: , 。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 , 。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是 , , 。
(5) 雨是最寻常的, 人家层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春》)
(6) 春天像刚落地的 , 从 , 它 。
春天像 , 的, 着, 着。 (《春》)
(7) 默写15课《古代诗歌四首》。
(8) 我想那 的空中, 定然有 的街市。街市上 的一些物品, 是世上没有的 。 (《天上的街市》)
我想他们此刻, 。不信, , 是他们 在走。 (《天上的街市》)
(9) 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 。天河何处远远 。怕会 , 对月 (《静夜》)
(10) ①老骥伏枥, 。 , 壮心不已。 (《龟寿》)
②绿树村边合, 。
待到重阳日, 。 (《过故人庄》)
③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 ,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
,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⑥烟笼寒水月笼沙, 。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
⑧正入万山圈子里,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⑨争渡, 争渡, 。 (《如梦令》)
期末复习绝招 篇3
大米看见儿子一天到晚都在埋头学习,很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把身体累垮呢?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他走到小米身边,疼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儿子,期末复习虽然要抓紧时间,但是也得按时吃饭,适当休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哦!我教你几个绝招,可以让你期末取得好成绩。”
小米抬起头来,一脸兴奋地说:“爸爸有什么好办法呢?”
大米说:“复习阶段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做完以后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不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都挑出来,彻底搞明白。这样每弄懂一个问题,你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大米接着说:“其次,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认真订正和整理。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一般都有这个习惯,他们会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整理错题,考试前仔细翻一翻,能防止类似错误发生。”
小米心想:没想到订正错题有这么大的好处啊!难怪考试的时候有些题目我好像见过,但做起来还是不会呢!以后我一定得好好订正错题。大米看着小米一脸认真的样子,满意地说:“最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认真读题,检查自己是否根据题意进行了正确列式。确认列式正确后,需要检查算式中的数是否抄对,是否和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一致。做完题目以后,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比如算式51+48,我们估算大概等于100,如果你的得数是400多,那你一定算错了。另外,做操作题的时候,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不能随手乱画。小米,如果你注意了上面我说的这些,爸爸相信你期末会取得好成绩的。”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篇4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D)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D)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C)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C)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D)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A)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2.头脑风暴法属于(B)
A.外推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德尔菲法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控制活动应该(D)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D)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16.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D)
A.管理培训 B.管理实践
C.劳动竞赛 D.心理革命
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D)
A.信息系统管理员 B.高层管理者
C.一线员工 D.主管人员
18.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B)
A.越小 B.越大
C.无法判断 D.无影响
19.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20.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A)
A.指导与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
C.控制工作 D.计划工作
21.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相比,据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决策方面(A)
A.前者更有效 B.后者更有效
C.两者同样有效 D.两者都无效
22.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途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B)
A.职务系数法 B.时距判断法 C.四象限法 D.比较法
23.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C)A.德才兼备 B.具有管理能力 C.强烈的管理愿望
D.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
24.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A)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
C.收入标准 D.成本标准
25.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A)A.计量决策法 B.主观决策法 C.边际分析法 D.德尔菲法
26.在实际工作中,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A)A.职能型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D.直线型组织结构 27.管理过程理论强调(A)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B.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C.在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D.要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
28.新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是(C)
A.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B.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C.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D.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29.根据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管理宽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C)
A.算术级数增加 B.算术级数减少
C.几何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减少
30.选拔主管人员的方式,既可以考虑从内部提升,也可以考虑从外部招聘,但无论从内部提升,还是从外部招聘,都要鼓励(D)
A.首先搞好群众关系 B.毛遂自荐
C.尽展所能 D.公开竞争
一,判断题(1分×15)1,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影响整个组织的计划和目标。()
2,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领导角色。()3,一切组织都有共同的特征: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财务管理和技术。()4,在非营利组织中,管理并非非常重要。()5,泰勒被认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6,决策制定有八个步骤,首先是开发备择方案。()
7,评估决策的效果可能会使管理者回到决策制定的早期阶段。()
8,一般而言,正式的计划工作与高利润、高资产回报率和其他积极的融资结果相联系。()9,目标通常被认为是计划的基础。()10,长期计划是为期超过两年的计划。()
11,当不确定性很高时,采用方向性计划而不是具体计划效果更好。()12,管理者层次越高,其计划工作就越具操作性。()
13,战略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包括确认组织当前的使命、目标和战略。()14,增长战略致力于降低组织的经营水平。()15,职能层战略支持事业层战略。()
16,聚焦战略是为特殊市场开发的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
17,环境扫描涉及收集大量的环境信息,以便预测和解释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
18,甘特图、负荷图和PERT网络都是有用的排程工具。()19,在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有限的资源就是约束条件。)20,项目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将结果与初始目标相比较。()21,分别建立工程、财会、生产、人事和市场部门属于职能部门化。()22,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就是职责。()23,管理跨度越宽,组织结构图的层次越多。()24,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结构间没有实际联系。()
25,如果一家公司拥有若干独立、分权的自治经营单位,每个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客户、竞争者和盈利目标,那么这家公司的结构是事业部型。()26,矩阵型结构打破了统一指挥原则。()27,在项目型结构中,员工完成项目后,要回到他们所属的正式部门中去。()28,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是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29,结构应当服从战略。()
30,管理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涉及沟通问题。()
答案
判断题 1.FTFFT 6.FTFTF 11.TFTFT 16.TTTTF
简答题
简述效率和效果,说明它们对管理者的重要性
答:①因为管理者处理的是稀缺的输入(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所以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要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③管理者要努力实现: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1.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两重性。3.简述计划的制定步骤。
答:(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条件
(4)开发可行方案
(5)评估备选方案
(6)选定方案
(7)拟定派生计划
(8)编制预算
4.简述预算控制的不足之处。答:(1)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标
(2)预算过于详细
(3)预算导致效率低下
(4)预算缺乏灵活性 1.简述行政方法的作用。
答:(1)行政方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保证了组织的高度统一,各项指令任务能够高效的贯彻和执行,从而对全局形成有效的控制。
(2)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管理职能的发挥和管理目标的实现。(3)行政方法是实施其它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4)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灵活处理特殊问题。2.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答:(1)目标一致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分工明晰原则
(4)责权一致原则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2.组织变革中的变量有哪些?根据你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实施组织变革?
答:组织是一个含有多种变量的系统,在此系统中,至少包含着四个最重要的变量,分别是任务、技术、结构与人员。
任何一个涉及到人的变革的过程都包括解冻、改变和固结三个过程。具体来说,组织变革的实施可按照六个基本步骤来进行。(1)发现问题征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2)诊断问题(3)选择变革的方法(4)分析变革的限制条件
(5)正确地选择推行改革的策略和方式(6)实施变革计划
结合实际,试论述有效授权的步骤。
答:有效授权最基本的前提是管理者愿意给下属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自由选择权,使他们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方法或方案,而不必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行事。
要实现有效授权,除了遵循授权的基本前提外,还要有系统地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决定哪项工作可以并且需要授权 管理者的工作中有些适宜授权,有些不适宜,对此要注意区分。(2)决定谁是被授权人
作为管理者,应当选择那些既有能力胜任,又有工作意愿的人进行授权。(3)明确完成任务的权力和责任
授权时,必须向下级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及权力范围,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什么资源有管辖权和利用权,对什么样的结果负责,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4)排除被授权人的工作障碍
在授权之前,一定要知道授权会影响到哪些人,避免出现被授权人在执行任务时其他人不予合作的情况。同时,要有技巧地提醒被授权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及注意事项,使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5)追踪和控制
管理者应建立能够显示下属执行授权工作情况的反馈制度,以便了解工作进度,并在必要时提出建议或做出调整。
(6)评估绩效
当下属完成所交付的工作时,管理者要对其绩效进行验收和评估,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者要给予奖励,对成绩不理想者要帮助其总结经验。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978年,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濒临破产的边缘。新任董事长贝内德蒂大胆改革,使之很快复苏并恢复生机。贝内德蒂慎重地对原公司高层领导在管理、决策方面的作为进行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同时大胆撤换不称职的高层领导。他依靠企业固有的技术基础和一批懂技术的人才,从中选拔出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委以重任,对他们严格要求,明确职责、目的和任务。由于这些人年轻,敢于负责,既懂生产又会技术,又明确自己的方向、任务并为之奋斗,形成企业的一支中坚力量。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你认为这种变革是主动性变革还是被动性变革? 答:被动性变革。
(2)试用授权的有关知识分析企业董事长与公司高层领导之间的关系。答:公司的高层领导的权力来自于董事长的授权活动,但对于授权人应始终保留对委任权力的控制,如被授权人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权力的必要时可收回。
(3)试用激励中的强化理论分析该公司进行人事变动的必要性。
答:运用奖励与惩罚这两个有力的激励因素,促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对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通过职务的升迁,对努力工作的赏识,起一种有效的激励作用。撤换不称职的高层领导,对这种不称职的行为予以否定,降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1.D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制开发高精密仪器的高科技公司,拥有员工350名,最近雇用了一名刚刚获得MBA的贺小姐,她能力强,基础扎实,性格果断,有开拓性,人际关系也很好。她进入公司后工作表现令人满意,很快就被提升为部门主管,这时她才干了三个月,而其他同样的员工往往要干一年才能爬到这个位置。在贺小姐任职的第三年初,她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被任命为一项尖端项目的开发负责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正面临另一家公司的竞争。新的任命刚二个月,D公司老总意外地接到这个项目组中5位专家的辞呈,他们都有可能去那一家公司服务,为竞争对手工作。老总找他们谈话,他们对贺小姐的工作没什么不满意,甚至认为她是最勤奋的人,但是他们不满意她居然比他们这些在公司干了七八年的人升迁得快得多,因此,他们要到其他公司去显示才干,与她一比高低!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你是老总,你怎么处理这个事件?
答:假如我是老总,我首先会安抚五位专家,一是充分肯定他们过去为公司所做的贡献,明确表示公司不希望他们离开;二是和他们共同探讨升迁得快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关系,使他们明白职务升迁固然是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一个方面,但这并不能说明没有得到提拔的人就一定能力差,因为职务升迁和优秀专家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业务上的专家不一定都合适担任管理工作。其次,我会找贺小姐沟通一次,了解五位专家要求调离的原因和贺小姐在工作中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再拿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你是贺小姐,你该怎么办?
答:如果我是贺小姐,我将表现出不知道五位专家想调离的事情,比过去更注意尊重他们,表现出自己的工作有很多方面还要靠他们支持,尤其是在业务方面,将更加注在可能的方面尽量放权,让他们体会到自身价值在这家公司是得到承认的。同时也要检讨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有应该及时改正过来。
(3)你觉得D公司的升迁制度有没有问题?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 篇5
第一章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P6】
2、管理学及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看看【P15】
3、组织文化的特征:(1)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2)组织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3)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以柔性管理为主【P21】
4、管理信息的基本特征:(选择题)
【P24】
(1)实用性(2)共享性(3)传输性(4)存储性(5)增值性(6)时效性(7)失真性
5、人本原理
【P3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念,管理的首要原理是人本管理
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是;人是组织的主体;组织成员的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满足组织成员和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使人的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第二章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P54】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论成功之道》(1909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1)制定科学的工资定额
(2)实施标准化
(3)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4)差别几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相分离
(6)实施“职能工长制”
(7)实行例外原则
(8)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P57】主要内容为:(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项职能
(2)管理的14条原则 管理的五项职能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P59】韦伯代表作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人们称他为 “组织理论之父”
4、行为管理理论:【P62】 ★
行为组织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实验开始的,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乔治.埃尔顿.梅奥。梅奥的主要著作为:《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1933年)、《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年)
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第三章
1、决策的特点:
【P84】
(1)决策的普遍存在性(2)决策的时效性(3)决策的满意性(4)决策的内部性和外部性
(5)决策的动态性
2、决策的分类(按参与决策的人数划分):
(1)个人决策:个人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最终方案的选择仅仅由一个人决定,即决策的主体是
个人,也称为独裁决策
(2)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3、决策的基本程序:★★★ 【P89】
(1)问题识别
(2)确定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估和优选方案
(5)贯彻实施
(6)反馈及控制
4、决策的影响因素:★★★ 【P92】
(1)环境因素
(2)技术因素
(3)机会成本
(4)过去的决策
(5)对风险的态度
(6)决策者能力
(7)组织文化
5、头脑风暴法实施的4项要求如下:
【P93】
(1)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2)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就应该说出来。
(3)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越奇特越好。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
6、决策方法
【P93】(自己看)(判断)————德尔菲法与专家会议法的区别?
7、决策树
【P101】 ★★★(必考,自己看)
第四章
1、计划的性质:
【P111】
【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
】
(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2、计划的类型:
【P112】
(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3、计划编制过程:
【P116】★★★——————简答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6)制订主要计划
(7)制订派生计划
(8)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4、目标管理的步骤:
【P129】
第一步:建立目标体系
第二步:明确责任
第三步:组织实施
第四步:考评和反馈
5、目标管理的优点:★★★
【P131】
(1)目标管理会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
(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性,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责任心。
(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5)目标清晰,不易扭曲;有利于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6、目标管理的缺点: ★★★ 【P132】
(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
(2)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
(3)目标难以确定
(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
(5)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6)目标商定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7)缺乏灵活性
(8)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第五章
1、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P159】
(1)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管理者能迅速、合理地指导下属工作,或下属经验丰富、受过良好训练时,可考虑较宽管理幅度。
(2)工作特点,下属的工作内容和性质相近,或下属对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十分明确,可考虑较宽的管理幅度。
(3)环境稳定性,组织环境变化越快、变化程度越大,下属往往会更多地向上级请示汇报,占用管理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上级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环境的变化,适用较窄的管理幅度。
2、组织设计的五项原则:
【P168】
(1)战略目标原则(2)命令统一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
(4)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的原则(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P169】————(含义、区别、优缺点)
(1)直线制
又称“军队式结构”,是从最高层到最低层垂直建立的组织形式,这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
结构形式。
优点:设职简单,管理人员少,权力集中,命令统一,责任明确,管理费用低。
缺点: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而集权对高层领导者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压抑了下属积极性。
(2)职能制
又称"U型"结构,最早是由泰勒提出并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以职能工长制的形式加以采用的。职能制是直线制的发展。
优点: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复杂和管理分工较细的特点,提高了管理的专业程度、充分发挥智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同时减轻了直线人员的负担。
缺点:存在多头领导,不易明确划分直线领导和职能机构的权限,容易争夺权力、推卸责任,也缺乏横向联系,不能很好地配合。
(3)直线职能制
含义:以直线制为基础,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单位优点,最早由法约尔提出并采用。
优点:集中统一指挥、决策迅速,发挥专业管理职能作用的长处,分工细密,职责分明,效率较高,稳定性高,易于发挥组织的集团效率。
缺点:部门间缺乏横向交流,增加了上级主管的协调工作量,组织内信息传递线路较长、反馈缓慢,不易迅速适应新情况,实际上仍是典型的"集权式"管理。
(4)事业部制
又称“斯隆模式”,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一种分权式的企业组织形式。
优点:改善了企业的决策结构,实现了"政策制定集权化,业务经营分权化"。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全面管理人才的培养机会。
缺点:管理部门和人员的重叠设置,增加管理费用,而各事业部缺乏部门之间的协作,如果公司总部控制不力,容易导致总公司被架空。
(5)矩阵结构
含义:矩阵结构是从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势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横向的领导系统,即工作小组。矩阵结构更多的是一种临时性的组织结构,根据任务的需要把各种人才结合起来,任务完成后小组就解散。
优点:机动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以及职能部门与任务之间的协调,并充分整合组织资源。
缺点:多头领导造成组织关系复杂,对集权分享要求较高,临时性致使人心不稳。
(6)多维立体结构
是由美国道—科宁化学工业公司1967年首创的,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管理系统:一是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产品利润中心;二是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专业成本中心;三是按地区划分的专门机构——地区利润中心。
优点:有利于及时沟通信息、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增强市场竞争力。
(7)委员会
委员会多是为了对直线组织进行补充和加强,是与直线组织结合起来建立的,其活动特点是集体行动,这与其他组织形式不同。
优点:有利于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正确性;便于协调和加强部门合作;组织参与管理,利于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防止个人滥用权力。
缺点: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拖延和结果的折中,致使权力和责任分离,个人责任不清。
(8)H型组织结构
又称“控股型组织结构”。
3、组织变革阻力的来源:
【P184】
(1)习惯
(2)安全
(3)经济因素
(4)对未知的恐惧
4、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
【P184】
(1)加强沟通与交流
(2)员工参与
(3)促进与支持
(4)谈判
(5)操纵和收买
(6)强制
5、组织变革的实施模式:
【P186】
苛特•勒温的变革“3步骤模式”:解冻---变革---再冻结
第六章
1、领导者的作用:
【P196】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2、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4种具体的领导方式:
【P208】
(1)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
(2)推销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
(3)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
(4)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
3、激励的过程:★★
【P216】————————图6.6
(1)需要
(2)动机
(3)目标
4、内容型激励理论:★★
【P219】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种需要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理论”): ★★ 【P220】
1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
○条件等。这类因素不能对员工起激励的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因此保健因素又可称为“维持因素”。
2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表现机会
○和工作带来的愉快感,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
5、沟通的类别:
【P237】
(1)根据信息的流向分类
1下行沟通 ○2上行沟通 ○3横向沟通和斜向沟通
○(2)根据信息沟通的媒介分类
1书面沟通 ○2口头沟通 ○3非语言沟通
○(3)根据信息沟通的可逆性分类
1单向沟通 ○2双向沟通
○(4)根据信息沟通的渠道分类
1正式沟通
○2非正式沟通
○(5)根据沟通网络分类
1正式沟通网络: a、链式沟通网络
b、环式沟通网络
c、Y式沟通网络
○
d、轮式沟通网络
e、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2非正式沟通网络
○第七章
编制预算的方法:
【P275】(自己看)
PS:五六两章为这个本书的重点,最后一道题案例分析从这两章出题,且案例分析的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
名词解释:
1、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2、决策:凡是根据预定目标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可称为决策
3、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1必须与未来有关 ○2必须与行动有关 ○3必须有某个机构负责促进这种未来行动)(特征:○
4、目标管理(MBO):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把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地和高效率地实现它们。
5、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订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6、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交往和联系中自发形成的,最初的工作关系可能会转变成工作以外的联系,导致了非正式组织的产生,维系其成员的纽带主要是感情因素。非正式组织往往是因为人们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教育背景和经历、一致的利益等而在感情上比较接近,沟通和交往更加频繁而结成的关系网络。
7、组织素质:是一个组织所具有的潜在的品质与能力。
8、管理幅度:指能直接有效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目。
9、组织变革:是组织为实现目标,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主动对组织现状进行修正、改编和创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组织变革是依据变化而重新组织和分配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10、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的过程。
11、沟通:一般指信息沟通,亦称为联络式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过程。
12、沟通过程:★★就是发送者将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给接收者的过程。
该沟通过程涉及发送者与接收者、通道与噪声、反馈等要素。
13、控制:★★控制可以定义为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偏差的过程。
14、管理控制:是控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管理控制是通过制订计划和绩效衡量标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检查实际工作的结果,及时发现偏差以及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一系列活动。
15、预算控制的基本前提是通过把组织计划逐层分解,变为各种具体业务计划,并把计划数字化,即转化为财务报表形式。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 篇6
广西电大文经教学部韦玲云
第一部分 考核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广西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由辛传海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第1版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主教材。
三、考试方式及时限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方式,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四、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
本课程期末考试基本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第二部分 各章考核要点
第一章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了解: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法制政府的区别;政府责任理念的发展;
熟悉:我国行政改革的总体价值取向;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判断法治政府的标准;透明政府的内涵及其意义;
掌握: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责任政府的责任体系构成;我国行政公开的现状及其完善;有效政府的实现途径
第二章当代中国政府职能重构
了解: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四个阶段的特点;高效的服务性政府的建立;政府职能的社会分化;政府职能转化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意义;
熟悉: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 提高政府能力的意义;政府职能的市场化
掌握: 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如何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及其职能;
第三章当代中国政府结构改革
了解: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WTO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熟悉: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
掌握: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
第四章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了解: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 熟悉: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具体目标;我国干部交流制度的原则;
掌握: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三项基本原则;我国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创新的途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
第五章当代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了解: 行政审批制度的两种分类方式;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
熟悉:行政审批制度的特点、属性;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掌握:行政审批制度的内涵;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深化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向
第六章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革
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格局;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以及主要内容;
熟悉: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间事权安排的基本现状与主要特点;“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掌握:中央高度集权体制形成的原因;权力下放的主要原因;中央与地方产权关系调整的内容及其意义;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定的必要性与原则
第七章当代中国政府廉政建设
了解: 腐败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新形势下腐败的特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反腐败思想;
熟悉:审计监督制度;政务公开;阳光法案;
掌握:国外反腐败的经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八章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
了解: 危机的特点和类型;危机管理及其绩效评估;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
熟悉: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危机前后的管理;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和控制机制的构成掌握:政府危机管理的含义; 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体系构成;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改革
了解: 地方政府的含义; 地方政府结构改革的制约条件;西方国家地方治理的特点; 熟悉:地方政府结构改革的目标取向和指导原则;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义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
掌握:地方治理的含;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实践成果; 我国地方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十章21世纪的中国政府改革
了解: 网络经济的概念与特征;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熟悉:网络经济时代政府的管理理念创新;网络经济时代政府的职能开发;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的改革内容;
掌握: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决策;全球化给我国政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西方应对全球化的主要政府变革措施
第三部分期末复习部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服务型政府
2、法治政府
3、诚信政府
4、责任政府
5、有效政府
6、政府职能
7、市场失灵
8、行政审批制度
二、简答题或论述分析题
1、法治政府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怎样的政府才是真正的法治政府?
3、简述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途径。
4、责任政府的责任体系。
5、试分析责任政府的实现途径。
6、为什么说透明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价值取向的必然?
7、试分析构建我国透明政府的战略选择。
8、简述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
9、简述如何实现政府职能向社会的分化?
10、试分析怎样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及其职能?
11、试分析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12、简述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
13、简述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
14、简述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
15、如何深化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16、简述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17、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8、在我国,目前如何实现干部选拔民主化?
19、如何实现我国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创新?
20、试分析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
21、试分析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22、简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定的必要性。
23、我国转型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4、请分析国外行政监督与反腐败斗争对我国有那些可借鉴的经验?
25、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共行政监督体制?
26、简述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
27、政府危机管理的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8、目前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29、简述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取向。
30、简述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原则。
31、我国公共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议期末复习五忌 篇7
1 忌把复习课上成了作业课, 学生没有新鲜感
大多数老师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反复理解、应用, 其主要途径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学生好像整天都是在做作业, 一点都不新鲜, 非常乏味。而我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 提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法,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获得新鲜见解。例如“一件工作, 张师傅3天完成了1/4, 照这样计算, 余下的还要多少天?”这道题, 除了让学生用最常用的解法 (1-1/4) ÷ (1/4÷3) 外,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探究, 找到了诸如3×4-3、3× (4-1) 、3÷1/4-3、1÷ (1/4÷3) -3、 (1-1/4) ÷1/4×3、3÷[1/4÷ (1-1/4) ]、1/4∶3= (1-1/4) :X等不同的解法, 既避免了枯燥单一、平淡无味,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趣味性。
2 忌设计作业不注意班情、学情, 没有实用性
在后期复习时, 作业设计可以说是教师的法宝, 也是检验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主要根据前期复习的情况, 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练习, 但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 设计作业要注意学情, 因人而已、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布置内容不同或要求不同的作业, 并分类指导, 切忌脱离实际, 强求一律, 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分层次布置作业常可以采取布置“选做题” (即把作业分成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3个层次, 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 、“错题集锦” (即把自己练习中做错的题目登记在本子上, 事后反复“咀嚼”并消化) 、“学生独立出题” (即学生把自己认为较难的或易错的但自己能正确解答的题目设计出来在全班交流) 等形式, 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探索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2) 作业设计不要依葫芦画瓢, 力求变化。我们在新课教学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新颖多变, 在复习时也要强调变化。有关心理学告诉我们:复习内容和形式不宜原样重复照搬, 而应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构建体系中再现出来, 这对具有“喜新厌旧”特性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奇效。让习题魔术般地变个脸, 防止老调重弹, 让训练点源于教材而又别于课本, 并有意识地让部分学生碰碰壁灭灭傲气, 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的知识缺陷并能对症下药。例如我把圆柱体侧面展开成正方形的作业练习, 变成用正方形纸卷成圆柱体、把已知正方形面积求正方形内最大圆面积变成已知正方形和圆的面积之差 (和) 求正方形 (圆) 的面积、把已知圆柱的半径和高求体积变成把圆柱切割拼成长方体后增加的表面积求体积等等, 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充分以学生为主体, 改革一味的题海苦战, 变苦为乐,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遨游在复习活动中, 去感受学习的魅力与知识的力量。
3) 练习作业设计防止“过窄”“过深””过偏”, 增强实用性。我们要求, 老师在后期复习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题型要精挑细选, 于是有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 又走入了两个极端, 使作业练习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缺乏适用价值。一是一部分教师紧紧围绕“课标”“课改”, 考什么教什么, 教是围绕考, 不考的内容“坚决”不教, 陷入作业设计“过窄”的局面;二是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特意设计一些偏离教材、难度较大、稀奇古怪的试题, 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都难以适应。前种做法使复习平淡无味、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更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后种做法学生无所适从, 反而打消了探索积极性。我认为, 在这一阶段, 设计的作业要范围恰当、难度适中, 既有基础, 又有综合, 还有提高, 对于个别思维能力强的, 有探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考虑深度和广度。
3 忌不分主次, 面面俱到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在自认为复习得差不多、接近期末考试时, 倒发现学生好像什么都糊涂了, 这里有问题, 那儿也有毛病了, 满河都是滩了, 于是, 老师急了, 什么都又重来一遍, 分不清主次, 抓不住重点, 眉毛胡子一把抓, 铺天盖地地“满山麻雀遍山撵”, 这样, 既浪费了精力, 又没有任何效果。而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往往采取这样的举措, 师生都冷静下来, 缓解一下情绪, 调整一下复习思路, 认真总结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 精选例题使学生平时漏缺、易混的、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得到弥补,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 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并进一步的提高、拓展。还可以采用开放性改作, 即作业先由学生自己改, 在错误的题目后作记号, 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讲解, 对还没理解掌握的内容, 交由老师解决。这样, 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将教师从繁重的改作工作中解脱出来, 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个别辅导和帮助后进生的工作上。而且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使他们在及时的自我评价中自我矫正, 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巩固提高。
4 忌滥用资料, 搞题海战术和疲劳复习
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役, 教师盲目地找来一些资料, 让学生不停地练习, 从而使学生不堪重负, 反而达不到理想的复习效果。要避免这种情况, 教师必须首先钻进题海, 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针对学生实际, 精心选择典型性例题, 为精讲、精练、高效、减负打下基础。复习范例应做到数量少、容量大、覆盖面广、启迪性强。同时要新而不偏、活而不虚, 并且跳而可得。
同时, 复习期间, 如果不合理安排作业量和作息时间, 学生会长时间得不到休息, 大脑过度疲劳, 学习就会事倍功半, 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 复习应该有个定时、定量的复习计划表,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依计行事。在复习了一定的时间, 复习内容也告一段落的时候, 就可以放松一下, 听听音乐, 或到室外去活动活动, 散散步、打打球、跳跳绳, 或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清醒头脑。即使晚上复习, 也不能“开夜车”, 应该充分考虑睡眠时间。真正做到“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既要会学习, 也要会休息。
5 忌只注重课堂教学和复习,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引导
复习阶段时间紧、内容多、难度大, 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倘若我们的复习教学得不到学生的配合, 那么老师的水平再高, 热情再高, 复习计划制定地再周密也是白费工夫。在此阶段学生压力大, 情绪波动大, 所以需要教师的关爱和鼓励。因此,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复习氛围, 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尊重理解学生, 不能简单、粗暴地看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 仔细分析, 帮助寻找原因。因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折射出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不歧视基础较差的学生, 理解和信任他们。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克服失败的困扰, 对于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此外, 复习安排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和负担, 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 让每位学生在复习阶段都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起探讨复习的方法, 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树立足够的自信。
我相信, 只要每位老师都能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到以上几点, 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 并充分贯切课标和课改新理念, 通过自己的努力, 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期末复习中既能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 同时让复习期间学生能有积极性、新鲜感, 既达到练习巩固的效果, 又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 这是每位老师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 认为在期末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五忌, 即不能把复习上成作业课, 也不能搞题海战术, 既要注重复习质量, 也要关注班情学情以及学生的心理疏导。
搞好期末复习五注意 篇8
期末复习是完成一学期的学习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有利于自己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对重点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有利于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期末复习呢?现提醒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围绕教材,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这一学期学习的知识多而杂,又分散在全书中,同学们往往复习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围绕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依据各自平时学习的情况,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学习中所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以偏重于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测试题,让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复习计划符合自身实际水平,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注意以求实的精神夯实基础,以求细的态度拓宽知识面
数学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果离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空谈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不妨注意观察分析一下平时的各种测验卷,一般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其分值占80%.所以复习时要从基础出发,逐步拓宽.
三、注意自主复习是有效的加法,交流合作是有用的乘法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同学们应在复习过程中学会质疑、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解决一个问题时,思考了几分钟还没有头绪,则要请教老师或同学,不必浪费时间,同时注意学习别人是如何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要注意研究解题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善于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产生联想,拓展思维空间.
四、注意题目训练系列化,系列复习重点化
设计好“问题群”和“习题群”,注意分题型搞好复习.对典型习题做到心中有数,注意研究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加强中考题的练习,善于发现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不同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加强对新题型、重点题型的训练,注意题型变换如结构变换、数字变换、图形变换等题型的训练,针对课本重点例题中的重要方法进行训练.
五、注意知识系统化,方法规律化
重视复习方法、掌握解题规律是成功复习的关键.如,对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进行复习时,由于本章内容的概念较多,且意义又相近,因此应注意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并注意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如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又是射线的一部分;在直线上任取两点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在射线上任取一点(端点除外)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就可以得到两条射线,反之,若把一条射线反向延长,或把一条线段向两方无限延长,都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区别:直线无端点,可向两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又如,线段与距离的区别是: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
具体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看二列三做”法.即: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推荐阅读:
行政案例分析期末06-14
西方行政学说期末小抄08-12
行政管理期末考试真题09-01
电大行政管理期末考试01-02
工商行政管理概论期末试题10-17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08-29
体育管理学期末复习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