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统计年度工作总结

2024-08-06

公司财务统计年度工作总结(精选9篇)

公司财务统计年度工作总结 篇1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投资收益的分配,而且关系到公司的投资、融资以及股票价格等各方面。现金股利在西方各国股利政策中是最普遍、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股利支付率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只有年终分配现金股利,才能在下一年度进行配股和增发。由此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以往的送股和不分配转变为现金股利。随着派现公司比例的增加,一些企业不顾自身实际经营能力和现金持有能力实施“超能力派现”。学术界对超能力派现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本文将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派现行为界定为超能力派现:(1)当年每股派现金额大于每股收益;(2)当年每股派现金额大于每股经营现金流。

笔者认为,超能力派现由以下两个因素引起:

(1)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需求。首先,根据“一鸟在手”理论,投资人都是风险趋避者,较喜欢定期且立即可收现的现金股利,而非不确定的资本利得。[1]派现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从而为再融资创造条件。其次,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也在客观上对上市公司形成压力。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申请配股、增发股份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经注册会计师核验,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后,净资产减少,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从而达到再融资的条件。

(2)大股东的利益侵占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较低,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包括红利分配权基本上控制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因为他们难以通过股票的流通来收回投资并获得收益,不断的高额派现便成为一种便利途径,且派现不会稀释股权,大股东依然享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对于超能力派现引起的资金短缺,可以通过配股和增发筹集到的资金来弥补。与中小股东不同,放弃配股权和增发认购权不但不会让大股东遭受损失,还会因高溢价筹资而使其资产增值。2005年4月,我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2007年进入收尾阶段,“全流通”实现在即,大股东难以再通过超能力派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2007年度超能力派现现象的统计分析

(一)2007年超能力派现的总体情况

截止2008年4月30日,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已基本披露完毕。深、沪两市共有1501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其中沪市有835家,深市(不包括中小板)有443家,中小板有223家,1501家上市公司有825家分派了现金股利,占其中的54.96%,超能力派现的公司有198家,占派现公司的24%。以下为股权分置改革前部分年份的超能力派现数据。(见表1)2005年为股权分置改革第一年,大部分公司尚未实行股改,该年派现的公司中有46.77%超能力派现,而到2007年末,大部分公司完成股改,该比例回落到24%。这说明大股东有在股改前利用现金股利套现之嫌。

(二)超能力派现公司样本分析

本文以在沪市A股上市的91家超能力派现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股票行情交易软件和中国证券网,数据处理使用了excel软件。

91家公司中,2家公司每股派现大于每股收益,14家每股派现大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75家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小于0。(见表2)82.42%的超能力派现公司是在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的情况下分派现金股利的。根据上文提到的证监会有关再融资的规定,很明显,这些公司是为再融资创造条件。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收紧使众多上市公司资金吃紧,将从股市中再融资视为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其中不乏有公司企图恶意圈钱。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91家超能力派现的上市公司中多集中在2007年度业绩较好的一些行业中,如房地产业。另外,机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超能力派现公司也比较多。这是由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状况决定的。袁天荣、苏红亮(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竞争状况的行业之间影响超能力派现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在近似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业,由于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其公司大股东在利润分配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超能力派现现象较多。[2]批发零售贸易业是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业,机械制造业属于垄断竞争的工业行业,与近似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业有共同之处。(见表3)

从上市年限来看,超能力派现的公司上市年限多集中在3到5年。(见表4)2005-2007年共有206家公司在沪市A股上市,其中仅柳钢股份(601003)一家公司实施了超能力派现。该公司每10股转增8股派2.0。这与过去的实证研究结果产生了冲突,王征(2005)以2000—2003年的超能力派现公司为样本,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年限越短,越容易发生超能力派现。[3]笔者认为,这是由不同的市场环境导致的。2005到2007年的大牛市使在此期间IPO的公司一级市场发行价很高,溢价部分较大,公司资金相对充裕,再融资需求较小,因此在2007年度,上市年限较长的公司更倾向于超能力派现。

从财务数据来看,(见表5)91家超能力派现的上市公司平均流通比例为56.07%,截止到2008年6月,沪市A股的流通比例约为53%,低于超能力派现公司的流通比例。过去超能力派现多发生在流通比例较低的公司,随着全流通时代的临近,大股东利益侵占不再是超能力派现的主要原因。

样本公司平均总资产为257亿元,截止到2008年6月,沪市A股的平均总资产约1830亿元。可见,超能力派现的多为资产规模较小的公司。这类公司经营风险较大,经营成本较高。为了吸引资金和增强竞争力,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扩张欲望。由于融资渠道相对狭小,用于扩张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股市,中小公司倾向于通过超能力派现为再融资铺路。而当公司规模较大时,融资渠道较多,超能力派现的动机也就不太强烈。

样本公司平均资产收益率达到10.80%,该指标数值在6%—7%较为集中,该范围内公司数量达到15家,这与证监会规定的“3年内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的配股条件有关。管理层将再融资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挂钩,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为达到配股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并接近6%的公司可以通过大量发放现金股利,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快速达到保“6%”的目的。因此,该类公司更倾向于超能力派现。

三、对于证券市场的建议

根据对2007年度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现象的统计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对上市公司派现行为有重点地监管

超能力派现会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危及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有关部门应当突出重点,结合每年不同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确定重点监管对象,以提高监管效率。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净资产收益率靠近6%,经营业绩较好,资产规模较小,上市年限较长的公司更倾向于超能力派现,应当以这些公司为重点监管对象。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007年超能力派现主要发生在行业特征明显的工业和商业企业中,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大股东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完善股权激励机制。这可以减少代理成本,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使股利政策符合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利益。其次,控制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规模。Lipton和Lorsch指出,当董事会规模超过10人时,因协调和沟通所带来的损失会超过因人数增加所带来的收益,董事会会变得缺乏效率,并且也更容易被公司经理所控制。[4]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效率,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现象。

(三)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

从2007年的情况看,再融资需求和现行的再融资相关规定是引发超能力派现的重要因素。许多上市公司不但没有把筹集来的资金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反而利用这些资金实行超能力分配,为进一步圈钱创造条件。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完善再融资的相关规定,使其能规范融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具体来说,应当禁止近三年内出现超能力派现的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新股,从而在制度上杜绝超能力派现行为。

(四)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

在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基础上,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其中,应大力发展企业债,这对解决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有很大的作用。2007年超能力派现的公司多为资产规模较小的公司,这些公司因融资渠道相对狭小而超能力派现,但这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我国的企业债市场正处在起步阶段,尽管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但企业债这一融资方式未得到广泛认可,银行不担保和货币政策从紧等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应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并改善企业债发行的市场条件。只有企业债得到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恶意圈钱的现象才能得到改善,超能力派现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摘要:超能力派现指每股派现大于每股收益或每股经营现金流。对2007年度上市公司派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以沪市A股的91家超能力派现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7年超能力派现的特点。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超能力派现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据此对证券市场提出重点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再融资相关规定,扩宽融资渠道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重润.公司金融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03.

[2]袁天荣,苏红亮.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10):63—70.

[3]王征.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5,(04):55—58.

公司财务统计年度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统计;财务公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给金融统计工作,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其自身的特点使其金融统计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面临着更多问题和挑战。

一、大数据背景下金融统计工作的新特点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金融统计工作的数据安全性和效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化的统计数据报送方式已经全面替代了传统的报送方式,且报送系统软件不断升级和改进,对报送机构的统计数据及时性和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借助互联网的推动,金融监管的监管效率也不断提高,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机构对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愈发严格。同时,不论是对金融机构还是监管机构,对统计数据的运用也由原有的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转变为更加深层次的分析,数据分析模型更加复杂,涉及的内容更为全面,对决策者的辅助质量也更高。

二、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公司金融统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属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受到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监管,金融统计工作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财务公司的金融统计工作往往不仅需要提供自身的统计数据,还需要提供部分集团或者成员单位的数据,或者以整个集团的情况为基础开展。而作为中小金融机构,大多数财务公司规模较小,金融统计人员配备不足,一些财务公司没有设置专门的金融统计人员,金融统计工作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由兼职人员完成。另外,人员专业水平不足,流动性大,缺乏全面细致的工作交接,都使人员问题成为了财务公司在金融统计工作上的突出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金融统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依托互联网信息系统,财务公司往往缺乏了解金融统计业务的科技人员,有的甚至没有专业的科技部门和人员,从而导致了业务操作中遇到系统故障或网络问题无法自主排除,影响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金融统计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财务公司在金融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金融统计工作流程不清晰,岗位要求不详细,职责划分不明确、缺乏业务操作规范等问题都影响着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受制于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和人员配备,财务公司通过金融统计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还很有限,大多停留在数据表层,缺乏深入和能够指导经营的分析。

三、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公司金融统计工作的对策

1.规范金融统计工作的管理

制度方面,首要的是完善财务公司自身的金融统计工作制度,明确和规范财务公司金融统计工作的工作流程、风险控制措施,岗位设置和要求,职责划分等内容,尤其是在专职统计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备情况、稳定性及业务交接制度方面重点关注,同时辅之以合理的激励机制,从人员上提高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另外,要积极与集团公司沟通协调,建立集团统计数据的获取机制,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及时和有效。

2.建立金融统计的综合信息平台,提高金融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金融统计工作覆盖范围广阔,涉及到公司业务、管理、人员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要求的不断变化,统计数据的填报口径、计算公式也随之不断变化,金融统计人员如何及时了解和更新统计数据的填报要求,并做好信息的传递将是保证金融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基于这一情况,建立金融统计的综合信息平台,将大大提高金融统计信息的共享水平,提高金融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统计人员变化所引起的金融统计质量风险。金融统计综合信息平台,主要包括金融统计法律法规、金融统计标准、金融统计数据备份。其中法律法规是指金融统计工作在法律法规层面的相关规定,包括银监会、人民银行等各个监管机构和统计数据使用者对金融统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金融统计标准是指各监管机构和统计数据使用者对统计指标的代码、分类、涵义、口径、计算方法的规范性要求,以及各金融统计数据报送系统的使用说明。金融统计数据备份是指按照金融统计标准对外部报送的全部金融统计数据的备份资料。通过建立金融统计综合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对金融统计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信息汇总,便于统计人员了解和掌握金融统计工作的相关规范,以及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填报方法和历史数据,从而提高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充分发挥金融统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公司财务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篇3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统计的职能作用:

1、做好各店铺销售数据分析,要及时、准确;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2、做好正常统计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努力开源结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统计。及时进行记录,编制统计月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各个经理留存。

3、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与财务部同事多沟通,多学习。

4、在行政工作中,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领导服务:及时完成办公室主任、业务部经理和部门主管交办的各项的工作。要成为领导的助力、助手,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勤跑腿,多汇报,当好参谋助手。

(2)做好各部门服务:加强与各部门之间信息员的联络与沟通,系统的、快速的传递信息,保证信息在公司内部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位。

(3)协助办公室主任完善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4)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保存好办公室常用文档,做好存档保密工作;要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做好存档工作。

5、提高个人修养和业务能力方面,我将做到以下三点:

(1)积极参加公司安排的基础性管理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工作技能。

(2)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快速提升自身素质。

(3)通过个人自主的学习来提升知识层次。

公司年度财务部门工作计划 篇4

正在本钱布置上,共同业余化运营步调,将无限的资金向重点营业以及营销关键歪斜,以顺应营业开展以及市场合作的需求。对于营业宣扬费以及营业开展嘉奖持续履行会合回口办理,兼顾布置,会合领取,确保资金运用效益以及后果。正在投资建立上,以进步重点营业开展才能为中心,无效益的追加增量资产。持续增强信息化建立、局所改革、营投终端和支线名目建立,尽快构成天生才能,并转化为增收劣势。会合推销任务正在现有邮政营业用品、信息化名目经历积聚的根底上,思索进一步测验考试采纳多种体式格局停止,妥当处理好减缓资金告急与营业开展实践需求的冲突,并逐渐扩展会合推销范畴。

2、持续共同业余化运营,强化损益核算使用。

损益核算任务要正在进一步夯实根底任务,细化核算的根底上,强化对于核算果的剖析以及使用。逐渐将损益核算剖析轨制化、惯例化,明白各业余本钱把持的重点,领导营业部分存眷以及使用损益核算效果;正在业余查核中逐渐采纳损益核算数据停止本钱支出率等目标查核,进步业余查核的迷信性;经过对于营投、网运、综合办理等关键停止损益核算,为优化资本设置装备摆设供给根据。

3、以估算办理精密化为目的,进步经济开展品质。

对于重点本钱名目持续增强管控力度,及时监控,严厉查核。

4、强化管帐根底任务,确保出入核算实在性。

依照国度一致的财经轨制,仔细贯彻履行《管帐法》、《企业管帐轨制》及《管帐根底任务标准》等各项财经法例以及管帐轨制,依据《新疆邮政企业管帐根底任务达标查核计分规范》的无关请求,正在全地域展开管帐根底标准达标任务,使管帐任务次序标准有序,管帐根底任务愈加标准。

5、持续发扬统计劣势,为邮政履行产物量核算供给根据。

对于以今年度相干统计目标停止原始记载以及台账的订正。正在产物量算单价的测定、支线运费算、损益核算等方面充沛应用统计目标,树立本钱较量争论模子,为本钱订价以及运营决议计划效劳。

6、晋升办理手腕,稳步促进信息化建立以及使用。

公司财务部年度工作计划三篇 篇5

公司财务部工作计划一

公司新领导层接手公司的第一年,根据公司全年董事会的工作安排以及未来三年规划,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财务部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将着力做好完善财务制度、推进规范管理和加强学习教育、苦练服务内功两篇文章,为公司的做大、做强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障和服务,一、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公司核算要求和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财务软件的初始化工作。

2.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第七年度的年终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完成会计报表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3.配合外部审计机构对总公司上一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配合公司领导完成各责任中心-经济责任指标的预算及制订工作,并做好公司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拟稿工作,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5.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分清资金渠道,认真审核每笔原始凭证,正确运用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进行记账。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编制有关会计报表,及时报送税务等部门;及时装订会计凭证;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出纳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办法和银行结算制度,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及时准确登记银行、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6.配合销售部了解货款回收情况,做好货款回收工作。

7.积极筹措资金,从多方面保证公司资金运营的流畅。

8.努力加大新业务开拓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重点集中在新业务领域,务必在认识、机制、措施和组织推动等方面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力争使在较短时间内投资、发展新业务,走在同业前面,占领市场。

二、加强基础防范、做好安全工作

1.货币资金安全。定期检查现金提取、送存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检查现金是否超库存存放;对有关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若有隐患,及时处理并向上反映;及时加以整改。

2.票证管理安全。做好现金、收据各种有价票证的管理工作以及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不漏不遗不缺。

3.负责防火安全。严格执行用电管理规定并保证每日下班时切断主电源;对办公室吸烟进行严格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地上无乱扔烟头。

4.负责防盗安全。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汇报。

三、加强考核考评、提高工作质量

1.严格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有关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2.严格进行考勤工作。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保证每日工作的正常进行。

3.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根据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的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制,规定每个员工必须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情况下应怎么做,以及什么不能做,做错了怎么办等细则。这样,每个岗位的每个责任者对各自承担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都清楚,要求人人遵守。通过实施这些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4.建立和健全自我约束的企业机制,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严格审核费用开支,控制预算,加强资金日常调度与控制,落实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资金管理责任制。尽量避免无计划、无定额使用资金。

四、加强素质养成、推进队伍建设

随着后勤集团的不断壮大,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和日益加大的竞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日显重要。

1.认真学习会计法、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的财务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牢固地依法理财的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财经纪律,抵制不正之风。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扩大知识面。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以适应现阶段财务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认真学些税务、金融、等相关性知识,以拓展知识面,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3.加强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方面。通过撰写论文,可促进理论知识,有利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提高业务水平,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述能力。通过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会计信息的快速的、准确的、真实的要求,确保公司和各部门各项工作有序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公司财务部工作计划二

为了完成公司新的一年总体经营目标和任务。财务科全体人员要端正态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坚持以公司大局为重,不折不扣的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顾全大局,服从领导

按财务预算科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平时要积极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分析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加强与税务部门各项工作的联系和协调,通过合理避税为公司增加效益。

搞好电费清收核算,合理调度资金完成年度预算。近年来电费回收程序逐步规范,高耗能企业市场回暖,电费回收成绩显著,给企业现金流量带来积极有利影响,同时也给财务流动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我们应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流动资金分析和管理,为公司谋求利益。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凡是资产都应该为企业带来效益。我们应加强闲置资产、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努力提高资产利润率。

二、加强管理,挖潜增效

管理是生产力,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建立创新的机制,必须靠管理来保证,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为此,财务科将加强内部管理列入工作重点,即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控制生产成本,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压缩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开支,做到全年生产、开支有预算,有计划,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合理的发挥效益。同时对于机关科室和各站所的费用,实行科学预算,包干使用,并纳入年底对各单位的考核,有效控制各项费用的不合理开支。

三、明确责任,从严要求

财务科作为公司的一个对外窗口科室,我们将认真落实__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提高服务水平,让“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在财务科得到充分体现,做到内让公司全体干群称心,外让社会各相关人员及部门满意。财务科倡导“会计为生产经营一线服务、上一流程为下一流程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每个岗位相互服务”的意识,切实抓好财务行风建设。

四、稳定财务队伍,继续加强会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稳定增强财务队伍。对现有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同时选拔引纳相对优秀、有会计基础的人员加入财务队伍,实行优胜劣汰,增强公司财务队伍的实力,为全公司的经营稳定打牢基础。加强理论培训,增强财务的宏观经济管理意识。使财务人员从仅仅应付日常业务的工作状态得到改变,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复杂性,培养超前意识。

加强企业经营财务分析培训。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为目标,培养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经营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分析和站所基础财务分析工作。加强会计实务培训。注重工作效率,以推行财务会计电算化核算为目标,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总之,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我们财务科的奋斗目标是:在省市公司财务部门和公司领导的大力关心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和科室的积极配合支持下,逐渐培养出一支以规范化流程、精细化核算、数据化考核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型财务队伍;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紧紧围绕公司“四型一流”发展规划,时刻坚持科学性预测、过程化控制、准确性核算的工作方法和态度,为全面完成新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公司财务部工作计划三

为搞好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我们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上级公司下达的预算指导意见,进一步搞好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与全面做好财务工作息息相关。在明年的工作当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室、站所的费用预算指导与预算管理,认真做好预算的分析、分解与落实工作,使全面预算管理真正成为全员预算管理,让预算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结合____质量认证,当好领导的参谋,确保完成____下达的各项指标。今年,公司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卷烟销售与烟叶经营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资产得到进一步净化与整合。结合___贯彻____质量认证体系,本着“严、深、细、实”的原则,全面强化两烟责任制的制定与落实,在千辛万苦抓增收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研究节支,力争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同时,认真研究搞好多种经营工作,围绕盘活资产,对现有闲置的网点和烟站进行对外租赁;认真清理往来帐户,大力回收货款,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根据上级公司物资采购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物资比价采购制度。

3.继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搞好烟站的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越发展进步,财务管理的作用就越突出。所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就必须继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在提高会计人员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与指导,搞好会计的基础工作,为更好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财务统计年度工作总结 篇6

关键词:企业统计;企业财务;统计数据;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24-03

1 概述

从企业核算方面来说,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企业财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它的一大功能就是核算功能,企业财务核算功能数据的主要来源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里的财务数据来源于财务工作,这是两者联系的统一体,既要求财务核算与统计工作联系起来,同样也要求统计人员对财务方面的业务更加熟悉和更加专业。

2 企业会计核算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主要区别

企业会计核算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在核算原则、方法、目标及分类等方面的不同

2.1 计量单位的确认、配比、计价原则不同

2.1.1 计量单位不同。企业财务工作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生的经营成果来计量,它是按照企业各财务期间的收入、费用进行配比来确定企业当期的盈利与亏损;而企业统计工作除了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外,还要从物质本身的价值量、实物量与劳动量来计量,企业统计工作除了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原则外,还要按照生产原则对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核算。从企业统计工作的角度来看,企业是从生产的基础上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配比,这样便产生资金总产出和企业总收入之间的差别。

2.1.2 计价的角度不同。企业统计工作与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区别:企业财务工作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而企业统计工作以现行的价格进行计量。

2.2 核算对象及核算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

企业财务工作的核算是运用复式记帐方法,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为对象进行的主体会计核算,它反映的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而企业统计工作则是从宏观的角度,运用核算指标、表格及复式记账方法等,对企业的总体核算建立起严格的关系,其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运行,对总体国民经济的资金情况、实物运动状况、企业经济、人力、物力的综合状况进行统计;现阶段,由于总体范围内宏观经济统计与微观财务工作之间的差异,不难想象二者的协调与统一存在着障碍。

2.3 核算的目的有所不同

企业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两者的核算目的本质上不一致,企业财务的核算对象是从企业本身出发,对国民经济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资金运营观察,目标是通过会计的日常记录与报表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债权、债务人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经营所需的数据及信息,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为企业本身服务,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实现各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企业统计工作是从宏观总体的经营为目标,通过经济统计、信息咨询等功能,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运行中出现的误差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企业以至于国民经济能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2.4 管理体制上存在差异

尽管企业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两者遵循同一原则,但管理体制却是完全不同的,企业财务工作分别为企业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两个层次服务,其工作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上层建筑”,直接由企业的高层进行管理。合理地配置企业财务工作权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推动、促进作用;企业统计工作是分级管理体制,按企业日常业务部门负责的原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统计工作进行监督,为企业提供有用的统计资料、统计分析及统计预测,进而协调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2.5 企业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核算的异同

企业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两者都属于企业经济的核算体系,都有独立的核算方法、工作人员及各自不同的工作目标,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都是为了记录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围绕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发挥作用,为领导所做的决策而服务;但是,统计工作不仅仅是为本企业的经营及决策服务,还起到宏观监督管理的职能;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减少企业运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的职责不同,因此二者的保障方法也不尽相同。

3 企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的联系

3.1 企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工作范围之间的联系

企业财务工作反映企业内部的核算工作,而企业统计工作反映宏观经济核算,它们之间从核算的范围上来讲是总体与个体的核算关系,每个企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个体企业之间的核算数据成为简单的微观数据的汇总,有时会相互抵消,因此,总体宏观统计指标严重不足;企业统计工作与企业财务工作它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进行工作,使企业及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经济核算得到推广;对于统计工作来说,从企业财务方面借鉴了许多的方法,如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核算,对企业统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完善提出了更新、更好的要求,更多地运用企业财务知识,也将促进统计机制及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3.2 企业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在管理体制上的联系

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在管理体制上遵循的核算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使企业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两者数据资料之间相互吸引,关系密切。企业统计是企业对其日常经济活动的统计、管理工作,避免企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减少企业调查费用与调查统计对象的负担,做到公正、客观,避免行政部分的干扰。

企业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统计调查,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及统计标准体系,制定统计项目,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标准,为企业经营提供有效的统计资料并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指导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3.3 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互相补充

在企业的核算资料中,企业统计工作借鉴企业财务工作,许多统计指标要依赖于财务核算指标取得,企业财务工作的核算指标以统计工作中时期、时点指标为起点,两者相互渗透,同时,企业的统计工作对企业财务核算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在企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现统计工作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两者的核算起点一致,并且都在固有的领域中不断地自我完善。

4 协调企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4.1 协调会计工作人员与统计人员

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财务人员,同时也不能缺少统计人员的协调,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工作要做好以下两方面:

首先,企业财务和企业统计核算工作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相辅相成,以经济监督为目的,依据相同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共同搜集、整理企业经济信息,相互借鉴核算成果,进行信息互补,使企业从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计算口径一致,协调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强化企业核算的整体性。

其次,要运用统计的分析资料及方法来搞企业财务的预测和监督,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对市场的需求进行统计、预测,最终进行正确决策。

4.2 开发企业财务资料,协调企业财务与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

协调企业统计工作与企业财务工作,要将企业会计核算资料按照企业经营的需要,协调统计部门按照企业的主管部门及生产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指标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企业在财务及统计工作进行调整,求同存异,使核算指标尽量保持一致,避免混乱。对企业财务进行合理分类,设置企业财务与企业统计的相关指标,对核算中有差异的资料进行调整,侧重点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指标;在产值、产量等方面,利用统计指标,在收入、成本、费用方面以财务指标为主,这样即反映真实生产经营成果,又从根本上协调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

5 创新企业统计与财务工作,加快其一体化进程的步伐

互联网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信息观要满足企业自身的特点需求,使信息意识不断推进,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提出“网络化”新思路。

5.1 借助信息技术,创建企业在线数据库

现代信息技术提出在线信息服务的理念,在网上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提供许多的电子数据,形成了在线数据库,其信息可以长期、永久保存,保证企业财务及企业统计数据的完整性,不会因为人工搜集、分析引起信息的误区与损失。加快企业在线数据库的开发和运用,借鉴财务软件、统计软件,对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整理,编制标准化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济运行的需求。

5.2 对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采取一体化措施

传统工作中,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分工明确,各做各的事,因此要建立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一体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实现两者一体化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

5.2.1 寻求政策法规支持及数据处理技术理论统一实现企业财务统计工作一体化。企业各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核算体系的需求,采取积极态度,对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出台相应措施,利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从企业核算方法及决策管理体制方面统一规范,计算口径统一,减轻企业专业人员的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增强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利用计算机超强计算功能,生成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所必要的数据,对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统计工作在数量及技术上实现一

体化。

5.2.2 从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培养上实现企业财务工作与企业统计工作一体化。企业现有的统计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的具体核算方法及财务会计内容不熟悉,导致很多财务信息没有充分利用,难以将企业的财务资料用于企业的统计工作,造成了企业统计工作中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企业财务人员缺乏统计工作的分析能力,财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缺乏认识,企业财务工作停留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上。现代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需要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建立全面核算体系及统计分析预测体系,避免市场中各种收益与支出方面的风险,通过统计分析预测,给企业提供正确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实现统一,必须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和企业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使现代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人员符合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6 结语

总之,作为企业经济核算两大体系的企业财务工作体系和企业统计工作体系,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核算的一体化,关系到企业经营中的经济核算,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资料;核算一体化严格要求企业统计工作与企业财务工作的相互衔接,有机统一,有效、科学地运用统计工作,保证企业统计资料的及时、可靠、真实性,使企业的统计工作与企业财务核算相互协调,使两大体系有机统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允明.国民经济统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增辰.浅谈会计与统计的相互结合问题[M].北京: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1999.

[3] 谭水生.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0,(4).

[4] 胡德忠.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分析[N].金融时报,2000.

[5] 常宁.会计与统计核算协调的新观点[J].统计与预测,2002,(4).

公司年度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篇7

年度审计报告就是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通常用于工商年检,企业投标,股东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等。会计师事务所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承担法律责任。

年度报告参考内容与格式,如下所述:

一、公司概况

(一)简要介绍公司的法定中英文名称,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或总裁,注册资本,注册地址、办公地址、电话及邮政编码。

(二)简要介绍公司的历史演变情况、主要职能部门,以及职员人数和年龄、学历、职称结构。

(三)简要介绍公司营业部情况,包括各营业部名称、地址、负责人、职工人数、设立时间、营运资金及联系电话等。若年度内增加或减少营业部,简述其新设或撤销的原因。

(四)公司年报负责人及联系人的姓名、联系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二、经营情况

(一)经纪业务情况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三、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必须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两名以上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盖章、签名(应提交审计意见原件,不得复印)。公司有责任将正式报送中国证监会的年度报告材料送存所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有责任复核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已签发审计意见的财务会计资料一致。

四、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的编制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会计报表包括公司报告年度末及其前一个年度末的比较式资产负债表,该两年度的比较式利润表,比较式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五、会计报表附注

公司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会计制度。

2.会计年度。

3.记帐本位币。

4.记帐基础和计价原则。

5.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

6.营业部的.资金管理、交易清算原则。

7.外币业务核算方法。说明发生外币业务时采用的折算汇率、期末对外币帐户的外币余额进行折算所采用的汇率,以及汇兑差额的处理方法。

8.坏帐核算方法。说明坏帐的确认标准、坏帐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以及坏帐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

9.客户保证金的管理与核算方法。

10.质押品的管理与核算方法。

11.实物交割的核算方法。

12.风险准备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方法。

13.结算差异核算办法。分别按平仓盈亏与持仓盈亏说明结算差异的确认与核算方法。

14.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应说明其计价、收(权)益确认方法和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对于长期债权投资,应说明其计价、收益确认方法以及债券投资溢价和折价的摊销方法。

15.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说明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估计经济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和折旧率。

16.在建工程核算方法,包括利息资本化的核算方法和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时点。

17.无形资产、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

18.风险准备金核算方法。说明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风险损失的确认标准及核算方法。

19.收入确认原则。分别说明公司手续费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方法。

20.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说明公司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确定现金等价物的标准。

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的常用 篇8

一、总体财务状况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601.18万元,去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013,251.21万元,同比减少83.95%;实现利润总额38,762.7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3%;实现净利润38,762.71万元,较同期增加14.93%。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变动情况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总资产达到127,231.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443,323.41万元,增加53.48%;其中流动资产达到93,922.28万元,占资产总量的7.38%,同比减少86.37%,非流动资产达到1,178,308.95万元,占资产总量的92.62%,同比增加41.88%。

2、流动资产结构变动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流动资产规模达到9,922.28万元,同比减少59,023.78万元,同比减少86.37%。其中货币资金同比减少70.70%,应收账款同比减少47.37%,存货同比减少9.20%。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周转效率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起重要作用。同比营业收入下降8.95%,大于应收账款下降的幅度。

相对于由此带来的应收账款使用效率的降低,如何有效开拓市场,扩大收入规模更为重要。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非流动资产达到178,308.95万元,同期比增加138,347.19万元,同期比增加741.88%。固定资产107,987.28万元,同比增加10.12%;负债和权益总额达到172,231.22万元,同比增加53.48%;其中负债达到148,762.40万元,同比增加7.06%。资产负债率为82.43%。企业的流动负债比重为41.06%,非流动负债比重为41.37%。企业负债的变化中,流动负债减少14.25%,长期负债增加17.64%。

(二)利润表分析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601.18万元,同比减少8.95%;实现净利润3,762.71万元,同比增加14.93%。从净利润的形成过程来看:营业利润为3,506.09万元,较同期减少3.52%;利润总额为8,762.71万元,同比减少1.83%。

公司财务统计年度工作总结 篇9

中国电子商会售后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受理数码产品有效投诉2621宗(注:本统计中的数码产品主要是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MP4/MP5”以及“电子书”四个系列的产品,“MP3/MP4/MP5”以下简称“MP3/MP4”),较2009年轻微下降74.58%。

一、投诉介绍

(一)2010年数码产品投诉构成分析

2010年共受理数码产品有效投诉2621宗,截至2011年1月18日,已解决投诉2548宗,总解决率达97.21%。其中数码相机投诉仍居主导地位,占投诉总量的64.21%,与2009年相比,占比下降了5.71%。

(二)数码产品投诉同比分析

从数码产品行业投诉近三年的对比情况中可以看出,与2009年相比,数码相机以及MP3/MP4的投诉量有所下降,数码摄像机产品则A呈现上升趋势。此外,随着电子书销售的异军突起,电子书投诉也持续增加,其中近半数的投诉涉及电子书E-ink屏幕易损问题,对此厂商往往会以人为损坏为由,收取高额的维修费用,从而引发用户不满。

二、数码产品投诉综合分析

(一)数码相机

1.投诉概况

2010年共受理了数码相机行业的投诉1683宗,与2009年相比下降了12.11%。截至2011年1月5日,已处理的投诉1653宗,投诉解决率98.22%。在数码产品行业中,数码相机的投诉仍居主导地位,占行业投诉总量的64%。务以及经销商涉嫌价格欺诈三大方面。其中,投诉质量问题的有1130个,投诉售后服务问题的有786个(注:一宗投诉可能涉及多个问题)。而反映经销商涉嫌价格欺诈的投诉有328宗。

(1)质量问题投诉

与2008-2009年群体性投诉事件频发不同的是,2010年稍显平静,除了6—7月份的“雪花门”事件外,其他投诉基本上都是老问题。其中,拍摄质量差仍是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271宗其次是镜头问题,开机抖动以及镜头伸缩异常也一直困扰着不少用户。此外,LCD故障以及电池问题也比较突出,仅这5个问题的投诉就占了行业投诉总量的44.70%。

(2)售后问题投诉

涉及售后服务的投诉问题主要是:收费高/不合理、售后服务态度差、推脱三包责任、三包保修有争议、不满检测结果。尤其是收费高/不合理问题最为突出,有221宗,占行业投诉总量的13.13%。此外,售后服务态度差以及“三包”责任归属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3)价格欺诈

2010年的数码相机投诉中,涉嫌经销商价格欺诈投诉328占行业投诉总量的19.49%,投诉遍布全国各地知名IT卖场,其中仅中关村四大卖场的投诉就有219宗,占了价格欺诈投诉的六成以上。

3.投诉处理情况以及用户满意度

(1)解决时效分析

从投诉解决时效看,三个工作日内解决的投诉有594宗,占投诉总量的35.29%;四至七个工作日内解决的投诉有379宗,占投诉总量的22.52%;302宗投诉是在八至十五个工作日内解决的,占投诉总量的17.94%;十六至三十个工作日内解决的投诉有151宗,占8.97%;三十个工作日以上的投诉有227宗,占13.49%。

(2)投诉人诉求及实际解决情况

2010年数码相机行业投诉人的诉求以退货退款、免费维修、更换、解释以及赔偿为主。但面对消费者的投诉诉求,厂商多以解释或者检测维修为主。

由于数码相机国家行业标准仍然“只打雷不下雨”,消费者在面对合法权益被侵犯时,维权往往无法可依。如相机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厂商会给予保修服务,但只要过了短短一年的保修期,则会以付费维修是法律所允许为由,从中收取高额维修费。此外,“人为损坏”也成为厂商推脱责任的“利器”。从对投诉人的回访情况来看,用户对厂商的“解释”普遍难以接受。

(3)投诉人售后满意度分析

从投诉人主动反馈的处理结果满意度来看,“不满意”的高达55.62%,“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总计也只有44.38%,尽管比2009年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升,但行业整体售后满意度偏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典型投诉问题

(1)成像问题

近年来,关于成像质量问题的群体性投诉事件频频发生,2010年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雪花门”事件。福建的林先生购买的数码相机仅一个月,但开机10分钟后,所拍摄的相片出现十分严重的雪花状噪点,且严重程度随相机使用时间增加而加重。尽管厂商及时针对事件发布公告解释,仍有不少用户对厂商的解释难以接受。经调解,厂商最终承诺若检测出的噪点超出出厂标准,维修中心会做相应的处理,事件才渐渐平息。

此外,由于目前厂商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不断推出各类特色拍摄功能,但却忽略了数码相机的根本一一成像质量。浙江的李先生反映新购买的数码相机成像模糊,厂商售后却表示不能使用智能模式拍摄,要选择P档模式拍摄。李先生用P档模式拍照仍是模糊时,客服又称要选择“SCN模式”……

数码相机是用来记录生活中美好时刻的,成像质量自然是用户选择机型的重要依据之一,若企业舍本逐末地去追求所谓的“高像素”、“多功能”,或许能够赢得一时的关注,最终还是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2)曝光问题

曝光问题也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共受理了曝光问题的投诉80宗,较之前已经大幅减少,但由于这些相机大都过了保修期,厂商一般会以过保为由拒绝免费维修。

广东的曹先生2008年购买的数码相机,尽管已经2年多了,但平时很少使用。在2010年10月的一次使用中,发现拍摄时出现曝光过度以及横纹现象,只有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才“正常”。曹先生因此质疑难道这个数码相机的寿命只有2年?经调解,相机已经得到免费维修。

(3)镜头问题

镜头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不少消费者,2010年开机抖动的投诉146宗,较2009年增长了121.21%,占行业投诉总量的8.67%:镜头伸缩异常的投诉121宗,占行业投诉总量的7.19%

福建的李女士2008年购买的数码相机拍摄时出现开机抖动现象,还伴有较大的类似于倒带噪音,无法正常拍摄。由于已经过了保修期,更换镜头共需要600多元。李女士此后发现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对此她认为厂商这是在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调解厂商给予了免费维修。

当产品出现大量相同“故障”时,企业一方面应对此问题进

行改进,另一方面应给用户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果没有问题,企业也应该主动站出来将情况说明清楚,以打消用户的疑虑。

(4)屏幕问题

屏幕问题一直是数码相机行业投诉的热点。尽管2010年屏幕问题的投诉较2009年下降了20%,但却出现了新的热点问题。

辽宁的王女士2010年10月购买了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回家后拍摄时发现LCD显示屏上有6-8个亮点。但维修中心工作人员在粗略检查后,声称这是正常现象,并反复强调“照相又不用液晶屏”,这不会影响正常使用。最后售后维修站开具了一张“LCD屏有亮点,未见故障”的检测报告……

对于数码相机LCD显示屏存在坏点的处理方式,业界并未达成共识,消费者退换货或遇麻烦。可谓“预防胜于治疗”,消费者在购机时应该当场检验(事先将黑、白等颜色拍下来,然后用数码相机的回放功能仔细察看,即可轻松辨别),如发现问题可当场提出退换要求。

(5)电池问题

2010年受理电池问题的投诉94宗,较2009年增长了168.57%。

北京的吴先生2007年购买的数码相机,近来发现即使用了新的大容量电池,拍摄时仍会出现电量不足的提示甚至自动关机。对此,有厂商工程师承认即使电池仍有剩余电量,但当电池电压低于1.15伏时,数码相机就会自动关机。吴先生质疑该故障是相机的设计缺陷。

尽管这些相机大部分都已经停产,再去做设计上的改动基本上是不可能,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当面对不断出现同类故障的投诉时,企业应该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6)维修费用高/不合理问题

数码相机行业存在着一大怪现象一一“买得起,修不起!”2010年受理了收费高/不合理投诉221宗,较2009年增长了88.89%,占行业投诉总量的13.13%。

北京的郑先生2009年8月花699元购买了一台数码相机,由于不小心把屏幕摔坏了,当他致电厂商售后咨询时,得到的答复竟是:维修人工费230元,屏幕价格480元,合计710元。一年前只卖699元的数码相机,现今换个屏幕竟要收费710元,郑先生认为就像掉进了一个“陷阱”。

目前,数码相机的维修动辄几百上千,甚至超过相机本身的价格,对此消费者自然难以接受。在此建议各大厂商应该对于数码相机的主要部件、配件的销售与维修,给出明确的价格范围。只有建立良好的售后维修监管制度和价格监控机制,才能减少相关的消费纷争,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7)经销商价格欺诈问题

2010年受理数码相机行业关于经销商涉嫌价格欺诈的投诉328宗,占行业投诉总量的19.49%。

除了先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再贬损用户之前看上的相机,进而推荐另一款性价比“更高”的相机,从中赚取高额差价的惯用伎俩外,数码单反配件欺诈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不良商家会利用发票上没有标明具体型号的漏洞,将原来订购的原厂镜头或配件,偷龙转凤换成廉价的副厂品牌产品,以赚取高额利润。

针对价格欺诈问题,用户在购买相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购买前首先要对商品有所了解,要坚定自己的选择i②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所谓的优惠购机、赠送试用等推荐;③无论是主件还是配件,在收据或发票上一定要求注明具体的品牌、型号,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时无据可查:④当消费者真的不幸遭遇价格欺诈,可以强烈投诉来维权,涉及金额较大时,甚至可以采取诉讼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8)网购诈骗问题

2010年受理的有关数码相机虚假网站“钓鱼”欺诈投诉138宗。

骗子的伎俩并不高明,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消费者付款后直接走人,再也联系不到网店任何人员。②汇款后,则被告之还需交纳保证金;王女士在某数码网中购买了数码相机,在汇款920元定金后,商家以海关扣压必须交税为名,再向王女士骗取4000元的保证金,后又以被工商局扣下为名,一直拖延发货。③捆绑式销售,市民刘先生在某网站上发现索尼T900相机要比市场价要低上千元,在与网上客服聊天后,决定购买T900以及一台手机,当汇款后,却被告之要补上当时客服极力向他推荐的DV产品的货款,不补货款就不发货。

其实,诈骗者根本没有打算发货,只是用各种借口以骗取更多的钱财。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贪小便宜,尽量到知名、正规的购物平台购买数码相机,正规网站肯定已在工信部备案,消费者只要登录工信部CP/l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系统(http:/www.miibeian.gov.cn/),输入所查询的网址域名,若网站主管主办登记信息是个人或无登记,建议消费者不要选择此类网站购物。此外,最好不要直接汇款,建议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货到付款的方式购买。如发现上当受骗,消费者应及时向当地公安网监报警求助。

(二)MP3/MP4

1.投诉概况

纵观2010年,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生产成本不断下降,视频标准不断更新,MP3/MP4市场竞争愈趋白热化。但面临着手机、电子书、数码相框、MID、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冲击,MP3/MP4的发展正站在岔口,急需选择方向。

而且由于国内行业标准缺失、更新换代太快、厂商林立以及山寨产品充斥,导致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都大受影响。2010年共受理MP3/MP4有效投诉569宗,与2009年相比下降了9.82%,这与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有关。截至2011年1月18日,已处理的投诉共531宗,投诉解决率为93.32%。

2.投诉问题分析

(1)质量问题

电池/充电、自动开关机/死机、屏幕破裂、开机出错以及按键不良等问题都是MP3/MP4用户投诉的重点,与2009年不同的是,屏幕破裂的投诉大幅减少,电池/充电问题成了行业质量问题投诉之首。

电池对于MP3/MP4产品,就如同汽油对于汽车般重要。特别是目前MP4产品基本上是拍照、听歌、看书、看电影一应俱全,电池的续航能力尤为重要。一直以来,由于MP3/MP4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而且企业的实验室数据与实际使用情况相距甚远,导致不少用户购买机器后才发现广告中吹嘘得天花乱坠的电池续航能力,其实是名不符实,难免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此外,MP3/MP4电池不蓄电问题也是消费者的投诉热点。

(2)售后问题

MP3/MP4行业售后服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售服态度、维修时间过长、多次维修、推脱三包责任、维修费用过高等,尤其是售服态度问题,占了行业投诉总量的20%。

售服态度方面的投诉多与企业的一线基层客服人员有关,特别是在多次维修或“三包”存在争议等情况下,由于双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这更容易引发消费者对厂商的售后服务态度的不满,进而产生投诉。

维修时间长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有关,用户的机器出现故障后,大都直接与销售商联系并通过销售商返厂维修,但经过了一级级的代理商返厂程序,时间难免

过长。返修期间更容易产生意外事件,不少投诉人反映机器在返厂途中受到损坏,但厂商对此拒不承认,这将会进一步引发更大的纠纷。

此外,MP3/MP4产品的保修期一般是一年,但在机器出现故障后,厂商往往以“人为损坏”为由拒绝提供保修服务,并收取高额的维修费。因此,涉及“三包”责任以及维修费用过高的投诉也频频发生。

(三)数码摄像机

2010年共受理数码摄像机有效投诉294宗,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46.26%。截至2011年1月5日,已处理的投诉共289宗,投诉解决率为98.30%。

1.香港购物被骗

2010年有143宗投诉涉及香港购物被骗,占数码摄像机行业投诉总量的48.64%。

杭州的华女士随团至香港旅游,在免税广场购买了禄来SD-X1200数码摄像机。购买后她发现拍摄清晰度不高,根本达不到演示时所号称的1600万像素。发票上没有写明原产地,到禄来官网上也查不到相关型号。此外,机器更是无法充电使用,而且当她要送修时发现杭州根本没有维修点,才意识被骗了。

目前,在香港购物后如发现有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维权(1)自由行用户的投诉,可到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电话:00852—29292222;在线申诉;E-mail:cc@consumer.org.hk。

(2)跟团购物产生的纠纷,可联系国内旅行社,要求其给予办理退货手续,类似的投诉问题可到香港旅游业议会入境旅游部进行投诉,电话:00852-28071199;E-mail:inbound@tichk,org。

(3)如投诉的商户属于“优质旅游服务”计划认可的商户,可向香港旅游发展局旅游热线进行投诉,电话:00852-25081234:E-mail:info@hktb.com。

(4)由于在港出售冒牌货品属违法行为,有相关的投诉,可以直接向香港海关进行举报,E-mail:customsenqul ry@customs。gov,hk,电话:00852-254561 82,传真:00852-25434942。

2.数码摄像机常见投诉问题

2010年数码摄像机行业常见的投诉问题有:拍摄质量差、LCD屏幕异常、开关机不正常/死机、三包保修有争议等。与2009年不同的是,拍摄质量差问题超过了LCD屏幕异常问题,成为了行业质量/售后投诉的最热点。该问题的投诉有52宗,占行业投诉总量的17.69%。

(四)电子书阅读器(又称电纸书)

要说2010年最火的数码产品,电子书肯定是其中之一。有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将达到1080万台,而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将达300万台。在国内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们都津津乐道于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美好前景的同时,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隐忧也逐渐凸显。

河南的于先生新购买的电子书仅仅使用了10天就出现花屏现象,经厂商检测,被认定是“人为损坏”,需付费维修。但于先生表示自己没有摔也没有压,为保护屏幕还购买了原厂的保护套;机身没有划痕,甚至刚刚充了一次电还没有用完。但面对厂商的检测结果以及高昂的维修费,于先生显得很无奈。后经调解,厂商已经为于先生免费维修。

其实,受电子书“屏幕问题”影响的并非个案。2010年受理的电子书投诉达75宗,其中近半数投诉都与E-ink屏幕易损有关。非正常损坏与自然损坏的鉴定成为了消费者和厂商角力的焦点。

据某公司售后人员介绍,电子书E-ink屏幕的“非损”和自然损坏其实还是比较好分辨的,通常自然损坏都是有规律的竖条、横条或者格子状的黑白,也有屏幕显示移位的,其他则可归于“非损”范畴。

不过,绝大部分消费者对此并不认可,“非损”产生的纠纷已经成了电子书投诉的“重灾区”。在国外,甚至有用户因此与厂商对簿公堂。

三、总结

数码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都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只有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数码产品行业标准以及明细的“三包”、召回制度,这才能进一步解决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而减少相关的消费纷争,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上一篇:年级学生会换届方案下一篇:庆祝六一儿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