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2024-09-25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共10篇)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1

读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罗素,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书,思维敏锐犀利,文章风格洗练而跌宕在阅读罗素的教育论著时,时常可以体会到道德的热忱,稳健而不激进,温和而不保守的感受。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罗素的教育学名著,书中浓缩了他的教育研究心得、教育子女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自己早年与教育有关的人生经验的反思和对现实中各种教育成败得失的认识等。通过对现存的各种教育制度的评估,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改方案。他还分别站在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品性教育从婴儿期一直讲到青春期,智力教育则从幼儿期一直讲到大学毕业:他还详述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方法、授课技巧和美感培养等具体问题。这是一本浓缩智慧的经典力作。

罗素在这本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理想品性有四种“根基”: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活力是一种生理素质,更是一种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快乐而明智,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勇敢对于克服种种阻力、蒙蔽,树立人的独立性,成就美好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敏感对于匹夫之勇有补偏求弊之功,但是必须适度,敏感的理想发展形式是同情,虽然世上不乏纯自然的同情,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扩充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当今世界存在的高比例灾祸大多是因为同一个事实,即在多数人中没有激起同情心,而只有抽象的刺激。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项是智力。没有智力,我们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更不用说产生进步了。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发展,但好奇心要转变为真正的智慧,要富有成效,就必须与正确的求知方法相结合,需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以及虚心、勇敢等品质。

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

但综观现在的国内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当我们教师为了学生的“前途”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而我们的孩子却似乎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问问孩子们: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现在,你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孩子们嘴上的回答可能会给足教育面子,但一定有一个惊人相似的答案藏在很多孩子的心里,那就是:分数!正如一位语文教师对此发出的感叹。他女儿3岁时,拿一个煮裂的鸡蛋,突然惊奇地大喊:“爸爸,鸡蛋发芽了。”因为在鸡蛋长长的裂缝中挤出的蛋白形状酷似芽。他惊异女儿的想象和表达。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读到3年级,学校的作业要用“考”字组6个词,她组了“考试、考卷、考题、考场”,就组不出了,向父亲求救。父亲让她好好想想,她想了一会说:“考分”。父亲让她再想想并特意把想想两个字加重,意在启发她想出“思考”、“考虑”这样的词,可她认真想了一会说:“月考”。这位父亲只能表示无奈。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孩子可以把它想象成若干生动活泼的东西,而大学生就只会老老实实地回答那是个圆,成人根本就不敢回答,因为他们担心那是一个陷阱。这个让人捧腹的笑话告诉我们:教育,往往不一定能给予学生什么,反而是限制了剥夺了学生什么。在我们诸多严格要求学生的背后,是不是随时都应该想一想:我们的劳动,是不是无效劳动,或者根本就是反作用力劳动呢?

在一个崇尚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怎么可能产生智慧的交流,怎么可能创造充满人性的美 1

好生活?当学校生产出一个分数的片面追随者,也就注定多了一个精神的流浪者。这样的校园生活,学生怎么会不迷失?

罗素相信知识的作用在于使人思想自由又不受恐惧的侵害,教育本身也不应该是使人轻信的教育,这也道出了,我们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时候应该是自由的,不能是被动式、强制性的接受,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束缚,应该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美好,知识的珍贵。但是,教育本身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潮流、随着先进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变化的,因为这样的教育“经过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引导到思想的腐朽。”另一方面,教育者所传授的必须是“为爱所支配的知识”。他又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但是正确的爱应是恰当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东西。

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在必要的权威与纪律的伴随下,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个人发展的自由,并按照自由的精神来行使权威与运用纪律。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纪律的培养,在开始都要以游戏的形式,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是罗素提倡的“自由教育”所反复强调的。教师应该“主要从孩子身上感觉到一些神圣、模糊、无限的东西,一些个别的特别宝贵的东西”,并对这些宝贵的东西给予挖掘与引导,使其达到教育的最美好境界。

我曾经一相情愿地认为人之初是性本善的,是后天的熏染导致了恶的滋生。但罗素用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儿童天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本非善亦非恶,全在于它所生长的环境和受到的影响。儿童本性在人生起始阶段具有难以置信的可塑性,向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主要处决于养育者的智慧。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一开始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因为每个坏习惯都会阻碍以后好习惯的养成。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生活,每个人当他刚刚学会说话就差不多要开始了他的学校教育。生活贯穿人的一生,而学校教育几乎占据了每个人青少年的所有时光。良好的教育不仅武装人的头脑,更可以塑造人的品性,陶冶人的情趣,深深地影响着人一生的生活。我想,我们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应在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情,每一堂课都应该认真地、巧妙地设计,使学生们能在游戏中、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那才是“自由教育”,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啊。罗素还说:“即使是对待最小的婴儿,也要像对待将在世上占有其地位的一个人那样子以尊重”,“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等等,《教育和美好生活》还告诉我们很多,我们可以亲身去体验。这不都是对我们的教育和告诉我们该做的么?让教育真正的和生活达到完美的结合,让我们为这一天的最终到来而不懈努力吧!

不管教育的作用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否真的很显著,我相信要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教育的确不可或缺。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不是物质的充裕就能达到的。而内心的唤醒与引领又是教育中最富有艺术和挑战性的一环。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句我非常喜欢也让我很感动的话:“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罗素相信教育的力量,虽然在他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并不如意,但他以自己的教育情怀滋润他孩子的心灵,并将这些经验浓缩到《教育与美好生活》之中。他所孜孜以求的是与“美好”、“幸福”相联系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断地在人们的内心传承——既受教师内心的鼓舞,又源源不断地鼓舞他人;这种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的内心将会充满着“生命、希望和喜悦”。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2

一、习惯。罗素认为, 儿童生来即非“善”, 也非“恶”, 只有反射特性和一些本能, 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才形成或好或坏的习惯。儿童本性在人生起始阶段具有难以置信的可塑性, 向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 主要取决于养育者的智慧。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一开始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因为每个坏习惯都会阻碍以后好习惯的养成。不仅如此, 幼儿阶段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几乎像人的自然天性一样根深蒂固, 影响人的一生。

二、恐惧。在儿童教育中, 使他们对危险的事物有合理的理解是必要的, 但无端的恐惧则大可不必。无论是理性的和非理性的惧怕都应该逐渐克服, 因为长期的恐惧会养成儿童怯弱的性格, 并且会泯灭儿童的好奇心, 对其智慧的发展极为不利。要消除儿童的恐惧, 父母要树立无所畏惧的榜样;设法让儿童了解神秘事物的真相;对儿童的小病小灾不要过分流露出同情, 培养其忍耐苦痛而不怨天尤人的习惯。

三、公正。在儿童教育中, 公正是应当努力培养的品质。不宜用空洞的说教方式来灌输公正的观念, 并压抑私欲, 否则只会使私欲进入潜意识, 并产生扭曲的效果。儿童应该有伴侣, 因为真正的公正教育只有在儿童聚集时才能施行。要让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明白, 坚持公正的原则最终能使大家受益。罗素认为, 所有的道德教育必须是直接的和具体的, 必须在自然形成的情境中进行。

四、奖惩。教育离不开奖励和惩罚, 但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无论是奖励和惩罚都不应该采用比较的方式。例如不应对一个孩子说:“你做得比某某好。”或者说:“某某表现很好。”因为前者产生藐视, 后者产生怨恨。第二, 多夸奖, 少惩罚。惩罚要谨慎, 要因人而异, 不宜体罚。第三, 对于普通的事不宜夸奖, 只有经过努力, 在勇气或技能上有所进步, 或克服私欲, 表现美德时, 才可予以奖励。主要的动机应当永远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或理解, 对于受夸奖的愉快的渴望只应当成为次要的动机。

五、爱心。爱是良好品性的精髓。爱和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爱有很多种。就亲子之爱而言, 正确的爱应当是恰当对待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的自然结果, 而不是刻意追求的东西。爱不能作为一种义务而存在, 告诉孩子应该爱父母完全是徒劳之举。父母不能强求亲子之爱的回报。有些在爱情上失意的成人试图通过亲子之爱来得到补偿, 这就更加不幸。因为这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3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美术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这一点是李镇西老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4

王爱萍 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罗素

这段话让我有诸多感慨,幸福是什么?幸福在于自我满足,在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的幸福在于教师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从内心感到满足,幸福。

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千人一面,要用心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帮助他,给他们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流淌潺潺的小溪流,碧草青青的草地上,硕果累累的果园里,芳香四溢的花园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方,多么激发灵感的地方,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精心选用的“课堂”。我也向往这样的课堂,假如我也能每天带着我的学生徜徉在那种“课堂”,那么,我和我的学生将会品得出愉悦的滋味。善待每一个儿童,发挥每个儿童的优点,让他们自豪地说:“我是最棒的!”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都拿满分,但我们可以给学生播种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愉悦。

其实真实、平凡的课堂,作为教育只要动一番脑筋,努力让孩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打开他们愉悦的源泉,让他们在感到自尊的前提下自愿创造劳动,那么这愉悦的滋味将一直陪伴孩子们成长。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孩子经常感觉到新鲜、兴奋。那么引人入胜的中队活动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孩子情绪的波澜,因为自主、自信、自强而使学习生活充满神奇的魅力,进而辨得出心跳的节律。

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选择,怎会不从学校飞向自己生命的梦想?怎么不会辨得出心跳的节律呢?

看到孩子们收获成功幸福的笑脸,我会欣慰,似乎看到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花朵,听到他们花开的声音!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其实惩罚也是需要艺术的。记得我刚走上讲台时,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对班上调皮的学生十分头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也不见有什么效果。无意之间,我看到了的一篇文章《为这样的 “惩罚”叫好》,心中不禁一亮。文中讲到5条罚于教育之中的“惩罚”方式:①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第二天晨会课上罚讲一个3分钟的古人勤学的小故事。②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课后进办公室读5遍回家写一点读后感,第二天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③相互打骂者,罚整理对方的书包。④自身卫生缺乏,随地乱扔者罚在校园内捡纸屑。⑤作业字迹潦草者罚回家临一页帖。

看完上述文字之后,我感慨很多: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上面的几个教育办法,不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过失,也知道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会受到“制裁”,更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教育,从而让学生明白该把自己管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犯错误是人在成长中走向成熟中的表现。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带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而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事实证明,我采用了以上措施,对那些调皮的学生的教育非常明显。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和自豪。

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惩罚学生,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新课程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是小学生,大多数自控力不强,不能准确辨别是非,一旦犯了错误,教师运用的方式是怎样呢?现代教育呼唤更艺术的“惩罚”,于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引导和改变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追求良药“甜”口.这就是一个惩罚的艺术。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5

阮莉静

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文后,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做一位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很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如果你的这桶水一直不更新,不增加,那么它很可能被蒸发,即使留下一些也只能是混水、腐水。

如何使这桶水始终清洁不腐,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读书学习。不管你是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吸取新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是啊,袖长方能善舞,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汲取知识,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去亲近学生,感召学生,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其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想想自己平时缺少阅读,总是为自己找到若干个理由:工作繁忙,还要备课,还要上课,还要„„总想着明天吧,从明天开始我认真读书。可到了明天呢,又想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还是明天吧。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我的计划也就“明日何其多”啦。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6

昆山高新区美陆小学 王雅婷

育人为师,远不如想象般适意。为师者,我也曾迷惘,也曾心疲气竭,也曾怀疑,也曾愤恨,然而这些,都不足以让我放弃。与教育相遇,也许是命运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在孩子眼里,阳光最温暖,春花最烂漫,喜怒哀乐最有形,他们的快乐具有治愈性,看着孩子的成长,一切都成了值得。遇见新教育,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学生,育人育己,执子之手,渐行,我们不渐远。

悦读,掷地有声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最庆幸的是,发现了与学生共读的乐趣。因为有了新教育的新风吹拂,我开始尝试在班级中也吹起阅读之风。作为新教育课程实践的试验班级,我牢牢抓住此次契机,开展整班的晨诵和整本共读实践活动,实践之中,“阅读”成了“悦读”,一次次鲜明而丰富的活动成了孩子们享受阅读最“掷地有声”的见证。

悦读之开启――晨诵

真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的,是从每日的晨诵开始。为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洋溢的书香中,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都配置有一本《新教育晨诵》,每天到校后,孩子们就会捧起晨诵读本,用琅琅的书声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通过教师领读、学生“牙牙学语”,再到“解其题、会其意”,继而读懂、读透,最后读熟、读美。学生在“温故而时习”之间将语韵积淀,在“吟游诵读”之间领略语用文化的精髓,在“读而思”之间得到精神的陶冶。从古诗到现代儿歌、从短小精悍的古文到耳熟能详的歌词,都在儿童的齿间流转跳跃,串成动听的音符,歌唱祖国的长江、黄河;感叹为人的入世与出世;颂扬传统的文化价值和伦理道德……晨诵不仅成为学习生活的一日之开启,更成为学生人生之路的开启。看着孩子们的脸庞在诵读之间越显明亮,孩子们的精神在诵读声中更为振奋,我想,此番阅读,便是“悦读”了罢!

悦读之学思――整本共读

阅读有声,是为“训”,阅读无声,是为“省”。真正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我认为光“出声”还不够,所以,我便在班级中进行了“整本共读”的教育实践。为充分用好学校的校本课程――阅读课,我便开始带领孩子们共同读一本书。之所以认为“整本共读”十分重要,是因为“读”之有“用”,需“会读”。在四年级上半学期,我借以《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之推荐书目篇《窗边的小豆豆》为阅读书目,在阅读课上进行“好书推荐”,带领学生去认识这本书,激发阅读兴趣,明确阅读任务。“好书推荐课”正如为学生指路一般,把学生带往一个适合他们的方向。继而便是“推进”课程,在学生进行一定章节的阅读之后,进行课堂探讨式的“承前启后”,扫除障碍,拨正方向,为继续阅读铺路。“整本共读”以“课”的形式指导阅读,重在方法的探索,让学生“读中思”、“读中悟”,读而有所得,方能享读中之“悦”。

悦读之“彰”扬――主题活动

让阅读成为“悦”事,少不了“解放”孩子的“天性”。学生是动态的,是创造的,是灵颖的,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就要让阅读“有形”。在进行“整本共读”实践后,我一般会开展相关的主体活动。如“主题辩论”:《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是最吸引孩子的,几乎所有的阅读者都无限憧憬那样的学园。但是,无限的自由一定是好的吗?现实的学校教育模式又有哪些必要性呢?其实孩子们是懂得其中的矛盾的,不妨让他们大肆辩论一番,“你争我吵”之间权衡的利弊深深叩问着学生的心灵。再如,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之后,我会组织一次“我型我秀”的展示活动,有的孩子拿出精美的“读书”手抄报,有的讲读书摘记制成书签传递友谊,有的能站上讲台把自己的心得侃侃而谈……一个个小而“张扬”的身影流窜在字里行间,成为阅读路上的“悦”章。

阅读,润物无声

如果说我在新教育路上最好的出发就是带领学生晨诵、共读,那么我在新教育路上最好的遇见就是更好的自己。如果说新教育是给学生打造一条幸福完整的教育之路,那么新教育就是给老师打造一条走向自我的路。

阅读,向自己发问

在我“遇见”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之后,我才重新认识了教育。新教育对教育的解读有着一定的“乌托邦”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学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乍听来似乎这个理想十分恢宏伟大,但是朱永新教授也说:“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社会总存在功利与价值的无限追求,在纯功利的冲动下,求真、求善的生命意义被窒息了,而教育体现着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追求,保留了对超越实利的、非功利的价值的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敢问自己:在为师道路上,我的追求是什么呢?似乎早已被作业、分数泯灭了一腔热情,早已忘了“塑造人”的重任。教育并非是“批量生产”,只是教育模式“模型化”后,只能造出一个个“小模型”了。接触了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读了《新教育之梦》,我开始向自己发问,问自己是否真正明白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目的。问然后知不足,困然后能习之,阅读,才刚刚开始。

阅读,向深处漫溯

阅读为我打开了新的教育视野,我也终于明白,自己应该在教育之路上做对的事情。成为一个懂教育的“真”老师,第一步就是学习,学习之始,便是读书与写作。读书与写作应该成为人的根本性的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教育随笔,叶圣陶力倡教师写“下水文”,朱永新教授也倡导教师写教育日记。在我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不仅开始同学生一起晨诵、共读,读儿童书目,更懂得去读能与自己灵魂对话的书目。为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我去学习“在心灵上写诗的人”――李迪的教育故事;为探索儿童阅读指导策略,我去学习《中国人阅读书目・导赏手册》;为更好的解读儿童心理,因材施教,我去学习钟志农、杨敏毅的心理教育着作……在阅读中,我发现了儿童柔软的一面,那最柔软的一面是等待老师去轻抚、美化的,而不是在日常教学的讥讽、怒骂中发展成型的。阅读,让我发现能力不足,让我学会更多的教育教学技巧,也让我更新着不够温婉和柔爱的教育理念。阅读,让教育之路走入深处。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之余,我喜欢用文字给生命留下印记。是阅读让我遇见文字的灵动,也让我喜爱对文字的玩味。读有所思,写我所悟,在点滴记录之中,见证一个更好的自己在蜕变。我在教育之中鼓励学生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并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设立展示舞台、评选阅读之星,为人师表方为表率,我也愿意与学生一同行走在阅读与写作之路上,汲汲求索。所以,我坚持每月一篇教育叙事、一篇教学随笔、两篇读书心得。学习工作的点滴小事,都习惯记录在我的日记中,如收到学生的一朵小红花的幸福、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时的懊恼和反思,甚至在关注童喜喜老师的微信故事后,评论区留下的只言片语……看似一件件小事,堆叠成了我生命的厚度。我更喜欢与文字游戏,喜欢文字的魅力――“言语表达千万分之一”却“已至情深之处”的魔力……更重要的是,在此之中,我阅读和学习,摸索和前行,只为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便是最令我欣喜的所得了。

约读,且行且惜

展望未来,我想与学生相约,与自己相约,与阅读相约,执子之手,我们一步一脚印,且行且珍惜。

与学生相约,我们约定,继续在“晨诵、午读、暮省”这条路上携手同行,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诵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习“一生受用的东西”,学会阅读,快乐阅读,在读中习文识字、通韵达文,养全面之能力,过快乐阅读的生活,长成新教育下的好少年。无论是晨诵还是“整本共读”,还是新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其他尝试,我与我之学生,必然无畏前行。

与自己相约,继续寻找自我,寻找更多的可能和更好的自己。所以,在未来,我将坚持走好教育之路,走好新教育实践的探索之路,为教育之无限可能,为学生之无限发展,为自我之内心安稳,学习教育理念、阅读与写作共生,在实践活动,读、思、省中,一步一前行,漫漫而求索。

与阅读相约,与新教育相约,营造好“书香班级”、开展好阅读活动、上好阅读推荐课、鉴赏课,做好学生阅读教育、走好自我阅读发展之路。为与更好的教育相遇,新教育实践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且行且珍惜,渐行不渐远。

作者简介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7

作为一部科普著作,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肯尼思·库克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以下简称“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大数据的丰富的精神食粮。该书详细阐述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三个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其论点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来佐证,读起来很有趣味,同时又使我们充分理解其中的观点和思想。从总体上看,这本书资料详实,案例丰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很充分,论证过程也很有说服力。说它是最好的科普书籍一点也不为过。

该书主要分三大块:即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大数据思维。其中大数据思维是全书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笔者围绕这三个方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在于推荐这本著作,更在于深化对大数据的认识,特别是对该书中值得推敲的几个命题或观点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的价值是普遍性的,它不仅被应用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行业,而且在零售行业,金融行业,医疗卫生领域,以及科学研究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如下两个方面:即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价值和在国家治理或社会治理领域的价值。

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那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相差悬殊。为什呢?因为企业的账面价值反映的基本上都是有形资产的价值,而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了这部分有形资产的价值外,还包括大量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比如数据、品牌、人才、知识等。而这些价值实际上都很难衡量。在大数据时代,在知识社会,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对于有形资产的价值而言都是巨量的。这就是为什么诸如Facebook,Google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的有形资产不是很高而其市场价值却很高的原因。大量的数据在商业中之所以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源泉在于,凭借大数据分析的结论,企业能够做出相对更加客观和更加有效的战略或营销决策,这在某种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直觉性决策更加科学。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就常常使用直觉性判断。

在国家治理或社会治理方面,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防犯罪、指挥交通,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扩散,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甚至预测地震,从而减少社会损失,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比如,Google通过人们在网上搜索的大量记录预测流感的传播,他们能比疾病控制中心提前一两周就预测出来,而且还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这一两周的时间能够防止更多的人感染流感,而且知道流感传播的具体的范围,就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但是,大数据要发挥作用,前提是要有大量的相关数据存在。美国联邦政府2009年推出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英国政府2010年也紧随其后推出自己的数据开放网站。2011年7月,美国、英国、挪威、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发起“开放政府联盟”,并于同年9月发布《开放政府宣言》。这些活动都旨在进一步开发大数据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也不应该落后,应该加紧数据开放政策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将那些不涉密的可以公开的数据向社会开放。

二、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

同其他事物一样,大数据也有两面性,虽然它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可以从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来看。就个人层面而言,首先,大数据威胁到个人隐私。正如该书所说,“大数据促进了数据内容的交叉检验”[1],使得“不管是告知与许可、模糊化、还是匿名化,这三大隐私保护策略都失效了。”[2]其次,人们可能把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关系结论当作因果关系来用,滥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问题。比如,经过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发现红色汽车发生交通意外的情况非常少,于是大家都去买红色的汽车,这实际上就是把相关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从而做出不科学也不合理的决策。但不管怎么说,大数据本身是中立的,问题在于拥有大数据和使用大数据的人或组织。因此,加强研究和颁布合理使用大数据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在这个方面的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1月25日公布了《关于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个人保护以及此类数据自由流动的第2012/72、73号草案》。该草案提出的“数据主体应享有‘被遗忘的权利’(Right to be forgotten)”的主张对诸如Google这样的大数据开发企业已经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因为“被遗忘权”超越了过去的隐私保护概念,一些关于个人的可能算不上隐私的数据,在数据主体要求删除的情况下,也将不得不被删除。关于数据和信息的法律法规如何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除了上述的个人层面,大数据还可能在国家层面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发达国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其他国家国民的大量数据,然后借助这些数据分析某个民族国家国民的社会心理状况;其次,发达国家还可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获得其他国家的科技、政治甚至军事方面的情报;再次,发达国家对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垄断会使上述情况变得更为严峻。所有这些方面都对国家主权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在数据的开放和保密方面做出新的调整,还要开发自己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是从国家层面介入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开发,而不是仅仅让民间的企业去做。

三、大数据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重视大数据的作用,拥有大数据思维是不言而喻的。该书指出:“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3]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如此。另外,大数据思维还给我们带来一种观察世界和审视现实的新视角,这就是,“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4]在一定程度上说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一点没错。

尽管笔者很赞同上述这些观点,但是笔者对该书提出的下面三个命题或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持有异议。该书提出这样三个命题:[5]

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

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

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

可以说这三个命题是该书最富启发意义和最闪光的观点,其简化形式分别是: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即样本=总体;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就这三个命题或观点而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数据及其作用,必须以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态度来审视它们。

首先,“样本=总体”这个命题从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正确的。但严格一点的话,说“样本≈总体”似乎更恰当一些。尽管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但并不能说这些数据样本就是总体,它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接近总体而已。况且,在允许数据存在混杂的情况下,难保数据没有遗漏没有错误,既然有可能有遗漏和错误,就不能绝对地说样本=总体。

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这个命题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更好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允许数据存在混杂性,而不再苛刻要求数据的精确性。”首先,就精确性而言,要区分两个方面:其一是用于分析的数据的精确性,其二是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对于前者而言,在大数据情况下允许数据的混杂,对于后者而言,当然是越精确越好。笼统地说不要精确性是不对的。其次,就数据的精确性而言,允许混杂但并不意味着放弃精确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能使数据更精确,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在大数据情况下,之所以允许数据混杂,是因为数据清洗一方面可能是做不到,另一方面可能是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在大数据中,细微的或少量的错误和混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而在小数据情况下,之所以要进行数据清洗,是因为错误的或混杂的数据对分析结果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最后,的确如该书所指出的那样,大数据分析“就像捕鱼一样,开始时你不知道是否能捕到鱼,也不知道会捕到什么鱼。”[6]因此,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不仅可能使我们毫无所获,也可能让我们得到意外的收获。特别是在数据混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允许数据混杂和放弃数据的精确性都不是绝对的,但是追求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即使在大数据时代也不能放弃。

最后,第三个命题“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把相关关系比作一个盒子,那么因果关系就是这个盒子里的东西。这即是说因果关系是相关关系的子集,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必然是相关关系,但是如果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啤酒和尿布”的例子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因果关系比相关关系更难找。的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几乎都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但也不排除在某些个别的案例中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如果在不需要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仅就找到的相关关系就足够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不再进一步寻求因果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弃因果关系。如果大数据分析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找到因果关系,而且实际上也能够找到的话,又为何不找呢?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不要在得到相关关系的情况下进一步寻求因果关系。在现实中,有时候把因果关系考虑进来的确会使问题复杂化,会使我们形成某种错觉,甚至会掩盖相关关系提供给我们的新视角,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笼统地说“要相关不要因果”是不对的。在大数据时代,之所以强调相关就是为了防止任何时候都用僵化的因果关系思维看问题,但是也要防止只要相关关系,认为相关关系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这样就大错特错了。《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说的大量的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理论的终结”[7]是不靠谱的。尽管大数据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为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它只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众多钥匙中的一把钥匙而已。

四、结语

“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 篇8

生活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高中美术教学的真正课堂,同时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生活教育”和高中美术教育的融合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在高中美术课中把“生活教育”融入到高中美术教育中,促进美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高中教师积极把美术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感受丰富起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在实践中用美术的艺术形式表现和美化生活,从而促进自身生活质量的极大提高。

一、高中美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美术可辅冀道德”这句话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美术与道德之间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美术教育中一种高度的审美方式得到不断地塑造和提高。美术用自身的美去感染人,用自身的情去感动人,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充分接受道德和审美教育,从而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高中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一方面,丰富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情感。

一件包含“真、善、美”的美术作品,在使人们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熏陶了人们的道德品质。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分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仿佛切身感受到画的意境,从而促使自身心智的不断优化。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作画,学生把自己和画融为一体,在得到心灵的震撼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的美化,从而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一步步提升。

2.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与其说高中美术教育的学习是对一些作画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毋宁说它是对文化的学习。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祖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不断感染者学生,给他们带去源源不断的美感。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看,它紧密联系着自然、人文等多门学科,比如,美术中透视与数学、色彩学与光学的密切联系,处处体现着美术教育的文化多元化。

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学生在欣赏时能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去欣赏并创造美,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在自己的人格、气质中逐步植入美术的美,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素质。

二、将“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育

1.选择的教材内容要紧密贴近生活

高中学生特定的年龄特征和需求决定了高中美术教育的教材内容选择要经过特别的深思熟虑。教材内容中只有有趣味性的主体,才能有趣味性的内容,因此,选择的教材内容要紧密贴近生活,同时体现出关注自然和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善于体验、重视收集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自身的美术素养。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同时注重美术更紧密地联系生活、历史、文化等,围绕目标让学生对教学材料、内容及方法等进行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美术知识、发现美术学科的规律,从而在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保证生活实践性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对待学校教育方面深入强调的一点。我们累积任何知识,都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不依托生活,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说要积极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课堂教学成果,让其对我们的生活作有益的指导和改变。

比如,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教材中《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章节的学习,可以对色彩常识熟知、对色彩运用规律有所了解,在掌握了一般的美术色彩原则和技巧后把自己的房间装扮的漂漂亮亮,把自己的服饰搭配得合情合理,用色彩点缀和修饰自己的生活,迈出从课堂到生活的关键一步。这样在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

教育的重点不在课堂,生活的教育是永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育来源于生活,然后服务于生活。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保证生活的实践性,才能把美术课堂和社会生活的切合点找到,从而完美展现美术的趣味与价值。

3.通过美术教育缔造生活之美

美术的价值体现在缔造生活之美。传统的美术佳作《清明上河图》、纯艺术美术等,现代的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设计、各类实用美术等,均缔造出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學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否则,学生画出的美术作品将不能反映生活,从而造成作品缺乏生命力。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有效资源,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真切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促进学生用美术缔造生活之美。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融合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活,使美术教学的内容、方式等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把“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高中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社会。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晓惠.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多元性探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3).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9

061100

***

追求生命境界,演绎诗意人生

黄骅市岭庄中学刘源港

我认真阅读了肖川博士《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读后觉得,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那质朴的语言,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不让我由衷的钦佩。《生命的境界》、《诗意的生活》、《六个“讲一点”》等文章,我都反复进行了阅读。作者在散淡的言谈中,让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广阔而深邃、诗意而温暖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富有诗意地活着。说句实在话,我一向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也一向在用行动追求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诗意,是一个教师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教师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我很赞同肖川博士的观点。以我个人的看法,教师的诗意,在于真心关注和热爱教育,在于富有激情充满真情,在于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看到精彩、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看到教师在促进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教师以欣赏者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看待学生的生命之树神奇成长的时候,当教师把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当成一项事业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也便赐予我们诗意。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有人问我:“你的许多同学,有的发了财,有的做了官,而你,却还在乡村里教之乎者也,你真的一点也不觉得自卑吗?”我淡然一笑,说:“我从来就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我的工作和生活,我追求内心的和谐和诗意的人生,我过得很快乐,凭什么要自卑?”

季羡林先生说过:“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还有句非常好的话说道:“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相处。”在学校里,我的学生欢迎我,我的同事尊重我,我的领导重视我,我工作开心,生活充实。

与我的同事们一样,我欣赏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认真的备教辅改,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把点点滴滴的工作做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我觉得自己教书育人,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老师,对“幸福”的要求非常简单--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就可以品出增补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就可以闻到幸福的气息;一幅图画,一段文章,就可以读出幸福的甜美!

我欣赏我的同事们,我们大家都很平凡,但是我们不感到平庸。我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添砖加瓦。我们虽不是参天大树,但愿意做大树下的一方泥土;虽不是太阳、月亮,但愿意做天空中的平凡星辰。我和同事们,注定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想,即使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做顽强的小草,我们也绝不自卑!

我欣赏每一个学生,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去年教师节那天,我收到学生的许多贺卡,有一张这样写道:“老师,你的微笑像一朵娇嫩的花蕾,包含一团温馨的真诚;你的心灵像一汪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你用欣赏的眼光鼓起了我这位差生生活的风帆,让我终生难忘!”我知道,即使是“差生”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他们渴望赞美与鼓励,他们需要关爱与重视。我改变了过去对学生比较粗暴的管理态度,对他们和风细雨,亲切关怀,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许多曾经孤独封闭的心灵,对我敞开了心扉。我对学生欣赏,有时只是轻轻一句话,微微一个点头;有时只是一个亲切的眼神,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对学生来说,那却是老师无限的信任、巨大的鼓舞。能够 让学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这于我们做老师的,是一种莫大的欣慰、莫大的幸福。

我把自己的欣慰和幸福写成文字,既让他人分享我教书育人的快乐,也可以自我欣赏--我这个人,寻求内心和谐,怀有关爱之心,心灵纯洁,淡泊名利,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我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面带笑容。我的天空总是蓝天白云!有人问我:“你这个人,为什么总能笑容满面?”我笑着回答:“那是因为我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工作,就会觉得工作充满无限愉快;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就会觉得每一位同事都值得信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聪明可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其实也很精彩!用欣赏的眼光面对生活,就会觉得蓝天白云总是与我相伴、诗情画意总会扑面而来!

要想有诗意地栖息于教育,我认为教师应从心理上修养自己。

肖川说得好:“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生命的的价值就是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既然做了教师,就应该要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就应该要学会摆脱名利的束缚,就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是鱼儿,就不要羡慕天空;你是鸟儿,就不要痴心大海。既然做了老师,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牢骚满腹,不要说工作平凡、生活辛苦。其实,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你就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你就不简单!

上一次参加培训学习以后,我写了一则体会,我这样说:教师的幸福,在于教师的发现,在于勤奋努力的工作。对于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来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快乐,而是发现与感悟。常听有些教师抱怨工作与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无聊,我想这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发现生活和教书育人的美好,没有找到教育教学和教师生活的乐趣吧。备教辅改、听说读写,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也都充满了乐趣哟!

只有发现了生活与工作的美好,才能感受到生活与工作的乐趣。工作是一种乐趣,休闲也一样很逍遥;看电视有看电视的好,看书有看书的快乐;种花写字画画可以陶冶情操,洗衣做饭扫地其实也可以当作是一种享受。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只要细心体味,其实也有很多诗意。只要心中有爱,我们教师也会拥有无穷的幸福!

在业余,我比较喜欢写一些新闻,写一些散文诗歌。许多老师问我:“你怎么那么多情,那么有激情?你怎么看出工作中有那么多值得歌颂的人和事?”还有人说:“依你看,好像生活里就全是风花雪月、蓝天白云,没有乱云山风,没有阴郁连绵。”其实,我是在用欣赏的眼光观察生活,在用真挚的感情讴歌教育,在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在用自己的身心追求教书育人的“诗意”!许多人评论我的博客:“李老师,你真的阳光灿烂!读了你的文章,我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的确很开心,因为我用朴实的文字影响了别人,也就幸福了我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已经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想告诉年轻教师: 人生有太多让我们心动的东西,让我们想去追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我们偏偏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就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只有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待人、处事、接物懂得随缘,只有这样,才会自在,才会获得精神的自由与快乐,才会让工作与生活富有诗意。

读民主与教育心得 篇10

——又读《民主与教育》心得体会

洋北第四小学李修祥

李镇西,男,四川乐山人,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另外有同名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院院长的信息。内容简介

《民主与教育》主要内容:某小学一年级十几名学生因为上课说话,被班主任用不干胶封住嘴巴;某小学9名小学生被班主任强迫用剪刀,小刀当众刮脸。李镇西敏锐地看到,校园恶性体罚事件的始作俑者竞然是被冠有各种荣誉和头街的“好”教师,而受害孩子和他们的同学居然大都认为“老师做得对”!2003年,李镇西考上了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教育哲学博士研究生,《民主与教育》是他的博士论文。

《民主与教育》追溯梳理了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民主教育思想,继承先辈教育家特别是陶行知民主教育的思想,结合中国基础教育实际进行现象解剖和实例分析,将民主教育与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联系在一起。把民主教育的实践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

同时,《民主与教育》的阅释、引证、推导细致而严密,有大量的实例分析,追求一种理性、激情、形象的和谐统一,文字理易朴

素,夹叙夹议。寓思想于实例,给实例以思想,被视为教育科研论文的典范。

《民主与教育》在广大教师中影响极大。如果说,《爱心与教育》让广大读者接受心灵洗礼,重燃工作激情,《民主与教育》则使千百万教师振聋发聩,思考肩负的使命。

读后心得:

我很庆幸是一名教师,教师职业能够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教师的的真谛——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忠实朋友。教师的快乐,自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教育家,在教育工作中的与,让了最大的与快乐,而这正是走近学生所的硕果。读了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透彻了,对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我的学生,去身上的优点,寻

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收获硕果的快慰。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的下水作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了充实与。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学生的尊重,教师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做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和开发。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节目,没想到这个举措竟然让我了意想不到提高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个错,学生都会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的为学生唱一首歌。“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平起平坐,的心理也就了平衡,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无比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崇高,正是我在任教工作中所的最大的收获,这是师德!这是师魂!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认识教师?要教好的学生,就是认识学生?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总结:做人贵在“求真”。“真”才是美,“真”才会善。我的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我就以教育家的经验为借鉴,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一位教师应该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五、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上一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和反思下一篇:qq个性签名简短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