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和反思(精选10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1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教材中《狼和小羊》一课,这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很欣慰,也很激动。孩子们在和我相处的40分钟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是高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所希望带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这篇寓言故事应该留给学生的享受。作为今天的教学,再从“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点出发来检验我今天课堂,还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一、挖掘成功源泉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我们的课堂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就应该首先考虑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如何挖掘这成功的源泉?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自信走入课堂。在课前游戏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传话游戏,游戏形式虽然简单,但目的是在简单的游戏中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这样一种学习心态,在这样一种心态下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了学习。除此之外,我还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无意识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比直白地对学生说:“我们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注意看书”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搭建朗读平台
寓言的故事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就是靠这个外壳来蕴藏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理解愈深愈透,领会寓意就愈明愈深。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促学,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开展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别分角色读狼为了想吃小羊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羊的话以尖细柔和说理的语调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的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孩子们“我要读”的热情,激发起孩子们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创设,刺激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
三、拓展阅读时空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阅读是学好语文、提高写作的有力途径,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识到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新课程颁发后,阅读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大阅读观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通过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孩子有所感悟、有所习得成为很多语文老师的追求,我也就是其中的一位追随者。语文课堂上的拓展阅读,有课堂的当场阅读--对文本的一种补充与挖掘,有课后的推荐阅读--与文本相关或作者其他精彩文章。今天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拓展了阅读的时间--向课外延伸,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向校外伸展。以好书推荐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好名著。推荐阅读该书的原因有两个:
1、与文本相关。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选自这本书中,利于学生产生阅读的亲切感和迫切心理。
2、能学以致用。今天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重视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心理及特点,从而在一步步的朗读中领会寓意,这种读中感悟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时有所运用,如果坚持这样做的话,我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会与日俱增的。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今天上课,课前的感觉就有着莫名的不同,很没谱的样子。
很匆匆地上完,几位老师走过来与我分享听课后的感受。
首先,学课文不只是学习课文本身,还是通过课本学习如何其他文章,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怎么教?就靠老师平时教学时的渗透。
这节课感觉很匆忙,为什么呢?教师讲的太多。一节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要注意分寸。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呢?老师完全没必要自己花那么大力气来一次一次地讲找碴儿。老师有时候就是低估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还小,总是要包办一切。其实根据我们班孩子的能力看,完全可以。
这节课是按照我预先想的流程走下来了,但是感觉上下来,没有亮点,为什么呢?就是全是老师在引导,在讲。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不是孩子不行,是我今天根本没给他们机会,他们没时间来讨论,来自己表演。老师让孩子根据提示语来读,反复读,各种形式读,但是读来读去,都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感觉来走。都是老师的理解。要孩子更加进入角色,必须让孩子自己来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角色。
其次,教师在该放开来讲的地方没有展开讲。说实话,我是很想展开的,但是课堂不允许。
1、反问句。这个地方,我处理得很失败。我让学生读了47页课后练习上的两句话,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我只说前一句是不需要回答的,是反问句。然后我就问,这两句是一个意思吗?(太恐怖了!)学生说意思不一样。
课后老师与我交流,学生就这么一接触,当然说不一样了,因为他没有了解到这两句说的是什么。课文里的原话,老师要让孩子反复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会弄脏还是不会弄脏。然后再看课后练习,就知道了。
2、生字特别匆忙,是为讲生字而讲生字。我听教研员说过一句话,上课满头大汗,就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我到哪一天可以从容一点呢?
3、最后的延伸部分。其实这里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遇到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到底应该如何做,如何保护自己。还有一个是关于省略号后的思考。这两个路我该选择哪一条呢?如果全部讲,是不是内容太多了?
最后,我有个新想法。整理一下教案和自己的心情,下周再找个班上一次《狼和小羊》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2
一、激发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
兴趣作为一种心理特征, 对学生来说, 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 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使学生愿学、乐学, 就要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真活泼, 乐于自我表现, 课堂表演恰恰针对这些特点, 为孩子们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课堂表演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把“童话乐园”变成了真实的舞台, 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到的情感, 让“静”的课堂“动”起来, 呆板的课堂活跃起来, 因此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在《狼和小羊》的教学中, 我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娓娓讲述着:“在美丽的大森林里, 一条小溪叮咚叮咚地流淌着, 一只可爱的小羊来溪边喝水, 一只狼看见了……”听着, 听着, 孩子们那天真的眼睛里时而充满了憎恨, 时而流露出怜惜。故事听完了, 可孩子们的情绪依然热烈饱满, 我马上追问道:“愿意学这篇课文吗?”他们一个个使劲地点头, 小嘴里嚷道:“愿意, 愿意!”我又告诉他们, 这篇课文还要进行课本剧表演。话音刚落, 孩子们又一次激动起来。纯真的小脸上挂着笑容, 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 不停地喊着:“老师, 我演小羊!”“我演狼!”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 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二、研读课文, 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课堂表演恰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因而, 在课堂表演前, 学生首先要反复阅读课文, 圈画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要深刻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及角色细腻的神情变化等内容。其次, 要仔细揣摩角色, 认真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在《狼和小羊》教学中, 我告诉学生, 要想演好其中的角色, 就必须细心读书, 准确把握重点词句, 揣摩“狼”和“小羊”要怎样演才够准, 才够味, 才能表达主题。学生们听到这儿, 一个个举起书本非常认真地阅读起来, 时不时勾勾画画, 圈圈点点, 争议纷纷, 深怕自己因没“吃透”角色而不被选中。学生们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来反复感知, 对整个故事情节达到了能复述的程度;然后开始讨论狼几次找碴时蛮横无理的样子、横加指责的语言, 以及小羊小心翼翼地申辩时的语言动作, 从而探究出像狼这样的坏人想干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道理。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 对人物的深刻把握, 对文意和情感的细心体会, 为课堂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模拟角色, 升华主题
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 是表演的生命。儿童则是“情感的王子”。面对情感性很强的课本剧, 如果孩子们在表演时表现不出喜、怒、爱、憎等情感, 当然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表演调动起孩子全部的情感,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 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演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掀起了一次次课堂高潮, 展现出一幕幕课堂亮点!
在《狼和小羊》一文的角色表演时, 我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想法来选择角色, 并向他们提出“现在, 你就是这只狼 (小羊) ”的要求。在表演中, 学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声情并茂, 表演细腻, 对角色进行了很好的体验。如狼故意找碴时, 戴着“狼”头饰的学生迈着“骄横”的步子, “爪子”高高举起, 凶恶地“瞪”着眼睛, 一步步向那只可爱的、温顺的、咩咩叫着的“小羊”逼近, 嘴里还大嚷着:“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狼”那近似机器人的步态让人忍俊不禁, 语调也十分滑稽可笑。当“狼”不再争辩、“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时, “狼”的动作几近夸张, “小羊”向后跌倒, 身子不住颤抖, 动作更是憨态可掬。整个表演过程他们十分投入。我不失时机地问:“狼是个怎样的人物?你们喜欢他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人?”学生们踊跃发言, 气氛热烈。这样一来, 学生们和小羊产生了共鸣, 对狼一类坏人的憎恨也越来越强烈。至此, 学生完全领悟了这篇课文的思想内涵, 课文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四、大胆创造, 促进能力发展
课堂表演不仅是课文内容的翻版, 还是学生主体感受的再现;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在表演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课本剧进行大胆的创造, 显示出表演者飞扬的灵性来。
《狼和小羊》 教学反思与改进 篇3
【关键词】狼和小羊;教学反思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今天在学校多功能教室,我上了一次区域公开教研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在精心准备了几天后,我本以为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可整节课上下来,并没有我料想中的那么顺利圆满。于是,我伏在桌上,掩卷沉思,此时,上课时的一幕幕又如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思路比较清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基本做到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但根据听课老师们的评价,结合自己现在的回顾,我发现在这节课上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问题设置不够合理
我发现自己提的问题有好几个都不太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过于“成人化”了。比如,在讲到“狼第一次找碴儿吃小羊”时,我抛出问题“面对狼凶恶的语气,小羊是什么反应?”问题一下来,学生们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可问题是,为什么要如此明显提醒而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呢?问题在哪儿?现在我才发现是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特点,完全用成人化的思维想问题,没有设身处地考虑。
二、读书指导欠佳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中的狼和小羊性格突出、形象鲜明,内容多为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更能促使学生感同身受理解人物形象和寓意。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将分角色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足之处就是:一味地让学生读书,却忽视了对他们的指导。只在一次对话中提醒了学生要加重几个词语的读音。这种“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目的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对其语文长期学习不利。
三、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而我是过分注重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及个人反馈。整节课下来,给我感觉很深的一点就是课堂总出现“冷场”。一个问题下来,学生主动举手的人不多。这与平日的常态课不太一样,平时我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会在台下七嘴八舌地回答,甚至还会主动要求我喊他们的名字。我不知道这节课是否是因为有很多老师听课,他们就显得拘谨,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明白我说的问题,总之没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
四、语速稍快的改进
(一)课前充分准备,课上随机应变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本着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教案是指明灯,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被它束缚,只要大体流程跟着教案走,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案的熟悉直接信心百倍地拿起教材。在课堂上,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可以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产生新的教学设想,让这个课堂丰满和灵动起来,而并非总是被禁锢在教案和校本模式的既定思维中。唯有如此,整个课堂才会变得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二)充分考虑学情,降低问题难度
放慢语速。 对低年级学生,今后我一定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放慢讲话速度,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解,直到他们都听懂为止。
设置问题坡度。下次再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出现时,我不会再急着把他们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在心中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要得出最后的答案会经过几次思考,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最后一步又是什么,哪一步是最难的?我该怎样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发现,自主得出结论?这将是我以后每一次备课时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比如今天在“复习回顾”环节中,我提出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显得唐突,也有点难度,更何况还是合着课本的。现在改进一下:可以让学生先看看屏幕上的词语,然后试着把词语串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了词语的提示,学生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再比如:在第一次“找碴儿”中,提问“面对狼凶恶的语气,小羊的反映是什么呢?”可以这样问出来:“如果你是一只善良的小羊,当狼凶恶地对你说这句话是,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这种巧妙的角色代入,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小羊当时的处境,也就不难得出“吃了一惊”的答案了。
(三)改进环节设置
在本节课中,我使用了录音范读这一环节,是放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前的。我预先是想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范读,用心体现一下狼和小羊对话时的不同语气,可我事后发现使用效果并不佳。因为此时已经学好了整篇课文,对狼的凶恶残忍和小羊的善良可怜已经体会到了,无论在这边放不放录音,其实效果都差不多。也有老师和我提出建议,因为这是第二课时,所以最好能把范读放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心平静下来,更能把他们带入到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从而进入佳境。
(四)完善板书
这次的板书总体上比较清晰,我是通过“找碴儿”引出了三小点:第一次——弄脏水、第二次——骂、第三次——扑去,得出狼是:凶恶残忍、小羊是善良可怜。但我并没有完全注意到板书“简洁、清晰、明了”的特点,造成了三次“找碴儿”的理由不对仗。根据前辈们的指导,我做出了改进“第一次——弄脏水、第二次——经常骂、第三次——扑上去”,如此一来,更加清晰,学生读得更顺口,记起来更容易。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公开教研课,给了我很多教学、管理方面的思考和感想,也让我意识到了“个人预想”与“真实课堂”的差别,留给我的不仅有失败的教训,更多地却是反思和总结。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篇4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堂课几乎没有老师的讲,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教师以兴趣为先导,从形式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兴,增强读书的成就感。教师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第二、注重思维的训练。教师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学生一次又一次说得有新意,超越课本,超越别人。
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 篇5
“找碴儿”是本课学生词语理解的一个难点,也是理清故事情节的一个重要线索,文中涉及了狼三次对小羊找碴儿了,找到这三次找碴儿,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清楚了。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为“找碴儿”定义,而是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到狼的无理和变本加厉,狼为了吃小羊是在故意找借口找小羊的麻烦,从而理解“找碴儿”。在狼第一次找碴儿时,我通过图示狼和小羊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上游”“下游”和“倒流”的意思,感受到狼的无理,而小羊的有礼辩驳,使得狼更加变本加厉“气冲冲”地小羊,小羊的无辜说理在存心要吃它的狼面前是那么的无力,狼的恼羞成怒“不再争辩”,更加无理取闹地羊爸爸和直接动手,都说明跟像狼一样存心想干坏事的人说理是行不通的。学生在看到狼的一而再地找碴儿和小羊一次又一次的说理中,能很自然地感受到狼的凶恶和小羊的善良,悟出故事的寓意。
二、以朗读为主,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
朗读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始终以朗读为主。故事中的狼和小羊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在第一课时时就有很多同学能读好狼的凶狠和小羊的温和,尤其是班上的男同学在朗读狼的语言时表达得非常到位。因此,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分析文本语言的表达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课堂上我抓住“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等语句中的标点符号和反问句的应用,以及角色对话前的提示语进行朗读。在课堂上,也尝试了让女同学朗读狼的话,部分女同学也能很好地朗读出狼的凶狠。当然,正如听课的老师们提的建议,如果能在朗读时提示学生注意表情方面也做到“凶恶”“温和”,相信学生会更容易融入角色。
三、演一演、编一编相结合,延伸文本、内化语言
在学生充分朗读后,我设计了演一演的环节,希望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生能内化文本语言,带上自己的理解演绎文本对话。但由于自己的指导和示范不够到位,学生在演绎狼羊相遇时对话内容不明确,有学生直接将旁白都读了出来,也没有很好地表现出狼的凶恶、无理和羊的温和、可怜。有老师建议演一演可以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就开始指导,我想也是,这样肯定会比朗读结束后之间就演一演更自然、顺利。
课堂上,因为设计的环节和内容较多,在时间的把握和分配上把握得不好,续编故事环节直接有我一语带过了。课后,我在写话指导课上和同学一起展开想象,编一编小羊的结局。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为小羊设计了一个狼口脱险的美好结局,有小羊用自己的智慧自救脱险的,也有被救脱险的。个别学生设计了小羊难逃厄运的结局,经过指导没话可说的学生也开始展开想象,小羊垂死挣扎,最后还是被狼吃掉。通过这样的演一演和编一编相结合,学生对文本内容、寓意和语言表达的认识更清晰了。
狼和小羊教案及反思 篇6
(课前玩游戏)
师:老师想给你们说几句悄悄话,请每组第一个孩子帮我向后传。生:(传话)
师:传好了就站起来,表示你已经收到老师给你的信号了。怎么样,传好了。咱们的悄悄话特神秘,要一个一个传,大胆地向下传。生:……
师:你们传得是什么? 生:我很棒!生:我真的很棒!生:我真的真的很棒!生: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师:来,跟着老师一起说:我棒极了,我真的棒极了,我真的真的棒极了!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这一份自信走入课堂。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学习10 狼和小羊 2.读得真棒,这些词语宝宝,你们认识吗? 出示:弄脏 吃惊 温和 倒流 经常
争辩 扑去 看见 故意 反正
找碴儿 小老师领读
3.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精读课文
(一)引读:狼来到小溪边,看到小羊在那儿喝水。
(二)说话练习:狼想吃小羊?它会想些什么呢? 过渡: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板书:找碴儿
(三)学习2-3小节
1、怎样“找碴儿”的呢?让我们一起朗读2-3小节。
2、来读读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板书:弄脏了水)实物投影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指名读 读出凶恶的语气。
3、小羊有什么反应呢?
(吃了一惊 谁来做做动作)
实物投影出示: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①指名读小羊的话 评议(温和)
②比较: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你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③羊为什么说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指名说
④师小结:结合挂图: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小羊决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小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找碴儿)。
1、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女生读小羊说的句子,男生读狼说的句子,剩下的句子老师来读.过渡: 狼这一招成功了没有?你从哪里读出来狼没有成功?
三.学习4-5小节
1.自由读,有“ ”划出狼说的话,用“~”划出小羊说的话。2.读后交流
①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碴?(板书 骂)
出示: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 A指名读 理解“背地里” 谁能把“背地里”换个词。
B书上哪个词语写出了狼说这句话的心情。(出示)气冲冲
C指导朗读: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气冲冲地说…让我们一起气冲冲地读这句话。②狼很生气,小羊又有什么反应呢?
出示: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A第一次小羊是温和地跟狼讲道理,而现在书上说小羊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喊道)小羊为什么要喊起来?(很着急 狼冤枉他,很害怕、努力在为自己申辩。)指读体会
B此时的小羊又惊又急又害怕,他的处境多么令人同情呀!书上用了哪个词语?(出示 可怜)
3.分角色读
同桌练习指名读 同学评议
4.师小结:小羊去年还没出去,狼却说小羊去年经常骂他。狼无中生有地指责小羊,这就叫什么?((找碴儿)。
过渡:听了小羊的这番话,狼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学习第六小节
1.齐读,读后指名说说(板书 不再争辩,扑向小羊)
2.出示 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这儿的“喊”跟小羊的“喊”一样吗?为什么?
(不愿意跟小羊磨嘴皮子了,已经火冒三丈了)谁来学着狼的语气大声地喊一喊? 指名读 齐读
3.狼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 ?(找碴儿)4.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甚至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5.启发想象
狼扑向小羊,可能出现怎样的后果? 五.总结全文
1.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指板书: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尽管小羊一次又一次地跟狼讲道理,但狼还是往小羊什么扑去,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4.推荐一本好书《伊索寓言》:《狼和小羊》这个故事出自《伊索语言》,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小朋友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到徐老师这儿来借。《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教材中《狼和小羊》一课,这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很欣慰,也很激动。孩子们在和我相处的40分钟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是高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所希望带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这篇寓言故事应该留给学生的享受。作为今天的教学,再从“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点出发来检验我今天课堂,还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一、挖掘成功源泉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我们的课堂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就应该首先考虑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如何挖掘这成功的源泉?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自信走入课堂。在课前游戏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传话游戏,游戏形式虽然简单,但目的是在简单的游戏中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这样一种学习心态,在这样一种心态下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了学习。除此之外,我还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无意识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比直白地对学生说:“我们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注意看书”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搭建朗读平台
寓言的故事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就是靠这个外壳来蕴藏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理解愈深愈透,领会寓意就愈明愈深。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促学,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开展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别分角色读狼为了想吃小羊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羊的话以尖细柔和说理的语调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的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孩子们“我要读”的热情,激发起孩子们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创设,刺激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
三、拓展阅读时空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 读书可以使人明理......阅读是学好语文、提高写作的有力途径,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识到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新课程颁发后,阅读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大阅读观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通过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孩子有所感悟、有所习得成为很多语文老师的追求,我也就是其中的一位追随者。语文课堂上的拓展阅读,有课堂的当场阅读——对文本的一种补充与挖掘,有课后的推荐阅读——与文本相关或作者其他精彩文章。今天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拓展了阅读的时间——向课外延伸,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向校外伸展。以好书推荐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好名著。推荐阅读该书的原因有两个:
1、与文本相关。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选自这本书中,利于学生产生阅读的亲切感和迫切心理。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篇7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来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来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教学难点:体会狼的找借口做坏事、不讲道理的本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羊和狼)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什么样的?(凶恶、狡猾)而羊呢?(温和、善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创设情景)(出示图2)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儿喝水。(动画出示小羊)正在这时,从森林里走来了一只狼。(动画出示狼)你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狼和羊的故事,看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不懂的画上问号。
3、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2名)
四、通读课文,理解课文
过渡:狼想干什么?(出示:狼想吃掉小羊)
1、词语替换。师强调:狼十分想吃掉小羊,围绕狼想吃掉小羊,你能像老师一样也说一句吗?(特别、很、非常)
2、想象狼的心理。狼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3、狼多么想吃小羊啊!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狼想吃掉小羊)
4、师:狼这么想吃小羊,它是怎么做的?(板:故意找碴儿)
5、为了吃掉小羊,狼是怎样找碴的呢?小声读课文分别找出狼和小羊的对话,用——画出狼说的话,用~~~画出小羊说的话。
6、它一共找了几次碴儿?
四、围绕狼三次找碴,分析课文,学习课文。
(一)第一次找碴儿:
1、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碴儿?(指名读)(多媒体出示图)
师:我们注意一下标点符号,第一句用的是——(!)(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在这里表示一种什么感情?(凶恶)指导读出凶恶的语气。第2句是一个问号
2、指名读,评读,赛读等方式)问:狼说的是真的吗?(不是)
3、师:听到狼说的话,小羊先是。“吃了一惊”。(出示图5)(表演“吃了一惊”)
问:小羊为什么会吃了一惊呢?(因为狼说的完全不符合事实)小羊是怎么反驳它的?(指名读)反问句:“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 意思是:我不会把你喝的水弄脏。
4、出示图6)理解上下游
师: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绝对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是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找碴儿)请同学们读两遍。
5、再次指导朗读小羊说的话
过渡:尽管狼说的话完全不符合事实,是在故意找碴儿。可是小羊的态度却是。(温和的说)。(板书:温和)
6、(出示图7、8)师生合作读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加上动作,读好语气。
(二)、第二次找碴儿:
过度:多懂礼貌的小羊啊,尽管小羊这么尊重狼,可是狼还是不放过它,看看第二次狼又找了什么碴儿?小羊又是怎么反驳的? 师: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气冲冲)(出示图9狼说的话)狼为什么变的气冲冲?(因为第一次找碴儿没有成功)再读,读出气冲冲的语气。(指导朗读)师:狼说的“就算这样吧”是什么意思?(自己承认小羊没有弄脏它喝的水,又说小羊去年的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背地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当面说,偷偷说坏话)
1、狼说的是真的吗?(不是)
2、面对狼的无理取闹小羊又是怎么反驳的呢?(出示图10)
3、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可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师:小羊说它去年还没有出生,狼偏说小羊去年骂了它。狼无中生有的指责小羊,这叫什么?(找碴儿)
师:这次小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可怜的小羊喊道)
问:小羊为什么会喊?小羊虽然很温和很善良,可狼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碴儿,小羊这时有点(害怕、生气、委屈。)
4、指导读好小羊说的话,师引读:可怜的委屈的小羊喊道。可怜害怕的小羊喊道。。、可怜的小羊难过的喊道。。
(三)、第三次找碴儿: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都没有得逞,此时的狼气急败坏,它再也没有耐心了(出示图11)。
1、师引读: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生读狼说的话)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师:发挥想象,此时的狼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张牙舞爪、张着血盆大口向小羊扑去)
2、你觉得这只狼怎么样?(凶恶、狡猾)(板书)(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师:前面两次找碴儿都让羊用事实驳回去了,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狼说骂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
师:诬蔑小羊不成,狼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找碴儿)
师: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3、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课文(出示表格图12)(板书:凶恶、善良。)
4、分角色朗读课文。(图13、14、15、16)(师读旁白,男生读狼的话,要读出凶恶的语气,女生读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善良的语气。)
五、想象结局
六、课后题
七、明理
1、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狼和小羊分别说些什么?(指名说)
2、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应该怎么办? 揭示道理并板书: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想办法对付他; 师:我们把练习四里伊索说的话送给它们。
图18出示: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
八、、总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想办法对付他,千万不能害怕。
九、课后作业、续编故事。(出示图19)
1、假如你是小羊,你也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它?(指名说)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读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与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写课文结尾。
教学重点:
1、读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角色特点,有感情朗读和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写课文结尾。
教学用具: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树林、草坪、小溪……
小朋友们,快看:在一大片绿绿的草地边儿,有一条清清的小溪,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儿喝水。正在这时,从森林里走来了一只狼。
师:你们想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狼和小羊》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第1自然段。
指名学生说说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到小溪边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带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读课文的第一段。
过渡:狼很想吃小羊,它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翻文看看狼是怎么样找碴要吃小羊的?板书:找碴儿
1、边听边画出狼三次找碴的自然段。投影出示:读一读、划一划:并用“-----------”划出狼说的话,用“~~~~”划出小羊说的话。
(二)精读第2、3自然段。找出第一次找碴
1、投影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指名学生读一读。
2、师:那么狼说的对吗?为什么?
3、出示: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学生齐读这段话)
5、师:由此可见,狼说的是假话,这就是书上所说的“找碴儿”,狼为什么找碴儿?“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6、出示投影:读一读: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怎么会”就是“不会”。反问句的答案在句子里含着,不需要别人回答。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7、出示投影:
练一练:(1)你怎么会上学迟到呢?
(2)小明怎么能偷东西呢?
(3)小芳怎么可能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呢?
8、提问:通过这次狼和小羊的对话,你发现它们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哪儿可以看出?
9、指导朗读。
要读出狼的凶恶,小羊的温和。谁来试一试?
(三)精读第4、5自然段。找出第二次找碴。
1、师提问:狼第一次找碴儿,被小羊揭穿说的是假话。那么狼又找了一个什么碴儿?(指名学生说)
2、投影出示: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学生齐读)
3、理解“背地里”。提问:“背地里”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这次狼又是什么样的语气?谁能读出狼气冲冲的样子?
5、提问:那么小羊又是如何反驳的呢? 投影出示: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6、师:这说明狼说的又是毫无根据的,是假话,即故意找碴儿。
7、指导朗读:读出小羊可怜的样子。谁来试一试?
(四)交流学习第6自然段。找出第三次找碴
1、师:狼前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揭穿说的是假话,狼非常的恼火,又是怎么做的?
投影出示: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2、提问:大家想一想,会不会是小羊的爸爸呢?为什么?
3、提问:文中狼一共找了三次碴儿,而文中只写了小羊反驳两次,你认为为什么不写反驳第三次呢?再反驳狼的话有用吗?
4、指导朗读:读相互狼不耐烦的样子。谁来试一试?
5、小结课文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狼是凶恶的,做坏事不讲道理,跟它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生活中的那些人像狼一样呢?(坏人)坏人为了欺骗别人想尽了办法,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遇到坏人我们讲道理有用吗?要利用我们的智慧去战胜敌人。
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6、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之间合作分角色读狼和小羊的话。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读空白部分。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课本剧表演
投影出示:演一演:你愿意上台演一演课文中的狼和小羊吗?要注意狼和小羊的语气,要是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1、同桌之间先演一演。
2、指名上讲台戴头饰合作表演,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评价。
四、扩展思维,启发想象
投影出示:“……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课文写到这儿就结束了,结果会怎样呢?请你给课文想个结尾,并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看谁的结尾最精彩!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指名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五、课堂总结
今后我们遇到像狼这样的坏人,光向他讲道理行吗?(板书: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对付)
六、布置作业
狼扑向小羊,要吃它,小羊甘心情愿让它吃吗?结果怎样,你能不能接着往下说一说,给故事编一个结尾,好么?编好后,再试着写下来。
板书设计:
狼和小羊
找碴儿
温和善良
蛮不讲理
讲道理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本课课文不长,可读性很强,但含义深刻,寓意多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中,无须刻意引导学生往确切把握寓意上钻,特别没有必要搞出一个标准的说法让学生读背,重要的是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学习和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育,这样对孩子的帮助也许更大。
【设计特色】
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 [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
揭示课题,联系学生原有认识,说说对狼和羊的了解。然后引导自读课文,读完后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二、从理解“借口”入手,理清课文脉络。
1、理解“借口”的意思。
方案 1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借口”一词。
方案 2 :从课后习题 1 中引出“借口”一词。
方案 3 :在教师小结学生发言时提出“借口”一词。
2、引导比较“借口”与“理由”。
方案 1 :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理由”,那就顺势讨论:把狼找“借口”要吃小羊改成狼找“理由”想吃小羊行吗?为什么?
方案 2 :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站不住的理由,那就直接转入下一个学习步骤。
3、朗读课文,理请课文脉络,讨论: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
三、划出小羊说的话,练习朗读,用自己的话反驳狼找的借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反驳――鼓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说法说,促成从课文语言到个性化语言的转换0
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狼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是个借口?――除了课文上说的`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如:小羊是在那里喝水,又不是在那里玩水,怎么会把水弄脏呢?(这里可结合进行反问句的练习。)再说,狼其实根本不想喝水,而只是想吃小羊,说小羊弄脏了河水是故意找事儿。
2、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为什么说这也是个借口?(班级基础比较好的话,可以请学生用上“难道”加以反驳――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的又一种说法。)
3、第三次狼不想再争辩了,可怜的小羊也没有来得及再争辩――可我们不能就这么便宜了可恶的狼,来,让我们来反驳狼找的又一个借口!
(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完成与角色变换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
估计学生大致会说:①你凭什么说羊爸爸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②别瞎说,羊爸爸根本没有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③要是羊爸爸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的话,那你也不应该吃小羊,要吃就去吃羊爸爸。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例如,第三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人表示赞同,可组织讨论:要是真的羊爸爸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那狼是不是就应该吃羊爸爸?让孩子体会:狼做了那么多坏事,别人说他坏,是理所应当的;要人家不说你坏,你就别干坏事嘛!
四、训练分角色朗读。
1、三人一组,分旁白、狼、小羊练习朗读。
2、二次组合,两人一组,直接对话。
3、自我设计,表演朗读。
(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设计表演,培养创造能力。)
五、发散填空,理解寓意。
()()的小羊
()()()的狼
能填几个就填几个,看谁填得又多又合适。
(训练发散思维,引导多角度理解寓意。)
六、结尾补续,读写结合,发展思维,加深理解。
1、导讲。课文写到狼“向小羊扑去”就没有了,结果到底怎样呢?谁能把故事再讲下去?
2、补充角度,打开思路。估计孩子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惩罚狼,不想让羊死去,教师有必要补充:小羊被狼吃掉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要是小羊真的被狼吃了,大家会怎么做?
3、读写结合。(自选一个内容。)
( 1 )选一种故事的结尾写下来。
( 2 )对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 评点 ]
《狼和小羊》教学案例 篇10
山东日照 lili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反驳狼的故事。这篇寓言采用了对话形式,运用了许多形象的词语,讲出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神态,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课例。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表演、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初步理解课文,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感情的共鸣,同时也能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能有效地培养写话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语气不足,不够大方。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的目标是:
1、认知目标;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故意找碴儿”、“温和”“气冲冲”“背地里”、“争辩”、“可怜”、“龇牙”、“逼近”等词语。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德育目标:学生能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
确立教学目标的意义:
(一)有目标的阅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二)在语文实践中学习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阅历带入阅读中,记忆会更自觉,更有意义。
(三)以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更准确、有效地表达。
教学实施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趣
师生认识后,出示狼和小羊的头像,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爱好,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文,利用多媒体课件活泼、生动的特点,进行有趣的生字学习,师生间的距离近了,学生乐学了。
三、图文结合,研读品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形象,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教学时,采用“扶”、“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后两次对话。
1、教师引导,读中悟情。
教学时,用教师引导读中悟情,图文结合,逐句学习的方式完成。着重学习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在这里,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上游”一词,并抓住“故意找碴儿”“温和” “是„„不是„„”等词语,让学生表情朗读,加动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反复朗读,初步理解重点“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这一问题。这里的“角色”阅读能让学生主动阅读。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去,进行理解与体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记住课文丰富的词汇和有趣的情节,还能促使学生思考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在爱读书,会读书的同时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2、自探自悟,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a、读文。b、标语句。c、讨论问题。d、再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再用学生当小老师来提问、讨论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也当上了小老师,从而有力地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3、深入探究,感悟明理。
经过前五个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理解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来进一步感悟。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续编故事,使整节课达到一个高潮。这样,学生在续编故事中受到熏陶,从而形成意念,转化为内在的思想。
这样安排教学程序有三点理由 第一:分步落实教学内容,让学生牢固掌握了本课的系统知识,学会在学习中应抓住重点,找准难点,分清主次和顺序。
---------------------------
第二:创造情境进行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让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第三:全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二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的第一条。所以,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效果分析:
这一节课,很好地体现了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使课堂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趣的环节中学懂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生学得主动、活跃。
《狼和小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生:非常。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儿?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狼真想吃小羊。狼可想吃小羊。狼极想吃小羊。狼特别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科更多资料!本站(语文课堂网)地址:
生:狼心里想:看,小羊长得肥乎乎的,他的肉一定又嫩又香。要是捉住他,我就能美餐一顿了!
生:狼心里想:我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嗯!可不能放掉他。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图,说一说。生:狼嘴里的口水往下滴。
生: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两眼滴溜溜地转。
生:我对×××说的有意见:眼不会转,应该说眼珠滴溜溜地转。
生:我对他说的还有意见:他前面说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后面又说滴溜溜地转,怎么又动了呢?
师:你们的意见提得好,说话用词要准确,前后不能矛盾。生:我补充:狼盯着小羊,心里在想鬼办法。
生:我再补充:狼两眼闪着凶光,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心里在想鬼主意。师:现在谁能把狼心里想的,外部的表现,连起来说说?
生:狼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心里想:我饿得肚子咕咕叫,恰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要是捉住他,我一定能饱餐一顿。想着,想着,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滴,两眼直盯着小羊。
师:好?谁能先说狼的表现,再说狼心里想的。
生:狼看小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眼珠滴溜溜地乱转,嘴张着,血红的舌头翻卷着,口水顺着嘴角流淌。他心里想:这只小羊可真肥啊!我正饿得心慌呢,哈!今天我可以吃个饱了。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生:狼故意找碴儿吃小羊。师:什么叫找碴儿?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找碴儿就是掰错儿。找碴儿就是挑刺儿。找碴儿就是找麻烦。找碴儿就是找不正当的理由。找碴儿就是找假理由。师:故意找碴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找碴就是存心挑刺儿。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生有感情地读狼说的话。)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生:安的什么心,就是存的什么心。生:安的什么心,就是怀的什么心。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打的什么主意,怀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一学生重读狼说的话。)
师:大家一齐把第二小节读读。读时要把“非常”“故意”“弄脏”“什么”读重些,还要注意狼说话的语气。(生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生:两句。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师:对,“怎么会”就是“不会”。反问句的答案在句子里含着,不需要别人回答。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生读小羊说的第二句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生到黑板前用教棒指图说这句话。)
师:第一堂课有小朋友问,这里为什么用一个“来”一个“去”,不用两个“来”。“来”和“去”都是表示事物动作朝哪个方向的。以说话人为中心,表示动作朝说话人所在的地方用“来”;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用“去”。这句话是小羊说的,所以,前半句说水怎样流用“来”,后半句说水怎样流用“去”。如果换成狼说这句话,该怎么说?(示意刚才那位学生)你再说说水该怎样流?(这个学生代狼说这句话。)“来”和“去”怎样用,大家懂了吧?
生:(齐答)懂了。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科更多资料!本站(语文课堂网)地址: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生: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
师:谁做个“吃了一惊”的表情让大家看看?(一个学生面向大家做“吃了一惊”的表情。)做得很像!“温和地”说,是怎样说? 生:就是态度很亲切、声音很柔和地说。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一学生读小羊说的话。)生:他读得声音太高了。生:他读得还有点快。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女生齐读小羊的话。)《狼和小羊》教学教学实录后记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请看看故事的结尾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
师:这表示故事还没结束。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呢?请小朋友帮这个故事加个结尾,可以用简单的画表示,也可以同桌说一说,还可以找你的好朋友演一演。
〔给学生十分钟时间作准备〕 师:哪位小作者先来发言?
生:可怜的小羊被狼一口吞进了肚子里。
生:(举画)小羊往左边一闪,狼撞在大石头上晕了过去,小羊赶快逃跑了。生:我给张佳玮补充一点,狼晕过去了,小羊应该赶快叫爸爸妈妈一起来打死它,这样狼以后就不能再害小羊了。
生:(表演)小羊逃进树林里,狼一扑,卡在了两棵树中间,小羊赶快逃会了家。生:(表演)狼扑过去,小羊往旁边一闪,狼扑了个空,没站稳,一下掉进了小溪里。小羊乘机逃走了。„„
师:小朋友们,假如在现实生活中,你碰到了象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
《狼和小羊》教学片段记实和评析 作者:胡卫军
师板书“狼”,生读后,贴狼图,问:你眼里的狼是什么样的? 生: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生:狼要吃小动物。生:狼还要吃人。生:狼叫起来很可怕。
师板书“小羊”,生读后,贴小羊图,问:你心目中的小羊又是什么样的? 生:小羊一身毛雪白雪白的,非常可爱。
生:小羊喜欢吃青草,常常“咩咩”地叫,我很喜欢它。生:羊很善良,从不欺负别人。评析:
狼和小羊都是学生较为熟知的动物,对它们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积极性高,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狼和小羊》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夏集镇万民小学 黎钊 吴万广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部分有这么一段文字: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研读这段文字,不难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过程。本学期,笔者听了一节《狼和小羊》的课堂教学,为我校低年级教师在教改中能把握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感欣慰。现就这节课的相关环节及个人的反思,摘录如下:
[案例]
一、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
1、读文质疑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狼和小羊》的2?6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有哪些内容不懂,待会儿提出来。(学生自由读书,读后质疑)
生1:“温和”“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生2:狼是怎样找碴儿的?态度怎样?
生3:小羊是如何讲道理的? 生4: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
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了不起。(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投影相关问题)
2、读议解疑
教师组织4?6人小组,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读书,讨论并在课上交流发言,教师相机点拨,解决了上述问题。
3、感情练读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科更多资料!本站(语文课堂网)地址:
一生读2?3自然段,读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评价。
生1:我觉得她没有读错字,读得很流畅。
生2:她没有把狼凶狠的态度读出来,小羊的温和语气也没有读好。
师:你来读读怎样?(生2有感情朗读)
师点评:你的确读得很好。(指着一个学生)你没有勇气再读一遍?(第一个学生再读,效果很好,全班同学鼓掌。教师组织同座互读)
二、总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师:我们在学习狼和小羊第一次对话时,先怎样做?再干什么?最后又怎样做的?
(课上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归纳出:读书,提不懂的问题,再读书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有感情读书。师点头赞许,相机板书学习方法,并组织齐读学法。)
师:对,咱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共同学习4?5自然段。(学生按上述方法,4?6小组共同完成4?5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在学完后进行信息反馈,效果较好。)
三、自主探究学习第6自然段。
师:虽然小羊驳倒了狼,但是穷凶极恶的狼会罢休吗?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6自然段。
(学生独立学习狼第三次找碴儿,课上交流:
1、我有哪些问题。
2、我是怎样弄懂的。
3、我来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四、全班分角色复述故事 [反思]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中,“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感悟表达情感。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方式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者注重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提出问题??4?6人小组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情感朗读表达。此外,合作的模式也不单一,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者在教学中,由学法引导,到总结发现学法,最后进行学法实践。无疑,将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技能,为今后学生的阅读铺平道路。二年级语文《狼和小羊》教学实录及评析之一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生:非常。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儿?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狼真想吃小羊。狼可想吃小羊。狼极想吃小羊。狼特别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狼心里想:看,小羊长得肥乎乎的,他的肉一定又嫩又香。要是捉住他,我就能美餐一顿了!
生:狼心里想:我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嗯!可不能放掉他。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图,说一说。
生:狼嘴里的口水往下滴。
生: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两眼滴溜溜地转。
生:我对×××说的有意见:眼不会转,应该说眼珠滴溜溜地转。
生:我对他说的还有意见:他前面说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后面又说滴溜溜地转,怎么又动了呢?
师:你们的意见提得好,说话用词要准确,前后不能矛盾。
生:我补充:狼盯着小羊,心里在想鬼办法。
生:我再补充:狼两眼闪着凶光,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心里在想鬼主意。
师:现在谁能把狼心里想的,外部的表现,连起来说说?
生:狼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心里想:我饿得肚子咕咕叫,恰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要是捉住他,我一定能饱餐一顿。想着,想着,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滴,两眼直盯着小羊。
师:好?谁能先说狼的表现,再说狼心里想的。
生:狼看小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眼珠滴溜溜地乱转,嘴张着,血红的舌头翻卷着,口水顺着嘴角流淌。他心里想:这只小羊可真肥啊!我正饿得心慌呢,哈!今天我可以吃个饱了。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生:狼故意找碴儿吃小羊。
师:什么叫找碴儿?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找碴儿就是掰错儿。找碴儿就是挑刺儿。找碴儿就是找麻烦。找碴儿就是找不正当的理由。找碴儿就是找假理由。
师:故意找碴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找碴就是存心挑刺儿。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生有感情地读狼说的话。)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生:安的什么心,就是存的什么心。
生:安的什么心,就是怀的什么心。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打的什么主意,怀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一学生重读狼说的话。)
师:大家一齐把第二小节读读。读时要把“非常”“故意”“弄脏”“什么”读重些,还要注意狼说话的语气。
(生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生:两句。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师:对,“怎么会”就是“不会”。反问句的答案在句子里含着,不需要别人回答。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读小羊说的第二句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生到黑板前用教棒指图说这句话。)
师:第一堂课有小朋友问,这里为什么用一个“来”一个“去”,不用两个“来”。“来”和“去”都是表示事物动作朝哪个方向的。以说话人为中心,表示动作朝说话人所在的地方用“来”;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用“去”。这句话是小羊说的,所以,前半句说水怎样流用“来”,后半句说水怎样流用“去”。如果换成狼说这句话,该怎么说?(示意刚才那位学生)你再说说水该怎样流?(这个学生代狼说这句话。)“来”和“去”怎样用,大家懂了吧?
生:(齐答)懂了。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生: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
师:谁做个“吃了一惊”的表情让大家看看?(一个学生面向大家做“吃了一惊”的表情。)做得很像!“温和地”说,是怎样说?
生:就是态度很亲切、声音很柔和地说。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一学生读小羊说的话。)
生:他读得声音太高了。
生:他读得还有点快。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女生齐读小羊的话。)
重视词句教学和朗读训练——《狼和小羊》课堂教学评析
开封市教委教研室 党玉岭
怎样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特级教师张玉洁老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狼和小羊》一课的教学实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方法。她的主要做法是:
一、重视词句教学。词和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弄清了词和句的意思,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是通过“非常想吃”“故意找碴儿”“龇着牙”“逼近”“大声嚷道”等词语,以及狼和小羊说的话,来揭示寓意的。张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些词句,采用换词,找同义词、反义词,做动作,观察插图,改变句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仔细体会。她这样细致、认真地教词教句,即使学生明确了词句的妙处,使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了朗读训练。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张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她每教一段课文都有讲有读: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以读助讲,以讲促读。如《狼和小羊》第三小节的教学,把讲与读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张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了教学生会读书,她一般采取五个步骤引导学生和读懂课文。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一般通过这五个步骤,都能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逐步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而且从中学到读书方法,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狼和小羊》(案例)
课文最后写到:“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
师:同学们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呢?请大家来当小作家,续编故事。生1:猎人来了,把狼吓跑了。
生2:当狼向小羊扑过去时,小羊一躲,狼撞在大石头上死了。
生3:当狼扑向小羊的一刹那,猎人一箭射中狼的眼睛,狼昏死过去。
生4:小羊骗狼说,要回去洗个澡,让狼吃干净的肉,狼信以为真,结果小羊趁 机逃走了。
生5:小羊说服了狼,狼自己走了。(第二课时)
师描述:“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只小羊口渴了,她来到一条小溪边喝水,这时,臭名昭著的大灰狼出现了……”
师:狼想干什么?
生:它想吃小羊。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狼在流口水。
生:从它的想法知道的。师:噢,你说说,它在想什么呢?
生:(指着屏幕)那里,狼把小羊想成了一只鸡腿,一只大大的鸡腿。(听众大笑)
生:狼把小羊想象成美味可口的羊排。
师: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狼非常想吃小羊。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已读课文,看一看狼为了吃小羊,怎么做的?(生自读课文)
师:狼为了吃小羊,怎么做的? 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科更多资料!本站(语文课堂网)地址:
生:狼为了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
师:哎,她读得真好,“找碴儿”这个词她读出了儿化音。什么叫“找碴儿”?
生:就是想办法。
生:找碴儿就是找麻烦。
生:就是找借口。
师:哎,对,找碴儿就是找借口。它找了几次借口?
生:找了三次。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狼找的第一次碴儿以及小羊是如何回答的。(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狼找的第一次碴儿?(一生读狼第一次说的话。相机演示课件)
师:(出示反问句)“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小羊居心不良。
生:狼说小羊不安好心。
师:(出示肯定句“你不安好心”,生齐读反问句和肯定句)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句式,哪一种语气更强烈?
生:第一句。
师:是的,反问句能加强语气。狼为什么说小羊不安好心?
生:狼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
师:小羊真的把狼喝的水弄脏了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
师:看看小羊怎么回答。(生读小羊的话,相机演示水流的方向)
师:看来小羊是被冤枉了,所以小羊听了狼说的话,吃了一惊。谁来表演“吃了一惊”?(生表演)
师:表演得真好!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把狼和小羊说话的语气表现出来。(生自由朗读)
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请两生分角色进行狼和小羊之间的对话。
师引导学生归纳学习狼找的第一个借口的学习方法:
1、读(读课文);
2、找(划出狼和小羊的对话)
3、议(讨论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4、练(练习对话)
师:请同学们分四人学习小组按照这个方法学习狼找的第二、三个借口。
生分组学习,老师巡堂指导。
师(小组学习情况汇报):你们读了课文吗?
生:读了!
师:找到狼说的第二和第三个借口了吗?小羊是如何回答的?
生答狼找的第二、三个借口及小羊的回答。
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生:我读懂了狼找的第二个借口是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生:我读懂了狼找的第三个借口是说小羊的爸爸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
生:我读懂了小羊不可能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因为去年小羊还没有出生。
生:老师,什么叫“背地里”?
师:请问哪个小组读懂了这个词?
生:“背地里”就是在田地里。
生:不对,“背地里”是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师:对,“背地里”就是背后的意思。
生:老师,什么叫“呲着牙”?
生:我懂。(表演呲着牙)
师:老师也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理解“就算这样吧”?
生:意思是说就算你没把我喝的水弄脏吧。
师:太好了!那么你们又是如何理解“反正都一样”这句话?
生:不管是谁说,我都要吃掉你。
生:反正我是吃定你了。
师: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生:小羊没有回答。
师:为什么小羊没有回答?
生:因为狼已经向小羊扑过去了。(相机演示课件)
师: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
生:狼把小羊吃掉了。
生:狼一扑过去,小羊向旁边一闪,狼掉到小溪里淹死了。
师: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
生:狼想吃小羊的时候,羊妈妈来了,把狼赶走了。
生:狼正要吃小羊的时候,猎人来了,一枪把狼打死了。
师: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老师非常高兴。
师指导学生朗读并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个别练、集体练)。
生分组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并表演。
请几个小组到台上表演(演绎出了三四种不同的版本,每演完一组就请学生进行评价,使下一组能在前一组的基础上表演得更惟妙惟肖。)
师:孩子们,你们表演得真棒!你们认为刚才哪一组表演得最好?(生答后,请那一组演员上讲台)现在我们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你们想问狼先生或者问羊小姐什么问题?
生:狼先生,你为什么想吃羊小姐?
师:加上“请问……”
生:狼先生,请问你为什么想吃羊小姐?
生(狼):我喜欢吃羊肉!(听众笑)
生:羊小姐,请问你对狼为什么这么温柔?
生(羊):我从小就这么温柔的。
生:狼就要吃你了,你温柔,它就不吃你了吗?
生(羊):不着急,等它扑过来,我就让它掉到水里淹死。(听众笑)
生:狼先生,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坏?
生(狼):我天生就这么坏。(听众大笑)师请生回到座位。
师(忍住笑):孩子们,对狼这样的坏家伙,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不能对他们温柔。
生:我们要想办法对付他们。
生:我们去叫警察叔叔来打死它。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和反思】推荐阅读: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和反思08-12
狼和小羊07-06
《狼和小羊》的教案08-14
狼和小羊续写评语08-27
狼和小羊第2教时教案09-14
该如何上好《狼和小羊》这篇课文?10-21
保护小羊教学反思05-15
小羊和小老虎作文07-05
小猴和小羊童话故事作文08-20
小羊美美作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