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黄山学习考察茶业发展之体会

2024-07-14

赴黄山学习考察茶业发展之体会(精选5篇)

赴黄山学习考察茶业发展之体会 篇1

赴黄山学习考察茶业发展之体会

黄山市是全国重点名茶产区和安徽省主产茶区,主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等名茶,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为学习其成功经验,开拓视野,谋求丁香镇茶产业发展新思路,5月13-14日,在县茶业局的联系和陪同下,镇党委书记吴亚虎、镇党委委员程千志率林茶、石泉等村的主要负责人和镇农技站一行,赴宣城进行为期两天的学习考察。

本次我们参观了3个基地和2个茶叶加工企业,分别为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历口生态示范茶园基地、休宁县荣山茶厂有机茶基地、休宁县谢裕大茶文化基地;祁门县祥源祁红茶业有限公司、休宁县开神茶叶有限公司。

一、考察点的茶产业发展亮点

(一)基地建设起点高、投入大、规模大,具有前瞻性。

1、基础设施齐全,茶园道路全部硬化、喷灌设施布局合理、病虫害治理设施先进。

2、基地定位高,标准都是创建有机茶,附合当前和未来的茶叶发展方向。

3、茶叶和旅游结合紧密。

(二)企业规模大,园区建设标准高,品牌创建得力,茶叶加工机械先进,销售能力强。茶企不仅解决当地人就业能力大,而且为当地茶叶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差距

(一)丁香镇茶叶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丁香镇党委政府重点打造茶叶这一主导产业,在茶叶这方面,我们根据地理环境和茶叶品质引导茶叶向高山名优茶和平地中低茶两个方向发展,从而形式两个各具特色的优势生产布局。

一是巩固高山名优茶生产。将林茶、库山、西柏、红桃四个村的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茶园划为传统品种发展区域,引导生产名优茶。通过茶园低改强基地,通过提高机械化制茶水平创品牌,通过规范合作社建设促营销,大力挖掘高山茶的潜力。目前,我镇的雾基坡茶叶、大小南茶叶、胡西坑茶叶、还有林茶茶叶具有广泛的消费市场,尤其雾基坡名优茶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声誉。

二是低山平地中低档茶产区:省道沿线各村(丁香、新中、石泉三村为主)以发展红茶、炒青等中低档茶为主,重点发展机采茶园。

近几年,我们通过实施国家茶叶示范园项目、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园,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标准化茶叶基地。全镇无性系茶园面积达到5000余亩,茶园总面积为9000余亩,各类干茶年产量300余吨。

(二)存在的差距

茶叶是我镇的农业支柱产业,茶叶发展现状与我们考察点及主导产业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1、基地建设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茶叶基地连片规模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二是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落后。

三是集中经营目前还是空白,基本上还是散户连片经营为主。

四是全镇没有一个高标准的样板点。

2、企业建设差距巨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茶企量多质次,规模小,没有竞争力。

二是企业园区建设还停留在作坊建设层次,无特点。三是企业架设备相对落后,加工能力无法进一步提升。四是企业营销能力不强,品牌意识淡薄。

三、丁香镇茶产业发展努力方向

为了做好我镇茶叶生产,我们仍要坚持走高山名优茶和平地中低茶两个优势布局共同发展的路子,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拓创新。

(一)做大做强基地

1、引导做好茶叶集中经营。名优茶在林茶村建设一个集中经营示范片,目前该村有家茶叶有限公司已与农户签订了200亩的茶园承包合同,开始了集中经营的模式。我们还将鼓励能人或 通过引资的方式在石泉创建一个无性系茶叶集中经营示范基地。

2、抓好一至两个样板点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林茶村打造一个名优茶示范基地,在石泉村打造一个无性系茶园基地。

3、进一步加强茶叶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规模大、条件优的茶园加快路、渠、病虫害治理、喷灌等设施建设,争取一年

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示范基地。

(二)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

1、名优茶加工要整合,小茶厂要整改合并,通过改设备、提能力、创品牌等措施,创建一个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名优茶加工企业。加强茶产品的研发,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提升高山茶的经济效益。

2、中低档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日新茶叶实业有限公司建设成为石台县出口创汇大户。同时在石泉建设一座集红茶与炒青茶加工为一体的茶叶加工企业,引进一套先进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3、加强涉茶农民合作社建设。首先是要规范现有合作社的运作,改变部分合作社流行形式的现状,要让合作社正常能够带动茶农增收。其次是要整合些合作社,改变目前存在一个村注册多个合作社的局面,每村村只建设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便于管理和提高。

4、加强茶品牌建设。我镇茶叶品牌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小品牌有几个,知晓范围极低,全镇茶叶制作没有统一,产品销售很难规范,茶品牌建设难于有效推进。我镇应借石台县统一打造的“石台硒茶”、“石台香芽”等品牌,推出具有自己产地特色的茶叶产品,在大品牌的带动下,整合全镇的名优茶资源,打造自己的地域特色品牌。

(三)开创茶叶旅游相结合的模式

尝试开拓三条茶旅游线路,一是林茶沿河观光品名茶风景

线,二是红桃休闲采茶生产体验旅游线路,三是新中休闲山庄生活体验旅游线路。

赴黄山学习考察茶业发展之体会 篇2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需要通过结合实际情况、真抓实干予以实践, 规划制定的方针必须依靠建设者过硬的执行力和操作力才能化为现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进南宁市散装水泥又好又快发展”宗旨的牢固树立, 为南宁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八月上旬, 南宁市散办精心组织安排了一次到福建厦门等推散先进地区的学习考察活动。在学习考察过程中, 学习考察团的成员们眼观耳闻、善问勤思, 始终在震撼中寻找差距, 在对比中坚定信心, 在谋划未来发展中汲取经验。整个考察活动主题鲜明, 过程顺利, 达到了学习先进、查摆差距、开启思路、促进发展的预期目的。取他山之石, 攻发展之玉。把学习考察兄弟省、区的先进经验与实地参观本省的典型结合起来, 有对比才有动力, 危机意识可以鞭策进步, 抓住机遇, 自主创新, 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到实处。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活动, 和这些地区的散办领导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面, 吸取福建省散装水泥事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参与成员受益匪浅, 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先进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南宁市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散装水泥既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又着力解决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 切实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感于心, 践于行。南宁市散办要继续促进推散工作, 做好南宁市干混砂浆工作, 深入企业开展散装水泥宣传工作, 进一步抓好专项资金的征、管、用工作,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坚持做好南宁市城区“禁现”工作。2009年上半年, 南宁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在区散办的直接领导下, 全办干部职工同心协力, 积极完成各项工作, 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开拓了南宁市散装水泥推广发展的新格局。

赴延安考察学习体会 篇3

十三年的伟大实践,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事迹中,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这里的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望着那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听着解说员认真细致的讲解,深深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精神所打动,为他们在如此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形成统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写出科学的理论著作,领导指挥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而无比钦佩和赞叹。站在革命领袖们工作、生活过的遗址前,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老总和周总理等开国元勋们秉烛夜读,研究作战部署,召开会议时的身影和神态。可以说,延安之行,带给我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

一、小窑洞孕育大思想

中国共产党86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其中,延安时期的13年(1935年-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发展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全面发展并成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时期。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来源于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最集中地反映在毛泽东同志延安时期的著作里。毛泽东的190多篇箸作中,有120多篇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成的。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和胜利经验的总结,是辛亥革命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特征、品质、作风的综合,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富。

历史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二、民主党派也要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

赴外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4

200x年xx月x日至xx日,我参加了县委统一组织赴**为期六天的实地学习考察。**隶属**市,地处湘中东北部,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辖35个乡镇,904个村。***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交通相当便利,东距**仅35公里资源调配十分便利,是省会**经济辐射**的第一驿站,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近几年来,***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经济进三强,建设卫星城”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工程作为根本保障,把优化环境作为根本措施,把社会大局的稳定作为基本前提,大力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于实践,敢为人先,以全新的发展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只争朝夕、发奋图强的创业意识,实现了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超常规发展,创造了我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经过短短六天紧张的学习考察,**的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等方面都在我的内心产生了最大的震撼,我受益颇多。

一、人才是兴业的定力。人才是兴业的中坚力量,用什么样的人才就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一个地方的工作,要想开创新的局面,首先必须抓住这个地方的有用人才,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工作的主题。**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他们以人才兴业为主题,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以加强学习为手段,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明确发展差距,强化开放意识,坚决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在全县上下逐渐形成了开明开放、敢创敢干的浓厚氛围,从而带来了事业上的大发展。通过考察学习对照检查,发现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其实是人才的差距。总的来说,我们的干部思想尚趋保守,风险意识较强,不敢迈开步子创业,无过便是功的思想比较严重,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工作很难实现跨跃式发展。俗话说,国以才治,业以才兴。纵观**发展的各项举措,归纳起来,其实都是围绕“人”做文章。由此,我们务必要以**经验为动力,积极响应县委“清脑赶超”行动号召,实施“人才兴业”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彻底抛弃闭门造车、坐井关天、不思进取的思想,尽快从以往那些破旧的、不合时宜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在全局上下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增进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争以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转变、能力上的大提高,求得认识上的大统一、工作上的大突破、事业上的大发展。

二、干部队伍素质是兴业的根本。***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学习、强化监管、转变作风、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等为措施,以超常规的动作,明显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可靠的动力来源,迎来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日益兴旺的可喜局面。通过学习对比,我们更坚定地认识到,干部素质低下,管理机制不全,作风不实,工作效果不佳是导致工作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结合目前实际,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干部职工的能力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以制管人,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我局情况,200x年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拟定为:①各乡镇**站凡年满52或53岁的,可以提前离岗,发基本工资;②提前转一部分到社保局领工资;③停薪留职一批,只买养老保险金、发400元的生活费;④积极鼓励创办实体,待遇与停薪留职相同;⑤竞争上岗;⑥鼓励年轻有为的干部考取公务员。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在全局努力营造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工作氛围,为**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赴沂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5

西城区财政局 谌建龙

我有幸参加了区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培训班,走入沂蒙大地,亲身感受这一片红色的的沃土。在这里我们先后参观了蒙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南红嫂纪念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临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了孟良崮战役的光辉历史,感受沂蒙人民“全程支前、全力支前、全民支前、破家支前,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奉献精神。我聆听了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拥军妈妈”胡玉萍、沂蒙六姐妹等红嫂典型代表的感人事迹,感受“沂蒙红嫂”舍身救人、献身为党的革命情怀。一路行来,用心领略这片红色土地的精神风貌,我被深深震撼着,被革命前辈不怕艰苦、不畏艰辛、无畏牺牲的精神感动着,被“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激励着。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

物、一个个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路上,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人民能够坚定的选择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尽管那时中国共产党还只是一个“无钱、无权、无枪、无炮”的小党,为什么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年代,沂蒙人民能倾其所有的支援革命战争,为什么在那一个封建观念还很重的年代,沂蒙红嫂能用自己的乳汁救治伤员,为什么在那样一个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文化水平不高的年代,党的高级将领们却能与老百姓建立起亲如家人的关系,建立起牢固的群众基础。

我想党之所以能赢得沂蒙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而且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全心全意地真心实意地去拥党拥军,就是因为党、军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谋利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一段历史,刻骨铭心。一种精神,辉映未来。不理解革命的艰难困苦,就不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不尊重群众的无私奉献,也就不能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历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也是一部党与群众水乳交融、携手共进的历史。沂蒙人民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信任、对党的期望,一直在深深震撼着我们。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唯有真正为民,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对得起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唯有真正为民,才能对得起爱党、爱军的沂蒙人民;唯有真正为民,才能巩固好、发展好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上一篇:更换下一篇:医院聘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