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

2024-10-11

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通用7篇)

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 篇1

创新意识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赴无锡市学习考察的体会

作者:覃彦儒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于2003年3月29日至4月7日赴江苏省无锡市干部学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无锡培训基地)进行学习考察。在锡期间,聆听了无锡市有关领导、专家、企业家所作的《无锡市发展战略》、《无锡市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的思考》等7个专题报告,并参观考察了无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湖旅游经济区及阳光集团、海澜集团、红豆集团等著名企业。通过学习考察,不仅增长了见识,领略了无锡市高速发展的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我们体会最深的是:无锡人的观念更新与思维创新是推动无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南临太湖,北靠长江,是沪宁线上的特大型城市之一,它有三千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该市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7个区,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人口438万。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601.7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10位,人均国 1

内生产总值3.66万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6位;财政总收入20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60元。像无锡市这样一个基本上没有自然资源的城市取得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无锡人骄傲地说:靠观念更新与思维创新。无锡经济可称之为“观念型经济”。无锡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他们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上。

一、敢想敢试敢干,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观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央曾就发展乡镇企业提出“三就地”方针,即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由于无锡缺乏原材料,很难“就地取材”,对如何贯彻执行中央政策,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服务”,即为农业服务、为工业服务、为商业服务、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以及“资源少,向外找;市场小,往外销”的崭新观念。在这些新观念指导下,他们从外地购进原材料进行加工,产品不限于“就地销售”而且还销往外地,初步形成大工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为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上,有两种似乎是相同,其实有本质区别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保守的消极的------“上级要求干的都干了”(其他上级没有要求干的,就不敢想、不敢试、不敢干);另一种是开放的积极的------

“上级不允许干的坚决不干”(其他上级没有说不允许干的,都敢想、敢试、敢干)。可以看出,无锡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后一种。

二、负债经营,借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的现代融资观念 无锡人的观念不是“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而是“需要办多少事就去筹集多少钱”。他们敢于负债经营,举债兴业,而且举债的方式也不断创新。该市发展乡镇企业所需的资金,起初主要是靠集资。但是由于集资数额有限,满足不了需要,而且由于市场风险大,集资到期不能归还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后来开始转向银行贷款为主。为此,无锡市政府成立了17个担保公司,为乡镇企业解决贷款问题。但是毕竟贷款是要付息的,而且到期要归还,因此,无锡市乡镇企业逐步转向通过上市公司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目前这种融资方式在无锡市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仅县级江阴市就有12家上市公司,融资额达30多亿元,形成了中国股市上独具魅力的“江阴板块”。以靠资本经营提升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经济已成为无锡经济的新亮点。

三、创造机遇,开拓市场的观念

平时我们说“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以市场为导向,跟着市场走”。无锡人的观念更为超前,他们提出了“创造机遇而不是等待机遇”、“开拓市场,牵着市场走”的新观念。中央电

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和世界第一大佛-----88米高的灵山大佛,就是他们创造机遇、大胆策划、开拓市场的成功杰作。如今与这两个景点有关的旅游收入每天都超亿元,而且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宜兴市万石镇的石材批发市场。论自然条件,该镇没有一块天然露出的石头,却凭借着“万石”这两个字和镇领导一班人敢想、敢试、敢干的精神,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石材批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几个创造机遇、开拓市场的大胆而成功的策划,均出自镇、村干部之脑。

四、打造强势品牌的观念

无锡人认为,产品是会过时的,而品牌是长久不衰的;产品是可以被模仿的,而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这就是他们着力打造强势品牌的观念。例如,在提升城市形象、建设旅游名城方面,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打太湖牌,唱运河歌,建山水城”,特别是“打太湖牌”,可谓不遗余力。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已决定把《太湖美》这首歌作为无锡市的市歌,最近还建成了全市最大、最气派的广场----“太湖广场”;还有全市最宽、最长、最美的城市大道-----“太湖大道”。无锡市很多企业集团,如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都非常重

视打造自己的强势品牌,以此作为“争取决赛资格”的战略举措,极力宣传推介并纷纷邀请名人做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五、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的观念

无锡市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和企业搞好服务。他们提出了“三个围绕”和“三个转向”,即上级围绕下级转,机关围绕基层转,一切围绕经济转;由政府直接办企业转向培养、引进经营者办企业,由政府直接为企业筹资转向由企业自主引进各种资本金,由政府抓企业发展转向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各级政府围绕企业的发展,切实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一是制定政策,放手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二是打开围墙,吸引外地客商来锡经商办企业;三是建设好各种载体,促进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建设好工业园区,使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建设好市场,发挥带动作用;建设好城镇,发挥幅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赴锡学习考察了解到的无锡人具有典型意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无锡市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固然有很多方面,而他们的观念更新与思维创新无疑是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作者系中共广西来宾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 篇2

一、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在对婺源、黟县等地的几天考察过程中,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环境好。我们一路走来,主干道两旁绿树葱葱、植被茂盛,江河、溪流清澈见底,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所到的几个村,村内环境干净整洁,这与县、乡(镇)对农村清洁工作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年给予行政村1万元的补助,且县委书记亲自抓,下到各乡镇、村去督促检查农村卫生工作。二是古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好。婺源思溪延、洪村、江湾,黟县西递、宏村等村文化底蕴深厚,江湾村的官文化,西递村的徽商文化等等,都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沉积,各种徽派建筑保护较好,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虽年代久远,但都栩栩如生。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古村的徽商文化、官文化、徽派建筑等元素,结合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些村庄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流连往返的旅游圣地。三是注重环境整治。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整治,要正确认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要拼环境,不拼财力,不引进对环境影响大的工商业,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四是规划管控好。无论是整体规划、区域规范还是控制性详规,到一般农民建房的规划,抓的比较好、比较实。例如在主干道沿线两旁,没有开天窗乱批乱建的,村庄内几乎没有土坯房,新建房屋基本是拆旧建新,且农民建房统一徽派风格。五是长效管理机制好。在确定了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后,一届领导接着一届领导干,没有以领导变换而变化,没有以领导意志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狠抓这项工作不动摇,形成了境域内主干道沿线村庄上百公里徽派建筑风格,进一步发展传承了徽派文化。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切实做好“一区一带”美丽乡村百里示范带建设。

“一区”即把“一城连四镇”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带”即把敦永公路沿线打造成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四位一体的百里示范带,重点打造敦永线上吉安段百里示范带。全面推进可视范围内的房屋坡屋顶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沿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帮扶单位把工作着力点向“一区一带”倾斜,乡镇按照新建住宅统一房型、旧房统一坡屋顶改造、房屋外墙统一粉刷、房屋美化统一色调、破旧危房和猪牛栏舍统一拆除的“五统一”要求,对公路沿线村镇进行改造提升。

二是高标准打造106个基础村点。

2013年,吉安县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争创亮点”的要求,围绕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和大村整体推进的重点,着重建设好今年省批106个新农村建设点。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注入庐陵文化元素。整治建设规划结合当代农民需求和乡村居住功能,与“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大格局相匹配,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点、文化内涵,重点打造1—2个村镇联动示范点,2—3个整村推进、村落连片示范点,8—10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点。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蜜柚、油茶、横江葡萄、畜禽、蔬菜、花木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专业村,推进庭院经济、劳务经济、旅游经济。

三是推进重点圩镇建设。

巩固提升敦厚、永和、凤凰、横江、永阳、敖城、桐坪等7个率先启动乡镇的圩镇和镇村联动点建设,全面推进其它12个乡镇的圩镇及镇村联动点建设,县里对12个乡镇分别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50亩以上的新增建设用地,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撬动每个乡镇不少于1500万元资金投入到圩镇建设。坚持镇村联动,圩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要与圩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高标准打造镇村联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结合扶贫移民、农村危旧房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促进农村人口向圩镇和中心村集中。支持重点乡镇争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加大镇村改造力度,督促12个重点示范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

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 篇3

走访调研上海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

5月8日下午,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志平一行走访了上海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参观了太敬机器人科技文化体验馆并与企业家座谈。太敬集团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沈剑华、财务总监陆智勇以及桃浦镇商会同志参加座谈等活动。徐志平在了解了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化推广等方面的情况后强调,基层商会要进一步密切联系企业,关心企业发展,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好“桥梁”作用。科技型企业要在利用好政府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拓展市场,培育品牌,提高品质,努力成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希望企业家积极参加工商联活动,通过多种学习交流合作平台求得双赢。

研究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

日前,区工商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会上,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建明传达了近期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并就区工商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作出部署。他强调,一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全体机关干部要深刻领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区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自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突出抓好作风建设这个关键,把预防腐败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明确职责任务,从思想上、行动上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增强基层商会和企业的守法诚信意识

5月8日下午,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曹玉龙一行前往岳阳街道商会、上海筑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调研并召开现场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岳阳街道商会的工作汇报后,曹玉龙表示,当前,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正在全面部署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商会要围绕有关精神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引领会员企业凝聚共识,汇集正能量,积极投身实践,以实际行动来有效推动活动常态化。在听取了上海筑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正莲关于该公司以文化创意起步的经营设想和发展需求等汇报后,曹玉龙说,上海筑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把握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委托管理契机,致力于弘扬国学、陶冶情操,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搭建“茶文化”平台促进企业家之间、企业文化交流交融的做法立意新、切点准,社会意义深远。

加强区域校企合作

近日,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接洽会在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蒲汇塘校区举行,会议邀请区工商联共商职业教育发展之计,区工商联副主席陈荣及部分会员企业相关人员出席。会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传达了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陈荣副主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区工商联会员单位情况,并就与会的恰尔斯电力、玉龙光碧文化两家会员单位做了情况介绍。此次校企合作接洽会是对深化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力推进。下阶段将着重推进并落实区工商联与区职业教育集团的合作,以及区工商联会员单位与信息管理学校等职教集团会员单位的项目合作。

举办基层商会培训班

5月13日,区工商联举办基层商会培训班,市工商联副主席高开云应邀为培训班学员讲课。高开云副主席从上海商会组织的历史变迁、非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新形势下的工商联工作等三个方面,向学员们系统讲述了统战及工商联工作的基础理论、应知应会。他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源广、层次高,各级商会干部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特点与思想动态,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听取心声、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促进“两个健康”的工作。他强调,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商会工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各级商会干部积极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合格的统战干部,在商会这一平台上干出一番事业。

召开主席(会长)扩大会议

5月8日下午,区工商联(商会)第十三届十六次主席(会长)扩大会议召开。区委统战部部长石宝珍应邀出席会议并做讲话,20多位在各行各业领军的民营企业家参加会议。与会人员传达学习了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和区委书记安路生近期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工商联作用和民营经济在闸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等一系列讲话精神,企业家们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经济转型升级为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还重点对《关于以守法诚信为重点,深入开展闸北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石宝珍部长向企业家们通报了近期区委有关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清单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并就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经营理念、跨界合作、企业发展,特别是今年开展的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

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篇4

——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中国共产党xx区委组织部长贾恒

2005年10月9日至20日,我参加了全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充分领略了苏州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所见所闻,感慨万千。

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5个县级市、7个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42.5。总人口584万,其中市区人口209万。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苏州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市实现gdp总量3450亿元,比2003年增长12.3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5亿元,比2004年增长14.27。全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标准。5个县级市中有4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培训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很大。下面从对苏州成功经验的理解和如何将这些经验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对苏州主要经验的理解

近年来,苏州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发展和变化,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创新之路。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在学习考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意识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对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偏离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资比较密集的地方。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苏州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给我的启发很大。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苏州市委明确提出苏州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并且在市委文件上明确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苏州有16个开发区,除苏州工业园区以外,其它开发区的批件都是在1992年就拿到手的,之后开始名正言顺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从而赢得了苏州多年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1994年,苏州市创办了中新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在我国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与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第二,招商引资精。我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原创:http://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就连医院、学校也对外商发放绿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他们还十分注重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招商机构都配备懂外语、懂经济、会谈判、会公关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聘请科研专家参与招商活动。对招商人员明确任务,奖罚分明,比如苏州新区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实行年薪制,重压力、重奖励,全市上下凝聚了一股招商引资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苏州各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是精明;二是精细;三是精诚。已经从当初的招商引资向今天的招商选资转变。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赴江苏考察学习的体会 篇5

2010 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青铜峡市教体局组织的赴江苏(扬州、南京)考察学习的机会。按照教体局的安排,我们先后参观了洋思中学、连元街小学、清凉小学、行知小学、东庐中学等几所江苏知名的学校,从参观学校先后安排上非常有特点和代表性,让我们了解了不同学校管理经验、办学特点、校园文化。虽说考察学习仅有短暂的两周时间,但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思路。学习期间,无论是听讲座汇报,还是实地参观、听课、现场交流,我都不断的认真思考着、对比着,我们西部内地教育与东部沿海教育有着怎样的差别,如何将沿海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与自己所处学校相结合呢?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的考察学习生活,回来后又将学习笔记整理了一番,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不论是教育家、名校、名校长、名师、还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背后总是带着一种思想和一种精神,而他们统一的思想就是服务,统一的精神就是执着。

一、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教育就是一种服务”这种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是学生合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是不合理需求不断得到引导和纠正的过程,是单一和浅层次需求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这种目中有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相吻合的,是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在考察参观时,深刻地感觉到两所学校服务意识特别强。从他们分析学校的发展与需求、教师的发展与需求、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家长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的办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服务意识非常明确。只要教育的服务是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就是成功的教育。纵观现代各级各,类教育,教育服务无处不在,而且这种服务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而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可以这样说,检验教育是否成功以及教育的优劣,最终的评判权在社会。只要教育服务于了社会,社会反之将服务于教育。洋思中学、连元街小学、行知小学就是紧紧抓住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家长的需求不放,不断地以不同方式方法去服务,成功地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支持。

1、洋思中学的亮点在于它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四清”教育教学模式。正是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洋思中学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洋思中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狠抓“四清”工作,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四清”,学生在学习上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全部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并且通过“兵教兵”这一措施,实现生生互动,实现双赢的良好学习效果。这对我的课堂教学启发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要放手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抓好后进生的学习,努力实现“四清”,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是一种执着 “爱满天下”---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这些话语里无不渗透着陶老先生对教育的一种执着,一种孜孜不倦,一种坚定自信的自嘲。站在陶行知先生陵墓前,想着这些对教育诠释的话语,心情是起彼伏,由衷地对陶老产生了一种敬仰、敬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缺少像这样的一种执着,一种追求,我们将愧对教师这一光荣的称谓,将会被名利捂住双眼,失去对教育敏锐的观察力。

在参观考察连元街小学和行知小学时,两位校长作报告的时候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居功自傲的长篇演讲,有的只有一种真诚,一段执着的办学追求,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敬佩。

连元街小学校长王建华,50来岁,外表看是那样的朴实,给人的影响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但是从她的眼神里透出来的却有着多年从事教育的智慧。聆听了她10年的办学历程,给人的感受太多太多,从办校办工厂解决学校办学资金、从将普通村小提升为知名小学无不不凝聚了全体教师们汗与泪;从“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思想提出,“从画同心圆造就非凡的影响”从“联合国”和“黄埔军校”折射出的成绩,都是一种精神支撑着她不断地前进。如果没有一种对教育的执着,中山小学会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吗?

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40来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聪慧、正直、善学,充满在

着一种对教育的追求,一种对理想的执着。校长杨瑞清就是走在行知路上、弘扬行知精神的一位典范。他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工作。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把一所只有七名教师,一百多 名学生、几间通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教育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他先后荣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青年教育专家、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在多的光环也挡不住他坚持着 “赏识教育”特色教学理念,通过实行“赏识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要让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东庐中学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在于讲学稿的编制和使用以及“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体现在一张纸上,让学生预习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都清清楚楚写出来,便于家长督促、老师检查;上课要讲什么也不需要遮遮掩掩的,明明白白告诉学生,学生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讨论,就听,上课后还不会就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教学合一的思想下形成的讲学稿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普通中学中等级以下的学生较多,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讲学稿”教学模式中,考教合一评价过程的运用,使学生知道预习的问题、课堂的练习都是教学的重点,这些问题在学生预习、讨论、老师的讲解、巩固练习中都被学生消化吸收,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信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这里面却包含着老师默默无闻的奉献和付出。

总之,这次江苏学习之行,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这四处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和我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成功,引起我们的思考。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和手段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启示与思考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上一个台阶,需要在文化精神和制度引领、办学规划、师资队伍培养、常规工作的目标细化、常态教学管理、学生习惯培养、团队执行力等诸多宏观、微观因素下大功夫。在运行机制上协调一致,全校一个步伐、一种声音,全体成员讲拼搏、讲奉献、讲团结、比态度、比实绩、比能力,团队精神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人生信念和团队目标的实现。

1、重视舆论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位优秀的校长就会诞生一所优秀的学校,江苏之行再次印证了这句话。校长作为学校的的引路人,要有自己管理学校的理念,要有人格魅力、管理水平和躬身实践的能力,能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全体教职工中去,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没有良好的文化作前提,再好的激励制度也会有疲软的一天。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建设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入手,因为它能靠自身营造出来。健康的舆论氛围也能有力的推动教师在工作上自发的赶、比、超,能促进学校制度的生成和执行,更能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沉淀。

2、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管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江苏教育的经验使我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靠一种精神。江苏教育使我们看到,他们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因素。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来激励教师形成团队,强化合作和比学赶帮。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使他们都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全体教师都用心钻研每一个教育细节,踏实工作,真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发展便不成问题了。

3、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加精彩

梅岭中学的德育教育、洋思中学的生活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东庐中学的超前备课和集体研讨,等等,这些办学实例无一不是在看似习以为常的惯性面前找到突破口,在管理上集思广益,工作上深挖细抓。凡事皆成教育,处处都可成为亮点。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大道至简,实用的都是简单的、朴素的。如果每个管理者都用认真观察,有洞察力;用脑思考,思想有深度;用心做事不拖拉,马上行动,按教学规律做事,避免粗枝大叶、得过且过、流于形式,把每一件小事做精彩,那么学校的大事也便有了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4、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论述:“一棵树在最初几年中,就从自己的树干中发出了它以后需要长有的一切主要枝芽,而以后它们仅仅是繁茂起来而已。同样我们想赋予一个人一生所有的哪些东西,也应当在这个学校,我们的教育中赋予他们!”。在江苏教育考察中我们发现,先进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应该是学生身上和学校教育最为缺乏的对学生持续发展,终生有益的东西。从江苏教育看,无论从现实的缺失,还是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阶段特点看,中小学阶段应重点强化习惯养成和规则培养。洋思中学的就寝就餐先后次序明确,井然有序;梅岭中学学生进入会议室从第一个座位开始坐起;所有学校的学生无论城乡均非常有礼貌的向老师问好。“先用了一学期的时间抓常规工作,然后再搞教学改革!”,梅岭中学的王校长在介绍教改经验的开头时如是说。考察中我们感到,他们的习惯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而是引导其进入文明世界的途径;不是为了塑造听话的动物,而是培养个性和集体属性一起飞扬的未来公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5、锻造一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这一点在几个农村中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考察的学校那里的教师少有闲谈,多见他们在埋头批改作业;少有怨天尤人,多见他们面含微笑、平静中带着一丝愉悦。他们身处逆境而不颓废,发展起来而不自满,抓住某一环节做出经验、做出成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层培养“上特色”的教师

富有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不断挑战自我,成为上特色的教师。今年,我校全面开展教师项目式培训工程,第一阶段为参加工作2—5年的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比较圆满地完成各科教学。第二阶段为参加工作5—10年的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进行专题研究。对此,我校则以学科组为单位活动,对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众人的智慧进行研究、探讨。第三阶段为参加工作10—15年以上的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能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他们紧紧围绕“教师教学智慧自主建构的实践研究”这一主课题,人人申报校级课题,现有校级小课题71个,其中申报市级课题11个。教师带着课题进行研究,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选点小而新,实施方法灵活有效。学校本着“以特色建设为本,以教师问题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倡导“草根化”科研,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务实之路,把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形成了以国家级课题为龙头,省市课题为两翼,区校课题为主体的层次化研究格局。进入“十一五”以来,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规划、市级课题共8个,各类课题研究有序开展。以教育科研全面提升“智慧校园”品质

(二)文化园——智慧特色学校之韵

1、宜人环境显智慧

连小的“十大”亮点将成为育人的资源:连小的每一堵墙、每一个景致均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在文化浸染中涵养智慧。(1)“寻根”亦寻智慧

学校大队部在本学期初开展“追溯百年历史”的寻根活动,每个中队利用班队课的时间由辅导员带领少先队员一起来追寻百年连小辉煌的历史,校史室、创始人杨模铜像、竢实学堂界碑、古铜钟等百年传承的古迹,这种智慧古老而又弥足珍贵,深远而又激励人心。活动后,各中队撰写寻根活动小结。(2)“访名人”感受智慧

百年连小名人荟萃,让学生寻访他们的故事,浸染名人的风采,学校利用学校名人资源,在各年级有层次、有重点的开展了活动。三年级队员着重了解孙冶方,四年级队员着重了解华衡芳,五年级队员学习陆贯一等。少先队员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交流名人故事,浸染名人风采。并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十七大代表吴仁宝爷爷、独臂英雄丁晓兵和特奥运动员等,与那些充满智慧人对话、交流,感受他们睿智的思想,浸润智慧。每次“访名人”的活动记录,为撰写《连小名人故事》准备生动的实例。(3)“润心灵”润泽智慧

学校的柳莲园、桃李园、屋顶花园、小小气象台、精彩纷呈的墙报润泽孩子的心灵,记录成长的足迹。美术活动中心、音乐苑,散发艺术的气息,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在这些润泽心灵的地方,每位孩子更是在润泽自己的智慧。学生天天在美术活动中心、音乐苑活动,被艺术感染,更被智慧熏陶。

2、书香文化孕智慧

读书是智慧生成的源泉和根基,今年,我校“书香连元”的建设进一步丰满了智慧教育的内涵,书香弥漫在学生周围,也弥漫在教师心间。

(1)增强学习力,在书香中涵养智慧

读书,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阅读学科教学的核心期刊,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断提高理论修养;与大师对话,阅读学科教学名家大师,了解他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重点解读1—2位自己最喜欢的在学科教学上卓有建树的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广为吸收,为我所用;研课,和导师、同伴一起深入研究学科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并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创作有自己独特追求、独到见解的可以堪比经典的精品课;写作,勤于思考,善于著述,不断总结学科教学的成败得失,在勤奋的写作实践中悟得写作的门道,提高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的能力;展示,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师搭建发挥聪明才干的舞台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培养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通过教育科研,修炼师德,提升教品,增强教能,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智慧型的教师。

洋思中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过程。

三、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

“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洋思中学的教师都是这么想的,都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们真心实意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经考察学习,发现洋思中学在转变学困生工作上,坚持了以下三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一、教师重点辅导学困生。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重点也是学困生,课堂上提问,先要问学习中间的学生,学习中间的学生不会的地方,就是老师要教的地方。每天早晨文科教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背单词、背课文,每天中午理科教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洋思中学的教师确立起这样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水涨船高,尖子生才会越来越多。如果只抓少数尖子生,大多数人学不进,尖子生则夜郎自大,无危机感,最终也会掉队。通过转变学困生,形成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自然会形成尖子生成长的坚实基础,尖子生自然而然就会多起来。

第二、好生带学困生。老师排座位坚持好生、学困生同桌,便于优生帮助学困生。这样对学困生有好处,对优生有促进。老师要求优生随时随地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如聊天时,活动时问一问学困生,单词记得怎么样,公式理解得怎么样。这样尖子生带动了学困生,提高了自己,密切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起到了教师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第三、实施学困生验收制度。洋思中学坚持每两个星期验收一次学困生。利用自习课,不出试卷,对照课本来验收,两个尖子生验收一个学困生,要认真填写验收表格。例如语文验收,基础知识识记、阅读理解,做对了一半,就填上百分之五十,没有做对的在课本上做上记号。这种验收不加重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教师不出试卷、改试卷,学生不加重课业负担;验收表格一出来,任课教师和学生自己都知道哪里掌握了,哪里没有掌握,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促进,对教学和学习有很大提高。这种做法促使教师始终关注学困生的发展。验收表格实际上成为学困生跟踪分析档案,成为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档案,成为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

四、完善着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间的合作式教学。

洋思中学教师间的合作式教学寓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于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从做中学”,“从教学中学习教学”的思想,把情境学习理论,人际互动理论从学生的学习领域运用到教师的学习与工作领域。这不仅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把教学工作向最优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经考察学习,了解了洋思中学教师间的合作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以有主导的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促进每个教师参与具体的有效授课计划的研制。

在理论界,人们早就明确了教师在课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专家们指出,教师联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向学程的转变,使教适合于学,也可尽可能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在洋思中学,教师就在实践着这一思想。他们集体备课的方法是:由教学小组统一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人一堂课活动;小组成员每人都要负责计划下周所学内容中的一堂课,然后交给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负责人定稿、试讲。他们要求每一份新教案必须比以往的教案有所创新,试讲后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及时修改或重新设计。

第二、以课堂相互观摩的方式进一步展开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与合作。在洋思中学内部,教师间的观摩被分为学习型观摩、指导评价型观摩和协作型观摩三种类型。他们对每一种观摩课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堂正式的观摩课要经过观摩预备会、观摩活动和观后评价等几个步骤,而且对这些观摩课的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观摩课的开展对双方都颇为有益,一方面观摩者可从中受教益,另一方面被观摩者也可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增强了双方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与热情。这种做法促进了教师们积极地研究和采用有创造性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不断地发展其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以多种会议的方式开展合作教学。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6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日前,我们在县委组织部领导和县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开展为期10天的异地考察学习。学习期间,聆听了“解放思想与苏州发展的实践”、“苏州创新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领导干部的情商与影响力”等12次专题授课,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基层党建品牌“乡情工作法”发源地——常熟市蒋巷村、常熟市党建品牌——枫泾社区、“中国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亲身感受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感受到苏州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

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给我的触动很大。认真思考苏州发展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苏州的发展,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历史环境有密切联系,这种模式不可盲目复制;但苏州精神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精神。苏州的发展经验证明,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就是硬道理”,抛除私心杂念,抛除“唯条件论”和狭隘的自我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框框,善于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考察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机遇在犹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抓

住机遇比政策优惠更重要”、“拿到批件是硬道理”。80年代初期,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探讨乡镇企业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并为资金、技术等问题困扰时,苏州人却不等不靠,没资源到全国各地去配置,没资金到各金融部门去融资,没技术和人才到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创造出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到80年代末期,苏州市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国二十分之一。九十年代初,正当全国许多地区沉浸在姓资姓社的探讨和困惑之中时,苏州人却不犹豫、不彷徨,抓住国家实施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确立了外向带动战略,建港口、修铁路、建立开发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一拥而上,经济过热,开发区限批时,精明的苏州人已远远走在了前面,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手续齐全,建设已初具规模,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本世纪初,当全国许多地区处于拼资源、拼环境、拼资金,大上“三高一低”项目之时,敏锐的苏州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一方面鼓励市民创业,构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7大平台,以解决发展外向型经济出现的“市强民不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他们再一次抢先抓住了国家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以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

苏州”正在茁壮成长。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特别与苏州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了很多,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强。当前,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重庆作为直辖市,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是我们又一个良好战略机遇期,时不待我,我们必须学习苏州精神,抢抓机遇,突破定势,充分灵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对政策没有明确的事情,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探索,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效应。

二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大胆创新、敢于争先又是苏州的成功经验之一。苏州人处处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他们学习中央文件既研究国家政策让干什么,怎样才能用好用足;更主要的是研究国家政策哪些方面没有禁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们把中央比作设计师和高压线,把地方比作工程师和变压器,研究怎么施工,怎么变压,才能不碰高压线;把中央比作太阳,把地方比作地球,在做好地球(地方)围绕太阳(中央)公转的同时,研究在不违背公转的情况下,怎么进行自转。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原动力,使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夺得先机,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苏州的成功范例之一就是“昆山之路”:创办全国第一个自

费建设的开发区;兴办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出让全省第一幅国有土地使用权;建立全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一个又一个“第一个”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再比如,蒋巷村原先是个既无交通区位优势,又无环境资源优势,人口仅800人的偏僻小山村,就是凭借着“天不能变,地一定要换”的创新意识,大胆试,大胆干,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家,工业富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成为全国文明村。但是当前,我们很多干部就是缺乏这种争先发展、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敢“争第一”、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决策、干工作要先看看政策文件有没有规定,周边地区有没有在做,这样导致我们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三是“优化环境、善于借力”的精神。苏州人注重学习借鉴,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地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借力发展,又是苏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妙招。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营造一个社会诚信、服务周到、环境优美、文明多彩的对外开放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所倡导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环境品牌形象。在招商中,苏州人总结了“三要”的秘诀:“脸皮要厚,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脸难看;嘴皮子要薄,能说会道;腿要勤,三天两头找上门,不达目的不走人”。正是依靠优良的服务环境和善于借力发展,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蓬

勃的发展。苏州在引进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筑巢引凤的新型模式,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苏州市政府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在中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公务员近1800人次到新加坡学习,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苏州的快速、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赴港台考察学习护理工作有感 篇7

1 参观医院概况

1.1 香港九龙西联网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

香港九龙西联网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座落于香港东部的九龙区, 是由7家医院消毒供应室组合成的一个消毒供应部。供应部员工83名, 设总经理1名, 护士长1名, 文员2名, 其中注册护士3名, 其余均为技工及工人。供应部规模大, 区域划分严格, 并有最先进的清洗灭菌设备及标准化工作程序, 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以下几点令人印象深刻。

1.1.1 严格的自我防护措施

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强, 防护措施非常完善。从去污环节开始, 工作人员即按隔离区着装防护, 只有严格按要求将纸帽、N9口罩、防护镜、全面罩、保洁袍、手套、胶鞋、鞋套等全部着装整齐, 才能进入“去污区”开始工作。并且这些物品分门别类, 按大、中、小号放置在更衣间, 一应俱全。另外, 除设有各种清洗消毒设施外, 还设有紧急洗眼器, 以备眼污染后急用。与我们不同的是, 从物品清洗开始, 他们注重严密的自我防护, 而灭菌后物品贮存、发放的场所则不要求工作人员按无菌室要求戴口罩、帽子, 这一点与我们供应室管理理念正好相反。

1.1.2 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细节管理

中央消毒供应部的各项工作具有严格的标准和管理程序, 各岗位职责极为精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监测、发放等环节都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详细、周密的操作规范。工作中特别注重细节, 如对器械、物品清洗、消毒都设有严格的检查环节, 仔细检查各种器械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感叹。

1.1.3 严格的现代化管理和温馨的人性化管理

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围绕2条链进行管理, 即工作链、供应链。工作链:部门经理—护士长—护士—操作工。供应链:物品从污到净全过程管理。各类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制度执行, 必做的事情交接班时写在备忘录上, 相关人员阅读后必须签字,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用表格评比表示。工作岗位分配每日公示在磁性白板上, 分工具体、明确。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都采取了防范措施, 标示牌随处可见, 如“高热, 小心烫手”“开门时, 请留心门后有人”“注意安全”“此门必须常开”“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等, 公示的各种制度、通告、流程、排班体现出了成熟的管理架构与科学的决策规划。同时, 供应部还设置了“职工之家”“职工园地”, 使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注重团队精神和持续质量改进的团队。

1.2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

长庚医院由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于1976年创立, 为纪念其父亲而以父名命名。经过30多年发展壮大, 长庚医院目前已拥有台北、林口、基隆、高雄等7个院区, 8 300多张病床, 是台湾最大的医学中心, 每天的门诊量约有2.7万到2.8万, 占台湾每日门诊量的8%。现拥有长庚护理学院、长庚医学院、长庚护理之家等机构,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私立医院, 在台湾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声誉。

1.2.1 以人为本的院区建设

走进林口长庚医院的大厅, 可以看到醒目的“勤劳朴实”4个大字。林口总院一位主任介绍说, 这是王永庆董事长的教诲, 也是医院的院训。长庚医院的宗旨是“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 天下也没有简单的事, 勤劳朴实是根本”。医院设施均从病人实际需要出发,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如医院门诊大厅备有几十辆轮椅、儿童推车, 可供随时取用;各病区均有自制冰机供术后病人冰敷使用, 另有洗衣机、烘干机、微波炉等供病人家属使用;医院各处摆放着饮水机、一次性口杯、婴儿更换尿布台等;同时还配备了免费巴士开往台北各地。令人惊叹的是, 医院地下街服务部门犹如一座小城市, 设有花店、食品百货超市、取款机、医疗用品店等。地下餐厅有几十家餐位, 能同时容纳3 000人就餐, 饭菜种类齐全, 营养丰富, 为不同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务;地下街的墙壁挂满了各科室的特色简介, 为医院作宣传。

1.2.2 护理理念

长庚医院秉持全人照护的护理理念, 以临床、教育、管理及研究理论为基础, 人文教育为辅, 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及较高素养的护理人员, 为病人提供整体化、持续性与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并有效协助病人恢复健康、维持健康或获得安终。

1.2.3 护理管理

我们主要参观了林口长庚医院的门诊及感染科病房, 该科有50张床位, 护士编制为25人, 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专科护理师1人, 护士级别由N1、N2、N3、N4组成。管理分2部分, 一部分是副护士长、护士长、护理督导 (科护士长) 、护理部主任;另一部分是专科护理师, 也是N1到N4级护士。护士晋级没有年龄及工作年限限制, 只要考核达标, 条件合格, 便可晋级甚至一年可连升2级。护士排班实行严格的三班倒制度, 白班08:00~16:00, 小夜班16:00~00:00, 大夜班00:00~08:00;每个班次都由1名组长负责。该院护理人力编制设定原则:一般病房护士编制=A×90%, 助理员=A×10%。其中A= (床位数×护理时数×85%占床数/8h) ×1.38休假系数。根据占床率安排护理人力, 占床率大于85%即增派人力, 低于85%时, 以补休、借休的方式减少人力, 为临床医生、护士提供有力支持, 真正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病人创造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库存管理方面, 医生只要输入医嘱, 计算机便会自动收费, 库房会根据电脑显示的一次性耗材使用量自动发货, 科室只要确定基数即可。护士的护理记录全部电子化。医院设有配药中心, 每日静点药物、口服药物均在此配置后发放至各科室, 病人口服药物分装在透明塑料袋内, 塑料袋封口处有病人姓名、床号、药名、剂量, 病房计算机内有病人使用药物的剂型、颜色及该药物的全部使用说明, 便于护士查阅和核对, 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

1.3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是一所佛教医院, 医院缘于证严法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台湾东部边远地区受疾病困扰民众的关爱。经过艰难的起步和发展, 现已成为台湾东部唯一的医疗中心, 并已通过ISO国际认证。医院本着“人本医疗, 尊重生命”的创院宗旨及“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的工作任务, 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1.3.1 志工相伴

志工是慈济医院最大的特色。据了解, 志工大多为已康复的病人, 为真正回归社会, 感受人生价值, 他们回到医院做志工。慈济医院每天有200余名志工穿梭于病房及门诊, 他们的关怀及无所求的服务有口皆碑。在医院随处可见身着黄色背心的志工, 他们协助医院做各种辅助工作, 帮助指路、挂号, 守护在病人身旁, 尽其所能为病人提供帮助, 而这一切都是义务工作。志工们无怨无悔地付出, 搭建起病人及其家属和医疗团队沟通的桥梁。

1.3.2 以人为本

慈济医院引人注目的并不是高科技的医疗成就, 而是其深厚的医疗人文内涵。医院的建造、布局、科室的设置以及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都充分体现对病人及其家属的人性关怀。如为病人留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虽然就诊病人很多, 但并不拥挤。空间布置艺术化, 随处摆放绿色植物, 有些病区还设有空中花园, 花园里有病人自种的花木和瓜菜。病区随处可见为病人及其家属设置的茶室、餐厅、接待室。就医环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如无障碍设施和防滑设施等。另外, 为充分保护病人隐私, 不管是病房还是急诊留观室, 病床之间都有拉帘, 护士在进行每项操作前都会拉上布帘。

1.3.3 尊重生命

轻安居是一个日间照护病房, 专门收治失智、失记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白天在医院接受照顾, 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 适宜的健康操、物理治疗、智能学习等延缓其心智技能的退化速度, 也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轻安居随处挂有时钟, 时时给老年人以时间和空间概念;门禁系统、打卡机及墙得挂有一些怀旧照片, 能够唤起老年人回忆;固定家属接送, 以确保老年人安全。心莲病房是一个提供临终照护的安宁病房, 病房信守尊重生命理念, 努力维护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尊严, 护士长幽默地跟我们说:“我们要不择手段地使病人舒适”, 正是由于这样的信念, 心莲病房为晚期肿瘤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全人、全家、全程的照顾, 让病人在弥留之际享受人间最后的关爱。

1.3.4“大体老师”每个医学院都需要一些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慈济医学院用于研究的遗体基本来源于民众捐赠, 台湾人把这些用于医学研究的遗体尊称为“大体老师”。更重要的是, 慈济医学院把对“大体教师”的感恩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学生在这里不但学知识, 更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

2 感想与体会

这次有幸近距离地接触香港、台湾护理工作, 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观念。护理是一门帮助人的职业, 护士是温暖、安全、健康和爱的象征, 如何从病人及其家属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提供热心、细心、贴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是当前护理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1 在服务观念、护理管理等方面缩小差距

通过在港台医院的考察学习, 笔者深刻体会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内涵, 并从中认识到了我们与之在服务观念、护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应加强护理队伍培训, 即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人文精神培训和专科技能训练, 同时要更新管理理念, 提升科学化护理管理水平。

2.2 不断拓展护理专业服务内容和范围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护理服务范围和方式需要得到不断拓展。医院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充分提供个性化服务, 轻安居日间照护病房和临终照护的心莲病房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3 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参考台湾护理工作时数和人力资源配备, 科学安排护士班次, 占床率高时增补人力, 占床率低时利用补休、借休方式减少人力, 避免资源浪费。这对解决当前护理人力紧缺和浪费并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4 逐步构建护理资讯管理系统

台湾长庚医院的护理资讯管理使我们深受启发, 护理管理应向规范化、科学化与快捷化方向发展。护理部与计算机部门应共同构建护理行政管理系统和临床护理作业记录系统, 包括护理行政资料库、临床护理资料库、护理人员排班与考勤、医嘱处理等, 以提高管理效率。

2.5 人文素质尚需提升

上一篇:入党申请书该如何写下一篇:喜宴家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