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电机供电操作流程

2024-12-19

柴油发电机供电操作流程(共2篇)

柴油发电机供电操作流程 篇1

柴油发电机供电操作流程

先断开变压器进线柜总断路器

主配:PA1、PA15柜PB1、PB15柜

西配:PC1、PC11柜东配:PD1、PD11柜

↓分闸高压进线柜 H4-H5-H6-H7柜H10-H11-H12-H13柜

发电机在10 S内自动起动运行

发电机输出总断路器自动合闸

合 上 GP1 总 断 路 器 柜

↓↓

合上PG2-PG3柜合上PG4-PG5柜

↓↓

应急配电房西翼与东翼

EPA1、EPA4柜EPB1、EPB4柜EPC1、EPC4柜EPD1、EPD4柜

进行自动切换进行自动切换

↓↓

应急负荷受电应急负荷受电

柴油发电机供电操作流程 篇2

由于电喷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系统中的EMS (柴油机管理系统) 和AVR均是高精密的电子元器件, 价格昂贵, EMS要7万元人民币, 加上我们又是在靠近赤道的热带雨林的丘陵地带, 一年中有半年是雷雨季节, 所以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是中鼎国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开采的阿勃克煤矿, 位于马来西亚东部的加里曼丹岛的丘陵地带, 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6个多月是雷雨季节, 该煤矿年产25万t~30万t, 矿井采用4台电喷柴油发电机组并车供电方式, 发电车间集发电、配电于一体, 地面供电采用TN--S系统, 井下供电采用IT中性点不接地660V系统。车间为木质 (此地木料材质好, 价格便宜) 结构, 屋面采用压型彩色钢板瓦, 屋面坡度1/4。车间长40m, 宽12m。2003年4月份建造时按照国内二类标准设计并安装了防雷电设施 (当时是使用普通柴油发电机组) , 2006年6月份由于矿井的延伸及扩产全部更换为电喷柴油发电机组, 10月份进入热带雨季, 11月份由于雷击造成二台机组的EMS2 (控制单元) 、CIU (控制接口单元) 、DCU (显示控制单元) 、AVR (自动电压调节器) 全部损坏, 经济损失接近18万元人民币。事后我们将防雷设施进行改造, 并与电涌保护器 (SPD) 相结合。系统使用至今, 未出现损坏电子元器件的情况, 下面将改造后的情况介绍如下, 供大家探讨。

1. 屋面铺设避雷带、安装避雷针以防止直击雷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是由于流经被击物体的很大雷电流造成的, 电压高达数百万伏, 电流可达数十万安, 对设备危害极大, 其有效防范措施就安装避雷针、避雷网, 避雷线等方式。根据我矿实际情况, 采取了建立避雷网与避雷针相结合的措施。

制作及安装要求:

1) 屋面避雷网采用镀锌-40*4扁钢, 用MΦ6*50mm螺栓固定在压型彩色钢板瓦上, 间距1m左右, 为防止漏水应选择瓦的凸处钻孔, 连接时应将防水垫垫在瓦的下面, 不能垫在扁钢和彩钢瓦的中间;

2) 引下线采用镀锌-40*4扁钢, 为保证其不受损伤以及落雷时对被保护物产生“反击”过电压, 引下线用Φ51*5的PVC管套住, 引下线间距不宜大于18m, 沿外墙尽量均匀布置;

3) 单组接地体用∠63*63*5的镀锌角钢2根, 长度2.5m, 间距3m, 用镀锌-40*4扁钢连接后与引下线连接, 接地体顶端距地面1米, 共设置6组接地体;

4) 避雷针用Φ20镀锌圆钢, 长度1.5m, 顶端上车床加工成尖顶, 为抗风力应焊接3根斜撑;

5) 所有连接均采用手工电弧焊, 并在施焊处采取防腐处理;

6) 如为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 应在接地体上面厚度敷设50mm~80mm, 宽度超过接地装置2m的沥青碎石层, 以降低跨步电压, 保证人身安全;

7) 为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查引下线, 接地线的连接情况, 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8m处设置断接卡;

8) 安装后其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 否则应采取降阻措施, 我矿安装后测试为1.8Ω。

2. 室内敷设保护接地网, 以防止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是雷云之间的放电或雷云对地放电所形成的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 通过场耦合到各电线或设备中, 产生几千伏乃至几十千伏以上的感应高电位, 使设备损坏。防范感应雷的措施就是建立保护接地网, 将设备外壳有效接地。

保护接地网的制作及安装要求如下:

1) 应根据设备平面布置实际情况设计接地干线布置具体位置, 以连接被保护设备的距离最短为原则, 并应使之与避雷网的接地体之间距离大于3m;

2) 接地干线、支线、接地体连线均采用镀锌-40*4扁钢;

3) 单组接地体用∠63*63*5的镀锌角钢2根, 长度2.5m, 间距3m, 用镀锌-40*4扁钢连接后与接地支线连接, 接地体顶端距地面1米, 共设置6组接地体, 沿四周尽量均匀分布;

4) 接地网外缘应连成闭合形, 且将边角处做成0.5m半径的圆弧形, 以减弱该处电场;

5) 接地支线、干线、接地体采用手工电弧焊并进行防腐处理;

6) 保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 否则应采取降阻措施, 我矿安装后测试为2Ω;

7) 配电柜与接地支线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8) 发电机组与接地支线采用252铜线压紧铜接线耳镀锡后用M12螺栓连接。

3. 在可能引入雷电入侵波的线路安装阀型避雷器

我矿发电、变电 (两台380/660变压器供井下用) 车间建在井口附近, 供电线路相对简单, 有可能引入雷电波的线路只有两条:工业广场的照明供电以及宿舍区的生活供电, 因为这两条线路分布较远、分散。所以在这两条线路供电出口处布置两组 (6只) FS—0.22阀型避雷器以保护供配电设备, 宜安装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中间便于检修和更换。

4. 设立三级交流电源电涌保护器 (SPD)

SPD是英文surge protectiye device的缩写, 其意为电涌保护器, 是限制雷电反击、侵入波、雷电感应和操作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根据实践设立三级SPD保护器保护发电机的电子设备AVR及其他设备。安装及维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型基本原则

通流量的选择:SPD第一级保护器主要针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 仅靠他们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 IEC规定的最高防护标

准其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大于或等于100KV (10/350us) , 残压值峰值不大于2.5KV, 响应时间小于100ns;

第二级防护:目的是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限制到1500V~2000V, 对LPZ1-LPZ2实行等电位连接, 其雷电流通流量大于或等于40KA (8/20us) , 残压峰值不大于1000V, 相应时间不低于25us;

第三级防护:是最终保护的手段, 将残余浪涌电压峰值降到1000V以内, 其雷流通流量不应低于10KA;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UC) 的选择:

由于是TN-S供电系统, SPD最大持续电压值:

电压保护水平的选择:一般情况下, 只要残压值小于设备绝缘耐受值, 就能对设备提供足够的保护;

告警方式及结构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视告警和模块式35mm导轨安装。

综合以上原则, 参考同为基业公司的产品技术参数, SPD各级选型如下:

第一级:TPSB50/CTRL/NPE;第二级:TPSC40/NPE;第三级:TPSD20/NPE

2) 安装注意事项

a) SPD各级之间安装距离应大于10m;

b) 第一级两组TPSB50/CTRL/NPE安装在工业广场照明屏和宿舍区的生活供电屏的分支回路;

c) 第二级四组TPSC40/NEP安装在发电机控制屏两只隔离开关中间;

d) 第三级四组TPSD20/NPE安装在发电机出线侧;

e) 各SPD进线均用BV25mm2铜芯塑料线, 接地线均匀16mm2铜芯塑料线, 各线应尽量短而直。

3) 要定期进行检查, 特别是雷雨过后, 发现告示板颜色由绿色变成了红色即应更换模块。

4) 所有接地线应直接与室内保护接地网的扁钢直接相连, 并确保接触电阻降到最低, 最好是用铜接线耳镀锡后与扁钢用螺栓连接。

5. 设立ZH2-DC24末级保护EMS

上一篇:慢阻肺业务学习下一篇:工作笔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