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2024-06-15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精选9篇)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篇1

附件三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的实施依据;

3、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

1、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论证过程;

2、项目绩效总目标(阶段性目标);

3、项目预期投入情况;

4、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三、项目执行情况

1、项目执行过程中目标、计划调整情况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2、绩效目标(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

3、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区财政拨款、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4、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

5、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6、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四、项目绩效目标实现自我评价(重点)

1、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的对比分析;—1—

2、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原则和依据;

3、项目支出前实施对象的基本情况;

4、项目支出实施后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

5、项目支出对环境影响和对社会的持续影响;

6、项目实施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7、项目的后续工作安排和有关建议;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需与自评报告同时提交的相关材料

1、预算执行或决算报告;

2、项目验收报告;

3、基建项目财务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4、基建项目投资审核中心审核文件;

5、项目实施单位的有关管理规定;

6、评价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2—

详查报告编写提纲 篇2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欧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物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属已开采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石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A.2 区域地质

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的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A.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A.4 矿体(层)地质 A.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A.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 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说明矿山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A.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A.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察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察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察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A.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A.5.1 采样种类及其、方法、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数目,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 性。

A.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所取得的各项试验成果。A.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

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的勘察,矿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型生产矿山进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实际资料进行对比的,应对其矿石可选(冶)性、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A.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6.1 水文地质

A.6.1.1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和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A.6.1.2 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头高度、水质、水量、水温、补给条件及其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

A.6.1.3 预测矿坑涌水量。稳定矿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 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的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矿坑涌水量。

A.6.1.4 矿区供水水源评价。对矿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矿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对盐类矿床上、下可能存在的卤水资源也应进行评价。A.6.2 工程地质

A.6.2.1 论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各种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统计各类岩石的RQD值(岩石质量指标),评述岩体的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坑内开采的矿床应论述矿体及其近矿围岩的节理的规模、产状、充填物的性质、节理密度、各类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面、断裂面、软弱层面)的组合关系,评述岩体的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A.6.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A.6.3 环境地质

A.6.3.1 阐明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A.6.3.2 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 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A.6.3.3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方案。

A.6.3.4 煤矿应叙述井内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测试结果,结合井田地质条件和井田内邻近生产矿井的有关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评述其对未来矿井的建设、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A.6.3.5 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井田、矿床的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的分布范围与分级、地温背景、热源。A.6.3.6 放射性本底值较高的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危害的高背景值区。A.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A.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对矿体(层)的厚度、矿石品位、矿产资源/储量等进行数值和变化系数的计算,或进行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A.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和质量评述;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的质量评述;钻孔封孔检查及评述;孔口立桩标记及钻探班报表质量、岩矿心管理工作评述;简易水文观测及质量评述;水文地质孔的止水、抽水试验质量评述;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质量评述。说明槽、井、坑探工程规格、质量,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

对质量存在问题,但又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工程,应逐一进行质量评述。A.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的成图方法及质量。简述地质勘查工程的测量方法及质量。A.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其精度。A.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说明测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A.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光谱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样品的采集方法、规格及其确定的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作的检查结果;样品加工急K值(缩分系数)选择的依据。

各种化验分析内检、外检情况及质量评述。岩矿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单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稳定同位素(包括硫、铅、锶等)组成样、精矿样品等的加工、分析、鉴定工作质量的评述。

水样、岩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样的采样、测试及其质量评述。A.8 资源/储量估算

A.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说明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的内容。A.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A.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论述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

A.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的原则。A.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根据矿体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的分布。

A.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储量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A.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程度。

A.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资源/储量 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A.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A.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A.9.1 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A.9.2 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A.9.3 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他外部条件的概况。

A.9.4 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A.9.5 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

A.9.6 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

A.9.7 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A.9.8 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

A.9.9 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A.10 结论

A.10.1 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及其质量等做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A.10.2 总结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做出远景评价。A.10.3 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A.10.4 指出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

A.10.5 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A.10.6 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注:结论之后附照片图版,照片图版也可以单独成册。A.11 附图

A.11.1 勘查工作区交通位置图(也可以报告正文绪论部分的插图)。A.11.2 矿区勘查程度图(绘出前人历次区调、勘查的范围并注明工作年限和勘查阶段)

A.11.3 区域地质图

A.11.4 矿区地形地质图(包括图切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探矿工程分布位置)

A.11.5 矿区实际材料图 A.11.6 矿区测量控制点分布图 A.11.7 物探、化探数据图、成果图 A.11.8 采样平面图

A.11.9 含矿地层及矿层对比图

A.11.10 勘探线剖面图(有时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A.11.11 矿体(层)纵剖面图

A.11.12 砂矿和缓倾斜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和矿层等厚线图 A.11.13 矿体(层)水平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 A.11.14 构造控制程度图(附主要矿层底板等高线图)A.11.15 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纵投影图 A.11.16 钻孔柱状图(全部钻孔)

A.11.17 槽探、浅井、坑道工程素描图(全部工程)A.11.18 老硐(窿)分布图和新老坑道联系图 A.11.19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A.11.20 区域水文地质图 A.11.21 矿区水文地质图 A.11.22 矿区工程地质图 A.11.23 矿区环境地质图 A.11.24 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A.11.25 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A.11.2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

A.11.27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A.11.28 矿坑涌水量计算图

A.11.29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 A.11.30 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 A.11.31 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 A.11.32 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图 A.11.33 中段岩体稳定性预测图 A.11.34 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 A.11.35 外剥离量计算及剥离比等值线图 A.11.36 等温线图 A.12 附表

A.12.1 测量成果表(包括三角点测量成果、各种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线端点测量成果)

A.12.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煤层综合成果表、封孔情况一览表

A.12.3 采样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内和外部检查 分析、光谱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岩矿鉴定结果表、重砂分析结果表

A.12.4 煤质化验成果表(可选性、煤岩、一般分析)A.12.5 矿石、岩石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表;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 A.12.6 各工程、各剖面、各块段的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 A.12.7 矿石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 A.12.8 资源/储量估算综合表

A.12.9 块段资源/储量表、矿体资源/储量表、矿床总资源/储量表 A.12.10 主要含水层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 A.12.11 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A.12.12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综合编录一览表 A.12.13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A.12.14 气象资料综合表

A.12.15 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表 A.12.16 矿坑涌水量计算表

A.12.17 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 A.12.18 水质分析成果表 A.12.19 土样分析试验结果汇总表 A.12.20 瓦斯测量结果表 A.12.21 地温测量结果表

A.12.22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 A.13 附件

A.13.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 A.13.2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A.13.3 工业指标推荐报告 A.13.4 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

A.13.5 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A.13.6 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A.13.7 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A.13.8 投资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委托(预)可行性研究合同书、委托监理合同书

A.13.9 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复印件)、项目监理报告

A.13.710 矿产资源储量主管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篇3

1、前言

1.1 概述

阐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

说明矿区编号、矿区的行政管辖、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和交通情况。相邻矿区的名称、相对位置和边界。

矿区边界拐点编号和坐标及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矿区内包含的各采矿权和探矿权名称及边界拐点号、坐标、采矿标高、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1.2以往地质工作概述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查前历次矿产地质勘查、矿山生产勘查、储量核查检测等有关储量地质工作的时间、单位、范围、对象、地质工作程度(或资源储量核实)、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

1.3矿区内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述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生产采选规模、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等。建议以矿山开采情况表、矿山核实 情况表、矿山储量动态监督情况表等表格的形式表现。

1.4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全矿区资源储量)等。说明工作单位、勘查资质证号书、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等。

1.5特别情况说明

如果有些情况在上述没有包括而特别需要说明的,在此处特别说明。

2.矿区地质

简述矿区所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述。

2.1矿床特征

说明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等。

2.2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2.3 矿石质量 2.3.1 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2.3.2 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

2.3.3 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数量及比例。2.5矿体(层)围岩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以及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2.6矿床共(伴)生矿产

简述共(伴)生矿产类型,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矿山对共(伴)生矿产利用情况,评价综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

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未利用矿区要简要叙述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区应叙述新成果。已开采矿区应简单叙述生产选矿(或加工)工艺流程、列表反映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精矿产率、精矿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对矿石主要组分工业利用和共伴生矿产回收进行评述。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 水文地质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历年矿井系统涌水量,说明矿山供水水源地现状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4.2 工程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井巷和采区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矿山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4.3 环境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环境地质现状,矿区存在的自然灾害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叙述矿山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5.矿区开发利用方案

6.核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6.1 叙述本次核查工作方法和质量评述 6.2 资料收集情况及对资料可靠性评述

6.3 对本次核查工作的实测资料的手段、方法、合理性及质量进行评述

7.资源储量估算

7.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说明本次核查工作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及依据。7.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拐点编号及其坐标、埋藏深度)、具体矿种和矿体(层)号;开采矿区已设置采矿权的,应分采矿许可证内、证外(或设计范围内、外)等,分别估算消耗、保有资源储量。

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说明核查的方法,对已进行过勘查的矿区延用原勘查报告的估算方法,未进行勘查的矿区则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复杂程度等来确定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同时论述选择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合理性,写明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公式。

7.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的原则

叙述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块段或剖面平均厚度、品位、面积、体重和矿体(层)平均品位及各种校正系数(含矿率、荒料率、岩溶率)等参数的确定原则。

7.5 矿体(层)圈定原则

对新发现的矿体和矿体变化块段,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体(层)变化规律,分别叙述单工程矿体(层)圈定和工程间矿体(层)连接、内(有限)外(无限)推断原则。

7.6 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

说明采空区分布情况、采空区边界圈定原则和依据;压覆矿产地段,应叙述压覆矿产边界圈定原则及处理方法。

7.7块段划分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原则和块段编号方法(注:尽量沿用原块段划分,对已采或采矿权设置部分,可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划分)。

7.8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根据矿体(层)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矿山开发程度)确定的经济意义,对资源储量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叙述各类型保有资源储量划归条件及空间分布。

7.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矿区截至基准日保有、消耗、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各类型资源储量比例,以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同时列表反映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外各矿体(层)保有、消耗、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以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

7.10 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说明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确定原则、估算结果(可用插表或与主矿产资源储量表合并),并说明其综合利用情况。

7.11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述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的问题,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及评述其影响程度。

7.12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进行资源储量结果对比,阐明资源储量变化,对已上表的资源储量进行准确的扣减,避免重复统计,同时分析资源储量变化的原因。

对比的基准是最近正式批准(或认定、备案)的报告,或者虽未 正式批准(或认定、备案),但已上表的资源储量(以下简称最近报告)。应用关系图说明本次核查范围与最近报告范围的关系,用文表说明重叠范围内资源储量(含矿石量、品位、金属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8.矿山经济技术评价

简述各矿山的实际生产能力、产品方案、年产量、年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年销售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

9.结语

1)对本次资源储量核查的质量(包括资料完备程度、资料可靠性、实地考察情况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新认识作出概括性的、结论性的评述,对今后矿山开发经济效果做概括性的评述。分析评价矿区资源储量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利用情况和利用潜力分析。

2)评价开采技术条件,指出需防治的主要问题。

3)指出矿山今后生产勘探(探矿)和开采、矿石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4)建议注销核查的保有(占用、压覆、残留)资源储量情况。10附图(按本项目成果数据库技术要求制作)

1)核查矿区套合平面图(包括地形图层、地质图层、勘探程度(上表矿区)图层、核查区范围图层、矿权图层、探矿工程图层、开采前矿体边界轮廓图层、核查矿体边界轮廓图层)。

2)核查矿区采掘工程图(井上井下对照图)(含探矿工程图层、采矿工程图层、采矿权图层、采空区图层、核查矿体边界轮廓图层、压覆图层、热毒、水淹区等图层)。

3)核查矿区开采前资源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垂直纵投影图或资源储量水平纵投影图)。

4)核查矿区资源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垂直纵投影图或资源储量水平纵投影图)。

5)核查矿区代表性勘探线剖面图或中段平面图。6)核查矿区品位-吨位曲线图和矿区成本-吨位曲线图。7)其他图件 11.附表

1)核查矿区地质资料目录一览表。2)核查矿区块段资源储量分割对比表。3)核查矿区矿体资源储量利用情况统计表。4)核查矿区资源储量统计汇总表。

5)其他表格。各核查矿区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包括: 新增工程测量成果表; 新增工程质量一览表;

新增各类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成果表; 新增化验结果质量(或内、外检对照表)统计表; 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基本分析成果表;

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组合分析成果表(估算其伴生资源储量时); 单工程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 断面、块段平均厚度、品位计算表; 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也可作正文插表); 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过程表(必须包含面积、品位);

消耗、保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总表(包含资源储量和其对应品位)。

12.图件属性表 1)核查矿区属性表;

2)核查矿区原上表矿区属性表; 3)核查矿区采矿权属性表;

4)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利用情况属性表。13.附件

1)勘查资格证书; 2)任务书;

3)××省(市)国土资源厅划定核查矿区范围批复; 4)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 5)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6)历次资源储量审查批准书、备案证明材料; 7)历次各部门下达或批复的工业指标; 8)采矿权人对提供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9)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原核实、简测(检测)报告、年报的评估、确认的书面意见,等等。

地质简测报告编写提纲 篇4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

简要说明使用单位的委托书、合同书对勘查工作的要求,本次工作的目的。

第二节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简述说明矿区位置、地理座标、边界范围、面积、与相邻矿山的关系、交通情况(插交通位置图)及自然地理、经济和开发等概况。

第三节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区内以往进行的地质等工作情况,主要成果,最后提交报告的勘查阶段及审批单位、文号、审批意见,并对其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第三节 矿山开采情况

已开采矿区应阐明矿山企业性质、矿山隶属关系、开采时间、设计、生产建设规模及生产概况,累计采出量和损失量,影响开采的重大问题等。

第四节 本次工作情况

简述说明本次工作的起讫年月,完成的各种工作量(列表),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对利用原地质资料的,还应简述资料的来源、可靠程度和利用程度。

第二章

地质矿产特征

第一节

矿区(床)地质

概述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位置,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等。

第二节

矿体(层)特征

说明矿体(层)的总数量、总厚度、含矿率、空间位置、分 布规律及相互关系,各工业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规模和变化规律以及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

第三节 矿石质量及其它特征

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含量、粒度、形态、嵌布等,说明矿石化学成分、主要组份(有益、有害)的含量、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对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应叙述这方面的内容。对于煤矿应侧重对煤质方面的叙述。

阐述矿体的淋失带、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说明矿石的工业类型、自然类型、品级及其比例、空间分布和矿体的围岩及夹石情况。说明共伴生矿产情况。

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 水文地质

论述各含水量(隔)水层特征:地下水水质、动态及补、迳、排条件,与地表水体、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说明主要充水因素,以及相邻矿山生产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预测矿坑涌水量。提出防治矿坑水的意见。

第二节 工程地质

简述矿体及围岩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对矿床顶底板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以及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作用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

第三节 环境地质

简要说明矿区的地质环境现状和矿床开采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如煤应论述瓦斯、煤尘、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测试结果及地温状况,可结合邻近生产矿井、小煤矿有关资料的分析、评述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

计算储量

第一节

储量计算采用的工业指标、方法及依据、主要参数的确定、矿体的圈定原则。

第二节

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原则。

第三节

共、伴生矿产的储量计算方法及结果。

第四节

储量计算结果。

说明各类、各品级的探明储量及比例和分布,以及总储量,保有储量,品位(列表)。

第五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有关储量计算中需要说明问题,储量计算地段内原提交储量的块段、类别、数量及储量的关系进行说明。

第五章

矿产概略技术经济评价

对矿床投入开发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概略评价。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次工作的程度及主要成果,对矿床的控制和研究程度、资料的完备程度及质量作结论性评述。

第二节 本次工作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第三节 对今后勘查工作或矿山生产勘探和开采的建议。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附图:

1、矿区或井田地形地质图

2、勘探线地质(或勘探线储量计算)剖面图

3、储量计算有关图件

4、参与储量计算的典型槽探、井、坑道素描图、钻孔柱状图

5、其它有关图件

附表:

1、矿山的开拓、开采工程调查表

2、各类测试分析结果表

3、储量计算有关表格(包括各工程、各剖面、各块段的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储量计算综合表等)

4、其它有关表格 附件:

1、与勘查工作有重要关系的技术资料

2、允许开采范围的批件可采证(已开采矿区)

3、勘查协议或合同书

4、其它有关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篇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制

二○○三年十月

说明

1.为规范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管理,严格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立项制度,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特编制本提纲。

2.本提纲供经地级市科技局和自治区有关委、厅、局(行业办)审查认定申报列入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的课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使用。使用时根据不同课题的具体情况可对有关内容进行调整。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等非开发性课题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发生的内容适当调整和简化;技术开发性的课题,应按本提纲认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申报科技开发贷款的项目(课题)按国家科委编制的“科技开发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要求编制。

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简要明了,定量分析数据准确,避免单纯的宏观、定性、不确定的论述。

5.可行性研究报告要严格课题经费的预算,申请科技三项经费支持的课题,应根据科技三项经费的开支范围说明用途。

6.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经济效益分析部分应配以表格计算,包括总成本费用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

7.对于更新改造项目(课题)应注意与原申报单位关系的处理、生产规模的选定,课题新增量的计算口径的统一,侧重增量分析,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采用课题前后法,即假定课题前的状态在课题计算期内不变化,然后预测课题后的状态,最后计算新增量。

8.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别、申请单位、申报部门、填报日期等内容。

9.软科学研究课题可行性研究编写提纲另行编制。

10.可行性报告必须正式打印成册,手抄者不予受理。

11.本提纲由自治区科技厅负责解释。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课题单位名称、法定地址、法人代表姓名及职务、主管单位名称、科研情况(含科研及技术开发成就、技术力量、技术装备)、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装备及基础设施、资产状况和经济状况(现金流量、债务、损益情况)概述。

2.课题背景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依据,课题实施的必要性、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意义,课题研究与开发概述,承担单位实施课题的优势。

二、国内外现状、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

同类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开发水平、研究方向和重点,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技术需求、竞争情况调查及趋势预测分析,以及课题技术水平、所处地位的论述。

技术开发产品的主要用途、经济寿命期、更新换代时间,产品国内外、本地区的生产能力、产量和销售方向、销售量、竞争情况和供需关系的调查及趋势预测分析,以及课题产品性能、质量、生产能力、价格的竞争力论述。

课题完成后对行业技术进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论述。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

1.课题研究与开发论述

主要研究与开发内容、课题技术关键及其作用、效果论述,课题创新点论述,要求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和课题实施前后的比较。

2.课题技术基础和产品可靠性论述

课题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基础论述。阐明课题实施前已进行的技术准备,研究与开发前期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小试研究、技术开发前期研究、技术鉴定、技术来源和技术成熟度等情况,包括技术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的技术基础情况,论述课题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对产品开发的课题,同时要阐明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小批量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及产品在实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

3.引进技术可行性论述

引进技术、装备的来源与水平,引进、消化、吸收的可能性。

四、实施课题所需条件及解决措施

1.条件需要论述

实施课题所需的人才、资金、仪器设备以及资源、原辅材料的种类、数量、来源论述。

2.承担单位具备的条件及欠缺条件解决措施

阐明课题实施前对所需条件进行的准备和解决措施的可行性。

五、课题实施方案

1.研究与开发技术方案

课题的研究开发的原理、方案、目标(建设规模)、技术方法、工艺路线的论述。

2.工艺流程

绘制工艺流程图,提出主要工艺参数,确定主要物料的平衡。

3.课题“三废”处理措施和方案

4.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

5.课题实施进度计划

六、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1.环境保护

论述课题实施和投产运行或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拟采用的预防、治理措施。

2.劳动保护和安全

课题实施和投产运行或课题成果推广应用过程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影响程度分析,采取的保护措施。

七、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1.课题投资估算

估算课题总投资额,按课题具体内容逐项计算,并列出标准依据,根据计

算结果编制投资估算表。包括研究与开发费用、新增设备、引进设备、电力增容、环保设备等在内的课题全部投资内容,按规定的标准费用逐项计算。

2.资金筹措

按资金来源渠道,分别说明各项资金来源,使用条件。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银行、贷款条件、利率、偿还方式和时间。同时说明单位自有资金的筹集计划和可能。

3.投资使用计划

考虑课题实施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投资使用计划;说明还款资金来源和计算依据,编制贷款还本付息计划。

八、经济、社会效益及学术价值、知识产权分析

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生产成本和总和,并分别列表计算结果。

2.财务分析

以动态分析为主,对课题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分析。

3.社会效益分析

对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的影响。4.学术价值分析

5.知识产权分析

九、风险分析

主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市场风险分析、技术风险分析,分析课题的抗风险能力,其中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进行盈方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课题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十、课题主要承担人员概况

1.课题负责人情况

主要包括姓名、近期从事相关研究开发项目(课题)的名称及成果、近5年承担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等情况。

2.主要承担人员情况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篇6

1.前言

1)说明本报告所针对的是单位工程或是分部工程,应按主要分部、子分部、单位工程分别提出评价报告。

2)说明编写本报告的条件:以承包单位对分项工程的自检合格资料为基础,根据监理工程师日常巡查、旁站、建筑材料试验见证取样、平行检查、复查、资料审核等方式所掌握的情况,结合本工程初验意见

3)编写本报告时应注意掌握的总体要求;做到评价意见客观、公正、真实;对监理工程做出综合描述;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及观感质量等

2.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名称(全称)和参建各单位(项目法人、承包、设计、监理等单位)

2)

3)

4)工程规模(如建筑面积、层数、高度)及用途 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及地质概况 设计主要要求。如抗震设防、防火及地下室人防、屋面防水与保温、配电设施与自动设施控制等

5)工程特点。如工程的功能、地基基础和主体工程的结构形式、跨度×开间或柱网间距、装饰特色等

3.质量评价依据

1)设计文件

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国家、地区现行标准

3)试验、检测所遵循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4)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或其他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

5)《施工承包合同》和《建设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4.质量受控状态

1)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与承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衔接情况及其效果的描述,着重叙述监理工程师对工序、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复检、质量认可的情况。抽检、复检成果汇总和分析

2)所用检测主要仪器;复测、复检数据汇总和分析(如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等方面的数据)

3)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试验或检测成果(含承包单位自检试验;监理单位抽检、平行试验)及沉降观测成果汇总和分析意见

5.分部工程(含分阶段)质量评价

1)简述承包单位对分项工程自检质量等级情况

2)综述监理工程师日常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核查情况

3)根据本分部工程的功能特点说明其质量状况。综合上述两节,按验评标准和方法提出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意见

6.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1)综述土建(或其他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价情况;叙述水电和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行结果

2)着重叙述观感质量评定和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结论

3)综合评述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裂缝、倾斜等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情况和结论

4)综合以上三节,对该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提出意见;对实现合同约定的质量控制目标进行评述

本报告附件

1.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复测成果汇总

2.试验成果汇总表

3.监理抽检、复检结果汇总图表

4.各种测试、试运行记录报告

5.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和有关单位核定意见书

6.竣工预验收成果汇总表

7.计分项目的计分结果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篇7

一 概论

本项目建设兰西县兰西镇城东街(兰西县佳亿亚麻制品有限公司院内),建设性质为技改,建设内容;年产12万套亚麻汽车坐垫生产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占地6480平方米,改造车间面积200平方米新建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3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万元。

二施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施工单位以往所承担的建设项目施工情况以完成项目的立项、备案工作,取得发改部门的项目备案确认书以取得土地部门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部门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项目采取的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以取得环保部门评估论证。4 目前以完成投资36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31.其中,新建1600平方米厂房,投资160万元,改造房屋200平方米,投资6万元,支付设备预付款194万元

三 施工单位的资质情况

兰西县佳亿亚麻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门从事亚麻系列制品生产 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生产投资500台(套)

年生产10万套,年实现产值4000万元人民币,实现利税200多万元,现有员工132人,拥有现代化管理团队及专业设计人员,技术人才雄厚,组织机构健全。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最初人工作业到现在拥有现代化机器生产,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从最初一、二个品种,到现在可生产三大类24个品种,其生产的“超亿牌”亚麻汽车座垫在2004年被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评为优质产品,目前,公司生产的亚麻座垫销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

四 施工的依据及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篇8

一、设置XXX专业的必要性(该部分重点从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方面进行分析)

二、设置XXX专业的可行性

(一)专业历史及办学效益(需新申报的新专业无需填写此项)

(二)专业课程建设的初步成就(需新申报的新专业无需填写此项)

(三)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四)实习实训建设情况

三、开设XXX专业的基本思路

(一)专业定位及培养模式

(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师资配备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篇9

评估报告

(编写提纲)第一章 概况

一、建设项目概况

简要说明项目由来、主管机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设项目批准(备案)机关及文号,拟建地点,拟用地范围、面积、坐标,拟投资规模。

二、目的任务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概况

位置、交通,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

四、建设项目用地及周边地区以往地质工作 简述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单位名称、工作时限、提交的地质成果、评审备案(审批、认定)情况及储量类型与数量;建设用地压覆区内矿区(产地)情况。

五、建设项目用地及周边地区矿业权设置情况 勘查、开采单位名称、矿种、范围及拐点坐标、法人、生产规模、探矿权、采矿权证号、有效期等情况;建设用地压覆区内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

六、本次调查情况简述

(一)调查工作起止时间、工作范围及投入的主要工作量。

(二)调查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储量报告)。

(三)调查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工作方法、精度;地质编录、取样方法、化验及其质量等)。

(四)调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必然性论证

一、建设项目必要性论证

二、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不可避免性论证

(一)项目选址方案对比分析及现选址方案最优化论证。

(二)项目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及现设计方案最优化论证。

三、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第三章 建设项目压覆重要资源储量估算

一、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及其依据

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三、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确定的依据、方法,计算公式,压覆区边界拐点坐标、标高及面积

四、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原则

五、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六、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按矿体(层)、矿区、探矿权、采矿权人估算被压覆的资源储量(含表格)。

七、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一)本次结果与所依据的储量报告估算结果对比分析(储量类型、数量变化及其原因)。

(二)本次估算结果与对应储量表中资源储量数据对比分析(储量类型、数量变化及其原因)。

第四章 经济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详细论述建设项目与被压覆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附件:1.项目批准(备案)等文件(复印件,加盖项目单位公章)

2.编制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本单位公章)3.编制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委托函或者合同(原件)

4.建设单位确定压覆区范围论证材料 附图:1.地形地质图(1/10000或1/5000,标明项目的拟用地范围、压覆区范围)

2.原储量报告在压覆区的资源储量计算图(或组图)

3.资源储量计算图(或组图)

4.压覆区(地段)地质(代表性)剖面图 5.资源储量计算所利用工程的钻孔柱状图 6.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所依据储量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

7.项目拟用地范围、压覆区范围、压覆区内探矿权、采矿权范围和矿区(产地)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

8.建筑物平面分布图(含拐点坐标)

附表:1.储量估算表

2.测量成果表

上一篇:优秀标语下一篇:临港六中政教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