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

2024-07-13

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共6篇)

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 篇1

自制酸奶

刚刚尝了口昨天自制的酸奶,味道好好噢自制酸奶,酸味不算太重,很香滑自制酸奶。以后就可以吃自己做的酸奶啰,呵呵,高兴啊!自制酸奶

外表(瓶子)虽然不美,但有内在美嘛自制酸奶

原来自制酸奶是很简单的,而且我个人认为自制的比市面上的还要好吃。以下就是自制酸奶的简单方法了。

材料:在市面上买的原味酸奶1小盒,牛奶1大盒。(以后可以用自己留的酸奶种)

做法:

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 手指测温更便捷点,洗手指比洗温度计简单多了=。=||| 这个时候舀几勺冷却下来一点的牛奶慢慢地加入那两勺酸奶菌种里升温,主要是为了让冰冻许久的乳酸菌重新活跃,适应环境。接下来将混合好的酸奶菌种倒入牛奶里,搅拌好,盖子盖紧了。(不用担心,乳酸菌厌氧)神器出现!没错!就是优X库的HEAT TECH保暖服。。网络上有很多人用电热毯或者是浴巾包着放预热过的烤箱什么的保温。我就突发奇想用保暖服包裹着容器,再加一层黑布放太阳下。

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 1.全脂奶粉与糖混合,用水调成甜奶汁,加热煮沸后,取下奶锅,盖上盖,冷却。2.在冷却过程中搅拌1~2次,以防止结奶皮。

3.当冷却至40℃左右(以不烫手为宜)时,加入市售酸奶作为菌种(也称“引子”),和奶汁搅匀,倒入干净的杯子里,用干净纸或杯盖盖严进行培养发酵。

4.发酵时间的长短依不同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天于室温下培养5~7小时;冬天可将杯子泡入40℃左右的温水中保温,培养6~10小时,待奶汁凝固并产生酸香味时,放冰箱或冷水中冷却即成酸奶。您所说的疏松多孔还有水分渗出,很可能是您奶粉冲的太稀了..饮食须知

酸奶切记不要空腹喝,因空腹时饮用酸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

饮用时,最好不要加热,因酸奶中的有效益生菌在加热后会大量死亡,营养价值降低,味道也会有所改变。

牛奶量能够供你喝两天为宜,约500毫升,做多了放置的时间过长,酸奶会变得太酸,那样就不好喝了。

容器最好选市场上卖的那种冰箱和微波炉兼用保鲜盒,这种容器密封效果好,酸奶不易变质。

做酸奶时不要放糖,吃时再放口感更好。

质量标准。优质酸乳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组织细腻,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如果酸乳中有气泡或瓶盖上鼓或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说明鲜乳在发酵过程中已被杂菌污染不能食用。如生产种(发酵剂)出现以上情况,坚决不能用于生产,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在适温下超时,乳凝很少、乳清分离,甚至不乳凝,出现大量悬浮物并出现臭味,说明菌种衰退严重或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应停止使用。如菌种衰退,可把衰退的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进行提纯复壮,再进行繁殖,即可得到优良的生产种。

用奶粉做酸奶。

在缺少鲜奶的地方,也可以用奶粉来做酸奶。取一两全脂奶粉,加八钱白糖,用一斤水调成甜奶汁。煮开以后,取下奶锅,盖上盖,凉到不烫手的时候,就可以倒入准备好的容器里,加入两三匙酸奶作为菌种。发酵时间也是八小时左右。

用含糖的速溶全脂奶粉做酸奶,奶粉用量要多一些,糖量要少一些,其他过程完全一样。

用两斤左右的牛奶放入锅中加热,同时倒入半斤左右的酸牛奶,充分的搅拌,牛奶热了以后关火(不要让牛奶沸腾)。牛奶凉到四十度左右,用高压锅放水加热到四十度,将牛奶放入干净的玻璃杯中,盖好盖子,放入高压锅中。不点火,直接将高压锅的盖子盖好,放上保险阀,闷十分钟左右。拿出来放凉了,可以放到冰箱里,味道更好。准备材料:

1、任意品牌酸奶一杯/袋/盒(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 度(微波炉加热常常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用勺子搅拌一下再试温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被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

如何用酸奶机自制酸奶?

使用家用酸奶机制作酸奶的好处

使用家用酸奶机制作酸奶营养价值更高,味道更纯更卫生,不加任何防腐剂,口感新鲜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制任意口味:为消费者时尚消费,对个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供方便享受自己动手制作酸奶的乐趣。除了制作酸奶还可以制作色泽各异味道不同的奶酪。酸奶机可以制作无糖酸奶,为糖尿病患者解决了补充营养的难题。用前准备 :A、酸奶机的准备:清洁酸奶机,把密封反应缸放在桌子上,然后

将两只手放在密封反应缸盖上,两只手靠近密封反应缸的前半部分,双手的外边向下压住密封反应缸的边缘,用手指向上搬动前边缘,即可打开反应缸盖用柔软的湿布清洗机器,如有污渍可使用温和的清洗剂清洗注意:禁止将酸奶机主体浸泡于任何液体内 B、原材料的准备到市场、超市购买自己口味喜欢的酸奶、鲜牛奶和果汁、饮料、巧克力、白糖等自己想添加的辅料 注意: 一定购买低温储存带活菌种的纯味酸奶,不是常温的酸性乳饮料,一定购买合格的没过期变质的原辅料

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原料质量:原料奶一定要新鲜并保证消毒灭菌,此外原料酸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品酸奶的好坏 鲜奶的浓度:鲜奶中水的含量会对酸奶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鲜奶中牛奶的含量越纯,制成的酸奶味道越好 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和原因:

如果酸奶制成后,稠度不够,请检查一下事项 保证用于做酸奶的牛奶、奶粉是否新鲜 ★是否在原料奶超过40℃时与原料酸奶混合,应检查原料奶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自酸奶详细步骤:(买家必看)

1. 把冷冻的酸奶发酵剂从冰箱拿出; ★2. 用开水对酸奶机的容器进行杀菌消毒;(第三步和第四步切记一定按照步骤来)★3. 在容器里倒入少量的纯牛奶(温度43°C左右),再把酸奶发酵剂整小包倒入容器,用勺子或筷子充分搅拌均匀; ★4. 把剩余的纯牛奶倒入容器,用勺子或筷子再次搅拌均匀; 5. 把容器盖盖好,放入酸奶机本体内; 6. 在本体内加入温水;

7. 把酸奶机的上盖盖好;

8. 插好插头,酸奶机开始工作;微电脑酸奶机需要设定好发酵时间(详情请参照使用说明书);

9. 用纯酸奶作发酵源时,发酵时间6-8小时;用酸奶发酵剂作发酵源时,发酵时间8-12小时;发酵时间会受环境温度及原料初始温度的影响,所以环境温度低或用冷藏的牛奶制作时需适当延长时间。但最长不超过14小时。(用纯酸奶作发酵源时最长不超过10小时)

10.发酵好的酸奶凝结成“豆腐花”状,温度在40℃左右可立即食用。夏天的时候,放入冰箱冷藏下,酸奶香味纯正,口感极佳;

11.酸奶在食用前,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要求填加水果汁、果糖、蜂蜜等进行调味后食用; 12.没有喝完的酸奶需要在4℃下冷藏。◆注:

1.(制作酸奶时,请买家按照时间来做,稍有出入,影响不大)2.(夏天制作的时候,可不必将鲜奶加热至沸腾,可像烫酒似的将鲜奶的原包装一起放进热水中浸泡数分钟,温度即可。若是奶粉的话,在冲烫之后务必晾凉至温,才可开始制作)

3.(使用发酵剂制作,一定要按照菌粉与奶源的比例来制作,一包发酵菌粉配一公斤奶源,但是切记一升奶不等于一公斤奶,一公斤水=一升水,牛奶密度稍高与水,请买家把握)

最全的酸奶制作资料

制作酸奶的心得体会 篇2

早上一个人去超市,买了必要的材料,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酸奶。首先,我往锅里倒了两袋纯牛奶。过了一会儿,牛奶的味道传遍了房子的每个角落。我真想一口气喝光所有的牛奶。当我准备喝的时候,牛奶煮沸了。我赶紧关了火,加了一勺糖。我觉得可能不够甜,应该加两勺。于是我加了两整勺白糖,尝了尝。“哇,真好吃!”我大叫,那奶的味道和旺仔奶一模一样,心比蜜甜。然后我要等到牛奶冷却到353,335,440度的室温再加酸奶,但是牛奶的冷却速度比蜗牛慢,我不能再等了。于是我拿了个小电风扇,不停的吹着牛奶,牛奶终于凉了。于是加了两勺酸奶,感觉乳酸菌繁殖速度不会快,就一勺一勺加。不知不觉,一整杯酸奶都倒进了牛奶里,我搅拌了一下。我还特意设置了闹钟。这六个小时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一边看时间,一边想酸奶会是什么味道:酸的,甜的,还是……各种味道都浮在脑海里。“叮”的闹钟响了,我急忙跑过去品尝。哇,原来如此。我带我妈去品尝我的作品,我妈说做的很好

好和超市买的不分上下,听到妈妈这样的评价我心里乐开了花。

初中生制作酸奶的心得感想 篇3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制作酸奶的心得感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制作酸奶的心得感想1

今天,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酸奶。

回到家,我翻开了科学书,找到了做酸奶的方法:首先,把一瓶纯牛奶倒入锅中蒸煮3-5分钟,并加入两勺白糖;然后把煮熟的牛奶冷却到35度到45度;接着把两勺酸牛奶放进牛奶中;最后把牛奶倒入保温瓶中保温。

看完了做酸奶的过程,我立刻找来了做酸奶的材料,有:奶锅、牛奶、酸奶、白糖、保温杯、勺子。

找到了做酸奶的材料,我有些得意忘形,心想:做酸奶原来这么简单啊!可是想起妈妈告诫我的话:“不能骄傲自满,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所以我不能掉以轻心。

我学着科学书上做酸奶的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把它做好。首先,我把一瓶牛奶挤进奶锅中。可是,由于我急于求成,把牛奶挤出锅外,溅了一身牛奶。做酸奶多么需要耐心啊!

接着,我把奶锅放在电磁炉上蒸煮。过了四分钟后,牛奶渐渐地冒起青烟,显然,牛奶煮熟了。

等牛奶冷却后,再把准备好的酸奶小心地倒进牛奶中,搅拌均匀。

最后,我把调制后的牛奶倒入保温杯。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便迫不及待地跑下楼。把保温杯中的牛奶倒出来,然后细细品尝自己的“杰作”。可是,这酸奶却一点也不甜,原来在做酸奶的过程中忘记加糖了。

虽然我做的酸奶不好喝,但是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做酸奶。所以及时不加糖,喝起来也特别香甜。

初中生制作酸奶的心得感想2

星期六的晚上,妈妈和颜悦色地说:“我教你做酸奶怎么样?”“真的吗?”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我先把容器拿开水冲洗一遍,倒干净水,又倒上半包牛奶,然后从冰箱拿出两小袋双歧杆菌。我认真观察它只有方便面调料包那么大。便拿出剪刀剪开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又把剩下的奶倒进去,盖上盖子,连上电源。我一会儿打开看一看,一会儿打开看一看。妈妈看我心急的样子,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酸奶要经过六到八个小时发酵。做事要有耐心,不能着急。”我只好先去睡觉,结果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在看酸奶。

第二天清早,我脸都没洗,跳下床就跑去看酸奶发酵的怎么样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发现酸奶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它居然呈半凝固状态,就像米饭汤,我的心情一下由欣喜若狂变得大失所望。狠狠地扔下盖子,扭身走掉。这时妈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儿子,别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想:妈妈说的对,一次不行可以做第二次。

于是我百度了酸奶制作方法:制作酸奶必须恒温46°以上,要发酵六到八小时,牛奶和双歧杆菌勾兑时要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加入一滴水,中途尽量不要频繁打开盖子,喜欢味甜的可以加入冰糖。按照这个方法,我又做了一次,这次没忘设置时间和温度。又等了一个晚上,一份鲜嫩、香甜、美味、可口的手工酸奶诞生了。乍一看像一块儿嫩豆腐,仔细看像一块儿完美无瑕的白玉,让人垂涎三尺。

酸奶观察及制作教案 篇4

杨怡

酸奶观察及制作

教学目标:

1.能动手制作酵母菌涂片,能熟练使用显微镜。

2.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通过对照实验制作酸奶,知道酵母菌发酵最适宜温度与时间。教学安排:一课时,六人一组 教学难点与重点:

1.介绍涂片的制作方法,每组同学必须亲手制作酵母菌涂片,并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能在高倍镜下找到酵母菌并观察记录酵母菌的形态。

2.了解菌种接种最好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通过对照实验知道酸奶制作的最适宜温度、时间。

教学准备: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培养皿、镊子、50ml烧杯、滴管、生理盐水、酸奶、过期酸奶、纯牛奶、保鲜膜、一次性塑料水杯、一次性吸管、标签纸、恒温培养箱。教学过程:

一、制作酵母菌涂片、观察酵母菌形态

问:酸奶味道酸酸甜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看酸奶里有什么? 教师:简单介绍显微镜使用方法,强调学生要先用低倍镜看再用高倍镜看。详细介绍酵母菌涂片制作方法:

第一步:先取载玻片一块,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生理盐水。第二步:接着取少量新鲜酸奶均匀涂在生理盐水中,注意量不可过多,酸奶过多在显微镜下不宜观察到酵母菌个体。第三步:最后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有气泡。

学生: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许多小圆点,并且他们有的在动。教师:你们观察到的小圆点是酵母菌,就是这些酵母菌让酸奶具有酸酸甜甜的味道,新鲜酸奶中酵母菌是活的,所以你们看到酵母菌在动。现在换用高倍镜观察下酵母菌是什么形状。

学生:我们在高倍镜下看到酵母菌是圆形的,许多酵母菌都聚集在一起。

问:过期的酸奶为什么不能喝?我们来看看过期的酸奶里酵母菌是怎样的?

学生:过期酸奶里的酵母不会动哦,都死掉了。

教师:很好,过期酸奶里的酵母菌是死菌,死去的酵母菌不再有生物活性,所以不会起到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二、采用对照实验制作酸奶

教师:把刚在的仪器收拾整理干净,请同学们把手洗干净,我们一起来制作酸奶,看看谁能成功!先介绍制作步骤:

第一步:先把纯牛奶水浴加热煮沸后凉至到40度左右温度,把制作酸奶所需工具都煮沸消毒(一次性塑料水杯、一次性吸管),目的是杀死容器中的其他杂菌,保证菌种的无菌接种。

第二步:按照酸奶、纯奶大约1:4的比例加入到塑料水杯中,用吸管搅匀并在杯口封上保鲜膜,以避免菌种培养过程中空气中的杂菌污染酸奶。

第三步:在杯子上贴上自己姓名标签,可以选择26度恒温培养箱、38度恒温培养箱以及14度室温培养8小时左右。学生:酸奶一般在什么温度下保存?

最全的小学成语复习资料 篇5

一、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二、动物成语大全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獐头鼠目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降龙伏虎 一龙一猪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犬马之劳 万马齐喑 一马平川 天马行空 快马加鞭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 蛛丝马迹 兵荒马乱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鞍前马后 人强马壮 猴年马月 青梅竹马 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 心猿意马 悬崖勒马 千军万马 香车宝马指鹿为马 害群之马 厉兵秣马 塞翁失马 盲人瞎马 脱僵之马 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鸡〗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鸡犬升天 闻鸡起舞 杀鸡吓猴 杀鸡取卵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呆若木鸡

〖狗〗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犬马之劳 猪狗不如 鸡犬不惊 兔死狗烹 鼠窃狗盗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偷鸡摸狗画虎类狗 关门打狗

〖猪〗猪突g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封豕长蛇 凤头猪肚 一龙一猪

〖鸟〗鸟尽弓藏 笨鸟先飞 如鸟兽散 小鸟依人 惊弓鸟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凤毛麟角 鸦雀无声 燕雀安知 鹤立鸡群鹤发童颜 风声鹤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燕语莺声 鹊巢鸠占 鹦鹉学舌 蜻蜓点水

〖兽〗困兽犹斗 如鸟兽散 人面兽心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洪水猛兽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决 鹿死谁手 中原逐鹿 象牙之塔 盲人摸象 猫鼠同眠 黔驴技穷 一丘之貉 管中窥豹

〖鱼虫〗金蚕脱壳 蝇头微利 花飞蝶舞 螳臂挡车 鱼跃鸟飞 如鱼得水 独占鳌头 井底之蛙 瓮中捉鳖 虾兵蟹将 鹬蚌相争 如鱼得水沉鱼落雁 缘木求鱼

三、数字成语:

一:一言九鼎 一心一意 一马当先 一目十行 一落千丈 一举两得 一如既往

二:独一无二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二三其德 一分为二 一清二白 二三其德

三:三顾茅庐 三生有幸 三长两短 三从四德 三言两语 三令五申 三长两短

四:四面楚歌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四分五裂 四通八达 四海为家 低三下四

五:五谷丰登 五脏六腑 五湖四海 五彩缤纷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体投地

六: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 五颜六色 六亲无靠 六尺之孤 三头六臂 三姑六婆

七:七窍生烟 七嘴八舌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情六欲 七拼八凑 七零八落

八:八面威风 八面玲珑 横七竖八 八方呼应 八斗之才 半斤八两 耳听八方

九: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一言九鼎 九霄云外 九牛二虎 三教九流 三六九等

十:十全十美 十拿九稳 五光十色 十恶不赦 十万火急以 一当十 十室九空

百: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步穿杨 破绽百出 百折不挠 百里挑一 百无禁忌

千:千载难逢 千里迢迢 千篇 一律 千钧一发 千方百计 千变万化 千锤百炼

万:万水千山 千变万化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千门万户 气象万千 万紫千红

1.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中原文化概论最全考试资料 篇6

一、填空题(共24分)

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人为性、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9.名剎“少林寺”始建于(C)

A.西晋时期 B.唐代时期 C.北魏时期 D.五代时期 10.下列书院不属于中原的是(B)

A.应天府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伊皋书院 D.紫阳书院 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3.豫中文化区的中心城市为新郑、平顶山、郑州和许昌。

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江氏家族 和庾氏家族。

5.在中国书坛上,被称为“北方书圣”的是北魏时期的 郑道昭。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 北宋。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 春秋 时期的郑国子产。

9.佛教在中原的繁荣阶段是在我国的 唐朝 时期。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许行。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一是洛阳 龙门石窟。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0分)

1.郑韩文化属于(B)

A.豫东文化区 B.豫中文化区 C.豫西文化区 D.豫北文化区

2.被书坛誉为“行书鼻祖”的是(B)A.钟繇 B.刘德昇C.蔡邕 D.褚遂良 3.“画圣”吴道子为(A)

A.唐阳翟人 B.晋涅阳人 C.隋汝南人 D.宋白波人 4.下列剧目属于清官公案之类的是(B)A.《秦香莲》B.《抱烙柱》 C.《蝴蝶杯》D.《反五关》 5.有“我以不贪为宝”之美誉的人物是(B)A.商鞅B.子罕 C.许衡 D.程颢

6.在《灵宪》中正确解释月食原理的是(D)A.张遂 B.李诫

C.玄奘 D.张衡 7.“医圣”张仲景为(A)

A.东汉时期人 B.西晋时期人 C.隋代时期人 D.唐代时期人

8.下列礼节不属于婚日礼的是(D)A.添箱 B.暖房 C.送贺

D.合婚

三、名词解释(12分)1.中原物态文化:中原物态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2.文化区域: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3.饮食文化: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食物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和饮食活动中的科学技术,艺术,宗教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哲学,习俗,礼仪等都在饮食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

四、简答题(20分)

1.中原民间艺术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

(1)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审美特征(2)中原民间艺术的变异性审美特征(3)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审美特征(4)中原民间艺术的扩布性审美特征(5)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性审美特征

2.中原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164)3.中原书院教育有着怎样的特点? 教育特点:(1)“兼容并蓄”“门户开放”(2)注重自学(3)质疑问难(4)因材施教(5)纪念先贤,传承学派(6)刻印书籍,鼓励学术(7)尊师爱生

五、论述题(24分)

1.试述宋代中原儒家对儒家文化传播的贡献。(P135)2.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掌握中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动权?

以新的文化直觉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1)在“先进文化”引领方面更加主动。(2)深化改革,在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上更加主动。(3)在加快培养,形成新的“人才方政”方面更加主动(4)在文化投入方面更加主动(5)在文化政策创新方面更加主动

中原文化概论

1. 什么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中原文化是产生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它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辐射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它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1)根源性(2)核心性(3)丰富性(4)人为性(5)散播性

2. 简述农业文明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中原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大陆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原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农业文明为纽带的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主导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明清以后,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丧失和江南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更新相对缓慢,但其基本精神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对一以贯之。3. 简述中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1)确证古代中原文明的历史基础。(2)传达中原文化精神的良好途径。(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争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4)丰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厚重素材。(5)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4. 简述中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引导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原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和主干。换句话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对程度上是以中原文化为起点和核心,同时吸收和融汇其它文化而形成的。第二章

1.什么叫文化区域?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始于什么时期?

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成始于我国的分封制时期。2.按照不同的条件,中原文化区域有哪些划分法?

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崇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从考古学的新石器文化角度看,可分为仰韶文化区,屈家岭文化区,大汶口文化区。从行政区,地理位置,天文星区,人文理念,风俗习惯等特征看,可将其分“五方”典型区域,即豫中文化区,豫东文化区,豫西文化区,豫南文化区,豫北文化区。

3.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分别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1)豫中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农商并重,本末兼行。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隆礼重法,尚贤贵和。从学术思想看,儒,道,法,墨,兵等思想兼并包容。从民风风俗层面看,朴实敦厚,崇尚自由。豫东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好稼穑,重储藏,辅以商业,崇尚自给自足。从政治文化层面看,礼贤崇道,尊儒尚仁。从学术思想看,道家,儒家,纵横家,兵家等兼包并容。从民风层面看,祭祖祀神,忠孝信义。

(2)豫西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农商并重,百业兼容。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隆礼重道,尊儒崇佛。

从学术思想看,道,儒,佛诸学交融,纵横家,谶纬之学异彩纷呈。从民风民俗层面看,乐善宽容。

(3)豫南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商农并举。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重兵贵法,崇尚建功立业。从学术思想看,儒,墨,法诸学互摄,兵,农,医等家交融。从民族民风层面看,“楚风豫韵”尚气力,喜夸奢,好商贾。(4)豫北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以农为本,兼重工商。从政治文化层面看,尚忠勇,尊谏诤。从学术思想看,尊儒尚法,兵家,纵横家并重。从民风民俗层面看,古朴仗义,好气任侠。

4.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的主流文化分别是什么? 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郑韩文化和崇岳文化。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伏羲——瘀伯文化,陈宋文化。豫西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河洛文化。豫南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河洛文化,郑韩文化,陈宋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徽文化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豫北文化区域的本土文化是殷商文化和濮卫文化。第三章

1.《诗经》反映了怎样的中原文化?

(1)诗河文化(2)神祗文化(3)婚恋文化(4)服饰文化(5)饮食文化

2.中原历代有哪些主要诗词名家?

两汉时期:张衡,朱穆,应季先,息夫躬。南北朝:谢灵运,谢庄。江革,江洪,江总

唐代时期:杜甫,白居易,刘禹锡 3.中原历代有哪些主要散文名家?

秦汉时期:李斯,贾山,贾宜,朱穆,魏晋时期:钟会 潘尼,4.中原历代有哪些主要书法家?他们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何贡献?

李斯————新的书体“小篆”。许慎写的“说文解字”对后人书法理论体系和文字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王铎的行草书对后人的影响最大。等等。

5.中原历代有哪些主要画家?他们对中国的绘画艺术有何贡献?

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李唐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李迪是使南宋花鸟画改变的代表人物。李伯安擅长中国画。6.中原戏曲名家有哪些贡献?

豫距在清代,民国年间,最杰出的好是小旦李剑云。豫东调流派的唐玉成富于变化的激情演唱。豫西张同庆,张小乾,张富寿的人。20世纪50年代豫剧的六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7.中原民间艺术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

(1)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审美特征(2)中原民间艺术的变异性审美特征(3)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审美特征(4)中原民间艺术的扩布性审美特征(5)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

性审美特征 第四章

1.简述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崇俭抑奢,摒弃浮华的精神状态是道家文化遵循的生活信条。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发展规律是道家文化蕴涵的生活秦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统治者假借儒名行专制之实,阳儒而阴法。韩非的“告奸”理论,在中央被皇权利用改造成御史制。明太祖朱元璋按照法家的轻罪重刑,实行重典治国。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思想影响到明清两代的“文字狱”。从法家理论的崇奉者秦始皇“焚书坑儒”算起,智慧。

2.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道是什么(2)道的作用(3)道的特点(4)道的规律(5)道的本质

3.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庄子更详尽的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

4.为什么说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

道家之道做为一种出世子道,返璞归真之道,超现实主义之道,启迪找那些在现实中心灰意冷的人走上了以追求自然来陶冶情操的避世主义之路。体现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格至上,道德至上的文化,一种讲究如何为人之道的文化。第五章

1.举例说明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的两个黄金时期?

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北宋。东汉章帝建初四年,为了讨论五经异同,在洛阳白虎观召开科儒学大会,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辩论,讨论的结果由班固写成了《白虎通义》。北宋时期,崇县人程颢,程颐是理学的代表人物,洛学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周游列国都过中原哪些地方?留下哪些古迹? 他访问了卫,陈,蔡,宋,郑。3.孟子见梁惠王表达了什么观点?

(1)君王应该只讲仁,义。(2)应该与民同乐。(3)提出仁政。即统治者必须让人民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使之能够生活下去。

4.孔子的弟子中有哪些是中原人?主要有哪些事迹? 子张,子贡,卜商,漆雕开。

5.汉代中原的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对儒家文化传播有什么贡献?

晁错,戴德,郑兴,韩愈。

6.宋代中原的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对儒家文化传播有什么贡献?

邵雍,程颢,许衡。第六章

1.中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有什么贡献?

法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商鞅,申不害,韩非,李斯等有是中原人。

2.秦以后法家的思想文化是如何继承发展的?

真可谓是代不绝书。法家的思想是符合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是适应当时物质文化水平的,因此它影响了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

3.为什么说法家是代表当时新兴阶层的利益?法家有什么主要主张?

法家的主要主张是尚法,尊君,强调以法解决现实问题,法术势结合的统治思想。

4.韩非的“法,术,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是指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韩非首先强调法的地位。韩非认为的势,主要指君主手中的权势,权威。韩非提出的术是指君主统治的手段和策略。5.法家的“法”与现代的“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法家的重型政策和愚民政策,专制王权和压制议论的方式,与民主和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今天的法治概念。在法家的法治思想中,君权至上,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是为君权服务的工具,而不是制约或限制君权的制度。重型治国的主张是法家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第七章

1.简述佛教文化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佛教对中原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原文化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中原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佛教对中原地区的绘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还为中原文化带来了新的文化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佛教还在哲学上有着很大的影响。2.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出现了玄学与佛教哲学中空论的渗透。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神不灭论与神灭论的争论。佛教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完成了中国化的自我选择,为中国固有哲学对佛教哲学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哲学起到了推动与催化的作用。3.佛教对中原文化有着哪些方面的影响?

(1)对思想的影响(2)对文学的影响(3)对艺术的影响(4)对民俗方面的影响 第八章

1.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由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继而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所以才有了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的产生的社会基础。同时,周王室的没落和衰败,其文化,政治控制力的消弱,也为墨家学说的形成,提供了宽松的客观环境。3.简述兵家诞生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日益衰落,各诸侯国为了给自己

国家的利益,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招纳军事人才,或积极抵御敌国进攻,以求自保,或积极谋划进攻邻国,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兵家就应运而生了。兵家文化产生的背景自然也包括一些隐形的因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使社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科学技术也相应发展起来。

6.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原政治文化有哪些影响?

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原政治文化也有很大影响。按照五行相胜与朝代的胜衰更替相符合。历史的发展是按五行相胜说顺序,一代一代循环往复。关羽的忠,义,仁,智,勇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岳飞是英雄的代表,激励着中华儿女抵御外辱,报效祖国。第十二章

1.什么是饮食文化?

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食物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和饮食活动中的科学技术,艺术,宗教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哲学,习俗,礼仪等都在饮食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

2.为什么说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从古至今,我国有关饮食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其二,第九章

1.古代中原科学技术的产生与黄河有什么关系?

中原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流域科技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地区。

2.古代中原科学技术由盛渐衰的时代节点在什么朝代? 以南宋政治中心的南迁为分界 3.四大发明为什么会在中原孕育?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中原地区的书写材料就不断变化,中原先人一直进行着书写材料的探索。刻板印刷术最早出现在洛阳。孙思邈提出硫黄伏火法的配方。指南车最早发明于洛阳,随后发明指南针。第十章

1.中原民俗可分为哪些类型?

(1)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2)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3)军事民俗文化,以信仰,岁时节日,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2.中原民俗有哪些特色?

(1)世俗性:世俗性体现为敬畏,感恩,祈福与戏谑,舒适型还表现为通俗性。(2)渗透性。(3)鲜活性。首先是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其次是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再次是可以教化人心,匡正风气。最后,弘扬民俗文化还具有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

第十一章

1.了解中原风物名胜的类型和特征。

类型:古都风貌,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特征:悠久的历史性和鲜明的地域性。

2.作为官员文化象征的诸葛亮与包拯意象对中国社会有着怎样的影响?

诸葛亮是不图荣华富贵,不谋私利,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包拯是除暴安良,善恶有报的精神。诸葛亮与包公作为官员文化的代表,成为交易后人,激励官员的活教材。

3.作为民间文化代表的关羽与岳父意象对民俗文化有着怎么的影响?

汉语中和饮食有关的词语数量众多。其三,历史上在饮食方面作出贡献的人都被奉为圣人。其四,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礼的本原。总之,中国饮食活动,饮食思想与中国文化同生共长,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的中国饮食文化。3.饮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1)饮食文化具有民族性(2)饮食文化具有包容性 4.饮食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传统食物的摄取对象不同。(2)饮食品制作方法不同(3)饮食风俗有差异

5.中原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豫菜的适应性很强,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咸宜,为了照顾特殊的口味,豫菜还有“另配小料请君自便”的传统:用小巧玲珑的盘,碟,杯,瓶,壶等盛放姜末,蒜泥,葱司,芥末,麻酱,腐乳,香醋,辣椒油,芝麻酱等,供食者按自己口味随意选配。

6.简述中原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1)面食为主,稀稠搭配(2)粗粮细做,花样翻新(3)制汤讲究,味道清醇(4)五味调和,质味适中。

第十三章

1.简述中原私塾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特点:(1)学生来源广泛,实行有教无类(2)严格要求,打好基础(3)坚持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4)因势利导,重视儿童的兴趣。(5)私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影响:可以看出古代中原私学源远流长,分布广泛,影响深远。其授业者往往是一些名师硕儒,学术精湛,颇能吸引学生,其教育面之广,规模之大,对以儒家为内容的汉文化的传播,对社会教化功能的发挥,丝毫不亚于官学教育。私学对古代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试述中原书院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的特点。发展历程:(1)中原书院的萌芽阶段(2)中原书院的兴盛时期(3)元代中原书院(4)明代中原书院(5)清代书院 教育特点:(1)“兼容并蓄”“门户开放”(2)注重自学(3)质疑问难(4)因材施教(5)纪念先贤,传承学派(6)刻印书籍,鼓励学术(7)尊师爱生 3.两宋时期中原著名的书院有哪些?

崇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百泉书院,龙门书院,花洲书院。伊皋书院,欧阳书院。

5.试析中原书院文化的贡献及其影响?

贡献:首先,中原书院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次,中原书院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再次,中原书院促了社会进步。影响:中原书院在其存在的千余年间,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学术传播的昌盛,培养了一代代济世安邦的栋梁人才和学识渊博的鸿儒大师。中原书院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进步,为传承创新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十四章

1.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涵是什么?

党的十七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论述,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思想既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赋予新时期,新阶段文化发展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1)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是全方位,全局性的发展繁荣。(2)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是以发展为手段,以繁荣为目标的发展与繁荣。

2.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主要论述,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地位,作用,走向和趋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其次,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再次,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满足中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总之,推动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满足中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3.如何理解新的文化直觉?

新的文化自觉其根本点当在对文化的本质力量的深切了解,对当代世界文化潮流的深刻洞察,对近代中国文化问题的正确判断和对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使命的清醒认识及自觉担当。新的文化直觉,首先要体现在国家层面上。新的文化直觉,同样体现在省级层面上。

4.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掌握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动权? 以新的文化直觉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1)在“先进文化”引领方面更加主动。(2)深化改革,在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上更加主动。(3)在加快培养,形成新的“人才方政”方面更加主动(4)在文化投入方面更加主动(5)在文化政策创新方面更加主动

6.结合河南实际,谈谈实现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 路,新举措。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强省建设(2)要树立“以人为

本”的理念(3)要努力建设“八大文化体系”(4)实现大开放,大创新,大团结。

重点:

地域文化(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总 述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中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1.中原文化的概念

中原文化是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辐射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2.中原文化的构成

中原物态文化、中原制度文化、中原行为文化、中原心态文化。

3.中原文化的特点

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人文性、散播性。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农耕文化对中原文化精神的哺育

2.中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三节 中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中原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中原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也就是中原地区遗留下来的以物质形态为标志的文化遗产。是指中原人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它包括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等。

2.中原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1)确证古代中原文明的历史基础

(2)传达中原文化精神的良好途径

(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

(4)丰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厚重素材

(5)开发旅游经济、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

3.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亦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无形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承载空间。它是相对于各民族可传承的物质遗产即所谓的“有形遗产”而言的,大致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遗产。

4.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1)见证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荣历史与维护我国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

(2)传承民族精神的途径

(3)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与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4)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5)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地位及影响

1.中原文化催生了中国文明的形成2.中原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3.中原文化导引了中华民族精神

(1)自强自立精神

(2)崇文重教精神

(3)重功致用精神

①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农商并重,本末兼行。

②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隆礼重法,尚贤贵和。

③从学术思想看,儒、道、法、墨、兵等思想兼包并容。

④从民风民俗层面看,朴实敦厚,崇尚自由。

2.豫东文化区

(1)豫东文化区的历史渊源

(2)豫东文化区的文化特征

①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好稼穑,重储藏,崇尚自给自足。

②从政治文化层面看,礼贤崇道,尊儒尚仁。

③从学术思想看,道家、儒家、纵横家、兵家等兼包并容。

(4)勤俭节约精神

4.中原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资源

第二章 中原文化的典型区域形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认识中原文化的典型区域形态与划分方法。

2.了解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及其历史渊源,理解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的文化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1.文化区域

所谓文化区域,即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它的形成,既是这个区域文化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与别的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具有空间性、时间性、相对的个体稳定性和绝对模糊的融合性特征。

2.中原文化的典型区域划分

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从考古学的新石器文化角度看,可分为仰韶文化区、屈家岭文化区、大汶口文化区。

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天文星区、人文理念、风俗习惯等特征看,可将其分为“五方”的典型区域,即豫中文化区、豫东文化区、豫西文化区、豫南文化区、豫北文化区。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上)

1.豫中文化区

(1)豫中文化区的历史渊源

(2)豫中文化区的文化特征

④从民风民俗层面看,祭祖祀神,忠孝信义。

第三节 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下)

3.豫西文化区

(1)豫西文化区的历史渊源

(2)豫西文化区的文化特征

①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农商并重,百业兼容。

②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隆理重道,尊儒崇佛。

③从学术思想看,道、儒、佛诸学交融,纵横家、谶纬之学异彩纷呈。

④从民风民俗层面看,乐善时尚,豁达宽容。

4.豫南文化区

(1)豫南文化区的历史渊源

(2)豫南文化区的文化特征

①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商农并重,百业并举。

②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重兵贵法,崇尚建功立业。

③从学术思想看,儒、墨、法诸学互摄,兵、农、医等家交融。

④从民风民俗层面看,“楚风豫韵”,尚气力,喜夸奢,好商贾。

5.豫北文化区

(1)豫北文化区的历史渊源

(2)豫北文化区的文化特征

①从经济文化层面看,以农为本,兼重工商。

②从政治文化层面看,尚忠勇,尊谏诤。

③从学术思想看,尊儒尚法,兵、农、医等家交融。

④从民风民俗层面看,古朴仗义,好气任侠。

第三章 中原文化的主要文艺载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原文艺的主要载体及其特点。

2.了解中原文艺名家及其贡献,理解中原文艺所蕴含的中原文化。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1.中原文艺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2.中原文艺的特点

(1)开创性

(2)引领性

(3)兼容性

(4)先进性

第二节 诗 词

1.《诗经》所反映的中原文化

(1)诗河文化

(2)神祗文化

(3)婚恋文化

(4)服饰文化

(5)饮食文化

2.中原历代诗词名家及其代表作

3.中原历代诗词所体现的中原文化精神

(1)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精神

(2)关心民众疾苦、大济苍生的民本主义精神

(3)雄放豪迈、义薄云天的英雄主义精神

(4)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精神

第三节 散 文

1.中原历代散文名家及其代表作

2.中原历代散文所体现的中原文化精神

(1)现实主义精神

(2)浪漫主义精神

(3)大气磅礴、雄健豪放的精神

(4)理论上的开拓创新精神

第四节 书画艺术

1.中原书法艺术及其名家

甲骨文;钟鼎文;李斯的小篆;“行书鼻祖”刘德昇;蔡邕的《笔论》、《九势》;“楷书之祖”钟繇;“北方书圣”郑道昭;孙过庭《书谱》;“神笔”王铎。

2.中原绘画艺术及其名家

文人画先驱宗炳;“画圣”吴道子;郭熙的《林泉高致》;李唐的“大斧皴”等。

第五节 戏曲艺术

1.戏曲的种类和名剧目

2.戏曲中所体现的中原人文精神

(1)蕴含着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2)彰显“惩恶扬善”的思想观念

(3)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蕴含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3.戏曲名家及其贡献

第五节 民间艺术

1.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

(1)民间歌曲(2)民间歌舞(3)民间器乐(4)民间说唱(5)民间游艺(6)民间工艺

2.中原民间艺术审美特征

(1)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审美特征

(2)中原民间艺术的变异性审美特征

(3)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审美特征

(4)中原民间艺术的扩布性审美特征

(5)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性审美特征

第四章 中原道家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道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解其核心内容。

2.了解老庄在道家文化中的地位,理解中原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1.道家思想的实质

2.道家文化的核心

第二节 道家文化的产生与流变

1.老子与中原文化

2.道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原先秦道家代表人物

1.老子及其学说

《道德经》

(1)道是什么;(2)道的作用;(3)道的特点;(4)道的规律;(5)道的本质。

2.庄子及其学说

3.关尹与列子

第四节 中原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1.推崇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品格。

2.提倡恬淡素朴、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3.主张用中道和合的原则来处理自身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心胸豁达,在郑自嘲为丧家之犬。

②陈蔡之间,绝粮七日,三问弟子,弦歌不衰。

③自我评价,不无掩饰。

④路遇狂人、隐士,不为其劝说所动。

2.孟子见梁惠王

(1)孟子与梁惠王的义利之辩

第五节 中原道家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1.道家文化在本土的影响与传承

2.道家文化在域外的影响与传承

第五章 中原儒家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儒家文化的产生和流变情况。

2.了解中原儒家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理解儒家文化的主要概念。

3.了解孔孟在中原的史迹及其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1.儒学开山人物孔子

2.儒家文化在中原传播和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

第二节 儒家文化的产生与流变

1.儒家的起源

2.儒家文化的流变

(1)先秦儒家文化

(2)汉代的今古文经学

(3)魏晋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学说

(4)唐代儒、道、释的合流

(五)宋明理学

(六)清代乾嘉学派

(七)“五四”以后的新儒学

第三节 儒家文化的主要概念

1.仁;2.义;3.礼;4.智;5.信;6.恕;7.孝;8.悌;9.中庸;10.中和;11.三钢八目。

第四节 孔孟在中原的史迹

1.孔子问礼中原和周游列国

(1)孔子向老子问礼

(2)孔子周游列国

(2)孟子劝梁惠王 与民同乐

(3)孟子向梁惠王提出的仁政

第五节 中原儒家的代表人物

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儒家的代表人物

2.汉、唐时期中原儒家的代表人物

3.宋、元时期中原儒家的代表人物

4.中原新儒学的代表人物

第六节 儒家文化在中原的遗迹

1.儒家名人的故里、墓祠

(1)子贡故里和子贡墓

(2)子路墓

(3)闵子骞墓

(4)二程故里和二程墓

(5)邵雍祠

(6)韩愈墓

(7)许衡墓

2.祭祀儒家先哲的文庙和学习儒家文化的书院

3.其他和儒家有关的古迹

(1)学堂岗圣庙

(2)弦歌台

(3)子路问津处

(4)孔子击磬处

(5)孔子还乡祠

(6)孔子避雨处

(7)孟子游粱祠

第六章 中原法家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法家文化的产生和流变情况。

2.了解中原法家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理解法家的主要思想。3.理解法家思想与当代法治思想的区别。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如何认识法家。法家的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法家文化的产生与流变

1.法家的起源

2.法家的流变

法家的三个学派。

第三节 法家的主要思想

1.尚法

2.尊君

3.强调以法解决现实问题

4.法、术、势结合的统治思想

第四节 中原法家的代表人物

1.子产;2.邓析;3.子罕;4.吴起;5.商鞅;6.申不害;7.韩非;8.李斯;9.杜周;10.长孙无忌。

第五节 法家思想与当代法治思想的区别

1.法家思想的不足

2.当代法治思想——良法

第七章 中原佛教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佛教文化在中原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2.理解佛教的的基本精神,了解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渗透情况。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1.理论创新精神

2.众生平等精神

3.和谐理念精神

4.因果报应精神

第三节 佛教文化在中原的传播与发展

1.汉代——初传阶段

2.魏晋南北朝——发展阶段

3.隋唐时期——繁荣阶段

4.宋元明清——衰落阶段

第四节 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渗透

1.对思想界的影响

2.对文学界的影响

(1)词汇内容扩大

(2)语法产生变化

(3)文学得到发展

3.对艺术界的影响

(1)宏伟建筑的模板

(2)雕刻艺术的范例

(3)中原音乐的新声

4.对民俗方面的影响

第八章 墨、兵等诸家对中原文化的濡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墨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掌握墨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的思想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概述

1.什么是墨家。

2.什么是兵家。

3.什么是阴阳家。

4.什么是农家。

第二节 墨家文化的产生与影响

1.墨子其人及《墨子》一书。

2.墨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3.墨家的主要思想。

(1)墨家的政治思想。

(2)墨家的经济思想。

(3)墨家的宗教思想。

(4)墨家的军事思想。

4.墨家思想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1)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对经济思想的影响。

(3)对宗教思想的影响。

(4)墨侠精神的影响。

(5)对科技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兵家文化的产生与影响

1.兵家文化产生的背景。

2.兵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3.兵家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1)秦汉时期兵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2)南北朝时期兵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3)隋唐时期兵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4)宋元时期兵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5)中华民国时期兵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阴阳家、农家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1.阴阳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1)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阴阳家对中原地理文化、科技文化的影响

2.农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1)农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农家对中原耕种文化、水利文化的影响。

点。

(5)数学。商代甲骨文中十进制记数;春秋战国时期,分数概念、整数四则运算和九九表;《墨经》,点、线、面、方、圆等几何概念;《九章算术》。

(6)医药学。《庄子•刻意》,体育医疗;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症)施治”; 刘禹锡,《传信方》。

(7)地学。谢庄,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玄奘,《大唐西域记》。

(8)冶金。商代,安阳、郑州等大规模青铜冶铸作坊遗迹;

第九章 中原科技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代中原地区的主要科技发明与成果,掌握古代中原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原因,重点掌握中原科技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人物。

第一节 概述

古代中原科技的概况。

第二节 科学技术在中原的产生与发展

1.地理环境为中原科学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1)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水、与河流关系密切。

(2)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河流关系密切。

(3)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原科技文化。

(4)古代农业的发达带动了中原科学技术的繁荣。

2.治水活动促进了中原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治水活动促进了中原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治水活动催生了现代中原科学技术的新辉煌。

3.政治文化中心催生了古代中原科技文化的灿烂辉煌

第三节 中原科技的辉煌成就与中原科技代表人物

1.中原科技的辉煌成就

(1)天文学。甲骨文中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月食和新星等的记载;世界上关于陨石的最早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张衡,地动仪;张遂,世界上第一次测出了子午线长度;浑天铜仪。

(2)气象学。甲骨文中大量关于天气现象的记载。

(3)物理学。燧人氏,钻木取火;《管子•地数》,磁石记载;庄子,极限概念、物质无限可分理论;《墨经》,有力、平衡、杠杆、简单机械、小孔成象、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研究,提出朴素的时间(“久”,即宙)和空间(“宇”)的概念;《庄子•徐无鬼》,声音共振记载;《韩非子•有度》,有关“司南”的记载。

(4)化学。唐三彩及特点;宋代,官瓷、钧瓷、汝瓷及特

司母戊方鼎;青铜器焊接、合金技术;巩义铁生沟和南阳、林州等地的冶铁遗址;温县,烘范窑;三国魏人锺会,《荛论》中载有黄铜——铜锌合金。

(9)机械。春秋以前,铜犁,春秋末期,铁制小农具,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农具已相当普遍;辉县固围村战国魏墓,全套铁农具。春秋时,杠杆提水的工具——桥(即桔槔);安阳殷墓,整套马用挽具;辉县战国遗址,战车;唐代侯白《启颜录》,立井式水车;刘禹锡《机汲记》,高筒转车。

2.中原科技代表人物

历算家张苍;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建筑学家李诫;科学家、艺术家朱载堉;当代毕昇王永民。

第四节 四大发明与中原沃土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都诞生于中原这块沃土。

1.造纸术。古代中原先人对书写材料的探索:“蔡侯纸”的发明。

2.印刷术。东汉,“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3.火药。唐代孙思邈记载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

4.指南针。战国以前,司南已被运用在车辆上;指南车最早发明于洛阳;曹魏马钧,精巧的指南车。北宋,指南针。

第十章 中原民俗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原民俗的类型、特色和主要内容,重点掌握中原民俗的文化特质。

第一节 概 述

什么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的地理分区;中原民俗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中原民俗的类型及特色

1.中原民俗的类型。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

2.中原民俗的特色。

(1)世俗性及其表现。

(2)渗透性及其表现。

(3)鲜活性及其表现。

第三节 中原民俗的内容及文化特质

1.中原民俗的内容

(1)中原民间礼俗。①生活礼:相见礼;家庭礼;宾客礼;嵩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嵖岈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其他风景名胜区。

2.中原风物名胜的特征

(1)悠久的历史性

(2)鲜明的地域性

贺吊礼。②生育礼:怀孕;取名。③婚嫁礼:婚前礼;婚日礼;婚后礼。④丧葬礼:葬前礼;葬日礼;葬后礼。

(2)中原民间节日。①春季节令:立春;春节;火神节;元宵节;填仓日;二月二;春社;清明节;谷雨节。②夏季节令:浴佛节;端五节;雨节;六月节。③秋季节令:七夕节;鬼节;天医节;中秋节;重阳节。④冬季节令:寒衣节;冬至;腊八;祭灶日;除夕。

(3)中原民间节会。①中原民间庙会:淮阳庙会;中岳庙会;浚县庙会;其他地方庙会。②中原民间书会:马街书会。③中原民间花会: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花会。信阳茶叶节、南阳玉雕节。

(4)中原民间艺术。①中原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民间艺术。②中原民间工艺:洛阳唐三彩:朱仙镇版画:开封“汴绣”;禹州钧瓷;南阳玉雕;灵宝刺绣;三门峡棚口;汤阴剪纸;濮阳麦杆画;长垣花戏台;登封少林武术;焦作太极拳。③中原民间游艺:苏家作龙凤灯舞;平顶山民间舞蹈;新乡民间舞蹈;其他民间游艺。④中原民间话语。什么是民间话语,民间话语的两种类型。中原民间话语的特点。

2.中原民俗的文化特质

(1)中原民俗的“根文化”特质。

(2)中原民俗文化的规范化特质。

(3)中原民俗文化的诗意追求特质。

第十一章 中原风物名胜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原著名的风物名胜,掌握中原风物名胜的类型和特点,重点掌握中原风物名胜的文化审美意象。

第一节 概 述

中原地下文物的显著特点。中原文物的主要价值。中原文物资源的 “五个第一”。中原的史前遗址。中原的帝王都城。中原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原的帝王陵寝与名人墓葬。中原的名城、名镇、名村。中原的著名建筑。中原的风景名胜区。中原的名水。

第二节 中原风物名胜的类型及特征

1.中原风物名胜的类型

(1)古都风貌。洛阳;郑州;开封;安阳。

(2)历史遗迹。龙门石窟;少林寺;大相国寺; 殷墟;其他古迹。

(3)风景名胜。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 鸡公山风景名胜区;

第三节 中原风物名胜的文化审美意象

什么是意象。中原主要的符号式意象。

1.文明起源:河图与洛书。什么是河图洛书。河图洛书的文化内涵。

2.智慧与力量:奋飞之龙。“中华第一龙”。龙的文化内涵。

3.汉唐气象:白马寺与卢舍那大佛。“中国第一古刹”。卢舍那大佛的文化内涵。

4.文明摇篮:嵩山。中原嵩山文化的特征。

5.官员文化的象征:诸葛亮与包拯。诸葛亮和包拯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6.英雄文化的代表:关羽与岳飞。关羽和岳飞的人文精神。

第十二章 中原饮食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饮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中原饮食文化的特征,了解中原饮食文化的主要品牌。

第一节 概 述

1.饮食文化的概念

2.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原饮食文化及其特征

1.中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2.中原饮食文化的特征

(1)面食为主,稀稠搭配。

(2)粗粮细做,花样翻新。

(3)制汤讲究,味道清醇。

(4)五味调和,质味适中。

第三节 中原饮食文化的主要载体品牌

1.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酿酒遗址

2.华夏烹饪鼻祖伊尹

3.世界最古老的烹饪理论

4.历史悠久、古今闻名的洛阳水席

5.千年传承、长盛不衰的开封夜市

6.久负盛名的河南美食“马豫兴桶子鸡” 7.中华第一烧鸡“道口烧鸡” 8.开封传统佳肴“鲤鱼焙面”

9.中华第一包“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

10.豫菜一绝“套四宝”

11.百年不衰的风味名吃“葛记焖饼”

12.中华面食之王“郑州烩面” 13.中华名小吃“蔡记蒸饺、馄饨” 14.千年点心“少林八宝酥” 15.宫廷贡品安阳“锦泰燎花” 16.宫廷贡馍沈丘“顾家馍” 17.宫廷贡品虞城“贾寨豆腐干” 18.宫廷贡品“永城枣干”

19.军用干粮的鼻祖“博望锅盔” 20.中华风味名吃“逍遥镇胡辣汤”(5)私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第三节 书院教育

1.中原书院的发展历程

(1)中原书院的萌芽阶段。洛阳丽正书院、洛阳龙门书院、登封太乙书院。

(2)中原书院的兴盛时期。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百泉书院、龙门书院、花洲书院、伊皋书院、欧阳书院。

(3)元代中原书院。陈留(今开封县陈留镇)的志伊书院、21.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 第十三章 中原文化的教育传承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原教育与传承、弘扬中原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原古代教育的主要形式,掌握中原私塾教育和书院教育的特点,重点掌握中原书院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第一节 概 述

1.中原古代教育

(1)官学。什么是官学。中原官学的两个阶段。汉代官学的两种形式。

(2)私学。什么是私学。中原私学发展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五个时期。

(3)书院。什么是书院。书院与官学、私学的不同。

2.传承中原文化

3.弘扬中原文化

第二节 私塾教育

1.私塾概况

(1)私塾的产生和发展

(2)私塾的种类。义塾、村塾、族塾、家塾、散馆。

(3)私塾的教学和教材

(4)私塾的教育目的2.中原古代私塾教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塾教育。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

(2)两汉时期中原的私塾教育发展。“书馆”的教学内容。“经馆”的教学内容。

(3)魏晋南北朝中原的私塾教育。这一时期私学童蒙教育的主要内容。

(4)隋唐五代时期中原的私学教育。这一时期私学增加的学习内容。

(5)宋代中原的私学教育。这一时期蒙学的主要教材。

(6)元代中原的私学教育。《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7)明清时期中原的私学教育。“三百千千”。

3.中原私塾教育特点及影响

(1)学生来源广泛,实行有教无类。

(2)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3)坚持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

(4)因势利导,重视儿童的兴趣。

登封的颍谷书院、开州(今濮阳)的崇义书院、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书院、永城的浍滨书院。

(4)明代中原书院。开封的大梁书院,辉县的百泉书院。(5)清代书院。孙奇逢,耿介。

2.中原书院的教育活动

(1)中原书院的教学目的(2)中原书院的教学内容

(3)中原书院教育的特点

①“兼容并蓄”,“门户开放” ②注重自学

③质疑问难

④因材施教

⑤纪念先贤,传承学派

⑥刻印书籍,鼓励学术

⑦尊师爱生

(4)书院的管理

(5)书院的德育教育

①确立德育教育目标

②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③教师以身作则

④知行一致

3.中原书院文化的贡献及其影响

(1)中原书院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中原书院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

(3)中原书院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十四章 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中原崛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中原崛起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理解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形成新的文化自觉的关系,熟悉中原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新举措。

第一节 概 述

1.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刻内涵

(1)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是全方位、全局性的发展繁荣。

(2)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是以发展为手段,以繁荣为目标的发展与繁荣

2.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

(1)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

(3)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满足中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第二节 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中原崛起的高度契合1.中原崛起的提出及其含义

(1)中原崛起的提出

(2)中原崛起的含义

2.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中原崛起的高度契合

(1)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为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①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

②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为经济强省、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中原崛起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

①经济强省建设将为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中原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推动中原和谐文化的建设。

第三节 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形成新的文化自觉

1.所谓新的文化自觉

2.以新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在“先进文化”引领方面更加主动

(2)深化改革,在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上更加主动

(3)在加快培养、形成新的“人才方阵”方面更加主动

(4)在文化投入方面更加主动

(5)在文化政策创新方面更加主动

第四节 中原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新举措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强省建设

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要努力建设“八大文化体系”

从宏观上讲,河南的文化强省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二是传承中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从微观上说,当前要重点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艺术精品生产体系、文物保护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和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等八大体系。

上一篇:给协会的感谢信下一篇:四必须 五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