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引流管护理常规

2024-10-15

硬膜外引流管护理常规(共6篇)

硬膜外引流管护理常规 篇1

一、硬膜外引流管护理指引

目的 1.硬膜外引流管为预防开颅术后产生的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直径2mm引流管于硬膜外,于颅骨内板相贴。2.硬膜外引流管也用于引流组织液、血液及血性分泌物的同时也引流出部分脑脊液。护理重点

1.适当限制头部活动范围,活动、翻身及需搬动患者检查或过床应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2.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术中严格无菌条件下连接负压引流球,引流管要在头皮上固定好,防止脱出。

3.保持有效引流,控制引流量及速度。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防止阻塞。发现不通畅时离心挤捏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引流管高度:负压引流球与头处于同一平面。

5.病情观察及记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的症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情况并记录。6.头部敷料的观察,渗血渗液较多时及时报告医生。相关护理注意事项

1.每小时引流量以≦100ml为宜。

2.术后1-2天引出的血性液颜色转为淡,若仍有大量血性液提示有出血。

3.硬膜外引流管停留时间一般3-7天,时间过长易引起感染。

4.控制病房里陪人数,注意病房通风,接触引流管前后主要洗手。倒引流球引出液时应反折,防止操作时引出液倒流,或空气进入引流管。

5.对于清醒者应向其解释与指导取得主动合作,对于意识障碍者可用布制约束带在其胸部或四肢适当加以约束,一旦引流管脱出应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并协助医生处理。

6.检查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尤其在翻身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如发现曲折应及时纠正。

7.防止引流管阻塞,若引流管被血凝块或沉淀物阻塞,应用双手顺行捏挤至引流管通畅。

普外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篇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09-01

普外使用的引流管较多,由于引流部位、引流性质及引流管留置的时间长短不同,做好各类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漏气,堵塞,折叠和断裂,防止引流管脱落时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引流管一旦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及时正确护理,是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重要环节,因此外科护士应重视和熟悉各种管道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做好各种管道的临床护理,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如下总结。

1 胃肠减压引流管的护理

1.1 插胃管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减压管软、易折叠,插管是不能单凭听气泡音来判断管子的位置,只有抽出胃液才能证实管子的正确。一旦发现堵塞、位置不对,应及时处理,必要时重插,以免胃饱胀满,诱发吻合口、残端漏的发生。胃手术后胃管引出咖啡样陈旧血液应属正常情况,一旦有大量鲜红血液流出,尤其伴有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2.1 引流管的长度需要根据病人病情需要而定,长度要适当,管子太长不易通畅,太短意脱出,因此长度适合后要留出余地以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

2.2 引流管的管腔必须通畅无阻,否则达不到引流的目的,防止引流管脱出应牢固固定,因为导管一旦脱出,反复插管易造成感染,同时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2.3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引流液太小应注意是否位置不当,或有血块或纤维组织堵塞,根据医生指导或医嘱采取措施,如改变位置或冲管以解决堵塞,引流液过多且呈血性则应考虑是否有内出血倾向,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如再次手术、输血、输液,应用止血药物。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做出判断,必要时可根据与医生医嘱留取标本化验,以协助对疾病做出的最后诊断和处理。

2.4 定时更换引流袋,每天更换引流袋一次,同时给予引流管道周围更换敷料,保证引流管周围干燥,以防细菌感染。

2.5 拔管后的护理

密切观察拔除引流管后的变化,根据医生医嘱需要拔管时亦可拔除,护士不能擅自拔管,如拔除后引流管口处仍有大量液体流出,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量少时可以及时更换敷料以利恢复。

3 “T”型管的护理

3.1 保持固定:將“T”管同扣针固定于床单上,床旁接无菌袋,嘱咐病人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T”管脱出。

3.2 保持通畅:连接管长度要适宜,避免引流管压迫、扭曲、折叠及脱落。

3.3 保持无菌,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更换引流袋和留胆汁标本,均应无菌操作。

3.4 注意引流量、性质、颜色、正常胆汁量500~1000ml,若量过少,可能为“T”管堵塞或肝功能衰竭,量过多,因胆管下端不通畅所致。胆汁颜色正常绿色或中棕色,较稠厚但清而无渣,如颜色过深,过于稀薄(表示肝功能不好),浑浊(感染)泥沙细渣(结石)均为不正常。

3.5 保护引流管口皮肤:对有胆汁渗透者,应及时更换纱布,局部敷氧化锌软膏保护。

胆道引流管的护理 篇3

1、引流管长短要适宜,过长易扭结,有碍胆汁排出,增加胆道或胆肠吻合口压力,容易发生胆瘘;过短则限制病人翻身活动,致引流管脱出,造成胆瘘。

2、每天应严密观和记录胆汁量、性质、颜色等。如胆汁引流量明显减少,要注意泥沙结石堵塞引流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但太压力不可太大,以防吻合口瘘。发现堵塞时应报告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可轻轻挤压腹外引流管,或进行少量低压冲洗。

各种颅脑引流管的护理 篇4

颅脑引流术后常用的引流有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膜外.下引流,它们是颅脑与外界相通的一个窗口,术后如护理不得当,极有可能造成颅内感染,从而给病人增加痛苦,乃至威胁生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颅脑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 经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1 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受阻所致颅内高压,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脑室内引流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粘连及降低颅内高压。1.2 观察及护理

1.2.1 观察引流袋 术后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需高于脑室平面10~15cm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引流出液体为血性时,引流袋应低于脑室水平,清亮后应立即将引流袋挂高。1.2.2 观察引流的速度 切忌过速过多

1.2.3 控制脑脊液引流量 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合并颅内感染,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引流量相应增加,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

1.2.4 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正常的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后,脑脊液浑浊。

1.2.5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术后病人头部适当限制活动,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扯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滑脱。1.2.6 每日更换引流瓶 记录引流量,严格无菌操作。1.2.7 拔管 脑室引流一般不超过3~4天,拔管前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拔管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出。硬脑膜外、下引流 适应于慢性硬膜下积液或硬脑膜外、下血肿术后病人。2.1 目的 安放引流管以排空残留的血性液体或血凝块。2.2 观察及护理

2.2.1 观察引流袋 引流袋应低于创腔10~15cm,并妥善固定,每日更换引流袋。2.2.2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术后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注意观察头部伤面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防止引流管滑脱。防止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术后可用尿激酶进行冲管,“尿激酶”是健康人尿中分离出得一种酶蛋白,它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V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早期硬膜外血肿术后第一天即可用0.9%NACL3毫升溶解3万单位尿激酶进行冲管,一天三次,每次3万单位,第二天可降至一天两次,每次两万单位。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制度,用活力碘原液消毒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应接近头部近端,穿刺前夹闭引流管,冲管后保留两小时再松管。2.2.3 拔管 引流管于术后3天拔除。脓腔引流 适用于脑脓肿、脑囊肿术后病人。3.1 目的 术后继续引流脓液,进行腔内注药冲洗。3.2 观察与护理

普外科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篇5

摘要:腹腔引流是腹部手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预防血液、渗出液及消化液在腹腔内积聚,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切口愈合,护理人员应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情况,防止逆行及继发感染,保持引流管的有效冲洗引流,注意有无胆肠胰漏及出血等并发症,加强并落实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从而达到有效的护理目的。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4-01

临床上腹腔引流管是普外科在腹腔手术时,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在脏器切除后旷置的脏器窝内放置的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腹腔渗出液引流出体外,以减少毒素吸收,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可随时观察吻合口有无出血及漏的发生,以便予以及时处理。护理上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者事故,因此,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尤其重要。

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各种腹腔手术后需进行引流管护理的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在19-89岁之间,引流时间2-14天,均采用我科制定的术后引流管护理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无一例发生引流管脱落,及时发现一例腹腔出血,一例胆漏,一例肠瘘。

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2.1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在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同时,应了解引流管有数根,分别明确标记并予以妥善固定腹部各引流管,防止患者变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者牵拉脱出,一般固定在床旁中央的床栏上,在无菌操作下连接好引流袋,引流管的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50-60cm)为宜,过长容易扭曲、受压,过短患者翻身时容易滑脱,脱出容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指导患者平卧时引流袋不能高于腋中线,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低于腹部引流口,以免逆流引起逆行感染,同时要注意也不可过低,以免拔出。

2.2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的同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用手由上向下挤压引流管,防止术后有血块、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扭曲,对肥胖病人要充分利用腹带作用,随时调节腹带松紧度,以防引流管脱落、移位,观察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自然的屈度,可在引流管出口皮肤处用纱布将引流管垫起,以防折曲,利用引流。注意患者翻身、下床或排便时,要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避免强行牵拉,防止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引流管应固定在容易看到的位置,以防患者及家属不经意触碰至扭曲或脱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3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 加强巡视,在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引流液逐日变清并减少为好转,如引流液为血性,且引流较快、量较多时,或者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感到腹胀伴发热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积极处理,巡视者签上全名及巡视时间,同时准确、及时记录引流液的情况、患者的症状、及处理的时间,并及时评估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病情。

2.4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有负压冲洗引流者,要注意调节好负压,维持有效的负压冲洗,保持冲洗引流通畅,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冲洗速度,负压不可过高或过低,应在0.02kpa-0.04kpa之间,过低引流效果不好,过高容易引起腹膜出血,加重病情,如冲洗不畅或冲洗液渗出较多时,要仔细检查引流管是否脱落、移位、堵塞,应予以及时处理,如因积液粘稠或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时,用注射器取300-500cm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用肝素冲洗,同时要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在引流口周围皮肤涂以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如引流口周围皮肤发红,可用凡士林纱布或透气贴膜保护,严格无菌操作,倾听患者疼痛的主诉,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主动与患者交流,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利于引流的体位(如半卧位),做深吸气运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5定时更换引流袋:为了预防感染,引流袋应每周 更换一次为宜,按照所做的标记认真逐一更换,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远端接引流袋时,应先消毒引流管口再连接引流袋,以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并注意管道密闭情况,认真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引流口周围敷料有渗出时,要及时予以更换,防止新的感染。

2.6T型管引流的护理:应认真观察并准确记录胆汁引流量,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观察胆汁的颜色和性状,正常胆汁的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而无杂质。如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或无引流液,提示管道扭曲、堵塞或脱出,引流量过多提示胆道下梗阻,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为帮助患者消化,可间断夹管,夹管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黄疸、发热等不适,并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3拔管的护理

预防性引流在引流液明显减少时即可拔管,治疗性引流在引流液明显减少,炎症控制后仍应保持原来的位置,逐日拔出,待引流通畅从深部逐渐愈合后即可拔出,T型管一般手术后二周左右拔管,年老体弱或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当胆汁引流量少于200ml/天、清亮无脓液、结石、沉渣时,可拔管,拔出前,应先试行夹管2-3天,患者无腹痛、黄疸、发热等不适时,行造影证实通畅后即可拔管。拔除引流管时,指导患者与医生配合,避免腹肌紧张,引流管拔除当日,用凡士林纱布堵塞,拔管后24小时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出,每日无菌换药,一般2-3天能愈合,瘘口处有渗出时应及时更换,如渗出血性液或者有脓性液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鼓励患者进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促进瘘口愈合。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放置在腹腔内的管道,相当于放在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引流管的护理属于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并掌握各个引流管的作用及如何护理的基础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及工作责任心,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保证良好的引流功能,对保证手术脏器及切口 愈合,预防感染和扩散,让患者尽快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硬膜外引流管护理常规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引流管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318例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8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引流管脱出率、胶布过敏率、患者对引流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腹腔引流管脱出率、胶布过敏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9%、1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护理干预;腹腔引流管;安全管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87

Observation of effect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peritoneal cavity drainage tube ZHANG Li-ping.Nansh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by effect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peritoneal cavity drainage tube.Methods A total of 318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cavity drainage tub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158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1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Comparison was made on detach rate of peritoneal cavity drainage tube,plaster allergy rate,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drainage tub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detach rate of peritoneal cavity drainage tube and plaster allergy rate both as 0,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7.59% and 11.39%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腹部术后常规护理,包括:①妥善固定;②有效引流;③管道标识管理;④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改进引流管固定方法:避开手术切口,运用高举平抬的固定方法,于腹腔引流管外露部分5~10 cm处将长6 cm、宽4 cm的3M弹力胶布环形缠绕引流管1圈后对粘牢固,将胶布分开的两端贴于清洁、干燥的皮肤上,不可拉长,达到弹力胶布与皮肤粘贴处粘贴紧密。在接近管口处的引流管上用记号笔画线做标记,便于观察引流管是否脱出。②学习并实践先进经验,制作改良腹带:在普通腹带边缘缝制1~2个固定环,术后将引流管用系带固定在改良腹带的固定环上;将病服裤进行改装,分别在左右裤腿里边缝制长19 cm、宽18 cm 的裤兜,裤兜开口处距裤腰15 cm左右。便于患者下床活动时将引流袋放在病服裤内侧的裤兜内。③强化心理护理:给予心理干预,减轻患者恐惧、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每天早上由责任护士在交接班时查看引流管固定情况,检查腹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并测量,若脱出>3 cm则为脱出。检查引流管固定部位皮肤是否对胶布过敏(弹力胶布粘贴部位皮肤是否发红,有无斑丘疹、水泡甚至破溃),直到拔管为止。每天统计检查结果,最后进行汇总。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对引流管安全管理的满意度,包括引流管的安全固定、弹力胶布应用效果、患者的舒适度及隐私保护等。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上一篇:中考文学常识试题下一篇:齿轮和带轮的优缺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