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总工会九届十次

2024-12-11

三明市总工会九届十次(共4篇)

三明市总工会九届十次 篇1

三明市总工会九届十次 全委(扩大)会议材料

关于2011年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情况

和2012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在市总工会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

郑允苏

(2012年2月 9日)

(审议稿)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市总工会九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审会‛)的委托,向市总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2011年经费审查工作情况和2012年经费审查工作意见,请予审议。

一、对市总本级2010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经费收支预算的审查审计监督

2011年1月,召开市总经审会九届十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市总工会本级2010经费收支决算(草案)和2011经费收支预算(草案);8月召开市总工会经审会九届十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市总本级2011年上半年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同时还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市总工会本级2010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综合报告》;10月召开市总经审会九届十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审查并通过了2011年市总本级经费收支预算调整方案。

关于市总工会本级2010经费收支决算(草案)。2010年,市总本级经费总收入完成预算139.93%,其中本级拨缴经费收入完成预 算107.48%,比上年增长12.17%;总支出完成预算121.85%。市总工会本级财务能严格按年初省总批复的预算执行,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确保了预算任务的完成。在收入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工会和地方财政支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拨缴经费收入,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推进委托地税代征工会经费工作,尽管受到企业改制力度加大、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仍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比上年增长12.17%,为工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在经费支出方面,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加大对下级工会补助力度,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当年结余创几年新高,保证了市总对市职工业余学校改造的资金需要。

关于市总本级2011经费收支预算(草案)。委员们认为,市总2011年经费预算总的安排是稳妥合理的,能坚持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民主管财、有效用财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等有关财经法规和《工会法》以及工会财务制度,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工会经费委托地税代征和财政统一划拨工作,并做好自主收缴经费工作。收入预算能打足算准,其中拨缴经费收入既考虑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等因素,又考虑经费收缴力度加大以及经费需求的增长,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资金的投入,按一定增长幅度编列预算;支出预算能根据市总主要工作任务及重大活动安排编制,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统筹兼顾,服务基层,厉行节约,大力压缩行政费、会议费、接待费,节约事业支出。委员们建议,要改进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对个别支出项目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并保证工作需要予以安排。

关于市总本级2011年上半年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市总本级完成总收入预算的83.55%,其中:拨缴经费收入完成预算50.94%,比上年同期增长18.84%。市总本级完成总支出预算的38.22%。委员们认为,2011年上半年,市总工会收支预算执行情 况是好的,财务部能狠抓收入,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在拨缴经费收入方面,尽管今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冲击,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工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在经费支出方面,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加大对下级工会补助力度,较好体现了为下级服务和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原则,同时也指出存在个别支出项目与预算进度差距较大,特别是行政支出已超预算进度。

二、2011年经审工作情况

2011年,三明市总经审会在市总党组的领导和省总经审会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全总《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全国工会经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工会经审工作会议精神、省总工会新修订调整的《设区市总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审查监督职能,完善和落实审查审计制度,扎实开展审查审计工作,提高审查审计的质量和效能,有效地规范了工会经济运作,维护了工会经费及资产的安全、完整,在工会全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对2010设区市总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中市总工会本级连续第三年获得A等级(全省4个);今年省总对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获得A等级的25个单位进行授牌,我市6 个县级工会榜上有名。2011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经审环境,规范化建设全面发展。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全国工会经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工会经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重视工会经审工作,强化对经审工作的领导,把经审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支持经审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定期听取经审工作汇报,认真研究落实经审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干部配备、审查审计和工作保障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经审工作制度,不断改善经审工作的软、硬件条件,为经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发展。

(二)强化经审监督,审查审计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加大审查审计力度。市总工会坚持‚审帮促‛,以‚帮‛为主的原则,加大了工会经费的实务审计力度,积极推行下审一级经审财务联审联查制度。完成对市总工会本级2010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即‚同级审计‛);完成对市总3个直属企事业单位2010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完成对6个县级工会2009~2010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完成对73个基层工会2009~2010经费收支情况审查审计;并对市总本级2010年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12个县级2009~2010工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共提出审计意见 182条,纠错43笔,金额 399.16万元;审计出并已拨补到位欠缴40%经费数6.08万元。二是狠抓审计意见的整改。各级工会经审组织积极贯彻落实《福建省总工会审计结果集体谈话实施办法》、《福建省总工会审计意见整改督查实施办法》和《福建省总工会审计意见整改动态管理实施办法》,认真做好审计意见及整改情况的网上录入工作。借助《福建省工会经费审查管理系统》,市总工会经审会实现了对全市县以上工会审计意见及整改情况的动态管理。据汇总,市总经审会2011年提出的审计意见整改率为93%,县级工会经审会2011年提出的审计意见整改率为85.98%。通过审计,促进了工会经济活动的规范运作,促进了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完善制度体系,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是转发了省总工会印发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和经审组织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二是市总工会经审会对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作了修订调整,下发了《三明市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考核办法》调整说明,提高了等级确定分数,并将涉及重要观测点不达标的作为降等级依据,不实行全部观测点‚一票否决‛制。三是转发了省 总工会经审会印发的《福建省工会经审干部2011—2015年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认真落实《规划》,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大对经审干部的培训力度。从而完善经审工作制度体系,促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

(四)加强自身建设,经审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加强经审干部队伍建设。市总经审会根据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增加配备了2名经审会员,同时还配备了专职经审办主任。二是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工会经审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省总关于经审工作的有关调研课题,各级工会经审组织也加大了调研力度,形成了一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调研文章。全年共收到并上报省总经审办经审工作理论研讨文章和经验交流材料17篇,其中3篇经验交流材料被省总工会《全省工会经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收录;积极撰写并上报省总经审工作信息20条,刊用12条,其中1条被推荐在全国性刊物《中国工会财会》刊用;同时《半月信息》刊用经审工作信息15条。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经审办举办了1期20多人参加的《福建省工会经费审查管理软件软件》操作和经审信息撰写培训班,组织全市经审干部近20人参加省总工会在福州举办的全省工会经审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经审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四是加强指导。在召开全市工会经审工作会议时,现场学习观摩各单位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上报材料,交流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经验,并对各单位2010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点评,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督促各单位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认真落实和完善。五是夯实基础。在全市下发推广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台账制度,利用《福建省工会经费审查管理软件软件》平台,加强经审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年来,全市工会经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工会经审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县级工会开展‚同级审‛的质量不高;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不到位;经审人员配 备不到位,审计力量不能满足工作发展需要;经审工作深入调研及对下指导、督促不够;乡镇、基层工会经审工作比较薄弱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2012年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意见

2012年全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经审组织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工会经审工作会议的要求,围绕中心,以服务大局为理念,以强化监督为目标,以贯彻《条例》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提高审计质量和强化指导服务两手抓,积极推动经审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经审工作整体水平,在工会工作全局中更好地发挥经审组织的作用。

(一)服务大局,进一步发挥工会经审组织的重要作用。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组织更好地服务大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是保障工会经费和资产安全、完整、效益的需要;是促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保护爱护干部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工会经费总量的增加、工会资产规模的扩大和工会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工会经费使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经审组织保障工会经费使用安全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重视工会经审工作,加强对经审工作的领导,支持经审组织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为经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和经审干部要围绕工会工作大局,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经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工会经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经审监督职责,遵循‚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加大审查审计力度,确保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益;要将经审监督寓于 服务之中,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理念,积极探索服务大局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在服务工会工作大局中充分发挥经审组织的作用。

(二)贯彻《条例》,进一步推进经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用《条例》来规范和指导工会经审工作,不断推进经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要健全完善经审工作制度体系。依据《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新工会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对现有不适应不符合的工会经审制度进行认真梳理、修订和完善;同时要认真学习贯彻全总将要出台的《工会特邀审计员聘任管理办法》、《工会专项资金审计暂行办法》、《工会审计整改督查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并制定或转发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不断完善工会经审制度体系。二要加强经审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按照《条例》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经审组织,加强经审会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经审会员的专业结构;市总本级要增加配备1名专职经审干部,本级年拨缴经费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县级工会经审办专职专业干部应不少于1名,对于未配备的要按规定抓紧配齐人员。三要深入推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对照《条例》规定,进一步落实省、市总工会新修订的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继续实行规范化建设考核情况分析点评制度和获得‚A级单位‛授牌管理制度,加大对下检查、指导和考核力度,夯实经审工作基础,不断提升经审工作整体水平。

(三)依法履职,进一步加大对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审查审计力度。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同级审‛与‚下审一级‛相结合的要求,依法履行经审监督职责。对工会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等常规审查审计工作,必须做到应审必审,按期、按项、按要求及时完成审查审计任务;对困难职工帮扶、劳模补助、送温暖、金秋助学、救灾慰问、医疗互助等专项资金,要加大审计力度,以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审计发现的历史 遗留问题,要采取措施尽早解决,尽早化解可能出现的财产风险。要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推行使用省总即将开发的新审计软件,推进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要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开通报制度和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加强对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和动态管理,提高审计意见整改率,巩固和扩大审查审计监督成效,努力做到以审促收、以审促管、以审促用、以审促廉,充分发挥工会经审组织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四)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县级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做好县级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是夯实经审工作基础,提高经审工作整体水平的迫切要求。各级地方工会经审组织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将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检查、指导和服务。一要继续开展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县级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情况的督查和调研,选树1-2个县级工会经审工作先进典型,以推进县级工会经审组织规范运作、切实履职,促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二要认真实施《2011—2015年福建省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规划》中有关经审工作标准化建设要求,2012年力争60%以上县级工会实现经审工作标准化建设。三要抓住全省工会开展‚抓基层、打基础‘双基’建设年‛活动的有利时机,按照经审会与同级工会委员会组建‚三同时‛要求,加快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经审会的组建步伐,力争实现非公企业工会经审组织全覆盖。四要积极参加全省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与基层职工和工会经审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工作、实打实服务,指导经审工作开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推广新鲜经验,激发经审工作活力,提高经审工作整体水平。

(五)加强培训,进一步提升经审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工会特别是县级以上工会经审组织,要按照省总经审会制订的《福建省工会经审干部2011-2015年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加大对经审干部的 教育培训力度。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在充分利用工会教育培训阵地的同时,运用好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的力量,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二要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政治理论、经审理论、政策法规、实务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内容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三要制定培训计划。结合本地区、本产业工会经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经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与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工会也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至少举办1期经审干部教育培训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天。四要强化检查指导。把对经审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的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教育培训规划落到实处。

各位委员、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经审工作,事关工会工作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和经审干部一定要振奋精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在工会全局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开创工会经审工作新局面!

三明市总工会九届十次 篇2

会上,联社理事长刘庆全指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是在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是全县农信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濮阳县农信社必须抓长抓细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县农信社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充分认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部署,认真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上来。要落实全会部署要求,围绕正本清源、着力加强思想建设,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吏、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走在前作表率。要坚持从严从实,层层严格责任,注重提升素质,坚持立说立行,做到严谨细致,持续提升农信社综合服务水平。

(文/许增荣)

三明市总工会九届十次 篇3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区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和过去五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明年和“十二五”期间的工作,讨论和审议全区《关于构建“143”产业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团结带领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大干快上,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关于今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思路和“再造兰州”战略,按照“三增四提升、三抓四战略”总体发展思路,攻坚克难,集中突破,整体推进,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达到13%以上,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底可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工业发展注入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产业集聚和链条延伸,完成了平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初步规划;积极推行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模式,油页岩炼油、堆内构件等项目全面完成,明胶生产线、新希望饲料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电解铝生产线、煤矸石发电、太阳能光热新材料、铝型材和铝棒加工等一批大项目有望落地红古,为加快发展积蓄了后劲。

(二)农业发展呈现新亮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双千万元”城乡一体化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四千四万”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建成了集新品种示范推广、农民教育培训、生态观光休闲和农业科技展示为一体的区科教兴农示范园区;以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基地为突破口,探索推行政府扶持引导、部门乡镇牵头建设、企农承包经营、职能部门协调服务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模式,水车湾新特菜、马家台核桃、新庄优质果品、河嘴早熟葡萄等产业基地叫响了红古特色农业的牌子。

(三)城市建设实现大提速。加快推进海石湾中心城综合开发,实施了窑街路、中和北路、红古西路、商业步行街、东口综合整治、综合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和开发融资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政府收益增加、城市建设加速、商贸发展提速、群众得到实惠的多赢局面。加快推进以失地农民安置、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工程,探索实施“1+1”城中村改造安置工程,上海石村百户新住宅、平安小城镇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窑街大什字旧城改造、滨河路改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了以绿化美化、“穿衣戴帽”为重点的十里景观大道,红古对外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四)和谐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推进和谐红古建设,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实施,矿区四村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城乡低保基本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大力为民兴办实事,建成了社会福利救助中心,涉及群众医疗住房、上学就业、行路饮水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计生、双拥、民兵预备役工作明显加强。

(五)精神文明有了新进步。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日益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积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面落实统战、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责任制,全面完成了29家小煤矿关闭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社会政治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六)党建工作持续上水平。坚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实施以农村、城镇社区、机关、企业党组织“互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示范长廊”创建活动,形成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新格局,村、社区换届工作有序开展。认真执行《四项监督制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干部选用的公信度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廉政准则》,深入推进以廉政教育、制度建设、案件查办、警示督查、责任追究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大力整顿机关干部作风,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关于“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思路在深化认识中更加科学。五年来,我们立足加快发展,不断深化区情认识,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思路,确立了“三增四提升、三抓四战略”的工作思路和提质提速、赶超跨越、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确定了到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80%以上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的“双万元”发展目标;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方面,确立了工业园区“5个1千万元”扶持政策。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确定了“双千万元”扶持政策,提出了构建“三进三出”城市外围交通体系和“东改西治、南扩北拓、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中心城综合开发思路。这些思路举措的确定实施、逐步完善,不断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坚持紧扣要务,综合实力在优化结构中跨越翻番。五年来,我们高举发展旗帜,面对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了一批事关红古长远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全区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GDP、地区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翻了近两番,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三)坚持夯实基础,城乡面貌在统筹发展中发生巨变。五年来,我们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思路,大力推进海石湾中心城综合开发,以红古路、窑街路、中和北路、方正路、花庄北路等

为重点的“四纵五横”城市路网全面贯通,自来水厂改造、供热站扩容等多项城市配套工程建成运营,综合文化广场、垃圾处理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窑街旧城改造和平安小城镇建设以及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海石湾东口、村容村貌、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完成了兰新客运专线、兰青铁路复线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坚持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在和谐建设中持续进步。五年来,我们着力改善民生,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实施了低保补贴提标、保障住房建设、居民医疗救助、津补贴政策落实等一大批惠民工程。全区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明显改善,全区上下呈现了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五)坚持抓主抓重,大事难事在攻坚破难中有效解决。五年来,我们集全民之智、举全区之力,有效破解了事关红古长远发展的一批大事要事。坚持不懈地向省市汇报衔接争取,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红古发展的兰铝税收分成问题,财政管理体制比照三县政策执行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市八个县区人均财力最低的现状下,想法设法在“三县一区”中率先全面足额兑现了干部津补贴;针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全力配合省市平稳完成了10所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工作,并争取特殊政策支持,每年新增加1000万元困难县区转移支付财政补助资金,企业教

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得到解决;针对矿区四村小煤矿安全生产、居民长远生计问题,争取省上近5亿元资金,全面关闭29家小煤矿,实施沉陷区搬迁安置工程,将四村16岁以上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彻底解决了困扰省市区和7000名居民,并严重影响安全稳定的四村历史遗留问题;针对兰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无法保障的实际,积极协助省市用4.7亿多元资金对7800多名职工进行了妥善安置;针对原甘肃金属支架厂职工基本生活和“三供”无保障、多次上访省市的问题,积极协调争取资金1230万元,有效解决了职工安置、养老保险等问题;针对区属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职工养老无法保障等问题,多渠道自筹资金1.3亿多元,妥善安置职工2300多名,全面完成了24户区属企业改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针对红古城市建设滞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工业产业链条短和集聚度不高的实际,着力寻找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幅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强势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精心打造区科教兴农示范园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建设,为加快红古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激发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

总之,“十一五”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各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十一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红古的长远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概括来讲,这些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之源。五年来,我们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在创新实践中破解难题。面对财政资金极度有限、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城乡面貌亟待改善等现实问题,牢固树立“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的工作理念,以敢破万难的决心,在建设成本增高、开发风险加大、拆迁步履艰难、部分干部群众不理解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化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开启了在政府不投资的情况下大规模加速城市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并用盈余资金支持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为红古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是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破题之策。五年来,我们坚持在深化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着眼于做强工业实力,积极整合资源,促成了窑街煤电公司对獐儿沟煤矿的整体收购、兰炭集团与方大炭素实现资产重组;着眼于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行“反租倒包”的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出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新路子;着眼于强化基层基础,大幅提升村社区办公经费及村干部补贴待遇,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中小学校上划管理以及部分灌区职工工资待遇改革,基层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

三是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之举。五年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四区”建设作为强区富民的主战场。立足于

工业强区,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支持驻区企业做大做强;立足于农业富民,着力壮大“菜果奶”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立足于商贸富区,着力打造新型商贸物流中心;立足于城区扩容,加快中心城综合开发,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发展增速,拉动了财政增长,改善了群众生活,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四是必须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保障之基。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完善宽松灵活、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在全区组织开展以“干部奋力干事、全民激情创业”为重点的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执行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红古的发展还有不少困难和矛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实现转型发展仍需要做出更多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因加快发展伴生的利益冲突和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繁重,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关于“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红古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认真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至关重

要,意义重大。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区域发展、市委“再造兰州”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显著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坚持“三增四提升,三抓四战略”总体思路,全力构建“143”产业发展布局,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全地区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实现翻番,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提质提速、赶超跨越、科学发展。

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是我们立足红古电解铝、煤炭、炭素制品和菜、果、奶等产业基础以及城市建设框架大幅拉开等发展基础,结合市委“再造兰州”战略和“十二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速明显高于‘十一五’时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到2015年力争达到2500亿元以上”的目标要求,全面把握红古发展现状,反复测算论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总体上讲,这个要求和目标,既强调了经济总量扩张,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是渐变和突变的辩证统一,是需要和可能的统筹考量;既是市委“再造兰州”战略在红古的具体化,也是我们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是一个有基础、有条件,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具体要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致力于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再造兰州”战略,构建“143”

产业发展新格局。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发展全局。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的总目标,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再造兰州”战略,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延伸,三产抓转型,整体抓提升”的要求,积极承接市委“构建3+8板块经济发展体系”、兰州经济区向西拓展、“一区多园”、“出城入园”等利好机遇,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构建以“一区四园、三个增长极”为核心的“143”产业发展布局,即建设红古经济开发产业园区,下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炭素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区四园”,打造以新型工业园为支撑的工业强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支撑的农业富民、以商贸物流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商贸富区“三个增长极”,努力为红古加快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致力于集聚发展,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工业强区增长极。红古能不能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关键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要按照市委加快推进多元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战略举措,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延伸。加快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5个1千万元”园区建设扶持工程,加快道路和供水管网、电力配套等基础建设;突出抓好以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为重点的28万吨电解铝以及铝棒、铝型材、铝轮毂、大飞机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带动园区发展。加快煤化工产业园建设。突出煤基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以“油页岩炼油—废料发电—建材生产”模式为代表的煤矸石发电、油页岩尾气与瓦斯混

合发电、煤化工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打造集煤、电、冶、加、建一体化的能源转化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下游接上游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加快炭素产业园建设。抓好以炭素制品及其附属产业为重点的“超大高”电极、“新全精”炭块和“高精尖”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进炭素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全力打造“炭素航母”。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积极延伸农产品储藏、包装、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加快建设以蔬菜、林果、鲜奶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到2015年,园区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达到300亿元以上,园区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

第三,致力于优化发展,精心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富民增长极。农业发展对红古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越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越是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按照市委“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一特五化”的要求,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我区农业提速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紧紧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双万元”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双千万元”扶持工程,加快建设以“两园六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使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两园”,即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农业科教示范园,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基地。“六基地”,就是加快建设以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基地为龙头的设施农业,以水车湾千亩特菜基地为龙头的新特菜,以47个坪台地综合开发为依托的优质林果,以旋子民族风情农家乐、河滩水产和观光垂钓等为依托的生态休

闲农业,以林木繁育中心为辐射的苗木花卉,以花庄乳业奶牛养殖基地为龙头的奶源“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区粮经比例调整为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

第四,致力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商贸富区增长极。立足红古地处兰州西宁经济带的优势,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来抓,着力建设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围绕海石湾中心城综合开发,在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两中心两翼两区两带”商贸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即建设以综合文化广场和平安路为依托的文化经济商业中心、餐饮娱乐购物中心;以红古路和窑街路、大通路和炭素路为两翼的特色商业街、综合集贸市场圈;以虎头崖和海石湾西口综合整治为重点的专业市场功能区和货物仓储区;以农家乐、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滨河风情休闲带和北山观景旅游带。积极推进服务业结构转型,加快建设组团经济商圈和现代物流产业园,引进国内知名大公司和大型连锁企业,辐射带动五金建材、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努力把红古打造成甘青线上的现代物流园区和功能性物流配送中心。支持、帮助和鼓励非公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城乡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6%以上。

第五,致力于统筹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赶超跨越的持久动力,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海石湾中心城综合开发。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进行城市建设,投资60多亿元,大力实施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环卫配套、城区亮化、人居环境等中心城综合开发“五大工程”,完善“三进三出”的海石湾外围交通体系,城区面积扩增50%以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依托平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整村搬迁、整村推进工程,通过园区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平安、花庄等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和加快窑街旧城改造步伐,结合沉陷区综合治理,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造道路、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吸纳功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农民居住小区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环境整治达标村”标准。到2015年,基本完成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任务,使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完善、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

第六,致力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和谐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改善民生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要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各类需要就业的人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好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

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认真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公民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着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等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社会政治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第七,致力于跨越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理顺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深化农村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集体财产股份制、户籍制度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基本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与兰州、西宁经济圈的对接力度,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互动机制,为加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第八,致力于保障发展,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实现红古跨越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

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四项监督制度》,调强班子配强干部,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努力实现开放式选人、制度化管人、公正性用人的目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工作理念现代化、党建布局合理化、分类指导常态化、载体建设丰富化、工作方式项目化、保障体系制度化为方向,统筹推进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和企业等各领域基层党建,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四、关于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对于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区上下要以加快构建“143”产业发展布局为重点,打好“五大战役”,实现“五大突破”,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区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一)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在产业延伸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集聚和链条延伸,努力构建以四个工业产业园为支撑的板块经济发展格局。突出基础先行,重点抓好平安有色金

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建立健全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机制,科学编制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完成园区土地性质变更;按照边规划边报批、边开发边建设的要求,落实“5个1千万元”园区开发建设扶持工程,启动产业园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项目成熟一个实施一个、道路成熟一段建设一段”,努力构架出园区雏形。突出项目带动,围绕发展四大园区经济,积极争取铝、煤、炭素、农产品等政策性项目入驻园区,重点抓好电解铝、铝棒、铝型材、煤矸石发电、复合水泥、方大振动成型、石墨加热体深加工以及菜、果、奶加工等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夯实园区产业基础。突出多元支撑,围绕堆内构件、大飞机制造、高铁专用型材料开发生产,大力引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明胶生物制品系列产品、太阳能光热新材料以及铝合金系列制品、炭素等新兴产业延伸发展,努力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在促农增收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双万元”发展目标,加快建设集产、供、销、储、运、加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打造特色基地,以设施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新特菜、优质果品、特色养殖等基地建设,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突出示范带动,加快区科教兴农示范园二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园区新品种示范推广、观光旅游、教育培训作用,辐射带动全区农业整体推进、快速发展。提升经营水平,结合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引导和支持个体生产、加工、运销大户和民营企业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启动建设万吨农产品冷藏中心,加快伊利乳品二期、新希望饲料、泡菜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提升农业附加值,扩大农民增收空间。

(三)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在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中心扩容、两翼并重、一体发展”的要求,大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发展的新亮点。大力实施海石湾中心城扩容战略,全面启动投资十多亿元的省道301线红古段改扩建、海窑隧道、北环路、红山路、大通路东拓等交通路网建设,完成综合文化广场、窑街西路、会展中心、生资大厦以及北区集贸市场等重点工程,规划建设虎头崖建材和西口货物仓储区,使海石湾在城区面积、人口数量、商贸经济总量上实现扩容增量。做强“两翼”基础,在加快海石湾中心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加快窑街、平安小城镇建设。一方面,加快西翼窑街旧城改造步伐,结合沉陷区综合治理,制定原小煤矿区域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上窑民门公路西侧片区集中整治和综合开发,推进窑街大什字改造、滨河路建设和棚户区改扩建,全面改造提升窑街地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暖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快东翼平安小城镇建设,结合园区开发,精心谋划并实施平安小城镇综合开发工程,完善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的基础建设,使其成为全区城市建设的第二主战场。加快“一体”发展,重点规划实施虎头崖和旋子片区综合开发工程,抓好上海石村新农村二期、窑街上街村综合服务小区、花庄湟兴村百户新住宅等新型住宅小区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以村容村貌、乱搭乱建、违法建设等为重点的整治活动,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打好改善民生攻坚战,在和谐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以矿区四村居

民、失地农民为重点的就业和创业培训工作,最大限度创造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为民兴办一批实事好事,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积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启动区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区妇幼保健所改扩建项目,不断提高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五)打好改革创新攻坚战,在优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注重品行、崇尚实干、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稳步推进干部推荐提名、考察酝酿、决定任用、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改革,完善干部考察评价体系,形成重政治素养、重道德品行、重工作实绩、重基层实干的用人导向。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结合党建示范长廊建设,推动城乡党建资源合理流动,倾力打造发展型农村党建、服务型社区党建、效能型机关党建、创新型非公党建品牌。深入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着力解决各级机关及工作人员在作风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抓紧抓实《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市委二届十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篇4

XX

(2009年8月26日)

同志们:

经市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市委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报全市前一阶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对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研究部署下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审议通过《中共xx市委常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中共xx市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

今天的会议,应到市委委员名、候补委员名;实到委员名、候补委员名,因故请假的委员名,符合有关规定,可以开会。今天参加会议的还有: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军分区司令员,市纪委常委,市四套班子正副秘书长,部分老干部代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指导检查组组长,部分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

今天会议的议程主要有四项:一是请市委书记、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萌同志通报全市学习实践活动情况;二是请市委副书记陈兴超同志就修改《中共xx市委常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中共xx市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作说明;三是-1-

请市委全体委员审议通过两个工作规则;四是请全体参会人员对市委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市委书记、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萌同志通报全市学习实践活动情况,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市委副书记陈兴超同志就修改《中共xx市委常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中共xx市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作说明,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请全体市委委员审议《中共xx市委常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中共xx市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讨论稿)。

有意见请发表。

如果没有意见,我们就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这两个《规则》。

同意这两个《规则》的市委委员请举手。

不同意的请举手。

弃权的请举手。

没有弃权和不同意的。大家鼓掌通过。

……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议程:全体参会人员对市委学习实践

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先请工作人员发放测评表。

在填满意度测评表之前,我先作一个填表说明。在“对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的评价”项目中有“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四个等次,请在相应的等次中划一个“√”,多“√”无效。这次测评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请大家对市委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

现在开始填表。

现在开始交表。为便于测评表的投递和收集,大会设置了四个投票箱,请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测评表统一投进票箱。投完表后请大家回到座位继续开会。

(所有人员回到座位后)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刚才,市委书记、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萌同志全面总结了我市参加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既突出了活动的特色,肯定了成绩,又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周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开展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推动xx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请大家务必认真学习领会。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共xx市委常委会工作规则》、《中共xx市委全委会工作规则》,这两个规则的出台,将使市委的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周书记详细介绍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大家对市

委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市委将根据今天的满意度测评情况,着力抓好整改落实。下面,结合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要坚持不懈抓好整改落实。我市参加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已告一段落,但整改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常抓不懈。各地各单位要立足实际,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围绕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科学发展的难事、阻碍科学发展的急事、关系民生民计的实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转作风为主要内容,集中时间和力量,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增强整改落实的实效性。各地各单位在整改工作中,要适时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回头看”,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同时,要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努力解决制度缺失、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要及早谋划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将于9月份正式启动,到明年2月底结束。我市参加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类型多、党组织情况差异较大、党员数量多、行业分布广。各地要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借鉴前两批学习实践活动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经验,未雨绸缪,及早谋划,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根据省里要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要下派指导检查组到各县(市、区)督查,县(市、区)在基层单位要建立联系点并派出指导员,有关机构、组织、人员要尽快到位;

二是尽快组织起草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报道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进一步浓厚活动氛围。

第三,要全力以赴推进当前各项工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今年还剩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调结构、促改革、上水平作为根本要求,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抓紧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形成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以破解当前工作中的难题促进学习实践的良性互动,实现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圆满完成了既定的议程,到此结束。会议结束后,继续在这里召开市政府党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满意度测评大会,请市政府各位副市长、秘书长、党组成员、各位副秘书长;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主任;各县(市、区)长;老干部代表;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政府系统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由于参会人员有所调整,会务组对会议座位进行了重新安排,请参加下一个会议的同志休息十五分钟后,按照新的座位表就座。

现在,请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上一篇:小学海洋知识竞赛答案下一篇:读书感悟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