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2024-09-24

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精选6篇)

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篇1

**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确保我校德育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现“德育队伍精良,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顺畅,德育氛围和谐;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总体德育目标。

(二)具体目标

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具有“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学子形象;形成德育组织网络化,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通过网络宣传德育、展示德育,让家长了解德育;推动全员德育,强化教师德育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六、七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以训练为主,道德意识以身边的先进事迹感染为主,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八年级:以增强辨别是非,识别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干扰的能力为主线,明确学习目的。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九年级:以强化良好的品质养成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为主线,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二、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学期目标与学年目标相结合,学年目标与三年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个体思路与总体思路相结合,班级、年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上级精神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传统特色与与时具进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实行分级管理与各处室协调合作原则,保障管理渠道的畅通。

5.坚持“激励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原则,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员参与管理,发扬民主作风。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

(一)加强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

1.学生的行为习惯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日常管理常抓不懈,常规工作“细节细抓,实事实干”。在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下功夫,提高我校学生整体的规范性。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管理制度》,遵循“起点低、标准高、教育严、处理宽”的教育原则。从到校、进校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课堂、课间、课余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自觉独立完成作业为切入点,教导室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面查,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应人员。重视学科德育,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德育功能。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引领一支家长、师生称赞,具有“奉献精神强、钻研劲头足、适应能力快、专业水平高”的班主任队伍,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投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舍己、特别能付出、特别能团结”具备团体作战能力的德育工作小组。

切实兑现“谁为德育工作添彩,学校就为谁争光”的承诺,开展评选、表彰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开展优秀德育论文及优秀主题教育评选工作。

2.借助每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推进全员德育。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谈、调查等),采用视频、图片、广播、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认真组织征文、演讲、朗诵活动。

2.加强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1)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巩固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2)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的主题教育。开展评选“十佳中学生”、“文明礼仪标兵”活动,定期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3)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传递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1)建立有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档案,严格管理,定期谈话,了解其思想动向,班主任、家长和政教室积极配合,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并有教育转化工作记录。

(2)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研究、探讨不良行为学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做到教育工作有理论支撑,有有效方法。

4.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

以时事政策教育教材《中学时事报》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每次发放《中学时事报》的当周,作为时事政策教育周,各班利用晨检读报学习,指定时间专时专用,形成制度化。

(四)加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办一次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讲座。做好学校卫生、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常规。

(五)探讨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继续开展“家校互动”,积极营造“校呼家应,家求校应”的家校互动局面。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利用好现有的宣传栏、荣誉墙等设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神,提升育人水平。

通过文化建设,使我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师生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校园文化。

(七)加强毕业年级的德育管理。

认真落实德育流程,针对毕业班的特点,精选活动内容,设计好活动形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德育工作的领导小组与职责

德育工作的落实必须有健全的领导小组给予保障,强化职责管理,形成以校长为核心,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小组。相应职责如下:

(一)校长: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工作开展,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把握处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性问题。

(二)政教处:

1.依据学校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每月德育活动重点,明细月德育工作内容,落实周重点工作。并负责检查、督促及评价。

2.完善校纪校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反馈,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德育队伍的管理。实行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及每周一次班主任、年级主任例会制度,将培训在实践中进行,评优在业绩中体现。

4.建立学生活动组织体系,努力挖掘学生活动项目,组织好学生的各项德育活动,力争做到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两项体育技能。

5.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参加各级别的论文征集活动,提倡班级课题、年级课题、学校课题的开发,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6.做好校、县市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及争创“优秀班级”的活动。

7.做好相关德育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教务处:

1.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制定规定或措施对学科渗透德育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

2.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比如思品、劳技、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计划地落实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氛围。

(四)总务处:

1.树立为德育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效果。

2.保障德育活动场地和设施配套齐全。

3.适宜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五)工会:

1.抓好教职工政治,师德教育工作,协调和处理好教职工各方面的关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职工活动中去。

2.组织好每年的师德月活动,加强全员德育意识。

(六)团委:

1.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明确职责。把握好发展团员的标准,加强学生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一名团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功能,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2.负责各个系列常规主题教育与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宣传、文化建设、团组织建设等工作,协助做好常规管理。

五、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一)班主任工作

1.确立班级德育目标,制定班级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2.组织和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3.根据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4.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配合本班各科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班内形成教育合力。

6.做好家校互动工作,每学期完成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要加大个别学生家访的密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全程教育。

7.坚持“学生在校,班主任在岗”的原则,组织指导班级日常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常规的落实。

8.配合政教处开展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组织各级奖项的评选。

9.配合政教处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家长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成绩等信息。

10.配合年级主任做好本年级的其它工作。

(二)学科教师

1.结合学科特点,拓展教材,全方位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做人。

自然科学类,可以渗透辨证法与方法论;文史地,可以传承中华美德,激发爱国之心;思品的每一单元,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讲座等。学科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不同主题的资源体系。

2.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出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三)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落实德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课程

各种科技、文娱、体育及班团队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五)校园环境建设

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要充分发挥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图书室、荣誉室等多种形式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家庭和社会

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教师家长协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每学年对家长培训不少于一次,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利用好社会德育基地,提供青少年需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

六、德育工作的的措施

(一)抓常规、促养成1.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保证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学生“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学期校内设立“学习态度奖;学习勤奋奖;学习进步奖;学习帮扶奖;学习成果奖”等奖项,做到奖惩分明,激励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良行为,淡化自己的不良行为。

2.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常抓不懈,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学生值日检查、教师值日检查、政教室常规检查为保障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政教室每周集中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身形象。

(二)强抓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德育

1.发挥德育三大功能(保障、导向、激励),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2.组建由年级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全员德育育人小组。政教处负责加强对年级主任和班主任每周一次指导和每月一次培训,教务处负责对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指导和培训。

3.组织学生会按要求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团委负责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培训。

(三)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

1.把握班集体评价的内容和原则,遵循主体性、发展性、激励性、差异性等原则,客观全面的评价班集体建设工作。

2.明确细化班级管理细则,完善班级考核制度,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借助问卷调查、材料汇报、评估量化等评价载体,对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督促。以争创“优秀班级”活动为载体,树立行为文明,管理规范,班风正,学风浓的典型班级。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校园橱窗、班级环境进行规划,增加德育教育宣传内容,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2.丰富学校文化活动,赋予德育特色。比如:运动会、艺术节、教职工体育比赛、师生书画比赛等活动。

3.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丰富德育内容,追求特色发展

1.重点做好“抓好四个环节,促进四个转变”(即:抓卫生,促环境转变;抓纪律,促秩序转变;抓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促精神状态转变;抓集合、出操集体活动,促班风、校风转变)的行为养成教育工作,丰富活动内容。

2.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乒乓球、跳绳、棋类比赛等活动项目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

七、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

(一)各处室领导分别负责本处室人员的德育管理与评价,实行过程管理监督和指导。

(二)认真吸收家长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对教师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

(三)规范教师育人行为,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努力做到“十个提倡,十个反对”。即:

①提倡“只要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反对“就你拉我们班的后腿”;

②提倡“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反对“你再这样,就把你家长叫来”;

③提倡“你真的很出色”,反对“我教这么多年书,还没见过你这样笨的”;

④提倡“经过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行”,反对“你把这道题再给我写……遍”;

⑤提倡“你的回答很有见解”,反对“别人都懂了,怎么就你不懂”;

⑥提倡“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反对“不愿意上课就出去”;

⑦提倡“你别着急,再想一想,你回答得很好”,反对“你真让人失望,谁教你谁倒霉”;

⑧提倡“谁都可以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反对“你怎么这样没有教养”;

⑨提倡“你很有个性,希望你能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反对“我看你一辈子就这样了”;

⑩提倡“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反对“你给我站起来”。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制定实施《主题班会评价标准》、《班主任日常教育行为规范》、《班级管理评价标准》、《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价标准》等评价体系。

八、**中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长:***

副组长:***

***

***

***

成员:***

***

***

***

***

***

***

***

**中学

2016年9月

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应对 篇2

一、对德育课程缺乏认识,重视不足

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能够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于其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但目前,许多学校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普遍不够重视,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计划与正确的实施安排,这使得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缺乏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二、德育课程内容形式单一,脱离现实

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单调乏味,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基本上都是空洞地宣讲大道理,对于具体的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等基本内容很少涉及。

如刚开学时,学校本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但大部分学校还是在德育课上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华而不实的思想教育,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实施结果就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听进去,而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德育课程漠不关心,甚至抵触。

三、德育课程组织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学校,管理德育课程实施的部门与德育教师之间不能充分互动,管理机制不健全,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低。数个德育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对德育课程的实施做到统筹兼顾。一些学校领导对于德育课程的管理很少做出明确的指示,也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这样,在德育课程实施的时候,领导和教师都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更不用提深入调研、了解学情了。这样的德育课程即使开展了,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积极举行各类德育活动,并及时、科学地做出评价,才能保证德育课程的完整实施,进而追求实施效果和改革完善。

四、德育课程师资力量及经费不足

中学德育课程和各类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条件首先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学生接受高品质的德育。据了解,大多数中学存在着德育教师匮乏的问题,甚至有不少学校的德育课程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讲授。由于不是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所以这些教师对德育课程也不会用太多精力进行创新和研究,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很单一,不能与时俱进,德育课程很难有效开展和完善。当然,这既需要宏观政策的统一规划,也需要各学校的合理安排,从而保证德育课程的实施环境。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道德品质的教育,应该是他们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一课。我们只有正视目前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不断改进,才能保证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篇3

工作规划与实施方案

(2008年----2012年)

绿色与生态,是学校实施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为了优化我校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后勤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创建安全、和谐、绿色生态校园,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努力办好师生满意的后勤、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生态绿化现状

我校绿化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宿舍楼、老食堂门前场子;教学楼前后,核桃树下;运动场、新建教师单元楼前后;食堂、老教师单元楼前后。有樟树、柏树、雪松、桂花树、广玉兰树、冬青树、桅子花、月季、剑麻等品种。欠缺花类、攀缘类、亭廊游憩场所,有些地方树太密太杂,整体搭配不够合理,造型不够美观,无建筑景点。

三、创建原则与目标任务

在设计理念上体现学校绿色、人文、崇德、和谐的特色,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向精细化提升,向整体布局合理和立体绿化发展。在既不影响学生的活动空间,又增加遮荫面积和绿地量上进行设计。体现见缝插绿、破硬建绿、墙壁披绿的原则,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要多栽树,想法设法把能够绿化的地方都绿化起来,消除绿化死角。

通过1-3年的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校园绿化美化档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及绿化档案,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校园,提供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本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突出学校文化环境特色,2012年12月底争取创建襄阳市市级“绿色生态校园”。

四、创建专班

根据创建工作要求,学校成立“绿色生态校园”创建专班。

组长:卢文君

副组长:王启寿赵荣华周德林

组员:钱东生 伍姗 余在云 尚友军 都正龙 闫德珍李永龙

专业人员:与花树种植业主签约聘用

五、创建规划

第一阶段(2010年6月底前):

1.认真学习“绿色生态校园”的创建标准和评估细则。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重新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出校园园林绿化规划和近两年分期绿化方案。

2.完成植树造林与花草配置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目标任务为:

⑴种植桂花树、枇杷树、玉兰树50棵,完成食堂到老教师单元楼场子硬化。(预算经费:4000元)

⑵建设盆景园,完成大门口小广场景点建设,栽种雪松三颗。(预算经费:4000元)

⑶改造教学楼前后生态绿化带,移栽蜡树,棕树,补充新的树种,新购九兰、蓝天竹、菊花等花树。(预算经费:2000元)

⑷完成校园花草提示牌设计与配置:在校门小广场景区、教学楼前生态绿化带区、主校道两侧配置花草提示牌和雅行礼仪提示牌10个。(预算经费:2000元)

⑸校园路道、路灯配置(预算经费:300元)

3.建立健全绿化养护管理制度,保林树木、花草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

4.建立校园绿化档案,编制校园绿化植物名录,统一编号,登记造册。

5.由政教处将绿化区域的保洁划分到班级,保障校园各区域清洁卫生,无卫生死角。

第二阶段(2010年暑期至2011年12月底)

1.完成下面两项基础设施建设:

⑴教学楼改造。

⑵盆景园建设:在教学楼后核桃树下建设盆景园。(预算经费:1万元)。

2.整理绿色生态校园创建工作档案资料。

第三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

1.完成下面三项基础设施建设:

⑴建设校园文化专栏:校门小广场处建设不锈钢制文化长廊宣传牌三块(预算经费:1.2万元)

⑵完成校园篮球场及运动场周围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下水道并盖板,篮球场地硬化,篮球场地四周沿玉兰树种植带铺砖种草(预算经费:1万元),篮球场地与校园运动场衔接带改造与花草树木种植运动场地四个角落草地种植。

⑶硬化宿舍楼到单元楼食堂的路面430米

2.整理绿色生态校园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申报迎接襄阳市绿色生态校园。

六、创建措施:

(一)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校园内的各种植物标上解说牌,使校园成为开放式的植物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还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室、课室布置有环境教育的宣传文化,学校走廊布置成为展示学生特长作品及环境作品的特长展示廊。

4.把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学校的绿化带,公共保洁区落实班级责任制。

5.加强广播室、校园网等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环保教育工作。

(二)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进行教师环保意识活动;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识,把环保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落实“无烟学校”的相关要求,在教师中推崇环保的生活方式。

4.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开展的环保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环保教育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5.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优化老师的心理健康环境。

6.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渗透到家庭与社区,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影响每一个社区,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形成环保意识。

(三)多渠道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环境教育。认真做好计划总结、在落实教学课堂标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课堂的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利用网络开发学习资源,开展专题性环保课题探究。

3.开展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注入环保主题。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发挥好心理咨询室功能,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环境。

5.进行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测试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6.利用班会、团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做好“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7.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工作,班级板报、学校宣传栏定期宣传环保知识。

8.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如: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清洁美化校园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

9.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社区卫士活动”。

10.倡议学生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四)建设富有生机的绿色校园文化。

1.校园增设分类垃圾箱;张贴环保标语等;

2.在学校网站、校宣传栏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五)整理好有关的评估档案和宣传资料

1.由政教处统筹安排,做好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编的工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篇4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安排,我校拟于2018年下半年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接受审核评估是对我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来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是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契机。为切实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下简称“评建工作”)的各项工作,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审核评估方案》),紧密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用新的奋斗、新的措施、新的成效续写学校工作的新篇章。

迎接审核评估工作以教育部2012年对我校的合格评估结论 1

为基础,对照审核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建设切实改进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和薄弱环节;各教学、教辅单位和职能部门为评建工作的基本主体,学校基本教学状态数据为评建工作的重要依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评建工作的根本保证。

评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整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在建设、务求实效;坚持全员参与、分工负责,强化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评建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据《审核评估方案》的要求,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评建工作切实落实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评建工作的指导,学校调整评建工作领导组,下设评建工作办公室、各专项小组以及各单位评建工作组,具体组成人员与机构工作职责如下:

(一)校评建工作领导组 组

长:汪

长:胡家俊

胡善风(常务)

刘英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

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评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实施。2.审定评建工作方案,监督、检查评建工作。

3.对照审核评估要求,梳理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差距,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4.审定《自评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重要材料。5.负责协调、解决、处理评建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评建工作办公室和专项工作小组 1.校评建工作办公室 主

任:张小明

副主任:方辉平

诚 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学校评建工作领导组的决定。(2)拟订学校评建工作方案,部署具体工作任务。(3)起草评估体系的分解任务和具体要求;细化评估体系内容及支撑材料目录;制定各种材料整理的规范要求。

(4)协调并督促各专项小组、各单位按要求完成评建任务;指导审核各专项小组、各单位撰写的评建工作重要材料。

(5)掌握了解校内外评估工作的动态,为校评建领导组决策提供依据。

(6)及时联系教育部评估中心、省教育厅以及相关评估专家,指导我校迎评促建工作。

(7)结合专家组意见,提出整改建议。(8)负责评建总结及整改工作安排。2.评建工作专项工作小组 第一工作组:定位与目标组 分管领导:汪

枫 牵头单位:办公室 召 集 人:曾小保

负责内容:总结办学定位确定的依据和落实;总结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标准确定的依据、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发展规划等;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定位与目标”综述及支撑材料等。

主要相关部门: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处、各教学单位等。

第二工作组:师资队伍组 分管领导:胡家俊 牵头单位:人事处

召 集 人:庄丹娅

负责内容: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发展与

服务,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师资队伍建设”综述及支撑材料。

主要相关部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宣传部、工会、各教学单位等。

第三工作组:教学资源组 分管领导:胡家俊 牵头单位:财务处 教务处 召 集 人:吴海澜

负责内容:财务处负责牵头促进教学经费投入的进一步改进、教学设施建设、社会资源筹集等评建工作;教务处负责牵头促进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完善与课程资源建设等;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教学资源”综述及支撑材料。

主要相关部门:财务处、教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图书馆、科研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集团、各教学单位等。

第四工作组:培养过程组 分管领导:胡善风 牵头单位:教务处 召 集 人:张小明

负责内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促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包括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培养过程”综述及

支撑材料。

主要相关部门: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处、团委、各教学单位等。

第五工作组:学生发展组

分管领导:胡家俊

牵头单位:学生处 召 集 人:李庆玖

负责内容:促进学生指导与服务、学风建设、学生就业与发展,促进招生生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等;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学生发展”综述及支撑材料。

主要相关部门: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各教学单位等。第六工作组:质量保障组 分管领导:胡善风 牵头单位:教务处 召 集 人:张小明

负责内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质量监控过程的实施、质量信息及利用、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及效果;“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相关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与报送;撰写近3年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质量保障”综述及支撑材料。

主要相关部门:教务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科研处、国

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处、团委、各教学单位等。

第七工作组:宣传特色组 分管领导:汪

枫 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召 集 人:张德学

负责内容:负责学校整体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审核评估宣传报道工作;办学特色凝练;评建工作期间影像记录、留存工作;完成学校《自评报告》中“办学特色”综述及支撑材料。

主要相关部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处、团委、各教学单位等。

第八工作组:材料汇编组 分管领导:胡善风 牵头单位:评建办 召 集 人:张小明

负责内容:负责编印评建工作学习材料,负责学校评建工作支撑材料收集、整理、编目等工作;完成学校《自评报告》统稿;负责指导和检查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评建材料的收集、整理、编目等工作;负责全校评估业务培训指导工作;负责准备专家组进校期间的案头材料等。

主要相关部门:评建办、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及教辅单位。第九工作组:校园环境建设组 分管领导:刘英旺

牵头单位:后勤集团 召 集 人:程周旺

负责内容:负责校内环境规划与建设工作,提出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和节约型校园。

主要相关部门:后勤集团、总务处、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团委等有关部门及各学院。

第十工作组:迎评接待组 分管领导:汪

枫 牵头单位:办公室 召 集 人:曾小保

负责内容:负责迎评、评估期间的接待和协调工作;负责评估专家校内联络员队伍建设。

主要相关部门:办公室、评建办、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第十一工作组:评建监督组 分管领导:汪

枫 牵头单位:监察审计处 召 集 人:黄先进

负责内容:负责全面监督、检查各单位迎评促建工作进程、质量和实效,督促各项评建工作的落实,保证迎评促建工作顺利实施。

主要相关部门:监察审计处、组织部、人事处、工会、离退

休处等有关部门及各教学单位。

上述专项工作小组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本单位评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各专项工作小组布置和安排各项评建工作任务、督促评建工作进度,确保评建工作有效运行。

(三)各部门及教学单位评建工作小组

各单位应成立评建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评建工作。工作小组由各单位的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各单位的党政副职为副组长。根据各单位实际,确定参与评建工作的具体人员,分解、细化、落实工作任务。

各部门及教辅单位应认真对照审核评估要求,找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依据工作职责范围提出初步的改进建议,供学校研究决定参考;做好本单位评估业务培训工作;根据评建工作办公室和各专项小组的要求,完成本单位所有评建工作档案、典型案例、支撑材料等的收集、整理、归档、报送等工作。

各教学单位要在学校评建工作领导组的工作部署和督导下,认真对照审核评估要求,结合各专业、课程和教学的实际,强化内涵建设,严格教学运行的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评建工作办公室和各专项小组的要求,完成本单位所有教学档案、典型案例、支撑材料等的收集、整理、归档、报送等工作;做好本单位评建组织、动员、培训工作,确保全员参与、全力投入评建工作;强化教学工作和教学档案的严谨规范,确保

本单位评建工作顺利完成。

四、工作进程

为了高质量完成评建工作,做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推进有序,将我校评建工作分为“宣传动员”“自查建设”“自评提升”“预评改进”“迎评提高”“现场考察”及“总结整改”等七个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进程和主要任务如下: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7年10月-11月)1.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动员、宣传,组织学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评估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迎评促建工作之中,认真落实评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用评估标准全方位指导日常工作。

2.基本任务

(1)制定迎评促建工作方案,成立学校评建工作组织机构,调整学校评建工作领导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2)各层面召开评建动员及培训会,邀请评估专家到校作专题报告,解读审核评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主要目的和意义、实施办法和基本要求。

(3)各单位成立相应的评建工作小组,广泛动员教职员工,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深刻理解《审核评估方案》

指标体系及内涵的基础上,制定各单位评建工作的计划和措施,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4)各工作组和专项小组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制定评估工作计划,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提交评建工作办公室。

(二)自查建设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3月)1.工作目标

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按统一规范及要求,全面检查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摸清家底,总结成绩,凝炼特色,找出差距,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尤其狠抓薄弱环节整改,落实建设成效。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和教学资料,基本完成评估要求的基本材料的整理和建档。

2.基本任务

(1)各教学单位结合本科教学的实际工作,着力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教学运行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等。

(2)各单位结合实际工作,着力促进教学设施及教学条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服务教学、教师、学生等工作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3)持续做好系列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做好考试及试卷评阅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组织开展听课、看课活动,模拟专家听课、看课;加强日常教学工作检查;做好本部门在质量保障体系中所承担的工作;收集整理近三学年

(2015-2016学年、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的教学管理档案材料。

(4)学校评建各专项工作小组完成各自所负责的工作,保证教学基本条件达标,保证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达标;将教学管理材料整理到位,形成评估支撑材料。按审核要素和审核要点进行材料汇总(包括原始资料的收集归类、建档,支撑材料汇总等)。

(5)各工作小组按要求形成专项自评报告文字,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初稿,完成相关佐证、支撑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较完备的学校支撑材料,并上交评建工作办公室。

(6)做好迎评工作的宣传、展示和其他各项准备工作。

(三)自评提升阶段(2018年4月-5月)1.工作目标

学校组织校内专家组进行第一次自评,审查各工作小组、各单位评建工作进展情况,明确存在的差距,确定整改建设实施方案。

2.基本任务

(1)评建工作办公室按照审核评估要求,组织对各教学单位、专项小组形成的教学档案、支撑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意见。

(2)各教学单位按照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重点整改,逐项落实,优化提高,进一步完善教学档案等材料。

(3)组织专家对学校的自评工作进行审查,查找《自评报告》、相关数据和佐证支撑材料,重点检查合格评估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中已明确的薄弱环节的改进情况,促进自评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根据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继续完善相关报告、支撑材料。

(4)开展教学资源检查与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检查、布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风建设工作,包括网站、橱窗、横幅、标识牌等清理,教学(教辅)、办公、生活等区域内外环境整治,学生文明礼仪建设等。

(5)组建评估专家校内联络员队伍,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四)预评改进阶段(2018年6月-7月)1.工作目标

邀请校外专家对学校评建工作进行预评估,查找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基本任务

(1)邀请校外专家组对学校评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查找问题。

(2)根据预评估专家意见,督促完成整改工作;优化佐证、支撑材料,形成专家评估案头材料,制作完成审核评估资料。

(3)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经校内公示并报送省教育厅、教育部。

(4)完善教学资源、校园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安全、卫生,确保校园综合治理到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等工作。

(五)迎评提高阶段(2018年8月)1.工作目标

根据预评结果进行全面整改,整理评估资料和补缺补漏,完成所有评估材料的整理,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教育部评估专家进校实地考察、评估,确保我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顺利进行。

2.基本任务

(1)召开迎接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进校前的全校动员大会;根据预评整改意见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与责任人。

(2)校自评专家组再次整改检查;继续充实评估支撑材料;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与治理。

(3)细分接待任务,启动接待组工作程序;做好教育部评估专家进校前和进校后的接待工作,为专家做好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教育部评估专家开展工作。

(六)现场考察阶段(2018年下半年)

专家进校考察,配合专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专家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协助专家开展现场工作。

(七)总结整改阶段(教育部专家组反馈评估意见后一个月)

根据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评估意见,召开校评建工作领导组全体会议,根据专家评估意见研究整改方案,开展整改工作,形成整改报告上报教育部。

五、工作要求

(一)认真学习,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我校近期的重点工作,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充分认识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对评估政策、评估方法、评估要求等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为顺利完成评估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团结协作,强化落实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任务艰巨,要求严格,涉及到全校每一个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各单位要加强合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互相支持、积极配合,保证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各单位要将实际工作与评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日常工作的稳定,又要通过审核评估促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有序推进,注重实效

学校的自评工作要深刻把握审核评估的内涵,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五个度”为主线,准确把握我校本科教学工作采取的举措、落实的情况、取得的成效等,找准存在 的问题,提出有力的改进措施,为我校今后本科教学工作持续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各单位要在准确把握审核评估工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学校评估工作方案和各单位的评建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评建工作,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查找不足,理清思路,持续推进。

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篇5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 ·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 %,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 ·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工作计划范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 ·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 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 · “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民意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篇6

关键词: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建设思路;实施策略

1 宜居城市的概念解析

1.1 宜居城市的概念和本质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种高水平阶段,是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概念。“宜居”是指城市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状态。宜居性强的城市具备良好的生存环境,高效运转的社会生态,舒适的人文体验以及和谐的自然环境状态。现代化的宜居城市还需要有一定的竞争力,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与时俱进,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2 宜居城市的评判标准 我国对“宜居城市”设立了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体系,从六个方面进行评判,包括:社区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以及公共安全度。这六个标准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文明度:城市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文明以及公众参与;②经济富裕度: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就业率和恩格尔系数;③环境优美度: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及城市景观;④资源承载度:人均可用淡水资源、水资源可重复利用率、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居住用地比例、名特产资源和加分扣分项目;⑤生活便宜度: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化、绿色开发、城市住房以及公共卫生;⑥公共安全度:生命线工程、预防应对自然灾害的设施机制及预案。

2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 经济富裕度无法达到标准 我国城市的经济富裕度虽然逐年均有升高,但不论是人均GDP,还是产业聚集模式,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均无法达到标准。城市虽具有一定的宜业性,但仍缺乏吸引大型商业项目的空间,对人才的发展不能提供更好的平台,这也导致城市自身发展受限,创新能力不足。这需要城市加强自身产业化建设,提升经济竞争水平,增强对人才的吸收引进,实现人均GDP的稳步提升。

2.2 环境优美度有待提升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由于城市化建设速度过快,许多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无法达到标准,水资源污染严重,对于综合性公园的建设体系也没有相应地落实完善。这些都有待于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弥补城市生态环境的不足,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适宜的环境卫生文明。

3 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及实施策略

3.1 规划好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 首先,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核心。审查规划建设中的每一步是否充分利用并保护了生态资源,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其次,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便捷有利的环境和发展状态。最后,要重视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与历史文化,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规划建设中要保有其历史文明的价值与活力。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发展模式,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运用到城市的建设中来,使其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化的发展优势,保持时代新鲜感,这对宜居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 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发展模式,是宜居城市实现良好规划建设的基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的标准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升生活用地的标准,最大可能给予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完善整体土地利用格局。

对于非建筑用地和生态用地,需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措施。在总体的规划建设中,将各类土地分类划分,划定已建区域、限建区域、禁建区域和适建区域,并进行严格的管制,以防城市建设无规则蔓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树立保护成就发展的理念,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逐渐将对生态环境的约束政策落实到规章法律的层面,实现真正的强制性管理。

3.3 加强生活便宜度,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 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网络中,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可以把国际化先进城市的体系构建方式作为标准,设定4个级别和8项种类,全面提高宜居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化引导力。通过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方案以及国际化的标准来进行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区域性公共服务水平。

对于现代交通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宜居和宜业为目标。城市内外规划要实现交通“时空圈”,做到城市外围一个小时内能到达市中区;城市核心地带,每步行十分钟可找到公共交通服务站,半小时可到达城市内目的地。打造舒适方便的交通服务,务必以公共交通为主,实现“双快”的城市交通服务,建造快速交通轨道以及公共快速路。辅以“双缓”体系的建设,为自行车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便利。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要以绿色交通为目标,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汽车通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3.4 加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 首先,应当注重城市自身特色,加强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在对城市格局进行规划时,注重旧城风貌的保留,以及整体城市风貌的协调。在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打造城市文化空间,促进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让城市有层次、有内涵地向现代化国际化氛围发展。其次,要全面加强城市文明的建设,从各方面提升城市文化程度和文明水平,包括:注重市民的言行文明;提升城市各类服务质量;加强城市科教文化水平的发展;维护城市良好社会秩序等方面。城市人文环境的建设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营造城市宜居氛围,提升整个城市文明程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4 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各大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并建设宜居性城市,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和部署。综合分析城市面临的问题,做好整体规划安排,促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提升城市舒适便宜程度,是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莫容钦.宜居城市规划思路及实施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9:145-146.

上一篇:审判与憧憬组诗下一篇: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