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

2024-06-19

黄山学院(精选11篇)

黄山学院 篇1

摘要: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对黄山学院体育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并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加以了解。研究结果认为黄山学院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具有一定可行性。结合黄山学院可共享的体育资源和社区居民的需求状况,提出一些建议——确定资源开放的时间;改善现有体育设施;扩大体育资源共享范围,促使资源均衡发展。

关键词:黄山学院,体育资源,共享,社区

1、黄山学院可共享的体育资源

1.1、黄山学院体育场地设施

黄山学院历来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大。 学校现有体育场馆总面积71824.22平方米。 按比例标准建设有田径场、田径专项投掷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多种专项训练设施。 其中在黄山学院北区有田径场(煤渣)1块,篮球场(水泥)6块,排球场3块,乒乓球场(水泥)10块。 南区有塑胶田径场1套,煤渣田径场1块,塑胶篮球场8块,水泥篮球场5块,塑胶网球场4块,乒乓球场20块,体操房及教学设备,跆拳道馆及健身器材,健身房等。 黄山学院在《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中也明确提到“外单位集体和个人在不影响教学和训练的情况下经体育学院办公室同意,可对外提供有偿服务”。说明实行黄山学院体育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2、黄山学院体育师资

黄山学院的体育资源除了南校区和北校区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外,还包括黄山学院的体育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黄山学院体育学院的老师有37人,学生近300人。 经过对体育学院领导的访谈, 了解到黄山学院体育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多次参与外集体单位举办的运动会的执裁和管理活动,有黄山学院附近的中小学、移动公司和电力系统,还有公务员考试中的体能测试等。此外,老师们还经常担任全国及省内各种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学生在健身俱乐部和社区广场担任教练等健身指导工作。

1.3、信息资源

黄山学院体育学院的新闻资讯。包括校内和院内的体育活动表演,群众活动新闻,这些都能在黄山学院体育学院网站中查到。 另外,黄山学院图书馆中还有大量体育期刊和书籍。

2、结果与分析

2.1、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锻炼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90.63% , 选择在 “ 早晨” 和 “ 晚上” 锻炼的人数最多, 占总人数的71%。 这与学生上课的时间是错开的,而且锻炼时间不是很长。 在运动项目上选择“跑步、漫步”的人数最多,这类运动不需要运动器材, 活动形式简单。

2.2、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对体育资源的需求状况

研究发现社区居民认为社区体育设施无法满足他们需求的人数占43.63%,近一半的社区居民对其社区体育设施不满意,体育资源短缺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数。 且选择“希望黄山学院场地设施及师资对其开放”的人数占54.16%,说明这部分人特别喜欢体育锻炼,已经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体育锻炼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并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2.3、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

在是否愿意为使用体育资源付费的问题中,选“愿意,但费用不能过高”、“愿意”和“非常愿意”的人数占总人数70.84%。 说明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大部分都愿意为使用黄山学院体育资源付费,但是选“愿意,但费用不能过高”的人数占比例最高,所以为了使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够使用,黄山学院体育资源在对外开放时,应着重考虑一下费用问题。每月的体育消费人数最多的是50元以下,占比例36.46%,其次是50-100元,占比例30.21%。 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每月体育消费都在100元之内。 说明人们的消费观比较保守,会更倾向于费用低的运动项目。

2.4、影响社区居民使用黄山学院体育资源的因素

影响黄山学院附近社区居民使用黄山学院体育资源的因素主要是没时间,社区居民大部分都奔波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没有太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为此应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让体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3、结论

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和社区体育设施缺乏使黄山学院体育资源共享具有一定可行性, 因此可以确定适合资源共享的开放时间,根据居民参加时间的特点,利用课前课后的场地闲置来满足居民的锻炼需求。 但也有15.63%的社区居民对黄山学院体育设施不满意,对此学校应积极改善现有体育设施来满足校内师生和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 黄山学院可共享的体育资源有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师资力量和信息。 要使体育资源共享模式健康有效的实行下去,需要综合扩展体育共享的范围,使其均衡发展。

黄山学院 篇2

1、 旅游管理 推荐指数: 4.7(433人推荐)

2、 酒店管理 推荐指数: 4.6(243人推荐)

3、 人力资源管理 推荐指数: 4.8(235人推荐)

4、 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4.3(152人推荐)

5、 烹饪与营养教育 推荐指数: 4.6(149人推荐)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指数: 4.3(126人推荐)

7、 英语 推荐指数: 4.3(110人推荐)

8、 电子信息工程 推荐指数: 4.4(103人推荐)

9、 园林 推荐指数: 4.7(93人推荐)

10、 财务管理 推荐指数: 4.5(83人推荐)

11、 建筑学 推荐指数: 4.6(79人推荐)

12、 国际经济与贸易 推荐指数: 4.5(70人推荐)

13、 汉语国际教育 推荐指数: 4.3(63人推荐)

14、 市场营销 推荐指数: 4.6(60人推荐)

15、 汉语言文学 推荐指数: 4.4(59人推荐)

1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4.7(58人推荐)

17、 化学 推荐指数: 4.4(54人推荐)

旅游管理专业

共有430人认为黄山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下面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旅游管理类 ¥5393

 

薪酬超过16%的专业

北京市

 

11%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25%-女75%

专业介绍:旅游管理学学科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

就业方向: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餐饮管理方向、休闲娱乐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国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酒店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的。

酒店管理专业

共有243人认为黄山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酒店管理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旅游管理类 ¥6314

 

薪酬超过40%的专业

广州市

 

11%在广州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31%-女69%

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

就业方向: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门迎、前厅接待人员和客房服务人员;各类旅游公司,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类酒店、饭店、宾馆楼层管理、大堂管理、咨询、会展等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业务洽谈、对外联络服务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市场调查、情报、信息服务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共有234人认为黄山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下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工商管理类 ¥6077

 

薪酬超过32%的专业

北京市

 

12%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35%-女65%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商学院只是“社交学院”吗? 篇3

近年来商学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仅中国就有超过两百所大学开设了MBA课程,另一方面,商学院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方式也在经受着考验并面临转型。很多商学院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自己创业,或者争取创投基金,或是与一些校友建立联系并获取这些校友在某些领域的资源,所以他们参加各种门类的社交活动以建立人脉关系。但是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Dan LeClair博士认为,虽然对于商业世界来说,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商学院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加大研究方面的投入,招募到“明星”教授对于学院在学术界确立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能为MBA项目吸引到最具潜力的学生。

C: 近年来,全球的商学院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L: 在课程设置上,全球商学院都有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国际化,企业本身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作为雇主它们希望商学院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境外经营和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面对这一需求,商学院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让学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求学,同时也能跟国外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国际化的趋势对商学院的老师也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更多以项目为导向,需要跨国开展相关项目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另外,他们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带着自己的学生进行项目的管理和咨询工作,并对相关的企业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C: 为了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商学院做出了哪些努力?

L: 其中之一是直接让学生去承接企业的一些项目,这是一种边干边学的实践性学习方式;二是邀请毕业的校友回来授课,这样既给了老校友持续学习的机会,也让在校生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实践经验;三是我们在师资方面做出了一些多元化的安排,除了由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来教学外,我们也邀请了很多企业的高管参与教学。

C: 有人认为商学院更像是“社交学院”,你怎么看?

L: 之前商学院的确更注重社交,因为对于商业世界来说,人际关系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在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建立人脉关系的机会。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加大了研究方面的投入,中国的商学院起步较晚,但也在逐步跟上。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的商科学起来比理工科要容易得多,商科的教职人员也在努力改变这样一种印象,希望能与理工科院校有着同样的公信力。国际商学院联合会2013年推出了一个新的认证标准,主要从三方面考察商学院的水平:一是强调创新,鼓励商学院能够推出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强调务实,鼓励企业更多参与到商学院的教学中;三是鼓励商学院引导学生去解决许多社会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比如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扶贫、医疗卫生等,这些问题既涉及到工商管理,也有社会属性。

C: 商学院目前增加了很多非学位的课程,比如总裁班、高级管理人员班等,课程项目也有逐渐变短的趋势,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黄山学院 篇4

近年来, 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均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市场营销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2年电子商务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产业经济学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产学研平台建设成效突出, 依托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企业发展中心”平台, 围绕河南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 通过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 结合地方实际, 集中于河南省产业转型, “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等研究, 注重增进研究内涵, 提升研究质量, 通过论文、著作、专利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企业管理和区域经济规划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许昌市自主创新体系发展规划 (2009-2020) ”的撰写工作, 成果在市长常务会上通过;主持制定魏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主持制定“西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2017年发展规划”, 完善建立许昌烟厂“供应商资质认证评估体系”等, 2013年还与北大合作完成115万元的横向课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就特色的专业建设而言, 近年来,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在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后,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 力争转型再发展,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不断进行学习、讨论和调研, 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已达成共识。

由上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意图可以看出, 它是一个反覆循环、不断提升的动态运行图。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遵循办学规律和教学规律, 围绕学校的办学综旨, 树立“教学神圣、崇尚学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 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为实现培养目标优化设计培养方案,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自身实际, 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 明确提出了整体优化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人才目标, 根据“连续性、时代性、稳定性”的要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邀请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杨承训教授、仉建涛教授等省内外高水平大学、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建设的论证会, 听取他们在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举办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座谈会, 修订培养方案。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 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 以及持证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目前我国实行双证 (学历证、资格证) 并重制度。因此, 为了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把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与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成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 将有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 使大部分学生毕业既获得学历证书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共培训学生近万人次, 愈80%以上的学生获得营销师、物流师、理财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等各类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在与上海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ERP培训的基础上, 积极筹划建立ERP实验中心。“许昌学院—鼎捷软件ERP实验中心”的建立是许昌学院管理学院扩大实验室外沿的一种新尝试, 也是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的一项新成果, 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新的桥梁, 开辟了新的合作渠道, 通过强化培养学生的信息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创新实践能力, 为学生提供从培训到企业信息化项目实训再到就业的通道。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以此为平台已将ERP课程纳入培养方案, 制定教学大纲, 规定学时、学分。现在已经有三批次学生接受培训, 近100人次参加了鼎捷公司举办的全国性比赛。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积极探索实习实训新路径, 尝试以项目带动实习实训, 已经与北京大学进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合作, 先培训再实践实习。使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开阔了眼界, 充实和完善了专业知识, 提升了实际工作能力, 让学生们变得更加自信。同时, 通过实地调研使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沟通手段、人际交往能力、文明处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持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基本建设的思路是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 坚持“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 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人才为切入点, 建设“校内校外结合、多种形式结合、国企与私企结合”的实习教学基地体系。现建有10个校外实习基地, 分别是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新乡新飞集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济源钢铁集团公司、豫光金铅有限公司 (济源市) 、郑州可口可乐公司、河南远东传动轴有限公司、瑞贝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观峰管理咨询公司、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每年可接受实习生约400多人, 基本上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以学院为依托, 联合省内外高校、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知名专家共同成立许昌学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在学校和政府、企业之间架起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实习、就业平台。近几年, 先后承担完成了《许昌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许昌市环境优化发展战略及考评体系建设》、《许昌市魏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2017年发展规划纲要》, 为许昌帝豪集团制定了《供应商资质认证评估体系》等产学研项目。

“企业家大讲堂”系列讲座是许昌学院管理学院按照学校要求, 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积极与企业接轨,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又一重大举措, 讲座使学生近距离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了解企业的需求, 了解市场竞争的真实性, 既是创业就业指导课, 又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课, 对学生衡量自身存在的差距和树立奋斗目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已聘请了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林, 沪江网副总裁常智韬, 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见栓, 西继迅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忠等知名企业家定期做了数场讲座。

2013年度中, 在许昌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经过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全体教工的共同努力, 学院科研工作整体取得了较大成效。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积极整合跨学科资源, 组织有梯度的研究团队, 在项目拓展方面进展良好。一年中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各级项目顺利结项57项, 其中2项省级项目;成功申请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1项, 其中省部级项目立项2项。横向课题取得了重大突破, 继2013年7月为西华县发改委修订《西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2017年发展规划纲要》后, 10月与北京大学进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深度合作, 项目合作总额达115万元。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通过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 结合地方实际, 集中于河南省产业转型, “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等研究, 注重增进研究内涵, 提升研究质量, 通过会议论文、核心期刊、外文期刊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为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顺利完成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年中,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共发表论文117篇。中文期刊方面, 在《农村经济》、《江苏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5篇。本院主编, 或参与编著教材9部, 《信息管理系统》、《服务营销学》等教材均已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均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积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共出版专著两部,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开放条件下中国劳资关系的变化与对策分析》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中的博弈:股权分置及其改革》。

一年中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地厅级以上奖励31项, 其中一等奖10项, 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一等奖一项, 河南省经济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等, 这些成果的取得也表明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学术水平不断地提高。

在学科建设方面, 产业经济学学科被遴选为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目前已形成了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和团队:以仉建涛教授为团队核心的“产业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以周颖杰教授为团队核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以钟和平博士为团队核心的“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研究。”三个方向始终围绕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尤其是结合河南实际, 以中原经济区发展为契机, 针对如“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产业集聚、经济体制创新等一系列重大论题展开, 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与亮点, 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尤其是河南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学科建设中, 周颖杰教授作为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指导思想明确, 建设思路清晰, 目标规划合理, 在理顺学科自身与不同研究方向的结构关系, 加强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 对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本学科建设在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凝聚作用和引领作用同时, 利用组合优势, 发扬团队精神, 整合现有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5个专业方向, 突出学科特色, 营造学术氛围, 积极带动青年教师, 使本学科团队建设及梯队建设中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乃至知识结构都更趋于合理。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了培训现有教师、请专家或企业高管到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做兼职老师或客座教授相结合的办法。持续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力度, 聘请其他高校及实业界优秀人才,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杨承训教授、省内著名经济学家仉建涛教授、西继迅达 (许昌) 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忠、森源集团董事长楚金甫、许昌市金融办公室副主任李进营等均聘为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经常到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交流指导, 以期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

在研究生工作方面, 结合实际, 积累申硕点经验。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科点结合实际, 立足地方, 联合许继电气、远东传动、中原证券等, 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构建校企人才培养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 为高校人才培养营造产学研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 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教师实践背景, 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以实施“应用型人才”为契机和切入点,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013年10月28日, 在中原工学院201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对接会上,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六名硕士生导师和新生认真探讨和交流, 切实推进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于此同时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继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硕士点申报工作的筹备。一年中分别共有联合培养硕士生4人顺利答辩获得学位, 也为学科建设及硕士点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结重点学科建设经验, 明确目标。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以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为切入点, 结合校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 及近几年招生情况和学科发展态势良好的经济学专业, 对于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两个方向从研究内容看都有与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交叉的可能, 为整合学科教师力量, 争取在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申报中取得突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此外, 以经管学院为主要依托的软科学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心等也不断推进发展, 这些积淀为工商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经管学院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河南省内乃至全国学科点布局的特点,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经研究决定在下轮次硕士点申报中, 集中全部力量, 积极申报专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点。

坚持党建带团建, 通过对团总支学生会引领, 全面服务学生成人成才。大力支持共青团的工作, 结合专业特点和青年学生的需求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实践实训、素质拓展等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学风院风。

一是定期举办励志成才报告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评比活动、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努力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的青年。如, 举办企业家大讲堂, 邀请恒源发制品董事长赵见栓、沪江网副总裁常智涛、许昌胖东来集团董事长于东来等为同学们做励志、专业方面的报告, 2013至2014学年共举办6次;开展第十六届宿舍文化创建活动、第九届模拟实战营销大赛, 第九届赢在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首届会计技能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论辩赛、网页设计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 吸引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身素质的提高中来。据统计,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大部分同学参加了以上赛事的一项或者多项赛事, 有些比赛如模拟与实战营销大赛还吸引了学生的多次参加以及外系学生的积极参加。

二是利用身边的典型, 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做人、做事。在学校评选“十大学习标兵”的同时,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评选了经管学院“学习标兵”, 召开奖学金获得者及学习标兵获得者表彰大会, 召开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及各种实践实训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的表彰大会, 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在学习及其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努力使具有各种才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肯定,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14年,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杨逢春被评为许昌学院“学雷锋标兵”并被学校推荐为“焦裕禄式的好党员”, 党总支安排杨逢春同学为低年级学生做报告, 以学长的身份教导学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确立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 努力解决好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定期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座谈会, 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状况, 及时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针对几类特殊学生, 如组织纪律差、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心理素质欠佳等学生的实际状况, 指定专人开展谈心、帮教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克服困难, 如许昌学院管理学院藏族学生万玛扎西, 由于基础差, 从09级留级到10级, 再留级到11级,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多位辅导员不愿放弃, 无数次找该同学谈心, 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增加其学习的勇气, 安排党员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 目前该同学正逐步完成以往落下的课程, 其家长多次来到学校, 对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为其提供的帮助感谢不已。同时,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也多方努力为学生解决其它实际问题, 如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 提供有偿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等, 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紧密结合取得了很好效果, 有力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

黄山学院 篇5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作 民族文化 联系

一、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间的依存联系

民族舞蹈创作是来自于群众的具体活动当中,是人类在发展上非常关键的艺术方式。其在相对价值上说明了人民的生存目的。群众经过各式各样的舞蹈舞姿,将具体的、抽象的想法理念和民族文化统一的融会贯通的在一起,向伙伴们、向外界、向将来表示本民族传统观念上对生命的崇尚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从先前的史前时代的舞蹈创作观察得知,舞蹈已逐渐进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而且其身为一种文化,具有着十分深刻的内隐式文化价值意义,就是说经过群众本身所进行的不同姿势动作对平时的生活情况加以表达,经过不同的生活节奏以及所要表述的内容不同,说明不同的民族歷史和文化传统,进而实现其表达的感情,表明情意的影响作用。而民族文化最刻苦铭心就是艺术表达方式,即民族舞蹈实施创作。在新型的作用条件下,因为受到了多层冲击的民族舞蹈要想得到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就一定要牢牢抓住所属民族文化中的开展性创作,在原有舞蹈内容的作用下逐渐创新,把握住民族文化内涵的根基,增强民风民俗的弘扬执行力度。民族舞蹈亦是民族文化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民族文化特性的作用下不停的发展和创作民族舞蹈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其紧跟着民族文化的进步而不同,其经过人的形态、神态来表达,其实现是受自然和社会两个原因的作用影响,其表达形式会因为艺术创作者的道德素养和艺术气质的不一样而有显著的不同。

二、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间的具体联系

1.民族舞蹈创作和民族音乐间的联系

音乐是给舞蹈加以生命,相反,舞蹈给音乐加以形象,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是营造气氛、突出主题、描述人物形象和对舞蹈剧情与内容的表达都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一个民族中是拥有着其独立的乐器、腔调以及曲调的,而舞蹈是紧跟着其音乐来创作来进行的 ,音乐紧跟着舞蹈进行,这亦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生活状况,说话稍有激昂感慨,其姿势就会随之进行,唱得高兴通常也会手舞足蹈。其全部声音都是来自于动作,这就是舞蹈和音乐相互结合起着奠基作用,舞蹈艺术中的舞蹈以及音乐相互结合一定要实现其美满的境地,唯有这样才可以得到完整的和真正价值上的舞蹈艺术。因此,在实施民族舞蹈的创作 过程中,需要深入其中理解其民族音乐的意义和影响作用。

2.民族舞蹈创作和民族生活区域的联系

在中国有句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水土也可以创造出独具特性的舞蹈。无论是来自北方还是南方,一种舞蹈的所具有的独特性都是无法离开所在区域的,且经过舞蹈进行表达这样不一样的区域特性。例如:傣族的孔雀舞。因为所在区域,孔雀是人们所喜欢和喜爱的,当地的人研究它们的动作,然后加以提炼而完成的,这就是舞蹈与区域关系中最为直接的表达,很难想象出孔雀舞是来自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当中。而更进一步对傣族的孔雀舞的姿势进行研究把握就是这样的,德宏区域的孔雀舞,步伐顺畅、圆润,经过腿步中具有弹性的弯曲和伸直,手臂的婉转和下翻、头部的扭动、眼睛的表达都显示出一种欢快、优美的形态和性格。而西双版纳的孔雀舞,其节奏感抑扬顿挫,粗犷而朴实,表达出一种乐观和豪气的性格气势。在动作风格的辨别当中又可感受到不一样的区域间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

3.民族舞蹈创作和民族生活的联系

民族舞蹈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两者能够说是母与子间的关系,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性就是民族舞蹈的根基。寻找民族舞蹈发展的渊源,大部分都是从古代的祭祀发展起来的,从简单到复杂,而祭祀当中,其手舞足蹈的根本性动作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民族舞蹈的创作一定要回到民族的生活当中。而贾作光创作的《牧马舞》能够说是他早期代表作品中最为优秀的一部。《牧马舞》是从牧民生活中产生,吸取了牧民放马的经典姿势,掌握了舞蹈形象化中的套马、拴马和骑马等代表性动作,表达出了蒙古民族的粗犷质朴和剽悍的英雄气质。舞蹈动作是从生活当中进行收集的,但非表面的进行模仿,而是将其动态化、形象化和韵律化,将舞蹈技巧密切地和牧民性格进行凝结。这样的一个经典舞蹈的产生和在内蒙草原那一时期和牧民相处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4.民族舞蹈创作和民族情感精神的联系

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足之蹈来表现出最慷慨的精神感情,舞蹈几乎进入到了劳动、狩猎、战争和祭拜等全部的区域。不一样的舞蹈都把握在最直接表达于舞者的情感精神当中。我们在实施民族舞蹈的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融入到民族的情感精神当中。不一样的民族舞蹈是表达不管是蒙古人的豪气壮志, 鄂伦春人的坚持勇敢,傣族人的温婉柔情,,还是彝族人的热情好客,都是对民族情感和精神中的最好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创作舞蹈形象时,在表明作品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显著,可以表达出民族的精神和气概。

三、总结

总而言之,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不同层面联系上并不是单独的,而是互相关联和一体的。我们要创造出一个民族的舞蹈,就需要充分表达和明确其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性,将其文化生产中的内容进行提升。然而提升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模仿,而是对其生活原形的优化和美化。

【参考文献】

[1]李娟.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联系[J].才智,2015(11).

[2]胡海兰.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4).

黄山学院 篇6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动力源,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大量的学者对于校园体育文化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对于促进体育文化的发 展 ,促进师生 共同参与 各种体育 文化活动 有明显的 效果。在体育实践中,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体育知识,感受到不同的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完善教育机制,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参加到体育文化的活动中,培养运动习惯,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但当前的研究大多数却侧重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方面,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甚少。因此希望本文章能对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进行研究具有比较大的实际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以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为研究的对象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 献 资 料 法

在本论文开始之前和研究过程中,查阅了有关学校体育、校园体育文化传播、文化传播路径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大量采集。查阅了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检索中国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黄山学院图书馆、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站进行资料搜索。本研究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对策”、“传播路径”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同时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开阔了思路,丰富了研究资料,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为论题提供理论依据。

1. 2. 2 问 卷 调 查 法

通过设计 调查问卷,提出相关 问题 ,采取随机 抽样发放 的形式,在黄山学院在校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5份,回收率为98.08%。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为241份,有效率为92.69%。

(1)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研究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发放问卷之前对所设计的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先后请了5位专家,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进行检验。从5位专家检验结果来看,本问卷的设计达到本研究的基本要求,具有有效性。

(2)问卷的信度检验

采用重测信度法,随机抽取固定的同学对问卷进行填写,间隔20天后再次请这些固定的同学重新填写同一份问卷。根据调查的结果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可以得到重测信度。

1. 2. 3 数 理 统 计 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将所需的数据输进电脑,接着建立一个数据库,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主要针对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以及存在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其他院校的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 2 . 4 访 谈 法

对我校部分体育老师、学生等进行了访谈,为准确分析影响学生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及路径研究的因素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 . 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1 被 调 查 对 象 的 性 别 统 计 情 况

本研究主 要采用发 放问卷调 查的方式 ,在回收有效的241份问卷中 ,男性117人 ,占总样本 的48.54%,女性124人占总样 本的5 1 . 4 5 % 。

总体上看,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整体上基本能够反映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的状况。从调查对象的性别上看来,与黄山学院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持平。

2 . 2 黄山学院学生对于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参与的基本情况

2.2.1 黄山学院学生获取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的主要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大学生不仅仅能够从书本上获得体育文化知识的途径,而且是伴随着几种不同的传播途径融汇在一起的传播形式。在其传播过程中,书籍的传播仍占较大比例约为64.73%,朋友介绍也居于很高的比例约为67.63%。根据调查,新形式网络所占比例却显得越来越重。根据调查,黄山学院的校园体育网页还没有组建完善,同时也缺少专业人员的维护。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的方式更加明显突出。

2.2.2 黄山学院学生对于体育文化传播的自愿程度

表1表明,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在某些程度上受性别的影响,男生自愿程度为58.12%,女生为36.29%,男生的自愿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男生的无所谓的程度为38.46%,女生的无所谓的程度为51.61%,男生的无所谓的程度明显低于女生。对于不情愿程度来说男生为3.42%女生为12.10%,男生明显低于女生。这表明对于部分学生还要加强引导,使其能够真正的认识到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途径,参加到体育文化活动的氛围中。

2.2.3 黄山学院学生每学期参加校方的组织体育文化活动次数参加的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黄山学院学生对于学校组织的体育文化活动每学期的参与情况6~8次和9~10次的人数较多,分别为40.25%、33.20%,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得比较积极。

2.2.4 大学生对黄山学院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的满意程度

黄山学院的学生对于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还是比较满意的,与之相比,男生表示很满意所占的比例为15.38%,女生为11.29%,比较满意男生比例为31.62%,女生为24.19%,大多数学生在较满意和一般之间,还有部分的学生对于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持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态度,这表明黄山学院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还有一定的不完善的地方,以至于不能够同时满足学生多元化、多方面以及不断增长与体育文化知识有关的需求。

2 . 3 黄山学院硬件设施对于文化传播路径的影响

2.3.1 黄 山 学 院 的 硬 件 设 施 的 构 成

硬件设施的建设即体育场馆、器材、设备、运动设施、体育建筑、体育雕塑等的建设[4]。黄山学院现有标准塑胶田径场地1个、煤渣田径场地2个,体操房1个,足球场3个,塑胶篮球场8个,水泥篮球场13个,塑胶网球场塑胶网球场4个,羽毛球场9个,排球场17个,乒乓球台50张等体育场地设施。针对校运动会及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我校目前的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田径项目和三大球项目上,近年来较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如轮滑、武术、瑜伽等场地严重缺乏,甚至没有场地,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我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黄山学院体育文化活动受天气影响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在男生中认为体育文化活动受影响的占到64.96%,女生中认为体育文化活动受天气影响的占到66.74%,这说明了对于黄山学院的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不是很满意的态度。根据调查,学校已经开始加大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室内体育场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我校体育场馆的总面积为71824.22m2(生均为4.39m2),学校拥有的体育场馆的总面积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及体育活动的需要,但是室内体育面积为1860m2(生均0.12m2),像烈阳或者暴雨等恶劣天气使得黄山学院有些体育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3 结论建议

在分析以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反思我校校园文化通过路径的传播情况,研究我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问题,总结有以下因素。

3 . 1 完善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的教育程度

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有着稳定的学生群众基础。在体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从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女生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的现状,显得有一定的不足。在完善黄山学院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的教育,注重少数项目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提高黄山学院学生对于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的满意度。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广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同时要兼顾大多数学生及个别同学的要求,不断扩展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分别满足个别同学对个别项目的需求,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他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对完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更加有利,以便于进一步加快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进程。

3 . 2 采取多种途径的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将身心和精神的各种品质均衡的结合起来,即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6]根据调查,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要靠完善的传播路径作为保障。当今大学生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传播,而且对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具有传播的作用。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价值,才能使他的传播越来越广泛。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采取不同渠道的媒体宣传、社会报道方式,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加大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加大宣传力度,以此引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与关注,以便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传播与交流之中。

3 . 3 鼓励建立各种体育社团, 发展“俱乐部”模式的体育锻炼

体育社团是具有不同体育爱好、不同气质的学生为了丰富课外生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而组成的团体。[7]在我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已经建立,但只有跆拳道协会、大学生运动项目俱乐部和轮滑社3种。根据调查,学生渴望增加体育项目俱乐部,学校俱乐部的规模明显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社团”的优势,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发挥各自创造性,使高校体育文化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增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同时也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兴趣。

3 . 4 加大高等院校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及大学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城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8]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黄山学院现有标准塑胶田径场地1个,煤渣田径场地2个,体操房1个,足球场3个,塑胶篮球场8个,水泥篮球场13个,塑胶网球场4个,羽毛球场9个,排球场9个,乒乓球台50张等体育场地设施。并设有专业综合实验室1个,共拥有实 验和教学 设备781台,其中实验设备118台 ,为体育学院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障 ,也为黄山学院的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育物质基础。但是黄山学院的体育文化的活动的开展目前受天气的影响因素比较大,征集多数同学的意见,希望校方给予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建立能够遮风挡雨操场,以减少恶劣的天气对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展开的影响。使体育硬件设施为体育文化传播增添光彩,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同时要改善管理手段,保护好现有的体育设施,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储备。

摘要:本文主要以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路径为研究方向,通过对黄山学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的分析,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研究黄山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在积极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锻炼体育的意识,同时为推动黄山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黄山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到借鉴作用。

黄山学院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黄山学院女生瑜伽教学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 对黄山学院在学瑜伽的女大学生随机发表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黄山学院女生对瑜伽项目的了解情况

由表1显示, 黄山学院女生对瑜伽项目了解的只占28.3%, 而了解一些和不了解的比例占到了71.7%。说明黄山学院女生对瑜伽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 认知度较低。

2.2 黄山学院女生对瑜伽的喜欢程度

兴趣是主体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动力, 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3]。通过对黄山学院180名女大学生对瑜伽的喜爱程度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对瑜伽运动的喜爱程度非常高, 这与瑜伽本身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 学生喜爱瑜伽运动的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统计表明 (见表2) :黄山学院女生喜欢和比较喜欢瑜伽项目的比例较高占到了58%, 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瑜伽项目的只占26%。说明黄山学院女生对参与瑜伽项目的兴趣较高, 有利于瑜伽项目教学的开展。

2.3 黄山学院女生选择瑜伽项目的目的

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180名女生参与瑜伽项目的目的调查中, 有27.8%的女生选择了修生养性, 24.4%的女生选择了时尚, 25%选择运动不剧烈易学, 19.4%女生选择塑形减肥, 还有很少数一部分女生选择了好奇心。可见女大学生比较热衷于瑜伽运动, 主要表现出爱美, 追求时尚, 获得身心改善和展现自我的心态特征。但从其中选择好奇这一点和其它几项的分散比例也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女大学生还没有深刻体验到瑜伽舒缓身心的主要练习功效, 对瑜伽的认识很分散, 说明瑜伽在黄山学院的宣传和普及的力度还是不够, 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4 黄山学院女生瑜伽课的安排满足其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 (表4) 65%的女生表示瑜伽课安排的时数不能满足其需求, 而仅有35%的女生认为能够满足其需求。从中说明:第一, 黄山学院对于女生瑜伽课的安排班级数和课时数都偏少;第二, 在课堂上女生的瑜伽练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练习强度, 从而对练习者达不到负荷, 女生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三, 女生课余时间练习的次数较少, 或课余锻炼时间缺少练习氛围。

2.5 黄山学院瑜伽师资力量调查分析

通过访问发现, 黄山学院瑜伽教师比较欠缺, 进行瑜伽教学的教师很少, 只有3位教师从事瑜伽教学。而且3位任课教师都不是专修瑜伽教师 (见表5) 。说明黄山学院瑜伽的师资队伍还是比较薄弱, 都是从其他项目转化过来, 通过短时间内进行瑜伽进修和自学进行的,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2.6黄山学院瑜伽场地设施、器材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 (表6) :目前黄山学院瑜伽教学没有室内场地, 依然是室外教学。室外教学的环境选择为草坪和马路边。教学音响设备中由于选择的教学场地在草坪和马路边, 所以没有配备的音响, 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情况个人准备。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黄山学院瑜伽教学所需的场地设施比较差, 影响了黄山学院女生学习瑜伽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激情, 因此, 黄山学院应当加强适当的瑜伽教学场地管理和配备一定的瑜伽教学设备, 以保证高校瑜伽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7 黄山学院女生瑜伽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 黄山学院在瑜伽教学中教材的使用情况非常欠缺, 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 80%的班级没有任何教材使用, 仅有20%的班级使用了教师制定的瑜伽课教材。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瑜伽教学的学习与了解。

2.8 黄山学院女生通过伽学习产生的效果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 体重有所减轻的占43%, 体质有所增强的占67%, 体型有所改变的占58%, 身体不适感减轻的占53%, 神经得到舒缓、压力缓解的占74%, 心态从容、心灵安宁的占69%。分析得出黄山学院瑜伽的教学在缓解学生压力、舒缓神经, 使学生的心态能够更加从容和安宁以及体质有所增强这些方面发挥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在体重和体型的改善两方面收获不大。

3 建议

3.1 加强对瑜伽教学的宣传, 尤其是加强对瑜伽选项课同学的专项知识教育, 通过校、院系以及学生会、团委,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广泛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瑜伽活动。有利于女生对瑜伽运动的了解, 并在黄山学院较大范围普及。

3.2 加快瑜伽教师的中短期培训和进修, 从而提高瑜伽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知识结构, 培养出高水平的瑜伽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瑜伽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3 学校有关负责部门应该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尽快改善瑜伽教学的教学条件, 为师生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整洁、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关部门尽快编著适合于高校瑜伽教学使用的统一教材。

3.4 推进校园瑜伽俱乐部化, 瑜伽教学协会, 户外瑜伽, 组织有关瑜伽活动和表演节目。

摘要:瑜伽以其特有的健身功效和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吸引了众多追随者, 并逐渐融入到高校课堂之中。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对黄山学院女生瑜伽教学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黄山学院女生对瑜伽项目并不十分了解, 不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女生对瑜伽的喜欢程度较高;女大学生非常热衷于瑜伽运动, 主要表现出爱美, 追求时尚, 获得身心改善和展现自我的心态特征;黄山学院对于女生瑜伽课安排的课时过少;瑜伽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瑜伽教师过少;瑜伽教学场地设施、器材不完善等。并根据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黄山学院女生瑜伽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山学院,女生,瑜伽教学,开展状况

参考文献

[1]柏忠言, 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28.

[2]杜熙茹, 等.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7 (1) :100-101.

[3]林志超, 任景言.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11.

[4]何波.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06, 5.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简介 篇8

美术学院教师实力雄厚,教学和创作均获得社会好评。近年来,教师发表作品数百幅,参加省级以上展览80余次,国外个人展6次,7人20余次参加全国性美展,3人次参加国际艺术交流,多人次在上述展事中获奖。

在1996年至2008年的河南省第五至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学生共获奖155个,其中一等奖45个,二等奖59个,三等奖51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美术学院具有高标准的画室、教室,电脑教室、资料室、数码实验室和雕塑、版画制作室等,良好的条件能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美术学院师生不懈攀登新高峰的精神,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专家的好评,199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建校80周年美展1997年,河南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介绍我学院,并称之为“洛阳师专现象”;1999年,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又以专题片形式向全国作了介绍,·2000年6月,我学院党支部被河南省委组织部、高工委授予“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8年4月美术学院师生共同创造的一千平方米大型牡丹画和参与创作的洛阳市千米牡丹长卷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全国首创。我院两名毕业生光荣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洛阳段的传递活动。

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和绘画三个本科学科,七个专业方向。

美术学,师范类本科专业,包括中国画方向、油画方向、书法方向。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基础宽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美术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和创作设计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艺术设计(数码设计方向),非师范类专业。该专业是近几年来设计领域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广泛的人文素质,在艺术设计和文化传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单位从事动画原创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创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黄山学院 篇9

一、办学特色的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可谓见仁见智。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观点可视为目前的一种主流观点。该报告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3]。”该报告进一步认为,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具备以下特质: (1)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 (2)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 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 (3) 大学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 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 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4)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 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 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 (5) 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校情的大学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其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 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 创造先进的科研成果, 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正如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所说:“在任何情况下, 一个系统的特色总是围绕着它的任务而形成”[4]。因此, 笔者将据此对创建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以下简称东方学院) 办学特色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和分析。

二、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因素分析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因素, 许多学者做过研究和分析, 这些分析对我们有效梳理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借鉴作用。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汉邦、郑晓齐运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对形成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可以将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即顶层要素层次、内核要素层次和相关要素层次: (1) 影响要素的顶层结构是办学的基础环境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两方面:法律法规和广义的文化传统背景。 (2) 内核要素层次是学校教育发展战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依据。这部分要素可以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两种类型。外部要素主要包括稳定的、长期的教育投入状况, 区域发展状况特点与社会需求等主要内容, 而内部要素概括起来主要指学校师资、生源状况、学科水平等方面。 (3) 第三层次 (相关要素) 包括了与办学特色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诸多要素[5]。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在分析国外著名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归纳了如下影响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1) 办学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2) 办学特色是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的; (3) 办学特色是靠优势学科对社会的贡献体现的; (4) 办学特色是靠其教师和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支撑的; (5) 大学校长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概而言之, 影响大学办学特色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既有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系统环境等外部因素, 更有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内部因素。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6], 因此, 要研究办学特色, 就必须研究办学特色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结合东方学院办学实际和所面临的环境形势, 从顺应环境, 着眼内部的视角, 我们认为应着重分析和把握以下因素: (1) 办学理念因素。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核心要素。 (2) 学科专业因素。特色学科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地位的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 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 (3) 师资队伍因素。师资队伍是办好大学最基本的依赖力量, 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备条件。学科和专业是否有特色,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是否有特色。 (4) 人才培养模式因素。一所大学之所以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关键是培养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高级专门人才, 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5) 管理体制机制因素。无论是特色办学理念的贯彻实施, 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 还是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与特色人才模式的确立等都有赖于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体制机制作保障, 那么任何特色办学因素都不可能发挥有效作用。

三、创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

就东方学院目前发展状况而言, 创建办学特色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现实问题有:学科专业问题、师资队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以及办学体制机制问题等。

(一) 学科专业问题

目前东方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还基本上依赖于母体各相关二级学院, 是在母体现有的学科专业中择优设置了部分相对热门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这是学院在创办起步阶段的支柱和必然选择, 但是从学院长期发展的视角看, 这种学科专业完全与母体相一致, 并不利于学院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形成, 还容易造成与母体相关二级学院在教学资源、招生计划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也极有可能造成原本热门的优势专业在区域人才供求上的失衡。

(二) 师资队伍问题

目前东方学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 师资还完全依赖于母体学校。由于没有自身特色的师资队伍, 诸多关系学院特色建设的重大事项, 如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只能完全依赖于相关二级学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也就不可能摆脱母体学校翻版的被动局面, 自然就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 特色办学。

(三)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针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人才培养方案, 在创办之初, 东方学院是完全套用母体学校的, 虽然自2006年以来, 东方学院已经组织了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但总体上仍未能摆脱母体学院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在于参与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人员完全是母体相应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教师。

(四) 办学体制机制问题

到目前为止, 东方学院的办学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浙江财经学院办学体制与机制的直接延伸, 作为具有相对独立的标志性意义的独立学院董事会决策体制和机制以及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等均未真正有效建立, 因此, 东方学院的决策体制、财务预算体制等与其他二级学院并无二致。显然, 在这样的体制和机制下, 独立学院还缺乏主动适应市场、创建办学特色的有效制度保障。

四、创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路径

我们深知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 并非朝夕之功, 但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时间的长短并无绝对的必然联系。经验告诉我们, 历史悠久的未必都能形成显著的办学特色, 新办大学也未必无法实现积淀办学特色。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在其著作《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书中列举了不少这样的例证。如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 1991年开始招生, 现在已位居亚洲高等学校前10名, 其经济学排名亚洲第一;还有国内上海的中欧管理学院, 也仅有10余年的历史, 目前已跻身世界前50位最优秀的工商管理学院之列等[7]。这样的例子足以提升我们创建办学特色的信心和决心。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 顺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努力构建学科专业特色

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 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1]。这为独立学院创建办学特色指明了方向。据此, 我们要准确把握浙江人才需求趋势, 努力做好具有前瞻性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目前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现状, 有研究部门对其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 得出以下几点判断: (1) 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旺盛, 但未来增长动力不足; (2) 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3) 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稳步上升; (4) 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缓慢回落, 但总体需求仍十分旺盛[8]。因此, 学院应在巩固强化经济和管理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 努力创建新的特色学科和专业。

(二) 立足特色学科专业发展需要, 全力打造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适应特色办学需要, 专兼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培育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关键。根据东方学院实际, 目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 尽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 (1) 队伍。

目前, 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需要首先解决的是专职专任教师 (2) 队伍的缺失问题。应从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色、办学规模等进行统筹规划。但需要防范的是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队伍的形成成为消化母体超编富余人员、竞聘落选人员的局面。否则, 将会严重损害独立学院的办学形象和声誉, 将会对身处独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 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能难以想象。

2. 建立和完善制度环境, 催生特色教师队伍早日形成。

学院应根据特色办学的目标要求, 充分利用学院灵活的民办机制优势, 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并有别于母体的用人制度和激励制度, 这将对特色教师队伍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所造成的师资尤其是优秀师资短缺的总体压力一时难以缓解, 加之独立学院现有的办学地位, 使它在优秀人才竞争上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因此, 学院应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育人用人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 完善人才评价手段, 并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 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促使特色教师队伍尽快形成。

(三)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优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人才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在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时, 一方面,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 要认真研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根据近年有关独立学院的调查,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可以归纳为:政治热情高, 学习热情低;学习目标高, 学习自觉性低;活动参与意识高, 组织观念低;自我中心意识高, 自律意识低;家庭经济收入高, 责任意识低。这“五高五低”的归纳虽然不完全准确、完整, 但至少说明: (1) 由于相对优越的家庭教育, 他们有较为宽广的视野和知识素养, 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2) 由于学习自觉性低, 对知识的深入把握、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刻苦钻研精神相当缺乏, 使他们在激烈竞争的创新活动中犹豫徘徊; (3) 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团队观念集体意识的缺乏, 极大地制约了他们才能的发挥[9]。因此如何针对这个群体的特点, 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同时, 为了能使培养的人才很好地适应市场, 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 需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尤其要听取实业界人士的意见, 特别要向用人单位调查了解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 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体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活动为纽带。在课程结构调整上, 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 跨学科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裁减重组, 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

(四) 完善办学体制机制, 营造特色办学的制度环境

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试办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其它相关支出, 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筹措解决。”“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新的办学模式。”这为独立学院完善办学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指明了方向。

椐有关独立学院办学状况的考察分析, 相比那些由母体高校出资主办的独立学院而言, 吸收了社会投资的独立学院在硬件建设和发展速度上有明显的优势, 而且借助投资方的社会关系和市场经验和理念, 可以为学生学习、实践和就业提供极其有利的发展空间。

浙江是全国试办独立学院的发源之地, 但在完善独立学院民办体制机制上, 却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区。浙江财经学院于2007年6月与海宁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筹划将东方学院整体迁建海宁市长安镇, 并真正通过运用民办机制将东方学院的办学合作方由浙江文华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为浙江财经学院全资子公司) 变更为海宁市政府所属的浙江金海洲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08年2月东方学院的迁建项目已经通过浙江省发改委评审。目前, 学院长安校区的建设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计划到2009年9月将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到2010年8月将完成全部校区建设任务。这无疑跨出了浙江独立学院转换办学机制、创新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质性步伐, 肯定会对浙江独立学院探索合作办学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东方学院自身发展而言, 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另外, 面对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 学院还急需思考和解决如下两个不能回避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1) 独立学院自主办学与母体学校宏观指导协调问题。独立学院与普通民办高校的一个重要区别, 就在于它的办学投入中包含了母体学校的无形和有形资产以及两者天生的“血缘关系”, 因此, 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自然离不开母体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宏观指导协调, 同时, 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也不能缺少相应的办学自主权, 因为办学自主权缺失的学校是不可能办出特色的, 而没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又是不可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 (2) 合作伙伴的投资回报问题。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必然要求在办学中获利, 而教育本身是公益性事业, 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在处理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矛盾关系时, 必须把握获取回报不能妨碍学院正常运转和发展的这一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Z].

[2]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008年第26号令[Z].

[3]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3) .

[4]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8.

[5]李汉邦, 郑晓齐.办学特色的追求与选择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11) .

[6]王志刚.高校办学特色研究论纲——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2 (03) .

[7]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浙江省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求分析[EB/OL].新华网, 2006-02-09.

发展中的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篇10

学校设有53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个学术硕士和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54项,企业委托项目336项。

学校拥有会计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会计学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会计学专业等省级教学团队7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学校获批自筹建设“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牵头的“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自主培育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会计学院始建于1985年,拥有会计学学术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56人,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4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4部;获批国家“两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两金”及各部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

一、研究生招生

会计学院招收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研究生。

?筅招生计划

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15名左右;会计专业硕士40名左右。

?筅享受待遇

(1)国家助学金。所有学生10 000元/生·学年。(2)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20%;二等奖学金6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30%。(3)三助岗位。学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提供800元/月岗位津贴(一年按10个月发放)。另外,自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开始,研究生导师为每位研究生发放科研补贴不低于150元/月。

二、引进人才待遇

会计学院每年引进会计学、审计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3-5名。对引进的博士(含博士后),学校提供如下待遇:

黄山学院 篇11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毕业生就业必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结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就业工作实践, 从独立学院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自身素质、就业观、就业服务工作针对性四个方面分析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

(一) 独立学院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低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社会声誉不如母校或名校, 且位于本专科办学层次的中段, 在高校中的作用和地位颇显尴尬。在学生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成绩偏低, 生源质量因此相对较差;在师资方面, 独立学院多半依托母体学校, 或是外聘其他高校教师, 自身师资相对薄弱, 而且优质教师资源更倾向于老牌或公办高校, 使得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意义认识模糊, 且受传统思想束缚, 认为独立学院不正规, 更有甚者认为独立学院唯利是图。这种对独立学院不全面的认识, 导致社会对其培养的学生产生怀疑和偏见, 认为独立学院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较差, 肯定不如公办高校。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就业歧视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择业, 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无疑愈加艰难。【2】

(二) 毕业生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使得独立学院生源质量进一步下滑, 其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加之社会对独立学院及其专业的认同感较低,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 一味注重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忽视了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根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 用人单位反馈给学校的主要意见是“专业知识较欠缺, 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 专业素质水平是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此外, 独立学院很多学生成长环境优越, 生活上养成了好逸恶劳、懒惰的不良习惯;学习上缺乏自觉学习、自觉研究的意识, 缺乏主动学习的毅力和恒心, 更有甚者出现沉溺网络荒废学业的现象。【3】可见, 独立学院毕业生学习习惯及吃苦精神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毕业生就业观存在偏差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存在一定的偏差, 主要表现在就业薪酬、就业单位及就业地域选择三方面。在就业薪酬方面,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其学费、消费水平较高, 因此他们对薪酬的期望值一般较高。在就业单位方面, 过分地看重用人单位的规模、工作环境, 片面的认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才是铁饭碗, 仍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落后思想。在地域的选择上, 部分学生视野狭窄, 一味追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或省会城市, 而这些地区人才密集、竞争激烈, 独立学院学生并不具有优势, 无形中又增加了就业的困难程度。【4】

(四) 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缺乏针对性

“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5】虽然大部分院校开展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根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问卷调查的结果, 部分学生反馈“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作用不大”。由于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不高, 往往缺乏强制力, 对学生及教师难以考核, 普遍存在逃课敷衍现象。此外, 就业服务盲目模仿其他类型高校, 不能贴近毕业生的需求、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不能精准把握就业工作存在的症结, 没有针对性的对毕业生提供帮助, 这是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2015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 重在精准, 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 “精准就业”被一些高校就业工作者提了出来。本文认为, 从实践的角度讲, “精准就业”要求“就业问题分析要精准、人才培养要精准、资源配置要精准、就业措施要精准”, 最终使学生顺利就业并实现“人职匹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的严峻形势下, 只有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存在的重点突出问题, 才能“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 精准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精准就业的途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该校工作的重点。强化“一把手工程”, 促进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 大力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的力量, 鼓励他们积极联系用人单位, 推荐毕业生就业, 形成全员关心就业的合力。该校提出对就业工作的“8抓1增加” 新要求, 即抓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抓实践教学;抓就业指导;抓就业渠道的开拓;抓就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抓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教育;抓就业质量;抓就业管理与服务;增加对就业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就业工作在新要求下, 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成效显著。

(一)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 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理念,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构建平台、创造条件;需要从就业帮扶服务、就业信息服务、职业规划服务、专业指导与能力提升服务等方面做出切实努力。

1. 精准就业帮扶,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学校以“充分就业、满意就业”为目标, 针对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社会孤儿、烈属和残疾毕业生, 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和帮扶措施, 高度重视求职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另外, 学校针对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实行分类管理, 分别设立专项援助资金、建立档案台账、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和定向信息推送;并组建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就业指导中心人员构成的就业帮扶团队, 面向就业困难毕业生采取个别指导, 通过推荐、技能指导、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途径, 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学生层面, 发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带头行动, 深入推进学生互助就业模式, 以信息互换、经验互享等方式实现就业机会共获、压力共担、岗位共得。每年有10%的毕业生得到资助和帮扶, 90%以上的困难毕业生通过帮扶找到工作, 成功签约;一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因在就业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表彰和奖励。

2.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完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首先要抓好校内校外两个市场, 即在该校内形成“请进来”的用人市场;在校外市场, 积极走出去。学校每年安排几十人次赴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天津、河北、武汉等地区走访联系用人单位, 开拓就业市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毕业生就业单位已遍布湖北全省和经济发达地区, 许多用人单位主动到该校选用人才, 供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大幅度的增加。在抓好两个市场的同时搞好两个服务, 热情接待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做到贴心服务, 很多企业因此年年到校招聘毕业生。

其次要充分利用政府、行业协会资源。学校利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有利平台, 积极培育校企校地合作中的就业市场, 扎实抓好就业平台建设。在校地合作方面, 学校每年安排专人积极与各地人社部门建立联系, 搭建相互了解的平台。如提前了解本地区各县“三支一扶”的需求, 积极搭建签约平台;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 及时发布毕业生的生源信息和招聘会信息, 并联合在校召开专场招聘会;此外, 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资源, 如该校作为鄂西北厂长经理协会、东风公司企业家协会会员, 更加便利的了解本地区产业布局全貌及需求, 积极向协会单位推荐学生就业, 进一步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3.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学校注重发挥网络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除了利用该校就业信息网外, 还与规模较大的人才网站达成协议, 在其网上免费进行毕业生的宣传和推广, 从而建立低成本、高效率、海量信息化服务的人才就业信息共享网络。同时在高校中较早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传递, 其中微信平台“每日一条”受到广大毕业生的青睐。此外, 还利用互联网、校友、教师、学生家长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充分挖掘整合信息资源, 收集发布适合学生就业的有效信息。

4. 全程化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服务实效

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 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 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如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专业教育,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对二年级学生, 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 进行本专业行业发展教育, 引导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对三年级学生, 通过企业宣讲、专家讲座等, 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宣传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对毕业年级学生, 通过就业指导课进行求职择业技巧培训、就业心理指导, 帮助其顺利就业。

5.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把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大学生应征入伍”等一系列政策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学生, 鼓励和引导他们到基层、到欠发达地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此外, 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需全方位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加强心理教育,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 帮助其消除就业恐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积极、主动寻求就业, 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 实现多元化就业;避免盲目追求, 正确认识自我, 调整就业期望值, 进行合理的定位。

(二)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校本着立足本地、面向湖北、依托汽车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走以教学为中心、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合的道路, 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 坚持工程教育回归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以其大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显著深受社会欢迎,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稳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改革专业设置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 紧密结合实际, 充分发挥企业、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有效利用区域资源优势, 借助“汽车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和优化, 发展学科特色。该校明确提出专业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 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 彰显特色、突出重点, 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汽车、材料、控制、机械为主干, 以管理、信息、人文为支撑”, 【6】满足区域经济建设与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布局。在不断调整创新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同时, 保持特色和优势专业体系, 如该校淘汰了学生学习困难、就业差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德双元制学院”和“中兴3G学院”两个特色专业学院;“车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车联网”和“通信工程”两个新兴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等三个院级重点培育专业。

2.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以行业、企业知识和能力、素质需求为出发点, 按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企业访谈→毕业生、高年级学生座谈→参考专业指导性规范→教研室研讨→形成培养方案初稿→该校审查→校企专家论证→完善培养方案”的路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 重新整合优化专业课课程内容等措施, 学期学时分布更加均匀, 总学时学分得到大幅缩减,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荷, 为学生提供了更大自主学习空间。多个专业采取“订单培养”, 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等模式, 引企入校共建专业管理平台;创新了“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以增强专业技能为目标,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效果

首先在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上,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全面推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成才的“三自”人才教育模式。其特点是: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按照学科大类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科基础课, 整合优化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搭建, 比例为3:4:3。集中实践环节包含军事训练、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 (社会实践)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等环节。实践环节 (含实验和集中实践环节) 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不低于28%, 其它专业不低于22%, 并逐步将实践环节学分比例提高到30%以上。重视学生课外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积极探索和推进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工作。贯彻实施旨在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大三战略”, 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三学生利用暑假参加东软的培训项目, 机制类大三学生暑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 并安排工厂师傅帮带等, 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岗位见习”、“顶岗实习”、“实习直转就业”等实习、实训、就业等工作模式, 开辟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新天地。

其次通过专业技能比赛,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飞思卡尔”全国智能车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与创新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湖北导游大赛及院内高等数学、英语演讲等竞赛, 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国家和谐、社会稳定和学校的命运, 要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 就必须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新常态下, 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方法, 按照“就业问题分析要精准、人才培养要精准、资源配置要精准、就业措施要精准”的要求, 将有效提高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层次, 解决其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当然, 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破解策略还需要利用毕业生、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力量, 协同努力。对毕业生来说, 应该客观认识自己, 准确定位, 不断提升求职技能和职业素养;对家庭来说, 家长应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协调发展, 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对社会来说, 给独立学院及其培养的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少一些偏见和歧视。【7】

参考文献

[1]周培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5 (19) :39.

[2][4]牛勇, 朱伟华, 林帆, 黄石青.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5) :41.

[3]李秀刚.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J].学理论, 2009 (12) :232-233.

[5]李丹.独立学院就业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12) :109.

[6]王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培育学校比较优势[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1) :26.

上一篇:十大暴利行业下一篇:管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