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2024-06-12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4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文章生动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黄山奇石的不同姿态, 但是只配有前三个奇石的图画, 而对其它一些奇石, 文章在结尾处只介绍了它们的名称。

【学生分析】

经过快一年的培养和训练, 绝大多数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阅读感悟能力, 想象大胆、创新, 聪明、活泼。课前学生已收集了大量有关黄山的资料。

【设计理念】

利用画面创设教学情景, 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在情景中理解、体验、感悟、想象、朗读, 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提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背有关段落。

2.看懂图意, 能抓住景物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 它们是什么样子。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 整体感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 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出名, 尤其是那些只有黄山才有的奇妙的、奇形怪状的石头, 非常有趣。 (板书:黄山奇石)

谁能说说, 课文中写了哪些奇石? (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原来, 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些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 那些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谈, 既帮学生理清文脉,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图画, 感悟语言文字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有趣的“仙桃石”吧!

(1) 看图想象。

(2) 出示图画:

你们看这块岩石像什么?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 它会从哪里来呢?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以画引入, 直观形象, 启发想象, 训练说话, 渲染课堂气氛。

(2) 感知内容。

听老师朗读课文, 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石桃的来历。

(3) 体会词语。

提问:这段话描写仙桃石从天上下来用了哪两个动词? (板书:飞、落) “飞、落”这两个词在描写生活中的哪个动物时常用上?你能用这两个词说句话吗?

[设计意图]在体会文字的同时体验石头的神奇。

(4) 感悟语言。

那么大一块石头偏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 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真是妙不可言。

感情朗读, 体会石头的神奇。 (让学生自由练习, 读出自己的语言语气)

指名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中进入阅读, 感受“奇”、感悟“奇”, 训练学生的语感。

(5) 渗透写法。这段话先告诉我们奇石的名称, 后写奇石的样子。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仿写打下基础。

2.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质疑激趣。

看到奇石名字叫“猴子观海”你会想到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而不思则罔”,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 质疑精神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2) 感知内容。自由读文, 边读边想“猴子观海”的情景。

(3) 体会词语。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话把“猴子观海”的情景说给同学听。

出示图画:

(老师、同学适时补充、评议, 出示词语:抱、蹲、望。)

[设计意图]在体会文字的同时学会把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机理解“陡峭”:让学生分辨哪幅图中的山陡峭。

出示图画:

[设计意图]化抽象为具体, 避免生硬的“解词”。

相机理解:“云海”:让学生说说印象中大海的样子, 然后再引导想象云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语言文字形象感悟。

(4) 感悟语言。

黄山的这番奇景把猴子迷住了。

指导感情朗读, 体会感悟神奇。

(5) 渗透写法。

这小节先说什么, 然后说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至此, 学生对这两段文字已有所感悟, 为下面画画、说说、写写打下伏笔, 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步骤, 运用迁移规律, 符合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3.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感知内容。

自由读文, 说说“仙人指路”的样子。

学生说话时, 老师画出图画:

(2) 体会词语。

让学生说说老师画“仙人”时抓住了哪些动作? (相机出示:站、伸、指。)

(3) 感悟语言。

指导感情朗读。

4. 学习第五自然段。

(1) 感知内容。

读文章, 想象“金鸡叫天都”的情景。

(2) 绘画表达。

把想象的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绘画中无形地进行了对语言的感悟,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3) 体验文字。

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同学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文字美, 石头奇。

(4) 感悟神奇。

指导感情朗读。

三、启发想象, 训练说话

黄山的奇石还远不止这些。出示图画:天狗望月。

仿照前几个自然段的写法, 说说“天狗望月”的情景。

(小组内练习, 然后指名说。)

[设计意图]学生全员参与,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丰富想象, 规范语言, 积累语言, 为三年级习作打下基础。

四、迁移运用, 积累语言

请学生当小小导游员为来黄山旅游的游客们介绍黄山奇石, 还可以结合收集的有关黄山的资料介绍。 (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积累语言,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在乐曲中、文字中升华情感,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六、作业

把书中只有名称, 而没有描写的“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想象并仿写出来。

[设计意图]把课上说的训练转为写的训练, 及时巩固提高。

附板书。

【点评】 (特级教师:王锦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 没有了兴趣和热情, 生命里便会暗淡了许多灵动的火苗。这一课的设计, 充分利用图画, 贴近了儿童的生活, 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阅读。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位”这一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中要避免教师的烦琐分析, 强调学生的感悟积累, 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拓展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这一课利用图画, 通过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 调动学生眼、口、手等多种感官, 把语言变成了鲜明的形象, 映在学生的脑海里, 经过学生的欣赏、感悟, 达到了积累、规范、运用语言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 通过动脑、动手、动口, 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独立求索的精神。这一课设计中让学生在感知内容后, 通过教师示范画, 再让学生画画、说说, 引导学生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2

《黄山奇石》通过阅读祖国风景的文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生动的刻画了黄山奇石的样子,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有利于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语言学习。

学情分析:

黄山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要创设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通过大家的收集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揭示课题

1、师生一起板书。

2、全班美美的读一遍课题。

3、这里的“奇”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同学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那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四、初读课文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用——画出文中写了几种奇石。

五、生字学习

1、出示生词 第一组;风景区 安徽省 神奇 尤其 仙桃 石盘 齐读,开火车读,说说你是这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2、第二组:每当 脖子 啼叫 著名 抢救 弹琴 奇形怪状 岩石

自由读 小老师领读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六、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石奇石?

归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紧急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提醒?

3)生写生字,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七、教师小结

是啊,多美神奇秀丽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些石头的?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教师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原辽阔,景色秀美。有灵动的流水,广袤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险峻的高山。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南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四绝之一的“怪石”是大自然巧夺天工和人类奇思妙想的结晶,吸引着中外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黄山奇石》。

板书课题,学生读。

二、复习巩固生字的认识。

1、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中认识的字朋友。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第二遍组词读。

三、深入感悟,理解课文。

1、同学们字认的很好,相信课文读的也很棒,下面把书打到12页,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要停顿得当。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2、理解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

提问:第一段时告诉了我们黄山的位置,谁能说一下它在哪里?

学生回答。

问:谁知道“闻名“的意思?

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注释在书上。

问:黄山最有趣的景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这句话,解释“尤其”的意思,出示(),尤其()句式,学生练习说话。

3、学习第二段。

师:第一个介绍的是什么怪石?

学生答,出示图片,板书“仙桃石”。

问:为什么叫它仙桃石? 它是怎么来的?

学生答,课件出示“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请学生找出其中表示动作的字,引导学生做上标记,并重读这两个字。

学生试读,指名读,示范读,齐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谁知道“陡峭”是什么意思?用动作理解后,学生学着注释在书上。

问:这只猴子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找出句子中表示猴子动作的词,学生自己标注,试读,指名读,齐读。

板书“猴子观海”。

5、出示“仙人指路”及“金鸡叫天都”图片,学生说出名字后,自读第四五自然段,然后请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两块奇石。

师:课文里是怎么为我们介绍仙人指路的?

学学它的样子。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向大家介绍“金鸡叫天都”。(读相关段落)

问:这只公鸡漂亮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金光闪闪)

怎么会是金光闪闪的呢?

师:太阳就像一个魔术师,把雄鸡变得金光闪闪,在变化的一刹那,我们的心里充满惊喜和兴奋,大家试着把这种惊喜和兴奋读出来。

指名读。

7、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黄山的奇石只有这么多吗?

生回答,说出其它三块怪石的名字,师板书。

师:黄山的每块石头的名字都起的形神兼备,通过名字我们就能想像出石头的样子,看到这三个名字,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已经出现了它们的样子。下面,我们每个小组选一块怪石,讨论一下怎么样向大家介绍它,每组派代表进行介绍。

小组讨论。

代表介绍。师:黄山的怪石只有这么多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解释“等等”,等同于学过的省略号,板书。

8、根据板书回顾课文内容。

问:用课题里的哪个字概括这些怪石最恰当?

突出一个“奇”字。

学生齐读课题。

师问:黄山的奇石美不美?喜欢吗?让我们带着对它的喜欢齐读课文!

配乐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黄山奇石》一文是人教版二年级的教材, 全文以“奇”字为主线, 描写了“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 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到过黄山游览, 即使是去过黄山, 也未必留意过黄山的奇石, 那么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哪里呢?

研读课堂实录我们会发现:于老师利用《黄山奇石》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于老师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 (1) 学习本课生字, 注意“区”字的笔顺; (2) 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重点理解“风景区”和 “秀丽神奇”;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以“奇”为线索, 理解“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并读出奇特、读出有趣, 背诵喜欢的段落; (5) 模仿课文写“奇石”的方法, 根据文中的名称展开想象, 再描写几一种“奇石”的样子; (6)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又依照了儿童的视角, 体现了“以儿童的悟性订深浅”、“视儿童的耐性取多少”、“就儿童的知性分先后”的原则。

二、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于老师的课堂上, 最多的是听、说、读、写的各种训练活动。但是, 于老师的高明之处是把各种训练活动变成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小比赛。这些活动没有任何痕迹, 却能轻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语文, 运用语文。

【片段一】

师:小朋友一见我出现在讲台前, 就知道我是来给你们上课的老师, 对不对?

生:对! (齐答)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说一句话, 而且开头一个字是“啊”, 是不是?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给我听听吗?

生:啊, 原来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老爷爷啊!

生:啊, 这位老师头发都白了, 还能上课啊! (笑声)

生:啊, 我以为今天上课的是女老师, 没想到是位男的, 而且是个……

这是《黄山奇石》的课堂导入环节, 这样的导入, 既是与学生“套近乎”,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在现实情境里进行语言的训练, 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课堂一开始就凸显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导入与训练语言同构共生, 厚实而灵动, 孩子的语言智慧、人文智慧怎能不提高?

【片段二】

师:下面的四段咱们分组读, 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读得好, 各组先练两遍。

(下面接着每组先推荐一名朗读水平高的人进行“个人比赛”, 再各组齐读进行“集体比赛”, 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集体评出名次来。)

师:课文有会背的吗?这样吧, 你们选取比较喜欢的一段来背一背好吗?能背一段, 合格;背两段的属于超额完成任务, 将授予 “背诵小能手”称号———口头的, 虽然是口头的, 但是也算数, 要知道这是你们的大朋友于永正送给你的。先准备一下吧, 到时候我争取背三段希望各位小朋友也能送给我一个“背诵小能手”的称号。

(学生练习, 指名背。凡是能背出两段的, 于老师都口头授予“背诵小能首”的称号。最后于老师背诵了3、4、5三个自然段, 背诵得正确、流利、有表情、有动作, 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看看这些活动, 哪里是学习?分明是朋友之间的游戏, 比赛朗读、比赛背诵, 这些都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 学生既感到亲切, 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励, 此时的教学就成了学生的一种“生活”。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大多是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 学生或者自主学习、或者小组活动、或者组间评比, 学生是在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师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是教师强加的, 而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一样, 一样读书、一样背诵比赛, 这种“蹲下来看学生”的行为, 是源于于老师平等、民主的意识, 更源于于老师的实际行动。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任何压力, 有的只是快乐与成长。

三、教师的助学行为

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有教学难点的, 学生对于课文中“风景区”和“秀丽神奇”的理解存在认知的难度。在教学时, 于老师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理解“风景区”一词时, 于老师边给学生介绍, 边在黑板上画画, 经过于老师的介绍, 再辅之于形象的板画, “黄山风景区”就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了;于老师用黄山的“迎客松”和“猴子观海”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秀丽神奇”。这些都是于老师对于二年级学生生理特点的把握,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很强, 对于抽象的词语, 如果没有大量的形象作为支撑, 只是读一读, 或是搬出词典上的解释, 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就是于老师在钻研教材、钻研学生, 他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然后设置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克服这些困难。有了老师的帮助, 学生的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另外, 在说话、写话环节, 于老师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先口头练说, 然后再写下来。于老师引导学生:“你觉得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书上写‘仙桃石’不就是一句话吗?”让学生先说再写, 思路更加清晰。听着于老师的话, 学生们哪里还有对于写话的畏难情绪?于老师还强调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奇石”的样子, 不一定非要和书上的一样。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4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学会14个生字,会写8个字。【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新课文。

(出示课题,生齐读。)

1、师问:读课题时哪一个字要特别注意?

(奇)

2、奇什么意思?

(奇特、奇怪、从没看见过。)

3、师介绍黄山的基本情况。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请一生领读两遍,同桌抽读。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

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一齐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指名读,开火车读。

五、学写生字

1、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要学的几个生字,自身试着写一个。

2、师利用电脑课件演示,分析字形特点、笔画顺序和写时要注意的事项。

3、师范写,同学跟着写,交流评价。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1、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句,打上问号。

3、理解词义:

⑴ 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⑵ 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第二课时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维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齐读,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

板书:

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2、自由读课文,考虑问题:

文中一共讲了哪几种奇石?

同学回答后,师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我们一起去看看“仙桃石”吧。

⑴ 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① 看图提问: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② 结合插图理解“飞”“落”的巧妙。

③ 再读这一段。

⑵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其它三个自然段,要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① 说说各幅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② 划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读一读,做一做动作。

③ 给金鸡叫天都配一幅画。

④ 指名小组同学当导游,加上自身的话介绍其中一种奇石。

⑤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⑶ 齐读第6自然段:

①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

板书: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② 请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自言自语说说奇石的样子。

③ 请几名同学分别说一说。

④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⑷ 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课件演示黄山风光。)

三、老师小结

同学们,黄山石真是太美了,黄山还有更多的美景等着我们去观赏呢,请你课后去找一找有关的照片和资料,更多地了解黄山。【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把这些美丽的文字变成小朋友们美妙的享受,所以课堂上用了较多的时间给同学读;因为是低段的课,又选择了另一个教学重点:识字。从同学的反馈中我发现,这两个基本任务完成得还是不错的。

课后,通过与几位老师的交流,我发现了这堂课中存在的诸多缺乏:

首先,在对同学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忽略了标自然段序号,虽然在平时也曾提出要求,但没有形成习惯。

其次,在分析“仙桃石”一段时,对于“好像是从天空中飞下来,落在石盘上。”中的飞和落,同学读成了掉下来,我虽然引导他们分析了飞的妙处,但引导的方法不够好,经过与几位老师的讨论,让我恍然大悟。另外,在同学完成小组合作之后的汇报中,假如能让他们以各旅行社导游的身份到讲台上来边解说边做动作,同学肯定更乐于表示自身。对于以上缺乏,我将引以为戒,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时改进。《黄山奇石》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教学重点】

学会字词。【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同学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

1、由同学介绍自身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

2、欣赏课件:黄山风景。

3、导语:

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

4、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考虑:

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

3、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

启发同学自主识字。

2、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集体交流:

⑴ 指名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⑵ 小组内把自身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⑶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读。

⑷ 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⑸ 引读:

就说“仙桃石”吧„„

“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组内介绍自身的黄山图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自由朗读,不会的同学互相帮助。

2、各种形式读,巩固字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边读字卡边组词。

2、读儿歌,巩固识字: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齐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读出自身的感情,体会黄山的优美。

2、齐读课文,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3、趣味背诵:

出示某一块奇石图片,谁能背诵出该段落,图片就奖给谁。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与范写。

2、同学描红,临写。

四、想象说话和绘画

上一篇:母联备自投逻辑下一篇:课堂评价语有效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