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5-18

课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1篇)

课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按要求背诵两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引起兴趣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归类识字一》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对安徽黄山,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板书课题:

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初读,看清段落,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1、看图,出示投影:(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树木的郁郁葱葱

师:那么,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

2、指名读第一段:

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

⑴ 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⑴ 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看地图)

⑵ 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⑶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

⑷ 是什么意思?

⑸ 中外指哪里?

⑵ 指名读第二句:

⑴ 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⑵ 在这秀丽神奇的景色中,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石最有趣?尤其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特别、非常)

3、老师引读第一段,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

4、指名读第二段。出示投影:

⑴ 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

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

⑵ 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仙桃石?看图: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能看清吗?为什么不能清楚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仙桃石。

⑶ 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启发学生想象。)仙桃石的神奇就在于:

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

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

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的呢?(启发学生想象)(也许王母娘娘在开皤桃会的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那么第二块奇石又是什么呢?课文又是怎么描述它的?

4、指名读第三段看图,出示投影:

⑴ 这块石头像什么?他落在什么地方?陡峭是什么意思?(坡度大,直上直下。)

猴子在干什么?(观看云海。)从书中划出表示猴子动作的词。(抱、蹲、望。)

⑵ 猴子抱着什么?(腿)它蹲在什么地方?(山头)

⑶ 怎么样的蹲着?(一动不动。)它在望什么?(翻滚的云海。)

⑷ 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启发学生想象。)

翻滚的云海,也是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平时我们从地面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比较分明。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即使动也是缓缓地飘动,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层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这美丽的景象,把猴子看呆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色,所以他一动不动。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翻滚的云海。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观海)

5、总结教法:

刚才我们欣赏了两块奇石,一块是仙桃石,一块是猴子观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块奇石的写法一样吗?仙桃石是先写奇石的名称,再写它的样子,而猴子观海是先写它的样子,后写它的名称。不管怎样写我们都是用读文→看图→想象的方法来学习的。

6、指导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四、五段:(检查自学情况)

⑴ 指名读第四段。出示投影:

第三块奇石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这块奇石叫什么?(仙人指路)为什么说它更有趣?(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一样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谁能把这幅图画出来?(让学生想象画图)

⑵ 指名读第五段。出示投影:

① 这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几块巨石像什么?

(雄鸡)

②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巨石呢?

(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③ 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金鸡对面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著名的天都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打鸣,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

金鸡叫天都的神奇主要是一个变字: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

7、齐读第六段:

⑴ 这段主要写什么?

(黄山奇石很多。)

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3种)

⑵ 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

(指名让学生想象、试说。)

⑶ 仙女弹琴后面是什么号?省略了什么?叫出名字的石头都数不清,那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就更多了,正等着你们去给它起名字呢?

四、总结全文

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录音机朗读课文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精妙的用词,对美丽自然景色的描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黄山的景色非常秀丽,特别是那里的奇石,非常神奇,非常有趣。正因为这样它才会吸引无数的游客留恋往返;正因为这样它才会成为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正因为这样它才会闻名中外。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黄山给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起了更好听的名字。大家说好不好?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运用导学案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种植物的“奇”。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初探黄山松的“奇”

出示平常松的图片,谈话:

我们平常见到的松树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再出示黄山松,谈话:

这是长在黄山的一些松树,你发现他们与普通松树有什么不同之处?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讨论交流,小结并板书:生长位置奇、姿态奇美

所以,人们称它们为(黄山奇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上课伊始,就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观察平时所见到的松树,找出它与黄山奇松的不同之处,将生活与课本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初步感知黄山松的奇特之处。】

二、合作探究,再探三棵松的“奇”

黄山松数不胜数,千姿百态。但作者只聚焦了三棵松,那就是

_____、_____、_____。你有什么疑问?想了解吗?想用什么方法去了解?

讨论交流后出示“阅读指南”。

好,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究黄山松的奇特吧!

出示“学海罗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课文第二段。

画出写迎客松的句子,找出表示特点的词,在下面加“~~~~~ ”

想一想:迎客松奇在哪里?它什么最感动你,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

诵一诵,通过朗读或背诵来表达出对迎客松的喜欢。

温馨提示:读一读课文,先在文中做批注,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亦贵有法,故在初步探得黄山松的奇特后,让围绕三棵松进行学生质疑,继而讨论学法,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我认为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学海罗盘为导航,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你认为迎客松奇在哪里?

预设:1.结合图片理解“遒劲”

出示“它有……斜伸出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伸出手臂,做出迎宾的姿势。当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

一起伸出双臂,大声地说:“朋友,黄山欢迎你!”

【设计意图:学生是“二表”人才,既爱表现,也爱表演。所以,让他们伸出手臂来模拟迎客松的姿态,激发了学习兴趣。】

2.理解“饱经风霜”?出示人物脸庞比较

一般松树只能活300年左右,而它活了一千多年,还郁郁苍苍,真是稀奇啊!想想看:在这一千多年里,它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表现又如何呢?小组讨论一下。再交流。

狂风( )想( ),但迎客松( ),雷电( )想

( ),但迎客松( )……

用“饱经风霜”造句。

迎客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但仍然郁郁苍苍。这真是一棵( )的松树啊!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

【设计理念:感悟课文,往往抓住关键词,便可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故此处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通过人物的图片展示和想象它在一千多年的经历,来体会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

出示并(引读):如今,迎客松已经成为……乃至……

(出示安徽电视台的台标,一些人家的客厅,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你看到了什么?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顽强和热情好客的象征了。这就是迎客松神奇的另一面:深深的民族文化意蕴。)

出示迎客松的图文,小结。

这么奇特的一棵树,你能把它的形象留在脑海里吗?

练习当堂背诵,再完成导学案中的“填空题1”。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到的有关迎客松的图片,来展示迎客松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了解迎客松作为黄山标志的象征意义。】

学法回顾。我们刚才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探究迎客松的奇特的?

_____读一读,画句子_____想一想,悟特点_____诵一诵,再体会。

现在请用以上的学法小组内合作探究陪客松、送客松的奇

特。出示:

陪客松……我认为它……游客赏景时,他会这样说:……

送客松……我认为它……游客下山时,他会说:……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小组内互背一下。再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2。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把迎客松的内容作为研讨重点,然后小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其他两大名松,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质疑自读过程中,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三、读写迁移,了解大自然的“奇”

回顾课文,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黄山松的奇特?

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奇特的植物,你知道哪些?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你能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把你喜欢的一种奇特的植物写下来吗?

“植物世界奇妙无比,有……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学生练笔。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用好这个例子便可举一反三”,通过拓展仿写练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作业

1.读一读有关描写黄山美景的书籍。

2.去查阅资料,了解另外“四绝”以及黄山更多的消息,出一期关于黄山四绝的手抄报,在班级内进行评比。

【设计意图: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这样课内与课外交相呼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3

一、解题

师:奇石是什么意思?

(奇形怪状的石头。)

二、欣赏黄山奇石图片,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讨论: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在它们给标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2、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看图理解“陡峭”的含义

4、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猴子观海)它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形容,并表演其动作。

板书:

抱蹲望

5、请看图片,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五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金鸡叫天都)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九、小结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贾金荣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学会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情感与态度:初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美。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会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美。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去郊游图片,引导学生和老师一同去郊游,师生唱《去郊游》的歌曲去黄山旅游。

2、根据情境教师做导游介绍黄山,让生了解黄山,进而引出本课重点黄山奇石。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4、题目《黄山奇石》的“奇”到底什么意思?看课件让生选一选奇的意思,进而理解黄山的石头到底怎么奇。(很少见,特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读一遍课文。并思考:课文一共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3、指名回答教师的问题(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4、课件出示四种奇石,让学生欣赏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5、师总结:黄山的石头又像桃子,又像猴子,又像仙人,又像金鸡,真奇啊!师过渡:为了下节课更好地学习课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学会我会认,以及我会写中的生字。下面我们进行闯关游戏,如果你顺利的闯过这两关就完成了今天的教学任务。

三、闯关游戏

1、课件出示第一关:识字关。

(1)师领读,学生跟读。师重点解释“尤其”的词义,特别,特别是。(举例:大家的作业写得都很工整,尤其是刘曦尧的。)(2)学生小组互相读,不会的小组间解决。(3)师让学生开火车读。

(4)要求学生读课文,看一看在课文中能不能准确的读出生字。

2、课件出示第二关:写字关(1)师领读生字。让生组词。

(2)小组间边读边讨论如何记住生字。(3)汇报识字方法。

(3)师重点讲解“区”“巨”的偏旁,以及笔顺。以及其它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4)生描红,师提示写字姿势。

、拓展阅读

出示课件 让生在拓展材料中读准本课学过的字宝宝。并提出读书的要求:

1、让生大声朗读。

2、读准字音。

3、强调读书姿势

五、写话练习

用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组词

用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话。要求:

1、开头空两个格,标点符号要独立占格,2、语句通顺,连贯。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笔顺)巨

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3.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三、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四、教学方法:

读思导 议相结合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读写结合法以读为主,自主理解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黄山奇石资料相互交流。

七、课时:3课时

八、课型:精读课文

九、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内容:2.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

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

(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 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 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 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内容:2.黄山奇石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课后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二、该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三、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

()的山峰

()的画家

()的风景

()的岩石

()的雄鸡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3.你去过黄山吗()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

五、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l)“猴子观海”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 ____________________(3)“金鸡叫天都”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4)“仙桃石”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

课文《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语句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青蛙妈妈的话,弄懂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知道什么是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一、学习第一段

1、放录像,相机理解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象一个大月亮。

2、指导读出景物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

1、看录像,说说:在这个美丽的桥洞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第二段,把写小青蛙听到的声音的有关句子画出来,思考: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见的?

3、讨论上述问题。

4、指导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同。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找出写小青蛙这时心情的语句。

2、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

3、引导想象: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

4、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青蛙妈妈的话。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3、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4、讨论: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

5、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录像,理解:激、荡。

7、师生共同用板画再次理解激、荡的意思。

8、齐读,小结: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青蛙妈妈的话,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来。

2、青蛙妈妈第一句说了什么?

3、自由读2、3句,思考:为什么说小青蛙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呢?

4、放录像,想象声波碰到洞壁返回来的.现象。

5、讨论:声波与水波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6、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返。

7、齐读青蛙妈妈的话。说说小青蛙是怎样听见自己的声音的?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9、小结:青蛙妈妈投石击水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这段。

2、放录像,欣赏小青蛙的回声。

3、小青蛙现在的心情怎样?(理解欢快。)

4、它这时的高兴与它刚来到桥洞时的高兴一样吗?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两同学角色表演四、五段内容,说说还在哪些地方可以听到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3、口头填空:

回声就是声音的____碰到____返回来的声音。

4、师讲述回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板书设计

回声

奇怪 水波 河岸 高兴

一蹦老高

明白 声波 石壁 欢快

课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研究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种积极互赖的关系,并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从而知道小组合作的成果是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每个成员必须付出,也要得到每个成员的认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3、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珍珠鸟》

二、复习词语

神气十足、咂嘴、细腻、幽深、不由自主、雏儿。

三、读课文、解疑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 看图理解“垂蔓”。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⑵ 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⑶ 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⑷ 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

顺势理解“雏儿”:

⑴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⑵ 同桌讨论。

⑶ 全班交流。

⑷ 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

⑴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⑵ 小组合作讨论:

① 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

② 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

⑶ 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

① 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

② 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⑷ 讨论:

这两个地方,珍珠鸟对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⑸ 提问:

对别人特别相信的能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示?

(信赖。)

⑹ 你能把作者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作者的依赖之情表达出来吗?

4、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依据老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

⑵ 提问:

同学们,这样的情景美吗?美在哪?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结到人和鸟的心灵美。)

出示填空:

美在人对鸟的 ;

鸟对人的 ;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学生接读)趁势理解“不由自主”。

⑶ 同学们,鸟对人如此信赖,创造出这样美的境界。那么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会怎么样呢?

(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相机小结。)

⑷ 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

指板书学生齐读: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让我们彼此信赖,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板书】

珍珠鸟

垂蔓

创造 幽深

信赖────美好的境界 雏儿

不由自主

信赖

境界

【反思与评价】

课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更羸和魏王说的话。

2、背诵课文的第九自然段。

3、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学习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更羸的分析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为什么被称为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课前准备】

相关的投影片、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更羸为什么被称为是有名的射箭能手,弄懂“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二、理解射箭能手

1、什么是能手?射箭能手呢?

2、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更羸是射箭能手?

3、齐读第五自然段。

4、读第二自然段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更羸自信的语气。

相机指导学生用“只要……就……”练习说话。

5、读第三自然段时,与第六自然段加以对比朗读,体会魏王在更羸没射下大雁之前的疑惑和大雁被射下之后的惊奇。

6、分角色朗读二至六自然段。

三、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和同学们刚开始讲的那种射箭能手不一样。那你更佩服谁呢?为什么?

2、学生自由说,当学生说到更羸会想时,引读第九自然段。

3、理清更羸的分析思路:

⑴、齐读词卡:弦响、伤裂、掉下、害怕、高飞

⑵、请同学将词卡按更羸的分析思路依次贴在黑板上。

⑶、用“因为……所以……”来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贴。

⑷、用“之所以……是因为……”将更羸的分析思路反过来说。

4、练习用“一……就……”说话:

⑴、出示投影片。判断正误:

①、小明一走进书房,就看起书来。

②、他一个人就把教室打扫干净了。()

③、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迅速回到教室。()

⑵、学生练习说句子。

5、背诵第九自然段:

激趣: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句子十分严密,也很精彩。大家想把它记下来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里,我们来比赛谁背得快,好吗?

⑴、生介绍自己的背诵方法。

⑵、如果学生没说到根据记重点词来背诵,师可作补充。

⑶、师生练习背诵。

⑷、师展示背。

⑸、学生挑战背。

6、面对更羸如此精彩的分析,魏王肯定还有话说,可文章没写。你们能否当一回魏王,对更羸说点什么?(生自由说)

7、是啊!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可以说他是射箭能手,但人们更多的是对他那种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的肯定,所以他不愧为──有名的射箭能手。(生齐说)

四、理解“惊弓之鸟”的意思

1、解释“惊弓之鸟”的意思,注意指导理解“之”字。

2、这只是“惊弓之鸟”的本义,这个成语还有更深的意思,我们来做填空题:(出示投影片)

⑴、受过箭伤的大雁_________,心里很害怕。

⑵、被蛇咬过的人_________,心里很害怕。

⑶、以上这些受过惊吓的人或物,_________心里就很害怕,都可以说是“惊弓之鸟”。

⑷、惊弓之鸟”用来比喻_________的人或物。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时间:2006.4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

三、默读课文:

(一)想一想:

1.故事讲了谁和谁?

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

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

(二)找一找,说一说:

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5.总结寓意:(略)

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

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

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七、课外作业:

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0.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那么大 目光狭小 见识少

天有多大?

课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1、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美好的幻景,体会其所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美好的幻景和残酷的现实。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梳理内容。

1、听写词语: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要求全部听完,再动笔写。

2、教师默写,学生校对。

3、用上这5个词语和课题连起来说一段话。

4、导入新课,揭示任务:

这就是课文第二段内容,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

二、研读第二段

(一)、体会幻景的美好。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的句子。

2、播放课件,体会幻景的美好。

3、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幻景与原因。

4、由读描写幻景的句子,个别点拨。

5、交流,指导朗读。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交流感受。

2)欣赏幻景,感受幻景的美好。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朗读,评议。

6、齐读。

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凉,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大量时间的自读自悟,体现人文性,珍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二)理解小女孩残酷的现实。

1、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寒冷、饥饿、痛苦、孤苦;温暖、食物、欢乐、幸福。

3、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火柴一灭,结果如何?

4、随机点击课件,出示描写幻景破灭的句子。

5、研读课文第10节。

指名朗读,思考语气处理。

6、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7、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出示句子)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边读边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朗读指导,比较两种读法:越读越高,越读越轻。哪种更能准确地表达情感呢?

1)思考讨论。

2)交流汇报。

3)读课文,划出描写幻景破灭的句子。

4)交流理解的句子。

5)自由朗读,体会心情。交流,齐读。

6)读句思考,同桌讨论句子的不同。

7)交流,朗读体会。

8、4人小组交流,全班反馈检查。

9、体会,齐读。

学生读懂哪句就交流哪句,体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运用句间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敢)。体现新课程的探究与合作精神。

三、总结延伸

1、课件播放配乐诗《火柴天堂》。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1

课型:新授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巨”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 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课件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巨”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清文章脉络,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所用的素材与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黄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地,同学们,你去过黄山吗?你知道它在哪里?你对黄山了解多少?(生答)

(多媒体材料展示)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竞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图画。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齐读课题,要读出感觉。(读出向往和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想想文中的哪句话能概括出黄山奇石的特点。2.检查读课文。

3.交流收获(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4.指导“尤”的写法

过渡:到底多有趣?我们一起来探究。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师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4.小结。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2.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2.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所用的素材与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2.交流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奇特)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品词析句,体会石“奇”

1.仙桃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从哪里来,在什么地方的?(用书中句子回答。)注意动词:飞、落。(动画演示。)

(3)如果这样说: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好不好?(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课件观察、联想。

2.猴子观海: 试着用刚才学习“仙桃石”的方法学习“猴子观海”

(1)你是怎样按照“仙桃石”学习的方法学习“猴子观海”的?(2)展示学习方法

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然后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3)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

3.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

(1)观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2)指导“巨”的笔顺,及其形近字“区”

(3)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4)再读。

4.金鸡叫天都:【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1)指导“每”的书写

(2)出示课件,观察图片,看到了什么?

(3)读文: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伸、啼叫”。全班同学做动作。(4)想象:这只金鸡在叫什么?(5)再读

三、巩固延伸,欣赏石“奇”

把你最喜欢的黄山奇石画下来,并介绍给大家。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来总结。)小组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黄山的一些信息,办一份手抄报,看看谁的内容新颖

板书设计: 9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秀丽神奇 “仙人指路” 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

上一篇:白旗中心校2011-2012第一学期德育计划下一篇:中学教学副校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