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领导力学习心得(精选4篇)
清华领导力学习心得 篇1
清华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珍贵而又意外的收获。首先,我要由衷感谢领导,因为在工作任务那么重的情况下,毅然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要感谢留在家里工作战斗的同事们,因为我们不在,你们就必须担负起双倍甚至多倍的重任。当得知今天要谈感想谈体会时,我就一直再思考应该说些什么?思想来想去,我想,我有义务利用这短短的8分钟为没去的同志们做点什么。由于不知道大家的诉求是什么,加之能力水平有限,我希望能将自己感触最深、思考最多的一堂课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果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有所触动,那么就算我从清华为大家带回来的一份小小礼物吧。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社科院婚姻家庭及青春期情感健康教育专家陈一筠老师的课。为什么说是她的课呢?因为她所讲授的观点十分冲击我以前的一些认识,使我不得不从新思考和更新一些观念,可能我们不能一下全盘接受这些观点,但我们不能对这些观点视而不见,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尤其对于做妇女工作的我们。我将所学内容又重新温习和整合了一下,希望以提出问题和回答解问的形式将陈老师的理念尽可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当然里面也掺杂了一些个人的鄙见,由于时间有限,我选择了其中的3个问题,定有不妥之处,望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指正,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共同促进。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础。但近年来,“离婚率”直线上升,婚外情困扰着众多夫妻,许多恋人和夫妻因情感问题而焦虑、抑郁甚至毁及生命。离婚是不是危害夫妻关系的罪魁祸首吗?为什么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背后缘由是道德下滑吗?
2、我们认为人生中最关键的考试应该是中考、高考、考研等那些决定个人命运的考试,而从来没有人认为婚姻家庭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婚姻家庭其实是一门需要学习和训练的职业岗位,可是又有多少人去学习过、训练过呢?
3、自由婚姻时代为什么比不自由婚姻的时代离婚率要高呢?为什么婚前有过种种浪漫爱情也不能保证将婚姻进行到底,就像王菲和李亚鹏。那么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呢?
说实在,之前我也不能准确的说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但陈老师对爱情和婚姻的见解,使我对这两个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她告诉我们,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冲动,一种感觉,有本能性、主观性和虚假性,浪漫爱情犹如电光火石一般,一闪即过,捕到了就算拥有了,婚姻虽以爱情为感情基础,但爱情不等同于婚姻。如果要将爱情结成天长地久的婚姻,那就需要在其中加进许多强固剂——道义、良知、责任,甚至忍辱负重、奉献牺牲。如果浪漫爱情不过是短暂的享受和激情的话,那么夫妻之情一定是另外一种感情。夫妻之情是两个人同船共渡的缘分信念使双方矢志不渝,并且相互拯救去度过一生艰难坎坷的决心,婚姻更多的是责任而不是享受。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也没有任何成功能够代替婚姻家庭的成功。事业的辉煌是一阵子,婚姻家庭的幸福是一辈子。而现代婚姻关系出现动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经济发达,人们挣钱更多,女性觉悟不断提高,传统的婚姻纽带随之改变,加之物质利益至上的扭曲价值观充斥着整个社会,使更多人分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但看看那些“金婚”、“钻石婚”夫妻,他们有可能经历过无数“相见恨晚”,与蓝颜或者红颜擦肩的机会,但是为什么他们会矢志不渝的维护这段婚姻?那就是承诺,婚姻的最高境界是心理和谐,达到这个终极目标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的。这需要学习,需要训练,需要彼此磨合,婚姻是两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考试,不认真学习,不认真对待,不认真思考,就交不出满意的答卷。
所以,如果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帮助我们拨开重重迷雾,接近婚姻的本质,探究婚姻的奥秘,那么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就应该能够找到进一步解决的办法。这些理念,既是对自己、他人也是对工作有很大帮助的。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以“你幸福吗?”为题,在全国开展街头采访访活动,引起全国上下不小的反响和热议。每当我看到镜头前一个个普通百姓对幸福的解读时,我也在思考什么是幸福,自己的幸福是什么,我该如何寻找到开启幸福的密码。现在,我似乎找到了密码,或者是说找到了寻找答案的方向。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很多人的事,需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幸福与你拥有多少钱财,拥有多高地位没有关系,而是你内心深处人生的选择;幸福就是懂得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不仅要享受欢笑还要懂得品味泪水;幸福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需要付出,需要责任。
6个小时的学习课程令我意犹未尽,这么短的时间,我所学到不可能是老师几十年来悉心研究的全部真谛,我所表达的定有不到位之处,也不会是老师的思想精髓,窥豹一斑,请大家谅解。感谢领导给我们交流心得的机会,感谢大家倾听我这些杂乱无章的见解。这些,就是我的一点点感悟,一点点的收获,希望这些鄙见能够做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够带动大家有所思考,产生更多的反思,带来更多的探讨。谢谢大家!
清华学习心得 篇2
(清华茂名镇长领导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我把它当做人生座右铭。每每想到这句话,都能沉思翩翩,今天,身临此境,切身处地的深刻感受,难于言表,从来未曾有过。有机会来这里学习,感受清华大师的风范,熏陶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收获盈满,如沐春风!在此,我由衷地感谢茂名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基层干部培养的重视,给我们安排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非常感谢这段时间给我们授课的导师们,您们辛苦了!
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首席学府,令无数学子心驰神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我倍感荣幸。我十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来之前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归零的空杯状态,把握好在清华的每一分钟,每一节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剖析我镇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找适合发展我镇经济的理论依据,以使所学发挥最大效用。
(一)收获知识,如沐春风
学海无涯“乐”作舟。孩童时候读书感觉是辛苦的,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如同小学生怀揣着求知的心踏进这所最高的学府,学习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有那么多著名的学者给我们讲授,他们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或观念超前,视角独特;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道国情民情如数家珍,述民情民生贴近百姓。在短暂的十几天时间里,我认真参加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张利庠教授的《新 1
农村建设模式》、林万龙教授的《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董晓宇教授的《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等等,每一节课都那么的精彩,原本一堂专业性很强的课程,经过导师们的悉心讲解,让所有人听得心领神会,津津有味。使我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感到身心愉悦,如沐春风。
(二)感受风范,震撼思想
如果人的思想要进行一次质变升华,就需要一次深刻的思想震撼的话,那么此次在清华的学习历程是让我的思想受到强烈的震撼的,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清华治学的严谨、学风的浓郁、文化的深厚,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个人;老师们弹精竭虑、诲人不倦,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感敬意;导师们的高瞻远瞩、权威风范,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感仰慕。每种感受都可以成为对自己的鞭策,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莫测,我们当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颠覆,只有自强不息,遵循天道,厚德载物,才能在二十一世纪的物欲横流中昂首阔步。
(三)交流碰撞,共同进步
学习期间,大家在学习上认真投入,做好笔记,虚心请教;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关爱有加;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集体。遵守纪律、规范有序的良好氛围得到了清华领导和导师们的赞誉,展现了我们茂名人的良好风尚。导师们多角度、深层次的抛砖引玉,启发了我们的思维,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格局,在积极的交流碰撞中,不但增进了友谊,更使我们的知识得到升华,共同进步。
清华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清华大学晋中市中青年干部
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
第*期中青班学员 ***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9月11日,满怀对前沿知识的渴求、对世界名校的仰慕、对顶级大师的崇敬、对新朋老友的深情,我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为期8天的中青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学习。真实地融入到清华的校园,真切地感受到清华的魅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学风,让我饱享知识大餐,饱经思维洗礼,如醍醐灌顶,意犹未尽。研修班的学习对本人是一种思想再造过程。
一、圆梦在清华
清华所传承的是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以来,她共培养出近11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体育馆上“为祖国健康工作四十年”誓言更是真实地凸显了清华学子淳淳报国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文化传统,为清华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走进清华园就是清华人,这是清华独特精神和文化魅力,也是人才辈出的关键所在。
二、学习在清华
学校在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作了细致的安排,课程设臵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局部解剖;既有理论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强调理论,又注重实践;既重视讲授,又注重互动;既有行政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还有媒体关系与危机应对课程。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清华大学对每期培训班的授课老师都实行严格评估制度,由学员无记名填写表格对老师授课的针对性、生动性等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这次安排给我们上课的不仅有清华的知名教授,还有国内相关领域的教授、学者、专家。刘书林老师以他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和生活实际讲述了21世纪领导干部素质提升;侯景新教授讲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关系;张学政教授以激情飞扬、渊博知识、独特视角,给我们讲述了领导科学与艺术;钟朋荣教授用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和实例生动地讲述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栾帆老师讲述的媒体关系与危机应对,使我们明白了领导者处理与媒体关系和科学应对危机的基础是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傅思明老师和董晓宇老师分别讲解了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和公共管理前沿;姜平老师和孟小权老师讲授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思想与对策和领导干部的语言艺术;李成言老师以实例分析生动地讲述了廉政建与官德修养。每次授课都能把大家带入一个忘我的知识境界,教授们温文尔雅,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使我们对国际国内的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气氛热烈,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记忆深刻;学习期间,大家自觉遵守培训时间,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旷课、上课时间自觉关闭通讯工具,甚至忘了下课时间。
三、收获在清华
在清华学习短短8天,生动的教学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受益匪浅。现就本次学习培训浅谈几点体会。
(一)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学习的楷模。领导干部要有高素质、高境界、高情操、高能力,要有真学识,要做真表率,并且指出,学识水平决定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当今社会,新知识、新理念、新事物层出不穷,并且更新迅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更新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渠道、扩展学习领域,才能防止知识的老化、思想的僵化、能力的退化,才能在领导岗位上发挥好领导作用,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二)领导干部要提高理论素养,转变思想观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我们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总结和提炼出了丰富的理论,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每一个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思想的再完善再丰富,都具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时代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掌握这些理论的思想渊源,认识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熟知这些理论的内容,还要学会在这些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地开展工作。在此次培训中,共安排了两节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内容,通过学习,我真正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白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前在观念上对科学发展观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和思想上的偏见,认为它仅仅是一种新理论,现在看来,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把思想观念转变到科学发展上来,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变陈旧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才能在工作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带领群众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三)领导干部要学会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科学管理,提高领导水平。首先要学会用人。在工作中要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具体讲就是要见人所长、容人所长、用人所长、励人所长,同时,要正确析人之短,容人之短,努力治人之短,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是用人的人,要力避事必躬亲。其次,要学会管理,在管理中要善用激励,要区分对象、区分时间、区分方法进行激励发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最佳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再次要学会决策。领导干部相当于指挥中心,就是发号施令,让员工们按要求执行,所以领导干部必须会决策、善决策、能决策、决好策。在决策中首先要打开空间,做好选择;其次要快速反应、快速选择;再次要避免经验主义,避免僵化,要学会借助外脑,并能够把握主动权,当机立断,切忌瞻前顾后,犹柔寡断。
(四)领导干部要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实干精神。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常言道“创新则生,守旧则亡”。工作中,既要有创新的思路,还要有创新的举措,只有会创新、善创新、常创新,才会永远保持生命力,才能有发展的活力和冲劲,才会取得发展的新成果。当然,领导干部除了要善于创新外,还要具有务实重干的精神,有一句话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讲实干,重实效,求实绩,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所以,在工作中要突出一个“实”字,从实处着手,在实处落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五)领导干部要努力工作,做部门员工的榜样,在业务上要当行家里手。作为领导干部就得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对本部门的工作内容、性质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在业务管理上,要思路清晰,计划周详;工作中要率先垂范。率先垂范能形成一种感召力和凝聚力,让别人愿意和你一起工作,为你分忧解难。当领导,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篇二:清华大学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台江县后备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6月8日至20日,我有幸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后备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参加学习,这既是自己工作学习生涯的一次机遇,也是一次全方位感受清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治学精神和文化底蕴的良机,更是提高个人自身综合素质和提升领导力的难得机会。历时十余天的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意识、开阔了视野,充实和丰富了自己,驾驭实际工作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许多思想和内心的感悟将使我终生受益。
几点收获:
一是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的学习,课程设置比较紧凑,体现出范围广、综合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学员在短短12天时间内完成了十多门课程80个学时的学习计划,主要学习了公共管理、管理沟通与协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国际形式与国家安全、科学发展与依法行政、走进音乐世界等专题讲座,聆听了清华大学知名教授的讲课,特别是那些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加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剥开,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的授课使我掌握了更多的领导力和领导艺术,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从而使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二是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次培训,授课教师都是知名学府教授,也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展现了许多新颖的思维方法,这些新的思维方法,能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直面现实困难,突破常规思路,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问题迎刃而解,效率不断提高,成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新的思维方式所闪现出的智慧,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我觉得新思路、新方法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心态更加自信,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灵活。可以说,通过这次研修,切实地增长了管理知识,增强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三是感受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在清华学习期间,感受到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百年校训的熏陶,深切地体味到清华“行胜于言”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学习中除开设基本理论讲座外,还着重加入了“政务礼仪、走进音乐世界”等一些现代文艺课程,让学员们更加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提升自己的领导魅力和个人魅力的重要性,增强做一个知识面广、修养文明、体格健康的新一代党员干部的意识。
几点体会:
第一,要开创一项事业,必须树立正确理念。清华人才确立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校训,才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大学,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开创一项事业,就要树立一种精神、坚持正确的理念。对此,我认识到,要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坚持创新的理念,坚持创新的作为,在一个新起点、新层次、新水平上来思考和谋划工作,才能建立工作新机制,增添工作新活力,推动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坚持实干精神。朱自清先生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不打官腔,不只炼“嘴功”,要改变工作作风,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落实放在第一位,只有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干一件成一件,才能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位为台江谋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实干干部。
第三,要提高自身才能,必须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班,我更加感受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深切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台江“主动融入凯里城市经济圈,实现台江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将更加重大。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于台江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地加强学习,坚持终身学习的思想,向领导学经验,向同志学方法,向书本学知识,向实践学本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推动台江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概括地讲心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人格变,人格变则人生变。总之,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反映信念。在工作中,有个别干部成天怨天尤人,埋怨社会不公、埋怨工作辛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什么事都不管,一天都在混日子,结果把耽误了工作,把自己也荒废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才会对工作充满激情,从而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从工作中体现出我们的个人能力和人生价值。
走进清华,充满期待,走出清华,充满感激。虽然只有短短的12天时间,但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内涵,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投入到今后工作中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为台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篇三:清华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组织的安排,我参加了这次“清华大学——国土资源局干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与全体学员一起,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一流学府。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通过聆听那些学术大师的生动授课和名家前沿的理论成果,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
一、升华了思维理念
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分别是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资深博导教授和国内名家大师,他们个个知识渊博,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周士渊老师的《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与阳光心态》、刘旭涛老师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周培玉老师的《领导智慧与国学修养》、董晓宇老师的《领导力与执政新理念》、韩廷春老师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周孝正老师的《当前社会矛盾与热点问题分析》等课程都使我大受裨益,使我的思维理念得以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拓宽了知识领域
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宏观经济、国学、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地方工作的人来说,的确是一次高层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全新的知识拓展机会。通过聆听资深博导教授、名家大师们的精心授课,不管是从理论到实际,还是从耳闻到目睹,无不使我们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三、提升了能力境界
学校给我们培训班安排了六个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提升综合能力的盛宴。特别是那些满腹经纶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加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剥开,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的授课使我掌握了更多的技能,从而使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清华领导力学习心得 篇4
——清华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水木清华,厚德载物。
我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就要结束了。由于是满怀仰慕与自豪、带着圆梦之心踏入清华的缘故,所以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始终做到了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用心经历。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学习,就是感受深、收获多、提高大,是我人生经历中一段短暂而难忘的激情燃烧岁月。当然,我能顺利完成在清华大学的培训学业,一要感谢省财政厅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是各位领导为云南财政干部搭建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给了我学习的机会;二要感谢清华大学老师的教诲,是老师们用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点拨,为我们“充电”和更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三要感谢单位的同事们,是同事们分担了更多的工作,使我能安心地在这里接受清华精神的熏陶。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及体会。
一、感悟清华精神,收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虽然是第一次走进清华园来学习,但清华大学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并不陌生,因为她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紧密相联、风雨同舟。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了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她是在中国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中诞生的。明耻自强的精神,使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肩负了民族振
兴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历史责任。学术独立,教育自主,融会中西,贯通古今,文理会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思想;“行慎于言”的实干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育才目标;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一直传承在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和清华大学的血脉中,使清华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批先进分子,为先进理念而奉献牺牲,强有力地带动了清华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熏陶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红色工程师、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以及当之无愧的经国栋梁。
在学习的日子里,我多次好奇而激动地漫步清华园,任性遐想圆明园的辉煌;想像八旗皇太子在清华园、迎春园读书成长的如烟往事;仿佛听到了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当年敲人振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铿锵演讲。默视“闻亭”,我想到了西南联大轰轰烈烈的“一二〃一”运动,敬仰和缅怀在昆明遇害的民主运动战士闻一多先生;在无月的京秋夜晚,我几次悄无声息地走近“自清亭”,独处在幽静的煤屑路和池水边,寻觅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勾幻中学时代的朗朗书声。在清华校园中,还有一连串震撼民族精神的名字,如梁启超、陈寅恪等国学大师,梅贻琦、蒋南翔、梁思成等教育思想大家,华罗庚、叶企孙、杨振林等世界著名科学家,胡锦涛、朱镕基、吴邦国、姚依林等经世济民、支撑着新中国大厦的栋梁,正是这些中国近现代历史中许许多多的先锋人物、撼人事件、优秀文化在清华校园中的积淀与传承,凝聚成了今天的清华精神,成为激励清华学子奋发图强、— 2 —
创新奉献的校园文化。
二、努力更新知识,收获了新的信息和思维方式
在清华校园短暂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听讲座、勤思考、社会调查、讨论交流、拓展训练和自学等形式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当今世界格局以及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公务员能力素质提高等方面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个方面:
(一)领导干部要培养把握世界格局思考问题的战略眼光。在学习中,有关国际形式和世界格局的讲座,对我启发很大。如果我们掌握了把中国发展与世界格局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就能充分利用世界各国优势,助推我国的发展。同样,如果我们学会了把大局与小局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就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发展。我国领导人在把握和运用世界格局,通过谋势、借势和造势,促进国家稳定发展方面有许多精彩的典范案例。仅择两个侧面作一些浅显分析。
1.毛泽东的大外交思想。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忘记,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在百年屈辱和战争的废墟上建立了新中国。为冲破世界各国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新生政权的封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通过察势、谋势、造势和借势,充分利用世界格局的变化,形成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大外交思想,为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从中国与美、苏两个大国的世界格局来看,我
国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采取了向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既避开了意识形态领域与美国对立的现状,又争取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壮大和发展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肩负新中国的两大使命,第一次访问了苏联。一是商谈国家安全。主要是争取斯大林废除俄中不平等条约,解决中苏边界问题;二是商谈国家建设。主要是争取斯大林对新中国建设的援助,苏联在我国的“一五”时期援助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础。应该说,这是毛泽东巧妙利用世界格局,推动新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政策,原因是出现了中印之战、援越抗美,尤其是与苏联老大哥闹翻后,世界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丧失了继续对外开放的国际大环境。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遭受连年灾荒和美、苏经济军事制裁的极度困难时期,于1956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喷气式飞机的国家,又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在新疆的罗布泊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正像毛主席幽默地说的一样:叫花子也要有根打狗棒。正是毛泽东“以核制核”的大战略思想和决策,打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稳定了世界和平的大格局。同时,为了备战,毛泽东还提出并实施了“三线建设”,既加强了新中国的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又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优秀干部,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4 —
他们都是“三线建设”中历炼出来的国家栋梁。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建交,到1976年毛泽东主席去世时,与我国邦交正常化的国家达到了117个,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为80年代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完成了国际外交准备,这就是毛泽东大外交思想结出的丰硕果实。
与新中国当年加入联合国、争取世界的承认和支持一样,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紧紧抓住了和平与发展的良好时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经过艰难的斡旋与谈判,于2001年12月加入了世贸组织(WTO),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世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通道。
2.当前的台海关系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运用大智慧和大战略眼光来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美、日以及世界上的许多小国家都不希望大陆和台湾统一。而各个国家的动机又不一样,美、日是希望利用台湾“不统不独”的现状,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美国更是利用中国的台湾岛建立了以夏威夷、关岛和台湾三个岛屿为核心的三条岛链,从军事上保证了美国控制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优势。其他小国家不希望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国政府的援助。而台湾对中国来讲意义十分重大,在军事战略上,台湾处于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点,是首都北京的门户,是太平洋上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在经济战略上,台湾岛及其周边
几百里的领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黄金通道。目前,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70%,而95%以上的对外贸易又是依靠海洋通道来实现的。在政治战略上,如果台湾独立,中国政府将丧失国家完整自立的合法性,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会面临像前苏联一样国家解体的悲剧。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国土面积超过了50%,如果台湾独立了,国家还会稳定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能存在吗?所以,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是有底线的,只要台湾当局没有突破独立的“底线”,我们都应该运用韬光养晦的大战略思维,理性地处理台海问题。因为中国的台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和世界格局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如果台湾当局一旦宣布独立,那么,中国政府也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一国政府如果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也就不可能确保国家安全。所以,台湾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对外关系的“底线”,是不能进行任何交易的国家主权问题。
此外,我国面对当前的朝核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反恐问题,以及国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等方面的决策,我们都应该从把握世界格局的变化中来思考和理解。
(二)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我们知道,一个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而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 — 6 —
关键。如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遇事要学会权衡利弊、不偏激,要全面、发展地思考问题等,都是一个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下面,我仅就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方面,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目前,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问题?是大家关注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在宏观经济中,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经济数量指标体系以GDP为核心,可以在短期内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可以在没有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通过要素投入实现增长。我国行政管理中较多地存在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政绩工程,高投入、高能耗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就是过度强调(GDP)经济增长这一数量指标的结果。辩证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的干部尤其是财政干部,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数量,更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经济质量指标体系以经济结构为核心,包括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的指标,它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增长,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用上述两类指标来衡量。如2005年(按名义汇率计算),美国的GDP总量144,866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近30%,位居第一,人均GDP超过了42,000美元。我国的GDP总量20,548亿美元,排世界第五位,仅相当于美国的1/
7、日本的1/2.3。中国的人均GDP1,352美元(按平均汇率计算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
31、日本的1/27。但是,国
际上大多认为,中国的统计低估了经济总量,原因是有的产业和产品没有纳入统计,而且人民币没有按照市场汇率换算。所以认为,中国经济已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不少学者则认为,中国的统计高估了经济总量,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官方公布的要低。但从经济质量指标来看,如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可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或发达程度。在世界最落后的国家中,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平均为72%;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国家(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的)平均为54%;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接近1,600美元的)平均为40%;高收入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的)平均为8%;发达国家平均为4%;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为2%。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1978年为78%,现在为45%。所以,从就业结构看,中国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落后国家,进入了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了,只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是自己与自己相比较取得的进步。当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强大了,才能叫“复兴”。而一个国家,只有复兴了才能自强。
此外,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也是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基尼系数只能作为衡量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参考指标,而不能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如何处理发展速度(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如何提高中国公民及全社会的诚信度等,都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在游戏中收获的启示。我在拓展训练中,先后参加了付出与回报、雷阵、改善等9个项目的团队训练,一开始觉得太简单,但每个项目做完后,都会得到一些启示,通过队员之间的总结交流,会有一些较清晰的认识。我在所有项目的团队训练中,有三个方面的强烈感受和一点深刻的启示。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要研究和把握规则。我认为,这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重要环节,因为“正确地做事”,对一个团队来说,是一个正确选择目标及方向的问题,只有目标和方向正确了,团队的行为结果才会真正有效。否则,组织行为的结果将会危害团队。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工作中,正确把握文件精神和领会上级意图,是正确地做好事情的前提;二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协调和指挥。由于所有训练项目都带有群体性,而在游戏规则中又没有明确的组织指挥或领导者,所以我们在活动开始时,都会出现明显的混乱状态,而一旦团队中有人充当了领导者角色,整个组织活动很快就会变得有序、高效,并能正确地完成目标。可见,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是保证团队“做正确的事”必不可少的首脑,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关键;三是要重视总结,按照分工协作原则提高效率。要在研究游戏规则的基础上,组织分工,搞好配合。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通过“头脑风暴”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效率。在现实中,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按照规律分解工作,明确职责,大胆授权,并通过分工、协作和检查、总结,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还一点启示就是:有团队精神的群体能够发展壮大;
而没有团队精神的群体必然走向灭亡。这在自然法则中也能找到证明,如具有团队精神的人类能战胜最强悍的狮子、老虎;具有团队精神的蚂蚁、蜜蜂甚至能战胜大象猛兽。事实上,今天最需要我们来保护的,恰恰是那些最强悍的狮子、老虎。可见,最强大的东西往往是最难长久的。总之,我认为这种在游乐中启发人的教育方式,最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最容易启发人。
三、在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历
我认为,一个人的知识、经验、经历和机遇,是构成人力资本要素的若干变量。清华大学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维方式,既有利于我们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又有利于我们积累丰富而难得的学习履历,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个体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升财政干部的人力资本价值。可以说,我们到清华大学学习,一方面是党组织和单位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培养,是个人难得的经历和机遇。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在学习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将会成为清华同窗的缘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延伸和加强,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重要信息资源,有利于同学之间在今后的交往、交流和工作中扩大联系、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更好地为云南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管好家、理好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富民强国服务!我一定会把这次学习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联系工作实际,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正派诚信谋发展;勤政廉政不偷懒;公正办事不 — 10 —
【清华领导力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0-16
学员参加清华大学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体会11-14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08-26
清华金工实习心得09-10
赴清华学习表态发言07-06
清华学习感悟吴文丽07-13
考入清华学生的学习感悟07-02
清华教师研修班心得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