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精选10篇)
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检查上节课的“拓展延伸”题。
二、学习研讨
(一)、理解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根据上节课疏通的文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⑴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⑵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4、学生齐读2~5段。
探究思考: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5、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6、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
2)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三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四巩固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核舟记优秀教案 篇2
一、检查作业 ,导入 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 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
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揖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辑同于无揖,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刻舟求剑 篇3
刻舟求剑
一、素质教育目标:
1、背诵、默写《刻舟求剑》
2、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翻译
3、分析课文,提示寓意
4、培养学生联系客观实际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常用的实词、虚词的翻译
难点:对寓意的.理解
疑点:通顺流畅地用白话表达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阅读讨论课
三、媒体平台:
1、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2、多媒体课件撷英:
(1)课件资讯
www.zytzx.sdedu.net/ywweb/kejian/chu/k.htm
(2)素材储备
初中语文朗读磁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故事,它通过简单的故事寄托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刻舟求剑》这篇寓言故事。
2、课前热身
我国寓言故事有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3、查字典,读准下面字
遽契其舟 坠于水 涉江 六、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
(2)运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
(3)采用生疑发问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和问题,准备讨论。
2、四边互动
(1)请同学齐声朗读课文。
明确: 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反问语气读出来。
(2)现在请同学看课文,利用书下注释,查工具书,四人一组用白话文说,教师巡回释疑。最后由一名学生翻译,同学教师指正。
(3)请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遽契其舟 不亦惑乎
2。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自度其足 至之市
其: 之: 何不度之以足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4、请思考“探究・练习”
明确渡江的楚人根据在船边的记号下水求剑,除白费力气之外,是不会有其它结果的。如果在静水中不动,他刻的记号还有帮助记忆的作用;但他搭乘的船在江中横渡,船靠岸之后,原来刻的记号早已不是剑坠之处,他仍然从此处下水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很显然,这则寓言讽刺的是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
5、请背诵《刻舟求剑》
明确两个人一组,一人背,另一人提示或纠正,直到流畅无误,背得烂熟为止。教师抽查学生。
七、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文章通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2、方法归纳
(1)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2)联系实际,提示寓意。
3、延伸拓展
八、链结生活
链结:你是怎样看待“刻舟求剑”?请联系生活加以讨论。
九、实践探索
1、实践活动: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孩、爸、妈、爷爷奶奶听,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2、巩固练习:回家搜集寓言故事,并能用白话讲出来,同时能说出它的寓意。
十、板书设计
人物:楚人
事件:求件
结果:没找到
寓意: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观念和方法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优秀 篇4
1.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
2.尝试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绘本中的动词,猜想故事发展,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教学准备
1.每人一本只有前图的“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绘本故事。
课件,动画视频。
教学分析
重点:观察绘本图片,猜想故事发展情节,并大胆讲述故事。
难点:理解掌握动词走、绕、越、穿、钻,并模仿相应动作。
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跟老师散步的感觉怎么样?我们都去了哪些地方?
过渡语:在一个农场里,住着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它也喜欢散步,每天吃晚饭前都要出去走走。
二、幼儿想象并大胆讲述故事情节的发展
1.一天,母鸡和往常一样,又出门去散步,结果谁来了?(出示PPT)
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这本好看的图画书,名字叫《母鸡萝丝去散步》,咱们一起来把名字说一遍吧。
2.观察封面,猜猜这本图画书里可能会讲些什么。
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狐狸吃到萝丝了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3.猜测故事情节。
①请小朋友轻轻拿起桌上的小画书,一页一页地认真观察,猜猜看都会发生什么事情,和身旁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②(逐幅出示图片)每个场景请个别幼儿讲述猜测结果。在池塘、干草堆场景时引导幼儿说说有没有其他小动物发现狐狸。
③当幼儿说到某个场景时,分析相对应的动词走、绕、越、穿、钻,请幼儿模仿动作。
设计提问:为什么母鸡没有掉进池塘?为什么母鸡越过了干草堆,狐狸却掉了下去?(活跃幼儿思维)
④每个场景,教师进行分段讲述并适当加入表演动作。
4.分析角色。
①萝丝散步的时候,狐狸始终跟在后面,萝丝知道吗?
②狐狸只要一扑就可以捉到萝丝,为什么它一直没有捉到?
③你想对母鸡说什么,再对狐狸说什么?
小结:狐狸如果认真观察,做事之前细心考虑,就不会这么倒霉了!
过渡语: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这本图画书的动画版?
5.师幼一起观看动画视频,完整地欣赏故事。
6.(放录音)教师带幼儿进行表演,提出要求:看谁演的狐狸最像。
小结:这个绘本故事有趣吗?还有许多的绘本故事也非常有趣,以后你们读到了好看有趣的绘本,就拿到幼儿园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
三、延伸活动
初中语文荷叶母亲教案优秀 篇5
《荷叶与红莲》一文讴歌了高尚而无私的母爱,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以一个“情”字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从一开始的启发、诵读,到品词析句,到讲述母亲关爱自己的故事,再到心声的表露,一直处于一种充满激情的状态中。可以说课堂上学生无时不沉醉在母亲的爱河之中,又无处不流露出对母亲深深地赞美之情。在教学中,以朗读教学为主,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在美的诗歌里得到熏陶。
【教学目标】
⒈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⒊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氛围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故事)
同学们,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发生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情,一位母亲被埋在废墟下已经死亡。可是,她依然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在她的身下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母亲死了,孩子却安然无恙。在这位母亲的手机屏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感人的一幕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护人员泪流满面。是啊,母亲不但用心血培养着我们,而且用生命保护着我们。高尔基曾说:“世界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再一次感受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走进作者,检查预习
1、师生了解作者
补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繁星》《春水》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2、学生找出生字并识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用怎样朗读?
(课件配乐,师示范朗诵。以读煽情:教师深情的朗读,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况且一篇美文也该美读,这正是本文要落实的一个目标。)
2、学习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3、指同学读课文,听后评价。
四、品读课文,妙点赏析
1、读红莲、赞荷叶,体察文章结构美。
文章从朋友送红白二莲写起,忆起儿时院中的莲花,写雨中的白莲的不幸,重点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倾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作者层层铺垫、巧用对比、水到渠成,结构精致。
2、二读,赞荷叶、怜红莲,揣摩文章妙点美。
在“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等。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3、三读,赞荷叶、颂母爱,体悟文章情感美。
文章最后一节与冰心的另一首诗《母亲》“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朗读比较,分析理解“心中的风雨”和“心中的雨点”的含义。
五、课外延伸,拓展训练
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确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平凡细小。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点点滴滴的母爱。
……
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我们的爱,肯定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萦绕心头,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点评:以说抒情:由课内延伸课外,由美文中的荷叶联想到生活中的母亲,将课文中的语言品味,拓展到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搭建练习的平台——仿写,让知识和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检验。)
六、结束语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张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荷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相信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蓝天的时候,母亲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精选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优秀 篇6
1.品千古铭文。
2.悟万世雅人。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1.《陋室铭》篇幅短小,韵律十足,节奏分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诵读课文并理解文章大意是目标设计之一。
2.《陋室铭》借陋室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借助文章论文知人,并借助拓展材料论世知人也是本文达成目标之一。
【故事导入】
在大唐历史上,有一位倔强的诗人,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此人毫无怨言,随手写下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他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他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见知县如此欺人太甚,此人愤然提笔写下千古铭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此人何许人也?——刘禹锡
刘禹锡何许人也?——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千古铭文是什么?——《陋室铭》
【设计理念】
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背景材料早知,引导学生更深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借背景了解作者、引出课题,水到渠成。韩愈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样的故事背景介绍也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解题深入】
陋室即是?——简陋的房子
什么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学,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常见的有座右铭和墓志铭。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在这篇千古铭文里自述心志的。
【设计理念】
铭这种文体在课文底下的注释里有,学生应该不难找到,通过学生的回答,既了解了铭这种文体,也在老师“通过课文底下的注释获取文言知识”的引导下,让学生习得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品千古铭文】
【美文美读】
1.读准字音。(温馨提示:借助课文底下的注释疏通文意。随手圈划生字词语,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辨音识字]
德馨xīn 鸿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牍dú 调素琴tiáo
[辩词释义]
斯是陋室:斯,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
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在唐朝,穿衣服能体现人们地位的高低,以黄赤最为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为低下,白色是没地位的,所以,“白丁”指平民百姓。)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案牍:指官府的公文。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初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辩音识字,辩词释义,夯实基础。
2.读出韵律。
用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用韵:ing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朗读指导]
①铭是韵文,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②韵脚稍微拖长音。
3.读出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读指导]
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重音的体现。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读出画面。
让我们化身陋室的主人,描绘一下室外景、室中人、室内事的画面,并赏读。
室外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从这句话可知“陋室”简陋,环境幽雅(板书)。这句话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流露出主人的喜悦之情。
[赏析示例]
青苔绿绿的,密密的,像一方绿绿地毯,像一袭翠翠衣衫,像一片碧碧彩云,落在我陋室的阶前。阶前的石头和那细细的石缝里,都渗出来流出来那醉人的绿呢!阶前的丛丛青草,青青的茎,青青的叶,青青的露水,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正透过我那稀疏的窗帘,打量着我呢,于是我的陋室一片青翠。
室中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交际来往的人儒雅(板书)。
[赏析示例]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绿意方好,日光正暖,我和朋友们围坐在一起,时而高谈阔论,时而抚案叫绝,笑声串起优美的乐章飘过窗帘,飘向远方……
室内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陋室里可以抚琴调弦、展卷读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生活高雅(板书)。
[赏析示例]
轻抚我的素琴,简单的音符在我的指尖跳动,手握泥金书写的佛经,一股悠然涌上心头。坐在我的小屋子里,没有灯红柳绿的杂音,没有世俗的公文,心情惬意舒畅。“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这才是真正的乐趣啊!
[朗读指导]
①“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
②以下两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字(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设计理念】
“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文本,并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语言文字描绘画面的方法,品味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
【细解文意】
陋室陋吗?从文中哪儿看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1.由于人的品格高尚,忘却了陋室。
2.由于人的品格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小组合作:
1.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句的?——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
2.作者既写陋室,为何又写诸葛庐和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用意?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说明“陋室”“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朗读指导]
①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主要内容。
②“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 “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悟万世雅人】
【论文知人】
我眼中的刘禹锡
同学们还记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面对淤泥,陶渊明选择了远离,他在心中幻化出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通过学习,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教学预设]
1.和陶渊明一样的避世,否则怎会有“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想法,而且他的陋室的环境和做的事情,都看出他的隐逸之心。
2.品德高尚。虽身居陋室,但安贫乐道,即使遭遇贬谪,但有高洁傲岸的志趣。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可以看出。
【论世知人】
一个永恒的刘禹锡
刘禹锡,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每贬到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郎州: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夔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连州: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扬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他虽然有着“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境遇,但依然有着“暂凭杯酒长精神”的安贫乐道;他高唱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沉吟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秋天里诗意盎然,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房子里坚守理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齐背《陋室铭》。
【设计理念】
初中语文文学黄河颂教案优秀 篇7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正确朗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
学习重、难点:正确朗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1.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______人。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1959年返台开始任教讲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_______、______等。他的诗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2. 光未然(1913-),原名_______,湖北光化人。20世纪30年代投身文艺运动。1935年发表抗日爱国歌词________,广为流传。1939年创作著名的______歌词,由冼星海谱曲,是有国际影响的杰作。著有诗集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1)读《当我死时》,思考:
1.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2.2. 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亲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黄河颂》合作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
1.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条件是安葬的地方要在“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
这种美感,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意向表现出来的。先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自然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这样的美不但是意向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
2.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的拥有祖国,全身心的融入 祖国的情感。
3.“颂”在中国古代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是以庄重、隆重的形式,颂天子之德和唱给神听的。但是《黄河颂》里,我们看到“颂”的内容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颂的是古老黄河的雄姿,是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达标测试:给加黑字注音
埋葬 ( )头颅( ) 瞭望( ) 未餍( ) 饕餮( )( )
鹧鸪( )( ) 巅峰( ) 澎湃( ) 狂澜( ) 劈成( )
屏障( ) 哺育( ) 荡涤( )磅礴( ) 简陋( )角逐( ) 偌大( ) 惬意( ) 戛然( )
课后记:
课题:《春》《初春》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语言赏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通过指导、交流,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表达儿童诗的美,初步尝试创作儿童诗,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背景资料:《春》作于1937年4月。艾青说:“这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胡风拿去发表在《生活与学习》上。”在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当时震撼了全国。面对这一残酷的严重事件,革命的诗人、文学家们无不满腔怒火、义愤填膺。当时作为一个年轻诗人的艾青,同样也是怒不可遏。而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来讴歌五烈士的革命精神,来唤起民众呢?
为了反映这一事件,诗人本来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可以直抒胸臆,投枪匕首般地喷泻而出,可以直接具体刻划五烈士英勇就义的场面,也可以写五烈士革命的历程——写一首长诗。而诗人没有这样选择,可能诗人觉得这样写会流于一般化,不足以撼动人心。因此诗人最终选择了《春》。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艾青(1910~),?现、当代诗人。原名____,笔名___、____、___等。浙江金华人,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_______》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_____》,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2. 了解作者王宜振:王宜振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人,他是继柯岩,金波等诗人之后中国当代儿童诗的第三座艺术高峰,被儿童文学界誉为“西北的笛王”和“儿童诗的重镇”。?出版有《秋风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绿太阳》、《21世纪校园朗诵诗》等著作多部。曾获陕西省蓓蕾文学艺术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
二、自主学习:
1. 诗人写《春》,始终是围绕着“桃花”展开的。“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来看,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把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喻为“饥饿的野兽”是否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朗读《初春》思考问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金色花教案优秀 篇8
1.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 人物形象。
2.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 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尔《新月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资料助读(PPT呈现)
1.文学常识一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2.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 —1941),印度作豕、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圣”。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影响很大。19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伽利》。
二、远望《新月》
《新月集》第一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PPT呈现)《新月集》把我们“带到秀嫩天真 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我们只要一翻开它来,便立刻如得到两只有魔术的翅膀,可以使自己飞翔到美静天真的儿童国里去。而这个儿童的天国便是作者的一个理想国。”
诗人把儿童比做“新月”,预示儿童就像新月那样纯洁和宁静,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创作背景:(PPT呈现)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一最高尚、最纯洁的爱。没有人会想到写《金色花》的时候,是作者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 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这些不幸笼罩在他身上,对他的打击真的太大了!可是他通过作品把爱的光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作品满含着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
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这一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理
解泰戈尔借助作品所传达出的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深情緬怀,也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三、赏读《金色花》
活动一:读一读
1. 齐读课文
选几位学生评价全班齐读效果。
教师点拨文章朗读的整体基调:温馨、活泼、亲切、甜蜜。
2. 深情朗读
每位学生先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地读。
选几位学生朗读他喜欢的段落,追问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落(把朗读和文意理解融为一体),并根据其朗读情况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注意:教师指导过程中,适当穿插自己的范读和学生集体朗读。
朗读的目标是:要能读出画面,读出形象,读出情感。
关于读出画面:文章的画面感很强,画面之间可以作稍长一些的停顿,以给人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每一个画面呈现时要能读好轻重、缓急、起伏,以突出镜头感,如第一段中,“高枝”“笑嘻嘻”“新叶”“跳舞”等都可以稍作强调。
关于读出形象:孩子的形象比较容易把握,要读出孩子的天真、调皮、活泼、撒娇来。
(文中出现了“笑嘻嘻”“暗暗”“悄悄”“小小”等 叠词,要读出孩子说这些词语时天真调皮的语调。)
母亲的形象是圣洁的、温婉的、慈爱的,要能用舒缓的语调、舒展的情绪读出一个做祷告、读圣书、爱孩子的圣洁母亲的形象。
初中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优秀 篇9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
●课时安排:2~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热不热?(热),是不是很想快点到秋天,那样就凉快了?
我们都知道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情怀,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什么景物?
的作家史铁生最喜欢秋天的菊,更对秋天产生了怀念之情,那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 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史铁生 双腿瘫痪 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年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他的 写作与 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3.诵读课文,初析文章
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深沉、略带伤感、“我”:不耐烦、暴躁,母亲:央求、亲切
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品味课文
(1)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脾气的人?(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为什那么暴躁, 是天生的吗?谁一直陪伴着我?
(3)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母亲爱什么?那文章中提到的作者 几次秋天看菊花?(3次,母亲,我)
(4)作者前后生活态度有什么改变?(用文中语句回答)是谁促进了作者生活态度有了那么大的转变,以至于直接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母亲)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第二课时)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 (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品析与朗读、表 演相结合。)
第一次赏花(精析第一节)
首先,师边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边逐句分析人物性格。
其次,找 出重点分析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动作)
“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着
母亲:躲出去 听我的动静 进来 扑过来 抓住 忍住哭
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动作、神态)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 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
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第二次赏花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
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 “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 ,就明天。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憔悴的脸上 央求般 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笑了 坐在我身边 絮絮叨叨 ”
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
母亲: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指导;可分角色朗读。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确: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结合两次赏花体味情感
(1) 我对母亲情感的变化
一组否定含义的词:
“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2).母亲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语言)
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第三次赏花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 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四: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史铁生笔下对亲 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
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初中语文宏伟的化石吟教案优秀 篇10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课前准备 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教案编号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新课导入: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 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是什么原因使这石头一样的东西令作者张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乃至要为之写下一道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抒情诗《化石吟》。(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奇huàn(幻) guǒ(裹)藏 cōng lóng(葱茏) zhuó yuè(卓越) yōu yǎ(幽雅 )
腐朽( xiǔ ) 骸(hái)骨 悄(qiǎo )然 潜(qián)行 躯壳(ké)
档(dàng)案 猛犸(mǎ )? ?皱( zhòu )纹 引颈( jǐng ) 窥(kuī)见
万载(zǎi ) 一幅(fú )
(2)在下列横线填上此诗中的修饰词语。
_____________的神话 _____________的真理 _____________的骸骨
_____________的密码 _____________的魔法师 _____________的雕刻家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远古:遥远的古代。 骸骨:尸骨。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乌有:虚幻,不存在。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潜行:秘密行走。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葱笼:(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叹服:称赞而佩服。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日转星移:星斗变换位置,比喻时间变化。
三、解题:
1、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尸体、甲壳)、遗物(如唾液、粪便)或遗迹(活动留下的痕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2、吟:“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让学生背诵)还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背诵)谁能说说这两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啊?(提问学生)
教师归纳:《暮江吟》主要是赞颂了夕阳西下傍晚时分江面的美景,《游子吟》则抒发了对无私母爱的赞美。所以“吟”是吟咏的意思,以“吟”为体式的诗歌一般是含有赞颂、赞美的感情。我们通过对题目的解析可以了解到《化石吟》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注意把作者饱含赞美的感情读出来,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录音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美。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注意在听的过程中认真体会这首诗歌的感情色彩。
四、指导朗读,感受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的特点
【教师指导方法】每一小节的第二句以及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牙、花、话、话、画、答、下、码、画、发、雅、家、话、讶”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是韵母“a”,这就叫做“押韵”。我们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要分明” 意思就是说诗歌中的奇数句如第一、三、五句要求不严格,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诗歌中的偶数句如第二、四、六句要求就很严格,一定要押韵。像我们读过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很明显的符合诗歌押韵的要求。
押韵的好处在于使诗歌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好像在唱歌,像音乐那样使人感到美好,所以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想象。
节奏是指诗歌富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它是感情的表现,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这首诗歌的节奏是比较鲜明的,如第一句“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读的时候,分为四小片,“鱼儿”声调上扬,“下巴”声调下降。那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一起感受下这首诗鲜明的节奏,和谐的声调还有它的音乐美。
四、自由朗读,整体把握:
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明确】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五、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讨论)
A、第一小节是以四个问句开头的,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排比),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令人深思,引人兴趣,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B、第二小节的两个问句跟第一节的四个问句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小节四个问句写的是个别事物,具体写了四种古生物,依次是无颌鱼类(颌: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被子植物。而第二部分的两个问句主要写的是一般的事物,即以上生物的化石。(个别——一般)
C、“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拟人的手法点题,结构上承上启下,也是对前面的句子巧妙的回答。
D、“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E、沉睡万年的石头究竟向我们说了什么?(提示:各小节主要的内容)
【明确】①第3节:? 否定造物主愚昧→科学
西方,上帝造人;东方(中国),女娲造人。
【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推荐阅读: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教案优秀05-16
人教版初中语文再塑生命教案游优秀09-02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优秀09-30
部编版初中语文台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11-23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案08-28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07-23
初中语文专项教案10-12
初中语文狼教案11-23
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07-03
优秀初中语文说课稿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