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散文欣赏

2024-10-05

追逐-散文欣赏(精选12篇)

追逐-散文欣赏 篇1

追逐-散文欣赏

追逐

我们已经在草原上跋涉了好久,久到我已经记不得时间。带路人一直沉默不语。我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了,但是,一抬头还是会发现不可抗拒的身躯。我的意识从一开始的模糊,到后来的清晰,这个过程花费了我一半的走路时间。时间这么长,还好有一路的绿草地,映衬着碧蓝的天空,让我坚信我还是一个生命,具有欣赏能力的生命。

我尾随在他的身后,出发的时候,一个穿着白色袍子的男人告诉我,我的使命就是听从带路人的安排。还好,这一路上,他没有给我什么命令。事实上,在他绝对的压迫力之下,就算是凯撒大帝也得服从。我们一路走着,我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瞥见太阳又要落山了。太阳从升起到落下,我把它定义为生,从落下到升起,我把它定义为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另一半走路的时间,被我用来将意识升级到了思想。

他或许察觉不到我的存在,不管走在多么崎岖泥泞的路上,他总是毫不犹豫,仿佛是没有刹车的火车,走在一条固定的路线上。自从有了思想,我发现自己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思想会莫名其妙地从外界吸收各种东西,装进我的脑子里,我试图将其粉碎并据为己有,但是,我没有完全转化的能力。于是,我的`脑子里垃圾越来越多,身体变得日渐僵硬。

太阳处在死的状态,他没有停下的意思,我顺着他走的方向看去,隐约能看到一些曲折的黑色轮廓,不知道是什么。总不会是草地。

太阳处在生的状态,步伐依旧,我有些吃力。我倾斜了一下身体,从他的身后露出头来,我看到,前边是树林。

又是死,我们走到了森林的边缘,又是生,我们走进森林。从走进的那一刻起,我的思想开始飞速运转,凡是我看到的,我企图留住。

森林比草原还要大,思想的运转很正常,但是,孕育出了一个我不懂的东西,我把它定义为主见。从产生它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征服了我脑中的所有零碎的记忆。我吃惊于它的效率。但是却表现得一如既往。我依然在他的身后,但不再是低着头,或是压抑着。我时常转过身看看留下的脚印,或者是停下来歇歇脚,然后再追上他。我解释不清楚自己的蜕变,也不知道那意味什么,只是觉得很好,脚步沉重了,我自己停下,等到休息好了,我自己前进。但是,我脱离不了他,我依然记得出发的那句话。

他从来没有回头看我,而我也一直没有站在他的前面。我无法超越这个奇怪的向导。我脑子里装满了问号。可是他依然默不作声,走路是他唯一的动作,好像永远也不知道疲惫。脑子里的问号毫无疑问地被主见征服,然后就产生了另外一个东西,它在我的脑子里横冲直撞,而且力气越来越大,我该制止它的产生。可是我竟然无法控制。等到他的实力超过了主见,我的大脑被它占据。它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向我发号施令,我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他似乎发觉了我的变化,脚步变慢了,好让我跟紧他。但是,脑子里的东西开始反抗。我把它的反抗定义为欲望。我的大脑似乎再也承载不了它的野蛮,四肢也开始服从。就这样,在那个死的时刻,我停下脚步,转身走向了另一边。他还是在走他的路。欲望要我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跨入丛林深处,这里荆棘丛生,遍布杀机。我独自一人杀出狼群的包围,逃过了老虎的追捕。我一直走,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欲望。

等到我的身体开始老化,四肢不在灵活,我还在丛林里,但是却觉得那么陌生,这里的东西依然会引起我的好奇。

一天,我在树林里走着,突然发现此刻我的脚下有一双脚印,仔细地对比,是我的。向后看去,是两双脚印,向前看去,只有一双。我无奈地笑,脸上的皱纹已经暴露出我的苍老。笑过之后,我站起身,又跟上了前边的脚印。

我苦苦追逐,用尽所有的力气,终于在生与死的交换的时刻追上了他。但是,我已经彻底衰老了,我不能再继续跟上他的步伐。我在距离他的后脚跟大概五十米的地方停下来,再也走不动了。看着他的背影,我不无嘲笑地说,我知道你是谁。让我意外的是,他也停下了,沉默。“你就是我的命运吧。”我从容的说道。没有回头,他说,“看来,我又要回到起点了。”说完,死到来了。他消失了。

追逐-散文欣赏 篇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效的结合课文教学目标, 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美妙的意境, 体会到诗中丰富的情感。概括地说, 欣赏散文有以下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文中的信息 (人、事、物、景、情) 。

2.了解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及相关资料。

3.理清课文思路,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味散文语言。

4.掌握散文特点, 即形散而神不散。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们不难发现通过逐步的积累, 散文就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开拓学生的视野, 启迪学生的思想, 撞击学生的心扉。

在这里, 我们现在略谈几点欣赏散文的具体方法。

一、了解散文特点, 即“形散而神不散”

赏读散文, 要抓住散文的“神”, 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指的是围绕文章中心意思而选取的材料。“神”统帅“形”。在《绝版的周庄》的一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周庄那朴素的色彩———点缀着些许红色绿色的灰色白色;妩媚的景致——清凌的流水, 像钥匙般的小桥, 空灵的窗子;朦胧的感觉———斜斜的晨阳下的半晦半明;周庄的现状;周庄的未来;作家三毛对周庄的依恋;夜间静谧的周庄等等。这些材料看似纷繁芜杂, 但都被笼罩在了“赞美周庄”的这一主题之下, 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伟大情怀。

二、掌握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好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 这种诗意是从许许多多方面表现出来的, 例如:意境深远的画面, 浓烈的感情, 神奇的想象, 有个性化的语言等, 同时还要注意散文中的事、物、人、情。任何一篇散文, 都有鉴赏的技巧。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有事、有物、有情、有志:“心里不宁静”是“事”, 月下赏荷有“物”, 对物的描写又蕴含“情与志”。朱自清于白色恐怖中不能安睡, 便到月下独步赏荷, 缘于“黑暗恐怖现实”下“不自由”, 抒发的情感自然是对自由、光明的向往, 对荷塘的描写又蕴含了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赞美, 表达出自己不“参加革命和反革命”的“志”。这些表达可谓是“披事入情”, “体物察情”, 就是要使学生能感悟到作者寄寓于物、寄寓于事中的思想感情。

三、赏读散文, 还要借助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他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知觉的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余秋雨的《废墟》中, 作者从古罗马的角斗场、庞贝古城、柬埔寨吴哥窟、玛雅文化遗址联想到中国的历史、世界的文化。巴金的《灯》中, 作者由眼前的灯、灯光, 联想到古希腊女教士为情人利安德尔点燃的火把, 联想到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 想象出人在灯光指引下的奋进。这些手法的运用, 使文章的内容充实, 主旨表现更深刻。

四、欣赏散文还应该潜心体味散文的形式美

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不同的篇目结构各具特色。如《荷塘月色》一文, 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而到荷塘边散步排遣内心的苦闷, 在荷塘边作者得到暂时的“宁静”, 正在这时, 一片蛙声、蝉声又把作者从“陶醉”中唤醒, 回到现实, 朱自清不甘心, 再次回忆“江南采莲”的欢乐情景, 想要千方百计摆脱“不宁静”的心里, 正在努力, 却“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他又不得不回到“不宁静”的现实。通过“不宁静”出家门—到荷塘—回忆江南采莲—回到不宁静的现实。让人体会到作者“剪不断, 理还乱”的苦闷彷徨心情。而巴金的《灯》一文则通过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灯光是不会灭的”的思想来构思文章, 一气呵成, 具有深刻的表现力, 让人感悟到作者由苦闷、压抑到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体味散文的语言也是散文欣赏的一大重点, 散文语言是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他除了一般文章具备的规范、简明、得体、连贯以及准确生动等特点外, 还要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如《绝版的周庄》一文的语言明丽、清新;《废墟》一文的语言深刻、富有哲理;《杨柳》一文语言平和、淡雅;《灯》一文的语言执着、自信。这些文章的语言特点在阅读欣赏中无不打动读者的心扉, 激发读者思想共鸣。

综上所述, 散文欣赏是职高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高职学生欣赏散文, 置身散文, 结合生活体验, 用心体悟散文, 就会感受到散文美的意蕴, 美的意境, 还有美的结构。美的语言, 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应当细心品味。通过散文的学习,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文化, 更提高了学生的内在涵养和整体素质, 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培养。

摘要:散文欣赏是职高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作者见闻和感受的文章, 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两类 (一说还有说理散文一类) 。这里说的是抒情散文。在中职教材中, 每册教材都要编排1至3单元的散文篇目, 每单元都有“单元导读”, 明确提出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关键词:散文欣赏,方法,经验,点滴

参考文献

[1]管海泉.求同辨异, 比中见长——从散文教学谈培养学生两种思维[J].语文教学之友, 2006, (12) .

[2]王敏.语文教学中现代散文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方法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6) .

一只蚊子的追逐散文 篇3

嗡嗡嗡,这是蚊子飞翔发出的声音。但是你知道吸你血的蚊子是雌的还是雄的,是属于什么品种吗?蚊子吸血之后凸起的小包为什么会痒?蚊子究竟还要嗡嗡多长时间才会离你而去?当然我绝没有不舍之意,只是一种愤恨,一种对于仇敌的排斥,为什么要吸我血,哼!一大早醒来,打开家中的无线,搜索蚊子,一下子惊呆了,网络之上知识体系足够完整,分类足够明确。关于上述提到的问题我全部不说,你可以去搜搜看。

那么我想说什么呢?我只想说,蚊子它咬我。其实咬这个字用在蚊子对在没经过你同意吸你血的情况下不准确,蚊子没嘴,不会咬,但是会吸血。在被吸了血之后,还会非常的痒,实在是让人不舒服。这样的被吸和被痒之间,常有“丢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被吸了血已经明显是不太爽了,还痒的让人难受。蚊子是害虫,因为它能传播病毒,因为它在没经过别人同意就乱吸人家血。蚊子是地主,我们要消灭地主,以消灭它们对我们的剥削。

在白天的时候,我不怕蚊子,嗡嗡嗡在我听来也不是特别让人心烦。毕竟,不能干涉蚊子飞行的自由,那是它们飞行的发音,我不会飞也不能不让它们飞。当然,这是在和我的利益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实现的。在白天,蚊子的攻击就显得需要勇气了,因为每一次吸血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稍不注意,可能就“抛头颅,洒热血”式死在了吸血的战场上。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蚊子是否占主动权完全是因地制宜,蚊子数目的多少往往是主导因素。蚊子以群体出现时,它们可能会声东击西,并且采用吸不了血就跑的战术。它们如果是想调戏人,目的达到;但是如果是要吸血,那么不会太过顺利,可能会有牺牲。

一到晚上,关闭房门,拉上窗帘,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睡觉环境。然后睡在炕上,当心静下来,可能一个与你相依为命的蚊子的嗡嗡声就出现了。已经闹腾了一天的我是累了,要睡觉的,但是我的这种疲惫好像成了蚊子可以得瑟的筹码。这十来立方的.空间就是蚊子的舞台,这时它们的声音显然已经打扰到我的休息了,但我并不特别在意。它们的嗡嗡声好像是吹冲锋号似的,但是它们不一定知道我是否睡着,可能会以为我的每一次翻身都是准备和它们进行搏斗。它们是高看自己了,不了解敌情的出动必将是一场疲劳战。

蚊子是有地域差别的,就拿我被吸的经历来说吧。河北的蚊子似乎更凶猛一些,更团结一些,吸血时可能更自在一些,吸的血就多一些。而回到我们陕西这旮瘩,蚊子总是单枪匹马来战,那么我的胜利就更多一些。但是我的胜利只是减少被吸之后痒的痛苦,或是杀死了几只蚊子,这样的胜利我是不知足的,对我毫无意义。蚊子还是会在我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只觉很痒。学校里人多,单位个人所占的体积相对较小,被吸血的可能性和频率大大增加。而家里的环境,则比较安逸,蚊子就会比较少,这其实也是家和学校的区别。

青春不再散文欣赏 篇4

每一天我都会试着沉思,去看看初升的太阳,每当我看到初升的太阳我都会告诉自己,美好的一天又将到来,但同样美好的一天即将逝去,我的生命又即将死去一天,离与泥土混合的日子又缩进了,我不知道这是应该感到喜悦,还是像有些人一样感到恐惧.害怕.失落…..,但我不觉的这样.心里还是感到无比的平静,死不过是去与大地融合,这又有何乐而不为呢。

时间就这样划过了,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我会依然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也许会有很多彷徨、无奈与不安,但年轻的我,无论将来会碰到什么挫折,我都会保持一颗宽容喜悦的心,这样,当以后我们相遇时,我才能很容易地从人群中把你辨认出来。我们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我们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我们回不去的曾经。所以,在新的每一天,我都会用心地去过好每一天,热爱生活!

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不如意,不开心的时候,试着早起,去看看初升的太阳一切都会明白,未来日子里,要好好吃饭,要好好睡觉,要好好生活,要好好爱自己,要好好年轻,好好珍惜每一天,好好珍惜身边的人。生活真的很美好,愿我们的生命里充满精彩!那样我的心情会无比的美好,我的心会和我的嘴唇一起笑,不再是嘴唇笑而心不笑。

很多时候我自认为我懂得很多事情,可到头来我会发现我是多么的荒谬可笑,我不知道有的事情该如何选择,世间有很多的事要我们去选择,正如一份感情,注定要消失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忘记她,或是她忘记你。生命就是这样,有些事,有些人,慢慢地遗落在岁月的风尘里,笑过,哭过,痛过,再依依不舍也是曾今的过往。

大学有时过的很充实,但有时又过的很无聊,我很害怕无聊,可是有的时候又在无聊中度过,.........在小学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群无忧无虑的伙伴到处疯狂,无所不干,而到了初中那种真再也没有了,为中考.家里也只剩下那几个好的玩伴了,再也没有了那种天真无暇的快乐,我开始在怀念那些我逝去的记忆,但也只能越来越模糊了。上了高中还有几个可以和我一起疯狂的伙伴,天天形影不离不知在那时对我的恩赐,还是对我的可怜,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了。

而到了大学本来以为有人会陪我走完这三年的,可是............唉,不知道了,大学我有了三个女朋友,一个是篮球,一个是写作,另一个是电脑,足球可以让我忘记一切,让我疯狂,写作让我对这社会还有一点希望,还有一点该活在这个世界的理由,觉的这个世界还是很好的,而电脑呢,我说,我也说不好了,它是,它是我的恩人,没有电脑,我不会有今天,电脑让我觉得只有勤奋,做一个真挚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切听天由命天即生这样的有情人,又为何生我这样的须眉浊物来玷污这个世界呢?悲愤。爱,唉,不知将来埋葬我者为我洒泪者是谁,我有爱我家人,虽然他(她)们很忙,但还是记得打电话问候,关心。我有一群关心我的同学,虽然他们不见得了解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发现,那一年,他们的夏天才要到来,但我的夏天却提早结束了。

在我八年前的那一年,那一天,来的还是来了,那一年我二十,二十的我其实非常脆弱,二十的我其实也相当坚强,所以在我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我学会温柔地对待自己,我要求得并不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场雨,一阵风,或者是一个点头再见,只要这么一点点的温暖,我都会打从心里感到幸福,但是我要的点头再见却始终没有得到。后来,我开始奋斗,“黄牛”陪伴我一年后也离去了,小猫咪再也没有在寒冷的冬天睡进我的被窝,剩下的只有那些熟悉的背影,那些破碎的记忆,虽然是在春天,可我却感到了万物凋零,我不知道那是我的心在凋零,还是真的万物开始也在为我的那一天默哀,而现在,唯一长大的,只有我自己,虽然一切都会过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我不知道以后将会发生什么。

我走过了一个十年,可我再走过一个十年之后,我又会在那里,又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呢?那些年是否还有一个夏天在等待我去寻找,我不知道了,在冬天中冷冷的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暖和,我再也回不到以前那张面孔,会远去的还会远去,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现在的我只喜欢一个人静静的,静静地一个人走路,静静的一个人听歌,静静的一个人奋斗,静静的一个人。因为我早已喜欢一个人在人海中流浪,不喜身边再有谁打扰我的这片宁静,我不知道我的研究生生活叫什么,是叫充实,还是叫堕落呢?但我绝不做一个堕落的人!

我只知在世界的另一方一直有一个期待的眼神,期待我去追寻我的幸福…梦想。2016我大了一岁,我也老了一岁,照着镜子看着我脸上出现的黑眼圈,我知道我已经开始老了。我已经不再年轻,年轻的代名词已经开始消失,以前我会说我还年轻,而现在我再也不会说我还年轻,我会说我所剩的日子正在一天天的少去,一天天地走向死亡,年轻不再是我的代名词。

青春就是一滩水,你不无论摊开还是紧握,都无法从指缝中消过单薄的年华。那些曾今我以为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只留下那些念念不忘的记忆,不停的在那脑海中回荡,不停的放响。记忆是什么,是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痕,永远的停留在那一刻,逝去的人逝去的我们,只有永远逝不去的记忆还在敲打着我们的心。

曾经自以为是的我们走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真的错了。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放纵生活使我们变得麻木空洞,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丢掉了心底最原始的那个梦。小时的我们几乎都会被问到长大后的梦想,那时的我们气势磅礴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开飞机,我要当医生,我要当警察???”实现了自己梦想的人是幸运的,但真正实现梦想的有几人。是我们没有能力,亦或是别的什么?最终道来,还是咎由自取吧。但我们也要感谢那个曾经叛逆的自我。因为痛过、失去过,才是我们变得成熟更懂得珍惜。一帆风顺走下来的不是伟人,而是弱者。殊不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执子之手,生死契阔;与子携手,相扶到老。希望天下所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一生???愿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奋发图强。

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

那一年的我们无知无谓,毫无尊敬

那一年的我们天真无邪,开始吵闹

那一年的我们开始叛逆,从不听话

那一年的我们学会发泄,开始动手

那一年的我们开始懵懂,知道爱人

那一年的我们为了爱人,大打出手

那一年的我们遍体鳞伤,不再去爱

那一年的我们互相吸引,感受到爱

那一年的我们甜甜蜜蜜,引人嫉妒

村雪散文欣赏 篇5

梦里,我的村庄,总是飘着絮絮的雪。晶莹剔透的雪盖住了村舍、田野、小路、远山……莽莽雪地里,我开心地笑了。我的身后,父亲慈爱的目光扫过白茫茫的原野,最后落在我的身上:“小莲,回家烘火,别玩雪,小心冻着。”父亲的声音是一贯的温柔。“知道了,你先进去,我马上就来。”我脆生生地回答。瞅着父亲进屋,我却用穿了雨鞋的脚,在雪地上印下一串稚气的脚印。

这样的情景,经常入梦。而每次醒来,我都会泪痕满面。我记起父亲离开我已经七年了。

是的,故乡的冬天,雪花总会不期而来。它飘飘洒洒,舞出一个童话的世界。把我拙朴简陋的小村庄变成一个最富诗意的真实梦境。

三十年前的那个雪花纷飞的下午,眼瞅着父亲进了屋,我狡黠地笑了。抬头看看锅底样阴沉的天空,我煞有介事地沉吟。雪花依旧自天空坠落,纷纷扬扬,那些洁白的小精灵,从那样遥远、神秘的宇宙而来,那里是否真有传说的天宫?美丽的仙子就隐匿在那飘渺的云端吗?然而雪花不语,不肯泄露丝毫的秘密,只是簌簌飘过。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一个狂放不羁的诗人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发出“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惊叹。我只知道,眼前的雪花真大,密密匝匝,自天空纷至沓来。它们有的被寒风撕碎,太息着,细粉样筛在地面上;有的似一片洁白的花瓣,无声地飘洒。我的那串小小的脚印于是渐渐模糊,暧昧在一片雪白之中。毫不停留,我径直向前,往更远的村边走去。身后父母的低语渐远,村里不见一个人影。谁愿离开温暖的火炉,跑到这寒风凛凛的雪地里呢?除了我。伸出小手,我想要捕捉一片雪花,它却调皮地钻进我的掌心,不见踪影,唯余一点水渍,湿湿的,凉凉的,象在告诉我,它曾经来过,停留过。

偌大的村庄,不见人影,包括平日里那些吵闹的鹅,咯咯不停的母鸡,汪汪的小狗,它们忽然都没了踪迹。天地之间,美,静。我幼小的心,仿佛也感受到这种天地不言而大美的极致,又欢喜又惆怅。

雪花仍在飘落,有极轻极淡的声响,象梦中祖母细细的诉说。村庄太静了,我宛如流连在太古上境。可是我却满意于这样的静。从小我就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总爱在设想的场景里忽喜忽悲,感伤陶醉。大我7岁的姐姐,已是人人称颂的美女,哥哥们一个个也象骄傲挺拔的白杨。我是一只爱做梦的丑小鸭,在他们逼人的光芒之下,落泪、惊喜,没人计较我小小的脑袋里小小的迷茫与悲伤。可是现在,这样纯洁的世界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这么大的世界,我是唯一的主角,它是属于我的!一想到这里,我兴奋得红了小脸。深吸一口气,闭上眼,感受雪花亲密的触吻,满足地叹了口气。真的,在父母眼里我是个乖小孩,可是我也是个贪心的孩子。但是,现在,眼前,我拥有这一片皎皎的雪地,还有这篱笆、这村庄、这汩汩流淌的小河……

三十年的时光是一段漫长的记忆,但是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那个下雪的午后,白雪皑皑的村庄里,一个小小的女孩,陶醉在那个纯白的世界。为一个人拥有那一片宁静的孤单而感动,陶醉。我诧异于我那时的早熟,那些没来由的喜悦与忧伤,得到与失落,感动与怅惘,却是一个六七岁小女孩心头掠过的淡淡思绪。多么的不可思议!是的,我知道,我一直就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在别人忽视的角落里悲喜。

那个下午,那个村庄的雪花就这样深植记忆,它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一场雪。后来的日子,与故乡愈行愈远,再也无缘逢一场刻骨铭心的乡雪。也许还是因为我已长大吧,精彩纷呈的外部世界转移了我的注意。近年来,更是无心赏雪。人渐中年,世事繁芜,少了一份赏雪的心境,何况父亲又已远去。那么,即便今天再赏雪,又有谁会在我耳边轻唤“小莲”?

追逐-散文欣赏 篇6

1.“诗歌之部”第一单元“推荐作品”中, 选自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的《越中览古》, 第2句是:“义士还家尽锦衣”, 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战士还家尽锦衣”。

2.“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赏析示例”中, 同样选自上述版本的李白的《将进酒》第18句是:“但愿长醉不用醒”, 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但愿长醉不复醒”。

3.“散文之部”第四单元“自主赏析”中, 选自《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的《阿房宫赋》第2段, 有一句是“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 而常见版本该句一般是“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

4.“诗歌之部”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 所选李贺《李凭箜篌引》, 课下注释 (1) 对李贺其人的注释文字是这样的:

“李贺 (791—817) , 字长吉, 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 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 27岁就去世了。”

古诗文存世时间长, 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出现不同版本, 这很正常。在这里想说的是:教材编者将不同版本的古代诗歌散文内容编入教材供高中师生使用时, 能否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从而将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1.“义士”和“战士”,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 在第1612页和第1714页对“义士”和“战士”的解释是:

[义士]:勇于维护正义的人;侠义的人。

[战士]: (1) 军队最基层的成员; (2)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或参加某种正义斗争的人。

众所周知, 勾践被夫差打败后, 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 “葬死者, 问伤者, 养生者;吊有忧, 贺有喜;送往者, 迎来者;去民之所恶, 补民之不足”, 举国上下, 发愤图强, 同仇敌忾, 最终报仇雪耻, 锦衣还家。从战前动员来看, 尽管“三千越甲”是为“义”所激, 士气高昂, 但由“将帅二三子夫妇已蕃”可知, 他们本是越国的臣民, 国家有难, 慷慨以赴, 本属分内之事, 情理之中, 何“义”之有?称凯旋而归的将士为“义士”而非“战士”, 不亦惑乎?因此, 愚以为还是采用“战士”的版本为好, 以免产生歧义, 导致误解!

2.《将进酒》中“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 我们通常见到的版本多是“但愿长醉不复醒”, 也有“但愿长醉不愿醒”的说法。那么, 哪种说法最切近诗人内在情感呢?当是“不复醒”。因为“不用醒”是“不需要醒”, “不愿醒”是“不愿意醒”, “不复醒”是“不再醒来”。

李白厌恶黑暗官场, 放浪形骸, 寄情山水, “借酒浇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当然希望一醉方休!而“不用醒”之意则显突兀。一则“需不需要醒”似乎受客观条件制约, 而此句则完全是直抒胸臆, 只有“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 与客观需求无关;二则“长醉”状态下应是无意识的, 至少意识比较模糊, 不管客观上需不需要, 主观上实际是“醒”不了的。而“不愿醒”中的“不愿”与“但愿”对举, 这样似有割裂文意之嫌:只愿意长醉下去, 不愿意保持清醒。换句话说, 就是只愿意长时间保持醉酒状态, 不愿意头脑清醒地混迹官场。看似说得过去, 其实在原句中, “但愿”两字统领后边所有文字“长醉不复醒”, 其中“不复醒”是对“长醉”状态的进一步阐释!

3.《阿房宫赋》第二段中, 到底是“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好呢, 还是“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先得从“得”字的意思说开去。随便翻开一部《古代汉语词典》去查, “得”字有一个最基本的义项, 就是“能, 可能”, 例子不用多举。在该句中, 联系上下文的语境, 从“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可知, 天天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之后翘首以待的宫女们盼望始皇帝驾幸自己处, 那就像大旱之望云霓, 赤土之盼甘霖, 是殷切盼望见到而不能见啊!不仅文意豁然, 而且主动被动昭然!可“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能表达出这番意思么?相反, 它只有两种解释:皇帝不想不愿见宫女, 宫女不想不愿见皇帝。而这两种解释既不合文意, 又不合情理!所以, 还是“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好!

4.认为李贺是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 人, 这简直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 “陇西”只是李贺的祖籍。既然如此, 为什么要说李贺是陇西人呢?

李贺 (公元790~816) , 字长吉, 中唐著名诗人。祖籍陇西, 生于福昌县昌谷 (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他是唐宗室后裔, 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又因家居福昌之昌谷, 后人称之为李昌谷。他18岁到东都洛阳, 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 备受赞赏, 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 被荐举进士, 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 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 犯家讳, 依据礼法惯例, 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 断绝了仕途之路, 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人推荐, 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 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 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 就病卒家中。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有《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等。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具一格, 被称为“长吉体”。

更重要的是, 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尚存李贺故里的一些佐证:昌谷今名无存, 据考证应为今宜阳县三乡乡。李贺故里当在连昌河东的西柏坡村。这一带村落相连, 绿竹成园, 有的竹园超过百亩, 与李贺诗歌所写相似。1992年10月, 西柏坡学校落成了高3.29米的李贺雕像。连昌河西岸有唐塔一座, 砖结构九级密檐式, 高十余丈, 下部砖刻浮雕完好, 为五花寺 (即连昌宫) 遗址, 旁有汉山云刹光武庙。当年的权贵显要和文人学士武则天、唐玄宗、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均在这一带留有诗文。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 以上注释应该实事求是改正为:

欣赏月光抒情散文 篇7

欣赏月光抒情散文(1)

在这寂静的夜里,晚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窗外的蝉声依旧不断,望者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又勾起了我对您的思念。苏轼曾经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今晚的月亮又圆了,而您再也无法和我们团圆了。外婆,您在天国过得还好吗?

记得小时侯,每当暑假我去您那的时候。晚上,您总喜欢带我到村上的稻谷场上乘凉。听着田里的蛙叫声,坐在皎洁的月光底下,您总让我依在您的怀里,用手中的蒲扇为我扇风。一边扇风,一边诉说着您的往事。您总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和以前比起来现在的我们幸福多了。可我知道您很寂寞,生活虽好了,可您却少了舅舅和妈妈的陪伴。他们总忙于自己的生意,而忽略了您,可您却从没埋怨过他们。您总自己默默地承受着。

外婆,您还记得吗?您在那月下的稻谷场不知给我讲过多少神话故事。我可清楚地记得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外婆,您和我说过的故事,我仍记忆犹新,现在这些故事都成了我对您的回忆了

今晚又是十五了,月亮都比往年的圆。我又独自一人来到了稻谷场,这里的一切都还未发生改变,但却少了你在我的身边。每当想到您再也无法陪我到稻谷场乘凉了;再也无法给我讲故事了;再也无法为我扇风了;再也无法看到您那慈祥的面容了;再也无法……总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

外婆,您在天国过得还好吗?是否一样也能看见这又大又圆的月亮?是否也和我思念您一样的思念我呢?现在夜深了,就要进入梦乡的我不知是否能看到你。外婆,我真的好想你。

欣赏月光抒情散文(2)

大树下,破碎的月光星星点点,晚风轻柔拂过水面,勾起一片遐想。

月色如水,月流如华。风把遍地的落叶,吹动滚动,仿佛悄无声息的响着无数个小灯笼。柔和的月光,星光寥寥,明月下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身旁正躺着一位熟睡的女孩,老人摇晃着竹扇,为女孩驱赶蚊虫。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轻意间,它早已匆匆溜走,如今的生活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那轮新月依旧。

奶奶,天上那圆圆亮亮的是什么东西啊?女孩手指明月,一脸懵懂的望着天空,那是月亮,上面可是住着仙女那!老人笑着说。有仙女啊!那一定很好玩奶奶你带我去玩吧!我想和仙女一起玩!女孩拉着老人的手,一脸央求,好好好!明天这个时候奶奶就带你去看,乖!老人一脸慈爱的摸着女孩的头。女孩听完,心满意足的睡了过去。月色依旧,远处传来几声野狗的嚎叫

次日,老人将女孩放在背上,走上那条宽小的幽径,趁着月光照明,步伐小心的行走,女孩时不时吟诵出几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颇有一番诗人的模样。还好山不高,上了山顶,老人放下女孩,望着那轮圆月,讲起来嫦娥的故事。

春雪散文欣赏 篇8

每一片雪花都有自己独特的痕迹,飘落的身姿又是那样的潇洒、轻松、自然、随意。在微风吹来时旋转出一个个雪的漩涡,舞荡起一阵阵雪的涟漪,风吟雪舞,吟颂着诗的韵律,描绘出画的意境,那是大自然的创作,是鬼斧神工的雕琢,是不可临摹也不可复制的神来之作,雪一直在飘着,飘来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飘来豪侠壮士的引颈高歌,飘来流传千古的不朽篇章,飘来朱阁画堂那婉转清越的琴瑟之声。素手点绛唇,莺语念奴娇,雪之高雅,雪之神韵,雪之精华,都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滚滚而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李白一首对雪的夸张的描述,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往往在世人意料所不及之处,人们都知道这样的雪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李白那深邃的思维感情面前,却随着诗人的意境而变得真实,认可 和理解。因为这样的夸张是诗人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艺术的升华。是啊,谁人不知雪,雪在神意中,且看历代文学大家们对雪的描述吧: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雪在慢慢地飘落着,随着时间的延长不仅铺盖出山川大地的一片洁白,也点缀出苍茫大气中所蕴含着的娇柔和美丽。群山奔蜡象,万刃舞蛟龙。苍松染琼碧,细柳变玉枝。在这春日的落雪中,谁不欣赏大自然的千万变化,谁不想领略梅与雪的洁白的比拼,谁不想在皑皑白雪中品味红梅滴血的娇艳,谁不想在这难得的际遇中领略梅雪相伴的那种缠绵的意境呢?沿着踏雪寻梅的足迹,走进历史的时空,揭开一幅幅斑斓的画卷,让缱绻的情思徜徉在雪与梅画图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古往今来,历代的诗人和文学家们都在梅与雪的意境中流连忘返,不知归途,那是一份感受,是一种陶醉,是一种化境,以至于在物我两忘的状态中禅悟着物类天成的化意。

梅在上,雪在下,秀眉望雪,俯首低吟,把一份感激和不舍倾诉在春天的门前。梅在上,雪在下,仰望凝视,在无语的表诉中,把内心无限的缠绵倾诉在天与地的空间。一个是冷傲孤芳,一个是山中高士,一个是至寒而成,一个是凌寒而艳,它们都有着顽强的意志,高雅的品性,在不群的恪守中相互依恋,相互欣赏。在一个共同的冷字里展示着各自独有的却又相通的性格。在梅与雪的相伴相守中,梅在禅悟着雪的境界,雪在享受着知己的红颜,哪怕只有一日的相守,也要付出终生的爱怜。红颜陨落,也要把色彩埋于雪中。冰肌消融,也要把清流润在梅的心田。雪知梅心,梅解雪意,相伴相守,无悔无怨。

郭文斌散文欣赏 篇9

——朴实安详的精神世界

题记:郭文斌的散文,在安静中感受生命的纯粹,在朴实中见证生活的华丽。

第一次读到他的散文《想起旧房子》的时候,就感受到那一千来字所带来的巨大震撼,那样朴实的文字,那样平静纯粹的心境,在寒冬的深夜,在每一个落日西沉的黄昏,在每一个让人沉醉的夜里,在每一个残留星光的黎明,都会在读者心中点起了柔柔的火心,带给读者温暖和光明、给读者诠释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命的尊敬。

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我们读不到世俗,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洗涤,带给我们的是灵魂的纯净,或许爱一种生活就应该像郭文斌散文里描述的那样干净,不带有任何的一丝杂质,我们以喧闹的哭泣向世人宣告我的到来,但我们应该安静而高贵的栖息于这个纷繁芜杂的尘世。这就是郭文斌在他的作品中所要追求的精神世界,他所追求的精神世界是朴实的安详。

当他搬进自己新居的那一天,他兴喜,但是他并没有为之疯狂,他在兴喜的同时,默默的是对于老房子的怀念,因为在他安静的内心世界里,生命——“不过是一张床、几件家具、几张櫈子而已”。而我们应该珍视的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或许它是平淡的,或许他也是不惹人主意的,或许他也夹杂着很多的哀愁,但是这一切都只是郭文斌心中的那些能带走或者不能带走的,能留下的或者不能留下的记忆和故事。这些故事,总是在时间的流里,那样安详而朴实的存在着,郭文斌把人比作浮萍,我想这样的记忆和故事,就应该是浮萍的根,它滋养着静默于平静水面的生命,让这样的生命在喧嚣里享受安详与朴实,这是心灵的安详,灵魂的朴实。而这样的安详与朴实也正是作者要传达给世人的生活本真,也是他散文的生命力。

雷达先生在看到郭文斌的小说《吉祥如意》时说:“读完郭文斌的小说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还有这么美的短篇小说。没想到还有这么美、这么纯粹、这么含蓄、这么隽永、这么润物无声的小说。他的小说你要做理论上的概括可能不容易,但是你可以被陶醉。郭文斌的小说感动得我掉泪。郭文斌给我们提供了罕见的审美体验。郭文斌作品提供的美学价值,那种罕见的美,尤其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我想如果借用雷达先生的话来定位郭文斌的散文也是恰如其分的,郭文斌的散文笔调清新自然,没有半点雕饰,行文如同初春积雪的融水慢慢流过田园,浸润着每一寸希望的土地,同时也在向世人讲述那一方土地上安静中的顽强生命力,朴实中的华丽,他要将这样的华丽用自己的笔写给世人看,给世人展现一个现实中的“乌托邦”,他要让世人知道这样的“乌托邦”是存在的,他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的那份安详与朴实的种子,洒向每一个浮躁的角落,让他生了根,发了芽,开出花来,结出果来。

记忆抒情散文欣赏 篇10

这样一个夏日的午后,后窗的那树风车茉莉还没有完全开败。阵阵微风拂来过于浓郁的香味,我晕晕的,却怎么也睡不着。

我悄悄躲进书房,打开这尘封许久的书柜。也许是常上网的原因,除了床头一本《 纳兰词》偶尔翻翻,几乎不怎么看纸质书了。我抚摸着这些曾今的宝贝,竟有些伤感,一度那么的挚爱,竟不知不觉中被我冷落了。我在书柜的.边角看到一个火柴盒,抽开来,满满一盒8分邮票。记忆的闸门就这样突然打开,泪竟不觉悄然落下,在布满灰尘的火柴盒上溅开,竟如同一朵朵扎染的花,在灰暗的背景上,晶莹剔透,静静地绽放。我抹了下眼睛,却不忍擦掉这扎染的花,静静地看它绽放。我屏住呼吸,不忍呼出的气息弄乱花瓣。我稳住左手,生怕一丝的抖动弄花了画面。就这样看它绽放,一直到在我眼前完全消失。

也许再也用不上这小小的8分邮票,只能任它躺在时光中,永远退出了曾今繁华的舞台。我抚着邮票上极细微的刻痕,还有些微微的泛毛,那时的友,是怎样一刀一刀小心地剔掉邮戳印痕的,才能让我二次再用。看着这孤独的一盒,想想那时跟着天南海北的笔友,不知又飞跑了多少张?而这被时光剩下的关怀,静静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书柜里散落着许多5分的硬币,在那个坐公交5分一站的年月里,细心的友,总会为独行的我,计算好往还的硬币,放在我的掌心,再缓缓地合紧。更多的时候,是把硬币集好,交代好我的每一次出行。今天,这些微小的温暖,躲在心巢里,缓缓地升温。

本以为这些被命运划花的记忆被打开,会让我锥心的疼。手机里循环播放这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记忆》。我抚去这些灰尘。往事如风拂过,心底竟溢满了甜甜的感动。感谢上苍,我竟如此幸运,在这夏日午后,重温这淡淡柔柔的刻骨铭心。如这茉莉纯净洁白,如这浓香,早已镌刻于记忆深处。寂寞的心,被这回忆的雨,淋得湿润而柔软。纵然时光老去,请允许我再回忆一次,那唯美的时光。

度散文欣赏 篇11

[虚]

薄暮烟雨,淋湿了群山,抹却山的棱角。天空是死一般的煞白。无事可做,只是那一当儿的念想,我走到院中。有意无意见到些什么,却也是有意无意地忘掉。到头来为何立在这儿,也一并忘了。

长叹一声,踱步回屋。雨滴打在绿叶上,无声的聚集、流转。落在水泥台面上、嗒嗒,碎裂了。

碎裂的雨珠溅起飘散的水雾,恰如我的心。模糊了,远处群山轮廓;清晰了,手中雨滴滚落。近了,更近了,充涨了,滴答一声碎裂了。眼前幻出嶙峋山石、离离蒿草,却仍是红墙古树依旧。闪过了、抓住了,头有些痛,就在这儿了。又忽的什么都没了,十分空虚了・・・・・・

滴答、滴答。躺着的我睡不下去。屏气、静听。不为什么,只是因着这寂寞。可以回忆的,是快乐亦或痛苦;永远遗失了的,唤作空虚。这是被时间偷走了的记忆,似乎本来就不属于自己。

滴答。滴答。滴答。

又是一个下午・・・・・・

[空]

夜半人静,灯下闲读。

许多飞虫缭绕,随手拍落一只。生命如此脆弱,我不禁苦笑:生命之轻,本不能承受,何必来这人世?

虫生如此短暂,甚至仅有几天。见这世界的一角,贪恋几口空气,领略几线阳光,然后就轻飘飘的走了,走的不知不觉,谁会注意呢?

忽的一下掉入了无底黑洞。想到生命、地球、宇宙・・・・・・人生也是有意无意的来了,开始了,一切便顺理成章的往前走了。但,为何而来?为何要来过?生命之轻,而且为何要有生命呢?

来与没有来过,于己完全没有差别。一生浮华若梦,只是虚妄。生命从来都没有分量。

空・・・・・・

写,写又有什么用呢?一切的一切,有何意义呢?

写不尽的空。

[幻]

呵呵,你们来了啊。我看到你们都笑着,笑着。双眉间藏了月亮,笑声流水般清朗・・・・・・好久不见了,我也挺想你们的。

你们就坐在那儿,这几步的距离,我怎么走不过去啊?反倒是你们越来越远了。别走啊。我用力跑着,却是一下子掉入了黑暗里。

一切忽的变了,匆匆几道光影。我看到自己站在自家屋顶上,风不住的吹。我双眼眯起,夕阳挂在群山的弧线上,像是一滴眼泪的形状。

我的手被人拉起,原来是母亲,来拉我下楼。我忽的变得十分倔强,掀开了母亲的手,径自前去。

我脑中儿时以来的记忆幻灯片似的闪过。仿佛一切仅在昨天,又仿佛是前生遗念。一切虚实不定,生命如此的空幻。一切,有何意义呢?看开些吧,终要走的,那何必留恋?两脚一轻,我化作空中飞舞的蝶,翩翩的`坠下。那么一瞬,我又看到你们,我可爱的伙伴、家人,校园、故乡・・・・・・你们都在。我心头一紧,说不出的难舍塞满胸口。头晕脑胀,你们这些我爱过得人啊!我不能离开,不!

忽的脑门一热,一切都不见了。睁开眼,台灯发着微光,眼前仍是没写完的文稿。我静了静心。起笔,续下醒后的第一个字:爱。

夜深的不见星辰。吞噬了一切,只听滴答、滴答的声音,回荡在小屋里。

红尘几度,生死茫茫。人世若无情爱,何处泛舟寻你?旧时面影,再也无念。星沉海底当窗见 雨过河源隔座看。人生再短暂,爱终将能够跨越时间。因为有爱,人才能存在。

冰心散文欣赏 篇12

我从千年醒来,孤独了千年……我的灵魂在冰天雪地里飘荡,寒冷和孤寂是我的宿命。我是千年前的一滴泪珠,幻化成这飘渺的灵魂…… 放眼这雪白的天地,我那空洞的眼神里只有如冰的寒冷。我的心是冰做的,它是透明的,永远感受不到它的`跳跃,我的眼神永远是冰冷的……

陪伴我的只有这冰天雪地,雪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打湿了我的睫毛,我抚摸着石壁上的冰墙,上面依稀有我洁白的影子。我朝石壁吹了一口气,只是结了一层薄薄得的霜雾。

我是一滴眼泪幻化的雪精灵,冰雪覆盖了我的记忆,我不知道我曾经为谁伤了心……千年前我也有水做的心,似水的柔情到底被谁辜负?我寻不到伤心的根源,眼里泛起一丝哀伤。

上一篇:美丽的插曲作文600字下一篇:县行政服务大厅政务公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