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4-10-02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通用8篇)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1

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1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打算

今年上半年,我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县”这一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市列重点项目亲水湾工程为抓手,按照“规划先行、科学施工、强化监管、注重质量”的原则,通过近200多天的努力,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现了跨跃式进展。现就上半年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重点工程:一是亲水湾工程完成了投资1500多万元,铺设游园道路1130米,埋设水电管线4.2公里,浇注各类广场及自行车道8600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9.7万株,植草皮12300平方米,公园售票厅已建成投用,主停车场已完成硬化、亮化,公园景观灯、路灯、射灯、草坪灯安装已经完成,4个管理房和滑沙、攀岩、沙雕、遛马场、蒙古包、烧烤园、猎鹰拓展活动等项目已全部竣工;管理人员招聘、培训全面结束,开园前各项工作基本到位。二是1.8公里的亲水木栈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木栈道基础桩坑开挖400个,基础桩浇筑290个,钢筋混凝土底柱浇筑260个,联系梁浇筑650米。八角亭进行木结构部分加工、构架工作。三是15公里的环湖路建设A标段(野趣园至卓越公司)水泥路面浇筑已经完成;B标段(卓越公司至东台山)

路基处理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市上验收路基。四是1000亩向日葵种植已全面完成任务。

宣传活动:管理处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发表宣传文稿54篇,设立户外大型广告4幅,在高速公路设立单立柱广告2柱,在加大传媒宣传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同时,精心谋划着“四大”主题宣传活动筹备工作。一是千湖湿地文化节暨全国航空动力伞邀请赛活动筹备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各工作组和九项活动牵头单位正在抓紧制定活动详细方案,正在邀请航空动力伞参赛单位和裁判,目前已确定参赛队12家;开幕式主席台搭建方案已经设计完成,活动对外宣传扎实有效,活动前期工作基本到位。二是千湖公园彩灯展十组彩灯制作、安装已经完成,“五一节”期间已开始亮灯开放。公园彩灯亮灯后,受到了观灯群众好评。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相约魅力千湖”主题摄影展已收到主题照片180多幅,10月份将邀请专家进行评奖。四是旅游产品推荐会筹备工作全部到位,千湖湿地文化节暨全国航空动力伞邀请赛期间正式对外展销。

上半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公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公园招商引资还没有新进展。三是公园管护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们将严格遵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湿地建设为中心,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增添措施,狠抓

落实,大力开展湿地保护,稳步实施千湖公园基础建设,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全力推进千湖湿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全面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弥补景区建设资金不足。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亲水湾景区建设,确保湿地文化节前全面完成亲水湾景区建设任务,启动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项目。

二是切实加强景区管理维护。健全完善千湖湿地管理有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洁员及景区专职管理人员,切实加强景区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的日常管护,特别做好彩灯管理维护,确保湿地文化节暨全国航空动力伞邀请赛活动举办期间正常运行。

三是集中力量做好筹备工作。从即日起至活动结束,集中力量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多渠道、宽领域、大范围地宣传我县湿地保护成果,及时对外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活动举办期间前来我县观光旅游。抓紧完善活动筹备方案、邀请函,制定各工作组、各项活动预案和详细的日程安排,全面做好航空动力伞邀请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旅游产品展销活动筹备,做好节目排练和展销平台布置,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四是多措并举,搞好招商引资。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新优势、新亮点、新特色和优惠政策,策划组织好今秋的千湖湿地公园开园仪式,想方设法提高项目知名度,吸引外地客商参与湿地公园建设。

五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湿地建设投资方向和政策,加强同国家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作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和争取,为我县争取更多的湿地保护资金,加快千湖湿地建设步伐。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2

会上, 各市质监局和太原高新区、经济区质监局主要负责同志, 结合本单位上半年工作实际, 举数据、摆事实, 谈发展、提思路。

听完汇报, 常高才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 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全系统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做了大量的工作, 创新了不少举措, 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安全形势。同时, 各项业务工作有进步、有亮点、有经验、有突破, 大家要通过交流探讨把工作成果化为共同的财富, 努力推动全省质监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3

(一)上半年就业基本态势

1、城镇就业继续平稳增长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比1—5月份增加130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74%,目标任务已完成大半。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6月末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已连续4个月下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1,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0.04;绝对招聘指数在100以上,第二季度相对招聘指数自2011年以来开始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虽增长趋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定。城镇就业总体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持续呈现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同比低0.1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期从业人员指数为50.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5个和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1%;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5%,环比均有所下降;19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10个行业低于50%,与一季度行业情况基本相同。以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的格局持续呈现。

3、雇主招聘意愿愈显乐观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6%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2014年第三季度的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5%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招聘更多的雇员,与2013年三季度同比增加招聘的雇主有79.7%,仅有5.1%的雇主表示将减少招聘量。这表明今年上半年以来雇主招聘需求乐观增长的态势仍在持续。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小微企业发展仍需更多扶持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小微企业发挥着就业吸纳主力军的作用。尽管今年5—6月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PMI有所回升,但6月份小型企业PMI(48.5%)在4月份较低水平上又下降了3个百分点,影响行业整体吸纳就业水平的提高。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加巨大。

2、服务业就业尚未稳定居上

虽然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从部分行业、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情况来看,表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从2013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变动情况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处于50%临界点以下。而作为非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建筑业和服务业又表现各不相同,被寄予高期望值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在经历了去年连续几个月50%以上的景气阶段之后,从2013年12月开始至2014年6月,除3月份达到50.4%以外,其余5个月均处于50%以下,表现出波动下行的走势,其中住宿业、水上运输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则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在制造业用人需求普遍下滑情况下支撑非制造业发展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再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看,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目前,以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局面尚未稳定形成,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和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服务业用人需求总体呈现波动和下滑的主要原因。

3、结构性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挤出”和就业渠道狭窄,以及劳动密集性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等方面。人社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称之为“更难就业季”,和以往未就业毕业生累积叠加,将形成至少800万左右的就业需求压力。尽管农民工总量增速正在下降,2013年比2012年降低1.3个百分点,但是总规模仍在继续增加,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如果假设2014年农民工增速为2%(2013年2.4%),2014年农民工总量则将达到27000万人左右,增加500多万人。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钢铁、煤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聚集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地区,由于强制性集中关停相当规模产能,带来较大的职工安置压力,由此产生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问题在局部地区相对突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尚未形成,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率普遍偏低,地区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显著。在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日益狭小的压力下,一些行业和企业转型开始加速,伴随有一定数量裁员发生,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尔、格力、美的等,近期均有裁员情况,2014年内仍有裁员计划实施,说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行业、职业岗位缺口持续存在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例如,2014年一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4.17,用人缺口达125067人,主要集中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三大职业群体,三大职业群体需求量占全部需求的90.51%。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二季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保险业务人员、购销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同时,各技术等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均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5、1.78、1.68、1.64。既需要一线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也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者。endprint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及全年走势判断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结构性矛盾愈显复杂,但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然持续趋稳,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作用:

一是经济持续扩张奠定了市场需求规模的基础。1991年至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10.2%,GDP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是1990年的5倍多。据我们的相关研究测算,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能达到1000万以上,而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相关性有所弱化。

二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从统计数据来看,随着服务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贡献率的提高,我国分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十年来逐步,从2003年的29.3%提高到2013年的38.5%。由于服务业具有较之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就业比重的扩大,必然会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是民营经济新一波发展。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环境的压力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驱动下,新一波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都有较大的实力,投资和经营的领域更加广泛,对劳动力和知识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民企依然保持一季度高歌猛进的节奏,招聘需求量增长31%。二季度外企招聘需求强力反弹,而国企招聘需求量却在一季度-2%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到-25%。

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幅高于东部地区增幅的态势愈发常态化。今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市场用人需求均大于供给。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的1.11、1.07、1.16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1.1%和21.1%,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3.1%和36%,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2.5%和42.8%。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后发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扩大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是劳动力供给逐步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正在逐步下降。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同时,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逐步趋缓。

(二)对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持乐观态度。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会同伴同随,问题的复杂性也会有所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根据对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下半年走势的判断,建议2014年下半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应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重点,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新问题、新动态。

(一)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精神,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状况的不稳定,源自于服务业整体基础还相对薄弱,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解决制度和体制问题入手,应将解决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入治理整体发展不平衡的工作框架之中,使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既具有整体方向性,又符合地方发展现实需要。应研究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避免由于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目标,使服务业变成“无本之木”,也要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使服务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建立在真实的发展需求之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三)以强化就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

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4

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羊里镇现有村级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代办点)52 处、社区代办点5处,服务大厅一处,直接承接办理服务人员66人,成立服务领小组57个。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全区便民服中心即全程代理会议”精神,开设村级“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52处,制做“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工作制度”版面5块、“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代理员岗位职责”5块、“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登记簿”5本、“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门牌”5块、镇便民服务中心悬挂“莱城区羊里镇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室”门牌一块、大厅墙面悬挂“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流程图”版面一块、“羊里镇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代理员岗位职责”版面一块、“羊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室工作制度”一块,于5月19号面授代理员培训一次,发放“全程代理手册”330本、“全民创业服务指南”412本、“莱城区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简介”18600份。镇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服务为民这一思想理念,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服务目标,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先后办理各类证件535份,提供服务信息51条,介绍法律咨询15条,输出劳务人员23名,接听解答咨询电话181条、为就业创业培训人员发放“莱芜市培训券”1500份、发放“莱芜市城镇创业培训合格证书”30份、统计“莱芜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2009年320人。

下面把开展工作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积极回报、争取领导支持。中心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计划,认真向镇分管领导做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争取了领导对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5月19号召开了代办员工作会议,党委分管领导莫书记就全镇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在会议上主要强调四点:一是要求参加培训人员认真学仔细听,做好学习笔记;二是要充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带办点)的作用;三是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体现快捷方便;四是要强化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会议要求把服务工作放在为民便民的首要位置,确实从行动上为群众办一件好事。

二、为民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农户腰包鼓起来,建厂办企业的想法已经形成,可是建厂办企业需要办理手续,企业需要注册又成了他们的难题。便民服务中心了解这种情况后,及时为他们带去了“莱芜市莱城区便民服务全程代理手册”和“莱芜市全民创业服务指南”两本书,让他们仔细阅读并为他们讲解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的过程,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并全程代理了3家企业急需要办理的手续和注册。

三、多渠道开展服务,充分发挥中心便民作用。中心在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领导慎重研究,今年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劳动就业保障”继续纳入中心窗口服务范围。经过半年的运做,共办理医疗保险证(卡)165个、养老保险证21个、介绍劳动就业从业人数31人,帮助协调劳动纠纷5期。通过多渠道开展便民服务工作,极大的增加中心的知名度,亮化了中心工作的透名度,初步形成以中心为龙头,区镇村三级网络联动,纵横服务相连接的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模式。

四、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又好又快。中心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开展落实工作,先后分别在3、5月份,举办了二期便民服务全程代理代办员培训班,内容分别包括:一是全程代理知识讲座;二是微机操作及证件办理;三是上级文件及政策法规学习;四是科普知识讲座;五是就当前工作做进一步安排;六是分管领导作重要工作强调。经过培训,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了为民服务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为今后开展便民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在这半年里我们深感便民服务工作责任重大,心系民生贴近群众,工作当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程代理工作需要一个代理熟练过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服务人员的工作培训,重点抓好“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代办员做好全程代理服务工作,加强窗口服务管理,更好的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服务。以上是服务中心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服务标准,按照上级中心的要求开展好便民服务工作,努力为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打造一流的服务中心。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5

年工作打算

规划局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2007-02-06 09:57: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努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按照“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塑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档次”的工作思路,立足部门职能,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配套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有力推动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我市城市规划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上半年,全局干部职工以先教活动

为契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创新举措,攻坚破难,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今年是实施第六次城市总规的关键之年,也是构建大城市框架的冲刺之年,随着近几年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到万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扩展到公里,绕城高速已基本贯通。

二是“龙头”效应凸现。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对拍卖地块的条件控制,涵养地差,城市土地升值明显,城市形象大大提升,为经营城市产生的巨大效益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是规划编制力度明显加大。开展了以《西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上中坝公园详规》和《火花坝工业片区控制性详规》为重点的规划编制。控制性详规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城市远期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详规覆盖率由年的%提高到目前的.%。

三是局事效率明显提高。-月,共组织召开了次规委会会议,对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了审查。对城市规划区内余项报建项目进行了审查,局理“一书两证”件,用地规模 万多平方米,建筑规模万多平方米,所有项目均按承诺的时限范围内局结。

四是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去年,对诺玛特等违法建设项目进行了查处,共处罚金.万余元。

五是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以先教活动为契机,从局领导到各职能科室主动为服务对象,特别是工业类招商引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彻底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局”的现象。

(二)明确目标,创新举措,加快构建大城市步伐

立足市委提出的“丰富内涵、完善功能、培育产业、提升品牌”工作思路。上半年,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基础测绘。南充市第六次总规于年修编完成,年月

省政府已正式批准。我们严格按照总规要求,加大了城市控规、专项规划、景观规划的编制和基础测绘工作力度。

一是开展西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修编。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今年月,由某省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承担的西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已正式启动,在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其初步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查。为配合西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正在编制.km⊃的《西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西山风景区农房整治规划》。

二是强化控规编制工作。随着南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使城市规划和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布局,完成了 km⊃的《华凤镇以北片区控规》编制。目前,正开展.km⊃的控规编制,其中:《文峰工业片区控制性详规》 km⊃,《龙门片区控规》编制 km⊃,《南充市燕儿窝片区控制性详规》.km⊃、《嘉陵

片区旧城控制性详规》约km⊃。随着这些控规的启动和完成,将为城市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加强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力度。为加快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年初目标,我们编制了《高坪区、嘉陵区排水规划》、《南充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

四是加强测绘管理。上半年,我们开展了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充市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工作,目前,完成了长.km,个坐标点的地下管线外业普查工作,进入了数据分析阶段,初步建立了南充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同时,完成了高坪区、文峰工业片区、龙门和荆溪片区、黄莲湾和华凤镇:地形测绘约.km⊃。另外正在测绘的:地形测绘面积约.km⊃。其中:西山风景区约.km⊃,火车西站约.km⊃、安乐坝.km⊃,火车西站约.km⊃。

五是启动了城市景观规划及重要

节点的城市设计。先后编制完成了km⊃的《南充市下中坝滨江地段城市设计》,.km⊃的《南充市江东新区滨江地段城市设计》等一系列城市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为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建设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依据。、完善城市功能。一是积极配合工业集中区建设相关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城市经济在产业支撑上突破”这一目标,加快城南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我们正全力编制《火花坝片区控制性详规》,并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完成该区域的景观规划等各项工作,为外来企业入驻,为现有企业扩张搭建平台,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积极开展学校、市场、加油站、社区等城市配套设施的选址布点工作。、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一是完善规划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南充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项目放验线规定》等初稿已完成,随着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将极大

地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二是推行“阳光”规划。今年,我们在继续推行城市规划管理“三审查、四公示”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指导”,即:报件局证中心对初次前来报件的单位或个人应提交的建设项目资料提供指导,使来局事的人员走弯路,极大地方便了局事人员。、强化城市规划监督管理。近年来,我们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严格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审核、统一发证、统一监督,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针对违法违章建设发现得早、制止得早、业主的损失小、执法难度小这一特点,重点加强了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尽量把违法违章建设发现在动工之前,制止在动工之时。我们将城区分为顺庆、高坪、嘉陵三个规划执法责任片区,由执法责任人每天对责任片区进行日常执法巡查,并按规定要求填写执法巡查日志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登记表,及时发现

和制止违法违章建设,随时掌握建设项目单位执行城市规划情况。及时有效查处了未报先建、少报多建和变更设计方案等违法违章建设行为,违法建设项目大大减少,使城市建设更加规范。对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和议案,专人负责登记和督局,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另外,在社会各界还聘请了行风监督员。通过这些措施,全方位加强了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监管。、开展 “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我们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采取了政务公开、制度上墙、窗口局公、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严格坚持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局结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现场局公制和内部联系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大力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的“四型”机关活动。实行由各业务科室每两周轮流举局一次讲座的方式,提高业余人员的城市规划水平;在全局开展“本稿件属于四心”服

务,即:对他人热心、对工作耐心、对事业公心、对工作有责任心;时时敲响警钟,预防职务犯罪。努力把局机关打造成一个团结、务实、高效的战斗集体。、扎实开展“先教”活动。按照市委先教局的工作部署和市委提出的“人人有触动,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人人有变化”要求,扎实开展“先教”活动。目前已顺利通过了全阶段的验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上半年城市规划管理实施情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业规划编制滞后。一方面电力、排水等专项规划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造成规划编制滞后,因此,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力度急需加强。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和景观等专项规划处于起步阶段,致使城市建筑风格、色彩比较单一,公共空间不足和绿地较少,缺乏标志性建筑,城市特色和形象彰显不突出。

.现行规划管理体制难以保证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实施,也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规划编制发展不平衡。在总规实施过程中,普遍重视地面工程的规划,忽视地下工程的规划,地下管线反复开挖的形象时有发生。去年,我市刚刚启动地下管网普查,其规划还未开始编制。

.偏重于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忽视配套设施的完善。存在着先建设后配套甚至不配套的现象,致使遗留问题不断产生。

.城市规划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局规划手续,不按规划修建,擅自突破规划的情况时有发生,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四、下步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塑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档次”的工作思路和“完成学校、医院、市场、加油站、电力、消防和垃圾中转站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规

划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标准化住宅小区;塑造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特色,凸现城市个性,打造“魅力南充”;优化、完善各类规划,使城市建成区内的详规覆盖率达到%”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以下工作。、加大城市规划的编制力度。开展市辖三区老城区、荆溪片区和龙门片区共.公里的控规编制,使城市建成区内的详规覆盖率达到%,继续开展专业市场规划和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年内完成《西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南充市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南充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和《详规质量控制体系》等规范性文件,并加大制度的落实力度,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继续完善“三审查、四公示”制度,增强透明度,提高局事效率。、继续强化规划执法。完善《在建工程项目监督检查责任公示栏》,开展行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6

今年以来,县中小企业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思路决策,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四五六工程”,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千方百计抓投入、促增长,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全县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1—6月份,全县民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x亿元,增幅x%;实现利润x亿元,增幅x%;上缴税金x亿元,增幅x%;企业户数发展到x家,从业人员达到x万人。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突出抓好重点成长型企业,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继续实行联系服务重点成长型企业制度,筛选确定了恒彩数码等1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全面摸清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理思路、抓管理、搞创新,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恒彩数码公司加快LED防反射膜项目建设,并参加了英国伦敦举办的2013年FESpA欧洲国际广告及设备展览会。金圣隆机械公司抽油杆招商项目扎实推进。宝龙达胶业、博创重工、赛博华新材料、绿洲环保等项目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英泰建材公司二期减水剂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已投入试运行。银河动力公司着力实施技改工程,大口径缸套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科力华电磁公司积极应对钢铁价格回落、矿山行业整顿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迈出了由装备制造向工程总包转型的步伐。

(二)着力抓好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一是积极实施产业集群提升计划。组织实施好铝型材产业集群壮大工程,通过全力向上争取,打开了申报省级产业集群扶持项目的“通道”,5月份组织申报扶持项目x个,申报扶持资金x万元。二是扎实开展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活动。坚持政策配套、过程监督、绩效评价“三位一体”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帮助恒远利废、恒彩数码等企业争取研发费用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充实研发队伍,增强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服务的能力。深化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平台创建工作,力德电器技术研发中心、恒彩数码技术研发中心分别被认定为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华建铝业等12家企业的“专精特新”产品进驻潍坊市“一企一技术”产品展厅进行宣传展示。三是全力争取政策资源支持。推荐上报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项目1个(同济包装公司环保型UV喷涂处理系统项目),专利支持项目x个(x磁电公司专利补助项目),申请资助额x万元。

(三)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发挥中国中小企业网四级互联互通的优势,大力推广“山东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业务环节的深化应用。1—6月份,“中小企业山东临朐网”新注册企业x家,x家企业加入了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平台。二是抓好创业辅导载体建设。加强创业辅导师和YBC导师志愿者2支创业辅导队伍建设,为促进全民创业提供更大的服务支持。以县中小企业创业产业园为载体,6月份完成了省级创业辅导基地项目的编制上报工作。三是积极实施省中小企业培育“四升计划”。认真开展中小微型企业管理提升“百千万”活动,为各类咨询机构与企业需求对接当好“红娘”,帮助达成企业管理服务协议27个。进一步搞好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上半年先后组织x多家中小企业x余人次参加省、市级企业论坛活动、巡回大讲堂培训班3期。依托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举办中小微型企业生产管理培训班1期,参训人员x人。四是搞好金融协作服务。主动在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之间牵线搭桥,先后帮助x家中小企业融资x多万元。5月份承办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银企对接活动暨启动仪式,为中小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资对接开辟了新的路径。支持润金担保等担保机构开展“担保服务到企业”活动,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扎实开展第三批信用良好中小企业征信工作,推荐上报连续3年以上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x家。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助推工业经济转型跨越。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招商和转调创工作会议精神,瞄准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专业化对接、点对点攻关,千方百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确定重点项目两个。其中,年产x万支抽油杆项目由江钻公司与金圣隆机械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x亿元,占地x亩,4月份签订《合作意向书》,江钻公司对金圣隆机械公司的法律尽职调查、资产审计评估等工作已经完成。高纯超细硅微粉及电缆专用硅材料加工项目由江苏客商投资建设,计划投资x亿元,占地150亩,拟落户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已通过会审,项目地块确定,拟于近期签约。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的看,上半年全县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开工的项目数量较少、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不够明显;二是民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中小企业开工不足、销售不旺;三是铝型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增速放缓。分析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呈现,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面临新的挑战;第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出口市场面临较大困难,对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第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贷款难、融资难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总结分析上半年工作,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就进一步抓好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各项工作,研究确定了六条推进措施。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结合“突破滨海”战略,立足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找准定位,积极作为,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抓好年产120万支抽油杆项目、高纯超细硅微粉项目的推进工作,力争通过细化措施、死盯死守、积极协调,不断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使项目早日签约、早日建设。

二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活动。通过协调、争取和落实各类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路子,切实改变“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状况,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鼓励县内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订,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更新的产品、更专业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进一步发挥各类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用足用好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等技术资源,对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研发,解决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横向关联集成,进一步形成技术集聚优势。

三是加快产业集群壮大提升。围绕我县高端有色金属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汽车配件、工艺雕塑等“五大产业”,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由大企业引领、产业链式集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的示范产业集群,力争将铝型材产业集群推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华建铝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荐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磁电装备产业集群推荐为省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县中小企业创业产业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扎地生根、聚集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省级中小企业产业示范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四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广泛开展管理提升“百千万”活动,引导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化解成本上升压力,实现由粗放管理向规范管理转变。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制度,支持管理咨询机构面向广大企业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组织实施创品牌、育名牌工程,建立中小企业品牌培育、工作评价、奖惩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在省内主要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扩大影响力,提高美誉度。加快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公布、信用监督、信用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建设,抓好全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开展好诚信民营企业评选活动,引领企业增强信用意识,依法生产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五是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强化金融协作支撑,加强融资担保机构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打包、集中授信等担保服务新品种,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承保能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业务对接力度,争取在集合票据融资上实现突破。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培育和导入,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择优确定3—5家具备上市潜力的公司,点对点进行帮扶指导,为企业上市融资打好基础。强化信息化服务支撑,帮助中小企业运用“山东省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网上交易、网络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活动,促进产品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强化人才智力支撑,突出抓好创业带头人培训、领军人才和企业法人的高端培训,指导中小企业管理者学政策、用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做好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统筹优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努力为广大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支持。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7

近日, 由江苏通管局许继金副局长带队, 局市场处负责人及相关同志就校园市场、手机实名制、行风建设等方面重点工作走访南京移动和南京联通。

在听取了企业汇报后, 许局长就进一步做好下半年几项重点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认真执行民主评议“回头看”活动各项要求, 对去年评议出的强行捆绑、垃圾短信过多等几大类问题, 有针对性的落实整改, 确保实效。二是增强对电话用户实名制工作前瞻性思考, 做好代理渠道的梳理与管理工作。三是规范校园营销活动, 加强对员工思想教育, 避免出现影响行业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

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8

2007年以来,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继续承接“十五”以来的大好来势,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和增速。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和重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水利、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会事业、服务业等薄弱环节建设力度,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总的来看,2007年1~7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表现出增速回调、运行平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投资总量上,继续保持了一定的投资规模和较高的投资率。1~7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280.94亿元,同比增长25.0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2049亿元,同比增长22.1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1.93亿元,同比增长57.56%。按公式计算,上半年投资率达到98.29%,剔除引进资金和利用外资700.7亿元,实际投资率也在68.09%,比上年同期提高24.7个百分点(实际投资率提高27.62个百分点).我区投资总量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位次,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2位。这样水平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率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投资增长速度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体现出逐年回落的特点。2003年以来各年1~7月份的投资增速分别为104.2%、69.1%、62.4%、41.4%和今年的25.05%,表明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个别行业的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得到抑制,即期的热点投资行业逐步淡化,投资增长速度趋于理性。按2003年以来各年上半年的数据计算,固定资产投资与同期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分别为7.77、3.65、3.1、2.56、1.49,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与“十五”平均的水平(2.66)相比,降低了4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单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明显提高,也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逐步趋于协调。对于保持全区国民经济较长时期的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从投资结构上看,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上,第三产业的增速明显快于一、二产业,所占投资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3.3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24.6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72.97亿元,投资增速分别为11%、15.2%和41.79%,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快于第一、二产业投资(而在这一时期,全国的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6.2%、28.9%和24.5%)。三次产业完成投资所占比重分别为3.65%、53.69%和42.66%,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4.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5.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投资所占比重仍然超过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符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在第二产业内部,建筑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工业,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工业内部投资起落不均,投资增速低于平均水平。1~7月份,建筑业完成投资14.78亿元。同比增长了71.66%,工业完成投资1209.9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4个百分点。工业内部投资的主要特点是:1.工业内部各门类中,采矿业、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放缓,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2.从各大类行业完成投资情况看,采矿业内部6个大类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势强劲,金属矿产、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开采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呈下降态势。3.制造业内部30个大类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宏观调控重点行业投资增长乏力,出现下降态势。

三是在房地产业、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投资带动下,第三产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1.房地产业完成投资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2.交通、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3.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从盟市投资完成情况看,矿产资源富集地区投资增势较强,资源条件较差和产业比较单一的盟市投资增长乏力。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有7个盟市。包头市完成投资492.55亿元,同比增长25.06%;赤峰市完成投资206.06亿元,同比增长35.16%,通辽市完成投资189.47亿元,同比增长29.56%。鄂尔多斯市完成投资414.48亿元,同比增长41.29%,呼伦贝尔市完成投资129.84亿元,同比增长43.75%,锡林郭勒盟完成投资180.7亿元,同比增长45.50%,巴彦淖尔市完成投资178.7亿元。同比增长34.37%。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3个盟市。呼和浩特市完成投资277.16亿元,同比增长1.52%,乌海市完成投资32.02亿元,同比增长2.46%,阿拉善盟完成投资54.27亿元,同比增长22.95%。3.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的盟市有2个。兴安盟完成投资25.17亿元,同比下降26.68%;乌兰察布市完成投资89.01亿元,同比下降6.74%。 从各类投资主体看,不同经济类型单位的投资结构得到调整,国有单位和外商投资增速较快。国有单位完成投资911.9亿元,同比增长32.2%,占全区固定资产完成额的40%;集体单位完成投资x亿元,增长6.5%,占1%;股份合作单位完成投资17.9亿元,同比下降11.7%,占0.8%;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739.2亿元,增长20.5%,占32.4%;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22.5亿元,同比下降0.7%,占9.8%;私营单位完成投资273.9亿元,增长46.7%,占12%;港澳台商业投资14.7亿元,增长16.1%,占0.6%;外商投资42.1亿元,增长50.8%,占1.8%。

从各类资金来源结构看,招商引资和社会投资增长较快,资金来源社会化的趋势更加突出。1~7月份,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2007年实际到位资金2311.9亿元,增长18.8%。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78.7亿元,同比增长10.3%;国内贷款259亿元,增长3.4%;自筹资金1844.6亿元,增长26%;利用外资21.4亿元,增长41.8%;其它资金101.7亿元,同比下降30.1%。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区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88个,

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852.9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7.4%。其中实施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164个。到位资金560.3亿元。

从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新开工项目个数有所增加,但开工项目规模有所下降。1~7月份,全区施工项目个数6857个,同比增长10.2%;计划总投资7618.9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320个,同比增长13.4%;计划总投资2318.2亿元,同比下降23%。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是,全区在建总投资1亿元的重点项目85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完成投资1337.63亿元,同比增长21.5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8.64%。

总的来看,我区当前的投资形势是比较好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比较明显,投资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优化,对于保持较强的发展后劲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还应当看到,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引起投资的大起大落,给全区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新开工投资规模下降,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偏大。2002年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2-2005年投资增速分别为44.1%、69.1%、49.6%、48.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2、41.4、22.8和28.6个百分点。但从2006年以来,受国家陆续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回落,2006年投资增速为25.7%,同比下降23.1个百分点;2007年1-7月份投资增速在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的基础,同比下降了16.4个百分点,投资回落的幅度过大,有可能造成大起大落的不利局面。

二是节能减排的任务较重,对开工项目影响不大。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将采取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等综合性措施,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2007年我区承担的节能减排主要任务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56%,二氧化硫排放削减8%,COD削减3%,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国家将在控制增量上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示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投资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区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的项目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是宏观调控重点行业因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任务较重。近年来,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电石、铁合金、焦化、水泥、小火电等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发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5个行业准入条件和一系列加快结构调整。规范和控制过度投资的政策措施,从行业准入、项目审核、环评审批、土地、信贷管理等方面加强了控制和管理,这对于我区后续项目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四是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2006年以来,按照国家的要求,我区对2006年上半年新开工的390个项目进行了清理。清理发现有246个项目符合6项标准,计划总投资685.9亿元,分别占实际清理项目总数的63.1%和计划总投资64.7%,不符合清理标准的项目为144个,占清理项目总数的36.9%。清理发现的问题,属于产业政策的有18个,占清理项目总数的4.6%,其它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审核、土地、环评、安全审批等方面。其中,项目审核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有70个,土地审批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有80个,环评审批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有77个,安全审批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有57个,分别占存在问题项目总数的48.6%、55.6%、53.5%和39.6%。通过清理,我区对43个项目采取了停工处理措施,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手续尚不齐备的92个项目,限期进行整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了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充分、不扎实,个别同志存在得过且过、蒙混过关的想法。如果这些问题项目“带病上马”,将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局造成不良影响,的确是得不偿失。

二、突出项目投入方向.切实调整投资结构

一是加快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2007年,要按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重大项目。增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后劲。根据杨晶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今年全区拟新开工煤化工总规模500万吨、电力装机600万千瓦、煤炭生产规模5000万吨。狠抓新项目开工率,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确保按期投产达效。加强大型工业基地和专业化特色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和配套服务水平,构筑重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高水平拓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大型煤炭、火电基地建设,加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冶金工业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坚持高加王度、集群化、基地化方向,大力发展化学工业;积极拓展装备制造业领域,壮大稀土、生物制药和信息产品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要高标准改造传统产业,围绕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使重点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高起点承接国内外非资源型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发展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体系。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落后产能,分类进行整改关停。

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工业基地建设搞配套,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启动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培育一批延伸配套加工型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完善信用评价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特色化、园区化方向,突出抓好县域特色产业的培育,鼓励发展一县一品、一园一品,主动接受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辐射,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尽快在重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羊绒、乳品、生物制药、稀土产业研发中心,国内领先的煤液化、气化及系列煤化工研发中心,适合自治区资源特点的材料工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研发中心,构筑具

有内蒙古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

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自治区重点建设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应对灾害事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业,鼓励发展经营业态多样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建设,在继续发展观光、休闲等传统旅游的同时,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各类专题旅游。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要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步伐。充分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业经济指标体系,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分析和监测。

三是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节水示范项目和以灌溉饲草料地为重点的牧区水利试点工程项目,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重点水利枢纽和调水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抓好公路主骨架大通道建设,努力提高盟市到旗县公路的技术等级。2007年,铁路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50亿元,新建里程4028公里,改扩建里程1786公里。加快民航机场建设步伐,开工建设二连浩特、阿尔山机场项目,完善网络布局。

四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呼包鄂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在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强分工协作,加快构筑产业群和城市群,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支持东部盟市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加大对东部盟市的财力倾斜,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形成推动东部盟市发展的合力。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大力扶持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少”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改善生态和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地区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壮大城镇经济,推进产业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增强城镇的产业支撑力、吸纳就业和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发展以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公用服务业为主的城镇基础产业。

五是加大对建筑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好优惠政策,完善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建筑企业优化重组,尽快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本土大型建筑企业。坚持分类指导,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快住房供应不足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补贴、贷款、公积金等政策措施,全面实施廉租住房制度,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原则,推进城镇公用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要综合考虑承载能力和长远发展,合理规划城镇规模与布局,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切实加强城镇道路、公共交通、信息网络和水电气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和老城区改造,加强城乡结合部管理,美化城镇环境。

三、完善制度,强化投资与项目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有关规定,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作为项目建设的首要条件,使市场准入这个门槛真正能够发挥作用。要把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作为投资宏观调控和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切实抓好,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投资行为依法给予保护,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加强对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后至开工前的跟踪指导,完善新开工项目审核、用地、环评等环节的档案管理,会同土地、环保等部门从执行项目建设程序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六项必要条件”:1.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2.按规定完成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3.按规定开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依法完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并领用土地使用证;4.按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5.按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6.符合信贷、安全管理、城乡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国土、环保、安全生产等部门和金融机构,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依法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合理引导社会投资。

二是严格履行项目审核程序,规范项目审核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严格项目审核程序,杜绝越权审批或核准、以备案代替核准以及化整为零分拆审核现象的发生,对未通过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核。

当前我区的投资,既有个别行业、个别领域的投资过度膨胀,宏观调控压力加大的问题,也有重要产业集中程度不够、产业链条不长、特色产业优而不强的问题.各级投资管理部门既要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遵守项目审核的各项规定,又要积极开发、组织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确实改善民生的项目,并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三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对科学决策,保证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国家产业布局,结合自治区优势特点,在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抓紧修改完善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和园区规划。坚持“总量调控、关小上大、有进有退、产能置换”的原则,从完善规划指导、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能力、加强环境保护等人手,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增强规划的严肃性,按照

规划的刚性要求选择布局项目,使专项发展建设规划真正成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避免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和造成新的产能过剩隐患。目前。我区重大项目储备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共储备项目6089个,计划总投资3.04万亿元,但还应在规划指导下,继续优化重点项目储备,排出进度和时间表,专项推进,积极盯办落实,争取重点项目早开工,多投入建设。

四是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维护正常曲建设秩序。有关项目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少,但在实施过程中问题不少,要引起高度的警觉和重视。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制度。这是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建设项目选择施工、供应单位,都要进行公开招标投标。对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要通过竞争,择优录用。招标投标工作必须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禁搞行业、地区保护,不得在同一管理单位内部搞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作业,各级行政领导不能以任何名义干预项目法人正当的招投标活动。投标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严禁中标单位转包和违法分包。招标代理机构要尽快与政府脱钩,成为真正的市场中介组织。二要严格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是受项目法人委托,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实现工程用材、质量和概算控制的重要制度。要通过竞争,选择合格的监理队伍担当监理任务,对重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可聘请知名度高、有信誉、有经验的国外监理公司参与工程监理。三要建立和强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要继续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已经发现的问题,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处理和纠正。四要逐步实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在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中,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在建设实施中引入“代建制”模式,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保障。

五是加强项目监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目前我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审核、争取项目和资金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远远不是我们发展改革部门工作的全部。要保证项目实施效果,还要在项目的监管上加大力度。当前在投资管理工作,特别是政府投资管理方面,对项目的监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不够,在具体工作中有工作主动性不够、处理不严、反思不深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项目监管方面,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要完善项目稽察制度。自治区项目稽察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合规性、招投标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稽查。要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落实举报内容,提出整改意见。二是要加强对投资中介机构的监管。健全和完善投资服务机构的行业协会,确立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管理体制。咨询服务、勘察、设计、监理以及招标代理业务的取得都要采取招投标等竞争性方式。强化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对于由于咨询服务和设计、监理机构失职造成重点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三是要实行项目公示制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类组织、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逐步推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并通过公示,确保项目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惠、为社会带来效益。

上一篇:综艺系学生会招新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学生会干部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