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共8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1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渝府发„2012‟78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民发„2012‟21号)精神,积极配合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推进,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现就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扩大医疗救助范围
城乡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救助范围扩大到以下低收入人员:
(一)城乡低保对象;
(二)城市“三无”人员;
(三)农村五保对象;
(四)城乡孤儿;
(五)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
(六)城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员;
(七)民政部门建档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包括城镇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八)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即辖区内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城乡低保等困难家庭大学生,以及其他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大学生,重度(一、二级)残疾大学生。
二、完善医疗救助政策
—1—
(一)全面资助救助对象参保。从2013年起,医疗救助对象(属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除外)参加一档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应缴纳的个人参保费用,属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的给予全额资助,其他对象按50元标准给予资助;自愿参加二档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统一按60元标准给予资助。超过资助标准的个人应缴参保费用由救助对象自付。
救助对象未参加医疗保险的,由民政部门负责通知本人在户口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二)规范普通疾病医疗救助。取消临时医疗救助,规范普通疾病门诊和住院医疗救助方式。
1.普通疾病门诊医疗救助。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城乡低保对象中的80岁以上老年人和需院外维持治疗的重残重病人员,每年给予不低于200元的限额门诊救助,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门诊费用,在救助限额标准内给予全额救助,救助资金当年有效,不结转使用。对限额门诊救助对象以外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门诊费用,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门诊救助封顶线不低于100元。
2.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救助对象范围中前五类人员患普通疾病住院医疗,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救助;对其他救助对象按不低于4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6000元。
(三)开展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采取“病种”和“费用”相结合的方式,对医疗费用过高、自付费用难以承受的前七类救助对象给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1.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多器官衰竭(心、肝、肺、脑、肾)、再生障碍性贫血、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重性精神病、血友病、肝肾移植前透析和手术后抗排异治疗、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重症甲型H1N1、1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22类疾病纳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住院治疗或门诊放化疗、透析、输血治疗的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救助对象范围中前五类按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其他救助对象按不低于50%的比例救助。年救助封顶线(含住院和门诊)不低于10万元。
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按照渝办发„2010‟263号文件确定的治疗定额付费标准和医疗救助标准实施救助。
2.大额费用医疗救助。特殊病种以外的其他疾病,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一次住院治疗费用(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费用)超过3万元的,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特殊病种的救助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6万元。
上述医疗救助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由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适时调整。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可结合实际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相关政策规定纳入学校资助体系资助。
三、推行“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
(一)完善“一站式”医疗救助管理平台。结合我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开展,依托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增加功能模块,同步建设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的医疗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无缝衔接,达到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一站式”同步结算。
(二)扩大“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网络。将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机构均纳入医疗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范围,并与其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承担救助服务的医疗机构要设立定点服务机构并挂牌服务,开设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同步结算的缴费窗口,张贴医疗救助就医指南,定期公布医疗救助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对
医疗机构违规套取、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由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会同人力社保部门查处,取消医疗救助定点服务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规范“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流程。救助对象名单及相关信息要全部输入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救助必须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实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救助对象参保手续,只收取扣除资助标准后的个人应缴纳费用。普通疾病门诊治疗由救助对象凭《社会保障卡》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享受救助,重大疾病门诊放化疗、透析、输血治疗,需到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或街道、镇(乡)民政部门申报备案。医疗机构确诊需住院治疗的,实行先入院治疗后完善救助审批手续,由救助对象在出院结账前凭住院通知单到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或街道、镇(乡)民政部门申报,民政部门应在2―3个工作日内审核确认。救助对象医疗救助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定点医疗机构要降低救助对象住院治疗入院预缴费用,确保困难群众能及时入院接受治疗。
四、强化医疗救助基金管理
(一)加大医疗救助筹资力度。各区县(自治县)要切实做好当地医疗救助资金筹集工作,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从2013年起,当年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不得低于上年市级下拨补助资金总额的15%。同时,动员和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慈善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平稳运行。
(二)统筹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各区县(自治县)要在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市级下拨的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及区县(自治县)本级安排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全部划入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统一管理,统筹调剂使用。当年筹集的医疗救助基金结余不得超过15%,结余资金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三)规范医疗救助基金支付。根据救助对象实际参保情况,参保资助资金经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审核认定后,由同级财政部门于每年1月直接划拨到当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财政专户。定点医
疗机构垫付的医疗救助资金,经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定期审核无误后,属救助对象在本区县(自治县)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救助费用,由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直接划拨到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属救助对象在本区县(自治县)外市内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救助费用,通过市医保结算平台进行结算。
五、加强与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的衔接
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学校资助体系资助和医疗救助后,其自付费用仍然过高难以承担,或不属于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的其他低收入家庭成员因患重特大疾病导致难以自付医疗费用的,各区县(自治县)要通过临时救助制度或慈善医疗援助给予及时救助和帮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六、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实施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配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同步推进,全面实施简便快捷、规范有效的医疗救助;要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9‟98号)精神,成立城乡医疗救助管理中心,为管理中心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经费,健全医疗救助经办机构,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落实。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医疗救助主管部门作用,做好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加强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居民医保和医疗救助的服务工作,推进居民医保和医疗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七、原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4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2
1 重庆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特点
1.1 制度层面的衔接
重庆的医疗救助制度过去沿袭了医保特别是商业保险的一些做法,即有病种限制和门槛费用,困难群体看不起病也住不起院,救助政策落实不下去。而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突破与创新之处就在制度的突破——铲除门槛、扩大范围、多形式多层次救助,把医疗救助的起点建在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加医疗救助的双制度保障线,救助对象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社会医疗救助,铲除了医疗救助的门槛,夯实了医疗救助的基础,充分显示了衔接后的医疗救助新体制的保障能力[3]。
重庆在制度上的突破,还表现在打破了过去保障政策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原有的城市医疗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2个制度废止,统一制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一体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分城市、农村,均采取统一的救助方式和救助标准,确保不同救助对象在医疗费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同等金额的医疗救助[4]。
在制度设计上,重庆把医疗救助由单一救助向健全体系转变,通过建立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即一个救助对象可以同时享受四种方式的救助,实现了医疗救助的全程覆盖。2010年3月17日,重庆市民政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首次对城乡医疗救助进行规范,明确了医疗保险救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共四类救助的全市最低标准。同时规定,同一区县实行城乡统一的救助标准,明确了七类救助对象、六类资助参保对象。这表明重庆在政策上用统一的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相互衔接的方式,确定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基本政策框架[4]。
1.2 政策层面衔接
两个制度在政策层面的衔接,表现为“四层设计”。第一层设计是帮助困难群众率先进入医疗保险。通过民政部门出资帮助三无人员、特困人口等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医保,这是贫困人口从两个制度衔接中受益的最基础条件和必要途径。仅2011年一季度,重庆就资助138.8万人参加城乡合作医疗保险。资助参保并不能完全解决困难群体医疗支付的全部实际问题,但两种制度衔接在设计上进一步深化。第二层政策衔接设计,就是降低或者取消起付线。在住院医疗救助中,采用不设起助线,不限定病种,实行住院治疗及时审定、及时救助的事前或事中救助。只要累计救助金没有达到年救助封顶线,均可享受住院救助。第三层次政策衔接设计就是“二次补偿”制,即对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保负责按规定补偿,医保补偿完毕之后,再进入医疗救助,对自付部分进行救助。第四层政策设计,就是临时救助。既救助对象所患救助病种以外的疾病确需住院治疗的,或救助对象以外的低收入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救助病种无钱治疗的,在不超过大病救助标准的前提下再给予适当的临时救助。政策上的“四层设计”,将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环环相扣,紧密结合起来,为困难群众构筑起了抵御医疗风险的屏障[5]。
1.3 管理层面的衔接。
两个制度在管理层面的衔接,表现为“三明确”“三统一”。
“三明确”:一是明确管理机构的整合。明确由社保部门扎口管理原由民政、卫生等部门分头管理的医疗救助,负责医疗救助的组织、参保登记和医疗救助待遇的实施。二是明确管理对象。明确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既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和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包括两方面人员,一方面是低保人员、低保边缘人员、三无人员、五保人员、特困职工、重症残疾人员等七类人员,另一方面是全体参保人员中医疗费自负费用负担过重的大病、重病患者和市政府确定的其他救助对象。三是明确管理职责。规定民政部门要做好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财政部门要做好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支付和监管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要做好城乡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与城乡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两套系统的有机衔接;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如图1所示)
“三统一”:一是统一服务网络。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医疗救助定点范围,搭建起“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网络。 二是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共享。三是统一监管。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等通过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平台,适时掌握救助对象就医情况,监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成立由卫生、民政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资金申请进行统一审核[6]。
1.4 操作层面的衔接
两个制度从操作层面的衔接,就是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方便群众出发,从功能设计的衔接上实现身份在一个系统平台里得到确认,把医疗系统、医疗保险系统、民政救助系统建立在一个平台上,该系统会将医疗费用自动生成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金额、民政救助金额及救助对象自付金额三部分,让救助对象一目了然,形成资源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重庆40个区县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医疗保险信息与救助信息无缝对接,实现了住院救助一个窗口同步结算、门诊救助刷卡同步结算、资助参保基层“一站式”办理,救助对象可以方便简捷地享受医疗救助服务[4]。
2 重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实效
重庆医疗救助体系创新的核心内容——就是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的“两制衔接”,形成制度化、规模化和操作的规范化,提升了基本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救助的功能和保障水平,产生了互补和倍增效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扩大救助面:重庆医疗救助对象包括七类,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两类人,将城镇低收入老人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纳入医疗救助范围[7]。
提高可及性:明确了对六类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使患病的贫困救助对象可以毫无障碍地就医看病,实现“零障碍”救助,提高了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的可及性[5]。
增强公平性:取消救助门槛、打破病种限制,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医疗救助网,“零障碍”的制度设计,弥补了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有效惠及困难群众的“先天”缺陷,真正把困难群众纳入了国家医疗保障的范畴,使医疗救助成为医疗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救助实行网络管理、网上结算。救助金不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全部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结算,每个救助对象享受的救助标准都是统一的,救助对象出院结帐时仅交纳个人需承担部分,医疗救助金由定点医疗机构垫负。不是医疗救助对象的根本进入不了网络系统,救助对象申请救助后未去住院的,也得不到医疗救助金。医疗救助的公平性、公正性得到很好的保证。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医疗救助信息系统与医保、新农合系统衔接,形成救助对象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救助对象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新农合报销金额、医疗救助金额、个人自负金额等在网上自动生成、同步结算,患者支付自付费用即可出院,困难群众享受到门诊看病、住院结算“一单清”的医疗救助服务,大大提高医疗保险救助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体现了“简便、高效、精确”的特点[7]。
3 重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存在的问题
3.1 救助对象范围的局限
重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制度,在救助对象的范围上还存在局限,如规定,在住院医疗救助中,还不包括城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员、城镇低收入老人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仅仅只给予临时医疗救助,还远没有达到基本医疗救助广覆盖的目标。
3.2 信息网络建设需完善
目前,重庆市的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的实行,减少了救助程序,方便了救助群众,解决了医疗救助后端信息网络建设问题,但前端的信息网络尚未完善,像医疗救助人员信息收集,救助对象信息的及时更新等,还没有建立起简便高效的信息网络,很多工作还依靠人工完成。
3.3 监管缺乏有效性和“即时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补偿能力有限,医疗救助资金也比较匮乏,重庆也不例外。因此若不能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机构加以选择和管理,即使两制度实现了衔接也很难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由于医疗机构趋利行为,医疗专业性强,民政部门管理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大多是空有责任而难有实际执行能力,于是不免出现“大处方”、重复检查、乱收费等不良现象。
3.4 医疗救助政策认知度不高
目前,社会对医疗救助政策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原因大致为以下两方面:(1)医疗救助与医保制度都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们涉及的对象、内容、标准和程序都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 (2)两者衔接后的政策复杂性加大。救助对象除需要了解医疗救助的基本制度内容以外,还要明白医保的相关业务知识、流程以及可享有的权利。而医疗救助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其文化程度低,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
4 对重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政策建议
4.1 拓展医疗救助对象的范围
在条件许可时,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应该适度的拓展与扩张。首先应该逐步将城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员、城镇低收入老人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纳入住院医疗救助范围。同时,还应该为有需要的贫困边缘群体设立单项医疗救助制度[8]。
4.2 建立完善低保信息网络系统
完善医疗救助体制,就需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尽快完善“一站式”服务的前端信息网络建设,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低保信息网络系统,并将低保信息系统,与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平台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医疗救助信息网络链,共享保障资源,强化监督控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4.3 实现监控“即时化”“常态化”
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监控“即时化”。医疗救助信息系统与定点医院管理结算系统对接,系统自动即时生成救助对象治疗信息,并网络传输到民政部门,实现即时全过程对定点医院提供的个体和整体医疗救助服务行为,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提高监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预警监控体系”,定期对次均医疗费用高、费用增长快、医保补偿比例低的定点医疗机构“敲警钟”,年内2次达到预警,就暂停甚至取消其医保定点机构的资格,从而实现监控的“常态化”,从根源上遏制住医生给医保病人多开药、开贵药的现象,保障医保基金和救助基金的安全。
4.4 提高公众对医疗救助政策认知程度
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在所有的定点医疗机构内公示医疗救助政策规定、实施程序、救助标准,印发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开展图文并茂的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识,让他们真正理解政策,合理运用政策。同时,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消除其在认识上的误区和顾虑,促进政策公平实施。
参考文献
[1]薛秦香,王玮,卫小林,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衔接邹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6):50-53.
[2]吉林省民政厅.吉林市创新城乡医疗救助机制在全国创造出医疗救助“吉林模式”[EB/OL].http://www.jl.gov.cn/zt/gzms/cxyl/200912/t20091204 662881.htm,2009-12-04.
[3]张莎,刘亚萌.重庆市建立“五位一体”城乡医疗救助体系[EB/OL].http://cq.cqnews/sz/zwyw/200711/t2007 1116 1812027.htm,2007-11-16.
[4]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积极开展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EB/OL].http://www.cq.gov.cn/zwgk/zfxx/20061109532.HTM,2006-11-09.
[5]蒲川,游岚,张维斌.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研究——以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衔接为视角[J].农村经济,2010,(3):62-66.
[6]赵新龙,欧阳仁根.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7):479-482.
[7]徐克禹.我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ww.czmz.cn/2008lilun/2008/c09.htm,2008-09-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统筹衔接,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二)基本原则。
托住底线。按照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家庭困难程度和负担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方案,确保其获得必需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统筹衔接。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制度合力。加强与慈善事业有序衔接,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高效联动和良性互动。
公开公正。公开救助政策、工作程序、救助对象以及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高效便捷。优化救助流程,简化结算程序,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救助时效,发挥救急难功能,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三)目标任务。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于2015年底前合并实施,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实现医疗救助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与相关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权益。
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一)整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各地要在2015年底前,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按照《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财社〔2013〕217号)的要求,合并原来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分设的“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在政策目标、资金筹集、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方面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确保城乡困难群众获取医疗救助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待遇公平。
(二)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是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要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以下统称低收入救助对象),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纳入救助范围。适当拓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积极探索对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中的重病患者(以下称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实施救助。在各类医疗救助对象中,要重点加大对重病、重残儿童的救助力度。
(三)资助参保参合。对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特困供养人员给予全额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给予定额资助,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具体资助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情况等因素研究制定。
(四)规范门诊救助。门诊救助的重点是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负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卫生计生部门已经明确诊疗路径、能够通过门诊治疗的病种,可采取单病种付费等方式开展门诊救助。门诊救助的最高救助限额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救助对象需求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等情况研究确定。
(五)完善住院救助。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住院救助的年度最高救助限额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救助对象需求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等情况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减免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及时给予救治;医疗救助经办机构要及时确认救助对象,并可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一定额度的预付资金,方便救助对象看病就医。
三、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在评估、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扩大政策覆盖地区,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点救助对象和低收入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直接予以救助;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等其他救助对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先由其个人支付,对超过家庭负担能力的部分予以救助。合规医疗费用主要参照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已经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地区,也可以参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
(二)合理确定救助标准。综合考虑患病家庭负担能力、个人自负费用、当地筹资情况等因素,分类分段设置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原则上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高于低收入救助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高于其他救助对象;同一类救助对象,个人自负费用数额越大,救助比例越高。对重点救助对象应当全面取消救助门槛;对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可设置起付线,对起付线以上的自负费用给予救助。
(三)明确就医用药范围。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等,原则上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相关规定执行。对确需到上级医疗机构或跨县域异地医院就诊的医疗救助对象,应按规定履行转诊或备案手续。对已明确临床诊疗路径的重特大疾病病种,可采取按病种付费等方式给予救助。
(四)加强与相关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的有效衔接,确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所有贫困重特大疾病患者,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获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高效联动,将救助关口前移,主动对符合条件的疾病应急救助对象进行救助。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共同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相关基础工作。
nlc202309021004
四、健全工作机制
(一)健全筹资机制。各地要根据救助对象数量、患病率、救助标准、医药费用增长情况,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报销水平等,科学测算医疗救助资金需求,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县级财政要根据测算的资金需求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情况,合理安排本级财政医疗救助资金,并纳入年度预算。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应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困难地区的资金补助力度。中央财政在分配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各级财政筹资情况的考核力度。各地应根据年度筹资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健全“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做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享、公开透明,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救助对象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可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救助基金支付的部分,救助对象只支付自负部分。结合医保异地就医工作的推进,积极探索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管理机制。
(三)健全救助服务监管机制。要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民政部门要与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委托合作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以及双方的责任义务,制定服务规范,并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及商业保险机构做好对医疗服务行为质量的监督管理,防控不合理医疗行为和费用。对不按规定用药、诊疗以及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医疗救助基金不予结算。对违反合作协议,不按规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造成医疗救助资金流失或浪费的,要终止定点合作协议,取消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依法追究责任。
(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各地要加强医疗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建设,落实国家有关财税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规定,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金、物资积极参与医疗救助特别是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形成对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提供救助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形成工作合力。要从困难群众医疗保障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寻求慈善帮扶。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心理疏导、亲情陪护等形式多样的慈善医疗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减轻医疗经济负担、缓解身心压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缓解因病陷入困境群众的“不能承受之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政策措施,明确进度安排,落实管理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要切实加强基层经办机构和能力建设,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医疗救助方案设计、政策调整等工作,更好地发挥医疗救助救急难作用。对于医疗救助政策难以解决的个案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救助协调工作机制,专题研究解决措施,避免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件发生。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4
杭政〔2004〕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力争尽快实现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
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的规定,以及省、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尽快实现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
实现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和地税部门实行登记参保与直接征收协同合作的征缴机制,落实按用人单位工资总额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全市建制镇以上所有工商注册的纳税企业及其职工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下同)要继续实行由地方税务部门按用人单位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费率征收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制度。2004年对尚未参保的建制镇以上工商注册的纳税企业,督促其限期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并按单位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萧山、余杭区和各县(市)年内实行由地方税务部门按用人单位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征收单位应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办法。对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缴费办法,使其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建立健全联合检查制度,由地税、劳动保障、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对用人单位的参保、缴费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市总工会等部门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上门进行宣传、督促。对拒不依法参保缴费的单位在依法作出处理的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加强对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情况的检查和稽核,稽核采用书面和实地两种方式,稽核率不小于参保人员的30%。加强参保登记、征缴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劳动保障、地税与工商部门的相关数据实现实时交换、信息共享。
二、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
1、外地户籍人员参加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要求将外地的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入市区的,必须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参加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7年(含7年)后方可办理;萧山、余杭区及各县(市)户籍人员参加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要求将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入市区的,必须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参加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5年(含5年)后方可办理。未达到上述规定条件的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其在杭州市区参保后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回其原
参保所在地;无法转移的,其在杭州市区参保的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外地户籍人员参加萧山、余杭区及各县(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外地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政策,由萧山、余杭区及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杭州市区的规定另行制定。
2、杭州市区户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限的,允许其继续按个体劳动者办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直至缴费年限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限。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从缴费年限符合规定条件并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的次月起享受。
3、用人单位应依法及时办理单位职工登记参保手续。对实行由地税部门按用人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办法后,用人单位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办理职工参保登记手续及缴费的,在跨办理登记手续和缴费时,应按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补缴单位和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全部缴费额。
4、在外地按“低标准缴费”政策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参加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转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应按有关低标准享受的规定核减养老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制定。
三、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要按照《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养老保险基金。要继续坚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按季对帐制度,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要进一步加强对基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保证基金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问题的发生。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使用支付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保值增值。
进一步加大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清欠力度。地方税务机关对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用人单位要逐户审核,建立专门的欠费记录并实行动态跟踪,督促欠费单位按照制订的清欠计划尽快补清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对有能力却不完成清欠计划的企业,要依法作出处理。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改进服务,规范管理,依法做好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申报和个人帐户管理等工作。每至少向参保人员发放一次单位和个人缴费情况对帐单,让职工及时了解个人养老保险权益保障情况,监督用人单位及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做好养老金发放对象领取资格的定期检查工作,可采取养老金领取人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或社保经办机构到街道、社区集中清查等方式进行,杜绝冒领养老金情况的发生。
四、确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
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五个统筹”的现实要求。根据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明确要求,市政府将实现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的目标列入今年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动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新台阶。
杭州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5
发布:admin时间:2009-04-15
晋民字[2004]80号
各市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晋发[2003]22号)精神,根据《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对建立和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要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相结合,量力而行,先点后面,逐步推开。今年各市可选择1—2个县(市、区)作为示范点,有合作医疗试点县的,首先要选择试点县,通过示范指导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在全省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医疗救助水平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确保这项制度稳定运行。农村医疗救助从贫困农民中最困难的人员和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中开始实施,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二、救助对象
现阶段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及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重点优抚对象中因病需要救助的家庭,救助对象应当是持有《农村五保户供养证》、持有《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证》(低保证)及优抚对象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各地要认真规范五保证和特困救助证(低保证)的发放工作,为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创造必要的条件。
救助对象的具体条件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救助办法
(一)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资助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及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规定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应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二)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三)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对象全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规定的医疗救助标准。对于特殊困难人员,可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四、救助程序
(一)个人申请。由申请人(户主)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如实提供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已参加合作医疗按规定领取的合作医疗补助凭证、社会互助帮困情况证明等。
(二)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委会接到救助对象申请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救助对象的申请进行评议,并根据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和贫困程度提出具体评议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在村民代表会议评议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提出救助意见,报县级民政部门。
(四)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并及时签署审批意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家庭核准其享受医疗救助金额,对不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医疗救助金由乡(镇)人民政府发放,也可以采取社会化发放或由县级民政部门定期统一核销的发放办法。
五、医疗救助服务
(一)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由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卫生医疗机构提供救助服务;未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由救助对象户口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等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二)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在规定范围内,按照本地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三)遇到疑难重症需转到非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要按当地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办理转院手续。
(四)承担医疗救助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
六、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各地要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
(一)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应于每年年初根据本地区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医疗救助资金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市、县安排的资金要与中央和省补助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每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采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三)社会捐赠及其它资金。
省具体补助金额的分配由省财政厅、民政厅根据各地医疗救助人数和财政状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因素确定。
医疗救助资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七、组织实施
医疗救助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县级政府要根据本级财政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实际情况,制订农村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一)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建章立制,完善程序,并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医疗救助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财政部门应会同民政部门,制定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确定的用款计划及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拨付到位。
(三)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等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财政、审计部门应对医疗救助资金实施财务监管和审计,确保医疗救助资金按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五)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所需情况,配合有关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维护农村困难群众基本权益的重大举措,是继农村税费改
革之后,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办的又一件好事、实事。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山西省民政厅 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财政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6
各乡、街,区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根据我区实际,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古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我区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广大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已经建立起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救助、灾民救助、住房救助、困难学生学杂费减免和爱心助学等救助形式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但随着近几年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困难群众面临的问题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基本生活之外,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困难进一步突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力度明显不足,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因此,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全区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创新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逐步构建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确保必需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要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充分体现公民权益的平等,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救助标准,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应有的救助。
3、依法救助、管理规范。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与衔接,提高工作效率。要依法行政,规范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4、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既要考虑资源共享又要适当向农村倾斜。
四、健全完善各项救助制度
(一)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严格按照《唐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唐山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唐山市古冶区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的规定,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制度,依法行政,做到应保尽保。
2、严格按低保标准发放低保金,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低保资金足额到位。
3、要推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大病、重残、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给予政策倾斜,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4、要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停止其低保待遇,做到低保对象既能进又能出。
(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要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改革农村五保供养体制。要加强宣传,增加五保工作透明度。要统一五保供养标准,保证五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要加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五保对象生活质量。
(三)全面实施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古冶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同时积极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帮助农村困难群众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解决医疗难的问题。积极协调落实困难群众医疗费减免制度。严格医疗救助审批程序,公正合理地确定医疗救助对象,使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完善特困群众住房救助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核减租金为辅。同时,积极帮助农村困难群众修缮住房,确保农村困难户住房安全。
(五)建立城乡家庭困难学生教育救助制度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继续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减免制度。深入开展困难家庭学生高等教育期间“爱心助学”资助活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企业、经济实体及个人捐赠教育的积极性,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六)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七)积极实施就业援助
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将低保对象和低保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加强低保和就业政策的有机衔接,推进特困人群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八)建立应急救助机制
要做好突发困难的临时救助工作。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并吸收社会捐款,主要用于解决困难群众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造成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要制定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确保灾民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要,组织好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九)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扶、捐助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坚持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户活动,并形成制度;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实现捐助活动经常化;组织广泛的社会互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五、合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建立政府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区政府成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组织领导全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民救助等工作的审批、资金发放、基层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到位;财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困难群众就医医疗费用减免政策的落实、民政福利对象医疗费减免政策的落实,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督管理;房管部门负责城乡低保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按照工作程序与申请人签定住房保障协议并填制发放
住房保障证,计算发放住房补贴金或租金核减金额;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组织各单位捐款资助全区城乡散居孤儿上学,对城乡低保、特困户的在校中小学生根据政策减免学杂费,配合政府及民政部门做好从小学到大学的“爱心助学”,组织学生开展“爱心基金”捐款、“结对子帮扶”资助贫困学生;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根据困难当事人申请,依法提供诉讼或非诉讼法律服务,努力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为参训人员提供一次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提高就业技能,对弱势个体经营者提供小额贷款等;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救助款物的审计、监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二)落实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各项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
(三)加快建设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选配优秀干部充实社会救助工作队伍。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
(四)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严密的工作程序,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正,提高救助效果。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唐山市古冶区人民政府
2006年11月17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7
鲁卫医发[2008] 3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
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省(部)属医疗机构: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秉承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扎实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积极实施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竭力为患者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群众的信任,医患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总体和谐的医患关系中仍然存在局部的不和谐,大的和谐之中存在小的不和谐。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广大医务人员技术和才能的充分发挥,也影响患者的健康,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为深入开展全省“两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医疗服务,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完善医患沟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医患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成为最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医患 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医患沟通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医患沟通,认真研究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群众不放心、不满意的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我省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和“医患携手,共建和谐”的服务理念,通过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患方教育制度、分级预警和投诉处理制度、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医患沟通评价制度,增进患方对医院的信任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正确理解健康,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医患矛盾纠纷,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医患关系。
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目标任务是,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建立稳定的医患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医患双方统一目标下共同负责、协调共济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互信与合作,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医患双方获得有效沟通,医患沟通率100%,患方对沟通满意率≥90%;患方获得必要的医学知识教育,在院期间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出院康复指导率100%,;患者投诉得到及时处理,处理率和反馈率均为100%;医疗服务信息、价格和费用、贵重药品和特殊检查等知情同意率达 到100%。
二、落实定期沟通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定期医患沟通至少包括4个环节,门诊沟通、入院沟通、住院期间沟通、出院时沟通。患者手术前和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等有变化时,以及紧急情况下要随时沟通,并在病历中做好记录。医院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医患沟通服务。医务人员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微笑服务,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患者入院12小时内,病房工作人员进行入院宣教,告知患方初步诊断、可能的病因或诱因、诊疗原则、进一步检查内容、饮食、休息及注意事项;重症急诊入院患者在办理入院手续的同时,应立即展开诊疗抢救,2小时内完成医患沟通,病危者除应向家属告知病情外还应书写危重告知书,危重告知书中应有病情简要介绍、拟采取的抢救措施及预后等内容,并有患方同意治疗的意见和签字。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认真向患方介绍疾病进展及预后、主要诊疗措施、取得的预期成效、拟行诊疗方案、需要患方配合事项。要通过召开医患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患方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以及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时,应当获得患者及家属书面知情同意;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变更诊疗方案、高值医用耗材、贵重药品使用、发生欠费、术前术中改变手术方式以及超医保范围药品、项目使用时,根据患者病情、患方文化程度及要求的不同,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采取适当方式随时进行沟通,保证诊疗工作顺利进行。患者出院时,应向患方说明在院诊疗情况、出院医嘱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各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由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已出院的患者采取电话回访、信件回访、登门回访的方式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对病危患者出院后用药、休息等提供康复指导,出院回访率≥70%。
门诊导医、挂号、咨询人员、医师要强化沟通意识,履行告知义务,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门诊医师要依照首诊医师负责制度规定接诊,将初步诊断、拟行诊疗措施及其必要性和依从性等情况进行告知,征求患者意见;急诊室对遇有意外事故等情况无家属陪同的患者,应及早设法通知患者家属,并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
三、建立患方教育制度,及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和健康教育知识
医疗机构都要根据服务宗旨、服务范围以及服务人群制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计划,并融入医疗护理过程之中,使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过程中及时获得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健康教育知识。医务人员应通过正面交流、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组织患者及家属观看录像、听取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向患方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和健康教育知识,如饮食和休息的合理安排与调整、精神与情绪的 调控、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相关疾病的医疗进展与医疗风险、住院期间或院外的康复配合方法等,提供必要的医学和心理咨询服务,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使他们及时了解到不同的医疗选择可能产生的治疗效果差异和所需费用的不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对患方的教育纳入医疗过程进行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把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作为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形成制度,确保落实。
四、实行医疗风险分级预警制度,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医患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对医患矛盾和纠纷实行分级预警机制,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科室要建立一线科室-职能科室-医院领导三级医患纠纷隐患排查预警制度,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班时必须将医患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接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和主管医师报告。发现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特殊情况有可能演变成医疗争议或纠纷的,医护人员要立即发出预警,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分别由所在科室、职能部门、医院领导组织分析讨论,确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及时派出专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充分说明情况,赢得理解和信任,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风险,化解矛盾。医院要完善患者投诉处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患方投诉,对医患纠纷及时排查,切实做到患者投诉有地点、处理有程序、结果有反馈、责任有落实。对医疗过程中涉及医 学伦理原则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作用,及早介入,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涉及患者和家属心理问题的,要及时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全面的医患沟通,消除患者和家属不良情绪,努力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风险。医务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本院危重病人病情进展和治疗情况,为一线医疗救治提供有效支持,减少危重患者处置不当或患方缺乏知情理解而造成的医患纠纷。
五、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加医疗服务透明度 公开医疗服务相关信息,是完善医患沟通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将医疗服务信息公开作为医院服务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设立公开专栏、宣传橱窗、电子大屏幕公告栏、网站、电子触摸查询装置、查询电话,编印、发放各类资料,建立院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院务公开投诉信箱等,及时公布医疗服务信息、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费用,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医疗服务信息包括医院依法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主要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注册基本情况(或提供查询服务),门诊、急诊、住院的就诊程序,医师、护士安排,加强医德医风的规定,医疗服务投诉信箱和投诉咨询电话。根据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患者提供病历资料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医疗服务价格包括常规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或提供上述内容的价格查询服务;医疗服务费用包括门诊患者的诊查治疗费用和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费用,对住院患者实行“一日清单”制度。医疗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逐步细化公示内容、规范公示程序、提高公示 效率,通过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公开,提高医院服务的透明度,畅通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密切医患关系。
六、建立医患沟通评价制度,推动医患关系持续改进
各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制定医患沟通实施细则,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技巧进行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增加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要对医患沟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建立医患沟通评价制度,将医患沟通作为病程记录中常规项目,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和医护人员执业考核内容,对医患沟通效果定期进行评价,患者满意率要达到90%以上。高度重视患者举报和投诉,处理率要达到100%,对不合理的医患沟通形式应及时干预,对因沟通不及时、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进行追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督查,对医患沟通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医患沟通制度落实。要认真总结推广医患沟通工作的先进经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创新沟通方式,不断提高沟通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增进医患互信与理解,推动医患关系持续改进。
各市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请及时上报我厅医政处。
联系人:迟蔚蔚、万正坤,联系电话:0531-67876153。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篇8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就业与培训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本市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结合本市近年来职业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完善政府培训费用补贴提出如下补充实施意见:
一、享受培训费用补贴的对象
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以下人员,均可享受政府培训费用补贴:
1、失业和协保人员;
2、农村富余劳动力;
3、高等院校毕业学年的学生;
4、在职职工;
5、其他经批准的人员。
二、享受培训费用补贴的项目和比例
1、享受培训费用补贴的项目必须是市劳动保障局推出的培训补贴项目;或经市劳动保障局审核批准的培训项目;创业培训和技能类定向培训根据需要可不限于补贴培训项目的范围。
2、本市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合格后培训费用补贴100%。
3、本市高等院校毕业学年的学生、在职职工参加中高层次的技能培训,鉴定合格后培训费用补贴50%。
4、本市在职职工参加全市统一招投标确认的中标单位、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A级资质等级或特色专业培训机构的中高层次培训,鉴定合格后培训费用补贴70%。
5、上述政府培训费用补贴经费从市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三、享受培训费用补贴的要求
1、参加政府补贴培训的人员除须持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原件外,失业、协保人员并凭《劳动手册》,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凭《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登记卡》,高等院校毕业学年的学生并凭《学生证》和《户口薄》,在职职工并凭《工作
证》或其它有效证明,向区县职业介绍所或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的培训窗口报名。
2、参加培训的学员到培训机构注册时,原则上需预付50%的培训费用,培训结业并经鉴定合格后,由学校负责退还其预付款。
3、参加政府补贴培训的人员原则上一年只可享受一次职业资格等级的补贴培训;有特殊要求的在参加一次职业资格等级的补贴培训后,因就业岗位的需要还可参加一次政府补贴的定向培训;参加模块培训的,一年最多可享受三次相关模块培训的政府补贴,但必须在上一次模块培训结束后方可参加下一次模块培训。
4、参加初级培训后鉴定不合格的,培训费用不予补贴;其它等级培训后鉴定不合格的,培训费用只补贴应补贴的50%;对培训后不参加考核鉴定的,培训费用不予补贴。
四、补贴培训的实施
1、政府补贴培训的实施采取招投标方式与个人自选方式相结合。定向培训、万人就业培训项目等按招投标方式运行;储备培训采取招投标方式与个人自选方式相结合,既可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招投标落实培训机构,也可以由学员个人凭“培训补贴证明”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详见附件一:《关于个人自选方式的政府补贴培训的操作意见》)。
2、鼓励开展定向培训。对用人单位急需的、培训课时较短、不纳入职业资格等级的定向培训项目,建立定向培训“快速通道”,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培训项目审核和培训过程管理(详见附件二:《关于定向培训有关问题的操作意见》)。
五、实施补贴培训的有关要求
1、承担政府补贴培训的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课时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并接受劳动保障管理部门必要的监督检查。
2、培训窗口工作人员要对报名参加补贴培训的学员认真核对身份,并加强对报名者的培训指导。
3、各区县劳动保障管理部门要根据培训机构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诚信办学,加强政府补贴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政府补贴培训的实效。
六、本补充意见自2004年4月1日起实施。原实施意见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附:
1、《关于个人自选方式的政府补贴培训的操作意见》
2、《关于定向培训有关问题的操作意见》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OO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1:
关于个人自选方式的政府补贴培训的操作意见
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运作机制,提高政府补贴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本市决定实施个人自选方式的政府补贴培训,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凭“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费用补贴证明”(以下简称“培训补贴证明”)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现就有关操作意见作如下说明:
一、培训窗口办理“培训补贴证明”
参加政府补贴培训的学员可到各区县职介所、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培训窗口报名,经窗口工作人员对其身份确认和培训指导后,开具“培训补贴证明”。劳动者个人可凭“培训补贴证明”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参加相应的政府补贴培训。
二、培训机构验收“培训补贴证明”并进行报名反馈
培训机构接受学员培训报名后,通过职业培训网络验收“培训补贴证明”是否有效,并根据鉴定申报条件对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审核,对符合鉴定申报条件要求的学员做录取反馈,同时反馈所读专业和等级。
三、培训机构做好开班反馈和学员信息注册
培训机构组织生源开班,在开班前输入开班信息,在开班二周内对培训学员进行注册。培训结业后,培训机构应在网络上反馈实际参加培训的学员名单,根据政府补贴培训有关规定申请培训经费补贴。
四、强化培训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课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并接受劳动保障部门必要的监督检查。
五、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和补考申报
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应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考核鉴定。根据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化管理的要求,通过网络进行鉴定申报。若学员因故不能参加鉴定的,在鉴定申报前删除该学员注册信息,等待下次注册申报。经鉴定合格的,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不合格需进行鉴定补考的,可按规定进行鉴定补考的申报。
六、政府培训费用补贴的核销
1、培训机构申请
培训机构在培训鉴定结束后,通过网络可多专业合并申请培训经费,打印“就业培训费用补贴审批表”(一式四份)、就业培训费用补贴花名册(一式二份)、培训费用补贴明细表(一份),审核无误后向所属区县职介申请培训经费补贴。
若培训学员结业后一年内培训机构不办理培训费用补贴手续的,视作自动放弃,逾期不可再申请培训经费补贴。
2、补贴培训费用
经区县就业促进中心对培训机构上报的培训费用补贴申报材料进行审批后,由区县失业保险部门通知培训机构领取相应的培训补贴费用。
附件2:
关于定向培训有关问题的操作意见
为鼓励开展定向培训,进一步促进职业培训与市场就业的紧密结合,现就定向培训补贴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操作意见:
一、定向培训的界定
定向培训是指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社会培训机构受委托对其新招聘人员上岗前实施的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的项目不受补贴培训项目范围的限制。参加定向培训的生源一般是用人单位面试后需要录用的人员。
二、定向培训的组织
1、劳动保障部门受用人单位委托组织的定向培训,采取招投标操作方式;社会培训机构也可直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开展定向培训。
2、凡实施定向培训的,须由用人单位、培训机构与区县职业介绍机构三方签定《定向培训协议书》。
3、定向培训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的培训需求组班实施培训;对组班未达到一定规模的,也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施个别培训。
三、定向培训的实施
(一)对现有纳入职业资格等级的定向培训项目,按原操作办法实施。培训结束后,鉴定和发证仍按原职业技能鉴定渠道办理,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安排鉴定。
(二)对用人单位急需、培训课时较短、不纳入职业资格等级的定向培训项目,通过“快速通道”予以办理:
1、“快速通道”定向培训项目的课时原则上在100课时以内;
2、“快速通道”定向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应满足“适需够用”的原则,对暂无培训计划大纲的,承担定向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应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及时编制岗位标准、培训计划大纲和考核内容。
3、“快速通道”定向培训项目由区县劳动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培训项目审核和培训过程管理。对上报的定向培训项目,区县劳动保障管理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及时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备案;同时应督促各培训机构在培训开班之日的3天内通过“上海市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培训信息。
4、“快速通道”定向培训项目的考核工作,由各区县劳动保障管理部门自行组织。考核合格后,发放由市劳动保障局统一印制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加盖培训单位和用人单位公章。
四、定向培训的培训费用补贴
凡纳入职业资格等级、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定向培训项目,培训费用补贴标准应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核准,按现有渠道予以拨付。
凡未纳入职业资格等级、发放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快速通道”定向培训项目,原则上培训费用补贴由区县劳动保障管理部门按每课时3.00元标准予以补贴。对少数培训材料损耗较大、办学成本较高的“快速通道”定向培训项目,区县劳动保障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培训费用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每课时4.00元。
五、定向培训的管理
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做好定向培训的宣传、组织和管理工作,督促培训机构开展诚信办学。市劳动保障部门将对政府补贴的定向培训组织不定期的抽查,一经发现上报培训信息虚假等违规现象,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区县管理部门的责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推荐阅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通知 渝府发 2005 508-1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11〕18号10-22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试点开展公租房工程建筑材料备案管理的通知08-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渝府发〔2012〕62号09-21
43-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2008年全市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意见11-29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09-03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05-29
关于重庆、成都政府融资工作的调研报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