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整理

2024-06-03

学习笔记整理(共8篇)

学习笔记整理 篇1

教授警句:

金钱铺路,酒肉搭桥。

过路难行钱作马,仇城易破酒为军。

用我的钱去买你的权,再用你的权去赚更多的钱。夫人路线、线人路线、公子路线。人生箴言: 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行动上把握住分寸,生活上把握住小节。

一昼夜24小时共有480万刹那间,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念仅为0.018秒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上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部分

一、政府级别区分

1、中央政府

2、省级政府:22个省政府(包括台湾)、5个自治区 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4个直辖市政府(北京、天津、上

海、重庆)、2个特区政府(香港、澳门)

3、地区级政府(省辖区政府、自治州政府)

4、县级政府(县政府、民族自治县政府、县级市政府、旗政府)2300多个

5、乡级政府(乡政府、民族自治乡政府、镇政府)

二、原则

1、高度的中央政权

2、上一级政府只能下管一级政府(不能越级)

3、中央政府依法设机构,由政府负责决定(国务院组织法、编制法),地方政府设机构由地方政府决定(地方组织法参照国务院执行,国务院有的,地方可设可不设,国务院没有的不准设)

三、国务院的组成

1、职能机构:以部、委命名,以部为主,委为辅(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特殊),名称必须前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下部级。

2、直属机构:以局为主,以署为辅,为副部级,除海关总署外,其余不准前面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加“国家”。

3、办事机构,以办公室命名,如侨务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前加国务院。

3、办公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处理内部事务),下设国务

院信访局,秘书局等。

(四)权力行使

1、中央政府:国务院全体会议-机构(40多人),国务院常务会议(10多人),主席是总理,委员是副总理,国务委员。

2、地方政府:对地方人大负责,对上一级政府负责。地方政府省为厅,直辖市为委办局

中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广东深圳。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部分

一、公文的格式

包括:标题、编号、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机关印章、发文年月日、抄送单位、秘密等级、缓急程度、主题词、签发人等。

1、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如:国务院关于-------的通知,要求居中、对称。

2、公文编号:机关代字、年号、文件顺序号。

3、秘密等级。

二、公文的语言

称谓用语,第一人称用本(局),我;第二人你用你(贵);第三称用该。

经办用语:说明工作处理过程已然时态,标明处理的时间

即经过情况,“经、业经、兹经”属雅语,届时-到时候。

引叙用语:引用“来文时”的用语,“前接、近接、悉”。期请用语:表示期望请求的用语“希即请查照、希即遵照、请、拟请”。

表态用语:照办、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征询期复用语:征求询问期望回复的用语

征询:当否、是否可行、可否、是否同意

期复:请批示、请核实(涉及数额时用)、请回复、请指示

综述过渡用语:关联词、过渡句,为此、对此

结尾用语:为要、为盼、为荷、特此通知

公文中常用的介词:

1、为、为了、由于…….表目的和原因的介词

2、根据、依据、遵照、通过、在、随着……表根据方式 收悉:收到后知道(来函收悉)

业经:已经经过(该提案业经大会讨论批准)以资:用来作为(以资鼓励)鉴于:考虑到(鉴于市场疲软)务须:务必要(务须准时到止)

接洽:联系商量(特派该同志与贵公司接洽)拟于:打算在(拟于年内完工)

就绪:安排妥当(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以期:以此期望(以期早日圆满完成)届时:到时候(请届时参加)

事宜:事情的安排处理(关于招生的有关事宜)为要:是重要的(望认真研究,解决为要)为宜:是事宜恰当(以自愿报名的方式为宜)为荷:因承受他人帮助表示感谢(请大力协助为荷)均须:都必须(均须,请逐个重视)

挪用:称作他用(此专项物资一律不得挪用)兹因:现在因为(兹因楼房维修)与会:参加会议(与会代表一百余人)如期:合乎规定的日期(货品已如期发运)不时:随时(以备不时之需)

不日:要不了几天(不日即可运抵你厂)在案:在处理公事记录里(已呈报在案)定予:一定给予(定予来严惩)查询:调查询问(经查询)便于:有利于(便于执行)

三、公文的主旨(主题)

行文的目的、说明、主张。目的和说明位于文件开头部分。行文的目的“为了什么……”;说明:有以说明事情的因由,依据情况、背景等,行文中常用“当前……”“根据……”;主张:用以提出意见、要求、措施、办法等,常用“特作如下规定或我们的意见是”等表达。

主旨表达的样式

1、一段式:文件主旨只表述目的一项的;

2、两段式:文件主旨只表述目的、说明或目的、主张或 说明、主张;

3、三段式:文件主旨只表述目的、说明和主张。第四部分公文的具体写法

一、各类通知的写法

第一种,用于传达上级机关指示的通知,要把上级机关所指示的内容讲清楚,并提出贯彻执行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种,用于要求下级办理或周知事项的通知,一般先讲清目的、缘由、依据,然后再逐项讲要求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分述清楚。

第三种,用于发布批转、转发的通知,一般带有指令性,文字较简短,而且有些惯用的语式 :

发布公文的通知,语式为“现将《XXX》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或《XXX》已经xx年x月x日XX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批转下级公文的通知,“XXX(上级机关)同意XXX(下级

机关)《XXX》,现转发给你们,望研究执行”;转发上级公文的通知,语式为“现将XXX(上级机关)《XXX》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四种,一般会议性通知,此类通知虽不列为法定公文,但机关单位中大量使用,此类通知在写作时,应具备六项基本要素,包括对象、事由、要求、时限、发出单位和发生时间,并根据具体事务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

二、请示的写法

(一)请示的目的,请求上级解决批准某个问题或某项 工作,因此它带有解决问题的迫切性。

(二)请示的要求,①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单位,如需嵵送其他机关,应用抄报形式。②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因抄报越过的机关。③请示的公文一般应一文一事,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

请示一般均以说明、目的和主张的三段式表达其主旨,基本内容是充分说明情况和明确提出要求两个主要方 面:

(1)首先围绕请示事项充分说明情况,解释请示的因由,申述请示事项的根据和理由和一面摆情况,一面讲道理,摆情况要确实具体有要求,抓主要矛盾关键环节,不要抽象笼统,罗列现象。讲道理要与摆情况密切结合,道理要有说服力,要从情况中分析分析归纳而来,说这一部分在一般请示中十分重要,占篇幅较大,但若事由简单则只简要说明请示的起因即可。

(2)在说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解决问题具体措施,办法或人、财、物方面具体数额要求,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经过周密考虑,拟出切合实际措施办法,使上级便于作出及时、准确的答复,如果只摆出困难和问题而设认真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就等于把难题推给了领导机关。

(三)请示的语言要明确肯定,一般结尾的用语为“以 上意见,是否可行,请批示(如内容涉及钱物数额用以上意见,是否可行,请核示。)”

三、报告的写法

报告按照内容、性质及呈报要求分为两种,一是呈报性 报告,呈报上级后不需要转发,二是呈转性报告,呈报上级后要求批转给有关部门参考或执行。

1、呈报性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一般都是对已然情态的陈 述,有时是工作成果其进展情况,有时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有时是上复性的情况报告(回复上级的询问)。

呈报性报告的正文一般采取总分式写法:

(1)开头部分为情况概述,简明扼要地交待有关工作背景,概况,成果等;然后用一过渡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或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引出下文进行分述。

(2)分述部分是整个报告的主体,也是汇报的主要内容,根据汇报的的具体工作情况分述时可按工作的几个方面分,也可按工作中取得主要经验分;还可按工作的主要做法分,对报告中运用的材料应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结尾部分,一般简略谈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及今后努力方向,有时也可略提一些意见和建议,但分量不能过多。

(4)呈报性报告在内容上以“意见”为主,这些“意见”多是针对工作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这些意见一经上级批转就带有指令性。

2、呈转性报告一般均采取“三段式”写法,包括:说明、目的和主张。

情况说明,正文开头先说明情况,对某项工作的意义、现状、背景等做简要说明,直冲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求反映的情况一定要确实,可靠,所用材料要精选,要具有说服力。

(1)表明目的,这是全文的核心,但要短而精,一般只用一两句话,然后用过渡句“我们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引出下文。

(2)提出建议,这是呈转性报告的主体,也是报告一经批转后需要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的部分,一般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意见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全局出发,一定要体

现方针政策,一定要切实可行,有各方面的保证。

(3)呈转性报告的结尾用语一般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或不当,请批转各有关单位执行”。

段头撮要:将本段内容的要点或结论用简要的文字概况出来,放于段首为段头撮要。

四、通报的写法

通报具有很强的宣传指导意义,因此通报的内容要切实可靠,表扬既要充分又要有分寸,批评既要严肃,又不要过分,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通报中周知的事情要以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使之具有指导性。

通报的写作形式有两种,直述式和转述式。

1、直述式:是发通报的机关把所属单位所发生的事情在 通报中直接叙述出来,一般按以下几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事实经过,这是通报的依据和基础,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写作时都要做到清楚具体(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应尽量写的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褒贬鲜明。

第二部分,分述性质和意义,这一部分点题的作用,对先进事迹分析其精神实质,给予充分评价,对错误事实分析其原因和危害,直冲错误性质,这一部分应当用准确鲜明的议论语言。

第三部分,表彰或处理决定,这是通报的核心成分,宣布

表彰人员及表彰办法或公布处分决定,文字要求高度简洁明确。

第四部分,号召和希望,这是通报的结尾,这一部分要善于将表彰或批评对象的精神实质,作进一步的强调,并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起到使人鼓舞或受到教育的作用。

2、转述式,是发通报机关用转发形式的行文,而把所要 通报的事项作为另文附发,转发通报的行文一般比较简短,为避免与附文重复,对所通报的事项只作扼要简介,而侧重于评价和要求。

五、批复的写法

批复是针对下级的请示事项做专门答复,所以不论收文单位,还是批复内容都有明显的单纯性,批复的核心内容就是表明上级机关的态度写作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写批复意见必须依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根据所请示的问题有原则地实事求是地给予明确答复,语言要简明周密。

二是开头引述来文日期(或发文字号),一般惯用语式为:你X(单位名称,如厂、部、局等)X年X月X日请示悉。(此为第一自然段)。

关于XXX问题,XXX答复如下:(此为第二自然段)

结尾用语为“此复或特此批复”也可不用。

六、函的写法

函分公函和便函

1、公函属于正式公文,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公函应用范围很广,是公文中唯一既可下行,又可上行,又可上行的文种函的用法大致如下:

(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询问事宜或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催办事宜。

(2)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有关事宜。(3)有时也可周知有关事项,代行通知。

(4)有时答复下级来文,以附函行文,代行批复。(5)向上级机关请示较小事宜,代行请示。(6)对原文件作微小补充和更正也可用函。

公函的内容一般比较简单,形式上也多采取篇段合一式,但去函和复函在写法上有所不同:

去函:商洽工作,要把该工作的缘由、情况、要求等明确写清,如询问事项问题要提的明确具体,使对方接函后能很快了解意图,以便迅速准确回答。

复函:先引述来函日期(发文字号),一般惯用语式与批复相同,然后针对来函要求给予明确具体的答复。

2、便函一般用来商洽询问、介绍、联系和答复某些事

务性事项,可不拟标题,形式较随便灵活,以清楚明了为宜。不论公函、便函都要求行文恳切实在,简明朴素,并要在行文中体现出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掌握用语分寸以示礼貌。

学习笔记整理 篇2

笔记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细分一下, 笔记可分为预习笔记、课上笔记和课后笔记。

高中物理对不少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所以, 学生课前预习, 做好预习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有些学生认为预习就是简单地看看课本,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简单来说, 预习笔记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哪些是已经知道的知识, 哪些是未知的新知识, 它们与原有的知识有什么关系, 学习新知识还需要哪些相关的知识, 哪些地方还不明白等等。它可以促进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明确课堂即将学习的内容。

课上笔记是指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所记的笔记, 它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在记笔记的过程中, 课堂笔记可以促使学生有重点地听预习过程中理解不够彻底的知识, 并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整合新知识, 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

课后笔记是对课题笔记的整理与总结, 也可以称之为整理笔记, 有助于学生深入复习课堂学习内容, 及时进行必要地查漏补缺。笔记和教材相比更容易理解, 对一些较难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 整理笔记使学生通过修改、补救与总结, 形成收获的体验。

所以说, 如果学生只重视记笔记, 而忽视或不会对笔记进一步整理和加工, 会严重减弱笔记的效果。因为预习笔记和课上笔记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还是比较容易进行的, 但对整理笔记的认识和整理笔记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的。所以说, 整理笔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学习环节,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整理笔记的方法指导, 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 整理笔记让知识“开枝散叶”

整理笔记可以让学生把学习到的新旧知识联合起来, 还可以把一个物理规律的多个应用整理出来, 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当遇到问题时, 在正确审题后, 朝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形成这种问题的思维定势。

例如, 对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整理。

如图1所示,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 沿初速度方向建立x轴, 竖直向下为y轴, 在时间t时, 加速度:a=g, 方向竖直向下, 与质量无关, 与初速度大小无关。

平抛运动速度规律, 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 tanθ=。

平抛运动位移规律:, 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 tanα=。

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y=为抛物线。

平抛运动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与质量和初速度大小无关, 只由高度决定。

平抛运动的水平最大射程:x=, 由初速度和高度决定, 与质量无关。

在做有关平抛运动的习题时, 有些同学感觉无从下手, 实际上通过整理, 就会发现, 只要往平抛运动的两个平行四边形上思考就可以。题目是做不完的, 也是整理不完的, 将相联系的问题归类整理, 找有代表性的例题。将解题思想承载于例题之中, 如类平抛运动, 可以跟平抛运动放在一起, 既在复习平抛运动时复习了类平抛, 又对平抛运动进行了拓展。类平抛与平抛运动的唯一区别与联系:不一定在水平竖直方向, 但一定是匀速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定是相互垂直的两个分运动。

例如, 对有关电场和磁场的题目的整理。

如图, 所示, 是一个说明示波管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进入偏转电场,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是h, 两平行板间距离为d, 电势差是U2, 板长是L。为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 (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 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

A.增大两板间电势差U2

B.尽可能使板长L短一些

C.尽可能使板距d小一些

D.使加速电压U1升高一些

解析:应先导出示波管的灵敏度 (h/U2) 与有关物理量 (d、L、U1等) 的关系式, 然后再作出选择。

对于电子的加速过程有:

对于电子的偏转过程中有水平方向:

据上式可知, 增大L和减小U1或d均可提高偏转灵敏度, 故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

某些知识点的整理也可适用列表格的方法, 如电场和磁场知识点复习时, 可采用下面的方法对比记忆。

学习过程中,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同样, 典型例题、物理模型是物理规律的载体。尤其是对于初学物理的同学或复习阶段的同学, 这种整理笔记的方法更为有效。

三、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良好习惯, 让物理学习化难为易

物理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 但是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笔记的习惯, 并经常收起来检查,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笔记进行整理。

当然, 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整齐划一, 整理笔记应本着注重内容, 不拘形式, 发展能力的原则, 使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真正起到拓宽知识、加深理解、训练思维、提高效率的作用。总之, 学会整理物理学习笔记, 并能运用笔记进行物理学习, 这样一定能使学生的物理学习事半功倍。

摘要:记笔记是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技能, 它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 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形成有条理的思路, 有目的性地整理笔记, 使物理学习更有针对性,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

关键词:策略,思维过程,目的性,针对性,效率,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2].姚维明, 《高中物理思想&方法》

[3].许国梁, 《中学物理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整理中学会学习 篇3

人们常说,“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但在基层学校调研中,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以重复作业来巩固学习”的“知识为本”的学习。是老师们不知道“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吗?不是。是我们缺少对教学习惯的反思,缺少对学习本质的理解,缺少培育学生学习力的办法,缺少淡泊功利、着眼长远的心态。今年二月我们来到温州市实验小学,调研了解他们所开展的“整理课”探索。此时我们眼前一亮。这是一项我们期待的,指向学生学会学习的成功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整理课”的产生与发展

(一)朴素意图的“整理课”

2002年9月,在温州市实验小学建校初期,白莉莉校长提出“让孩子每天像整理家务一样整理自己的学业”的朴实想法,而后“整理课”便进入学校的功课表中。学校每周开设三节“整理课”。当时的目标是:养成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一个自觉、自主、自立的学习者。他们一方面强调整理与作业的结合,帮助学生日日清、月月清;另一方面又将“整理课”与兴趣活动课结合起来,关注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学校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答疑的形式出现在“整理课”上,鼓励学生重视自学,提出问题。

这一措施的意图无疑是正确的。不过,实际运作下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教师对待“整理课”较为随意,“整理课”常被当做练习课、作业课、辅导课:有的“整理课”甚至“沦落”为课堂的“尾巴”,教师把课堂上来不及讲的内容,移到“整理课”上来讲完;有些教师对“整理课”敷衍应付,发了作业本后就离开教室……

(二)课程化的“整理课”

其实,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老师们没有认真思考这一措施的真正意义,是大家对“课程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于是2006年,白莉莉校长在学校论坛上发起了关于“整理课”的研讨,短短4个月时间,论坛文字将近10万字。同时,学校举行多次“整理课”研讨会,研讨“整理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分析其实施操作的困难与原因。通过这些研讨,大家渐渐形成了共识,并把“整理课”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

这一阶段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整理课”探索主要有以下特点:(1)把“整理课”视作一门校本课程,关注其课程性质和定位,“整理课”有了自己的学科规范和基本课型,与自学课、作业课、学科课等也划清了界限;(2)把学习策略、元策略列入为课程目标,在学业复习、整理和行为习惯培养之间确立了中观目标;(3)重视关于“整理课”的研讨,提高教师对“整理课”的理解和行为能力;(4)加强“整理课”教学的行政督导工作。

在数次面向市内外教师的公开教学活动后,学校逐渐形成了关于整理课的判断标准,并撰写了《学校整理课教学指导纲要》。整理课成为温州市实验小学的一门校本课程。

(三)意在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的“整理课”

2008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关于“整理课”的研究渐从关注”课”的性质和实践形式,转向为关注“整理课”目标的实现。学校提出了“整理课”探索的四个目标:(1)学生知道在整理课中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基本消除“假整理”和“不会整理”的现象;(2)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能够判断自己的整理行为是否有效,学生的元策略能力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培养;(3)教师能够针对学生整理行为进行及时、合适的策略指导;(4)教师能正确把握“整理课”和学科课程的联系,通过整理课形成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经验,改善学科课程的教学,共同着力于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探索的发展历程看,从规定时段的作业整理,到指向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其实这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二、“整理课”的操作要素

分析温州实验小学的“整理课”探索,可以筛理出以下操作要素:

(一)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规划学习能力的目标序列

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本质上是由内因决定的,个体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此中的作用主要是因势利导。教师要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特点,以及该阶段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要求与学习能力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矛盾,本着“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教学指导纲要》中,他们就制定了六年一贯,区别要求的教学目标,这是“整理课”实践的重要基础。

(二)借助任务提纲的“导航”,科学落实及时复习环节

学校将日常课时从40分钟压缩至35分钟,腾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将每周一、三、五下午的第三节课设置为“整理课”。这一规定时段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复习。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提供“整理提示单”(复习的任务提纲)。学生会按提纲逐门整理复习。学业整理完成的同学可随时出去参加课外兴趣活动。这一环节的要点在于教师提供的复习的任务提纲。正是这一学习“导航”,帮助学生渐渐建立起符合学科特点的学习习惯。以下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复习导航”。

这样的复习与很多学生通常的复习是不一样的。及时复习应该包括两种行为:一是课后作业,二是知识整理和思考。目前孩子们往往是忙不迭地去做作业,只有少数学生会在完成作业后的空隙,有整理思考环节。这其实是我们不提倡的。温州市实验小学在开设整理课的初期,也是以帮助学生清作业为主要任务的,但在今天的整理课上,教师原则上不让学生做作业,而是强调作业前的思考和梳理。这其实要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这也是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探索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所在。

(三)关注预习指导,指向本质的学习能力

在一本教师自己设计,题为“好习惯从这里开始”的学生学习整理本中,除了有关于如何复习的“导航”外,还有各学科如何预习的一些要求。这说明,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整理课在解决学生复习问题的同时,已较为前瞻地关注学生的预习环节。以下是“预习导航”的几个例子。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学会预习要比学会复习更重要。今天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病就是“太多未必重要的复习任务,挤占了学生们必需的预习时间”。学生学习能力的本质反映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预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人们长期忽视预习,或者对有效坚持的预习一筹莫展的时候,温州市实验小学在“整理课”实践中自觉地重视了这个问题,这正是规律的必然,也反映了他们的研究是真实的思考和行动。这很可能是“整理课”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点。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体验的疏导,克服情绪因素对学

生学习生活的干扰

真实的学习生活不是刻板的、风平浪静的。孩子们的体验与情绪常常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在目前教师聚焦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大气候下,许多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蛛丝马迹”却被忽视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为某些同学学习成绩的“急坠”而倍感意外。这其实应该归因于,功利背景下教师工作视野有一个致命的盲区。温州市实验小学在“整理课”中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心情的整理”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所要克服的就是消极体验与情绪可能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学生整理本上的一些记录。有孩子写道:“我今天真高兴,数学老师太好了。”又有学生写道:“今天很郁闷,我四节课的课间都没有得到休息,终于最后一个课间能得到休息了。”第三个孩子说:“今天很高兴,老师给我调了个新同学,我很愿意和他同桌。但是我斜对角的那个人看着很不舒服。怎么让他走,我真的很想让他走,但是我又不是校长。”我们也看到教师用红笔写道:“你应该学会接纳。”这种心情的宣泄与对话是保证孩子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五)个别化的呈现问题与求答过程,交流其实是更深层的主动学习

在整理课的现场,柯主任记录下了一个具体的场景:

铃声响起,学生自主梳理开始。下午3:25,一学生在黑板左下角的信息栏上写了一个1,然后学生和老师走出教室,5分钟后学生回到教室擦去了信息栏上的1。这时,又有一个学生在信息栏上写了一个“S”,于是数学老师又跟这位同学走出教室。于是看到了一批学生跟老师在教室外面对话,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按照约定,学生可通过这个信息栏呈现自己还未完全消化的学习问题,发出求助信号,教师或同学会予以响应,并通过两两交流的形式帮助他解决。这种机制显然是照顾个体差异的做法,但同时,孩子在表述问题或阐述解答的过程中,经历了另一种形式,也是意义更深刻的学习,并体现了自主求索的精神。这应该也是“整理课”一个重要的操作要素。

三、“整理课”的教育启示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整理课”探索完全缘于朴素的教育实践,但在这一朴素实践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

(一)有指导的自修课,客观而辩证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应该如何认识“整理课”?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门“校本课程”,有些学者建议将此纳入“国家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对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更确切的概括应该是“有指导的自修课”。其创新的核心是教学论意义的创新,是配合国家课程实施的教与学的务实形式。如果一定要挖掘其课程论的创新意义的话,那应该定位于“学习指导”课程的一种变式。

自修课应是较为常见的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但这也是当前“缩水”比较严重的一类课。很多教师出于善良动机,占自修课为补习课、测验课或试卷讲评课。在此现象的背后是因为教师们容易高估自己在影响学生学习成效中的作用,低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正是因为老师执权不松,在时间与空间上竞相挤占,在方法策略上缺乏指导所导致的。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整理课”正是一个在“众人皆醉”的背景下,惟我独醒的坚持。

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以学生为主体”是一句非常泛用的褒语。凡夸奖教师教育教学得当,都必然借用此语。然而,这其实是教育教学的一个较高的“境界”。“有指导的自修课”比较辩证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它也为这种精神的客观实现提供了样例。

(二)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要比课堂形态更重要。要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来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决策

“整理课”的真正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元认知”。具体体现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来增强学习的自主意识,在学会学习决策的过程中,一个只是沉浸在学习活动中的孩子,与一个懂得学习决策的孩子,肯定是两个不同水平的孩子。从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看,学会学习,有较强的学习决策能力肯定要比具体知识的掌握要重要。所以,实施“整理课”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行为有没有产生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正在建立之中。

在温州市实验小学关于整理课的评价标准中,有这样的一个要求:

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整理课的全过程(有没有“假整理”或不会整理):是否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整理(是机械的、被动整理,还是有策略、主动的整理),是否每一个学生都表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习惯(是一时所为,还是训练有素),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彬彬有礼(学业、认知和行为是否脱节)。

这其实也是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

(三)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的教师科学指导,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并不是一个教授过程所能解决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简单加强,反过来可能抑制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因为,这种能力是在一个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历练与体悟的。当然完全听凭学生摸索,可能代价较高,教师的适时指导与指导方式是其中的关键因子。

所以,我们看到的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整理课”是一个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的活动,但教师通过预设的“导航”和临机的指点来进行指导。

学生的自主探索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基本整理任务的完成,二是个别化的问题求答。在这一过程中,既包含了学生自主求索的行动,又体现了教师尊重差异的指导。这种差异性是学习指导活动必需的重要属性。

教师的科学指导主要通过“导航的内化”、学科课堂的引导、小专题的策略训练以及评价的改变来实现。我们还欣喜地发现,不同班级的“整理本”以及学习指导要求,往往都还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做法。这体现了教师对自己班级的了解,同时也包含了他对学习指导的理解和跟进性措施。学校告诉老师们,整理课组织得好不好,关键就看“教学形式是否在为目的(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服务”。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各班的学习指导都各具特色的原因吧。

(四)重视教师的综合意识,强调教师要基于学科,超越学科

在温州市实验小学关于整理课的评价标准中,还有一个要求:

要看教师在“整理课”中的作用,是学科教师还是整理课的教师。具体看,整理内容的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有所选择,是否学科协调好),是否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只是解答学生的问题)进行了指导,上课时是否把重点放在对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关注和指导。

这其实是对教师“角色惯性”的挑战。目前教师的学科分工过于清晰,教师业绩评价也过于聚焦在学科教学成绩,这使得教师的学科意识日益加强,而综合意识却日渐薄弱。这一格局对于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比中学要大。所以,白校长从“整理课”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在论坛讨论中强调教师综合意识的培养。这要求教师既关注学科本身的东西,同时更有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角度的关注。从学校的实践看,

培养教师的综合意识,强调基于学科又高于学科的角度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的,这对其他的小学(包括中学)都是很好的借鉴。

四、推广“整理课”的建议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整理课”实践无疑是针对教学时弊的积极改进。在这经历了数年探索和积累的成果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就推广这一教学改革,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从“学习指导”的视野来构建学校课程或地方课程

自古以来,人们十分注重对为学之道、读书之法的总结。在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中,“加强学习科学研究,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探索也有数十年的积累。除了高校学者从学习策略与学习心理学方向的专业研究及应用外,基础教育领域致力于学习指导活动的课程化与系统化的探索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力量。

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的本质是学习过程的改进,如果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发展与推广的话,它首先应该属于“学习指导”领域。曲阜师范大学的李如密教授曾撰文综述了学习指导的基本模式,他将教师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规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模式分为:以课程为载体的系统传授模式、通过讲座进行专题辅导的模式、通过学习规程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规程模式、和针对学习问题的咨询诊疗模式等。“整理课”其实部分兼容了上述模式的合理因素,并有其独特的,强调学生在自主整理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学会学习的学习指导思路。

如果要从课程化的角度来推广“整理课”,就需要更完全面地把握当前学习指导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现状,扬长避短地规划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方式。

(二)推广“整理课”,切忌像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一样来研磨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艺术

如果我们过多地用“‘整理课教学”来描述这项教学改革的话,老师们便容易用自己习惯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式来研磨一堂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艺术。这在“整理课”探索中,可能是忌讳的。因为“整理课”的关注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临机的帮助。过多的教师设计容易喧宾夺主。

我们不主张在“整理课”中装太多的东西,不主张将“整理课”的内容与环节设计得太严密。学校的推广性要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该阶段学生学习规律的理解以及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规则的研讨交流;二是“整理课”的整体要求与主要原则。至于“整理课”的具体实施,应由各班教师转化为自己的操作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温州实验小学把握得很好。因为,他们是在自己的实践中生发、琢磨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的。而许多移植式的推广应用,常常缺乏先期实践的“土壤”,而容易停留在“仿形效颦”,而未能学得真精神。

(三)要借整理课来促进教师教学理解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努力触及学习机制的变革

在“整理课”实践的初期,我们可能是在其他课的教学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如何让“整理课”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整理课”所蕴涵的教学思想得以持续贯彻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的假设就有了变化。我们通常的课堂教学应该以怎样的“转身”来和“整理课”达成协同?“整理课”的出现,特别是重视预习指导的“整理课”的出现,特别是那些“学习导航”已基本内化为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后,我们必然要触及一天中其他六节课的变革。

学习笔记整理 篇4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凯程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一、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三、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翻译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翻译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翻译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清华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凯程近几年有很多学员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毫无疑问,这个成绩是无人能比拟的。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同学们不妨实地考察一下。

四、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近些年翻译硕士很火,尤其是像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著名学校。总体来说,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70人,含35人推免。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根据凯程从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五、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的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的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

由此来看,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出国的机会也会特别多。

六、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2015年我校翻译硕士均须缴纳学费。学费总额为5万元(学制两年),分学年平均缴纳,每学年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翻译硕士英语

3.英语翻译基础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七、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复习指导 1.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选择题考的特别细致,没有专门的教材,还是重在平时积累,凯程老师特别重视对于考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凯程老师会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进行系统的训练。阅读理解也是偏政治,偏“文”,当然答题技巧也很重要,多做阅读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锻炼对长句子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答题技巧,作文可以拿类似的GRE题目多练练手,和中文的作文类似,也要有中心思想,再分几段展开,最后总结一下,可以多积累类似于套路的句子和词汇,相信GRE范文上应该有挺多的,针对作文这方面,凯程老师也会对考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2.翻译英语:

翻译硕士基础这门课是需要下功夫的,英汉词条互译的部分完全需要你的积累,主要是词汇量和分析抓取能力。凯程老师会对学生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很完善的训练。

词组互译:大多考的都很常见,所以多看看中英文的报纸还是有好处的。

英汉:对文章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就需要体现出自身的翻译素养。翻译也要注意文风,语气之类的,要符合原文的风格。

凯程老师也很重视答题技巧,在此凯程名师友情提示大家,最好在开头就能让老师看到你的亮点,不管怎样至少留下个好印象。不管风格怎么变,翻译功底扎实,成绩都不会太差。所以还是提高自己翻译水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3.百科:

先说说名词解释。这道题考得知识面很全,可能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政治、中外文学、中外文化、音乐、翻译专有名词等,准备起来比较棘手,但是凯程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好知识库,方便学生复习。百科的准备,一要广泛,二要抓重点,尤其要重视学校的参考书目,同时凯程也会提供凯程自己的教材及讲义来帮助大家。

接下来是应用文写作。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担心,常出的无非是那几个:倡议书、广告、感谢信、求职信、计划书、说明书等,到12月份再看也不晚。但要注意一点,防止眼高手低,貌似很简单,真到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所以还是需要练习的,凯程老师会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对应用文的写作进行系统的训练。另外,考试的时候也要注意格式、合理性,如果再加上点文采,无异于锦上添花。最后说说大作文。这个让很多同学担心,害怕到考场上无素材可写,或者语言生硬,拼凑一篇,毕竟大学四年,写作文的机会很少,早没有手感了。所以,凯程

老师会针对这种情况,让考生从复习开始时,就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会为考生准备好素材。

最后,注意考场上字体工整,不要乱涂乱画,最好打上横线,因为答题纸一般是白纸。

八、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感觉自己考北京师范大学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北京师范大学。

党课笔记整理一 篇5

(一)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共产主义的内涵:科学的理论体系、现实的运动、理想的社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一、由党的性质决定

第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最幸福的社会制度 第三、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核心

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9.如何理解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自考【法学概论】笔记整理 篇6

第一章 法律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氏族是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调整氏族成员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体现全体氏族成员利益和意志的习惯

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法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三、法律的产生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式是国家认可的习惯,后来逐渐发展为成文的法律。

四、法律的历史类型是根据法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律进行的最基本分类。

五、人类历史上依次存在过奴隶制类型法律、封建制类型法律、资本主义类型法律和社会主义类型法律。各种类型的法律建立在各自的经济基础之上,体现不同的阶级意志,并各具特点

六、法律的本质是法律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而具有很强的阶级性。但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或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法律体现的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而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七、法律的特征是: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八、法律可定义为: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力义务为其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九、法律的价值:

是指法律的属性和功能,经过实践,同人的法律需要的某种适合或一致。

十、依据法律价值的作用,可以把法律价值分为法律的工具价值和法律的目的价值。

十一、法律及其价值之间有许多相对应的范畴,其中最基本的当属法律与正义、法律与自由、法律与效益、法律与秩序。

十二、法律的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或基本成分。

通常认为,法律由以下三要素构成: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十三、法律有其内在本质规定性,也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法律的表现形式在法学上称之为法律的渊源。

法律渊源于法律本质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但并非本质相同的法律形式必然相同。由于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本质一致的法律,其形式却不尽相同。

十四、综观古今中外,法律的渊源主要有: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1、制定法;

2、判断法;

3、习惯法;

4、引证法;

5、宗教法;

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十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可分为: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分为:

根本法和普通法

3、根据法的内容可分为:

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可分为:

一般法和特别法

5、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可分为:

国际法和国内法

6、公法和私法

7、法系

十六、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法律又反作用于它的经济基础。

十七、法律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并未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法律与统治阶级政治的这种关系,具体反映在法律与统治阶级政策的关系上。

十八、法律和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规范。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的联系甚为密切,两者有着共同的阶级本质和共同的目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一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才能实现其伟大的历史任务

二、无产阶级不能因袭、沿用旧法律,只能在彻底摧毁旧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对于旧的法律文化,无产阶级应当加以批判的继续。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民主主义法律转变来的,它是新民主主义法律的继承和发展

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它既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又有广泛的人民性;既具有国家强制性,又能为广大人民自觉遵守。

五、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都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

六、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既有共同点,又有重大区别。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但又不能互相代替。在实践中应当划清违法与违反道德的界限。

七、法律只有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为其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提供了可能,但社会主义法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律在制定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使其尽可能地反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成为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有力工具

八、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九、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1、遵循宪法的原则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

4、科学和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

5、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

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有其法定权限,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十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程序为:

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公布

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规范性文件为其主要渊源。

主要有: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

5、军事法规和规章

6、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10、国家认可的习惯

11、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十三、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系统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十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法律部门的所有现行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通常把调整同类性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归并为一类,构成一个法律部门,但有时调整的方法也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环境保护法、军事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

十五、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十六、法律的适用,是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活动

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正确、合法、及时

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相互关系

十七、法律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恪守法律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即守法

十八、法律效力和法律解释是同法律的适用紧密关联的两个问题。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内,对什么人有约束力。法律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十九、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构成违法,须具备一定的要件。

法律责任是指由法律行为引起的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

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惩戒措施。

法律制裁可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

二十、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社会主义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由于受到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形成各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是:法律关系的主题;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按其是否包含当事人的意志,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

一、社会主义法制:

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几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就是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的一种国家制度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五、法律意识是一定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即无产阶级法律意识,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法律意识。

六、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七、在全社会普及法律意识是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有效办法

八、法治指的是在民主国家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而法律本身是反映社会正义的良好法律,全社会都必须认同遵守,依照法律办事。

第四章

宪法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同一国家的宪法和普通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以及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都有别于普通法律。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宪法是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

因而,可以将宪法定义为:宪法集中反映一国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确认和保障该国民主制度的国家根本法

二、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表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出现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中国宪政历史上,曾经有三种不同的政治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宪法

四、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由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的的《共同纲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具有宪法的一般特征,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制定了1954年宪法、1975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

六、我国是工人阶级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领导就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之一。

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现阶段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八、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地位;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便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九、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选举制度着眼于实际民主,并采取尽可能完善的民主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

十一、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十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十三、宪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我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十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所有制两种形式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十五、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十六、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依法享有自主权和实行民主管理。

十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进宪法,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宪法保障。

十八、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十九、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十、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二

十一、由宪法加以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直接反映公民在国家中的 法律地位,构成公民的其他一切权力和义务的基础。二

十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十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二十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益和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公民在形式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十五、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由如下几类国家机关组成:

国家权力机关(首要地位);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

二十六、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原则;法治原则。

二十七、宪法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宪法还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义务分别做了规定。

二十八、为保证宪法的实施,现行宪法就宪法的权威性,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和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其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等问题都做出规定。

二十九、普通法律对保障宪法的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三

十、党的领导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关键。

第五章

行政法

一、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即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二、我国行政法的主要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三、受到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行政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由

主体、客体、内容 三个要素构成。

四、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又称为国家管理机关或政府。它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实行行政管理活动的任务。

五、行政机关

按其职权的效力范围,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按其职权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机关

六、公务员:

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整理 篇7

一、自主整理概述

“自主整理”这一概念, 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 让孩子像整理家务一样整理自己的学习, 包括知识组块、知识运用等, 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者,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综观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 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改革, 但是教学辅导这一方面, 几乎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总体而言, 教学辅导以教师为主, 忽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其对象和内容大多是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或者测试的情况而定, 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的教学辅导手段, 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毕竟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特别是在教学辅导的实际过程中, 我们一线教师深深地体会到:传统的教学辅导与体现“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很大差距, “学生个性、学生特长”也很难得到发挥, 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更是无法体现, 有效教学更是无从说起。

面对减负增效的新要求, 面对教学辅导的现状,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嘉善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 其中指出:“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是教学适应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必要手段。但是, 与课堂教学相比, 目前, 教学辅导尚未引起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承担起教学辅导的基本责任。”“学校应为教师的教学辅导, 提供必要的地方和时间。”为此, 我们有必要静心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习的方法。而这一种学习方法, 既为教师提供必要教学反馈, 又能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 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整理学习。

我们将学生自主整理的学习时间确定为每周一次, 固定一节课, 实施学生完全自主、学科允许多门、教师可以随班等措施, 让学生逐渐养成会整理、会反思、会学习的习惯。

二、自主整理的时间和方式

自主整理不是放任让学生自由整理, 也不是在教师的包办下的学习整理, 而是以学生为主, 在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整理的基础上, 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 还缺少了什么, 还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以告知牌的形式告示教师或同学, 通过整理学习时间进行自学。

1. 学生自主整理时间。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整理时间分为两块, 一块是学生自己分散的自主整理学习, 另一块是集中时间的自主整理学习。

学生自己分散的自主整理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每周一至周四的中午, 合计约为1小时。主要针对某一学科的知识要点、知识结构、知识理解等进行单一的整理, 每个学生要判断各自对知识的掌握度, 一旦有什么疑问, 能解决的就地解决, 哪怕是问同学还是看书本, 只要理顺了当天的学科知识就行。如果还想进一步探讨, 要立即做好标记, 在各自的整理本上做出记录。这一阶段主要是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兴趣以及能力发展的需要, 采取独自整理学习。譬如后进生主要是理通理顺当天的知识, 尖子生主要研究前后知识的衔接, 各需所好, 互为自我, 养成整理学习知识的习惯。

集中时间的自主整理学习时间主要是每周一次的固定时间, 一般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主要针对小学生各自的学习整理情况, 以“班级学习告示栏”的形式告知自己要想整理或者学习的内容, 以便得到学科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在这个集中整理学习时间里,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可以进入班级, 参加学生的自主整理学习, 可以通过“班级学习告示栏”, 知道哪一位学生需要什么帮助, 需要哪一方面的帮助, 需要这方面帮助的学生多不多, 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所以, 同一堂自主整理学习时间可能会出现多位教师, 但不能进行课堂教学的集体辅导。

2. 学生自主整理方式。

(1) 辅导教师督班。在多学科整理学习时间的周五, 学校给每班安排固定的辅导教师一名, 专任教师流动辅导各班, 帮助学生解决本周各学科中出现的教学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安排的固定辅导教师可以跨学科辅导, 不拘泥于单独一门学科, 如辅导中出现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与专任教师商讨解决。

(2) 小助手协办。不论是在分散学习整理时间还是在集中整理学习时间, 各班都会安排学习成绩好一点的班干部, 协助教师做好学习知识的整理。小助手的安排一般由学科教师协调, 每门配置3至5名小助手。小助手的任务是双重的, 一是完成自己的学习知识的整理, 二是帮助学习整理有困难的同学。

三、自主整理的实施

处理好不同学习知识的自主整理关系, 是相当不容易的, 既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又要有一定的判断、整理和分析能力, 才能很好地实施自主整理。

1. 设立“班级学习告示栏”。

“班级学习告示栏”根据班级学生座位来设定,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在告示栏中用“W、S、Y、K”标记, 标记时要对准自己的座位, 写清楚自己需要帮助的学科。列表:

这里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 (一二年级只为语文、数学) 。表中第二组第二排左边的学生, 就是希望得到英语、数学两门学科的帮助, 其知识点应该是与当周的学习知识有关。按照约定, 同学们通过班级告示栏呈现自己的学习问题, 发出求助的信号。一旦整理任务完成, 学生就要自动擦去求助标记。

2. 建立指导学习帮困制度。

学科教师或小助手会根据“班级告示栏”, 予以响应, 作出相应的帮困和学习指导, 并通过交流的形式帮助发告示的学生解决难题, 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一步提升。我们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采取“先扶后放”的循序渐进的方法, 以答疑的形式出现在“自主整理学习时间”上, 鼓励学生重视自学, 提出问题,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实行全程式自主整理学习。

要帮助小学生在自主整理学习时间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要让学生知道在自主整理学习时间内“做什么”“怎么做”, 消除“假整理”或“不会整理”的现象。所以主要实行以复习为整理学习的方法, 可以是课后作业, 也可以是教学知识整理和思考;在复习的基础上强化预习的方式。自主整理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基本任务的完成”和“个别化的问题求答”。在这一过程中, 既包含了学生自主求索的行动, 又体现了教师尊重差异的指导。在以上步骤的整理中, 遇到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可以请教教师或同伴互助解决, 从而全面运作自主整理学习。

四、自主整理的效果

实施近半年的学习知识自主整理,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习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架构和完善, 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也得到了加强。

学习笔记整理 篇8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语文课上展开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搜集、筛选、运用资料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不仅是基础课程改革标准提出的要求与任务,更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该如何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呢?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

当前学生都感觉到学习压力大、作业负担繁重,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查找资料。有一部分教師布置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挤占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精简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查阅资料纳入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搜集资料方法

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合理选用资料,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指明具体路径,让他们明确搜集目标,清楚搜集过程,掌握搜集方法,有目的、有技巧地去搜集有效资料。

一是降低难度,将搜集的内容问题化。可以将搜集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切入点较小而又具体可感、互有联系的问题,例如要学生搜集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这一资料时,可以用具体问题进行提示:空气和水受到了怎样的污染?污染源在哪里?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污染情况,我们应做些什么?通过提这一系列的问题,为学生搜集资料指明了方向。

二是将搜集的内容表格化。如学习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主题时,可以让学生对诗歌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搜集。比如,按题材分,有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等;按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按作者分,有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可以让学生回忆小学六年课内外读过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类搜集。

三是将搜集资料的形式多样化。搜集资料不仅仅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可以摘录文字,可以绘画表示,可以口中叙述,也可以用音乐、舞蹈展现……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在交流课前搜集的谜语这一板块时,可布置这么一个自选的搜集活动:可从书上、电脑上搜集谜语;可自编谜语;可自己用图画画谜语;也可以用动作表演谜语。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参与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教师应建成有效的合作小组,优化组合,合理分工

在教学中,为使每个同学都能自主去搜集信息,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有效的合作小组,每个组中学生各有分工。家里有电脑的上网查;家里藏书丰富的同学通过课外书查找;家里既没书又无电脑的可以借用学校的电脑查,也可以到学校的图书室去查。这样每名同学都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能力。小组内交流资料时也要做好分工,综合能力比较强,善于组织有威性的学生当组长,他的任务是:组织交流,维持秩序,补充完善其他组员的资料。另外的组员可作评论员。可以以小组代表发言形式,也可以小组成员全部展示,不管小组是以什么形式在全班交流,但是听众一定要加以评价和补充,目的是吸引听众仔细倾听。同时要明细各小组组员的参与交流要求、倾听的要求,以及为完成组内资料交流任务而进行的组员的分工。

四、教师应把学习资料的整理、筛选、压缩作为指导学生使用资料的重点

交流资料不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念资料”,而应在课前帮助学生落实资料的整理工作,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前阅读资料,读通读懂,把握主要内容,提炼资料的要点。在汇报交流资料过程中,各小组将资料袋内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汇总,在组长的带领下,各成员共同查阅,删除重复出现的资料,保留有价值的、典型的、能说明问题的资料。引导各小组将资料按每个专题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将调查同一专题的资料,按不同方面分类。学生在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后,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搜集的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上一篇: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下一篇:第三季度经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