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2024-06-03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通用10篇)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篇1

黄浦江水酣畅流淌,水光倒映出如梦如幻的世博园。10月31日晚,世界的目

光再度聚焦太平洋的中国上海。

184天来,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逾7300万人次参观者,在此相遇,在此欢

聚;184天来,一届“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留下世界大家庭的和谐图景,留下“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记忆。2010年10月1日,国际展览局局旗在气势

磅礴的交响曲《自新大陆》中徐徐降下,人们依依惜别,留下浓浓的情谊…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

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

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界博览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

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

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

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

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也称World Fair或

World's Fair)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

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

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

林匹克”盛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

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 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

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

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

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赞美各自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臣,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这样的聚会可以上溯至古时,早在公元五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

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十八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展览会。而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则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

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上海世博会尚未正式开幕,但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志愿者人数最多:自建馆数量最多:

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

墙: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矩阵。

1.世博会的含义: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

展前景的盛会,是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列的世界三大盛会。世博会主要是围绕

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切身自己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已经解决

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然后对这些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探讨

它未来如何解决得更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借助世博

会这个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最新的发明,表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以及

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思考。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先后举办了17次世博会,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举办了13次和5次世博会。

2.世博会的意义: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举办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首先是经济意义。比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带动了日本大阪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其次是科技文化意义。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活方式是在世博会上被人们认识,得到普及推广的。第三是政治意义。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加速了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融合,在对外显示了国家形象,对内起到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第四是社会意义。世博会举办期长,参观人数多。不同语言的各国游客体会来自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观看不同文化的演出,在场内外进行密切交流,并与举办地的普通民众进行沟通。这一切都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举办地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3.中国申办世博会的历程: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很早。在1851年的首届伦敦世博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自己经营的12包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参展,引起轰动并夺得金、银两项大奖。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我国茅台酒获金奖。1982年重返世博会后,新中国参加了在国际展览局注册的各届世博会,并于1999年首次主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9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1984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对日本友人建议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表示赞成。上海从此开始了申办世博会的准备工作。1999年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并成立了申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0年国家成立了以吴仪国务委员为主任委员的2010年世博会申办委员会。2002年12月3日李岚清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率团出席BIE132次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作申办陈述。经过数轮激烈的竞争,先后战胜墨西哥、波兰、俄罗斯、韩国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二、上海世博会的特点:从我们的目标看,上海世博会的特点可以用“8个第一”来概括。

1.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管辖的世博会有两类,一类是专业类的,一类是注册类也叫综合类的。1999年昆明世博会是专业类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综合类的。通常专业类世博会举办期短,一般是3个月;规模较小,园区不大;展示的领域比较窄,侧重于某个领域。比如,2008年6月14日开幕的西班牙莎拉戈莎世博会,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举办3个月,园区面积25公顷,有106个国家确认参展。综合类世博会一般规模大、举办期长、探讨的领域比较广,申办竞争也较激烈。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以及上海世博会都是注册类世博会。20世纪末开始,国际展览局规定,每隔5年举办一届注册类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后,下一届注册类世博会将于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

2.第一次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上海世博会场地选址位于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地区,横跨黄浦江两岸,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往届综合类世博会,要么在中小城市举办,要么在大城市的郊区举办,举办世博会后,相关区域通常能够发展成新的城区。近几十年来,还没有直接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的。

3.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该主题一度有些争议,主要是有的人反问,“乡村的生活就不美好吗?”实际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有几个副主题,包括“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选这个主题,主要是表明,我们希望各个参展方共同探讨全球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污染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4.园区面积第一:园区总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围栏区即凭票进入参观的区域3.28平方公里。日本爱知世博会为1.7平方公里。这也使得上海世博会成为上海解放以来动迁规模最大的单个项目。园区内18400多户动迁居民和270多家动迁单位,顾全大局,很多市民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办博工作。

5.预计参展规模第一:上海世博会原定招展目标是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历史上,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的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到2008年5月30日,已有172个国家和33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其中,包括非7个建交国。

6.预计游客规模第一预;计参观人数7000万人次。历史上,参观规模最大的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人数为6400万。

7.第一次设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世博会为了更加突出城市主题,规划了15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新实践。这一设想得到了国际展览局的高度认可。城市最佳实践区给了城市一个独立参展世博会的机会,为来自世界各城市的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城市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平台。丰富了世博会的参展主体、参展形式。(1)参展案例的遴选:为了选出典型的能够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案例,我们组建了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国际遴选委员会,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国家建设部等国内外的专家组成,负责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参展城市案例。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选中的城市案例按照1:1的比例建成建筑实物进行展示;二是通过展馆展示城市案例;三是参展的城市通过报告会、论坛等形式进行展示、推荐和交流。经公开征集,全球5大洲28个国家89个城市提交了106个申请参展案例。2008年3月,经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国际遴选委员会审定从中选出了15个实物案例、40多个展馆案例和一些其他案例参展。国内城市提交的36个申请案例,有3个入选建筑案例,7个入选展馆案例。3个建筑实物案例是:澳门的历史建筑“德成按”典当行、上海的生态示范建筑“沪上生态家”和成都的活水公园。“沪上·生态家”实物案例的原型是在上海申富路568号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工程,它本身包括一个综合办公楼、多层公寓和独立住宅。7个展馆案例包括:香港1个,台北2个,天津、广州、杭州、苏州各1个。(2)城市实践区的规划:城市实践区的规划主要分北、中、南三个部分:北部拟设实物建设案例,包括三组生态建筑,分别以居住、办公和商业为主导功能,充分体现生态街区的发展理念;中区拟设展馆案例,形成四组展馆,相应的展示领域包括宜居家园、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等四个方面;南部将设其他案例,通过剧院式、论坛式、多媒体式等其他形式,在原南市发电厂厂房改造的主题馆区内展示。具有百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占地面积约915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约50米,将被改造为世博会的主题馆之一,即城市未来探索馆。改建后的主厂房,还将成为园区内大规模的区域能源中心,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江水源热泵等10项环保新技术,把阳光、江水、自然风等转化为新清洁能源,力争成为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发电厂烟囱现高165米,将被改造为高达201米的动态观光塔,集体验、互动、趣味于一身,成为整个世博园区的制高点,暂命名为“世博和谐塔”。8.第一次开辟网上世博会:有人说世博会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和宠儿,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世博会已风光不再。客观上,互联网确实对世博会形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表明,世博会依然是一次伟大的盛会。爱知世博会,虽然地处日本人口密集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地区,原先预计游客1500万,结果达到了2200多万。正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所说:“世博会的现场体

验感受、面对面的交流、热闹的氛围、人们之间的互动,视觉、听觉、味觉的享受,休闲的体验,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如果利用得好,互联网不但不会取代世博会的现场展示,而且可以为世博会服务,可以帮助主办方、参展方宣传推介世博会,提升世博会的影响力;可以帮助游客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进行参观预定,参观导引等等,也可帮助参观者和参展者实现互动,增强世博会的趣味性和体验效果。上海世博会将与各参展方一起努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实体世博会与网上世博会的联动,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让世界各地更多的民众有机会参与上海世博会。现场的体验感,现场的交流,现场的气氛是网上不能取代的。现场与网上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补联动。

2010年出土于成都的太阳神鸟金饰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它生动地再现了“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崇拜,也表达了人类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人类心中的信仰,2008奥运会是,世博会亦是。

世博会是人类不同时代文明的集结地,是未来发展的指灯,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创造环境与和谐共存的生活共同努力。

繁华的城市,喧嚣的市区似乎告诉我们,金钱,地位,声望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这样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不于财富,声望、地位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也许金钱可以带来很多东西,辉煌的外表,贪婪的欲望,却无法带来永恒的幸福。丹麦,作为此次世博会展览国家之一,它的展馆并不着重于外观设计,而是以“幸福生活,童话乐园”为主题,最具特色的是在丹麦海港水池的中央,坐落着一尊小美人鱼雕塑。这一想法不正是表达了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过后,还是向往简单幸福的生活,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宁静,悠然。

世博会像是一个纽带,连接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缩小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台湾,是我国的宝岛,由于种种原因,调皮的他久久不肯回到母亲的怀抱,这次的世博会拉近了他们之间距离。台湾馆外形如同一盏天灯,它的设计理念是“自然·心灵·城市”,天灯造型搭配山水,复古中透露着现代,亮丽的外表日夜展演着不同的风貌,带给人们特别的视觉享受。此外,圆球状的灯芯犹如地球,巨大的灯罩把各地的人们包围在同一个空间,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却有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如同金鸟负日,共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或许,时间可以冲淡内心的伤痕,却冲不走我们的信仰;或许,生活可以击垮内心的脆弱,却无法消磨我们对生命的渴望;或许,伤痕可以阻碍内心的牵挂,却无法割舍我们共同的追求。世博会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是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客人之间一次互相了解的机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本次世博会主题,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每个展览馆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他们将为世人展现一个别样的世界。

自然、心灵、城市,走进世博会,聆听世界另一个声音;走进世博会,感受世界另一个角落。美好生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很小,积聚起来便会很强大。

走进世博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让世界因你而精彩。

纵观天下事

指导教师:刘亚静

——文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10-01许峰1001170127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篇2

晚唐以后,由于水墨画兴起,中国画表现语言发生了变化,重彩与水墨成了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工整细腻的代名词,另一面是收放自如的代名词。以水墨为正面,以重彩为背面,则成为画史的趋势。明清之际,中国画走向全面写意的时期,工整细腻的重彩开始被冠以工笔的名称,工笔与写意又成了相互对偶的绘画表现形式。

至此,中国画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最后被定格为工笔重彩。它是以“勾勒填彩”、“勾勒渲染”为画法定式,融色彩的装饰性、符号性、象征性和表意性为一体,成为表达中国人色彩意识的程式化绘画语言。

近些年来,在潘絜兹、蒋采苹等先生的提倡下,在日本画和西方绘画的影响下,中国画色彩表现的问题又重新受到关注。潘絜兹先生指出,工笔是相对写意而言,重彩是相对白描、水墨、淡彩而言,工笔重彩就是工整细密和着重于色彩。蒋采苹先生提出,重彩一词是传统的工笔重彩发展和延伸出的新阶段。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探讨中国画的色彩观念,而且要在重彩画的创作实践上为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开拓新方向。

创作是一种能量的积累,也是另一种能量的释放。在绘画创作中,需要通过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以及画面的整体意识,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受。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对思想的解放、眼界的开放、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来自新事物的不断冲击有切身体会。最初从传统重彩画转向现代重彩画是被重彩的技法语言和画面效果所吸引,想选择新的手法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1998年,在蒋采苹先生主持的重彩高研班上,我与重彩相遇,一晃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的积累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在重彩的色彩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逐渐清晰了思路。我想在作品中呈现一种属于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诗情画意,又不同于当下青年画家们的标新立异,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情感寄托,一种和美的社会氛围。这种美的把握不能太直白、太甜美,我希望通过人物的神情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满足。我又想通过新的语言形式,体现出中国画的现代审美因素,希望自己的创作既有技法语言的丰富性,又具有新时代的人文色彩,这是以创作带动技法语言的丰富,而不是简单地从旧技法到新技法的更新。

十余年的重彩画创作使我对重彩也加深了认识。我认为重彩画材料及技法更为自由,更接近当代生活,更能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感受。

在绘画技法上,工笔重彩也好,青绿山水也好,多以草色打底铺垫,再用石色层层渲染,或平罩或分染,以工整细腻不留笔痕为上。无论用色如何浓重鲜丽,总不能夺去线的地位,最终必须受线的节制约束。笔为墨帅,色为线辅。这里有主从之分,不可逾越。这样的制作过程逐渐形成一套程式化的绘画语言,它是一个时代的审美范式,也是这一绘画语言的经典呈现。而重彩画的表现在线与色的表达上则宽泛了许多,它甚至能够完全突破线的束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的作用。在表现技法上可见由笔形成的笔彩、笔触,色彩的薄涂和厚用等绘画质感,以及颜料的粗粒子与细粒子的对比变化带来的美感等,在所使用的工具上也不仅只有毛笔和排刷笔,还有作肌理的磙子,撒云母的筛子,以及贴金银箔时使用的各种工具,都使绘画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与丰富。这种状况催生了诸多新的表现技法与表现样式,因此在重彩画创作过程中技法没有一定之规,只有无限的潜力有待于新人的探索,这既能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又为传统技法注入新的活力。

但是,绘画艺术决不等同于材料和技法的堆砌,无论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都是画家对客体对象观察体悟后,所反映出的精神世界。因此,中国的重彩画应是用颜料(墨也是一种黑色颜料)、材料画出来的有意识的色彩,表达的不仅仅是视觉直接可见的真实色彩,也是心理感受到的色彩和想象中的色彩,表现的应是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色彩的文化特征。它不以工具、材料的具体使用所局限,也不只是工笔才可能表现重彩。从这一点来说,重彩更具有现代意义,更能自由地发挥绘画主体的创造性。

相对于中国文人画,重彩画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装饰性,更能展现当代多姿多彩的生活,适应人们崇尚自由的心理,这也是重彩画在中国发展比较快速的原因。目前重彩画的创作呈现出画法多样、色彩丰富的整体面貌,但除了新材料、新工具、新形式和装饰效果较吸引人外,在张扬重彩的文化特质上还做得很不够,中国重彩画里的日本趣味、西方痕迹还很明显。

中国重彩画的成长初期得益于对外来绘画的学习和借鉴,因而在创作中我们不能保守,要向一切可以借鉴和吸收的文化学习,无论是日本绘画还是西方绘画。但是学习他人之长的目的是回到本土,借鉴也不是照搬,因而不能迷失创作的方向,重彩画创作要具有中国面貌和中国文化精神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何强化中国画的中国文化精神,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重视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学习。在传统绘画思想中有许多可以古为今用的理念,在传统绘画的技法中潜埋着许多有待开掘的积极因素,只有下功夫进行重新发掘和整理,才能走出目前创作的困境。

二是要注意传统色彩观念与现代色彩观念的融合,对色彩中的构成关系、肌理关系、对比关系、冷暖关系等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在作品中表现出现代意识下的审美趣味,带给观者更丰富的心理感悟和视觉感染。

三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认识现有的社会,了解我们自己,更好的从生活中总结和探索新的规律。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教学目标的异构。对语文课来說,课文文本本身蕴含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给教师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广阔空间。特别是在重难点的确定上,不同的教师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见解。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有的教师侧重于场景对比把握人物形象特征,有的教师则侧重于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特征。在不背离文本的基础上,应该允许教师进行多元的解读。

2.导入话题的异构。语文课的切入话题是同课异构的重点之一,可以说没有话题的选择就没有同课异构。再举《孔乙己》教学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孔乙己的语言入手分析人物,可以从众人的“笑”入手深入剖析,也可以从旁观者“我”的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有的教师甚至别出心裁地从对孔乙己“手”的几次描写切入,引导学生去把握人物命运。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切入话题的选择上体现最为突出。

3.教学环节的异构。教学流程的求异是最为外显的,有的人喜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有的人喜欢设置悬念问题引路,有的人喜欢直入中心深入探讨,有的人喜欢逆流而上追根溯源。教学中,只要教学流程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是值得提倡的。

4.教学方式的异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方式也是“求异”的重要层面。有的教师喜欢精辟的讲解,有的教师善于抽丝剥茧的追问,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教师重视小组学习、伙伴学习。不同的活动方式,课堂的气氛也不一样。有的课堂热闹非凡,争先恐后;有的课堂严肃沉静,学生深入思考;有的课堂活动丰富,唇枪舌剑。凡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的活动方式,就是有益的。异构的角度和方式当然不止上述四种。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异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应该时时和有责任心的课堂教学如影相随。一个教师基于不同的积累,在自己不同的教学年段,在不同的课堂里,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如果没有在教学内容或形式方面自觉进行“异构”的意识,那么他的教学势必是僵硬的、程式化的,而且是不负责任的。然而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自己其实在进行着“同课异构”的劳动,这种个体的“异构”便不曾被提到一定的高度,供审视和研究了,也就是教学的不知不觉罢了。

1.不要把“异构”课上成竞赛课。

许多教师听说有“同课异构”活动,总会带着十分的好奇心前往“观战”。听课之前,就极主动地把自己设置成评判者的身份,听完后肆意评论一番,有的专家级别的“观战”者还要写出洋洋洒洒的文字来评判胜负。于是,开课教师就成了鲁迅先生说的“示众的材料”,听课教师成了或“酒醉似的喝彩”或“架起两支橹”“骂着老旦”悻悻而去的看客。这种看客心态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上课教师的“PK”心态。

作为教学研讨实践者的上课教师更不应该抱着赛课、评比的态度,而应作为教学研讨的实践者,意在切磋,取长补短,场上其乐融融,场下把酒言欢。如果抱着你死我活的心态,就一定会走火入魔的。

2.“异构”不是“构异”,不能过火。

一味希望以“异”取胜而走火入魔者,难免陷入“构异”的歧途。殊不知“异”字在字典上有很多种解释,例如“不同”、“其他的”等,用来诠释“异构”挺好。倘若偏要用另外的意思来诠释,构出“奇异”、“怪异”甚至“变异”的东西来,让人惊异、诧异,则显然违背了初衷。

有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水调歌头》,讲到“把酒问青天”,别人都让学生体会苏轼此时的心境,他却忽然问学生:“这苏轼把的到底是什么酒?可能是白酒还是红酒?是低度酒还是烈性酒?把酒的姿势会有哪几种?”还有一位教师上《与朱元思书》时突发奇想,有了“超乎想象”的“发现”。“发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个名句还可以倒着过来欣赏,还能把它解通,解出新意来!这种为“异”而“构”,实在令人惊悚之至!

“同课异构”的一些尝试。

1.独立备课写教案,自己上课拍录像——看教学语言是否罗嗦,自我照镜子。

2.甲老师备课,乙老师拿着甲教案上课——看可否有效操作。

3.用名师录像上课——看是否适应本校学生,看是否有实效。

4.看外校教师上课录像——练习如何评课,现场解说评课。

5.几位教师在平行班同上一课——看教学创意活动设计(展示不同教学风格)。

6.几位教师在不同年级同上一课——看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上述设计是基于师本教研的考虑: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教学评论为着意点。

我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篇4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游戏: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也可能是别的惩罚。你有三种选择:(1)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2)也可以不打开信封,(3)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究竟作何选择?不打开信封,就意味着一切在停滞不前。这样尽管无风险,可是机会会悄然滑过。原地踏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倒退。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把发展看成是现实的突破,好比那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对现状的突破。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创新是一种挑战,更多的是机会,是企业生命的延续。

什么是创新?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主要是服务创新,其次是围绕服务的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然而要在上述创新方面有突破,观念和思维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维。若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每年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创新。

如何创新。首先,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平安将创新作为企业价值观之一,平安团队价值观--“团结、学习、活力、创新”;平安经营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新、人新我恒。

其次,企业具备鼓励创新的开放系统,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营造集思广益的氛围,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鼓励并善于采纳下属意见,员工普遍习惯于采纳同事的意见。我们建立的QC成果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是最好的方式。

第三,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倾斜。创造本身需要投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更需要大投入。比如为训练员工创造力所花的费用。

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不封闭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加强训练,学会创造方法与工具。

我对“创新”的认识

人类似乎有一个癖好:但一个极具指导意义的重量级说发布摘一起人们的注意时,便需要提出一个类是与此说法的另一说法,已引起对这一说法含义的重新思考。“创新”的提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并取得进步。“创新”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或刚从实验室发明的理论。创新其实是教你如何成功的学问,是指导和实现发展的学问。

就像牛顿说他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创新也许要基础,厚积方能薄发嘛!而这基础应该是对人类所创造优秀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糟粕的总结与反省自戒。

没有实践,便不可能有创新。这几年来“创新”一词用得很频繁。天天讲创新,人人要求创新,可是究竟这个社会是否因为人们在嘴上念叨着“创新”而进步呢?我看未必。任何成功都是实践者,相反地,任何夸夸其谈者的“创新成果”就想他夸夸其谈时嗓门中所发出的声音即刻消失一样而孱弱无力。

创新要有创新的敏感。这个敏感是可以建立的。多观察,而且要仔细观察,它能为“创新”提供第一手的感性资料,多思考,更要深入思考,建立在观察为基础上的思考为你提供创新的火花。

创新的结果需要实践来检验。变化不等于发展,改变也不能同改进划等号。若所创之“新”与客观规律是冲突的,那它注定是要被现实所抛弃。创新应立足当前现实并着眼于这一现实。披沙拣金,现实是一把筛子,实践便是执筛者,筛上所存留的便是“合格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是驴是马,拉出去溜溜。

要创新,你须接受别人的创新。别人的创新成果是一个你创新所需的最新鲜的基础,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所以更应加以关注。这就要求创新要与时俱进。

创新,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尤其是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词时时撞击我们的耳膜。但是,创新,其丰富的内涵,却是许多人尽其一生孜孜以求,也未必可以充分了解的。朋友,你认识创新吗?

创新其实是一个梦想。

中国古代曾有一个人,背负纸做的翅膀,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高高的山崖,希冀像鸟儿一样飞翔在晴空。在粉身碎骨跳下的一瞬间,他是否隐约看到了碧空中可以自由翱翔的飞机?

英国有一位作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尽情幻想,将热气球、潜水艇、电报提前了几

十、甚至几百年带入我们的生活。在凡尔纳下笔的一刹那,他是否已经预先看到了遥远的未来?梦想标示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为创新提供源泉。创新从梦想中蜕变,以梦想为根,受梦想浇灌。像永不失天真的爱因斯坦吹出的肥皂泡,在空冥的大地上,不断破灭又不断上升。

创新需要怀疑与批判。

怀疑是创新的萌芽,批判是创新的成长。在怀疑中发现错误,在批判中改正错误,创新才能完成。然而怀疑的精神、批判的勇气,人们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

1543年的春天,人们震惊了,一个人,他居然宣称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上帝啊!让这个人不得好死。人们肆意地嘲笑,诅咒。

终于,诅咒灵验了,六十七年后的一天,在美丽的罗马鲜花广场,那个虔诚地捍卫并发展了太阳中心学说的布鲁诺被高高地绑在十字架上。一个火把投向他,烧焦的肉体发出一阵阵异味。死亡的气息在游荡。突然,一个声音从那扭曲的身躯中迸发出来:“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

是的,火并没有征服他,那愤怒的火焰,那毁灭的火焰,只能把挂在伪真理脸上的面具烧焦。弥漫在鲜花广场的灰烬不愿散去,它要告诉我们:创新,踏着用生命证明了的怀疑与批判,终究会打破传统的桎梏,得到永生。创新要求深刻。

我们都知道,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美谈。可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那可爱的孩子也不自觉地运用着浮力定律。然而,后者只被当成一个睡前故事流传于孩子们的枕边,前者却孕育了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有时候,创新并不是很难,说不准什么时候,一个思想的火花闪过,创新就来到眼前。可火花不能长久,创新却要求永恒。于是创新要求深刻的思考,追求本质的东西,要求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挖掘它具有的创新意识。

然而挖掘不是最难,最难的是那意识的产生。你一定游过泳,一定玩过水,你一定感受到过水的压力,但你能说,你可以造出浮力定律吗?甚至你敢说,会想到用水来称象吗?恐怕不敢吧?生活中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你经历时,就已触摸到创新的边缘了,然而我们却没有那个观念,有意识地将创新完成。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知识仍然贫乏,也许我们不能有多少伟大的具体的创新。但是我们一定要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这意识中包含着许多内容。首先,我们要学会梦想,学会不为现实堵塞我们的天真,不时地做一做童年的梦,想一想飞上火星的浪漫,想一想生活于外太空的美妙。不要只盯着别墅、跑车,做物质的奴隶。然后,让我们学会怀疑与批判。不要吓倒在老师那威严的面孔下,不要认为凡是印成了铅字的东西就是真理。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相信自己,坚持怀疑,敢于批判,不惧权威,方显英雄本色。再次,让我们深沉一下,稳重一点,不妨压抑一下青春的律动,多思考一些东西,多研究一些学问,不要有了一个奇特的创意,一个未闻的发现就妄自高兴,而到实践时却束手无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对专业中新事物的敏感度。伦琴因为一张被感光了的底片,意识到X射线的存在,最终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奖,牛顿因为一只落下的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他们对于专业的敏锐,是我们在学习中真正要掌握到手的知识。

我对我的自我评价和认识 篇5

转眼大学已经过去了三年,回顾三年以来的自己,与刚进大学相比较变化很大。

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是我人生的关键点。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都使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刚进入大学,感觉到非常的迷茫,也许这是在高三每天绷紧的弦终于放松的缘故,没有把自己的时间充分的投入到学习中,因而在大一成绩上在班级处于中等,不太理想。进入了大二,我才明白,我要干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我努力学习,终于在大二学年获得二等奖学金。当然,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一些课外知识,在除学校开设的课程外,我还自学了Photoshop,C语言,办公自动化等知识,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想上,令我最自豪的事情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我顺利的加入了共产党,并且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感觉就象在自己的生命上添上了神圣的一笔,转化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我,在督促我,在时时刻刻的检查我,让我在思想行为方面能够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为社会为学校为同学为身边的人做事不再是觉得是一种累赘,而是很乐意的去做并且能够得到满足和快乐,不会去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少管。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这几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同样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工作方面,我参加了院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系学生会,作为班干部,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很好的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生活上,我生活俭朴,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多参加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同时,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平易近人,待人友好,一直以来与人相处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

我所学的专业是化学师范,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平时,我会以一个准老师的身份要求自己。

当然,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学习上,经常容易浮躁,静不下心看书。在工作中,很多事情不能考虑充分,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欠缺。

我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和体会 篇6

我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

一、健美操的概念

“健美操”的称谓很多,在世界各地,通常叫“阿洛别克”操,是英文“aerobic”的译音。它是有氧,需氧的意思,所以也叫有氧体操,健康舞等。健美操较其它运动具有趣味性,娱乐性,首先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改善心肺功能。塑造各局部的肌肉形态。使体型达到一种“完美”。简单说,伴随着音乐,把动作进行科学的编排,可以使身体既健康又美丽的有氧训练称为健美操。

二、健美操的起源:

健美操的起源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古印度也不例外,它的瑜伽术崇尚运用意识对肌体进行自我调节,健美身心,延年益寿。而17至19世纪欧洲各国的各式体操也是健美操发展的基石。现代健美操首先是在美国兴起的,1968年,美国太空总署的医生古柏博士把健美操列入太空人的体能训练内容,好莱坞著名影星简“方达的《简”方达健美术》又使健美操的推广与普及起了巨大作用;各种体操流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动作技术是现代健美操发展的初级阶段。

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性健美操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但正式推进是在1982年底,近20多年来,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健美操已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三、健美操的分类

如果你在深入去了解,你会发现,健美操还分为健身性健美操、表演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另外,根据练习者年龄特征分为老年健美操、青年健美操、少年健美操、儿童健美操、幼儿健美操。根据练习形式分为徒手健美操、持轻器械健美操和利用专门器械进行练习的健美操,如哑铃 操、实心球操等。按人体结构区分,为颈部、肩部、腰、腹、臀等部位的健美练习。而我们在课堂上学的,大多数是健身健美操。而街舞,踏板操,搏击操,高低撞击舞步,等都在健美操行列。

四、健美操的功能

1.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发育,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可以加强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青少年在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2.使心脏功能加强,使心肌纤维变得强壮而有力,一般情况下,心脏每分钟输出约5公斤血液,运动时可达到40公斤。呼吸加深,次数减少。可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呼吸功能好,对青少年保持旺盛的精力十分有利。

3.强壮消化系统,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加速。另外,做健美操时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上下移动和腹肌的激烈活动,对胃肠道起到按摩作用,从而增强其消化系统的功能。

4.提高青少年观察与模仿动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气质,提高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并使青少年学会如何锻炼以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5.对心理锻炼的价值十分明显。伴着节奏欢快的乐曲做健美操,产生一种手舞足蹈、向往和追求美的心理趋势,感受到愉快的情趣,培养和帮助孩子进入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6.通过有氧代谢运动来消耗掉身上多余的脂肪,利用舞蹈的形式,通过对全身各主要部位(即头颈、肩、胸、腰、髋以及上下肢部位)进行刺激性练习,来减少和控制皮下脂肪的增长,达到减肥的目的。

我对健美操运动的体会:

大学体育本着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机体素质的原则,为我们设立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形体、太极扇、健美操等项目。作为大学必修课的体育对我们身体素质的锻炼是很有意义的。我在大二选择了健美操,起初我对健美操并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它是一种与音乐有关的体育项目,可以修塑我们的形体,陶冶情操,培养韵律感,并且对肢体的协调能力,肌肉拉伸等有好处。随着我对健美操的学习,我逐渐加深了对健美操的认识,学习到了一些有关健美操的知识,掌握一些学习健美操的基本方法,对健美操有了更深的体会,对健美操的喜爱与日俱增。

健美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我已由开始的不会任何一个动作到已经能够完整地完成一套动作。开始时,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动作不规范,节奏掌握不好,衔接不连贯等。我没有因为困难而减少对健美操学习的热情,而是更加努力地练习,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做到能熟练、标准地完成每个动作。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她们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和努力刻苦的学习态度,使我对自己的学习也没有放松,我们总是互相纠正,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老师对我们所做动作的肯定与鼓励,使我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老师的动作做得标准并且优美,她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的老师,她严格要求我们的动作,主动与我们沟通,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从她的身上学会的不只是健美操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关于仪态姿容,为人行事的准则等。

健美操的学习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健美操塑造了我的形体美。“形体”分为姿态和体型。姿态即从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而体型则是我们身体的外形。良好的身体姿态是形成一个人气质风度的重要因素。健美操练习的动作要求和身体姿态要求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状态要求基本一致,因此,我感觉通过一年的健美操学习改善了很多不良的身体状态,形成比较优美的体态,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较良好的气质与修养。健美操练习还可消除体内和体表多余的脂肪,维持人体吸收与消耗的平衡,降低体重,保持健美的体型,我感觉我的体型向美的方向有了一些提高,有提高就说明有作用!

其次,健美操增进了我的健康美。“健康”即生理功能正常、无病理性改变和病态出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健康”,而兼备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健康美”是一种积极的健康观念和现代意识,一个具有“健康美”的人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可轻松应付日常工作与生活外,还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社交、娱乐及闲暇活动,亦能自发地处理突发的应激状态。

再次,健美操缓解了我的精神压力,娱乐我的身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和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

我对美国艺术的感受 篇7

28年前, 1979年初, 约翰·蕾伯德·柯恩女士在中央美院旧礼堂为全校师生开讲“美国美术史”, 并播放18世纪至19世纪的美国艺术。据我所知, 那是1949年以后第一位美国人在北京公然展示美国艺术。

假如我没有记错, 27年前, 1980年, 一位高大的女士, 据称是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领导, 又出现在中央美院旧礼堂。她没有讲演, 没有展示幻灯片, 只是惊异而好奇地打量挤在她面前的上百位“文革”后第一批红色中国的艺术学生, 就像我们也惊异而好奇地看着她。

26年前, 1981年, 波士顿美术馆有一小批藏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我记得其中有一幅杰克逊·波洛克的油画。那时的中国人从未见过一件来自美国或西方的抽象画或行动绘画。

25年前, 1982年, 我到纽约去了, 从此被美国和美国的艺术淹没———直到今天, 我仍然无法对我自己说:什么是美国艺术。

在五千年文明与两百多年历史之间, 我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比较中美两国的艺术, 也难以在中美两国之间分享相似的文化经验———在中国, 我很少有机会看到华夏古典艺术的完整收藏, 在美国, 我却看到了世界各国的艺术。这些艺术在时间上从古希腊到后现代, 在地域上包括埃及、中东、南美、非洲、日本、印度和俄罗斯。是纽约, 带着我开始了世界艺术史的漫游———我愿意告诉在座的美国朋友, 我的中国美术史启蒙课堂, 就是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在那里, 我开始领教什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

此外, 在纽约, 我大约连续参观了九届惠特尼美术馆双年展, 据说, 只有入了美国国籍的艺术家才能参选这项双年展。但我发现其中一半左右的艺术家祖籍属于世界各地, 有阿根廷人、越南人、罗马尼亚人、阿富汗人、埃塞俄比亚人、韩国人、波兰人、柬埔寨人……当然, 还有祖籍西欧、南欧与北欧的美国人。

我最感兴趣的两位美国艺术家也不是美国人:马塞尔·杜尚是法国人, 安迪·沃霍尔是保加利亚人。

奇怪!所有这些不同族裔的艺术家, 共同创造了“美国艺术”。他们各自的作品毫不相像———譬如爱德华·霍珀被称为“波普艺术的祖父”, 却与波普健将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毫不相像;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和库艾·通布利的极简主义, 也毫不相像———但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如果出现在别的国家, 我想我能立即辨认:那是“美国艺术”, 一如纽约一点也不代表美国, 可是只有美国才会诞生并成全纽约这样一座大都会。

过去20多年, 我见证了来自世界各国包括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如何被美国接纳的过程, 并通过他们, 有效地影响各国的现代艺术, 尤其是撒播艺术自由的价值观———但是“艺术自由”在美国并非从天而降、理所当然。过去一个世纪, 美国艺术家和美国的美术馆, 曾经为了艺术自由而不断斗争。上世纪50年代, 纽约现代美术馆曾经致电毕加索, 请他声援美国的艺术自由, 被毕加索拒绝;70年代, 艺术家曾经聚集在现代美术馆门口的第53街, 躺在地上, 昼夜抗议示威;90年代, 当英国萨奇收藏展在布鲁克林美术馆展出时, 纽约市长和公众由于宗教原因反对某些作品, 在美术馆门口和媒体上持续发出两组尖锐的对抗的声音……

因此, 美国艺术对我最可贵的教育, 不是艺术, 而是怎样做一个艺术家。各种各样的美国艺术告诉我: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美学、观念, 都很重要, 但最最重要, 并且也许是唯一重要的, 是你必须听从内心的自由———我知道利昂·戈卢布说过:我试着让自己的作品无人问津;我记得菲里普·加斯东放弃抽象表现主义作风后, 曾长达十多年没有画廊愿意经营他的作品;而当理查·谢尔的大钢板极简雕刻被纽约市政府撤除后, 他撕毁了他的美国护照……

这些美国艺术家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们以自己的独立和叛逆, 证明什么是美国艺术。我在纽约从来没有成功, 从来不曾进入主流, 但没有一个城市像纽约那样教会我、鼓励我:忠实自己, 和自己相处, 做一个快乐的艺术家。

我对文学翻译的一些感受 篇8

接到这个会议通知时,我心里是有些犹豫的,到底要不要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来面对这么多的汉学家,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翻译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会议主办方一个主要动机就是推荐一些中国作家,来引起翻译家的注意,接受他们的挑选。

有些情形下,等待被关注被挑中并不是一种特别美妙的感觉。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翻译这件事的感觉可能比别人更为复杂。

在每一部关于中国抗战的电影电视中,几乎都有一个翻译的形象出现。穿着中国的便服,戴着日本的军帽,传达的也总是来自侵略者的不祥的消息。我从刚刚看得懂一个故事的时候开始,耳濡目染的就是这样的关于翻译的漫画式的形象。这自然是创造性疲软,思维方面习惯性懒惰造成的结果。因为我们知道翻译不都是这样的形象。早在我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就已经熟悉另外一种翻译的形象。那时,我生活在一个以嘉绒语为日常语言的村庄。人们用这种语言谈论气候、地理、生产、生活,以及各式各样的,简单的复杂的情感,当然还用这种语言谈论远方。那些我的大部分族人从未涉足过的,却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远方。我所讲的这个嘉绒语,今天被视为一种藏语方言。而很多的远方,那些人群讲着另外的语言。近一些是藏语里另外的方言,再远是不同的汉语。在我的家乡,他们的确把汉语分成不同的汉语,前些年,一个老人对我谈我的爷爷就说,那是个有本事的人,他会讲两种汉语,甘肃的汉语,四川的汉语。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和收音机里时时响起的普通话。那时,我们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就有着能程度不同地操持别种语言的人,有他们在,两个或更多只会一种语言的人就可以互相交换货物,交流想法。这些会别种语言的人,往往还能带来远方世界更确实的消息。在我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中,这些会翻译的人是一些形象高大的人,他们是聪明的人,他们是能干的人,是见多识广的人。他们和抗日电影里呈现的翻译形象完全是天壤之别。那时,我还没有上学,但我已经有了最初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个乡村的口语翻译家。

后来,村子里有了小学校。我上学了,开始学习今天用于写作的这种语言。那时,我小小的脑袋里一下塞进来了那么多陌生的字,词,还有这些字词陌生的声音。我呆滞的小脑袋整天嗡嗡作响,因为在那里面,吃力的翻译工作正在时刻进行。有些字词是马上可以互译的,比如“鸟”,比如“树”。但更多的字与词代表着那么多陌生的事物,比如“飞机”。还有那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我那建立在上千年狭隘乡村经验的嘉绒语中,根本不可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表达,这是我最初操持的母语延续至今的困境。即便这样,我也骄傲地觉得我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可能比以前那些乡村翻译更出色的翻译家。

是的,当我在年轻时代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很多时候都觉得,我不是在创作,而是在翻译。这使得我的汉语写作,自然有一种翻译腔。我常常会把嘉绒语这个经验世界中一些特别的感受与表达带到我的汉语写作中间。当小说中人物出场,开口说话,我脑子里首先响起的不是汉语,而是我刚开口说话时所操持的嘉绒语,我那个叫作嘉绒的部族的语言。然后,我再把这些话译写成汉语。自然,当我倾听那些故土人物的内心,甚至故乡大地上的一棵树,一丝风,它们还是会用古老的嘉绒语发出声音,自然,我又在做着一边翻译一边记录的工作。刚刚从事这种工作的那些年,我有时会忍不住站到镜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变成了电影电视里那种猥琐的日军翻译官的形象。还好,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我在镜子中表情严肃,目光坚定,有点像是一个政治家即将上台发表鼓动性演讲前那种模样。

到20世纪80年代到来时,我和这一代作家一样,开始了贪婪的阅读。而且,绝大部分是翻译文学。从乔叟到爱伦坡,从托尔斯泰到马尔克斯,从惠特曼到聂鲁达,从庞德到里尔克。一度,他们的经验曾经显得比杜甫和苏东坡还要重要。我们记得那些作家诗人名字的同时,也记下了一些翻译家的名字。他们把整个世界带到了一代不懂外国语的中国作家面前。使我们得以从一开始,就以歌德所预言过的那种世界文学的标准书写自己的故事与经验。虽然,这些年有一个来自歌德故乡的汉学家总在说,中国这些不懂得外国语的作家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这引起了一些作家的愤怒。但这对我没有影响。因为从我写作的那一天起,我就只想过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作家。而不是某一民族的,某一国度的作家,自然,也没有想过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世界的作家。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最具价值的工作,就是大规模的翻译。通过翻译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表达而全面刷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汉语这种语言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嬗变,新的词汇,新的语法,新的修辞,也基本是借翻译之功才得以完成。

更早一些,从东汉到唐几百年间持续不断的佛经的翻译也极大地改变了汉语的面貌,丰富了汉语的内涵与表达。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表达中,中国文化总被描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正是大规模的翻译突破了这个一度高度闭合的系统。今天,随便走进中国任何一家书店,任何一座图书馆,翻译外来图书之多,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也许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肩。翻译图书的数量与图书总量的比例,也不妨看成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开放程度的可靠指标。

仅就文学来讲,没有翻译,世界文学的版图就难以完善。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就,如果没有翻译的推动,也是根本不能想象的。所以,我对翻译这个事业,以及翻译家是信任与尊敬的。

但我又不得不说,这种对于翻译的依赖与期许是在阅读各种外语译为汉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而今天,我们这些人在这里聚会,要做的工作是推进汉语文学作品往外翻译。一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那些翻译的反向的翻译。一种文化输出。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件向世界敞开,与世界对话的努力。这件事情到一定时候就必然会发生。通过持续不断的翻译,我们知道了整个世界,现在,这个翻译要转换一下方向,要把汉语译成各种外国语,也让世界知道一点中国。通过文学翻译让世界也了解一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中国的事,中国人的情感与心思。这是这些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努力中的一个部分。这十多年间,我也有少数作品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在国外发行。我也随着这些书去到一些国家,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好奇的游客。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过程,但当最初的兴奋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中国文学的翻译可能并不如自己最初所期待的那样,一路都是友善的鲜花与掌声。因为我们所遇到的汉学,遇到的翻译,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汉学,也有各式各样的翻译。我的情形更为特殊一点,我还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藏学。如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部分,那么藏学也是汉学的一个部分。但我常常遇到的情形是,说首先藏学不是汉学。那么用汉语写出的藏族社会,也不是真正的这一民族的文学。记得我第一本书在美国出版时,翻译和出版方都抱着很美好的希望,但书刚上市,就遇到了认为旧时的藏人社会是人间天堂的藏学家。他反对写出这个社会的残酷与蒙昧,反对这个社会中人痛苦的挣扎。这样的人在西方社会很有能量,可以使翻译和出版方感到担心与忧虑。也是在一个西方国家,我被一个做翻译的人带去参观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其实,这位翻译是要带我去看这座寺院里正在举办的一个关于中国藏区的展览。那是青藏高原上简陋至极的乡村学校的照片。那位翻译这么做当然有他的用意。他还特意问我有什么感觉。我告诉他:这些学校的面貌确实让人感到汗颜,但青藏高原上还有很多很像样的学校,这里怎么没有?此其一。其二,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把寺庙盖到外国来的人,他们统治青藏高原的时候,竟连这样简陋的学校也没办过,那么他们基于什么样的道德感来办这个暴露性的展览?其三,我告诉这位翻译,我今天之所以能从事写作,并因为写下那些文字而来到他的国家,正是拜我的小村庄里开天辟地以来出现的那所简陋的小学校所赐,让我可以在两种不同语言间不断往返穿越,做重新建设我们精神世界的工作。我在前面说过,那样的小学校培养了我对语言魔力的最初的体验,如此这般把这样的学校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在我看来,不但说不上起码的尊重与理解,而是一种挑衅。

翻译不只是一件匠人般的技术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天然地包含了巨大的技术含量。翻译也跟意识形态,跟文化观密切相关。而被翻译,其实也是一个被衡量被挑选的过程。尤其是这个过程发生在有关中国文学的权衡与挑选时,尤其是有关藏人这个族群的文学表达时,可能也并不完全是基于文学本身的考量。虽然我依然愿意自己的文字可以传播到更宽广的世界,但同时我也知道,这条道路我们遭逢的并不都是同情与理解,还会充满很多困难。

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年也看到被翻译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文学的面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创作者文学的初衷,而去进行某种角色扮演。翻译成外国语的中国文学图景与中国文学本身并不真正吻合。我当然对那些翻译过我作品的翻译朋友们充满感激,但我也不打算试图因为应对翻译的挑选而改变自己写作的初心与路径。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都是有关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语言间的相互的理解与沟通,按佛教观点讲,这就是一种巨大的善业。但中国文学在被翻译过程中还得准备好接受种种非文学的挑战与考验。在我的嘉绒母语中,把翻译叫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舌头的人,在更遥远的古代,一个把大量佛经翻译为汉语的外国翻译家鸠摩罗什,也说翻译就是用舌头积累功德。今天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地方,还筑有一个高塔,人们相信,塔下就藏着鸠摩罗什的舌头舍利。

意识形态标准至上的做法曾经从内部严重戕害过中国文学,那么,今天,在这个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的世界上,一方面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走向世界,但也要警惕来自外部的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文学可能造成的伤害。而在座的翻译家们如果能够坚持基于人,人类,基于文学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家与中国的文学,你们的如簧之巧舌也会在人类交流史上造成一个巨大的善业。

而在我看来,一个中国作家,也只有造就了真正基于中国人感受的文学,基于汉语这种语言,并对这种语言有所创新,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文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学。

我对未来信息化教学的思考和认识 篇9

张亚娜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浪潮滚滚扑面涌来,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正在影响并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乃至师生的生活方式。因此,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并将在较大程度上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也相信,通过长期的践与理论探索,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越来越显现出来。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热潮,作为一个学校应该如何应对呢?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上,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1.信息教育技术给学校带来新的教学环境、新的设备、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支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制度体系。

2.拥有高质量、获取方便的数字教育资源才能有效地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多途径为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鼓励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资源。

3.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体现出来的,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技巧。

4.教育信息重在应用,只有用好、用到位,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发挥。认真阅读认真领悟,每个人看事物和领悟能力是不同的 信息化教育的新理念,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他们不再“憎恨” 课程,不再“讨厌”教材和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的用武之地也随之拓宽了。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篇10

我是很偶然的机会接触陈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的。我的第一个老师是东北形意名家杨俊秀。杨先生70岁那年就去世了。临终前嘱咐我们“练功要注意“养”。怎么养?怎样练才能既保持武术本质又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家拳的“养”?

1998年,亚洲体育节在沈阳召开,年过七旬的著名太极拳名家冯志强老师表演的“混元24式”,让我怦然心动,叹为观止。傍晚我迫不及待地随着几个武友去宾馆拜望冯老师。从那以后,我对“混元24式”发生了浓厚兴趣。看书学、跟朋友学都不解渴,就两次进京去找冯老师,从混元太极功、缠丝功直到推手等都系统地进行了学习。六年来朝夕习练,仔细揣摩。

“混元24式”是冯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练功实践,把心意六合拳的功法融于陈式太极拳而创编的。这套拳法既有陈式太极拳缠丝跌宕,又有心意六合雄浑充沛,见效很快。混元功练3—5个月,就会出现强烈气感,一吸一松之间,带动周身鼓荡,气血直灌四肢。运意念转丹田,可以看到肚皮下面有东西在转。看现在一些陈式太极拳习练者,竟然出现很多心脑血管病的,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练入了误区,追求功架低矮、用力震踏、发劲猛烈,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往往忽视了“养”的修炼。拳谱说:“克敌制胜皆末技,延年益寿不老春”。追求克敌制胜已是舍本逐末,片面追求表演效果则更属缘木求鱼了。冯老师常说: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而“混元24式”却刚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凝神静气地打一套拳,顿感周身通泰,如沐春风。两年下来,我原来的胃病、气管炎,甚至痔疮都痊愈了,尝到甜头,练功的劲头就更足了。

然而,混元太极拳并非只讲“养”不讲“用”,尤其在鼓荡精神、充沛气力方面让人有切实的体会。有人说:“太极像摸鱼”。我觉得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摸鱼不是别人看你盘架子懒洋洋、慢腾腾,而是感觉自己在水中摸鱼的状态,什么状态?摸鱼眼睛要看,更需要皮肤来“听”,瞬间感觉鱼的方位、动向,尽管外形虽缓,内意却高度集中,随时能够骤然发力。所以,混元太极注重内意和精神的调整锻炼。有人说太极的特点是松软柔缓,我说这样理解是片面的,那只是在演练时候给人的外观印象,真正的太极就是松与紧、快与慢、刚与柔的阴阳转换,这些都需要通过意念的训练来达到效果。比如掩手肱捶,重点研究的是蓄吸放吐之间的变化,而不仅仅停留在发力的视觉效果。

“形意讲劲力,八卦讲变化,太极讲虚实”,其实太极、八卦和形意一样最终都是讲内劲,只不过练法不同。混元太极融进了心意六合内功,这样就比别的太极更讲内劲。过去我跟别人推手,关节发僵,周身好象捆住一样,这是练形意过分追求刚劲出现的偏差,尽管别人放不出去我,我也放不出去别人。有时一个虎扑,却不得机得势,有时得机得势了,却又发不出劲来。后来,冯先生告诉我,关键是一个“松”字,即便按形意的要求,顶、扣、圆、敏、抱、垂、曲、挺也就都出来了。形意拳动手讲“硬打硬要”,一般人理解,就是一边挨打一边勇往直前。其实通过混元太极的修炼,就很容易理解“硬打硬要”:就是对方硬了你才打,对方硬了你才要。那么怎样让对方硬起来,我的体会就是问劲要真,有惊咋之举,破坏对方的“松”,才好抓住对方的“硬”,从而沾身纵力,转换阴阳。

光能“松”还不够,还必须把人发出去,这就需要“合”。“引进落空合即出”,究竟怎么“合”?练拳讲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说起来人人都知道,用起来到底怎么才算“合”,就不知所以然了。通过推手实践,我感觉所谓“合”就是劲力的合,劲力要合住,再加上阴阳瞬间互转,才能把人发出去。所以,盘架子注重练习如何随时随地蓄劲,推手就是练习找准机会突然把劲放出去,二者相辅相成。跟冯老师推手,一搭手就顿感失重,为什么?就是因为冯老师身体处处合得住,阴阳转换不为人知,一旦抖发,劲力极大。

形意讲“翻浪劲”,就是海面上骤然涌起巨浪的感觉,混元太极所讲“弹簧力”也基本类似,有一种卷紧了钟表发条突然放开了的劲力。这种劲力怎样练出来?光盘架子是不够的,必须注重混元内功和单操。其实不光混元太极如此,像杨式太极拳的傅钟文等大家都是单练棚挤,一个动作反复上百次,腾腾作响。混元太极同样重视单式的反复操练,反复体会。比如背折靠就要练出定劲、裹劲和抖绝劲来,体会出背靠、胸靠、肘击、裹扔等等技法,才能在推手中得机得势,意动招发。

上一篇:消法 新亮点下一篇:学习笔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