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商业设计(精选10篇)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1
摘要: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 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 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设计,生活环境
一、生态设计的背景
世博会, 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2010年5月1日,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 本次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浪潮已经不可逆转了, 人类建造技术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生活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人类不得不回到“生存”这一根本性立场上来, 反思和考虑居住问题和城市发展的问题。随着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届世博会的建设和一些场馆就将生态设计很好的融入到场馆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中来, 如上海世博会会址的建设,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瑞士馆等等。
二、生态设计及其方法和作用
1、什么是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即是按照自然环境存在的原则, 并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能承载一切生命迹象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把整个人类居住的地方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 把人作为这个系统里面的一个部分, 让他作为整个系统运作过程中主要的服务对象, 让自然界所有的万事万物和谐地共存。
2、生态设计的方法
(1) 生态适应性设计
指适应环境和生态的设计, 包括从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吸取经验, 适应性设计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唯一正确的关系就是与自然相协调, 人去适应自然。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 日本馆“超级纸屋”的建筑结构件就是用纸板加少量的金属件建造的, 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界博览会日本馆用竹编的技术和自然的材质来进行建造的。
(2) 生态补偿性设计
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作用, 必须要进行补偿, 以人工再造第二自然建立城市人工与自然适合的生态系统。这是人类对长期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补救补偿的行为, 是有意识地考虑使设计过程和结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尽可能多地减少, 尽可能减少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措施。
3、世博园里生态设计的作用
本届上海世博会上生态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野生鸟类、野生动植物, 有鸟语花香、粉蝶飞舞的环境, 使人感觉到自然的状态。而世博园里的生态设计不仅是种几棵树, 搞搞绿化, 而是种了树以后是不是能吸引更多鸟类、和昆虫等等, 能否在世博园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才是进行生态设计的真正目的。所以世博园里的生态设计应该是注重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和协调, 以及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 通过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环境等综合治理把世博园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 给世博园期间的游客、动植物以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保证。
因此, 可以说生态设计是本届世博会最为根本的设计方向, 是主角。在这里, 生态设计被很好的运用到建筑和景观设计中来, 被当成一种设计的方法发起到了沟通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桥梁的作用。
三、如何建设生态的世博园
世博园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所以世博园的生态建设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 利用生态的一个基本原则, 就是利用当地原有的要素, 世博会园区附近的人、房子可以搬迁重造再搬入, 但是里面的树木却不可以, 所以必须定位整个区域里面的珍惜树木, 把它的种类、数量和目前状况了解清楚, 使得这些植物能够保留在当地, 另外还要了解整个土壤的特征和适应性, 以后引种的时候就不会引种不适合土壤生长得的树木。
第二, 就是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世博会结束以后, 世博会场还要做到再利用, 要利用这个场地提供给市民更好的环境。
第三, 在“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 场馆空间的生态建设要提供给游览者一个信息, 一个前景就是上海的未来能发展这样的生态环境, 城市能让你非常舒适自然地生活, 世博会区域的生态建设恰好为2010年上海进入真正的生态社会提供了实践和示范的契机。
四、上海世博会中生态设计的具体案例
1、会址的选择
世博会会址是上海的中心区域, 在黄浦江两岸, 面积是5.28平方公里。世博会期间的游客要达到7000万人次, 平均每天差不多要45万人次在5个平方公里面积里游览, 平均每平方公里要承受1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 场地绿化、空间大小包括设施建设诸如吃饭、洗手间、交通问题, 这些都成了环境问题, 所以就必须从生态学上考虑到世博会开场期间为每一个人提供非常舒适的环境。
这也是世博会上生态设计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非常拥挤的环境, 必须要形成不同的立体空间, 要有疏导作用, 要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和地面空间。如利用生态廊道, 通过这些廊道把每一个人群集中在不同的功能区里, 让他们了解不同功能的情况。
在后滩公园, 游客可以看到多种植物、鸟类和多种水生动物, 这些动植物在世博园内的栖息, 不仅是为了视觉的美观, 更是为了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这是极具有前瞻意义的生态修复系统理论在世博园区的现实运用——黄浦江水在进入世博园前, 必须先经过后滩公园这条河道, 在经历了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组成的1.7公里生态净化功能区后, 劣五类的水质可以净化为三类水标准, 极大地改善了世博园区的滨水景观。
2、瑞士馆的生态设计
瑞士馆展馆由底层展厅营造的都市空间和馆顶的自然空间组成。观光缆车往返其间, 给人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悠游的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关系, 强调人类、自然与科技的生态平衡。
瑞士馆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 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最外部的帷幕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 既能发电, 又能天然降解, 帷幕的每一部分都能独立产生和储存能量, 并以LED灯的形式将其利用, 帷幕可以与展馆周围的能量, 如太阳能或者照相机闪光灯产生的光能发生反应, 从而发出闪光。圆柱形展区表现城市元素瑞士馆的第一个圆柱形展区着力表现的是城市元素, 无论从外观上还是音效上都营造出逼真的都市效果。穿过帷幕, 瑞士馆的缆车还将带着参观者渐渐升到瑞士馆的馆顶, 完成一次从瑞士城市到乡村的美妙旅行。
3、主题馆和世博中心的生态设计
主题馆和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会的两座永久性建筑, 这两座建筑的生态设计表现在:
(1) 可持续性
主题馆和世博中心都位于世博园的B片区, 这两座建筑在外观上中规中矩, 与造型不规则的建筑相比, 四四方方的建筑能把表面积减少到最小, 建筑物的表面积越大, 散热就越多, 能耗也就越大。因为主题馆和世博中心是永久性建筑, 所以在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节地、节能、节材。
(2) 推广垂直绿化墙
在主题馆的设计上, 该馆东西立面的垂直生态绿化墙是一大亮点。面积达5000平方米, 利用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阻隔辐射, 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 降低传导, 同时在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 同时形成保温层, 使风速降低, 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这块生态绿化墙面, 既降低了周边温度, 帮游客挡风遮阳, 也把主题馆装点得绿意盎然。
五、总结与展望
人类生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 人类更加努力地改变这个现状, 使城市更加适宜人类居住, 在现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恶化的背景下, 环境设计首先应与准则, 以及考虑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 我们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就会对环境有相应的影响。世博会从来都是思想理念和技术创造的盛宴, 本届世博会的生态设计即便做的再好, 也只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的作用, 毕竟生态设计这条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要走,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将世博会上好的设计理念切实的运用到我们今后的环境设计中去, 我们的设计师最终也是要为人类生活的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杨沛儒:《生态城市主义:5种设计维度》, 世界建筑, 2010年。
[2]杨沛儒:《流动地景:大尺度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 世界建筑, 2010年。
[3]樊青青:《生态设计中的植物造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
[4]石景:《景观生态设计案例解析》, 视觉同盟, 2006年。
[5]世博网, http://www.expo2010.cn/
[6]潘鲁生:《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启示》, 美术观察, 2010年。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2
上海大学一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的师生在此要特别感谢上海大学的唐豪副校长的推荐和关心,我们深感荣幸能以这样的形式全身心地投入到”迎世博”的行列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对口知识,为上海世博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对自身来说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社会实践。
国内学生惊喜答卷
上海大学一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在学院世博项目专门小组的指导下和外籍教师创意性灵感的启发下,设计出一幅幅想法独特、饱含人文精神的惊喜、满意答卷。
09届春季设计班的郑莱子同学颇费心思,不仅将世博元素(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志愿者飘带“心”,海宝,地球廓影等)与中国元素(京剧,面具,水墨画,传统剪纸艺术,中国馆剪影等)、上海元素(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地标,和谐美好等)完美结合,更是将刻章、印唇、涂鸦、拼接等时尚设计手法灵活地运用其中,这些充满想象力兼具“it”感的服装设计,让人真想立刻就能拥有它。07届秋季设计班的刘文君和胡文栋同学携手设计了一套款式新颖的校服系列,将不同姿势的海宝剪影富有动感地运用在服装上,有趣生动,并蕴含着对祖国花朵的真切期盼,希望他们能像海宝一样聪明能干、坚忍不拔而又懂得感恩。此外,这对情侣学生还设计了几款强调拼贴主义的世博情侣装,体现世博“合二为一”的融合主题,他们表示通过这次迎世博活动的参与,不仅对2010上海世博有了东道主的自觉和重视,而且还对中国文化、上海文化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世博会正是体现这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外籍学生乐在参与
在整个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国内的学生创意多多,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教师和学生也颇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其中,融于海纳百川、教学相长的和乐氛围中,一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人文财富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领先气息。美国教师莱曼将自身在中国待了10几年来的经验和感受与外籍学生分享,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素材,比如,来自芬兰的王璐同学表示,在莱曼老师的介绍下,她想到将中国唐装元素运用到了自己的世博设计中,复古又新潮,来自印尼的辜惠玲和来自缅甸的李玉琼同学尽管是新生,尽管设计技能还未成熟,却仍把海外华裔对中国的热情带入其中。另一位受学生们爱戴的瑞典教师艾琳,强调学生要将自己的风格融入每个项目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创造出让人过目不忘的独特设计,来自新加坡的杨芬妮同学就将自己一贯的天马行空思维和可爱风格设计出独特的世博服装。
此外,还有来自日本的久世春子,即使在三年级为毕业秀冲刺的紧要关头仍忙里抽闲投入世博项目,将几年前参加过爱知世博会的亲身体验作为灵感来源。最精神可嘉的是来自塔克吉斯坦的比那孜同学,在自身怀孕期间还亲历亲为地设计了一套世博亲子装,将自己对孩子的期盼和即将要做母亲的激动情怀融入其中。这些外籍学生尽管对中国、对上海还较为陌生,但却包含一颗愿意接纳,和平有爱的心,在课堂上到处洋溢着中外师生互帮互助,交流共进的和谐画面。
浅析设计批评在世博会中的构建 篇3
自1851年在英国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 世博会已经拥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级别最高的展览会。与一般展会不同, 到世博参展的多为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世博会为各个国家、国际组织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在这里, 可以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科技、经济成果, 加强了各国人民间的沟通, 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
设计批评在世博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专业的对世博会展示的一系列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作出评价, 对未来设计的发展提出建议, 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设计批评的初步认识
(一) 设计批评的概念
提到“批评”一词, 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指责、攻击的含义。其实不然, 批评含义对作品的肯定和宣传的意思, 对于优点加以肯定, 并且指出其不足之处。
黄厚石在《设计批评》一书中, 将设计批评定义为“我们把设计作品的使用者与评价者对作品在功能、形式、伦理等各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所作的综合判断和评价定义, 并将这些判断付诸各种媒介以将其表达出来的整个行为过程称为设计批评”。由此可见, 设计批评不是对作品进行抨击、指责, 而是综合的评价, 思考更为全面, 有利于提升作品的价值, 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 设计批评的发展
我国对于设计批评起步较晚, 长时间处于信息封闭的社会, 改革开放后, 国内开始涌入大量的批评理论, 出现了一些批评家。
20世纪80年代, 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外的建筑著作进行翻译, 为我国的建筑理论及设计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001年, 郑时龄编著了《建筑批评学》, 这本书是国内唯一建筑批评教材。
2003年, 南京艺术学院开设了设计批评课程, 进一步推广了设计批评理论。
2005年, 《美术观察》设置了“设计批评”专栏, 对各个设计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争论, 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批评的平台。
2005年, 中国装饰杂志社与大连轻工业学院合办了“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 这是国内首次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进行学术探讨的活动。
2009年, 黄厚石编写了《设计批评》一书, 它是国内第一本设计批评学的专著, 它详细的介绍了设计批评的相关理论。
三、设计批评在世博会中的构建
(一) 设计批评有助于读者理解、欣赏设计作品
设计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设计作品展现给读者, 而读者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 对设计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设计批评可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欣赏设计作品, 提高读者的审美品味。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英国馆的设计获得了好评。读者一开始或许难以理念英国馆的设计理念, 它看上去怪怪的, 看上像是一个长满刺的种子。读者在设计批评的指导下, 解开了疑惑和不解。英国馆的设计独特、新颖, 建筑没有房顶, 外部拥有着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这些触须可以变化颜色, 并且每一根触须都通向一个种子库, 种子库里有至少刘万科活的植物种子。展馆表面还可以呈现展馆内部的活动情况。英国馆的设计是最具创意的展馆设计之一, 它体现了英国人的智慧和英国高速的科技发展水平。
(二) 设计批评有助于设计师改正不足, 不断创新
设计批评在世博会中的运用, 有助于设计师不断地提高自己。批评家不仅可以对设计作品给予正确的肯定和评价, 还可以指出设计中的不足, 指明设计方向, 有利于设计师不断地创新。
纵观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 不难发现其设计思路多数是将中国元素堆积在一起, 缺少创新和突破, 没有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
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 与1988年布里斯班的场馆设计几乎一样, 毫无创新。中华门安装在玻璃墙上, 搭配突兀, 设计欠缺考究。
2000年, 在德国汉诺威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这一届的展会主题是“人·自然·技术: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馆的设计主要采用青铜器雕塑、长城、脸谱等中国元素, 整体视觉效果很差, 牵强的将中国元素混乱的堆积在一起, 既没有体现出展会主题, 又让读者难以体会到真正的中华文化。
2005年爱知县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依旧是采用的中国馆传统元素, 墙上悬挂着十二生肖的图案, 侧面是百家姓的浮雕, 下面装饰着龙纹巨型浮雕。相比较往届中国馆的设计, 此次展会的设计整体视觉效果好了很多, 但是依旧摆脱不了传统元素的堆积。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馆的设计备受瞩目。这一次的中国馆设计相较于以往的设计来说有了很大的突破, 没有赤裸裸的将中国元素进行拼贴, 而是采用隐喻的方式表现中华文化。它的形如冠盖, 层叠出挑, 制拟斗拱。但是用色上依旧没有突破, 如何将我们的地域文化与国际相结合, 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论
设计批评在设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设计创作和设计审美的桥梁, 将批评家、设计师、读者紧密连接在一起。对设计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 批评家为设计师提出指导性意见, 帮助设计师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完善不足之处, 不断突破和创新。读者也在不断地提升审美品位, 理解艺术价值。
2015年, 我们将迎来意大利米兰世博会, 如何更好地将中华文化展现给世界, 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总结以往经验, 我们应该避免陈腐的设计, 摆脱色彩的单一, 设计的无味, 巧妙地将中华文化在设计中展现出来, 让本土文化与国际相接轨。
摘要:设计批评在世博会中的运用, 有利于设计师完善设计中的不足, 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有利于读者正确理解设计作品的价值, 欣赏设计作品, 提高读者审美;有利于批评家发挥正确的社会职责, 批评家有责任正确、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
关键词:设计批评,世博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建中.世博文化解读[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9.8.
[2]黄厚石.设计批评[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8.
[3]吴国欣, 欧操.世博会与展示设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7.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4
民间美术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的世代流传与发展。主要由广大普通劳动群众创造,经过历史的传承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美术形式。它包括民间绘画、民间建筑、民间雕塑、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艺术范畴。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富含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意蕴和美学品格,传承并应用传统建筑元素及其元素文化,民间美术元素体现的淋漓精致。
发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性、民族性的母体艺术形式始终在中华民族艺术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本原文化,具有传统民族文化延续性,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民间美术的载体是民俗社会生活,包含渊博而浓厚的哲学、美学、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文化价值,渗透在自身的社会之中,表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生命多姿多彩。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相互交融影响下,民间美术以新的材料和艺术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涉及工艺品、服装、装潢装饰、建筑等行业,但换“汤”不换“药”。这味“药”就是中华民族的本原文化和本原哲学内核,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竣工于2010年2月8日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一座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展馆,集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文化,并融合多种中国元素,诠释了中国特有的建筑美学,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和精神。中国馆造型借鉴了夏商周鼎器时代的建筑概念,又运用现代技术手法,结合重组、加工、构成支撑的四足充满力量感和支撑感,展出豪放的气质,可谓是建筑界开创性的现代化转译。
中国馆的色彩、斗拱的线型美以及外部轮廓的装饰,展现了艺术之美、传统之美的特征,彰显了它的自信与崛起
1.具有中华民族象征性的色彩——“中国红”
五色之首的红色常用来传达活力、积极、热情、温暖、前进等含义与精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象征着吉祥喜庆的含义。小到过年过节时的鞭炮窗花,大到那面记录着功勋的锦旗,无一不应用着红色。以红色做主体的中国馆墙体,凝结了设计者的聪明和智慧,透出统一沉稳的效果,形成独特的“中国红”理念。
2.被传统艺术“线型美”包裹着的——斗拱造型
传统建筑采用的梁、柱,讲究线条的悠扬、流动和节奏韵律,以线造型,以线传情。中国馆恰恰应用了这种“线”的艺术感染力,外形设计还运用到中国古建筑特有的构件——斗拱。在美学和结构上斗拱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有着显著的地方性和时代性的风貌特征,地位突出,历史烙印十分清晰,是自然科学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必然产物。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3.寓意吉祥的符号应用——“中国龙”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它是民族的象征,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中国馆的墙体下部是取自“九龙壁”的中国龙图案,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照壁形式,以龙为代表的民间美术载体至今任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文化
艺术的学习要从工艺型转向知识型,每种中国元素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及含蕴。这也是中国元素经久不衰的原因。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新的材料和艺术形态相互交融,诠释了东方的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儒学中,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投入与关注。 “天人和一”的现实理性精神观念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往往是在强调建筑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在经济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绝不能遗失民族之本
文化价值,没有“落后”与“进步”的差别。从计划经济转型向市场经济,现代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转型向工业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它的发展需要借助传承的力量前进,传承又需要与创新相结合,只强调创新不考虑传承,民族文化的发展将遭到威胁,就是一种对历史发展产物的破坏。不尊重过去,就难以创造未来,最终成了无根的树,难以茁壮成长。
在这座中国馆建筑中,我们看见了被千百年的历史岁月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元素,生生不息的展现了我们浩瀚的民族艺术,每一件艺术元素都有它与之对应的文化,每一段文化都以它的历史时代、人民作为背景。这正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折射出了我们国家的综合软实力。近年来一些城市建设的热潮中,一座座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被拆除,大量传统民族实物遭受破坏,源于民间的传统艺术面临威胁。因此,我们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绝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我们当代中华人民的职责和使命。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5
1 园区内部空间浑然一体
该设计确定了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地区之间、黄浦江两岸5.28 km2的世博园区。其中核心区域跨浦江两岸,面积在1.2 km2左右,周边还规划有3个辅助区、若干的配套区和风格协调区。尽管地跨浦江两岸而且要素繁多面积较大,但整个园区并无割裂或杂乱之感,而是显得丰富多彩又井井有条,浑然一体,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交通呼应自然地形。
园区内路网充分考虑了自然形成的城市肌理,尤其是黄浦江——她不仅是上海的母亲河,也因其尺度、水上交通作用和自然特性而成为穿过园区的最大自然地标,况且整个园区就是紧靠其两畔而建。园区内东西向主干道道路(及人工河)与黄浦江及其支流白莲泾走向相和谐,这样形成的略带放射状的方格式路网与水道虽然被江流割断,但却是“笔断意不断”地构成了一个向心的完满的“环”,这样一个大尺度的外形流畅的环特征鲜明,十分醒目,连接浦东浦西,不仅极易识别,而且很好地诠释了本届世博会“和谐”的理念,可以说这是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有机结合的成果。
2)虚实要素多样统一。
不论根据世博会期间还是会后城市功能需求,园区内都需要布置大量实体要素(建筑、景观、树木、基础设施等)和空间要素(街道、广场、绿地、水域等),而且根据人流疏散需要、现代技术发展趋势、人与自然接触等现代理念和未来城市多个模块分散式发展趋势,规划采用了多中心分布模式,并对繁多的虚实要素采取了大手笔的全面整合,最典型的有两个:其一,在规划区中心位置浦江两岸设两条南北相对大尺度的步行大道——世博轴,此步行大道南北各半,隔江呼应,两端分别为南、北主出入口,其间串起世博主体广场为首的多个开敞式公共空间;另外,可看出此步行大道与横向道路交叉处采取道路从地下立交方式以保持连续,得以从容布置肌理多变的贯通步道以及由绿茵、下沉式广场、树木、水体、商业服务设施和滨江亲水平台构成的景观空间序列,可见经综合整合这条大道不仅是连通园区内外纵横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一条气势恢宏的视觉通廊,满足功能的同时必将因极大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而成为极具魅力的城市风景线。其二,浦东园区东西方向核心地带依次将国际组织馆、中国园林区、租赁馆区、演艺中心、会议中心、联合馆、中国地区馆区、国家自建馆区等及多个广场整合成一个平缓的“S”形流线,既美观生动又合乎地形,并且因虚实要素有节奏的间隔布置而构成很好的空间序列。
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尺度,“以人为本”的设计观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研究表明:0.9 m~2.4 m为“人际亲切尺度”;12.2 m~22.8 m为“一般尺度”;24 m为“人类识别尺度”,也是亲切空间的尺度。该设计中显然对各类要素的尺度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建筑、景观、广场、道路、绿地等都通过化整为零、推敲组合等手法处理为较小的尺度,从视距、视角、色彩、光线、质感等充分考虑适合人类视觉特征,从而奠定了形成大量亲切宜人的高品质城市空间基本格局的基础。
2 园区与外部城市空间衔接紧密
园区会间是世界博览的舞台,会后更长久的则还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心区,因此规划和设计时显然考虑到使其和整个城市紧密衔接。主要手法有:1)园区内外道路网延续了原城市肌理,因交通更加便利而更加开放、更显亲合,并且和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相连接;2)通过两岸滨江亲水平台和世博轴的呼应、对景,加强浦江两岸的连接,包括功能上的连接、视觉上的连接、景观上的连接。
此外,园区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有助于形成上海完整的城市意象。据媒体调查,公众对上海的印象集中体现在几个区域: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滩、徐家汇、人民广场、豫园城隍庙等老城厢,这几个地区有上海绝大多数的地标性建筑,有特色、有代表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尚未形成整体,笔者认为这也是上海整体意象尚不完整清晰的主要原因。根据上海跨江发展战略,世博园区的选址处于得天独厚的未来的中心城区,与上述大部分地区距离都较近,园区建成后不但可综合利用老城厢和外滩、陆家嘴等金融贸易区,形成上海市新的内容丰富的中心区,而且将在宏观上起到连接浦东浦西、整合其他中心区的作用,从而将有助于形成上海市整体城市意象。
3 交通形成整体网络
交通是整个园区规划的重点。本届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举行,为期184天,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预计将达200个左右,据专家分析及世博网公布的人流数字分析,参观人次预计将达7 000万人以上,平均交通量将达40万人/日,预计高峰交通量将可能达80万人/日,高峰小时甚至要达到20万人次。在如此大的人流集中状况下,如何缓解交通压力,在满足正常的城市功能前提下,保证游客人流集散通畅高效,是首当其冲的重大课题。
为此,据相关资料介绍,世博园区将构筑多模式的现代复合交通服务体系,它是由多层次、多种交通方式构成的立体化网格以轨道交通为龙头,多种交通方式多层次综合运行优势互补。通过对地铁、轻轨、磁悬浮(论证中)乃至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工具的整合,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这一快捷的现代化交通方式优势,而其他交通方式在各层面同时发挥作用,园区出入口众多而且分布均匀、路网脉络清晰、分合得体,从而形成充足丰富而机动灵活的现代化复合交通体系,使来自不同方向、位置的各路参观游客进出园区以及在园区内去往各个目的地均有多种交通方式可选择,可因地制宜、择优而从之,这样大量的游客人流将被成功的分流化解,在园区内有条不紊地通畅流动,必然能保证交通效率。据预计,届时轨道交通占客运量50%,公共巴士占30%,水上交通占5%。
道路交通体系稳健理性、结构清晰,便于场馆、广场、绿化及其他各类设施分区和布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且必然与整个城市交通网相沟通,从而增强城市交通整体的活力。
总之,整个设计各个层面都着力形成整体性的城市空间,这为进一步深化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将对本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的亮点,从园区内部空间浑然一体、园区与外部城市空间衔接紧密、交通形成整体网络三方面就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性作了详细探讨,为进一步深化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空间,交通,整体性,道路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6
关键词:世博会,城市变电站,建筑设计,工业建筑
0 引言
世博会是一次成功的城市建设“试验”。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用地5.28 km2,在世博会举办期间,每天在世博园区内工作和参观的人数和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相当。园区的顺利营运,离不开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周密的细节设计,世博园区内整合的城市规划的诸多元素,如:交通组织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宿设施、景观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等,都有值得借鉴和仔细分析的地方。
笔者主要从事的是城市户内变电站的建筑设计工作,在参观世博会的过程中,园区中的餐饮、电力、制冷、通风等辅助设施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些辅助设施在世博园区内的布局和功能与城市户内型变电站在城市中的分布和作用类似,见表1。
这些辅助设施或相互结合自成一区,或掩映在绿地景观中,或者和园内公共建筑、休憩小品合为一体,是世博会的“绿叶”建筑。
同样,城市户内变电站作为电力、热力、给排水等等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一员,是城市当中的“绿叶”,这类建筑如何与城市公共空间、住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更好的结合,更好的为城市生活服务,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本文对世博园区内辅助设施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城市户内变电站建筑设计的工作实践,总结设计方法,以期对城市户内变电站建筑设计有所启发。
1世博园区辅助设施概况及分析
世博会的规划设计思路是将整个世博园区作为一个城市生活的实验和示范。规划方案考虑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5个层次的结构布局,即:
“园”为5.28 km2的世博会园区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围栏区和围栏区外的配套设施用地;“区”为3.22 km2的世博会围栏区;“片”为5个编号分别是A,B,C,D,E的功能片区,平均用地面积为60 hm2;“组”为12个平均用地规模为10 hm2~15 hm2的展馆“组”;“团”为26个平均用地规模约为2 hm2~3 hm2的“展馆团”,每个“展馆团”可布置40个~45个办展单元。
本文研究的世博园区辅助设施主要包括运营配套设施如厕所、志愿者服务点、空调机房,以及特许经营设施如餐饮、购物等建、构筑物。
2世博园区辅助设施分析
2.1世博园展馆区
世博园区展馆成组团布置,除“一轴四馆”外,所有自建展馆均为临时性建筑,这些以临时展馆为主的区域里,辅助建筑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就近插入餐饮、问讯、厕所等设施。这类服务类辅助建筑外观多采用灰色调,布局方正,与形态各异、色彩多样的展馆形成对比,在世博园区内既不张扬,又易于识别,见图1。
2.2世博园的开放空间和绿地
世博会围栏区的开放空间、绿地贯穿和渗透在各个片区,并通向黄浦江的滨水地带,连接各个出入口,使其发挥步行通道、集聚场所、景观标志和生态廊道等多种作用,见图2。
世博轴、世博公园、庆典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为世博园区内的游客提供了休闲及公共活动空间。这些大部分是永久性的公共设施,遍布其中的辅助设施因地制宜,在细节及空间处理上精巧细致,又不失大方简洁。有利用基地内的老建筑改造而成的配套服务设施,有和绿化、地下室通道、通风设备相结合的休闲座椅,有融入周边景致的电视转播建筑和通风塔。这些辅助设施建筑的精彩设计,使得世博会的开放空间整体感强,空间舒展流畅。
世博园区利用基地特色,建造了大量的滨江绿洲、绿带及景观步道。绿化景观中的世博特许商店、变电站、通风塔都被设计成了建筑小品,工业遗迹也被保留并再利用,成为别具特色的景观雕塑。地坪的管沟盖板在形态组合上也加以设计处理,如图3所示。
2.3对变电站设计的启示
2.3.1模块化设计
园区内大量辅助设施采用了模块化的布局和组合方式。布置灵活,建造、改建及拆除速度快,在使用中易于识别。变电站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变电站建筑内部主要为电力设备房间,在电压等级一定的情况下,设备布置方式、房间大小、所需地块大小都能基本确定,这为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变电站建筑的模块化设计能使建筑更好的与城市环境结合,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各类设施运行提供了方便。
2.3.2与公共空间的多种结合方式
世博园内的辅助设施很多都与公共环境相结合,设置在水池边的通风塔、广场座椅边的空调机,这些综合性的辅助构筑物,不仅没有成为设计的“败笔”,反倒成了环境的有机点缀;耐践踏的草坪绿化深入建筑物底部架空层,不仅巧妙的解决了建筑的防洪问题,还形成了公共活动空间和建筑物间的自然过渡;绿化景观中的开关站、通风口,被设计成了建筑小品,通过绿化景观的处理,掩映在绿树丛中;旧工业设备也被赋予了景观价值,丰富了“美景”的内涵。
城市中的变电站建筑同样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用建筑小品的处理方式来设计地下变电站的地面通风井;将绿化等周边环境要素与变电站建筑进行整合,对环境空间进行细分,通过屋面绿化、基地竖向地形设计等,划分变电站周边的开放及封闭空间。同时,也可以考虑在设计中体现和利用工业建筑的特色,达到独特的设计效果。
2.3.3色彩及材质
世博轴边的通风塔采用了米灰色涂料及深褐色金属百叶的组合形式;世博公园绿地内的开关站及通风塔采用了木色外墙装饰板及深灰色钢结构或金属百叶;展馆区的餐饮、问讯处、空调机房等采用了灰色的涂料、铝合金百叶、压型钢板、网架结构等多样的组合。
变电站建筑可以根据各自的防火要求、建筑特点,在色彩及材质上进行探索和积累。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城市中心区域,选择合适的色彩及材质组合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品质。
参考文献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7
现代生活, 追求时尚与美观的各类产品设计, 随着人们对内心精神的追求同物质生活日益增长, “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应运而生, 旨在将服务设计更多地运用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 为人民提供无差别服务。这里更多地体现了纯粹功能主义, 在设计一个产品时先考虑功能, 后考虑形式。
“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是现代人们对生活需要充满人情味的需求, 希望设计巧思的背后反映了民众生活习惯、审美需求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改革, 促使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建筑设计越发地被人们期待, 设计师需从功能、环保等领域为人们独立考虑, 做出全新的设计。对于世博会来说, 各国的展馆设计是最出彩的, 每一个国家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展馆的建筑设计上, 经济的、政治的、人文的、艺术的都将汇集于此, 不能不说, 世博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展现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对于世博会的主办国, 展览的不仅仅是一国的文化魅力与创意, 设计新兴建筑体现的时代性与自豪感, 世博会给予了主办国一个不出门户就可以向世界展示的机会, 那我们能赋予世博会的是什么?纵观世博会的历史, 从1851年伦敦的世博会开始, 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更促使全世界的经济与科技惊人的发展。然而后来, 人们却为这繁荣的工业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生态环境的极速恶化一直困扰在人们心头, 成为日后百年、千年的难解之题。
因此, 顺其自然的, 自伦敦世博会后, 人们的主题从呼吁和平渐渐转向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先进的科学发明、灿烂的文化遗产、全球无限的信息交流, 都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假如没有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平共处, 世博会中所展示的一切人类文明是否还会存在?
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的“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世纪之交将人类这一共同的、热切的议题推上了顶峰, 不仅仅为了世博会提出这个原则、口号, 更是在实际行动中为人类提供了今后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时至今日, 基于现代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 我们提出了“设计为人民服务”, 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 在这一理念之上, 或许有许多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上海举行的世博会, 主题为“城市, 让生活更加美好”。我相信, 上海所呈现的一切是美好的:在上海黄浦江边中国的种种历史引人回味;今天高速发展的上海展现出蓬勃向上的人文气息;因世博会的开展而焕然一新的现代上海气息。世博会在这片有着它原始韵味的文明之上开创着另一种未来文明。
当我们为了紧跟国际潮流, 花巨资将迪士尼乐园搬进上海, 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向国人宣传;为了在世博会中使上海看起来像座“与时俱进”的城市大都会, 不管不顾地拆除历史老楼而一味建造适合世博会的建筑时, 如此的创意设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现代世博会的初衷。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 主题为“自然的智慧”, 会场从建设设计到各展馆的建造、展示的新技术和传统特色都不同程度地追求一个目标:与自然与地球和谐共处。
为了在世博会上, 让世界各国的展馆展现最完美的自己, 我们广征土地, 拆除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楼;为了显现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 我们费尽心思建立极具特色的各大中国展馆, 是的, 这是展现自我的最佳机会, 然而, 这一切的大动干戈仅仅是为了展示中国所创造的文化魅力吗?世博会后, 大多数的展馆将被全数拆除, 它们就像高级的一次性商品一般, 在人们欣赏完后变成一堆废墟, 似乎只存在瞬间性的审美价值, 再无其他。
我们为世博会而改变城市, 目的是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希望上海的每一位市民今后的生活都因此而更加精彩, 诚然, 在一定程度上, 世博会中所做的一切设计要为人民服务, 不仅仅是给这个城市与人民带来经济效益与机遇, 更深的层次上, 因世博会而新建的房屋、道路、公共设施等都须符合这个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 对城市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 谁又能说“设计为人民服务”的背后, 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呢?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 篇8
千百年来, 各个时代、领域、行业的人们围绕这个话题唇枪舌战, 争论不休, 给了“美”各种各样的答案。黑格尔说, 美是客观的;康德说, 美是主观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美是生活;马克思说, 劳动创造了美;李泽厚说, 主题的实践是美……展示设计作为一门融美学、传播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更要端正正确的美学观。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城市, 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等, 但是, 在2010年的中国上海, “城市”却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含义——“自然之城”。
自然“意味”——展示空间形态的塑造
早在19世纪的英国, 著名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就已经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我国著名学者李泽厚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独特的阐述。从此, “有意味的形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等各个行业中。展示设计是以艺术的表现形式为手段, 科技的实现为前提, 创造出精神与物质并重的空间环境载体, 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
那么, “有意味的形式”在展示设计中的含义是什么呢?2010上海世博会给我们的答案是——自然的“意味”。展示设计为信息传播与交流创造了空间, 形成特殊的“意味”, 这特定的“意味”传达着信息, 实现着商品等交流行为的发生。空间形态是展示表现的主要形式, 设计师通过空间形式表现展示风格和气氛, 也就是“意味”。创造有“意味”的展示空间, 引起受众关注, 有效传达展示内容, 是展览综合水平的体现, 也是展示主题成功表达的关键。2010上海世博会对展示“意味”的定义是自然的“意味”。
远远望去的英国馆像一颗巨大的蒲公英种子在蓝天下静静等待春风的到来。这颗“种子”被安置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 带着一股清新的自然之风来到世博园。简单的外形却承载成千颗种子的力量, 以人化的表现手法营造着一种自然的意味。相比之下德国馆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感动。与它超现实的外形结构不同的是, 德国馆的空间形态在展陈本国高端科技文化的同时, 也不忘自然之美。欣赏过应接不暇的“德国制造”商品, 穿过一条狭长的“时光隧道”, 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高达三层楼的海港空间。斑驳的影子, 安静的蓝色, 以及悬在空间中的似乎可以触摸到的闪闪灯光, 都像是在为人们演奏一曲浪漫的交响乐。公园空间更是人为的把草地的绿色搬到了顶部, 再次警示我们: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 不要忘记自然之美。波兰馆的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 透过有趣的剪纸制造, 波兰人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城市概念。在鸟语森林的自然空间里, 波兰人在微笑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透过层层的剪纸空间, 绚烂的灯光设计把人们带回到了原始的自然空间。这些美丽的自然空间为展示设计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有“意味”的空间形态。此外, 世博园里到处可见这些“有意味”的空间形态。以似“花朵”为外形的俄罗斯馆、以“沙丘”为创作原型的阿联酋馆、以兔子为创意的台湾馆、以冰雪世界为源泉的黑龙江馆等。
空间,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人类不存在时, 空间已经存在。营造怎样的空间形态才能紧跟迅速发展的生活步伐, 怎样的空间形态能够被受众接受是设计师们不断思索的问题。2010年的上海为整个展示界指出了一种新的趋势——自然为美。
自然肌理——展示材料的趋势
材料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发现和利用。材料是展示设计的物质媒介, 是表达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肌理, 通过设计加工而加以利用, 能充分显示其优美的特点。自然材料的美源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 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都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 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而且要使展示设计材料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巡环或重新利用。
上海世博会从主题演绎到场馆建设, 始终体现着可持续发展观, 同时不断向社会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辐射、宣传与渗透, 引领着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万科馆采用了农作物剩余麦秸板材作为外墙材料, 这种板材是一种新型的环保低碳材料。展馆中庭的地板则使用了以竹子为原料创造的板材。不仅是万科馆, 利用竹材料进行展示设计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竹子作为一种禾本科植物, 生长快, 再生能力强, 又低碳环保, 因此被各国设计师广泛使用。走进印度馆, 各种各样的竹元素扑面而来。竹制的屋顶、楼梯、休息椅, 穹顶外覆盖各种本草植物, 楠竹网络与钢筋混凝土配以铜质生命之树, 名副其实的吹来一股清新的低碳之风。挪威馆由来自挪威木材和中国竹子构成的大树组成, 当游客置身于这充满自然材料气息的场馆中进行参观, 品味独特的北欧风情时, 更可以深刻感受到生活与绿色自然的完美融合。
自然主题——展示主题创意的再演绎
创意主题演绎自然文化特色将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趋势。主题创意是展示设计的灵魂。展示主题是展示内容的核心, 是展览者所要传达的理念、思想、精神的凝结, 是所有展示信息共同表达的中心思想。展示主题应当是展示活动对受众最直接、清晰, 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创意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 是一种文化底蕴的闪光, 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定位下, 展示着不同国家、地区、机构的历史文明。虽然各国文明不同, 演绎的“分主题”也不同, 但是在这些“不同”中, 还是很
符号学视角下手机软件界面设计的文脉性
陈琰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063)
摘要:手机软件界面要想设计的更有魅力, 更易于理解以及使用, 需要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现实生活、过去的生活经验这些文脉紧密联系。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于当代手机软件界面的文脉性进行探讨, 以期能够为手机软件界面设计提供一些新的借鉴。
关键词:手机软件界面;文脉;符号学;设计
步入3G时代以来, 手机也早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用于相互联系、传接信息以及时尚娱乐、电子消费等活动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 人们更换手机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市场的需求使得手机已成为产品设计领域的热点, 而且可以预测未来手机的功能将向两个方向发展:新应用的移入, 与现有电子设备的融合。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通过手机界面载体来实现和使用。因此手机界面的设计也就成为手机创新开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如何设计手机界面成为越来越多知名品牌的手机厂商和设计师的主课题。
“i Phone”手机的诞生, 可以称得上是手机产业的一次革命, 它虽然不是第一个引入触摸屏的概念的手机, 但是却是第一个把触摸操作这种体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给用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全新体验, 还革命性地拉近了用户与手机之间的距离, 让对手机一无所知的人, 都能够在手机图形化界面即软件界面中得到体验的快感。而手机界面设计也由此拉开了新的篇章, 以往的手机界面包括硬件界面和软件界面, 以硬件界面为主;而现如今手机界面中软件界面的地位越来越高, 在这个触摸屏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手机软件界面已经能够完全指代手机界面, 手机软
明显的看到“自然”的创意表达。中国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红外观、斗拱造型的中国国家馆, 雄浑有力, 犹如华冠高耸, 以特有的姿态和气势展示着中国文化和气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直接明了, 中国文化含蓄而内敛, 更注重用书画的方式来写意生活。“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 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国馆的屋顶花园设计体现了这一点, 取名为“新九洲清晏”。九洲清晏原为圆明园的景观设计, 设计人员将其“移植”到国家馆周围, 成为国家馆的景观。经过重新设计后, “新九洲清晏”——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 (雍) 的周围, 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 非常值得游赏。另外, 中国馆夜晚的灯光设计也是别具特色, 不但采用了中国古代园林漏窗借景的形式来烘托东方之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还融入了东方绘画中云雾缭绕、人间仙境般的空中楼阁样式, 夜幕来临后, 在建筑物的一定高度喷射烟雾, 以营造出“东方之冠”独有的精神气质。综上所述, 中国馆的设计从各个角度都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自然观。在展示主题创意上, 摈弃了以往膜拜尖端科技的虚假繁荣, 转而追求人类最真诚、最朴实的件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现如今的“触屏时代”, 如何向用户传达图标的功能更是手机软件界面设计的头等大事, 因此符号学在手机软件界面设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文脉 (Context) , 起始于语言学。是在特定空间及历史区域范围内发展而来的, 延伸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狭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脉络”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联系”。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张凌浩教授指出“文脉并不只是指的历史的联系, 还包括现实的联系, 过去与现代的联系。”而这一点在手机软件界面的设计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手机软件界面要想设计的更有魅力, 更易于理解以及使用,
就必须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现实生活、过去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由此可见手机软件界面设计中文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手机软件界面的文脉性。
1.符号与符号学
符号通俗地讲就是记号, 它是一种用来代替其他事物或含义的东西。卡西尔曾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而“记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的一部分, 符号是人类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
在张宪荣教授《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一书中通过一个发信-收信的理论模型来解释人理解符号的过程:在一个符号的视觉传达中, 在发信人一端是编码的过程, 即将抽象的信息根据符号的规则编制成可感知的信文。在收信人端呈现为解码的过程, 用户依据自己的理解对可感知的信文进行信息的重建。
据此分析, 符号包括“能指”以及“所指”两方面, 它所对应的是形式及内容两个层面:代表其他事物的形态是符号的形式, 即符号学中的“能指”;于此对应的是, 符号所指代的价值
自然情感。
小结
2010年10月31日, 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有形的展馆消散, 无形的思想却可以永存。人类发展之初, 总是想尽办法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就在人类文明的辉煌不断显现的时候, 各种生存问题也逐渐被关注, 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之美。因此, 本届世博会“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其实是在赋予未来城市一种新的含义:用一切科学技术去回归自然、建造自然化的未来城市。作为全球性的展览展示盛会, 世博会对展示设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自然为美的设计观也必将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世博建筑背后的可持续设计 篇9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上海世博会每天接待的人数在40万左右。这些游客为了一览心中的国家馆,不惜花费数小时排队。原因在于,本届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采用了不少新科技手段,让建筑物更“环保、绿色、节能”。
其实,本届世博会建筑群展现了建筑行业未来的风向标,这就是“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理念。那么,建筑师如何实现这一理念?
设计理念的突破
除了观众可体验到的世博会场馆之外,正在建设的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也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可实现建筑节能率高于65%,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总采暖空调耗能量的64.5%,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10.4%。它的亮点在于,设计师开始尝试采用可持续设计的方法,通过建筑一体化匹配设计和应用,形成了自然通风、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
“从工程建筑业的角度说,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指设计环节的可持续,还覆盖了从设计到施工、运维甚至到最后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石邢解释说,可持续设计是未来的一个走向,在低碳时代到来之时,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广意义。
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大概是3000亿平方米,这一增速将保持至少10年,而这个数据基本上是美国的4倍。在众多的能耗测算数据中,工程建筑业以近50%的能耗数据“位居前茅”,而可持续设计对于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覆盖,使得它可以成为工程建筑行业节能降耗的重要利器。
此外,可持续设计的出现正改变着工程建筑业的设计业态—传统的建筑设计仅仅只是从空间的组织或者平面、功能等角度来考虑,而日照分析、室内通风分析、能耗分析、人流模拟等方面只是在后期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出现,而可持续设计可以将这些环境因素“前移”到设计环节,从而实现宜居建筑设计的新突破。
在工程师看来,可持续设计不仅仅在工程建筑行业大有前景,它还可以推动制造业的设计变革,在绿色材料分析、制造等方面,可持续设计均有着见涨的“行市”。
在中国,首座申请世界绿色建筑的最高认证——美国LEED铂金证的可持续设计应用典范当属深圳万科总部。这座建筑物由美国当代建筑师设计,我国著名的结构设计大师负责结构设计。通过精心、超前的建筑设计,整栋建筑像一只生物,里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纤维,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
可见,中国的建筑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可持续概念,使其变为现实。
让建筑师自己动手
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虽好,但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建筑师自己做。
“建筑师把一个方案做出来以后,往往需要有专门的建筑技术人员给他们做可持续设计各项指标的评估。而我们希望将来建筑师本身就可以完成可持续设计,而不是只能通过第三方建筑技术人员帮他们做后期的分析评估报告。”欧特克工程师吴琼说。
目前,可持续设计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现。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而且多少都跟实现可持续设计的工具有关。吴琼介绍说,这两个原因一是可持续设计必须要在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在传统的二维设计环境里面,很多可持续设计的分析和模拟是无法完成的,目前BIM在国内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尽管已有不少领军设计单位率先实现BIM试点,但全行业的BIM变革依然还需要时间。二是可持续设计的工具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定制开发。比如像欧特克中国研究院这样的研究单位,需要将更多的可持续设计软件推荐到国内,并结合国内设计界的特殊需求,做出一定的修改。
“中国与国外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可持续设计普及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意识——建筑师本身是可以做可持续设计的,而不是需要后期由其他人递交分析报告。我们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给建筑师这样的工具。”吴琼补充说。
所以,从2009年初起,欧特克中国研究院就开始与东南大学进行基于BIM的可持续设计方面的合作研究,并完成了第一期的合作计划。这包括了确定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的现状以及在国内可持续设计软件的情况,主要是计算机软件的现状分析以及智能化辅助设计软件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据欧特克介绍,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进入第二期,“这是一个比较实质化的阶段,我们要做出一系列适合中国本地的可持续设计的软件”。而这个软件必须要能够解决两大问题: 一个是能够符合中国的可持续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二是把可持续设计做到建筑师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在设计的早期就可以把可持续设计体现在方案里。
链接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防火设计探讨 篇10
1建筑介绍
世博会英国国家展览馆 (下称“英国馆”, 见图1) 是建筑师的首次尝试, 它以打开包装纸的礼物作为设计构想, 这个“礼物”既是功能齐全的展览场所, 又是外观新颖亮眼的艺术展品。建筑高20 m, 占地约6 000 m2, 没有传统概念上的建筑外墙或建筑维护结构, 其承重基础为5 000根亚克力管, 将展馆结构撑离地面5 m高。每根亚克力管就像光纤, 在白天, 能让日光透入而照亮展馆内部;在夜晚, 埋置入每根亚克力管内的微小LED光将让展馆展现出全光谱的绚丽色彩。
“英国馆”的主题是“创意”。创意之馆是一个穿刺了近6万根纤细亚克力管的箱型结构, 建筑外部大量的亚克力管像触须一样向各个方向伸展。每根触须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 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随风轻摇, 会在展馆表面形成变换多姿的光泽和色彩。同时, 展馆表面还可以通过信息和图像的形式传递展馆内部的情况, 使馆外的参观者也能看到馆内的各项活动。展馆内每一根亚克力管的端部将镶上植物种子, 就像保存在琥珀中的昆虫, 向参观者展示生活的潜力, 充分体现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火灾危险性分析
2.1 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差
“英国馆”的主结构为木盒子结构, 该木盒子的内外壳由两层18 mm厚的木夹板构成, 夹层内有保温材料, 其耐火时间仅为0.5 h, 展馆剖面图见图2所示。
木盒子的支承结构为5 000根40 mm×40 mm的亚克力管。亚克力的学名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PMMA) , 根据德国标准DIN4102, 亚克力材料和木材一样被认定为B2级, 即可燃材料, 氧指数仅为17.3。亚克力的透光率达92%, 综合性能在80 ℃时开始变化, 96 ℃时开始发生热变形, 逐步导致整个展馆形变甚至坍塌, 影响人员疏散;同时, 亚克力的燃点为340 ℃, 在一定条件下极易熔融滴落, 当环境温度达到270 ℃时便会分解出有毒气体, 给人员疏散造成很大困难。
由此可见, 馆内、外发生的火灾都会直接、快速影响到该建筑的结构安全性。目前, 世界上以亚克力作为建筑构件的案例可谓是绝无仅有, 国内外与之对应的针对亚克力建筑构件的防火规范或防护标准也都不曾出台。因此, 单纯地对亚克力管采用防火涂料保护来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是不可靠的。就亚克力管的数量而言, 要对6万余根亚克力管逐根地进行防火喷涂也是不可行的。
2.2 安全疏散设计的不足
“英国馆”仅设置了一个人员安全出口, 其室内至展厅出口的最远疏散距离约为16 m, 自此出口, 参观者需再经过一座16 m长的开放式连接桥才能到达地面。其安全疏散设计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 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2个”的要求。
展馆的通道和部分室内空间被划分成两部分, 一侧作为入口, 另一侧作为出口, 形成一个U字形单向人流流线, 安全出口示意图见图3所示。在参观人流密度颇大的世博展览会上, 紧急情况时, 单向疏散极易造成踩踏、对冲等混乱局面。
2.3 电气设备的危险性
基于亚克力材料极好的聚光、导光性能, 设计师在展馆内布置了数量巨大的LED灯, 所有的电流驱动器安置在分线盒内。LED灯也称“半导体照明”, 是不需要钨丝和灯管的颗粒状发光器件, 其实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节能灯, 它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 LED光源具有使用低压电源、耗能少、适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多色发光等优点。奥运期间, 近50万颗LED灯被安装在“水立方”上, 成功演绎了各种主题图案。与“水立方”的安装方案不同, “英国馆”没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外维护结构, 大部分亚克力管将暴露在室外, LED灯将贴着亚克力管安装, 而LED防水性差是户外使用的致命弱点, 尽管其安全温度为80 ℃, 一旦发生短路等故障, 线路瞬间产生的热量或火星仍有可能引发火灾。
2.4 室外的危险源
按照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英国馆”就像一个打开了的“礼物”, 座落在人造草坪这张包装纸上。这么一个灯光四溢的“礼物”的室外也存在着诸多危险。世博会运营期间, 组织者将安排多场次的烟火表演, 溅落的火星、参观者遗留的烟头或者其他外来的火种都有可能引燃亚克力管。潜在的火灾危险使设计师们想到了在室外设置高压细水雾系统进行保护, 但室外的高压细水雾的保护范围仅为地面到2.5 m高的亚克力管, 水平射程也仅为4~5 m, 暴露在建筑外的亚克力管还存在相当大的保护盲区。一旦发生火灾, 亚克力管将可能在短时间内由于软化变形而直接影响馆内人员疏散。
3研究对策
3.1 结构的防护
3.1.1 亚克力材料的燃烧性能分析
(1) 燃烧数据。
亚克力的点燃时间为9.6 s, 表面火势蔓延速度为0.6 mm/s。
(2) Safe公司测试报告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选用20 mm×20 mm的亚克力管作为测试对象。由于亚克力的燃点温度约为340 ℃, 打火机的温度能轻易达到这个温度。Safe公司的实验结论是:
单根亚克力管的点燃性:垂直点燃时间小于10 s, 水平点燃约需24~30 s;
不同方位的亚克力管表面火焰传播及融滴情况:实验从0°、+30°、+60°和+90°引燃亚克力管后发现, 亚克力管的引燃时间可低于6 s, 火焰在测件边缘传播的速度比在表面传播的快, 融滴在燃烧1 min后就会发生, 且不受方位影响, 火焰高度随燃烧长度增加。
亚克力管之间火焰蔓延情况:实验研究了一组垂直与水平间距皆为100 mm (与英国馆实际情况一致) 的亚克力管的火势蔓延情况, 发现火势可能在纵向蔓延, 但不会在水平方向蔓延。首根被引燃的亚克力管在燃烧1 min后, 其火焰就开始撞击上面的管子, 但要4 min后才会导致火势向上蔓延;火势还可以通过融滴向下蔓延, 燃烧发生1 min后开始产生融滴, 之后40 s 左右会引燃下面的管子;当火焰向上向下同时蔓延后, 火势将以更快的速度蔓延;由打火机导致的小火源在燃烧5 min后可蔓延至四层管子, 此时火焰表面传播可达到100 mm。
(3) CHILTRN国际防火公司测试报告中的实验结论。
高压细水雾系统能阻止火灾在亚克力管之间蔓
延和减缓火灾扩展, 虽然测试中灭火系统不能完全扑灭火灾, 但可以大大降低测件的温度, 防止建筑整体变形, 帮助参观者安全疏散。
3.1.2 亚克力管的防护
为增强亚克力管的韧性, 设计师选用铝管对亚克力管进行包裹, 所有的亚克力管只有两端暴露出来。同一温度下, 亚克力管的膨胀能力远大于铝管, 而且铝管具有导热性, 考虑到亚克力本身的可燃性, 一旦发生故障或引起火灾, 热量和火势仍有可能透过铝管在亚克力管之间传递。如果能调整亚克力管外包裹物的材料, 有效解决热传导的问题, 那么就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既可以增强韧性, 又能有效抑制燃烧, 达到防火的目的。
3.1.3 其他材料的防火设计
确保各种材料最大限度的安全, 展馆内的所有保温材料均选用不燃材料;木盒子所用木板必须经过防火处理达到难燃级, 其防水材料也必须具备阻燃特性。另外, 由于展馆内可利用的有效场地较小, 空调、排烟、电气等管线均需集中排放于馆内步行道下, 为综合提高展馆的安全指数, 笔者认为馆内的地面应选用不燃材料。
3.2 安全疏散设计
3.2.1 人群分析
预计“英国馆”的参观者将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人, 这些人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第一时间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但他们不一定熟悉周围的环境和设施, 他们中的少部分人也可能身患疾病, 这就更需要引导, 通过引导帮助才能找到最适合的疏散路线或避难场所。
3.2.2 疏散时间模拟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防火战略报告》中提出了疏散时间的计算公式, 即:可利用疏散时间=探测时间+报警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认知时间+反应时间+移动时间) +安全余量。其中, 探测时间估计为 20 s, 报警时间估计为 10 s,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为 10 s, 移动时间以人员疏散速度取10 m/min计算得出为28 s, 疏散总共需要68 s。
在Safe公司的设计中, 还运用STEPS模拟疏散软件模拟了在一边通道堵塞情况下的疏散情况, 计算出疏散时间约为60 s, 与前面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3.2.3 模拟结果与亚克力燃烧性能分析结果对比
由前面的实验数据可知, 亚克力管约在燃烧发生5 min后会使火灾迅速蔓延, 而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人员将在1分多钟内完成疏散, 也就是说人员能在建筑仍然完整、尚未垮塌, 火势仍在可控范围内时安全撤离。
3.2.4 疏散宽度设计
展馆的室内净面积约为100 m2, 根据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为0.7 m2/人, 展馆的参观人数应控制在143人。根据疏散宽度换算系数为1 m/百人, 展馆的疏散宽度应为1.43 m, 而设计方案中出入口单边宽度为1.85 m, 总宽为3.7 m, 足以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方为考虑公众观展时的舒适度, 将疏散人数换算系数控制在1~2 m2/人, 人员的控制对其疏散也是有利的。
整个设计中连接天桥是连接安全出口与地面等候区的唯一枢纽。在安全出口数量缺少的客观条件下, 参展者一方面应该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另一方面也应该确保连接天桥不作为排队等候区域, 而仅仅作为一条到达地面的快速通道, 且为提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和畅通。笔者认为, 天桥处的顶棚和墙面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防护, 以提高其耐火性能。设计中的单向人流通道上采用的固定分隔物改用可移动、拆除的隔离带, 能保证紧急情况下, 用最快的速度将单股人流变为双股甚至多股人流同时疏散, 当然也能一并满足残疾人车辆等设施顺利通过的需求。
3.3 电气设备的设计
展馆内外设置的电气线路均应采用阻燃电线并穿金属管等措施, 确保防火安全。LED灯系统的分线盒内均安装电流短路断路器, LED灯的电流驱动器用不燃材料与周边的亚克力隔开, 将危险降到最低。笔者认为, 在切实做好LED的防火工作之外, 参展方应设计一套完整的防火设计方案——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以预防电气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其导线选择、线路敷设、供电电源及接地, 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求相同。
3.4 消防设施设置
3.4.1 细水雾灭火系统
展馆内部和展馆室外部分的底部设置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经过高压雾化作用的高压水珠使物体表面受冷却作用影响的面积显著增大, 强大的降温效果不仅用于消防灭火, 而且还能保护人身及财产免受辐射热的伤害。细水雾屏障也有效地保护了墙壁、门廊、外观等建筑结构。另外, 在火源处的细密水珠迅速蒸发, 而低温区域则因不产生蒸汽, 可便于逃生。
由于外观效果的要求及室外施工的困难, 无法在馆外实施细水雾灭火系统全保护。为弥补这个缺陷, 在展馆外设置了喷雾枪, 一旦发生火灾, 可由消防安全员手持喷雾枪对建筑实施火灾扑救。笔者认为, 参展方还可充分利用降温水喷雾系统, 冷凝水的循环使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风险。
3.4.2 空气采样早期报警探测系统
通过比选, 展馆内设置了空气采样早期报警探测系统。对于“英国馆”而言, 该系统是早期报警系统, 灵敏度较高, 能够大大提高预警能力。安装方面, 该系统也比较容易与亚克力结合施工。
3.4.3 机械排烟系统
为了满足展馆内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 切实增强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设计师利用有限的资源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
3.4.4 其它设施
“英国馆”还遵循世博会的统一要求, 设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等设施。所有消防设施的运用, 增加了展馆的安全系数, 更为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提供了保障、赢得了时间。
3.5 消防管理
3.5.1 明确消防管理责任
按照世博会的统一要求, 展馆需确定一位消防安全管理人, 负责展馆在筹备、运营期间的消防管理及联络工作, 在其管理下的所有兼职 (或专职) 消防安全员均应通过中国的消防培训, 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与技能, 并取得消防资格证书。这些成员应具备快速确认和处置火灾的能力, 在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情况下, 指引、协助参观者特别是残障人士就近疏散。
3.5.2 落实消防管理措施
为了防止过度拥挤的情况发生, 在等候区进入连接桥处可设人员计数装置, 防止参观者超员进入, 如有使用轮椅者或残疾人士进入展馆, 工作人员应适当减少入馆的总人数。除了在展馆内部以及连接桥上设置疏散指引标志外, 在连接桥与展馆相连的安全出口处也应安排工作人员, 一是防止参观者滞留或退回连接桥;二是掌握和控制滞留在展馆内的参观人数;三是在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引导、协助参观者, 特别是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疏散。
3.5.3 设置安防系统
“英国馆”外环绕展馆设置了水池, 并建立了红外线感应防范系统, 试图闯入水池的行为将会被探测, 如在1 min (保安人员将在此时间内确认警报, 解除误报现象) 内保安人员未采取行动, 火灾报警和室外细水雾系统将自动启动。这些设施的设置主要是为防止任何对亚克力管的放火行为。
另外, “英国馆”还将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在指定位置或区域安装彩色固定摄像机;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电子巡查系统。这些安防设施的设置将为消防部门掌握、了解馆内人员分布、疏散情况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
4结束语
正如拥有多个出入口的火车站不同于仅有少数出入口的机场一样, “英国馆”的精彩和对安全的要求都不同于将在世博会同台亮相的其他国家馆或企业馆,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参展方都需要量身定制专业的安全系统。笔者谨借评析世博会英国国家展览馆项目安全疏散设计, 抛砖引玉, 提出世博会在更多的消防设计、消防审批和消防管理中, 通过综合设置安全防范设施、综合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等方法, 建立一个拥有卓越性能, 稳定、智能的公共安全平台, 从而达到消防安全, 更加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丘子民.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防火战略报告[R].Safe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2]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指南[R].
[3]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防火设计标准[S].
【世博会的商业设计】推荐阅读:
世博会的作文11-12
米兰世博会的两面05-29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论文05-21
上海世博会的高科技11-15
有趣的世博会六年级作文09-09
世博会的开幕600字作文10-05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06-03
游世博会沙特馆的作文10-12
《世博会是浓缩的社会》阅读答案11-29
上海世博会的理念和管理运营经验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