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管理理论

2024-09-12

特色管理理论(精选12篇)

特色管理理论 篇1

国家电网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 紧密结合国情、行情、网情、企情, 以战略为引领, 推动企业管理的系统变革和创新, 成功探索了一条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转型之路, 实现了从传统国有企业向新型现代企业集团的转变。十年管理实践, 形成了六个富有国家电网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 (如图1所示) 。这些管理理论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实际和国企管理规律, 对国家电网公司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其他中央企业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国家电网公司在这些特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以“两个转变” (即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 为主线, 在管理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本文逐一分析研究了六大特色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情况。

一、综合价值理论

(一) 科学确定企业战略思路

国家电网公司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 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央企业, 承担着广泛而重要的责任 (即企业的战略定位) , 重点做好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电力客户、发电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宗旨, 即“四个服务”) 。为此, 国家电网公司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 (战略途径, 即“两个转变”) , 通过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基本方针, 即“四化”) ,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 (战略目标, 即“一强三优”) , 为国民经济发展奉献清洁能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 (公司使命) 。

(二) 积极创造经济价值

将提高利税贡献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第一要务。一是坚持保存量、促增量, 努力增产扩销, 巩固和拓展供电营业区, 稳定发展重点行业用电需求, 积极培育挖潜新的用电增长点, 推进电能替代工程, 引导自备电厂有序发展和规范运营。二是建立“堵新欠、清陈欠、防风险”的电费回收常态管控机制,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 执行差别电价、调整销售电价等带来的电费风险, 实现电费资金实时归集。三是坚持向管理要效益, 加大核心资源调控力度, 全面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 强化综合计划和预算管控, 严格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 大力降本增效、增收节支, 统筹加强金融、产业和国际业务协调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2003—2012年, 国家电网公司售电量增长190% (年均增长12.5%) , 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3%, 利润增长近10倍, 净资产收益率从0.57%上升到4.66%, 资产总额增长120%, 资产负债率下降了4.6个百分点, 连续九年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

(三) 努力实现社会价值

(1) 国家电网公司持续强化电网安全基础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 全力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一是始终把确保大电网安全放在首位, 认真吸取国外大面积停电事故教训, 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深入研究大电网运行规律, 完善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加强电网安全性评价和重点设备运行监控, 驾驭大电网的能力显著提高。二是持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 成功应对了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 圆满完成2008奥运会、2009国庆六十周年庆典、2009全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神八发射、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重大保电任务, 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2) 持续深化供电优质服务, 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发挥表率作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坚持“你用电、我用心”, 在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修订并发布“三个十条” (员工服务“十个不准”、调度交易“十项措施”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 ,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实施“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 涌现出了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等先进集体和“电力雄鹰”吕清森等先进个人。 (3) 落实中央服务三农的各项部署, 全面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农村电网投资560亿元, 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和安全可靠水平。

(四) 重视创造环境价值

(1) 全面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充分发挥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平台功能。国家电网公司加强线损管理、开展发电权交易、节能发电调度试点、优化水电调度、加强需求侧管理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支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举措, 建立节能服务体系。 (2) 统筹加强科学调度、网厂协调和需求侧管理, 充分发挥特高压、跨区电网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 增加电力供给, 缓解了华东、华中地区供电紧张局面, 保障了电力有序供应。

二、持续超越理论

以国家电网特色的持续超越理论为指导, 国家电网公司以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为引领, 敢为人先、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始终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推动国际化发展, 积极主动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三集五大”管理体系 (即人财物集约化管理, 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 , 不断树立更高目标、积极以标杆管理促使“创一流”实践。国家电网公司在自主创新、国际化发展、自我变革、一流企业建设等方面就如体育竞赛, 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 积极从追赶向领跑转变。

(一) 以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干部员工不断创新, 勇于承担责任, 实践中积极合作, 讲求敬业奉献, 树立终身学习观, 始终有着执着的追求, 不甘落后、敢为人先, 实践中培育和践行了“三吃一担” (即吃苦、吃亏、吃气、担风险) 、“三坚” (即坚持、坚韧、坚毅) 、以“三铁” (即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 反“三违” (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等独特的工作精神, 公司的领导力、执行力全面提升。

(二) 培育和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家电网公司全体员工以“两越”精神 (即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为指引, 在工作中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 员工讲奉献、讲创新、负责任, 这种精神驱使公司不断创新发展, 不断攻克一个个难关, 不断战胜困难, 不断砥砺前行。

国家电网公司从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 在实践中逐步转变行政化的传统管理理念, 强化企业意识, 从分散粗放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发展、集团化运作和一体化的全新发展道路, 从单一电网业务逐步拓展到以电网业务为核心的同心圆型主营业务体系, 实现了主营业务的体系化发展, 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丰富, 树立了以集团意识、服务意识、 效益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理念。

(1) 集团意识:变“自转”为“公转”, 解决过去“集而不团”、资源分散、风险大的问题, 形成集团凝聚力, 提高企业整体实力。 (2) 服务意识:以“四个服务”为企业宗旨, 解决过去 “重生产、轻服务”的问题, 形成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3) 效益意识:以“降本增效、开拓市场”为抓手提高企业效益, 解决过去“等、靠政策”、缺乏市场观念的问题, 建立以电网为核心、相关产业链延伸的多业务组合, 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4) 创新意识: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解决传统惯性思维和依靠外延式发展的模式, 积极推动战略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 建立创新型企业。 (5) 责任意识:明确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 改变过去“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努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6) 生态意识: 将建设文明的自然生态、建设和谐的企业生态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建设“两型” (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电网、推动节能减排, 与企业利益相关方的积极互动, 实现共赢。

(三) 大力开展自主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以特高压为核心, 以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为突破口, 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 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占领世界电力的科技制高点, 形成了公司独特的特高压精神;实施“一特四大” (即以特高压电网促使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开发) 科技发展战略, 建设“四基地两中心”研究试验体系 (即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国家电网计量中心) , 推进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 持续优化整合科研资源, 促使国家竞争力提升, 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四) 积极拓展国际业务

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 连续取得菲律宾、葡萄牙、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输电网特许经营权和电网公司股权, 海外资产总规模接近80亿美元;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 推动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提升民族电工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己任, 带动国内电工装备产业和工程承包业务“走出去”;大力推进国际业务资源整合, 构建统一运作平台, 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国家电网公司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排名从四十六名上升到第七名, 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步伐稳步加快。

(五) 积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责任央企, 服从和服务于党中央工作大局, 自成立以来积极研究和实施电力体制改革, 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倡导“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电力改革模式, 深入研究电价机制改革方案, 完成主辅分离、主多分开改革任务, 开展“三清理一规范” (即清理“小金库”、银行账户、各类公司和规范招投标管理) , 积极研究和推动集体企业改革与管理, 加强农电体制机制研究, 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等。

(六) 主动变革管理体制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当前内外部形势, 准确把握国际一流企业发展规律, 积极推进内部体制机制的革命性变革, 开展管理创新, 建设“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推进传统管理模式的突破性变革, 改变条块管理历史现状, 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贯通, 建设以“三集五大”为标志的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模式创新 (如图2所示) 。

(七) 瞄准国内外一流企业持续开展对标

国家电网公司一方面积极开展内部同业对标, 以对标促进管理提升, 以对标激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动力, 同时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发展, 优化完善内部对标体系, 推进从业绩对标向业绩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对标转变, 探索对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在建设“两个一流” (即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 的过程中, 树立国际标杆, 从电网和企业发展两个方面开展国际对标, 促使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以国际对标促进“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建设。

三、同心圆业务理论

以国家电网特色的同心圆业务理论为指导, 国家电网公司以电网业务为基础, 通过价值链延伸和相关市场拓展, 形成科研、物资等支撑业务和电工装备、金融、国际等协同业务, 形成围绕电网核心业务合理布局的同心圆结构。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以投资、建设和运行经营电网为核心业务。随着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和历史原因, 公司所涉及的业务类别非常广泛, 各业务呈差异化发展。而与此同时, 国家电网公司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元, 对国家电网公司业务布局优化完善和创新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一应用背景下, 同心圆业务理论为梳理公司现有业务、 诊断问题、指出公司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工具。

从业务属性上看, 国家电网公司形成的同心圆业务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核心层的电网基础业务, 保障层的支撑服务业务, 协同层的金融业务、装备制造业务和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包括其他各项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基本结构 (如图3所示) 。

电网基础业务主要是国内电网业务 (包括电网投资、建设、 运营等) , 同时也包括以电网直接延伸为基础的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电网支撑业务主要包括资金管理业务、抽水蓄能业务、科研信息业务、物资管理业务、电网建设支撑业务、电网检修支撑业务、通用航空业务、教育培训业务、出版传媒业务、后勤服务业务等。战略协同业务主要包括金融业务、电工装备制造业务、国际业务和新兴业务 (如节能服务业务、多网融合业务、新型用电业务、新能源业务等) 。国际业务主要是发挥与国内业务的协同价值, 包括国内电网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以及其他各项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以同心圆业务理论为指导, 坚持“五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促进电网的发展、有利于发挥资源潜力、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带动和促进电力产业发展、有利于履行社会责任) 原则, 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业务布局不断得到优化完善和创新发展, 实现了业务由单一化格局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 并进军国际市场, 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较大提升。国家电网公司业务持续优化, 为良好经营业绩的实现提供了直接有力的支撑。

四、集团公转理论

(一) 有效提升战略管控能力

以提高集团管控能力为出发点, 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立足企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及其规划、计划体系, 强化综合计划和预算管理, 增强了计划和预算的约束力, 推动战略管理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总部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中的核心和统领作用, 根据国资委加强集团管控、压缩管理层级的要求, 优化总部机构和职能。发挥总部“战略决策中心、资源调配中心、管理调控中心”作用, 优化组织结构、明确职能职责、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度标准、提升队伍能力、强化监督考核, 确立了总部在公司发展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

(二) 大力推进资源集约化管理

大力推进人财物等核心资源集约管理, 整合教育培训、 产业、金融、科技、传媒、国际化等业务资源, 构建统一运作平台, 形成了直属产业集群和金融、国际化统一运作平台, 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对人、财、物等核心资源实施总部、省公司及直属单位两级集中管理, 基本形成了全公司人财物 “一本账”。

(三) 推进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以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目标, 全面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 推行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有效合一的资产集约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 积极开展国际同业对标, 全面开展二维同业对标, 推广对标成果, 共享最佳管理实践, 促进了国家电网公司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建立健全了涵盖公司各项业务领域的统一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体系, 推进制度、标准、职责一体化, 建立涵盖公司日常业务流程的“二十四节气表”, 促进了公司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应用紧凑型线路、同塔多回、大截面导线等新技术, 积极开展“两型一化” (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工业化) 变电站和“两型三新” (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线路设计和建设。推动特高压等技术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成涵盖主要业务应用的“SG186”信息化工程, 实施了涵盖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物资、项目等八大业务应用领域的信息化工程,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力通信信息网, 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可靠性要求最高、实时性要求最强、规模最大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在SG186工程基础上, 以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重点, 启动了涵盖所有业务应用的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 为提升集团管控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支撑。着眼于未来企业集团管控需求, 加快构建公司运营监测 (控) 中心, 为提升集团管控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支撑。

五、管理翻地理论

以国家电网特色的管理翻地理论为指导, 国家电网公司自成立以来像农民翻地轮作一样, 针对每个业务板块和管理领域, 逐步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梳理整合和挖潜再造, 积极解决管理僵化、主辅分离、主多分开等历史遗留问题, 不断优化管理, 推进持续的管理创新, 积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管理翻地理论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深入、逐个领域进行梳理整合和挖潜再造, 使每个领域的管理都得到有效提升, 具体表现在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持续的管理创新等方面。

(一) 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从国家部委转变为国家电力公司, 再从国家电力公司转变为国家电网公司, 经历了从政府部门转变为企业, 面临着许多政府部门的遗留问题。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 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 因此公司成立之初的行政化色彩浓厚、企业意识淡薄、改善管理提升绩效的动力不足、工作作风散漫、缺乏进取精神、官僚气息浓烈, 历史遗留下来的主辅分离、主多分开、加强集体企业管理、农电管理等问题长时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努力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积极开展“三清理一规范”活动, 配合国家改革政策推进主辅分离, 根据国家要求实施主多分开, 加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和管理, 推进农电管理体制优化, 加强农电管理。

(二) 推进持续的管理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深刻认识到管理创新必须持续推进, 必须形成持续变革的机制和文化, 必须建立问题自我诊断和发现机制, 因此强化基础管理、持续深入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推进重大管理变革 (如“三集五大”) 中的过程性问题的优化完善是国家电网公司未来面临的持续课题, 必须有农民翻地精神, 努力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统一文化理论

(一) 建设“五统一”优秀企业文化

国家电网公司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规律, 适应发展改革新要求, 加快建设以“五统一” (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企业标准、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的公司品牌) 为基础的统一企业文化, 强化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领导力、执行力、创造力, 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图4所示) 。

(二) 培育和践行“三吃一担”精神

国家电网公司十年来取得巨大成绩, 企业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跨越, 业务发展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型跨越, 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到国际国内统筹的转型跨越。巨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 离不开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 离不开“三吃一担”精神的强大支撑, 成绩的取得是我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干部员工队伍共同努力奉献的结果。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 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电网人用“三吃一担”精神谱写了一篇壮美的诗画。

七、结语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之初面临许多发展难题, 十年间, 以公司特色管理理论为指导, 积极创新发展, 通过管理创新和变革优化, 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发展取得丰硕的实践效果, 在特高压发展、智能电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发展、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以特色管理理论为指导, 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变革创新, 结合公司管理实践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及公司发展面临的未来形势, 重点从战略管理、集团管控、业务板块管理优化、人才支撑能力、公司生态系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开展管理变革和创新。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十年的发展实践形成了国家电网特色的六大管理理论, 即综合价值理论、持续超越理论、同心圆业务理论、集团公转理论、管理翻地理论和统一文化理论。十年的管理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始终以特色管理理论为指导,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国家电网六大特色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介绍, 以期为其他相关企业强化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综合价值理论,持续超越理论,同心圆业务理论,集团公转理论

特色管理理论 篇2

孙坚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首先是要把IT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定好位。众所周知,如家是一个从事服务业的连锁快捷酒店,商业模式本身非常简单,在如家创立之初,就定位要用IT技术作为整个企业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商业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对于企业而言,IT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和经营的基础。在如家创建连锁快捷酒店的商业模式同时,就已经在考虑未来IT技术在这个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战略中的应用。据了解,在如家开第一家酒店的时候,孙坚就曾设想如家未来五年或十年中成为1000家酒店商业战略,以及IT在这样商业模式战略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从北京第一家酒店,到今天如家在全国140个城市拥有650家酒店,IT技术在公司八年的发展中,应用得非常好。据孙坚介绍,从最初如家建立的酒店自身IT技术平台,包括酒店库存管理性平台、商业采购平台、财务平台,以及中央科研平台、中央管理报告平台等,所有这些平台都是基于一个企业战略、管理、经营基础的基础。

而从技术角度上讲,如家对于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也非常重视。孙坚认为,一种新技术或管理理念的应用,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升级意义重大。比如,网络营销、数码营销理念的应用,通过社区概念、通过消费者互动形式对商业模式进行更新等等,都使得IT成为引领消费者习惯的方式。移动设备的应用,也会对现代服务业未来的精准营销带来新的变化。孙坚认为,IT作为一种技术,一定要融入到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得到企业以及企业决策层的重视。特别是在得到企业决策层重视后,还可以形成一个企业IT可持续治理和优化的环境。“一个企业IT技术的发展,CEO担负着最重要责任,他必须充分认识到IT战略对整个企业、商业战略可实施的保障。”孙坚说。

在具体实施上,经过如家八年的实践,孙坚也得出了这样几点经验:首先,开放的步骤,IT技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把这个世界变成开放的世界,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打通。企业必须要持续利用内通外连的模式,学会利用整个社会资源和上下游整个供应链信息市场的信息资源,更大程度的把企业资源和信息与整个世界进行连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作支撑。

其次,关键在于部署。如家经过八年时间循序渐进地推进IT系统建设,已经实现了IT系统效益和投入产出比的清晰呈现,并使得IT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三是业务主线自主。由于企业的业务流程需要企业运作者和实操者不断优化、改进,才能更加贴近企业的发展。所以如家一直主张对业务主线自主、流程的优化、梳理和再造。同时利用自己的业务力量对业务主线IT、技术流程、环境的打造。并引入专业团队,对非主线、主营业务、管理系统、更多通用软件开发和配套服务。自主的研发同时带来对主营业务的理解,带来整体未来发展的灵活。

特色管理理论 篇3

中国现在直面如此恢宏的社会与经济变化,信息传播又如此广泛、如此充分,真正缺少的是基于中国文化基因的管理理论研究,真正缺少的是管理思想家,甚至可以说缺少像孔子、孟子这样的思想家。这样大规模的经济运动,缺少管理思想家,缺少大思想家是不行的。当年邓小平先生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已经过去30年了,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了,更不能摸着石头过海,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应该在改革开放30年基础上提炼并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体系。现在的高校偏向于“理论联系国际”,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偏向于培养“管理科学家”,而不是“管理思想家”。不注重管理实践,不鼓励学者去接触实践,去感知整个管理世界的真相。管理是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实践学科,倘若心中没有真切的管理世界,任何管理科学研究都是徒劳的。

在此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并不照搬西方,他们把专业化协作建立在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利益、事业或命运共同体,有效地利用“情感文化的DNA”,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大组织,这是很重要的。其实华为的成功也是这样的。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看,凡是做得好的,都是基于有所创新,凡是照搬照抄的,都不成功。

管理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施炜

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当中吸取养分,来解决中国组织的伦理文化问题;但在国际化的竞争平台上,需遵循统一竞争的规则。这就涉及到管理有没有普遍规律,也就是管理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

中国公司的特色管理 篇4

这样的结构决定了扬子江药业的管理制度, 就是一种彻底的营销制度。用三句话可以简单概括:第一, 这是一种绝对垂直式的管理制度, 第二是人员的绝对同乡化;第三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亲情式、关系式方法。

从这个图中我们能看到: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 徐镜人是完全直接操控营销体系的, 任何一个一线的营销人员的声音都可以通过公司的营销管理通道快速传递给总裁, 同时, 扬子江药业的高层设置更是与众不同, 3个副总都与企业的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等重要因素无关, 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营销管理, 而且他们被安排到全国的各个区域, 很少在总部办公。

关于营销人员的绝对同乡化, 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基本理由, 就是同乡化方便管理, 因为扬子江药业的市场遍及全国的每个县市医院, 甚至是乡镇医院, 如果大量的外地人参与营销, 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尤其是总部对他们的有效管理似乎要大打折扣。此种现象, 可能与这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滞后有关。

最让人诟病的应该是第三点:中国式的亲情式、关系式营销方法。说得更直接一点, 就是以回扣为主

要手段的医药代表制度。

关于回扣, 这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即使是以专业化营销为主要形态的外资制药企业, 他们也会通过多种途径回报给客户, 比如通过组织客户到国外考察, 等等。这显然是一种对中国社会形态的妥协。不仅医药企业如此, 就连以信息自由流动为主要盈利空间的微软、GOOGLE、雅虎、思科, 也必须设计出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模式。大量的外资公司也许在这方面做得隐晦一些, 而中国的本土企业, 采取的是一种直接的、用人民币来结算的回扣制度。

事实上, 扬子江药业连续几年都是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的规模冠军和利润冠军, 正是这种营销组织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思考的重心应该就在这里。我们不能把一个社会的问题、制度性的问题, 甚至是历史文化生态的问题, 全部压到某一家企业身上。企业的宗旨只是盈利, 其他的社会责任、使命、回报, 等等, 都只能建立在丰厚的盈利基础之上。而多年的历史积累很容易让我们的思维超出边际, 越过企业管理的底线, 去为企业设定许多非营利标准, 尤其是道德标准和文化标准。

在某种意义上, 这样的现象成为当下中国企业另一个醒目的陷阱, 企业因此陷入发展和规范的悖论:企业发展了, 有人说它不规范;企业规范了, 有人说它没效益。当企业不能快速发展, 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 人们会指责企业缺乏市场眼光, 缺乏成就企业的条件;当企业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条件下形成了比较醒目的发展, 人们会怀疑这家企业正是制造不规范的元素;当市场甚至社会陷入某种危机, 人们很容易把全部责任推向这些正在探索的企业。

今天的本土医药企业, 刚好就处在这样的悖论中。一个具体的推论便是, 如果国务院不对近20多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加以否定, 人们的道德审判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聚焦在本土医药企业身上。不幸的是, 我们本应该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审视我们的制度, 不料却轻易地将部分矛头对准了这个行业中的企业。

宗庆后的激情管理模式

宗庆后的管理关键词是众人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化、中国市场环境、民族产业、天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概念。正是基于这些范畴, 他在组织架构上一直不设置副总经理, 自己一管到底, 一直管到每个经销商的柜台。

由此, 强势、激情成为宗庆后的主要方法。

我曾在几年前与宗庆后有过一次对话, 抄录在此:

记者:1996年, 《北京青年报》头版位置刊出关于“娃哈哈果奶中毒事件”的报道, 对娃哈哈影响大吗?

宗庆后:他当时想敲诈我们。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很大, 很多报纸都转载了。老百姓不一定相信, 但还是觉得为保险起见暂时不买为好。所以当时对我们的市场冲击很大。后来在中央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下, 这件事情平息下去了, 对乱报道的报社也进行了处理。

记者:这件事情以后, 社会上有一种传言:宗老板和中央领导私交甚好。对这样的传言你怎么看?

宗庆后:中央领导是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娃哈哈是一个名牌企业, 创这个牌子不容易。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最终还要靠民族工业。领导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并不是因为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人。

记者:娃哈哈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怎样的?

宗庆后:现在还是高度集中。我们要吸取一些企业的教训——做大以后企业失去控制。现在全国24个省都有我们的工厂, 每个省、县都有我们的销售部门。但是所有的财务进出、人事任免、供应销售、质量管理, 都集中在杭州, 这样减少了很多漏洞。

记者:怎么看劳资双方的关系?

宗庆后:我认为在工作上大家是平等的, 但是定下的任务必须执行好。对的, 你坚持, 不对的, 就要改。另外, 企业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决策机构, 不能一盘散沙、各自为政。

记者:对错由谁来评判?老板吗?

宗庆后:由我来评判, 我来负这个责任。在中国的文化里还是要一个权威的, 世界也是一样。多中心一定会乱。

记者:有人说你是一个神话。很多当年和你一起创业的国有企业、私有企业现在都垮了, 你还是屹立不倒。时间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宗庆后:这么多年, 我没有设立副总, 也没有助理。有一些中层做具体的事情, 比如财务部长管财务, 后勤部长管后勤。不在一个层面上, 他们的逆音会少一些。

当年的一段对话, 如今读来仍然新鲜。多年以来, 宗庆后正是依靠国家利益和民族品牌的巨大道德优势, 采取激情有余的管理模式, 用一种领袖的一呼百应气势, 一路走到了今天。

杨卓舒个体户管理模式

在接触杨卓舒之前, 我一直以为他的卓达集团是一间非常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管理规范的大公司, 堂堂《福布斯》排名第15位的大富翁, 其公司的治理结构应该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但是事实却让我大跌眼镜:杨卓舒就是一个个体户, 所谓的公司结构完全是专制式的强权管理。

杨卓舒说, “在卓达, 一草一木都姓杨。”

杨卓舒说, “我永远拒绝股份制。”

杨卓舒说, “在卓达, 只要我想上一个项目, 我就能上, 即使全体员工反对, 我也不会改变。至少到目前为止, 我没有因为部下的反对意见, 放弃我认为是好的项目。”

杨卓舒说, “一个人当家做主的好处很多, 免去了太多的环节, 说干就干, 时间短, 见效快。”

杨卓舒还说, “我永远不会让我的公司上市, 我不会像很多企业一样, 吃完了银行再吃财政, 吃完了财政又吃股民, 中国的股市有太多问题, 我不参与, 我只靠我自己。”

一个资产积累达数十亿的大公司, 居然一直坚持一个人说了算的个体户模式, 真是让人惊讶。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杨卓舒的个体户模式比家族化管理更加私人化。在杨看来, 即使在家人之间进行股份制改造, 也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造成冲击。因此, 在放弃股份制改造的前提下, 他也放弃了公司的家族化管理, 他不希望自己的亲人进入公司高层管理。

一起看看卓达集团的结构。

与早期的河北卓达房地产集团相比, 现在的卓达集团已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巨型房地产大体系。如此庞大的卓达集团, 杨卓舒当然是董事长。接下来, 杨把自己的集团分成4块:北京卓达集团、河北卓达集团、三亚卓达集团、呼伦贝尔卓达集团。按照通行的公司架构, 杨卓舒应该任命4个人分别担任4个集团的总裁, 这4个人直接由杨卓舒管理。但是杨卓舒不这样做, 他自己亲自担任4个分集团的总裁。

毫无疑问, 这样的管理结构必然导致杨卓舒事必躬亲。记者发现, 杨卓舒非常累, 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得惊人。早上8点多起床, 白天的主要工作是出门巡查、接待、开会, 晚上则集中处理文件、制定计划, 一直到凌晨3点。而且越是到半夜, 杨越兴奋。如此漫长的工作时间, 必须有一批人围绕着他服务。杨卓舒一共有10个保镖, 这10个人既要负责杨的安全, 又要负责杨的生活起居, 他们忙碌的程度一点不比杨卓舒少。

有人曾经跟杨卓舒建议, 适当对卓达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 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没等说完, 杨卓舒就果断否定了这个想法。杨说:“我一向认为, 给员工股份不管用。第一, 给员工的股份参与不参与流通, 是个问题。不流通股份就不增值, 员工会有怨言;如果流通, 很多员工会贪图眼前利益, 拿到钱以后随时离开, 那么, 公司就白给了。第二, 当钱以股份的形式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员工不但没有积极性, 反而产生巨大的惰性, 在中国, 那种有着巨大的责任心、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是少数, 不要脱离中国的社会背景来考虑公司治理结构。我卓达坚决不搞股份制, 如果非要搞, 徐镜人的营销回扣管理模式也不是现在的办法。”

班级的特色管理 篇5

自2007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深深地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又是光荣的。为了把我的班级带好,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阅读各种有关于班主任理论的书籍,学习魏书生的管理办法,结合自己的一些独特理解开始尝试实践。

开学初,我有意识地通过开展各科活动并用心观察和分析,挑选并发展了一批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进一步加强培养,即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大局为重,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

生活中,我观察到好多企业员工在上班前都有个宣誓词,来激励自己干好一天的工作。所以,我们班级就有了一个规矩,每天清晨 第一个早自习的铃声一响:“我宣誓:我会管好自己,遵守纪律,上课注意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会为我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会为初一

(4)班争光,引以为荣,不忘耻辱,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自己;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充满自信心的口号,是初一(4)班30名同学,每天早晨到学校必须宣读的晨誓词。三年来它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同学。中午,最后一个铃声,学生要军姿站1分钟,等楼道学生走完,之后班级学生才下楼放学,既避学生免楼道的拥挤,又保证了学生安全,同时每天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意志、耐力;下午第一个铃声,是午读时间,背诵语文课文、文言文、古诗等。既保证了午间仔细的纪律,又让学生复习了平时的语文知识;放学最后一个铃声,是学生自己我反思时间。军姿站2分钟,反思当天一天的学习情况,做自我反省。班主任总结当天的班级情况,班主任不在有班长主持。这些规定,日复一日,雷打不动。班纪律严明、行为规范、团结互助、拼搏进取,务必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干部领导监督,各尽其责,检查记录;学生严于律己,行为“军事化”。例如:“出班级,座归位,无书本”;校园内行走按照军队要求做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班级管理上,我们班级采用实行小组评比制度,由班长和团书记领导各小组组长,由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各负其责。组长是经过竞聘上岗的,想当组长的学生自己写好竞聘书,在班会上宣读竞聘,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组长。开学初,学生都有想当班级干部、组长的心里。所以,竞聘组长人数不用担心。如有问题,班主任老师在私底下做工作,保证竞聘人数。那么组员如何分配?为了保证各组人数和总体水平的平均,便于以后组长管理和各组实力相当,竞争激烈,积极性高。所以,我采用投靠、调配的原则。投靠,就是让组员选择你佩服和喜欢的组长当组员,便于组长管理与组员合作;调配,有老师适当的按照各组实力进行调配,做好个别生的工作,便于各组的公平竞争。通过小组评比细则记录各组得分情况,在每周班会课上对小组评比表彰,表彰胜出的团队、优秀组长和优秀组员。张贴小组成绩,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小组的竞争意识,因此班级的学习气氛浓

厚,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年级的第一名。

在班内我们还采用师傅带徒弟“一帮一”的良好互助形式,使每一名学习问题生都找到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师傅,每天数次的“一问一答”,帮助了那些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人,使大家荣辱与共,共同进步。班级每月评出优秀的师徒,予以表彰。在班级中,既有小组的合作竞争,又有师徒共进的方式联系各组关系。在一系列的方法和制度约束下,也存在很多不足和意想不到的地方,所以,每周又有小组组长会,和各组促进会。组长会由班主任组织,解决各组出现的新问题,小组会由组长主持,交流和探讨新目标,新方法来解决组内问题。在这种班级管理制度上,我们不断改进、反省、总结。在不断的培养和努力下,终于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分工协作,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有自己的独特带班方法和理念,因此,在2008-2009学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第一届“春风化雨大讲堂”,以一名堂主的身份和全体教师交流班主任心得。由于自己踏实肯干,在各方面表现出色。还被学校推荐为北京市大兴区“先进个人”。在2008-2009学的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09年初一(4)班被评为礼贤镇先进班集体,我个人也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同年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结合自己带班的实际,撰写了《班主任工作体会》一文,获得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全国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一个班级、一个家庭》获的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审三等奖;所写《班级文化建设》一文,在“大兴区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征稿

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09年冬季长跑活动中,我班获得学期总评第一名;在礼贤民族中学第二届艺术节,我班的独唱和舞蹈《青春》都获得了单项第一名;在学校总分排名中班级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在礼贤民族中学第四届艺术节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礼贤民族中学第五届春季运动会中获得团体第一名;男子接力第一名;女子接力第二名;汇操表演第一名;在纪念“一二.九”活动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初二(4)班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大兴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初二(4)班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我在当年获得班级管理优胜奖,校级“优秀班主任”;同年被评为礼贤镇优秀教师。

严格的班级制度促使我班逐渐平稳、健康、向上发展。在学校纪律、卫生、出操等各项考查中我班一直处于年级第一位。因此多次被学校评为“礼贤民族中学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初三(4)班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大兴区优秀共产党员。“大兴区紫金杯班主任”。大兴区骨干班主任。

“细胞化”德育管理显特色 篇6

“细胞化”德育管理就是把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看作是学校这个有机体的一个细胞。为了使有机体发挥最大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细胞的活力,这种德育管理模式要求责任细化、人人尽职、同心做事、处处深入、件件落实。自实行“细胞化”德育管理以来,学校对班主任、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都有了明确的量化标准,每名班主任都明确了自己的成长目标,每名学生也都力争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细胞化”德育管理使我们感受到了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成效教育。几年来,我校多名教师参加了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并摘得了桂冠,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班主任专业能力比武展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刚柔并举,“细胞化”管理模式展新颜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德育不是理论的说教,靠灌输就能够实现;德育不是规章制度,靠约束学生行为就能够实现;德育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以情感体验为中心的“十会十从”柔性教育,坚持“低起点、小坡度”的育人原则,处处彰显“细胞化”的管理模式,从细节入手,从细微处抓起,使学生做到:

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

学会学习,从学会思考开始;学会健身,从学会做操开始;

学会礼貌,从学会敲门开始;学会文雅,从学会走路开始;

学会生存,从学会自护开始;学会交往,从学会微笑开始;

学会自律,从学会守纪开始;学会审美,从学会穿衣开始。

不同细节体现不同学生的差异,细节管理到位,养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首先是循循善诱“讲到位”,开学伊始集中讲、平常时间经常讲、发现问题及时讲、严重问题专题讲、关键问题反复讲、选择专题学生讲、寻找典型带头讲。其次是长抓不懈“练到位”,把行为习惯训练渗透到每一项活动的细节,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再次是组织策划“想到位”,对每一项活动的意图要理解到位、策划到位、组织到位,让每一个细胞充分地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柔性的管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各项细致入微的制度。为了使“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深入持续地发挥效应,我校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管理班级绩效考核评比标准》《班级细胞化管理考核周评比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学校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值周班检查细则》《值周生一日常规》等,使“细胞化”德育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充分调动师生的能动性。

好老师是会激励孩子上进的老师,好的评价是能够唤起孩子内心自省的评价。为不断深化“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我校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鼓励班主任创建特色班集体。我校除了在期末评选47中标兵班、示范班外,还把班级评价目标分为班级环境布置、课间操、服装仪表、课前一支歌、右侧通行等几个具体可行的目标,开展“右侧通行标兵班”“文明礼仪示范班”“特色教室”“间操示范班”“眼操示范班”等特色班集体的评选工作,利用悬挂锦旗和张贴海报的形式来时刻提醒学生向着目标去努力。

同时,在关注班级管理细节,进行多元评价时,我校更突出“细胞化”德育管理中政教处量化考核和全体科任教师问卷调查参与评审的比重,评选出每月的特色班集体,并在升旗校会上表彰。从大处看是创建特色班集体,从小处看则是促进班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更加规范。这种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也更加公正、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各班的特色管理绩效。

我校针对目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讲求享乐、不思进取、生活境界不高等问题,大胆提出并实行开门管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的活动与管理,对全体学生进行体验模式的教育。全校教师一起强化养成教育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在优秀班集体环境中学习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把德、教、管结合,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全方位落实,全过程管理,对良好校风教风的形成起到了深刻影响。

德智双修,“细胞化”管理模式树新范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坚持“教师成功促进学生成才”的人本理念,以“打造一流班任队伍,育一流优质人才”为德育目标,力求创建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工作踏实,考评靠前;学校放心,自己满足”的班任队伍。

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每位班主任的辛勤耕耘,但只有默默地付出是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在班主任岗位练兵中落实班主任“五项工程”:一是班主任团队学习与工作经验交流培训;二是青年班主任专业技能展示大赛;三是班主任教育叙事的评选;四是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五是班主任读书交流活动。学校一直非常关注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促进班主任工作走向专业化,不断增强班主任自身素质和促进班主任育人、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学校要求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三爱”,即爱校、爱岗、爱生。提高“三能”,即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

结合学校实际,根据不同学年特点,我校组织开展每月两次的班主任“细胞化”管理培训。培训主要针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各个细节,诸如“如何接好初一新班”“家长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怎样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写好操行评语”等等。我校还开展了“基于问题的研究”——案例分析培训,主要针对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疑惑、实际问题等提案。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全校班主任培训,分“青春期心理、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环境卫生建设”等专题,对20余个案例进行分析。班主任全员参与、献计献策,再由学校将所有班主任别具匠心的想法、切实有效的做法以最快的速度汇总、整理、深入交流后,形成文字转发到班主任手中,使得班主任的育人观念、育人方式有了润物细无声的转变。这种“基于问题的研究”达到了交流经验、转变观念、促进实践的目的,同时也在我校形成了共同参与、协同管理、共同分享成功与喜悦的良好氛围。

教管多渠,“细胞化”管理模式育新人

学校根据具体学情,大胆开展了一系列道德体验活动。六年级开展“三相”“三起来”教育。“三相”即“坐相、站相、走相”:坐相即“目视前方、挺胸抬头、端庄正直、舒展得体”;站相即“抬头挺胸、自然直立、不靠不歪”;走相即“庄正自然、步履从容、不跑不跳、气定情闲”。“三起来”即上课时要“把头抬起来、把胸挺起来、把身子坐起来”。七、八年级学生以养成教育、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了“克服不良行为,树立中学生良好形象”活动。九年级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开展“扬理想风帆,做合格人才”主题教育活动及“十佳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做到:重实效、讲拼搏、长才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我校不断研究探索逐渐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四自”德育特色。“四自”德育是一种明责任、重实践的德育活动。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开展值周生、值周班级、监督岗等各种活动,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同时也培养了服务意识、提高了管理能力、提升了思想境界,逐步达到了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理和理想自树的要求。

在不断推进“细胞化”德育管理模式中,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其他各项文体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开学伊始,军训中学生体验着严明的军纪,承受着烈日的洗礼,挥洒着汗水与泪水,锤炼体魄与意志;生机盎然的五月,体育文化节中学生感受着体育竞技带来的喜悦与快乐,动漫节中学生尽情展现着自己的创作热情和聪明才智;金秋九月,校园艺术节上学生在舞台上展示才艺,青春的热情飞扬在菁菁校园。

创新管理铸就特色安全文化 篇7

安阳华润燃气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不断研究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新思维,以特色管理铸就安全,以安全文化开创新篇,实现企业由制度管理向安全文化管理的蜕变。

理念引领,让安全成为文化

安阳华润燃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以华润燃气安全理念为引领,将行业特点与企业文化底蕴紧密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溯根源

城镇燃气涉及千家万户,具有易燃易爆等高危特点,燃气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安全,更需要关注围墙外用户的安全。安阳华润燃气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安全是对生命的尊重,是燃气企业的生存之本”的安全理念,并向所有成员公司推广传播。

群策群力聚共识

长期以来,安阳华润燃气始终关注安全文化的凝练与传承,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格言征集、合理化建议评选等全员参与的活动,逐步形成了凝聚全员共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安全理念:“让行动实现安全承诺,用责任锁定安全阀门”。

丰富活动强意识

安阳华润燃气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微电影拍摄、安全标兵评选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热情,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将安全文化理念根植于员工的心中。

营造氛围促传播

在安阳华润燃气设有安全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宣传平台,随处可见各类涉及安全文化的海报和标语,还启发员工自制漫画墙、自发创作“安全百错图”,征集“等你回家”安全情亲摄影作品等,多维度、多视角促进安全文化的传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员工及其家属安全意识,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固本培元让文化落地生根

安阳华润燃气从夯实内功入手,通过组织管理、技能培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安全习惯全面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让安全文化生根发芽。

“一三五七”安全管理模式

通过不断探索、多年积淀,安阳华润燃气逐步形成了“一三五七”安全管理模式,并持续优化完善。该模式即:一个主题目标:建设“五型”企业;三大体系建设:OHS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建设;五大安全管控:安全行为观察、红旗班组建设、设备智能管理、场站标准化、四级安全监督;七种管理特色:岗位技能达标、“五纵六横”安全宣传、“3:1:1”用户安检、安全四色管理、“1+3”应急管理、安全信息化建设、注安师协会管理。

安全基础管理“立”标准

为实现各项安全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安阳华润燃气在“五抓”(抓领导重视、抓全员参与、抓违章作业、抓隐患整治、抓考核评价),“五升”(提升安全审核成绩、提升安全隐患整改比例、提升客户安检率、提升员工持证上岗率、提升班组安全建设成效),“五降”(降低一般事故C级及以上事故数量、降低第三方破坏起数、降低管网泄漏指数、降低隐患数量、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指数)等一系列要求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并发放至基层各部门及县域公司,使安全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安全知识技能成体系

为使各岗位员工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强化操作技能,安阳华润燃气建立了涵盖岗位操作明白卡、应知应会题库、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岗位操作视频等在内的各岗位安全知识技能体系,使每位员工都能成为“岗位安全专家”。

“注安师协会”助力管理提升

优秀的安全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安阳华润燃气致力于安全人才的培养、储备和发挥其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参加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目前,公司已有近10%的人员成为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使注安师全面参与安全管理,公司开创性成立了注安师协会,通过开展课题研讨、举办安全活动,带动了全员安全素质的整体提升。

“红旗班组”百花争艳

班组是公司安全管理的最小组织细胞,是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落脚点,安阳华润燃气素有“公司生产千条线,线线都要班组来实现”的说法,通过完善并创新班组评选、竞争机制,充分发扬亮剑精神,营造“百家争鸣”的环境,在“国家安康杯竞赛”和集团评选中,先后有吴村站、抢维修中心、安检所、检漏队、呼叫中心等班组脱颖而出,逐步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向“百花争艳”的质的飞跃。

“行为安全管理”主动干预

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阳华润燃气通过实施行为安全管理,在各岗位开展安全行为观察,采用“不记名、不责备、不处罚”的“三不”原则,使每位员工都成为观察员,主动干预不安全行为,形成浓厚的主动干预文化氛围,员工安全行为指数大幅提升。

“四色管理”助推提高效能

随着安阳华润燃气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日益繁重,为了集中有效资源关注重点、统筹一般,公司提出安全四色分级管理。目前已形成覆盖管网、设备、用户、气表等多领域的安全四色管理体系,根据运行状况,分成红、黄、蓝、绿四个等级,对不同级别,设置相应管控周期。通过四色分级、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使红色高风险区域逐步减少,绿色安全区域逐步增加。

安全信息化打造本质安全

安阳华润燃气依托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设备管理动态化、抢修作业可视化、巡线作业实时化、场站监控远程化,使安全管理由人工处理的初级阶段,向智能化信息技术处理的高层次管理转化。

内外兼修,安全文化辐射社会

燃气企业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不但要管好自身安全,更要面对庞大的客户群,哪里有用户,安全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多年来,安阳华润燃气在夯实内功的基础上,多策并举,将安全文化延伸至用户,辐射到全社会。

建立“五纵六横”安全宣传网络

为了在全社会普及安全用气知识,全面提升用户安全意识,安阳华润燃气经过多年总结,反复实践,建立以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为纵向,以服务大厅、电视、报纸、手机、网络、广播为横向的“五纵六横”全覆盖安全宣传网络,让安全知识飞进千家万户,安全意识扎根用户心中。

“小手拉大手”安全进万家

安阳华润燃气在中小学开展“阳光少年展风采,安全用气我先行”活动,以学生为载体,以亲情为纽带,小手拉大手,将安全用气知识通过孩子传播到家庭,带动所有人关注用气安全。

用户安全培训常态化

从2009年开始,安阳华润燃气坚持每年开展大型客户安全培训,总经理与用户面对面互动交流,以灵活的方式,生动的案例,精彩的讲解,增强客户的安全意识、规范用气行为。

“太阳花”与“蓝精灵”架桥梁

“太阳花”与“蓝精灵”两支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社区,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将安阳华润燃气的安全文化源源不断地带到用户中间,架起公司与用户沟通交流的桥梁。

公共媒体在线交流

安阳华润燃气通过做客《阳光对话》电视节目、广播电台效能热线和网络在线访谈等方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用气知识,将安全用气意识辐射社会。

“线上”“线下”平台服务于用户

安阳华润燃气积极拓展安全宣传新渠道,通过“线上”的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线下”的客户服务大厅、24小时服务专线等方式,实现与用户的无缝对接,将安全知识播撒到千家万户。

综合服务宣传车社区行

安阳华润燃气利用综合服务宣传车,以居民社区为主要阵地,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播放各类宣传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安全用气知识在广大用户中普及。

以“小安检”推动“大安全”

安检服务是促进客户安全用气的有效手段,安阳华润燃气专门成立专业安检队伍,采用“3∶1∶1”的科学安检工作模式,每年向用户提供入户安检服务,以“小安检”推动“大安全”。通过千家万户的小安检,创新性地树立了社会的大安全服务品牌,真正做到了用责任锁定安全阀门,筑牢了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获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在细节中凸显管理特色 篇8

在当前幼教走向市场并且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幼儿园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并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能站稳脚跟, 不断成长。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童心幼儿园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注重细节, 可以凸显管理特色。

一、结合德育教育, 从节假日中寻找育人契机

有很多节假日和幼教没有关联, 容易被幼师忽视。但童心幼儿园通过精心组织, 使这些日子成为了教育幼儿的生动教材。如:结合学雷锋活动月, 童心幼儿园组织全园幼儿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带着自己的压岁钱到山村小学资助贫困孩子;带着自己的零食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拿着水桶、抹布到汽车站当起真正的“活雷锋”。借“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爱妈妈”的活动;清明节组织幼儿到忠烈祠祭奠烈士, 让孩子们将亲手做的小白花献给烈士, 给孩子们讲述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让孩子们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利用国庆节组织幼儿观看升旗仪式, 聆听国旗下的讲话;因南岳是旅游区, 我园还组织“赏名山”活动, 让幼儿到南岳大庙、水帘洞、万寿广场等风景点游玩, 让孩子们体验家乡自然风光的秀美,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一系列活动使童心幼儿园既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也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二、结合常规管理, 在每天的保教流程中寻找工作差距

(1) 童心幼儿园采取评选“优秀班级”的方法, 将各班上课、做操、就餐、备课、午点、午睡、离园、家园联系等内容纳入“优秀班级”评比内容, 由分管教学的园长助理每日进行检查并打分, 再由全体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打分, 每月评出优秀班级。评比制度的实施, 激励老师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每班的教学常规均有明显提高, 班内教师也更团结, 从而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平时童心幼儿园也注意观察发现每个教师的闪光点, 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 让教师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能施展自身才华, 提高素质。

(2) 保育工作看似简单, 其实它是幼儿园工作的基础, 是最关键的环节。童心幼儿园对此详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卫生、保育的规章制度。如每期举办消毒知识培训, 每天进行消毒登记, 杜绝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同时为了督促卫生工作, 还特别制定了保育工作流动红旗, 每天由后勤组长打分, 当场指出不足, 园内管理人员抽查打分, 且将保育员与教师的配合、师德都给予打分, 综合评定保育工作, 公正地进行评比、奖励。由于措施得力, 管理到位, 无论何时走进园内, 优美的环境、整洁舒适的内务、美观而充满童趣的布置都让人赏心悦目。同时为了活跃保育员的文化生活,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童心幼儿园还会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叠被子比赛、演讲比赛、保育员体操比赛及才艺表演、拔河比赛、登山比赛等。

三、结合安全管理, 消除幼儿日常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童心幼儿园把安全工作定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天除了安排管理人员值班外, 还确定一名安全检查员, 对各班幼儿的各个活动环节、园内的每个角落以及水电、玩具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安全检查和登记, 确保师生清泰平安。

在幼儿接送卡上添加幼儿照片, 并每学期更换卡的颜色, 从而使得“童心接送卡”更为规范、更为科学。同时童心幼儿园严把门卫关、教师关和安全检查关, 做到防患于未然;由园长为首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定期开会, 把每天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处理;全员职工每月一次安全例会, 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3月、10月是童心幼儿园的“加强幼儿安全意识”活动月, 教师们将从言语、行为、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教导幼儿注意安全。

四、结合宣传工作, 在活动中寻找报道亮点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幼教市场, 幼儿园不仅要扎实地做好园内本职工作, 也要注重对外宣传, 以使幼儿园能深入人心。如童心幼儿园, 其园内的各种讯息、教师的优秀事迹均能及时被“南岳新闻”报道;每次的活动都留下了照片、录影, 以及新闻写稿。照片展出、录影制碟、新闻报道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让“童心”成为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首选。同时童心幼儿园也鼓励教师积极对外投稿, 经常在网站、报纸上发表园内相关信息。

强化特色管理打造区域名校 篇9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特色,名校

小学学校管理要树立文化奠基、科学育人、敢为人先的现代办学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目标, 积极构建和谐民主校园。笔者所在的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分段管理, 落实常规教学管理计划;坚持特色社团建设, 引入先进教学管理理念;打造名师工程,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教学要素进行科学评价, 提升更多教育教学管理正能量,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分段管理, 落实常规教学管理计划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 特别是学生构成复杂、学生人数众多、师资队伍庞大的城郊学校, 学校管理面临新挑战。采取分段教育教学管理, 不仅是学校管理细化的需要, 而且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意识体现。

首先, 在分段教育教学管理中, 学校根据实际需要, 成立了分段管理专门小组, 主要领导具体分管。每一个分段管理机构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层次分明, 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计划制定、工作落实、绩效监管, 形成完整管理链条。其次,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细化、精化, 学校管理制度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学校管理制度众多, 只有细化、精化这些规章制度, 才能提升管理制度执行力。将这些管理制度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为提升制度执行力创造条件。再次, 学校需要强化常规管理, 管理制度要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才能呈现成效。在制度执行过程中, 学校应注重常规管理, 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学科组等具体管理单位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 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汇报给学校领导, 由学校组织力量展开救援。学校管理采取分段管理, 细化管理措施, 这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2.特色社团, 凸显现代教育理念

提倡科室、学生团体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特色社团建设。学校安排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技术指导, 并定期组织社团成果展示活动, 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机会, 极大提升了学习实践氛围, 为打造特色学校管理品牌做出积极努力。

首先,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积极探索, 主要针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展开社团建设。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众多, 为建设特色社团奠定了基础。除了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突出之外, 还有语文学科的专业教师, 为学生进行普通话、作文等辅导;英语教师承办外语角, 组织学生进行网上外语交流;数学教师组织学生搞专项社会调查, 感受数学的生活应用。其次, 分工合作, 搞好协调管理。学校特色社团成立之后, 相关管理要及时跟进。社团有一定范围, 涉及到科室、教师的具体分工, 学校要在统筹监管的同时, 尽量给予支持。在进行管理分工时, 要体现对应性, 既要进行宏观调控, 又要进行微观指导。特别是社团活动与学校管理工作产生冲突时, 需要学校进行有效协调, 确保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学校社团建设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 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规范要求。学校在具体社团组成、运行、监督等环节要发挥正效应, 多多给予支持和帮助, 保证社团建设能够维系在较高水平之上, 这样才能为打造名校创设更好的基础条件。

3.名师工程, 蓄积雄厚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教师素质塑造管理中, 要注意体现人文性, 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

首先要从改变教师工作态度的角度入手,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校要从最基础的管理因素抓起。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慵、懒、散、旧”意识。治“慵”能够提升教学能力, 治“懒”能够增强工作效率, 治“散”能够纠正校风、学风, 治“旧”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其次要从树立先进典型开展管理工作, 教师不仅有自身特质, 而且有巨大潜力, 学校为其提供施展平台, 教师可以在其中施展自身才能。学校组织教师备课大赛、讲课大赛、课件制作大赛、论文评选活动、课题评价活动, 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 这些骨干教师就是学校的名师。在名师的带动下, 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各项管理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再次要推演“名师效应”, 学校推出学校级名师, 继而根据上级的名师推选要求, 确定名师称号。为提升名师效应, 学校定期举办“名师观摩课活动”, 组织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辅导, 举办各种形式的名师讲座。学校建立专门的宣传栏, 对学校名师进行专门宣传, 这在教师中引发积极效应。学校呈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 教育教学管理进入健康轨道。

4.素质评价, 成就学校管理特色

学校管理呈现系统性, 在教学评价管理方面, 无论是对教师教学绩效评价, 还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学校都给出具体的制度规范。

首先是对教师的绩效评价, 紧紧围绕现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素质提升来进行。但由于规范比较模糊, 导致学校对教师展开评价时出现操作困难。特别是在评先树优活动中, 难免要出现一些偏差, 造成部分教师不满意。因此, 学校在对教师展开绩效评价时, 要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效度、工作奉献等具体细节展开评定, 给出赋分标准, 进行量化考核。教师异议少了, 工作热情更高了。其次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在学生管理和评价时, 学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过程多元的原则,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动态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体评价多元, 是指学生展开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 从不同角度形成评价动力;评价方式多元, 是指学生学习成绩可以采用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 用针对性更强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力;评价过程多元, 是对不同评价内容展开不同的评价操作, 灵活运用评价方式, 不墨守成规, 提升评价激发效果。

北京医院护理管理特色 篇10

1 注重人性化管理

1.1 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

1.1.1 医院的设施和布局

医院的设施和布局从方便病人的角度出发, 病区的标识明显、走廊有扶手、病房门口电子显示屏显示患者的主治医生及主责护士还有病区的主任及护士长、病房内特别设置轮椅厕所及多功能防滑淋浴间, 床头设有呼叫器、护理及特殊治疗标识、各种中心供应管道孔、多功能插空和智能化病床、温馨围屏、输入健康教育信息的电视等设施从细微之处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1.1.2 噪音的控制

严格控制病区噪音[2], 限制不必要的交谈, 医护人员做到“三轻”, 各种仪器、病区电话及呼叫器的声音调至最小, 各种车定期检查, 及时添加润滑油, 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环境。

1.1.3 护士语言行为的规范

病区护士上岗前都参加了人性化护理服务培训, 规范了护士的语言行为:入院有迎候语、巡视有称呼语、操作前有解释语、操作中有安慰语、操作后有致谢语、操作失误有道歉语、出院有道别语。对患者及来访者笑颜相对, 诚意相接, 反应迅速, 关爱患者做到细微化, 服务质量达到最优化, 充分营造了和谐的护患氛围。

1.1.4 护理注重告知

护士法律意识强, 护理活动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入院告知、检查告知、留置针使用告知、用药告知、饮食告知、护理告知、手术告知、出院告知、费用告知) , 维护患者权益, 让患者真正拥有知情权。

1.2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关爱

人文关怀同样体现在对护士的管理方面, 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人员座谈会, 倾听她们的心声, 及时发现问题, 协商解决, 缓解她们的精神压力[3], 实行弹性排班, 合理安排休息及享受节假日, 对年长的护士适当照顾, 年轻的护士多指导, 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使护理人员之间、医护之间、病人及家属之间的关系融洽,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过程管理

2.1 过程管理的预见性

护士长对过程管理有预见性, 每日提前30min上班, 检查护士夜班工作质量了解病区危重、新入病员情况, 充分利用护理晨交班, 从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 针对“异动”进行仔细的床旁交接班, 对病人的问题进一步确认, 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班前再次进行床旁交接班, 观察病人病情及措施落实情况, 以做到及时解决问题或把潜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2 严格的查对制度

每日医嘱进行2人查对、班班查对及护士长查对并签字, 医嘱经过6次反复查对, 保证了护理安全, 有效地杜绝护理隐患。

2.3 过程管理重在人人参与

护理部强调病区护士人人参与过程管理, 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输液计划、健康教育、护理记录等都做到细节化、量化, 细分阶段, 指定每个环节、每个程序、每个病人的标准, 力求标准科学、合理, 强调反馈控制必须贯穿于细化的过程中。

2.4 过程管理注重护理实现“零缺陷”

健全的质量检查制度、监督制度及应急管理流程制度, 让护士产生危机感, 促使其不断努力学习, 提升业务水平, 在工作中更好的实施自检、自控, 熟练分析并解决身边的问题, 做到既能控制过程, 又能保证结果, 实现护理工作零缺陷, 完善质量管理的内涵, 满足了病人的健康需求。

3 信息化护理管理

3.1 PDA优化护士工作流程

应用PDA床旁采集患者生命体征及护理病历的工作流程实现了护理记录、交班报告等各种护理电子文书数据信息共享[4], 减少了护士大量重复性劳动, 避免手写易产生笔误和漏记的现象, 打印的护理记录字迹清楚、规范, 保证资料的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提高了护理安全性, 通过用户权限的管理, 保证记录的法律效力。对医嘱通知、处理和执行流程上, 主班护士核对转抄医嘱后, 临床护士通过PDA提示随时可以获取和浏览医生的最新医嘱及相关信息, 并在病人的床旁执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和记录, 医嘱执行完毕后只需点击PDA就可完成执行者和执行时间的实时记录, 无需回到护士站进行打勾签名, 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患者”。

3.2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是科学管理不可缺失的成分[5]护理部通过计算机排班表信息了解全院各护理单元的人员在岗数, 结合病人的信息, 分析、统计出护理工作量, 计算出护理工作时数, 科学评估各护理单元护士的人力资源是否充足, 并进行动态、合理的调配。排班信息可以提供员工的出勤信息、夜班人数和节假日加班的情况, 实现科室之间的资源共享。护理部通过计算机信息对全院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指导, 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护理工作的动态管理。

4 继续教育管理

护理部的继续教育管理方式灵活多样, 计划完善, 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选派护理骨干或护士长脱岗培训、外出进修、参加院外的学习班或研讨会等, 以不断更新管理与专业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6]; (2) 全院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专题讲座、个案分析会、现场观摩等活动, 以拓展护士的知识视野; (3) 强调科内组织护理查房、护理教学、护理病案讨论等, 加强科内在职专科知识培训等; (4) 要求个人发表论文, 自学并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或承担院内外各种授课任务。

5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护理部非常重视护士职业安全与健康, 认为只有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7]。护理人员定期参加职业防护培训, 掌握正确的洗手和隔离方法, 知道怎样避免针刺伤、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工作中如何预防静脉曲张及颈椎病等。护士长经常检查护士操作中洗手法、侵入性操作是否戴手套、注射针是否回套针帽、拔针时是否端上备有锐气盒的治疗盘、是否徒手折安瓿及处理用后安瓿、锐气盒是否溢出才处理等工作。护理部有健全的针刺伤管理制度, 护士人人掌握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6 重视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全面负责, 制度完善, 管理到位, 不定期检查, 奖惩落到实处, 推行循证医学, 医院感染管理科新提出的医院感染方案必须具备有力的证据。新进的医护人员、实习生及进修生岗前培训必须安排医院感染知识讲座, 并进行考试, 考试合格方能进入临床工作, 医护人员院感意识浓, 无菌技术观念强,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更是要求严格, 建筑布局合理, 分区明显, 各区按要求穿不同的工作服, 执行不同的工作制度, 每个科室备有消毒隔离管理监测本, 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做到严格执行、认真填写。

7 应急注重预案

北京医院的应急预案做得很完善, 医院、科室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应急演练, 保证人人掌握各种应急预案, 当事件突然发生时, 各科室谁该去支援、到哪个区域、由谁指挥、具体的标识、病区如何安排、每个人该干什么等做得非常全面, 一旦发生灾害事件整个医院能快速反应, 即使管理者不在, 人员也能各就其位, 各施其职。

在北京医院半年的学习, 接触到很多新的管理理念, 拓宽了我的管理思维, 转变了护理管理工作方式, 对护理管理有了新的感悟, 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对我院护理管理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素华, 徐秀华.对基层医院护理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6) :18~19.

[2]李慎, 刘伦.浅谈病房环境噪音对临产产妇的心理影响[J].当代护士, (9) :39~40.

[3]钟雪琳.我国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4) :23~24.

[4]皮红英, 魏畅, 王建荣, 等.个人数字助理在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08, 15 (4) :31~33.

[5]孔悦, 周文光, 黄榕.医院护理管理预警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6) :58~59.

[6]梅桂萍, 谢红珍,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12.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特色 篇11

【关键词】 中国;行政管理;特色

就当前情况看,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正处于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变过程之中,传统行政的一些固有特征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入世首先和主要的是政府入世,政府行为要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和规范,这就对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认真分析我国行政管理特色,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革,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显著的“物本行政”特色

1.把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政府行为的最终目的。近代中国社会,由于经济落后而被动挨打,希望国家富强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期望政府能够领导国民发展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这是近代中国行政文化的主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时国家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十年“文化大革命”致使我国经济走向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痛定思痛,果断地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二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在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某些政府官员看来,政府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没有看到物质财富创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过分强调政府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的职能而忽视政府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职能。政府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尽管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职能有所侧重,任何时期都不应该对其它职能予以偏废。从我国政府职能发展的历程来看,确实存在着常常因重视某一职能而偏废其它职能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政府因过分强调政治职能而忽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职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政府将全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意味着政府职能的侧重点是经济职能。由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理解,政府在充分发挥经济职能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对其它职能重视不够,尤其是对社会管理职能重视不够。

3.过分强调政府在促进物质财富增长方面的绩效而忽视政府在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价政府绩效总离不开一定的标准,,在改革开放以前,各种各样的政治指标成为评价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自然也会发生变化,经济指标成为评价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问题不在这里,在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经济指标当成了唯一指标,经济指标也是不全面,换成了单纯的GDP指标,有关社会服务、公共管理的其它指标则没有引起够的重视,产生了所谓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上述几点表现的实质在于政府在管理上过分地“重物轻人”,没有看到政府促进物质财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的“经验行政”特色

1.它以经验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排斥科学理论的指导。行政管理需要一定的经验,科学的行政管理也不排斥经验,注重经验对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不是经验行政的错误,经验行政的错误在于没有理论的指导或排斥理论的指导。我国今天的行政管理与二十多年前相比,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中断了三十余年,自恢复至今还只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目前很多理论研究尚欠深入且普及程度较低,我国离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行政管理还有较远的距离,在一定意义上说还带有经验行政的色彩。

2.它以手工式的操作技巧作为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排斥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运用。在漫长的行政管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很多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传统、经验式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被运用于行政管理过程之中,如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尤其是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的出现,使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科学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方面也呈蓬勃发展之势,由于受到原有观念和现有技术、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3.它过分强调行政管理者个人的作用,不重视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和专家参与。经验行政主要是依赖行政管理者个人的经验进行行政管理,认为行政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是由行政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决定的,往往不太重视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这就造成经验行政与人治行政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与法治行政则难以相容。这样的行政管理者由于过于信任自己的行政经验,往往对于专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不易理解,有意无意排斥专家对行政过程的参与,常常造成决策的失误。

三、典型的“人治行政”特色

1.行政管理的基础权威来自领导者的个人权威。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权威资源,没有一定的权威,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就建立不起来。在法治论者看来,这种权威当然只能来源于法律,在人治论者而来,这种权威就是领导者个人所具有,是由领导者的权力或个人魅力所产生,谁的职位最高,权力最大或最具个人魅力,也就最有权威。

2.权大于法,以政策代替法律,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领导者个人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政管理过程表现于行政权力运用过程,即运用行政权力来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法治行政论者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由法定的政策制定机构决定。人治行政论者则认为,政策制定是领导者的一个运用谋略或策略的过程,行政领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或理念决定政策的内容,认为法律缺乏弹性,政策则可以随机应变,把政策变成一种高于法律的手段。

3.道德说教与服从个人权威相结合的行政运行过程。行政管理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育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必要的。人治行政模式则把这种必要的道德教育变成了上对下的一种道德说教,作为维护领导者个人权威的一种手段。人治行政是以个人权威和严格的等级制为基础的,提倡忠于领导、服从领导个人权威是行政过程得以运行的重要前提,道德说教正是建立这样一个前提的重要手段。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这种人治行政管理方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法治行政,市场经济关于建立统一市场的要求需要法律来加以规范,需要由法律权威来代替个人权威,以保持行政管理权威的稳定性。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有着鲜明管理行政的特色,这些特色深深植根于我国长期的行政管理文化的土壤之中,又在世界大潮流之中,面临着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安树昆.宪政视野下的诚信政府建设[J].探索.2005(5)

[2]张康之,李传军,张璋.公共行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特色管理理论 篇12

一、企业创新后的管理模式

企业以共有价值观为基础, 在优良的管理模式上, 正确把握政策, 精准制定管理目标, 切实把战略、战术转化为具体操作步骤, 方可确保企业运营顺畅。为了保证创新管理模式有效实施, 经过不断探索与提炼,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营保证体系, 和保证体系相配套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流程, 使公司的管理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没有死角, 高效运转。

1、创新后的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为倒三角型, 紧紧围绕客户这个中心信息流, 是贯穿整个模式中循环。紧紧围绕客户, 满足客户的动态需求 (工期、质量, 技术, 产品、服务) , 以循环、归零、优化的方式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的方向、方式、方法的正确优良。

2、管理保证体系

优良的管理模式建立应以简单、效率、效果、效益为原则, 调动员工和经营团队持久的工作激情, 积淀企业资源。增强辅抓可持续发展的本领, 迅速做优、做强、做大企业。要想使优良的管理模式运营顺畅, 取得实效, 必须有完善、配套的管理体系做保证。模式是管理框架, 保证体系是具体措施, 二者完善配套, 管理才行之有效。

(1) 人力资源保证体系

企业为快速提高员工技能和素养, 把员工当作企业家庭中的一分子, 作为企业重要资本, 帮助增值, 通过培训, 快速提升技能和素养, 达到上岗要求方可上岗。

(2) 销售保证体系

销售工作是企业的龙头, 是企业最直接的效益实现者, 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销售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因此, 销售部门的工作就是紧紧围绕着市场, 全程迅速跟踪工程信息, 确定项目背景, 紧盯市场动态.利用同心原理, 维护老客户, 建立新客户, 顺利完成公司销售经营指标。

(3) 技术保证体系

专业技术的领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使企业快速发展而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要做到技术领先就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消化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并加以研发、改进、创新, 最终建立自己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建立强大的技术保证体系提高产品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而保证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最终赢得客户。为此, 公司着力打造科技队伍, 与国内国际先进有实力的公司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4) 生产保证体系

生产系统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以确保质量、工期为原则, 以安全运行为保障, 厉行节约、减少浪费。同时做好 (1) 计划管理、 (2) 车间管理、 (3) 现场管理、 (4) 质量管理、 (5) 设备管理、 (6) 安全管理。

(5) 物料保证体系

物料供应是企业生产制造工序的源头, 是生产和服务质量保证的关键。作为生产高危电气产品的企业, 物料供应的准确性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物料部门严格按照采购流程运作, 根据企业历年物资供应情况确定合格供货方, 所采购原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与供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维护长期合格供应商, 使供货厂家从供求关系成为忠诚的合作伙伴;对车间生产实行快速、准确的物料配送制, 依据技术部门提供的材料表, 及时准确地把物料配送到生产车间, 既降低了材料的损坏和浪费, 又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

(6) 质检与售后服务保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与发展的保证, 是企业的生命底线, 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 为此推行了“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的售后服务是企业赢得信誉, 获得市场的通行证。在目前各企业间同类产品质量差异越来越不明显的情况下, 谁的服务做的好, 做的及时, 做的周到, 谁就能得到客户的认同。

(7) 后勤保证体系

公司对食堂、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办公区环境进行了投资改造, 配备了职工上下班通勤车, 改善了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使员工工作得顺心, 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二、创新前后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1、优化前的层级管理, 层级虽清, 但高层对操作层的信息了解不深、不透, 对市场客户信息是通过操作层、中层逐级反映到高层, 高层再做出战略、战术, 响应速度慢。

优化后的管理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的信息直接到高层, 通过综合分析, 做出战略、战术, 响应市场速度快而准。

2、优化前的层级管理信息不流畅, 时常断链, 反馈速度慢, 优化后的管理信息, 流转速度快, 顺畅, 反馈全过程。

3、解决了管理人员心态的不端正, 优化前高层管理人员高高在上, 命令指挥型。优化后高层为实现战略, 战术对中层是服务与支持, 只有各层都做好, 才能全过程好。

优化后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的信息流, 更加明确了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在公司管理中充当的角色, 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充分发挥了人员的积极性, 主动性, 避免随意性、官僚作风, 进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内涵。

三、实施效果

上一篇:世博会的商业设计下一篇:痰培养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