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2024-09-08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精选8篇)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篇1

摘要: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形成一套完整的党风廉政体系。在根本任务不变的前提下, 坚持与时俱进的特性, 不断完善反腐倡廉的形式与手段, 推进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反腐倡廉,廉政建设,法律化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腐倡廉之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规律的同时, 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进行梳理与总结, 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邓小平的反腐倡廉之路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并没有忽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各级领导机关干部腐败问题屡见不鲜, 严重危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与威望, 切断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导致国民经济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第一, 邓小平提出要把反腐倡廉放在关乎党生死存亡的高度, 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第二, 邓小平提出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1】从根本上探析腐败产生的根源。第三, 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发扬民主,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把依法治国, 民主集中制落实到实处。第四, 邓小平强调教育重要性, 把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 促使党员干部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腐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存在于经济体制的更替, 而在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党员干部能抵御糖衣爆弹的袭击, 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为人民服务,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才能持续发展。

二、江泽民的反腐倡廉之路

江泽民的反腐倡廉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 在充分吸收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同时, 深刻总结经验教训, 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 为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增添新内容。

1993年, 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江泽民指出:“治标和治本, 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2】党的十五大,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反腐败的构想:“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3】首先, 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深远意义, 进而积极、百折不挠的开展反腐败斗争。其次, 通过对反腐倡廉的不断探索, 深刻揭示了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根源。最后, 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反腐败方针, 促进反腐倡廉在科学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实践工作。

江泽民的反腐倡廉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是新形势、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作为反腐倡廉的提出者与执行者, 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总结和创新反腐倡廉思想的同时,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提高党的自身建设。众所周知, 中国是拥有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泱泱大国, 封建观念深入人心。在新时期的中共党员干部中, 封建观念随处可见。因此, 在高度集中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成为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胡锦涛的反腐倡廉之路

胡锦涛的反腐倡廉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 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格局。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 胡锦涛指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4】在相关部门加大反腐败宣传力度, 有效的扼制腐败现象的滋生。第一, 在反腐倡廉的基础上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新概念的提出, 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第二, 初步实现了“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历史性转变。形成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党的建设的新格局。第三, 创新反腐倡廉建设体制, 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新要求。第四, 在总结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方式—网络反腐, 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形式, 使党风廉政建设更加透明。

毋庸置疑, 胡锦涛的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的一项大事。丰富反腐倡廉思想, 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与网络反腐的新概念、新形式。网络反腐解决了传统反腐运行机制的漏洞问题, 与此同时网络反腐与廉政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丰富了反腐倡廉工作方式的同时, 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

综上所述,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是一个不断发展, 不断进化, 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达的时代, 网络反腐已然成为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运用网络平台监督党员干部工作, 填补了反腐倡廉体制的漏洞, 更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体现。此外, 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则坚决运用党章, 规范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 使党章精髓深刻到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中,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同时, 强化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工作, 充分做到自我监督、机关监督、全民监督, 用法律武器武装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 第314页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第475页

[3]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49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第295页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篇2

反腐倡廉建设

学学专学 生姓名 王号 G

S

1算算

4振0机机

63技学

0

海 3 术 院 业院名名

称 计称 计

2015年11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1 页

摘要:反腐倡廉是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议题,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长期工程。文章尝试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与核心,结合近年来我国廉政建设的特点和问题,探寻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总结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阐述新时期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策略和举措。

关键词:反腐倡廉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标本兼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2 页

引言

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为谋取私利而滥用权力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力蜕变现象,如何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一直以来,我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反腐倡廉的科学理论、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清晰的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发展轨迹。

特别是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主持工作后,通过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央在反腐问题上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明党的纪律,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定了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文章通过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与核心,结合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阐述新时期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策略和举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3 页

一、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和核心

(一)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

廉政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以马克思主义廉政文化思想为指导的革命政权。在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道路上,不断总结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廉政文化思想体系。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对廉洁政府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以及加强官员的监督等问题做出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论述。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但是腐败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存在。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层出不穷,违纪违法事件屡禁不止。拒腐防变是执政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只有一如既往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

概括地讲,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方面”。所渭一个中心,就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心,指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所谓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战略方针,二是坚持将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格局。这两个基本方面,规定所要建立的惩防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即一个毫不放松惩治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预防的体系,一个全面融入社会主义建设方方面面的体系。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来,经过近十五年的艰苦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这一道路的确立,也标志着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

腐败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的一种社会现象。一切腐败现象,都是以权钱交易为其特征的。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是权力滥用的结果。腐败本质上是权力腐败,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4 页

权力之所以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主要在于其本身具有二重性。权力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其质的规定性而言,权力具有强制性、整合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同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联系,具有代表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功能。与此同时,权力还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变异性和腐蚀性。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力量,权力在配置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权力的行使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权力直接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很容易与个人私利联系起来。权力一旦被缺失权力道德的人所掌握,并且不受制约和监督,就会丧失其社会公益性质,变成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

权力的二重性及其运行特点告诉我们,预防和治理腐败,核心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只有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变异和被滥用,从而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抓住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抓住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核心和关键。

二、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特点

首先,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的。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党反腐斗争的正确方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必将继续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党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胜利的重要保证。

其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唯一正确领导的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斗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要管党”这一原则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共产党自其创立以来,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作为我们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理所当然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才能取得最全面最彻底的胜利。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属性所决定的。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5 页

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党派,从本质上说,是没有自己的利益的,如果要说有,那这个利益也只能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因而应该说,只有这个党,才是最大公无私的,最能自我完善的,因而也只有这个党,才是反腐倡廉最坚决最彻底的。

其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举。既然我们的特色反腐倡廉,是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反腐倡廉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实际,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开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一种文化的兼容性,我们当然要最大范围地吸取国外反腐斗争的先进经验,但却决不是照搬照抄。比如就反腐的法制建设而言,废除对贪污罪的死刑,虽然在一些国家实行了,却未必代表时尚,也不代表法制的文明进步,与中国的实际是很不相符合的。所以,只有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才能产生反腐倡廉的最高成效,才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体制内腐败也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体制内腐败是相对于体制外腐败而言的,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改革的旗号,以各种文件等官方形式公开从事的腐败行为。由于这种腐败行为本身有政府部门的强制力保证措施,具有普遍性和公开性,往往不被视为腐败行为,且公众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贪污贿赂等明显的体制外腐败上面,而较少关注体制内腐败,因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由于隐性腐败不直接违法律法规,即使违返了也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发展到显性腐败、充分暴露出来,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腐败主体由个体向群体扩张,具有传染性

中国贪官贪腐涉案金额巨大,如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之子程慕阳,“在没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6 页

投入过一分钱的情况下,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为程家创办了32家海内外公司,公司资产总值数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行长许超凡等人把4亿又8300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40亿元)转移到美、加等国并顺利出逃等等。”他们能做到如此惊人的“成绩”,很难凭一己之力,在这背后,隐藏着一群硕鼠,以其合力正在咬啮着国家财产。腐败由个体向群体扩张,似乎是社会腐败内生的必然,他们需要群体的力量来共同运作,相互照应,以掩盖其罪行的同时并继续扩大贪腐能力。

(三)更具有规模性,趋向集团化

“世界银行在分析腐败国家特征时指出,转型国家由于转型存在着一个从上而下逐级放权的过程。原先只要向中央一级行贿即可获得经济利益,现在需要逐级行贿,因此腐败总体规模逐步扩大。”伴随腐败规模化而来的是集团化趋势加强。如茂名腐败窝案,“2011年2月10日广东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职务犯罪’刑拘之后,茂名市及市属区县陆续有涉案官员和企业老板被专案组带走。据悉,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已经全面崩溃的罗荫国交待出来了10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再如,绥化马德卖官案涉案干部260多人,郴州腐败窝案一个地方领导班子几乎烂掉。”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洪伟著《中国反腐大举措》里也屡见不鲜,这里不再佐证。

(四)垄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

最高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王建明称,垄断行业已经成为贪污贿赂犯罪高发区。这一现象对中国政治建设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对于党和政府在百姓中的形象和地位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据新华社电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的统计显示,2013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7236件36907人”,按照垄断占贪污贿赂犯罪全部案件的四分之一计算,垄断行业贪腐案件不是一个小数目。由此可以看出,垄断行业已经形成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危害,垄断行业在严重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扭曲了整个社会的公正公平原则。

(五)腐败向多部门蔓延且领域加深

过去,腐败行为仅仅发生在个别经济部门和少数有实权的人身上。现在,腐败已发展成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腐败从直接管钱管物的部门向审批钱物的部门蔓延,即使过去被称为“清水衙门”的党务系统、执法执纪机关、文教卫生等很多部门也日显突出。腐败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渗透,使权力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7 页

质加速。同时,腐败现象由个别特殊行业和一般职能部门向多种行业和执法部门;由直接理财物的人员向“一把手”蔓延。

四、反腐倡廉对策研究

(一)成立专项巡视组,革新反腐举措

要打“老虎”“苍蝇”得想找出这些苍蝇老虎,中央十八大以后成立专项巡视组,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哪里有情况就巡视哪里,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直奔主题,冲着具体的人或事去,让人摸不着规律,在较短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大大增强了震慑力。2013年,第一轮巡视就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巡视组长不搞铁帽子,一次一授权,建立和完善组长库。2014年在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视全覆盖的同时,又探索开展了专项巡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以创新为动力探索专项巡视 实现全覆盖》一文。文章表示,今年,我们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实力量,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审计署、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和省区市纪委、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抽调干部,参加到巡视工作中来。“历史上四品、五品官照样当钦差,只要有中央授权,有责任担当,级别低一些的也能当组长;只要有能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就可以抽调到中央巡视组。”不拘一格降人才,动态反腐,从根源杜绝反腐者自腐,责权能科学匹配,从而提高反腐败效能。

(二)强压“四风”,源头反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侈靡之风,四风是腐败的前期表现,反四风就是打了腐败的苗头。有很多腐败分子最初多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众、大为作为的,但是因为四风的潜移默化而作风日渐不正而不知,因为我们对四风问题的熟视无睹和重视不足而形成了对腐败滋生的反应迟钝和不断容忍。今年3月份查处问题1931起,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642起,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339起,大办婚丧喜庆338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163起,违规公款吃喝185起,公款旅游73起,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162起,楼堂馆所违规问题29起。3月当月因八项规定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中省部级1人,地厅级2人,县处级132人。2015年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087起,6879人受到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8 页

理,411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可见政府反腐态度高压不放松,零容忍一切腐败现象,反四风就是更具体、更细节处的反腐败,也是最佳时机、最小投入的反腐败。

(三)反腐具有针对性,重抓狠抓垄断行业

根据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的行业分布情况,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领域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十八大至今年4月初,中纪委网站共发布了124 名国企高管被查处的信息。124人之中,从行业来看,能源领域占比最高,达到25%,其后依次为:建设投资领域13%,通信12%,金融9%,运输8%,冶金7%,传媒5%,汽车5%,其他领域16%。基于我国垄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和腐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的基本特征,我国反腐败向这些腐败重灾区攻坚克难,狠抓体制内腐败,狠打“老虎”。

(四)全面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

据介绍,今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7556件9636人。其中,贪污贿赂五万元以上、挪用公款十万元以上的大案6649件;县处级以上干部贪污贿赂犯罪要案907人,含厅局级以上干部156人。高检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徐进辉表示,今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反腐败决策部署,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取得了新的办案成效。徐进辉说,从办案情况看,反贪总局不断加大对省部级干部案件督导指挥力度,反贪总局直接指挥省级院立案侦查省部级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2件12人。坚持“打虎”、“拍蝇”,让反腐败无死角,无盲区。

(五)坚定完善反腐配套制度,扫除反腐阻力的决心

(1)“中央纪委已经建立外逃信息管理系统,已与39个国家签署引渡条约,并揭秘追赃追逃9中方式。”③追赃方式有通过双边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或引渡条约进行追赃;利用赃款赃物所在国犯罪所得追缴法或其他国内法进行追赃;通过境外民事诉讼方式进行追赃;运用刑事政策促使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自行退赃;运用刑诉法规定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进行追赃。追逃方式有移民、非法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劝返。

(2)修改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各方面意见,拟删去对贪污受贿犯罪规定的具体数额,原则规定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三种情况,相应规定三档刑罚,并对数额特别巨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9 页

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保留适用死刑。”④具体定罪量刑标准可由司法机关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掌握,使得司法在运用于反腐的过程中更具有适用性,为反腐败斗争提高司法保障。

(3)强化责任领导责任,落实“一案双查”制度。2015年1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主持召开最高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研究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意见措施。曹建明强调,只做表面文章,发现问题不报告、压案不查、阻扰调查的,要严肃追责。要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出现严重腐败案件的,既查处本人,又坚决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重特大案件4898件,同比数量上升5.7%;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496人,同比数量上升28.8%,其中,立案查处两名省部级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查处47名地厅级干部渎职犯罪案件,同比数量上升213.3%。”①强化领导责任,完善反腐斗争内部监督制度,从而自我纠偏,遏制腐败势头。

五、总结

关于我国廉政建设的学术创作已浩如烟海,廉政建设的热议已历久弥新,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腐败是如影随形,廉政建设是人类的一场持久战役。对此,我们要认识到反腐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既不能对反腐败斗争放松警惕,也不能对其持有悲观的态度。既要积极汲取历史比较成功廉政建设经验,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循序渐进;又要积极探索廉政建设的技术方法、制度设计、管理手段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制,提高反腐败斗争的自信心,坚持持续反腐,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形式反腐。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非常感谢黄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吝赐教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方法,另学生折服且受益匪浅。学生再次向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第 10 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页 [2] 《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页 [3]

李勇.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研究.[A].2008年6月.第53页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篇3

这个体系可以简述为:以宪法和党章为依据,由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或认可,包括其他有党内法规制定权或国家立法权的党组织、地方人大、行政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若干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规、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一体系将大致包括3大法律制度规范和10个法规制度门类。即: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法律法规中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规范;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党内法规及其他党内法规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规范;从中央到基层的党的组织、行政机关和其他单位制定的关于反腐倡廉的制度规范。

10个法规制度门类包括:1、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总类,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行政监察法》等;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其他行为规范方面的法规制度;3、查办违犯党纪政纪案件及其他工作程序方面的法规制度;4、处理违犯党纪政纪的党员和国家公务员方面的法规制度;5、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6、监督制约和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7、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8、纪检监察职能、组织机构建设、内部监督方面的法规制度;9、与国(境)外有关机构进行反腐败协作方面的法规制度;0、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地方各级党的组织、行政机关的有关法规制度。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篇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清廉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在清廉指数上成绩一直以来都不及格, 腐败已经日益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樊浩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发表的2008年中宣部委托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一文中, 有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 对于关于“你对哪些人的伦理道德状况最不满意?”的调查结果。其发现令人沉思:政府官员高居榜首, 达74、8%;演艺娱乐界位居第二, 达48、6%;企业家居第三位, 达33、7%。必须高度警醒的是: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掌握话语权力的群体, 恰恰是伦理道德方面被认为最不满意的群体, 这种反差和异化的严重后果, 是社会道德信用的丧失。底层群众对公务员群体最为不满的是各种各样的显性腐败与隐性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反腐败, 在这方面都有理论建树。

二、邓小平理论视野下的反腐败理论

(一) 邓小平对腐败原因的分析

邓小平同志的反腐败思想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腐败问题的存在, 分析腐败存在的原因。

首先, 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客观地认识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腐败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腐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蔓延, 它阻碍着这些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 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些国家还因此而政局不稳, 政府频繁更迭。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 也发生了腐败问题, 甚至在一些部门和地区还有所蔓延。但如何看待在我们这样一个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出现的腐败现象, 却成为了一个问题。一些人认为,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应该是纯而又纯的, 它与腐败现象是根本不相容的, 一旦出现了腐败问题, 不是恐惧不堪, 并进而对社会主义也失去了信心, 就是为了顾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和荣誉, 竭力回避、掩盖。其实, 这些都是非科学的态度, 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正视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腐败问题, 小平同志实事求是正视腐败的存在,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其次, 邓小平同志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腐败现象, 从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 对腐败存在的现实和历史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体制上看, 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328页) 由于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高度集权, 于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 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 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 必然造成官僚主义, 必然要犯各种错误。”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329页) 从上下级关系来看, 由于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 缺少上下级的双向的有效监督, 因而, 无论上级或下级发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都不能得到监督和纠正;从横向关系看, 由于传统体制的集权制, 行政权与经济权限合一, 过分集权, 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管理, 也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小平同志从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 为我们科学地探讨和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腐败成因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目标,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 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地位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就说:“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 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379页) 这是因为:

首先, 反腐败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邓小平同志谆谆告诫我们:“要整好我们的党, 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不惩治腐败, 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 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313页) 反腐败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其次, 反腐败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和国家的安危。由于我国近代屈辱战乱的历史, 由于我国建国后长期极“左”思潮盛行的状况, 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安定局面的重要性, 把政治稳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问题, 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都搞不成,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284页) 要维护稳定的局面, 一个重要的措施是惩治腐败, 腐败的存在蔓延是妨碍稳定的大敌。

第三, 反腐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 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143页) 这里小平同志把反腐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谈, 为我们进一步的认识社会主义, 以及认识反腐败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制度与损坏人民利益的腐败行为是水火不相容的。

(三) 邓小平的反腐败措施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 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 不是假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297页) 这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和坚决消除腐败的决心。

首先, 要把反腐败与改革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是小平同志一系列“两手抓”思想的内容之一, 是小平同志关于反腐败措施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小平同志对人类反腐败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

其次, 反腐败要依靠法律和教育两种手段。1989年在回答外国记者提出的关于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少数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现象的问题时, 小平同志说:“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 (《邓小平文选分第三卷, 第148页) 思想教育是我们党长期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武器。

第三, 反腐败要从高层抓起。小平同志一再强调, 反腐败要真抓实干, “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 就是我们往往下不了手, 这就会丧失人心, 使人们以为我们在包庇腐败。这个关我们必须过, 要兑现。是一就是一, 是二就是二,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一定要取信于民。”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297页)

邓小平同志关于反腐败的思想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为我们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反腐倡廉, 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和充分的实践依据。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也对人类反腐败思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视野下的反腐败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紧密结合反腐败斗争的实践, 就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及方法步骤等作了一系列的论述, 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反腐败斗争的理论, 对指导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反腐败斗争要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

(二) 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

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而反腐败斗争应遵循以下正确方针和原则。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

两手抓, 把反腐败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结合起来, 为推进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

2. 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 又要打好阶段性战役, 一步一步把斗争引向深入。

要针对一定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采取有力的措施, 抓出阶段性成果, 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把工作推向前进。

3. 要突出重点。

1993年党中央提出, 这次反腐败, 在党政机关进行。重点放在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 中央又将一些行业和部门列入反腐败斗争的重点, 如国有企业、金融领域、土地批租、重大项目立项等。

4. 要边反边改, 边反边建, 标本兼治。

要根据揭露出来的问题, 查找原因, 总结教训, 堵塞漏洞, 加强制度, 加强管理。根据这一方针,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 为制止腐败、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保证。

5. 从领导干部做起, 首先从高级干部做起, 包括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

(三) 惩治腐败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强教育, 发展民主, 健全法制, 强化监督, 创新体制, 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治标和治本, 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防止和反对腐败, 重在治本。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 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 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关键是要努力形成一套最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制度, 教育与管理, 德治与法治, 必须双管齐下。

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反腐败理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反腐倡廉的经验, 从对反腐败斗争的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出发, 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腐倡廉新战略的确立, 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 反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斗争

胡锦涛同志十分重视反腐败问题, 充分认识腐败现象对党和国家的严重危害。在2006年10月22日召开的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 他指出, 坚决惩治腐败和积极预防腐败, 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反对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又强调,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坚决惩治腐败, 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2. 反腐败是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大政治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 防止党内的腐败现象, 防止因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 如果不抑制和克服腐败现象, 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严重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在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 他又强调, 能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对党的根本考验。腐败的显著特征是以权谋私, 反映到思想作风上, 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反映到学风上, 就是不思进取、专营私利;反映到工作作风上, 就是搞形式主义、虚假成绩;反映到领导作风上, 就是搞官僚主义、任人唯亲;反映到生活作风上, 就是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党风正则干群和, 干群和则社会稳。

(二) 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措施

1. 反腐败务必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

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 理想信念淡薄, 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胡锦涛同志指出, 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 他又指出,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 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 他再次强调, 反腐倡廉工作, 必须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 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根据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明确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崭新论述, 这一论述成为了新时期新阶段指导反腐倡廉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3.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首先,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制度法规制度体系, 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的运行基石, 也是反腐倡廉的保证,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其次,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规范权力的正确行使, 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4. 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总体布局的变化, 党中央提出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的新要求。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工作领域, 就是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 我们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工作领域,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成效。

摘要:反腐败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关于反腐败的思想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腐败问题的存在, 从体制和思想两方面分析了腐败存在的原因, 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反腐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紧密结合反腐败斗争的实践, 就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及方法步骤等作了一系列的论述, 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党的反腐败的理论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败,理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孙宏典, 李义凡.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3]赵克玲.论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7, (3) :16-19.

[4]张远新.江泽民反腐思想探析[J].宁夏党校学报, 2003, (1) .

[5]王小拉.江泽民同志反腐败斗争思想的新贡献[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 (6) :100-102.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篇5

举世瞩目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盛会是我国继续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征程中的新起点,确定了全党全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战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开启了中国反腐倡廉建设道路的新旅程,将中国反腐倡廉推向了新的台阶。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全面总结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了我省今后的发展新蓝图、新战略,并提出了要把全省纪检监察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在全省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热潮。同时,这也是对我省反腐倡廉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纵观党的十八大会议,备受关注的反腐倡廉成为了讨论主题。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多处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论述,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

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由此看出,党中央将狠抓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上升到党国兴亡的高度,既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这项工作,也表明了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一、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主张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贪污腐败则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贪污腐败不除,党和国家都将永无宁日。这深刻的反映了我们党同各种贪污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正如报告所提趋,要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就要坚定不移的反对腐败。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关于反腐败,中央必将强势出击,反腐工作势必会置于一个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甚至可能是一项新的中心工作来抓。

然而,一方面治理腐败虽然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政治问题,但也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在反腐倡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今,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取得不少新的突破和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得到了公众认可。虽然现阶段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几年贪污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领域贪污

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腐败活动有向关键领域、社会领域扩散之势,在高层领导干部队伍中腐败案件依然屡次发生,一批省部级高官相继被查办下马,腐败人员呈现政治蜕变、经济腐败、生活腐化于一身,案件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日趋复杂的新特点。因此,反腐败斗争依然要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放松。

另一方面在民意调查当中,民众对反腐工作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使反腐问题一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多年蝉联第一的问题。毋庸置疑,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整治,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则会逐渐丧失。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当前的反腐败工作仍然与中国民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腐败是中国执政党的最大危险,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性质就会改变,就要人亡政息”。而只有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适应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客观要求。也只有更加重视反腐倡廉,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不负民众的信任与期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不会只是奢侈想象。

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把反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与亡党亡国联系起来,把这作为一个根本性的目标。同时强调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要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

民主。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通过建设廉洁政治来拓宽反腐倡廉的空间。然而廉洁政治的范围更大,包括廉洁的政治理念、制度、行为,廉洁的政治文化和秩序。

随着执政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转变,对廉洁政治的要求也将更高。而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与西方国家的方式有所不同,它是在党的领导下自上而下推行的,反腐倡廉内容也非常广泛,这是和经济状况和政治文化相关联的。以及监督机关内部的权力配制,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纪委、检察院、法院,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以权力来制约权力,因此监督权本身也可能出现问题。过去中国反腐败的制度依旧停留在表面,如公车制度、党政问责等等,反腐倡廉的“顶层设计”也相对滞后。虽然近几年我们在惩治腐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预防腐败方面却依然还不够到位。在反腐倡廉的长期实践中,反腐、防腐的呼声很高,倡廉、学廉的新做法不多,严格的说,也尚未形成反腐倡廉的好氛围。虽然一直坚持“两手抓”,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反腐工作只是在治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治本方面仍有待突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及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力度还不够大等等诸多方面,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政治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安危存亡,不容浮躁盲动,必

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达到推进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这一根本性目标。

三、提升社会民主监督地位,开辟反腐倡廉工作新途径近两年,网络信息化在我国迅猛发展,从披露的“天价烟”腐败案件开始,到近期的“房叔”、“房婶”、“房爷”、“表哥”等等一系列贪腐案件,使得网络反腐成为了当下社会民主监督的一种新现象。

换言之,网络反腐其实是社会民主监督的突破口,是一个雏形,本身可以调动群众反腐败的热情。但是也有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是网络监督要和政府监督对接,在体系外的压力下,党和政府的监督部门都要做出调整。然而现有的网络监督却是从抑制舆情的角度出发。二是大量的网络反腐事件会产生一些深刻的负面形象以及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公众关注官员负面新闻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打击公众对反腐败的信心。“表哥”、“房叔”大量的出现和揭露,甚至会给广大的人民群众造成得到处都是腐败份子的印象,过多地揭露负面的东西,也会让老百姓逐渐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些都是我们现实反腐机制中社会监督工作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社会民主监督,既是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践行,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过多的侧重于体制内监督,而对体制外的舆论监督、社会监

督不够重视。但是实践证明,纯粹的依靠体制内监督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腐败现象的日趋严重与社会监督滞后、边缘化有很大关系。提升社会民主监督在整个反腐倡廉制度中的地位,使社会监督的主体化成为反腐倡廉的另一条路径迫在眉睫。我们唯有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积极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从领导财产申报出发,逐步实现官员财产公开;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晒”三公的范围扩大;从约束政府职权到政治日趋透明……只要权力运作和各方面信息越来越透明化,确保民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有效落实,不仅能够实现干部清正,还能实现政府清廉,最终呈现政治清明之貌。另一方面应该设立专门的社会民主监督的部门,比如负责网络反腐监督的部门等。还应该继续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只有人民参与、机制透明、权力制衡、依法治国才能有效推进。政府只有在的人民监督下才不敢懈怠,官员才不敢贪腐,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会得以提升。腐败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党的执政地位将更加牢固。

四、坚持重拳惩治腐败,以法制化保障反腐倡廉建设 过去五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万多件,超过60多万名党员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中2.4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特别是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手,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连出重拳,把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为了工作重点,切实有效的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成功查办一批群众关注程度高、社会反响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例如***、王立军、刘志军和许宗衡等一批省部级高官均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不贷,大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信心。人民的期待,就是党执政的方向,重拳反腐方能取信于民。十八大报告也郑重回应了人们关于反腐败的期待。“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这说明了我们党对腐败的认识是清醒的,反腐的态度是坚决的,也体现了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虽然多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惩治腐败放在重要位置。从查处的一批大案要案中,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党中央保持坚决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但是,要真正有效的震慑腐败分子,就必须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提的推进依法治国,健全反腐败的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反腐败。在过去对腐败分子的惩治,更多的是在党内进行,例如党内发文件、对违规违纪官员实行双规,都是党内的方式,大部分都没有最终上升到法律。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把反腐倡廉法制化,这是反腐败工作自信成熟的一种标志。党内规定毕竟不能代替法律,法律更加严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过去在

反腐倡廉上的功利主义的做法亟待改变。在今后反腐倡廉工作中,我们唯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 才能使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 才能逐步解决及减少腐败问题滋生。更要继续不断的加大法治约束力度,出台行之有效的法律政策,约束党员干部权力,推动中国反腐倡廉法制化建设,做到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才能有效的震慑腐败分子,才能让中国反腐倡廉更上一层楼。干部清正了,政府才会清廉,政治清明便不遥远。

周易——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理论 篇6

用比较文化的视野看东西方文化,不难发现,在西方智慧中有什么样的学科,在东方智慧中同样有什么学科。例如,西方人力资源,在中国的易文化中也有,这是因为东西方智慧都是对“道”的体认,认识对象都是同一个,只是认识的路径不同,话语表达方式不同,例如:卡特尔十六种人格要素与中国本土心理学__“四柱”理论作比较,就会发现中国本土心理学优越于西方人格心理学,更适用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材。

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主张人格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他把众多的人格特质的名称用因素分析法合并成35个特质群,从这35个特质群中卡特尔又进一步分析得出了16个根源特质(如图所示)。

“四柱”是最丰富的个性心理分析语言

在中国本土心理学范畴里,“四柱”以个性特征的分析最为丰富、深刻,它是参考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天干与地支来分析一个的人性格特征。

举例说明:1956年5月15日寅时(阳历)

时 日 月年

壬 壬 癸 丙

寅 午 巳 申

分析1_什么人能与之合作做大事

古人称之为“天乙贵人”:

甲戊并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

庚辛逢虎马,此是贵人方

查法:分别以年干、日干查四柱地支

结论:天乙贵人是猪鸡、兔蛇。猪鸡成就一生大事业,兔蛇成就自身喜好的事业,年柱贵人遇之提干升职、进财宝,日柱贵人利家庭、个人爱好等。

分析2_学习能力分析

古人称之为文昌星,查法以年干、日干为主,见四柱地支为是。

依据:甲乙巳午极君知,丙戊申宫丁己鸡

庚猪辛鼠壬逢虎,癸人见卯入云梯

结论:此人文昌星逢双、申、寅,聪明过人好学新知,上进心强,一生结交名流人士,不交粗俗之辈,学习能力级强。可以跨学科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并能取得成功,有见识,能够很快掌握做事的规律。

分析3_把握环境,控制他人的能力

现代语言又称之为管理能力

古人称之为将星,查法以年、日支查其余各支。

依据:寅午戌见午,巳酉丑见酉

申子辰见子,亥卯未见卯

结论:此人无将星,掌控他人与环境的能力差,不易当官,如果当官则无威。

将星可以掌握权柄,以将星坐正官为佳,如果坐偏官,羊刃,则主管生死大权(一个城市的公安局长可以参照此格局挑选)。如果坐正财,则主掌财政大权。如果从事其它事业,多成就卓越。

将星标志一个人有组织领导指挥才干,有慑众之威。

分析4_论人的权谋能力

古人称之劫煞,查法以年、日支为主,四柱地支中所见即是。

依据:申子辰见巳,寅午戌见亥

巳酉丑见寅,亥卯未见申

结论:劫煞与天乙贵人同柱(巳),本人聪慧,敏伶,才智过人,事不留行,胸罗万象。做事机关算尽,善于权谋。

分析5_人际交往能力

古人称之桃花,以年、日支为主,见四柱各支有即是。

依据:申子辰在酉,巳酉丑在午

寅午戌在卯,亥卯未在子

结论:本人无桃花,人际交往能力属差,或交往能力强,人际维护能力差。

桃花指主人聪明、智慧、好学、灵性、漂亮,为人慷慨大方,桃花者肾水强,性欲强,情感是非多,情感收获大。

评点:卡特尔16种人格要素与“四柱”心理学比较:

(1)它们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人”和“人的心理”,虽然所用的语言体系不同,但剥去神秘外衣,还原现实本色,两个体系殊途同归,都是说“一件事”,只是语词不同罢了。举例,卡特尔16种人格要素中的A“乐群性、外向性”在“四柱”心理学中用“桃花”来表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强。

举例2,卡特尔16种人格要素中B“聪慧性”在“四柱”心理学中用“文昌星”、“太极贵人”、“学堂”、“词馆”、“德秀贵人”等表述。

举例3,卡特尔16种人格要素中的L“怀疑性”在“四柱”心理学中用“劫煞”与“吉星”同柱来表示。

(2)卡特尔16种人格要素在西方个性心理学体系里是一种较完善、较复杂的人格理论,蛤相比中国本土心理学“四柱”理论就立见苍白。“四柱”心理学对个性心理的描述项多达170多项,是卡特尔16种人格要素的十倍之多。“四柱”心理学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它包含了个人遗传要素,个人发展要素,个人寿天要素,个人健康要素,个人婚配要素,个人财、官要素等等诸多内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的心理学能与之媲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 篇7

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谈论音乐问题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中提出, “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音乐”, 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概念 (1) 。之后, 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各领域建设中去。中国特色的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但是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建国初期的探索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这一概念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但是中国特色的思想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在1979年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以

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实质传述。1979年11月17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时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概念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著名

武侠小说家、香港《明报》社长金庸先生时。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 世界上有100多种社会主义, 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次谈话中, 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 (2) 在1982年9月年党的十二大上,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正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长期总结的历史经验, 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3) 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把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指出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

三大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个基本经验,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 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五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

巡, 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论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4)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等等。这些论断廓清了困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理论误区, 解放思想, 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十四大上,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

六邓小平理论在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上首次把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升为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庄严的写入党章, 成为指导党和国家继续前进必须坚持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最广阔的空间。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

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十六大报告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题,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逐步走向成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提出作好了准备。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式提出在2007年10月党

的十七大上, 胡锦涛同志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 并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大理论成果, 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

参考文献

[1]张旭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J].党的文献.08年第1期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究竟是何时提出的[N].北京日报.2008年07月21日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页, ④370页⑤373页

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发展 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丰硕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面学习深入探究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新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

一、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我国刚粉碎“四人帮”,“左”倾的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处于徘徊状态。而此时,世界的主题已由革命和战争变为和平和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正在思考并着手进行改革。

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邓小平勇于突破“左”的思想束缚,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使我党的思想路线又重新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轨道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世纪之交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情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呈现出社会经济成分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这要求我党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总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从党情上看,随着我党执政时间增加,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的提高,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党在从严治党的方针下,进一步提高的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想想,即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知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科学发展观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与中国发展的新形式、新阶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一定能够争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同上,第12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周本貞.解放思想科学发展[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上一篇:石油地质工作下一篇:货币互换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