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2024-06-02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共9篇)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篇1

政协二届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就“如何振兴我市传统轻纺工业”等相关议题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对此,市政协提案委、财农委组织部分委员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到二毛纺厂、皮革厂等企业进行了带案视察,并和有关部门、部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轻纺工业基本状况

轻纺工业是我市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曾是全市利税贡献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轻纺工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非凡贡献的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5%,利税70%左右,财政收入33%以上,就业人数达12万多,在我市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上世纪末,由于受政策、体制、管理、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轻纺工业全面滑坡,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停产、破产。到本世纪初,衰落到谷底,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6%左右。近年来,稍有所回长,2008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0.9%,2009年1—6月份完成总产值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我市轻纺工业的基本特点是产业分布较广,各县区都有,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皮毛、医药及工艺美术等十多个种类;有食盐、食品、饮料、白酒、啤酒、西服、防寒服、地毯、毛毯、花炮等几百种产品。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对我市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我市毗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与我市基本相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发展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990年全市轻纺工业总总产值7.5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6.97%。2000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70.1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45%。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鄂尔多斯市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将优势轻纺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激活了企业经营机制。同时,政府对鄂尔多斯集团等强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采取拨款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建立轻纺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鄂尔多斯集团等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也创造了鄂尔多斯品牌形象。2008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是我市的7.7倍以上。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工业经济多元发展,也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市轻纺工业总体上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竞争力弱,处于自由发展、自我生存状况;二是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关闭,民营企业各自为战,影响做大做强;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在轻纺工业上没有存续的知名品牌,毛纺、地毯、制革及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已退出市场;四是在农产品加工上,处于小、零、散状态,加工简单,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五是以工业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如进行日用化工等终极产品生产、拉长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项目几乎是空白;六是当地城乡居民就业率底,就业结构不合理。

影响我市轻纺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能源化工产业“挤出”效应影响,能源化工大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带动不了轻纺工业的发展。二是能源化工产业巨大投资回报,影响了投资者的创业心态,也扭曲了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者的政绩观,影响了持续发展理念。三是对轻纺工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宏观政策措施不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行业管理缺失,政策引导困难,协调服务滞后。过去轻工业由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管理,现在,轻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职能分解,造成行政资源分散,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五是扶持资金分散、总量少,企业自筹资金困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无法实现。目前,市上还没有扶持轻工业专项资金,对轻工业的发展不能从整体上宏观调控、形成合力。六是观念落后,政策滞后,错失了国有向民营和股份整体转制,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趁势做大做强的时机,在改革上往往是关门走人,流失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七是民营企业的一些经营者眼界不宽,存有抱残守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不思进取、不想联合重组、影响做大做强,致使目前产业仍是小、散、低、弱的局面,形不成产业龙头,发挥不了规模优势。

三、振兴和发展轻工业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振兴*轻纺工业指导思想。各级领导要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轻纺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竟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进

程、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认识到重工业是强国工业,轻工业是富民工业。要吸取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要学习毗邻地区如鄂尔多斯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要认识到我们有充裕的土地资源、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优势。

2、制定政策措施,确保轻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市委召开常委会、政府召开常务会,专题研究我市轻纺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振兴和发展轻纺工业工作指导意见,制定10年规划,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恢复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从发展目标、领导机构、扶持措施、考核督办等方面全面指导我市振兴和发展轻纺工业工作。从而使我市轻纺工业逐步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3、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多元化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改变目前我们“跛脚”发展方式,即重工业“一条腿粗而长”,轻工业“一条腿短而细”的不合理状况。要大力发展轻工业,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项目的引进上有所侧重。要坚持三个“两手抓”既要抓能源化工产业,又要抓传统轻纺工业;既要抓大型企业的引领,又要抓中小企业的发展;既要抓国有企业的改制,又要抓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三个反哺机制,即工业反哺农业;重工业反哺轻工业;城市反哺农村。大力发展毛绒、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

4、理顺行业管理,加大协调服务的作用。一是要扭转轻工业管理方面的混乱和缺失,明确经委行使轻纺工业行业管理职能,引导轻工业健康发展。二是政府成立类似于“扶持南部发展办公室”的临时机构,或成立轻纺工业发展振兴指导小组,由市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经委,发改委、财政局、农发办、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委,这样可以整合行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各部门的相关政策,集中各类扶持资金,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轻工业自身健康发展的目标。三是鼓励支持轻纺企业成立联合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实现自由发展。

5、加快园区建设,力争项目早日落地。加快《*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确定在*经济开发区建设轻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吸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重组、政策优惠等措施,创造条件,吸引各种经济成分的轻纺企业入园,引进国内外大型轻纺企业集团落户*。把园区建设成具有经济规模最佳,专业化程序最高,拥有生产、科研、信息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纺织工业生产基地。到2010年,总投资9600万元,建成毛纺、制衣等传统产业集中园区。

6、实施品牌战略,引领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是要把“绣鸡牌”毛线、“古城牌”毛毯、“长城牌”地毯、“娇舟牌”呢绒、“三爱牌”服装、“天舟牌”羊绒衫、“古城牌”皮革等曾经具有宝贵财富的驰名品牌保留住、宣传好。二是要在传统轻工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要努力做到保住牌子、留住队伍,门不关、人不散。即使是破产企业,相关部门也要注入一定的商标保护专项资金,确保商标在近期内不被注销。通过政府整体打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用无形品牌调动有形资源,让老品牌展现新魅力。三是要创新机制。从研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扶持、创新成果激励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制定高质量、高标准的具有地方特色产业产品质量标准,用特色化推进品牌化。四是要加强产品宣传力度,政府应在扶持经费中专门列支一块用于补贴支持本地产品在国家级媒体上的广告宣传。

7、启动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工程。一是把自主创新摆在振兴发展轻工业的突出位置,从政策上、体制上、机构上激励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合理启用原一毛、二毛、羊绒分梳厂、皮革总厂等一系列中、高级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准确把握国内外轻工业市场发展动态,紧紧跟踪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三是通过配套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产品企业化、企业市场化,进而形成产业化。

8、建立责任考核体系,加强对轻工业运行监测分析。一是统计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加大调研力度,安排全市轻纺工业普查活动,全面及时了解我市轻工业发展动态,为制定扶持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落实经常工作经费,充实工作人员,建立像煤、电、油、气一样的轻工业经济运行长效监测分析体系,确保及时采取调控手段,解决轻工业运行中的问题。三是应将重振传统工业工作纳入县区工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中,以确保轻工业振兴计划的落实。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篇2

一、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及经验

㈠“村办合作社”模式 发挥组织优势, 围绕本村的主导产业, 由村集体领办,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企业化运作, 开展经营活动。具有组织有序, 农户参与程度高, 容易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统一品牌, 统一销售等优势。比如甘州区党寨镇下寨村2012年4月由村委会组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入社社员460多户, 吸收劳动力40多人, 同时吸引农户以现金形式入股, 户均入股5万元, 每年按18%分红, 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并逐渐组建了牧草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 基本形成了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具备了农业龙头企业的雏形。

㈡“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依托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 利用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 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 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比如凉州区羊下坝镇五沟村依托甘肃城坤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组建凉州区精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将土地集体流转到合作社, 再流转给农户或种植大户, 入社社员105人, 合作社统一提供品种、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 统一生产技术服务指导, 统一品牌, 统一销售。

㈢“公司+基地”模式 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规模土地流转, 推进现代农业的集中集约经营, 同时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入企打工, 既有土地流转收益, 又有工资性收益, 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比如凉州区清源镇清泉村, 结合威武市葡萄基地建设, 引进甘肃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 流转土地0.07万hm2, 建立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公司提供劳动中介、农民培训等运作方式。

㈣“合作社+农户”模式由种养大户、致富能人牵头创办合作社, 易于发挥本土化优势, 组织农户入社生产, 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技术及信息, 带领农民统一生产。比如甘州区长安乡二闸村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 以依托基地、服务农户、共同发展为原则, 以本村186.67hm2蔬菜基地为依托, 在全乡范围及周边乡镇积极拓展生产基地, 为本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发挥了积极作用。

㈤家庭农场 个人及家庭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 易于进行标准生产, 提高产品品质。比如甘州区洋葱专业合作社, 近两年, 流转土地40.67hm2, 提供统一的生产标准, 组织本地农民进行生产, 便于控制产品品质, 产品供不应求, 出口韩国、日本。

二、存在的问题

㈠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 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少、妇女等, 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批青壮年新型农民;二是现代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而财政资金投入有限, 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当地政府为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 采用了农业投融资体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但作用不大, 仍需较长时间;三是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体系不健全, 目前农业生产仍以散户经营为主, 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偏低, 食品安全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四是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不高、规模偏小,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 机械化程度不高, 科技贡献率低, 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依然存在问题, 农民增收依然困难等问题。

㈡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入社门槛过低, 无人监管。由于现行法律政策对合作社注册登记的要求低, 只需5人以上即可注册, 登记不需要验资, 登记后不需要年审, 农牧部门只有指导义务, 没有监管权, 部分合作社的成立只为争取国家补助资金, 存在“皮包合作社”, 导致正常运行和半运行状态的合作社的占80%, 规范运行的不到30%。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合作社处于成立初期, 经营活动和收入来源不足, 承担不起专门聘请会计人员而产生的财务管理成本, 再加上社员观念落后, 财务知识欠缺, 监督意识淡薄, 导致一些合作社没有独立建账和进行会计核算。三是合同履行意识差, 合作关系不稳定。部分合作社只赚钱, 不服务, 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 社员对风险有惧怕心理, 在农产品价格高时, 部分社员不愿卖给合作社, 另外农户参与程度较低, 带动能力不足, 合作社与农户之间没有完全形成紧密的市场连接关系和利益分配制度, 双方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四是贷款难度大。合作社对贷款的渴望要比财政补贴大的多, 关于协调合作社贷款的相关政策有, 但银行不承认, 宁愿贷款给个人, 也不愿贷款给合作社, 认为合作社是松散的组织。

2.龙头企业。一是劳动力、土地流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 造成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生产压力加大。二是创新力不足, 规模小,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品牌建设投入大, 见效慢, 政策扶持力度弱。三是农产品收购季节性强, 流动资金需求量大, 而企业仓储等地上附着物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 获得信贷支持较为困难, 融资难度加大。

3.家庭农场。受土地规模和资金限制, 数量偏少, 是否鼓励发展有不同意见, 各地应依实际情况适当鼓励发展。

㈢土地流转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土地流转价格差别大, 过低的价格不足以保护农民收益, 造成流转困难, 容易造成土地纠纷, 过高的价格, 企业或合作社经营成本提高, 难于承受。二是土地流转后的耕地质量和环境污染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凉州区清源镇流转给威龙公司的土地, 地膜回收率低, 造成耕地污染。

三、对策与建议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篇3

一、我区养殖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的养殖产业主要包括渔业养殖和畜禽养殖。

(一)渔业养殖基本情况

我区发展鱼类养殖具有优

势。嘉陵江**段长45.1公里,鱼的种类达163种,渔业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全区现有各类宜渔水面30,482亩,渔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名优鱼类养殖,是我区鱼类养殖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华倒刺鲃、中华鳖、奥尼罗非鱼、南方鲇、岩原鲤等16种名优鱼类在我区养殖试验成功,正在向规模化养殖迈进。全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3,299亩,水产品总产量5060吨,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60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6300万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9.1%,全区农村人口人均来自渔业的收入为151元。

(二)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1.生猪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7年由于受去前年饲料价格上涨而生猪价格过低,以及我区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母猪数量、育肥猪存栏量、商品猪出栏量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猪规模养殖一时难以形成等因素的影响,我区生猪养殖量、出栏量都还将下降。预计全年生猪出栏仅为18万头(包含农民自食部分)。

2.奶牛生产现状。全区现有奶牛1388头,日产牛奶约9.5吨。我区奶牛分布的特点是江西片区相对集中,江东片区零星分散。目前,我区奶牛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较低,约为0.1%,但发展潜力很大。我区发展奶牛产业,起步较早,效益较好,并逐步向城区周边延伸,规模养殖开始起步,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天友乳业公司在澄江镇建立了种奶牛场,歇马镇还成立了奶牛协会。

3.家禽养殖现状。全区平均年出栏商品鸡260万只,主要是商品肉鸡和农户散养的土鸡。区内规模禽类养殖场养殖量不大。除正大集团在东阳街道西山坪建有10万只商品蛋鸡场外,区内的其他禽类养殖场养殖量都在2万只以下。目前,区内尚无一家禽类的二级良种繁育场。区内养殖户规模饲养的家禽主要是从区外引进种苗或种蛋在区内进行孵化,这种情况制约了我区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二、我区养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区养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区农业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养殖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或影响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养殖规模量小。在生猪养殖方面,全区年出栏生猪上千头的养殖场不多,2007年只有8户,比2006年的14户减少42.86%。在奶牛养殖方面,牛奶产量低,农户养殖呈萎缩之势。目前,我区奶牛存栏量少,总体规模偏小;部分养殖户将后备奶牛外卖,导致存栏量下降而且出现奶牛断层。散养农户的奶牛年产奶量远远低于公司养殖。一般农户的奶牛年产奶量为4500公斤/头,与天友牧业公司单产6500公斤/头相比,相差2000多公斤/头。

(二)经营管理不规范。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建立饲料、兽药、添加剂、防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记录,这种状况极易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同时加大了饲养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养殖户饲养方式粗放,区内奶牛养殖户多是在以前的猪圈或房前屋后搭建牛舍,设施简陋,绝大多数采用人工挤奶环境卫生差。

(三)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养殖多是凭经验,对科学饲养畜禽知识了解不多,肉料比偏高,养殖效益差,养殖场户抗风险的能力弱。养殖奶牛多是依靠国营、集体农场发展起来的,在国营、集体农场相继退出奶牛生产领域后的10年来,奶牛的饲养技术、配种技术、疾病治疗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兽医站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四)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意识淡薄。许多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对防疫、检疫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区外购进仔猪不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联系,购回后也不与所在地畜牧兽医防疫部门接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区时有发生,对生猪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口蹄疫、炭疽、牛出败、结核病等动物疫病极易影响奶牛。防疫管理体系不健全,防疫经费严重不足,畜禽产业存在动物重大疫病发生的潜在风险。

(五)发展养殖的市场风险大。去前年,育肥猪价格直线下滑,养猪亏损严重,养殖场户大量宰杀母猪,不再饲养育肥猪。今年以来,仔猪价格飙升,养殖成本加大,饲料、人工等也大幅上升,增大了生猪养殖成本,增加了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同时,牛奶面临销售困难问题,花费的人力多、成本高。销售量受季节影响波动大。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篇4

4月6日,县政协左高亮副主席带领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在县工信局的配合下,对我县室内装饰装修行业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先后查看了立邦漆、欧普照明、三环家俱、清大彩虹太阳能、家世界建材和爱家建材等六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经营单位。座谈会上,委员们在认真听取工信局情况汇报的基础上,与部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经营者及室内装饰装修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讨论,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自去年11月机构改革后,室内装饰装修市场和装饰装修材料的管理职能划归县工信局,县工信局积极完善市场管理机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取缔“黑工队”,大力宣传和推荐合法、诚信、技术过硬的装饰企业和工队,推广“绿色装饰”和“低碳装饰”,加大装饰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促进我县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省乙级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资质企业2家,省丙级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资质企业1家,市丁级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资质企业5家,县级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资质企业20余家。2010年,全县装饰装修面积达到1亿多平方米,市场装饰装修资金量达5亿多元,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发展形势良好,涌现出“福人地板”、“立邦漆”、“箭牌洁具”等一批名优产品和“三秦”、“时

代”、“天韵”等一批管理严格、技术水平好、诚信度高的标准化装饰装修公司。

二、主要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品提高,装饰装修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导致行政管理与市场发展速度的部分脱节,行业管理滞后,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频发。

(二)监管力量薄弱。机构改革以后,装饰办作为工信局负责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的管理股室,面临人员缺少,设施陈旧,经费紧张等突出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作用的充分发挥,导致服务管理工作滞后。

(三)无证装修猖獗。目前,我县的装饰装修业务被一些无资质、无营业执照的“黑工队”,以其“便宜、快速、灵活”等特点,占据着装饰装修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正规的装饰装修公司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直接造成了市场混乱、消费者权益无法有效保证。

(四)诚信意识较差。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我县有相当一部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经营者,在经营中不能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和相应的产品标准从正规渠道进货,使不合格材料充斥市场。在销售中,诱骗消费者购买,材料或装修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妥善解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协会作用不强。我县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协会虽已成立,但由于相当一部分的装饰装修单位没有加入其中,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我县在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的优势,做大做强这一“利民产业”,委员们建议:

(一)充实监管力量。在认真落实《陕西省室内装饰管理规定》的同时,借鉴兄弟县市经验,结合我县实际,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壮大管理队伍、改善硬件设施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更好的履行职能,规范装饰装修市场秩序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行业管理。一要完善制度。在严格落实《陕西省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市场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装饰装修情况摸底,制定出《蒲城县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装饰装修行业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强化合作。加强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发现不规范经营行为,依据职责坚决打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三要严打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黑工队”的违规违法活动,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曝光,形成全社会对“黑工队”危害的正确认识,使市场秩序更加规范。

(三)坚持诚信经营。一是积极引导“蒲城县装饰协会”充分发挥在行业自律中的重要作用,督促“协会”进一步建

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严格行业准入与清出;二是积极引导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经营者树立“诚信为民”理念,切实增强诚信意识,组织经营者开展诚信经营活动,督促经营者从正规渠道进货,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三是积极引导装饰装修企业在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企业资质证书、行业协会会员证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引导理性消费。要大力提倡健康、科学、适度的家庭装修,正确引导消费者在购买装饰装修材料和选择装饰装修企业时,一定要选择有营业执照、建筑企业资质证书、行业协会会员证,规模较大、合同履行能力较强、诚信度较高的正规经营者和装饰装修企业,不要轻信广告、迷信低价商品和低价装饰装修,或者盲目追求豪华装饰装修。如果出现纠纷,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渠道去解决。

流浪乞讨情况视察报告 篇5

视察报告

为了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净化市容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再评选,6月上旬,市政协社会法制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带领下,对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期间,委员们一起学习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的汇报,深入到部分商业、餐饮集中区域和救助站实地了解情况。之后,视察组召开座谈会,综合分析了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构建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目标,以保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为重点,认真贯彻和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采取“以人为本、亲情救助”和自愿救助与主动救助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探索出一条社会化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新途径。从2003年8月到2007年12月,共救助5121人。其中男3610人,女1511人。18岁以下少年儿童634人,青壮年4037人,60周岁以上的 制度建设。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共修订、完善《流浪儿童须知》等规章制度75项,建立健全了值班、管理、教育、奖惩、安全、应急处理和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与自治区民政厅、民政部联网,救助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主动开展救助宣传,净化市容环境。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工作,经常派出流动救助车在车站、市三区繁华商业区、主要街道、饭店门口进行现场宣传救助。对于一些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职业乞讨者,向他们讲解救助政策,劝导其返乡。仅2007 年通过救助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救助工作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市于2007年年底建成了面积为6500多平方米的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教育中心和市救助管理站。总投资约1400多万元,救助床位数250张,每年可救助2000多人次(包括儿童)。现已投入使用,为今后救助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2003年以来,我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已经总结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视察组了解到,该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现行的救助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经费难以从根本上落实,造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五)街头救助困难重重。按照现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开展街头救助管理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劝慰流浪乞讨人员离开。这些人员经常在工作人员离开后,又重新回到街头繁华地段。2008年3月份,市公安局按规定取消了市救助管理站使用警用标志的权力,普通车辆不能在街头道路特别是重要集市、商场和步行街停靠,造成街头救助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削弱了救助管理的效果。

(六)市救助管理站建设资金匮乏。新址建成并搬迁后,亟需投入资金用于站内设施建设和绿化、硬化及美化工作。经测算,资金缺口为500万元。

三、对策和建议

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国家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特别困难群众的关怀和爱护。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保障特别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确保救助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一)健全救助管理法规政策体系。治理“职业乞丐”应标本兼治。要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实际,充分发挥

城市再评选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救助管理宣传工作。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相关法规,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施舍意识,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要指导救助点开展工作,采取在城市出入口处、商业繁华区、交通要道、车站等重点区域设立引导标识牌、公示救助电话和派出流动救助车、组织救助志愿者等形式,开展好主动救助工作;民政、公安、城市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将救助管理机构所处位置、联系电话、交通路线等内容印制成救助指导卡,下发到基层单位,当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能主动引导引导其接受救助。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篇6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园区按照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总体要求,加快平台拓展,增强功能保障,狠抓项目建设,培育产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再掀新高潮。

一、主要成效

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54.8亿元,同比增长35%。新增建成面积15.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77户,全市园区入驻企业达617户。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3.5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08.8万平方米。XX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邻水经济开发区分别进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1000亿培育园区和500亿培育园区。

(一)规划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建设理念,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园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能力。XX经开区临港大道B、C段、广前路景观改造一期、新桥管理中心等项目顺利完工,10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启动,完成了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市规委会评审。邻水经开区完成了经开区规划环评和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可研及产业规划,完成了城南机电园1300亩A、B、D线2公里道路黑化,园区供水管网完成了升级改造。前锋园区全线贯通了连接前锋片区与新桥片区的24米主干道,轻纺园区横八路建成通车。武胜经开区已完成翡翠大道道路主体、管网建设及路灯安装,正进行道路绿化。华蓥工业发展区全面完成了广华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机电四期整体平场、铜堡三期安置房基础平场全面完成。岳池回乡创业园大力提升园区形象,安装园区企业指路牌,实施九环线、科创路、兴园路及园区大道等人行道修建2.5公里,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各产业园区启动安置房建设4800余套,建筑面积达43余万平方米。

(二)项目推进成为新亮点。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投资105.9亿元,同比增长58%。竣工项目25个,新开工项目91个。XX经开区玖源化工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预计于9月底投入试生产;鼎恒锂电池项目办公楼和钢结构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于9月底试生产;铜铝型材已安装完成部分生产线并试产;岳池回乡创业园科创产业园项目,正加快硬化厂区内道路及预埋雨污管网建设;五星金方药业已完成围墙、施工便道、厂区内雨污管网建设和2栋厂房地基圈梁浇筑;武胜经开区鸿岱科技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队伍招标,正加紧进行厂房基桩开挖和板房建设;英明、千贻达已完成厂房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预计9月初进行试生产。前锋园区耀业机械、国美汽配等7个机械加工项目快速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万豪三期办公楼建设完成至三层;国雅二期完成宿舍楼建设,已启动办公楼主体建设;邻水经开区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达76.2亿元。

(三)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XX经开区成功引进正威聚酰亚胺新材料、玖源聚苯硫醚、城市综合体、精密机械制造、华油二期、印刷包装6个产业项目,协议引进资金273亿元。重庆河北商会投资50亿元的河北工业园项目在邻水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正式签约。武胜县引进投资50亿元的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整体入驻。西部牛仔产业园协议引进项目18个。1-6月,全市产业园区共引进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428.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7个。

(四)功能配套有了新提升。积极规划布局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质量检测等项目,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快速提升。邻水经开区建设省级汽摩零部件质量检测中心和电镀园先后通过省上批复,已启动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武胜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银刚广场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生态长廊项目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岳池回乡创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确定BOT建设模式,正在编写设计方案;XX经开区积极跟踪华润集团希望小镇、北大教育城等项目,大力完善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园区建设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商贸、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个别产业园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

二、下步要求

下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要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工业产值500亿元,拓展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

(一)立足扩容升级,做好规划修编。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做好新一轮产业园区修编扩容,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要突出园区产业特色,明确每个园区2-3个主导产业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在园区供地、招商、优惠政策的兑现、运行要素的保障方面,给予调控。规划既要考虑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更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

(二)加快项目建设,尽早达产增效。强化协调服务,全方位保障项目加快建设,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要着重抓好15万吨铜杆、杂卤石钾盐矿风险勘探、4个总部基地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抓好群力汽配、渝腾锻造、英明、千贻达、超强连杆、贝德罗家具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玖源化工、锂离子电池、电积钴、五星金方药业、鹏扬食品包材、捷能新能源等项目建设进度。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提升配套功能。紧紧围绕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加快物流、商务、金融、居住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能力。着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资源配置中心、金融网点及综合性市场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型园区。

(四)创新融资手段,切实加大投入。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争取金融部门支持,用好用足省市出台的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园区项目立项争取力度,争取国家相关产业项目资金。继续探索国家廉租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7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00万元;“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展览规模28000平米,参展项目5000多个,219个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98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二)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引领行业发展

由于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信息服务业资源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是我市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处理平台、统一机房、统一管理机构“四统一”的合肥建设模式成效明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联”目标,纵向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互连互通,横向实现同级单位之间的受控互访。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县区、市直部门101个子网站群为支撑,重点突出政务公开、在线办事,“12345市长热线”、“114阳光政务”、“数字电视”等信息资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税务、社保、公安、土地、文化、教育等近百个各类政务应用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联系办理税务、社保、医保、土地、教育等公共事务,鼠标一点就能实现咨询、求助,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共享,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中心”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技术、投融资等七大服务功能。“中心”坚持政府主导、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的原则及公益性运作模式,在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辐射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国家专利技术(合肥)展示交易中心。

“中心”汇集了科技成果1485项,仪器设备1176台(套),技术需求1503项,备案专利1610项,重点企业571家,知名专家2053人以及与合肥支柱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等科技资源,实现了“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的“一站式”科技服务功能。

至底,“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成果和专利推介、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科技合作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文献查新和检索、推介服务以及科技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累计近10万人次,其中70%以上为企业用户。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近几年,我市陆续出台了《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并在服务外包、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等领域给予税收、租金、土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国家和省发布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即将出台的《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发达地区城市而言,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机构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匮乏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们调研了国内几个城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和同比增长,成都市为427亿元、同比增长38%,大连市为306亿元、同比增长42.3%,厦门市为145亿元、同比增长31.8%,而我市为122.8元,同比增长24.6%。与成都、大连和厦门市相比,无论是总量和增速,我市均明显偏低,且增速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方面,我市与其它城市也相距甚远,信息服务业产值低、行业资金投入小、人员投入和经营规模不大,虽然涌现出科大讯飞、科大恒星等一批优秀软件企业,但与东软、浪潮、联想等企业相比,产值相差很大,缺乏竞争力,缺少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生存能力较强,具有行业领先作用的龙头软件企业。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产权交易公司等要素类专业服务机构比重偏低。很多企业每年要申请数十件甚至更多专利,而全市专利代理机构只有十余家,专利申请时间过长,给企业权益保护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专利代理机构的信誉。由于科技风险的投资和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以及发展环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区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缓慢,全市共有8家风投公司,可八年后,数量不增反降,目前仅有7家尚在运营,7家的注册资金总额还抵不上发达地区1家风投公司的规模,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整合由于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以及行政条块分割和行业利益的存在,造成信息语言和技术不兼容,信息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部门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难以交流与共享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阻碍了信息服务业发展。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资源体系还不够完善,与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资源分类不够清晰,科技服务机构入驻较少,缺乏个性化专项服务,社会各界对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大力提高。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涉及教育、劳动、财政、税收等广泛领域。目前,各级政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还没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关于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扶持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已有的政策有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吸引投资不够,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市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市级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效益局限性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杜绝,对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属财政差额或全额拨款单位,其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部门行政色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他们凭借先天优势掌握着大量科技资源,挤占了民营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单

一、孵化类较多、条块分割严重、业务交流合作积极性不高,渠道不畅。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先进技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业务扩展和组织发展,使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多功能服务。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科技服务行业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制度建设缺少总体框架设计和有效执行环节的安排。

(四)人才资源短缺,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信息服务业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it行业软件应用人才严重短缺。科技服务业缺乏既熟悉科技、又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高级人才的培训机构较少,社会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人才供需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在职教育、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不完善,也未建立有效的引进机制,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几点建议

(一)关于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建议

1、制定信息服务业的专项规划,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计划,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扎实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健全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2、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政府牵头,鼓励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本地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做好对企业的宣传工作;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现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推进移动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促进高新企业及电子制造等企业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对接,政府牵头制定高新、电子制造、系统集成等企业名录,为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化服务项目中进行软硬件选型提供参考,有利于扶植本地高新技术企业。

3、通过政策扶持和重点投入,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在示范园区内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能对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企业。

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合肥市服务外包专项政策和实施细则,重点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办公用房租赁、市场拓展活动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尽快落实《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协议》中有关合肥市1:1配套资金。

4、统筹规划我市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3g)。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纳入合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环保部门出台支持3g网络基站建设相关政策,政府出面做好基站选址、建设协调等工作;对3g网络终端、业务和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商业机构、办公场所等率先推广使用3g手机、3g上网卡、3g上网本等业务和信息化服务;新闻媒体加强对3g网络建设和应用宣传,加强基站建设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基站辐射,消除误区,为3g网络基站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出台我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规范和促进市县(区)各级行政机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支持业务协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6、打破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的壁垒,加快建立依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电子商务示范平台,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电子商务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到税务、工商、公安、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数据、详细信息分布在这些系统中,这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能力,也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产品规范、推广渠道、安全、监管、信用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路径。

7、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完善软件人才培训的鼓励政策,建立软件人才培训费用政府补贴制度。加快建设以安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为基础的“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合肥)”,建立健全服务外包人才知识体系,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和课程开发,对所需资源和资金给予一定协调和财政支持;同时,切实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学分互换”合作计划,组织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培训机构对接,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联盟,重点支持ibme.t.p和cmu-hp等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在原有人才培训支持资金基础上,对与hp、ibm等跨国公司合作的高端人才培训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鼓励服务外包企业主动接纳大学生实习并给予资金支持;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有效做法,研究完善个人所得税、经济住房、创新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关于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

1、尽快制定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摸清全市科技服务业情况的基础上,从新的战略高度,制定发展我市科技服务业的总体规划,指导和规范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2、在孵化器建设方面,政府对投资发展孵化器的企业给予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孵化器建设及运维补贴、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等“一站式”注册服务;加强各孵化器与各高校、各级人才中心的联系,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让更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海外人才等创业主体深入了解、参与创业;通过孵化器协会等组织,加强各孵化器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市整个孵化器行业的发展;为孵化器引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并为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扶持。

3、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应与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科技成果、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等资源,充实“中心”各类数据库资源,并整理成详细的名录向社会公布,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政府对提供设备服务的单位应予以补贴并制定相关收费政策。

4、转换机制,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机构。制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指导意见,将挂靠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各类中介机构剥离出来,保持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科技服务机构。

5、营造环境,形成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成立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协调各中介机构的业务,沟通信息,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资信认证和绩效评估工作;发挥科技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向科技创业产业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建立政府投入奖励机制,每年从市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咨询服务专项资金(北京市每年每个专项资金不低于100万元);设立合肥市服务业专用税收发票,在所得税上,允许智力劳动的劳务支出打入成本,减少咨询服务业的税收成本。

6、大力培育专业性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加快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设立市级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以政府示范性引导资金拉动全社会各类资金投资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

石泉县扶贫开发情况视察报告 篇8

3月下旬,根据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石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分别到两河、长阳、迎丰镇等9乡镇36个村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视察,分别了解“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村扶贫开发、小额贴息贷款使用、迁移式扶贫移民情况。听取了群众、人大代表、基层村组干部和乡镇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4月1日,邀请部分代表和群众在县农发办召开了扶贫开发座谈评议会,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和讨论,提出了整改意见。这次视察得到了乡镇政府和农发办的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总体情况

(一)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投入逐年加大,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通过实施村组道路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农电低压改造、通讯设施配套、村容村貌治理等项目,累计修建村组道路528公里,连户路364公里,架便民桥126座,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56处,农电低压整改660杆公里,使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大提高。在扶贫重点村,以财政扶持、小额贷款贴息、技能扶贫等多种形式,使扶贫重点村的蚕桑、畜牧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桑枝食用菌、板栗、生漆等一批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长。根据对19个扶贫重点村的抽样统计,这些扶贫重点村在“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为21.4%,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19.3%高2.1个百分点。

(三)贫困人口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扶贫移民搬迁资金6600万元,通过梯次搬迁、集中安置、鼓励外迁等方式,累计建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45处、搬迁中高山区贫困人口650户2674人,搬迁户的生产经营水平得到提升,生活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四)全面开展农村主导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6万多人次。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共组织1850名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市级以上定点技术培训,使扶贫村的农民脱贫能力有所增强。

(五)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全县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5.609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27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的36.4%下降到2010年的14.7%,实现了95个扶贫重点村3.3万多人的脱贫,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基本完成了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的预定目标。

视察组认为:“十一五”以来,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改善了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这次视察来看,虽然“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影响扶贫开发的一些关键因素仍然存在。

(一)对扶贫开发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随着近几年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一大批贫

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成绩面前,部分部门及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重视“锦上添花”,缺少“雪中送炭”,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重视不够,仍然存在重点不够突出、扶贫对象不够准的情况。一些地方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工作还缺乏新思路和新办法,扶贫开发的工作氛围没有以前浓厚。

(二)贫困任务量大面广。近年来,我县一大批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一些山村贫困落后的面貌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改变。同时随着国家调高扶贫标准,我县仍有5.2万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0%以上,扶贫开发任务还异常繁重,工作面临新的压力。

(三)贫困地区群众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我县贫多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落后,致富增收渠道少,农业产业效益较低,农民收入50%以上主要靠出外打工的收入,短时间内在增收的渠道和幅度上难以有大的突破。

(四)扶贫开发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中高山区除通村路硬化给予项目资金补助外,仅有极少数村争取有部分项目及资金扶持,其余村没有任何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二是项目资金在基础设施改善上投入较多,在产业扶贫方面投入显少,加上农户贷款难度大,产业扶贫资金的不足制约了贫困群众产业进展的进程。

(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待完善,近两年扶贫工作没有列入乡镇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二是扶贫开发工作资源整合机制有待完善,涉农扶贫资金

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三是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四是扶贫开发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乡镇扶贫干部没有正式编制,县扶贫办的干部力量也相对偏少,难以完成日益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

三、几点建议

(一)增强对扶贫开发重要性的认识。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关注民生、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是决定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增强对扶贫开发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来抓。目前正处于新阶段扶贫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期,要早思考、早谋划、早动手,切实做好发展规划及相关项目资料准备,积极谋划后十年扶贫规划,抓住国家制定落实“十二五”扶贫规划的新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用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来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要科学编制“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要充分认识做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精心组织,深入调研,科学地编制好全县乡村“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使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要继续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落实各方面的任务和责任,形成多方投入、整体推进的工作新格局。完善领导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二是要建立完善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部门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办

法,把扶贫绩效纳入乡镇部门的综合目标考评。要建立激励奖励制度,对社会扶贫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褒奖,形成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三是完善扶贫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县政府要根据财力和扶贫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县级配套的扶贫资金投入,将每年新增财力的5%用于扶贫开发。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开发式扶贫观念,转变扶贫方式,推进扶贫工作由整村推进向片区开发延伸,由单一措施向综合开发拓展,由财政投入向多元投入扩充,努力形成大扶贫格局。四是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要建立科学用人机制,适当增加县扶贫办的人员和编制,落实乡镇专职扶贫工作人员,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

(四)全力实施好新时期的移民搬迁工程。完成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的移民搬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坚持搬迁房屋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解决迁入地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确保搬迁户有房住、有地种、孩子有学上,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要将扶贫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力度,促进他们能够稳定脱贫,防止新的返贫现象发生。

(五)加快职业培训的步伐。要全面整合、优化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基地,成立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扶贫、科技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在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同时,集中资金,统一实施培训任务和计划,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逐步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外出创业的新型农民,提高它们脱贫致富的发展能

力。

(六)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要增加小额贴息贷款的数量,加大对产业扶持,依托优势产业,实施连片开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篇9

——市农业局

(2007年5月)

根据省农业厅通知要求和市委领导批示,为掌握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快鲁南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我们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全面统计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全市国土面积1.1万KM2,总人口8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6万人,耕地783万亩。200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亿元,占鲁西南五市的29.5%;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产品、淡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95.14万吨、15万吨、27.8万吨、152.08万吨、75.35万吨、30.92万吨,分别占鲁西南五市的25.2%、34.7%、16.7%、18.1%、32.2%、55.0%;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列五市第三位。——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北方落叶大乔木的集中产区,常年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10,淡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4。——也是全国最大的大蒜种植、淡水产品养殖和味精、氨基酸、淀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占比水平,决定了——在鲁西南五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眼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快速提升,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不断膨胀,龙头带动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据调查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5家,年销售收入达到369.7亿元,实现利税33.8亿元,出口创汇4.34亿元。其中,规模较大、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各类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到64家,企业员工6.13万人,拥有固定资产85.67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12.76亿元,年出口创汇2.51亿美元,实现利税18.86亿元。年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量的57.5%和57.8%。按加工原料来源分类,其中粮食加工13家,棉花加工5家,油料加工3家,瓜菜加工8家,造纸和木材加工7家,畜禽产品加工12家,乳制品加工3家,水产品加工3家,中药材、食用菌、甜叶菊、杞柳等其它加工10家;按级别分类,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8家,市级40家,市级以下4家;按销售收入规模分类,1200-5000万元19家,5000-10000万元13家,亿元以上32家。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以油料、棉花、畜禽产品、水产品、木材加工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经营格局。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由过去以粮食、棉花、油料为主的种植业领域,逐步向瓜菜、畜禽产品、乳制品、木材、水产品以及中药材、食用菌、甜叶菊等特种种植和养殖大农业领域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像蒙牛、维维、华龙、华丰、正龙、白象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已进入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

二是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加工规模不断膨胀。全市64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达到1.34亿元,平均销售收入达到3.32亿元。以菱花集团、雪花生物化工公司为主的玉米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玉米56万吨;以鲁王集团、利生集团、鲁宝集团和华龙集团、白象集团为龙头的小麦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120万吨;以利丰公司为主的淀粉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淀粉7万吨;以华仙公司、奥星公司为主的甜叶菊加工企业,年生产甜菊糖1000吨;以兖州绿食品公司、邹城呱呱鸭制品公司为加工龙头的肉鸭加工企业,规模快速膨胀,加工能力迅速提升,年宰杀分割肉鸭3200万只。兖州市绿源食品公司今年投资1亿元新上年加工4000万只肉鸭生产线一条,使肉鸭年加工规模达到6000万只,年销售收入可达到7亿元。

上一篇:工作务虚会议下一篇:霞浦房地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