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2024-08-07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精选9篇)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篇1

我国是纺织大国, 同时也是纺织贸易大国。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纺织的未来并不容乐观。首先从健康层面而言, 参与到纺织过程中的化学品越来越多, 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很多化学助剂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健康危害;其次从环境角度看, 纺织产业从污染以及对某些资源, 诸如水资源等的使用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压力, 其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再次, 从国际角度来看, 科技型的壁垒不断涌现, 这也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有鉴于此, 有必要对纺织工业中的环保问题展开深入认识, 推动我国纺织产业发展。

1 我国纺织产业与环境和人类的关系状况分析

首先从水资源的使用状况看, 我国纺织产业早在“十五”期间, 用水量就在百亿立方米左右, 这其中只有不到三成为再生水, 其余均为直抽地下水。而在近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中水和水循环一直都在不断深入推进, 但是总用水量并未有明显下降, 反而有轻微上升趋势, 直接给我国的水体资源带来了严重压力。在纺织产业的生产环节中, 纺织业、服装加工和部分化学纤维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占据了不到三成, 水的重复使用率在80%左右;但是印染行业作为整个产业中的用水大户, 总用水量超过七成, 重复利用率却仅在10%左右浮动。

除了对水体环境的压力以外, 纺织行业带给人类的另一个困扰是不断增加的化工产品应用。就目前状况而言, 全球每年有超过25%的人造化工产品投入到纺织行业内的生产过程中, 这些人造化工产品将会在纺织品上一直存留到消费者接触到它们, 而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 这些化工产品中很多都对人体有着严重的危害, 并且这些化学品很难在自然环境中自行降解成为安全无害的成分。就使用状况而言, 在纺织品生产的过程中, 涉及到的化工产品出现在各个环节, 包括织造纺丝助剂、印染前处理剂、染料以及染色助剂、印花助剂以及后整理剂等多个类别, 并且其中的很多助剂, 都会对人类以及我们的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用于处理织物表面使其防油防水的全氟辛烷磺酸 (PFOS) 为例, 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半衰期长达41年, 并且可以参与到整个环境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再间接影响到人体, 其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国际环保工业协会已经颁布有对相应参与纺织生产的化工产品的毒性数据的记录以及对其使用的控制,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盲区。最先受到社会认识的一些化工产品主要有如下几类:

(1) 甲醛。

这是最早被发现的有害物质之一, 在纺织品的加工过程中, 主要用于耐久性印染助剂中的免烫整理和固色整理。它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 尤其是视丘产生影响, 还可以引发剧烈的眼鼻黏膜的刺激, 甚至导致眼眶蜂窝组织炎及坏死, 对于生物的生殖系统也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偶氮染料。

这种出现在印染过程中的化工物质本身并没有任何毒性, 但是在它与皮肤发生接触后, 却可以分解形成致命芳香胺化合物并被人体所吸收。目前参与印染的3200中偶氮染料中, 已经有超过7%的种类被禁用。

(3) 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

上文已经提及其相关危害, 它主要用于织物的表面处理。它一旦被人体吸收, 就会聚集在肝脏以及肌肉组织中, 并且最终对肝脏、神经、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着严重危害, 还会造成呼吸系统病变。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化合物难于降解, 就算进入人体, 想要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还需要8.7年, 对人体的影响十分严重。

(4) 重金属。

重金属一直都受到社会的关注, 主要在于它们一旦进入人体, 就很难自行代谢排出, 并且会聚集在大脑、心脏、骨骼、肝脏以及肾脏中, 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浓度后, 将会对人体有着极为不利的重金属一直都受到社会的关注, 主要在于它们一旦进入人体, 就很难自行代谢排出, 并且会聚集在大脑、心脏、骨骼、肝脏以及肾脏中, 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浓度后, 将会对人体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影响。

除此以外, 邻苯二甲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溴系阻燃剂、环境激素、含氯有机溶剂也均为高危化合物, 已经受到严厉控制。

2 构建绿色纺织产业

纺织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已经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 也不仅仅关系着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展开, 更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建立起绿色纺织产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当注意:

2.1 推动纺织科技发展

积极和整个行业接触, 而不是只将目光苑囿于国内。跟进国际上对于纺织化工产品的研究和相关有毒物质的相关数据以及控制规则。同时密切监督化工产品的属性, 并且对相关的使用进行控制。在科技发展方面, 应当积极研发相关有毒物质的替代产品, 充分确保纺织产业的产品对人体和环境安全。

2.2 完善相关规则

对于纺织产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我国已经落在了国际步伐之后, 也正是这种状况, 间接导致了“绿色壁垒”的产生。对于这一方面, 我国有必要跟进国际规则的建立, 这不仅仅是为了消除“绿色壁垒”, 更是为了我国纺织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未来的纺织产业, 不仅仅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更是与整个产业环境, 与整个社会相契合, 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 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价值, 对消费者实现保护的。而绿色纺织, 也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荣圻, 王建平.生态纺织品与环保染化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5) .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篇2

西安市市委办公厅刘建

在世界经济热点逐步分散、东南亚新兴加工业基地涌现、中国以沿海加工业为代表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挑战、产业规模化转移频现的情势下,我国中西部这一有着相对丰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储备的后发地区,如何树立新工业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超越制造环节的中国工业新聚集地,发挥我国中西部“地大物博”的优势,加强中国工业的战略纵深,是我市制订工业发展规划时必须正视的前提。

西安市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逐步形成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五大优势主导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在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飞机及航空发动机、重型载重货车、工业缝纫机及大型工业风机等装备制造业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强势企业,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从我市目前的工业结构和发展规划看,尚存在一些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

1.工业在产业链中的分工格局有待完善,发展思路有待开阔。我市工业发展产业大多属于“加工制造”行业,形成了产业链价值低端强势的形态。而在整个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后端的品牌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工业增长主要依赖投资的拉动而不是效率的提高。这样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简单地把“发展工业”与“提高产能”等同起来,常局限于着眼加工制造环节考虑问题:一是有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追求发展我市较为薄弱的制造业(如服装、家电等)的冲动;二是在做长强势工业产业链发展规划方面也是以追求上下游产品加工能力的引进和扩大为主。如此下去难以抵御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正常化带来的冲击,从而陷入持续的“引进—转移”怪圈,形成新的不良资产。不符合我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紧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的资源状况,难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2.对如何促进工业发展的认识还略显肤浅,相应的政策、制度导向未能全面优化。对浅层的比较优势认识较为清晰,对其利用和相应的激励制度也比较完备;对深层次问题缺乏分析,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度去引导解决,难以全面提升比较优势。如推进信息化在工业中的应用,主要还是着眼于信息化对制造加工手段的改造提升,而在信息化对产业链全程的改善、整体效率的提高方面则少有举措。面对承接东部工业转移,首先考虑到作为西部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而对内陆省份造成的商业信息和市场渠道不畅、技术和更新滞后等问题则少有分析和改善举措。欲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但缺乏施之有效和可操作性强的引导激励措

施,从而导致软环境、相关服务业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3.对综合利用我市优势、提升经济总量、各行业协调发展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布局的引导。我市是国家重要的教育产业、科研院所集聚地,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培育机构众多,高素质人口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最大的高端劳动力输出地、是人口红利理论值相对较高的区域。然而,我市相应的高端劳动力就业岗位稀缺,导致大量优秀人才难以在本市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在政策层面加以引导,扩大高端劳动力就业岗位,通过吸引高端劳动力在我市就业,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前后端产业;同时促进我市教育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总量,超越工业、教育、科研甚至城建规划、公安、环保等相关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从整体发展角度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加以引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城市定位不够清晰,对新形势下资本的运作方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有待完善。如何利用西部东大门的区位优势,通过资本运作使“西安”从单纯的地方概念上升为区域概念、从地理概念升华为经济概念,树立坚定的“只求所有、不求所在”的区域经济新理念:追求经济贡献为我市所有,但不追求全部为我市所独有;不追求产业链整体全部在我市实施,但追求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追求产业链核心在我市实施、产业链掌控在我市实现,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形成总部经济和飞地经济,在产业链规划布局方面,进一步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拓展疆界,以“大西北、大西安”观念为立足点,将“大西北”作为背景、作为基础,以“大西安”为龙头、为入手点,跳出西安看西安,争做大区域经济的发动机,通过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求,得自身永续发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问题存在的症结,既有对产业链价值分布认识程度不足的原因,也有畏难情绪的影响,更不乏急功近利的追求使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从发展战略上去创新,以抓住本世纪的新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促使我市工业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不断开创工业发展的新局面,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尤为重大。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积极争取和承接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转移,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西安增强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重点。

宏基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对我们的思考极具启发意义,微笑曲线理论指出产业价值链犹如微笑时的口形,为两端上翘的弧形,两端附加值高、中间附加值低,而且随时间推移此曲线翘曲度增大,其中间低端是加工即传统的制造业,前端是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后端是品牌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包括各种各样的服务。“微笑曲线”对产业链的价值分布做了形象、清晰的描述。

美国经济界首先提出的新工业(New Industry)理论,则从产业概念的扩张角度,为微笑曲线理论的实施做了最好的诠释,是应对制造业转移后经济发展道路的优化选择。新工业指以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为核心,以高科技产品及服务体现创新价值,集设备先进、节能环保、管理高效、信息畅通为特征的企业。新工业的发展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基础,以信息为先导,以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新工业追求个性化产品、个性化服务、强调零库存,新工业注重人的创造力、以保护资源和永续利用为己任。

新工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是知识创新,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和大农业的新产业,它不以制造业为基本要素,其产品也许只是“图纸”“数据库”“物流设计”“市场方案”,等等。

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纺织业贸易摩擦原因对策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日益加深,贸易摩擦也呈上升趋势,国外各种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调查案件频繁发生,大量事实表明,我国现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一、纺织品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剖析

1.外部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世界经济不太景气,各国都希望利用国际贸易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竞争日益激烈。某些国家为保证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既得利益和市场份额,总是想方设法地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从而引发贸易摩擦。

(2)“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世界经济、贸易原有的竞争格局,引发了利益在各国之间重新分配。一些国家的利益集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感到担忧,在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也导致了许多国家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从而使我国遭遇频繁的贸易摩擦。

(3)加入世贸组织不利条款的影响,也是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

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规定:中国在加入WTO15年内其他成员国可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当国外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常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替代国,这种替代国制度大大提高了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的成功性,增加了中国企业应诉的难度,使中国在反倾销诉讼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此外,由于我国在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遭遇贸易摩擦也就在所难免了。

2.内部原因

(1)外贸依存度增长迅速,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

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呈上升趋势。其中,2003年为60%,2004年超过70%, 2005年高达80%。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风险很大,不仅会诱发贸易摩擦,而且可能因为国际因素的不确定性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市场,并且持续多年的外贸顺差也主要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会给对方国家的纺织产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

(2)我国纺织行业自身结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纺织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状态,基本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出口产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技术及品牌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现象严重,出口主要靠低价取胜。再加上缺乏宏观调控和管理,往往是一个企业开辟了某一国际市场,许多企业便一哄而上,在纺织品出口市场展开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出口秩序混乱,低价倾销在所难免,这也增大了贸易摩擦发生的几率。

二、化解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对策

我国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应积极行动起来,以保证纺织服装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1.政府对策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应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搭建有利的经贸平台。

(1)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扩大对外联系

为了减少贸易摩擦,政府一方面应积极通过外交手段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努力为企业争取相对公平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不要让非市场经济地位变成反倾销调查的借口。

同时,发展中国家在WTO行政机构中居领导职位人员的比例较低,且缺乏参与WTO决策活动的能力,加上发达国家有更完善的协调机制,因此多边贸易体制更多地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各方面的活动,尤其是WTO 有关贸易的活动,参与有关的谈判,发展中国家不能寄希望于发达国家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应主动参与到国际贸易事务中去,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国际经济法律规则,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纺织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对纺织业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贸易秩序,控制重点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和价格,构建一个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防止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3)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面对贸易摩擦,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行业协会等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建立起贸易摩擦数据库和信息发布中心,形成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及时为出口企业提供国外的最新贸易规则和动态,使出口企业能够知己知彼,心中有数,从而对国外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企业对策

面对纺织品出口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严峻形势,出口企业惟有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转变经营策略,才能实现市场提升,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1)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传统的纺织业走的是一条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道路,在高速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是以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已严重阻碍了纺织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尽可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向高效、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纺织产业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战略性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与开发方面的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档次和附加值,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乃至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可将自己的一部分低端产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进行加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出口增长之路。

企业要把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移到非价格竞争上来,应多向意大利、法国等纺织服装业较发达的国家的中小企业学习,生产差别化、个性化的中高档品牌商品,企业之间各有各的发展空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相类似的状况,从而减少因贸易产品结构趋同与这些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頻率。

(2)实施 “走出去”战略

目前纺织企业出口受到种种制约,在经营战略上应有新的突破,可以尝试到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到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进行战略性直接投资,改善出口贸易的不利环境,这样做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又可以锻炼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促进企业在压力中不断成长壮大。

(3)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应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事实上,纺织服装产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消费量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中国的国内市场潜力不可低估,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各种内部发展要素,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这样可以降低我国经济发展对外的依赖程度。只有统筹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保障纺织产业的平稳发展。

(4)市场多元化战略

出口企业应适度调整目标市场,除设法巩固传统市场外,还应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如非设限的澳大利亚、俄罗斯、瑞士及中东国家等,以分散市场风险,并逐步形成以新兴市场为重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可以避免对几个主要出口市场的过分依赖,有效地分散市场风险,分散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5)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准则,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准则(SA8000)全称是Social Accoutability 8000。SA8000由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在1997年10月制定的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工作条件。SA8000有其合理之处,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SA8000对我国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SA8000规定的标准对我国多数出口企业来说很难达到。可见,社会责任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重要措施,给企业出口带来新的发展困难。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应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为规避SA8000标准对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企业必须承担起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积极改善国内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以人为本,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行业协会对策

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协调、服务的功能,它可以作为政府助手、行业代表、企业参谋,出面与国外政府、商会进行谈判,帮助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所以我们应该加快行业协会的建设,并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和协调作用,让行业协会能切实地保护纺织企业的利益。

(1)行业协会应加强自身建设

行业协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成长并不断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强建设,帮助企业学习WTO的规则和各种国际惯例,学会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增强解决贸易争端的经验和能力,完善自身服务和协调功能,增强在产业内的号召力和代表性。

(2)规范行业竞争

竞争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但过度的竞争、无序的竞争反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行业协会应在规范行业竞争,协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对于提升行业竞争力,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促进行业整体发展十分有益。

(3)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性技术服务

国外大部分的反倾销案件等都是由行业协会牵头发起的。我国的纺织行业协会应该加强与国外同行业协会的联系,把世界各国、各行业和各种产品的有关贸易摩擦的信息搜集起来,建立有效的信息搜集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接受企业的咨询,提高企业对贸易摩擦问题的防范意识,更有效地为本行业的企业提供服务。同时,行业协会还应充分发挥咨询功能,可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有关世贸组织规则的培训班,来提高业内人士的整体素质,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各种风险。

(4)利用WTO爭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纠纷是难以避免的,我国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仅凭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应对此类贸易摩擦,而政府又不可能介入这些争端,因此必须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组织国内企业联合起来积极应诉,在行业内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采取有效手段化解各种贸易摩擦,切实维护本行业企业的利益。

总之,在我国从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进程中,贸易摩擦增多是一个客观必然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营销战略,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只有三方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有效化解贸易摩擦,并使我国纺织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海基李春顶: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之合理性研究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6,(7)

[2]问泽霞肖永红: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环境与对策.北方经贸,2006,(3)

[3]杨树明:纺织品贸易摩擦解读与应对.商场现代化,2006,(11)

[4]吴勤堂:构建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商业时代 2005

[5]中国纺织网,www.texnet.com.cn

[6]国际服装网,www.yifu.com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篇4

1 绿色设计技术的特点

绿色设计虽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但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系统, 有它特有的技术特点。绿色设计是融产品的质量、功能、寿命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设计方法。设计是工业制造企业生产产品的第一步, 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每一部, 确保每一步都是于环境无害的。设计之初, 设计者就应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 比如说机械制造成成品之后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以及可重复性等。在进行机械设计时上述性质应该作为设计时的指导原则, 时刻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绿色设计方法具有绿色性、集成性和并行性。在设计的过程中, 它首先是在绿色设计指导的原则下进行的, 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有产品的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等, 在绿色设计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确保生产产品的这些因素都是环保的。在设计时,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制造材料, 由于材料不环保而导致生产的产品产生污染是现代很多机械产品的通病。在设计的过程中使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运输设计、使用维护设计、拆卸回收设计、报废处置设计等多个设计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协调。在设计的各个阶段, 都需要将设计信息以及评价结果等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等, 至于整体的设计方案更是要进行反复论证, 确保在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环境无污染的使产品设计达到最优化。

2 发展工业机械绿色设计制造的途径

2.1 重视绿色意识教育, 建立并遵守环境保护体系

工业机械设计要实现绿色设计、绿色制造, 首要的一步是重视绿色意识教育。在我国的机械行业内大力宣传环保意识, 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对环保有所了解并将环保进行到底。在机械制造的整个周期中伴随的环境问题进行正确识别。只要是发现是有害环境的, 立刻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有效处理。在产品设计在制造的过程中, 都要以环境控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制度化、惯性化, 也就是说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环保的, 甚至还要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产品报废后的处理是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

2.2 注重绿色设计, 实施绿色制造工艺艺术

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技术的核心。我们要做的环境保护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而设计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所以说实现绿色设计, 就是从源头上控制环境要素, 这样的方式对环保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绿色设计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第一, 选用绿色材料和绿色零部件进行设计。在设计时, 必要的一步是选择制造的原材料, 在选择的时候为了环保, 所以最好是选用那些采用绿色工艺生产出来的原材料或者是零件。在产品的实现方式上应该选择的是节能、节水、省料的方式, 这样可以保证资源发挥了最大的效用。第二, 在评价设计方案时, 应该采用绿色指标, 比如说有节能、节水认证和再商品化率等, 将这些指标作为产品设计的评价指标, 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是符合环保的观点的。第三, 将产品进行绿色排序, 采用第三方随机抽样的方法, 让顾客对同行业同类的产品的能耗、美感、安全、健康、使用性能等做出评价, 然后根据客户反馈的结果进行排序和改进。

2.3 创新技术工艺, 发挥环保效益

绿色设计最终会反映到生产工艺中, 在生产的过程中, 应该将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生产技术工艺中。这样才能保证在设计中的绿色理念得以实现, 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环保效益。在技术工艺中, 每一个步骤都应该有意识的注意环境保护。比如说, 在磨削加工时, 采用油基磨削液会产生油气、烟雾, 这样是会严重影响环境的, 而且磨削液的后期处理成本太高。所以说, 这种情况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要改善目前的局面, 可以采用干磨削或者是准干式磨削的方式来加工, 这样催环境的影响会小得多。

3 结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召唤环保的时代, 环保是世界的主题。在制造行业中, 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 应该以资源优化为现代制造模式的目标。在我国, 从事工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人才应该有环保方面的意识, 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中, 重视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在我国,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绿色制造更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绿色制造还处在发展初期, 但是笔者相信, 只要有决心、有信心, 随着研究的深入, 我们的绿色制造技术一定能促进我国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实现国际化的成长。

摘要:众所周知, 中国是机械制造的大国, 而工业制造业产生的工业污染也是困扰各个生产企业的难题。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 任何工业制造企业都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来建立污染处理系统, 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显然, 这样还是会给我们的环境带了很大的伤害。与其先污染, 后治理, 还不如从制造的源头阻断污染。这就需要用环保的眼光来设计工业机械, 在工业设计时就推行绿色设计, 这样制造过程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污染环境。在本文中, 笔者首先给出了绿色制造的特点, 接着分析了发展工业机械制造的途径, 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绿色制造,机械设计,工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 曹华军, 张华, 等.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 2005 (1) .

[2]郑华林, 等.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技术及其实施对策[J].机械制造, 2006 (6) .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篇5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结构调整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6—058—04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区域,研究其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意义重大。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結构调整初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经济规模明显扩大

2008年,东北老工业基地GDP达到28195.7亿元,占全国的9.4%,比2007年高出0.3%,自2000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42亿元,占全国的35.4%,充分显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优势和实力(详见表1)。

2.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2008年辽、吉、黑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3.1%、16.0%、11.8%,超过了发达省份浙江、广东。吉林省增速最高,在全国居第3位,辽宁、黑龙江分别为第7位和第18位。2006 ~ 2008年,辽、吉、黑三省的GDP平均增速为13.7%,高于全国0.5%,分别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0.5%、0.5%和0.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3.财政收入稳定增加

2008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7.3亿元,同比增长27.9%,高出全国9.4%。辽、吉、黑分别增长25.2%、31.8%和31.4%,分别高出全国6.7%、13.3%、12.9%,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

(二)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一降二稳三增”的特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总体呈“二三一”格局,与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符合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粮食主产区作用进一步增强

非农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主体,纯农业比重逐步下降,农产品优质品率逐步提高,农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8169万吨,占全国的15.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家粮食主产区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2)工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首先是组织化水平有所提高。2008年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4%,占全国35.4%;其次是产业和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市场竞争力增强,高新技术对工业的支撑作用增强;第三,主导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2008年,辽、吉、黑支柱产业利润分别占各省工业利润的81.7%、67%、96%;三省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7.4%、23.4%和78.7%。

(3)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

一是增长逐步加快。2008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996亿元,是1978年的132倍,比2004年增长75%,年均增长18.8%,超过同期GDP的增速;二是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8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达到5.1%,分别比2004年增长4.7%、1.1%;三是开放度逐步加大,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4年的34.7%提高到2008年的38.0%,超过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共同成为提供就业的主渠道;四是传统服务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比重在下降。

(三)投资需求快速攀升,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经济增长

“十一五”以来,消费率逐年下降,投资率稳步攀升并超过消费率。2009年,投资率达到66.7%,比2004年上升了24.3%;消费率为47.1%,下降了4%。从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看,投资需求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

(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私营企业总数快速增加

东北老工业基地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集体经济比重下降,而三资企业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比重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两次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比2004年增长16.6%,私营企业增长125.1%,三资企业增长17.2%。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和矛盾,影响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北老工业基地省际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差距不断拉大。1978年以来,吉、辽两省GDP差距从147.2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7037.5亿元,扩大了46.8倍;人均GDP差距由299元扩大到2008年的7745元,扩大了24.9倍;黑、辽两省的GDP差距由54.4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5151.6亿元;人均GDP差距由116元扩大到2008年的9532元。

(二)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层次水平不高

1.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型产业结构没有实现根本转变,第二产业内部都存在着重工业比例过高,轻工业比例较低的情况。三个省份都以机械、石化和冶金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产业布局高度雷同。经济结构的趋同导致地区间竞争加剧,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区工业,维护地方利益而对市场进行分割封锁,阻碍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在主导产业的发展上不注重合作而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必将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2.第二、第三产业单位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

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第三产业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产业活动单位、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的数量和所占比重在四个区域中最低,反映出其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与其他区域差距较大(详见表2)。

3.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

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欠合理,效益偏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仍然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发育不足;二是仍然处于数量扩张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低于第一、第二产业,效益偏低下;三是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其他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技术上都需要大力改进。

4.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企业科技创新不足

2007年辽、吉、黑三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98.84亿元、133.15亿元、81.2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54%、6.4%、2.85%;发展规模远远落后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分别为2867.3亿元、2093.37亿元、954.63亿元、933.07亿元、608.68亿元)。2007年辽、吉、黑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全国分别排在第11、第16、第20位,位次在后移。辽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但200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增加值(325.23亿元)仅占工业增加值的4.96%。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2008年末东北老工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6.4%;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仅占3.8%。缺少作为增长极和发动机的高新技术产业,直接影响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转型。

(三)需求结构不均衡,结构欠合理

1.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

2009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消费率为47.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3%;投资率为66.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这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协调。

2.消费结构不均衡,城乡差距大

城乡消费增长较快,但结构不均衡,农村消费水平偏低。2008年三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城镇零售额9012.9亿元,占88%;农村(县以下)零售额1227.5亿元,仅占12%。

3.投资结构不均衡,区域差距大

城乡、行业投资规模差距大。2008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93.8亿元,其中,城镇投资17409.4亿元,占90.2%;农村投资1884.4亿元,仅占9.8%。在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占29%,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占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8%。制造业投资额占城镇工业投资的39.5%;支柱产业投资额占城镇工业投资的52%,其中辽、吉、黑分别占55%、31%、82%。

分区域看,三省差距较大。辽宁、吉林存在投资过热问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需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而黑龙江省则需要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双向带动发展方式转变。

(四)国有经济战线过长,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2008年底辽、吉、黑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比重分别为75.7%、83.4%、84.9%,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9%、20.5%、21.5%。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且广泛分布在一般领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难以走出困境的最突出问题。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改制形式较为单一,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利于国有企业发挥相对控股的作用,影响了国有经济的整体控制力和影响力。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观念,明确思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确立为“五大战略”:一是加快发展速度的思路,确立跨越发展的战略;二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确立产业升级的战略;三是突出区域特色的思路,确立错位发展的战略;四是打造低碳经济的思路,确立绿色发展的战略;五是强化以人为本的思路,确立统筹发展的战略。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

1.发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搞活农林经济

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产品品种多样、产量大,但精深加工程度不高,应积极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应积极发展林木、山特产品精深加工,打好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硬仗,打造林区经济竞争优势,力争在绿色食品、森林覆盖率、节能减排和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2.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提升产业结构高度

重化工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所在。从国家战略上看,国家力图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高度化要以工业经济为主,要进一步加强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3.打造现代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

一是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等;二是发展特色旅游业,并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水平。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如工业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历史旅游、边境旅游、滨海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同时不断提升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率。

4.培育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利用科教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打造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大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积极发展新型精细化工材料、粉末金属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纳米级金属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技术及产品,促进航空产业发展,提升飞机和发动机核心部件的设计与制造能力,扶持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努力构建高技术产业链,力争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三)构筑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财税制度

改变以总量为基础的财税分配格局,逐步探索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税制度;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调整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和比例,适时引入分类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解决财力短缺问题。同时,积极培植地方政府可永续利用的地方税源,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税费鼓励政策,在国家层面建立发展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给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税收优惠、投资倾斜、价格政策、收费制度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

2.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现阶段生产要素价格很不合理,造成居民消费能力低下,无法形成长久有效的消费机制。对此,一是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二是要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大力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发展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

3.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在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必须建立具有剛性约束、可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加强引导和监督。考核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业绩,既要看速度和规模,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

4.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差异化分工的合作,建立跨越行政区划的协调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指导机构,协调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避免各地区集中发展某些相同产业;第二,构建跨越辽、吉、黑三省行政区划的协作网络,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高层协调会议制度,设立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协调机构,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之间的区域合作和协作;第三,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实现三省的协同发展,难免会形成一些区域为另一些区域领航、一些区域为另一些区域服务的发展格局,这需要国家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弥补个别区域的经济损失,从而促进整体福利的增加。

[1]本文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重点研究项目《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P060)的部分研究成果。

[2]本课题研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仅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级区域,不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内蒙古东部地区。

[3]文中表格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J]。理论学刊,2010(3)。

[2][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Simon Kuznets. 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read[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

[4]王一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N]。人民日报,2009.12.21。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篇6

1通过收集建设项目相关资料及研读

了解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行业特点、产品产量、工艺流程、产污环节、污染类型、环保措施等情况, 同时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评批复、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要求。

2认真开展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要采取听、看、问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细致、深入了解建设项目详细情况, 并确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验收监测条件。现场勘查重点内容为:

2.1项目的建设内容、产品、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否与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的要求一致, 有无发生重大变动。

2.2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2.3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各环节生产、原材料输入、能耗、物耗、水消耗、产污环节、污染物排放等情况。

2.4核实生产工况负荷是否达到验收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主体工程和各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稳定运行等。

2.5检查项目各排污口是否规范化设置, 废气监测孔设置是否规范合理, 监测平台、电力供应等监测设施条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2.6检查项目是否按规范要求处置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2.7了解项目是否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是否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8项目周围是否存在环境敏感点及分布情况, 初步掌握各环境敏感点受项目影响情况。

3规范开展现场监测及检查

现场监测及检查是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及其处理效果、“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等情况的全面检查与测试, 是整个验收监测工作的最重要部分, 应做到如下几点:

3.1确保监测规范、内容全面

按监测方案中确定的监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全面规范开展各项监测工作, 落实各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3.2认真核实生产工况负荷

生产工况负荷是反映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程度和水平的重要依据, 是判定验收监测工作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3.2.1一般情况下, 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75%以上、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进行[2];

3.2.2对于污水处理厂等非工业生产型的建设项目, 可在主体工程正常运行, 处理设施负荷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条件下进行;

3.2.3对无法短期调整工况达到要求负荷的建设项目中, 可以调整工况达到要求的部分, 验收监测应在满足75%或75%以上负荷或国家及地方标准中所要求的生产负荷的条件下进行;

3.2.4投入运行后确实无法短期调整工况达到要求的, 验收监测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应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 验收监测采取注明实际监测工况与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3仔细开展环境保护检查

3.3.1项目对环评文件及审批意见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3.3.2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效果。

3.3.3“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情况, 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情况。

3.3.4环境风险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3.3.5卫生或安全防护距离落实情况。

4认真编写验收监测方案及报告

4.1编写验收监测方案

验收监测方案是开展验收监测和检查工作的指南, 方案编写应注意如下几点:

4.1.1全面确定监测内容。主要包括: (1) 污染物排放监测, 包括废水、废气、噪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 还可能涉及固体废物、辐射等; (2) 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果监测; (3) 环境质量监测, 包括受项目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环境、大气环境的监测。

4.2.2合理确定监测污染因子。监测污染因子不是越多越好, 不应包罗万象, 一般按如下原则确定: (1) 环评报告书 (表) 和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环保篇) 中确定的需测定的污染物; (2) 建设项目投产后,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燃料, 产生的产品、中间产物、废料, 以及其他涉及的特征污染物和一般性污染物; (3) 现行国家、地方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 (4) 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指标;

4.2.3科学设置监测点位及频次。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1) 监测点位的设置要有足够的代表性, 能全面和真实反映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对于产生和排放废水一类污染物的, 需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布设监测点位; (2) 监测频次的设置要考虑建设项目是否有明显的生产周期, 生产及污染排放是否连续稳定, 根据不同情况按要求设置监测频次;对于污染排放不稳定的建设项目, 必须适当增加采样频次, 以反映污染物排放情况。

4.2.4准确确定监测执行标准。验收监测执行标准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1) 首先采用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中明确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境管理要求所规定的特殊标准限值作为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2) 当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中未明确所执行的环境标准时, 监测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受纳区域环境功能区类别等实际情况, 提出执行标准建议, 并书面征得负责验收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采用; (3) 当发布实施新的排放标准, 或某项污染物排放标准被新发布实施的标准修订废止时, 应执行新的排放标准, 并以原环评文件批准的时间作为项目的建设时间确定应执行的标准值; (4) 对国家和地方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污染因子, 可参考国内其他行业和国际标准, 并附必要说明; (5) 对环评时未进行评价预测污染因子, 则采用现行有效的环境标准作为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4.3编写验收监测报告

验收监测报告是验收监测工作的结晶和成果体现。验收监测报告编写应注意如下几点:

4.3.1报告内容要齐全。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写应在验收监测方案的基础上, 加入需要补充的内容及相关附件、图件, 确保报告内容齐全。

4.3.2准确分析与评价验收监测结果。主要包括: (1) 监测期间工况分析; (2) 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分析, 客观评价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对出现超标或不符合设计指标要求的进行原因分析; (3) 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果分析; (4) 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包括受纳水体、土壤、大气环境质量等影响分析; (5)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6) 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情况和结果; (7) 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4.3.3客观说明环境管理检查情况。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所列检查内容, 逐条目进行说明是否落实或完成。

4.3.4从严提出改进建议。根据现场监测、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结论中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 从严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或建议, 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 污染物排放超出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 (2) 总量控制指标超出环评批复要求的; (3) 环保设施对污染物处理效果未达到原设计指标的; (4)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和处置的; (5)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环境质量未达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或存在的扰民现象的; (6) 卫生防护距离或安全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的。

开展验收监测既是监督, 也是服务, 一方面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环保验收提供客观、真实的技术依据, 同时也为建设单位完善环保管理提供指导服务。在开展验收监测工作过程中, 要注重加强沟通协调, 对存在不符合验收监测条件的, 要及时报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并告知建设单位尽快整改完善。在符合法规、程序、规范的前提下, 不断提高监测工作服务于环境管理及企业发展的水平, 将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威信和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摘要:文章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性质, 探讨了做好工业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环保,验收,监测

参考文献

[1]赵维均, 李国刚, 王冬朴, 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实用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214.

[2]赵维均, 李国刚, 王冬朴, 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实用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211.

对农村环保问题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一些地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废物、垃圾乱倒乱堆, 畜禽养殖污染, 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 乱采滥挖及围垦湿地等, 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比较突出, 许多农村地区的河、湖等水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不仅直接危害到亿万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且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迫切, 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已日趋严重, 污染的范围、层面越来越广。同时, 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一些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 使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土壤污染程度加剧, 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威胁人体健康, 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 3亿多农村人口面临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来源于多个方面。

第一, 农业生产本身污染日益严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并没有有效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污染。由于大量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 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 既污染了农村环境又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不合理的施用化肥, 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化肥中的有害成分对农村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由于地膜在生态环境中难以降解, 由于回收工作又不得力, 农用地膜已经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 成为破坏土壤结构的一种新的污染物。秸秆焚烧既破坏了土壤结构, 降低了土壤肥力, 又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降尘含量, 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农业化肥进入土地资源, 使农村的地下水和饮用水受到污染。同时, 随着我国菜篮子工程的迅速发展, 大量的禽畜粪便也进入了环境, 这些粪便既没有综合利用, 也没有进行处理, 造成了农村特别是城乡交界地区的水源污染。

第二, 随着污染工业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对农村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大量的工业污染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城市工业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包括农村在内的生态环境中, 已经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就更加重了农村的环境问题。我国乡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它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乡镇企业存在着点多面广、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等问题, 加上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差, 由此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 污染高的现象。

第三, 生活垃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的迅速扩大, 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 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 大部分地方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 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 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 使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理缺失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 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 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 使农村聚集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第四, 资源无序开采导致生态失衡, 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农村的滥伐、滥采现象是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因素, 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市场行情看好, 部分资源型农村违法违规乱采滥挖现象十分严重, 无序、粗放开采, 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的矿区村民, 因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 只得忍痛割爱背井离乡, 举家迁居。农村有些地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导致生态失衡的状况, 在农村部分地区还在继续蔓延和恶化, 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及破坏。

上述污染对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使农村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时, 也成了整个社会生产废弃物的接受场所, 农村又一次在环境保护方面成了工业化发展的牺牲品。这对于农村的发展是不公平的, 并且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工业也会失去充分的资源、能源供应, 农村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二、治理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已构成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的主体。农村的环境的好坏不仅仅对农业的生产造成影响, 还关系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农村环境不仅保证农村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作为公共产品, 城市工业也从中受益。从这个角度上讲, 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也不应该仅仅是农民的事情, 需要由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 加大宣传力度。农民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工作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鉴于目前环保宣传教育农村落后于城市, 农民环保意识还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 应该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 从宣传《环保法》、《公民行为道德规范》着手, 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 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 多途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 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其次,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清醒认识、认真分析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 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真正地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和人员配置、培训工作, 设立专职环保员, 具体负责本乡镇环保工作, 并切实履行好职责, 确保乡镇、村委会信息畅通, 形成反应快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再次, 引入市场机制和投入机制, 吸引多市场主体参与, 变废为宝。坚持“谁污染、谁付费, 谁收益、谁负担,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要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如农村环保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倾斜。另外, 还需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 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

最后, 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预防污染向农村转移, 最好的办法是从源头控制。环保部门要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 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污染项目, 不管是谁投资, 统统不予审批, 运用行政手段依法坚决阻止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 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当地实际出发, 把保护农村环境放在与社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 真正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思考.江西能源, 2006.4.

[2]钟晓红.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政干部文献, 2007.8.

关于当前草原环保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8

1.1由于人口剧增、需求膨胀、不合理利用、疏于管理等原因, 我国草原和草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滥垦草原、滥挖药材、滥搂发菜、滥捕猎等做法, 使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古老的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 更多的百姓沦为“生态难民”而迁徙他乡。近几年, 连续不断的特大沙尘暴席卷祖国大地, 大面积草原和农田被毁、拔树倒屋、死伤人畜, 间接损失和生态后果难以估计。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多在草原地区, 因过度放牧、水土流失等原因不断造成江河断流。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每年约有16亿t的泥沙流失。而且, 从1995年以来, 黄河已发生多次严重断流现象, 伟大的母亲河将要成为一条季节河。可见草原荒漠化所引发的经济与生态问题是何等深重。

1.2我国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草地退化造成的。2004年的资料显示, 那时草地退化面积已经占到50%以上, 而且仍在继续发展。中国天然草原面积约4亿hm2, 占国土总面积的40%左右。全国天然草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家畜超载, 过度放牧的危害已被许多领导人和群众所关注。

1.3由于草原的退化和破坏, 导致我国荒漠化在发展。这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但破坏了土地资源, 使其失去生产力, 也造成了农村和城市的大气污染, 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中央和地方采取了许多措施, 如规定单位面积的载畜量、退牧还草等, 但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施中尚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地方退耕还草后的土地又退回去了, 限制过度放牧的政策和措施也很难落实到位。

2 推进草原环保的几点建议

在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世界里, 难以有经济的持续发展, 也难以有人民安宁的生活。为了挽回危局, 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 关注草原命运, 遏制草原退化。

2.1广泛宣传, 让全民特别是有关领导更多地了解草原退化的严重现实, 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增强草原保护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遏制草原退化应作为我国荒漠化防治的首要任务, 与控制COD (化学需氧量) 和二氧化硫排放一样, 保护草原应放到我国环保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2.2强化对草原管理的政府行为和各级干部的责任制, 在国策与国家统一管理机构上予以加强, 建立各级政府部门与领导保护建设草原的严格职责考核目标, 确立对草业建设投资的法定比例, 并保证落实。

2.3改革我国现行草原环境管理体制。首先, 我国荒漠化治理由林业部门主管, 而草原和牲畜主要由牧业部门管理, 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荒漠化治理中迄今未能发挥太大作用。其次, 进一步落实草原长期有偿承包责任制, 以调动千家万户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第三, 还应建立商业造林等生态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4我国荒漠化防治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战略。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沙产业;对部分退化和正在退化的草原, 可采取措施, 恢复其生态功能, 包括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对轻度退化或没有退化的土地, 应重点加以保护, 解决过度放牧和破坏性开发的问题。

2.5改变传统的畜牧生产方式。将放养改为圈养, 是解决过度放牧的根本出路。

2.6加强草原法制建设, 严格执行《草原法》,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纺织工业环保问题思考 篇9

近几年来, 兰州市委市政府把大气污染治理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多项举措治污,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为全国大中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典型示范。特别是高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 还老百姓以蓝天白云。国家环保部认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兰州市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城市, 突破性地摘掉大气污染的“黑帽子”。深入总结“兰州经验”, 最核心的在于领导重视, 转变观念是根本;网格管理, 层层落实是关键;严格问责, 督查问效是保障。“兰州经验”对全国治污的启示意义是, 进一步坚定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信心, 应当重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气污染治理可以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1]。

兰州市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是冬季的燃煤污染, 据环保部门检测, 兰州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三项主要空气污染物负荷分别为50%、30%、20%, 其中可吸入颗粒物负荷中煤烟尘约占30% (采暖期煤烟尘占70%, 非采暖期煤烟尘占30%) [2]。由于兰州市市内目前存在多处城中村, 这些地区冬季取暖基本以燃煤为主, 禁止燃烧烟煤, 用价格相对偏高的脱硫脱硝脱灰分的焦炭替代原煤, 无形中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时, 按照《兰州市2014-2015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工作目标要求, 要通过实施冬防特别管控措施, 确保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api) 达到85% (310d) , 不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城区PM10、PM2.5两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实现双降, SO2、NO2、CO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保持稳定;月度排名及年度总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 让广大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更加清洁的空气、享受更多的“环境红利”。虽然兰州市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还只是阶段性的, 也是靠严管抓出来的, 如果稍有松懈就容易出现反弹, 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必须进一步挖掘治污潜力, 巩固现有成绩并不断扩大治污的成果, 最终实现标本兼治。鉴于此, 目前兰州煤炭市场急需一种低污染、低成本、高效能的适合普通居民使用的清洁型煤。

2 兰州环保洁净型煤的市场需求

大气污染已成为兰州市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大气污染严重威胁着市民健康, 煤炭作为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在其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 寻求一种高效、清洁的燃煤方式是巩固目前大气污染治理成果的重要任务。兰州市目前洁净型煤市场需求基本分三大类:一是城市无法提供天然气的地域;二是周边农村居民的常年生活需求;三是中、小加工生产企业的需求。通过对近几年兰州市用煤情况调查, 虽然兰州市已经颁布实施了《兰州市燃煤管理条例》, 但是兰州市城区居民冬季用煤量仍然较大, 大约为50万t左右。由于兰州市市内目前仍存在多处城中村, 这些地区冬季取暖基本以燃煤为主, 禁止燃烧烟煤, 如用脱硫脱硝脱灰分的无烟煤或焦炭替代原煤, 无形中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因此, 环保洁净型煤的推广使用具有很广泛的潜在市场需求, 通过政府推广, 未来几年将给兰州市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3 环保洁净型煤生产工艺及设备

3.1 型煤生产工艺

型煤是指煤粉通过一定的工艺和设备, 加工成为不同尺寸、形状、强度和其他特点的煤块的通称。型煤与散煤相比较燃烧率提高了一倍, 可节省煤炭20%~30%, 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减少40%~60%, 一氧化碳减少80%。节能率、环保性、经济性、技术性在洁净煤技术中都具有良好的评价[3]。

型煤生产工艺可分为三类, 即无粘结剂冷压成型、有粘结剂冷压成型和无粘结剂热压成型。无粘结剂冷压成型工艺即不添加粘结剂, 只靠外界压力使煤粉成型。工艺简单, 施加压力约为100~200MPa。因此, 对成型机的材质、机构和动力要求较高, 无粘结剂冷压成型工艺主要适于对泥煤、年轻的软质褐煤等煤化程度较低的煤种成型。有粘结剂冷压成型工艺是在煤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 在常温下压制成型, 由于有粘结剂的存在, 成型压力比无粘结剂冷压成型工艺要低, 通常为15~50MPa, 此工艺使用煤中范围较为广泛, 如图1所示。

无粘结剂热压成型是根据煤加热的特性, 将颗粒加热到300~500, 煤中有机物逐渐分解, 有机物的一些键开始断裂, 产生气、液、固三相组成的胶质体, 在高温作用下, 胶质体气、液、固三相出现软化, 成塑性状态, 随着温度的升高, 液体物质进一步分解, 固体颗粒则热缩聚而固化, 形成半焦。无粘结剂热压成型工艺, 可以采用有粘结性煤或无粘结性煤配以适当的粘结性煤作为原料[4]。

3.2 型煤生产设备

1) 原料筛分及破碎:原料筛分及破碎主要是将原料煤破碎筛分至3mm以下, 采用单层振动筛。

2) 定量给料机:定量给料机主要用于破碎和筛分后的煤粉定量给料, 目的是实现煤粉与粘结剂的精确配比。

3) 双轴搅拌机:双轴搅拌机主要目的是使煤粉与粘结剂之间进行精细混合, 通过精细混合, 粘结剂才会真正产生作用。

4) 压球机:由该设备采用预压螺旋将被成型物料强制压入对辊中间, 由于等速反向转动使物料进行压缩成型, 单位压力由小到大直到对辊中心线处, 成型单位压力达到最大值, 随着对辊继续转动, 成型压强不断降低, 进入脱球状态直到脱球并最终完成压球功能, 也即制取合格产品。

5) 烘干设备:由于压球机压制的煤球水分较大在12%左右, 烘干设备的目的是将成型的煤球进行烘干, 控制煤球的水分在5%以下。

6) 转运皮带:其作用是将物料运送至制定设备, 长度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7) 除尘系统:除尘系统是为了减少粉尘污染。

4 兰州发展环保洁净型煤的意见及建议

兰州市发展洁净型煤的生产, 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2013-2017年度) 》以及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 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 落实到具体政策, 建议如下:

1) 推广实施洁净型煤, 关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 政府要出台相关补贴政策, 鼓励市民使用洁净煤, 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2) 由于目前洁净型煤没有国家标准, 各地陆续出台了地方标准, 兰州市目前洁净型煤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相关行业标准, 导致型煤生产、销售、检测等无依据, 因此, 相关政府部门应会同省煤炭专业检测检验机构, 及早提出兰州市型煤地方标准, 为市场提供可靠依据。

3) 型煤的生产技术基本成熟, 应鼓励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做好型煤生产, 从源头上治理燃煤污染, 对型煤生产企业进行政策鼓励, 以满足市场对型煤量的需求。

4) 加大燃煤市场检查监督力度, 坚决遏制有烟煤等劣质煤炭的市场销售, 适时制定相关地方性行政法规, 使煤炭市场规范运作。

参考文献

[1]崔凌云.国务院对推广兰州治污经验作出重要批示[N].兰州日报, 2014, 9 (4) .

[2]李昕文.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又一次进入了新阶段[N].兰州日报, 2013, 10 (23) 13-14.

[3]肖华, 郑艳海.甘肃陇东煤炭资源洁净利用方向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14, 30 (22) :89-91.

上一篇:发生防治下一篇:化学解题